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新乡市卫滨区姜庄街小学 朱瑷华
【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奉献”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成为后世颂扬的英雄。课文语言精炼,仅用四百来字,就把父子两代人如何治水写得清清楚楚,把人物的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会感情。
4、使学生明白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会感情。【教学难点】
明白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禹的奉献精神。【教学策略】
抓住关键词句,借助多媒体课件,以读促思,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读中感悟大禹治理洪水时的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大爱,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升华。【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四 学习
1、5节,体会变化。
1、学习第一节,展开想象,指导感情朗读,了解大禹治水前的情景。
2、学习第五节,展开想象,指导感情朗读,了解大禹治水后的情景。
3、反复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初步感知英雄。 五 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感知“英雄”。
1、板书课题,温故知新。
2、出示句子,感知“英雄”。
3、指导写“雄”,齐读句子。
过渡: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设计理念:课伊始,趣已生。复习导入,直奔主题,抓住主线,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 品读文本,感受“英雄”。
(一)画出语句,感受英雄。
1、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让你能感受到禹是英雄的语句。
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交流画的句子。
(二)体会大智,感受英雄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自由读这一句,引导学生质疑。预设学生质疑:①为什么改变父亲的做法?②为什么开凿龙门?龙门在哪?③为什么挖九条河?哪九条河?④为什么垒起堤坝?⑤为什么要引到东边的大海?(2)解决疑问。
①联系上文,解决禹为什么改变父亲的做法?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一个句子来回答。(生读书、思考)②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其余问题。a、图片出示,理解龙门。b、简笔画理解九条河。
c、了解禹的做法,解决其它问题。
2、感情朗读,体会艰巨。
禹治水是一项怎样的工程?指导感情朗读。
3、比较做法,体会大智。
(1)谁能用一个词概括禹是怎样治水的?
(2)鲧为了治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禹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变堵为引,治水成功。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禹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4、教师小结:禹就是这样一位聪明的英雄。在这么艰巨浩大的工程中显示出了他的大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仰和爱戴之情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设计理念: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一环节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疑问,并借助图片、简笔画解决学生理解的难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到工程的艰巨,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禹在治水中彰显出的大智慧。】
(二)体会大勇,感受英雄。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1)这么艰巨的工程,相信禹一定经历了不少艰辛,不少磨难。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2)自由读,想象画面。(3)学生交流,并指导感情朗读。
2、拓展课文,展开想象。
①这么大的工程,在漫长的十年中,禹吃的苦远远不止这些。你们想一想:他可能还吃了哪些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吧。②学生交流,想象艰辛。
③为了治水,不知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啊,不知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此时你觉得禹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3、教师小结:禹治水经历了千辛万苦,但他都无所畏惧,多么勇敢呀!这就是大勇。让我们带着敬仰和爱戴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既能深刻地领会文本内涵,又能提高表达能力。该环节依托文本,从大禹治水的艰辛与危险入手,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体会大禹无所畏惧的精神,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三)体会大爱,感受英雄。
1、比较句子
(1)(课件出示原句和对比句)你发现了什么?(2)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从这几个词体会到什么?
(3)学生体会“才”、“仅仅”、“就”、“却”,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2、故事链接
(1)禹治水十年,不计个人幸福、得失,抛家舍子,《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2)此时禹会对儿子说些什么?
(3)此时此刻,你认为禹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3、教师小结:禹一心治水,为了老百姓早日安居乐业,他舍小家为大家,把自己的爱都献给了百姓,这就是大爱呀!让我们带着敬仰和爱戴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环节,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重点抓住“才、仅仅、就、却”等词语进行品词析句,链接《三过家门而不入》资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补充主人公此时怎么想,怎么说?入情入境地感受到禹的大爱。】
三、总结全文,感悟“英雄”。
1、教师小结:是的,禹为了百姓,一心治水,他无所畏惧,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爱,所有的一切,这种精神就是奉献。
15、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默读能力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第二、三自然段。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一、复习检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大禹治水 (齐读课题)
2、师: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冲倒 淹没 无家可归 治理 制服 千辛万苦 安定 英雄
代代相传
指名分行读
师:这三行词语其实分别写出了大禹治水的原因、治水的过程和治水的结果。
3、大家词语掌握的都很好,那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的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吗?(可怕、凶猛„„)请大家翻开课本,再来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吧,注意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的来势汹汹。开始读吧。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评价:大家抓住了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让老师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生活这么悲惨,大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要做什么?你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吗?
2、禹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你为什么事下过决心吗?你会怎么对自己说?大禹会对自己怎么说?再把这句话读好,读出大禹的决心。
3、过渡:同学们,光有决心行不行?对,还要有行动。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都做了些什么吧!两件事:
1、查看水流和地形
2、挖河、劈山
做这两件事情容易吗?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千辛万苦)千辛万苦,就是指吃的苦非常非常的——多。你能说几个千()万()的成语吗?让我们来看看大禹治水到底有多辛苦吧!
(1)出示课文图,看,这张图上,禹就是在观察水流和地形。(2)水流就是水流动的方向,地形是指地的高低起伏。大家开动小脑筋想想看,要查看水流和地形,必须要怎么办?——走过很多山,很多水。
4、这很多山、很多水就叫做——千山万水(小卡片出示),再把这个词一起读一遍。
5、大禹为了治水——走了千山万水,老师说的对吗?“走遍了”和“走了”有什么区别呢?(走遍: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说得真棒,又清楚又简洁,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个短语吧。(小卡片:走遍了千山万水)
看一看:(出示大山、大河)大山是什么样子?(陡峭、难爬、危险)大河又是什么样子?有大风的天气,河里的水会怎么样?危险吗?(水深、水流湍急)
想一想: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他会吃到什么苦呢?(讨论,指名说)
出示:高耸入云、悬崖峭壁、深不可测、一望无边
出示:在爬高耸入云的山时,大禹_______;
在过深不可测的河时,大禹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大禹_________。(在森林里看地形时,大冬天过河时,大夏天爬山时,遇到下大雨时„„)
原来,大禹在查看水流和地形时,各种各样的苦都吃到了,真是——
“吃尽了千辛万苦”。(小卡片出示)
让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体会大禹的辛苦吧!(指读)
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大禹害怕了吗?他真是太——勇敢。(板书)
7、这么辛苦,其实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还有更大的辛苦在等着大禹呢!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来读一读,读得真好,老师还听出你们特意强调了两个九字。
(2)这里的“九”是个虚词,说明山、河很多。(3)(图:你有没有观察到,这张图上大禹他们装石头的是什么车吗?)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几四千年多年前的古代,没有有挖土机,没有炸药,没有运输的汽车、火车,大禹要挖这么多的河,劈这么多的山,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出示:大禹挖大河时()
大禹劈大山时()
(4)大家知道吗?在不停地挖河、劈山过程中,大禹手上的指甲脱落了,腿上的毫毛磨光了,因为挖河,禹的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大禹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小卡片出示)。
8、其实,禹的父亲也曾经在外治水整整九年,但他采用“堵”的方法,洪水向猛兽一样,怎么堵得住啊,最终治水失败了。那大禹怎么让洪水乖乖听话的呢?这句话中有一个词,你找到了吗?(引导)
洪水迷路了,找不到家了,到处乱走。大禹给他指了方向,让他走到该去的地方,这就叫做引导。
禹总结父亲的经验,最终让洪水顺着河道乖乖地流入大海。大禹真是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板书)
9、再指导朗读本段: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一下大禹的勇敢和聪明吧!。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还流传着一件更为感人的故事,想听吗?(教师讲故事,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故事讲完了,哪些同学听懂了,站起来试着填一填这段话吧。
填的完全正确,填的这些都是什么词?(数词)看来,这些数词已经被你深深地记在脑海中了。
2、老师想问问你们,你知道一周有多少天吗?一个月呢?一年呢?那十三年呢?大家算不过来了吧!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十三年有四千七百多天哪!你现在几岁了?(都不满10岁)你们几乎每天都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而大禹的儿子呢?已经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可当你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担心„„)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儿子的感受吧!
3、指导朗读:难道大禹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那为什么十三年来三次经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以看呢?(洪水一天不治理好,老百姓就要多受一天的苦。)
4、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真是太——无私了。现在人们就是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赞美那些像大禹一样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无私的人。(板书:无私)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成语,感受一下大禹大公无私的精神吧!(小卡片出示)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就这样,大禹为治理洪水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
(1)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图)有房可住,有田可种,牛羊成群,农作物丰收,这样的词语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概括,你找到了吗?——“安定”。
(2)从曾经的四处流浪、无家可归,到现在的安定幸福,这一切都是谁带来的?——大禹。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会对他说些什么?(聪明、勇敢、无私)
(3)我们的大圣人孔子也曾说过:“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2、出示大禹像:人民非常感谢大禹,因此尊敬地称它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当时人们还把整个中国叫做“禹城”,表示这里是大禹曾经治水的地方。看,为了让人记住大禹的丰功伟绩,大家还特意雕刻了一尊大禹的像呢!
3、同学们,大禹的故事发生四千多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我们相信,还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小卡片,读)代代相传的只是大禹的名字吗?让我们心存感激,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永远记住这位、勇敢的、聪明的、无私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吧!洪水被制服了„„预备齐。
5、生字教学:
(1)这个自然段有三个生字:制、治、伟,其中还有两个是同音字,谁来读一读,并用它们口头组词?
(2)看来大家预习做得非常认真,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想给大家猜个字谜,愿意猜的听清楚了哦!谜面很简单:一头牛被拴起来了,只能任人宰割了。你从哪里猜出来的?
制:古代指裁衣服,跟刀有关,所以是利刀旁。大家拿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写看,注意制的笔顺。(左宽右窄)师范写。
(3)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教大家记住另外两个字呢?(伟——苇)
(4)柏老师想叫你们一声()老师,教的真是太好了,大家记住这两个字了吗?
大家也翻来《习字册》,来写写这三个字吧!描一个,写一个“制”,希望大家都能写得漂亮一点哦,特别是制服的制,这样才能救出这头快被人宰了的小牛啊!
(6)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5 勇敢
聪明
无私 作业设计:、大禹治水伟大英雄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马雯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一位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大禹”(板书),老百姓之所以称呼他是伟大英雄,是因为——(生答)他制服了滔滔的洪水,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治水)这就是咱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的课文——大禹治水(生齐读)。
2、今天来了那么多老师,有的老师还不清楚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给老师简单地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生复述,师多样评价)
二、引用故事的背景和结果,引出治水过程。
1、听了你们的复述老师大概知道了禹治水的故事,原来这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滔滔的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灾难,害得百姓无家可归,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叫“洪水肆虐”。(板书:洪水肆虐)
2、面对滔滔的洪水和百姓流离失所的生活,是一位叫“禹”的大英雄挺身而决心治水,他治水的结果怎样,哪位同学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予评价)大禹最终制服了凶猛的洪水,还老百姓一个安定幸福的生活,这是故事的结果。(板书:制服洪水)。
3、相信大家一定想知道这肆虐多年凶猛的洪水是如何被大禹制服的,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又有那些故事呢?下面咱们一起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来寻找答案。
三、学习治水过程,感受大禹精神。(一)治水经过
1、决心治水(ppt展示)
我们都知道洪水泛滥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百姓深受其害,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难道要一直看着百姓这样遭受苦难吗?(不能)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你会怎么想呢?(一定要治理洪水)于是,禹站了出来,他下决心要治理洪水,课文中的第一句也交代了,可以看出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师指导:心怀百姓,为民除害)
2、准备工作(ppt展示)
禹打算治理洪水,他没有思考就立即施工了吗?并不是。谁能从书上找出禹在治水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生答: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ppt展示)(师评价:你真是火眼金睛,你真会读书。)
原来呀,禹在治水之前要查看水流和地形,我们知道现在工人师傅在建造大楼建造桥梁的时候都要去查看地形,查看环境等因素,确保工程有个好的开端。禹在治水之前查看水流才方便洪水的流淌,查看地形才能明白地势的高低,这样容易引导洪水,这样一来为他的治水工作就提供了科学依据。可见,禹治理洪水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的。
察看水流和地形也是不容易的,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你把自己想象成禹,如果是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指名回答)
生回答:路太远太难走、天气阻力、遭遇野兽、没有干粮、太劳累„„(师予以鼓励并相机补充)洪水那么凶猛,那么水域面积一定很大,要查看的地形和水流也一定非常多非常复杂,所以禹一定是走了很多很多路翻了很多很多山,可见这个准备工作做地非常辛苦,所以课文中用十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ppt展示)
师解释“尽”和“遍”的意思。
只是一个准备工作就那么艰难,吃了那么多苦,而大禹并没有退缩,可见我们的大英雄非常坚强、勇敢,到这里你是不是很敬佩他呢?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这句话读出来。(齐读师评价)
3、引洪入海(ppt展示)
大家读书的声音真好听,感情很充沛,老师仿佛看到了大禹就在我们面前治理洪水。这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辛苦的还在后面呢!大家一起来看图(ppt出示插图)思考:禹又做了什么?
(指名生看图回答)
ppt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河流,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解释“九”并不是现在的数字“九”而是约数,在古代,“九”就是最大的数,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禹为了治理洪水挖通了许许多多的河流,劈开了许许多多的山脉,山与河相间就更难了,想象一下如果是你,你敢吗?禹在外治水有十三年,比你们的年龄时间还长,在那个时代没有挖掘机,没有铲车,没有运输的机器,全靠人力,是多么不容易啊!你能想到他们在挖河劈山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这些困难都被禹解决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学到了这里你认为禹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生回答)
ppt出示:禹是一个()的英雄。提示:无畏
禹靠引导洪水流入大海来治理洪水,这个方法他是怎么想到的呢?其实呀,禹治水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在禹之前一直是禹的父亲鲧来治理洪水,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后来的帝王又改派鲧的儿子禹来治水,他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查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ppt展示)
他的治水方法和父亲不一样,你听了觉得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 禹是一个()的英雄。(ppt展示)师提示:智慧、聪明。
小结:这就是大禹引洪入海的过程,课文中有许多表示他在治理洪水前后的动作的词语,你能全找出来吗?
ppt展示:下决心、吃尽了、走遍、代领、挖通、劈开、引导。(评价:你真会找,你真厉害)
谁能不看书用这些词语串成的句子复述大禹治水的过程,不一定用原文。(指名回答)听了他的复述,我们更加感觉治理洪水这件工程非常浩大,禹在治水中吃尽了苦头仍不退缩,真是值得敬佩,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三过家门而不入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期间还流传一个感人的故事,你知道吗?(指名生读课文)ppt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后四个什么样子。
请一个同学不看课文填空。
问:
1、十三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大禹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做了什么呢?(治水)
2、十三年中禹几次路过自己的家门?(板书三过家门)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看一看”表示什么意思?(就是进去看一眼,时间很短暂)他为什么十三年中一次也没有回家看一看呢?(因为他一心放在治水上)(板书:而不入)
想象一下: 大禹经过自己的家门时会怎么想?是的,十三年时间那么长,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的机会,禹却一次都不进去看看,可见禹的心里装的都是治理洪水的事情,装的都是百姓。
3、禹的家里也有一个十多岁的儿子,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子。你们也是孩子,如果让你们一年两年不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的心里难过吗?大家一边看第三幅插图一边把自己的想象成禹的儿子,如果有一天你实在忍不住了,跑去问母亲,你会问母亲什么呢?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禹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
ppt出示:禹是一个()的英雄。(提示:无私奉献 公而忘私)
4、小结:是的,没有哪个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举例:交通警察、边防战士、救死扶伤的医生等等都是为了大家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经常放弃自己家庭团圆的机会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啊!课时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为不入啊!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遍这个故事吧!(齐读)
四、制服洪水,纪念英雄(ppt展示)
1、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与治水之前对比,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到了房屋,害得百姓无家可归,现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所以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英雄。(解释“感激”即感谢 感恩)(板书:治水英雄)如果你是当地的老百姓,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谁能上台表演一下?
哪位同学能带有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百姓的感激之情。因为大禹治理的水域面积很大,影响很深远,在我国各个地方都设有纪念大禹的建筑,比如:北川建有大禹纪念馆,三峡大坝下的老黄陵庙,绍兴的大禹陵,郑州的大禹文化苑等等„„大禹是我们安徽人,作为一个安徽人你有什么要表达的吗?
2、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心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故事,希望大家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说给自己的家人听,让大禹的美德更好地传扬。
五、作业
复述大禹治水的故事给家人听,把家人的感受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洪水肆虐
引洪入海
大禹 治水经过 治水英雄
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学反思 制服洪水
《大禹治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禹、华、洪”等14个生字,学会“华、洪、毁”等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
3.感知故事内容,了解大禹成功治水的根本原因,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
2.感知故事内容,了解大禹成功治水的根本原因,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内容,了解大禹成功治水的根本原因,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听过许多有趣的故事,那你们知道神话故事吗? 学生交流自己听过的神话故事。
2.知识链接: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神话故事的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山海经》《楚辞》中保存有较多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有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夸父逐日等。
3.孩子们,相传远古时期,华夏大地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水灾。洪水冲毁了村庄,淹没了农田,人们四处逃散。在这样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危急时刻,有一个叫大禹的人勇敢承担起了为民治水的责任。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故事《大禹治水》。(板书: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用你
1 / 7
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出示阅读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2)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课文,划生字,做标记。
(3)读到感兴趣的句子写写体会,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故事?
2.课文中走出来一些生字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禹 华 洪 滥 壤 溢 罚 凿 疏 垒 堤 娶 仅 恢(1)去音认读;(2)注音领读。3.识字小能手: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如组字法、拆字法、对比法等。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4.识字指导:
“华”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uá”; “堤”读“dī”,不要读成了“提”音。
5.指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教读词语,教师再次根据朗读情况给予强调指导;齐读;开火车读。
6.词语练习:
(1)学生运用生字扩词。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又是如何治理洪水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故事。注意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洪水肆虐,村民逃荒。第二段(第2、3自然段):鲧治水失败,禹继承父志。
2 / 7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禹改堵为疏,治水成功。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看谁读的故事更精彩。 朗读指导:
(1)相传远古时期,华夏大地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水灾。洪水冲毁了村庄,淹没了农田,人们四处逃散。
这段读时用沉重的语气,语速放缓。
(2)鲧见到洪水泛滥,十分着急。他知道天帝有一块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于是,他偷来息壤,去堵塞洪水。齐威王听了,饶有兴趣地说:“好,请说给我听听!”
“十分”重读,读出鲧的着急。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多音字“塞”,组词记忆,对比认读: 瓶塞(sāi)边塞(sài)堵塞(sè)
(3)禹为父亲受罚感到难过,下定决心治服洪水。他带着测量工具翻山越岭勘察地形,足迹遍布九州。淳于髡的话要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第二句读出期待的语气。
“治服”“翻山越岭”在读时语气加重,读出禹的决心和坚持。(4)一年又一年,禹四处奔波,一心治水。相传,为了治水,他三十岁才娶涂山氏之女为妻;婚后仅仅在家住了四天,就告别妻子,赶去治水。后来,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都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又”“仅仅”“就”等在读时声音加重,读出禹治水时间之久。(5)大家十分感激这位治水的英雄,为了赞美他的功劳,尊称他为“大禹”。从此,大禹这个名字代代相传。
“十分”“尊称”“代代相传”重读,读出人们对大禹的感激和尊敬。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读书收获,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很久以前华夏大地发生大洪灾以后,大禹经过很多困难终于治服洪水的故事。
5.文中大禹是怎样治好洪水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探索。
四、学写生字
3 / 7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的小手是不是也一样会学习呢?让我们来书写生字吧。这学期开始我们要学习使用钢笔书写,你会用钢笔吗?
教师指导使用钢笔,重点指导拿笔姿势。做到:笔尖向下,离纸一寸。三指用力,掌心空虚。
1.出示生字。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华 洪 毁 淹 逃 息 怒 死 受 服 越 察 考 顾
2.打开“优教学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想一想哪些生字在书写时不太容易把握,板书笔顺。
(讲解评价标准:正确、规范、端正、整洁。)3.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毁”左半部分上面的“臼”的笔顺(撇、竖、短横、横折、短横、长横),下面最后一笔是提,右边上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怒”要注意字的结构,且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之间笔画的避让; “察”下面“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完全包住下面的“小”; “考”上面“土”的第二笔横画较长,撇画也要写得舒展,下面半部分最后一笔竖折折钩要写得略窄。
4.学生田字格临习生字,教师下堂指导。 5.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文中生字词,开火车朗读词语。
华夏 洪水 冲毁 逃散 休息 处死 受罚 治服 考察 照顾 泛滥 淹没 勃然大怒 翻山越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大禹治水”的神话有些了解。请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讲讲这个故事,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课文赏析
(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鲧和禹治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分别是怎样治水的?
4 / 7
1.出示句子:
他知道天帝有一块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于是,他偷来息壤,去堵塞洪水。洪水被挡住了去路,却向四处漫溢。
(1)说说鲧是怎样治水的?
齐国面临着内忧外患、濒临灭亡的危险。(2)同桌讨论:鲧的办法为什么失败?
(3)鲧失败的结果怎样呢?教师引导学生填空理解词语勃然大怒的意思。很快,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突然变了脸色,大发脾气(),命令火神祝融处死了鲧。
2.出示句子:
他带着测量工具翻山越岭勘察地形,足迹遍布九州。经过考察,他决定改变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百姓凿了几座大山,疏通了几条大河,在湖的沿岸垒起堤坝,希望用这样的办法把洪水引向东边的大海。
(1)禹是怎样治水的?(生自由表达)
(2)鲧和禹做法有何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两人做法的不同,一个是堵,一个是疏,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想想疏导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板书:堵 疏)
(二)过渡语:治水的过程从来都是艰辛的,而大禹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父亲未完成的事的呢?
1.出示句子:
一年又一年,禹四处奔波,一心治水。相传,为了治水,他三十岁才娶涂山氏之女为妻;婚后仅仅在家住了四天,就告别妻子,赶去治水。后来,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都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1)内容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一年又一年、四处奔波”体会禹治水的无尽艰辛,从对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描述以及“他的儿子十多岁了,都不知道父亲的模样”中体会禹“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2)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禹是一个怎样的人。预设:
公而忘私、舍身奉献。2.交流治水结果。
5 / 7
(1)出示句子:
禹和百姓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洪水。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欣欣向荣”。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2)出示句子
大家十分感激这位治水的英雄,为了赞美他的功劳,尊称他为“大禹”。从此,大禹这个名字代代相传。
词语运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此”的用法并写一段话。预设:
大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好了洪水,老百姓们不会再受洪水的危害,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读出人们内心对于大禹感谢、尊敬的情感。
三、感悟提高,拓展延伸 1.同桌交流:
你想说说文中哪个人物?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评价他。鲧:关心百姓,善良,有同情心。禹:不怕辛苦,机智勇敢,无私奉献。2.谈收获:学习课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预设:
我知道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我明白了疏比堵更好解决困难。
我们应该学习大禹不辞辛苦、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3.小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有趣的神话故事? 预设:
南柯一梦 八仙过海 百鸟朝凤 点石成金 东兔西乌 精卫填海 天衣无缝 开天辟地 海市蜃楼
6 / 7
3.我来讲故事:向其他同学讲讲你喜欢的神话故事,看谁说的更精彩。
四、课文小结
这样一位为民着想、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禹,怎能不被华夏民族永远铭记呢?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一个为别人着想的人。
7 / 7
《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 受大禹制服洪水的艰难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相关生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能够自主梳理大禹制服洪水的艰难过程、遇到的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还记得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名人的故事吗?
(毛主席、朱德、陈毅、邓小平、怀素)
师:那今天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几千年前,来认识一位伟人——禹。(板书“禹”。)
2、介绍禹。
(如果有小朋友说“大禹”,注意指正,师:他的名字是“禹”,前面的“大”是对他的尊称,就像我么称呼老子和孔子一样,在后面加“子”。那么禹做了什么事让人们这么尊敬他呢?)
3、板书“大禹治水”。
4、齐读课题,并提问;读完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学习新知识。
1、自由读课文
(1)过渡。师:小朋友们的这些问题有很多答案其实就藏在课文当中,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疑惑和老师的要求去读一读课文。
(2)要求:先读两条线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并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标出自然段序号,专心读课文,长的句子多读两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师:完成的小朋友坐端正了,先来告诉老师,你们一共标了几个自然段啊?(四个)
(2)出示生词
师:在这几个自然段中藏着这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然我们一起来见见她们吧!
滔滔
洪水
淹没
房屋
无家可归
治理
仔细
走遍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挖通
劈开
引导
流入
一共
制服
感激
英雄
代代相传
(挨个出示每组词,指名带拼音读: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读:看到词能快速读准确;齐读:巩固词语)
(3)出示不加拼音的所有词。
指名读每个词语,打乱读,齐读。
(4)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把每个词语朋友都能读好,老师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好,请四个小朋友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小朋友在听的时候不光要注意他们读得怎么样。
(指正每一自然段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再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要提示一定要读得比上一位小朋友更好,适当的时侯需要范读。
3、再读课文
师:现在四人小组里一人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读完之后,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概括课文大意
(1)请小朋友说一说段落大意,用简短的话。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禹)下决心(治水),历经(千辛万苦),用了(13)年的时间,曾经(3)次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师:老师把小朋友们的回答结合在了一起,可以发现这篇故事讲了治水前的悲惨,治水过程怎么样,以及治水的结果。
(3)出示:(师:那哪些自然段写了治水前、治水过程和治水后呢?)
治水前(1)
治水过程(2、3)
治水后(4)
三、生字教学
1、出示“归、仔、细、代”
找一找相同点(左窄右宽)
2、提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横山”偏旁。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完整的讲述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剩余4个生字,能够自行为生字组词,熟悉文中四字词语。
3、知道大禹为我国古代人民做的奉献,感受大禹制服洪水所体现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4、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大禹为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感受治水过程中体现出的顽强意识和献身精神。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形成对英雄人物的敬畏心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词语(开火车请人随机读)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对这些词语应该已经很熟悉了,那我来考考你,我们开起小火车,老师随机考你。
2、回忆课文整体内容,口头一起填一填。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首先他要下(引导学生说出)写了是大禹想的,然后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2)学习
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指导读出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的感情。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尽)“走遍”“吃尽”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ppt展示水流、地形的图)(ppt展示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 “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在查看水流和地形的过程中他又会遇到什么呢?(饿了,渴了,困了……)④“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板书:挖通劈开)⑤指导朗读。学生齐读。⑥随文识字。生字“入”教学
2、细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4)指导朗读。
(5)随文识字。生字“共”“父”生字教学。
3、细读第4自然段。(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
二、三自然段讨论。)(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代代相传,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5)随文识字,生字“代”教学。
三、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一起来说一说,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吃苦耐劳、勇敢无畏、聪明智慧、大公无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还认识了四个生字,课后大家还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搜集一下大禹的故事,或者别的神话故事。
四、写习字册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来写一写。
15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 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默读能力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第二、三自然段。
设计理念: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一、复习检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大禹治水 (齐读课题)
2、师:出示卡片 治 洪制(生组词,引导出治理 洪水 制服,齐读)
3、师:你能用里面的词来说说本课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讲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
复习第一自然段
1、师: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出示课件)
2、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评读激励: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语):看到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大禹会怎么想呢?大禹会怎么做呢?(出示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
2、大禹会怎么想呢?(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师: 禹为什么一定要治理洪水呢?(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讲讲)生说。
3、你能通过朗读来读出禹的决心吗?指名读。齐读。
4、过渡:小朋友,光有决心还不行,还要有行动。下面请你们自由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一看他做了哪两件事。
5、读完了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出示关键词语)
(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仔细察看______。他带领老百姓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指导学生根据关键词尝试背诵,想象背诵
6、理解“走遍、吃尽”(蓝线显现)、“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红色显现)
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
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千山万水)
看一看:(出示大山、大河)
想一想: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他会吃什么苦呢?
说一说:在爬高山的过程中,大禹会有_______的危险;
在森林里查看地形,大禹会被_________咬伤。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拓展:你知道成语千言万语,千恩万谢的意思吗?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多么的苦,多么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7、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还有更大的辛苦。是什么呢?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体会数词的作用)
出示: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指读)
(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8、大禹为什么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 ?(感悟大禹聪明)
(出示图片)大禹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引导)你觉得大禹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
9、指导朗读本段:大禹真是了不起,为了治理洪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做了许多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真是一位大英雄,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起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出示文字)
1、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
重点指导第二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能读出儿子的感受吗?
3、指导朗读: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出示大禹劳作画面。(师讲诉: 相传,禹刚结婚四天,但是为了治水,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到处奔波。在治水的13年中,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每次他望着熟悉的院子和门窗,分外想念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想到工地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自己回去部署任务,他便狠狠心,头也不回地走了。禹第一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听见哭声,他非常想进去看看自己的儿子,但想到一天不制服洪水,百姓们就一天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就咬咬牙,没有进去。他怕延误治水,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此时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禹只是远远地和妻子招手,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路过家门,儿子已经10多岁了,但由于治水工作就要胜利了,他不想半途而废就匆忙地离开了。)
4、老百姓听了这个故事,很感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5、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洪水发生了变化(示图)
看,现在的水怎么样了?(平静、可爱)
水平静可爱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房可住,有田可种,这样的生活叫什么?——“安定”
2、说话训练:如果你是老百姓,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大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3、为什么课文最后在禹的前面加个大呢?(学生说话练习)
4、出示:孔子曾说过:“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同学们,大禹治水的故事从几千年前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让我们心存感激,读读这一自然段。
6、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齐读)
六、教学生字
1 教学生字字形
(!)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2)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 检查自学情况
(1)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说说自己难记的字
3 指导写字
(1)治 被 伟,左窄右宽
(2)制,右宽左窄
4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具准备:大禹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看到咱班的小朋友老师真喜欢,因为你们都用明亮的眼睛望着老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同学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大禹是谁?人们为什么叫他大禹?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师: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生:说疑问。
看来同学们有不少疑问,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到第25页,轻轻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故事。
大家都读完了,我想听听咱班小朋友是怎么读书的,谁想来展示?指名读 生评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三方面)
老师听同学们有的地方读的不太好,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读古代的短文该停顿的地方一定要停顿,同桌俩互相练习一下,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下。指名读(你读出了古文的停顿非常好,谁有信心比他读的更好?)
老师想听听女生是怎么读的?男生怎么读呢?男生女生读 齐读,孩子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找一生说,谁来帮帮她?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注释学习古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故事,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下面请同桌俩借助注释互相说一说大禹治水的故事。故事都了解了,我们知道这篇古文主要写大禹,那么你对大禹有哪些了解?
1、出示大禹图片 你对大禹有哪些了解?
2、师总结,简介大禹。禹是我国四千多年部落联盟的一位首领,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大禹”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4、孩子们读到这儿,你的第一个疑问解决了吗?知道了大禹是谁,我们接着解决我们其它的疑问,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27页,看看大禹是如何治水的,一起来读一下吧。生齐读出示ppt:
三、活动广角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洪水吗?想不想看看洪水究竟什么样?[录象、图片]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自由交流)
师:对呀,滔滔的洪水如猛兽一般咆哮而来,让人害怕,无法抵挡,老百姓无家可归,有的躲到山上,住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生活着,有的住在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没有食物,只能吃树皮,吃草根,都是这滔滔洪水害的呀!那么你能把洪水的可怕读出来吗?
2、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河水静静地流着,再也不能危害老百姓了,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幸福美满的生活是谁带来的呢?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ppt出示[板书:伟大英雄]。
3、请小朋友再读一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大家非常感激禹,都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同桌可以交流交流。
4、孩子们大禹治水还有这样一个典故,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ppt呈现(第一次经过家门时,正当他的孩子出生,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也只是挥了下手,打了个招呼;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他告诉儿子,水未治好,不能回家,说完又匆忙离开。)
5、小结:大禹一心为百姓造福,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因此人们称他为大禹,大禹就是伟大的禹。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热爱,再来读一下短文吧!
4、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大禹的英勇和智慧,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四千多年前领略一下大禹的风采!(播放大禹治水动画视频)
四、总结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英勇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历史典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他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传说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当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没进去探望。他一直想着老百姓仍在遭受洪水的祸害,庄稼被淹,房子被毁,于是,三次经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探望家人。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治好了水患,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部落联盟首领。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就被舜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舜死后,大禹继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
相传在尧的时代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大家一致推举鲧去治理洪水,他首先奔赴天庭,央求天帝收回洪水,还给人们安宁的生活,可是没有奏效;于是他采用“堵”的方法治水,把高地的土垫在低处,堵塞百川。然而治水九年,洪水仍旧泛滥不止。就在此时,一只猫头鹰和一支乌龟路过,告诉他可以盗取天庭的宝贝“息壤”来堙塞洪水。鲧深知偷盗息壤的罪责,但是看到受尽煎熬的人民,他义无反顾排除万难,盗出了“息壤”。“息壤土”果然神奇,撒到何处,何处就会形成高山挡住洪水,并随水势的上涨自动增高。天帝知道鲧盗息壤的事情后,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郊,取回了息壤,洪水再次泛滥。鲧死不瞑目,尸体3年不烂,天帝知道后怕鲧变做精怪,再次派祝融拿着天下最锋利的“吴刀”剖开鲧的肚子看个究竟。可是奇迹发生了,从鲧的肚子里跳出一个人来,这就是鲧的儿子禹。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治好了泛滥的洪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大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