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模板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4-09 00:00:00    小编:公考咨询室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模板9篇)

小编:公考咨询室

读后感是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体验到不同的感悟和启示。写读后感时,要注意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避免含糊不清或语法错误。读后感范文中的观点或许与你的相似,或许会给你带来新的思维方式。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一

最近细读了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读后深有感触,特记于此。当时到处都是“吃人的人”,我认为说的是当时到处都有陷害他人的人。还记得有一段说大家布下罗网,逼“我”自杀。我在想,现在的生活中不也有那么一些人,联络各方人员为自己陷害他人服务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一个一个地陷害别人,最终反倒相互之间产生内斗。“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一段不难看出即使是兄弟、亲属也会彼此迫害的对方。现在的社会实在太混乱,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还存在,但更多的已经是为了利益而产生的勾心斗角。上到世界首富排行榜,下到普通老百姓,争斗在所难免。

还有一处也很令人揪心,作者在文章末尾发出感慨:“救救孩子!”孩子确实是天真无邪的,教育会影响他们。社会上太多的不良因素导致了许多孩子变坏,变成了“吃人的人”。这样的变化令人痛心。我也相信“没有吃过人的孩子”一定还有不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好人,希望教育他们的人能够让他们远离“吃人”。纵观全文,可以看到不少人的虚伪。“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虚伪的人表面看上去是心地善良,不求回报,乐于助人的,实际上则在背后作祟,害人匪浅。这种人是最应遭到唾弃与漫骂的,他们对社会没有任何责任心。

感受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做一个小结,整篇小说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险恶。通过小说反思现在的社会,其实又有什么改善呢?甚至是更加恶劣。只能说孩子的确得救了,但是不敢保证大人是否都改正了。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二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虽说号称,其实文言味道十分浓厚,特别是前面第一部分。但在形式上,却是已经新了:日记体。这样的写法是前所未有的。日记究竟源于哪个年代,我没有钻研过,鲁迅从哪里学来,也是个谜,但他确实是接受了新的东西的影响了。至于小说还能这样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然从形式上看,日记体是最灵活多样的,起码可以长话长说,段话短说,《狂人日记》中有三则都只有几句话,长的篇目却从几百到一千多字不等。但从情节上看,这篇小说并不引人入胜,反复的都在说生活中那些想吃作者的人的诡异言行,这大概是这篇小说的弊端。这种从不同角度反复写的方法,对小说可能不太好,对散文,尤其是说理性散文,倒是应该用,使其表达的主题更具有真实性和正确性。

历史上很多时代都需要这样的呐喊,要是没有,悲剧会一代接着一代上演。封建社会的三千年,总的是没有改变本质的,所以鲁迅说“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历史上也确实有人吃人的记载,《本草拾遗》中记有人肉可以治疗痨病,《左传》里有易子而食的典故,讲更古老时代的《封神演义》里明明也写了吃人肉饼的事,春秋那个叫易牙的人,居然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献给齐恒公……1907年被杀的革命者徐锡麟,居然被亲兵挖出心肝炒食,想一想,浑身颤抖,说不出的难受。

在这小说里,人吃人是不分亲疏远近的,即便是亲弟兄,也是要吃的,就连动物,能吃到一部分,也会跟着成为帮凶,比如赵家的狗。鲁迅的思考,是极其彻底的,就连“自己”,也可能在无意之中,吃过了几片人肉,还吃了四千年了。

最后,他还是大声疾呼:“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便是鲁迅的情真意切了。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三

这本《呐喊》是上小学六年级时买的。记得当时读感觉是:鲁迅先生的文字十分枯燥,不知道他讲了些什么东西。到后来,学《社戏》时,我有读了几篇。那时觉得稍微有些情感了,好像并不是那么枯燥。如今,我又一次翻开了《呐喊》,在用心品读后,才发现其深奥。

待我看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一段时,全身竟不寒而栗起来。“吃人”封建制度迫使人无人性,骗人去吃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这些,自然也是我以前所未曾感悟到的。

我继续阅读下去,让这些文字一次又一次地冲撞我的大脑。直到文章最后作者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我那深深被感染的大脑之中,仿佛看见了鲁迅先生在那个时代大声地呼喊,我再一次被这文字的魅力感染了。

再次读完《狂人日记》我好像明白了点,为何鲁迅先生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但我也知道,我还有许多的不懂,我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读懂鲁迅的文字,因读懂鲁迅的同时,也是在对爱,对和平的一种追求。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四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狂人日记》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鲁迅所编写的。

《狂人日记》主要收集了鲁迅的三个白话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由各种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对人们的压迫和迫害,讽刺了当时被封建社会所感染的人们,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

就拿《呐喊》里的一篇散文狂人日记来说。

这篇文章中写了“赵富翁”和“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脸色铁青,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佃户村里的一个“恶人”被村民打死,几个人挖出他的心肝,用油炒了吃,于是“我”就认为他们也要吃“我”,大哥找了一个老头子给“我”诊一诊,“我”认为老头子也是刽子手扮的,让“我”静心养一养可是是想养肥了吃“我”。之后又认为“哥哥”要吃“我”。

这篇文章里提起了好多次“吃人”,也许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写的“一派胡言”,可是我认为鲁迅所写的“吃人”应当是说的旧社会里的一些官僚和地主也就是一些有权利的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迫害。

文中最终的一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救救孩子……”这句话,也许是“我”对打破黑暗的旧社会的期望,期望旧社会不要在迫害其他人。

“狂人日记”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以前黑暗、封建的旧社会对人民压迫和迫害。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五

我高度赞扬鲁迅,在很大程度上,我性格的形成与鲁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启蒙时期读的书都是鲁迅的,当然环境因素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可是我当时都是带着鲁迅的书去吃饭的,吃饭的时候,还是不看书好。我现在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那一份快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惆怅,一种自我解嘲、忘不了的惆怅。我该不该转过身来责备鲁迅写的作品?当然不,我终究还是我,鲁迅终究还是鲁迅。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看过很多很多次了。在这个时候的我,真的很难说出自己的感受。

狂人真的狂吗?当然没有,但他不狂吗?不狂的话又怎么说这些话?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鲁迅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狂人的角色。狂人是清醒的,鲁迅也是清醒的。但是,他们却极度孤独,从一开始的暗室理论,到后来难以抑制的呐喊。

鲁迅走了很长的路,不仅在他自己的思想中,还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提炼出一些深层次的文化核心。其实,狂人形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一种文化的内在升华,同时,大家所理解的是一种极其深刻的压抑。

我们不需要详细讨论在那种情况下,一个狂人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现实中。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落后于或超前于这个时代,其实都是痛苦的。当然,痛苦是一方面的,另一方面会被时代当成狂人,但是,时间会证明一切。

鲁迅他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想所表达的内容发挥地淋漓尽致。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鲁迅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存亡,在这生死悠关的时刻,他抛弃了学医的梦想,抛弃了封建社会的思想主义,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朝着文学殿堂为他展开的大门前进,用手中的笔跟敌人做战斗,用手中的笔挽救中华民族的灵魂,让人们知道祖国的荣辱兴衰。鲁迅他是一个作家,也同时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用他手中的笔描绘着属于他自己的蓝天,他就在这片蓝天中尽情地展翅高飞,写作则是最适合他的“翅膀”。

鲁迅先生抨击了当时吃人的社会现实。他巧妙借助"我"这一角色,描绘了人性的丑恶与世界的残缺。说实话,这篇文章的色彩过于晦暗,但这晦暗中分明灼射着亮光,透露着激荡与高昂!"吃人!"真的是吃人吗?这显然不是先生的直接目的,先生眼中的吃人只不过是在社会现实的无情压迫和吞噬下,人性一点点地泯灭。或许在茫茫夜幕下,先生一人独立于窗前,望着窗外被流水般月光笼罩的夜独自叹息。"吃人的人的兄弟",天下谁不为兄弟?所以先生揭露的显然不只一人,而是整个民族。"食人"的民族,何时能清醒?先生以灰冷的一面,向尘世发泄着愤懑。然而,黑暗是如此的深广,吞噬了一切,只有先生那炽热和焦灼的心在跳动着,熠熠发光!

读《狂人日记》,我深切体会到先生内心的痛苦。一方面他无力杯葛政府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为中华民族的衰亡而哀叹!所以全文结尾时,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先生宁可燃烧自己,把光亮留给孩子们,因为那不仅仅是孩子,不仅仅是生命,更是希望!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六

前几天,我阅读了《狂人日记》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掀开了白话小说运动的序幕。

《狂人日记》这篇文章形式上文白兼有。正文采用白话,序是文言形式。在当时确实掀起惊涛骇浪,有裂云穿石的效果。

《狂人日记》的一、二部分归结起来就一个“怕”字。“狂人”“怕”的缘由,无非是赵家的狗“看我两眼”、“赵贵翁的眼色便怪”、街头的人在议论、小孩子在议论——“狂人”就多情地将这些活动都解释为“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的信条在脑海中不断暗示自己。别人最平常不过的动作在他看来便是针对自己的。

这篇文章好是好,但我相信,这是通过作者(鲁迅)长年累月的积累而成的。所以,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积累,勤奋。古人有云:“十年寒窗,九盏熬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告诉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一步登天”是办不到的!!!所以,自主的去积累,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须知,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不可能尽是整块面包,而要我们“一粒一粒米”慢慢积累。成果,不时地皮上的积水,它是藏于厚土和岩石之下的清泉。它需要孜孜不倦的努力。

积累是一件由少到多的,从无到有的渐进工作,得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才能办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始于毫末”。

光积累还不行,还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对一个勤奋者来说,成果是成正比例的他洒下的汗水多大,便会有多大的成果。大家熟知的明代大文学家张博小时勤学苦练,每篇文章他都要手抄七遍读懂背熟,所以他把自己读书的房子叫做《七录斋》,因抄文章,受伤磨起了老茧。

所以,我希望大家照我说的尽量去做,成为一个优等生!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七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写道:“我横看竖看都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吃人。”而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中写道:“这是个吃人的社会,他不让好人生存。”两者主题相比,都充分的批判了旧社会,唯一不同的是老舍笔下有一个力图靠自己辛勤奋斗而改变命运的“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时在各种恶势力的压迫和政治的剥削下,百万破产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而祥子正是其中一个。

全书叙述了骆驼祥子在经历人生的三起三落的打击下精神崩溃从而变成一个慵懒自私的庸人的故事。

整个故事令人回味的同时也饱满深思:“在旧社会的压迫下,人的精神承受程度就仅此而而已吗?”文篇开头有一段这样的记叙:“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是丧了父母和丢失几亩田便到北平当人力车夫。

咬牙苦干了3年,凑足了100块钱买了辆新车,这使他几乎激动的哭了出来,他幻想着照这样拉下去赶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新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厂子了。”这段故事情节细腻的描绘了祥子的远大理想,这同时也使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小生产者积极进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残存在旧社会中。

而文末又有一段这样的记叙:“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儿,有气无力的慢慢蹭。

只是他走他的,低着个头像做着梦,又像在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这段文字也细腻而生动的描绘了祥子陪人送殡的一个场景。

由文篇和文末的两段描绘而形成的强烈对比中,我感到痛心,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勤人竟变成这样一个慵懒、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小老头。

合上整本书,我的心交错纵横。

此刻饱满着心酸、同情与深思。

我同情,那是因为像祥子这样的人的遭遇太过悲凉;我心酸,那是因为祥子由一个正气之人变成充满歪风邪气的用人;我深思,难道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中,中华儿女就只能被失败搓倒吗?不仅在旧社会,今时今日,也存在着许多类似祥子这样的事情。

我有一个小阿姨,最让她引以为傲的就是她的儿子。

表哥是一个异常优秀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在他的身上都能充分均匀的发展,而且他经常在各项国家赛事拿奖,对于我们旁人而言他简直就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典型的好学生。

那时高考刚刚结束,在我心中以他的资质清华北大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便趁这个好时机回老家恭喜他。

一份心意始终抵不过命运的安排,一个噩耗从别人的口中传来:表哥因3分之差无缘清华,精神崩溃后遂自杀而逝。

这无疑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霹雳,我先是极大的震撼,然后便是莫大的叹惋。

我感叹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而逝;我感叹祖国未来的栋梁就此消失;我感叹这样一个饱读诗书的聪明人处事怎么如此极端。

近年来,全国各大媒体不断报导出有关“考生压力过大精神崩溃或者自杀这样一些恶性的事件。

据统计,我国因考试而造成的恶性的事件的发生率以每年5%的百分比在持续上涨。

面对这些噩耗,难道我们只能为他们叹惋?难道我们只能熟视无睹?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不,我们是完全有机会去阻止悲剧的发生。

如果我们能够细心的去看待这些事件,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精神上的承受极限从而促使极端的处事方式。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假如祥子乐观点,咬牙再苦干,那么他早已是一件车厂子的老板了;假如表哥尝试心胸放开点,培养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复读的话那么凭他的资质早已在清华的学堂里“两袖清风”了;假如全国成百上千的自杀考生也和表哥一样,那他们也早已实现各自的理想各奔东西了。

所有的假如,不是存于脑海的泡影,不是嘴上的不切实际,更不是耳上的危言耸听,它是可以实现的,唯一的前提是:放飞心情,积极乐观。

青春是一道绚丽的彩虹,稍纵即逝。

青春是一艘急流而下的航船,不可回头。

青春是一样别致的礼花,美景难有。

让我们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在青春的蓝天自由翱翔;让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沐浴在理想的春风中;让我们把握好自己的思想,乘着青春,绽放出人生最美好的礼炮。

社会固然没有百分百光明的,但是如果我们改变态度及社会观去适应这个环境的话,命运的改变一切皆有可能。

保尔·柯察金曾说:“人生是一条船,在生命里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灵,坚持住,不要沉默。”因此,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开好人生的小船,切勿做那只潦倒的骆驼。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八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很容易解读出来。因为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而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遐想,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我们也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理解出现。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在那样的时代,这不得不让我们敬佩。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字篇九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怕得有理。”

这是狂人日记的开头,一个诙谐幽默,却又意味深长的开头。月光没有用亮或美丽这样的字眼,只是用了一个很好这样的一个很笼统的概括。紧接着“我”就出场了,很自然又带出了一句赵家的狗,很平淡的描写,但却越咀嚼越有趣,接着你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怎么就突然写了这么一只狗呢,还去在乎一只狗多看了自己两眼,这就是一个患了迫害症的狂人了。

鲁迅曾在他的《自嘲》诗中这样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一个鲁迅在平常人看来是如此的.辛辣而且骂人不带脏字,你看这日记写的吧。时不时就有这么一句,你不仔细琢磨还好,细细一想,若你是他骂的那类人,你能呕出半斤血,不足为怪,谁让那些人该骂呢。

与我“有仇”的赵贵翁、被我踹了一脚的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嘴里骂着要咬儿子的昨天街上的女人、狼子村来的告荒的说要挖人心肝的佃户、与医生“串通”好了的说等我养肥了的亲大哥……这些人物都写的那样的传神,让人都快相信这狂人的疯狂的想法了,好像他们真的是图谋不轨的人。

“凡是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这个狂人晚上睡不着,只能去研究了,这一研究不要紧,却引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议论:“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一句的对立面你可知道是什么?这一句一说出你可知道是要打到谁吗?这一句得罪的你可知道谁哪些位吗?是统治了中华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是在所谓的知识分子眼中至高无上的孔老夫子!是仁义礼智信根深蒂固地生长的所有中国人的“圣洁”内心!

别人要吃我也就算了,可是“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不是很可悲吗?还有更可悲的呢,是什么呢,待会说。

狂人不想被吃,也不想自己的大哥沦落,于是去劝他,谁知,大哥也忽然显出了凶相。他只能自己出了一身冷汗,默默的叹气了:“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啊!”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见识了鲁迅的横眉冷对,这里就见了他的俯首甘为了。中国还有的救,鲁迅告诉我们兴许还有的救,这些活了这么那么久的人都吃过人或者正面临着被吃,可是还有孩子啊,这才是民族的希望,救救孩子,血脉莫断!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