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在总结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自己的亮点和成就。9.总结范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
从岳麓书院的这幅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
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岳麓书院”这块匾,是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学院的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块匾,是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是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呢,就是说,湘楚大地人才众多,岳麓书院这里尤为兴盛。正好是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第一文库网,所有又被称为“忠孝廉节堂”。
讲堂共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这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
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那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一位我们湖南籍的叫做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和壮大的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陈颐、陈颢两兄弟,集大成者是朱熹。
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试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啊,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而朱张会讲,也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
好了,我们今天的游览呢,也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谢谢大家。欢迎下次有机会再来岳麓书院游览。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长沙市博物馆参观“长沙三国吴简暨历年出土文物精品展”。
现在参观的是第一展厅。这里采用了全景式的方式,复原出吴简考古发掘的现场。1996年7月至13月,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市中心五一广场东南侧“平和堂商厦”的建筑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战国至明清时期古井61口,出土铜、铁、竹、木、陶等各类文物达3000余件(套)。特别令人震惊的是,在编号为22号的古井中发理了大量写着文字的简牍,经确认为距今1720xx年前的三国时期孙吴的遗物。这批文物,对相对匮乏的三国文献史料,将作出全面而精确的补充。我国曾有过四次最重要的古代文字的发现:殷墟甲骨文,西北地区屯戍简牍,敦煌石室文书,清宫内阁档案。长沙三国吴简完全有资格与这四次发现相提并论,也将形成某一学科的分支,成为国际学术界相关学者的研究课题。
请大家看第22号古井的剖面复原。22号井发现时,井口上部已在施工时被破坏。这是—口不规则的圆形竖井,底部略呈袋状。井口南北长3.5米,东西长3.1米;现存井深5.6米,井口覆盖着纯净的红褐色泥土,下深1.5米处发现简牍层。简牍层中间厚,四周薄,呈坡状堆积,边缘厚20厘米,中间厚50厘米。绑扎简牍的绳索已腐朽,但可看出它们当时是成捆放入的,初步统计共有10万余片。简牍层下为灰褐土层,厚约3.1米,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竹木屑、草屑、树叶、碎砖瓦、陶瓷器等。井底(即井深5.12米处)套有一个小井,小井有一近方形的木构井圈,井圈四角各钉一根木桩,桩外各镶两块木板为井壁。井圈长93厘米,高58厘米。这个小井的作用,大概是为了将仓井四周的地下水集中到这里,然后用水罐等器具提出去倒掉,以保持仓井的干燥。这是发掘时拍摄的现场照片。
从22号井的结构和遗物来分析,它是一个古代的仓井,其作用是用来储藏食物。长沙气候湿热多雨,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深达10多米的井下环境相当于一个现代的冰箱。考古发现证实,从商代开始,人们就使用这种储藏方式。也许大家会问,10万余片的吴简为何埋藏于井中呢?这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孙吴所处的三国时代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突发性的动乱使这批简牍被匆忙埋藏在这里。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这批简牍大多是档案文书、契约合同,将它们埋在井中可能是当时处理档案的一种方式。
请再来看这张照片。这是第22号井发掘现场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见简牍浸泡在泥水中。这次发掘出来的简牍,为什么能经过1700余年至今还保存完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沙市的地下水位高,简牍长期浸泡在水中,加之埋藏较深,密封情况好,隔氧隔菌,所以保存了1700余年仍完好如初。
接下来,请大家参观第二个展厅。
这是一张对坐着的陶俑照片,是20世纪50年代在长沙金盆岭一座西晋墓中出土的陶俑。照片上左边的一人手持宽厚的木牍,口中念念有词;而右边的一人则一手持笔,一手持牍,正在书写文字。这件陶俑生动形象地将古人书写简牍的情景再现在大家眼前。
再来看看这一组照片。这是一支毛笔,1954年在长沙在家公山一座战国墓中出土,笔杆长而小,容易折断;旁边有一个套笔的竹管,在收藏保管时对笔有保护作用。这是一个砚台,旁边放置的小碎块是墨块。这儿还有一把铜削刀,为书写者削制简牍以便修改书写错误的工具。这是1975年在湖北楚国故都纪南城168号墓发现的一套书写工具的照片,另外还有无字的木牍6片。这也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完整、最典型的一套汉代文具。
我们的古人计算简牍数量的单位不是“片”,而是“斤”。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批阅奏章竹简,一天要看120斤(秦制1斤约合今天的半市斤),不看完就不休息。
下面请看,这是本世纪以来全国出土的简牍情况一览表。其中红色字一栏为本次长沙发掘简牍的数量,超过了历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简牍数量的总和,所以称之为“惊世发现”,“本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众所周知,由于战乱的原因,三国时代的文献史传之后世的很少。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总共才100余万字。历年来全国考古发掘的三国简牍也十分罕见,仅在安徽、江西、湖北出土几十片。而长沙今天一次出土总数达10万片的三国吴简,以每片20字计算,总字数可达300多万字。这些文字资料大大超过了《三国志》字数的总和,为我们研究孙吴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简册制度、职官沿革、历史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大大填补了史籍之缺。长沙吴简的发现必将影响到中国历史研究的诸多方面,重新审核过去已有的定论。
再来看这一张地图。长沙考古工作者通过围绕五一广场区域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初步确定了近3020xx年来长沙古城的区域位置。它北至老照壁,南至坡子街,东至蔡锷路,西至下河街、藩城堤,呈长方形状,中心区域为今天的五一广场。可以说,近3020xx年来长沙城市的中心基本没有变迁。这一次发掘出来的简牍按其形制可分大小木简、木牍、竹简、封检、签牌等,依其用途可分五类:
第一类为券书类,包括佃田租税券书和官府调拨券书。佃田租税券书,形制为大木简,一般长0.5米,文字有100至200个,书写工整,由右向左直行书写。佃田租税券书,涉及佃户租佃土地应向国家交纳租米、租布、税钱的数量,这种券书一式两份或多份由交租人分别保存,作为凭据。官府调拨券书主要记录官府各机构之间钱、粮、物的交换调拨情况。下面这一种个体比较小的为分类签牌,上面写着“中仓吏黄伟、潘虑嘉禾元年月旦簿”。意思是当时两个仓吏一个叫黄伟,一个叫潘虑,他们在嘉禾元年记录的一份月度报表。
第二类为司法文书类,记录当时一些文化、经济案件的审理、申诉、复查的具体内容及有关程序。这一片牍上记录的是当时一个督邮,贪污了多余的官盐,事发后被判死刑,他不服,于是上诉,经过“重复核实”,仍然维持原判,他只好“诚惶诚恐叩头死罪死罪。”
第三类为人名簿类,相当于现在的户口簿。请看第二片小竹简,上面写着“戎里户人公乘何钦年五十五,算一,刑两足”。“戎里”是长沙当时的一个地名,这里有一个名叫何钦”,爵位是“公乘”,年龄55岁,算一个纳税人丁。“刑两足”是指被锯掉了两条腿。这是当时的户口簿,记录了户主的姓名、年龄、职务、身体状况,比现在的户口簿还多了一个身体状况的介绍。
第四类为名刺、官刺,它主要涉及问安、赠物及行政事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现在用的名贴、名片。
第五类为账簿类,详细记录了长沙郡府所属有关部门经营管理的钱、粮、布、器物、租税等方面的出入账目。
再请看这几件文物。这些是在走马楼古井中出土的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器。请看,它们釉色晶莹,装饰淡雅。其中第二件为鸡首壶,壶作鸡首状,引颈高冠,造型很美。这在晋朝比较流行,一般作水壶和酒壶用。
大家看了不少的照片,听了这么多的讲解,下面再来看看出土的简牍原物。
在金字塔形展柜中看到的,就是这一次在走马楼古井中发掘的简牍原物。简牍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书写材料,其中狭长的竹、木片称“简”,宽厚的木片称“牍”。您一定要分清楚,并不是木头做的就叫做“牍”,竹子做的就称“简”。简也有木质的。右侧这一边放着的是木牍,中间的是大木简,左侧压在透明玻璃条下的为竹简。简牍上面的文字简单明了,清晰可辨,字体是隶书到楷书的过渡。
这种木简和木牍是用杉木制作的,质地细密,保存完好,制竹简的原材料竹子质地疏松,容易弯曲变形,所以在陈列展览时需要压在玻璃条中。古人制作竹简有好几道程序。先把竹子锯成一段段的竹筒,然后剖开成竹片,打磨光滑,形成了一片片简。刚劈成的竹简很湿,无法写字,要用火烤干。火烤时,竹片上有水冒出,称为“汗青”或“杀青”。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典故源于此。长沙三国吴简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因此经过省、市领导及有关专家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已在天心区天心阁对面建成了一座融保护整理、陈列展示、科学研究、文物旅游于一体的简牍博物馆,等正式开馆后欢迎大家去参观.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谢谢大家!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陈列!
谈起马王堆汉墓,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20xx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
前言。
(模型:马王堆汉墓墓坑)。
马王堆共有三座汉墓,按发现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墓。其中,一、二号墓呈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的南侧。一号墓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到墓底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女尸。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由于曾经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存200余件文物。三号墓与一号墓形制相同,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1000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位身高约1.85米、年龄在30岁左右的男性。
(照片:马王堆汉墓外景图)。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五里牌地区,距市中心约4公里。这里地势平坦,地面有土冢两个。它们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间相连,形状颇似马鞍。相传这里是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但是,根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这里是西汉初年长沙定王刘发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号曰“双女冢”。马王堆这座神奇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呢?在未发掘之前,实为千古之谜。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现湖南省武警医院)决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仓库。为了配合基建,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才揭开了这三座千年地宫的神秘面纱。
(图片:一号墓墓室纵剖面模型)。
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约为40厘米、重5000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学名叫做微晶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文物: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葬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一一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藏君。”在这支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的记录,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这就是三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确年代。
走进軑侯家。
(文物:“利苍”玉印)。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軑侯家族的墓地。从二号墓出土的“利苍”玉印、“軑侯之印”(铜印)和“长沙丞相”(铜印)来看,二号墓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軑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他生于战国末年,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得苍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他升任长沙国丞相,极力巩固中央政权,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軑侯。軑,是地名,在现在的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食邑为七百户,与陈平、张良等万户侯相比,是个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苍在长沙国的独特地位,所以家族成员生前甘食美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得到了厚葬。
(图片:汉初吴氏长沙国及毗邻郡国疆域图)。
高祖五年(公元前220xx年),刘邦创建汉朝后论功行赏,共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其中,秦番阳令吴芮因率领部下协助刘邦亡秦灭楚,被封为长沙王。当时长沙国包括有长沙、豫章、南海、桂林和象郡。其中南海三郡(今广东、广西)后来被南越王赵佗所占,豫章郡(今江西)实际上属于英布的淮南国,因此汉初长沙国仅占长沙一郡,比现在的湖南省略大。高祖末年,长沙国由于起着安抚百越的作用而成为翦除异姓王后唯一的幸存者,但是仍然深为刘氏统治集团所深忌。为了控制和监视吴氏,利苍作为刘邦的亲信,出任了长沙国的丞相,名为辅佐长沙王的“统众官”,实际上是朝廷的代理人、长沙国的直接统治者。
(文物:“妾辛追”印)。
利苍的夫人葬于一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虽然贵为侯爵夫人,她却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伤心之痛,于汉文帝后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50多岁。根据女尸和t型帛画上辛追的形象,我们请中国警官大学的赵成文教授利用“警星-3人像摹拟复原系统”复原了四张軑侯夫人7岁、18岁、30岁和50岁左右的头部像,并制作了一个中年軑侯夫人的蜡像,再现了辛追当年的风采。
(文物:黄杨木梳、篦)。
辛追生前养尊处优,衣着打扮十分讲究。一号墓中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和单层五子漆奁中除装有胭脂、油彩、白粉等各种化妆品外,还有铜镜、镜擦、粉扑、梳、镊、笰、环首刀等梳妆用具。镊用于修眉、笰用于上妆。出土时笰毛的部分染为红色,很可能是胭脂。请特别注意看黄杨篦子。它好象刚做不久似的,刨削光整、分齿均匀,非常精致,宽度仅仅5厘米,却有74齿,比现在一般的篦子还要精细。它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制作的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复制品:驻军图)。
三号墓墓主人是利苍的儿子、第二代軑侯利豨或其兄弟。根据纪年木牍记载,他死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年仅30多岁。从三号墓中不仅出土兵器38件,还出土了一张军事地图——《长沙国南部驻军图》。高后末年,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发兵攻打长沙国南部,随即汉王朝及长沙国派兵征剿。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汉文帝初年。《驻军图》的出土说明墓主人是长沙国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而且曾经参与指挥过这次战役。图的方位为上南下北,与现在地图的方位正好相反。散落图中各处的圆圈,它们代表的是里,相当于现在的村落;四方框表示的是县城;兵营则画成多种不规则的形状;在整个防区的中央、几支河流的汇合处设有军队的指挥部,以三角形来表示。整个防区内,在指挥部的前面、左面和右面驻守有六支军队,分二线部署兵力,并依托三条山谷扼守南越国进入长沙国内地的通道。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国南境驻军采取的是凭险固守的姿势。图上军事部署之严密、地形利用之巧妙、对各军事因素思虑之详审,都充分说明了由于长期战争的实践,汉初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照片:一号墓云纹漆鼎内残存的“藕片”)。
从一、三号墓中出土了大量饮食器具、食物标本等,西汉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可见一斑。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我们打开一号墓出土的云纹漆鼎时,竟发现里面盛有2100多年以前的汤,而且在汤的表面还漂浮着一层完整的藕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藕片内部纤维早已溶解,出土后与空气接触,再加上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荡,藕片迅速消失,全部溶解于水中了。地震工作者认为,这一现象说明,2100多年以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有破坏性的地震。
(浮雕:导引图)。
(文物:冠人男俑)。
一、三号墓出土了300多件木俑,他们是軑侯家各种奴仆的替身。形体最为高大的冠人俑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着丝绸长袍,在鞋子的底部刻着“冠人”两字,出土时身后率领着几十个彩绘木俑。他应该就是軑侯家的家丞,即总管。女侍俑身材修长,衣着华丽,绣花长袍上还用纹锦镶边,应该是主人的贴身丫鬟。与它们相比,彩绘立俑形体最为矮小,出土的数量也最多,造型千篇一律,表情都是愁眉苦脸的。他们是軑侯家中地位最为低下、从事各种杂务劳动的奴婢。再加上后面的歌俑、舞俑和奏乐俑等,可以说各类奴仆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文物:竽)。
一、三号墓出土有琴、瑟、筑、笛、竽、竽律、编钟、编磬等8种乐器。这是我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为研究西汉音乐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这是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竽。它出土于一号墓,保存完整,有22根竽管。但竽管与吹口之间不能通气,上端没有气孔,斗内没有气槽,也没有用以控制音高的簧片,只是一具乐器模型罢了。
(文物:奏乐俑)。
奏乐俑共有5个,其中两个吹竽,三个鼓瑟,俨然一支家庭管弦乐队。您看:他们都身着长袍,娥眉高挑,小嘴紧闭,神情紧张地在准备为宾客们演奏。此外,歌俑面目清秀,身着长袍,席地而坐,似乎在歌唱婉转悦耳的曲调;舞俑面部丰腴,涂脂抹粉,身体稍微向前倾斜,两膝略微弯曲,身着短褂长裙,体态轻盈,好像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軑侯夫人生前过着金声玉振、轻歌曼舞的奢靡生活,死后还随葬歌舞乐俑梦想在地府继续尽情享乐。
(文物:博具)。
三号墓中出土了一套当时的娱乐用具——博具。它主要由1个博局、12个大棋子(六黑六白)、20颗小棋子、42根筹、1个骰子组成,装在特制的漆盒里,是为玩“六博”而特意制作的。那么,六博的玩法是怎样呢?请看汉画像石中的博戏场面:二人面向棋盘对坐,分别执黑、白两棋,并将棋子置于博局上的12个l形和t形的曲道上,然后轮流投掷一个18面球体的骰子。骰子一面刻着“骄”字指一种有利的棋步,相对的一面刻着“妻畏”字,即“骄”的反义词,其余各面分别刻数字一至十六。通过投掷骰子所获得的数字行棋,以获得筹码的多少来决定胜负。博戏在汉代曾经风行一时,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博戏迷。但是晋代以后逐渐衰落,唐代之后便演变成为现在大家都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中国象棋。
(文物:云纹漆鼎)。
鼎是一种盛食物用的祭祀礼器。从夏朝至两汉,它是国力、权力的象征,并有一套完整的用鼎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士五鼎,在使用时谁也不敢僭越。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有7件鼎,由此可知墓主人的阶级地位。这些鼎都保存完好,胎骨很厚,是用整块木旋削而成,称为旋木胎。体型稳重,器表髹黑漆,口沿有一道菱纹图案,盖和器身都彩绘红色、灰绿色的涡卷纹和方连纹,使它形成几何云纹的图案。足部朱漆彩绘兽面纹,耳部为云纹。器内髹红漆,并书写“二斗”两字,表示它的容量。
(文物:云纹漆案)。
欢迎大家来到湖南马王堆!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据出土的“长沙丞相”、“大侯之印”、“利苍”三颗印章,证明是汉初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族的墓地。这三座古墓规模巨大,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则是利苍之子,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
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出土了一具保存2100多年的完整女尸(利苍的妻子辛追),尸体长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文档为doc格式。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在岳麓书院的前门上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的。为什么说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呢?因为岳麓书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历经千载,办学不已,所以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岳麓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的人才,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它在历史上几度辉煌,受到皇室重视,成为中国古代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从前门走进来,可以看到赫曦台,这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大家来看一看这台中屏风上绘着的岳麓书院平面图。岳麓书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着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在中轴线的西边建筑有供读书之用的教书斋和供休息赏玩的园林碑廊;在中轴线的东面建有供学子食宿的半学斋和奉祀古圣先贤的文庙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在公元976年疏远初创之时即有“讲堂五间”,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石刻,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遗留下来的建筑。
请大家抬头看看这快“学达性天”匾,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这里说的性是指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这块匾是康熙皇帝对岳麓书院理学教育的表彰。那么有朋友会提出一个问题了,“理学是什么呢?”对了,这位朋友说对了,理学是儒家学说发展演变到宋朝时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二程兄弟为了把理学发扬光大,在洛阳社坛讲学,一时门庭若市。当时有个南方学者叫杨时专程前往求学,时值隆冬,大雪分飞,两位老师正在午休,杨时就恭敬地站在房檐下,直到老师醒了,他才执经问教,而屋外雪地里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足印。当杨时学成南归时,程颐目送并且非常高兴地说:“吾道南矣”。“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教育大家应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而且是理学南传的一个标志。从那时起,理学通过杨时传到江南,并发展为“湖湘学”等多种学派。所以后来乾隆皇帝御赐“道南正脉”匾悬挂于此,用来表达岳麓书院是理学的正宗之传。
文档为doc格式。
长沙市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八一路480号,是改革开放后在原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基础上修建的综合性的地志博物馆,下面是本站带来的长沙市博物馆。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长沙市博物馆参观“长沙三国吴简暨历年出土文物精品展”。
现在参观的是第一展厅。这里采用了全景式的方式,复原出吴简考古发掘的现场。1996年7月至13月,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市中心五一广场东南侧“平和堂商厦”的建筑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战国至明清时期古井61口,出土铜、铁、竹、木、陶等各类文物达3000余件(套)。特别令人震惊的是,在编号为22号的古井中发理了大量写着文字的简牍,经确认为距今1720xx年前的三国时期孙吴的遗物。这批文物,对相对匮乏的三国文献史料,将作出全面而精确的补充。我国曾有过四次最重要的古代文字的发现:殷墟甲骨文,西北地区屯戍简牍,敦煌石室文书,清宫内阁档案。长沙三国吴简完全有资格与这四次发现相提并论,也将形成某一学科的分支,成为国际学术界相关学者的研究课题。
请大家看第22号古井的剖面复原。22号井发现时,井口上部已在施工时被破坏。这是—口不规则的圆形竖井,底部略呈袋状。井口南北长3.5米,东西长3.1米;现存井深5.6米,井口覆盖着纯净的红褐色泥土,下深1.5米处发现简牍层。简牍层中间厚,四周薄,呈坡状堆积,边缘厚20厘米,中间厚50厘米。绑扎简牍的绳索已腐朽,但可看出它们当时是成捆放入的,初步统计共有10万余片。简牍层下为灰褐土层,厚约3.1米,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竹木屑、草屑、树叶、碎砖瓦、陶瓷器等。井底(即井深5.12米处)套有一个小井,小井有一近方形的木构井圈,井圈四角各钉一根木桩,桩外各镶两块木板为井壁。井圈长93厘米,高58厘米。这个小井的作用,大概是为了将仓井四周的地下水集中到这里,然后用水罐等器具提出去倒掉,以保持仓井的干燥。这是发掘时拍摄的现场照片。
从22号井的结构和遗物来分析,它是一个古代的仓井,其作用是用来储藏食物。长沙气候湿热多雨,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深达10多米的井下环境相当于一个现代的冰箱。考古发现证实,从商代开始,人们就使用这种储藏方式。也许大家会问,10万余片的吴简为何埋藏于井中呢?这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孙吴所处的三国时代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突发性的动乱使这批简牍被匆忙埋藏在这里。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这批简牍大多是档案文书、契约。
合同。
将它们埋在井中可能是当时处理档案的一种方式。
请再来看这张照片。这是第22号井发掘现场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见简牍浸泡在泥水中。这次发掘出来的简牍,为什么能经过1700余年至今还保存完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沙市的地下水位高,简牍长期浸泡在水中,加之埋藏较深,密封情况好,隔氧隔菌,所以保存了1700余年仍完好如初。
接下来,请大家参观第二个展厅。
这是一张对坐着的陶俑照片,是20世纪50年代在长沙金盆岭一座西晋墓中出土的陶俑。照片上左边的一人手持宽厚的木牍,口中念念有词;而右边的一人则一手持笔,一手持牍,正在书写文字。这件陶俑生动形象地将古人书写简牍的情景再现在大家眼前。
再来看看这一组照片。这是一支毛笔,1954年在长沙在家公山一座战国墓中出土,笔杆长而小,容易折断;旁边有一个套笔的竹管,在收藏保管时对笔有保护作用。这是一个砚台,旁边放置的小碎块是墨块。这儿还有一把铜削刀,为书写者削制简牍以便修改书写错误的工具。这是1975年在湖北楚国故都纪南城168号墓发现的一套书写工具的照片,另外还有无字的木牍6片。这也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完整、最典型的一套汉代文具。
我们的古人计算简牍数量的单位不是“片”,而是“斤”。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批阅奏章竹简,一天要看120斤(秦制1斤约合今天的半市斤),不看完就不休息。
下面请看,这是本世纪以来全国出土的简牍情况一览表。其中红色字一栏为本次长沙发掘简牍的数量,超过了历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简牍数量的总和,所以称之为“惊世发现”,“本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众所周知,由于战乱的原因,三国时代的文献史传之后世的很少。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总共才100余万字。历年来全国考古发掘的三国简牍也十分罕见,仅在安徽、江西、湖北出土几十片。而长沙今天一次出土总数达10万片的三国吴简,以每片20字计算,总字数可达300多万字。这些文字资料大大超过了《三国志》字数的总和,为我们研究孙吴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简册制度、职官沿革、历史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大大填补了史籍之缺。长沙吴简的发现必将影响到中国历史研究的诸多方面,重新审核过去已有的定论。
再来看这一张地图。长沙考古工作者通过围绕五一广场区域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初步确定了近3020xx年来长沙古城的区域位置。它北至老照壁,南至坡子街,东至蔡锷路,西至下河街、藩城堤,呈长方形状,中心区域为今天的五一广场。可以说,近3020xx年来长沙城市的中心基本没有变迁。这一次发掘出来的简牍按其形制可分大小木简、木牍、竹简、封检、签牌等,依其用途可分五类:
第一类为券书类,包括佃田租税券书和官府调拨券书。佃田租税券书,形制为大木简,一般长0.5米,文字有100至200个,书写工整,由右向左直行书写。佃田租税券书,涉及佃户租佃土地应向国家交纳租米、租布、税钱的数量,这种券书一式两份或多份由交租人分别保存,作为凭据。官府调拨券书主要记录官府各机构之间钱、粮、物的交换调拨情况。下面这一种个体比较小的为分类签牌,上面写着“中仓吏黄伟、潘虑嘉禾元年月旦簿”。意思是当时两个仓吏一个叫黄伟,一个叫潘虑,他们在嘉禾元年记录的一份月度报表。
第二类为司法文书类,记录当时一些文化、经济案件的审理、申诉、复查的具体内容及有关程序。这一片牍上记录的是当时一个督邮,贪污了多余的官盐,事发后被判死刑,他不服,于是上诉,经过“重复核实”,仍然维持原判,他只好“诚惶诚恐叩头死罪死罪。”
第三类为人名簿类,相当于现在的户口簿。请看第二片小竹简,上面写着“戎里户人公乘何钦年五十五,算一,刑两足”。“戎里”是长沙当时的一个地名,这里有一个名叫何钦”,爵位是“公乘”,年龄55岁,算一个纳税人丁。“刑两足”是指被锯掉了两条腿。这是当时的户口簿,记录了户主的姓名、年龄、职务、身体状况,比现在的户口簿还多了一个身体状况的介绍。
第四类为名刺、官刺,它主要涉及问安、赠物及行政事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现在用的名贴、名片。
第五类为账簿类,详细记录了长沙郡府所属有关部门经营管理的钱、粮、布、器物、租税等方面的出入账目。
再请看这几件文物。这些是在走马楼古井中出土的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器。请看,它们釉色晶莹,装饰淡雅。其中第二件为鸡首壶,壶作鸡首状,引颈高冠,造型很美。这在晋朝比较流行,一般作水壶和酒壶用。
大家看了不少的照片,听了这么多的讲解,下面再来看看出土的简牍原物。
在金字塔形展柜中看到的,就是这一次在走马楼古井中发掘的简牍原物。简牍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书写材料,其中狭长的竹、木片称“简”,宽厚的木片称“牍”。您一定要分清楚,并不是木头做的就叫做“牍”,竹子做的就称“简”。简也有木质的。右侧这一边放着的是木牍,中间的是大木简,左侧压在透明玻璃条下的为竹简。简牍上面的文字简单明了,清晰可辨,字体是隶书到楷书的过渡。
这种木简和木牍是用杉木制作的,质地细密,保存完好,制竹简的原材料竹子质地疏松,容易弯曲变形,所以在陈列展览时需要压在玻璃条中。古人制作竹简有好几道程序。先把竹子锯成一段段的竹筒,然后剖开成竹片,打磨光滑,形成了一片片简。刚劈成的竹简很湿,无法写字,要用火烤干。火烤时,竹片上有水冒出,称为“汗青”或“杀青”。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典故源于此。长沙三国吴简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因此经过省、市领导及有关专家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已在天心区天心阁对面建成了一座融保护整理、陈列展示、科学研究、文物旅游于一体的简牍博物馆,等正式开馆后欢迎大家去参观.
楚人是相信鬼神的,所以两千年前的楚人屈原说: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所以两千年后的楚人毛泽东放歌: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骄杨”是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与他最为相爱,所以死后还如此怀念,相信她的灵魂永在,高高飘扬在九天,在高高的九天依旧关注着地上人间的爱人,关注与爱人志同道合的革命事业。
而在他们生前,夫妻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就在长沙的清水塘,如今的长沙市博物馆内。
进入占地四点二万平方米的长沙市博物馆馆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高大的毛泽东铝镁合金塑像,塑像为晚年毛泽东形象,他头戴军帽,身穿军棉大衣,挥手屹立在蓝天白云下。像高七点一米,象征党的生日,基座五点一六米,纪念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塑像总的高度为十二点二六米,寓意毛泽东诞辰日。让我们高兴的是,这尊塑像是家乡黑龙江省的作品,是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在一九六八年铸造完成的,当年塑像有两尊,一尊运来长沙,一尊留在厂内,由于铝镁合金是制造飞机的材料,毛主席知道后说“雕像虽好,还我飞机”,于是厂内的塑像被回炉熔掉了。长沙市清水塘的这尊塑像,是国内唯一一尊是铝镁合金(也有人说是铝质,非合金)巨型毛泽东塑像。
塑像后有一弧形拱门,正中镌有主席手迹“故园”二字。过此拱门便至一塘边,塘边有石刻“清水塘”,清水塘杨柳依依、绿波荡漾,沿塘边向前便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故居。
到长沙旅游的,很多人都会到长沙市博物馆暨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这里是中宣部20xx年公布的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评选的百姓最喜爱的湖南百景之一,20xx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游人往来,热闹得很。
然而当初毛泽东他们看中这里的原因却恰恰是它位于城外荒郊、环境僻静,不引人注意。一九二一年十月十日中共湖南支部建立了,毛泽东为书记,这是全国最早的中共省级支部。当年秋天,中共湖南支部的委员易礼容经手租下了清水塘二十二号房屋,系一栋坐落于一个大菜园之中的青瓦平房,砖木结构,单层二进三开间,占地面积一百七十九平方米,建筑一百一十二平方米,坐北朝南,门开东壁,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住房,共六间。前有围墙庭院,临清水塘,后有杂屋竹林。毛泽东以湖南省第一师范教员身份租佃此屋,他的薪水每月八块大洋,租金就要七块大洋,毛泽东偕夫人在此居住工作,同时做为区委机关所在地。把个人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七点五拿出来为党的事业所用,毛泽东何等无私,对丈夫的这一举动无条件支持,又是何等理解和恩爱!这样无私的奉献,终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样的理解和支持,才使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骄傲永远的“骄杨”。我们知道,《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
诗词。
》中收录最早的文章和诗词都是写于一九二五年的,在一九二五年之前,他与爱人在一起,应该是未必英雄气短,但一定儿女情长的。导游让游客仔细看青年毛泽东的照片,下颌上并没有那颗痣,痣是中年以后才有的,所以叫“中年得志”。在共同理想和相互恩爱中,一九二二年十月和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他们的长子、次子相继在这里出生。卧室很简单,除了一张床,几乎没多余的家具。洗澡间很小,并没有现在的水龙头和浴盆等沐浴设施,就是一个封闭的空地,用木盆盛水来冲洗而已。还有一间为母亲向振熙老人的卧室。
一九二二年五月前后,在湖南支部基础上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湘区辖今湖南全省及江西萍乡地区),毛泽东继续任书记,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刘少奇、郭亮等为领导成员。刘少奇、李立三、李维汉等都曾来此开会、汇报,然后在客房休息或住宿。
旧址旁边是长沙市展览馆,是“文革”时建设的红色陈列馆,曾名“万岁馆”是一座大型仿苏建筑,造型极富时代特征,两边各有红旗的旗杆,红旗上有镰刀斧头,中间是青年毛泽东像,如今已是国内罕存。
我们去展览馆参观时,馆内有两项展览,一个是“猪年话虎”,今年是猪年。一个是率真瓷李铁映工艺美术作品展,李铁映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名誉理事长,展览以“率真”命名旨在表达直率真诚。展出了二百余件陶瓷作品,包括紫砂壶、珐琅瓷、青瓷、景德镇釉上彩、景德镇釉下彩和青花瓷、刻瓷、钧瓷、汉光瓷等几十个品种。李铁映是长沙人,所以他的作品在长沙展览很合理,但选择在长沙市展览馆展出,应该还有另一层深意。
在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泽东赴上海党中央工作,李维汉成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第二任书记。李铁映的父亲,正是李维汉,能在父亲工作过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应该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毛泽东虽离开这里,但带着孩子继续在此住了一年多,于一九二四年五月才搬走。
毛泽东一九二三年离开长沙去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时,与爱人依依不舍,对往日温馨的回忆,让他情不自禁,吟了一阕平生难得一见的婉约之作《贺新郎》:“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即有豪情,更有温情,多了两情深重的缠绵,多了双飞比翼的倾诉,看着清水塘中缺月儿的倒影,憧憬着离别后幸福的团圆。
如果万物有灵,他们的灵魂一定会团圆的,世界上相互最了解,最情意相投的这对知己,不是在九霄云外的高天之上双飞,就是在明月映照的清水塘畔比翼。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陈列!
谈起马王堆汉墓,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20xx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
前言。
(模型:马王堆汉墓墓坑)。
马王堆共有三座汉墓,按发现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墓。其中,一、二号墓呈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的南侧。一号墓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到墓底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女尸。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由于曾经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存200余件文物。三号墓与一号墓形制相同,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1000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位身高约1.85米、年龄在30岁左右的男性。
(照片:马王堆汉墓外景图)。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五里牌地区,距市中心约4公里。这里地势平坦,地面有土冢两个。它们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间相连,形状颇似马鞍。相传这里是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但是,根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这里是西汉初年长沙定王刘发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号曰“双女冢”。马王堆这座神奇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呢?在未发掘之前,实为千古之谜。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现湖南省武警医院)决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仓库。为了配合基建,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才揭开了这三座千年地宫的神秘面纱。
(图片:一号墓墓室纵剖面模型)。
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约为40厘米、重5000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学名叫做微晶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文物: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葬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一一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藏君。”在这支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的记录,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这就是三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确年代。
走进軑侯家。
(文物:“利苍”玉印)。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軑侯家族的墓地。从二号墓出土的“利苍”玉印、“軑侯之印”(铜印)和“长沙丞相”(铜印)来看,二号墓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軑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他生于战国末年,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得苍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他升任长沙国丞相,极力巩固中央政权,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軑侯。軑,是地名,在现在的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食邑为七百户,与陈平、张良等万户侯相比,是个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苍在长沙国的独特地位,所以家族成员生前甘食美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得到了厚葬。
(图片:汉初吴氏长沙国及毗邻郡国疆域图)。
高祖五年(公元前220xx年),刘邦创建汉朝后论功行赏,共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其中,秦番阳令吴芮因率领部下协助刘邦亡秦灭楚,被封为长沙王。当时长沙国包括有长沙、豫章、南海、桂林和象郡。其中南海三郡(今广东、广西)后来被南越王赵佗所占,豫章郡(今江西)实际上属于英布的淮南国,因此汉初长沙国仅占长沙一郡,比现在的湖南省略大。高祖末年,长沙国由于起着安抚百越的作用而成为翦除异姓王后唯一的幸存者,但是仍然深为刘氏统治集团所深忌。为了控制和监视吴氏,利苍作为刘邦的亲信,出任了长沙国的丞相,名为辅佐长沙王的“统众官”,实际上是朝廷的代理人、长沙国的直接统治者。
(文物:“妾辛追”印)。
利苍的夫人葬于一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虽然贵为侯爵夫人,她却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伤心之痛,于汉文帝后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50多岁。根据女尸和t型帛画上辛追的形象,我们请中国警官大学的赵成文教授利用“警星-3人像摹拟复原系统”复原了四张軑侯夫人7岁、18岁、30岁和50岁左右的头部像,并制作了一个中年軑侯夫人的蜡像,再现了辛追当年的风采。
(文物:黄杨木梳、篦)。
辛追生前养尊处优,衣着打扮十分讲究。一号墓中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和单层五子漆奁中除装有胭脂、油彩、白粉等各种化妆品外,还有铜镜、镜擦、粉扑、梳、镊、笰、环首刀等梳妆用具。镊用于修眉、笰用于上妆。出土时笰毛的部分染为红色,很可能是胭脂。请特别注意看黄杨篦子。它好象刚做不久似的,刨削光整、分齿均匀,非常精致,宽度仅仅5厘米,却有74齿,比现在一般的篦子还要精细。它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制作的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复制品:驻军图)。
三号墓墓主人是利苍的儿子、第二代軑侯利豨或其兄弟。根据纪年木牍记载,他死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年仅30多岁。从三号墓中不仅出土兵器38件,还出土了一张军事地图——《长沙国南部驻军图》。高后末年,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发兵攻打长沙国南部,随即汉王朝及长沙国派兵征剿。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汉文帝初年。《驻军图》的出土说明墓主人是长沙国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而且曾经参与指挥过这次战役。图的方位为上南下北,与现在地图的方位正好相反。散落图中各处的圆圈,它们代表的是里,相当于现在的村落;四方框表示的是县城;兵营则画成多种不规则的形状;在整个防区的中央、几支河流的汇合处设有军队的指挥部,以三角形来表示。整个防区内,在指挥部的前面、左面和右面驻守有六支军队,分二线部署兵力,并依托三条山谷扼守南越国进入长沙国内地的通道。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国南境驻军采取的是凭险固守的姿势。图上军事部署之严密、地形利用之巧妙、对各军事因素思虑之详审,都充分说明了由于长期战争的实践,汉初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照片:一号墓云纹漆鼎内残存的“藕片”)。
从一、三号墓中出土了大量饮食器具、食物标本等,西汉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可见一斑。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我们打开一号墓出土的云纹漆鼎时,竟发现里面盛有2100多年以前的汤,而且在汤的表面还漂浮着一层完整的藕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藕片内部纤维早已溶解,出土后与空气接触,再加上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荡,藕片迅速消失,全部溶解于水中了。地震工作者认为,这一现象说明,2100多年以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有破坏性的地震。
(浮雕:导引图)。
(文物:冠人男俑)。
一、三号墓出土了300多件木俑,他们是軑侯家各种奴仆的替身。形体最为高大的冠人俑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着丝绸长袍,在鞋子的底部刻着“冠人”两字,出土时身后率领着几十个彩绘木俑。他应该就是軑侯家的家丞,即总管。女侍俑身材修长,衣着华丽,绣花长袍上还用纹锦镶边,应该是主人的贴身丫鬟。与它们相比,彩绘立俑形体最为矮小,出土的数量也最多,造型千篇一律,表情都是愁眉苦脸的。他们是軑侯家中地位最为低下、从事各种杂务劳动的奴婢。再加上后面的歌俑、舞俑和奏乐俑等,可以说各类奴仆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文物:竽)。
一、三号墓出土有琴、瑟、筑、笛、竽、竽律、编钟、编磬等8种乐器。这是我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为研究西汉音乐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这是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竽。它出土于一号墓,保存完整,有22根竽管。但竽管与吹口之间不能通气,上端没有气孔,斗内没有气槽,也没有用以控制音高的簧片,只是一具乐器模型罢了。
(文物:奏乐俑)。
奏乐俑共有5个,其中两个吹竽,三个鼓瑟,俨然一支家庭管弦乐队。您看:他们都身着长袍,娥眉高挑,小嘴紧闭,神情紧张地在准备为宾客们演奏。此外,歌俑面目清秀,身着长袍,席地而坐,似乎在歌唱婉转悦耳的曲调;舞俑面部丰腴,涂脂抹粉,身体稍微向前倾斜,两膝略微弯曲,身着短褂长裙,体态轻盈,好像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軑侯夫人生前过着金声玉振、轻歌曼舞的奢靡生活,死后还随葬歌舞乐俑梦想在地府继续尽情享乐。
(文物:博具)。
三号墓中出土了一套当时的娱乐用具——博具。它主要由1个博局、12个大棋子(六黑六白)、20颗小棋子、42根筹、1个骰子组成,装在特制的漆盒里,是为玩“六博”而特意制作的。那么,六博的玩法是怎样呢?请看汉画像石中的博戏场面:二人面向棋盘对坐,分别执黑、白两棋,并将棋子置于博局上的12个l形和t形的曲道上,然后轮流投掷一个18面球体的骰子。骰子一面刻着“骄”字指一种有利的棋步,相对的一面刻着“妻畏”字,即“骄”的。
反义词。
其余各面分别刻数字一至十六。通过投掷骰子所获得的数字行棋以获得筹码的多少来决定胜负。博戏在汉代曾经风行一时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博戏迷。但是晋代以后逐渐衰落唐代之后便演变成为现在大家都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中国象棋。
(文物:云纹漆鼎)。
鼎是一种盛食物用的祭祀礼器。从夏朝至两汉,它是国力、权力的象征,并有一套完整的用鼎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士五鼎,在使用时谁也不敢僭越。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有7件鼎,由此可知墓主人的阶级地位。这些鼎都保存完好,胎骨很厚,是用整块木旋削而成,称为旋木胎。体型稳重,器表髹黑漆,口沿有一道菱纹图案,盖和器身都彩绘红色、灰绿色的涡卷纹和方连纹,使它形成几何云纹的图案。足部朱漆彩绘兽面纹,耳部为云纹。器内髹红漆,并书写“二斗”两字,表示它的容量。
(文物:云纹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