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课文《捞铁牛》 捞铁牛的过程四个六篇(模板)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4-07 00:00:00    小编:菟菟神剪

最新小学课文《捞铁牛》 捞铁牛的过程四个六篇(模板)

小编:菟菟神剪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捞铁牛课文原文插图篇一

1.          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2.          了解怀丙和尚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3.          认识浮力,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4.          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本质。

二、     教学重点: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三、     教学难点 :对浮力的认识及利用

变无声为有声来解决难点。

五、     教学方法:

1.          借助多媒体建立供对比模型,通过对比,启发学生思维,达到实质性认识水的浮力的目的。

2.          借助多媒体显示,以便教师根据课文文字叙述更好地讲解学生形象地感知捞铁牛前的四项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经过。

3.          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综合功能、教学时效。

六、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

二)     学习第3自然段:

1.          整件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同时演示多媒体(四项准备工作动画

片)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在

捞铁牛前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2)检查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          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三段课文。(多媒体)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数数这段有几句?

(2)划出每句重点词,想想每句说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多媒体

(1)讲读第一句

①出示第一句话,并给“潜、摸”作上重点记号(多媒

体出示)

②多媒体演示“潜水摸牛”动画过程。

③小结、归纳,多媒体出示“潜水摸牛”字样。

(2)对于第2、3、4句的教学方法同上,其中“装满”、“结实”、“很粗”、“紧紧”这些词作注重记号,先后打出“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栓”多媒体演示字样。

(3)出示练习: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用直线连起

来。

第一步           备船装沙

第二步           潜水摸牛

第三步           牛架相栓

第四步           并船搭架

(4)齐读课文

三)     学习四、五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          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2.          检查自学情况。

3.          演示打捞铁牛动画片。

(二)精读课文

1.          出示第4、5段课文(多媒体出示)

要求: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分小组议一议。

2、检查自学情况(分小组汇报)

3、师进一步 (1)为什么船会上浮?(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船身变化。

(2)为什么绳子越绷越紧?(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绳索、铁牛。

(3)为什么能把铁牛拔起?这与前面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关系?

(4)为什么不把铁牛“载”上岸,而要“拖”上岸?(演示动画片)

(5)从拔铁牛到拖铁牛,这都是靠什么呢?(水的浮力)

4、演示(多媒体出示)

(1)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先让水手们        ,接着      ,最后        (分别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捞牛的三个步骤)。

(2)船越(    ),装的沙就越(    ),船的重量就越(    ),船身就下沉的越(    ),离铁牛的距离也就越(    );铲去黄沙,船身渐渐上(    ),离铁牛的距离越来越(    ),所以绳子越绷越(    ),因此,铁牛被(    )出了淤泥;最后又将铁牛顺水拖回,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    )。怀丙和尚不愧是(    )(    )(    )工程家。

5、出示板书(多媒体出示)

潜水摸牛

备船装沙

准备工作    并船搭架

打捞过程    划船拖牛            

拖牛上岸

6、师小结:

(1)读完了课文,我们知道: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原来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它们送回来。

(2)我们该怎样读怀丙和尚说的话呢?(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3)能举例说说人们怎样利用水的浮力吗?

(4)今天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打捞铁牛呢?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捞铁牛课文原文插图篇二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怀丙和尚做了哪些工作才把铁牛捞上来。

2、理解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道理。

3、学习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准备

实验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科学吗?爱科学吗?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科学的奥秘吧。

老师做有关“水的浮力”的演示,质疑:

二、学习第二部分

(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拴牛绑架)

2、指导朗读,注意:动词要读重音,把这些准备工作突出出来。

三、学习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同学们合作学习,要求认真读书,思考:(出示投影题)

(1)怀丙和尚把准备工作做好后,是用什么力量捞起铁牛?

1、学生自由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2、师生交流。

师做“捞铁牛”的演示:

(2)交流:课后思考·练习3中的语句。(出示投影)

①学生读这段话。

②带点词语: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越绷越紧→把铁牛

向上拔

(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铁牛被向上拔。)

3、指导朗读。(带点词语要朗读得特别分明。两个“慢慢地”、“越绷越紧”要读出味道来。)

4、师读第五自然段。

(1)引导质疑:怀丙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呢?

(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放在水里拉回来,可以省力气。)

(2)多么聪明的和尚呀!把第四、五自然段读一读。

5、师读第六自然段质疑:

“这样的办法”是指怎样的办法?

(如:潜水摸牛为的是更好的确定打捞办法;备船装沙为的是铲掉泥沙后船身可以向上浮;拴船搭架为的是使船只平稳增加浮力;用两只船是考虑牛笨重,需要极大的力量;拴牛绑架为的是船只上浮时,能把铁牛从淤泥中拔出来。)

师小结:从这些准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怀丙和尚以科学的态度做了细致、周密的思考和安排,说明他有聪明的才智。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写和尚是谁,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和尚的赞颂之情。)

2、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呢?

五、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投影)

六、延伸课外

想象一下,在当时还有什么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要是现在呢?

(让学生明白,在当时怀丙和尚的打捞方法是最好的办法。现在科学的打捞办法有:浮筒打捞、浮吊打捞……)

板书设计

准备: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拴牛绑架怀丙和尚

文本框: 捞铁牛

利用浮力

打捞: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绷紧→铁牛上拔出色的工程家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捞铁牛课文原文插图篇三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词.

4.朗读课文.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教学重点: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媒体设计:字卡,浮力实验器具,字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看书听朗读录音.

三.布置自学.(字幕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继续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后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学生质疑。

6.五.作业: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

二.出示思考讨论题。(字幕)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了什么?

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样?

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

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导拨。

1.第一个问题,抓住“议论纷纷”这个词进行导拨。(议论纷纷,是说许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办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怀丙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2.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共有四句话,按顺序讲了四项准备工作:(1)摸清铁牛沉在哪;(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3)拴船搭好架子;(4)下水把铁牛拴住。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3.第三个问题,引导读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2)水手们使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3)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再用同样的办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追问:运回行吗?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4.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怀丙指挥捞铁牛的过程理解。

四. 动手实验,加深理解。

1.实验准备工作:

(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增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

五.总结课文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六. 作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被水冲走

潜水找牛

备船装沙

准备工作

并船搭架

拴牛连架

打捞铁牛     铲沙 划桨 拖上岸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捞铁牛课文原文插图篇四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三课时

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二大段

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

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四大段

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

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

五、质疑问难

学习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课堂练习

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

(略)

八、课后作业 (2、3题选作一题)

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17、捞铁牛

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摸位置

准备捞:大船并排拴紧、结实木料搭架

装满泥沙、 粗绳

捞回来→利用水的浮力

┕→出 色 的 工 程 家←┘

(略)

(主要安排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教学内容)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捞铁牛课文原文插图篇五

本文讲的是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学情分析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怀丙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科学道理。

(2)能简要地复述捞铁牛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重点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过程。

(2)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运用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捞铁牛的,体会他的出色,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学习怀丙和尚认真分析、深入研究、运用自然界自身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做“捞铁牛”实验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指名说说故事,其实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捞铁牛的困难,为体会怀丙的出色做铺垫。

1、教师导读:为什么捞铁牛?请同学们读文,找一找。

3、大家读相关语句。

5、学生自由读文,找出相关的词句,说一说。

预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易打捞;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6、教师:洪水退后,马上要修浮桥,人们议论什么呢?请你们开动脑筋,想象人们议论的内容。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议论,营造“议论纷纷”的氛围。

9、学生想象当时情景,现场表演人们听了和尚的话后的反应。(从现场表演中,让学生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及打捞铁牛的不易。)

10、生齐读和尚的话:“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师板书)

11、指导体会“还”字的作用。

(二)读文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

2、指名读有关段落【3、4自然段】

3、为了打捞铁牛,怀丙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并用数字标出重点词。

4、指名反馈,补充完善。

【1】摸清地点;【2】备船装沙;【3】拴船搭架;【4】两头拴牢。

5、再请四位同学开火车读第三段的四句话,体会这段的有序。

6、引导学生讨论:怀丙做的这四项准备工作和成功打捞有什么关系?

7、集体交流中体会准备的必要,体会怀丙的出色。

8、感情朗读准备部分,表达出对怀丙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三)学习打捞部分

1、导读打捞部分:思考打捞过程是分几步做的?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铁牛的过程。

3、生齐读第三、四自然段。

4、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用简笔画绘制出打捞前的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

5、教师巡视、指导。

6、抽生上台绘制。

7、师生共同评议、完善。

8、看图复述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1】同桌互说【2】指名复述(小组为单位)【3】师生共评。

9、说说和尚怎样打捞第二只铁牛的?

10、学生再深入课文,是否还有疑问的地方?(学生自读、自悟,彼此交流解惑)

三、实践探究

1、实验准备工作:(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淤泥。(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3)用一根小棒,表示木架,拴住两个大盒子(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4)用一根小绳子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住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小组演示打捞过程

3、同学之间交流演示经验、体会。

四、课堂总结

2、学习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教师小结:怀丙和尚在当时科学技术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送回来,不愧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是个充满智慧的人。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怀丙学习,遇到事情要认真观察,多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请同学们回去将做的小实验按事情先后顺序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捞铁牛

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

运用自然规律

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反思:

上课时,当讲到本文重点捞铁牛的准备工程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读,理清顺序,再抽生上台演示。学生一听画画,兴趣很浓,纷纷举手。我抽了班上的小画家明明来画打捞的准备过程。当他画完后,便全班评价,张港说:“整体画得不错,但船的位置不对,不是分开,应并排拴紧。”就这样,经过同学们的加工补充,更好地完善了打捞铁牛的准备过程。同样我用这种方法又画出了打捞铁牛的过程。

由于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兴趣浓厚。我我又趁机说:“谁能当解说员,看图把怀丙捞铁牛的过程说出来呢?”学生一听,纷纷举手上台说,还真说得不错。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实验工具来做实验,学生们更来劲了,便做便交流经验。可想而知,在此基础上,总结文章中心就容易多了。

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很快过去了,学生学得愉快,我也教得轻松。看来课堂上只有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才不会觉得教累。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捞铁牛课文原文插图篇六

一 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

二 提出研读专题,突破教学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学生的表现都很积极踊跃,

今天我执教了《捞铁牛》一课。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一、取得优点

1、在突出重点部分,也就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部分,通过课件动画展演,学生理解和掌握较好,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准备工作的第三步,并船搭架,学生不易理解,我有效地利用课件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并船搭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准备工作。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2、做到对学生适时地鼓励,在课上几名基础较差的同学胆子小,不敢回答问题,在我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回答问题,我想经过这节课的锻炼,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二、存在不足

1、还不能准确的把握课堂时间,在难点的突破上不够到位,没有达到水到渠成。由于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浮力的知识,这段时间用的少,有些操之过急,过于牵强,因此学生感悟说得少。尤其是运用“先-再-然后-又-”句式说话时,如果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然后教师在适时地帮学生一把,就会很好的突破难点。

2、我对教学课件虽然知道适时出现,但演示还不够熟练,还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学会自己制作课件,才会得心应手。

3、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的调动,这与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比较抽象、枯燥,不能很好的投入到文本中分不开的。

三、改进措施

1、我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

2、平时抽时间学习课件制作,争取早日能自己制作课件。

以上是我教学这一课的粗浅感受,还很不全面,还需各位领导、老师给予点评。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捞铁牛》时,就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先……然后……再……又……)接着通过覆盖式投影片按顺序分步演示这四项准备工作,并体会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进而总结出:写文章应做到“言之有序”。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2.落实目标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

语文课应该以读为本,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这节课为了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便落实了“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接着再让学生通过“读”来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总之,教学中始终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教学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立学习的机会,如在第二段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多读,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进而达成目标。在教学第三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