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情进行设计,因此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择应与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相适应。希望这些教案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灵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石钟山记》是一篇名文,历来选者、注者、论者甚众,因此各种教材版本都似乎对它割舍不下。它以一个“疑”字,一个“声”字贯穿全文,可谓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丝丝入扣,中心突出。它的语言初读起来是很平常的,但如果仔细研读,认真推敲,就会发现其中有丰富的内涵,很不平常。如前文对郦道元的“常疑之”、对李渤的“尤疑之”与后文对郦道元的“叹”、对李渤的“笑”,可谓是遥相呼应,用得极为准确与讲究,却丝毫不见雕琢之嫌。至于第二段景物描写极尽绘形绘声之生动鲜明的妙处,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它的文本魅力是非凡的。
但是,文章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它那显而易见的优点中,其实也体现在人们对它的众说纷纭上。它的体裁(与普通山水游记的区别)、它对石钟山命名的结论以及“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看法,都是值得人们思考和议论一番的。
此文在新教材中又被编入,而且是被编入“山文化”系列中,我想,使“石钟山”和其它山一起作为人类审美理想或哲思的一种寄托而让我们去感受、去汲取教益,这可能是编者的用意吧。
不过《石钟山记》所能给我们的教益,应该不只是作者提倡目见耳闻,反对主观臆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不只是石钟山夜景描写给我们带来的身临其境的享受,它更可以是在作者对前人的质疑中,我们对作者的质疑中所能培养出来的一种科学精神。
二、学生情况
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经过市重点、区重点和民办高中三层选拔后,被戏称为“第四世界”,学生语文基础很差,而且还缺乏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且他们对文言文除了有一种畏惧感之外,更有一种误解,认为“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所以对学习文言文向来是兴趣缺乏,更有甚者还会到深恶痛绝的地步。根据我们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课堂要求要做到面面俱到甚至是求全责备是不现实的。加上新教材内容多、课时紧,所以我们就要对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做到一堂课有尽量多的收获就可以了。
我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我一个多学年的训练下,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已经形成习惯,有一些学生也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有不少的同学是喜欢钻钻牛角尖的。我准备以“质疑”贯穿主要教学过程,就是考虑到了这一部分同学,我想让他们在“过把瘾”的过程中体会到“质疑”其实是一种非常严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确立为: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确立为:在质疑中对苏轼进行全面的评价。
四、教法、学法以及理论依据
1、检查学生的预习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们普通高中的校情、学情
决定的。我校的校情是:学生不住校,不晚修,教师无法了解学生课余的学习
情况。我校的学情是: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极差,教师要加强督促。加上新教材课时紧的特点,就更要教师把好预习关,提高预习效率。
2、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
精神。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布置、检查预习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而在对文本的体验中,学习、感悟作者对前人的质疑精神和对作者进行质疑将是这节课的主旋律。
3、学习语文的一个重点是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强调,并做好示范
作用。因此,我在本课的开头注重了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在拓展讨论部分注重了课外阅读的积累。
4、教学中的比较是一种智力技能,比较出真知。实践证明,比较学习法是一种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减少头绪、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中安排了多处比较思考练习。
5、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生活体验非常重要。因此,我在课堂后面安排了“谈自己的体会”的环节和写作训练,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6、 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我为有条件和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互联网信息来拓展他们的视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1、让学生学以致用。
2、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石钟山记》说课稿(沪教版高二必修说课)
《石钟山记》是高二语文新教材第四单元的课文。现就教学目标、教法及教学程序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目标:
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感受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苏轼的这种精神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我们要超越古人,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在各门学科中,尤其在语文学科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造就一大批不唯书、不盲目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思想解放的一代新人。
我们班有些学生未到分数线,是扩招生,进来时分数较低,比较自卑,习惯于依赖书本,缺乏探索精神,不敢对权威、书本提出质疑,这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重要性,并养成质疑、探疑的习惯,形成质疑、探疑的氛围。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烈参与。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教师的启发诱导贯穿始终。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运用了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采用投影机、图画和油印资料等手段。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学生掌握知识也是由浅入深的,大约有这么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就是按照这一规律来设计的。
第一步,用中外名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思索,生发联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教学目标,为本节课教学定向,让学生对这节课要学些什么有个初步了解,以便他们为达标而学。
第二步,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设置比较简单,让学生尽快获得整体印象,初步了解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生明了苏轼通过石钟山命名由来的探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后,引进初中课文《河中石兽》中与本文主旨类似的句子,促进记忆,加深印象。
第三步,选点读析,深入理解。这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的一步,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每一问最终都归结到苏轼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上来。这环节中问题的难度有所提高,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思考。同时还出示学生根据对课文刻画的意境理解所画的画,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认真讨论评价图画,加深对课文渲染的气氛的理解,具体感受苏轼的精神。补充的一则材料与课文对照着阅读,有助于学生正确而又全面的理解苏轼的精神。
第四步,扩展迁移。要求学生对苏轼探求到的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来进行质疑。通过质疑让学生懂得,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不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好习惯。
第五步,总结归纳。强调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在今天的重要意义,号召学生培养起这种精神。
第六步,布置课外练习。加深对苏轼精神的理解。根据普通中学学生的特点,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使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避免高不可攀的心理;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发挥出水平。
沈莉
一、 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 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 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1、 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 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 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 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 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 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 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对比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1、让学生学以致用。
2、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 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 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 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的目的
5
o
m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2.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3.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治学要会置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这种精神,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指导他们用在学生与生活之中。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代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
a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
(2)( )
a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
c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
d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
a 则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
b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
c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
d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b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
2.是
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
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六.作业:
熟读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全文。
《雷雨》(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1.了解周朴园的人物形象特点,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
2.体味“文学为人生”的主旨。
【能力目标】1.根据剧情、人物语言从戏剧剧本中归纳出人物性格。
2.培养文学评论的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戏剧文学培养学生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人的理解,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入戏剧人物或他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根据剧情、人物语言从戏剧剧本中归纳出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体味“文学为人生”的主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分饰角色,自主讨论,激趣互动,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设想】本课以谈话节目的方式,运用大胆的.假想,把剧中主人公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学生扮演)请到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戏剧表演,并成为戏剧演出的一员,从而亲近戏剧,顺利进入人物内心世界。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主持人:老师周朴园:***(饰)鲁侍萍:***(饰)
鲁大海:***(饰)观众:***(饰)
一.开场白(音乐)
主: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本期《人物》特别节目我们要来共同关注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不朽之作《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
西谚有云:性格决定命运。现实世界如此,虚拟现实的戏剧世界也是如此,那么周朴园在《雷雨》中的命运又是由他怎样的性格所决定的呢?让我们走近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探寻他的性格之谜。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雷雨》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相信会对大家的解读有所帮助。下面请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周朴园先生和鲁侍萍女士。
(周朴园、鲁侍萍上场)
二.设计问题,主持人、嘉宾、观众三方互动、讨论,分析周朴园人物形象。
a.就周、鲁二人情感矛盾设问,由嘉宾对话引出问题,主持人引导,观众讨论。
1.三十多年前,侍萍被赶出家门,周朴园应不应该负主要责任?(观众举牌表明观点)
(1)周朴园和鲁侍萍究竟是什么关系?
既是主仆,又是恋人,真心相爱并生有两个儿子。
(2)由嘉宾对话看出二人分离是封建家长使然,(请观众从书中找出证据)
p221“你们”,思考:为什么主语从“你”变换成“你们”?
2.三十年来,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出自真心还是虚情假意?
(1)怀念的表现?(原文找出证据)
以为侍萍死了,派人打听她的下落,想帮她修坟,留着侍萍从前喜欢的东西,记得侍萍的生日,保留关窗的习惯。
(2)请观众评判(举牌支持)并阐述理由。
关键:周以为侍已死,这一切不是装给别人看的。
3.三十年后,周朴园认出侍萍后有哪些表现?出于何种心态?
维护家庭、财产、体面,疑心来者不善,露出资本家的真面目。
认为金钱万能,暴露充满铜臭的资本家的灵魂。
b.鲁大海上场,就周、鲁二人的阶级矛盾设问。
1.周知道鲁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见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叫什么”
摆架子,冷酷无情、老谋深算
2.周的残酷无情、老谋深算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故意淹死两千两百个小工,收买工贼,分化瓦解。
小结:周朴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观众各抒己见)
三.主题升华
1.周朴园独白:“曹禺先生曾说过:‘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用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我也祈求你们用悲悯的眼来看着我。虽然我虚伪自私,残酷无情,冷血拜金,但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人。”
2.如何看待周朴园的辩解?(观众各抒己见)
3.主持人总结:五四的先贤们曾经说过文学是为人生的,任何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教会他的读者去爱人,关怀人,而不是去恨,去简单地给一个人物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也许你、我处在周朴园的位置上,也未必会做得比他更好。
四.尾声
结束节目,感谢来宾、观众。
五.作业
2.预习并归纳鲁侍萍和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附板书设计
周朴园虚伪自私、残酷无情、冷血拜金、老谋深算
晓燕
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
第一组的代表是课代表罗鹏,小组选他的理由是形象好,游客看到就会“赏心悦目”,这一解释博得满堂哄笑,罗鹏也红了脸。他首先向游客自我介绍,然后报了一天游程安排,在乘车前往景点的途中,他开始给大家讲解有关石钟山得名的看法,然后讲述了苏轼实地考察的经过,并赞扬了苏轼的精神,最后结合俞樾的说法,总结出现在对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讲解线索基本清楚,不过比较平淡,没有设计比较有吸引力的问题,重点在向游客灌输知识,气氛一般。
第二组是比较活跃的叶成龙同学,选他的理由是他理解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比较大胆,有亲和力。这一解释同样让大家感到有趣。叶成龙的开场比较轻松,先为大家唱了首歌,调动了大家的气氛,然后简要交代行程。他比较有点子,先提问:“有谁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相关典故,说出者有奖。”呵呵,这下在下面当游客的同学可炸开了锅,纷纷举手,并大声问奖品是什么?气氛一度高涨,叶不慌不忙,说礼物就是为大家争取到更优惠的午餐,好啊,同学们就象模象样的开始说,叶觉得比较混乱,就点名让“游客”说,大家就像学者一样较了真,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都讲了出来,这下好了,不需要导游再多说了。叶成龙最后补充说,哇噻,你们太厉害了,我看来快要下岗了啊,呵呵,大家对景点了解真是详细,我就老老实实的为大家跑腿好了。同学们大笑,我觉得他很灵活,能随机应变。比较像专业导游。
第三组是徐月薇同学,女生就是不一样,首先用甜美的笑容拉近距离,欢迎辞致过,就介绍行程相关景点,重点游览石钟山,她先不直接说此山得名的原因,而是绘声绘色的介绍了石钟山的特点,主要是根据俞樾的《春在堂笔记》中关于山洞的描写和苏轼夜泊绝壁之下的环境描写,并告诫大家晚上去玩千万要有一定的胆量,而且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前往,逗的大家欢欣一笑。然后,根据介绍内容,她提问,谁能说出此山得名的原因,“游客们”就准确回答了,她又补充说明,其实此山的得名由来还是颇费一番周折呢,接着就介绍了《石钟山记》的相关内容,举出郦道元、李渤和苏轼俞樾的的观点,最后总结。她的讲解让大家耳目一新,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是何雨露同学,小组选她的理由是她文笔好,人也活泼大方。她也不负众望,向大家讲述了石钟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和一位大人物的关系,然后介绍了苏轼,并说明了他途经此山的原因,让大家了解了有关苏轼的身世典故,然后赞扬苏轼的勇敢质疑考察的精神,并遗憾的解释苏大学士也没有最终全面概括此山得名的原因,最后为大家补充介绍了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并提醒大家到景点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看看究竟与我们解释的观点是否一致。
把一节课完全交给学生,他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暗暗惊奇,我真的忽略了他们的实力,开始时我还担心他们会推脱不做呢,没有想到,他们合作完成的这样好。我综合评定,给了叶成龙所在的第二小组90分,第三组88分,第四组86分,第一组85分。我觉得他们的表现都很好,如果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测评,他们都是优秀的。在一天的时间内,他们通力合作,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很难得。我相信他们课下的合作一定很成功。
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互动,大家对课文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了。接下来就是我们一起把重点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归纳总结,并点评文章的特色。这些工作我是在第三课时完成的,在要求大家背诵最后一段时,基本上没有人皱眉头,我说利用晚自习时间默写此段,大家都满怀信心的开始等待了。
总结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课堂设计思路比较新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导游词的写作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文体写作,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促进了大家的合作,也减轻了学习的负担,降低了个体学习的难度,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合作中找到自信。
三:我自己敢于放手,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大家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
四:我没有抛弃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我及时带领学生落实知识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习目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
1、导语 :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 ,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对比阅读。)
附:板书设计
石钟山石窟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石钟山是石宝山南部的一座支峰,因山上有石像钟而得名,这里峭壁嶙峋,矗立着奇岩异石,被当地人称为“活不耐烦松”的扭松遍布于山间幽谷。
资料
石钟山石窟群共有16窟,其中石钟寺区有八窟,造像共139尊,人物造像线条细腻流畅,栩栩如生。有观音、如来、迦叶等,也有反映南诏王阁逻凤出巡时的情况,南诏五民牟导的雕像,还有高鼻深目的“波斯国人”,宽额、大鼻、阔嘴的印度人,在石钟寺石窟群的第一窟,供有一个女性生殖器作崇拜物,白族叫“阿盎白”,实属罕见。
石钟山石窟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云南最早的石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好,堪称民族文化的奇葩。1961年,该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 一个历史疑案
2、 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呢?其实这与它的名字有关。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的郦道元以为山的下部临水处有许多缝隙和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此山就会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而唐代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种说法涉及到溶洞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化学,因为碳酸盐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这些岩石被敲打时是会发出清越的声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这一观点。让我们先来熟悉下这些内容。
查找课文内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苏东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
学生找到: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苏东坡的说法吧。
3、 苏东坡的疑问
针对郦道元的说法,苏东坡质疑的是什么?
学生找到课文:“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针对李渤的观点,苏东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
学生找到课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看来,我们还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然后才能发表见解。还是让我们与苏东坡一起去做一次实地考察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 一次偶然的机会
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钟山。
学生找到课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 苏东坡的观点
a、 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学生找出为“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
第二种声音:学生找到“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那就是石钟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处,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石钟山分为上钟山和下钟山,上钟山在南边,滨临鄱阳湖,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下钟山在北边,滨临长江,面积为0。2平方公里。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两山之间湖水涌入长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况,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冰雪溶化,长江水位猛长,下游无法排泻汹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分析苏东坡当时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涨之时,所以风与水相吞吐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完全实际的情况。而且,夏季水急且汹涌,江水灌入湖中,则必定使两山之间的大石发出巨响,这分别就是“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
b、 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
先让学生找出两种声音与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关,学生应该找到“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涉及到《国语》与《左传》的一些记载。问题是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6、 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找出阴森恐怖的景物描写,学生当能找到“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 苏东坡的感慨
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苏东坡感慨良多。无论是鱼工水师还是士大夫,或者像郦道元一样的学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还是要亲自考察,所以,苏东坡不无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绝壁之下而得意,也因为得意而“叹郦元这简,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调查为他自己赢得了评说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 附言:苏东坡的不足
苏东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这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观点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9、 总结:本课的讲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语言和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学生课后反复诵读。
10、 作业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讨论。
“铛铛”——悠悠的石钟声依然响彻在我耳旁,我不由得想起那个令我流连忘返的仙境。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是一座集山、水、石为一体的江南园林,山上建筑朴素典雅。此处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界之地。登之其上,看长江涛涛,观鄱湖浩渺;泛舟于长江之上,嬉水于鄱湖之中。如此良辰美景,令苏轼亦为此倾倒,曾于月下泛舟,并为此倾倒,曾于月下泛舟,并为此题诗。今日终得有幸一见。
还未踏入其中,便已隐约听到钟声从山上传来。这钟声果然名不虚传,婉转中含着沉重,沉重中似乎包涵着轻快,钟声果然不同凡响。我心想:远观便有所不同,近观必定大有所获。
步入其中,用石板铺成的古道和两旁徐徐吹来的清风,便已让我醉了半分。我们快步来到了梅花厅的回行走廊。两旁的石壁上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如:屈原,苏轼…这些伟大的诗人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接下来是报慈禅林。曲折的`小径和池中的鱼儿让此处略显幽深,果真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石碑上的鲜红大字“莫杀俘虏”更是让我感觉到了佛家以慈悲为怀的博大精深。
往石钟山西北面走,便来到了忠烈祠。此处又名昭忠祠。此处原油太平军驻山抗清兵营房堡垒。失败后,曾国藩、彭王麟等奏请迁旨谕,于咸丰八年在原基建文昭祠,奉祀楚军阵亡将士。曾、彭均有文纪其事。门前两根大柱上写着“祠重春秋,名垂竹帛,光照日月,气壮山河”,据说是彭王麟亲手所刻。
接着我们来到了上渝亭。这是一座经过洗刷的建筑物,是乾隆年间由张作霖建立的,全亭质朴典雅,亭中立上渝碑,上有浮雕龙图案,因八角飞檐,所以又名八角亭。
我们继续前行,行走时一股若有若无的奇香吸引了我。我抬头一看,原来到了浣香别院,此地果真名副其实,木头里散发着的香气让整座别院香气冲天。整座别院既具有强烈的东方特色,又有些欧洲的高贵典雅,两者融合的恰到好处,使它整体令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不仅如此,还有紫云廊、石钟缘、太平楼等等。但这些都不是可以用我贫瘠的文字可以表达出来的,只有你亲自去感受,去发现。听,远方传来了悠悠的石钟声。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石钟山是我国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座著名的山峰,被誉为“东南第一峰”。我近日有幸登临此山,感受了它的壮美和神奇,深受启发。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体验,分享一下我的石钟山心得体会。
第一段:石钟山的壮观景色
登上石钟山之后,我被其壮观的景色所惊叹。远处的云海和绵延山脉构成了一幅雄奇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清晨和傍晚的时候,山上云雾缭绕,晨曦或余晖下的山峰更显得神秘而美丽。站在山顶观景台,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壮美。
第二段:石钟山的文化底蕴
石钟山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山峰。山上有许多古庙和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觉禅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唐朝,是石钟山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寺内的文化氛围浓厚,古老的建筑风格和僧人们的念经声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而山上的碑刻则记录了历代名人对石钟山的赞誉和描绘,更增添了山峰的文化内涵。
第三段:石钟山的神奇传说
石钟山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石钟”的传说。相传在山脉间有一座高耸而险峻的山峰,犹如一座巨大的钟,因此得名石钟山。关于这座“石钟”的起源和形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充斥着神奇和惊人的故事。这些传说使得石钟山更加神秘有趣,也让我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第四段:石钟山的挑战与收获
登临石钟山并非易事,需要克服许多险阻和困难。山路崎岖狭窄,鲜有扶手和护栏,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攀爬时还需要克服高山缺氧和体力透支等困难。然而,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当我成功登顶,俯瞰群山和云海时,我感到了无以言表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挑战与收获的感受让我更加坚强和勇敢。
第五段:石钟山给我带来的启发
登临石钟山给予我很多启发和思考。首先,我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山峰壮美,却需要我们保护山水环境,避免破坏。其次,攀登石钟山的过程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考验和提升,让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石钟山让我明白了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感恩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
总结:石钟山是一座壮丽而神奇的山峰,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前来探索。它的壮观景色、丰富文化底蕴、神奇传说以及攀登挑战与收获,都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钟山带给我启发的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更是对自我能力和珍惜感恩的思考。我相信,石钟山会继续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前来探索,感受自然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苏轼
[教学目标 ]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
a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
(2)( )
a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
c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
d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
a 则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
b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
c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
d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b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
2.是
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
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六.作业 :背诵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七.教学后记:
第 二 课 时
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
1.一部作品获奖,并不意味着作家从此便获得了成功。因为作品获奖与否,毕竟是一小部分人评选出来的。这一小部分评委的意见并不一定能代表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的认识。由于评委所处的位置的审美性,不可能不带着自我倾向。
2.作家不要把作品是否获奖看得太重。好作品永远是好作品,不优秀的想说优秀也没用。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3.获奖对作家而言无疑是一次最好的广告,在市俗人的眼里这种广告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也是暂时的。一个作家成功与否靠的是后劲,而不是昙花一现那么三两年。
4.艺术与生活是有距离的,只有作家和生活拉开了距离,才会有审美。也只有这样作家才能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有了这种可爱就有了创作的冲动。
5.作为一个作家,本着从生活出发,这种生活自然和自己的生活有关。然后是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这些要素足以构成小说的基本点,其表现出来的生活层面或深或浅,那就要看作家本人的道行了。
6.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感觉和感情都会有相通的地方,但肯定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这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自己小说独立存在的价值。
7.我一直认为文学创作是最后一片净土,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这最后一片净土其实也处在被娱乐化的状态之中。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以后可能特别火,导致了文学圈出现了浮躁的情绪,人们开始急功近利,或者说一种恶俗的炒作行为被引入文学创作,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发生。所以有良知的作家应该坚守住这块阵地,保持自己的清白。
8.不看书的话,一年两年没问题,三年五年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大脑是空的,尤其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讲,别人的思路,别人的创作会激发你的创作灵感,不是抄袭,而是让你看到别的角度。
9.有的人说我可以不读书,我广交社会也可以学习,但我觉得那是你直接感悟的东西,不是你的灵魂的感受,那永远是形而下的,只有读书你才会变成形而上。一个人没有形而上总是形而下,最后就变成行尸走肉,混同于我们的芸芸众生。
10.我之所以喜欢小说创作,是因为她的自由。她会让人在有限的生命经历中,感受到多种人生,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创作一部作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灵魂拷问的一次经历。一路写下来,人生就多了许多感受,生命就有了质量,这就是文学给予我们的。
11.文学创作是心灵的路程,实际经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经历。我们经常说,文章要有感而发,我们所发的是心灵史,她的苦难、拷问以及我们的快慰。在思索中体会心灵,在灵动中闪现出创作者的智慧。
12.纸媒体与网络媒体最大的不同是,阅读感官不一样。阅读纸媒体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阳光下,流水边;一杯茶,一支香烟,你可以慢慢地品,细细地读。网络是什么?匆匆地浏览,让人浮躁,生了同许多焦灼来。
13.只要人们还有精神需求,文化追求,文学以纸媒体传播的这种样式就不会消失。网络传媒取代不了书籍,更取代不了纯文学,正如行人与机动车一样,虽然都在前行,但应各有各的道。
15.不管写历史还是写当代,作品所呈现的当代性取决于一个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审视生活的视角。
16.人情、人性是永恒的,只要把人物的命运写到位,他符合某种文化环境内的行为规范,那么作品便是人性的,也是人情的。
17.作家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这份职业。这份职业让作家承载了多种情感和人性的拷问。所以说,作家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只要能让更多我的人幸福快乐,作家的幸与不幸也就是小事一桩了。
18.小说是电视剧不能替代的。小说像母体一样发酵,最后成长为现在的电视剧。小说和电视剧的基本区别是,小说以一种内省的方式挖空心思掘人性最深层;但电视剧它不可能往心里走,它往外部走。
19.作家要经历人间沧桑,洗尽铅华才会写出能流传于世的好作品。
20.我每写一部电视剧剧本都能累吐血,如果你没有大量的生活经历和阅历是写不出那种气势宏大的电视剧的。
21.一部剧的成功,编剧是至关重要的,就因为编剧是幕后工作者,在报酬上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2.现在文坛与影视联系这么密切,如果文坛也逐渐娱乐化,甚至低俗化,那么影视也没有希望了。
23.我有自己的精神操守,我想要写想写的东西,想抒发自己的情怀,我宣泄完了更多得到精神上的抚慰。我们那个时代很宁静,虽然我们物质上不充裕,但是我们精神上很丰富,很幸福。
24.我们审视生活时,并不是一味地审丑或审美,有时换一个角度,美与丑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石钟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名山。近日,我有幸登临石钟山,亲身感受到了这座山的壮丽和独特之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从山势、景色、文化、人文等方面进行介绍和体会。
石钟山属于丘陵山脉,地势较高,山峰错落有致。我刚开始爬山时,发现石钟山山势陡峭,山路蜿蜒盘旋,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毅力。但是当我登上山顶,鸟瞰山下的美景时,感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山顶呈现出一片平坦的广场,从广场四角可以俯瞰济南市的全景,视野极其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石钟山的景色十分优美,无论是山顶广场上悠闲垂钓的老人,还是山腰平台上休憩的游人,都在温馨的氛围中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山上的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尤其是春天,山谷中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山林间传来鸟儿的鸣叫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幽静的山谷为游客提供了一片清凉的避暑胜地。每到秋天,山腰的枫叶渐渐泛黄,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秋色画卷。而冬天,白雪皑皑的石钟山更是如诗如画,风光迷人。
石钟山是中国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多座寺庙,韩湘子寺、丈光寺等都是出了名的古刹。石钟山在古代被誉为“九华山之祖”,曾是佛教的黄金时代。古代名僧慧远、慧然等都曾在这里弘扬佛法。如今,石钟山依然是众多信徒朝拜的圣地,每年佛教节日吸引了大批香客和游客,为山上的佛教文化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登山过程中,我还结识了一些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他们大多数都是石钟山的忠实粉丝,对这座山充满了敬畏之情。他们中有的人信奉佛教,带着虔诚的心来此祈福;有的人则是因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这里寻找心灵的宁静。大家相互交流心得,分享登山的乐趣,使我意识到石钟山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净化,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放松和快乐。
总的来说,石钟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它壮丽的山势,优美的景色,悠久的文化底蕴还是热情好客的人文风情,都让我流连忘返。这次登山经历不仅让我锻炼了身体,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我相信,石钟山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在我生命的旅途中始终作为一个美好的回忆存在。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原文: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