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培训已经成为人们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一名在职人员,我有幸参加了华师大的培训课程,并在此期间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是我对华师大培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培训前的期待
在开始参加华师大的培训之前,我对这个机构抱有很高的期望。首先,华师大作为一所著名的教育学府,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内容和专业的培训师资。其次,华师大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我期待通过这次培训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最后,我希望通过培训能够交流和学习其他行业的从业者,拓宽自己的视野。
第二段:培训内容的精彩
在培训期间,华师大向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的培训课程。课程涵盖了教育、管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提高了沟通和协调能力,学会了有效的管理和领导方法。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位来自教育学院的教授带来的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地调研,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这些知识的学习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段:师资力量的雄厚
华师大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他们不仅在传授知识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还在课堂上引导我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们也非常关注我们的学习效果,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因此,我们能够在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
第四段: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华师大的培训还提供了很多机会,让学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进行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和寻找解决办法。此外,华师大还组织了一些团队活动和社交活动,让我们有机会结识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互相交流经验和启发。我从其他学员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也建立了一些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第五段:培训结束的收获
通过参加华师大的培训,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还结识了一些优秀的师友和朋友。在培训结束后,我将继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也会保持与其他学员的联系,共同成长和进步。我相信,通过华师大的培训,我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华师大的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进步的必要性。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我们才能在发展迅猛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华师大的培训不仅满足了我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更让我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我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努力,我一定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20xx年9月8日至9月22日,白银市教育局组织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北师大学习,我荣幸参加了本次高级研修班的培训。非常感谢有关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15位北京教育专家、教授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同时,我们还相继考察参观了崇文小学、润丰学校、第八十中学三所知名学校的硬软件建设,观摩了五节展示课,参加了三次学员研讨会。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xx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生涯规划》专题讲座,让我心生感慨,使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沉重的责任,有时简直喘不过气来。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高金英教授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班主任工作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班主任工作要有阳光的味道。我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教师,教师的工作任务应该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接受”转变为“创造”.这就决定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转变,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高教授指出:“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其中王建宗教授的话,依然在我耳畔回响:“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只是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个人素质。“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赵德成教授独特的观点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不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xx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的火爆。他说,于丹教授本身也一般,但她能用非常艺术又生活化的手法,将论语呈现出来,这就是她的成功之处。另外,高金英教授讲课,抑扬顿挫,又像相声,又像快板,简直是一种享受。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观点,活泼如孩童;而且不乏中学教师的严谨认真: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精美丰富的文件让我们感叹教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为每一次讲座精心准备、呕心沥血可见一斑;最可贵的是,高教授不仅如所有大学教授一样对学术研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每一位倾听着眼神交流、表情会意、俯身对话??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也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更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势在必行。
通过此次培训,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与“名师”之间的距离。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好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细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角色定位不准。
此次培训真正使我认识到了准确定位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转变教师角色。高萍教授反复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2、教与研分离。
李方教授的《文化底蕴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中指出:“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的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要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观摩学校课堂教学、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使我感觉到自己有许多不足: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一是要学会欣赏。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你能发现错误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直至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行之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是要学会宽容。王晓春教授说:“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莎士比亚说过:“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
李春山教授说“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就包括中国,存在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国家,老师来源于综合性大学”。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时常在思考,教育家和教书匠根本区别在何处?李教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生命不止,学习不息。除了参加培训,互相听课等学习形式外,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
(1)多读各类杂书。
老师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已,让自已的知识不断更新,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从哪来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了,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该涉猎,这样站在讲台上才能底气十足,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
(2)应该读教育教学专著。
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
(3)读教育教学杂志。
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站在理论的前沿,把握教改的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总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广博的知识、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教师作为社会主要的知识传播者和引导者,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为此,大培训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加教师大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对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大培训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的时间往往被课堂教学和备课等任务所占据,难以有时间去深入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参加教师大培训,则为教师创造了一个专门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通过培训,教师的视野得到拓宽,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其次,在教师大培训中,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平时的工作中,教师们往往孤立地面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少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而在大培训中,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们从不同的视角和背景出发,展开讨论,从而激发出更多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种交流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再次,教师大培训让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作为教育的传承者,教师需要与时代同行,与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保持一致。教师大培训提供了一个了解最新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和先进技术的机会,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需求,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最后,教师大培训也是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方式之一。大培训提供了一个集中学习的环境,不同于平时的教室或者办公室。在这个环境中,教师们可以与同行们共同学习,互相鼓励和激励。大培训中的专业导师和优秀教师的分享和演讲也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进而激发出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大培训过程中,教师们能够不断地更新知识、感受到教学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总结起来,教师大培训对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培训,教师们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广泛积累知识,与同行互相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教师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因此,教师大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和实地考察。我们聆听了数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的讲座中提出学校教育的价值,他在报告中强调北京四中的发展目标是要使北京四中成为师生精神生活的家园和丰富的人生起点,让师生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的愉悦,懂得责任与良知,持之以恒的发掘潜能,积极乐观的面对未来。为了将四中的学生培养成为杰出的中国人,北京四中开展了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五种价值体系的教育,即国学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
本的评价体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教师不断改进。首都师大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讲授的是守望课程、践行专业。会上,王海燕教授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践举例,指出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并运用生动的实例告诉老师们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层次,不仅应用于管理,更渗透在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她在报告中指出,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要时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着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收获,取得更大进步。王海燕教授以情激情,与老师们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共鸣,整个报告过程掌声不断。
张文教授从法律的角度谈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使我们诸多校长都深受启发,懂得了今后工作中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引领我接触到了教育教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使我从一个更高的视角,了解、审视时代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次学习实地参观了北师大二附中、崇文小学等重点学校。使整个研修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理论和技能?交替中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学校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办学经验、鲜活的发展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学校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我们在北师大二附中的参观学习中感受比较深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是教育部直属中学之一,也是北京市示范性高中之一,连年来的高考成绩均在北京市的前三名之列。我们先后参观了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的发展规划等,最后学校阮国杰副校长为全体学员介绍了北师大二附中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北师大二附中拥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95%的教师毕业于北师大,而且是在二附中实习教师中的优秀者方能到二附中任教,但学校在加强年级组管理还是加强科组建设上,毅然选择了加强科组建设。他们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的理念得到落实,方能提高教学质量。北师大二附中尤其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们对新教师采取岗前培训,举行拜师、出师议式,让老教师带年轻教师。他们返聘退休教师但不让其上课,而是组成听课组,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进行听评,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崇文小学是北京唯一的一所全寄宿公办学校。首先来到学校多功能厅观看了简介学校的`专题片,然后重点聆听了校长白淑珍《创建学校特色,为师生发展服务》的专题报告,最后参观了学校校园。从学校简介中我们了解到:崇文小学建立于1960年,当时按照中央指示,为解决出国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而建立的一所?为中国外交事务服务?的全寄宿公办学校。文革期间停办,80年代恢复办学,20xx年北京新东城改造搬迁至此,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从白淑珍校长的报告中我们了解到:崇文小学经过六年多的实践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以情移情’素质教育的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
短暂的参观学习,留给全体学员的印象是深刻的:崇文小学走科学探究之路提出办学理念,从教育口号、教育格言等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理念——为中心磁场,让情感飞扬,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让伙伴之间的情感互动起来,让家长的情感融合进来,形成教育的共同体。他们?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打造高尚的师德队伍;他们努力培养拥有伦理认知,充满感恩之情和责任感的社会人;他们开展自主、探究、有效,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激情的教学研究;他们尝试让亲情涌动,用充满爱的情怀建设温馨家园;他们追求和谐发展、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建设。他们最终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用爱、用情、用心?面对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极大的推动。
三、感想收获
1、加强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现代校长的角色不仅仅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更是教师专业的引领者,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是教育的思想者。刘长铭校长、阮国杰校长、白淑珍校长给我们每位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办教育,引领着老师做教育。做教师的引领者,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把读书思考作为工作状态,尽量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研究教育,只有学习,思考并去研究教育问题,方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
2、以人为本,以人文化管理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人文化管理一直是我奉行的管理原则,管理中体现尊重,信任,尽量以服务精神为行政领导及每一位教师创造学习与发展的平台,但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努力:一是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评价中体现人文性,下一步需在评价方面进一步改革,借鉴北师大二附中的一些作法,在团队评价上进一步改革完善。二是引导教师体验成功,体验快乐。这应该是较难的一点。目前教师普通存在心理压力较重的现象,缓解教师压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须引起每一位校长的高度重视。另外在平时的常规检查及听课中及时帮助教师寻找其成功的经验做法,帮助其总结,予以推广。因此教师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源自成功的体验。三是善于鼓励教师,鼓励方式可以是语言的、书面的、肢体的,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关注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3、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要引领大家读书学习。校长及其它业务领导引导教师学习,这是很好的策略,结合学校原有实际,形成学习制度,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此外,创造条件让教师读书,给教师买书,赠书,大家共读一本书;将阅览室的书下放到教研组。其实,学习常态的建立就在于平时引导,贵在坚持。
4、注重沟通,形成团队管理精神
七月盛夏,我随城区进修校的领导、老师赴北京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培训,心情的激动自不能言表,一周的时间,聆听了北师大专家、大师们的专题讲座,更是获益匪浅,想说的、思考的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摘取几点与大家分享。
每位大师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北师大的专家博学、个性、幽默、风趣、相同而又不同。聆听他们的讲座,就像参观百花园,他们的异彩光芒让我应接不暇,他们谈的是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现实及教育未来,话题严肃而新颖,听者愉悦而激动,他们旁征博引,贯通中西、事例鲜活、现身说法,个性而通俗,深入浅出的授课风度烙在我的头脑中,影响着教师们的神经,这让我再次领悟了,"大学乃大师之大,非大楼之大"的说法,懂得了作为教师的研修、终生学习多么必要与重要。
新时代师生关系的变化,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此次培训,大师们的不同角度的诠释,让我的大脑系统又有了更新。"变教为导""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学生""学校是犯错误的地方,学生犯错误事做自然的事""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把学习变成折磨""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很重要""课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等等这些既文学而又哲学的理念让我对"严肃、传统、变革"中的师生关系有了全新的思考,更不要说他们广博的、中西的师生事例是怎样震撼到了我。经过这一周的熏陶,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教师扮演的角色在我现行思维体系中就是"导师、服务、引线、点亮、激励、尊重、科学、艺术"等一些新理念的交汇。
"讲台"是教师的饭碗,是教师生存的重要标志,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能和教师抢饭碗,这对教师是怎样的威胁。专家们在谈未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是就给我们打了一剂预防针,在未来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讲课,学生可以选择听最优质的课,最适合他们兴趣的讲课方式,"可汗学院"风靡全球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作为教师,年龄可以增长,智慧、学习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水平也不可以减弱,"饭碗"问题大于天呐!
一周的培训,改变我的不仅仅是教育理念,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大师们对我的影响不仅止于教学,于家人、与社会、与世界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感谢进修校,感谢北师大专家们赐予我的机会。
最近我在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师范生教育培训,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培训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课程,包括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感觉相当不错。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对自我的认识。
第二段:对培训的感受
整个培训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对他们未来教育工作的支持。授课老师很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课堂上老师们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实时调整考核方式,让课堂更注重互动和实际操作,而不是只是纸上谈兵。
此外,我们还有机会去进行教育实习,到外面真正的学校进行实践教学。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自己无法在书本中学到的东西。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老师和其他实习者在实践经验中都是非常友好和支持的,所以我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三段:我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关于经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获取教育技能,比如如何引导和控制班级。我在实习的时候,可以在实践中了解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需求。我还学习了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与其他教师和校方合作。虽然说实践的过程可能比较艰难,但是学习到的东西非常有价值。
在知识方面,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和心理学的知识。这些知识非常有用,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上更灵活地教学。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如何评估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并为他们量身定制相应的教育方案。这些经验和知识肯定对我的未来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第四段:我的不足之处
当然,我也意识到了在教育技能和知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学习到的东西还远远不够,我需要更系统化和深入地理解和实践这些技能。例如,在实践中面对学生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我依然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而且我还需要更好地理解如何适应新的科技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第五段:总结
总体而言,我参加师大教育培训是一次非常有益的体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技能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我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和探索。我很喜欢这样的体验,并期待未来的教育生涯充满挑战和机会。
很荣幸参加了北师大三水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非常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却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礼,是我教师生涯中很重要很及时的加油。与名师、专家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教诲,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我聆听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我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我重新看待我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郑日昌教授《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的专题讲座,真是心生感慨,让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无限沉重的责任,有时简直快喘不过气了。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其中吴昌顺教授的话,依然在我耳畔回响:“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近几年来,电视,报纸不断报导学校,老师的教学事故。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有他们身上的原因,作为管理者也有原因,归根结底:粗暴的管理,对于管理的方法过于单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果出了这样的教学事故。恐怕真要永远休息了。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
鲍传友教授在上课中特别提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
的火爆。他说,于丹教授本身也是一般,但能用非常艺术又生活话的手法,将论语呈现出来,这就是她成功之处。另外,吴昌顺教授讲课,抑扬顿挫,又像相声,又像快板,简直是一种享受。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观点,活泼如孩童;而且不乏中学教师的严谨认真: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精美丰富的ppt文件让我们感叹教授对事业的严谨和对生活的认真,为每一次讲座精心准备、呕心沥血可见一斑;最可贵的是,吴教授不仅如所有大学教授一样对学术研究深刻而独到,而且还像中小学教师那般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每一位倾听着眼神交流、表情会意、俯身对话……如果我们的数学课也能这样,那么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自然就高了,当然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要求我们多学习,多看书,多积累。像刘浩民教授的课题“数学与现代社会”就告诉我们,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也可以很有趣。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己,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没有把握数学核心概念,有效改进课堂教学
章建跃就提出“立意不高是普遍问题。许多教师的”匠气太浓,课堂上题型,技巧太多,弥漫着功利,缺少思想,精神的追求,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进入“题海战术’。而思想基本都可回归到概念。平常教学要重视这些。
2、教--研分离。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一是要学会欣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未必。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如果,你能发现错误解法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之至成功,这就是“成功是成功之母“。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我们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是要学会宽容。教授指出,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莎士比亚说过,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
某个教授曾说过“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就包括中国,存在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国家,老师来源于综合性大学”。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时常在思考,教育家和教书匠根本区别在何处?善至燕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生命不止,学习不息。除了参加培训,互相听课等学习形式外,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1)多各类杂书。老师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已,让自已的知识不断更新,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从哪来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了,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该涉猎,这样站在讲台上才能底气十足,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2)应该读教育教学专著。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3)读教育教学杂志。除了与教育大师对话外,我们还应该多读教育教学杂志,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站在在理论的前沿,把握教改的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近期,我参加了师大附小的一次培训,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在这个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并且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将从培训的内容、教师的专业水平、学员的积极参与、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培训对我个人的影响等五个方面来展开描述,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还了解到了最新的教育趋势和教育技术的应用。例如,我们学习了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这些内容使我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其次,师大附小的教师们展现了高超的专业水平。在培训中,我们有机会与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他们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对教育的热情和倾听心态。他们用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三,学员的积极参与是这次培训的一大亮点。在培训中,我们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更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合作伙伴。在小组讨论中,我们通过思辨和碰撞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而且,培训中还设置了实践环节,通过实地考察和课堂观察等活动,让我们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当我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价值和作用。在培训结束后的实践中,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使我意识到理论知识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则不断促进我们对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最后,这次培训对我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通过与优秀的教师和学员互动,我受益匪浅,增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我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这些都将对我今后的教育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这次师大附小的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我愿意将所学所思所感应用到实际中,并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通过这次培训的经验,我将能够成为一个更优秀和有影响力的教师。
在大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我参加了一次由师范大学组织的教育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我收获颇丰,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了解培训的流程和内容,准备好所需的教材和学习资料。其次,我也积极地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教学经验和观点,以期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第二段:培训中的收获
在培训过程中,我获得了正反馈的教育、问题解决的技巧、科学的建议和评估方式,并且获得了更深入的教育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全面地评估。
第三段:培训中所接受的知识
在培训中,我接受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例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诊断和修复学生的学习障碍,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
第四段:培训中所获取的技能
在培训中,我还获取了一些教学技能,比如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估等。通过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学会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五段:结论
总之,参加这次教育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我不仅掌握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和技能,还通过与其他学员的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今年10月1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三亚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2天的学习时间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注重学习强素质,以人为本抓管理,才能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有几点感悟与启示,与同行们一道交流和分享。现谈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体会:
我先谈谈此次培训学习的收获: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和实地考察。我们聆听了18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文喆教授的讲座中提倡的“创设宽松,解放教师是发挥教师创造能力的前提”观点明确,为我们校长抓好教师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今后学校的工作会更好开展。李明新教授的讲座对基础教育的理解理性、透彻,他用实例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对我们今后的教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曹志祥的讲座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使我们充分认识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使我们知道今后的教育不能只玩空架子,而要扎实开展,抓出质量。姚计海教授的讲座使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时刻记住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四步曲:尊重、理解、倾听、表达。翟小宁校长的讲座从观看学校人大附中的图片入手,层层深入,引领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使我们懂得了学校的发展,思想是灵魂,文化是动力。万欣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谈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使我们诸多校长都深受启发,懂得了今后工作中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陆士桢教授的讲座对当代青少年道德取向讲得较为透彻,观点也切合实际,所举案例说服力强,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名师赵谦祥语言幽默、诙谐,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阐明了一名好校长的标准,我们受益匪浅,更坚定当领导应任人唯贤,任用有才华、敬业的人才的信念。
沈湘平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观点清晰,向我们阐述了当代社会生存焦虑的原因,以及人生幸福的内涵,报告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教育我们如何去克服生存焦虑,懂得怎样去寻求幸福生活。名师高金英的讲座生动有趣,向我们阐述了当班主任的艺术,所举案例切合实际,她语言诙谐、幽默,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以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重要。听了刘永胜教授的精彩报告,我们都明确了岗位职责,懂得了当代校长的历史使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设平台,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做出努力,我们会朝这一方向努力!郭振有教授的讲座言辞犀利,向我们剖析了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弊端,使我们在深刻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任重而道远,今后的教改之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王建宗校长的讲座精彩、生动,观点明本次学习,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我们还实地参观了北京的两所名校,一所是史家胡同小学,亲身领悟了史家小学“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指导思想以及“和谐教育”的学校办学特色。我们深深地被卓立校长那种治学有方、理念超前以及不凡的办学风格所折服。另一所是北京市八中,名誉校长龚正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概况、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管理,以及通过实地参观了学校的运动场,游泳馆等,更加让我们体会到学校求真务实的办学作风和志向高远的办学目标,为我们今后的学校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两所名校,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极大的推动。
一、理解更深刻。从文喆教授的《为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条件》到名校长白淑兰的《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而奋力前行。
二、心底更踏实。培训让我更加理解了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我们更明白了独特的办学视角和管理思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
三、找到了差距。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深感我们的教育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投入的不足与教育观念的落后,还有管理意识的粗放随意。作为我们这个教育落后的地区,首先要规范办学行为,通过制度规范办学,也要根据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或特色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评估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选择性,这样才能促进三亚教育的快速发展。几点思考:
1、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道德品质上做教师的榜样。从卓立、白淑兰等名校校长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因此,作为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上做教师的楷模, 时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师生,做师生的知心人,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没有改革就难以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就会滞后,通过培训,让我首先转变观念,这就需要自身提升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反思自己的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没有发挥作用。培训让我懂得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勤于学习。如参观考察、阅读教育论著和优秀教育期刊,因校制宜地引进外校办学的智力成果。二要善于思考。思考的过程是办学经验的总结过程,也是管理思路的明晰过程。思考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对话,久而久之,必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打造书香校园,这是功德无量的举措,更是受益终生的习惯。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学校往往鉴于人员编制的紧张----没有专职,教师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学生读书借阅成了麻烦,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成了学校迎接装点门面的摆设。扪心自问:我们组织师生读书了吗?怎样组织?需要引领,需要激励,需要促进师生共同阅读,提供师生随处有书取,随时有书看的便利条件,扩大学生视野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也促进教师学习风气的形成,这是今后一个实践的课题。
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还我们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总之,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
近期,我参加了师大附小的一次培训课程,该课程的主题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这次培训中,我受益匪浅,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培训课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还要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和心理状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了解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认知方式,因此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有些学生是视觉型学习者,他们通过看图表或演示视频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而另一些学生则是听觉型学习者,他们倾向于通过听讲授课来掌握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我们就能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在培训课程中,我还学到了如何应用积极心理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心态。在学习中,学生常常面临挫折和困难。如果我们只是着重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他们很可能会因此丧失信心,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势和潜能,积极关注他们的进步和成就,鼓励他们面对挑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心态。在我回到班级后,我尝试了一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法,例如经常给学生提供鼓励和肯定,鼓励他们互相分享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第三,培训课程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与沟通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中,我学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实用技巧,例如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帮助家长了解和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同时,我也学习了一些与家长进行合作的方法,例如与家长定期交流孩子在校表现和学业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等。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与家长的关系更加紧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最后,在培训课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教育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班级管理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只有良好的班级管理,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秩序。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了解到班级管理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给予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和决策权,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也学到了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例如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同时设立严格的纪律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好的自律和配合度。
通过这次师大附小的培训,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将这些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将能更好地应对教育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水平。同时,我也期待着将来能参加更多的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很荣幸参加了北师大三水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非常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却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礼,是我教师生涯中很重要很及时的加油。与名师、专家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教诲,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我聆听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我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我重新看待我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郑日昌教授《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的专题讲座,真是心生感慨,让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无限沉重的责任,有时简直快喘不过气了。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其中吴昌顺教授的话,依然在我耳畔回响:“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近几年来,电视,报纸不断报导学校,老师的教学事故。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有他们身上的原因,作为管理者也有原因,归根结底:粗暴的管理,对于管理的方法过于单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果出了这样的教学事故。恐怕真要永远休息了。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
鲍传友教授在上课中特别提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
的火爆。他说,于丹教授本身也是一般,但能用非常艺术又生活话的手法,将论语呈现出来,这就是她成功之处。另外,吴昌顺教授讲课,抑扬顿挫,又像相声,又像快板,简直是一种享受。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观点,活泼如孩童;而且不乏中学教师的严谨认真: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精美丰富的ppt文件让我们感叹教授对事业的严谨和对生活的认真,为每一次讲座精心准备、呕心沥血可见一斑;最可贵的是,吴教授不仅如所有大学教授一样对学术研究深刻而独到,而且还像中小学教师那般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每一位倾听着眼神交流、表情会意、俯身对话……如果我们的数学课也能这样,那么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自然就高了,当然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要求我们多学习,多看书,多积累。像刘浩民教授的课题“数学与现代社会”就告诉我们,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也可以很有趣。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没有把握数学核心概念,有效改进课堂教学
章建跃就提出“立意不高是普遍问题。许多教师的”匠气太浓,课堂上题型,技巧太多,弥漫着功利,缺少思想,精神的追求,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进入“题海战术’。而思想基本都可回归到概念。平常教学要重视这些。
2、教--研分离。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一是要学会欣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未必。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如果,你能发现错误解法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之至成功,这就是“成功是成功之母“。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我们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是要学会宽容。教授指出,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莎士比亚说过,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
某个教授曾说过“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就包括中国,存在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国家,老师来源于综合性大学”。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时常在思考,教育家和教书匠根本区别在何处?善至燕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生命不止,学习不息。除了参加培训,互相听课等学习形式外,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1)多各类杂书。老师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已,让自已的知识不断更新,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从哪来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了,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该涉猎,这样站在讲台上才能底气十足,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2)应该读教育教学专著。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3)读教育教学杂志。除了与教育大师对话外,我们还应该多读教育教学杂志,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站在在理论的前沿,把握教改的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师大附小的一次培训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还结识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下面,我将从培训的组织安排、学习内容、交流互动、教学方法和心灵成长这五个方面,总结我在师大附小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师大附小的培训活动非常注重组织安排。活动前,他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通过邮件和电话提前告知参与者。在现场,工作人员也做了扩声设备的调试和座位的摆放,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够听到和看到讲师的讲解。此外,他们还配备了专业的摄影团队,为我们记录每个重要的瞬间。这些细节体现了师大附小对培训活动的认真态度,提供了舒适和专业的学习环境。
其次,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师大附小的培训活动涉及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讲师们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教学背景,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实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例如,他们分享了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以及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策略,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他们还介绍了一些新兴的教育科技,如在线教育平台和虚拟实境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拓展教学手段的新思路。
第三,师大附小的培训活动注重交流互动。在培训期间,我们不仅有机会与讲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提问,还可以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这种互动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从而相互启发和借鉴。此外,师大附小还组织了一些小游戏和互动环节,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友谊,让培训不再枯燥乏味。
第四,师大附小的培训活动注重教学方法的实践。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之后,讲师们都会组织学员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例如,他们教给我们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课程,并让我们亲自上台进行展示;他们指导我们如何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并给予我们实际的案例和范例。通过这种实践性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将其应用到真实的教育实践中。
最后,师大附小的培训活动还帮助我在心灵成长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他们强调了教师的修养和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的情绪和心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此外,他们还组织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应对教育工作中的压力和困境。这些内容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
总结起来,师大附小的培训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这里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结交了新的朋友,同时也提醒自己在教育事业中要继续努力。师大附小的培训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教育事业更加充满热爱和责任感。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行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xx年7月,我有幸参加徐州市第三中学暑期教师业务学习培训班。当我在教育实践中感到彷徨和迷惑的时候,当我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楚明晰的时候,这次的培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
在培训中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培训的方式是活泼生动的,专家教授们每一次的讲座总是把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用朴实风趣的话语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同时,每一次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教授们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深厚的教育素养令人折服。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本次培训学习本人产生了颇多感悟。
这次我们赴华东师范大学,聆听华东师大范国睿教授所做的《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校改革》、 王建军副教授《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程亮副教授《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反思》等精彩讲座,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地洗礼,洗去心灵深处的一些灰尘与尘垢,让自己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剖析与反思。
导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授课内容从国外到国内、从传统文化管理到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教师成长到新型评价、从学校管理的诊断到学校改进的策略,从开发资源到有效沟通,从多元智能到心理健康,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案例,使我们眼界大开;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管理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培训中,我按要求认真撰写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办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王建军博士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让我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才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奔流不息的溪流。我汗颜的是对教育专著了解很少(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本身的发展,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钻研业务,更新教学理念,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提升和发展。
此次培训,使我洗去心灵深处的一些灰尘与尘垢。及时补充前沿的教学理论。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感悟到要成为这样的教师:做个会学习的教师;做个会反思的教师;做个会研究的教师;做个心情阳光的教师;做个会和学生沟通的教师;做个让学生永远怀念你的教师。
虽然培训暂告段落,但反思还在继续,学习没有停止。理论指导行动,目标牵引过程,学习灵活了我们的头脑,活泼了我们的思想,给了我们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最后,我想说,教育之路漫漫长远,因为有这次学习的收获,我将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充满信心地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