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47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4-6周 第五单元课文和第二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7-8周 第二单元课文和第三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第9周前半期课文复习、考试
10-11周 第三单元课文和第四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12-13周 第四单元课文和第五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14-16周 第六单元课文
期末复习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1-3周 第一单元课文和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4-6周 第五单元课文和第二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7-8周 第二单元课文和第三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第9周前半期课文复习、考试
10-11周 第三单元课文和第四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12-13周 第四单元课文和第五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14-16周 第六单元课文
期末复习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的品位。
(2)放弃文体教学的旧路,探求切实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新路。本册书四个单元的现代文应各有其阅读能力训练重点,要和第一册中已经形成的阅读技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单元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不能单打一,要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教材中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2、文言文阅读:
(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3)了解中国汉唐散文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写作和口语:
(1)钻研教材,适应有序的写作教学。
(2)五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是写作的本质属性。
(3)写作能力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
(4)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重视《语文读本》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探索延伸性、鉴赏性和知识性等不同类的文章如何和课内教科书配合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语文的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拟重点探索以下几种模式:a、自读(默读、诵读、背诵),
评点、c、讨论(分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d、练习。讲读篇目和写作的教学以上四种模式都适用,自读篇目的教学用a、b、d三种。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四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的品位。
(2)放弃文体教学的旧路,探求切实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新路。本册书四个单元的现代文应各有其阅读能力训练重点,要和第一册中已经形成的阅读技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单元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不能单打一,要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教材中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2、文言文阅读:
(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3)了解中国汉唐散文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写作和口语:
(1)钻研教材,适应有序的写作教学。
(2)五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是写作的本质属性。
(3)写作能力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
(4)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重视《语文读本》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探索延伸性、鉴赏性和知识性等不同类的文章如何和课内教科书配合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语文的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拟重点探索以下几种模式:a、自读(默读、诵读、背诵),
评点、c、讨论(分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d、练习。讲读篇目和写作的教学以上四种模式都适用,自读篇目的教学用a、b、d三种。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五
(一)必修课
1.教本
(1) 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 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转转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 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 ———— 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 1—8(小说)
第二单元 9—20(杂文)
第三单元 21—31(说明文)
第四单元 32—44(文艺论文和文化杂论)
第五单元 45—55(古文1)
第六单元 56—65(古文2)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 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 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 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 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 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 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 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单元检测
本期安排4个单元检测。命题分工如下:
1.第五单元检测题命题人: 游俊松
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命题人:罗晓晖
3.第六单元命题人: 汪晓丹
4.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命题人:邓惠鑫
(四)课时进度
1. 全期21周。按授课18周(除放假和检测考试时间)每周5课时计,全期共90课时(预计)。单元检测4个,安排5课时。
2. 具体安排
教本:8课时ⅹ6单元 48课时
读本:30课时
1-8课 3课时
9-20课 5课时
21-31课 2课时
32-44课 5课时
45-55课 6课时
56-65课 5课时
66-68课 1课时
69-74课 2课时
75-79课 1课时
写作: 10课时
机动: 2课
合计: 90课时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六
(一)必修课
1.教本
(1) 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 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转转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 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 ———— 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 1—8(小说)
第二单元 9—20(杂文)
第三单元 21—31(说明文)
第四单元 32—44(文艺论文和文化杂论)
第五单元 45—55(古文1)
第六单元 56—65(古文2)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 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 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 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 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 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 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 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单元检测
本期安排4个单元检测。命题分工如下:
1.第五单元检测题命题人: 游俊松
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命题人:罗晓晖
3.第六单元命题人: 汪晓丹
4.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命题人:邓惠鑫
(四)课时进度
1. 全期21周。按授课18周(除放假和检测考试时间)每周5课时计,全期共90课时(预计)。单元检测4个,安排5课时。
2. 具体安排
教本:8课时ⅹ6单元 48课时
读本:30课时
1-8课 3课时
9-20课 5课时
21-31课 2课时
32-44课 5课时
45-55课 6课时
56-65课 5课时
66-68课 1课时
69-74课 2课时
75-79课 1课时
写作: 10课时
机动: 2课
合计: 90课时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七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经典”与“名著”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几篇课外练笔,每两周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八
1、 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 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九
1、 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 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
1、上期期末统考反思
期末统考全区19所学校参加考试,区平均分为86.6分,我校平均分为74.8分,排在最末一名,与全区平均分有近12分的差距,与倒数第二名里水高中有
近5分的差距,整体成绩比较差。寒假备课组布置了一道作业:怎样赶超他校?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科组会上,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出来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脱节。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也很认真听了,但做起题来效果不佳。痛定思痛,本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及方法上实行改革。
2、新学期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
工作方针:大胆实行教学改革,精讲精练,统一规范,狠抓落实。工作思想:不自欺欺人,不敷衍了事。
教学工作流程:讲——练评——考——辅(四轮滚动式教学)具体做法:精讲精练:
精讲:每单元重点讲一篇课文(文言文单元多几篇),突出重难点。精练:以练习册为载体,练——评——考——辅
单元流程:新课——练习(先练后讲)——单测——作文(讲—练—改)统一规范:
教师:教学进度统一,各项工作统一;备课(教案)规范,评改规范学生:作业统一完成,统一收齐;笔记规范狠抓落实:
教师:分配的工作落实,科组商讨后的决议落实;学生:作业的质量,答题方法掌握落实。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一
1、上期期末统考反思
期末统考全区19所学校参加考试,区平均分为86.6分,我校平均分为74.8分,排在最末一名,与全区平均分有近12分的差距,与倒数第二名里水高中有
近5分的差距,整体成绩比较差。寒假备课组布置了一道作业:怎样赶超他校?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科组会上,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出来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脱节。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也很认真听了,但做起题来效果不佳。痛定思痛,本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及方法上实行改革。
2、新学期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
工作方针:大胆实行教学改革,精讲精练,统一规范,狠抓落实。工作思想:不自欺欺人,不敷衍了事。
教学工作流程:讲——练评——考——辅(四轮滚动式教学)具体做法:精讲精练:
精讲:每单元重点讲一篇课文(文言文单元多几篇),突出重难点。精练:以练习册为载体,练——评——考——辅
单元流程:新课——练习(先练后讲)——单测——作文(讲—练—改)统一规范:
教师:教学进度统一,各项工作统一;备课(教案)规范,评改规范学生:作业统一完成,统一收齐;笔记规范狠抓落实:
教师:分配的工作落实,科组商讨后的决议落实;学生:作业的质量,答题方法掌握落实。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二
1、实行教学改革,根据新学期工作思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修正、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改进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探索新教法;坚持听评课常态化,发掘教学过程中闪光点,相互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
3、集体备课:每周二上午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全备课组成员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再由主备人组织编写备课框架和课件。
4、优化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设计新的教案编写模板,教案里面增加学生活动内容、设计目标等。
5、抓好常规管理,严抓早读和晚修。早读课明确学习任务,加强背诵和朗读的训练与过关,对未达标的有明确的惩处措施;晚修狠抓课堂纪律,督助学生认真完成当天的消息任务。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介绍课外阅读篇目,指导学生写作读书心得,合理安排时间(周一第八九节),规定阅读内容与阅读量,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7、积极准备开放周活动,每个老师精心准备一个星期的好课,推荐2节特色课。教师活动预计搞个“百家讲坛”,学生活动准备舞台剧,如演《雷雨》等。
8、主动取得与南海区教研员的联系,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
9、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本期计划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制定方案,充分发动学生参与,扩大影响力(详细内容另有方案)。
10、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本期拟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周一次小作文。
11、做好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单元测验、考试、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尤其搞好单元过关测试,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反馈成绩。
12、加强个别辅导,培优辅差,开展师生交流工作。与学生多个别交流,多些学习、思想和情感上的关心,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成绩。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三
1、实行教学改革,根据新学期工作思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修正、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改进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探索新教法;坚持听评课常态化,发掘教学过程中闪光点,相互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
3、集体备课:每周二上午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全备课组成员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再由主备人组织编写备课框架和课件。
4、优化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设计新的教案编写模板,教案里面增加学生活动内容、设计目标等。
5、抓好常规管理,严抓早读和晚修。早读课明确学习任务,加强背诵和朗读的训练与过关,对未达标的有明确的惩处措施;晚修狠抓课堂纪律,督助学生认真完成当天的消息任务。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介绍课外阅读篇目,指导学生写作读书心得,合理安排时间(周一第八九节),规定阅读内容与阅读量,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7、积极准备开放周活动,每个老师精心准备一个星期的好课,推荐2节特色课。教师活动预计搞个“百家讲坛”,学生活动准备舞台剧,如演《雷雨》等。
8、主动取得与南海区教研员的联系,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
9、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本期计划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制定方案,充分发动学生参与,扩大影响力(详细内容另有方案)。
10、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本期拟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周一次小作文。
11、做好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单元测验、考试、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尤其搞好单元过关测试,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反馈成绩。
12、加强个别辅导,培优辅差,开展师生交流工作。与学生多个别交流,多些学习、思想和情感上的关心,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成绩。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四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读本》已作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抓好《读本》“读好”的工作。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读本》教学落实到实处。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五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读本》已作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抓好《读本》“读好”的工作。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读本》教学落实到实处。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六
a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完成语文必修三、必修四以及必修二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b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c 进一步扎实语文基础。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外多读多看中外名著;要求学生每周一篇随笔。
2)教学重点、难点:
文言文篇目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培养文言文自读和翻译的能力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七
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
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八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十九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
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
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
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
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
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
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一
必修课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公开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二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 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 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
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 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 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 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 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 5-11周:期中复习练习;期中复习迎考。
④ 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 16-18周:期末复习练习;期末复习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本学期作文训练主要目的是在记叙文写作提高、议论文写作基本结构的训练。
20xx.2.12
附: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三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 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 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
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 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 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 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 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 5-11周:期中复习练习;期中复习迎考。
④ 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 16-18周:期末复习练习;期末复习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本学期作文训练主要目的是在记叙文写作提高、议论文写作基本结构的训练。
20xx.2.12
附: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四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的品位。
(2)放弃文体教学的旧路,探求切实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新路。本册书四个单元的现代文应各有其阅读能力训练重点,要和第一册中已经形成的阅读技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单元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不能单打一,要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教材中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2、文言文阅读:
(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3)了解中国汉唐散文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写作和口语:
(1)钻研教材,适应有序的写作教学。
(2)五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是写作的本质属性。
(3)写作能力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
(4)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重视《语文读本》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探索延伸性、鉴赏性和知识性等不同类的文章如何和课内教科书配合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语文的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拟重点探索以下几种模式:a、自读(默读、诵读、背诵),b、评点、c、讨论(分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d、练习。讲读篇目和写作的教学以上四种模式都适用,自读篇目的教学用a、b、d三种。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五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的品位。
(2)放弃文体教学的旧路,探求切实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新路。本册书四个单元的现代文应各有其阅读能力训练重点,要和第一册中已经形成的阅读技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单元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不能单打一,要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教材中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2、文言文阅读:
(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3)了解中国汉唐散文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写作和口语:
(1)钻研教材,适应有序的写作教学。
(2)五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是写作的本质属性。
(3)写作能力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
(4)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重视《语文读本》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探索延伸性、鉴赏性和知识性等不同类的文章如何和课内教科书配合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语文的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拟重点探索以下几种模式:a、自读(默读、诵读、背诵),b、评点、c、讨论(分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d、练习。讲读篇目和写作的教学以上四种模式都适用,自读篇目的教学用a、b、d三种。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六
1、阅读教学重点,依次为:
散文:
(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把握文意,理解思想
(3)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古诗文:
(1)准确翻译课文,熟读或背诵课文
(2)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写作教学重点
(1)培养从事写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培养写作记叙文以及规范议论文的能力。记叙文写作突出“细节”教学。议论文写作突出“条理”和“内容充实”两方面。
(2)各单元教学重点依次为(每两点为一个写作训练的重点)
①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培养思考生活的意识
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⑤了解想象和联想的表达功能
⑥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想象和联想
⑦如实再现客观事物
⑧熟练运用叙述、描写、论明等表达方式
⑨增强对表现主观意识的认识
⑩提高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七
1、阅读教学重点,依次为:
散文:
(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把握文意,理解思想
(3)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古诗文:
(1)准确翻译课文,熟读或背诵课文
(2)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写作教学重点
(1)培养从事写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培养写作记叙文以及规范议论文的能力。记叙文写作突出“细节”教学。议论文写作突出“条理”和“内容充实”两方面。
(2)各单元教学重点依次为(每两点为一个写作训练的重点)
①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培养思考生活的意识
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⑤了解想象和联想的表达功能
⑥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想象和联想
⑦如实再现客观事物
⑧熟练运用叙述、描写、论明等表达方式
⑨增强对表现主观意识的认识
⑩提高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八
(一)阅读教学难点,依次为:
1、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学会抓关键语句进行揣摩。
2、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3、学会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4、学会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注意文言的实、虚词,总结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掌握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5、指导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实、虚词、文言句式的积累)根据语境猜度词义。
(二)写作教学难点,依次为:
1、写作教学的难点
①如何感受生活,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
②如何做到叙、议、抒情相结合
③运用想象、联想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④“我手写我心”针对当前的社会生活写作
⑤议论文素材的积累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十九
(一)课程安排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课程主要学习必修课程三、四两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1、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7)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8)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2、表达与交流。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2)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3)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记叙性文章;课内作文不少于7—8篇,课外练笔不少于3000字;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三十
(一)课程安排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课程主要学习必修课程三、四两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1、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7)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8)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2、表达与交流。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2)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3)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记叙性文章;课内作文不少于7—8篇,课外练笔不少于3000字;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阅读与鉴赏。
(1)教学中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精神,依据文本内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恰当设计教学目标,并以此引领和实施教学。
(2)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能够熟练驾驭教材。
(4)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观点,并能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5)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6)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表达与交流。
(1)鼓励学生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想象和表达,鼓励学生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2)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针对学生写作中暴露的不足,可采取学生独立修改、相互修改等方式,使学生逐渐提高修改能力。
(4)重视指导学生在交际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异常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探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9、安排二三次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究创新等各方面的本事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异常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探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9、安排二三次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究创新等各方面的本事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2周:必修一一单元写人事汉字简介。
3—4周:必修一二单元写景《论语》导读。
5—6周:必修一三单元写人对联简介。
7—8周:必修一四单元写事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简介。
9周:朗读比赛《大卫科波菲尔导读。》
10周:期中复习知识梳理期中考试。
11—12周:必修二一单元描述成语简介。
13—14周:必修二二单元抒情修辞简介。
15—16周:必修二三单元选取记叙角度《家》导读。
17—18周:必修二四单元虚构姓氏简介。
19周:演讲《巴黎圣母院》导读。
20周:期末复习考试总结。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经典”与“名著”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几篇课外练笔,每两周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注意“阅读”与“写作”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多种思维能力,总结写作方法,并充分利用我校有效资源——阅览室,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自觉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读写结合,本学期安排八次写作训练,着力于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注意“阅读”与“写作”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多种思维能力,总结写作方法,并充分利用我校有效资源——阅览室,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自觉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读写结合,本学期安排八次写作训练,着力于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经典与名著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几篇课外练笔,每两周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补充《读本》中有关篇目扩大阅读面。
4、狠抓背诵默写和基础训练,注重课内外结合,立足训练提高,面向高考,以练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5、认真抓好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6、狠抓背诵默写,实行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过关的方法,务求背诵默写无缺漏。
7、狠抓课堂纪律,提高上课质量。
8、努力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认真备课,讲求上课质量。
9、注重语基的训练与指导,重视语法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语文层次。
10、注重课外知识的讲座,合理运用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课外。
11、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12、抓好书写训练和写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3、努力开展语文活动,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补充《读本》中有关篇目扩大阅读面。
4、狠抓背诵默写和基础训练,注重课内外结合,立足训练提高,面向高考,以练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5、认真抓好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6、狠抓背诵默写,实行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过关的方法,务求背诵默写无缺漏。
7、狠抓课堂纪律,提高上课质量。
8、努力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认真备课,讲求上课质量。
9、注重语基的训练与指导,重视语法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语文层次。
10、注重课外知识的讲座,合理运用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课外。
11、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12、抓好书写训练和写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3、努力开展语文活动,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2)重视作文教材,细化作文能力。如观察生活如何观察?怎样才能培养感受能力?在写作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想象和联想?怎样才能写出个性、形成创新?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较系统的阐述,这大大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细化,因此,决不能弃教材于不顾。
(3)序列优化,讲究实效。每次训练后,重视评奖的及时性,为学生提供范文,或分工下水,或从学生习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获。
(4)写作与口语交际双管齐下。本学期口语训练的重点是两个:一大胆开口,快速思维;二文明应答,得体应和。
(5)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齐头并进。课外练笔方式主要是三种:一是专项片段能力训练,如联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锤炼学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延升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单元后的练习。
4、加强语文第二课堂的组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本学期安排四次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同学们的朗诵和欣赏诗词的水平。第二次报刊剪摘、注评、展评活动,目的是激发广泛阅读报刊、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动脑动手的学习技能与习惯,创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第三次校园心声作文竞赛,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次爱我校园,爱我中华即兴演讲赛,目的是锻炼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多项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与争鸣的良好风气。
新教材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
1、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2)重视作文教材,细化作文能力。如观察生活如何观察?怎样才能培养感受能力?在写作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想象和联想?怎样才能写出个性、形成创新?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较系统的阐述,这大大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细化,因此,决不能弃教材于不顾。
(3)序列优化,讲究实效。每次训练后,重视评奖的及时性,为学生提供范文,或分工下水,或从学生习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获。
(4)写作与口语交际双管齐下。本学期口语训练的重点是两个:一大胆开口,快速思维;二文明应答,得体应和。
(5)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齐头并进。课外练笔方式主要是三种:一是专项片段能力训练,如联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锤炼学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延升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单元后的练习。
4、加强语文第二课堂的组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本学期安排四次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同学们的朗诵和欣赏诗词的水平。第二次报刊剪摘、注评、展评活动,目的是激发广泛阅读报刊、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动脑动手的学习技能与习惯,创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第三次校园心声作文竞赛,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次爱我校园,爱我中华即兴演讲赛,目的是锻炼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多项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与争鸣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