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金融市场股票分析篇一
大多数投资者将资本投入股票市场无非是想实现股票的保值、增值。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来说,由于受到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资金的限制,无法有保障的进行实战证券投资,所以先通过模拟炒股学习知识,培养理论实践能力,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为以后从事证券工作打下基础。
二、投资策划
我觉得真正的投资炒股得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收集多方面的资料
1、国家政策。前段时间国家初步确定将河北保定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消息一出,立马刺激了保定多个上市公司股票连续几天的涨停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刺激度略见一斑。
2、发行人概况。上市公司规模,经济实力及公司前景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该股票以后的走势。在购股前应该对股票的发行者情况做深入了解。
3、投资者个人。每个投资者的财务状况、个人性格、投资风格、风险承受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投资者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投资。
4、世界经济。在全球化,各国经济互相牵制影响。随时了解世界经济能够加强对内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掌握。
三、投资过程
其实,这一两个月来,我的投资思想蛮简单的,因为不懂专业判断,而且从内心角度来讲甚至不太相信经验判断,所以,大都还是凭感觉,或者,根据每天同花顺软件的股市分析建议买进股票。如果股票在第二天有涨动,我一般是不会急于卖出的,因为它涨的那个点还没有达到最近股票的最高点,一般是这支股票开始跌了,我才会有点心慌的说,趁还是盈利状态,是不是要把它卖掉:如果说我买进的股票第二天第三天都持续处在一个跌得状态,我是不太会去在这种情况下把他卖掉的,内心还是抱着总有一天它会涨回来的态度,但,这也不是怎么靠谱,因为最近这一个星期我的股票都已经跌过10个点了。但,我决定还是不卖它,天天还是关注着它的走势,在模拟炒股中能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方法的话就是最好不过的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买进和卖出时,大多会遇到这种情况,委托不成功。就拿我买的慈星股份来说,在涨了五个点左右,我就委托在市价卖出去,结果第二天看,委托不成功,股票处于冻结状态,那我就取消委托了,谁知运气是真不好,就三天的时间跌了10个点。还有一支金融街的股票,我以低于市价一分委托买进,第二天显示未成功,第二天收盘,这支股涨了九个点。就现在我在这方面还是蛮困惑的,就自己还没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
四、投资收益
前期我的投资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总盈率从1%涨到3%。但股票市场就是这样多变,这一个星期以来,我已经跌至4%,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总感觉最近股票市场不景气,我买的六支股全处于下跌状态。
五、投资体会和投资建议
虽说这次是模拟投资,资金不是自己的,但我还是明显的感受到了股票市场的高风险高收益原理。极大的不稳定性可以让我今天赚几千明天就亏几万块。我基本都是将资金分散买各种类型的股票,而不是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这确实有利于风险的分担,有利于盈亏的互补,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如果我买的每只股都是跌的,那这样的意义也不大。因为这次模拟炒股的作业时间比较短,所以,就目前我所买的股票而言已算是一滩烂泥了。而我一直奉行股票是中长期投资原理,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否定短期投资,只是,短线操作即使是一个老手也未必能做到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反而频繁买进卖出的手续费可能都会比你获得的利益高。然而一支股票在没有意外情况下,都不会永远的跌或是持续的涨,所以,我更青睐于放长线钓大鱼。在我买股票的过程里,因为没有专业的判断能力,所以大都凭感觉去买,在低价的时候买进,但我并不确认它不会再跌,所以,有时我刚买进一分钟就又跌了;在低价回升后买进,原以为它会涨一段时间时,它又跌了。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凭运气。当然,自己作为一个金融学子,不关注财经新闻真的是蛮羞愧的。那前段时间的保定例子来说,这个政策不知道让多少人发家致富了。自己虽然只是模拟炒股,但还是感觉被给了重力一击。还有就是我的一些个人建议:投资者真的不能盲目的追收益,盲目跟风入市,否则,容易被套在高位,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收集多方面的资料,理性投资。股票这么行业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我现在虽说还感觉不到,是因为我还没有机会学习到如何用高技术操作股市,但,前人留下的各种经验只谈必然涉及的是大方面。还有,我个人支持长线投资,因为股票市场逆转现象随处可见,在逆转后,该抛售就要果断抛售,不知道这对有些人来说算不算守株待兔。在模拟炒股时不要抱着玩玩的心态,要在期间培养建立和验证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和规则。有条件的还可以小量资金进入股市做实盘操作,今天我也去证券公司开了账户,决定真实的感受一下股市带来的大起大落感,我觉得,这也是学金融所必须经历的。
金融市场股票分析篇二
导语:股票交易是指股票投资者之间按照市场价格对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所进行的买卖。股票公开转让的场所首先是证券交易所。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我国证券账户的种类有两种划分依据:一是按照交易场所划分;二是按照账户用途划分。按交易场所划分,证券账户可以划分为上海证券账户和深圳证券账户,分别用于记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以及中国结算公司认可的其他证券。按用途划分,证券账户可以划分为人民币普通股票账户、人民币特种股票账户、证券投资基金账户、创业板交易账户和其他账户等。
人民币普通股票账户简称“a股账户”,其开立仅限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允许买卖a股的境内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a股账户按持有人分为自然人证券账户、一般机构证券账户、证券公司自营证券账户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证券投资基金专用证券账户等。在实际运用中,a股账户是我国目前用途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通用型证券账户,既可用于买卖人民币普通股票,也可用于买卖债券、上市基金、权证等各类证券。
人民币特种股票账户简称“b股账户”,是专门为投资者买卖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也称为境内上市外资股)而设置的。b股账户按持有人可以分为境内投资者证券账户和境外投资者证券账户。
3.证券投资基金账户
证券投资基金账户简称“基金账户”,是用于买卖上市基金的一种专用型账户。基金账户是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为方便投资者买卖证券投资基金而专门设置的。
证券经纪商为投资者办理经纪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投资者必须事先到中央结算公司或其开户代理机构开立证券账户。开立证券账户应坚持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1)合法性。合法性是指只有国家法律允许进行证券交易的自然人和法人才能开立证券账户。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准许开户的对象,中央结算公司及其开户代理机构不得予以开户。
(2)真实性。真实性是指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时所提供的资料必须真实有效,不得虚假隐匿。目前,投资者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时采用实名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以投资者本人的名义为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投资者申请开立账户时,必须持有证明中国公民身份或者中国法人资格的合法证件。
《证券账户管理规则》规定,一个自然人、法人可以开立不同类别和用途的证券账户。对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需要资产分户管理的特殊法人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社会保障类公司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可按规定向中央结算公司申请开立多个证券账户。
一般情况下,第一开户网建议投资者开立上海a股账户和深圳a股账户;如果投资者持有港币要进行证券投资的,则开立深圳b股账户;如果投资者持有美元要进行证券投资的,则开立上海b股账户;已经开立a股账户的投资者,允许其对基金进行投资,不必再开立基金账户。
证券交易原则是反映证券交易宗旨的一般法则,应该贯穿于证券交易的全过程。为了保障证券交易功能的发挥,以利于证券交易的正常运行,证券交易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三个原则。
(1)公开原则。公开原则又称信息公开原则,指证券交易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公开的交易活动,其核心要求是实现市场信息的公开化。
(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参与交易的各方应当获得平等的机会。它要求证券交易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自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公平保护。
(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应当公正地对待证券交易的参与各方,以及公正地处理证券交易事务。
(二)证券交易规则
证券交易规则即为了维护证券交易市场而颁布的具有法律依据的规则,主要包含:集中竞价交易规则、大宗交易制度和金融期货交易规则三方面。 (1)集中竞价交易规则。 (2)大宗交易制度。 (3)金融期货交易规则。
在证券交易所市场,投资者买卖证券是不能直接进入交易所办理的,而必须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来进行。换而言之,投资者需要通过经纪商的代理才能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证券。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向经纪商下达买进或卖出证券的指令,称为“委托”。
委托指令有多种形式,可以按照不同的依据来分类:根据委托订单的数量,有整数委托和零数委托;根据买卖证券的方向,有买进委托和卖出委托;根据委托价格限制,有市价委托和限价委托;根据委托时效限制,有当日委托、当周委托、无期限委托、开市委托和收市委托等。
证券交易所内的证券交易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竞价成交。
(1)价格优先。成交时价格优先的原则为:较高价格买入申报优先于较低价格买入申报,较低价格卖出申报优先于较高价格卖出申报。
(2)时间优先。成交时时间优先的原则为:买卖方向、价格相同的,先申报者优先于后申报者。先后顺序按证券交易所交易主机接受申报的时间确定。
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采用两种竞价方式:集合竞价方式和连续竞价方式。
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采用竞价交易方式的,每个交易日的9:15~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9:30~11:30、13:o0~15:o0为连续竞价时间。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采用竞价交易方式的,每个交易日的9:15~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9:30~11:30、13:o0~14:57为连续竞价时间,14:57~15:00为收盘集合竞价时间。
1.集合竞价
所谓集合竞价,是指对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接受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
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集合竞价确定成交价的原则为:
(1)可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格。(2)高于该价格的买人申报与低于该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的价格。 (3)与该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的价格。 (4)集合竞价的所有交易以同一价格成交。 (5)然后进行集中撮合处理。
2.连续竞价
连续竞价是指对买卖申报逐笔连续撮合的竞价方式。连续竞价阶段的特点是每一笔买卖委托输入交易自动撮合系统后,当即判断并进行不同的处理:能成交者予以成交;不能成交者等待机会成交;部分成交者则让剩余部分继续等待。
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在无撤单的情况下,委托当日有效。另外,开盘集合竞价期间未成交的买卖申报,自动进入连续竞价。深圳证券交易所还规定,连续竞价期间未成交的买卖申报,自动进入收盘集合竞价。
连续竞价时,成交价格的确定原则为:
(1)最高买入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价位相同,以该价格为成交价。
(2)买入申报价格高于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时,以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为成交价。
(3)卖出申报价格低于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申报价格时,以即时揭示的最高买人申报价格为成交价。
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
做市商制度就是以做市商报价形成交易价格、驱动交易发展的证券交易方式。它是不同于竞价交易方式的一种证券交易制度,一般为柜台交易市场所采用。
一般来说,做市商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1)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这样才能建立足够的标的商品库存以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要。
(2)具有管理商品库存的能力,以便降低商品库存的风险。
(3)要有准确的报价能力,要熟悉自己经营的标的商品,并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作为做市商,其首要的任务是维护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所以做市商必须履行“做市”的义务,即在尽可能避免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条件下,随时承担所做证券的双向报价任务,只要有买卖盘,就要报价。
(1)提高流动性,增强市场吸引力。 (2)有效稳定市场,促进市场平衡运行。 (3)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
根据《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规定,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必须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经营融资融券业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有效;风险控制指标符合规定,财务状况、合规状况良好;有开展业务相应的专业人员、技术条件、资金和证券;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等。
在委托指令中,不管是采用填写委托单还是自助委托方式,都需要反映客户买卖证券的基本要求或具体内容,这些主要体现在委托指令的基本要素中。以委托单为例,委托指令的基本要素包括证券账号、日期、品种、买卖方向、数量、价格、时间、有效期、签名、其他内容。
证券经纪商在收到客户委托后,应对委托人身份、委托内容、委托卖出的实际证券数量及委托买人的实际资金余额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后,才能接受委托。
(1)验证与审单。验证主要是对客户委托时递交的相关证件(如身份证件等)进行核实,审单主要是检查客户填写的委托单。证券经纪商要根据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对客户的证件和委托单在合法性和同一性方面进行审查。这些审查是为了维护交易的合法性,提高成交的准确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2)查验资金及证券。在不采用信用交易的情况下,投资者必须用自己账户上的资金买人证券,或者卖出自己账户上实际存在的证券。因此,证券经纪商在受理客户委托买卖证券时,要查验证实客户的资金及证券。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客户采用自助委托方式,则当其输入相关的账号和正确的密码后,即视同确认了身份。证券经纪商的电脑系统还自动检验客户的证券买卖申报数量和价格等是否符合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
一般意义上,证券托管是指投资者将持有的证券委托给证券公司保管,并由后者代为处理有关证券权益事务的行为。证券存管是指证券公司将投资者交给其保管的证券以及自身持有的证券统一交给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保管,并由后者代为处理有关证券权益事务的行为。在账户记录上,由于实现了无纸化,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一般以证券公司为单位,采用电脑记账方式记载证券公司交给的证券;证券公司也采用电脑记账的方式记载投资者的证券。对股权、债权变更引起的证券转移,通过账面予以划转。
对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证券,其托管制度是和指定交易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指定交易,是指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进行证券交易的投资者,必须事先指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某一交易参与人,作为其证券交易的唯一受托人,并由该交易参与人通过其特定的交易单元参与交易所市场证券交易的制度。投资者如不办理指定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将自动拒绝其证券账户的交易申报指令,直至该投资者完成办理指定交易手续。
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证券的托管制度可概括为“自动托管,随处通买,哪买哪卖,转托不限”。深圳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持有的证券需在自己选定的证券营业部托管,由证券营业部管理其名下明细证券资料。投资者的证券托管是自动实现的,投资者在哪家证券营业部买人证券,这些证券就自动托管在哪家证券营业部。投资者可以利用同一证券账户在国内任意一家证券营业部买人证券。投资者要卖出证券,必须到证券托管营业部方能进行(在哪里买入就在哪里卖出)。投资者也可以将其托管证券从一家证券营业部转移到另一家证券营业部托管,称为“证券转托管”。转托管可以是一只证券或多只证券,也可以是一只证券的部分或全部。
佣金是投资者在委托买卖证券成交后按成交金额一定比例支付的费用,是证券经纪商为客户提供证券代理买卖服务收取的费用。此项费用由证券公司经纪佣金、证券交易所手续费及证券交易监管费等组成。
过户费是委托买卖的股票、基金成交后,买卖双方为变更证券登记所支付的费用。这笔收入属于中央结算公司的收入,由证券经纪商在同投资者清算交收时代为扣收。
印花税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在a股和b股成交后对买卖双方投资者按照规定的税率分别征收的税金。我国税收制度规定,股票成交后,国家税务机关应向成交双方分别收取印花税。为保证税源,简化缴款手续,现行的做法是由证券经纪商在同投资者办理交收过程中代为扣收;然后,在证券经纪商同中央结算公司的清算、交收中集中结算;最后,由中央结算公司统一向征税机关缴纳。
股票交易的结算可以划分为清算和交收两个主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数据接收、清算、发送清算结果、结算参与人组织股票或资金以备交收、股票交收和资金交收、发送交收结果、结算参与人划回款项、交收违约处理八个环节。
1.股票非交易过户的类型
(1)自然人因遗产继承办理公众股非交易过户。
(2)自然人因出国定居向受赠人赠与公司职工股办理非交易过户。
2.股票非交易过户的操作流程
(1)申请人填写并提交股份非交易过户申请表及相关申请资料。
(2)经办人查验申请人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及一致性,在申请表单上签章后交复核员实时复核。
(3)复核员实时复核并在申请表单上签章后,将申请表及资料交营业部分管负责人审核;营业部分管负责人在股份非交易过户申请表上实时审核签字后交还经办人;经办人将有效身份证明原件交还申请人,其余资料留存。
(4)经办人向申请人预收取非交易过户的一切费用并出示相应凭证。
(5)按照中央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或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的要求,将股份非交易过户申请材料以特快专递方式寄送(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或传真至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门(上海证券的非交易过户)。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再传真至中央结算公司。
(6)收市后经办人将客户留存资料归入客户资料档案留存。
(7)经办人于收到登记结算公司非交易过户确认单的下一工作日将该确认单交申请人,并扣除实际发生的费用。
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证券,是通过委托证券经纪商来进行的,此时,投资者是证券经纪商的客户(下文中的客户即指委托证券经纪商来代理买卖证券的投资者)。客户在办理委托买卖证券时,需要向证券经纪商下达委托指令。委托指令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柜台委托和非柜台委托两大类。
柜台委托是指委托人亲自或由其代理人到证券营业部交易柜台,根据委托程序和必需的证件采用书面方式表达委托意向,由本人填写委托单并签章的形式。采用柜台委托方式,客户和证券经纪商面对面办理委托手续,加强了委托买卖双方的了解和信任,比较稳妥可靠。
(1)人工电话委托或传真委托。人工电话委托是指客户将委托要求通过电话报给证券经纪商,证券经纪商根据电话委托内容向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申报。传真委托是指客户填写委托内容后,采用传真的方式表达委托要求,证券经纪商接到传真委托书后,将委托内容输入交易系统申报进场。
(2)自助和电话自动委托。这里的自助方式是自助终端委托,即客户通过证券营业部设置的专用委托电脑终端,凭证券交易磁卡和交易密码进入电脑交易系统委托状态,自行将委托内容输入电脑交易系统,以完成证券交易。电话自动委托是指证券经纪商把电脑交易系统和普通电话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电话自动委托交易系统;客户通过普通电话,按照该系统发出的指示,借助电话机上的数字和符号键输入委托指令。
(3)网上委托。网上委托是指证券公司通过基于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的网上证券交易系统,向客户提供用于下达证券交易指令、获取成交结果的一种服务方式,包括需下载软件的客户端委托和无需下载软件、直接利用证券公司网站的页面客户端委托。网上委托的上网终端包括电子计算机、手机等设备。
客户在办理网上委托的同时,也应当开通柜台委托、电话委托等其他委托方式,当证券公司网上证券委托系统出现网络中断、高峰拥挤或网上委托被冻结等异常情况时,客户可采用上述其他委托方式下达委托指令。
金融市场股票分析篇三
导语:证券账户是指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为投资者设立的,用于准确记载投资者所持的证券种类、名称、数量及相应权益和变动情况的账册,是认定股东身份的重要凭证。
要点:人民币普通股票账户
要点:人民币特种股票账户
证券交易原则和交易规则
要点:证券交易的原则
1.竞价原则
(1)价格优先。成交时价格优先的原则为:较高价格买入申报优先于较低价格买入申报,较低价格卖出申报优于较高价格卖出申报。
(2)时间优先。成交时时间优先的原则为:买卖方向、价格相同的,先申报优先于后申报者。先后顺序按证券交易所主机接受申报的时间确定。
2.竞价方式
(1)集合竞价。所谓集合竞价,是指对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接受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
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集合竞价确定成交价的原则为:
①可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格。
②高于该价格的买入申报与低于该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的价格。
③与该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的价格。
④集合竞价的所有交易以同一价格成交。然后进行集中撮合处理。
①最高买入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价位相同,以该价格为成交价。
②买入申报价格高于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时,以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为成交价。
③卖出申报价格低于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申报价格时,以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申报价格为成交价。
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概念
(1)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有效。
(2)风险控制指标符合规定,财务状况、合规状况良好。
(3)有开展业务相应的专业人员、技术条件、资金和证券。
(4)有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等。
证券托管和证券存管的概念
证券托管是指投资者将持有的证券委托给证券公司保管,并由后者代为处理有关证券权益事务的行为。证券存管是指证券公司将投资者交给其保管的证券以及自身持有的证券统一交给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保管,并由后者代为处理有关证券权益事务的行为。
要点:佣金
要点:过户费
要点:印花税
证券委托的形式
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证券,是通过委托证券经纪商来进行的。客户在办理委托买卖证券时,需要向证券经纪商下达委托指令。委托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分为柜台委托和非柜台委托两大类。
(1)柜台委托。柜台委托是指委托人亲自或由其代理人到证券营业部交易柜台,根据委托程序和必需的证件采用书面方式表达委托意向,由本人填写委托单并签章的形式。
(2)非柜台委托。非柜台委托主要有人工电话委托或传真委托、自助和电话自动委托、网上委托等形式。
股价指数是衡量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尺度,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状态的灵敏信号。股价指数是将计算期的股价或市值与某一基期的股价或市值相比较的相对变化值,用以反映市场股票价格的相对水平。
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步骤和方法
股价指数的编制分为四步:
(1)选择样本股。
(2)选定某基期,并以一定方法计算基期平均股价或市值。
(3)计算计算期平均股价或市值,并作必要的修正。
(4)指数化。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2)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金融市场股票分析篇四
;
摘要:运用传统金融学理论所讲述的各种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们试图另辟蹊径,将视角朝向引起股票等金融价格波动的投资者心理因素,即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基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尤其是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促进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
关键词:股票市场异常现象 行为金融学
传统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他会评估将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然后最大化其期望效用,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基于效用价值论和完全理性假设的现代金融学,运用“均值———方差”模型求得了完全理性投资者的效用边界,在markowitz、tobin、modigliani&miller、sharpe、lintner、black&scholes、ross等人的深入的研究工作构建了相对完美的理论大厦。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的提出,可以看出人的行为有悖于主观效用最大化原则,一些金融学家开始质疑现代金融理论对经济人完全理性的假设前提,同时将重视行为人心理活动的认知主义心理学运用到经济理论中。股票市场波动印证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是数百万人对这些事件将会如何影响他们的未来的认识。换句话说,最重要的是,股票市场是由人组成的(bernard baruch)。金融学家便引入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
一、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表现
(一)从宏观角度来看
笔者考查了1992-2004年我国沪深股市历年的股价综合指数的变动(数据来源见《2005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股价指数的走势难以按牛熊市来划分,时常发生暴涨暴跌的行情,熊市中常发生暴涨行情,牛市中常发生暴跌行情。至1996年初我国股市已完成了牛熊市交替的一个循环,其中1993年2月为牛市与熊市的一个转折点,1993年沪市最高指数达到1560点,而深市的最高指数1052点出现在1994年,均为这一阶段的波峰;1996-2001年,股市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中有小幅的波动;而在2001年沪深两市的股价综合指数的年涨跌幅度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20.8%与-17.4%,相对于2000年的51.5%与58.0%的涨幅发生了股市暴跌,我国股市已经出现了与国民经济增长严重背离的状况;至2004年沪深两市的股价综合指数的年涨跌幅度均仍为负数, 即-15.1%与-16.4%。在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指数随着信心开始上扬,市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向上行情,至4月7日达1783点,涨幅达34.6%。然而好景不长,4月17日德隆系分崩离析,大盘指数应声下落,9月13日收盘仅为1260点,跌幅近30%。2004年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这对于抑制大股东圈钱应有很大作用,是“大利好”的消息,但此后几天大盘也无激烈反应。从利空消息看,按标准金融学理论,央行加息应是很大的利空消息,但股市也无很明显的反响。这说明投资者对市场上的公开信息反映不足,其投资决策行为不能用传统的金融理论来解释。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股票市场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充分研究投资者不同时期的心理因素(情绪)才可以理解股市的总体波动。
(二)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股票的异常波动性
笔者选取了 *st东海a&*st东海b股票的异常波动现象为例:在2005年5月6日至11月4日期间,其日?k线在9月中旬达到了最高点,而后便急剧下跌。在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股票异常波动的公告中指出,其公司的股票出现交易异常波动,股票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但公司主业经营情况正常,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依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异常现象”是指无法用现行的理性资产定价模型予以充分说明的稳定的金融市场上的统计现象,或称“程式化现实”(stylized facts)。股票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归类:一类涉及“总量股票市场”,包括两种主要“谜团”:股票市场溢价谜团(equity premium puzzle),股票市场波动性谜团(volatility puzzle);二类是股票市场可预测性谜团(pre?鄄dictability puzzle);三类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股票的“异常现象”。这里所考查的是“股票市场波动性谜团”,即股票实际价格的波动无法用红利变化、实际利率变化和跨期边际替代率变化等理性因素完全加以解释。
二、股票价格波动性谜团的行为解释
(一)行为金融学家基于“小数定理偏差”的解释
“小数定理偏差”(law of small numbers)是指人们将小样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渐进于总体分布,实际上是反映了样本无关性,是由卡恩曼(an)和特维斯基(y)在1971年提出。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如果投资者根据所公布的红利分配对企业的前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那么投资者实际的投资活动便会夸大红利对投资的导向作用,从而加剧股价的波动。行为金融学的这种分析实际是说人们对红利的变化反应过度,其理论根据就是“小数定理”。
(二)行为金融学家基于“过度自信”的解释
所谓“过度自信”,按照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的解释,就是指人们,尤其是专业人士通常夸大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的人通常将自己对某件不确定事物发生的概率估计设定在非常小的置信区间,也就是夸大自己预测的准确性,带有一定的“自我欺骗”的倾向。所以,如果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话也有可能产生过度波动的价格变化。
以上两点可以归结为投资主体自身对市场信息处理得是否得当,如果存在偏差(如“小数定理偏差”),便会使其做出不当甚至错误的投资决策;再加之投资者对自己的分析能力存在一定的“过度自信”,即使市场出现与之分析结果相悖的现象,他们也不会及时认识到决策的错误性,进而加剧市场的波动。投资者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以及决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素质(主要是专业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资料2000》统计表明:上海股市投资中学历在大专以下的比例接近66%,而本科以上学历约占12.9%。这便使投资主体对股市信息的处理将存在较大的偏差,而个人在信息收集、加工的成本相对较高,因而具有“搭便车”的偏好,也就是看大众的动向而动,极易形成“羊群效应”,放大了股市的正常波动,这也就产生了股票市场波动的“异常现象”。
(三)行为金融学家基于“学习模型”的解释
gervais和odean引入“学习模型”,说明了投资者在不断投资的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并强化他的“过度自信”;其心理学基础实际是“偏执偏差”(simon gervais and , 2001),即指行为人不仅不依据新信息对他初始信念进行修正,反而将新信息错误理解为对他的原有信念的进一步证明,进而强化他对原有信念的信心。
在*st东海a&*st东海b股票异常波动的例子中,其公司主业经营情况正常,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股票的异常波动是由投资者在取得了该公司2005年8月6日所披露的公司200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信息之后,对于信息的处理存在着一定的“过度反应”与偏差,进而影响了其投资行为。按照经济学的解释,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无疑是被“经济人”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激励所驱动的,但由于收到信息不完全的约束和认知偏差的影响,股票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常常是有限理性的。这种有限理性集中表现为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个体投资者所存在的认知偏差,表现为显著的政策依赖性偏差以及过度自信偏差,而过度自信心理诱发下的过度交易行为又会导致投资者财富的损害。基于认知偏差的直接影响,会导致投资者的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行为,加之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过度投机以及“羊群效应”使这种行为对投资者绩效产生很强消极效应,带来股市的异常波动。
三、政策建议
我国由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较短,个体股票投资者尚没有经历充分的市场学习过程,其投资理念及投资心理也并不成型,所以具有“政策市”和“投机市”特征的中国股市更容易诱发投资者出现投资偏差,并造成投资者财富的损失和投资信心的下降,从而引起整个股市的脆弱和动荡。投资者的行为因素特征已经成为左右我国股市运行的一个重要变量,我国股市投资者的构成中,有80%为散户(而美国80%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加之“内幕交易”“造势做局”等活动盛行,使得我国股市的炒作性特别强。同时,股市的过度波动反过来还会影响到投资者的行为,它通过增加投资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导致他们急于兑现隐约出现的一点点增值收益,生怕它们会因股市波动而不翼而飞。这种短线交易的投机行为反过来又加剧了股市的波动,从而形成了一种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一)修正行为变异,促进理性投资
首先要引导广大中小投资者转变投资理念。变短线投资为长线投资,从而跳出投机性强导致股市波动大投机性更强的恶性循环怪圈。其次要积极培育、规范发展机构投资者,使其成为股市投资的主力军。改变我国股市不合理的投资者构成,并指定规范控制投资者的违规行为,使股市中的非系统风险得到充分的分散。
(二)完善制度建设,使规范化的制度引导理性投资
首先要加强股市的立法与监管,股市监管者应建立明确的市场规则与秩序,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股票市场的稳步发展需要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参与,故一切的立法与监管问题都应以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来进行。引导股市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规范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制度,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拥有一个大批经营稳定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可以保证红利水平的稳定增长,从基本面因素上减少股市波动性。其次要制定有关法规禁止误导投资者的股评及信息的刊登,规范信息的取得渠道,以减轻不正当的股市信息对投资者判断力的负面影响。
(三)规范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为理性投资创造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6]应益荣.股价波动的若干研究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工作报告,上海交通大学).2002.05.万方数据(厦门大学图书馆)
相关热词搜索:;
金融市场股票分析篇五
导语: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或投资者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票采用纸面形式或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形式。股票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公司名称、公司成立的e1期、股票种类、票面金额及代表的股份数、股票的编号。股票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发起人的股票应当标明“发起人股票”字样。
(1)股票是有价证券。 (2)股票是要式证券。 (3)股票是证权证券。 (4)股票是资本证券。
(5)股票是综合权利证券。
(1)收益性。收益性是股票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指股票可以为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性。持有股票的目的在于获取收益。股票的收益来源可分成两类:一是来自股份公司;二是来自股票流通。 (2)风险性。股票风险的内涵是股票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离。投资者在买入股票时,对其未来收益会有一个预期,但真正实现的收益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原先的预期,这就是股票的风险。 (3)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股票可以通过依法转让而变现的特性,即在本金保持相对稳定、变现的交易成本极小的条件下,股票很容易变现的特性。通常,判断股票的流动性强弱主要分析三个方面:一是市场深度;二是报价紧密度;三是股票的价格弹性或者恢复能力。 (4)永久性。永久性是指股票所载有权利的有效性是始终不变的,因为它是一种无期限的法律凭证。 (5)参与性。参与性是指股票持有人有权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特性。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份公司的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行使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一)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按股东享有权利的不同,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1.普通股票
普通股票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股票,其持有者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普通股票的股利完全随公司营利的高低而变化。在公司营利较多时,普通股票股东可获得较高的股利收益,但在公司营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顺序上列在债权人和优先股票股东之后,故其承担的风险也较高。与优先股票相比,普通股票是标准的股票,也是风险较大的股票。
2.优先股票
优先股票是一种特殊股票,在其股东权利、义务中附加了某些特别条件。优先股票的股息率是固定的,其持有者的股东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公司营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顺序上比普通股票股东享有优先权。
股票按是否记载股东姓名,可以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1.记名股票
(1)股东权利归属于记名股东。 (2)可以一次或分次缴纳出资。 (3)转让相对复杂或受限制。 (4)便于挂失,相对安全。
2.无记名股票
(1)股东权利归属股票的持有人。 (2)认购股票时要求一次缴纳出资。 (3)转让相对简便。
(4)安全性较差。 (三)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按是否在股票票面上标明金额,股票可以分为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1.有面额股票
(1)可以明确表示每一股所代表的股权比例。 (2)为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
2.无面额股票
(1)发行或转让价格较灵活。(2)便于股票分割。
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公司对公司经营获得的盈余公积和应付利润采取现金分红或派息、发放红股等方式回馈股东的制度与政策。股利政策体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稳定可预测的股利政策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股份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指标。
(1)派现。派现也称现金股利,指股份公司以现金分红方式将盈余公积和当期应付利润的部分或全部发放给股东,股东为此应支付所得税。
(2)送股。送股也称“股票股利”,是指股份公司对原有股东采取无偿派发股票的行为。
(3)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在股东权益内部,把公积金转到“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并按照投资者所持有的股份份额比例的大小分到各个投资者的账户中,以此增加每个投资者的投入资本。
(4)四个重要日期。
①股利宣布日,即公司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
②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确认参加本期股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在此日期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方能享受股利发放。
③除息除权日,通常为股权登记日之后的1个工作日,本日之后(含本日)买入的股票不再享有本期股利。
④派发日,即股利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根据证券存管和资金划转的效率不同,通常会在几个工作日之内到达股东账户。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拆细”,是将1股股票均等地拆成若干股。股票合并又称“并股”,是将若干股股票合并为1股。
从理论上说,不论是分割还是合并,将增加或减少股东持有股票的数量,但并不改变每位股东所持股东权益占公司全部股东权益的比重。理论上,股票分割或合并后股价会以相同的比例向下或向上调整,但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值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把1股分拆为2股,则分拆后股价应为分拆前的一半;同样,若把2股并为1股,并股后股价应为此前的两倍。
但事实上,股票分割与合并通常会刺激股价上升或下降,其中原因颇为复杂,但至少存在以下理由:股票分割通常适用于高价股,拆细之后每股股票的市价下降,便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买;并股则常见于低价股,例如,若某股票价格不足1元,则不足1%的股价变动很难在价格上反映,弱化了投资者的交易动机,并股后,流动性有可能提高,导致估值上调。
(1)增发。增发指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资本额而发行新股。上市公司可以向公众公开增发,也可以向少数特定机构或个人增发。增发之后,公司注册资本相应增加。
(2)配股。配股是面向原有股东,按持股数量的一定比例增发新股,原股东可以放弃配股权。
(3)转增股本。转增股本是将原本属于股东权益的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股东权益总量和每位股东占公司的股份比例均未发生变化,唯一的变动是发行在外的总股数增加了。
(4)股份回购。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从公开市场上买回发行在外的股票,称为“股份回购”。
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该种股票被称为“有面额股票”。股票的票面价值在初次发行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果以面值作为发行价,称为“平价发行”;如果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净资产会发生变化,股票面值与每股净资产逐渐背离,与股票的投资价值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股票的账面价值
股票的账面价值又称“股票净值”或“每股净资产”,在没有优先股的条件下,每股账面价值等于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的.股数。公司净资产是公司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值,从会计角度说,等于股东权益价值。股票账面价值的高低对股票交易价格有重要影响,但是,通常情况下,股票账面价值并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会计价值通常反映的是历史成本或者按某种规则计算的公允价值,并不等于公司资产的实际价格;二是账面价值并不反映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
股票的清算价值是公司清算时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从理论上说,股票的清算价值应与账面价值一致,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有当清算时公司资产实际出售价款与财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一致时,每一股份的清算价值才与账面价值一致。但在公司清算时,其资产往往只能压低价格出售,再加上必要的清算费用,所以大多数公司的实际清算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理论价值,也即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研究和发现股票的内在价值,并将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比较,进而决定投资策略是证券研究人员、投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由于未来收益及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各种价值模型计算出来的内在价值只是股票真实的内在价值的估计值。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供求关系的变化等都会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收益,引起内在价值的变化。
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应由其价值决定,但股票本身并没有价值,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职能作用的现实资本,而只是一张资本凭证。股票之所以有价格,是因为它代表着收益的价值,即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股息红利。股票交易实际上是对未来收益权的转让买卖,股票价格就是对未来收益的评定。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的理论价格是根据现值理论而来的。现值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购买股票和其他证券,是因为它能够为它的持有人带来预期收益,因此,它的价值取决于未来收益的大小。可以认为,股票的未来股息收入、资本利得收入是股票的未来收益,亦可称之为“期值”。将股票的期值按必要收益率和有效期限折算成今天的价值,即为股票的现值。股票的现值就是股票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也就是人们为了得到股票的未来收益愿意付出的代价。可见,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的理论价格就是以一定的必要收益率计算出来的未来收入的现值。
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由股票的价值决定,但同时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供求关系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的。由于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股票的市场价格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波动性特征。
在自由竞价的股票市场中,股票的市场价格不断变动。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或者说是买卖方力量强弱的转换。根据供求规律,价格是供求对比的产物,同时也是恢复供求平衡的关键变量。在任何价位上,如果买方的意愿购买量超过此时卖方的意愿出售量,股价将会上涨;反之,股价就会下跌。从根本上说,股票供求以及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预期。买方之所以愿意按某个价位买进股票,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持有该股票带来的收益超过了目前所花资金的机会成本(比如说,预期股价将会上涨、预期公司将派发较高红利),换言之,认为该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同理,卖方之所以愿意出售股票,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该价格被高估了,将来可能下跌。当然,某些特殊原因也可能产生股票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比如为了夺取或保持公司控制权而买入股票,履行某种承诺(如期权到期行权)而买进股票。同样,股票持有人也可能因为流动性挤压或者财产清算等原因而卖出股票。
股份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股票价格的基石。从理论上分析,公司经营状况与股票价格正相关,公司经营状况好,股价上升;反之,股价下跌。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各项来分析: (1)公司治理水平与管理层质量。 (2)公司竞争力。 (3)财务状况。会计报表是描述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种相对客观的工具,分析公司财务状况,重点在于研究公司的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①营利性。公司营利水平高低及未来发展趋势是股东权益的基本决定因素,通常把营利水平高的公司股票称为“绩优股”,把未来营利增长趋势强劲的公司股票称为“高增长型股票”,它们在股票市场上通常会有较好的表现。
②安全性。公司的财务安全性主要是指公司偿还债务从而避免破产的特性,通常用公司的负债与公司资产和资本金相联系来刻画公司的财务稳健性或安全性。而这类指标同时也反映了公司自有资本与总资产之间的杠杆关系,因此也称为“杠杆比率”。除此之外,财务安全性分析往往还涉及债务担保比率、长期债务比率、短期财务比率等指标。
③流动性。公司资金链状况也是影响经营的重要因素,流动性强的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尤其在经济低迷时期,这一类公司股票往往会有较好的表现;反之,流动性脆弱的公司,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容易陷入技术性破产。衡量财务流动性状况需要从资产负债整体考量,最常用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销售周转率等。
(4)公司改组或合并。公司改组或合并有多种情况,有的是为了扩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有的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有的是为了控股,也有的是为操纵市场。公司改组或合并总会引起股价剧烈波动,但要分析此举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是否有利,改组或合并后是否能够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这是决定股价变动方向的重要因素。
股票市场中,经常观察到某一行业(例如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商业零售、房地产)或者板块(例如新能源板块)的股票在特定时期中表现出齐涨共跌的特征,这说明,在这些股票中,存在着某种行业性或产业性的共同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称为行业/部门分析。
1.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公司收入或利润的来源比重,目前我国常见的分类标准包括中国证监会2001年制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行业分布标准》以及由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联合发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等。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例,其把上市公司按三级分类,分别列入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综合类共12个门类及若干大类和中类。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参照gics,于2007年5月31日对沪市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进行了调整,分为金融地产、原材料、工业、可选消费、主要消费、公用事业、能源、电信业务、医药卫生、信息技术十大行业。
2.行业分析因素
行业因素包括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常见的有:
(1)行业或产业竞争结构。 (2)行业可持续性。 (3)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4)监管及税收待遇——政府关系。 (5)劳资关系。 (6)财务与融资问题。 (7)行业估值水平。
3.行业生命周期
根据产业周期理论,任何产业或行业通常都要经历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四个阶段。即使行业不同,处于相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行业,其所属股票价格通常也会呈现相似的特征。
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影响股票价格的特点是波及范围广、干扰程度深、作用机制复杂和股价波动幅度较大。
(1)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是否能持续稳定地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是影响股票价格能否稳定上升的重要因素。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运行势态良好,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较好,它们的股票价格会上升;反之,股票价格会下降。
(2)经济周期循环。社会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交替,每个周期一般都要经过高涨、衰退、萧条、复苏4个阶段,即所谓的景气循环。经济周期循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显著,可以这么说,是景气变动从根本上决定了股票价格的长期变动趋势。
(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有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等政策目标。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也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有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或是通过增加财政盈余或降低赤字,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增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和股息派发。其二,通过调节税率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提高税率,企业税负增加,税后利润下降,股息减少;反之,企业税后利润和股息增加。其三,干预资本市场各类交易适用的税率,直接影响市场交易和价格。其四,国债发行量会改变证券市场的证券供应和资金需求,从而间接影响股票价格。
(5)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变化通过以下途径影响股票价格:
①绝大部分公司都负有债务,利率提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净利润和股息相应减少,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利息负担减轻,公司净营利和股息增加,股票价格上升。
②在市场资金量一定的条件下,利率提高,其他投资工具收益相应增加,一部分资金会流向储蓄、债券等其他收益固定的金融工具,对股票需求减少,股价下降;若利率下降,对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减少,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上升。
③利率提高,一部分投资者要负担较高的利息才能借到所需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如果允许进行信用交易,买空者的融资成本相应提高,投资者会减少融资和对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下降;若利率下降、投资者能以较低利率借到所需资金,增加融资和对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上涨。
(6)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抑制股票市场的作用。通货膨胀是因货币供应过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在通货膨胀之初,公司会因产品价格的提升和存货的增值而增加利润,从而增加可以分派的股息,并使股票价格上涨。在物价上涨时,股东实际股息收入下降,股份公司为股东利益着想,会增加股息派发,使股息名义收入有所增加,也会促使股价上涨。通货膨胀给其他收益固定的证券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通货膨胀风险,投资者为了保值,增加购买收益不固定的股票,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价也会上涨。但是,当通货膨胀严重、物价居高不下时,企业因原材料、工资、费用、利息等各项支出增加,使得利润减少,引起股价下降。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经济秩序紊乱,使企业无法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同时政府也会采取治理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和相应的措施,此时对股票价格的负面影响更大。
(7)汇率变化。汇率的调整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很大,有利有弊。传统理论认为,汇率下降,即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同时会引起境外资本流入,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增加;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而有利于出口,同时会导致境内资本流出,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下降。汇率变化对股价的影响要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而定。若汇率变化趋势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较为有利,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具体地说,汇率的变化对那些在商品进出口和资本项目两方面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或地区)和企业的股票价格影响较大。
(8)国际收支状况。一般地说,若一国国际收支连续出现逆差,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会采取提高国内利率和提高汇率的措施,以鼓励出口、减少进口,股价就会下跌;反之,股价会上涨。
政治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很大,往往很难预料,主要有:
(1)战争。战争是最有影响的政治因素。战争会破坏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停滞、生产凋敝、收入减少、利润下降。战争期间除了工业以外,大部分企业都会受到严重打击。战争又使投资者风险明显增大,在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愿望降到最低点。特别是全面的、长期的战争,会使股票市场受到致命打击,股票价格会长期低迷。
(2)政权更迭、领袖更替等政治事件。这些事件的爆发都会影响社会安定,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和投资行为,引起股票市场的涨跌变化。
(3)政府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重要法规的颁布等。这些会影响投资者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从而也会引起股票价格变动。
(4)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更趋紧密,加之先进通信工具的运用,国际关系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致各国股市发生敏感的联动。因发生不可预料和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或不幸事件,给公司带来重大财产损失而又得不到相应赔偿,股价会下跌。
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股价变动影响很大。在大多数投资者对股市抱乐观态度时,会有意无意地夸大市场有利因素的影响,并忽视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从而脱离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而纷纷买进股票,促使股价上涨;反之,在大多数投资者对股市前景过于悲观时,会对潜在的有利因素视而不见,而对不利因素特别敏感,甚至不顾发行公司的优良业绩大量抛售股票,致使股价下跌。当大多数投资者对股市持观望态度时,市场交易量就会减少,股价往往呈现盘整格局。股票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由于信息不灵,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投资技巧,往往有严重的盲从心理,而有的人就利用这一盲从心理故意制造假象、渲染气氛,诱使中小投资者在股价上涨时盲目追涨,或者股价下跌时恐慌抛售,从而加大了股价涨跌的程度。
(三)政策及制度因素
为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各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所依照证券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因突发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术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证券交易所根据需要,可以对出现重大异常交易情况的证券账户限制交易。有的证券交易所对每日股票价格的涨跌幅度有一定限制,即涨跌停板规定,使股价的涨跌会大大平缓。另外,当股票市场投机过度或出现严重违法行为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平抑股价波动。
人为操纵往往会引起股票价格短期的剧烈波动。因大多数投资者不明真相,操纵者乘机浑水摸鱼,非法牟利。人为操纵会影响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违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旦查明,操纵者会受到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
普通股票是标准的股票,通过发行普通股票所筹集的资金,成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即向股东正式交付股票。普通股票的持有者是股份公司的基本股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1)公司重大决策参与权。股东基于股票的持有而享有股东权,这是一种综合权利,其中首要的是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股份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作为普通股票股东,行使这一权利的途径是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
(2)公司资产收益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普通股票股东拥有公司盈余和剩余资产分配权,这一权利直接体现了其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这一要求又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普通股票股东有权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二是普通股票股东在股份公司解散清算时,有权要求取得公司的剩余资产。
(3)其他权利。除了上面两种基本权利外,普通股票股东还可以享有由法律和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其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还有以下主要权利:第一,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第二,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依法转让。股东转让股份应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公司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转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限制。第三,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有权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购新股。股东大会应对向原有股东发行新股的种类及数额作出决议。股东的这一权利又称“优先认股权”或“配股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责任,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如违反有关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优先股票与普通股票相对应,是指股东享有某些优先权利(如优先分配公司营利和剩余财产权)的股票。相对于普通股票而言,优先股票在其股东权利上附加了一些特殊条件,是特殊股票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优先股票的内涵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一方面,优先股票作为一种股权证书,代表着对公司的所有权。这一点与普通股票一样,但优先股票股东又不具备普通股票股东所具有的基本权利,它的有些权利是优先的,有些权利又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优先股票也兼有债券的若干特点,它在发行时事先确定固定的股息率,像债券的利息率事先固定一样。
优先股票是一种特殊股票,虽然它不是股票的主要品种,但是它的存在对股份公司和投资者来说仍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对股份公司而言,发行优先股票的作用在于可以筹集长期稳定的公司股本,又因其股息率固定,可以减轻利润的分派负担。另外,优先股票股东无表决权,这样可以避免公司经营决策权的改变和分散。其次,对投资者而言,由于优先股票的股息收益稳定可靠,而且在财产清偿时也先于普通股票股东,因而风险相对较小,不失为一种较安全的投资对象。优先股票因收入稳定,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小,风险较低,适宜中长线投资。在国外,大部分优先股票为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稳健型机构投资者所持有。当然,持有优先股票并不总是有利的,比如,在公司经营有方、营利丰厚的情况下,优先股票的股息收益可能会大大低于普通股票。
优先股票的具体优先条件由各公司的公司章程加以规定,一般包括:优先股票分配股息的顺序和定额,优先股票分配公司剩余资产的顺序和定额,优先股票股东行使表决权的条件、顺序和限制,优先股票股东的权利和义务,优先股票股东转让股份的条件等。
(1)股息率固定。普通股票的红利是不固定的,它取决于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营利水平。而优先股票在发行时就约定了固定的股息率,无论公司经营状况和营利水平如何变化,该股息率不变。
(2)股息分派优先。在股份公司营利分配顺序上,优先股票排在普通股票之前。各国公司法对此一般都规定,公司营利首先应支付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缴纳税金;其次是支付优先股股息;最后才分配普通股股利。因此,从风险角度看,优先股票的风险小于普通股票。
(3)剩余资产分配优先。当股份公司因解散或破产进行清算时,在对公司剩余资产的分配上,优先股票股东排在债权人之后、普通股票股东之前。也就是说,优先股票股东可优先于普通股票股东分配公司的剩余资产,但一般是按优先股票的面值清偿。
(4)一般无表决权。优先股票股东权利是受限制的,最主要的是表决权限制。普通股票股东参与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主要通过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而优先股票股东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投票表决权,不享有公司的决策参与权。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讨论涉及优先股票股东权益的议案时,他们才能行使表决权。
(1)累积优先股票和非累积优先股票。这种分类的依据是优先股票股息在当年未能足额分派时,能否在以后年度补发。
累积优先股票是指历年股息累积发放的优先股票。股份公司发行累积优先股票的目的主要是保障优先股票股东的收益不因公司营利状况的波动而减少。由于规定未发放的股息可以累积起来,待以后年度一起支付,这就有利于保护优先股票投资者的利益。
非累积优先股票是指股息当年结清、不能累积发放的优先股票。非累积优先股票的特点是股息分派以每个营业年度为界,当年结清。如果本年度公司的营利不足以支付全部优先股股息,对其所欠部分,公司将不予累积计算,优先股票股东也不得要求公司在以后的营业年度中予以补发。
(2)参与优先股票和非参与优先股票。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在公司营利较多的年份里,优先股票除了获得固定的股息以外,能否参与或部分参与本期剩余营利的分配。
参与优先股票是指优先股票股东除了按规定分得本期固定股息外,还有权与普通股票股东一起参与本期剩余营利分配的优先股票。
非参与优先股票是指除了按规定分得本期固定股息外,无权再参与对本期剩余营利分配的优先股票。非参与优先股票是一般意义上的优先股票,其优先权不是体现在股息多少上,而是在分配顺序上。
(3)可转换优先股票和不可转换优先股票。这种分类的依据是优先股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否转换成其他品种。
可转换优先股票是指发行后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持有者将它转换成其他种类股票的优先股票。在大多数情况下,股份公司的转换股票是由优先股票转换成普通股票,或者由一种优先股票转换成另一种优先股票。
不可转换优先股票是指发行后不允许其持有者将它转换成其他种类股票的优先股票。不可转换优先股票与转换优先股票不同,它没有给投资者提供改变股票种类的机会。
(4)可赎回优先股票和不可赎回优先股票。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该优先股票能否由原发行的股份公司出价赎回。
可赎回优先股票是指在发行后一定时期,可按特定的赎买价格由发行公司收回的优先股票。一般的股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永久的,因为它的有效期限是与股份公司的存续期并存的。
而可赎回优先股票却不具有这种性质,它可以依照该股票发行时所附的赎回条款,由公司出价赎回。股份公司一旦赎回自己的股票,必须在短期内予以注销。
不可赎回优先股票是指发行后根据规定不能赎回的优先股票。这种股票一经投资者认购,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由股份公司赎回。由于股票投资者不能再从公司抽回股本,这就保证了公司资本的长期稳定。
(5)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票和股息率固定优先股票。这种分类的依据是股息率是否允许变动。
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票是指股票发行后,股息率可以根据情况按规定进行调整的优先股票。这种股票与一般优先股票股息率事先固定的特点不同,它的特性在于股息率是可变动的。
但是,股息率的变化一般又与公司经营状况无关,而主要是随市场上其他证券价格或者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化作调整。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票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各种有价证券价格和银行存款利率经常波动以及通货膨胀的情况。发行这种股票,可以保护股票持有者的利益,同时对股份公司来说,有利于扩大股票发行量。
股息率固定优先股票是指发行后股息率不再变动的优先股票。大多数优先股票的股息率是固定的,一般意义上的优先股票就是指股息率固定优先股票。
金融市场股票分析篇六
导语: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关于股票市场的相关内容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票采用纸面形式或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形式。股票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公司名称、公司成立的日期、股票种类、票面金额及代表的股份数、股票的编号等。股票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发起人的股票应当标明“发起人股票”字样。
要点:股票是综合权利证券
股票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收益性
(2)风险性
(3)流动性
(4)永久性
(5)参与性
要点:按股东享有的权利划分
要点:按是否记载股东姓名划分
要点:按是否在股票面上标明金额划分
金融市场股票分析篇七
;
摘要:有效市场理论是传统微观金融即金融经济学的支柱性的理论,其始终是国内外证券市场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以2007年至2011年的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盘价为分析样本,利用基于时间序列中的自相关性检验、游程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上海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情况和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以沪市为例的关于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的类型的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弱有效性序列 相关性检验 游程检验
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着监管不规范、信息不对称、投机过度、市场操纵等现象,降低了市场有效性,制约了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得以充分利用。市场效率是决定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的重要因素。传统上,学者们将证券市场的效率分为内部效率以及外部效率。所谓内部效率就是指市场的交易运作效率;外部效率指证券市场的价格反应资产价值的效率,其衡量的标准是对于各种影响资产价值的信息,证券市场的价格能否做出迅速并且合理的反应,从而能够符合证券资产的内在价值。有效市场(emh)的概念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提出,阐述了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与各类信息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理论中研究证券市场外部效率的理论之一。本文拟以有效市场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自相关检验、游程检验等方法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
一、理论概述
有效市场理论在传统资本市场学说的基础上建立,承认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并在资本市场有效营运的前提下,将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作为研究中心。有效市场描述的状态是,在金融市场上,有关某一种金融资产的相关确切信息能够及时、有效、普遍地传递给每一位投资者,帮助投资者建立或修正对资产价值的走势的预期,从而达到引导投资者采取相应的买卖行为,将这些信息反映到资产价格上。在这一假说下,由于投资者能够利用完全的信息迅速地调整价格,从而也能导致市场迅速的反应并调整,因此没有任何投资者能够获得高于市场收益率的超额收益,而只能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与大多数人近似的平均的市场收益率。
综上,有效市场假说要求市场在决定证券价格时所运用的信息与人们在对证券价格进行估计时所使用的信息相同。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种类的不同也会存在出不同效率的证券市场。emh将证券市场的信息类型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种是证券市场历史表现的真实数据,即与证券市场交易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历史股价、成交量等;第二种是上市公司依据已有的法律法规公布的公开信息,即一切可公开获得的布告内容如公司的财务及重大事项公布等方面有关的信息,如公司的财务表,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以及重大事项公布等;三为内幕消息,即只有公司内部人员或其他有关系的人员通过内部渠道才能获知的外部难以知晓的消息,如公司并购重组决议,公司内部管理层拟变更人事等。根据哈里罗伯茨(1967)年的研究,其在上述信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不同效率的市场。
弱有效市场:在弱有效市场中,证券的历史价格时间序列中,已经包含的所有信息如证券价格等,能够充分的反映在相应的资产价格水平上。如若这些历史信息对证券未来的价格变动不会有影响,则认为这样的证券市场达具有弱有效性。弱有效性市场假说认为,任何为预测证券未来价格走势为目的的,而对以往价格变动情况进行的技术分析没有意义。
半强型有效市场:是指市场不仅能反映市场交易的历史信息,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市场上的所有公开信息,比如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司的重大事项等,学术界一致认为当市场达到半强型有效的时候,此时无论进行怎样的基本面的分析或者是基于历史股价的技术分析都是难以取得有效的分析结果的,此时几乎无法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超额收益。
强有效市场:强有效市场中的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公开有效信息以及内幕消息等,若所有的这些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变动都没有任何影响,那么证券市场就达到了强有效。因此在强有效市场上,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凭借其地位和特殊信息渠道来获得超额收益,内幕消息也无法起到作用。
emh是现代金融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推导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套利定价模型(apt)等经典经济学模型,因而市场有效意义重大。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的重要意义要求人们对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现状进行检验和评估。
自从法玛提出emh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运用了大量的数理经济学模型,对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的实证检验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检验证券价格是否具有随机游走特性,即在特定的历史信息下, 考察某一时间序列中证券的价格变动是否是随机的;二是制定某种依存于交易规律的策略并观察改交易策略是否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三是对特定交易者的行为进行观察,如专业投资者或内幕人员等,看其能否获得超额收益。
对弱有效市场来说,其强调的是证券价格的随机游走,具体来讲,这种研究主要从自相关的角度进行验证。
对半强型有效市场的检验主要是验证股票价格能否充分迅速地反应任何公开信息,检验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对特定的交易策略进行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低市盈率效应检验,即投资于不同市盈率的公司证券组合,观察投资组合收益率是否因市盈率不同而产生差异。另一种方法是小公司效应检验,即设计交易策略,投资于不同规模公司的证券组合,检验公司规模对收益率是否有影响。二是对市场延迟反应的检验,典型方法有累计超常收益(car)分析法。该方法将上市公司分为盈利程度高和低的两组,以上市公司在盈利信息公布时间前后一段时期为样本时限,分别估计各公司的夏普模型和累计超常收益率,从而研究累计超常收益在盈利信息公布的时间前后的状态变化趋势。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对公司的业绩进行测定。
二、文献综述
俞乔是我国早期对市场有效假说验证的学者,其在1994年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其股票市场未达到有效,股价的波动收到外部消息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并存在较为显著的周期性,同时其进一步对未来股票周期性波动进行预测。
吴世农在1996年利用自相关分析,分析了沪深两市20种股票的日收益率,认为其时间序列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变动趋势,但由于样本和时间的选取,其认为这种结果并不能草率得到我国股市已达弱有效性的结论。
李全亮在2007年基于2003年至2007年共四年的深圳股市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的综合价格指数和收益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游程检验,最终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深圳股市已具有弱有效性的假定,但尚处于初始阶段。
本文在以上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股市数据,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方法,对当前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
三、实证研究
本文以上证指数2007年1月4日至2011年11月9日之间的日收益率为样本,运用序列相关性检验和游程检验方法对沪市股价的弱有效性进行验证。
(一)序列相关性检验
为了准确地描述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构造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首先是自相关的检验,如果股票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呈现随机游走,则其不存在自相关。
构建三阶自回归模型如下:
由此可知,在ɑ=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有充分理由证明沪市的本期的收益率指数与前三期收益率指数具有相关性。
但是以上分析过程只检验了本期t收益率指数与滞后三期(t-1,t-2,t-3)的收益率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不足以完全确定股价波动是否具有随机性,因此,一般运用box-pierce的q检验,能够在更大的时间范围内检验收益率序列是否具有的相关性。
对于收益率rt的时间序列,可得到滞后期为k期的样本皮尔逊相关系数。
则q(k)应当服从自由度为k的卡方分布。以“日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为0”为原假设,根据和ɑ和k的值由统计表查出临界值,并计算q(k)的值,若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反之则无法拒绝原假设。
取k=8,显著性水平ɑ=0.05。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q检验结果均小于临界值,因而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没有充分理由认为股价波动不是随机的。
(二)游程检验
游程检验也可以对股票价格波动的随机性的进行检验,这种检验方法可以消除异常值对数据建模的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游程检验中,我们定义股票价格上升时用 “+”表示,股票价格下降用 “-”表示,同一个标志的一个序列称为一个游程。过小的游程数表示股票价格经常单向变化,所以可预测性是比较强的。如果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满足随机游走,在样本足够大的情况下,总游程数s应趋于正态分布。
取显著性水平ɑ=0.05,使用双尾检验,可知四各阶段均通过了游程检验,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沪市股价波动具有随机性。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检验结果显示,上海股票市场已达到弱有效性。但仅以有限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一个普遍的命题,会使得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概率或然性。而过分强调假设和数学模型会将问题简单化,使研究结果脱离实际。因而,必须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认识我国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市场有效性假说已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噪音学派认为信息收集成本的存在必然导致证券价格中包含噪音,行为金融学也认为真实市场中存在噪音并且套利是有限的,市场不会达到有效。而现实的股市中则出现“异象”,如价值效应、规模效应、季节效应、小公司效应、低市盈率效应等,也说明了市场有效性假说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在样本容量方面,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至少应取5年的数据,样本容量过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度量期选择方面,本文以股票日收益率为研究对象,这在扩大了样本容量、避免因时间跨度过长掩盖收益率变动趋势的同时,无法剔除突发事件对股价的影响,因而检验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误。
在数学模型方面,使用数学模型对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是一个“双重测试”的过程,这既是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也是对数学模型本身的检验。在市场有效时,由于错误的模型,可能会导致无效的结论;反之,当市场无效时,可能会得到有效的结论。同时,大多数计量模型均要求严格的假设条件,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使得这些前提假设往往不能全部满足,因而以此为基础的模型运用结果也会与实际情况产生一定的偏离。
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我国股市起步晚,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较少,广大散户投资者仍缺乏投资理性,存在“羊群现象”,同时,信息的完整性、分布均匀性和时效性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仅根据随机游走模型得出的结论不足以表明我国股市已达到弱有效市场。实证检验得出股价随机游走的结论可能由我国我国公开发表的信息有限,投资者对历史信息依赖性很强导致。
综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结果,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应当加强对这一市场的引导和监管,从建立完全竞争市场入手,扩大市场容量,增加证券供给;完善信息披露,加强证券监管;改善投资者结构,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资信管理和评级制度,正确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只有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得以提高,才能保持其与国民经济运行的一致性,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效应和改革效应,使国民经济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2]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
[3]李全亮深圳股市弱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企业经济,2007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