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写心得体会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见解,使自己的心得更加丰富和深入。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参考文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4月15日下午,我学习了第五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初中专场的讲座。下午第一位进行展示分享的是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孙晓慧老师,她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究”为题,阐述了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下进行多元评价。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学情分析,二是评价反馈。
在讲座中,孙老师引用王蔷老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关分析,指出学情分析是要思考学生的学习起点,其总体表现包含“所学内容、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态度以及潜在不足。”在孙老师随后展示的课例中,学情分析从整体分析、英语学科能力要素表现指标框架、已知相关的知识背景、学生语言知识水平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这样的学情分析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是由英语学科关键能力要素、学科核心内容和学科核心活动交织构建的一个多维立体系统[1]。因此,对我们的学情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分析学生的已知背景,抓紧科普说明文的特点,以跨学科的视角,使学生从“学习语言”向“用语言学习”的方向转变,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内容学习与语言学习“双聚焦(dualfocused)”的特点。此外,在语言知识水平分析中,教师依据语篇类型(科普类说明文),分析了学生对与火山有关词汇的认知程度,并预设对学生理解语篇内涵可能造成困难的语法现象。为了细致、准确地刻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核心能力要素分别进一步解构为3项二级能力要素,从而形成3×3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其中,学习理解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检索和提取概括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包括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和整合运用能力;迁移创新能力包括推理论证、创造想象和批判评价能力。
学情分析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要对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都进行分析,因此学情分析不止局限于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进行。同时,学情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语言能力层面,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教师可以利用3×3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迅速定位学生语言学习中的薄弱点,并指导自己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教学改进。
在评价反馈部分,孙老师提出“评价活动有学生”,要改变学生只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评价当中。同时,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教师反馈要有内容”。除了平时老师说的鼓励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反馈后还要根据不同的维度,对语篇内容进行滚动复现,让学生在反思、反馈中形成结构化知识,进一步巩固英语学习效益。
因此,我思考在评价中要重视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效益。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人员包括学生、同伴和教师。讲座中孙老师多次提到评价标准可以由师生共同建构,不要过于关注评价的分数。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笔者还经常使用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既关注了个体差异,又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例如进行阅读分享,这就是将评价的主体由老师变成了各位学生,让阅读变成“悦读”,营造阅读期待。例如把学生的读后感做成班级墙报,或者放入班级博客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建构评价标准,并阐述评价的理由,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同伴评论回应,产生“跟帖”与点评。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切身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实际意义。
评价手段也要多元化。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纵向发展,关注其个体差异,尤其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中的过程。为了替代过去默写词句、做阅读选择题的传统方法,教师应允许学生以读书笔记、海报、批注、短剧等各种形式,展示他们对于阅读故事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建立“课外英语学习记录袋”,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同伴或老师做出的评价,以及学生的作品、反思等材料,并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材料可包括:学生绘制的课外语篇的手抄报、作文、朗读录音光盘、试题等。并要注意,这样的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是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人文性特征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所以要给学生自己筛选“课外学习记录袋”内容的机会和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因此而获得较好的成就感、归属感、价值感。
评价的效益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反馈信息,而且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再学习、再创造,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还应结合具体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使学生了解评价体系,学习操作过程,通过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课外文学名著的学习(如《夏洛的网》),我就让学生自己改编,把小说改成剧本。学生在台词创作或动作情节编排上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给予帮助与指导,并在此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出各个角色的最佳演员。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具体指出这位同学哪里演出的好,与文本中的角色形象是否一致,有哪些不同,在评价过程中培养自己思辨能力。
听课和赛课,对于我们许多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学方面收获的很多,,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这十几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教学活动的呈现,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从这些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彩、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各位老师重视学生的口语、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作为一名青年的老师,这几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一、巧妙地使用媒体。在语文课堂上各位老师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语言情景教学。每位老师总是在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知识和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操练,也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三、精彩的预热导入,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各位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且每位老师都在课前、课文处理、巩固和拓展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活动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四、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养。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老师们准确深刻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精练的讲解,清晰流畅美观的书写赏心悦目,更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学习。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确确实实使我成长了不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想到了“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作为老师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只有大量地阅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同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定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教法。
3月15-16日,我有幸前往重庆参加“全国小学语文课程观下本体性教学研讨会”。短短两天的学习,我们聆听了盛新凤、薛法根、诸向阳、何捷等7位名师的4节课和专题讲座,见识了专家行云流水般驾驭课堂的神韵和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欣赏他们奇妙的教学设计和赏心悦目的板书,敬佩他们对课堂生成的巧妙应对和精当的思维点拨,感叹他们对学生学习的深切关注,这样的零距离的聆听,确实感受到了和专家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下面我想结合所听过的几节课着重谈谈对语文本体性教学的认识。
听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讲座《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以来是“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所谓“教课文”,就是把课文的内容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技能。他认为,现在的语文课采用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大多瞄准的是非本体教学内容,许多老师的语文课会缺少“语文味”,往往是大量时间用于课文的人文解读,拼命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花费大力气去进行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思维能力多元文化的学习和创新精神的这些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成为思想品德课、自然常识课、历史课或者地理课。吴教授主张语文课不应该讲课文,而应该教方法教规律,能举一反三。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
本次研讨会上,盛新凤老师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本体性体现在用三个特写镜头“画像中的居里夫人”“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实验室中的居里夫人”来聚焦人物的“形”,读懂人物的形象描写,迁移练笔。同时教会学生旁批,概括小标题和发表议论等语文技能。诸向阳的《莫高窟》主要品读课文语言,学习对称语言的节奏美、意境统一以及表达多样,并在教学中模仿文段中的对称词组和关联词进行仿写练习和积累等。
有人说:语文教学犹如“植树”,树木是自己长的,别人替代不了它的生长。这次专家的示范课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专家的“让学“。他们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把场所让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潜能的确是无限的,只要教师引领,学生就能大胆地学习。在何捷的《“101行动”在中国》四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出示评价作文标准——有共鸣。师问:什么是共鸣?生:大家一起叫。生:大家一起鼓掌??七嘴八舌后,一生:听了他的作文我们也会产生同样的念头。这时老师采访了这位同学读了多少本书?然后教育学生广泛的阅读才能使人睿智博学。老师也相机出示共鸣的含义就是觉得熟悉、真实,似乎在我身上也发生过??所以老师说,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学、努力学,要讲就讲最关键的地方。学生能读懂的地方,老师不讲,学生不容易懂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并进行语文工具性的训练。
这次学习,我怀着朝圣之心走近名师,我在仰视中学习,在审视中思考。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也应该更多关注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加强对语文方法的指导、技能的培养,回归语文的本体,以达到这次学习的目的。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因此,以常态打造每一节课,一步步落实有效,看到学生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真正让语文课除去华丽、表演的外衣,回归语文的本真质朴。
浙江建新小学的闫学校长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常态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梳理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充分地朗读,理解严监生这个吝啬鬼形象。如何看待“严监生是吝啬鬼的代名词”这个现象,让学生辩证分析这个形象的其他特质。这个问题引起学生“集体思维过程”,引发学生的对话、研讨与合作。最后闫校长推陈出新,拓展文本,引用《两根灯草》、《咫尺天涯应对难》,丰富人物形象,多角度解读人物内心,避免脸谱化。看上去简单的课堂,少了许多雕饰,却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李丽老师的《庚》更加扎实自然,亲切随和,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促悟,以读代讲,不用一词一句地解释,学生便能清楚明了。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李丽老师的课堂抓住了每个细微之处,把对语言的训练、感悟落到了实处,让学生真正做到“读书就是用书面语言在说话”,不停地指导学生的朗读,直至熟读成诵。自然细致的教学就像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这几位专家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那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他们都注重朗读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根据课文提供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上都得到锻炼。同时,他们非常注重回归语文的本真之美,那就是简洁不夸张、质朴不雍容。
众所周知,朗读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活动。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象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无从感悟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是不可想象的。xx市教研部门曾经在20xx年对课堂教学做过一系列的调查,其中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时间在五分钟以下,这个问题很严重。苏教授认为关于训练的理解和操作实在问题太多,需要我们继续研究。1979年xx市组织教研员学习的时候,有一位教研员发言说他通过观察发现顺xx县某山村学校的学生考试成绩特别好,他想必定有一位不为人知的高水平教师。所以他打算到该校调研,以总结经验。结果俩位教研员骑了自行车跑好多山路到了那所中学,跟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叫来了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教师。这个老师很紧张,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两位教研员说明来意后,这个老师特别不好意思,他说没什么教学经验,也没有教参,不知道该怎么教,就让学生一遍遍朗读。最后这个教研员无不风趣的说:“在教参到了那位老师手里之后,那个班的成绩再也没有这么突出过了。”的确朗读是语文学科知识中最本体的知识之一。她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是关于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技能: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改成长句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装着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抛开字词的结合能力来说,就是朗读上我感觉第一个句子,长句向短句过渡,声音有了延宕的效果,更有利于表现人物形象、意义和情感。
一、调查课堂教学现状,梳理我在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3.学生朗读的面窄。
4.教师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二、在教学中面对问题实施的做法:
(一)潜心朗读,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阶段,是深入阅读所应该着力扶持、铺垫的过程,是训练语言的热身运动。现代意义的感知除了读通顺、初步知道文章之大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主要句段之所在,初步感受文章思想境界之内核。现在的阅读教学已摈弃了逐词、逐句、逐段、逐篇讲读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其自主选择,自主交流,自主评价,教学上往往打破教学常规。
(二)朗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性,激发朗读的兴趣。
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避免人云亦云,按老师的要求把学生训练成一个统一的朗读模式。朗读形式应以个别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个体独立性。默读、齐读、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理解读、欣赏读等多种方法都是语文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手段。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朗读形式来进行朗读教学。自由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理解读。这种形式不管从时间还是表达方式上都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诵读,美读等。在外学习听课时,很多老师在读上开动脑筋,比如有一个男老师讲《安塞腰鼓》时他让学生抓住“冲破”这个词进行梯度式反复阅读,尽管那位老师讲的不是很多,可那节课确实让学生感受到了奔腾的力量和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再如有一个女老师讲授谭歌《绝品》时,那样长篇幅的文章,又有传奇色彩,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她摘录了体现人物个性最为明显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读,当有一个小男孩读的怯怯的,没把人物个性读出来时,她灵机一动说让学生可以尝试反串阅读,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教授巴金《日》和《月》时我让男生读《日》,想让学生感受升腾和壮阔,让女生读出《月》的柔媚和冷清。学生中有要求换位读的,我故意说声音条件有限制,结果学生不服气,有的学生换位读效果更好,气氛也很活跃,大家分别在下面读,我想我就达到想要的效果了。朗读还可以采用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我们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学生最感兴趣,取得效果最好的要算是分角色朗读。学生总是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这其中最能体现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因为他们真正地做到了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参与,这时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由此我想直接让孩子先选定自己的角色,根据自己的角色再去选文章中相应段落进行理解,内化,读出来的语句必然趣味横生,更有高明的孩子将文章语言演变成自己的语言,感情更是油然而生,这才是朗读的升华。例如最近教授《范进中举》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要分角色朗读,有的学生本来是个性格张扬的孩子,读文章向来情绪高昂,可读到“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我又不同你顽,”却把握了人物的身份及个性,穷酸书生的无奈及忍气吞声也通过这个孩子的朗读传递下去了。的确,语言文字中蕴涵的语境、语意不是光做技术性的指导和操作就能够领悟的,它重在一个“悟”字。只有经常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充分读悟的过程中进行阐析,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表情达意能力等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有效的提升。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在指导的设计上多花一些时间,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提高朗读技巧,发展朗读能力。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做到以读代讲,以读激情,以问带读,以读促思。过去传统的朗读教学中,一节课重点朗读哪几个句子,往往都是由教师所定。教师通常会说:“同学们,这几个句子很重要,让我们来读一读!”至于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读?学生却一头雾水。这样做学生只是被动地跟老师读,不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把“要我读”转变成“我要读?呢?应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读。我们可问学生“你最喜欢哪几句?”“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美?”“你最想读哪能几句,哪几段?”“你想怎么读?”然后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找出自己最想读的部分来练习,最后读给大家听,由其他学生一起来评评,再比比,谁能读得更好。那么这段时间是学生读书读得最认真、最带劲、最动情、最仔细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把整篇文章翻来覆去地读上好几遍,以找出待会儿最能展示自己朗读水平的片段来;也许会把所有感情都用上,以期读得感人肺腑;也许会动用所有感官认真练习,企图征服全场观众。这时的场面对学生来说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接下来,赶紧让胸有成竹的学生们都来比试一番!那么可想而知,学生们肯定会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刚才准备好的那两下子统统表现出来。这个朗读的过程就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自选、自练、自读、自悟,寓教于乐,融会贯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酣畅淋漓。这一读,体现了学生们的主体性、独立性,同时也让孩子们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三)教师示范朗读,教给学生适当的朗读的技巧。
教师的范读往往具有真实感、情境感,现场的范读不仅让学生听到了美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势、表情、眼神,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比录音更直接、更有感染力。朗读最需要的是激情,即使朗读技巧不是太高明,但能融入了自己感受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最能引领学生走进作品。为了真正发挥朗读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可从朗读速度的快慢、朗读的停连、读音的轻重和语调的抑扬等几个方面,对学生作切实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掌握朗读的一般规律。不同体裁的作品在朗读时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抒情性短文的朗读,很多学生不认真阅读,不去理解分析,哪一个固定的腔调,毫无目的的把声音或提高、或放低、或拉长、或缩短,以为这就是抒情了。比如前些天教授《沁园春.雪》时,学生精神饱满,满怀激情的朗读,声调始终高昂。但是我在感觉诗歌豪迈气魄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看到大好河山心中涌动的诗情和赞叹,哪一种成功前的韬光养晦,所以有的地方体现蛰伏的心绪,不宜全部用激昂的语调。像诗歌是激情的产儿,朗读时着重于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出各章节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诗人一些潜藏的感情。如李白的诗大都豪放飘逸,所以人们在朗读处理时,多是激情奔放的。但是据《唐诗别裁》所述,“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我们常常只注意雄快之表,而不考虑深远宕逸之神。所以朗读时,高亢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沉和伤感。像抒情为主的短文都有一个所歌颂、所感叹的对象。只是为了抒情而抒情,成为一种浮在表面的华丽语言形式。叙事性短文的朗读要注意读叙述的句子要舒展,句子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紧紧巴巴的语流,叙述的事实都无法表达清楚。描写的句子在叙事类作品中屡见不鲜。朗读描写语句,关键是以“身临其境”的心态和语感,把握现实景色的真实再现。像讲授《故乡》时,描写闰土的一段“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朗读这段时用一种怀旧的平和的色彩,表现少时故友的形象就可以了,“紫色”“明晃晃”如果过分强调,不但不能唤起温情的回忆,反而会有突兀的感觉,令人心中失望。议论性短文以形象化的笔法揭示其本质,或歌颂,或批判。脉络清晰,感情倾向明显,读的时候要感情饱满,语调自然、舒缓、连贯、流畅;咬字力度适中,声音虚实结合才好。说明性短文有真实性的特点,决定了说明文朗读的质朴性,一般是采用朴实、平和的情感和语气。
(四)利用多媒体渲染朗读气氛,让学生享受艺术的熏陶
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拨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朗读更具有表现力,也更能使学生享受到朗读的愉悦。因为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时是难以用文字准确地描绘出来,这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有了音乐,有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它就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例如从前语文版教材我讲授过席慕容的《长城谣》,那首诗是她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相思,并且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热忱。其实她的家乡在草原,她并没有见过草原,早年也没有见过有历史沧桑感的文化古迹,她的诗很多都是缘于她的想象,思乡诗比较豪迈,我当时放了一首用席慕容的诗写得《出塞曲》,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更深刻的理解那种壮阔下的苍凉。前一段教学外国诗《夜》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夜的安宁静谧,配上钢琴曲《秋的喁语》,突出体现这里环境寂静清幽而又焕发出无限生命力的特点,陶醉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天籁之声中,学生阅读热情很高。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日,我参加了开发区中心小学组织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材培训,感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现在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抓重点。
1.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复习巩固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能力;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激发作文的兴趣,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其意义重大。其次,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朗读、默读;掌握阅读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
2.关于习作教学。
什么叫“作文”?要在学生完成一次作文之后,清楚地告诉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想的东西,用文字写出来,就是作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可以说是作文的起步。习作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注意做到:用词正确、句子完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连贯。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讲怎么开头和结尾。在教学中做到:学生的习作批改,要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习作的得分要适当偏高一点。要多鼓励,少批评。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三、上好课前备好课。
我们常说,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眼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总之,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并有超越教材的可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要根据自己实际来调整,直至达到最好的效果。
教师是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参与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通过对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的学习,是我在教学中有很深刻的体会。
当我接到一年级数学课本时(人教版),立刻让我惊呆了,这简直就像一本连环画,哪像我们二十年前学的数学书,单调、枯燥的加减法。现在的数学书上的内容,每一个课都用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真是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密切联系,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便在教学时更好的发挥。在教学第一课《数一数》时,教材先是呈现一幅美丽的校园“图”。我想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还有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提出:学生是否能吸收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识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于是我找来几个苹果和几瓶娃哈哈饮料走进课堂,让学生数数这些学生在家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吃过的东西,数起这些小数目的事物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然趁势引导数一数“美丽校园”画中的事物如:单杠数、花朵、垃圾桶数等就容易了。以至于再扩展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个同学等大数字学生也能接受了,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数感。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第二课《比一比》中,我没有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去教,而且先教练习题中最后一题的“猜一猜”。把两支一长一短的铅笔一端藏在手心里,另一端露出来让大家猜哪支长。同学们猜的可有就劲啦!但始终不能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他们不知道这蕴涵着一个道理:必须要看到这两支铅笔的全部才能比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中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处理这一节知识时,我想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这无疑是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然后使教学变的高度有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带有一中精神需要去学习,并能主动的发现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这样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才有可能慢慢转变成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又不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让学生摆五个五角星学具时,大家都是一并排摆五个,没有多大的兴趣。而我亲自动手和学生比一比,模仿黑板上悬挂的国旗上面五颗星的位置去摆,看谁白的最像,不仅学生都动手操作了,而且在点评时还可以简单说几句有关这五星的故事,给学生渗透品德教育,这样有就教师的参与合作学生的发展和塑造有很大的`进展。
在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我在教学“8+3”进位加法时,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一般情况下教师预料之中有三种想法:有的学生会说用凑十法,有的是从8开始又数3个得。但却有一位同学说:“我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数,没算就知道是11。”我感到很疑惑便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他说:“老师你看黑板上你写的7+3=10,那3没变,只有7多1个变成8,那10就该多1个变成11个了。“当时我停顿了一下这不也是一中算法吗?和其他同学比起来,这不算是一种创新吗!当时就给了这个同学表扬鼓励。
我国中科院的张梅玲教授在报上说: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发展。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总之,通过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我们作为一线工作的教师们,要改变一往的教学模式,要摆脱教师的架子,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动过程中去,或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同时也要多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玩和活动中,体验教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动手探索,提高分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逐渐成为新型的会学习的学生。
前不久.,我非常荣幸听了教育局举办的“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展示与总结中优秀教师讲授的语文课。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啊!作为新教师的我在教学方面自知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听过课之后,对我今后的教学之路知名了明确的方向,因为这次教育局举办的优秀课展示真的是太精彩了。在教学教法上各具特色。我认为是对“六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清晰明了的诠释。听课之后回到工作状态中我还不断的琢磨着如何在课堂运用好“六环三步”教学模式,结合我所听的课,深深的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一、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整合问题;第三环节,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1、自主学习,解决问题;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3、教师点拨,解决问题。)第四环节,归纳概括;第五环节,拓展应用;第六环节,生成创新。明确了这几个环节的内容后,我认为解决这六个环节需注意以下两点:1、前一步都是后一步的基础,是后一部的前提,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跳跃,只有认真落实好前一环节,下一环节才得以顺利进行2、在某一环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对文章有初步的感悟,合作学习才可有的放矢,对文章的领会方可再深入一步,每一环节必须落到实处,课讲不完是正常的,必须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首先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乐学,他们才能主动的提出问题,思维活跃,学生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在上课的第一步,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拉到课堂上来。可以用流行歌曲、可以用视频资料、可以用有连带关系的问题、可以用小故事、小笑话来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然后通过阅读,思考,提出问题。第二环节中,需要教师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重新整理一遍,合并类似问题,提炼出和教学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并板书出来,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首先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也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交流,争取解决大部分问题,稍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必须适当点拨和提示,启发学生理解,再通过交流研讨得出结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者给出答案,或者交给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来解决。第四环节,一般由学生来总结,从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来总结,可以由多名学生来总结,最主要说出自己的收获,总结学习经验,以便后面的学习。
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节课新的收获,用来解决身边的.问题,通过讨论解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力再提升一步。第六环节是生成创新部分,主要是解决在上面的学习过程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又新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课下查找资料,分析讨论,合作解决上面的问题,再利用课余时间,由课代表组织完成或课上解决这些问题。
参与率高,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个性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现象,克服这些负面效应将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
1.增强公平感与责任感,避免责任分散。使学生明确共同的学习目标,明确细致的分工,落实责任,严格检查反馈可以有效控制小组成员的你推我让,抱怨分配的任务太多或者不喜欢,习惯把困难推给其他成员,最终不能完成任务。
2.加强训练,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合作机制。合作学习事先应该加强训练,统筹安排。使学生明确合作的规则,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3.关注全体,为后进生营造和谐的参与氛围。教师一方面注意安排给学生的合作任务应该是有层次性的,使后进生接受他们能够胜任的工作并能增强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在给后进生表现机会时注意不要仅仅停留在提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而应通过各种形式给后进学生更多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途接手教学班级,教材又是全新部编教材,着实在工作上增添不少负担。众所周知,八年级是初中学生学业的分水点,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教师好好反思。就语文教学及部编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来看,基础仍然要重视,尤其是字词积累;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还是分薄弱;写作方面应该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同时向中考靠近。但新教材编排体系、学习目标及能力要求,只得在教学中探索前进,在探索中不断反思。
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等,是每一个教师接受教学之前,务必深入了解、细心分析的;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就得钻研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也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以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要求的清晰、明确理解。
语文教学在注重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主要是强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教材中的阅读课文仅是一个教学范本,教师应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去挖掘相关生活及人生道义,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还有,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真正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教学,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一切从实际出发,方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践行自己职业职责和价值的主要场所,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去落实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仅是一个引领者,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是为自己课堂实践提供便捷措施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对学生答疑的预设和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教师务必充分考虑;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在将课前预设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并展开讨论,落实有关答疑问题,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教师,也有自己的不足;再差的教师,也有自己的优点。教师充分认识自己,才能真正的觉得自己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有些老师有种感觉,某段时间自己教学似乎比较得心应手,心情十分顺畅;某段时间自己的教学老是不顺,总觉得教不好了,这里有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因素。任何一种方法都只能维持一定的显性期,任何一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当教师不断地发现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并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时,新方法就会即将破壳而出。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道呢?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正是这些课堂形势迫使教师积极创新思维和教学实践。教师自己必须穿越更宽广的教学天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学习,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促进自己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教材、课堂,更离不开教师自己,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学生、教材,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尝试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方能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高二阶段。为什么从诗歌开始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了;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甚或犯欧阳修说《枫桥夜泊》“其如三更不是打钟之时”这种牵强附会、机械理解的错误,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了。
在诗歌教学中有一些想法,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当然现在不可能这样去做。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呢?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美读不同于朗诵,最大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如果一字一板,平平正正的朗诵,就不能将作品的内涵借助疾徐抗坠的音节在相当宽广的限度里表现出来,更别说把味诗歌的“三美”了。
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第一节用五个意象写祖国“数百年”的贫穷落后,美读时,语调应扁于低沉哀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千百年”来希望难以实现的痛苦和悲哀。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被压抑和折磨着的情感更是炽热如火,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激愤、急迫的心情,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两个“祖国啊”,前一个可略为迂缓凝重,后一个则要提高声调,读出呼唤中的急切期待之情。第三节写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情绪强烈转折,从低沉到开朗,从悲哀到欢笑,要用明亮的声音和欢快的跳跃感来读。第四节写要为祖国做贡献,美读时要把握由上一节的快节奏的惊喜跳跃转为较慢节奏的深刻的思索,以及饱含深情的咏叹。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学小说分析人物时,要抓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可言?当然是有的,比如意象,比如象征,比如意境,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比如“意象”。首先给学生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完后,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有的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化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意象不但有传统的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臧克家的“老马”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它不同于曹操笔下的虽已伏枥仍志在千里的“老骥,也不同于曹植笔下那“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白马”。同时,诗人们用意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再重复由于“柳、留”音近而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独出心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柳的意象: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笔下康桥河畔夕阳中的柳树,柳枝,映在波光里的金色的倒影无比艳丽,叫人联想到了金装的仪态万千的新娘。表明诗人对这里一草一树的依恋,竟像蜜月中的爱侣那样难舍难分。可见,“金柳”这一意象是富有创新性的,具有诗人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可以在讲授新课前集中开一些这样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或者从外面请专家来讲,目的都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
且不说楚辞乐府的辉煌灿烂,也不说唐诗宋词的登峰造极,单说多灾多难的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极富创新精神、取得卓越成就的诗人,甚至在那专制黑暗的动乱年代,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们也在手抄,在传诵。黎明曙光来临的时候,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子《亚洲铜》。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浮躁的人类却不愿意去聆听那大自然的天赖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以校园为阵地,哪怕一分钟也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诗歌的美的真正享受。
自己做的饭菜再难吃,也觉得香。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去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甚至我们可以更大胆一些,把写诗和朗诵比赛揉入到月考和期考中,作为考试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主张“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高中阶段进行文学鉴赏要把握这个基本思想。
刚带学生时,发现很多学生有淡化语文的情绪,忽视它,认为它即使不用功学,一样可以考个不错的分数,我甚至也曾这样想过,但,一年的处于游戏状态的学生和我,发现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不理想就得找原因。原因是我们的不踏实,尽管我们的课堂很活跃,可是,却少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经过思索,和四处请教,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学生的成绩终于日渐起色,结果,每一次考试我们都比较理想,学生们也更加相信我这个像姐姐一样的老师了。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得心里有谱,有个清晰的思路,知道自己三年的目标,和每个目标的实行阶段。大的讲,就是这一年我需要做什么,比如,我在高一时,目标是让学生喜欢语文,对语文感兴趣,广泛的给学生介绍语文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语文奇妙美好的世界里。高二时,渐渐进入正题,接触高考脉搏,踏踏实实的学习,理出高考要考查的大体知识点,最好的方式是记笔记。高三,强化训练,从专题到全面,经过多次实战演习,学生即使面临高考,也可以少几分畏惧了。
其次,我认为语文教师比较感性些,最好和学生走的较近些,心与心的交流更能带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写周记,会常常说些心里话,老师不妨多关注一下,更可以和他们谈谈,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很关心他,从而认真学习。同时,你也在不经意中,被学生铭记了。
最后,无论何种技巧,都少不了你的认真。踏踏实实备好课吧,有一句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这里虽说有些过,但也是个启发。课下要花时间去备好课,要广,要深。而课堂上却要把它压得很薄,很精。这样,学生才会好吸收,不是那么累,才能进步的快。这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结果啊。
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想出好成绩,所以不努力,还是不行的,不要太相信自己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时代在变化,学生也是变化的,老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啊!
作为一名教龄近10年的教师来说,如果不及时补充营养,不与时俱进,不寻找自己的发展生长点,可能职业倦怠也会早早出现吧。还好,秉着一股对教育的热情,也不想枉费了自己读书时的梦想,不忘初心,还是努力的学习吧。
寒假了的第一天便买了一本书,教研员又送了一本英语专业书给我。寒假里差不多看完了这本《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这本书算是及时雨,很多心中有疑问的问题都能够找到一些指导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了以下的反思:
1,学习活动支撑英语课堂。
学会用英语做事情,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更加注重英语语言的灵活运用。英语课堂都是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的。英语听说读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听说读写都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完成的。课前的听录音,聆听老师,倾听同学发言等等一些听力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听读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都是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课堂上要有足够的,充分的语言的输入过程,才有说和写的输出的过程。我们在再记得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听说读写的活动,真正的“做中学”。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高效。
传统课堂与新课改课堂的区别根本在于是否存在互动。新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灌,学生被迫接受,而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学习,强调师生间的和谐互动,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教师的作用在于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情景,并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思维的碰撞,认知的提升。更多的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当然这个过程更加少不了生生互动,一个人的思维和资源终究有限,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使资源共享,思维碰撞,才会有更多的提升的空间,学生们才有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以达到我们的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真正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反思。
3,研究教材,围绕话题,开展教学。
人教新版的这套教材是一单元话题为准线的,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展开。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话题这一中心思想,钻研教材,围绕话题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教材从3—6年级,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话题和知识的复现率较高,我们要善于把握教材的连贯,知识的复现的特点,设计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下联系,并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元认知,学会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链。著名特级教师沈峰老师曾经在讲座中提到: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大的话题,就像是一套房子,当学生进入到房子里,就会遇到一些老朋友(旧知),又将认识到一些新的朋友(新知)。我们如何把学生请到房子里做客,学生走出房子又收获了什么等值得我们深思。
4,充分利用教材,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教材无非就是例子,但却是知识的核心所在,我们要善于把握教材上的核心语言,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包括人物,图片,故事,歌曲等等),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积极组织课堂教学。但这对于英语教师还远远不够。著名教育专家龚亚夫说:英语教师不能仅限于教材上的资源,要善于发现、搜集和运用新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的时代,要有捕捉教学新资源的能力。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好奇,激发起学的欲望的资源来作为课堂的延伸。
关键问题谈的都是很细,很有意义的问题,对我们的英语教学都很有指导意义。作为英语教师,我的英语基本功(口语能力,写作能力,板书能力,简笔画水平)都还有待提高,相信本着努力学习,努力思考和探究,努力实践的态度,自己的专业成长也会不断提升!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老树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然后出示老树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她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张扬。
我们小学教师工作者肩负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是维系着总个民族兴衰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有着鲜活的人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作为教师,要想生产出的“产品”能顺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想我们的产品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很强的应变能力。回看这些年来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与学生们一起生活,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走过来的,有苦也有乐。我付出了青春,收获了一片蓝天,感受甚多,特此做个小结。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一个人能积极地去完成一项任务的情感态度,这是能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兴趣是的老师。小学生年龄都还比较小,情绪稳定性较差,持续关注力不稳定,注意力相当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有了渴求的欲望,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很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的。
师道尊严是传统思想,直接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把自己当成孩子王,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用真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里,与孩子谈学习,谈生活,谈为人,谈处事,谈天文,说地理,谈理想,谈现实……无所不谈,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师生之间达到了快乐同享,忧愁共担,心心相惜,心相通,情相同。学生这时充分地信赖老师了,真正实现了“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师生的和谐关系为教学铺平了道路,何愁孩子们不乐学呢?已有的事实表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则往往是学生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上便很少有机会取得成功。如果我们老师帮助他们取得了成绩,哪怕是一丁点儿成绩,并给以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支持,这就使他们转苦为乐,这时就是他们学习转变的开始。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我深有体会的是教学评价的好与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直接影响。评价得好,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犹如一马平川,有利于更好的掌握下一个知识点;评价如果不得体,肯定会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失去信心,甚至乱了阵脚,混乱了思维,对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都会产生怀疑,这就成了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教学中,我一般都避免直接的否定评价,尽量采取得体、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回答正确时,我及时加以鼓励,如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或者打个“ok”手势,甚至发动全班的掌声鼓励;思维受阻时,我马上进行启发引导,如“你再想一想?能否说得更完美些。”“很好!你虽说回答得不够准确,可是你已经动脑了,下次努力”“请哪个同学来帮帮他”等语言激励,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基础较差的、反映问题较慢的学生,我在在课堂上总是把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这样一来就激发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呆板,教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昏头转向,这种满堂灌的机械教学,致使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氛围沉闷,课堂成了教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方法是多样的,本人通过教学实践,肤浅地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提高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五年级学生还有很多学生老是把“武”字最后一笔加一撇。教学中,我抓住高年级学生理性形象的思维特征,我想大家发问“水浒英雄武松的成名之举是什么?”学生们齐刷刷地回答“他赤手空拳在景阳冈打死一只大老虎。”我追问“如果武松当时带了大刀劈死老虎算英雄吗?”“肯定算不上”“你们把‘武’字加一撇就是相当于给武松配了大刀,你们还会加吗?”孩子哈哈大笑说“老师,这个字我们不会再写错的!”这一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了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年级的课文一般都比较长,内容也比较深刻,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品读中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曲直,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受到思想、人品的教育。如我在教《钓鱼的启示》时,我创设了两个情境:一个小学生在一次考试后,由于老师的疏忽,多给了她5分;一个孩子在商店里买东西,售货员阿姨多找给他3元钱。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们就是那个孩子,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那么做?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展开了讨论,都踊跃地说出自己心中的话。这样一来既张扬了个性,又达到了共性——是与非的评判标准(道德底线)。这个时候,我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一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更是给课堂教学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三)提高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不要拘泥于机械地抄写或呆板的背诵,要科学灵活,少而精。可写、可读、可看、可画、可操作、可玩耍,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我设计作业的原则是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比如,我在教学《鲸》一文后,我布置两道作业:
1、让学生画画鲸睡觉的样子。
2、用自己的口吻向大家介绍鲸。再比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后,让大家学习使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从你身边的事物或者人中领悟到了什么?这样的作业对孩子们来说,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没有固定答案的作业才能更精准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才是学生真实的情感的再现。学生也不被作业所累,从而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了。
作为语文课堂,兴趣才是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学生用心情去感受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感受到老师的快乐,感受到课堂的快乐,共同谱写师生和谐曲。
小班化教学在学生生源减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使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探索热点。
星期天有幸听了两节小班化语文示范课。让我看到了这样几点:(1)小班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教室、教学资源、活动空间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接触、碰撞、交流、的机会。(2)每个学生所占有的教学空间大大增加。(3)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以及自我交流、思考、质疑、解难等时间成倍增长。(4)学生发言、动脑、动手、五官以及全身的活动频率加快。这一切,就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带来较之于大班教学的更大变量。
所以我觉得这两堂小班化语文课可以叫做“全生总动员”,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大胆置疑,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而不敢请他们发言,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这堂课除了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小组学习给了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能力的培训者,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要在师生的合作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它能从整体上促进师生的素质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这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更加精致的可能。同时,小班化教学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的提问会更多更广泛,有的可能是教师备课中没有思考过的,有的或许是课本上也没有的。所以,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增加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得到充实更新,这样才能顺应小班化教学的发展。
疑、进行方法指导,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班化教学还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重点放在备学生上,要了解并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得分层教学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加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频率,使得互动教学有机地经常地在教学中运用。
总之我认为,小班化教育在班级学生数额减少后,必将会引起师生之间各种关系时空的重组。课堂教学将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这些都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任教一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个学期,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相长,乐此不疲。其具体打算是:
1、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很好的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