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市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城市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篇一
基于这个认识,结合平时思考,我讲一些思路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对组团城市规划定位的再认识
?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提出把池州打造成一个组团式的山水园林的旅游生态城市。这个思路突破了在小市基础上的简单扩大、填充的局限,着眼于更大的范围整合全市的空间资源,是一个富有开放性、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特点的全新的城市规划概念。这就是“一主一副一区”、向心靠拢、组团发展的城市结构。这种组团城市的形态,预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把握了城市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对池州这样一个城市特殊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突破,得到了广泛认可。既然组团城市规划定位适合池州特点,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就要坚定信心,坚持方向,不要轻易地改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当然,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靠几代人的努力,但现在我们要打牢基础,明晰思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充满挑战性、富于创造性的课题,也是本着对池州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负责的态度所应当抓好的事。当前,城市的发展正逐步向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方向调整,但怎样沿着这个方向打造组团城市还需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提升。组团城市不是我们的独创,全国、世界都有先例,但我们这个组团城市应做出自己的特色。池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文化底蕴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应加以整合利用,体现到城市建设中去,凸现生态、园林特色,这样,组团之间就能形成一个大的风景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池州有九华山,把九华山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形成市山联动,以山兴市,以市促山,九华山依托中心城市可以加快发展,同时,我们创建旅游城市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目前,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两条高速、一条铁路,还有正在筹划的机场项目,为组团城市的打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进一步把握规律,抓住特点,分步实施,向前推进。
?组团城市的概念和定位首先体现在规划上。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20xx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应摆上议事日程,作为明年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修编工作千万不能抛开组团发展的总体
定位,只能按组团城市的要求把规划调整得更加合理、科学,留出更多的空间。修编规划既要依靠专家的先进理念,又要运用我们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做到两者结合、以我为主。要通过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体现组团城市的定位,最大限度地赢得时间、赢得空间、赢得机遇。主城区规划是总规划的核心部分,是修编的重点,修编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修修补补,而要按照总的规划目标,着眼于城区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要突破两条河之间空间的局限,以水为轴,跨河发展,对称布局,把平天湖、白洋河故道的西部和南部扩充进来。同时,要着眼于建设滨江港口城市,北到江边、东连开发区外缘,做好池口片的
规划,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城市沿江形象。对九华山大道东侧、平天湖以西大约4个平方公里地段的规划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定位还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保留它的湿地系统,但可以考虑结合九华山大道建设,适当地布建一些公建设施。这一块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在开发中保护好,控制好,多栽些树木,这样,与平天湖的旅游景观就形成了自然的过渡。修编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站前区规划。车站是城市对外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做好这一块的规划意义非常重大,也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铜九铁路池州段设了三个站,按照组团城市的要求,九华山站的独特功能是其他车站难以代替的,不能单纯作为一个地方车站,必须有机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来统筹考虑,尤其要处理好与市区站的关系,控制好站前区范围,包括池州站和九华山站。做好与市区和九华山组团的连接,站前区规划要与主城区、九华山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站前区广场、公用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的组织连接都要一并考虑,而且要与景观相协调。总的要求是起点要高、构思要新、手笔要大。修编工作的第三个重点是要处理好组团之间规划的衔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团区域内老百姓乱建房问题,二是沿途乡镇规划建设问题,如马衙、墩上、五溪,仍在按小城镇的思路做规划搞建设。对此,市建委、市交通局和贵池区、青阳县都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对沿线乡镇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提出要求,特别是对农民建房,要按照规划,加以控制,严格管理。
?二、对城市发展瓶颈制约的再认识
?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仍然是城市交通。要把解决这一问题放在实施城市规划的首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这个问题上,要转变思维,不能按钱修路,要以路筹钱,否则,城市框架就拉不开。现在看来,有“两条线”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条是管网,它是城市的“生命线”,管网不通就会导致城市瘫痪,另一条是路网,它是城市的“经纬线”,路网不畅就会导致城市紊乱。所以,我们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筑的建设思路,城市建设到哪里,道路管网就要先延伸到哪里。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打通外部的循环,主要是解决进入性的问题,确保过境高速、铁路的人流、物流最便捷地进入市区;城市内部交通的重点是解决通畅性的问题,确保城区道路四通八达,连环成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水上交通,贯通水路,水陆并进,这也是我们城市的一大特色。为减轻主城区的交通负荷,要尽快地将老的货运港并入新泥洲港,结合池州港的三期改造扩建,把马江公路建成城市的外环路,逐步把过境车辆,尤其是重载车辆疏散分流到城外。开发区的道路规划要与主城区连通,解决好出入口问题,形成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对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规划是一种思路性的、理念性的、规范性的标准,把规划变成现实,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有三个方面:一是功能设计。城市的发展就是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享受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功能设计就是实现这个目标。今后建住宅区,首先审查配套设施是否到位,凡是上规模成片开发的居住小区要根据人口规模必须配套公用设施,凡是高层公建必须要有地下车库,等等。今后,对城市功能要出台一些强制性的规范;二是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形象要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重要的街区、节点及单体立面、造型、色彩,还有一些小区、公建设施都要精心打造,特别是大型的建设项目,没有景观设计,不允许提交规划委员会研究;三是人文设计。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为百姓
着想,比如城市的公厕、盲道、绿地、广场、公交站点、商业网点建设等等,要有意识地布局好、设计好,让市民能够就近享受。最终目的是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对城市绿化的再认识
?无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是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品位,城市绿化都不是附属物,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城市绿化规划作为一项重要规划来编制,真正实现规划的“双线”控制,既要有“红线”又要有“绿线”。尤其是我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确立“绿线”控制的概念。要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小广场、多绿地的总体要求,做好“绿线”控制规划,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今后,主城区的旧区改造,凡是达不到密度要求的
,不准再建房子,要拆地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根据城市的规划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多建小绿地、小广场。这样,星罗棋布的广场、绿地、林带,就共同构筑了一个花园式的、园林式的城市。同时,要提高城市绿化档次,保护好古树木,不能让原有的绿化资源流失,要充分利用好。今后在市区内除了特殊需要,机关单位不得再建围墙,要腾出空间搞绿化,这也要作为一条硬性标准来要求。对有围墙的沿街单位,建委要排一排,列出计划,逐步拆除,做到透绿、建绿,让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地共享。
?五、对城市环境的再认识
?池州有非常好的自然禀赋,把这些天然资源融入到城市建设,创造更优更美的城市环境,关键要处理好生态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在搞的清溪河的整治、长江水道的整治、平天湖的开发都属于人工自然,但要注重一个问题,只能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再现自然,而不能过多地人为破坏自然。清溪河的景观,人工的东西越少越好,就是创意好、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也不宜过多,尽量做到简约、自然、古朴。平天湖的开发、沿江池口片区的开发也要遵循这一点。环境整治的重点是治理污水、垃圾、大气、噪声等对环境和生态有破坏的东西,对于自然生成的东西,不要轻易去大拆、大卸、大改,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科学巧妙地充分利用。
?六、对城市经营理念和机制的再认识
?现在人们都讲经营城市,但我们必须搞清楚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这两个概念。经营城市有其片面性,经营的最后就出现了卖地卖资源,政府收钱再造广场、高架桥、楼盘的结果,这个路子不能再走下去。城市有很多属性,首先它是一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不是为某个人或某阶层所拥有,必须面向全体市民,服务全体市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市场的规则来办,按照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来办。从经营城市转到城市经营,政府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对公共资源如公交、自来水、燃气等如何实现最佳调控的办法,等等。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因此也就具有特许经营权,这个权力不能轻易放弃,要善于找到较好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社会的作用和力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建设,降低成本,减轻政府负担。同时,要保证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对有些政府性资源能年租的尽量不批租,不仅要利用政府掌握的空间资源,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拥有的时间资源,以确保城市基本功能的稳定安全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对城市管理的再认识
?任何城市都是三分建七分管,是否高效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功能,真功夫在管理上。城市的管理应该是上下结合的。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这是政府行为。一是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是源头管理,城市管理要以规划管理为龙头,从源头抓起。城管支队“查违”首先要知道规划的分量、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违章建筑,拆违治乱是我们当前规划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下真功夫、硬功夫。二是规则管理。要把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各方面领域的规章制度梳理一下,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通过规则,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三是规范管理。做到执法尺度要统一,信息要公开,规范要透明,同时,要体现人性化的理念,无情执法,有情操作。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体现的是政府管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管理,即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目前社区管理很薄弱,管理力量、水平都不够,很多问题暴露出来,问题出在下面,但根子在上面,也说明我们社区管理的体制还没有理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这项工作市区两级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问题,区委、区政府要在明年拿出一
个在主城区范围内加快村改居、进社区的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
八、对当前和明年重点工作的要求
?今年在建的工程要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对明年具有全局性、牵动性的建设项目要尽快排出来,进行分类,有资金的马上落实,需要争取资金的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来解决,争取年内向市委、市政府作一汇报。项目确定后要见报公开,让市民了解和参与,增强市民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意识。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系统人才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要创新人才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城市建设,需要引进的人才一定要引进,特别是专业性人才;在职的干部职工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建委领导班子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城建队伍,以适应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城市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1号文件和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坚持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统筹城乡,深化改革的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主线,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我镇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结合我镇实际,就20xx年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着力推进现代农业
1、加大粮食生产。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持基本农田底线,严格管制用途;全面推动“放心粮油工程”和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粮食产量8698吨、油菜产量185吨以上;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强农产品检测,抓好粮食直补改革工作,逗硬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2、做强特色生态农业。坚持“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思路,抓住第二批退耕还林政策机遇,深入实施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大力发展金碑茶叶基地;实施“菜篮子”工程,培育城郊优质绿色蔬菜基地;新建石光村鹿沙坪生态猪养殖场,带动全镇生态畜牧业发展。全年新植核桃1200亩、管护3000亩,新植茶叶1000亩、低改200亩,新植巴药100亩、低改700亩;种植蔬菜3000亩;力争生猪出栏5万头、养殖黄羊500头、家禽出栏7.5万只以上。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打破传统农业思维,探索创新公司与农户协商机制和实行保底、保股、分红和返租倒包经营模式;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白鹤特色小水果专业合作社,带动创建专业合作社4个,创建以白鹤小水果、核桃、蔬菜、黄羊、土鸡为主的家庭农场6个(农业3个、林业1个、畜牧2个),培育专业大户26户(农业7个、林业4个、畜牧12个、水产3个);每村至少回引1名成功人士兴办规模化农业实体。
4、大力发展城郊旅游。抓住“两环一线”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契机,围绕城郊优势,突出本地绿色、生态特色,开工建设白鹤村500亩特色小水果休闲观光园、光雾游等农家乐,辐射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围绕乌梢垭红军战争遗址、阳八台新石器人类遗址、绿色蔬菜基地等各村特色文化资源和特色自然景点,打造特色旅游景点,为城郊特色旅游增添发展后劲。
5、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实施农村商务、供销社“新网”、邮政农村物流网“三大农村流通工程”为重点,畅通农产品进程和工业下乡渠道。实施“电商下乡”工程,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机融合。采取资金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创办村级“三农”服务点。
二、着力推进农村改革
6、扎实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八权一股”确权颁证,6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全年确权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5568本;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镇产权交易站,组建农(林)地收储中心,加快建立农村产权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鼓励推行“先股后转”、“整村流转”、“股份合作”“专业合作”、“土地信托”等流转模式,积极探索流转后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严格执行土(林)地300亩以上由县产权交易中心受理、100亩至300亩由乡镇产权交易站受理、规模不足100亩的由乡镇指导村依法协商交易流转,促进土(林)地依法规范流转。
7、着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积极推行农业资本证券化融资,切实增加涉农信贷投入;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积极与农村信用社联系,扎实抓好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小微资金贷款难问题;完善农村风险分担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量,建立农村产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和农业保险风险基金。
8、着力实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健全“规划统筹地点、地点统筹项目、项目统筹资金”整合机制,继续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坚持市场运作,用好用活产业、土地、投融资等政策,把可以市场化的资源和项目推向市场,农村发展投入难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优惠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农业农村;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有效引导市场走势,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畅通流通渠道,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加强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管理,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人口管理和社会保障新途径;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做好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农村社会救助。
三、着力推进民生工程
9、加强巴山新居建设。按照“兴业、家富、村美、人和”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的作用,坚持新建、改造和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巩固完善白鹤中心村建设;加快启动渔坝新农村建设,建聚居点2个,聚居80户280人,新建巴山新居10户。全年改造农村危旧房(土坯房)331户(其中:渔坝村85户),建农村廉租房22户(其中:建卡贫困户9户,低保户及分散供养五保户8户,残疾人户5户)。
10、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加大工作力度,集中整治城郊村公路沿线,清理白色垃圾、规范农户堆码;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开展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新建排污设施1处、沼气池20口、垃圾池3个、公厕2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完成水洞片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治理重大地质灾害12处;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800亩;建成冬囤水田831亩。
11、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大力推动信息工程开发与建设,大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加快完成农村信息化进程,新增宽带乡村200户;安装健身设施20套。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完善村图书室建设,建成农家书屋20个、文化大院20座、文化示范村2个;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成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安装路灯60盏。
12、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加快实施村道公路畅通工程、改善工程和乡村联网工程,新建村社道路1公里,积极协调硬化长坪、文安等村道路,硬化聚居点道路2公里,建入户文明路8公里,新建人行桥1座。
13、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抓好河流治理、山坪塘除险加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网、渠网、路网配套,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依托“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工程”、全面完成渔坝、村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河提5公里、蓄水池40口、渠道30公里,改造山坪塘10口。
14、加强扶贫连片实施。抓住扶贫连片开发机遇,贫困村和三类困难群众的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配套完善5个村的基础设施及公共公益设施。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契机,整合部门资金,发动群众投劳投资,改善金碑、三溪贫困面貌。力争全镇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41元以上,年度脱贫684人。
15、强化惠民政策落实。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城乡养保、城乡医保、小额人身保险资金收缴;加强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加强农村低保的评定;积极兑现农村五保户供养、伤残抚恤、在乡复员及退伍军人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高龄老人生活补助等资金。扎实开展惠农政策落实、城乡用地规范管理、财务规范管理、村务信息公开、违规违法建设等“五项”专项清理行动。
16、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坚持精准识别定对象、量体裁衣定措施、动态管理定任务、限时完成定责任,积极与县农委、县财政局协调,落实“挂包帮”对口帮扶政策,加紧完善贫困户管理台账,落实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农村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深化“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努力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认真落实扶贫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加强过程管控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好效益、真正惠及贫困群众。深入开展扶贫日活动、结对认亲、爱心扶贫等公益扶贫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积极性,构筑打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四、着力加强六大工作
17、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新和完善组织设置,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连心”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加大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乡土能人和大学生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力度,整建班子,推动发展。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基层干部先进典型,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自觉性。
18、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化村民自治,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强化村规民约,深化完善“三不三议三自主”机制,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扎实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19、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各村账务;通过召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层层发动、广泛宣传。按照清产核资、清人分类、配置股份、建立合作、建章立制等“五步骤”试点推动我镇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20、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交通安全包路段、包驾驶员、包车辆的“三包”责任制。树立警示牌,在急弯、临水、临崖路段设置波型防护栏或防撞礅(墙),在长下坡路段设置减速带。建立巡查制度,认真落实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等特殊时段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加强巡查,确保零事故率。
21、加强森林防火、食品安全。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建立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考核问责体系。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加大火灾肇事者和有关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强化餐饮业、农家乐、“五小作坊”和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城市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篇三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首要的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从全局的角度看,发展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志是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一个大战略。因此,能否有效地领导好城市的发展,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联系池州实际,检验我们驾驭发展的能力,就是看城市建设管理是否在不断进步。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城市,仍处在由农耕社会的组织形态向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城市转型阶段,我们的起点和基础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到20xx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除了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外,城市化水平也要接近或达到全省、全国的水平。
基于这个认识,结合平时思考,我讲一些思路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对组团城市规划定位的再认识
?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提出把池州打造成一个组团式的山水园林的旅游生态城市。这个思路突破了在小市基础上的简单扩大、填充的局限,着眼于更大的范围整合全市的空间资源,是一个富有开放性、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特点的全新的城市规划概念。这就是“一主一副一区”、向心靠拢、组团发展的城市结构。这种组团城市的形态,预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把握了城市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对池州这样一个城市特殊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突破,得到了广泛认可。既然组团城市规划定位适合池州特点,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就要坚定信心,坚持方向,不要轻易地改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当然,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靠几代人的努力,但现在我们要打牢基础,明晰思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充满挑战性、富于创造性的课题,也是本着对池州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负责的态度所应当抓好的事。当前,城市的发展正逐步向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方向调整,但怎样沿着这个方向打造组团城市还需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提升。组团城市不是我们的独创,全国、世界都有先例,但我们这个组团城市应做出自己的特色。池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文化底蕴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应加以整合利用,体现到城市建设中去,凸现生态、园林特色,这样,组团之间就能形成一个大的风景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池州有九华山,把九华山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形成市山联动,以山兴市,以市促山,九华山依托中心城市可以加快发展,同时,我们创建旅游城市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目前,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两条高速、一条铁路,还有正在筹划的机场项目,为组团城市的打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进一步把握规律,抓住特点,分步实施,向前推进。
?组团城市的概念和定位首先体现在规划上。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20xx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应摆上议事日程,作为明年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修编工作千万不能抛开组团发展的总体
定位,只能按组团城市的要求把规划调整得更加合理、科学,留出更多的空间。修编规划既要依靠专家的先进理念,又要运用我们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做到两者结合、以我为主。要通过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体现组团城市的定位,最大限度地赢得时间、赢得空间、赢得机遇。主城区规划是总规划的核心部分,是修编的重点,修编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修修补补,而要按照总的规划目标,着眼于城区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要突破两条河之间空间的局限,以水为轴,跨河发展,对称布局,把平天湖、白洋河故道的西部和南部扩充进来。同时,要着眼于建设滨江港口城市,北到江边、东连开发区外缘,做好池口片的
规划,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城市沿江形象。对九华山大道东侧、平天湖以西大约4个平方公里地段的规划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定位还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保留它的湿地系统,但可以考虑结合九华山大道建设,适当地布建一些公建设施。这一块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在开发中保护好,控制好,多栽些树木,这样,与平天湖的旅游景观就形成了自然的过渡。修编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站前区规划。车站是城市对外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做好这一块的规划意义非常重大,也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铜九铁路池州段设了三个站,按照组团城市的要求,九华山站的独特功能是其他车站难以代替的,不能单纯作为一个地方车站,必须有机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来统筹考虑,尤其要处理好与市区站的关系,控制好站前区范围,包括池州站和九华山站。做好与市区和九华山组团的连接,站前区规划要与主城区、九华山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站前区广场、公用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的组织连接都要一并考虑,而且要与景观相协调。总的要求是起点要高、构思要新、手笔要大。修编工作的第三个重点是要处理好组团之间规划的衔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团区域内老百姓乱建房问题,二是沿途乡镇规划建设问题,如马衙、墩上、五溪,仍在按小城镇的思路做规划搞建设。对此,市建委、市交通局和贵池区、青阳县都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对沿线乡镇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提出要求,特别是对农民建房,要按照规划,加以控制,严格管理。
?二、对城市发展瓶颈制约的再认识
?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仍然是城市交通。要把解决这一问题放在实施城市规划的首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这个问题上,要转变思维,不能按钱修路,要以路筹钱,否则,城市框架就拉不开。现在看来,有“两条线”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条是管网,它是城市的“生命线”,管网不通就会导致城市瘫痪,另一条是路网,它是城市的“经纬线”,路网不畅就会导致城市紊乱。所以,我们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筑的建设思路,城市建设到哪里,道路管网就要先延伸到哪里。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打通外部的循环,主要是解决进入性的问题,确保过境高速、铁路的人流、物流最便捷地进入市区;城市内部交通的重点是解决通畅性的问题,确保城区道路四通八达,连环成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水上交通,贯通水路,水陆并进,这也是我们城市的一大特色。为减轻主城区的交通负荷,要尽快地将老的货运港并入新泥洲港,结合池州港的三期改造扩建,把马江公路建成城市的外环路,逐步把过境车辆,尤其是重载车辆疏散分流到城外。开发区的道路规划要与主城区连通,解决好出入口问题,形成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对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规划是一种思路性的、理念性的、规范性的标准,把规划变成现实,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有三个方面:一是功能设计。城市的发展就是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享受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功能设计就是实现这个目标。今后建住宅区,首先审查配套设施是否到位,凡是上规模成片开发的居住小区要根据人口规模必须配套公用设施,凡是高层公建必须要有地下车库,等等。今后,对城市功能要出台一些强制性的规范;二是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形象要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重要的街区、节点及单体立面、造型、色彩,还有一些小区、公建设施都要精心打造,特别是大型的建设项目,没有景观设计,不允许提交规划委员会研究;三是人文设计。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为百姓
着想,比如城市的公厕、盲道、绿地、广场、公交站点、商业网点建设等等,要有意识地布局好、设计好,让市民能够就近享受。最终目的是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对城市绿化的再认识
?无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是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品位,城市绿化都不是附属物,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城市绿化规划作为一项重要规划来编制,真正实现规划的“双线”控制,既要有“红线”又要有“绿线”。尤其是我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确立“绿线”控制的概念。要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小广场、多绿地的总体要求,做好“绿线”控制规划,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今后,主城区的旧区改造,凡是达不到密度要求的
,不准再建房子,要拆地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根据城市的规划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多建小绿地、小广场。这样,星罗棋布的广场、绿地、林带,就共同构筑了一个花园式的、园林式的城市。同时,要提高城市绿化档次,保护好古树木,不能让原有的绿化资源流失,要充分利用好。今后在市区内除了特殊需要,机关单位不得再建围墙,要腾出空间搞绿化,这也要作为一条硬性标准来要求。对有围墙的沿街单位,建委要排一排,列出计划,逐步拆除,做到透绿、建绿,让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地共享。
?五、对城市环境的再认识
?池州有非常好的自然禀赋,把这些天然资源融入到城市建设,创造更优更美的城市环境,关键要处理好生态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在搞的清溪河的整治、长江水道的整治、平天湖的开发都属于人工自然,但要注重一个问题,只能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再现自然,而不能过多地人为破坏自然。清溪河的景观,人工的东西越少越好,就是创意好、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也不宜过多,尽量做到简约、自然、古朴。平天湖的开发、沿江池口片区的开发也要遵循这一点。环境整治的重点是治理污水、垃圾、大气、噪声等对环境和生态有破坏的东西,对于自然生成的东西,不要轻易去大拆、大卸、大改,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科学巧妙地充分利用。
?六、对城市经营理念和机制的再认识
?现在人们都讲经营城市,但我们必须搞清楚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这两个概念。经营城市有其片面性,经营的最后就出现了卖地卖资源,政府收钱再造广场、高架桥、楼盘的结果,这个路子不能再走下去。城市有很多属性,首先它是一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不是为某个人或某阶层所拥有,必须面向全体市民,服务全体市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市场的规则来办,按照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来办。从经营城市转到城市经营,政府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对公共资源如公交、自来水、燃气等如何实现最佳调控的办法,等等。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因此也就具有特许经营权,这个权力不能轻易放弃,要善于找到较好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社会的作用和力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建设,降低成本,减轻政府负担。同时,要保证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对有些政府性资源能年租的尽量不批租,不仅要利用政府掌握的空间资源,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拥有的时间资源,以确保城市基本功能的稳定安全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对城市管理的再认识
?任何城市都是三分建七分管,是否高效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功能,真功夫在管理上。城市的管理应该是上下结合的。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这是政府行为。一是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是源头管理,城市管理要以规划管理为龙头,从源头抓起。城管支队“查违”首先要知道规划的分量、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违章建筑,拆违治乱是我们当前规划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下真功夫、硬功夫。二是规则管理。要把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各方面领域的规章制度梳理一下,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通过规则,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三是规范管理。做到执法尺度要统一,信息要公开,规范要透明,同时,要体现人性化的理念,无情执法,有情操作。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体现的是政府管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管理,即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目前社区管理很薄弱,管理力量、水平都不够,很多问题暴露出来,问题出在下面,但根子在上面,也说明我们社区管理的体制还没有理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这项工作市区两级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问题,区委、区政府要在明年拿出一
个在主城区范围内加快村改居、进社区的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
八、对当前和明年重点工作的要求
?今年在建的工程要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对明年具有全局性、牵动性的建设项目要尽快排出来,进行分类,有资金的马上落实,需要争取资金的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来解决,争取年内向市委、市政府作一汇报。项目确定后要见报公开,让市民了解和参与,增强市民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意识。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系统人才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要创新人才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城市建设,需要引进的人才一定要引进,特别是专业性人才;在职的干部职工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建委领导班子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城建队伍,以适应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城市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篇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1号文件和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坚持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统筹城乡,深化改革的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主线,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我镇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结合我镇实际,就20xx年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着力推进现代农业
1、加大粮食生产。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持基本农田底线,严格管制用途;全面推动“放心粮油工程”和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粮食产量8698吨、油菜产量185吨以上;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强农产品检测,抓好粮食直补改革工作,逗硬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2、做强特色生态农业。坚持“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思路,抓住第二批退耕还林政策机遇,深入实施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大力发展金碑茶叶基地;实施“菜篮子”工程,培育城郊优质绿色蔬菜基地;新建石光村鹿沙坪生态猪养殖场,带动全镇生态畜牧业发展。全年新植核桃1200亩、管护3000亩,新植茶叶1000亩、低改200亩,新植巴药100亩、低改700亩;种植蔬菜3000亩;力争生猪出栏5万头、养殖黄羊500头、家禽出栏7.5万只以上。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打破传统农业思维,探索创新公司与农户协商机制和实行保底、保股、分红和返租倒包经营模式;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白鹤特色小水果专业合作社,带动创建专业合作社4个,创建以白鹤小水果、核桃、蔬菜、黄羊、土鸡为主的家庭农场6个(农业3个、林业1个、畜牧2个),培育专业大户26户(农业7个、林业4个、畜牧12个、水产3个);每村至少回引1名成功人士兴办规模化农业实体。
4、大力发展城郊旅游。抓住“两环一线”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契机,围绕城郊优势,突出本地绿色、生态特色,开工建设白鹤村500亩特色小水果休闲观光园、光雾游等农家乐,辐射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围绕乌梢垭红军战争遗址、阳八台新石器人类遗址、绿色蔬菜基地等各村特色文化资源和特色自然景点,打造特色旅游景点,为城郊特色旅游增添发展后劲。
5、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实施农村商务、供销社“新网”、邮政农村物流网“三大农村流通工程”为重点,畅通农产品进程和工业下乡渠道。实施“电商下乡”工程,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机融合。采取资金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创办村级“三农”服务点。
二、着力推进农村改革
6、扎实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八权一股”确权颁证,6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全年确权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5568本;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镇产权交易站,组建农(林)地收储中心,加快建立农村产权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鼓励推行“先股后转”、“整村流转”、“股份合作”“专业合作”、“土地信托”等流转模式,积极探索流转后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严格执行土(林)地300亩以上由县产权交易中心受理、100亩至300亩由乡镇产权交易站受理、规模不足100亩的由乡镇指导村依法协商交易流转,促进土(林)地依法规范流转。
7、着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积极推行农业资本证券化融资,切实增加涉农信贷投入;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积极与农村信用社联系,扎实抓好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小微资金贷款难问题;完善农村风险分担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量,建立农村产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和农业保险风险基金。
8、着力实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健全“规划统筹地点、地点统筹项目、项目统筹资金”整合机制,继续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坚持市场运作,用好用活产业、土地、投融资等政策,把可以市场化的资源和项目推向市场,农村发展投入难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优惠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农业农村;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有效引导市场走势,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畅通流通渠道,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加强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管理,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人口管理和社会保障新途径;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做好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农村社会救助。
三、着力推进民生工程
9、加强巴山新居建设。按照“兴业、家富、村美、人和”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的作用,坚持新建、改造和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巩固完善白鹤中心村建设;加快启动渔坝新农村建设,建聚居点2个,聚居80户280人,新建巴山新居10户。全年改造农村危旧房(土坯房)331户(其中:渔坝村85户),建农村廉租房22户(其中:建卡贫困户9户,低保户及分散供养五保户8户,残疾人户5户)。
10、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加大工作力度,集中整治城郊村公路沿线,清理白色垃圾、规范农户堆码;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开展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新建排污设施1处、沼气池20口、垃圾池3个、公厕2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完成水洞片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治理重大地质灾害12处;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800亩;建成冬囤水田831亩。
11、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大力推动信息工程开发与建设,大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加快完成农村信息化进程,新增宽带乡村200户;安装健身设施20套。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完善村图书室建设,建成农家书屋20个、文化大院20座、文化示范村2个;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成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安装路灯60盏。
12、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加快实施村道公路畅通工程、改善工程和乡村联网工程,新建村社道路1公里,积极协调硬化长坪、文安等村道路,硬化聚居点道路2公里,建入户文明路8公里,新建人行桥1座。
13、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抓好河流治理、山坪塘除险加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网、渠网、路网配套,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依托“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工程”、全面完成渔坝、村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河提5公里、蓄水池40口、渠道30公里,改造山坪塘10口。
14、加强扶贫连片实施。抓住扶贫连片开发机遇,贫困村和三类困难群众的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配套完善5个村的基础设施及公共公益设施。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契机,整合部门资金,发动群众投劳投资,改善金碑、三溪贫困面貌。力争全镇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41元以上,年度脱贫684人。
15、强化惠民政策落实。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城乡养保、城乡医保、小额人身保险资金收缴;加强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加强农村低保的评定;积极兑现农村五保户供养、伤残抚恤、在乡复员及退伍军人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高龄老人生活补助等资金。扎实开展惠农政策落实、城乡用地规范管理、财务规范管理、村务信息公开、违规违法建设等“五项”专项清理行动。
16、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坚持精准识别定对象、量体裁衣定措施、动态管理定任务、限时完成定责任,积极与县农委、县财政局协调,落实“挂包帮”对口帮扶政策,加紧完善贫困户管理台账,落实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农村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深化“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努力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认真落实扶贫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加强过程管控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好效益、真正惠及贫困群众。深入开展扶贫日活动、结对认亲、爱心扶贫等公益扶贫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积极性,构筑打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四、着力加强六大工作
17、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新和完善组织设置,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连心”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加大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乡土能人和大学生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力度,整建班子,推动发展。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基层干部先进典型,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自觉性。
18、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化村民自治,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强化村规民约,深化完善“三不三议三自主”机制,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扎实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19、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各村账务;通过召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层层发动、广泛宣传。按照清产核资、清人分类、配置股份、建立合作、建章立制等“五步骤”试点推动我镇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20、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交通安全包路段、包驾驶员、包车辆的“三包”责任制。树立警示牌,在急弯、临水、临崖路段设置波型防护栏或防撞礅(墙),在长下坡路段设置减速带。建立巡查制度,认真落实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等特殊时段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加强巡查,确保零事故率。
21、加强森林防火、食品安全。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建立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考核问责体系。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加大火灾肇事者和有关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强化餐饮业、农家乐、“五小作坊”和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城市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篇五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和杭州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办[20xx]16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结合基层组织建设、
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实践锻炼等工作,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完善政策,落实措施,营造氛围,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二、总体目标
从*年起,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三年到位”的要求组织实施,每年分别完成村总数的30%、30%和40%,到20xx年底基本实现全区每个村都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招聘对象为余杭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和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的余杭户籍的社会其他人员,年龄在28周岁以下。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分解落实每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
2、开展招聘工作。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由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统一组织,分镇乡(街道)、按职位招考,规范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通过组织发动、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公示录用等必要环节,确保把综合素质较好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到村工作。招聘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至8月份进行,或按照杭州市的统一部署实施,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3、规范人员管理。招聘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内容全区规范设置。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后,由村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首次签订合同期为3年,并实行3个月的试用期。在合同期内,人事档案统一由区人才开发中心免费代理,党、团组织关系迁至工作所在村,计划生育等日常管理由镇乡(街道)、村负责。
4、合理安排岗位。根据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一般安排或推荐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村经联社社长助理或群团组织负责人等职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工作岗位。对到村工作后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可通过法定程序或有关规定进入村领导班子担任相应职务。
5、加强培养锻炼。对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落实相应措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要重视做好培训工作,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办、区人事局统一组织上岗前培训,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与农村工作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层工作方法;在村工作期间,镇乡(街道)要有计划地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鼓励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要加强实践锻炼,根据工作需要,村党组织可适时对他们进行分工调整,使他们经受多岗锻炼。要实施镇乡(街道)驻村干部联系和村主要领导帮带制度,重点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农村实际工作能力。
6、落实待遇保障。到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在合同期间的年总体收入一般不低于全区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具体报酬额度通过民主评议制度来确定,区财政每年每人补助15000元,评议报酬的不足部分由镇乡(街道)承担。年度奖金根据考核结果由镇乡(街道)确定,并由镇乡(街道)、村承担发放。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落实好基本社会保障,由镇乡(街道)按城镇职工标准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纳部分参照村班子成员由区财政、镇乡(街道)和村三级按比例承担。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3年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4年起,有关待遇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区镇乡、街道、村实际执行。区财政补助标准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一定的递增额度。
7、实施工作考核。镇乡(街道)作为管理主体,要把高校毕业生列入村干部管理范围。每年由镇乡(街道)组织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年度考核,根据其工作表现,分别确定为优秀、称职或不称职三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应控制在总人数的15%以内,年度工作考核不称职的,取消考核奖并进行谈话教育,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按照合同规定予以解聘。
8、建立激励机制。切实关心在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到村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时,落实加分等有关优惠政策。招聘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的,由录用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工资待遇,并依据其在村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9、鼓励扎根农村。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积极做好从到村工作高校毕业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表现优秀的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已进入村领导班子的,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安心农村工作,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加大培养力度,使其成为镇乡(街道)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合同期满后在当地工作创业。对3年后仍留在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逐步提高其收入待遇。对愿意长期在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其户籍可以在工作所在地的镇乡(街道)落户。
10、支持自主择业。对合同期满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可享受有关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
目前已在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经联社班子任职的和经镇乡(街道)公开招考录用到村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经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确认后,可以参照*年经公开招考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
四、组织领导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由区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区委组织部负责牵头协调工作;区人事局负责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选拔、管理、考核、人事代理等工作;区财政局负责有关经费支持工作;区委农办、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分局等部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区委宣传部、新闻单位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的良好氛围。各镇乡(街道)要根据全区总体部署,切实承担起主体职责,结合实际,制定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城市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篇六
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处理的严重课题。
一、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呈现的积极转变
近几年来,随同着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乡村工作的确呈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转变。首要表现在:
1、农民担负大幅度减轻,农民耕田积极性获得高涨。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三农”的不时投入和注重,农民担负逐年减轻。据查询,20xx年我镇地盘疏弃面积曾一度到达1906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2.2%,个中一个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农民担负较重,耕田比拟效益较低,招致农民耕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担负的逐渐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酿成耕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获得分明改善。随着中心一号文件的延续出台,广大农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实惠。不只农业税获得作废,并且还发放了粮种补助和种粮等补助资金。还,作废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类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鼓掌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助、鼓舞”农民耕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触到极大暖和。目前乡村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本能机能呈现可喜转变。针对乡村变革后的新情势,本镇不等不靠,勇敢创新,在县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特殊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建筑调和乡村。
二、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转变的还,我们也从调研中调查到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1、乡镇财务进出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机构变革后减支效应的展现,当前乡镇财务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因为大都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付出来过日子长短常困难的。加之村庄两级债权难化解,感应压力很大,村庄两级正常运转面对必然的坚苦。
2、农民担负分明减轻,但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呈现“梗阻”。税费变革前,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资金除各级县政府的支撑、扶持外,更多的是经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处理。因为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水平纷歧,加上集体认识淡漠,往往很难达到共识,形成投入严厉不足,很多公益设备老化陈腐却无人无钱整修,乡村生产生活前提难以获得分明改善。
3、村级债权获得较好节制,但化债依然是当前乡村工作的最浩劫题。因为对村级财政进行了严厉治理,使村级债权获得较好的节制。然则村庄两级债权依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繁重负担。
4、当前乡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治理有弱化趋向。近几年,因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进,农民物质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乡村的转变很大。然则,随着机构的变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治理部分还没有坚持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招致当前乡村社会事务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趋向。
5、乡村工作格局呈现积极转变,但村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办法亟待改变。随着乡村各项变革的深化推进,广大村庄干部看到乡村一些深条理的问题获得逐渐处理,“三农”问题的拐点曾经呈现,他们遍及感应乡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广大基层干部从深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摆脱出来,他们所饰演的越俎代办的人物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快乐。但另一方面,因为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乡镇综合配套变革后,指导职数削减,局部中层干部觉得选拔无望,不免发生失望思想。从查询状况来看,当前很多村庄干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本人该干什么、怎样干心中没有底。
在查询进程中,我们剖析当前发生上述问题的缘由,以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1、干部要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乡村政策的关键性要素,政策落实的黑白直接关系到党和县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为干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场、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实进程中往往会碰到如许或那样的问题。一是乡村干部本质不高。乡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首要精神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置日常繁琐事务,不足学习提高,看法程度有限,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轻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乡村干部看法观念还没有改变。多年来,一些干部以为本人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招致乡村干部服务认识冷淡,甚至与民争利。三是乡村干部精神形态欠安。一些乡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指导不称心;假如工作硬了,说是办法欠妥,作风粗犷,经常是上级批判群众骂,以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这些要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定会发生一些问题。
2、群众要素:
一是局部农民的思想认知程度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认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局部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成防止地存在涣散松散、自私狭窄的思想。一些人各类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怀,但是问,对村庄两级干部治理淡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发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村庄干部向农民讨取的多、赐与的少,分摊的多、服务的少,农民发生埋怨心情。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落空决心,在工作上往往发生冲突心情。三是农民群体呈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和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本来的农民群体实践上曾经分化成通俗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别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级,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感情、声望和社会、经济位置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分歧。复杂的工作对象然后发生了复杂的乡村工作场面。四是农民的自立认识和决定计划才能加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明程度遍及提高,判别思想才能加强,特殊是新一代农民的文明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愈加坦荡,思想愈加活泼。他们不再自觉地置信干部,农民的“不安本分”心态添加了乡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笔者以为,当前乡村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乡村工作呈现的一系列转变,尽快改变本能机能,改变人物,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法办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改变思想观念。我们村庄干部应充分看法到,我国目前总体上曾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作废农业税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则,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必定要求,有利于添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现阶段,我们必需调整工作思绪,把工作重心改变到增强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此次查询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因而我们村庄干部必需把为群众服务看成本分,从当前群众最急迫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打破口,动足脑子,想尽方法,做好文章,在积极指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村庄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改变县政府本能机能。抓住有利机遇,着力促进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速经济发展与构建调和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扶植本级主干财路。从吃“农业饭”、吃“补助饭”中走出来,坚持乡镇自立型和自给型财务,逐渐走出财务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证才能。要跳出纯真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绪,明确主攻偏向,把财路建立的重点转移到二、三财产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路系统。二是实行好基本设备建立的本能机能。要大力增强农田水利、村庄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强农业抗灾才能,改善乡村生产前提。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立资本,提高小城镇建立功用。三是实行好指导生产发展的本能机能。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指导村组干部实时为农民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应用各类载体,普遍传达科技常识,有针对性地举行农民培训班,坚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才能和农民致富才能。四是实行好治理公同事业的本能机能。乡镇县政府不只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并且还要担负当地事业发展主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明、卫生、社会福利、情况维护等公同事业的服务治理本能机能。五是实行好维护社会不变的本能机能。增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管治,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建安全、文明、调和的社会情况。
3、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办法。一是治理方法从"直接型"向"直接型"改变。在传统体系体例下,乡镇县政府治理方法大多是属于直接收理。随着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要改变到经过增强微观调控、规范市场、发明优越的外部情况上来,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妥的工作,县政府部分则果断"退位",不再详细代替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法由简略的行政敕令向用市场方法指导、服务、示范改变。顺应新情势发展的需求,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开展工作,经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指导、服务、示范,发展农业,活泼乡村,致富农民。三是日常治理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改变。惠农政策的施行,使乡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从基本上亲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调和乡村,必需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具体落实村民自治,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不管大事小事,只需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乡镇都要"指导、支撑、协助"群众经过规范的方法和顺序,民主决定计划,自立处理,更多地运用司法、经济和教育治理的手段,在尊敬村民自立权和村委会相对自力性的基本上完成对村组的有用治理。
4、切实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本身努力的还,上级部分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务体系体例变革。应本切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务体系体例基本上逐渐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付着力度,处理当前乡镇的财务坚苦。二是化解村庄债权。在锁定债权、分清债权性质的基本上,上级组织应出台详细的相关政策,逐渐化解村庄两级债权。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分要在资金、项目上增强对村庄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本设备、农业科技推行和乡村教育、卫生、文明等方面,多为乡村加速发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远的工作。四是改变治理方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的新情势,坚持起一套科学的工作审核机制,在治理上合适乡村的实践,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时提高干部综合本质。提高村庄干部本质是完成乡镇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治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质。结合各级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广大村庄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导村庄干部认真学习党在乡村的各项政策,体会其精神本质。在宣传落实进程中不走样,还又能结合当地实践,发明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开辟认识。当前乡村的发展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时机。要指导广大干部抓住时机,率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假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反对。四是擅长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乡村工作十分详细。村庄干部要学会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细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乡村工作才干如虎添翼,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