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汇总17篇)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整理和归纳过程,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社交礼仪是在社交场合中必须遵守的规范,我们要注重培养社交礼仪。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总结的实例,或许可以给你带来灵感。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一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体会从平凡之处发现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体会小池的小而美。
教学难点:学会从平凡之处发现美。
(设计意图:引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小池》均为杨万里的作品,取景一大一小,心境一开阔明朗一淡然喜悦,故以前者之“大”反衬后者之“小”,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先抑后扬,体会小池的平凡。)。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如此平凡的小池,如何让诗人写诗赞颂?)。
(设计意图:体会平凡中的美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爱。)。
(设计意图:颈联、尾联画面感极强,用绘画的方式直观地感受小荷与蜻蜓相互依偎的画面。同时让学生体会在平凡之处发现美,创造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诗人在创作这两首诗时的心境是不同的,借这个问题,学生深入理解小池平凡却细致的美。)。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二
(一)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小组合作,试读课文,讨论词义,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3.学生提出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二)简单讲述诗意。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五)总结全文。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三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给古诗配画的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通过熟读古诗,理解诗境,通过画面内容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铅笔、橡皮、蜡笔、纸、示范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之前先来进行我们学过的古诗的背诵比赛,看谁能背得最多,谁就是我们班的“大诗人”,好吗?(学生兴趣激起,比较踊跃。)“好”
2、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画一画“诗配画”。
三、授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学习古诗大意。
3、精美图片欣赏(课件出示荷花、蜻蜓的图画,教学生认真观察)。
4、传授荷花、蜻蜓的画法。
《1》、荷花分花苞和已经开放的荷花,注意强调画法。
《2》、画蜻蜓时要注意蜻蜓飞翔时翅膀的变化。
5、张贴师示范作品叫学生欣赏。
6、师在黑板示范画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并在黑板写出作画步骤:用铅笔画轮廓——用黑色水性笔描黑——用蜡笔上色。
7、学生学画《小池》诗配画。
四、佳作讲评。
五、课堂总结。
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一节课把祖国的古文化发扬光大。
六、拓展:简单介绍中国历史上的“诗仙”、“诗圣”。
七、布置作业:在你学过的古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给它配上画。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四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
6、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4、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六、总结全文。
七、课后拓展:
和伙伴们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五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学会写“尖”字。
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
3、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
3、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2)继续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并看图片,出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带学生诵读“泉眼无声惜细流”
5、带学生诵读“树荫照水爱晴柔”
猜字谜:把矛放在树上。
识字:柔 诵读“柔”
识字:爱 爱:爱心、关爱。
6、带学生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平声出示图片)。
(2)猜字谜:露: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
7、带学生诵读“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示蜻蜓图片,诵读“蜻蜓”
8、(1)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
(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1)学生分小组读。
(2)男女赛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4)全班齐读。
10、玩游戏:生字回家。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 )眼无声惜细(),
树荫照水( )晴()。
小( )( )尖尖(),
早有( )( )立上头。
三、看图猜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一、二句古诗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2、教师诵读,学生跟着诵读。
3、出示三、四句诗图片,猜一猜。
4、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5、理解“露”字: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6、理解“立”字。
(1)小蜻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7、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写字,出现“尖”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总结全诗。
2、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六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
多媒体课件。
【】。
一、插图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荷花图。)。
2、想想荷花开在哪里?看看小池是怎样的?
(出示课文插图。)。
3、古人把这么美丽的小池写成了一首《小池》。
齐读课题,教学“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那么美的古诗,现在就来听一听!
(听录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2、下面请你自己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师:带着你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
指名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师:那么现在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泉眼无/声/惜(细音)细(惜音)流……。
(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
师:你能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吗?看清楚拼音。
(该学生还是没有读准确。)。
师:你先坐下,我们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等一下再请你读一次,相信能读正确了。
(指名另两位学生读后,再请他来读,果然读正确了。师生共同祝贺他。)。
4、很多小朋友读得非常的好,下面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划了出来,听老师读一读。
5、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相信会读的更好!
6、揭示作者:
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杨万里!
板书:
宋杨万里。
师: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
生1:一个静静的小池。
生2:美丽的小池。
生3:这是一个长着荷叶的小池。
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是春天。
生2:不对,应该是夏天。因为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这儿没有荷花。
生3: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所以这是早夏。
师: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说早夏,是初夏。
板书:
初夏。
三、再读,读通读顺诗句。
1、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
先来听听课文录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叫一些学生来读或者背:
师:她哪些地方已经读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愿意将它指出来?
4、小组互相朗读:
还没有读的在小组里读,读给同学听听,互相纠正共同进步。同桌两人互相读。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同桌把每句诗读通顺。
5、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师: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生1:我读懂了泉水是没有声音的,泉眼“无声”惜细流。
生2:我读懂了泉水是轻轻地流过的,是从“泉眼无声惜细流”知道的。
生3:我知道了荷叶刚刚长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从后面两句读懂的。
2、师: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
指名该学生上来在图中指出,其余学生一起朗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4:老师,那我有问题了,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
生5:“立”在荷叶上就是“停”在荷叶上。像杂技表演那样倒过来了。
3、师:哪里还读不懂?
生:“泉眼”是什么意思?
师:那我们来看看插图,你认为泉水是从哪边流出来的?
生:是从右上方流过来的(指图)。
师: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这边。
生:“惜细流”的“惜”我又不懂了。
师:你们谁能用“惜”组词吗?
生:珍惜,爱惜。
生2:哦,就是泉水爱惜流水。
师:是啊,泉眼珍惜地让泉水轻轻流出。
4、“晴柔”说明了天气怎样?所以是初夏。
5、小荷是荷叶还是荷花?
五、画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
师: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该画些什么呢?
生1:荷叶,泉水,大树,蜻蜓。
生2:还有太阳!
师:为什么要画太阳?
生2:因为这是个晴天。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谁愿意来黑板前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最后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老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
六、巩固生字。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七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八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小池》一诗作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
一、以读为本,读通读熟。
把课文读通,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在学习这首古诗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把古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接着用课件展示本首古诗中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采用带拼音读、打乱顺序读,去掉拼音读,个别读、领读等多种形式来读准字音后,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古诗,把古诗读熟,读得琅琅上口。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
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面对天性好动的一年级小朋友,繁琐的讲解、过多的斟字酌句,只会适得其反,产生厌学情绪。对于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插图,明白大意即可。在学生提出疑问的地方,如“尖尖角”、“泉眼”、“晴柔”等字词,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指点迷津。在节奏轻快的古筝乐曲中,教师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色,让学生领略小池塘的自然风情,接受美的熏陶。
三、多认少写,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点。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学生与生字直接对话,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让学生进行扩词、说话练习,增加词汇量,拓宽思路。留出5~8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写字,教师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并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九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音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所见》,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了解诗人生平。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2、理解题目意思。“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那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
3、学会生字新词。我会认,认识黑板上的生字新词。
三、初读感知,自学存疑。
1、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解决疑难。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2、小组内交流自学。
3、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朗诵指导: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第二句之后要有较长的停顿。要突出“振”、“捕”、“鸣”、“闭口”、“立”等词语。要读出生活情趣。)。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五、品悟古诗,熟读成诵。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联系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
七、拓展: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八、书写生字。
1、示范指导: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粉笔演示,重点指导“林”,木字作为偏旁,一捺改为一点,注意点的位置。)。
2、自由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 背古诗《所见》。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3.(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4.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4)指名反复读。这首诗语言清新活泼,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适合反复吟咏想象,加深体会。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读出诗情画意。指导朗读时可参考下列提示读出节奏: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三个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教师应逐字示范,指导写好。
注意:
惜: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忄”的笔顺:忄。右边“昔”字,应写得略宽些。
照:上下结构。上部“昭”字,占三分之二格,四点底要写得呼应顾盼。
柔:上下结构,容易写长。书写时“矛”字时应写短而收缩一点儿,“木字底”要写舒展些。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相关知识: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他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与陆游等并称“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中写下了2万多首诗,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作家。但仅有一小部分流传了下来。杨万里的诗直接从自然景物中选取题材,而不从书本文学上翻新出奇。他对于自然界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自然界的一切,大到高山流水,小到游蜂戏蝶,全都被他写进诗里。他对自然观察得细致,领会得深刻,描写得生动逼真。杨万里的作品有三大特色:一是寓于幽默诙谐中的风趣;二是丰富新颖的想象;三是自然活泼的语言。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小池》显而易见是描写了一个小小的`池塘,这池塘虽然小小的,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出示图片)。
2、孩子们大自然是那么的美好,万物是那么的和谐,诗人杨万里是怎样描写小池的呢,谁来读一下,我知道有的孩子都会背诵了,都谁会背了。
5、师:既然这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把它读好,读出诗的味道。
二、识字。
想要把这首小池读好,我们还需要先来认识一下这课的生字。(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相信古诗你读的会更好。(谁来点评一下)。
三、初读,划分节奏指导停顿。
把诗读好前提条件就是把诗读出节奏来,看,这就是这首诗的节奏型,自己试着读一读吧,谁来看着节奏型试一试呢?你们读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池。
四、交流,了解诗意。
还有哪个词语是不明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吧,哪位小老师能帮一下他,
五、律动视频。
出示视频,学生跟唱。
孩子们这首诗很美,有人还把这首诗唱成了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让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吧。
六、根据图画,让学生说出对应的诗句。
师:画画生:说诗句。
孩子们你们真正理解了这首诗吗?那老师这里有个游戏,你敢挑战吗?那我们开始游戏吧。
七、朗诵会。
孩子们你们看图猜诗的本领可真大啊!孩子们那你们还会背诵其他古诗吗?看,今天,我们银杏小学要召开《诗词大会》,谁想报名参加,那么一会请台上的孩子把你最拿手的一首诗朗读出来,小面都是小评委,请你们秉着公正、公平的态度投票,得票最高者可以得到谁是“朗诵小达人”的称号。
为他们表示祝贺,美丽的景色存在于诗歌当中,更存在与大自然中,这些景色正等待这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让我们课下好好的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奇幻世界吧!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一
一、教学思路: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古诗,作者(宋朝)杨万里运用丰富的想象展开联想,使诗中的景物生机勃勃。本课利用校园虚拟网的构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并充分调动课堂的一切“人力”及“非人力”资源,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维互动的教学民主中,让孩子主动参与、平等参与、自信参与、合作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近古诗,体会诗意,感悟诗意,运用语言。本课教学设计力图打破传统逐字,逐词、逐句来讲析古诗的模式,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努力探索充满生命与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学生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古诗角”、“课前一首诗”等形式对古诗已有一定的积累,而且作为“四结合”的实验班级,三年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window98、powerpoint、ie浏览器、frontpage等的使用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能利用虚拟网学全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用自已的话描述诗的意思。
诵读古诗,根据诗句想象出荷池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让学生掌握:利用网上资源和相关软件来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富有个性地运用信息的学习方法。
加强民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间良好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评价,并且能正确地对待评价。
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课前自行组织以各种形式诵读学过的古诗。
引导自学1、利用课本,让学生诵读古诗;
2、让学生质疑,查阅网上资料自行解疑,初步理解诗意;
2、学生质疑;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自读、自悟,并交流汇报;
3、获取、处理网上的各种资料,制作幻灯片;交流作品,互相评价。
扩展学习1、让学生构建自已心中“小池”的景色,制作幻灯片,写下感受;
2、师生互动交流评价。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二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2)。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宋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的样子。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池上谁还记得,指名背出,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莲花的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池塘有关的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同学们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么你们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会有什么美丽的景象呢?学生自由想象并用语言描绘.
2.课件出示小荷塘画面.我们一起看看屏幕,看看课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么?.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那么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学习生字.
4.检查自读情况.
(2)同样方法学习”廷”和”蜓”.
(3)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1)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
(1)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2)学生练读,男女比赛读.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指名读,赛读.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8.指名反复朗读,指导读出语气。
9.全班朗读.
10.有感情的朗读小诗.
四.总结:。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五.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小池。
泉眼惜。
树阴爱。
小荷露。
蜻蜓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朗读并背诵古诗。
2、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朗读古诗.
2、总结说说古诗大意.
3、齐读古诗.
二、老师范读,想象诗境。
1、老师配乐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3、把你想象到的用你手中的笔画下来,看谁画得最美.
三、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在理解诗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2、全班背诵.
3、指名背诵.
4、结合刚才画的图,边听音乐边被动古诗,体会这首诗描写的妙处.
5、总结:这首诗,诗人选择一个小小的水池,写了四种自然景物.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显示出初夏时节小池的蓬勃生机,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找一找杨万里的诗背一背。
3、完成课后练习题,查找相关花的资料。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四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新词。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
(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
(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
(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
(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再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出示第五个学习要求:体会诗人感情。
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课件演示。
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
3、抽读评价。
4、背诵全诗。
七、小结学法。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八、打开计算机,按要求做练习。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运用“三学一拓”教学模式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导学: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许多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今天,老师也要背古诗。可是不是用朗诵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来,想听吗?你们知道我唱的古诗的诗题吗?揭示课题。
三,自学:
(一)读诗:1,生自读古诗。2,师配乐朗读。
3,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说一说朗读时注意了什么?4,再读古诗。5,生配乐朗读。
(二)出示自学内容:通过我们的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来划一划,写一写。自学三分钟。
四,点学:汇报自学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已见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a:我读懂了“惜”是爱惜的意思,学生读第一句诗。谁爱惜?爱惜什么?一个“惜”字将无声的泉水细细地流了出来,因爱惜流水不愿多流一点,化无情的水为有情。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怎样来读?“无声”一词要读得轻柔。突出“静”
学生b:“爱”是喜爱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是怎样的?还有谁和他学的是一句诗。让学生补充,说诗句意思:树影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小池的幽静美丽。
学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来。指导朗读:“才露”重读,想像情境: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小荷。读出小荷的美来。
学生d: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找动词“立”让学生演示“立”解释是落的意思。指导书写“蜓”想像情境:你们想蜻蜓会对小荷说些什么呢?把这两句诗一起来读一下。
五,拓展:
我找同学把这首诗再读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师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了,请你闭上眼睛想画面,看你能想到哪些美景?出示大屏幕:早晨,当我漫步在小池边,看到。感到。
六,总结:孩子们,在诗人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就说这首小诗里的景物吧,蜻蜓啦,泉眼啦,连树阴也一样,各有各的行为,各有各的心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拟人法。欣赏了这幅池塘小景,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出示大屏幕:树,风吹杨柳。花。看着图片,说一说用上这样的写法。
板书:小池。
泉眼惜。
树阴爱。
小荷露。
蜻蜓立。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六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两课时。
课时预设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大家听。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小池古诗教学设计优质篇十七
(一)解题,看图导入 。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同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
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默写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