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1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4-08 00:00:00    小编:数字游牧人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10篇)

小编:数字游牧人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一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加工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比较、分析、综合等心理操作,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种知识处理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同时以一定的媒体形式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处理,即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知识的加工与处理。由于这种教学设计理念只关注知识的处理,因而被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也称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自己建构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由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又被称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只重视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其结果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度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其结果是,学生自我探索,无法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知识传授。即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都存在明显缺陷,两者都过分强调教与学的某个方面,而将教与学割裂开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开始以行为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行为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leont’ev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行为理论属于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最早被前苏联应用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设备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bonnie nardi等人将行为理论引入美国等西方国家。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是人与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过程,人类行为的产生来自于主观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之中。行为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应将学生与知识统一起来,实现学生与知识的`双向交互,最终达到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

行为理论通过构造行为系统来实现,行为系统包含三个核心元素和三个环境元素,三个核心元素是主体、团体和客体,三个环境元素是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环境元素为核心元素提供其赖以存在的环境,构成核心元素之间的联系。在核心元素中,主体是行为的执行者,是行为系统中的个体要素。客体是主体加工处理的对象。团体是指行为发生时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必须以工具为媒介,包括现实工具和抽象工具。对于学生来说,现实工具可以是语言、教材、媒体或互联网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种思考方法、某种解题规则等。工具将行为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规则是客体需要依赖和遵循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是主体与团体之间联系的纽带。劳动分工是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通过劳动分工将单个主体、团体和客体联系起来。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核心元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团体三个部分。其中,主体是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客体是教学案例,团体是主体学生所在的学习小组。

(一)主体的设计 学生是行为系统中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控制作用。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尤其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由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一,与其他课程相比,财务管理课程理论在许多方面都与我国现实存在显着差异。如筹资理论认为,股权筹资方式筹资成本最高,但在现实中,我国绝大多数公司会首选股权筹资。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差异,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有密切关系。仅仅依靠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和案例,学生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很难理解这种差异。

的学习,仅仅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真正掌握问题的本质。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扮演不同利益人,使学生像相关决策者一样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客体的设计 对案例教学来说,案例设计要遵循时效性、广泛性、亲和性原则。时效性强调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信息媒体掌握当前的热点经济问题和经济事件,用作为教学案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同时,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过于陈旧的案例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广泛性强调案例来源要广泛,包括来源范围广泛和来源途径广泛。范围广泛,指从古、今、中、外全部空间和时间范围寻找教学案例;来源途径广泛,指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专业期刊和一般杂志寻找教学案例,还可以将学生经历的经济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如对mba学生所在单位发生的经济事件进行适当修改,作为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从长远来看,学校可以考虑建立校内共享的财务管理案例库,并制定一些鼓励政策,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亲和性指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要尽量来自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对案例有亲切感,认为案例有实际意义,从而有兴趣了解和分析它。如在进行资金时间价值教学时,可以用购房者按揭贷款作为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利和年金知识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额的现值,与直接用现金购房方案相比较,对两种购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三)团体的设计 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所在的班级作为一个学习团体,也可以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作为学习团体。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作为学习团体会更有效率。因为小组讨论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既有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督促和带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在各小组内部初步讨论后,要求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并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进一步思考和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至于小组人数,可根据课时多少、案例大小、具体分工来确定。既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搭配,或者按照住宿相近、方便学习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各小组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不能过大,每个小组都有能力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人员的安排要有利于对案例的学习和讨论。

环境元素包括规则、工具和分工。环境元素的任务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提供主体搜集和加工客体的工具,对团体进行恰当的分工,并为整个案例教学顺利进行提供规则支持。

(一)工具的设计 案例教学过程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根据对学习者所能够提供的支持,工具可以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效能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如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搜索引擎、教学多媒体等。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思维能力,如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工具等。财务管理课程与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变化、与微观企业的行为关系甚为密切。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各行业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财务管理领域不断出现新事物和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国内、国际全面有效地发掘更新、更有说服力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分工的设计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和发言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容易滋生某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制定相应检查和处罚规则等监督和约束措施。如检查小组每个成员的笔记,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在课堂讨论时发言,对课下讨论要求有记录,对偷懒行为给予惩处等。这样,通过小组间的合理安排、小组内部的合理分工,以及有效的规则来消除学生“搭便车”行为。

(三)规则的设计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制定一定的规则,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激励和约束。这种规则既包括针对个人或者团体的行为规范,也包括案例教学的激励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将学生成绩与其所在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挂钩,分别赋予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一定的权重,计算学生成绩。增加小组成绩的权重,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增加个人表现的权重,有利于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规则,引导学生行为。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同时,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帮助小组实现内部分工,为案例教学提供规则,并向学生传授使用工具的方法。这样,教师就完全融入到案例教学的行为理论体系之中。

[1]梁国萍、黄亿虹、曹筱春:《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期。

[2]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3]田祥宇:《论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4]王延玲、吕宪军:《论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赵善庆:《试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10期。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二

;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人才缺乏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吸引即将毕业或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关注并从事乡村旅游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乡村旅游的创业意愿,是解决乡村旅游人才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了解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对乡村旅游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乡村旅游创业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乡村旅游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乡村旅游;创业意愿

1 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才是根本。由于农业产业效益偏低、农村环境相对落后等原因,乡村大量年轻人向城市流入,形成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社会现象,使乡村人才匮乏成为实施乡村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更好地解决人才缺乏难题,浙江省积极鼓励高校大学生参与建设美丽新农村。然而,当代大学生从事乡村旅游创业意愿如何?目前还不明晰。因此,本文旨在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旅游创业的意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缓解乡村旅游发展瓶颈。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由ajzen在1985年提出的,是对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ra)的继承和升华。该理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常被用于解释和预测行为主体的行为意愿与动机问题(桑培东,2019)。计划行为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个人的实际行为与行动意愿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种因素影响。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创业者特质程度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范巍、王重鸣,2006)。本文吸收借鉴各学者的研究内容与模型,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h1:行为态度对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2:主观规范对大学生乡村旅游創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3: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宁波某高校本科生,调研时间为2019年6-7月,通过便利抽样,现场发放问卷调研。调研共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3份,有效率占91.77%。本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问卷说明;第二部分包括性别、专业、年级、户籍等社会人口统计变量;第三部分运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对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创业意愿进行打分。行为态度均值为4.17;主观规范均值为3.19;知觉行为控制均值为2.56;创业意愿均值为3.39,如下表。

为保证并验证数据的可靠与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信度检验,表2显示,本文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7,说明量表信度较好。

3 研究结果

本研究以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意愿为因变量y,行为态度(x1.1)、主观规范(x1.2)、知觉行为控制(x1.3)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各变量与创业意愿的显著线性关系。按影响程度排序,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

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意愿(y)=0.109*行为态度(x1.1)+0.356*主观规范(x1.2)+0.228*知觉行为控制(x1.3)

4 研究建议

(1)高校加强交叉学科教学、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学校应大力培养学生交叉学科思维,引导学生跨专业学科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多样化职业能力。同时学校与名企合作,建立完善的校企孵化器,使学校形成良好创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完善的创业条件。

(2)政府合理定位,制定乡村创业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要精确运用创业优惠政策。解决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与创业资本,使创业资源透明化与政策齐头并进。

(3)注重创业实践知识储备,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做到校内外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既培养就业竞争能力,也强调培养进入社会后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参与意愿及激励机制(编号:201913022004)

作者简介:朱蓉,胡鑫泽,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本科生。

指导老师:袁平(198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民创业、乡村旅游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三

;

【摘 要】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现代财务理论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与投资人在证券市场上的实际投资行为并不完全相符,继而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引入对人们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的研究,行为财务理论应运而生。文章主要论述了行为财务理论的起源并从内部管理者非理性和外部投资者非理性两方面论述了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企业投资决策现状,提出了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实施建议,以期为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行为财务理论;非理性;投资决策;建议

一、引言

财务学作为一门研究财富变化的实用性科学,其发展史源远流长。但对于财务学科的本质、研究对象以及职能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特别是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的大量应用,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日益复杂,传统财务学不能够反映由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交互制约作用所产生的规律性和能动性的局限日益突出。受经济学将实验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当前西方财务学研究的一个趋势是财务由纯技术性的商业语言过渡到人文性、社会性的行为科学上来。研究领域从“物”到“人”的转变标志着对财务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行为财务理论的出现和运用正是这种转变的表现。

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和挑战中提出来的。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支持,但同时也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特别是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与其相矛盾的市场异常现象。对有效市场假说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对其理论基础的冲击。行为财务理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对传统理论的质疑,另一方面,其产生与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得以利用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修正了传统财务理论的基本假设,指出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会使其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通过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引入对人们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的研究,一门新的学科——行为财务学也就宣告产生了。行为财务理论将人们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引入,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企业投资决策现状分析

投资决策作为财务决策的起点,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动因和收益增长的重要基础。目前企业投资决策存在着投资不足及投资过度等现象,由于传统财务理论对于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现象不能给出合理解释,因而将行为心理学引入到财务理论,对管理者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偏差进行解释分析,产生了行为财务理论。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从投资者行为延伸到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该理论认为,企业投资决策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和外部投资者的非理性。其中管理者的非理性(如过度自信,后悔厌恶,自我控制等)将会导致企业的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而外部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也会影响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导致投资扭曲。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也对非理性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很多研究。陈炳华(2004)对2001-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占总资产比重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平均约把占总资产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资金用于作为短期资金。管理者非理性行为使现金及短期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很大,说明公司并没把资金投入于企业的正常长期资产中,企业存在投资不足的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除了存在把资金用于存银行、买国债等投资不足行为外,也大量存在投资过度的行为。郝颖、刘星、林朝南(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驱动外因、行为特质和现实表现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同高管人员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行为与公司的投资增长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米黎钟和李国平(2005)通过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理论和市场驱动理论解释了公司购并普遍失败的原因:过度自信理论认为市场是效率市场,但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导致他们进行并不能创造财富的购并,而市场驱动理论则认为市场是非效率市场,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股票的价格背离价值,因此公司管理者利用投资者的过度乐观提供的机会窗口进行购并。

此外,外部市场的非理性对管理者的影响是明显的,投资者的情绪很可能扭曲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当外部投资者非理性时,公司股票价值被错误估计,投资者与管理者在是否进行投资方面产生分歧,从而管理者可能偏离最大化公司价值的目标,做出非理性的选择。郭雪飞(2010)指出投资者的非理性会使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当投资者过分悲观时,低估公司股价可能会使公司因股权融资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从事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投资。而当外部投资者过分乐观时,公司股票价值又被过分高估,投资者认为公司有盈利前景很好的投资项目,但实际上管理者很清楚,这些项目的净现值并没有那么乐观,甚至是小于零的,此时如果公司管理者致力于公司价值最大化,拒绝投资于投资者认为可盈利的项目,投资者将抛售公司股票,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降。

综述以上文献可以发现,管理者的非理性以及外部投资者的非理性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行为财务理论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财务行为理论下投资决策实施建议

(二)强化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意识。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学习和积累有关行为财务理论的知识和经验,深刻认识人的认知和行为偏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决策能力。此外,建立信息搜集渠道和制度,尽可能获取必备的及时精准的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以避免纯粹凭感觉和经验下结论。要尽量排除个人因素的影响,可以由多方位人才组成的团体进行决策。

(三)强化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上市公司产权配置,同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以防范市场主体非理性行为对上市公司实体投资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在中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占相当数量,他们更多地追求短期资本利得,而且心理预期容易发生大的波动,会影响公司管理者对市场的判断,推动公司偏离长期价值最大化目标,并且也容易被市场操纵者利用。

(四)建立一系列投资决策管理机制。从影响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的因素来看,制度缺失是产生非理性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源。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的监管制度不健全,内部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不合理,使得制度的制定常常只是迎合了少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制度角度寻求解决我国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行为非理性的有效途径。为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可建立投资项目终止决策机制、民主的投资决策制度、建立内外部专家咨询制度及加强突击审计和财务监控的功能等。

四、结语

行为财务理论对企业投资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与传统财务理论相比,由“应该怎样”转向了“实际是怎样”,更贴近了现实生活,更具有实践意义。首先,关注点由“物”转变到“人”,这更符合现代财务学的本质,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现代财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能更好地分析公司投资问题背后人们各种行为的真实动因,能更好地寻求促进国家、公司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和谐的有利条件。最后,更有助于认识复杂的资本市场运作过程,提高公司资本配置效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既有按照公司长期发展和真实价值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本的管理者,也不乏迎合资本市场短期投机交易的管理者。

行为财务对传统财务理论构成了巨大冲击,但迄今为止还没能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带来了重构财务新理论的契机。当然,人类行为复杂多变,因此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进行行为财务学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财务理论。比如象期望效用这样的传统理论,如使用得当,在行为财务的研究中同样可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预计,随着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不断演化,行为学和财务学研究层面上的发展与深化大有可能融合为一门完善的学科——行为财务学,这将引发财务学的一场“革命”,尽管还有漫长一段历程要走。由于我国在行为财务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围绕资本市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赵倩倩(1988—),女,山东滨州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理论与实务。

张静(1986—),女,山东济宁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理论与实务。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四

论文摘要: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j.r.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哈姆雷特》作为文本,来说明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可以从微观言语行为(剧中角色之间的言语交流)和宏观言语行为(剧中人与观众的信息交流)的角度来解读,并证明作者与剧中人物及剧中人物之间的反讽与日常生活中的反讽一样。也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以诠释。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戏剧反讽;宏观言语行为;微观言语行为

莎士比亚的戏剧,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受全世界人们欢迎的。我们不但被戏剧中的情节所吸引,而且还对戏剧中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处理所吸引。莎士比亚堪称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他的戏剧中,表面意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涵义。只理解表面意义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所使用的写作技法。在众多的技法当中。戏剧反讽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戏剧中看到,如《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李尔王》、《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戏剧反讽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由说话者的意图与听话者的感知所产生的差距而导致的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讽效果。

austin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字面意义,指说话人说出一句有特定意义和指称的、能让人理解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指的是发话人通过话语来实施其交际意图或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也称作言外之力或语力。言后行为指的是某一行为对听话人产生的影响,即话语说出之后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和结果。

j.r.searle在austin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不存在不带语力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话语就是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就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他使我们的注意力从说话者的意图转向听话者对说话者意图的解读。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概念,即“一种施事行为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来实现的情况”。顾日国认为,有时是一言做多行,有时是一行得多言。言语行为既是一个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行为,因为ausitn反复强调施事行为是规约性的,这就是施事行为的社会性。

searle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按话语字面意义推断出来的“言外之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指交际双方要根据共有的知识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出发话人的“言外之意”。

vandiik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自己合适条件的、具体的言语行为。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宏观言语行为决定整个文本,而微观言语行为则可以由文本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句构成。宏观言语行为就是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其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盲语行为,也就是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在戏剧中,剧中人与观众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宏观言语行为,而剧中人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微观言语行为。通过对宏观言语行为与微观言语行为的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

虽然上_面对戏剧反讽所下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有不同之处,但它们都体现了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的特点:观众知道了,但剧中人却不知道。我们将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特点进行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人们如何以言行事。反讽是一种间接施为句,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而且是非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其“言外之意”必须要经过推导。间接施为旬一般者可以插入施事动词,但反讽却不能。正如haverkate所指出,言辞反讽与元所指表达是不一致的,言辞反讽没有施事动词“toironize”,其意义需要推导才能得出(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说“canyoureachthesalt?”,我们可以将其变成“irequestyoupassil1ethesalt”,但是我们不能说“iironize…”。因为反讽是隐性施为句,所以要想理解它,我们必须了解反讽所发生的环境,也就是austin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必须与说话者有“公认的”语境。但是,戏剧反讽与一般反讽还有一些不同之处。戏剧反讽具有双重语境,其一是戏剧中角色之间共有知识所形成的剧内语境,即微观言语行为产生的语境;其二是戏剧与观众基于剧内浯境的戏剧语境,包括宏观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语境。

在《哈姆雷特》中,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解释的戏剧反讽的例子。在哈姆雷特听了鬼魂(死去的老哈姆雷特)讲述了他是如何被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之后,哈姆雷特开始装疯。其实这时候哈姆雷特的一言~行都是他真正情感的表露。波洛涅斯问了他几个问题,哈姆雷特因为“精神有问题”而给出的是“愚蠢”的答案。但哈姆雷特的答案是尖刻的,直指波洛涅斯的弱点:圆滑世故,表里不一,以奥菲利娅为工具来刺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j}清楚波洛涅斯不允许奥菲利娅与他接触。但通过问答之后,波洛涅斯只是感觉到这个神志不清的人所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3)olrdpolonius:noti,mylord.

(5)olrdoplonuis:honest,mylord!

作为微观言语行为,也就是波洛涅斯与哈姆雷特的对话,哈姆雷特的回答是空的、无效的,虽然波洛涅斯承认哈姆雷特的回答有一些道理,但似乎对他没有任何效果,因为这些回答是愚蠢的,全是废语。波洛涅斯之所以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没有意义而造成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公认的语境,波洛涅斯不清楚哈姆雷特已经知道他父亲死亡的真相。但是,从这段对话的两个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其言后行为(对听话者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剧内语境中,哈姆雷特的意图是让波洛涅斯认为他是真的疯了,而且波洛涅斯也确实这么认为。但是在剧外语境中,哈姆雷特是想让观众知道他在讽刺波洛涅斯的不诚实。作为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哈姆雷特的回答确实是有意义的。他意欲说明一些事情,他的目标(言外行为)就是产生让人接受波洛涅斯是虚伪的这个结果,而且观众接受了这一观点(言后行为),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这段对话所发生的背景。

言语行为的单位可以是词(这个词必须有句子的功能)、词组、句子、段落或章节14nd,而且必须把它们看成是具有语力的话语。在戏剧中,为了达到反讽的目的,经常使用双关语。在上面这段对话中,话轮(2)就是使用双关语来进行反讽。哈姆雷特使用“ifshmonger”来讽刺波洛涅斯利用他与奥菲利娅的关系来调查他是否疯了。波洛涅斯将“fishmon一异cr”理解为“鱼贩”,所以他在话轮(3)中回答是“noti,lont”。所以,他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有些莫名其妙,这样哈姆雷特所说话语的言外行为就是空的、无效的。但观众了解哈姆雷特的真正用意。在观众这里,“ifshmonger”的意思是“皮条客”,也是哈姆雷特的意义所指。这样哈姆雷特的话就是有效的,而且达到了讽刺波洛涅斯的目的。在上段这个大的言语行为中又有很多小的言语行为,而这些言语行为的意图对观众来说是清楚的。话轮(4)中的“1wouldyouweresohonestarllan”和话轮(6)中的“tobehonest,8.8thisworldgoes,istobeonerllanpickdeoutoftenthousnad”都是反话正说的例子。哈姆雷特也是用其来讽刺波洛涅斯的表里不一。

在《哈姆雷特》中三幕二场有一个名为“捕鼠器”的戏中戏,这个戏也是整个事件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也是《哈姆雷特》的一个特点。哈姆雷特想检验一下老哈姆雷特的阴魂所说的话是否是真的,便雇佣巡回剧团上演一部凶杀剧,其剧情与老哈姆雷特被毒死的情形一样,来看一下新国王的反应。这个时候观众中又多了一员,那就是哈姆雷特。当“戏中戏”演到奸夫毒杀国王时,新国王克劳狄斯就下令不要再演并离座返宫。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整个“戏中戏”做为一个大的言语行为,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这也符合顾日国的“一行多言”的说法。这个“戏中戏”的戏剧反讽言后取效行为结果就是怀疑被证实了。反讽的言后取效行为效果包括精神效果和功能效果。对于我们和哈姆雷特来说,这部戏中戏的作用在于检验新国王毒死老哈姆雷特是否是真的,而我们得到的答案是真的,这是这部“戏中戏”的功能效果。但对于新国王克劳狄斯,这部“戏中戏”有心理效果,他在真心地忏悔,因为我们看到了他在祈祷。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最后一个且是最大一个反讽就是最后他们的复仇与争斗使他们失去了土地和国家。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及福丁布拉斯都肩负着为父报仇的责任。从表面上看,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可以说都为其父报仇了,因为杀父仇人都死了。但是真正为父报仇的是福丁布拉斯,因为杀父仇人没了,而且他最后还得到了这片曾经失去的土地。当然。对于很多剧中人来说,这个结局是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才发生的。如果将这个戏剧反讽作为一个宏观言事行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当然,不同的观众会因自身的环境及生活背景会有不同的解读。

言语行为理论根据其施事的本质为《哈姆雷特》中戏剧反讽的分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框架。我们在理解戏剧角色的意图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戏剧中我们了解了这些言语行为的背景,而这些意图在我们日常会话中一般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剧中人一样。戏剧反讽包括言辞反讽和非言辞反讽,而且,显性施为句也包括言辞和非言辞的,例如,语调、节奏、韵律及强调等,这些因素都是无法用词清楚标记的。所以,戏剧中很多的非言辞反讽本文中没有进行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五

;

    得益于行领导的关心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精心组织安排,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分行第十期管理干部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参加《行为决策和风险管理》高级培训课程,短短4天的培训不仅让人终身难忘,更让我终身收益!

此次培训的课程由美国南达科达州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田教授和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副教授主讲,两位教授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进化和人类行为等多角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我们面前全景展示和描绘人类行为决策的全过程,深刻剖析和探究行为决策与风险管理的内在关联,从理论的高度启发我们在实践决策中的学会规避陷阱、理性决策,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在培训中边听边思考,感受最深的是王晓田教授的“三参照点理论”,通过该理论的学习,觉得运用到银行理财规划也十分有效,现把我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供大家参阅。

一、“三参照点理论”简介

“三参照点理论”是在“前景理论”的发展和升华,“前景理论”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卡尼曼教授提出,他通过一个s型价值函数来更为准确的描述了决策过程,并表明非理性行为可以被识别及预测,王晓田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参照点理论”,他认为人们在面临决策和选择时,同时在考虑两件事:如何使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化,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底线不保的可能性。因此,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心理上实际考虑了三个参照点(三个要素):目标、现状、底线,由此推导出失败、损失、获益、成功四大区域。

运用三参照点理论模型,可以很好解释决策者风险决策心理,借此启发决策者在风险决策时应尽量做出理性决策,减少失误。用通俗语言解释就是:当人们处于赢利状态时,他会选择不冒险或减少冒险,成为风险规避者,求稳;反之,当处于亏损状态时,会选择破釜沉舟,放手一博,成为风险寻求者,以期乱中取胜。

 

当前,银行理财、财富管理正成为零售业务重点,我们平时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时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一理论。我们都知道“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观点,观点是对的,但正确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们没有细想,但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有种豁然开朗、似曾相识的感觉,上述观点不正是“前景理论”、“三参照点理论”的实际运用吗。

例如: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我们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量身订作理财规划,但这只是我们工作的目标,那么how?“三参照点理论”提供了思路。

首先,我们要倾听客户的讲述、向客户提问,弄清客户的理财缘由、客户财务现状,但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参照点,还不够,我们还要弄清客户另外两个参照点:“理财目标、风险承受底线”;弄清客户的理财“三参照点”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外汇、基金、证券等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特征,向合适的客户以合适的渠道在合适的时间推荐合适的产品,比较准确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理财规划了。

平时我们也在这样做,但没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已,现在知晓了“三参照点理论”,我们就以拿来主义观点,将理论运用到理财实践中,通过掌握了客户三参照点,我们就能比较轻松、准确、客观地帮助客户做出更理性地决策,减少失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大幅提升我们理财的水平,进而提升我行理财品牌知名度。

另外,学好“三参照点理论”不仅有利于客户个性化理财,对自身理财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它可以广泛运用到我们日常的证券、外汇以及外汇期权等投资决策中去,大家在投资前考虑好自己的三参照点,或根据情况实时调整,然后根据三参照点为自己何时获利了结、何时该止损决策提供理性依据,避免一时冲动、感谢决策而后悔。

当然,理论回归到现实之中总有偏差,这需要我们结合实情缩小决策的偏差,灵活运用。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只有放在实际的背景下运用才有生命力,才有实际意义,教条主义是不可取的。

 

沙滩红楼、未名燕园、百年底蕴、博大精深,实践与理论结合之路还很长,理论更多的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更多的是从中领悟理论在提炼和总结过程中的方法论和思考方式。这才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最深的感悟!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六

;

[摘要]行为经济学由于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提出了挑战,在兴起之后就一直受到关注,频频被用于解释相关的现实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就从介绍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出发,进而论述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延伸理论,并展示了行为经济学被借鉴来解释现实中一些传统经济无法合理解释的问题。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理论延伸 行为金融

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及相关原理与现实的偏离,催生了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分支学科,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效用最大化和均衡产出等标准经济理论内容构成了挑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在市场竞争行为、劳动经济和金融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有利于解释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类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清澈了,但是把人、人的行为、人的精神等非理性方面则舍弃了,并把其简化为一个个的点或一条条的线。人也成为了“扁平的人”。但是,不少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以完全理性人假定搭起的优美的理论大厦无法通过检验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与研究人的内在本性,也无法观察到现实中人的经济行为,因此更无法来解释许多人的经济行为之谜。这种局面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转变。莱布森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行为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新流派思想,向主流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行为经济学尝试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行为论者并没有抛弃主流理论,而是赞同其注重理性的,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他们坚持对这一理论加以修正。他们认为,经济人也对具有偏见的推理,自我沉溺、自我毁灭的行为和种种其它人类缺陷和长处做出反应。行为经济学理论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因此,行为经济学试图对传统假定进行修正。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马修•拉宾(mattew rabin)及已故著名行为经济学家阿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sky)是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富有创见,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概括来讲,行为经济学主要就是:预期效用理论;偏好的一些典型特征;偏离理性的特征分析这三类代表性观点。

1.当今市场竞争行为的心理特征

标准经济理论描绘的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需求规律的适应条件非常有限和严格。而向当今全球市场新格局和竞争合作新特点,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品、符合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以及电信市场、网络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文化产业等,引起了消费选择行为新的变化,频频表现出明显的偏离价格需求规律的现象:降低价格未必能保住市场占有率,屡屡奏效的一些非价格竞争策略和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供应和秩序、收入和社会则富分布、消费观念和习性、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处于相对落后和低下的情况下,消费选择行为与标准的理论描述相距就史远。无论是消费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和投资行为等,市场竞争行为选择中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征非常明显。

2.劳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非自愿失业——为什么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不包括自然失业率和工作变动时的摩擦失业)?原有理论对此给出了一个“公认”的理由,假定工资是在市场出清水平上预先给定的,以此为标准若劳动力过量供应,就会造成失业。但工资为什么要定那么高,而且还是刚性的呢?为什么有人频频跳槽,而另一些人则愿意终生厮守一个单位?这些不是能用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简单解释的。“有效工资理论”、阿克洛夫(2001)的“交换礼物”等都试图给出合理的解释。理论和实践似乎证明了在工资和努力水平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在长期内是很稳定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实中劳动力市场并不是简单地遵从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供应增加这一规律。如出租汽车司机并不只是由每人收入的高低来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老师让一些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学生们不会仅根据报酬或津贴的高低做决定;幼儿园制定罚款制度是为了让父母亲及时地接孩子,但结果是适得其反。这些是因为当工资与价格变化的行为中包含道德和情感成分时,标准经济理论中的价格交换效应就应予以修正。因为劳动者对劳动与休闲的价值判断是因人、因行业、因时点不同而异的。另外,行为经济学还研究指出,承担风险、经营管理等活动也是一种类型的付出和劳动。

3.行为金融学

行为经济学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金融学中,有效市场假设的作用是奠基性和举足轻重的。资产定价的标准均衡模型假定投资者仅仅关心资产风险,并利用公共信息尽可能准确地预测股票收益。这些假设在某些时候确实能做出确切的预测,但当价格变化的自相关性近似为0时,证券市场上却出现大量异常现象。这些不规则现象促使研究具有有限理性假设的资产投资者的“行为金融” ( behavioral finance)论应运而生(baker, etal.,2004)。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异常现象是“股票收益之谜”:股票的平均回报要比债券收益高得多,为什么高收益对应高风险,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理论。为了说明其中的缘由,行为经济学假定投资者具有损失规避的行为偏好,这能更合理解释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对应关系。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还发现经验不足的经纪人的反应如何迟滞,而长期操盘手的反应为何又过于敏感。行为经济学还通过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年成交率的实例来研究资本市场规模问题,关于个体股票交易行为的数据表明,部分投资者的盲目自信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股票市场规模的极度膨胀,股票市场上的许多现象都与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行为金融学的迅速发展,是由于金融理论把“宝”都压在“有效市场假设”上了:投资者有充足的理性以至能够观察和利用历史资料。有人曾将有效市场假设美誉为:社会科学中认识最完善的一种规律性,然而,股票价格波动太捉摸不定了,以至不能反映内在的真实情况。行为经济学发现了一种基于代理人心理活动的过度反应效应,客观、深入地研究一系列异常现象,有助于用事实更精确地检验市场有效性假设。当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行为经济学也迫切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心理学的内容,正在努力探讨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

三、行为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1.民工短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打破了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引起了企业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理论界纷纷对此问题发表看法,并对民工短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综观这些分析,人多是运用市场、结构、信息、制度等分析力一法,基本没有涉及民工的心理与理性,民工是该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在分析民工短缺的成因时,不能完全不考虑主体对劳动力市场的相关要素以及劳动环境的认知而采取的相应的经济行为。

而行为经济学对于民工短缺这一现象分析得出的原因如下,民工短缺是民工对务工或务农行为的前景收入与参照点进行比较,进行价值的心理计算并衡量盈亏变化,通过改变价值主观感受函数,从而影响和改变部分民工行为偏好的结果。因而,对民工来说,行为的前景收入是影响和改变民工外出务工与否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言,民工短缺的原因来自两方面:其一,农民在家务农的预期收入近几年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二,农民外出务工的预期收入则没有增加或增加不多,其至是在降低。

2.对于资产评估失实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所谓的资产评估结果失实,是指资产评估结果偏离待评估资产的实际价值,即由资产评估所揭示的价值结果偏离待评估资产的内在价值。资产评估结果失实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评估委托方、评估机构负责人和评估人员。其中,评估委托方和评估机构负责人是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决策者,评估人员是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具体实施者。

行为经济学给出的解释是:

(1)损失厌恶心理是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内因。人们不喜欢损失而喜欢获利,这是人之常情。但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们不喜欢损失的程度远远超过他们对等量获利的喜欢程度,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损失厌恶”。资产评估结果失实就是损失厌恶心理造成的结果。资产评估结果失实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主体,即评估委托方、评估机构负责人和评估人员都存在着损失厌恶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资产评估造假。

(2)从众心理助长了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发生。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模棱两可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往往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人们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的表现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它有可能使人们屈服于顽固的不良传统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压力,改变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与某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从而助长了不良传统的巩固和歪风邪气的蔓延。

(3)惩罚力度小、违规成本低是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外因。法律上,惩罚分为民事惩罚和刑事处罚。相对于刑事处罚而言,民事惩罚的力度要小得多。我国对提供虚假资产评估信息的评估人员一般处以民事惩罚,由于惩罚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资产评估造假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资产评估的法律责任,广泛、零星地分布在各个法律法规中,没有形成一部完整的资产评估法典。而且,其规定一般都较为原则或概括,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让一些人有机可乘。

3.企业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现实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出现偏离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定价行为,尤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出现了许多完全有悖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价格行为,主要表现:盲目的价格跟进行为;单一的价格竞争行为;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价格倾销;合谋的价格协调行为。

(1)羊群行为。羊群行为理论是指人们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他人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它可能导致整个群体犯相同的错误,从众行为的力量往往会驱赶人们去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我国企业常用的“价格大战”中,企业的价格决策就存在羊群行为。

(2)过度自信。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

(3)赋予效应。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们的主观效用不仅取决于绝对消费量,还与相对消费量的变化有关。赋予效应就被用来分析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效用。它认为人们非常不愿意放弃他们已有的东西,表现出对损失的强烈厌恶,既得的事实使得人们对已有的东西赋予更高的价值。这种对现状的偏爱、对损失的厌恶容易导致多种不理性的决策行为。

四、结语

从以上的对于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延伸和一些实际应用问题的分析来看,行为经济学将更受关注,它的发展也有其明显的特点,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但又更加关注到人的非理性行为;行为经济学丰富了传统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式,增加了经济行为分析的角度;行为经济学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分析更接近现实,认为经济行为的产生,有经济和非经济双重因素。行为经济学将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解释有关的劳动市场、金融及消费经济等领域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七

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来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与其把语言看成“思想的信号”,不如说它是“行为的方式”。在语用学兴起后,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言语行为被理解为人类实现目的的一种活动,构成人类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规约的支配,言语行为也就被看成受各种社会规约支配的一种行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一曲)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后经塞尔()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

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一)表述句与施为句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很久以来,哲学家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verifability),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冉辱条件等。奥斯汀对哲学界语言研究中的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怀疑。他认为“许多陈述之言只不过是假陈述”(pseudo—state—ment),人们所说的许多话语貌似陈述,但它们根本不以坦直地记叙或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为目的,或仅仅是部分地以此为目的。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奥斯汀主张区分有真假之分的句子和有适当不适当之分的句子。有真假之分的句子为表述句,其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事实和描述状态、报道事态,所表述内容是可以验证的,即或是真实,或是谬误;有适当不适当之分的句子为施为句,它们不具有报道、描述和表述的功能,却具有实施某些行为的功能。施为句的话语都是不能验证的,它们无所谓真实或谬误。奥斯汀用了四个例句来说明这类话语:1)id0(用于结婚仪式过程中);2)inanlethisshipelizabeth(用于船的命名仪式中);3)igiveandbequeathmywatchtomybrohter(用于遗嘱中);4)ibetyousixpenceitwillraintomorrow(用于打赌)。在特定的情况下,特定的人说这些话实际上构成了某些行为的实施。换言之,说话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不是在作陈述或描述,而是在完成某一动作,如结婚、命名、遗赠、打赌。

(二)言语行为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奥斯汀强调,施为句虽然没有真假,但仍有一些条件必须满足,否则就不能起到实施行为的作用。通过话语成功地实施行为,第一个条件是说话者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必须存在实施这个行为的合适的对象。例如,没有手表,就谈不上遗赠手表。第二个条件是说话人必须具有诚意,缺乏诚意则不能有所为。第三个条件是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果没有合适的程序,如果不是合适的人说出,言语行为不会奏效。同样,即使人员合适,如果场合不对也不行。如英国女王在家里说“inamehteshipthequeenelizabeth”,这句话也不会奏效。对有些施为行为,有关人员的思想状态至关重要,如一个实施许诺行为的人必须准备兑现自己的诺言。

(三)言语行为三分说

随着研究的深人,奥斯汀意识到某种意义上每个句子都可以用来实施行为,不是只有施为句才有这种功能。就连像“state”这样典型的描述性、叙事性动词都可以用来实施行为。当一个人说“istatethatiamresponsibleforit”,他就发表了一个声明,承担了一种责任。于是,奥斯汀又把人们说话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分作三类,即“以言指事”(1ocution)(又叫言内行为)、“以言行事”(illocution)(又叫言外行为)、“以言成事”()(又称言后行为),或称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泛指一切用声音说出的有意义的话语;以言行事涉及说话者的意图,如:断定、疑问、命令、描写、解释、道歉、感谢、祝贺等;以言成事涉及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所达到的效果,如:使之高兴、振奋、发怒、恐惧、信服等,以促使对方做某事或放弃原来的打算。每一个话语都同时完成三种行为。例如,a对b说“closehtedoor”,这是言内行为;a的意图是让b关门,这是言外行为;b听了a的话后,把门关上了,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这是言后行为。可见,言语行为理论对于解释言语行为的意图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1)评价行为类/裁决类(verdictives):表达裁决或评价,如法官或裁判的裁决。2)施权行为类/行使类(ex—ecutives):表达权力的实施。3)承诺行为类/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承诺或者宣布意图。4)论理行为类/阐述类(expositives):用于解释、阐述、论证。5)表态行为类/表态类(behabitives):用于表明态度。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speechacthteory)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言语行为的原则与分类

塞尔不是简单地继承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把言语行为理论对孤立的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他认为使用语言就像人类许多别的活动一样是一种受到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这些规则区分为调节规则(regula—ifverules)和构成规则(consittuitverules)。调节规则调节先前存在的行为形式,这种活动的存在逻辑上独立于规则的存在;构成规则不仅调节而且创造或规定新的行为方式,这种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的存在而存在的。[6奥斯汀试图论证这样一个假设:一种语言的语义学被视为一系列构成规则的系统,并且以言行事的行为就是按照这种构成规则完成的行为。塞尔继承了奥斯汀的“意图”论,认为说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言语活动,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

塞尔在研究和继承的基础上,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修正为以言行事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造为命题内容和以言行事。他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除了一般的输入和输出条件外,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本条件(essentialcondi-tions):说话者打算通过说出一个语句,使他承担实施某一行为的义务;第二,命题内容条件(con—tentconditions):说话者在说出一个语句时表达了一个命题,在表达命题时,说话者断定了自己将来的行为;第三,预备条件(preparatorycondiitons):1)听话者愿意说话者实施某一行为,并且说话者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是符合听话人的利益的,但这件事并非是他经常做的;2)讲话者在事情的正常进程中将去实施某一行为,这对讲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是不明显的。以言行事要有一定的要旨(point)。语言中有一种最小努力原则在起作用,体现为以最小的语言努力去获得最大的以言行事结果的原则;第四,真诚条件(sinceirtycondi—tions):说话者打算从事某一行为。在这四个条件中,第四个条件具有构成规则的范式,而第一到第三条件则与调节规则相对应。在将“合适条件”(lfexibilityconditions)(保证言语行为得以成功实施的条件)作为使用恰当的以言行事指示语的规则的过程中,塞尔还提到“表达原则”,认为它可以单独地使基本上是语用上的言语行为的分析与字面意义的语义分析相一致,这样就可以把言语行为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为偏重于语义的言语行为理论(semantically—oriented),另一类为偏重于语用的言语行为理论(pragmatically—oriented),前者关注显示言语行为特征的表达式的分析,而后者将交际过程作为其出发点。

塞尔将言语行为重新分为五类,他把他的分类建立在以言行事(ilocutionary)与语法(gram—matica1)指示词和不同的言语行为所确定的不同的“词语”与“世界”的关系上。这五类言语行为是:1)断言类(assertive),以前也称描述类(ives),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言语行为,如断言、主张、报告等;2)指示类(directives),说话者想使听话者做某事,如建议、请求、命令等;3)承诺类(commissives),指说话人表示将要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如许诺、恐吓等;4)表达类(ves),在这种言语行为中,说话者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怨、感谢、祝贺等;5)宣告类(declaratives),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言语行为,例如法庭上法官说:“guilyt!”,被告便成了罪人。

(二)间接言语行为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indi—rcctspeechact)。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了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或者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塞尔提出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怎么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所谓对字面用意做出一般推断,实际上就是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语用用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复杂,也较不稳定。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按习惯就可以推断话语的间接言外之意,但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却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

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句,祈使句不是祈使句,疑问句不是疑问句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含义,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givemethe book?”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要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至于如何理解像“it’scoldinhere.”这类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旬,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发话者可能真的是陈述这一事实,也可能是请求对方关上窗或门,或打开电暖气。遇到这种情况时,听话者需依赖语境、双方共知或语用推理等等才能奏效。

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时取决于语境,有时取决于听话人的身份、背景等,有的还取决于听话人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句的理解已不单纯是语义范畴,还包括语用范畴。

三、结语

以奥斯汀、塞尔为代表的言语行为理论学家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它使学者们在有关方面的研究从以语法或语言形式为中心转向以言语功能为中心;从以单句为中心转向以语篇为中心;从以语言本身为中心转向以语言使用者、社团以及语言环境等为中心;另一方面,言语行为理论使诸多研究从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交际功能为中心;也使外语教学从以语言形式和教学方法为中心转向以语言功能和教学内容为中心。这样,使得学习者不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知道了正确的句子结构,而且还学会了如何适当地使用语言以避免出现语用错误。因此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它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八

;

摘要: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设计不只是简单的人造物,人用物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主观精神的反映。它是主客体之间双向作用的产物,而不是独立分裂的双方。主客体的角色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的转变,交融,最终产生整个设计行为。理清设计行为中主客体的关系对解释整个设计行为尤为重要。

关键词:设计;行为;主客体;解释学

1、哲学的主体与客体辨证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用以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一对哲学范畴。简单的来说,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而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1]。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这是主体在观念上掌握和反映客体以及客体在观念上被掌握、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计划、愿望变为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实在即客体;同样,在主体反映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移入人脑,经过改造成为人的思想、知识,或者在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使自然物成为人的工具,延长人的器官,直接从属于主体。所以,康德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生成的一对范畴,具有共生性和相互依赖性,但是主体试图从自身角度积极创设和改造客体,并且认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贯穿人类认识过程的始终。他将人的主动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以理解为中心的哲学解释学消解了主客体严格的分裂和对立,强调了主体对客体认识把握过程的重要性,强调了主客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并试图在两个视界的交融沟通下找到新的桥梁,并得以找寻到事物本质并加以解释。

2、设计行为中的主体与客体

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设计是指“根据一定要求,对某项工作預先制定图样、方案的过程。”设计先是策划一个即将实施的项目,然后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构思、制定方案、实施操作、绘制图样、进行施工、检验样本、通过设计方案的验收、销售设计、使用设计并获得反馈等整个环节的工作[2]。当代设计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工业设计范畴,并且设计的目的也不再单纯是为了造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设计向各个领域进行了延伸,领域也被无限扩大。

然而,究其根本,设计始终离不开的还是人、媒介和环境。简单的讲,设计可以被看作是一群人不断的通过创造媒介物去满足自己和其他人的过程。在设计中,设计的主体通常被定义为设计师,而设计的客体则被定义为消费者,而主客体的中介则被定义为设计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社会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时代,大数据、新媒体等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标志着生活已经开始从“硬件世界”转变为“软件世界”。设计行为自身也发生了“质”的转变。现代设计除了传统的设计师造物的过程,还增加了设计物与人的交互对话过程(交互设计学科),增加了用户行为研究,用户引导设计(用户体验学科)等。设计行为的解释也不再能单纯的理解为设计师(主体)通过中介(设计物)满足客体(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设计行为中的主体和客体也不能再剥离开来单独存在,而需要相互转化和融合。

2.1设计主客体的二重性

在分析设计的主客体关系的时候,不再出现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同时展现,甚至互相转换。这种情况可以引用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来阐释,即“间性”。它指的是关系或联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含义。它研究了一个主体怎样与另一个主体相互作用。在现代设计中,一个设计物要有意义,不仅离不开设计者的思维,也离不开消费者的理解。设计师与消费者开始产生一种对等的关系,共同决定着设计行为的结果,开始产生了一种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以下将围绕设计中的四元素(设计师、用户、设计物、环境)进行现代设计主客体的重新定义。

2.1.1设计主体客体化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主体的客体化是指主体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客体,实现对客体的转化和渗透[1]。人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创造改变世界的生产技术就是主体客体化的最佳案例。在现代设计行为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不仅利用丰富的知识经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有更多的设计师通过中介将自己的意志和生活理念传达给用户,并改变了用户的行为方式。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说过:“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的魅力不仅仅是让人感受美,还在于设计背后散发的生活内涵和文化气质。当你坐在一个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椅子上的时候,当你用一个做工极为考究的杯子喝茶,你的行为将会变得优雅,这就是精致设计带来的影响[3]。而最为典型的案例则是日本的无印良品设计,无印良品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传达的是无印良品设计师和品牌的生活哲学,并通过其用色自然,配色朴实的产品传达给用户,以此让用户的生活开始变得简单,淳朴,回归初心。例如深泽直人设计的cd机(图1),采用了日本传统排风扇的拉绳开关,表达了自身对于已逝生活的纪念,同时通过这款产品将感情传递给用户,并引起了使用者的共鸣。他成功将自身(主体)的意识渗透到了用户(客体)的大脑,并影响了客体的行为方式。

2.1.2设计客体主体化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1]。客体和外界事物的形态、属性、规律等经由主体的实践活动拓宽了主体的视野,发展了主体的智慧,增长了主体的才干等从而转化为主体的意志和能力。在之前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无疑是设计的主体,然而以设计师为中心的设计不断遭到人们的质疑并且被时代所摒弃,越来越多的设计开始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开始是将用户测验和反馈加入到设计过程中,之后便直接将用户体验加入到设计过程之前,作为设计调研的一部分来进行,并形成了用户研究学科体系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流派。用户的体会,建议开始影响着设计师的判断和决策,曾经的客体开始对主体产生能动作用,甚至直接对中介产生影响。例如耐克推出的nikeid专属定制,用户可以在耐克基本鞋型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配色,选材和配字,最终以rmb1099的价格进行销售。这就让用户直接参与到鞋子的设计当中,并获得自己独一无二的设计物。

2.1.3环境的客体化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存在的条件,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4]。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到设计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了生态设计,关爱设计,通用设计,以及无障碍设计等。环境也成为了设计的客体之一,成为了设计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之一。生态设计中自然环境成为了设计客体的一部分,设计不再只是关注传统用户的感受,而是更加关注自然界其他生命的价值,将自然环境作为设计服务的对象;关爱设计中,社会道德观,社会伦理成为了设计的客体之一;无障碍设计中,社会美德成为了设计的客体之一。例如“tea care”通用设计则改变了传统水壶的倒水模式,解决了传统水壶倒水困难的问题,“tea care”水壶改变了把握方式,使用一半的力气就能够将水倒出来,方便了弱势群体的使用(图2)。将环境作为设计的客体,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的完善设计过程。

3、设计行为的解释循环

设计行为的解释可以被重新完善的定义为设计师结合用户的体验、环境的影响创造出设计物的过程。这个过程,设计师,用户分别承担主体的角色,同时四者又同为客体,相互转化,交融形成整个设计过程。想要解释整个设计行为的本质,需要先理清整个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包括设计师对自身想法的解释,这种解释最终反映在产品上,呈现较为具体;设计物对于用户的解释,这种解释产生于用户与设计物的交互过程中,呈现为一种行为关系;用户对于设计师的解释,这种解释存在于用户的使用反馈和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并直接对设计师的设计过程产生影响。总体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为的解释已经从原始的设计师对话用户;到初级的设计师对话用户;用户反馈交流,一直发展到设计师与用户的解释循環整个解释过程呈现出一种设计师与设计物和用户的循环关系。

在设计解释的循环图3中,箭头的指向端走向的是设计的客体[5]。其中,设计师通过设计物对用户进行引导,用户通过体验反馈将思想变为设计师意志的一部分,而设计师与用户也开始直接的对话,从而获得更好的设计效果。

现代设计中,最为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然而,在设计的解释循环中,可以看到人只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马克思说过:人“ 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照到他自己”。人与世界是统一的,设计需要关注人,也需要关注世界和世界中的其他自然物和生命。故而,以人为本并不是最全面的设计阐释,达到人、物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4、结语

设计的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互相制约。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可以更好的进行设计对话,保证设计考虑到人、环境,达到美化世界,方便生活的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理清了主客体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找到设计的重点和关注点。跟随时代的发展,转换设计的方向和模式,更好的让设计适应社会的进步,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与自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张茉莉(19920124-),女,汉族,河北,产品设计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产品体验设计。

所属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闽南传统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九

;

随着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行为越来越频繁,但仍缺乏对金融市场的了解。行为金融理论以人为研究的中心,辅助心理学、经济学等对投资行为进行剖析解答。对比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利用行为金融学的优势,针对中小投资者提出建议。

行为金融 投资策略 股票投资

引言

长期以来,传统金融学以有效市场理论和理性人假设为理论基础,用推理和数学模型阐述复杂的经济现象,试图抽象出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学遇到某些金融现象时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例如股权溢价之谜、日历效益、小盘股效应等等。而产生于传统金融学之后的行为金融理论对日历效小盘股效应等有较为合理的解答。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市场价格受内在价值和投资者主体双重作用的影响,尤其是投资者主体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两者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影响重大。在当前低效率的证券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利用行为金融理论对中小投资者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可合理调整投资结构。

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

(1)传统金融理论

传统金融理论主要是有效市场理论和camp模型两大内容,有效市场理论是预期学说在证券定价中的应用,camp模型则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验证。

有效市场假说是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20世纪初提出的观点,巴舍利耶对股票收益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认为股票波动的收益期望值等于零。随后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认为股票的价格变动是无法预测的,是一种随机漫步的变动,在此观点的支持下认为股票市场没有逻辑,没有规律性。最后由尤金.法玛正式提出有效市场。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是有效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并积极参与竞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预测股票未来趋势和市场价格,对于证券市场变动信息也能及时获得,因为股票价格可以完全反映所获得的信息。基于信息获取方式的特点,弱式、半强式和强有效市场是有效市场的具体划分。

弱式有效市场的特点是证券的现行价格是过去股票的历史信息的充分反映,历史信息包括成交价、卖空金额、成交量等。在此情况下股票价格的技术分析没有意义,因为技术分析并不能发生作用,而基本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一定范围内的股票利润,因为部分的理性投资者只需通过过去的证券价格和收益信息,增加自己的股票收益。半强型有效市场包含了弱势有效市场的特点,当前证券价格能反映历史信息之外,还能够反映公开得到的信息(如公司的盈利情况、股票分割),此时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方法两者的作用均为表现无力,原因在于理性投资者根据此信息无法获取利润。强式有效市场中,现行的证券价格所覆盖的信息面最广,不仅仅是充分反应过去的价格和收益情况、公司所公开的信息,而且也包含了非公开信息,即内幕消息。此时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是无效的,无论是哪一个投资者,都无法获得股票的利润。

(2)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依然是投资者,结合心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等,探求人的投资行为及其心理,形成的投资策略是心理学研究和投资决策的不同组合,期望理论、后悔理论等是行为金融学的典型理论基础。

期望理论指大部分的投资者均为行为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可以通过以下情况进行说明。首先,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信息的反应来自于当前自身盈利或亏损的处境,亏损相对于盈利而言,对消费者心理变化的程度更强烈。投资者处于亏损处境时,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提高,表现为對自身货币价值减少更为敏感,因为有效理性的投资者对亏损的沮丧程度比盈利的满足程度表现更为强烈。其次,投资者具有风险承担者和风险厌恶者的双重身份,若投资者在某一时间点之前一直处于亏损处境,并确信未来有盈利,此时投资者宁愿增加风险程度,而不愿意在此时通过止损的方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若投资者在某一时间点之前一直处于盈利处境,并确信未来可能出现亏损,此时投资者会因为获利作出卖出股票的行为。期望理论中,风险承受者和风险厌恶者的不同身份决定了股票价格是波动的,且具有不确定性。

后悔理论是投资者在证券交易过程中“后悔”情绪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牛市背景下,投资者一方面会因为没有及时买人涨幅较大的股票而后悔,另一方面因为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而后悔。与之相对应,在熊市背景下,一方面投资者因为没能及时止损承受了较大损失而后悔,另一方面只是获取其中一部分部利益,或者获利后没能兑现,随后被套牢而后悔。第二,平衡市场中,当投资者看到自身持有的股票的价格维持在一个较平稳的水平上,单此时他人推荐的股票上涨,因为没有及时换股或买股而后悔;第三,当投资者已决定卖出手中波动较小的股票,买入他人的推荐股,买入后发现推荐股不断下跌,自身原有的持有股价格不断上涨而后悔。

由上述出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行为金融的实践投资行为后可得出结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仅需要考虑自身的资产情况,更主要的是自身的心理变化情况。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特点,其投资策略主要有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技术分析策略。反向投资策略的主要做法是买进跌幅加大,近期表现弱的股票,卖出同期表现好、价格不断上涨的股票。如选择市盈率低、历史收益率低、目前价格下跌但未来确定会有上涨趋势的股票等。动量交易策略的具体内容是考虑到一定时期内股价变动的连续性,买进表现好的股票和卖出表现差的股票的投资行为可以同时出现。因为存在市场认知的偏差,当消息传达给市场的时候,通常市场是需要反应时间的,在这段反应时间里面,投资者是可以通过继续买进表现较好的股票,当消息逐渐被消化的这段过程中投资者赚取其中的差价。技术分析是运用数学和逻辑,通过建模或数据分析,以过去和当前的证券市场为分析对象,预测未来股票的市场变化,从而获取证券利润,主要包括k线理论,趋势理论,切线理论等。

如何在现实市场中利用行为金融学

当前,炒股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已成为越来越活跃的部分,但中小投资者对股市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为金融学结合心理学、经济金融等相关知识,是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在金融学上的合理应用,因此从保持理智头脑、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三方面对此进行建议。

(1)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

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是用客观的态度看待行情及市场信息是处理投资者头脑中的期望市场关系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的证券市场是有效且理性的,证券机构和机构投资者面对大量信息运用的估值分析模型成立的前提时市场有效且理性。但从实际而言,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市场并非时刻有效也并非时刻理性,行为金融学认为原因在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波动。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多数人并不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常常因为心理因素在股票价格上涨时不卖、股票价格下跌时立马抛售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均是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和偏见,由此引发的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努力克服心理弱点,保持投资的清醒头脑。

(2)正确处理与人之间的关系

投资者在投资交易的过程中易受到他人影响,尤其是与自身具有重要关系的投资者,他人的建议或意见对投资者的选择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投资交易的过程中,投资者在多数情况下希望和大众保持一致的步伐,在心理作用的督促下认为此种投资风险最小。但在金融市场中,总存在小部分的人获得利益大部分人吃亏的情况,所以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不能够过重的受他人的影响,在做出选择与决策时,适当听取他人建议后加入自身的见解与分析,从而选取期望收益范围内的股票。

(3)根据实际情况制出投资策略并适时调整

投资者剖析自身的投资类型(被动型与主动型)后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一般而言风险中性选择风险较低、价值较为稳定的投资组合,风险偏好则适合收益率高、价格波动大的投资组合,风险规避的投资者应谨慎选择,确定自身是否应加人证券市场。不论采取何种策略,选对买卖时机是投资的重要分水岭,因此,适当的做出一些策略上的调整也显得至关重要,策略的调整是灵活性的应用,也是大部分投資者所缺乏的,在原先投资策略发生错误使得自身承受较大损失时,应及时止损改变原有投资策略。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篇十

;

摘 要: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在传承法兰克服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也对其进行了修正。他批判但不拒斥理性的思想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二重的讨论得到证实。通过区分劳动和交往行为,分析出科技异化的根源,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通过明晰交往行为理论的构成、分析交往行为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探讨交往行为理论的意义,深入了解哈贝马斯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哈贝马斯;行为交往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具备争议的代表人物,从其著作中不难发现对马克思、卢卡奇、霍克海默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不同于霍克海默对技术理性的单纯批判,通过分析科学技术的两重性,提出了技术理性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因此要对技术异化进行扬起。区别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通过区别劳动与交往,深化技术理性发展的内化机制,其交往行为理论便是突破科学技术异化的关键。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源于其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批判,他认为正是因为劳动活动的过分“合理化”导致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从而产生了科学技术的异化,因此,扬弃科学技术异化必须要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即用交往取代劳动的核心位置。

1.交往行为概念的内涵及实质

哈贝马斯认为,要想阐明交往行为理论,需追溯到相互理解所需要的媒介和背景的相互关系的原初状态,必须从不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层面入手,考察不同的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以及它们间的相互理解的过程。他把社会行为分为四类:一是目的性行为,即工具性行为,就是我们说的“劳动”;二是规范调节的行为;三是戏剧式行为;四是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四种行为分别指代客观世界的不同方面且各有侧重。

工具性行为主要侧重与外在世界,或者是客观世界,即客观世界为我们提供一种最理想的达到目的的手段。规范调节性行为与遵循客观世界的共同价值约束相联系,我们遵守个体组织的价值约束必须与遵循客观世界的共同价值为前提;戏剧行为涉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世界的关系,其关键是通过自我表达来吸引他人的自我主观性的表现。交往行为同时考虑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行动者“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通过语言为媒介进行互动。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理论比其他行为理论更具有合理性,且由交往组成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生活世界。

2.交往行为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行为

社会行为协调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以语言理解所形成的意见一致,即语言理解为交往行为的核心地位。哈贝马斯认为,必须借助于语言为媒介,才能真正实现在主体之間展开的交互性的意识活动。在目的性行为中,行为者想要实现影响改变客观世界这一目标,就必须先借助语言这一媒介来影响其他人;在规范调节性行为中,语言主要为我们提供共同的文化取向,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世界的合法关系,是人们建立规范和行为导向并取得意见一致的辅助媒介;在戏剧行为中,语言既是自我表现主观世界的工具,同时又是表现行为者的认识和情感的媒介。

语言理解在交往行为中占核心地位,那么建立平等的合理的言语行为模式并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的关键。要遵循两点要素,第一是要确立言语有效基础,遵循言语的可领悟性、真实性、真诚性及正确性。第二是要交往参与者必须具备遵循言语有效性要求而交往的能力,即具备交往资质。只有满足以上两点要素,才能保证交往行为过程中的语言理解。

3.交往与主体间性

建立交往行为还有一个必须要建立的关键要素即建立“主体间性”结构。建立自由的、平等的主题间的平等、合理的交互关系,语言理解是交往行为构建的内部核心,建立“主体间性”便是交往行为的外部要素。哈贝马斯认为只有在自由、平等的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合理的交往行为才是合理的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同样对构建“主体间性”结构要关注的要素进行了强调。首先,言语有效性基础确立和交往参与者的交往资质提高,宗旨都在确立平等的合理的主体间性结构。要关注主体间性与外在世界、与给定世界、与内在世界的三重交往关系。其次,主体间性对个体存在和社会发展都极为重要,因为统一化了的个体自觉影响自身进化方向。因此,建立交往行为必须要关注“主体间性”结构的自由、平等。

二、交往行为理论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通过对其交往行为理论的内部要素、外部要素剖析后,尤其是“主体间性”结构的提出,不难分析出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态度。“主体间性”结构为核心的交往理论,区别于“主客体”结构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客关系升格为主主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加反思的历史客观唯物主义,过分突出生产力生产方式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却忽略了道德规范结构。哈贝马斯想要重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更全面合理的评价生产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的,这有利于更全面理解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哈贝马斯提出,是交往和策略等因素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伟大的技术变革并不能带来社会变革,因此,生产力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基于交往和策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推论,哈贝马斯进一步提出主体学习机制与社会进化的设想。即社会进化主要在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而在交往中驱动社会进化的动力机制便是主体学习机制。主体通过学习技术、道德获取交往更高级别的资质,提高交往资质后,主体间自我统一性促进个体的发展,每一个个体发展集成促进社会进化发展。进而完成其历史唯物主义主体间性结构为核心的交往关系的建立。

为此,哈贝马斯进一步构建了交往合理化的标准。第一,共同的规范标准。哈贝马斯认为,共同的、普遍的规范标准是能够为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的标准,也是规范标准的普遍化,为此他提出了商谈学理论来论证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第二,选择恰当的语言。在哈贝马斯看来,凡是有交往的发生都伴随着语言的发生,当语言行为受到歪曲的理解,不合理的交往行为就会产生。语言是调节交往合理化的关键所在,人们之间的交谈交往都是通过语言来使交往者或交谈着来实现那种包含实情、人情、以及心情的相互理解。当对话双方通过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并让对方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意图,这就达到语言调节行为的目的。第三,进行对话活动。交往必须进行对话,双方为了使各自的利益得以实现而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及利益才能得以实现;对话同样是交往,民主、平等、和谐对话才能使交往双方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交往行为理论意义及问题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极具探索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内部核心内容是进行交往行为双方通过理解达成一致和共识,这个理解要通过言语的正确性、有效性等为前提。通过哈贝马斯的限定,这种共识是建立在非强迫的、平等的环境下完成的。在现实中,那种交往双方完全的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理想语境是极难实现的。这种情景的设想是带有浪漫的、理想的乌托邦色彩。因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极具创新,并且富有建设性的理论,这也符合其理性批判不拒斥理性的态度。

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只注重了精神的层面,忽略了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决定人们交往形式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即生产是交往的前提和基础并决定了交往的形式。哈贝马斯创造性的区别了劳动和交往,他把交往合理化寄托于交往者的真诚之上,这割裂了交往去劳动之间的关联性,又把社会的进步更是寄托在交往主体间的自我同一,这又割断了交往与社会生产和需要之间的联系,因此最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作者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相关热词搜索:;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