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精选1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08 00:00:00    小编:讲爆真相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精选12篇)

小编:讲爆真相

总结是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总结是思考和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经典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一

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推进会27日在云南曲靖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__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加积极的作为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胡春华指出,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要切实巩固务工增收势头,发挥产业增收带动作用,着力稳定转移性收入和公益性岗位收入。要健全社会保障常态化帮扶机制,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胡春华强调,要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缩小发展差距,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脱贫县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要强化对重点帮扶县的集中支持,确保在发展上不掉队。

胡春华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系统要全面履行好职责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或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现场或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会前,胡春华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的曲靖市会泽县和宣威市进行了实地督导。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_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_〕1号)文件精神,持续巩固拓展_习教育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现结合__村具体实际,制订__村_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_年基本思路:以_,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_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三元镇“四个一”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_年奋斗目标:__村集体经济指标增速全镇争一流,综合考核位次继续争前列,努力呈现脱贫成果更加优化、农业产业更具特色、生态赋能更有活力、乡风文明更加浓厚、社会治理更趋成熟、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发展格局。

一、突出动态监测,“常态化”巩固脱贫成果。

(一)紧盯政策措施稳定。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兜住民生底线,认真落实分类管理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公益岗位,带动当地就业,做到“就业一人、巩固一户、带动一片”,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稳定帮扶政策,保持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二)紧盯动态监测调整。认真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定期核查,对监测户、边缘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的家庭收入状态、返贫潜在因素等实施网格化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情况,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继续坚持干部结对帮扶,持续发动社会、企业、合作社等帮扶力量,通过产业扶持、示范带动、政府帮扶等方式,实现脱贫巩固。

(三)紧盯产业项目进度。重点谋划好衔接资金项目,加快乡村振兴计划项目实施,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继续加大投入,强化技术支撑,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抓市场、促生产,帮助脱贫户就地生产增收。

二、突出特色产业,“精准化”发展乡村产业。

(一)持续壮大优势产业。以乡村振兴“擂台赛”为抓手,深入实施农业提质增效“6969”和“138+n”工程,紧紧围绕稻虾和经果林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提升空心挂面、稻虾、果蔬、蜂蜜、家禽、鸡蛋等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夯实农业设施基础,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二)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建成中化技术服务map中心和中化3000亩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地。着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入库、申报和建设,加快土地流转进程,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加快“三品一标”认证,铸造__特色农产品品牌。

(三)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深挖生态资源和特色文化,全面打造非遗民俗文化(挂面)村产业园,全力创建全羊宴、空心挂面品牌,全力培塑羊文化、挂面手工技艺传承。培育提升麻黄鸡养殖基地、蜗牛一米农场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电商发展,加速消费帮扶,实现__产品走出去和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

三、突出生态优先,“长效化”改善生态环境。

(一)加强环境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林长制、田长制、河长制工作制度,健全全村生态管理监管体系,强化管护责任、职责、整改、追究等环节,依托公益性岗位,职责认领到位,管护划分到位,巡逻落实到位,管理好一方水土。着力大气污染治理,推广秸秆还田,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

(二)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_,完善绿化市场化运作管护体系,完善村域范围内的污水处理网络。严格遵守垃圾转运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完善环保联动协调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环境风险。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大保护环境宣传力度,坚持“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四、突出乡村建设,“全域化”推进乡风文明。

(一)努力提升生活品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完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路灯、公厕、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改变村容村貌,扎实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工作,全面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农村形象。

(二)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以“果蔬之乡、农创小镇”为主题,依托非遗民俗文化(挂面)村重点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果岭旅游道路,争创星级农家乐。以中化技术服务map中心、蜗牛一米农场田园综合体为载体,积极争创市级以上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激发乡风文明实效。狠抓创城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将文明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广泛开展各类文明评选,积极争创文明村、移风易俗村、乡风文明示范村。

五、突出乡村善治,“规范化”构建治理体系。

(一)强化支部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强化党支部在村内重大事项、对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村党组织运行规则、议事决策程序、严实落地“三会一课”和党小组“板凳会”等制度,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政治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二)完善村民自治体系。进一步规范引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加快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充分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确引导和发挥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党员、妇女等对象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性,为农村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服务开展和公益事业建设发挥协商协调等作用。

(三)大力弘扬法治理念。积极推进法律进村,利用“主题党日”、“板凳会”等活动平台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村民学法用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依法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村民调解委员会,强化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营造村民懂法、守法、用法氛围。

六、突出民生至上,“便民化”提升幸福指数。

(一)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广“皖事通”app和安徽政务服务网,引导群众使用长三角政务地图7_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提升服务地图访问量及办件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二)精准兜牢民生底线。继续推进稳岗就业,把实现群众收入稳定化放在突出位置。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健全退役军人服务、居家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慈善救助、法律援助等保障体系,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三)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常态长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积极入户走访,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加强拥军优属、国防动员、人民武装等工作。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持续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_年,__村“两委一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谋发展,携手拼搏新征程,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而努力奋斗。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三

通过观看《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茅坪镇感受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基层乡镇,迈入新的征程,赋予我们的使命是要继续攻坚克难、再接再厉,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下一步,我们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衔接乡村振兴统揽全镇工作全局,紧扣“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的县域副中心”目标定位,围绕乡村振兴“20字战略”要求,镇域按照“一带三区”发展规划,全力培育发展各类农业园区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领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协调并进。突出工业经济、农业园区、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环境整治、设施改善六大重点,扎实落实改革引领、项目支撑、城乡统筹、创新创业、开放发展五大举措,持续以干克难,奋发前行,努力把茅坪全面建成以“工贸物流、文创制造、观光旅游、山林经济”为主的综合性城镇。

在观看了《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后,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栋栋整齐划一的搬迁社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产业,一位位坚守初心的奋斗者们,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这条战线上勇往直前的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理想信念,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修炼本领、脚踏实地、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带着真心实意投入基层工作,带着真情实感与群众沟通交流,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新使命,当好“村干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__以来,__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__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把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一、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__以来,__先后4次到河南考察调研,在全国__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__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我们牢牢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全国稳住农业基本盘作出贡献。

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实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4.52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34万亩。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2021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全年粮食产量仍达1308.8亿斤,连续5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推动蔬菜生产大县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蔬菜种植面积2637万亩、产量7428万吨。稳定生猪产能,2021年全省生猪存栏数居全国首位,外调生猪及猪肉折合生猪2758万头。加快肉牛奶牛产业发展,2021年新扩建500头以上肉牛场78个。优化家禽产业发展,2021年家禽出栏11.2亿只,禽蛋产量达446万吨。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718.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开展田园增收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到3个特色鲜明、帮带面广的主导产业,72%的脱贫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4499元、增长1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食品加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开展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9.1%。累计创建8个国家级、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些领域育种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聚焦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创建2个国家级、8个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高水平建设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3%。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1%。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达30个。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管理。实施城乡交通、供水保障等一体化行动,实施县域城乡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均等化行动,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3.4%。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8%、82%,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90%以上。

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高质量推进村“两委”换届,“一肩挑”占比99.73%,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7.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上升10.4个百分点。持续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98%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95%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99%的村建立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全面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村、社区)创建,全省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占比动态保持在80%以上。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推进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4个、实践所2221个、实践站32734个。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占74.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持续推进粮食储备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改革。

河南“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收入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不高,基层治理存在弱项。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尽快补上发展短板。

二、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__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今年全国__上,__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要深刻领会__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把握历史主动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__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完成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党的__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历史告诉我们,“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我们要从百年历史中汲取做好“三农”工作的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从胸怀两个大局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仅靠进口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还要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而农业农村可投资的领域、可挖掘的市场、可激发的动能都很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具有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作用,坚决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从做到“两个确保”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是落实__对河南要求的具体行动。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每年向省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折合粮食600多亿斤,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必须牢牢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同时,河南有4.5万多个行政村,4304万乡村常住人口。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和空间也在“三农”。我们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两个确保”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发展阶段,河南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上,紧紧扭住重大问题、关键环节、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坚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分类分区域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步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和正向激励机制,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主产区抓粮不吃亏。加快多层次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彰显新担当。开展农业、林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快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设立政府引导的现代种业基金,整合重组种业集团,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规划建设“中原农谷”。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果蔬等为重点,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确保新成效。以抓好国家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倾斜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十大行动,促进产业提挡升级。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脱贫户、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大循环。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力争全年完成50万人次持证培训。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务求新提升。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为重点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深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为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

在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上实现新进展。加快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2个专项规划,推动各类灾后重建项目今年大头落地,为确保受灾地区3年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受损住房重建,推进集中安置项目建设,年底前实现搬迁入住,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在主汛期前完成水毁水利工程修复任务,加强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制定超标准洪水应对方案,建立紧急避险专项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确保发生灾害时能够有力有效应对。

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推广体系。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全域布局,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坚决防止强制合村并居,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更好体现中原乡土特色,把“老家河南”的乡愁和文韵留住。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分区域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城区管道天然气向乡村延伸,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创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发展农村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清洁化,整体提升农村环境。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坚持产业就业带动、公共服务引领,引导县域人口向县城集中。

在基层治理上实现新提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解决条块关系不顺、权责不对等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堡垒工程和“头雁”工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针对有些村党支部软弱涣散问题经常复发的状况,探索“成建制派、按届期任、选优秀用”的办法,彻底打破“瘫痪—整顿—再瘫痪—再整顿”的怪圈。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村、社区)创建,切实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形成健康向上的新风正气。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五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其它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各级干部要以产业发展为推动,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打造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公布。《意见》围绕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提出了具体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正当其时,也势在必行。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单级跳”,而是循序渐进的“健步走”。《意见》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是符合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安排。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需要一个过程。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对于防止松劲懈怠和贫困反弹很有必要。脱贫地区应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把过渡期用好,确保《意见》提出的过渡期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撑。《意见》聚焦制约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明确了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重点工作,指明了工作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既要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又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做到帮扶举措不变、力度不减。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政策衔接,更好发挥政策的支撑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期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再次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创造辉煌成就的根本政治保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要面对不少新情况、克服不少新困难、解决不少新难题,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任务明确、责任压实,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抓实抓好、落实落细《意见》部署要求,乘势而上、埋头苦干,我们就一定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扎实迈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七

学习培训期间,本人结合自己乡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带着疑惑学,带着问题学,切实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深刻理解内涵,提高了认识。在平时工作当中,我们经常听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战略等一些词语表述,但对美丽乡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特色小镇特在哪里、包含哪些要素、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有几种模式等等,认识上不清,概念上模糊,似懂非懂,通过本次系统的学习培训,让我们对特色小镇的基本定义、乡村振兴的.工作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明晰工作思路,找到了抓手。在培训期间,通过课堂学、点上看、互动问等多种方式,丰富了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一切以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为目标,在特色小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以产业为抓手,以旅游为带动,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结合本地优势,创出了特色。从参观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几个点来看,各地都能结合当地实际,发挥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挖掘潜力,增加活力,打出了品牌。结合我们乡镇实际,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也将充分发挥苗木、生态养殖等本地产业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作用,建设真正的人文特色乡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八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21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克服新冠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重重困难,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刻认识到,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__,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守好“三农”基础,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__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扩种大豆和油料,实打实调整农业结构,确保成效可考核。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围绕耕地和种子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

__指出:“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九

我很荣幸参加本次乡村振兴培训班,通过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和现场教学,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见识,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课程学习,实地考察义勒力特嘎查农旅融合发展,参观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合村稻米加工产业、巴彦高勒镇乡土文化人才扶持中心、好力保镇古庙村党群服务中心等。为期五天的专题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有理有据、内容丰富紧凑,让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兴安盟委党校综合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徐广生通过系统的讲解,让我们领悟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就是一幅让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巩固,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让辖区居民更加幸福的时代工笔画。美丽乡村的创建不仅是对镇村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应该将其放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村庄建设成为舒适家居、干净整洁、村风健康、产业合理的美丽乡村,对我市全面振兴具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此次现场教学的所到之处,无论是村、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还是美丽乡村,都让我们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发现,兴安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乡村治理有效。兴安盟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本村实际,打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精彩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绿色生态,农牧产品品质优良。通过考察,我深深体会到“蓝天、白云、黑土”的真正含意,兴安盟多年来坚持生态治理及修复,变恶劣自然环境为景观。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且平坦,方便于农业机械化操作,因为种植环境条件好,基本没有污染,种出的各类蔬菜和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产品,最低档次都达到无公害,其次是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占有不小的比例。牧业产值与农业对等,以原始草原放牧和大数据养殖模式两种方式为主,利用玉米、大豆等秸秆为饲料原料,大片的土地可消纳畜禽排泄物,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利用,农牧结合做到了生态畜牧。

产业振兴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问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颈。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力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就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破解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农村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十

在乡村振兴时代,我有幸参加了由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乡村振兴“百村千户”(江西)调研。为了调研的效率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进行实地调研前,学院组织了为期两天干货满满的培训,从问卷大纲到具体操作,专家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20xx年1月12日,我们踏上旅途,前往进贤县,我们的第一站——李渡镇大桥村。万事开头难,实战的第一天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与农户的交流障碍、农户不配合、对问卷不够熟悉导致询问节奏混乱等问题打击到我热血沸腾的初心,感谢我的伙伴们给了我鼓励,也感谢老师们的及时帮助,让我顺利度过调研的低谷期。第一天的调研结束之后我们在一起交流了自己遇到的困难,调研比较顺利的队友分享了自己高效率的方法,吸取了教训,后期的调研越来越顺利,按照原计划,四天半的时间我们成功完成本次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户对乡村卫生环境的肯定,农户表示村子里现在都是水泥路,还有人进行定期清扫;房前屋后摆上了垃圾桶,家里的生活垃圾有一个好去处;村委会对村子的房屋、树木等进行统一规划,整个村子看上去整齐有序;现在的农村基本配套健身设施、文化广场等,村民在劳作之余有了休憩的好地方,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环境舒心宜居。

目前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未得到充分利用,在我访问的九户农户中,有三位农户提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未进行正式运营,农户没有享受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福利,我认为后期的乡村振兴可以往这个方向进攻,这样可以保障依旧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利益,保障其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

通过这次调研我收获很多,首先是对农作物种植过程的全新认识,即使是在科技飞速发展、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底层劳动人民种植粮食依旧是一个繁杂艰辛的`过程,第一次从真正的农民口中听到粮食种植故事,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其次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知识的深入学习,本次调研问卷囊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生活富裕”,超长的问卷让我全面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份问卷我学习到一些乡村振兴有关名词,例如新型职业农民、家庭承包地、单元房等,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名词解释,而是用通俗的语言向农户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是对本次调研的思考,思考它的问卷设计逻辑,思考我该如何更好的与农户交流让农户在轻松愉悦的聊天过程中结束一份枯燥问卷,思考如何运用这些调研数据做研究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会继续加强自己在学习之后的思考,尽力做到学思结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十一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__村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协调推进,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情况。

__村现有脱贫户263户957人,20__年脱贫不稳定户20户50人,边缘易致贫户7户23人,20__年10月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已全部消除风险,现有脱贫户均稳定脱贫,无返贫风险和新增贫困人口。20__年脱贫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脱贫户在校学生195人,均按照控辍保学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全面监控,目前村内在校生无人辍学。脱贫户中现有劳动力人口744人,其中稳定务工599人,从事务农及其他经营性活动115人,30人待业(在家带孩子),就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7套、宜居农房改造153套,全村农户均有安全稳固住房。

二、产业发展情况。

__村现有农业合作社5个,均在村内建立并有效运转,效益良好,共解决本村60人有效务工。__村现引进倘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昆明金水优农牧业有限公司、云南金獐子养殖有限公司,共投入1500余万元建立养殖基地;引进美地峻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__文化旅游项目。__村20__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共20.5万,其中光伏收益17万、村集体收益2万、榨油产收益1.5万,相较20__年提高18.5万元。

三、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__村已建立垃圾集中处理体制,对各小组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村内已配备垃圾池8个,标准化垃圾桶46个,垃圾箱5个,确保村内垃圾能够有效处理;实现人畜分离的共125户,全村农户共657户,达全村占比的19%目前村内畜禽粪回收利用率达到20%;村内共10个公厕,无害化处理户厕25户;庭院内内无畜禽养殖的农户达200户左右,占全村比例的33.4%;通过村内持续整治和宣传,当前本村庭院干净整洁的农户已超过全村农户的80%。村内种有苹果、李子、桃、梨、车厘子等果树,种有竹子、松树等绿化树,村庄绿化效果明显提升,村内公共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四、乡风文明保障情况。

__村已建立小组活动室5个,所有场所均对村民开放,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并派有专人定期清扫;村委会设立农家书屋1间,现有书籍1000余册,均向村民开放使用__村已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站一个,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场、篮球场等设施。制定了农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包括公共场地使用、电子阅览室使用、图书借阅等方面。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详细、成熟的红白事管理制度,落实度达100%。将符合标准的群众已全部申报最低生活保障,困难群众249户327人已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入保率达100%。__村现有残疾人87人,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精神病人均已被纳入残疾人补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保障率达100%。家庭困难、身患残疾的学生2人,已通过发放补助、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了帮扶,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五、社会治理情况。

__村设立党总支部1个,下设3个党支部,支部内制定了党员先锋责任制,设立了党员先锋责任岗,制定“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定点联系帮扶困难群众,组织阵地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带头发挥作用明显。制定了村规民约,在各个小组内粘贴,并安排村民小组长在各组做好宣传,知晓率达100%。设立了党务、村务、财务、其它事项、长期事项公示栏,在各小组活动室也均设立了公示栏,公示公开制度健全,村上的所有决策事项均按照工作要求及时进行公示公开,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接受村民的监督,让各项工作在阳光下开展。凡属党务、村务中的“三中一大”事项,村支两委100%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保障决策民主性和准确性。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__村将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坚持“点线面结合,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以农旅结合发展为主线,全面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实施万亩小杂粮产业发展项目,对景区内7000亩土地进行深耕,新建农耕道路10公里,设置70个地膜回收池,科学地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对红土地百花菜籽油厂及红土金荞加工厂进行体质增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建成红土地特色良种繁育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中心,预计投入资金708.33万元。

二是实施__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建设锦绣园、老龙树、红土大观、乐谱凹、螺蛳湾5个观景平台,景点配备统一样式的垃圾箱58个,在观景平台周围3米范围内恢复种植常年青绿植,套种季节性花卉,复绿面积3060㎡;各景点及进入景区的道路口设置统一样式的标识标牌(含景点标识、路线标识等)共10块;在上花石头、落霞沟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洗手台4个,建设文化宣传长廊1003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增强游客吸引力,同时促进旅游业带动当地服务业、农业融合发展,实现红土地旅游产业的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和智慧化,项目预计投入资金959.43万元。

三是实施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在全村新建卫生公厕7个,每个30平方米;安装路灯260盏;安装大型垃圾收储箱52个。通过开展人居环境建设,补齐__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提升__村的公共服务水平,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00.00万元。

四是实施三个小组污水处理项目,新建管网20272m,检查井675座,氧化塘1740平米,对污水管道进行建设,增加给排水管网建设,对农户生活用水进行收集,建设氧化塘等处理设施,以提高村庄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项目预计投入资金1233.85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篇十二

当前,农牧民仍然是牧区的主体人群,而乡村又是我们发展中最大的短板、难点和差距所在,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低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做好振兴乡村的各项工作。

一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传统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走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从而提高农业产品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技术科学化。

二是聚焦精准扶贫,加快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目前,扶贫工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对多数贫困村和贫困户来说,实现退出问题不大,下一步主要是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好教育、宣传、引导、组织、带领、支持群众的作用,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提高农民自主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扶贫先扶志”理念,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加强政策宣传,搞好解惑释疑,通过参观成功典型等形式,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树立信心。改进帮扶方法,探索在产业扶贫上尽量让贫困户分担点成本的做法,通过有效参与和投入,提高贫困户发展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完善政策设计,在政策支持上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干起来。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精选12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