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观是人们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载体,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灵感。选择重点和关键信息,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参考范文可以帮助你开拓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秋高气爽,气爽秋高,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全家都喜欢过中秋节,我爸,我妈,我姐,我弟,我妹也全喜欢过中秋节,因为中秋节这天,我们全家人能在一起吃月饼.
今年中秋节,恰逢农历八月十五,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的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飞去飞来,是那么有情调,这情调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们俩站在院子中央,抬着头,仰着脖子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说:"看呐,这边的月亮升起来了!"弟弟说:"看呐,那边的月亮也升起来了!"这时,在院子里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几乎全都异口同声的一起喊到:"看呐,东边的月亮真的升起来了!"
好大好圆的月亮啊,它就像一轮明月,又像一轮圆月,正在升起来!
我们在院子里高高兴兴的简直就是高兴,没有人能说出这不是高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美丽而又美观的中秋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这天,正巧又赶上中秋节,真正双喜临门呢!
月有悲欢离和,人有阴晴圆缺,此时此刻,正是全国各地的全国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团圆的好日子,让我们一家高高举起月饼,共同畅饮这一杯高兴的'月饼吧!
夜色已经很深了,深夜也渐渐的浓了,晧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亮,我们全家人都流连忘返,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依然兴致勃勃的在院子里看着那轮明亮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节,真是让人难忘啊,但愿明年的八月十五,还能赶上中秋节!
今晚的月亮很特别
今晚的月亮很特别。我和家人坐在阳台上赏月,今天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
五),月亮出来了,我和家人欣喜若分地终于盼来了,这是怎样的一轮美月啊? 今晚的月亮很特别。它很大,大得像一个玉盘般透彻,黄中带点白,颜色美极了。又宛如一位身轻细透的美女在云中穿梭,旁边几朵薄云则为丝带,在空中飘过。抬头把月望,或许传说中的嫦娥与那只可爱的玉兔就住在月宫里吧,脑海里顿时浮想联翩。要是能上一下月亮该多好。
今年的中秋节,我和冯茵宜、茵妈一起去江门玩。在路上,我是又期待,又兴奋,一直在想象江门会是什么样子呢,可没想到,我想着想就瞅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隐隐约约听见冯茵宜在喊:“到江门了!”我睁开眼睛看着她惊喜的样子,问:“真的到了吗?”“到了!”于是,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站:冯茵宜的舅妈家。我们一直在家里玩,不知玩了多久,听见一声大叫——烧烤啦!我们马上奔向天台,开始串起许多好吃的东西烤起来。不一会,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们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嗯!熟了,真香!直到凌晨一点,我们才带着困意,恋恋不舍地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我们吃完早点就准备出发去白水公园爬山了。在爬山的途中,我们看到山上有一条小溪,溪水一直流到池塘里。来到山顶后,一座庙呈现在我们眼前,因为别的原因,我们没有进去庙里。我们下山后,来到了街上,看到了卖冰糖葫芦的,我们每人买了一串。这是我第一次吃冰糖葫芦,原以为会很好吃,其实味道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好吃。吃着并不美味的冰糖葫芦,我们来到了一家书店。那里的书种类繁多,我们看得如痴如醉,完全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了。时间就在我们的陶醉中过得飞快,我们该回家了。回到冯茵宜姨妈家吃了晚饭后,我们就踏上了回中山的路,江门的夜景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这回的江门之旅真不错,有机会我一定还到江门去做客!
过3天.就是我盼望已久的中秋节了,我非常开心,我相信也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吧,因为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节日.
每年的中秋节都会使我想起远方的亲人,今年的中秋节也如此.使我想起了在中山读书的妹妹,我和她已经有两年不见了.所以想在中秋节这个节日,和妹妹说几句话.
妹妹,我们有两年不见了,不知道你在中山过得怎样,有没有习惯中山的生活呢,你有没有长高了呢,你最近怎样呢?还好吗?开学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学习忙不忙呢,辛不辛苦呢,你觉得四年级的课程难学吗.有没有信心学好每一科.你在学校有没有努力学习.有没有不完成,上课搞小动作这两种现象呢,妹妹,你已经上四年级了,不可以让以前缺点保持下去.妹妹,你一定要勤奋学习.不要为了玩而不完成作业.就快考试了,有没有信心考好呢?你一定要加油,我永远替你加油.所以你不能让我失望.好吗?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读初三,虽然只有6科,但是很辛苦,英语要背,政治也要背,我从来没有认真背过政治.今年背政治使我觉得非常可怕,很辛苦,我也不知道我熬不熬得住.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江中,妹妹,你的学习成绩那么好,可不可以说一些学习方法给我知道啊,提高我的学习成绩.
在中山这么久,有没有偶尔想起婆婆呢?虽然婆婆身体不是很好,但是她很想你,很想你回来看看她,你新年回来过年吗?你新年不要不回来,因为你答应过我,你一定要回来的,否则,我就不理你.今年的中秋节你打算怎样过呢,在你吃月饼的时候,一定要分给我哦,还有,在赏月的时候,要记得我们啊妹妹你下个学期,回不回乡下读书呢,我很想你回来乡下读书,你还记得不记得,以前在乡下读书的时候的开心事情啊.我还记得哦,每当想起来,都情不自禁笑了出来.
另外,还让我想起了为了学习而离开小荷的妹妹,妹妹,你们最近怎样了,学习还好吗,当然还有,小荷的全体姐姐妹妹,我想在这篇文章和你们说一些心里话,你们非常棒,对人非常真诚,而且心地善良,我好喜欢你们.也要谢谢你们为我所做一些事情.能遇见你们是我的幸福.说句心里话,今年的中秋节让我特别高兴,也会永远留在我心里,因为有你们陪我一起过中秋节,难道不快乐,不幸福吗?最后,我祝你们中秋节快乐,学习进步,当然还有很多很好的祝福送给小荷的每一个姐姐妹妹,你们永远都是最棒的,最美丽的.最体谅别人的好学生.
在广州,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2、湛江:编猪笼。
把做成小猪形状的月饼,装进竹篾编的小笼子中,中秋节时用红线戴挂在孩子们胸前、脖子上或小竹杆上,笼子一头是红色一头是绿色,有的还绑上彩带或碎花,既是旧时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又是小孩子的玩物。以这种方式迎接庆祝中秋节是粤西湛江中秋节时的传统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吴川、雷州、廉江、麻章等地的村民们就开始编竹笼,一直持续到八月十五,这段时间,各村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忙碌着买竹子、开篾、浸柱、织笼、着色、扎彩,一家大小围在门口的大树下,邻里串门,你帮我编,我帮你织,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的中秋气氛也越来越浓。
3、惠州:驳山歌。
对歌(也叫“驳山歌”)是中秋节惠州人的传统娱乐形式之一,以前西湖边时有中秋之夜驳山歌(对唱)娱乐活动。入夜,一些喜唱山歌的人自动集中到预先约定或适宜对歌的场所,如西湖边。对唱时,以“今夜山歌我开始,哪个敢对我就来”开始,随后对方必须随声相应,否则,即算落败。
对唱内容十分广泛,叹命苦者有之,揭人隐私者有之,猜谜者亦有之;对歌者不分男女,有歌就唱,以唱惠州话山歌为主,间或出现少量客家山歌,直至月过中天,歌声渐歇,人们才尽兴而归。
4、佛山:舞青火龙。
狮山松岗万石村有中秋夜舞青火龙的习俗。当日扎好的龙身放在祠堂,等天色逐渐入黑,村里面的青年吃完团圆饭之后,就会舞起长龙,先到村附近的东风水库,把龙头和龙尾沾一下水,寓意采水。
完成青龙采水后,青年又舞动青龙就回到村中,拜过祠堂后就开始穿街过巷,为村民祈福。青龙舞到巷口的时候,村民纷纷上前在青龙上插香添烛,变成火龙。村民还会给舞龙的人送上红包,并从青龙身上拿回一柱香插在家中神位前,祈求得到保佑。
5、梅州:捧菜篮姊。
梅州客家传统的中秋节除赏月、吃月饼外,还有一习俗:叫“捧菜篮姊”又叫“捧月华姊”(捧即抬也),这一习俗在客家农村长盛不衰。每到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有的地方廷长至至八月十六)月圆之夜,明月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普照大地之时,便是赏月的最佳时候,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在皓月当空,一家人喜气洋洋,摆上月饼、果品之类焚香祈祷、化财帛(这一过程叫中秋赏月接月华姊)之后,一家人团坐分吃月饼、饮茶,共享无伦之乐。
接着有一个活动(习俗)“捧菜篮姊”就开场了。他们大多通过其祈求问卜,展望未来的收成好坏,小孩、少年、青年则大多问某人今年几岁?读书如何?前途如何?婚姻如何?接下来就是嬉闹之事。据说“菜篮姊”有求必应,男女老少亦乐此不疲。
6、中山:食猪仔饼。
沙溪人过中秋,有食猪仔饼、煲粥的习惯。在物资匮乏年代,贫困家庭买不起月饼,就用“糙米饼”和“猪仔饼”替代。
褐色的“糙米饼”用黏米碎成粉末,混合片糖制成,大约1厘米厚,直径约10厘米,中间嵌一小块薄肥肉,味道甜腻。“猪仔饼”用面粉制成小猪形状,装在小猪笼里售卖,被亲切地称为“小朋友月饼”。
7、肇庆:烧番塔。
广东肇庆高要和鼎湖区的乡村中秋节至今仍保留“烧番塔”的习俗。中秋之夜,在村中空地用砖头石块垒砌起“塔”,燃烧的草料从“塔”喷出,村民边烧边唱“番塔”歌,场面十分壮观。当地的老人称,“番塔”火苗高升就代表吉祥,升得越高越好。
“烧番塔”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有传是为纪念清代抗法将领把逃入塔中的“番鬼仔”(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有传是纪念元朝末年汉族人民为反抗残暴统治者,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现在是为祈求吉祥和来年丰收。
8、东莞:照月。
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
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9、潮汕:荡秋千。
潮汕地区有着一个独特的习俗――荡秋千。中秋之夜的荡秋千,要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然后在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
关于广东的中秋节习俗有哪些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吧!下面是由小编为您准备的两篇《广东的中秋节习俗。
作文。
400字》。
在广东东莞有乞月照月爬月,以求早生贵子,除了月饼以外,杨桃、芋头仔都是常见的食品。由于菱角现在比较难买,已经比较少见。祭月,即拜祭太阴娘娘,在香港,会有人到公园燃烧蜡烛;此外,亦有些地方的习俗会向长者或后辈送赠猪仔饼或长寿面。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浙江东部:此地风俗全国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中秋节是在八月十六,而非八月十五,并且传统上名称也是直接叫“八月十六”,与端午、重阳、冬至不同。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後,便以其头祭月,後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冬至,在广州又叫过冬、冬节、小年,从年纪大的老人嘴里,也许还听说过冬至也叫大冬、亚岁、肥冬、喜冬、履长节、长至、短至。“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顺德习俗。
在顺德,还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的'民俗,表示团团圆圆,暖暖和和过好这个冬,一家人平安,保健康,迎春节。打边炉实际为打甂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粤菜系。广式火锅。主要食材是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打边炉”与一般的所谓“火锅”不同。火锅是坐下来吃的,而“打边炉”是站着吃的;火锅用金属器具,中间烧木炭,“打边炉”是用瓦罉。
中山习俗。
小榄有冬至吃“水榄”的习俗,小榄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实际上是一种用菊花肉作馅料的糯米汤圆,馅料通常是莲蓉或绿豆沙,再加入些许菊花肉。
除了一般的习俗外,东升人还喜欢用大芥菜、甜薯、猪肉粒烩煮成一种名为“沤冬”的菜祭祖,意为迎接冬天的来临。而在坦洲,当地的村民还喜欢吃茶果来应节。
梅州习俗。
客家人称冬至为“过冬”,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好好地吃一顿”。“冬至羊肉夏至狗”,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人们俗称,认为在羊肉温补,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全国端午都这么过。那么,广东有啥特殊过法?深圳有啥特殊习俗?无论在广府、潮汕、客家文化交融的惠州,各地人口汇集的深圳,还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其他地方,习俗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让端午更有节味儿。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来聊一聊端午的习俗吧!
粤地习俗。
扒皇舟。
代表地:深圳。
做法:赛龙舟时在船上放置一把罗伞。后因罗伞逆风阻力,才逐渐消逝。
由来:深港地区一个关于南宋失守临安,皇帝赵罡南逃时,恰逢端午赛龙舟,而御赐罗伞的传说。
浸龙舟水。
代表地:深圳。
做法:龙舟寓意吉祥,被龙舟划过的水成为龙舟水。当参赛龙舟抵达终点时,岸边人们纷纷跳入水中,浸润自己。
马拉溜。
代表地:深圳沙尾。
做法:从五月初一、二起,母亲在孩子脖子上挂一个碱水粽,等到端午再剥开吃掉。
代表地:惠州。
做法:惊蚊草混合干芭蕉叶和稻草烧灰,把灰装进布袋重复煮沸,滤掉灰渣,用灰水泡糯米一两天。包好的灰水粽,煮6到8个小时,不需要加其他作料。
口感:既有柔韧感,又不粘牙。
挂蒲草、烧艾条。
代表地:惠州。
做法:将菖蒲做成剑的模样、艾蒿做成虎的模样悬挂于门上。将艾条放置在家里大门、阳台等地点燃,艾条里包有锯末、硫黄、艾叶、香料等物。
用途:抵御毒气入侵,辟邪驱虫,杀菌作用。
祭河神、抢青。
代表地:惠州。
做法:以“烧全猪”祭祀河神,全体人员分食。所谓抢青,即一根竹竿挂一扎树叶,放置河中央,赛龙舟队伍各派出一个人去抢。
回娘家。
代表地:广州。
做法:年轻媳妇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
送灾难。
代表地:从化。
做法: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
午时茶。
代表地:封开。
做法:采摘草药,煮午时茶,认为能驱除秽气,清热解毒、防病治病。
拜龙母。
代表地:德庆。
做法:端午恰逢龙母诞(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德庆龙母庙每天都有舞龙、舞狮等表演,还会有龙母祈福斋宴。
由来:相传,龙母生辰诞有为龙母娘娘沐浴更衣的习俗,民间有摸龙床、赛龙舟等习俗。
医药和保健。
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医药卫生和养生保健内容。
粽子。
(1)方式:蒸煮。
(2)功效:糯米具有食疗作用,粽叶可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艾草、菖蒲。
(1)方式:悬挂、点燃、煮水泡脚。
(2)功效: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佑护健康。
(大蒜也有灭病菌等作用,“端午三友”之一。)。
雄黄。
(1)泡制雄黄酒、在身体上涂抹。
(2)功效:解毒、驱避毒虫蛇蝎。
(雄黄含砷,有剧毒,中医专家认为雄黄酒习俗应摒弃)。
沐兰汤。
(1)方式:菊科佩兰,煎水沐浴。
(2)功效:治皮肤病,去邪气。
在广州,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东莞——照月。
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佛山——舞火龙。
去到佛山市南庄镇,中秋有舞火龙的习俗,寓意年年都好,身体健康,至今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火龙”是用草编制而成,在出场之前,要先插上香烛,再插上头柱香。然后在“龙”身上每隔80厘米处放置一油盏,周边插满寄托着村民心愿的香火之后,火龙开始出游。炮竹和锣鼓开路。村民将近百米的龙身,高高举起,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舞起龙尾,翻腾起舞,场面异常热闹。
惠州——舞火狗。
在广东惠州龙门蓝田瑶族乡,每年中秋佳节都要举行“舞火狗”活动,以感谢狗对瑶族人的养育之恩。相传瑶族峒主年幼丧母,其父用母狗奶水把他养大。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里村寨举行舞火狗活动,据当地老人讲,舞火狗至少已有三百年历史。
舞火狗的服饰道具主要为线香、竹笠、黄姜叶、山藤。黄姜叶是瑶民祖先的服装,用黄姜叶表演就是为了纪念先人生活的艰辛。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白天,各村妇女就要上山采摘黄姜叶,为晚上的舞火狗作准备。姑娘们都是村里的未成年少女,她们要在长辈的帮助下捆扎服饰,完成“火狗姑娘”的扮演工作。
傍晚,姑娘们先在宗祠里奉上狗粮袋,点燃香火,从大门行至祭台前祭拜祖先,感激先人的恩德,祈求风调雨顺。祭拜之后,姑娘们列队来到坪地开始表演舞火狗,少女们围着坪地边舞边唱。结束坪地的舞蹈,她们再到各家的灶塘石祭拜,祈求火种长存。接着她们还要祭拜菜园,祈求蔬果繁茂,三餐无忧。
祭拜结束后,姑娘们要穿过长长的巷道,经过曲折的田埂,走向村旁的溪流,将身上配戴解下弃于流水中,以示驱逐瘟疫,保佑健康,再洗净手足,准备参与一年一度的对歌比赛,这是年轻人以此大胆求爱、展示自己魅力的最佳时机。舞火狗时,男青年点燃鞭炮,为姑娘们的舞蹈相呼应,现在他们又来到村头与姑娘们隔河相望,他们唱起古老的情歌,表达彼此心中的爱慕之情,两岸歌声此起彼伏,一来一往,好不热闹。
客家——赏月吃月饼。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潮汕——中秋美食多。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其中,中秋月饼是潮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韶关——吃炸花生饼。
在韶关市马市镇高水村,这里的人们过中秋时要吃炸花生饼。用一个圆形铁具,上面浇一层薄薄的粉浆和几粒花生,放入高温的油锅里,粉浆离开铁具,就成了一块块圆形的花生饼。这是从古时流传下来,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寓意团团圆圆。
阳江——吃糖鸡。
在广东的阳江,有中秋节吃糖鸡的习俗。制作“糖鸡”时,把白糖熬成浓糖,加少许面粉,然后倒模,可以做出龙船状、宝塔状、雄鸡状等,加少许色素成白、浅红、浅禄等颜色。又好看又好玩又可以吃,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这种古老的手工糖鸡,在全国只有阳江特有。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也给在家团聚的人带来了许多无穷的乐趣,特别是我国的一些城市,他们在这一天基本都是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分钟的隆重,那么就我们一起走进看看广东有哪些中秋习俗吧!
在广州,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潮汕中秋美食多。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客家赏月吃月饼。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广东中秋节习俗的作文。欢迎大家观看阅读。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我们每年中秋节都过得很平淡,可是今年的中秋节却不一样,因为我们龙港乡在河里面放了两条用钢铁和彩布构造成的长55米的龙。
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个晚饭,然后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大家一起去看用两条用钢铁和彩布做成的大龙。”
我们沿着公路一直走到河岸边,有管理人员在出口和入口把守着,我们按顺序从入口进去。哇,好多人啊,河岸的`旁边都张灯结彩。我们沿着河岸的路走了进去。啊!我们先看到了一个用钢铁够造成的大塔,看见左边放着做戏的仙姬送子的景色;右边放着制作茶叶的景色,我就用手机把景色拍里下来。
接下来,我们慢慢地走到放着两条栩栩如生的大龙那里,只听见,音乐一响,两条大龙就亮了起来,哇,好漂亮啊!桥中间还放了一只大花球,两条大龙随着音乐摇头喷出水来,一条龙喷向左边;另一条就喷向右边,好像双龙戏水。我连忙用手机把这个难得一见的景色拍了下来。
看完了景色,我们沿着出口走了出去,我心里想:今年的中秋节过得比往年不一样啊!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辩;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广东民俗与中原民俗一脉相承,特别是节日民俗方面大同小异,如春节迎神祭祖、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年饭、舞龙舞狮、唱大戏等活动大致相同。只是由于各地的生活习惯不同又略有变异:北方人的团年饭必有包饺子,广东人则“无鸡不成宴”,还讲究“年年有鱼(余)”;北方舞的狮子是西域传人的四脚仿真狮,广东则是一只独角嚏兽,舞法也不一样。从中原迁入广东的客家人因当时没有面粉,吃不上饺子,只好以豆腐皮夹进肉馅煎之,以“豆腐角”代替饺子,寄托对中原故土的怀念。
送灶。
送灶也叫“祭灶”、“谢灶”、“送灶神”等,在每年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五举行,各阶层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所谓“官三民四蛋五”,即官宦人家二十三,平民百姓二十四,蛋民(水上居民)二十五。
传说灶神掌管一家之福祸,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故各家各户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置酒、糖、果等祭祀一番,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谓之“送灶”。此俗古已有之,因地因族而异。广东民间传说中的灶君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人们怕他禀告时讲错话,所以送灶时要为他写个“灶君疏”,帮其备讲稿。祭灶的贡品包括一碗米,两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以及饴糖、麻圆等甜品,此外还供上些用糯米做的糕点,为的是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让他讲错话。另有一匹纸马,给灶君老爷代步飞升,有的地方还特备一件黑衣、一双黑靴,给灶君上天见玉皇大帝作礼服。焚香礼拜者多为男性,拜时要烧香烧纸、放鞭炮,拜完把贡品放在米缸里,叫做“责瓮”,以示来年衣食丰足。直到年三十晚,才把灶君接回来一起过年。今城市居民已无此习俗,广州市八区亦禁鸣鞭炮。
开灶。
从谢灶那天起进入年关,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二十三谢灶,二十四开炸,如清朝李调元《粤东笔记》所云:“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糯谷,名日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馈亲友;又以糯饭盘结诸花入油煎之,名日米花;以粉杂白糖入猪油煎,名沙壅。”
煎堆是其中较有特色的小吃,有九江煎堆与龙江煎堆之分,还有化皮、软皮、脆皮之别,用料大致相同,主要是糯米粉、爆谷、糖等。九江煎堆馅用爆谷、白糖,加花生仁、冬瓜条、橘饼等,龙江煎堆馅则用爆谷、糖、麦芽糖,两种煎堆外皮都沾有芝麻。这些用料寓意也非常讲究:花生象征人丁兴旺,生机盎然;冬瓜条、橘饼为蜜饯,取意生活甜蜜;爆谷象征花开富贵;芝麻意为多子多福。两种煎堆制作过程不同,外形亦有别,九江煎堆为扁圆形,龙江煎堆呈圆球形,均有纪念迁徙后团圆之意。广州俗谚云“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可见它的普遍。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过年家家必备的。
据说煎堆是从中原传人,原来的煎堆形似蟠桃,寓意吉祥。是中原先民祭灶时敬奉玉皇大帝的仙果,后来由移民把它带到了南雄珠玑巷。事起宋代胡妃潜逃一案,当时殃及当地58村33姓居民,他们南逃时带着这种“仙果”,以祈逢凶化吉,万事如意,兼有对故乡的怀念。33姓居民后来都散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煎堆就一直流传开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淡化。现在市面上仍有煎堆用纸盒包装作为礼品或点心出售。
除煎堆外,人们还有炸油角、茶素、芋虾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人喜爱吃糕,除蒸年糕外,还喜欢做萝卜糕、伦教糕、马蹄糕、九层糕等,象征“新春步步高”。
扫尘。
每到岁末,腊月二十三谢灶以后入年关,最忙的恐怕要算扫除了,广东人称之为“扫尘”。扫尘的时间各地略有不同,均在腊月二十四到二十八之闻。《迎春扫尘鼋鼢具体展示了“扫尘”的情况:“腊月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扫尘时,家家必备一把新扫把,用来打扫天花板和墙壁上的灰尘,有的地方还用“有尾蔗”(连头带梢的甘蔗)扫一下以求吉利。民间流行“年廿八,洗邋遢”之说。近年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年晚清洁多集中在腊月二十八前后进行,雇用工人或交给清洁公司负责的也越来越多了。
包粽。
腊月二十八有包粽的习俗,粽子有咸肉粽、碱水粽之别,粤西信宜、高州一带还有条状的“笔嘴粽”等。其中以肇庆裹蒸粽最为著名,不但个大,而且丰富,有猪肉、绿豆、栗子等,“剥而煎食,甚香”。
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贴春联,包括贴门对、横额、单语等,单语多写“天官赐福”、“新春大吉”、“万事胜意”、“出入平安”、“恭喜发财”等,按神位张贴。三十团年,宰鸡杀鸭,祭拜天地、祖宗,接财神,卖发财大蚬,正式进入新的一年。
行花街。
提到广府地区过春节,就不能不提充满岭南传统节日气氛的广州除夕花市。广州一年一度的行花街民俗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每至岁暮,人们成群结队到迎春花市游览,称为“行花街”。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看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卖懒”(在花街上闲逛)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非亲临者实难体会。
迎春花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开始,历时三天,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结束。一般在除夕前一个星期,花街就已禁止车马通行,开始搭售花的棚架摊档。花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一些大枝的花木要在几天前就开始运来。二十八日正式开市,十里花街上张灯结彩,喇叭里播放着轻快的广东音乐,人们看花、买花、卖懒,川流不息,不分日夜,花农吃住都在花市。除夕之夜,花市进入高潮,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买了花的人们只好把花束高高举起,或把一盆盆的金桔、盆景托在肩上,随着人流,缓缓而行。
辛亥革命后,广州老城拆除,花市的发源地藩署前一带成为通衢大道,花市延伸至现教育路、西湖路一带,花色品种越来越全,游人也越来越多。n20世纪代,广州花市已是相当的兴旺了。1949年前,全市已分设四个花市:中心花市仍在西湖路、教育路一带,东山区花市设在东川路,南区在滨江路,西区在新风路。1978年后逐步拓展,至今,广州越秀、荔湾、海珠、天河、芳村等共十区都开设了迎春花市,上市花卉品种多达500多种。其中除了桃花、金桔、水仙、菊花、芍药等一些传统品种外,大花蕙兰、郁金香、百合、玫瑰、海棠等也受到欢迎。
中心花市常常有著名书法家应众即席挥毫,更加热闹。直到午夜两点钟,人们才慢慢散去,花农也把卖剩的鲜花降价拍卖,不留一点剩余。游花街的人们,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拣到了很好的便宜货。于是乎人人皆大欢喜,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春的曙光。
卖懒。
除夕之夜,儿童一手提灯笼,一手拿着一个红鸡蛋和几炷香,结队上街闲逛,边走边重复唱道:“卖懒、卖懒,卖到三十晚,人懒我不懒。”或唱道:“卖懒仔、卖懒儿,卖得早,卖俾(给)广西王大嫂;卖得迟,卖俾广西王大姨。”这样不断重复,一直走到土地庙中上香,再回家来把鸡蛋分给长辈吃,表示自己一年的懒惰已经卖掉,从此勤快读书干活。在广州地区,卖懒儿童也有到花街上游荡叫卖的。旷东新语·事语·广州时序》载:“岁除祭,日送年,以灰画弓矢于道射祟,以苏木染鸡子食,以火照路,日卖冷。”卖冷是口音之误,实为“卖懒”。此俗现已绝迹。
开门大吉。
年三十晚守岁至深夜,迎候良辰吉时,到了子时(晚上11时至第二天凌晨1时)之际,便打开大门,说“开门大吉”,或贴上红底烫金的“开门大吉”单语,烧“开门炮”。此时各家各户都传来鞭炮响声。有些人为了“抢炮头”,提前几分钟把炮烧响,其他人闻声接应,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持续到凌晨一两点后才逐渐安静下来。到天亮开门出去,家家门口,大街小巷,都铺满了一层星碎的炮竹红纸,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开门、烧炮之后就是接财神,家家设案于i'q多'l-,烧香礼拜。此时便有一些小孩、叫化子等充当小贩,拿着一张红纸,上面写有“财神”两字,嘴里喊着“财神到”,挨家挨户去叫卖。人们为了买一个好兆头,也乐意给一个“利是”(红包),让小贩高兴而去。一些平时卖蚬的小贩,此时也趁机而来,叫卖“发财大蚬”。反正这东西既可吃,又可得个好兆头,一般不是手头拮据的人家,都会买些。这种风俗,现在已很少见。
行大运。
大年初一,阳江人一大早就到野外去郊游。有的绕着村边,有的围着田园,有的循着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称“行大运”,希望在新的一年好事常来,万事胜意。阳江人把正月上旬的每一天都冠以名称,如正月初一为“鸡日”,这一天,大家都不杀鸡,就连鹅鸭诸禽都得到荫庇。
所以年初一人们多数吃斋,不吃斋的也必有一道斋菜,用绍菜(黄芽白)煮粉丝虾米,或加冬菇、木耳、竹笋等,称“罗汉斋”。也有蒸腊肠、腊肉、腊鸭等,但动筷时必先吃斋。
开年。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
广州人无鸡不成宴,鸡是少不了的,烧肉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或“大显声威”;发菜蚝豉(干牡蛎)取发财好市之意;猪删(舌)取大利之意;还有生菜取意“生财”,蒜喻能写会算,葱喻聪明伶俐,芹喻勤劳刻苦,韭喻长长久久等。初七人日吃春盘,内有七样菜,上列几种均在其中。旧时广州的一些商行厂家,开年时老板请伙计吃开年饭,席上若有鸡肉招待,则在席间宣布一批被解雇人员的名单,被解雇者吃完饭就走,此俗又被称为“食无情鸡”。
而在韶关沙田地区,有句俗语叫“狗仔怕夏至,生鸡(公鸡)最怕年初二”,因为在年初二那天,首先就要宰生鸡开年。鸡要个头大、高冠、红脸、会啼、毛色靓丽,还要有弯弯的尾巴,这是生气十足的体现。鸡用滚水烫后去毛,从屁股处剥开,取出内脏屈脚,鸡嘴放上一粒大红枣,鸡尾要留三条大弯尾毛,与一块猪肉一齐煮熟,上碟还伴两个有芽的茨菰、生菜、生葱、大蒜(连头带根叶洗净),寓意生生猛猛,生气十足,威武雄壮。生鸡准备就绪,斟好茶酒,点燃香烛,敬拜大神、祖先、门口土地天神,鸣放大红炮仗。拜神开年后,一切肉类——猪、鸡、鸭、鹅、鱼均可切食了,意思是百无禁忌、万事如意。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携儿带女去串亲访友,相互之间你来我往的穿梭拜年也开始了。
开小正。
旧时在粤东一带,农历正月初五叫开小正。又称“开张日”。当天人们迎接门神复位,所谓“初五神落天”,即神从天上回到人间,表示假期结束,年禁解除。
是日家家张灯结彩,烧炮庆贺,商店开市,工厂开工,生产生活工作恢复正常。
游花地。
到了农历正月初七,即“人el”那天,广州人成群结队去花地游览,俗称“游花地”。花地在广州西南方的芳村区,是著名的花卉产区。清代中叶以后,花地先后建立了30多处大小园林,著名的有留香园、醉观园、纫香园等。各名园多于正月初七和十五、天后诞、端午、七夕、中秋、下元节等日,摆设“花局”,供人观赏。有些园主还邀集文人学士,吟诗联句,以助雅兴。描写游花地情景的,黄遵宪有《花埭纳渤诗,张维屏有《泛舟花埭》之作,康有为有“千年花埭花犹盛”句。这一习俗在1922年出版的《歌谣》周刊中也有记载:
“初七是人日,广州人多到花埭(按:即今花地)去逛逛。”娄子匡先生在《新年风俗志》中也有这么一条:“逛花地,初七是‘人日’,那天,广州西南隅有一处地方叫花地的,很多人都要跑到那边玩。”可见广州人游花地的风俗,当时确实兴盛。评选“人日皇后”,主持当天的游览事务,蒸糕做美食,庆祝一番,此俗盛行于清末民初。如今人们在节假日休闲也喜欢到花地一游,不再局限于正月。正月游花地的习俗还有,但是不再举行“人日皇后”评选活动了。
七样菜。
客家人在大年初七“人日”的家宴上,一定要吃“七样菜”。七样菜一般以葱、蒜、芹菜、韭菜、芫荽、肉和鱼等七种菜一锅煮熟,全家共食。此俗主要取其兆头:葱谐聪,吃了会聪明;蒜谐算,吃了会化算;芹谐勤,吃了会勤快;韭谐久,吃了幸福长久;芫谐圆、缘,吃了有缘又圆满;鱼谐余,吃了年年有余;肉近禄,吃了福禄双全。初七过后,多为大人出门、小孩上学之时,故以此图吉利。
嘉应诗人黄乐三《新年竹枝词》云:“人日俱餐七不同,芥芹菠蒜韭茭葱。诸般俗套从何说,父老传言是古风。”
实际上这是中原人吃春盘的古风遗俗。
七样羹。
正月初七,潮汕人同样有吃“七样羹”习俗。这一天,人们以当时出产的七种菜蔬如菠菜、芥菜(当地叫大菜、白菜)、君达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萝卜、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锅,异香诱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图吉利。其中“百合”取意“百年百合,百事好合”。
关于七样羹,在潮汕当地还流传一个故事。有个老汉,依靠儿子出洋赚钱,每年寄钱或者物品回来赡养。但有一年,儿子很久都没有寄任何东西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
到了初七那天,老汉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在菜市场捡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菜,放在锅里一齐煮。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儿子带着赚的钱和许多东西回来了,老汉喜出望外。村里人都说,吃这七样菜吉利,于是大伙都在初七这天吃七样羹。在潮汕地区还有“七样羹,食老变后生(按:年轻)”的俗话,说明在潮汕人们心里,吃七样羹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拜年。
拜年,在潮汕地区又称为“拜正”。初一清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拜年。后辈先祝福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然后长辈鼓励后辈新年干出新成绩,或者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早饭后,大家就向亲朋好友拜年。拜年讲究时间,越早越见其诚意,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因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回来才吃早饭。潮汕人拜年的时候,总要带一点手信,其中大桔是必不可少的,大桔粤语中谐音“大吉”,数量多少没有明确规定,但忌讳奇数。
掼春楹。
“掼”为动词,“春楹”是一种礼篮,掼春楹是潮汕地区春节期间另一个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春楹是一种内分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楹中,由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来访时,夫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潮汕俗语云此为“阿舅来,掠鸡刮”。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太桔自是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取意新媳妇生活节节高。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一般送给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夫家看不起;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夫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也是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于是,各家各户都在鞭炮声里忙着分派礼物。潮汕人亲邻睦里的风尚由此可见一斑。此外,分家的兄弟也享受这样的待遇。
送穷。
客家人会在年初三“送穷鬼”,以示奖勤罚懒。送穷意即祭送穷鬼(穷神)。
关于送穷,有一个故事: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并要用火烧后才肯穿。宫中人都叫他“穷子”。
穷子死于正月晦日(三十),为他送葬时,人们说:“今日送穷子也。”从此,“送穷”的说法就此相沿下来。民间把“送穷子”的“穷”逐渐说成了“贫穷”的“穷”,清扫家中秽物叫送穷。唐人姚合有诗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各地送穷的时间不一,广东客家以正月初三为穷鬼日。传说过去有两夫妇,贫穷无比,女方后改嫁员外为妾。一年春节前,前夫去求助,女方把银币塞入年糕中相赠。前夫因无渡船钱,误将年糕送给渡伯顶数,依然身无分文,只得在新年那天又去向前妻求助。女方怒其不争,不予理睬,男方饥寒交迫,冻死在员外的柴房中。女方怕事情败露,火烧柴房灭尸,于初三日扫余灰倾于河中,谓之“送穷鬼”。邻里效仿,衍为习俗。
正月初三清早,把房子,特别是厨房周围打扫干净,污秽的杂物倒到垃圾堆里放火烧掉,有的还备香烛冥镪等一同烧毁,表示送走从前的秽气穷气,迎接财神福星来。这一天不宜探亲访友,以免被人家视为穷鬼。此俗广东梅县、海丰、翁源皆有,20世纪50年代后已废。
春节期间,民众还有一系列文娱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舞狮、舞龙了。
舞醒狮。
广东舞狮子源起佛山。相传在明朝初年,佛山一带出现过一头独角怪兽,眼大口阔,不时发出“嚏嚏”响声,老百姓叫它“嚏兽”。只要怪兽出现,老百姓便大受其害,不是牲畜伤亡,便是庄稼被糟蹋。
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用竹篾织成若干个狮头,涂上多种颜色,埋伏在郊野村落,一旦怪兽出现,便金鼓齐鸣,舞动起来,怪兽惊走。于是人们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如意吉祥的兆头,以后便于春节期间,均以舞狮子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这一风俗延续至今,已发展为一套程式完整的岭南醒狮舞。因起舞过程中有“食青”、“醉青”、“睡醒”等动作,故而得名。常见的舞狮子套路是:响起锣鼓,醒狮平放地上,舞狮人分站两侧,打一通南拳,作为“开张大吉”,继而钻入狮内,由大头佛逗引出场,随锣鼓起舞。舞狮子的动作花样丰富多彩,计有“狮子出洞”、“窥测方向”、“欢天喜地”、“狮子滚球”、“狮子采青”等。而每种花样又有细分,就“狮子采青”一式又分为“见青”、“惊青”、“醉青”、“散青”、“饮水”、“吐珠”等一整套动作,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采青”。
醒狮为南方狮,与北方狮子造型迥然不同。北方狮讲究形似,四脚着地;醒狮讲究神韵,两脚着地,狮头与狮尾分开,各由一名演员摆舞,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还有一人戴着面具,手执葵扇在前面逗引,此乃引狮郎,俗称“大头佛”。醒狮分为佛山狮与鹤山狮两大类,佛山狮下又分为七彩狮(文狮)和黑白狮(武狮)两种。在制作上,“醒狮”采用“灯色扎作”工艺。狮面以拟人化手法装饰,分为“关公面”(红面白须)、“张飞面”(黑面黑须)、“刘备面”
(黄面白须)几种造型;狮身则用宽四尺、长丈余的缝有各式图案的“狮被”覆盖。狮头制作十分讲究,要求轻巧、坚固、光彩夺目、威严轩昂。据《南海县志》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佛山已有专门生产狮头的作坊,后工艺不断改进,现每年都有上千只狮头销往东南亚及欧美各地。
舞龙。
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态,除常见的布龙、彩龙、木龙之外,还有中山醉龙、丰顺火龙、罗定香火龙、四会蕉叶龙、新会纱龙、东海岛人龙、紫菜金龙、大埔乌龙、西关草叶龙、梅县板凳龙,等等,造型奇特,舞姿各异。据粗略统计,全国龙舞共72种,仅广东就占了36种,达全国龙舞的一半。这与广东水域广阔,人们与鱼、蛇(小龙)关系密切有关。广东到处都有龙潭、龙宫、龙洞、龙山等,说明古代岭南的确是群龙聚首的王国。百越后裔是龙族团的重要支系。每一龙种,就是一个分支图腾的标志。各族团为强化自己的形象,就以其图腾的崇拜物起舞。这些舞蹈后来又与原始的宗教、巫术、娱乐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现在逢年过节,人们都舞龙。不同的龙舞,寄托着人们不同的理想和愿望。
除醒狮舞、龙舞外,岭南民俗中还有舞凤、舞麒麟、舞貔貅等各种动物舞蹈。
打春。
有的地方春节期间流行一种竞技游戏,叫做打春,又叫“打仔”。玩耍的时候,双方划好界线,布好阵势,以碎石互相对打。开始时主要是孩子们玩的游戏,除打石外,有时还拳棒交加,非常激烈。乡民以胜负来b一年之兴衰,故有时成人也加入其中,真的打斗起来。1949年后此俗逐渐消失。
盲妹歌。
1949年前广州有一种以唱“龙舟”为生的职业艺人,大多是双目失明的女子,因此人们俗称这种龙舟歌为“盲妹歌”。
春节期问,她们为了讨点“利是”,挨家挨户去卖唱,歌词是:“天官赐福到你门庭,太平天下永无忧。门前银树花开放,开枝发叶在高堂。满堂吉庆人兴旺,福禄双全老少康。今晚大家同欢畅,等你夫妻和顺百年长。五福临门万事兴,吉星拱照到你门庭。
金钱多赚年年盛,招财进宝又添丁。等到儿孙累代皆昌盛,一路英雄立太平。”
在广州,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东莞――照月。
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潮汕――中秋美食多。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其中,中秋月饼是潮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客家――赏月吃月饼。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全国端午都这么过。那么,广东有啥特殊过法?深圳有啥特殊习俗?无论在广府、潮汕、客家文化交融的惠州,各地人口汇集的深圳,还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其他地方,习俗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让端午更有节味儿。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来聊一聊端午的习俗吧!
粤地习俗。
扒皇舟。
代表地:深圳。
做法:赛龙舟时在船上放置一把罗伞。后因罗伞逆风阻力,才逐渐消逝。
由来:深港地区一个关于南宋失守临安,皇帝赵罡南逃时,恰逢端午赛龙舟,而御赐罗伞的传说。
浸龙舟水。
代表地:深圳。
做法:龙舟寓意吉祥,被龙舟划过的水成为龙舟水。当参赛龙舟抵达终点时,岸边人们纷纷跳入水中,浸润自己。
马拉溜。
代表地:深圳沙尾。
做法:从五月初一、二起,母亲在孩子脖子上挂一个碱水粽,等到端午再剥开吃掉。
代表地:惠州。
做法:惊蚊草混合干芭蕉叶和稻草烧灰,把灰装进布袋重复煮沸,滤掉灰渣,用灰水泡糯米一两天。包好的灰水粽,煮6到8个小时,不需要加其他作料。
口感:既有柔韧感,又不粘牙。
挂蒲草、烧艾条。
代表地:惠州。
做法:将菖蒲做成剑的模样、艾蒿做成虎的模样悬挂于门上。将艾条放置在家里大门、阳台等地点燃,艾条里包有锯末、硫黄、艾叶、香料等物。
用途:抵御毒气入侵,辟邪驱虫,杀菌作用。
祭河神、抢青。
代表地:惠州。
做法:以“烧全猪”祭祀河神,全体人员分食。所谓抢青,即一根竹竿挂一扎树叶,放置河中央,赛龙舟队伍各派出一个人去抢。
回娘家。
代表地:广州。
做法:年轻媳妇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
送灾难。
代表地:从化。
做法: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
午时茶。
代表地:封开。
做法:采摘草药,煮午时茶,认为能驱除秽气,清热解毒、防病治病。
拜龙母。
代表地:德庆。
做法:端午恰逢龙母诞(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德庆龙母庙每天都有舞龙、舞狮等表演,还会有龙母祈福斋宴。
由来:相传,龙母生辰诞有为龙母娘娘沐浴更衣的习俗,民间有摸龙床、赛龙舟等习俗。
医药和保健。
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医药卫生和养生保健内容。
粽子。
(1)方式:蒸煮。
(2)功效:糯米具有食疗作用,粽叶可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艾草、菖蒲。
(1)方式:悬挂、点燃、煮水泡脚。
(2)功效: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佑护健康。
(大蒜也有灭病菌等作用,“端午三友”之一。)。
雄黄。
(1)泡制雄黄酒、在身体上涂抹。
(2)功效:解毒、驱避毒虫蛇蝎。
(雄黄含砷,有剧毒,中医专家认为雄黄酒习俗应摒弃)。
沐兰汤。
(1)方式:菊科佩兰,煎水沐浴。
(2)功效:治皮肤病,去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