最新创业故事分享(优秀17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01 00:00:00    小编:处世哲学_

最新创业故事分享(优秀17篇)

小编:处世哲学_

感谢信是一种以表达感激之情和传达诚挚祝福为目的的书信。编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这些范文反映了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总结方式,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创业故事分享篇一

今年是深圳建市的40周年。

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

40年,深圳完成从边陲农业县到世界一线城的华丽蝶变。

也从来没有一座城市的名字,深印在我们家的烙印比得上——深圳。

#1992年#。

1992年,就是邓小平深圳南巡讲话的那一年,也是万科成为深交所第二家上市公司的第二个年头。那一年,我的老爸和我现在一样大,三十出头,还没发福,还有梦想,毅然决然停薪留职,拉着一帮队伍坐着绿皮火车呼啦啦的去到深圳,开启了房地产的宏大伟业。

90年代初,那些有勇气放弃稳定工作投奔商战的创业者们的风流故事叫做“下海”。回过头看,我的老爸显然是水性不好、还被大浪打到沙滩上的第一批“海草”,不过每次谈起那次轰动一生的房地产创业,老父亲都豪情万丈。毕竟,20多年后的今天,房地产仍然只是豪门贵族才能踏入的领域。

“1992年的深圳,那是遍地黄金。整个深圳就是一片工地,只要有工人队伍,就可以开工干活”。据老父亲夸夸其谈,当年他一到深圳就承接了一栋33层电梯公寓的主体工程。“老板是一个英国人,耿直大气。只要乙方说需要借款,老板就直接给现金,我几乎从来没有垫过资金”。那个时候老父亲的荷包里随时都有上千元的现金。

和普通的大多数ceo一样,异地创业、老婆孩子在家、手头还有巨资,那就不得了了,全宇宙都是他们的花花世界。老爸说的,有一天他和一个老乡,买了一张180元的俄罗斯马戏团高价门票,正在一边摇曳着高脚杯红酒,一边欣赏马戏表演时,一个工人找到他,说我妈到深圳了。20年过去了,每次讲到这里,爸爸依然会长长的呼一口气,这种心情就像好心人归还你掉了的旧手机,脸上笑嘻嘻心里mmp(的接了)。

好景不长,我妈去到深圳后不久,金融危机爆发了,工地停工了,英国老板跑路了。没钱发工资遣散队伍,老父亲就卷着铺盖,带着这帮子人到处找活路。

后来在深圳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一个装修厂房的活。“广东老板倒是爽快,提供住宿,还提前拨了资金”。本来打算再干一场,结果那个队伍里面没人懂专业刷漆,试了一次两次三次,最后把人家厂房的墙壁都冲掉了,只好又灰头土脸的走了。

后来,老父亲辗转多地找出路,终无果。他一直说当时在深圳挣钱,就像月中捞月,钱就在那里,但怎么捞都捞不到。

最后,老父亲决定打道回府。老父亲回到岳池的时候,我正在乡下外婆家过暑假。那天爸爸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来接我,满脸笑意。

#2016年#。

24年后,我跟着前任boss胡去到深圳,开始了真正的创业。

2016年,深圳已经成为了全国的一线城市,商品房均价7万一平米,gdp突破2亿大关,万科、腾讯、比亚迪已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荣光。

跟着boss胡,我们从成都转战深圳,想以深圳为起点,开启一个生态连锁餐饮的商业帝国。可是在这片金子已被炒得发烫的红海里,连一个潮汐都可能是致命的大浪。

那一年,我们整个团队走南闯北,以出生入死的勇气狠狠拼过一场。在开业生意红火的时候,我们当过服务员、洗碗工;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在凌晨去早市买最新鲜的菜品;最难的时候,是找不到出路和方向的时候,我们隔着几千公里的距离,深圳、大连、成都,一次次的视频会议,讨论各种方案和细节。最后的结束,是两个女生哭着请boss及时止损。

2016年在深圳挣钱,已不再是月中捞月了,月亮已经朦胧得看不见,只剩些微弱的点点星光。

那一年,我们创业失败了。但失败在深圳,好像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正如我的人生导师丽丽周说的那样,这一年不美好,但很迷人。

那些不眠的夜晚,那些踌躇满志的日子,那些为梦的影子翻山越岭的岁月,我们都还记得。如果再来一次,我们仍然会“成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这是华为精神,大概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根和魂。

#2019年#。

当我再去深圳时,已经无业可创。

今年,再去深圳时,腾讯已经搬迁了新大楼。华润标志性建筑春笋也已投入使用。2016年奋战过的白石洲区域正在拆迁即将成为新的商业地标。我在深圳也有了新的同事。

深圳是一个让人不容易找到“魂”的城市。东北话里杂交着几句广东话,湖南菜川菜里夹杂着粤菜,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背负着房贷生活的重压,穿背心人字拖的大叔可能是上千万的拆迁户,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那个城市的影子,但就是没有故乡。

如果说白天是奋斗者的城市,那夜晚才是寄宿者的深圳。今年3月的一个凌晨,结束工作后,我和同事沿着南山大道走回酒店。

凌晨一点,街边一辆面包车正在卖盒饭。

一位男士,坐在台阶上一直垂着脸,旁边有一个空酒瓶。

这是腾讯新大厦,依然灯火通明。

在深圳,从来不缺创业者的故事,我和我的爸爸都是曾经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我们经历过、失败过,但从不后悔来过。祝福深圳。

这几年,每次到深圳都会到白石洲一个破烂的小巷子吃一碗潮汕甜汤。山药、大枣、薏仁、鹌鹑蛋、百合放在一起熬煮,那味道浓浓的、但不过分甜,比起满记、鲜芋仙、贡茶,这是让人会珍惜的味道。

创业故事分享篇二

对蛇有很好印象的人可能比较少。自古以来,对蛇的描述也多含贬义,如蛇蝎心肠、虎头蛇尾等,形容人贪得无厌的一句。

成语。

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见蛇在人们的心里有抹不去的阴影。但有很多人已经开始利用养蛇来创业致富。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养蛇创业。

成功。

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两条一米多长的蛇吐着信子在周红梅的手上不断的缠绕,其中一条蛇的蛇头更是触及到她的脖子,甚至快要到她的脸上。但是,周红梅对这些蛇如同玩具,一点儿也不到害怕。相反,它们还成为了周红梅实现创业梦、致富梦的途径。

另辟蹊径85后女子养蛇致富。

在罗江县御营镇太平村,周红梅修了一栋三层小楼。这栋楼本来是用来住人的,如今却成为了蛇的聚居地。这里饲养了4000多条无毒蛇,以水律蛇为主,并有少量的大王蛇,也就是常说的菜花蛇。

据了解,1986年出生的周红梅曾经学过厨师,开过餐馆、美甲店。后来回到家里自己创业,饲养兔子,不过受市场因素,最后亏了,因此她决定另辟蹊径饲养其它的动物。

“一旦市场销售好,很多人会跟风养兔子,最终造成兔子价格下降。”周红梅说,养蛇就不会这样,因为很多人还是怕蛇的,所以饲养蛇的很少,市场前景应该也不错。

周红梅通过电视节目了解了养蛇的知识,随后来到神龙养蛇合作社进行了考察,并买了200多条蛇运回德阳饲养。不过,在运输途中,200多条几乎全部死亡,最后安全到达德阳的剩下7条。

不仅如此,周红梅还遭受了两次打击,一次是买蛇的钱被骗,另一次是因为工人偷懒,没有把蛇舍的洞补上,导致许多蛇“越狱”。

接连失败并未让她放弃,周红梅最终。

坚持。

了下来,一养就是三年。

年利润达40万今年计划饲养1万条。

看见蛇,很多人都避而远之,周红梅也不例外,起初她也是很害怕。

“我小时候摘番茄的时候就被蛇吓到过。”周红梅笑着说,养蛇最大的困难就是克服心理障碍,不过一想到这些蛇就是人民币,是创业致富的资产,也就不怕了,到现在也渐渐的习惯了。

即使被咬了,周红梅也不会太担心。“已经被咬了很多次,每次用肥皂水洗洗,用酒精消毒一下就可以了。”

据了解,用蛇泡酒可以用来治疗风湿,而周红梅饲养的蛇更多的是作为肉制品销往广东等沿海一带。

“一个月的投入大概1万元左右。”周红梅说,养蛇的成本确实很大,不过利润也是比较可观的。一条三斤的蛇一年能养成,最快10个月就能销售,大概能卖300多块钱,利润就有100多块钱,好的时候还能达到200块钱。

目前,周红梅的饲养面积已经达到500平方米,养殖有4000多条蛇,年纯收入达到了40万元以上。但周红梅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还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今年养到1万条,明年达到2万条。

“我在德阳还有一个养殖场,目前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周红梅说,今后她还将利用新成立的养殖合作社,引进一些投入少、回报高的蛇品种,带领更多的妇女朋友投入到特种养殖行业,实现共同增收致富。

“滑鼠蛇是无毒蛇,母蛇每公斤可以卖到800-1000块,这么一条蛇,市场价要近4000块呢!”罗立协从蛇窝里抓出一条长2米多的滑鼠蛇,向来学艺的徒弟们展示着他的蛇宝贝。

罗立协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同乐村里的“蛇老大”,徒弟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罗师傅”。罗师傅从20xx年起经朋友介绍开始养蛇,到现在已经20xx年了。如今,罗师傅在同乐村里有4栋“蛇舍”,一共养了近20xx0条蛇。

“以前在家种地,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一年挣个百八十万都不是问题。”罗师傅现在养了滑鼠蛇、大王蛇、眼镜蛇3个品种的蛇。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一条蛇长到2公斤左右即可上市,成熟期约1年,现在公滑鼠蛇的单价是每公斤320到340元,母滑鼠蛇价格更好,每公斤可以卖到800元以上。而蛇蛋、蛇皮也能卖钱。“单单滑鼠蛇一个品种,一年就能有几十万的收入。”罗师傅说。

可是在刚开始养蛇的时候,罗师傅碰到过很多问题,养的蛇成活率低,还常常生病。“当时一个农业专家来我这看过后说,像我这种室内养蛇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成活率无法超过20%。”

可是罗师傅就是不信邪,花了一个多月。

时间。

到神龙养蛇基地跟那的师傅。

学习。

养蛇技术。十多年来,他每天都检查蛇舍,给蛇舍消毒,调节温度和湿度,还不断寻找最适合蛇生长的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罗师傅成功攻克了室内高密度养蛇的难题,还摸索出了给蛇治皮肤病、感冒等多种病症的方法。现在,罗师傅养蛇的成活率都超过80%。

罗立协在南宁市养蛇出了名,附近区县的农民都来拜师学艺,更有专门从福建、云南、湖南来取经的养殖户。罗师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徒弟,因此,来学养蛇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很多是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二十多岁的班政攀是罗师傅的得意弟子之一。给蛇喂食、清洁蛇舍、消毒,他都是一把好手。然而,左手丧失劳动能力的班政攀在一年前,还是个闲在家里的“啃老族”。去年,他跟着罗师傅学习,投资了18万养蛇,仅一年时间就收回了10多万的本钱。

“养蛇其实很容易,一天只需要花2-3个小时照看就够了,像我这样只用一个手也可以。”班政攀说。正是因为听说手脚不便也不影响养蛇挣大钱,最近几个月,很多残疾人也来找罗师傅拜师。

对于这些残疾人,罗师傅不但将养蛇绝技倾囊相授,还在自己村里给他们找了住处和养蛇的场地,并且以成本价提供了蛇种。现在,已经有十多个残疾人跟着罗师傅学养蛇了。

“残疾人很难找到别的谋生办法,只要我能力允许,就带着他们一起挣钱啰。”“蛇老大”罗师傅这样说。

夏季躁动的风吹得树林沙沙作响,如同响尾蛇爬过山冈。银星果光着膀子在山上忙碌,实在热得紧就把一条蛇往身上搭,冷血动物冰凉爽滑的鳞片让他惬意之极―――如果在夏天,你就能看到银星果与蛇共舞的快活场景。跟他呆久了,你会觉得满眼满脑满世界,都是那些爬行动物曼妙的花纹和曲线。

早上,他从家里的养殖场出发,告别上千条盘踞在蛇舍里的眼镜蛇、榕蛇,驱车到市区上班;到达动物园,朋友们已经在等待银星果,它们是十多条珍贵的缅甸蟒、两条巴西鳄、几只巴西鳄龟。这样算起来,银星果大学毕业后跟蛇呆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比与人相处还长―――这位今年27岁的80后青年与同龄人相比确实兴趣迥异,“我不爱聊qq、偷菜,我喜欢爬行动物,我家的养殖场里除了有动物还有菜园,我还到网上偷个什么劲?”

狂蟒不是灾。

的气氛,并非出自好莱坞著名科幻片《狂蟒之灾》,而是银星果的工作室。这里处于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专区,是一个未曾向公众开放的楼层,尽管十多条缅甸蟒都呆在笼子里,但其凶猛的气场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对待野生动物确实需要朋友一样的耐心,同时更需要小心,因为它们身上的野性随时都有可能发作。”银星果把笼子打开,将一条比手臂还粗的巨蟒搬了出来,一边和我们聊天。他在大学里学的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专业,20xx年毕业后就到了动物园。20xx年,银星果开始专门负责管理养护爬行动物,这本来就是他的兴趣所在,于是欣然受命。接手之后他发现,与这些生灵相处远远不能凭兴趣那么简单。

巨蟒的蛋孵化了,银星果发愁了———小蛇不进食,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有的小蟒蛇直到三个月后才开始吃东西!银星果说,小蛇出生的头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有个安全期,一定要保护周全。“要训练、诱导它们采食,要用小鸡去逗弄它们,激起它们的进食反应,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巨蟒的队伍逐渐壮大,但这些科幻电影中强壮凶残的“杀手”,其实在自然界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因为一些人对于皮草和美食的欲望,蟒蛇成为了被猎杀的对象。银星果指着笼子里体型最庞大的一条缅甸蟒说,一位好心市民在鹿寨的一个餐馆里发现了这家伙,赶紧掏钱买下来送到了动物园。

“你别看它在笼子里懒洋洋的,一旦放出来就很凶猛,20多公斤的蛇,力道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它们发起飙来会将人紧紧缠住,甚至可能会把你活活勒死。”前几天,工作人员给这些大家伙体检,它们出来后就到处溜达,大伙折腾半天才将其弄回去,“太给力了。”我们发现这些巨蟒虽系同一种类,体色却有深有浅,银星果说,好几条蟒蛇都是热心市民收购后送来的,长年在野外生活的巨蟒要比呆在笼子里的同伴们颜色更深。市民把蛇送来后,隔段时间都会回来探望,发现蛇又长了一圈后,都很高兴:“哎呀,长那么大了,照料得好呀!”

创业故事分享篇三

其中一个答案是:德邦拥有国内最具规模的公路地面运输网络,可以为货物下飞机后提供有效连接。

那么,问题来了,曾经的旅行社小会计崔维星,是如何跨界做物流一手打造出德邦的?

夫妻创业。

1992年,从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的山东人崔维星,到广东国旅上班。回忆起自己这第一份工作,崔维星不胜唏嘘:“当时我每天就是核对旅游团的消费账单,不断打电话核实,然后再机械地打对勾。后来我发现同宿舍的导游工资都能拿到1万元,我觉得我比他们牛多了,凭什么才拿1500元呢?于是1993年10月我就离职了,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最后去了珠海一家酒楼当会计,工资还是1500元,而且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只有周日才能休息,还不能出远门,要随叫随到。我当时肠子都悔青了。离职三个月,我就又重新回国旅上班了。”

重回国旅的崔维星被安排到国旅货运位于广东中山的分公司去做空运货运业务,就此与物流结缘。由于营业点位置较偏,崔维星虽然想尽办法打开局面,但离初始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1996年8月,国旅货运决定放弃中山业务。

崔维星不愿放弃,决心辞职单干。当年9月1日,他的“崔氏货运”开始营业,主营毛衣空运与电器托运业务。

公司当时只有四个人:崔维星及爱人薛霞、一个司机、一个搬运工,办公室只有8平方米。虽然人手紧张到了极致,但由于减去了大公司操作的中间环节,加上丰富经验,不到一年,崔维星就赚到了近20万。

1997年,为了扩大业务,崔维星将公司搬至广州。因为每天都要跑一趟南方航空老干部客货运处发货,他结识了不少南航的朋友。1998年6月,崔维星承包了这一货运处,开展航空货运代理业务。

然而,当时货运处包括车辆和应收账款在内的所有资产才20万元,承包第一个月就亏了3万元,员工几乎走光。重压之下,崔维星居然想出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空运合大票”,货物的运送模式由之前的零收零发改为零收整发,成本降低了,客户也享受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和更实惠的价格,货运处开始迅猛发展。

2000年,崔维星将货运处更名为广州市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员工60人,还将业务拓展到了深圳和珠海。2002年,德邦已成为广州区域的“空运散货之王”。

舍大取小。

然而,做空运看似赚钱,实则处处受制于人,航班晚点、订不到舱位都是常有的事儿。崔维星回忆道:“有时候接到货物却停在仓库四五天都走不了,早上去看一次,晚上去看一次,货还是运不走,望眼欲穿却束手无策,甚至急得掉眼泪。”“受气”的崔维星开始琢磨着如何突破限制。2000年左右,随着我国公路高速网的逐渐建成,他看到了希望。2001年4月,德邦在广州白云区新市货运市场开了一个档口,开通了第一条从广州到北京的汽运专线。空运起家的德邦,由此闯入了公路汽运领域。

汽运业务开始后,业务员拉到了很多大客户,整车整车的货量让德邦尝到了甜头。比如某国际化妆品品牌的合作商在德邦广州机场路营业部发货四五百万元,一天内就装了十几辆车。然而,这一大客户却出现了拖欠款项的行为,德邦最后以减免的方式才追回了欠款。此外,手机类、灯具类等大客户也出现类似情况。

不愿再“受气”的崔维星经过痛苦思考,决定放弃这块很多公司都想抢的“大客户肥肉”,将客户群锁定在了庞大的中小零担客户身上。

零担是一个物流行业之外的人很少听到的词。零指的是零散,担在古代指的是扁担,在这里指的是车,零担就是指一张运单托运的货物不够装一车,必须好几批货物才能装凑成一车。

德邦把“零担”定义为30公斤—1吨之间,基于这样的考虑:30公斤以下的可能快递及快运公司更专业,1吨以上的则可能做整车运输。

当时零担市场从业者众多,但90%以上是小型专线公司,一个城市至另一个城市的专线公司少至几十家,多至上百家,价格战之下,丢货、损毁以及延误等状况屡见不鲜。

崔维星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他自购进口卡车500多辆,开发直达线路700余条,给网点和车辆都采用统一的形象和标识,提供货物码放“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木不压纸”等标准化服务,迅速占领了零担中的高端市场。

“零担之王”

2009年7月,崔维星将公司总部从广州搬迁至上海,开始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蜕变。第二年,德邦新增营业网点近80%,营业收入增长高达90%,达到26亿元,一举成为行业第一。要知道,2004年时,崔维星去当时零担市场老大华宇物流的货场里参观,被里面堆积如山的货物震撼住了。当时德邦的营业额只有区区两个亿,而华宇的营业额有20多个亿。但十年之后,华宇的营业额还是20多个亿,而德邦的营业额却突破了100个亿。

不过,这个“零担之王”却谋划起了转型。

会计出身的崔维星这些年不断花大价钱请麦肯锡、埃森哲和ibm这样的咨询公司来给德邦“诊断”,目的是让公司的运营管理更加规范、精细。2012年,麦肯锡在为公司做战略咨询时提出,德邦应该转型做快递。崔维星当时不解:“我在零担市场,每年增长60%,我为什么要转行?”

为此,德邦物流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来论证。

不过现在看来,德邦转型做快递非常有必要。崔维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零担物流这个市场目前增长较缓慢,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了。”除了德邦以外,这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企业,甚至包括第二、三名,都深陷在亏损的泥潭里。

此外,这个行业还面临着快递业的强劲挤压。快递和零担物流的业务流程本来就相似,快递企业进入零担行业的难度并不高,出于成本优化和客户黏性等因素考虑,像顺丰、中通这样的快递公司正在强势进入这个行业。崔维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把快递做好,恐怕零担市场的阵地也保不住”。

在2016年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崔维星如此告诫他的同事:快递行业未来将会走向集中,“留给德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想不成为被别人屠宰的对象,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杀出一条血路来。“用速度跑赢时间,是我们唯一的生机。”

追赶顺丰。

崔维星选择的快递突破口,是3-60公斤重的货物。

“我们在做一般快递公司不愿意尝试的领域。”德邦高级副总裁兼轮值ceo韩永彦表示,3-60公斤重的货物对顺丰而言太重了,三通一达又不大愿意做。而对于零担市场老大德邦来说,这类重货正是其优势所在。德邦快递的差异化服务还有其他快递公司不愿意做的安装加固,擦拭包装,送货上楼等等。在韩永彦看来,这种差异化服务正逐步被消费者接受,在市场上,客户通常的体验是小件货发顺丰,大件货更愿意发德邦。据他透露,这三年来德邦快递的年复合增长超过100%。

当然,在眼下的快递领域里,顺丰是德邦需要仰视的存在,一如当初仰视华宇。不过,崔维星却反问记者道:“你怎么知道几年之后,情况不会像上一次那样逆转呢?”

德邦被誉为物流行业的黄埔军校。从2005年开始,德邦就开始在业内率先启动校园招聘,截至目前,德邦98.5%的管理干部均来自于内部提拔,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27.5岁。韩永彦就是在2007年通过校招进入德邦的,历经10次轮岗,辗转8个城市,从最基层的统计员一直做到目前的高级副总裁兼轮值ceo。

这支年轻的团队就是崔维星的底气,它不仅使得德邦的管理水平在零担行业里遥遥领先,即使是在快递行业里,崔维星也自信只有顺丰的管理水平能与他的公司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对于这样的一场竞争长跑来说,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意味着更大的潜力,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几率能够帮助公司在后半程里发力,反超对手。

2015年以来,德邦连续推出了长期激励、考核变革、超利润分享、职级薪酬体系改革等一系列学自华为的措施,他也毫不掩饰自己想将德邦打造成为华为那样一流企业的“野心”。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长跑吗?”崔维星自问自答,“因为对于我来说,长跑赢的机会最大”。

创业故事分享篇四

成功。

是滴落的汗水,成功是马拉松赛跑,成功是。

失败。

依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苦苦思考到底应该如何创业。

小田是80后的典型代表,由于学的理科计算机专业,所以他就很自然地接触了it行业。有着创业冲动的小田在大三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一开始,凭借自己的。

勤奋。

及杰出的编程技术基础,小田从别的公司接了很多活自己来做,并以此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

与很多创业的人一样,小田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也开始招览更多的业务。小田渐渐发现,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已经如法同时为越来越多的客户提供服务。于是小田开始招聘自己的员工,并亲自培训,然而客户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小田凭借自己的技术与才干并不能全面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小田也没有自己的精力去开发一些应用程序来满足企业的相关需求。这时候,小田想起了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句。

名言。

与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小田想到了ibm、cisco等跨国巨头,如果能够和这样的跨国公司。

合作。

那无疑会令小田的事业站到一个巅峰之上。

不过,你想站到巨人肩膀上,也得要看巨人让不让你站。像小田这样刚刚创业的年轻人,何况还是个学生是不可能引起ibm、cisco兴趣的。在几次碰壁之后,小田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寻找国内一些实力强大的公司来合作。

在互联网的搜索中,小田发现了他一直认为只有跨国公司才会拥有的“中间件”技术,在国内已经被一家叫做中龙网库的公司实现了技术突破。而且,中龙网库所提供的“中间件”在价格上十分便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田从南京跑到了北京与中龙网库洽谈,而中龙网库也正在着手推广其十年技术攻坚所取得的“edn中间件”。由于小田自己也是技术出身,因此在看了中龙网库产品之后,当即觉得中龙网库就是他要寻找并愿意让自己站上去的“肩膀”!

与中龙网库的合作,不仅为小田的公司大大增强了技术实力,也大大拓展了业务范围,而且小田也不再需要为自己的售后服务所担忧。不到两个月,小田的业务收入便获得成倍的增长,而如今还在上大三的小田也俨然成为了拥有千万资产的80后成功人士!

在问到小田对自己成功的看法时,小田说:“我们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会让我们事半功倍,关键是巨人到底是谁,该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巨人。”

创业故事分享篇五

文章大纲:

一、引入创新创业的背景(200字)。

三、分享创新创业故事的方法和技巧(400字)。

一、引入创新创业的背景。

当下,我国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着一个创新创业的梦想踏上了创业之路。创业虽然充满风险,但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和价值也是不可否认的。那么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分享我的创新创业故事分享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创业或已经创业的年轻人一些借鉴和启示。

每一个创新创业者都必须有一颗勇敢之心,虽然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这些困难和挑战也恰恰是我们从中学到最多的经验和教训。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创业故事的分享可以为年轻的创新创业者带来很多帮助,特别是对极具远见卓识的创新和创业者来说,这些分享可以让他们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经验,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创新创业故事分享的作用在于促进长久的经验沉淀和创新的扩散,也让大众有机会获得更多有关于创新创业的信息。

分享创新创业故事是需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首先,在分享中要强调共同经验,不过多骄奢自逸,要融入自己的经历,但不要过多地突出个人。其次,讲述的故事一定要真实可信,不能夸大、狂热和太过轻松自如,要带有一些现实的问题和难题,而不是让所有方法都看起来挺顺利。最后,分享创新创业故事时需要注意考虑观众的兴趣点,语言简单易懂,让听众有感觉理解和接受。

在分享故事前,可以先将思路进行整理,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故事的大致脉络、亮点、重点和个人体验,在进行思考和提炼,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和重组。分享时可以通过记述、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现形式将故事进行生动化呈现,让听众能听进去并且感受到分享者的深刻情感和故事的真实性。

1.梦想和信仰伴随着创业者。

将创业者的梦想变成现实,有时需要停在自己内心的经验和信仰驱动,改善/与和对他们所关心的事物建立实质性的关系,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验对未来进行最好的决策。

2.判断和发现现实困境,发挥创新。

创业者往往面临起步、现实和成长阶段中的困境。当应对这些难题的时候,创业者需要借助社交网络、经验分享、企业家专家等资源,为其提供创新方向,从而全力解决问题。

所有的创新机会可能都与未来的市场机会有关,创业者需要做的就是将创新想法或方案转化为核心价值,。判断什么是市场所需,将目光放在用户,而不是技术上,通过大规模的实验和调查,将其转化为构建一个坚不可撼的商业模式所需的真正的东西,然后掌握其利基,专注于其发展并最终创造价值。

以上三个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故事令人深思,其中所分享的优秀经验和心得是孕育出创新、突破困境的助力。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业者需要认真学习其独特的创业故事和经验,汲取其有效的启示和建设性的建议,就可能会在未来的创业路上获得成功。

创新创业故事分享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分享并推广成功经验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一方面,创新创业故事分享可以帮助创业公司理解市场需求、讲解科技重点、分享先进的营销策略和其他关键领域的经验,它们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产生一个创新的创业生态,需要不断地推广、分享、试错。分享创新创业故事有助于提高创业机构的社交和协商能力,增进各种资源的分享和合作。同时,分享都有相通的价值观,掌握它们并将其传递至企业家精神的养成中,将有助于激发更多优秀的人才、更有实力和意愿的企业家加入这个创新创业的生态中,从而真正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创业故事分享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创业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然而,创业者们往往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为其他人提供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创业故事分享的重要性,以及从这些故事中得到的经验和智慧。通过了解其他创业者的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创业的本质,并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二段:认识到挫折与困境(200字)。

尽管每个人的故事都独一无二,但在创业的过程中,挫折和困境几乎不可避免。创业者们经常面临资金短缺、资源有限、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困境,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创业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创业故事分享可以让人们看到,即使是最成功的企业家们也曾遇到过重重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困境的,这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三段:学习创新与机会(200字)。

创业本质上是关于创新和机会的追求。通过分享创业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成功企业家是如何认识到市场机会,并通过创新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敏锐地捕捉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通过学习这些成功创业者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意识,并且寻找未来的商业机会。

第四段:重视人脉与合作(200字)。

在创业过程中,人脉和合作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者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不仅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还可以扩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在创业故事的背后,我们常常看到创业者们与合作伙伴、投资者、导师等建立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分享创业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立并维系这些关系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将其运用到我们自己的创业之中。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创业故事分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创业本质、学习经验和寻找机会的机会。通过分享创业者的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挫折与困境,并学习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此外,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创业者们在创新和机会寻找方面的经验,并借鉴他们与人脉合作的智慧。通过了解和分享创业故事,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创业之路上积累经验,提高成功的几率,并为未来的创业之路做好准备。创业故事分享将继续在创业者们之间传递,并为更多创业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创业故事分享篇七

经过几天跟踪服务,日前,邓哲又完成一笔交易:一辆2014年8月上牌的保时捷卡宴,行驶了2.5万公里,97万元成交。

所不同的是,在这笔近百万元的交易中,邓哲只是纯粹的中介,买方直接从卖方那开走车。

“我不收车,也不卖车,不赚差价,纯粹做中介,只赚取佣金。”邓哲是273二手车交易网尚格服务中心负责人,他把自己的创业理解为:互联网+二手车。

中介模式引入,能杜绝欺诈行为。

邓哲介入二手车市场,跟几年前看到的一份全球车市研究报告有关。

该报告称,二手车市是一个成熟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二手车交易量约占到整个汽车交易量的70%,不少国家二手车销量甚至数倍于新车。

“中国迟早也会过渡到成熟车市,这个创业市场,很大!”2013年6月,邓哲从经营广告传媒公司转型,成立株洲首家二手车买卖中介公司。

据邓哲介绍,按照合同约定,成交价5万元以下,每台车收取1000元中介费,而5万元以上,则按固定比例收取费用。在中介的过程中,从车辆基本信息到车况,邓哲需要提供鉴定书,对买方卖方负责,“纯中介的好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交易的透明化,杜绝二手车市的欺诈行为,同时摊低了购车成本。”他说。

月交易量超过20辆。

“273二手车交易网在全国都有布点,这对卖方买方实现资源共享有帮助。”邓哲告诉记者,有一次,一家企业的一辆原装丰田考斯特汽车想转让,但在株洲没找到买家。邓哲通过273网全国联网的优势,在齐齐哈尔找到了买家。

“这都是成长的代价。”如今,邓哲每月的交易量超过20辆,而且呈稳步上升趋势,“我坚信,纯中介模式是二手车市未来的趋势。今后,我打算在株洲再开10家店。”邓哲称。

创业故事分享篇八

1990年出生的丁仕源是榜单上最年轻的富豪。两年前他毕业于深圳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没有留学背景,现在他已自创了两家公司,拥有1200万元的财富。

丁仕源的成长轨迹平凡又另类,在他们被称为中国的90后富豪代表,全靠自己打拼。

稍有点长的头发,一身休闲装,让他显得十分年轻,但金项链、奔驰车,又让他显得有些老成和世故。与记者交谈时,他很少笑,体现了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沉稳。

丁仕源是一位90后、一位仅有22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凭个人积累到1200万元的财富,这是记者亟待破,解的题。一见面时,丁仕源主动拿出了两张名片:一张名头是文化娱乐公司,另一张名头是美容公司。这是他自创的积聚财富的两个平台。

丁仕源出生在广东梅州,很小时随父母移居深圳龙岗。父亲在龙岗开了一家医院。

“父母希望我过一种安定的生活,但我从小就喜欢挑战,希望过一种冲和闯的生活。”丁仕源说。

小学时,丁仕源就有些与众不同。“我像老大一样,很多同学跟着我去玩。”他自小就是同学们眼中的潮男,穿窄脚裤、nike鞋。“但我玩的时候很有原则,不会泡妞,不会吸毒。觉得自己不应走上那样的道路。”

小时的一次经历一直让丁仕源难忘,这也改变了他后来的生活。小学毕业时,他与同学去舞厅狂欢,一直玩到凌晨两点多。“后来,哥哥找到了我,很生气,就打了我一顿。我觉得需要做一些真正对未来有益的事。”

12岁,小学刚毕业,丁仕源在业余时间里学了新闻、营销、心理学等课程。

15岁闯入选美行业。

这样的一个选择,没想到对他今后的人生带来重要影响。14岁时,他看到有一家服饰专业的报社招聘记者。面试前,他做了很充分准备,故意打扮得让自己成熟一些。另外,他还特意在深圳一个服装企业博览会上弄到了约300家企业的联系方式,包括一些老总的联系方式。应聘时,他不仅提供了这些资料,还对中国的服装行业进行了一个分析。结果打动了对方,应聘成功。这成为他事业的第一个突破口。

除了当记者之外,他又在这家报纸做了一段时间广告代理。他每天跑客户跑得很勤,有时一天要跑到客户那里两三次。

15岁时,丁仕源应聘去了另一家服装类报纸,进行兼职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认识了大批的模特,积累了不少资源。他也开始协助企业搞一些选美比赛,一下子就收集了几百个模特的资料。

在这些比赛中,他负责统筹、招商,“虽然我很年轻,但算是选美比赛的前辈。但后来发现,越来越难做,因为赛事越来越多,企业的回报越来越不确定。”

工作之余,他开始想着整合行业内的资源,把模特介绍给客户做一些小生意。

“拍平面广告,国际模特按小时来收费,一般是1小时1千元到几千元不等。国内模特是一场收费8百元到2千多不等。拍平面广告,从2千多元到1万多不等。”

工作之余,丁仕源还是一名学生。当时外人常见的一幕是,一下课,他就赶回家换一套衣服,然后再往深圳市区跑。去赶晚6点或7点的发布会。“学校对我的意见很大,但是我会去衡量。”

请假多了,老师也会不批,他就让父母去帮忙请假。“除了工作之外,我也会学习。在我的一帮好朋友中,只有我一人考上了高中。”

18岁时,丁仕源开始筹备公司,终于在2009年3月份拿到公司执照,这一年他刚好19岁。谈起为什么要开一间公司?他回答说,在成立公司之前,他还在一家集团公司工作过,有很多顶尖的明星资源。2008年,他又去一家娱乐公司任过总经理,负责一个模特网站的推广。“后来决定自己做,开始转做企业活动策划,相对来说,这个很简单。以前也有很多企业资源,而且周期很短,一年可以做几十场。”

“注册资金100万元都是自己积累的,父母没有出钱。这些钱是以前赚的广告提成、活动费用。那几年手上赚了一些钱,但很后悔没有买房子。买了好几辆车,每辆车都不低于四五十万元。”当上老板后,丁仕源明显感觉到了不同。“以前在其他地方工作,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来配合你的工作。但自己当老板,需要一个人去统筹很多事情,需要能力非常强的人才能达到你想要的要求。”

在创办公司的同时,他也考上大学,高考成绩只有400分左右,他选择入读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丁仕源说,他不认同一些老师认为他太商业的看法。“我的个人价值在哪里?我的希望在哪里?我是实战型的,需要马上在市场看到效果。”

但丁仕源表示,他非常感谢学校给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了职业规划大赛并获奖。当时,他边工作边读书,并没有上多少课。

如今,他已经大学毕业,全力以赴办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成员都是他一些相识的好朋友,现在这些朋友都已经离开了公司。朋友在一起创业并不好管理。现在的团队成员很专业。

丁仕源说,希望30岁之前身家能过亿元。

创业故事分享篇九

创业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奇迹的旅程。创业者们用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坚持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不断探索和成长。创业故事是这个过程中宝贵的财富,分享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其他人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在本文中,将分享一些创业故事,以及从这些故事中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创业故事一——张三的成功与失败。

张三是一个拥有创新思维和坚韧品质的创业者。他在毕业后选择创业,创办了一家小型IT公司。起初,他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他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他最终成功了,公司也变得越来越壮大。然而,正当他以为一切都顺利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让他的公司陷入了困境。不过,张三并没有灰心丧气,他找到了新的商机,转型为互联网金融。最终,他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公司,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李四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他在大学期间创立了一家专门帮助贫困地区妇女创业的社会企业。然而,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资金不足和市场不景气,他几乎陷入了绝境。然而,正是因为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对妇女们未来的憧憬,李四没有退缩。他通过勤奋、创新和对伙伴们的凝聚力,逐渐改善了公司的经营状况。他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楷模,帮助了数以千计的妇女走向了成功。

这两个创业故事都充满了勇气、奋斗和坚持的力量。他们的创业历程告诉我们,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只要我们不放弃,保持热情,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同时,创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市场变化中寻找新的机会,实现转型和提升。这些故事还告诉我们,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还可以成为一种奉献和回报社会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他人的命运。

第五段:总结。

创业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旅程,但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奇迹的过程。通过分享创业故事,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勇气,为我们的创业之路提供指引。无论是张三的成功与失败,还是李四的勇气和担当,这些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和鼓舞。让我们相信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相信我们也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

第一段:引言(100字)。

创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成功的创业者往往需要经历一连串的挑战和失败,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正是这些酸甜苦辣,塑造了他们的创业经验和智慧。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创业故事,并总结出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创业的人士以启示和帮助。

第二段:故事1(300字)。

有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他曾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追求一些并不现实的商业理念。然而,通过一次次失败,他逐渐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创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于是,他转变思路,寻找真实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最终,他成功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解决了很多人都面临的痛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者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段:故事2(300字)。

另一位创业者在创办初期遇到了资金链断裂的窘境。他巧妙地利用了一次参加创业大赛的机会,向投资人展示了自己的项目,并最终获得了一笔重要的融资。然而,获得资金并不代表创业就成功了。这位创业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一步步将自己的项目落地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最终拓展了更大的市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者需要学会善于发现和利用机遇,并在困境中保持坚持和积极的态度。

第四段:故事3(300字)。

还有一位创业者,她在创办初期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和产品同质化的困扰。然而,她通过精心设计和品牌定位,将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地展示给消费者,成功地打开了市场。她还善于倾听客户的声音,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忠诚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者需要有独特的产品和品牌定位,并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和反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五段:结论(200字)。

通过这些创业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创业之路并不容易,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和勇气。然而,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能够从失败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市场观察力、机遇把握能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与客户的良好沟通,都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者要时刻保持谦逊和学习的心态,与其他行业创业者分享经验和智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突破和成功。

(以上为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一

在被拘禁15个月后,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最终被定性为无罪。日前,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发文称,公安机关认定的李途纯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对李途纯不起诉。

“李途纯案件结论很光明,过程不堪回首。”李途纯案代理律师、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主任翟玉华表示。翟玉华透露,下一步将要依法维护李途纯作为太子奶集团股东的合法权益,并争取国家赔偿。

从白手起家打造出太子奶这个奶业帝国,到多元化冒进、对赌失利背负巨额债务,再到因集资等原因身陷囵圄,发展到如今被定性为无罪终获自由身,李途纯及其背后的太子奶,经历了太多的跌宕起伏。据悉,目前李途纯正在北京治疗、休养。

李途纯虽获清白,但太子奶这个曾经辉煌的奶业品牌已经成明日黄花。李途纯和太子奶跌宕命运背后,中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的经营环境,让人扼腕叹息。

创业者李途纯:100万起步造就奶业帝国。

作为一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李途纯的创业历程与其他同期的创业者并无太多差异。1990年,30岁的李途纯从国企辞职,拿着仅有的300元,搭上南下去深圳的火车,开始了自己的商业征途;1993年,李途纯从银行贷款10万元,印了一批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挂历并全部高价售出,由此,他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此后,李途纯先后涉及多个商业领域,并逐步开始接触奶业。嗅觉灵敏的李途纯,发现了奶业中存在的巨大商机。

1996年,李途纯用100万启动资金,在湖南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厂。李途纯的太子奶事业正式起步。1997年,李途纯做出一次豪赌,以8888万元获得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日用消费品标王,用广告轰炸启动全国市场。这此的豪赌,让太子奶在该年轻松拿到8亿元订单,太子奶开始了起飞。

2002年~2004年,李途纯先后斥巨资在湖南株洲等地同时启动五大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从而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全国性战略布局,太子奶的销售额也连续6年翻番。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与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并驾齐驱。李途纯也达到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时期。

赌徒李途纯:冒进尝苦果对赌失利集资被拘。

在太子奶上获得的成功,让李途纯充满了自信。2005年之后,像其他获得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一样,李途纯开始尝试走多元化战略之路,先后进入童装市场、超市零售业、辣椒酱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而这些多元化投资,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使得太子奶集团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为了给太子奶业务补充资金,2007年,李途纯再次上演赌徒本色,引进英联、摩根斯坦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同时由花旗银行领衔,荷兰银行等六家外资银行又共同对太子奶集团提供了5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为了获得这些外资投行的注资,李途纯与三大投行签署了对赌协议:在注资后3年内,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能降低三大投行的股权;否则,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拿到风投及外资银行的资金后,李途纯加大了扩张步伐,在服装、超市等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张奶业生产基地。然而,不幸的是,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外资银行为求自保纷纷向太子奶催款;而2008年9月11日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更是给中国奶业市场带来灭顶之灾,太子奶的销售也大幅萎缩,无法实现增长超过50%的对赌协议,太子奶陷入空前危机,李途纯也因此失去了太子奶的控股权。此后,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李途纯被边缘化。

在高科奶业托管之前,为了应对资金困局,从2008年开始,李途纯就在全国范围内面向社会公众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到2009年12月,太子奶集团吸收的公众存款达1。3亿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没有兑付。该1。3亿元包括以“货款准备金”名义向经销商集资约5600万元,还包括以“高利贷”方式借款5000万元至6000万元,其余还有向员工集资的数百万元。

正是这一“集资”行为,将李途纯推向了悬崖。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二

59岁的傅军是醴陵人,现任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曾经担任过醴陵市经委副主任、湖南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职。1990年,傅军怀揣1000美元(约8000元人民币)来到马来西亚,创立了新华联集团,并担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之后,新华联很快就将国内采购罐头、乳猪、莲子等土特产品业务和马来西亚纸张、橡胶、木材等原料业务做大。

1994年,傅军回到醴陵投资建设了华联陶瓷,此后,华联瓷业迅速发展,年出口额一度高达1600万美元。如今,傅军旗下产业涉及涵盖化工、矿业、房地产、陶瓷、酒业、金融投资等各大行业。他此前已多次上榜胡润富豪榜单。这次又以2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跻身胡润百富榜榜单,排名在第115位。但相较上一年的排名有所下滑,个人财富也略有缩水。

记者梳理榜单还发现,另有多位从株洲走出去的富豪登上胡润百富榜,分别是:新华联的肖文慧,财富67亿元,排名第548位;三湘股份的黄辉家族,财富32亿元,排名1296位;奥成化工的王中锋、杨瑞娜夫妇为首次上榜,财富为32亿元,排名1296位;方盛制药的张庆华,财富30亿元,排名1371位。

亮点扫描。

62岁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150亿财富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52岁的马云及其家族财富增长41%到2050亿,保持第二。45岁的马化腾虽然已经捐了139个亿,但财富仍然增长了38%到1650亿,上升1位到第三。

46岁的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姚振华是今年的“大黑马”,财富翻了9倍到1150亿元,比去年上升200多名到第四。最近一年万科股权争夺事件使这位神秘的潮汕大佬备受瞩目。胡润透露:“姚振华财富平均一周涨了20个亿。”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三

当今社会,创新和创业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名创业者,我对这个话题有着很深的感悟。在此,我想分享我的创新创业故事,传递给更多人创业的勇气和信心。

二、背景。

我年轻时就对时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一家服装企业中工作了几年。但是后来,我发现该企业的设计师缺乏创新,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导致企业陷入了困境。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离开公司,开始我的创业之旅。

三、经验分享。

在创业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产品设计是其中之一。我思考了很久,最终定下了差异化的产品定位,通过深度调研,找到了市场中同类产品的痛点,然后精心设计出产品。同时,我还积极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另外,资金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先是去银行贷了一部分资金,接着,投资人也对我们的产品和创新模式表示了高度认可,给予了我们相应的投资。

四、成功经验总结。

在创业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一些经验。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将思维放在各方面并不断寻找精益改进的机会。其次,要善于寻找和合作优秀的伙伴,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此外,还必须有充足的前期市场调研,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和战略。

五、结论。

总之,创新和创业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始终持续关注市场和最终用户的需求,一定能够成功。希望我的经验和故事能够对其他创新创业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的价值。让我们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奇迹。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四

2014年05月18日,快递巨头顺丰速运已正式在全国铺开名为“嘿客”的便利店,首批共518家,从而大举杀入国内火热的o2o市场,这一模式将对国内电商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批开业的顺丰“嘿客”总计518家,除青海、西藏以外,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覆盖。“嘿客”便利店,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

与传统实体店不同的是,顺丰“嘿客”店内的海报、二维码墙放置虚拟商品,顾客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选择包罗万象的各类服务,其模式与英国最大的o2o电商argos十分相似。“嘿客”除试穿试用的样品外,店内不设库存,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预计将对多行业实体店均产生冲击。

商业界激烈残酷、然而日新月异的过招,已经不由得人们不去认识低调的王卫了——顺丰快递的神秘掌门人。王卫创业18年未接受任何采访,但所有的人都在找寻他;他低调不张扬,但却令香港狗仔队卧底数月一睹真容。他不引入战略投资,但却令花旗银行开价1000万美元中介费用只为求得一个合作机会。

顺丰不打算上市,但众多pe与vc趋之若鹜,50万元只为和它的掌门人王卫共进一顿晚餐。顺丰曾与电子商务保持距离,但王卫却令马云两次相约并称为最佩服的人。顺丰快递,是仅次于ems的全国第二大快递企业。王卫便是缔造这个“快递王国”的掌门人。在电商与物流矛盾重重的当下,有人说:给你3年30亿元,你也砸不出一个新的顺丰。

王卫,在外人看来似乎过于神秘。“有一次,国家邮政局领导都递话了,他还是委婉拒绝。”一位行业报主编说。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出版7年来,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倒是有那么几次刊登了王卫的照片,不过都是背影或者极其模糊的侧面照”。

迄今为止,王卫只在媒体上出现过一次。这看似是一桩充满戏剧性的经验。2010年春天,王卫花3.5亿港币购买了香港九龙塘喇沙利道的一块地皮,自建两栋4层楼高的独立屋,附带独立泳池。这桩打破同区地产价格纪录的买卖引起了香港《壹周刊》记者的注意。

敬业的狗仔队不仅在顺丰深圳总部的写字楼前守候王卫数日,还混进顺丰香港的分部,做了一整天的快递员,终于拍到王卫的照片,文章以《水货佬做到买屋仔,买757飞机》为题发表。现在,互联网上还能够搜索到这篇文章,但是王卫的照片已经找不到了。

寻找王卫的可不只是媒体,投资银行的经理人们也在找他。他们可不只是出于八卦或者好奇心,而是明明白白地嗅到了金钱的味道。早在2004年,fedex策划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曾经接触过王卫。传闻中,fedex希望以40亿元~50亿元价格收购顺丰,但被王卫拒绝了。那一年,顺丰的销售额是13亿人民币。

1993年,王卫仅22岁,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上海人起初是在顺德做印染,这时珠三角区域常常会需要香港的货物。看到这一商机的王卫做起了码头捎货的“快递”。机会多了,顺丰就此诞生。

原始资金是王卫向父亲借款的10万元,王卫用这笔钱在香港太子兰街租赁了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公司。在市场的需求之下,很快顺丰便以顺德为起点,将自己的触角延伸至广东各地,以合作和代理的方式开始了“快递王国”的蓝图扩张。

在快递行业发展之初,规模的扩张,网点的建设是所有快递公司“占领地盘”的实质。每建一个点,就注册一个新公司,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这使得顺丰在几年的时间内,便将珠三角一带的快递市场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在这样疯狂的扩张下,到1997年,王卫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

据悉,当时行驶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货运车有70%属于顺丰的业务。香港回归时,海关甚至婉拒了国企中铁前来分一杯羹的请求。这时的王卫,不过26岁。

王卫信佛,在他的办公室里面摆有6尊佛像,就连他的企业管理也渗透着佛学理论。但他像一个矛盾的化身一般,在享受着佛学带给他的平静之外,越野车和极限自行车运动downhill也是他的心头所好。

这样喜欢冒险的性格在其创立顺丰的历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1998年,顺丰在订立下差异化管理目标后,开始强势爆发,但这一不可控性的发展模式为这个成长中的企业带来了致命性的麻烦。王卫曾提到:“一个承包网点就是一个小王国,根治这些问题,压力非常大。”

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的王卫从1999年开始了大力的收权行为。有传言,王卫曾经因此被香港社会追杀。直到现在,如若有人有幸遇上王卫,会发现这个穿戴极其平凡的中年男人身边常常会有4-6个彪形大汉相伴左右。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顺利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在深圳设立了企业总部。

恰巧在2003年,为日后顺丰江山奠定地位的契机出现。这一年,“非典”肆虐,王卫将眼光瞄准了因“非典”而陷入低谷的中国航空领域,与扬子江快运航空签订了5架包机的协议,第一个将快递行业带上天空,并完成了全国200多个网点的布局,进入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约20年的发展,直营模式、高端定位以及航空运输,成为了顺丰成功的三驾马车。

直到最近几年,顺丰董事长王卫才在媒体吉光片羽的专访中露出一些端倪,王卫有段最知名的话说:“我信佛,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是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

“所以我认为,个人事业上的一些成绩不值得渲染。低调一点对于管理企业也有好处,没有员工认得出你来,你才可以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我认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是想做成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实现我的价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所以,作为企业的老板,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了什么而上市。否则,就会陷入佛语说的‘背心关法,为法所困’,可以说,顺丰在短期内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

“员工是因,企业是果”

王卫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也在最近成为商业媒体上广传的内容:“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顺丰的基层管理者是需要承受很多压力的。这也对这个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基层管理者,要非常理解公司的价值观和我们所面对的就业群体以及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才能都是天生的,而且,公司在发展,我们也不能等待他们慢慢成长,所以我们必须从公司层面来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比如我们正在努力将基层管理岗位的需求更加清晰化,并配套设置相对应的技能培训,然后建包传授给基层管理者,包括教会他们如何驾轻就熟地工作,如何服务好一、二线员工和客户,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我们配套的管理工具,并将这些知识发挥到价值最大化。”

“随着我们对每个管理岗位需求了解的清晰化,一些相对应的认证和课程会出台。到时,只要你具备了晋升的基本条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选择学习相对应的课程,并获得相关的管理资格认证。当你达到了岗位发展所需要的业绩之后,公司将通过绩效面谈,考核你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结合这三方面,并根据内部不记名投票考评来衡量你是否符合你所申请的管理岗位要求。在顺丰,个人的成长是不靠关系的,自己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里。员工是因,企业是果,又有员工们成长了企业才能够成长,而在员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让最好的员工最快地成长。”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五

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我一直追求更高的创新创业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与成功企业家的交流和分享,我了解到了不少有关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在此,我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希望对创新创业者能够有所帮助。

第一段: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

对于创新创业这一激动人心的话题,我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创新创业的本质。什么是创新创业?为什么重要?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新的产品、服务、流程或经营模式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创业则是指在未知领域中持续不断的创新和经营,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营销。这一过程中,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有高度的创造力、灵活性、决策力和行动力,同时也需要时刻保持创新和创业的热情。

第二段:拓宽思维的边界。

创新创业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保持拓宽思维的边界。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尤其是对新兴领域的关注,对未来的趋势的敏锐感知,对新技术的探索研发,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只有具备跳出传统框框的视野和足够广阔的文化基础,才能不断的发掘新的商业机会、拥抱新的创业生态。

第三段:坚持专注且稳健的策略。

创业是一个冒险的过程,创业者需要有稳健的行动方案和坚定的执行力。同时,需要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项目和市场,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调整,形成完善的经营体系,循序渐进地推进项目落地,不轻易放弃,保持专注的运营。

第四段:寻找合适的创新创业伙伴。

创业伙伴是一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创新创业的过程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过程,需要一支默契度极高、互相信任、各司其职、并且能够共赢的团队。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互相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五段:维持好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状态。

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打造并维护好关系网,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你推进项目,搭建起合作伙伴平台,同时也能给你提供良好的咨询与支持。在创业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充电、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开放的心态,这些都是快乐创业和成功创业的关键。

总之,创新创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其中充满机遇和风险。但是如果您全神贯注地思考、制定运营计划、拥有强悍的决心和动力,相信一定会取得成功。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六

这是一个今天很多外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此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此次孤注一掷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先占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电信设备制造是对售后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售后服务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当时,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无暇顾及,而这正是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的优势所在。另外,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

事实证明,这个战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因此,在当年与华为一样代理他人产品的数千家公司,以及随后也研制出了类似的程控交换机的中国籍新兴通信设备厂商纷纷倒闭的时候,华为在广大的农村市场桃花依旧笑春风。

任正非是一个危机意识极强的企业家,当华为度过了死亡风险极高创业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时候,他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华为的不足。

1997年圣诞节,任正非走访了美国ibm等一批著名高科技公司,所见所闻让他大为震撼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那么清晰地看到了华为与这些国际巨头的差距。任正非回到华为后不久,一场持续五年的变革大幕开启,华为进入了全面学习西方经验、反思自身,提升内部管理的阶段。这个削足适履的痛苦过程为华为国际化作了充分准备。

1999年,华为员工达到15000人,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达120亿元。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华为,先后在印度班加罗尔和美国达拉斯设立了研发中心,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走向。这一年,华为海外销售额仅0.53亿美元,但华为已经开始建立庞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这意味着,华为要在国际市场大施拳脚了。

当华为在欧洲市场纵横驰骋的时候,答案其实就已经明了了。

独门绝技。

如果说小客户还可以单靠价格打动,但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流客户,单纯的价格战就很难起作用了,这些客户更关注的是设备提供商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从设备的设计、生产,到运输、安装、调试,以及到后期的服务,都要有完善的持续的解决方案。

华为独家中标qsc的ngn项目后,在与华为一起召开的项目中标发布会上,qsc总工frankthelen这样解释他们最终选择华为的原因:以提供全面的商业通信解决方案而著称的qsc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便捷和经济的通信服务。华为公司以其快速的需求响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端到端的完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我们客户化的需求。

任正非与外国大公司交谈时,对方都陈述自己有一个多么大的`服务网络,这显然已经成为他们竞争的杀手锏。

一名欧洲老牌电信运营商这样说:我们最怕的就是设备买回来几年后,设备供应商倒闭了,没有人来升级、维护,因此我们购买设备要综合考察设备供应商,只有那些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在产品和服务上不用我们担心的供应商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这就要求华为要提升综合实力,为客户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客户的需求。

任正非很早就认识到了服务问题,他很早就提醒华为人:中国的技术人员重功能开发,轻技术服务,导致维护专家的成长缓慢,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均衡成长,外国公司一般都十分重视服务。没有良好的服务队伍,就是能销售也不敢大销售,没有好的服务网络就会垮下来。

相对于欧洲老牌电信设备提供商来说,华为的快速反应是优势之一。华为负责海外市场的副总裁邓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欧洲企业普遍反应较慢,用户提出一个修改建议,他们往往要一年甚至一年半才能改进。而中国企业,只要用户有需求,总是能加班加点,快速反应。一个要1年才改进,一个只要一个月就能改进,优势自然体现出来了。

欧洲人福利待遇好,工作与生活分明,工作以外的时间一般不再谈工作,更别提加班了,而华为作为成长型企业,更由于任正非一直提倡的拼搏精神,华为人的工作与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分的,为了一个单子可以不回家过年,甚至老婆生孩子都顾及不上;有任务就立即顶上去已经成了华为人的工作习惯。

任正非曾经说:以顾客为导向是公司的基本方针,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我们还会做出我们更大的努力。

1998年,华为就在全国建有33个办事处和33个用户服务中心,与22个省管局建有合资公司,在莫斯科设立代表处,在东欧十多个国家安装了设备,为香港提供了商业网、智能网和接入网。

在中国,做一个企业,竞争对手是全球各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巨子,他们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积累,有欧美数百年以来发展形成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环境,有世界发达国家的商业底蕴和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基础,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研发体系,有雄厚的资金和全球著名的品牌,有深厚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基础,有世界级的管理体系和运营经验,有覆盖全球客户的庞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面对如此的技术及市场壁垒,在中国,华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通过勤奋弥补。

创业故事分享篇十七

从无到有,又从顶峰跌入谷底,再到东山再起,一个人内心有强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东盛集团郭家学: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堪比史玉柱。

他从无到有,短短几年间积累了上亿身家;他从巅峰跌落,债务危机让他几度抑郁想自杀;他涅槃重生,八年还清债务,再造市值120亿的上市公司。

【热血创业,书生养猪】。

郭家学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从安康师范学院毕业后的他在学校工作两年后,就辞去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下海养猪,第一个创业项目遭到了乡亲们的嘲笑。

他本是一个书生,却极具吃苦精神,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给猪投饲料,一天要投放六次,这份长期的坚持让他家的猪养得也比别人家的好,最重的能达到200斤。

当时体重只有120斤的他要把猪捆到门板上,他们村没有通公路,他只能背着门板,走十几里路出山把猪卖掉,“山路不好走,路边就是悬崖,不小心掉下去就完了”。

【机遇转折,驻留西安】。

不久,县里有一个中草药种植场承包,郭家学决定接下来,那时的他没有什么存款,可以说一无所有。

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把祖屋卖了,换了2700元钱,支持他创业。

中草药种植也是极苦的,冰天雪地里他要踩着雪伐木,十个手指关节都肿了,母亲心疼不已,好在多年辛苦,他的事业终于稳定下来。

1988年,手里有了一点钱后,他决定到西安去考察项目,在西安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看着他红肿的双手,问,“你好好的一个知识分子怎么搞成这样?还是留在西安吧,大城市发展机会更多。”

这一次西安行,让他决定留下来。

【商业登高,梦想扩张】。

通过打工所得和几年的积蓄,1990年,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做医疗器械。没有背景,没有资金,《中国合伙人》就是郭家学那个年代创业的真实写照。

在一次医疗器械交易会上,他发现了一个应用数模转换技术的医疗电脑产品,只需要25万元,他觉得这个产品肯定有很大的市场,但那时的他,连25万元都拿不出来。

他游说厂家把样品借给他,让他回西北地区做总代理,但事实上,他耍了一点心眼,把产品带回西安后,他就找了几个工程师拆解仪器,并用两个月造出了同类产品,在西北地区卖得十分火爆。

到1994年,他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陕西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

1996年,陕西国有企业卫东制药厂经营不善,他突发奇想,想“并吞”这家国有企业,经过几番谈判,最终,他接下这家企业,改造成陕西东盛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陕西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先河。

三年后,他又以6000万元收购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铝业,并更名为“东盛科技”,借壳上市。

【折戟沉沙,负债八年】。

势如破竹的连番收购、资产增长、上市举动,让郭家学一路登顶,在他还埋头朝着世界500强冲刺的时候,一场大危机正悄悄酝酿,顷刻爆发,打得他措手不及。

2004年,东盛耗巨资收购云南白药,也因此崩断了东盛的资金链供应,但他坚决不走破产的路,“作为一个企业家,不做对不起市场的事情,这是我们的责任跟义务,倾家荡产也要还钱。”

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还债漫漫路,他先后出售了白加黑和丽珠的股份,当时市值100多亿的云南白药股份也以7.5亿匆忙出售。。.。。.到2012年底,东盛所有的贷款及利息一共48亿,全部还完。

从40岁到48岁是他一生最潦倒黑暗的日子,一头黑发都急白了,最绝望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自杀解脱。

“我所有的股权都被查封,我甚至13个月没有给员工发过一分钱工资,每一个副总都从家里拿过钱,甚至抵押自家的房子帮助公司,共渡难关。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支持,我才没倒下。”

【整装出发,东山再起】。

2012年以后,郭家学重振旗鼓,投入中医药文化的远足中。

由东盛控股的广誉远是一家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中药企业,收购广誉远是他亲自去谈判,那一年正值非典时期,他两次去谈收购方案,飞机上都只有他一个人。

凭着对医药的热爱,他立志推进民医民药工程,希望通过自己研发的药材,做出好的中药,再通过全国各地有名的老中医,能够治好平民百姓的疾病,让他们远离病魔。

2015年和2016年,广誉远先后完成了2次定向增发,为企业发展夯实了资金贮备;2017年,广誉远投入新的生产基地,扩大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等市场紧俏药品生产。

经历了大起大落后,他不再凶猛突进,急于扩张资本的道路,而是更淡定从容,把精力放在了做好一个企业、做精一个产品上。

这就是他现在的追求,也是他今后毕生追求的一项事业。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