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汇总13篇)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给予我们许多感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细节,从中汲取感悟。以下是一些关于感悟的故事和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一
2022年的“两会”是一次话初心、提信心的胜利宣言,豪迈宣示2021年成就;更是一场强决心、聚人心的现场动员,热烈展望2022年新篇。
话初心,“两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守为民初心,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精神文明成果丰富,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社会保障全面完善,彰显出让人民真切享有幸福建设成果的“大担当”。
提信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伟大成就来之不易,伟大征程行之不易,需要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心与定力。
强决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将重点抓好扩大内需、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攻坚行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工作,愿景越为光明,使命越为艰巨,越是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
聚人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上下勠力同心、感恩奋进的结果,饱含着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面对突发的铅山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逆行战一线,党员干部请缨冲前线,基层工作者无畏上火线,全国百姓积极配合抗击疫情,守望相助,凝聚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全面打赢了突发疫情阻击战、歼灭战。我们相信,只要精诚团结、万众一心,无论前方是荆棘密布还是坎坷崎岖,都会被一一战胜。
“两会”正当时,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强大动力和持久活力,让我们更加坚定初心信心决心,汇聚人心,乘势而上,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彩华章而不懈奋斗。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二
春意渐浓,民心愈暖,两会如期而至。来自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数千名代表聚首北京,共赴“春天的约会”。我们感受到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向前的决心,领略着我们所取得的历史性的成就与变革,更加坚定着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新征程新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五个必由之路”,以自己的实行行动踔厉奋发,立足本职岗位,努力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工作,切实为毕业生服务好,助力学生走向社会、服务和奉献社会。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三
防控的严峻挑战下,我国依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实现了国民收入同比增长8.1%的好成绩,令人振奋不已。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向世人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两会的召开,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重任,坚守艺术理想,主动将中华艺术传统文化双创思想融入美育教育,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应用。
设计。
艺术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四
阳春三月,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全国两会的召开。时间过得很快,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我通过电视直播关注两会和认真学习了总理的报告。召开的一次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稳中求进的大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不仅客观总结了2017年的辉煌成绩和重点工作,对2018年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提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而且还设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和代表了中国老百姓的愿望、很提气、接地气,有底气、顺民心。
我通过对政府报告逐字逐段的认真学习后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一方面是关注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目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现状,我充分地认识到,经过60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所以,国际社会也在关心中国的情况与发展,两会就必然地成为国际看国内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通过政府报告的学习和理解,我深深认识到:要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全国人民就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领导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为走进新时代,2020进小康,撸起袖子加油干!同时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及自身修养,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十九大精神践行于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起,跟党走,永不回头!
我坚信:中国从春天的盛会起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中国,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五
201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透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就是维护教育公平,才能使中国的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主题突出、旗帜鲜明,思想深刻、部署全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智慧的结晶,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和真理光芒,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创新性、指导性。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职责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作出业绩,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贡献自己全部的气力。
这天空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抓住了时代发展新趋势,回应了百姓新期盼,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听了以后,感觉很提气、接地气、有底气。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新蓝图令人憧憬/新征程扬帆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梦想照亮前方,奋斗正当其时。翻篇归零再出发,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扑下身子抓落实。
一是战略方向把得准。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步伐坚定。
二是深化改革力度大。
报告多处提到深化改革,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要再深化,要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于碰硬,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这让我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三是预期目标科学合理。
报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安排预期目标时,充分思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贴合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目标合理,科学可行。
四是关注民生很接地气。
报告高度关注民生,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设健康中国、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满了浓浓的民生温情。
报告是新时代的“宣言书”,具有重大政治好处;报告是人民团结奋进的“领航灯”,具有重大理论好处;报告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具有重大实践好处。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六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细节”“干货”,令人感动,也令人鼓舞,一种脚踏实地、勤俭节约、实干兴邦的最美奋斗姿态从心底油然而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感想感悟3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党员干部“抠门”不丢人。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由此所传递的,是党和政府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牢固树立“紧”的思想、“节”的意识,在“抠门”中“抠”出干群关系、“抠”出精彩人生、“抠”出良好家风。
啬己奉公,“抠”出同心同德的干群关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决心狠抓四风建设,腐化堕落的享乐主义和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明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道理,认为只要为群众办了事谋了福,多花点国家的钱、多占点群众的利都无伤大雅。殊不知“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党员干部的每一次铺张浪费、损公肥私都可能会导致自身私欲的不断膨胀、不断腐化堕落,最终损害的是群众对党的感情。“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到啬己奉公,形成“抠门”的习惯,过好“紧日子”,一方面要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另一方面要节用裕民,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一文不取”。对于政府惠企利民的2万亿资金,要慎用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抠”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抠”出同心同德的干群关系。
只争朝夕,“抠”出奋力前行的精彩人生。“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转眼间2020年已经过去五个月,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这五个月中,全国上下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严重冲击,各项事业陷于停顿,一季度经济甚至出现负增长。受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影响,中央政府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但这并不是没有要求,而是对抓好“六稳”“六保”,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脱贫攻坚领域,截止到目前仍有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和55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为山九仞,急需一篑”,面临的任务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在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仍须负重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干劲,分秒必争,“抠”出更多的时间真抓实干,“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将失去的时间“抠”回来,在持续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全面脱贫攻坚、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中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崇俭戒奢,“抠”出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风成于上,俗作于下。”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不仅对个人家庭有直接的影响,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奢靡腐化的生活作风不仅会导致家风败坏,更会导致政风不正,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周本顺、孟宏伟等违法乱纪受到法律制裁的领导干部,无不存在生活腐化、家风败坏的问题,有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家族式腐败,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广大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深刻认识“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的道理,学会过节俭的日子,把勤俭作为做人标准、政德标准,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生活中坚持以节俭为荣,以攀比为耻,以适度为要,以铺张为戒,不搞豪华宴请的迎来送往,多过“紧”一点的生活,在上行下效中“抠”出良好家风,“抠”出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抠门”里有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干部要养成“抠门”的习惯,“抠”出一分一厘用之于民、“抠”出一分一秒真抓实干,“抠”出健康向上的生活,“抠”出人民群众更红火的日子。
把握政策机遇窗口期跑出发展“加速度”
5月22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三次提及湖北,并指出:“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637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39.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疫情影响可见一斑。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湖北特别是武汉付出了巨大牺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面临的困难和压力都很大。
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火速驰援,让湖北人民尤其是武汉人民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鼓足了战胜疫魔的勇气。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下,湖北经济复苏亦需全国人民“拉鄂一把,助鄂归队”。党中央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温暖人心、提振士气。政府报告中对政策落实落地作出强调,体现高度重视,更为湖北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指明了具体着力的方向。
支援湖北有暖心加油,更见实际行动。对湖北、对武汉,“拉一把”“加油”不止是一句口号,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已然形成一股助力湖北经济复苏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国家层面出“实招”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行动。无论是“你为湖北拼过命,我为湖北拼过单”的抢购风潮,还是对持有“绿码”的武汉、湖北籍人员给予更多工作机会;无论是对湖北租客免租金一个月,还是“岗位保留、薪资不减、等你回来”真诚许诺接纳鄂籍务工人员返岗……“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守望相助的同胞情义、共克时艰的心手相牵,帮助过湖北取得阶段性疫情防控的胜利,也定能助力湖北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需要“他助”更需要“自助”。当看到,疫后重振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暂时的,把握好政策机遇窗口期,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是当务之急。印发《加大金融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多措并举全力保资金、增信贷、降成本、控风险;印发《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打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发令枪”;“湖北重启抖来助力——抖音援鄂复苏计划”为湖北企业复工提供新路径、新选择;启动“百星·百亿助力武汉”直播公益活动,为武汉站台助威、直播带货……“拉鄂一把”,你们很拼;疫后重振,湖北更拼。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湖北正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党中央对湖北和武汉的充分肯定、关心关爱和鼓励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中央的关怀重视,有全国各地的加油助力,有自身的主动作为,“归队”路上,湖北正在努力跑出发展“加速度”。相信一定能够把疫情耽误的时间一点一点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一点一点补回来,最终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加油,湖北一定行!
两会声音传递“中国答案”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值此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特殊时期,更显其意义非凡,“民生礼包”释放理念温度,两会声音传递“中国答案”,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国上下携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凝聚磅礴力量。
立足消费扶贫和产业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各地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科技发展步伐,重视互联网对刺激带动消费的重要作用,主动探索农业致富增收渠道,借助“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营销新模式,引领消费为扶贫事业注入强劲动力。绘制“一村一产业”的发展蓝图,因地制宜谋划区域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助力全面实现脱贫奔康。
强化帮扶力度和政策扶持巩固脱贫成果。在前期广大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可喜成绩,要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铆足砥砺奋战的干劲,攻坚克难啃“硬骨头”,也要适时回头看、回头帮,做到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巩固脱贫成果。各地要贯彻落实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责任的原则,加强异地搬迁后续扶持,紧盯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进度,强化干部到村入户的帮扶力度,确保政策扶持落到实地、实处、有实效,保障脱贫不返贫。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完成无缝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进入下一伟大新征程的起点,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实现从脱贫攻坚主战场到乡村振兴新征途的转变。着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各地要坚定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路,以产业升级实现两者有机衔接;要坚定“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关系,激发主体内生发展动力助推两者无缝衔接;要持续关注基本民生问题,以问题导向为遵循努力为人民谋幸福,顺利完成两者的衔接。
两会声音传递“中国答案”,这答案,是坚决保质保量、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是始终以人民至上奋力书写疫情“加试题”的大国担当,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为世界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奋斗目标,这答案铿锵有力,向世界传递出大国的声音。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不仅客观地总结了2017年的辉煌成绩和重点工作,对2018年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而且还设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百姓愿望。
“两会”是事关民生的会议,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执政者的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古至今,民生和民心素来密不可分。历史反复证明,谁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谁就会赢得老百姓的真诚拥护,谁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积累财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长期服务于群众,与群众长期接触,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应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人性化”和“科技化”服务,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新时代下人民公仆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八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启动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农业职业院校的一员,我们要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培养更多学农知农爱农,矢志于助力乡村振兴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九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对各级干部应对今年异常艰巨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学习心得感悟3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最短报告”发出了奋进最强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不到1万字,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篇幅最短的一份,字数减半、精炼至简,却传达出强烈的击鼓催征信号,发出了奋进的最强音。
它既是总结回顾、盘点成绩的“战报书”,更是直面挑战、再出发的“动员令”。“最短报告”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情怀、实干为本的作风、中国必胜的信心。
报告惜字如金,将笔墨集中在人民至上的宣言中。全文18次提到“民生”,39次提到“就业”。在阐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时,将通常打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换成了“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不仅将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作为谋篇布局的核心,同时掷地有声地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的要求,用政府过“紧日子”换得百姓的好日子。这一字一句归根到底都汇聚成“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饱含深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言自明,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底气,更是人民的最大福气。
报告求真务实,将重点聚焦到实干为本的干货上。全文未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对于习惯用数字推演经济发展势头的人来说感到意外,也是多年未见的。其实,这背后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在面对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面对我国发展中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时,保持清醒的战略意识和底线思维,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追求经济科学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必须指出,没提具体目标,不等于没有目标,更不等于经济增长不重要,而是表明经济增长已经细分到保民生、稳就业、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中。这就要求全国上下紧密配合、同向发力、真抓实干,着力“六保”,抓好“六稳”,“以保促稳”,守住经济增长底线,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将工作落到最实处。
报告铿锵有力,将底气融入进中国必胜的信念里。全文明确提到,中国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以及重要战略机遇期等关键内容,更加印证了“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这一“硬核”金句。从2019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到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组组来之不易的成果数据,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感人瞬间,都直指“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这信念来源于一心向党的执着追求、不懈奋斗的辉煌成绩、危中寻机的改革活力……这一切都凝聚成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动力源泉。
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当代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越是困难、越是艰险,越能炼就“闲庭信步”的定力、英雄本色的气魄,让我们共同携手,朝着胜利,风雨无阻向前奋进。
“过紧日子”是实干兴邦的最美姿态。
“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细节”“干货”,令人感动,也令人鼓舞,一种脚踏实地、勤俭节约、实干兴邦的最美奋斗姿态从心底油然而生。“过紧日子”,是励精图治的自觉,是攻坚克难的需要,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过紧日子”是励精图治的自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历史角度看,“励精图治”早已沉淀成了我们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美德。成立于内忧外患的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新中国,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史和新中国史充分表明,“丰功伟绩”的背后,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承前启后励精图治的奋斗结果。革命初期,烈士。
方志敏。
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之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说:“坐破椅子就不能革命吗?”这是共产党人“过紧日子”的生动写照。虽时过境迁,但这种清贫精神、勤勉精神和实干精神,仍然在历史深处烛照着未来。励精图治,勤俭奋斗,就能凝聚起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的精神伟力。
“过紧日子”是攻坚克难的需要。困难与挑战,总是与奋斗者形影不离;如果不奋斗不追求,也就无所谓困难与挑战。众所周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挑战面前,唯有艰苦奋斗,才能突破瓶颈、战胜困难、化危为机。而艰苦奋斗,正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延安时期,美国记者斯诺把所见到的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林伯渠戴着断了腿的眼镜等简朴的生活情景称作“东方魔力”,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正是这种力量与光芒,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和那样的风险。“过紧日子”,就是自觉弘扬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吃苦精神。夫战,勇气也。有了这股勇气,就能迸发出击楫中流、战胜风险的前进动力。
“过紧日子”是厚积薄发的必然。即便是参天大树,一到冬天,也会落叶纷飞。从外表看,枝萎条疏,很不景气,但一到春天,大树又萌芽吐绿,彰显着勃勃生机。若比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等矛盾问题,就是参天大树遇到了“冬天”。“过紧日子”就是在“落叶纷飞”中主动“删繁就简”“收紧自己”,保留必要的生命养分,蛰伏、等待,积累、扎根,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直到发展之春的来临。中华民族的发展犹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风云变幻、阴晴风雨,但越是遇到艰难险阻、曲折坎坷,就越能激发出厚积薄发、不可阻挡的伟岸与雄壮之美。
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每个人也应当主动“过紧日子”。“过紧日子”不是迫于无奈当“守财奴”或“苦行僧”,而是自觉发扬勤俭节约的生活传统和吃苦精神,像颜回那样“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像刘禹锡那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像。
方志敏。
那样“矜持不苟,舍已为公”。自觉过紧日子,自觉当奋斗人,每个人都能书写出新时代共克时艰、行稳致远的精彩诗行。
“情”是文章的“魂”
人类创造文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传承文明,将世间的情感凝固在纸笔之中。一篇文章能否打动读者,关键看其所含情感是否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无论什么样的文章,只要感情真挚,就能够赢得喝彩。
所以关于“写材料该不该激动”的论战,我的观点是无论以怎样的状态来行文,都要把“情”注入笔下的文章。因为“情”是文章的“魂”。
古今中外,但凡涉及文章撰写,我们都无法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作者。有人习惯于冷静思考,以缜密的态度叙述内心的所思所想;有人却喜欢豪迈奔放,用跃动的笔触描画胸中的热情激荡。所以我们感同身受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同样悲悯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就像国画中的“工笔”与“写意”,一个讲求客观还原,一个凸显飘逸灵动。虽形式不同、风格迥异,但都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都寄托着画家饱满真挚的情感。
透过现象看本质。剥去“激动”“冷静”的外衣,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们一份份真挚的情感和一颗颗火热的心。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把情感深植于所撰写的文章之中。
落实到写作方法上,就要求我们不必拘泥于“是否激动”,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是否真情”。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名副其实的公文体裁,讲实情、重实际,语言简练、朴实无华。但是无论是倾听还是阅读,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中央对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因为讲真求实,所以情真意切。
再看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诗词,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炽热而浓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怀。我想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人员,在列举每一年国家取得的各项成就的时候,内心必定是沸腾的。因为每组数字都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实脚印,怎能不让人心情激动。而诗词作者在笔触起伏间也一定会加入冷静的忖量和深沉的哲思,让其作品不但有温度,还有质感和深度。可以说,我们很难严格界定创作时是“激动”到底,还是通篇“冷静”。绝大多数的时候,是“静”“动”相济,“动”“静”结合,而只有真情实意是唯一不变的。
写文章,尤其是涉及公文类的文章。说到底是在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最深切的情感。无论撰写哪类文章,用怎样的心情和状态去写,我们都应该心怀真情,并以此赋予文章“灵魂”。
文发乎于情,又止于情,这便是写作上的“一以贯之”。我们的文章应该有血有肉、有根有魂。所以写文章,我们不要做文字的搬运工,而应成为文章“灵魂”的工程师。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十
看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心中为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良好成绩而振奋,又对2022年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而满怀信心。过去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本次大会是第二个百年征程中的首次人民代表大会,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报告中提到“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这也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艺”起向未来,我充满信心。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十一
大会风清气正,讨论热烈,成果丰硕,催人奋进。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深入政协界别联组会议听取意见推荐,与委员们共商国是、共谋未来。各位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职责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职、勤勉尽责,听取审议了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状况报告,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深入讨论了民法总则草案,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和宝贵推荐。委员们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平等讨论、真诚沟通,努力寻求公约数、画出同心圆、汇聚改革正能量,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政治优势。
民主激发活力,协商汇聚众智。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广大知识分子要主动担当用心作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发表重要讲话,对关心和尊重知识分子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2000多位政协委员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讲真话、道实情,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用一份份饱含智慧的提案、一场场求真务实的讨论,为改革添柴加薪,为发展献计献策。大会的胜利召开,为迎接党的十九大、服务党的十九大凝聚了共识、汇集了力量。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展望未来,时和势仍在我们这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奋战“十三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决定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同心同德、合力攻坚、砥砺前行。围绕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基层群众最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用心反映社情民意,谋利民之策、献安民之计,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迈上新台阶,广大政协委员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人民政协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创造和重要制度安排,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监督要真监督,监督应依章法。在思想上树立“公、和、诚、实”的理念,开展监督必出于公、必出于和、必出于诚、必出于实;在实践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找准存在的困难、短板和薄弱环节,紧扣关键资料,精准聚力发力;在方法上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抓住关乎全局的主要问题,从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出发,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做到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相信人民政协必须能更好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善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
历史的地平线是由奋进者标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人民政协继续发扬民主优势、不断增进共识,各位委员继续持续昂扬斗志、激发进取精神,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锐意开拓,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13亿多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聚合在一齐,我们的力量将无比强大,我们的事业将无往不胜。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十二
作为一名当代学生,这一年来,见证着在党中央领导之下,国家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我发自内心倍感振奋。国家是我们学习成长最为坚实的后盾,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在世界面前昂首挺胸。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搞好民族团结,要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希望两会圆满结束,能够为提升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也会更好地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悟篇十三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今天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将大会开成一个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5.5%左右,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在对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中,李克强总理提到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关系。一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二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通过学习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民盟作为参政党,同样要以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勇气,担负起服务东城区和北京市改革开放大局的历史使命,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发挥界别优势和特长,聚焦东城区和北京市重点工作,为东城区实现“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建设目标,更好服务北京市改革发展大局,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