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通用8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它能够提供客观的研究结果。导言部分是总结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出主题并吸引读者的注意。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要点和重点,提供写作思路和方法。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一
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秩序又称有序,与混乱、无序相对应。从静态上来看,秩序是指人或物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动态而言,秩序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反复性和可预测性。秩序总是与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等特征相联系,表现为有序的状态『注1』。蒙特梭利研究发现,1-3岁是人一生中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抓住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注2』。管理要素是班级里的人、物、时间、空间等。我们从理顺班级管理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秩序,支持和促进幼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被管理的角色转变为班级管理者的角色,为此我们建立以下秩序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保教人员工作秩序——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现在的幼儿园一般配备二教一保,即二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三个人负责班级里的一切事务,他们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份责任,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配合默契,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紊乱而导致工作的无序。这个秩序关系着幼儿在园的安全、关系着幼儿受教育的质量。如在晨锻时间,保教人员如果各自为阵,或者忙着交谈,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放任自流的现象。所以,幼儿在班的每一个时间段,班级里的三位保教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定的秩序,才能默契地配合,每位保教人员在每个时间段自己该做些什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也确保了每个方位、每个时间段都有保教人员在引领着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
二、幼儿活动秩序——自由自主活泼有序。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是人,它包括老师、保育员和幼儿。班级管理时,要将幼儿放在“主人”的位置上,放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而不是被管理者的角色。当幼儿开始走进并熟悉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他们感受到秩序的存在,通过让幼儿理解基本规则来主动形成班级良好的秩序。
1.借助图标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
幼儿一进入班级,我们就有意识地手把手教给幼儿一些规则,如开学第一天,我们在毛巾、杯子、床上都事先贴好各种小动物图标,让家长引领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标,然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贴有这个图标的个人物品:床、杯、毛巾等物,包括站立、坐的位置上也有这个图标,一天下来,幼儿很快就在新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物品和位置,为正常开展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
有些秩序我们以上课的形式来练习,有的则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如进出活动室时,幼儿常会被主题墙上的图画吸引,并伸出小手去摸一摸,而这些美丽的画面也常常在小手温柔的抚摸下逐渐变得残缺不全,如何让幼儿养成只看不动的习惯呢?我们在口头上要求幼儿“只看不动”的同时在走廊地面中间贴了一条线,教育幼儿走路要走在线上,这样手离墙就有一段距离了,客观上控制了幼儿去摸的冲动。我们还通过故事、谈话等方式让幼儿理解“为什么不能摸”,注重孩子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遵守常规。
2.明确规则帮助幼儿建立学习秩序。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会有一些如随便离座、随便讲话等不良习惯,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幼儿学习秩序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就用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明确学习规则,并反复强调,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学习秩序的重要性,幼儿在整齐有序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秩序带来的好处后,并在老师的强调中自然而然地就建立了学习秩序。如我们的幼儿会在发言时举手、离座时不发出声音、有废纸等物品时会把它们放在指定的地方等,良好的学习秩序帮助我们顺利地开展着各种活动。
3.自主制定常规帮助幼儿建立游戏秩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如何帮助幼儿建立游戏秩序却是一个难题,如整理材料、合作等都有一定的秩序,我们就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常规,并由老师和同伴一起来做常规的监督人,幼儿才能自觉地遵守常规。只有被幼儿认定为合理的规则,并感受到规则带给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便利,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秩序,幼儿才能主动遵守并维护秩序,如:不干扰别人;一个接着一个走;玩具大家玩、轮流玩等等,当幼儿对外部环境建立了秩序感的时候,心灵内部的秩序感也会相应地建立起来,幼儿就从“他律”走向了“自律”,才能在班级里享受到自由自主,才能活泼地生活、学习。
三、时间秩序——环节明确持续有效。
时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要求秩序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稳定性。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往往是由园长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幼儿园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级管理时要求我们严格执行此安排。
1.明确活动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时间秩序。
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落实到班级管理中,要让幼儿明确早上来开展什么活动,接下来是什么活动等,只有让他们知道了,他们才会主动去感知它的存在,才能熟悉此活动安排顺序,并进而内化为时间秩序。我们常安排幼儿来园时做桌面游戏,然后是晨锻、牛奶点心、蒙氏工作、集体活动等,往往用“下面我们要做××”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的活动,并和幼儿一起期待着下一活动的开展。时间一长,幼儿会主动从物质、精神方面做好下一活动的准备。如喝完牛奶后,幼儿自觉把椅子分散到蒙氏工作的各个小桌子边,然后一边走线一边等待其余小朋友喝牛奶,等大家都来到线上后就安心等待老师。
2.持之以恒地要求,帮助幼儿巩固时间秩序。
秩序的建立对幼儿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需要我们老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执行,长时间的坚持,让幼儿始终感觉到这个秩序的存在,才能内化为幼儿的内在秩序,一旦建立了这个时间秩序后他们就会自主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来,过渡环节中无须教师多做作解释、多提醒,他们就会自觉知道、自觉去做。如第二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以常规练习为主,因此,园部没播放晨锻音乐,但在8:20时,蒙就来提醒我了,“王老师,晨锻时间到了,我们去楼上玩吧!”于是,幼儿都来围着我了,很快我们就开着“小火车”到了楼顶上。这一切是那么自然,时间秩序一经形成就成了幼儿的内在秩序,轻易不能改变,活动安排如果朝令夕改,会让幼儿无所适从的。
四、空间秩序——因地制宜利于活动。
所谓空间,在班级里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活动室里物品摆放所形成的空间,相对时间而言,空间秩序就属于静态的范畴了,它要求我们把物品放在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活动室空间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班级物品摆放得当,能给幼儿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同时也方便教师的使用。
1.物品摆放高度与幼儿身高匹配。
我们在摆放物品时注意位置和高度恰当好处,需要幼儿自己取放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其他学习用品与幼儿的身高相匹配,并且放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安全的地方。我们班所有幼儿需要用到的材料都有专门的材料柜,材料柜的高度是经过设计人员根据幼儿的身高特意订做的,确保幼儿取放方便。
2.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摆放材料柜。
我们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来摆放各个材料,利于幼儿的自主活动,以减少混乱。例如生活区选在靠近水源的入门处,以方便幼儿取水;科学区放在通走廊的另一个门口,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角资源,又延伸出足够的空间;感官区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角,需要的空间最大,我们就把它设置在活动室的中间,幼儿可以围绕着材料柜活动,有足够大的场地;数学区按照蒙氏教育精神选择在离感官区最近的地方,这样许多工作由感官区延伸到了数学区;靠窗的角落我们设置的是语文区,这里有阳光,有角落,又比较安静,并用一些遮挡物为幼儿留出个人空间,温馨、舒适,适合幼儿来阅读与交流。
3.活动材料的放置注重整齐有序。
我们的材料非常干净,晶莹剔透,精致美观,幼儿于无形中萌发了爱护玩具的情感。我们在每份材料放置的地方贴上材料的照片,这样利于幼儿按照片找到材料放置的地方,并用柜上的“小红旗”和材料盆上的“小红旗”对齐来帮助幼儿轻而易举地把材料放整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我们通过一系列秩序的建立,让幼儿学习做班级的主人、学习自我管理,让幼儿在班级中自由自主、快乐活泼地学习、生活。
我踏进了中山西路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幼教生涯。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感触颇多、收获颇多,尤其是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这块,有了全新、较深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园班级常规所涉范围较广,并贯穿于一日的活动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这个问题我说一下自己的几点切身体会: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行为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班级常规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要有一定的教学常规以维持课堂的继续;在就餐时,为了幼儿能够安全、正确的就餐,就必须有一些科学的就餐规则让幼儿们去遵守;在游戏中,为了能够让游戏安全、正常、有序、甚至可以深入的开展,就必须依照相应的游戏规则来游戏。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好基础。孩子就像美丽的风筝,而常规就像风筝线,只有风筝线牵引着,风筝才可以飞的更远。班级常规在一日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的、必要的基础。
二、针对班级现象制定个性化的班级常规。
我觉得制定班级常规要依据幼儿为标准,因为每位幼儿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班级常规的也要量身定做,从而具有相对应的特点。
班级常规是一种约束幼儿日常行为的一种准则,所以要幼儿遵守常规,幼儿能遵守常规,那班级常规必须是根据幼儿现有的平均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自律性不高,所以所选规则不能低于幼儿的水平,但幼儿跳一跳又能够摸得到。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些规则老师可以试着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比如在玩滑滑梯之前,老师可以问小朋友“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才不会受伤?”这样不仅可以调动更多幼儿的积极性、注意力,让他们知道规则的具体内容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制定班级常规要精练不能过多,一旦制定后,最好能够提供给幼儿一个具体实践的机会,比如制定好玩滑滑梯的规定了,然后让幼儿去玩,会发现很多孩子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当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及时的总结,多表扬、少批评,让幼儿们熟悉规则的具体要求,从而慢慢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良好习惯。
三、抓好班级常规的具体要素。
常规常规,日常的行为规则。抓常规,要就要抓日常,常常抓。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班级常规是个广泛的领域,它包括了幼儿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又包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等子领域,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幼儿园老师,可能是世界上最穷嘴的老师了,这也取决于幼儿的需要。孩子们对规则遵守的持续性并不是很长,因此就需要老师不断地去重复,去提醒,从而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我认为抓常规,其最终目的不是批评某位幼儿,而是要帮助幼儿改掉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班幼儿的的自控能力发展不平衡,相对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幼儿现阶段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工作,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四、班级常规制定形式可以多样化、艺术化。
往往命令式的制定班级常规的方法是最生硬的,孩子们接收时可能带有不乐意的心态,违心的去实施,到最后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班级常规制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甚至艺术化点。
比如利用游戏建立行为常规。有一天早上,孩子们刚刚来到幼儿园,突然“哗啦”一声,我发现几个玩玩具的孩子把玩具摔在地上,于是我在旁大声说:“小朋友,快把玩具捡起来,不要都翻出来。”可是不知是因为孩子们玩得太高兴了没听见,还是听见了也不想捡,小朋友们谁也没有去捡。在以往,碰到类似情况,我总是提高嗓门下命令,让小朋友把积木捡起来再玩。可是我想起昨天我看到的一个类似的案例,又看到玩具柜上有几个彩色的塑料盒,灵机一动,拿了一个小盒子说:“地上有这么多的宝贝哪,我去拣宝贝喽!”并捡起了—个玩具放在盒子里。这个办法还挺有效,一开始引来了圆圆小朋友的眼光,她连忙趴下桌来去捡玩具,高声喊道:“老师我也捡到了一个宝贝!”,她的声音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于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玩具,弯下身子来捡掉在地上的玩具,你一个,我一个,—会儿,就把地上捡的干干净净。
在中午就餐的时候,老师左右分工,那如何使洗好手的幼儿保持安静呢?轻音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很好的安抚幼儿浮躁的情绪。每次就餐的时候我们都会放上一段经典的轻音乐,既是艺术享受,又能帮助幼儿遵守常规,而且教师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一举多得。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不要经常更换所使用的音乐,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班级故事教育法、榜样的力量激发法、五角星奖励法、小小班长管理法等等都是很实用、很贴近幼儿的教育方法,在实际的常规管理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而且还能够达到很好的积极的管理效果。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教师自身要以公平、平等的准则去对待每位幼儿,做到规则对每个幼儿都是一视同仁,不能出现不公或偏颇。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既非常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灵活性,每天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工作、去学习、去思考、去总结、去反思。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老师既要用心,又要用脑,并能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会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利用寒假,我阅读了《幼儿园班级管理》这本书。感觉到此书真得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从九大章详细的介绍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些策略及方法。第一章是:幼儿园班级概述。第二章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第三章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体系。第四章是:幼儿园小班的管理。第五章是:幼儿园中班的管理。第六章是:幼儿园大班的管理。第七章是:混合班的班级管理,第八章是:学前班的班级管理。第九章是:残障儿童回归主流的班级管理。这书细细的介绍了一些好的方法,让我看了以后感到受益非浅!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我们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看了这本书后就自己的观点谈几点思考:。
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二、幼儿园常规建立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
三、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职责和地位。
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也没有当过班主任,但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只要和幼儿打交道,最能打开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级的管理中,情更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对幼儿要做到:关爱、友爱、慈爱。
1、给幼儿多一点关爱、理解和体贴,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如: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幼儿与幼儿的关系、家长与家长的关系等。只有相互彼此的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幼儿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经常和幼儿进行思想交流,多创设一些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倾吐心声,及时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对于不同个性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帮助,让幼儿时刻感觉到教师的关怀和爱。
2、做幼儿的好朋友。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我认为在当今教育中,这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班级管理中,老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表率,在幼儿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中,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之一,最重要的是老师作为幼儿的朋友,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这样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慢慢地形成了。
其次,教师要和幼儿平等待人,与幼儿谈心聊天,成为幼儿最忠实的听众。
3、给幼儿慈母般的爱。
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把幼儿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温暖送到每个幼儿心头,从点滴的小事中逐渐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让幼儿感到老师也有一颗慈母心,时刻在关心、帮助着他们,让爱充满整个班级,充满幼儿的心房,使幼儿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四、教师自身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
1、品德素质。
在品德素质上,教师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做到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热爱幼儿,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智能素质。
教师要形成知识、智力、能力的有机结合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系统而完整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并通过学习知识和工作实践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五、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近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六、班级常规建立的方法。
1、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常规。
大家都知道在区角活动或者是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音乐的方法,并且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是这样实施的。我们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播放幼儿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而且幼儿听到音乐后,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教师“喊”了,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会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
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地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也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讲一讲有关珍惜粮食的故事。当然还少不了必要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促进幼儿的进餐质量。
3、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4、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小班(我班是从小小班升上来的)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总之,管理班级常规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能始终贯穿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能善于观察,教师与教师能密切地配合,一定能促进班级幼儿的常规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二
秩序又称有序,与混乱、无序相对应。从静态上来看,秩序是指人或物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动态而言,秩序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反复性和可预测性。秩序总是与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等特征相联系,表现为有序的状态『注1』。蒙特梭利研究发现,1-3岁是人一生中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抓住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注2』。管理要素是班级里的人、物、时间、空间等。我们从理顺班级管理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秩序,支持和促进幼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被管理的角色转变为班级管理者的角色,为此我们建立以下秩序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保教人员工作秩序——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现在的幼儿园一般配备二教一保,即二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三个人负责班级里的一切事务,他们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份责任,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配合默契,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紊乱而导致工作的无序。这个秩序关系着幼儿在园的安全、关系着幼儿受教育的质量。如在晨锻时间,保教人员如果各自为阵,或者忙着交谈,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放任自流的现象。所以,幼儿在班的每一个时间段,班级里的三位保教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定的秩序,才能默契地配合,每位保教人员在每个时间段自己该做些什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也确保了每个方位、每个时间段都有保教人员在引领着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
二、幼儿活动秩序——自由自主活泼有序。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是人,它包括老师、保育员和幼儿。班级管理时,要将幼儿放在“主人”的位置上,放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而不是被管理者的角色。当幼儿开始走进并熟悉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他们感受到秩序的存在,通过让幼儿理解基本规则来主动形成班级良好的秩序。
1.借助图标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
幼儿一进入班级,我们就有意识地手把手教给幼儿一些规则,如开学第一天,我们在毛巾、杯子、床上都事先贴好各种小动物图标,让家长引领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标,然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贴有这个图标的个人物品:床、杯、毛巾等物,包括站立、坐的位置上也有这个图标,一天下来,幼儿很快就在新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物品和位置,为正常开展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
有些秩序我们以上课的形式来练习,有的则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如进出活动室时,幼儿常会被主题墙上的图画吸引,并伸出小手去摸一摸,而这些美丽的画面也常常在小手温柔的抚摸下逐渐变得残缺不全,如何让幼儿养成只看不动的习惯呢?我们在口头上要求幼儿“只看不动”的同时在走廊地面中间贴了一条线,教育幼儿走路要走在线上,这样手离墙就有一段距离了,客观上控制了幼儿去摸的冲动。我们还通过故事、谈话等方式让幼儿理解“为什么不能摸”,注重孩子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遵守常规。
2.明确规则帮助幼儿建立学习秩序。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会有一些如随便离座、随便讲话等不良习惯,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幼儿学习秩序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就用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明确学习规则,并反复强调,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学习秩序的重要性,幼儿在整齐有序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秩序带来的好处后,并在老师的强调中自然而然地就建立了学习秩序。如我们的幼儿会在发言时举手、离座时不发出声音、有废纸等物品时会把它们放在指定的地方等,良好的学习秩序帮助我们顺利地开展着各种活动。
3.自主制定常规帮助幼儿建立游戏秩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如何帮助幼儿建立游戏秩序却是一个难题,如整理材料、合作等都有一定的秩序,我们就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常规,并由老师和同伴一起来做常规的监督人,幼儿才能自觉地遵守常规。只有被幼儿认定为合理的规则,并感受到规则带给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便利,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秩序,幼儿才能主动遵守并维护秩序,如:不干扰别人;一个接着一个走;玩具大家玩、轮流玩等等,当幼儿对外部环境建立了秩序感的时候,心灵内部的秩序感也会相应地建立起来,幼儿就从“他律”走向了“自律”,才能在班级里享受到自由自主,才能活泼地生活、学习。
三、时间秩序——环节明确持续有效。
时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要求秩序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稳定性。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往往是由园长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幼儿园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级管理时要求我们严格执行此安排。
1.明确活动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时间秩序。
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落实到班级管理中,要让幼儿明确早上来开展什么活动,接下来是什么活动等,只有让他们知道了,他们才会主动去感知它的存在,才能熟悉此活动安排顺序,并进而内化为时间秩序。我们常安排幼儿来园时做桌面游戏,然后是晨锻、牛奶点心、蒙氏工作、集体活动等,往往用“下面我们要做××”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的活动,并和幼儿一起期待着下一活动的开展。时间一长,幼儿会主动从物质、精神方面做好下一活动的准备。如喝完牛奶后,幼儿自觉把椅子分散到蒙氏工作的各个小桌子边,然后一边走线一边等待其余小朋友喝牛奶,等大家都来到线上后就安心等待老师。
2.持之以恒地要求,帮助幼儿巩固时间秩序。
秩序的建立对幼儿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需要我们老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执行,长时间的坚持,让幼儿始终感觉到这个秩序的存在,才能内化为幼儿的内在秩序,一旦建立了这个时间秩序后他们就会自主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来,过渡环节中无须教师多做作解释、多提醒,他们就会自觉知道、自觉去做。如第二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以常规练习为主,因此,园部没播放晨锻音乐,但在8:20时,蒙就来提醒我了,“王老师,晨锻时间到了,我们去楼上玩吧!”于是,幼儿都来围着我了,很快我们就开着“小火车”到了楼顶上。这一切是那么自然,时间秩序一经形成就成了幼儿的内在秩序,轻易不能改变,活动安排如果朝令夕改,会让幼儿无所适从的。
四、空间秩序——因地制宜利于活动。
所谓空间,在班级里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活动室里物品摆放所形成的空间,相对时间而言,空间秩序就属于静态的范畴了,它要求我们把物品放在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活动室空间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班级物品摆放得当,能给幼儿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同时也方便教师的使用。
1.物品摆放高度与幼儿身高匹配。
我们在摆放物品时注意位置和高度恰当好处,需要幼儿自己取放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其他学习用品与幼儿的身高相匹配,并且放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安全的地方。我们班所有幼儿需要用到的材料都有专门的材料柜,材料柜的高度是经过设计人员根据幼儿的身高特意订做的,确保幼儿取放方便。
2.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摆放材料柜。
我们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来摆放各个材料,利于幼儿的自主活动,以减少混乱。例如生活区选在靠近水源的入门处,以方便幼儿取水;科学区放在通走廊的另一个门口,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角资源,又延伸出足够的空间;感官区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角,需要的空间最大,我们就把它设置在活动室的中间,幼儿可以围绕着材料柜活动,有足够大的场地;数学区按照蒙氏教育精神选择在离感官区最近的地方,这样许多工作由感官区延伸到了数学区;靠窗的角落我们设置的是语文区,这里有阳光,有角落,又比较安静,并用一些遮挡物为幼儿留出个人空间,温馨、舒适,适合幼儿来阅读与交流。
3.活动材料的放置注重整齐有序。
我们的材料非常干净,晶莹剔透,精致美观,幼儿于无形中萌发了爱护玩具的情感。我们在每份材料放置的地方贴上材料的照片,这样利于幼儿按照片找到材料放置的地方,并用柜上的“小红旗”和材料盆上的“小红旗”对齐来帮助幼儿轻而易举地把材料放整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我们通过一系列秩序的建立,让幼儿学习做班级的主人、学习自我管理,让幼儿在班级中自由自主、快乐活泼地学习、生活。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三
新学期即将开始,为了更好的开展好园内的各项工作,搞好班级的工作,现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做以下的计划:
一、班况分析:
总体来看,班级幼儿发展水平相当,在自理能力方面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自律方面幼儿表现较弱,这将作为本学期的工作的重点。班级中有三名年龄较小的幼儿,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重点突出自理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工作方面:
1、语言领域: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哟而服用完整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幼儿续编仿编故事的能力。这些目标主要通过故事讲述、二个朗诵、看图讲述等形式来完成。
2、社会领域:幼儿能愉快来园,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共同合作游戏的乐趣;学习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学习谦让和分享;初步就形成后城市、勇敢、自信、助人等良好品行。这些目标主要在日常生活活动汇总游戏中进行分散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幼儿达到此目标。
3、艺术领域:幼儿能中胆表述自己对美的感受;学习用自然声音、表情演唱歌曲;学习使用多种材料、工具及多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主要通过歌曲、舞蹈、律动、美术、手工等活动来完成此目标。
4、科学领域:对周围的新奇、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学习使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方法地学习简单数、形、时等知识的学习;学习10以内输掉加法。
每月的活动做以下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幼儿分入院工作,稳定幼儿情绪,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2、结合教师节引导幼儿爱老师尊重老师。
3、结合中秋节,引导幼儿体验节日的快乐。
十月份:
1、结合国庆节,让幼儿认识国旗,中国地图,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通过幼儿手工制作,让幼儿爱老敬老。
3、准备运动会项目的练习。
十一月份:
1、继续省编教材的落实工作。
2、准备选编元旦节目。
十二月份:
1、给幼儿排练节目。
2、布置教师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3、在冬日里游乐,感受冬日的体术气氛与快乐。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四
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班主任工作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按照有关高中招生政策,示范高中把优秀学生招去后,我校招的学生素质较低,概括为“一薄两差三问题”。一薄即学生文化课底子薄,两差即学生主动学习性差、自律性差,三问题即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率较高,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较多;很多学生没有好习惯,小毛病不断,从小到大在批评中长大,抗批评能力很强,或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或有各种借口和理由或专挑教师的毛病和教师比;缺乏感恩心,认为父母、教师、他人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应份的,没有感激之情,花钱如流水。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学习、研究、思考有一点体会和心得,与各位教师探讨。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因材施教,面对“一薄两差三问题”的学生,我们别无选择。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了解学生,这是贯穿于班主任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内容。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住址、家庭情况、家长电话,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健康状况、个性差异。
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听其言、观其行,尤其要把重点放在观其行上,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要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学生。任何学生都有优点,不同的是有的学生优点多一些即所谓的“好学生”,有的学生缺点多一些即所谓的“坏学生”。我们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所谓的“坏学生”转化为“好学生”即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进而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2.加强安全管理。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安全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幸福的大事,对“一薄两差三问题”的学生,这方面工作更应加强。
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说,身体安全方面,大多数学生文化底子薄,学习主动性差,心思不在学习上,自律性又差,必然无事生非,逃课到网吧包宿上网,打架,吸烟,男女生交往过密等等都是安全隐患。为此,我校从课上到课下实行无缝隙管理。上课实行任课教师签条制度,任课教师将缺课学生名单写好挂在门口,学生处收条后核对请假学生,有问题的及时通知班主任查找学生下落。课下时间值班人员巡视学生的吃饭和休息情况,同时保卫科人员在监控前观察学生活动情况。
心理安全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安全问题。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时常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观察学生的言行、神态,如有异常现象马上采取措施应对,防止心理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特异体质的学生、身患疾病的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性格特殊的学生等情况要及时向各位任课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通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防止意外发生。大型活动班主任一定要和学生在一起进行管理和保护。
3.加强制度管理。我认为作为高中的班主任,应该轻“管”重“理”,教育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精心选配班干部,给全体学生和班干部更多的自由空间。班级无小事,事事有人做。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明确专人负责。从空间上讲: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从时间上讲: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养成常规,到哪个时间做哪个时间的事。高中的班主任,不能是保姆,也不应该是保姆,班干部能管好的事,自己不插手、不干预,有难度的事,做好参谋、顾问,该出手时就出手,如分值日组,实行自由结合,特别是分宿舍更是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实行自由组合,避免因性格、脾气差异过大而闹不团结、闹矛盾。如针对早自习学生起床跑操回来,不愿读书、背诵;晚自习讨论问题声音太大;女生小病大养,无病呻吟,泡病号,老往宿舍里跑的情况提出“三个来”的奋斗目标,即早自习读起来,晚自习静下来,缺勤人数降下来,每周进行总结和奖惩,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4.做好表率。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育,教育学生时,并不是简单地下命令,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有的女生到教室很晚,甚至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为了使学生能提前几分钟赶到教室,我坚持每天上课前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学生到全后才离开,一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不知道我在干什么,逐渐他们会感觉到我在等晚来的,并且来的晚的也总是那么几个人,通过无声的行动,让他们觉得应该早点来教室,这项工作三五天不见成效,见效后停下来就会反弹,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坚持经常,坚持帮他们养成习惯,现在不管哪一天上课前,再到教室转,学生已到全了。
以上是目前我对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一点粗浅体会和看法,高中班级的管理是一个永远年轻的一个话题。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威;它不会因为你是个新手,而拒绝你,也不会因为你有多年的经验而青睐于你。今后我还要在这方面不断地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五
一学期的工作又在繁忙而紧张的气氛中结束了。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关怀下,一天天成长起来。回顾这一学期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真的感觉这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学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康成长,保育为先。
我班在幼儿园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首先是坚持严把“三关”,即入园检查关、每一天晨检关、每一天紫外线消毒关。为了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每周五用消毒水擦门,窗,桌椅,每月对教室的玩具进行消毒和寝室的被子,床单进行清洗,杜绝了传染病的流行。同时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做好班内各种物品的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同时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小球、珠子等,发现后及时妥善处理。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疾病传染隐患。
我们还十分重视幼儿的体育锻炼,每一天务必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使幼儿能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幼儿的活动量增大了,进食量也同时增加,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利用阳光的照射,促进幼儿体格的生长。家园联系,督促幼儿改正挑食的习惯,全面均衡营养。
二、育儿之本,德育为重。
此刻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皇帝”,父母长辈事事都依着,造成了孩子依靠性强、自私、任性、自制力差,我班的一些孩子尤其娇气。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与家长个别联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思想品德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我们的德育教育资料,向家长提出期望,取得家长的配合,提高教育效果。在我们一次次的解释下,许多家长纷纷转变了育儿观念,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还抓住国庆、元旦等节日活动,带领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带领他们参与庆祝活动,分享事物,让幼儿感受到群众的温暖,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一学期来,我们抓住每一次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孩子们改掉了许多原先的坏习惯,使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更加满意。
三、注重个性,因人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素质,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主观努力不同,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做到: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首先我们从了解孩子入手,及时掌握幼儿各方面的表现,掌握个体素质的发展水平。然后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再选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我们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王梓竹小朋友“攻击性”十分强,在班里常常会听到有人告他的状,我们就时常与他说说悄悄话,讲讲道理,在全班孩子面前多鼓励他,一有成绩立刻表扬。透过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现王梓竹打人的现象明显减少,而且还经常帮忙别人。
我们还根据幼儿发展水平不同,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小组或个别指导。如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分类指导,对孩子的要求也有必须的层次性,这样,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成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提高。
四、团结协作,家园共育。
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家长和孩子,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好幼儿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我们班的家长与我已经有了一年多的交往,我对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总是比较了解了,家长们对我的工作也比较支持。但一些刚入我班的家长就没那么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了,说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透过家长们给我们提的宝贵意见,我们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三位教师一齐与家长应对面的交谈,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在家各方面的状况,我们也及时反馈孩子进段时间在园的各方面的状况。另外,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开展家园联系,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各方面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五、找出不足,指明方向。
在大家的帮忙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前面的路还很长,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继续前进之前,来发现问题,找到更好的前进目标:
1、班级内的个别孩子不够大方,做事情没有胆识,在陌生人前比较拘谨,因此,在下学期,要让孩子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并让家长密切配合,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2、思维不开阔,导致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更好地发挥。下学期,我们要在家长、幼儿园的共同配合下带孩子们多出去看看,多了解一下新鲜的"事物,以此来增长幼儿的知识。
相信我们这些爱孩子的人能让他们更茁壮、更健康地成长,明天我们将创造更灿烂的阳光!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六
最近有幸聆听了山东省教学名师董旭花有关《幼儿园班级管理与思考》的活动讲座。董老师通过一个个思考题引出她的讲座内容“你认为班级是个什么地方?”“你认为班级管什么?理什么”“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她认为:班级是老师与孩子生活交流、交往的一个空间。班级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地方。
一、班级管幼儿的一日生活与课程;管班级环境与资料;理三个关系:
1、师幼关系。
2、家园关系。
3、同事关系;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应该能帮助幼儿发展成独立的个体,应该让幼儿学习适宜的社会行为。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班级?”董老师用这个问题与全体教师进行了互动,有的教师说“温馨、充满爱、平等、和谐、有秩序等”我们都想拥有一个“人文、温馨、有序”的班级,幼儿是班级的主体,不是被管制的对象。我们遵循以孩子发展为本的理念,引领孩子共同学习。
可现在反省我们的班级,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看上去很美》通过这段视频,反映了我们教师存在着:
2、教师对于幼儿不合理的期望。3、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欠缺。
5、班级环境、活动材料有问题。
(一)了解幼儿,对幼儿的需要保持敏感我们只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与管理,就很好。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一群3--6岁的独特的人。“你认为小孩子有哪些需要?”有“生理需要、社交、安全、自我价值的需要。”1、小孩子是好游戏的;2、小孩子是好模仿的;3、小孩子是好奇的;安全感没建立好的孩子,他就没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比如刚入园的孩子随时牵着老师的手,老师走到那里他跟到哪里,这些个孩子就是安全感没建立好,只有足够的爱是帮助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4、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5、小孩子喜欢合群;6、小孩子喜欢称赞的。我们女子学院的学生实习回来,都学会了“棒棒你真棒”。但做父母老师的应适当利用,但不可用的太滥,一旦滥用,适得其反。
(二)班级管理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并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师幼关系的质量决定了班级管理的质量。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请看应彩云老师的博文《爱使更教育简单》附文:良好的师幼关系中老师需要:1、纳悦幼儿2、积极应对幼儿的恼人行为3、教幼儿从错误中学习4、对幼儿有耐心和持续的支持附文:《大人别和孩子对立》5、自己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生活的平衡教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规则问题,才能把班级建立成和谐的小社会,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感受到正面的支持。
(三)建立必须的规则,并帮助幼儿坚持规则。
1、规则是什么?是为大家生活的和谐、美好制定和遵守的一些基本要求;规则是有效教育的基础。避免一个误区:规则教育是要幼儿听话和服从;规则不是强加给幼儿的,而是集体生活的必须,是自由有序、平等生活的必须。靠命令和高压控制的班级规则很容易反弹,而情况会更糟糕。
2、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孙瑞雪的博文《爱和自由》《规则之翼为成长护航》通过这些文章我们知道规则要科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不一样的活动规则不一样,要科学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减少集体活动时间,减少消极等待,智慧的帮幼儿遵守规则。
3、表扬与鼓励时应注意。
4、智慧地帮助幼儿遵守规则-----批评惩罚的灵活运用附文:应彩云《孩子受得了“罚”吗》关于反思角与反思椅的运用对幼儿简单说明原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岁3分钟,4岁4分钟,5岁5分钟。
学习体会:通过学习,使我明白,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因为幼儿一日生活就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盥洗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尝试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并参与到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中。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良好的常规是必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是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象一盘散沙。没有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在制定班级常规时也要应注意项目不能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还要作到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每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
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作为教师要善于总结,从反思中提升。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我是不是按新纲要的理念做的?”“我做得怎么样?”“班级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反思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关键,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自己,丰富自己,我们教师就会逐渐地充实和能干起来。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七
理三个关系:
1、师幼关系。
2、家园关系。
3、同事关系;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应该能帮助幼儿发展成独立的个体,应该让幼儿学习适宜的社会行为。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班级?”董老师用这个问题与全体教师进行了互动,有的教师说“温馨、充满爱、平等、和谐、有秩序等”我们都想拥有一个“人文、温馨、有序”的班级,幼儿是班级的主体,不是被管制的对象。我们遵循以孩子发展为本的理念,引领孩子共同学习。
可现在反省我们的班级,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看上去很美》通过这段视频,反映了我们教师存在着:
2、教师对于幼儿不合理的期望。3、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欠缺。
5、班级环境、活动材料有问题。
二、有效的班级管理从哪里来?
(一)了解幼儿,对幼儿的需要保持敏感我们只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与管理,就很好。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一群3--6岁的独特的人。“你认为小孩子有哪些需要?”有“生理需要、社交、安全、自我价值的需要。”
1、小孩子是好游戏的;2、小孩子是好模仿的;3、小孩子是好奇的;安全感没建立好的孩子,他就没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比如刚入园的孩子随时牵着老师的手,老师走到那里他跟到哪里,这些个孩子就是安全感没建立好,只有足够的爱是帮助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
4、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5、小孩子喜欢合群;6、小孩子喜欢称赞的。我们女子学院的学生实习回来,都学会了“棒棒你真棒”。但做父母老师的应适当利用,但不可用的太滥,一旦滥用,适得其反。
5、自己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生活的平衡教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规则问题,才能把班级建立成和谐的小社会,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感受到正面的支持。
(三)建立必须的规则,并帮助幼儿坚持规则。
1、规则是什么?是为大家生活的和谐、美好制定和遵守的一些基本要求;规则是有效教育的基础。避免一个误区:规则教育是要幼儿听话和服从;规则不是强加给幼儿的,而是集体生活的必须,是自由有序、平等生活的必须。靠命令和高压控制的班级规则很容易反弹,而情况会更糟糕。
2、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孙瑞雪的博文《爱和自由》《规则之翼为成长护航》通过这些文章我们知道规则要科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不一样的活动规则不一样,要科学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减少集体活动时间,减少消极等待,智慧的帮幼儿遵守规则。
3、表扬与鼓励时应注意。
4、智慧地帮助幼儿遵守规则-----批评惩罚的灵活运用附文:应彩云《孩子受得了“罚”吗》关于反思角与反思椅的运用对幼儿简单说明原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岁3分钟,4岁4分钟,5岁5分钟。
学习体会:通过学习,使我明白,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因为幼儿一日生活就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盥洗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尝试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并参与到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中。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良好的常规是必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是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象一盘散沙。没有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在制定班级常规时也要应注意项目不能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还要作到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每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
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作为教师要善于总结,从反思中提升。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我是不是按新纲要的理念做的?”“我做得怎么样?”“班级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反思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关键,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自己,丰富自己,我们教师就会逐渐地充实和能干起来。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八
我踏进了中山西路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幼教生涯。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感触颇多、收获颇多,尤其是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这块,有了全新、较深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园班级常规所涉范围较广,并贯穿于一日的活动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这个问题我说一下自己的几点切身体会: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行为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班级常规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要有一定的教学常规以维持课堂的继续;在就餐时,为了幼儿能够安全、正确的就餐,就必须有一些科学的就餐规则让幼儿们去遵守;在游戏中,为了能够让游戏安全、正常、有序、甚至可以深入的开展,就必须依照相应的游戏规则来游戏。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好基础。孩子就像美丽的风筝,而常规就像风筝线,只有风筝线牵引着,风筝才可以飞的更远。班级常规在一日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的、必要的基础。
二、针对班级现象制定个性化的班级常规。
我觉得制定班级常规要依据幼儿为标准,因为每位幼儿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班级常规的也要量身定做,从而具有相对应的特点。
班级常规是一种约束幼儿日常行为的一种准则,所以要幼儿遵守常规,幼儿能遵守常规,那班级常规必须是根据幼儿现有的平均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自律性不高,所以所选规则不能低于幼儿的水平,但幼儿跳一跳又能够摸得到。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些规则老师可以试着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比如在玩滑滑梯之前,老师可以问小朋友“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才不会受伤?”这样不仅可以调动更多幼儿的积极性、注意力,让他们知道规则的具体内容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制定班级常规要精练不能过多,一旦制定后,最好能够提供给幼儿一个具体实践的机会,比如制定好玩滑滑梯的规定了,然后让幼儿去玩,会发现很多孩子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当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及时的总结,多表扬、少批评,让幼儿们熟悉规则的具体要求,从而慢慢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良好习惯。
三、抓好班级常规的具体要素。
常规常规,日常的行为规则。抓常规,要就要抓日常,常常抓。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班级常规是个广泛的领域,它包括了幼儿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又包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等子领域,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幼儿园老师,可能是世界上最穷嘴的老师了,这也取决于幼儿的需要。孩子们对规则遵守的持续性并不是很长,因此就需要老师不断地去重复,去提醒,从而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我认为抓常规,其最终目的不是批评某位幼儿,而是要帮助幼儿改掉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班幼儿的的自控能力发展不平衡,相对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幼儿现阶段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工作,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四、班级常规制定形式可以多样化、艺术化。
往往命令式的制定班级常规的方法是最生硬的,孩子们接收时可能带有不乐意的心态,违心的去实施,到最后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班级常规制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甚至艺术化点。
比如利用游戏建立行为常规。有一天早上,孩子们刚刚来到幼儿园,突然“哗啦”一声,我发现几个玩玩具的孩子把玩具摔在地上,于是我在旁大声说:“小朋友,快把玩具捡起来,不要都翻出来。”可是不知是因为孩子们玩得太高兴了没听见,还是听见了也不想捡,小朋友们谁也没有去捡。在以往,碰到类似情况,我总是提高嗓门下命令,让小朋友把积木捡起来再玩。可是我想起昨天我看到的一个类似的案例,又看到玩具柜上有几个彩色的塑料盒,灵机一动,拿了一个小盒子说:“地上有这么多的宝贝哪,我去拣宝贝喽!”并捡起了—个玩具放在盒子里。这个办法还挺有效,一开始引来了圆圆小朋友的眼光,她连忙趴下桌来去捡玩具,高声喊道:“老师我也捡到了一个宝贝!”,她的声音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于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玩具,弯下身子来捡掉在地上的玩具,你一个,我一个,—会儿,就把地上捡的干干净净。
在中午就餐的时候,老师左右分工,那如何使洗好手的幼儿保持安静呢?轻音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很好的安抚幼儿浮躁的情绪。每次就餐的时候我们都会放上一段经典的轻音乐,既是艺术享受,又能帮助幼儿遵守常规,而且教师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一举多得。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不要经常更换所使用的音乐,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班级故事教育法、榜样的力量激发法、五角星奖励法、小小班长管理法等等都是很实用、很贴近幼儿的教育方法,在实际的常规管理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而且还能够达到很好的积极的管理效果。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教师自身要以公平、平等的准则去对待每位幼儿,做到规则对每个幼儿都是一视同仁,不能出现不公或偏颇。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既非常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灵活性,每天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工作、去学习、去思考、去总结、去反思。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老师既要用心,又要用脑,并能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会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