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业教育(通用9篇)
没有总结的经验是浪费的经验,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并加以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总结应该客观真实,尽量避免主观性因素的干扰。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的搜集,以供大家研究和参考。
职业教育篇一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生源和就业源日益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谁掌握了生源和就业源,谁就掌握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命脉。本文拟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视角,探索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当前,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就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把学生就业问题当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紧缺人才。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也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部分。因此,劳动力市场出现“高薪难聘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现象,出现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这就为我国大力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并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遇,同时也向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挑战。
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应以就业为导向。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到考核方式,均应按照市场需求作相应的调整。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根据实践抓教学,根据需求育人才。高职教育应重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岗位工作人员。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建立教学、实习、就业一条龙的运行机制,教学贴近市场。
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设计课程,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扩大相关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设置新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并建立不断修订教学计划的机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具有地方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等。"。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的用人订单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种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快速培养一大批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实施订单式培养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一方面,学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即“双赢”。
同时,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素质。“双证书”指的是学生的学历证书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行业部委及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应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让高职生都能获得“双证书”,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还应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对专业教师定期轮训,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管理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充实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科学发展观,在此指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更快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大问题,进一步增强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并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把我国高职教育真正办成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产学研一体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区域经济优势,与512家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创建校企结合优势办学模式;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行业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等,虽方式有别,但本质相同,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
产学研一体化之所以成为高级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就在于它既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本质规律,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熟完备的高级发展形式”。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习工厂教学、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与真实生产平台教学有机结合,学校专职教师教育与企业“师傅型”教师教育智能技能互补等方式,来培养和造就高技术和新技术应用型人才。产学研一体化之所以被称为高等职业教育“成熟完备的高级发展形式”,一是唯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才能整合和搭建现代化高技术技能教育的平台,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源源不断地造就和输出高质量的“银领”或“技术蓝领”;而是唯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才能将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落在实处,才能真正做到内涵式发展,办出一流的、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等职业教育。
当然,高职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对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那些由成人高等学校转制而来的院校来说并不平坦。一是认识上还不能到位,仅把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提法”,没有建立起从培养模式到教学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整体性、系统性机制;二是受历史形成的非技能性专业、非就业导向(注:成人高教过去一直以学历为导向)及教学资源缺乏等影响,很难全方位做到高效、持续、稳定的校企合作。因此,走好产学研一体化之路,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理念、运行机制及办学实力都有待提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进程中,在实训基地、教学工厂及设备投资上累计达十多个亿,所建造的实训培训中心就有8.2万平方米之多,从而造就了学院独有的全面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战略的资源优势。
职业教育篇二
一、建立传承基地,打造民族职教品牌。
“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不遗余力,但还是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黔江职教中心负责人表示,最大的难题是缺乏具备特殊艺术才能的师资力量。
比如当地有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学校就只能聘请一些老艺人来授课。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传承不到位,除开这些老艺人,很难再找到其他拥有这一技能的人,这极易造成文化遗产的遗失。
为此,黔江职教中心专门成立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组建了艺术团,着力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目前,黔江职教中心已经就南溪号子、民族乐器葫芦丝等10多个民族文化遗产制定了专门的普及推广方案。
同时,每年选派5名专业人员到高校、研究机构或民间工艺作坊培训学习;聘请10余名在武陵山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小组,长期指导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等。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该区域的民族文化必将与黔江职业教育更加紧密地融合,成为全国民族职业教育的品牌之一。”该负责人如是说。
二、订单式培养人才,打造企业特色班级。
在学校的教学大楼和实训大楼内,可以见到一些教室外墙上贴着“雅戈尔班”、“七匹狼班”、“荣誉酒店班”等特定标签。在这些班级,相关企业会派出负责人前来授课,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并为学生提供赴企业培训实习的机会。
三、“‘基地+企业’,‘+’是政府”
我将平桥区开展的免费职业教育和免费技能培训归纳为“基地+企业”,“+”是政府。政府就是要给基地和企业搭起一座桥梁,实践证明这是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我认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需要就业的或者说最需要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是农村的贫困人口,是城市里的零就业家庭。他们最需要就业,但是又难以就业,因为他们没有技能,就需要我们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这就是我们办职业教育的初衷。
正因为这样,职业教育要免费,因为针对的是弱势群体和家庭。河南提出了一个目标,要把人口大省变成人力资源大省,并且要建设人才强省。首要的任务一是应当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二是应当提高劳动者技能,提高农民的技能。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省里把免费职业教育写入河南省的“十二五”规划当中,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平桥大力发展职教的信心。我们谈职业教育,就要看看现有的职业教育都有哪些不足。第一,我们现在很多职业教育的学校还是在走普通高中的路子。第二,现在没有走应试路子的职业教育一缺设备,二缺师资。职校或基地很多都是用淘汰的设备,三流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行吗?肯定不行!
而我们这种模式,就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现在培训的就是自己的工人,所以他舍得投资买设备,他愿意把最优秀的技工、工程师派来培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企业直接进基地、建车间、投设备来培训他们自己的员工。
免费解决了入校的问题,学生愿意来上职高,失业者愿意来参加培训。校企合作解决了出路的问题。
四、北京首个校企联盟成立师生进企业员工能教学。
5月3日,北京市粮食局与联想集团等8家企业的校企联盟协议签约。今后北京市粮食局下属的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均可免费在8家企业上学工作,而8家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也将进入学校授课。通过此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北京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广禄表示,这是双方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思维,一方面培养出高素质、强技能、更能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一方面使教学、实训融为一体,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学校负责人表示,通过校企合作能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更多深层次实践机会,为教学服务于企业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创造性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五、提高人才质量增强发展后劲。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向内生型增长转变,对科技创新、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重庆市职业教育部署了增强服务能力、推进产教结合、加强社区教育等八大重点工作,把提高人才质量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
“要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德技双馨技能人才。”赵为粮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角度提出了要求。他表示,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学生“成人”,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学生。
“提高人才质量,还必须在打造职业院校优质、特色上下功夫。”据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重庆市将重点打造10所重点中职学校进入第3批全国示范中职项目学校,使全市累计增加到30所示范项目建设学校。同时重庆市还将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基础环境,着力推进3个公共实训基地,10个区域性、开放式综合实训基地和40个专业性实训基地及技能教室建设。
此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庆市还将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积极实施中职毕业生通过技能考试或择优推荐方式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制度,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的比例将逐步扩大至30%。
六、江苏将投入千万元建省级职教技能教学研究基地。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15所学校,日前获批正式启动该省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江苏今年将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今后逐年增加。据介绍,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国内外有关行业、专业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技术等情况,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开展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培养培训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技能精英,推广技能教学研究成果等。
七、深圳首个职校名师工作室“卓良福名师工作室”挂牌。
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部副部长卓良福命名的“卓良福名师工作室”日前挂牌成立,这是深圳市教育局确定的首批名师工作室名单中唯一一所职业学校的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将发挥名师的骨干、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深圳市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技术大赛总裁判长金福吉、广东省数控指导委员会主任宋小春、全国数控大赛裁判长王寒里、深圳市模具制造杂志社主编杜贵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带头人艾雄等5人受聘为工作室指导专家。
据介绍,卓良福名师工作室将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整合资源、高端引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师队伍。工作室将凭借技能大赛、教学研究、专家资源等平台,提高数控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指导专家和支持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力争3年内培养8位骨干教师成为名师、2位名师成为专家;在项目课程的整理与开发方面,3年内争取开发市级项目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网络课程2门。
八、广西试点“2+3”五年制高职教育(普通专科)。
广西2011年进行“2+3”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普通专科)试点,即学生前2年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学习成绩合格后升入试点高校,由试点高校实施后3年高等教育。
“2+3”形式教育将主要从参加中考的考生中录取新生。学校招生工作由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合作办学的高职(高专)院校指导。参与“2+3”形式教育的学生当年秋季入学,双方学校在新生录取登记表上盖章。“2+3”形式教育前2年,学生享受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农村困难学生免学费等政策。学生完成2年中等职业教育后,如果成绩不符合高校对中职升高职的有关规定,或者学生不考虑进入对口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必须读完中职第3年才准予发放中职毕业证。
职业教育篇三
职业教育比较有针对性,按职业教育随笔如何写?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职业教育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由于在中学20xx年级时已在一家银行实习过两周,而且感觉不错,克里斯托夫决定先在银行做学徒,看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干这行。如果以后决定上大学,作选择就更容易了。克里斯托夫说,他当年放弃上大学并没有遭到父母反对,相反,母亲很支持他的选择。
今年年底,克里斯托夫即将结束两年半的学徒生涯,取得银行职员从业证书。而他已经发现自己学的这些还不够,打算到大学里进一步深造,学习经济相关专业。他说,学徒期间,他学到了很多大学里学不到的东西。例如,老师会让他们模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为顾客提供咨询,并将整个过程录像,随后分析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还有不足。
在德国,像克里斯托夫这样高中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的人不在少数。德国联邦统计局20xx年数据显示,当年签约职业培训的新生共有52.6万人,其中13.2万人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即拥有申请大学的资格。
与接受高等教育相比,接受职业教育通常会更早进入职场。这对家庭条件欠佳者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果这些人日后觉得所学不够,依然可以走“第二条教育之路”,即通过上夜校等方式补考高中毕业证,进而申请上大学。
一个很。
励志。
的故事就是德国前施罗德的经历。施罗德自幼家贫,14岁就去当学徒,成为售货员。后来,他边工作边上夜校,最后考上大学,成为律师,甚至德国。在德国,这样的成功例子不少。
德国职业教育常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其成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企业参与的高效人才培养,较小的收入差距,乐观的就业前景,社会对不同职业的尊重,以及学生个人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
今天开会的时候,又提到职业院校的学生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课应该怎样上?其实这段时间,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学生的基础摆在这里,思想状况摆在这里,我们如何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最大程度的接受老师的教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学习上做到尽可能的好,是一个有难度但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于教学,我现在对他们每次课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达到了就可以了,当然目标不可以太高,也不可以要求全体同学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不太现实,有一个合适而明确的目标他们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方向,有了重点,比起按部就班的讲理论好得多了......
至于思想问题,我想先观察后了解,最后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研究,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也只好对症下药,软硬兼施,对于我来讲,始终觉得爱他们教育他们始终还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只不过这个管理的过程要实施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我不应该算一个保姆式的老师,尽管在学生面前更多的时候是笑着的,但是偶尔也严厉一把,作为任课老师,偶尔穿插点德育教育给他们.......
改天再总结,我该做饭了。
从事教育十几载,从不敢懈怠,因为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不只是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它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命运。所以,每时每刻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了敬畏,都在不断地警省自己,有没有尽全力,足不足够真诚,……一路走来,总在反思,在这里,我愿采撷思海浪花里的那么两三朵,全为抛砖引玉,以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勉。
教师的激情--源于对学生的爱。
教师激情的源头活水是对教育、学生的爱。心中没有爱,试问,怎么能教育好学生、感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转变。一个缺乏爱的教师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这样的教师,不会在心中有阳光,不会拥有教育的智慧和灵感;这样的教师,不会爱护、尊重学生的人格,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感。夏尊丐先生说过:“爱对于教育,犹如池塘之于水,没有水,便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便不能称其为教育。
所以,教师的激情源于对学生的爱,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孜孜以求,才能够精益求精,专心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吃透教材、熟悉。
教案。
了解学生,正真成为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知音”;才能够每天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声情并茂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幸福--源于教育理想。
教师幸福是个人需要满足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体验。教师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质生活的保障;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爱的滋润,渴望心灵自由的空间;社会性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梦想和追求,需要得到满足,教师才可能营构幸福的教育人生,凸显主体生命的意义。
做为教师,当你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当你不断进取,执着追求自己的教育信念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书上,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时光;只有那些善于不断进去的教师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天堂,只有那些执着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体验教育的幸福。
教师的微笑--源于学会享受生活。
教师有了微笑,才能有师生心灵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并发出创新的火花。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体现出的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保持微笑,是自信、是乐观、是热情,是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而这些,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洒向学生,也滋润着教师自己的心田;抚慰着学生,也愉悦着教师自己的心田。
教师,请保持微笑,莫以师道尊严代替微笑。做生活中真实的你,就能还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呵护孩子的情感,关爱孩子的生命;教育才不会是驯兽式的冷酷,你关注的目光才会在孩子的心灵生起灿烂的太阳!
要学会享受生活就要珍惜、善待自己;敬畏生命,用生命点燃生命,力求使自己“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美好的生活属于每个人,教师学会享受生活,让微笑永驻你心间吧!
职业教育篇四
职业英语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但是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偏差与问题。本文针对我国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如今国际交流越发频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专业技能,又熟悉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需要阅读英文技术资料、读懂进口设备的英文说明、与国外技术人员交流意见等。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已经成为一项必备技能。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发了两项教学指导性文件,确立了英语课程“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方针。虽然英语课程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教材、教学手段与模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现在职业教育英语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英语基础都较差。这些学生大多没有把握好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对英语不感兴趣。这种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很多对老师的讲解听不懂,课后又没有学习热情。有些学生甚至英语还没有入门,想要提问但无从入手,最后不得不放弃。
首先,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主要的职业技能就可以,英语学习可有可无,对今后工作生活影响不大。其次,老师对于英语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认为这些学生本身的基础就差,纵使努力教学也不会有多大提高。最后,学校将英语课设置为考察课,也给学生传递了英语课不重要的思想,并且有时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意降低英语教学考察标准。
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职业学院学生水平的英语教材。现在使用的教材过于强调系统性、逻辑性,教材讲得头头是道,但教学内容偏深。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过于理论化的教材与实际脱轨。
教材不适合,教学方法和模式同样不合时宜。在教育改革推行和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手段如此丰富的今天,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得不令人们震惊与思考。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教学内容体系的开发和构建应以职业需求为中心。但现在职业英语的内容设置没有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也还未做到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英语交际技能的有效结合。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多数的学生基础差,如何能够整体提高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教学上的一个难题。这里的学生大多对听课没有兴趣,老师要将课堂设计得生动有趣,才能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畏难情绪。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特点,新入学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很难把控。学校应该对新生的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可统计新生在初高中阶段的英语考试成绩;在新生入学后可举行一次摸底考试,检查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最后,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出几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英语教学。
英语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企业迫切需求既精通专业、又能熟练掌握专业英语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现代化职业技术人员的先决条件。首先,学校要立足实际,从长远目标出发,把职业英语教育放在教学中心地位,从将英语设置为考试课开始,提高英语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
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关键。教师应该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比如,很多企业使用购自国外的机器,而作为直接操作这些机器的技术人员就必须能看懂说明书、操作界面和操作规范等。还要结合企业招聘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工作上一个很好的筹码,使他们知道专业英语是必须掌握的课程。
职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应当明确,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应用为目标,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该突出其岗位特点,所选用的教材应该是应用型而非学科型的。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教材,通过指定阅读相关资料、网站的内容,并多使用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把一些企业实际使用的英文资料、设备操作规范等作为教学内容,可加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兴趣。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给教育工作者们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学校和教师对于这种情况要积极应对,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着眼于现实和未来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篇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推动着我们教学形式的变革,对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着手进行分析,从而要求我们学校要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合理运用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来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在教育技术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我们从事教学一线的职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辅助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比如,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课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为我们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和使用率。
现在很多的学校也喜欢搞面子工程,认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的越多越好,甚至有的职业学校干脆就取消了黑板的设置,有时候甚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不成功的教学,所以大家都用电脑习题取代书面作业,用扫描图片来展示挂图、插图和模型,用电脑“模拟”实验来代替易做的学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只有视觉冲击力,缺乏多种感觉的刺激,很显然不利于提高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亲手实践能力。
2.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载体,课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一些优课评比的过程中,大家都想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来为自己加分,但是由于受到教师的课务较多,计算机水平不高等限制。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都是从网上下载的,然后对此进行修修改改,所以会受到别人课件设计思想的限制,不能够较好地将自己的想法添加到课件中去,往往会造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的情况。要想改变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帮助我们的教师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3.忽视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质,放弃了对教学需要的深入钻研。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我们的课堂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的教学形式就一定是“新颖”的。所以往往会出现我们的教师片面的追求课件的动画、图片、声音以及版面背景等的精美设计,反而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这样的课堂,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时间久了,必将会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其实,我们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怎样设计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最主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1.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虽然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但是我们学校在评价教师上课的时候,关于课件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非常大,所以有时候会让一些老师本来非常精心准备的课件没有得到认可,这必将会让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样就不利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健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评价朝着良性方向的发展。
2.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我们所有教师的青睐,比如微课、翻转课堂、计算机网络课堂等,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必须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教育部分的相关培训,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虽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种手段,但是要想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较好地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努力地去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点,在制作课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所以,我们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都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因为只有充满教师个性和人格魅力的课堂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教学的硬件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资金的投入,而教育技术教学建设的软件则主要依靠我们教师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加工和转化,这就对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中,我们教师自身要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提出了崭新的全面的高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对提升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自己的教育观念上要学会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各种相关的培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要注重结合本专业和课程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学会设置合理的信息传授架构,在我们的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提供丰富而适宜的的信息内容,从而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达到不同的课对我们职业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在教育技术教学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
在我们学校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我们从事职业学校教学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我们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对我们的学生加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当前,我校教师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水平相对于前几年,虽然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十分欠缺。另外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目标和运用效果等方面关注还不够。因此在教育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技术的适时应用。
尽管我们说,教育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但并不是说我们所要上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要使用多媒体,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灵活地掌握我们的教学形式,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合理地加以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技术发挥最大功效,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2.教育技术的适处应用。
尽管教育技术提供的“形象”优势有助于理性思维,但也不能总是借助着“形象”的拐杖去引领思维,那样抽象思维能力也就确立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权衡使用相应的技术,这肯定是我们以后在运用教育技术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教育技术的适量应用。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过分依赖于教育技术,更不应把人机交互作为教学全过程唯一的交流形式。我们要把握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控制教育技术使用的量,保证教育技术利用的质,只有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考虑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说:虽然我们积极提倡使用教育技术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课都必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教学需要来适量地应用教育技术。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外,还是要加强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往往反映了教师面对教育技术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素养反映了教师利用教育技术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及网络的应用操作能力。教育技术在我们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日常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当前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正视目前在职业学校中运用教育技术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努力地去克服这些问题。其次我们教师要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从而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提高自己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学会从适时、适处、适量几个方面来合理的运用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地提高。
职业教育篇六
201x年x月,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10个首批xx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之一。两年多来,我市以创建xx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为契机,以建设长三角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为目标,以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坚持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体制逐步完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转型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充分认识创建工作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创建xx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是新时期推进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对于我市进一步加大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度,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对此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写入了《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等重要文件,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全力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步伐。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无锡市创建xx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xx〕283号),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进会,省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市政府华博雅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教育局进行工作部署,并与各市(县、区)政府签署工作备忘录。
(二)精心组织实施省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统筹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201x年xx月,市教育局参加了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为贯彻落实鲁昕副部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职业院校研究起草了26个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报送省教育厅审批。201x年x月,省教育厅正式启动xx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我市有13个项目获批,201x年我市又有28个项目获批。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市教育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试点项目实施,指导学校完善细化试点方案。在中招过程中,加大对试点项目的宣传力度,在中招政策上予以倾斜,将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分段培养项目安排在四星级普通高中同一招生批次,将中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项目安排在三星级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同一批次。同时,安排专项经费230万元,用于引导、支持相关院校开展试点项目。
(三)连续实施加强内涵建设专项工程,着力提升教育质量。自20xx年起,我市已连续组织实施了三轮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专项工程。20xx-20xx年,每年安排专项经费650万元,实施职业院校课程、专业、师资“三项建设”。201x年-201x年,每年安排专项经费800万元,实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师资、技能“四项提升工程”。201x年,出台《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锡教高职〔20xx〕128号),计划201x-201x年,每年建设和评选市级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群40个、市级精品课程资源40门、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院校10个,同时着力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和全覆盖、高水平、规范化的技能竞赛制度体系,推动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我市的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专项工程实行全覆盖政策,全市范围内中高等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民办学校)均可参与申报评选。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完成了第二批定点企业的认定工作,使定点企业总数达到60家。二是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了全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专项督导,总结梳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做法、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意见建议。三是大力推进市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教育局起草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工作意见》(锡政办发〔201x〕119号),先后组建了物联网、服务外包、商贸物流、数控、旅游、微电子、建设、艺术设计、汽车、焊接等10个市级职教集团,努力在大力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四是启动评选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通过发挥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提升校企合作办学层次和水平。201x年共评选示范项目15个。
二、主要经验。
我市推进创建工作的主要经验就是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着力构建完整统一的现代职教体系。
(一)建立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协调机制。为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市、县管理为主和高等职业教育省、市管理为主之间的联系,我市于20xx年建立市与在锡高校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全市高等教育和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20xx年成立全市职业院校建设与专业设置评议专家委员会,负责协调研究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政策和专业、课程建设等事务,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初步形成了打破层级、部门体制界限,协调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搭建中高职院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载体平台。在组建10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过程中,我市打破隶属关系不同的限制,以专业为纽带,把无锡市开设相关专业的中、高等职业院校都组织到集团中来,通过集团进行中高职专业建设的统筹、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师资教学实训资源的共享、对口升学的组织等;同时强调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动员尽可能多的行业骨干企业加入职教集团,由牵头学校的负责人和企业(或行业组织)的负责人担任集团双理事长,通过集团的有效运作,推动校企合作集约化、常态化、制度化。
(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增长保障机制。近年来,我市坚持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政府统筹职工工资总额的0.5%部分用于开展职工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收学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增长保障机制。同时多渠道筹措经费,积极鼓励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从201x年开始,我市还设立了国家“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专项经费,201x年安排800万元,201x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市级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示范项目、职业教育国际化重点项目、无锡职教园资源共享等职业教育重点改革创新项目建设。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当前,无锡正处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前不久国家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已经正式出台,无锡正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事业,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是建设创新城市、推进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是保障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市、提升发展内涵的必然要求。下一阶段,我市将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谱写职业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篇章。
(一)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贯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无锡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即将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年)》,精心组织实施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稳步扩大试点专业、规模和层次,积极探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二)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推动建设市级职教集团,评选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构建校企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深化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职业院校理事会制度建设。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三)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着力推进。优化专业布局和层次结构,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每年建设和评选市级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群40个。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每年建设和评选市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40门。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网络,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抓好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工作。完善技能大赛制度,实现技能大赛覆盖所有职业学校、专业、专业教师和学生。每年组织一次中高等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师生同台竞技的全市性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步伐,推进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每年建设评选10个职业教育信息化先进院校。
(四)强化无锡职教园功能建设,打造职教园区特色品牌。进一步完善职教园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成立无锡职教园资源共享理事会,启动实施职教园专业建设、信息资源、学生活动、社会服务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聚发展,强化职教园对职教资源的集聚功能,促进入园院校资源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争取建成对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支撑、对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有典型示范、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品牌特色园区。
(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引导职业院校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形成与我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整成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服务新农村建设。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职工和社区人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
(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开放发展进程,积极推进校际友好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评选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国际化重点项目,引导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和对应课程。支持探索建立外籍学生来华留学实习职业教育基地,支持职业院校与无锡龙头企业进行海外办学合作,着力提升无锡优质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职业教育篇七
“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要想真正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截至目前为止,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很多专家、学者均不约而同参与到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当中,同时亦提出很多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有效措施。基于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可采用如下措施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一、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
“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教育目标在我国早已提出,在该教育目标的引导下,我国必须尽快完善和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网络,最终形成学校职业教育、企业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职业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在未来,必须根据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环境。现代企业教育亦非常重要。建议各企业尤其是乡镇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制度构建,加强对员工进行培训及其他教育等。社会教育的实施也至关重要,可依托社区、成人教育中心等构建起系统的社会教育体系,并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等平台不断提高社会教育的成效。
二、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公益性质。
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未来必须不断加强财政投入,努力确保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不变。诸如,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如校舍建设、运动场地建设及教学设施建设等。除此之外,还应通过财政收入的加大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助学贷款体系,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或成人可通过职业教育学习到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生存技能。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财政支持不足是存在的典型问题。所以说,在未来我国政府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让职业教育得以更好发展。
三、扩大国际合作办学,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晚,与德国、日本等国亦存在很大差距。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在未来还需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办学,不断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例如,我国职业学校可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从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的做法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在未来我国仍需在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方面多下功夫。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方面,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1)加强校本培训。各职业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培训讲师主要由本校资深教师担任,亦可从校外聘请。(2)积极将本校教师输送至国内知名职业学校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可获得相关职业学校优秀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3)将职业教育教师输送至国外相关职业学校进行学习。五、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还应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2)引导社区组织关心职业教育;(3)鼓励学生家长支持职业教育。基于职业教育普遍缺乏资金支持的现实情况,可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积极为职业教育发展捐款、捐物,帮助职业教育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环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职业院校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自力更生能力,如积极创办校办企业等,通过校办企业为职业学校创收,从而更好地将盈利所得用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六、不断优化和完善职业学校招生体制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面临招生难的困境。部分职业学校为招到更多学生,不惜花钱从学校买生源,这样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招生制度,对职业教育发展非常不利。部分学生到学校之后,甚至还发现实际情况与学校宣传的情况不同,于是最终选择退学。另外,部分学校为招生还选择采用招生代理的模式,招生代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为获取招生回扣,因此往往会进行虚假宣传。这种情况,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因此,在未来我国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职业学校招生体制,让职业学校的招生体制更加健全。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政府监督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必须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可采用的措施主要为: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公益性质;扩大国际合作办学,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职业学校招生体制。只要可认真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未来定然可以得到更好、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奕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重塑[j].职教通讯,20xx(05).。
[2]喻忠恩.政府应如何主导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xx(07).。
职业教育篇八
网络化、信息化与技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而网络化信息化不仅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新方向。当前时期,许多学校都就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进行了研究讨论,而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与契机。本文从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谈谈如何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当代的主题,不仅在商业领域大显身手,更是成为教育界热议的主题。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够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利器,但如何应用,如何实现其价值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处于教育界中的尴尬地位,虽然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需求在增多,但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仍然对中等职业教育评价不高,甚至我们自己的老师也并不重视维护自身的教师形象,而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话题被热议的现在,虽然对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与实力是一个严峻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首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老师把课堂内容进行充分延展,而不用受限于三尺讲台与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收集拓展性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更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从更多层面上体验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及内容,例如,学习电路知识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各种类型的线路,并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实现通路、短路等情况,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老师有方向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与纠正。
再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感兴趣的问题,同时通过自己的分析寻找答案,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老师给出解答,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培养出独立思考、主动探寻的积极学习态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并不是新鲜事,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但是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仍然不能够令人满意,其存在的应用问题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并未有效实现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丰富化与常态化。在许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虽然也开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但很多时候,计算机这个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却仍然属于“普通教具”的一种,充其量是将书本内容转移到计算机上,而学生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仍然局限于教材,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未能有效发挥自身作用,也未能带给学生处课本知识以外的其他体验,而更高层次的实践操作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其次,当前教师队伍素质无法达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基本要求。要能够充分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首先,作为教师本人就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并且多如何实现多媒体教学心中有数。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中职院校教师在自身的设备操作、软件应用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问题,老师如何不会操作,自然就不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诸多功能就无法有效实现,学生自然也就难以从中获得收益。
再次,学校方面支持力度不足。多媒体技术,有赖于性能优良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辅助性设备,而中职院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远远不够。许多学校虽然有自己的电脑室,一些教室里也有自己的多媒体设备,但设备型号陈旧、操作技能过时,而且缺乏许多应有的程序软件的问题相当普遍,这种情况下,即便教师有心教学,没有可用的工具,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从根本上来说存在一些历史遗漏问题,从而让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教育教学资源都和普通高中甚至高校存在着一定差距。如果想要切实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几个关键点必须切实把握。
首先,要真正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摆在教学研究的重要位置,不能只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补充教具。其次,要从学校领导层内部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要全面支持与配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的相关工作,只有把硬件软件配置都搞上去,教学工作才能够显出成效。再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自身的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句老话说得好,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仅仅配置了高端设备却没能提升自己的素质,教学工作仍然无法顺利开展。最后,前文已经提过计算机国媒体技术不单单是一项教学辅助工作,多媒体的应用应该对整个教育教学模式支出新的发展方向,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互动形式都要随之改变。
前文我们就当前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应用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归纳。笔者认为,想要实现有效教学而不让多媒体技术沦为摆设,应该重视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科学教学意识。
教学工作想要切实推行,树立科学的教学意识是基本前提。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多媒体技术这一新的教学工具的?首先,它不是简单的上课教具,想要发挥其教学作用,就应该围绕其特点进行教学思路的重新整理,例如如何让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辅助优势,如何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环境下实现学习的积极主动,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达成教学内容的有效扩展,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东西,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落实在教学模式及方法的设计上面的。作为学校领导,更需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配合,要从自身做起,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成功案例,并积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充分利用领导组织便利,大力贯彻多媒体教学这一新模式。
2、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学生的学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具体素质,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时候,教师们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何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式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呢?首先,学校必须严格把关教师的基本从业资格,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允许担任教学职务。其次,要针对多媒体技术应用及设备方面进行教师集中培训,帮助教师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常用操作软件,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多媒体技术展现于教学活动中。再次,教师自己应该根据所属学科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软件及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扩充自身知识,自如应对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软件操作,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扎实的实践知识。
3、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开展多元化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与普通中学最大的区别就是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也能够在在校期间就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恰恰是对当前学校教学中实践操作不足的有力补充。而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利器,如何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中,就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重要问题。
3.1及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体会,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所得。我们应该把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之便,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实践操作,例如电机专业,能够让学生马上运用所学知识在电脑上模拟相关操作,电脑模拟操作环境既节省了实物成本,也更加灵活便捷,老师可以随时指导和纠正,让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而不必等到实践课的时候再来慢慢回想。
3.2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规划中。
多媒体设备不是简单的将学生的纸质书本无纸化,而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更多操作与探索。在多媒体时代,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在下课之后、回到家中也能够进行学习,这就是多媒体网络的根本优势。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互联,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具体内容,甚至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进行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编写,让教学更有效率,学生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参与到教学内容制定的工作中来,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重要概念。
3.3过滤次要信息,实现精确教学。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提升效率,都会过滤掉一些学生们都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但是过滤次要信息这一过程却显得比较繁琐,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几次作业批改或者课堂教学才能掌握大致方向,而每次进入新的教学阶段时,这一工作又将再一次重复。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教学中之后,老师能够通过软件设置,直接过滤掉正确答案,留下学生的错误答案,甚至还能通过分类,将不同的错误答案进行分类,找到每种错误答案的所属类别,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节约了人工筛选的时间,也提高了正确率,让老师能够利用更多时间进行有价值的备课工作。
3.4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全方位学习体验。
每个人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各有不同,有视觉型(文字图片),有听觉型(声音)等,如果这些人只能通过书本进行学习,那么必然会有一些不善于从文字符号中获取知识的同学无法实现有效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甚至嗅觉等多方面展示教学内容,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在进行学习素材的寻找过程中又能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搜索技能及知识整合技能,可谓一举多得。
职业教育篇九
摘要:学徒作为最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之一,其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英国现代学徒制度是对其古代学徒制度的批判继承和创新,为英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各种人才资源。为改革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英国;职业教育;启示。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一)雇主的主导地位。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由雇主、学徒、企业协会共同参与。学徒必须到相应的继续教育执行机构学习相关的课程,在学习内容、方法和成绩评估方面,企业雇主占据主导地位。职业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徒在职业院校接受学习培训的内容。工会通过与雇主协商来监督和影响学徒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计划。在学徒的培训内容、方法和考核等方面,用人单位仍然占有主体地位。学徒取得学历认证后在工作能力方面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学徒制的等级制度。
(三)培训与考核的能力和标准。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训目标已经从简单的技术工人的培养发展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因而,培养出的学徒学成之后可以适应更广泛领域的工作内容。学习期限并不严格固定,通常为三到四年。考核指标重点关注对职业技能和学徒成效的考评。对于学徒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考核并无严格要求,重点对培养结果进行监控。学徒制中的认证证书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和证明,学徒制教育体系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来鉴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学的评估形式并不单单是传统的书面考核形式,而是更注重工作场合的实践考核,来评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这种基于能力的评估方式能更有效地确定学徒是否掌握了相应的专业能力。
(四)从学校到企业的有效过渡。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加强校企合作,发展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为企业转变经营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参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这不仅鼓励学校获得企业的财务支持,还帮助高职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学校还能了解公司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开展适应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为我们提供了培养中等技能工人的模式。
(二)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使其占主导地位。
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体系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缺乏企业的参与。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参与缺乏兴趣,并没有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经常是职业院校和政府在主导现代学徒制。我国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供需错位:一方面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企业内部需求的人才。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中,企业的参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着力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让企业通过现代学徒制体系获益并吸收合适的人才。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现代学徒制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1.设计培训框架。
从英国学徒制的框架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在学徒制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赋予了行业协会或企业更大的权利。行业协会或企业有权根据行业内部需求和企业实际岗位需要来制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方案,评估和考核标准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建立培训样本。
行业协会或企业可以针对自己的公司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框架,建立相关的学徒制培训样本,公司可以根据行业或自身组织的需求进行变更,这样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3.加强公司自身能力建设。
在进行学徒制框架设计时,企业或行业协会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和提高知识。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深入企业的一线去了解徒弟和各行各业对培训结果的满意程度,并将调查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现代学徒制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加合适的技术和人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在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训十分灵活,无论是在培训方式、地点、时间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都有很大的弹性。而且,对于学徒的年龄没有具体的限制。学徒在每一层次完成学徒训练,通过培训考核,即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中国,一些职业学校仍然使用过时的培训方法,学徒的参与度不高,培训质量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
1.改变教学方法。
尽管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倡导教学和教育体制改革,但大多数院校在改变现有教育模式方面依然十分缓慢。应该积极鼓励职业院校教师逐步转变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操作教学的内容。现代学徒制辅导体系是一种双重辅导体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讲师相互配合进行学徒培训。灵活的培训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徒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徒弟学习的质量。
2.提高培训质量。
首先,改善学徒培训的机构应该为学徒提供更专业的工作技能和可转移的技能培训渠道。其次,注意学徒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明确学徒和导师的地位、角色和任务,并将学徒置于项目的核心。最后,除了发展学徒制外,还需要注意培养学徒综合能力。
3.建立第三方培训机构。
除了商业机构和职业机构,还应该建立第三方培训机构。企业主导的学徒培训可能偏重于公司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学徒自身的发展;学校主导的学徒培训容易过于侧重理论,忽视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徒实践技能的培养。第三方培训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与政府和行业共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规划地使用时间框架,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更新实施方案。
(四)改革课程评估模式。
评估具有诊断、指导、激励、认证和指导的功能。在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普通的评估和考核方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采用了自我评估和各种行业的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估课程的实施情况。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考核强调对技能的评估,有利于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与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的评价方式相比,我国对学徒的评价标准相对滞后,评估过程中存在重理论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权威并且具有实践导向的评价标准,为学徒提供努力的目标,也为企业提供人才选拔的标准。
(五)建立法律制度,完善政策推广。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之所以被企业高度认可,政府提供的强大法律保障十分必要。在中国,相关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地建立健全,上个世纪末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条款补充,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亟待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现在学徒制改革中的各方利益。
1.建立法律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政策,包括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教育指标、资本投资、教师培训和管理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政策文件可以作为现代学徒制的规范基础,然而,政策并不能代替法律,没有足够的强制性,因此,有必要尽快完善法律制度,明确具体规定。应运用法律条文列举具体的规章制度,加强规章的严格约束力,并对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如职业教育的地位、资助制度、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详细而全面的规定。
2.更新法律框架。
利用西方国家有关学徒制度的法律和政策制定法律框架,以便对学徒制的所有方面提供详细的条例,并及时加以修订,以确保该法律及时有效。任何法律法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时代和国情的不断变化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有必要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框架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综上所述,现阶段包括现代学徒制在内的法律法规相对稀缺,依赖零散的政府政策文件,不属于“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法规。
(六)摆脱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观念致使很多人对职业资格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误解,根深蒂固的认为从事一线技术岗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低;固化的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如高等院校学术型人才:这些传统思维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树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提倡工匠精神,鼓励学徒以技能大师为榜样,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宣传工作,着手建立权威的宣传机构,搭建企业与学徒之间的沟通平台。总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教学是其中重大障碍之一。一方面,这种教育现状致使很多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很难在人才市场上找到技能型人才和合适的员工。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需要完善政策支持并提供资金支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搭建服务平台来确保学徒素质。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蓬勃发展。我国现代学徒制要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现代学徒制要充分考虑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未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提高高技能学徒工的比例并制定相应的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要以企业为主导,学校、社会和政府积极参与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模式。第二,真正构建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观念上、制度上对终身学习加以引导和支持,使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深入人心。第三,要加快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之间的衔接,着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