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精神科出科心得体会 精神科心得体会1000字优质(3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4-06 00:00:00    小编:半夏先生在澳洲

2025年精神科出科心得体会 精神科心得体会1000字优质(3篇)

小编:半夏先生在澳洲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神科出科心得体会 精神科心得体会1000字篇一

我在精神障碍病房实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很怕面对他们,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但是带我的耿老师很放手,第二天就让我独自查房并且回报病情,所以我也就不得不直面精神病人了。这样一来接触的就多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越来越同情他们,越来越觉得每天的工作没有起太大的作用,这也是我老师的感触,她工作五年,从来没有哪一个病人能完全康复并且不复发,精神病人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住院治疗,这在普通内外科是极其少见的。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谈到时间就不得不说一个问题,就是病史。随便翻翻病历牌,基本都是几年十几年的病史,除掉难以根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社会对这种疾病和患者缺乏关注。

首先是医疗条件。不说远了,就在成都市能有几家精神病医院?省精神病院、四院、华西心理卫生中心,除此之外还能数出几家?相比其他的专科医院或是综合医院来说在医疗方面是根本没有保障的!我们的政府应该做点什么了,最起码能让需要治疗的人有住院的地方吧!

再一个是媒体的关注度。每天打开各大网站的主页,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聊的娱乐新闻绯闻,今天这个露底了明天那个被偷拍了。。。诚然,这些东西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带来点击率带来效益,但是作为媒体应该做点更实际的事情。前天看到wy上一篇文章,内容是比较g8领导人的身高,列举了八个国家元首的个头,没了。这有什么意义!你管人家长多高,地位在那放着呢,用的着你来评说,而且随意评价他人生理方面的缺陷本就是一件不礼貌不尊重人格的事情,作为国内的主要媒体竟也无聊到这种程度。何不把版面留出来关心一下社会上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的精神病人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社会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需求,老百姓也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苦难,不要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这绝对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提高关注度!

不想写了,反正没人看,一样是无用功啊...

精神科出科心得体会 精神科心得体会1000字篇二

十二月下旬到一月下旬,到医院里找了份实习,跟着一位老师在旁见习一个月。虽说科室名是心理咨询,但其实本质上还是精神科。

因为医院不是专门的精神病院,所以没有可以收留重症病人的床位。来就诊的多是轻微的抑郁症、焦虑症、少数躯体形障(老师惯用臆症一名词)、不那么严重的幻觉和偏执症状。而像精神分裂、重度抑郁症、物质上瘾(酒精等)、解离性障碍等,基本上老师都会建议他们去找当地的精神病院。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的差别相当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和困扰,或者较为轻微的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各个流派的疗法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大部分都是针对行为、思想、情感和经历等方面帮助客户进行调整。我不确定国内怎样,但在国外是没有处方权的。哪怕是临床心理学家也要根据州的制度另外再考处方证。

精神科就基本上是在用药物调整了。按老师的说法是,无论情绪障碍还是焦虑障碍还是其他,都是大脑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像失眠心跳快甚至是焦虑发作(panic attack),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哪怕是悲观或焦躁的情绪,也是大脑受物质代谢的影响,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调节。

同时也因为医院里的病人非常多,老师一天看几十个,多的时候有试过一天五十几个病人的,实在没有时间给心理治疗(我有些术语可能会用错,很多中文翻译不怎么清楚,麻烦见谅qaq)。其次是因为心理治疗要求的是长期、定期的和治疗师/咨询师会面,这点在医院里也很难做到。

还有一个科室貌似很容易和精神科、心理咨询弄混淆的,是神经科。

简单说神经科就是看大脑各种病变的。脑中风脑瘫等等。

精神科是针对情绪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等。

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偏向日常生活……

ps. 医生们真的不负责聊天开导的……虽然这么说有点不近人情,但老师一天看几十个病人,一个病人十几分钟,如果遇到第一次来看的一次就得一个四五十分钟以上,实在是抽不出空来。想找人倾诉,这个倒可以找咨询师。

实习期间见得最多的是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也有八十几岁的老大爷,从事的职业也是,做哪一行的都有。

但很多人都有一个特点:不愿服药。

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过老师,老师说现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安全性很高,副作用小,起效快疗效好(好像做广告似的……),只要遵循医嘱服药其实不会有问题。

起效时间一般是一到两个星期有见效,半个月到一个月开始有明显起色。当然药物对于个体都会有差异,这个时间不是一定的。但只要坚持服药(并且是用对药!),就肯定会慢慢好转。这点在医院里的确见到很多。许多抑郁症患者第一次来和服药一个月后再来,他们自己都会说心态情绪等方面比以前好了许多。

以及服药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老师说大部分要坚持三五年以上才可以逐渐减量最后停药。但基本都能有彻底停药的那一天。

也有终身服药的,不过这些通常是患病时间长、程度深、反复次数多的。但都是少数。

其次是千万不能私自停药。减量或停药,全都要跟医生事先交流,让医生得知现今的状况再做出调整。

不少病人自己吃药吃着吃着,诶觉得好像好了不少要不我就把药停了吧,一停没一段时间就出事了。

↑↑实习一个月,见到的所有自个儿停药的,全都妥妥地反复了。

而且老师说,反复之后重新再服药,疗效就没有第一次那么好了。本来可能坚持吃个两年半就能好的,这下一停,全部重新来过,而且可能这回就得五年才能好彻底了。

反复次数越多,到后面就越难治疗。

所以真的,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私自停药。一定要按医嘱来。

想做出什么调整的话,那先和医生聊过再看医生怎么调。

噢对老师说,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不能吃人参。

具体啥原因他也不清楚喔,但是据他说是很多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吃完人参,情况就立即恶化了。

这里的人参是指任何参类。什么花旗参人参等等都不能吃的。如果要看中医调整身体也要跟中医说明这点。

情绪障碍其实不止抑郁症一种。还有躁狂症、躁郁症(双向障碍)等。这个不详说。

抑郁、躁狂、焦虑这几种有较高的共病现象(comorbidity是这样翻么……),不是说有抑郁症就一定会有焦虑症或会发展成躁郁症,但是这种几率会比一般人要高。

所以如果抑郁着抑郁着,突然亢奋了一段时间,那可能不是好了,而是躁狂了……这时候还是该去找医生进行药物上的调整。

有一句话老师向每一个病人都强调过,就是这不是你的错。

抑郁症、焦虑症还是其他,很多时候单凭自己是不可控的。可能你会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也知道不应该这样下去,但你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因为你软弱或无能,就像你感冒发烧得肺炎一样,总不会是你自个儿愿意的啊。也不是你说想好起来就能好起来,情绪、思维、行为并不是靠个毅力决心就能改变。总不能你说我不想发烧了!然后就真的退烧了嘛。

所以这种时候该求助专业人员的(比如靠谱的精神科医生、靠谱的临床心理学家、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就果断去求助。

然后就是看的医生也很关键啦。

挺多二三线城市的人会专门跑来我们医院看。然后老师一看那些医生给患者用的药,就开始摇头叹气……因为目前无论是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都只有在一线大城市发展得比较好,小地方小医院(无冒犯之意)很多时候会将抑郁症、躁狂症等情绪障碍当精神分裂治。老师说那些医生用的药也很乱,明明有更好更安全的药,却给病患服用副作用更大或依赖性更强的药物。不过这可能就是因为地方的狭隘性所以他们不知道或当地医院尚未引进新型药物。也有是去了人民医院之类的,但医院本身没有精神科,只有神经科,因而也无法对症下药。

这样的案例我真的见到过,还不少。所以建议最好还是直接去大城市的大医院(专门设有精神科)(这点很重要)或者精神病院就诊。

然后是不要去看中医治抑郁症什么的啊啊!!!!!!!!

不要靠中医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看中医绝对看不好的啊!!!!!!!!!!!!!!!!!!!!!!!!!!!!!!!!!!!!!

心理疾病已经不是中医的范畴了!!!!!!!急性肺炎也不会有人去找中医抓药吧!!!!!!!!!

如果哪个中医敢下诊断说你没有心理疾病什么的,果断换掉他。

因为这就跨领域执业了。这种做法很不专业,也完全不讲职业道德。

精神科出科心得体会 精神科心得体会1000字篇三

实习有一个多月了,之前一直在精神卫生中心病房三科,也就是传说中的精神病院,跟病人关在一起,每次都是被放出来了才发现今天的太阳原来这么好~而且三科是男病房。母亲大人一早就嘱咐我说:在精神病院实习,别害怕,少说话多做事,好好跟人家大夫学,父亲大人也嘱咐我说:实习了,要勤快,要利索,在这里一个多月,也有颇多感受,其实精神病院并不可怕,精神病人思维广,傻逼青年欢乐多,这话一点都没错。实习的日子,每天疲于奔波,在公交车上的时间就将近三个小时,可是每天跟那些人在一块,却也会有很多快乐和轻松~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本善,也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人心疼……阿弥陀佛,随心随缘。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略。若是实在放不下,努力让自己能做就是了~人生本就很简单~

实习一个多月,每天早出晚归,早晚饭也吃得匆忙,还会有人惦记着我实习辛苦,这样的朋友值得交~~~

实习这段时间,最大的感悟就是,感恩爸妈把我生成了正常人。一个精神病人,能毁一个家庭,能毁一个家族。有的人十几岁发病,病了几十年,一直都是爸妈或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的孩子照顾自己。在科里经常看到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带着吃的来看望儿子……不知道他们还能活几年可以照顾儿子……有人带着儿子来评残,希望拿个残疾证,将来自己不在了,儿子还能领个馒头吃……还有的人,一家子精神病,可怎么办……

当遇到点困难和挫折就觉得自己可怜,悲哀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却不知道,世界上更可怜的多的人大有人在。考不上研算什么,找不到工作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刚来的那几天,见到一些人一些事,总会觉得心疼,忍不住流泪。觉得病人很可怜,可是医护更可怜,家属更更可怜……爱心泛滥,却总是觉得很受伤。缺少智慧的濡养,仁爱的力量就会不够,所以说还是自己不够坚强。当你谦卑却有力量……貌似一直缺力量。想起《无限生机》里说的:“一个急诊部医生最好的墓志铭,不在于他成功地救活过多少人,而在于面对多少次死亡仍然不会被打垮……”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当我穿上白大褂,内心的神圣感不亚于穿上汉服……

有的人,自己的家人都不照顾;有的人,亲人的家人也照顾得很好。有的家属,经常来探望病人;有的家属,轻易不来一回,来一回就闹一回……

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个世界本不冷漠,可我们能做些什么?我还是不足以潇洒到略过,这颗心啊……

不知道你会不会为父母端屎端尿、铺床盖被、喂食送水……而医护人员会为患者做这些,尤其是精神病院里那些面对没有自知力病人的医护人员,没有见过,就不会体会到他们为病人操劳时的尽心尽力。不去深入了解,就不会知道人家背后有多么用心多么操心……很多时候,有些人的好,外人永远看不到……反正人家也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

科里有卢主任,徐大夫、赵大夫、刚大夫、张大夫;方护士长、七八个男护,四五个女护,还有个孕妇姐姐经常拉着我说说话看电视~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可爱的人。也有很多病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照顾大傻吃饭,还把自己的鸡蛋给大傻吃的钱大爷~教我下象棋的金宝华,我在科里最后一天下午要走的时候,他还过来跟我握手,说:“咱有缘出去再见~”每天很欢乐地跟我打招呼的二傻~很喜欢吃肉的小三子……也有很多极品:吴守成、黄建东、王义童、小地球、长头发大爷……

4月8号那天回到科里,问我昨天怎么没来,不枉我喂了他那么多天的饭,一勺一勺地喂,一遍一遍地说:“张开嘴……嚼一嚼……咽下去……”后来他能自己吃饭了,真的相当欣慰~~~

张剑对人很有礼貌,而且生活习惯很好,叠的被子都是豆腐块。当我对他赞扬时,他说,应该的,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自然养成了好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大学生,都不如这个精神病人。

微笑,是最好的沟通,当你对他笑的时候,他也会对你笑,虽然大多数人的笑都很僵硬,甚至有的人都不会笑了,但他也会回复你一个善意的眼神。

第一次做所谓的心理治疗,是给抑郁症的路和龙,总是很容易共情。然后回来恶补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想起大二那时候,孤单和悲哀到无以复加,持续一学期的心境低落,除了自杀倾向,每一条都像抑郁症……可能也有心脾两虚吧,所以会心悸、贫血,感恩赵老师给我开的药,给我的书;感恩娜姐带着我领着我叫着我,对我不离不弃……抑郁症的恢复,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社会支持系统。可是,哪有那么幸运可以有那么多支持,唯有学会自己支持自己。如今,受到创伤之后的恢复能力越来越强,我再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让自己陷入那样的境地。本就无所依靠,只有依靠自己。

这么多年总会做相似的梦,那些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改变环境,却是相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建议再好,也得符合对方的水平高度。跟一个半岁小孩说不能尿床,他做不到,就是冥顽不化么?是提建议的人不懂吧。

精神病人药不能停!我们相对于圣人而言,也算精神病人吧,你可找到了自己的药?我的药,目前是儒家经典。

总会想起自己在国学社的样子,活泼的时候像个小孩,严肃的时候像个老妈,训人的时候像个老大,师弟师妹跟前敢说敢做,能撑起一片天,在师哥师姐跟前又会毕恭毕敬唯唯诺诺……

忽然觉得这些年变化很大。犹记得大一在潜心学堂,有看着不对的现象就跟校长反应,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李老师跟同学说起我,第一句就是我很直。还记得那次李老师开完会还回头问我一句:“你看这样行么?”开大会时,作为一个旁观者,却要插手人家的管理,有次张口欲言,旁边的崔师哥拍了拍我赶紧制止我那些所谓的“正义之词”。那时候清高,总是寻一个真,一个对,横冲直撞的劲应该也伤了不少人。如今,倒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不该自己管的就不管,实习的第一天接待我们的医务科主任就这样教我们,我也曾这样教师弟,这是进步么?以前讨厌世故讨厌圆滑,不想变成我讨厌的样子,如今这样,是否是我讨厌的?母亲大人说,要学着为人处世,也许,世故没有错,是一种灵活变通,错的是,巧言令色。如今的我越来越现实,是没有坚持理想,还是学会了适应?记得刘玉老师说,愤世嫉俗都是对环境的不适应。很久都不愤世嫉俗了,去年还很自豪地对《济南时报》的记者姐姐说,学传统文化,我不愤青。最初的理想我还记得,只是越来越明白,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理想~

20xx年4月12日

4月14日转到心理科,刚一上班,赵主任就问我们在病房这一个多月都有什么收获什么感悟。我有很多,却没敢说一句。

你的思想行为决定了你的社会支持,一切都取决于自己。可是,这又太理想化。

有强迫症,洁癖,但她有良好的家庭支持,丈夫对她很好,所以恢复得很快。而马利敏,双目失明,丈夫不待见她,在家总是被嫌弃,所以才会有焦虑和抑郁吧。她丈夫也是个极品,家住芙蓉街,来洛口陪床,这么近都能水土不服,其实是不想来吧。看到他嫌弃马丽敏的样子,我都想他。

这一周科里给贫困的精神病人免费发药。对于精神病人,国家有各种补助,比如免费领药的这些,普通的每人每年500块,而彩金救助每人每年800块。这些补助,有的人花不完,有的人不够花,反正我见过的医生都会想方设法帮他们拿到更多的药。陈老师说,国家政策灵活执行,也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当你觉得政府贪污腐败不值得信任时,你又为你的国家你的民族做了多少?当我说起彩金救助时,亮亮师兄说:“那以后多买点彩票~”而又有多少人,买彩票是奔着中奖去的……

时不时的还有人来评残,当你面对一家子的精神病人、智力低下,没有精神残疾的那个还是个身体残疾,照顾操持着一大家子,她说愁得慌,你能说什么?

那天有个叔叔来给他姐姐拿药,姐姐的病情很不好,医生建议住封闭式病房,他说,要不是母亲不舍得,早送来了,母亲八十多了非要亲自照顾姐姐。好几年前,爸爸受不了姐姐的病,吃了姐姐的安眠药自杀了……都说女人是弱者,但母亲从来都是强者~!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