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技巧和方法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进步和成就的关键,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和挑战。总结中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所总结的对象或事物。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总结写作中,实现个性化的创作。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文字、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强化符号意识,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游戏:糖果在哪只手。(1)“瞎”猜。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我姓缪,大家可以叫我缪老师,那咱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点“见面礼”,它们就藏在这两个盒子里,猜猜是什么。
(学生乱猜)(“肯定”这个词你们觉得妥不妥?“可能”“应该”这个词用得真好!)(2)“犹豫”猜。
生:红色是糖果,蓝色是橡皮。师:这是你的想法。
生:蓝色是橡皮,红色是糖果。师:你的想法又不同了。
生:一个盒子里装着橡皮和糖果,另一个里面没有。
师:也有可能。刚才说了三种情况,但还是不能确定,怎么办?(3)“确定”猜。
师:再提示一下:红色盒子里不是橡皮。生:红色盒子里是糖果,蓝色盒子里是橡皮。师:恭喜你,猜对了,糖果和橡皮就送给你!2.揭题。
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判断出来橡皮和糖果分别在哪个盒子里。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慢慢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推理)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二)探索新知
师:这3本书你认识吗?(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师:解答了吗?现在请和同桌说说你的答案,还要特别说说你是怎么推理出来的,开始!
师:我们集体交流的时间到!
现在,请其他同学放下手中的纸和笔,认真地看,仔细地听,我们要听出这位同学的智慧。
生:小红说:她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她拿的就是品德书,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
师:恩,说的真好!给他点掌声!那么你是怎样记录这个推理结果的呢?(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哦,直接用文字记录,还有这样的同学吗?你们真不错,都是推理小能手。
有不同的方法的吗?请这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他的思考过程。
师:你也是先确定小红吗?生:是的。师:所以把小红和语文连起来。
师:然后呢?(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我把小丽和品德连起来。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
大家发现了吗?他们的思考方式是一样的,但是连线这种记录方式更简单、清晰。这样记录的同学还有吗,请举手。你们是一个推理高手!老师喜欢你们在数学课堂上把复杂简单化。
表格法:
老师这儿还有种方法,你想知道吗?
我们先画好一个表格,然后在里面写好有哪几个人(小红、小丽、小刚),哪3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
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在语文书这里打钩,所以她拿的不可能是数学和品德,这里打叉,而小丽和小刚也不可能拿语文书,在这里打叉。看,通过一条数学信息我们能知道这么多。谁愿意上来当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下第二条数学信息呢? 你真勇敢!我们给他一点鼓励!
生:小丽拿的不是数学,我们可以在这里打叉,语文也打叉了,那么小丽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小刚拿的就不可能是品德书,所以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师:说得好不好!我们再次给他掌声!
可能现在我们还感觉不到表格法的优点,但在数据比较多、复杂的时候我们用表格法就能更好的理清我们的思路。如果这节课你能掌握表格法,你就非常了不起!
生:是从小红开始的。师:为什么从小红开始呢?
生:因为小红已经告诉我们她拿的是语文书。
师:哇,老师要对你们竖起大拇指!推理就是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关键信息。我们把这个关键信息圈起来。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信息? 生:有,小丽说他拿的不是数学书。
你们的思维真敏捷!推理就是先从关键的信息入手,再一步步地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小结:连线法和表格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巩固提升
师:刚才在推理的时候大家表现得都不错,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麦咭)。麦咭邀请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里玩,但在这之前我们得先闯过三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那我们出发吧!
第1关:
从图中寻找关键信息!几号是可以确定的?
老师再给一个提示,现在请你把推理过程写在本子上,可以写一写或画一画。师:先确定哪个?(绿色的是圆)
黄色的不是三角形,所以它是长方形。
剩下的红色的就是三角形。
师:你做对了吗?做对的同学给自己加颗星,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
第2关:
你能找到关键信息吗?(石头说:“我不是最后一名。” cindy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是我的成绩比石头的好。”)
这两句话很关键,你能推理出来他们各得了第几名吗?用你喜欢的方式做在本子上。做完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石头不是最后一名,cindy也不是最后一名,那可以确定什么?谁是最后一名?(天天)
所以石头和cindy就是第一名或第二名,那么谁是第一名呢?(cindy,因为她的成绩比石头的好,所以她是第一名。)第二名就是(石头)。
这一关你闯过了吗?再加颗星,现在我们要进入到终极挑战了。
终极挑战:
天天:我吃的是香蕉。kimi:我吃的不是梨。
石头:我吃的既不是苹果,也不是梨。
师:这一关可有点难度哦,在出现的信息比较多、复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看用怎样能推理出他们各吃了什么水果。
欢迎来到数学王国!这里面还有更多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四)全课总结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稍复杂的推理,老师相信,只要你们从关键信息出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利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二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自己生日的季节。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3、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4、比较、分析、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2、能对调查的时间做出合理的推断。
1、在小黑板上写出教材的“涂一涂”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备挂在黑板上使用。
2、日历
一、引入新课。
1、今天是几月几日?有今天过生日的同学吗?
3、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谁来说说?
我想知道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该怎么办呢?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同学们的出生季节。
(2)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统计的作用可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用统计呢?
四、布置作业
1、调查一下你们村里,有多少学生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2、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三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沟通符号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含义是相同的。)
二、根据平均分的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1.整体感知写法
2.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1)建立联系。
(2)沟通关系。
3.回顾对比,理清写法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2)竖式中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3)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
5.巩固表内除法竖式
三、对比反思,总结全课,积累经验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四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1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知道“倍”的含义。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看算式编题
3×8=24 28÷4=7
二、学习新知
1、摆小棒认识倍
第一行摆:2根
第二行摆:3个2根。
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数目是第一行的3倍。
第一行摆:4个圆
第二行摆:8个圆
8里面有(2)个4,
第二行的圆片数目是第一行的圆片数目的(2)倍。
8÷4=2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法?(除法)为什么?
一倍数就是每份有几个,倍数就是就是有几个这样的一倍数。也就是平均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三、练习(46页情景图)
1、鹅( )只 松鼠( )只 孔雀( ) 小猴( )小鸟( ) 小鸡( )
2、摆一摆,圈一圈,再填一填。
1)鹅是松鼠的几倍?
2)小鸡的数是松鼠的几倍?
谁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2?
3、说一说。每一题找出总数、一倍数。列式。说明算式的含义。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找准一倍数,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四、巩固练习
1、老鼠是猫的几倍?(猫是一倍数,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4 ,用除法计算。)
蜻蜓是蝴蝶的几倍?(蝴蝶是一倍数,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2、淘气的身高是机灵够的身高的几倍?
机灵狗的身高是一倍数,就是求9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3、天气调查。
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几倍?(雨天的天数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3)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五
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会正确使用刻度尺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直尺,铅笔、数学书。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是吗?
今天呀,奇思和妙想利用咱们所学的知识,也在忙着测量呢?(出示情景)
同学们快看看,奇思妙想在量什么呢?生:课桌
师:今天我们就和奇思妙想一起来研究:课桌有多长(出示课题并板书)
1、活动一:说一说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不同?
师:同学们奇思妙想是怎样测量的?他们的方法你看懂了吗?同桌说一说!
生1:奇思是用手量的,她量的结果是6拃长。
生2:妙想是用铅笔量的,他量的结果是4支铅笔长。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同学们她们的课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量的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师:同样的桌子,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小组交流,讨论。
2、活动二:认识厘米。
师:看来呀,用不同的东西量,不好交流,因此呢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通常呢人们统一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短。(1)认识刻度尺。
师:同学们尺子上都有什么呢?把你的尺子拿出来看一看,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师巡视)
师:同学们瞧,陈老师这里也有一把尺子,它是尺子的一部分,快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停留1分钟学生进行观察)——课件出示直尺。
师:谁来说一说,在尺上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看到尺子上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呢?我们看一下,(用课件演示数字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cm是表示厘米的意思,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当我们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师:谁还想说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到尺子上有0,
师:嗯,0在尺子的最左端,是吗?那它在尺子上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起点。
师:还有什么呢?
生:尺子上还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直线。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他发现了尺子上有很多长短不一的小线,我们看看,(课件演示)这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
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在尺子上能找到这么多的小秘密。表扬一下自己。
(2)介绍1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从刻度0到刻度1中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呢?生试说。
指名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发现什么了?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也就是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是吗?(课件演示1厘米的长度)
(3)体会1厘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试着用拇指和食指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生相互讨论,并做手势比画。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用手指比画1厘米的长度,有的大约是这么长,有的大约是这么长?究竟1厘米有多长呢?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1段1厘米长的'小棒,请同学们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老师发的小棒,再把小棒轻轻的抽出来,那么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师: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看你们的1厘米长度一样吗?生回答
(4)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师:同学们除了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之外,你还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是2厘米?从哪到哪是3厘米?赶快找一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找,并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生1:从0到2之间的长度是2厘米生2:从0到3之间的长度是3厘米
师:同学们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小组内说一说)
生回答: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这几厘米就有几个1厘米。
3、活动3:学生测量铅笔的长师:同学们写作业时都会用到什么呢?生:铅笔
师:没错,那你能估一估你的铅笔的长大约是几厘米吗?生回答(2位同学回答)
师:到底是几厘米呢,大家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量一量。
(这一环节,学生在测量的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和书中一样的错误的几种情况,教师组织孩子进行讨论。)
师总结:谁能说一说在测量铅笔的长度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板书)
4、活动4:说一说它们这样量对吗?
生:我发现第3副是错的,因为从1开始最后到6,应该是5厘米,从1到6中间有5个大格,应该是5厘米。
5、活动5:量一量,画一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怎样量和画的
师总结:孩子们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时,要注意什么呀?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一端要对准尺子的0刻度,并且要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三、挑战新知提升能力
(一)基础练习图
第1题:教师可让学生估计,再组织学生实际测量,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孩子的估测能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可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二)变式练习图
第3题:本题体现了学科整合,既可以学习测量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4题:做题时,教师要让生注意到积木的高度不同,组合摆放后就出现了不同的高度,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判断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的。
(三)拓展练习
第5题:此题是一道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货和体会吗?
生: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生:还知道了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
生:直尺上从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看来我们不但帮助我们学校解决了定做课桌的问题,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六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已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会了测量,但少数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与熟练。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三、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四、课堂小结
略。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多少个点子”,即课本第16、17页的内容。
1、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进一步巩固简洁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
3、引导学生盛情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1、教学重点:会用简洁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点子图、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现在在做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谁来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交流说一说)
那我们这节课就和淘气、笑笑一起玩一玩吧。(析书课题:有多少个点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图形写出简洁算式。
(1)让学生进一步说一就淘气和笑笑摆的点子图,以及如何根据点子图列出算式的。
(2)师摆一个点子图,让学生根据点子图列出算式。
师:我这里了有一个点子图,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点子吗?应该怎样列式呢?(课件出示点子图)
a、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b、全班汇报交流:
生1:5+5+5=15
生2:5×3=15或3×5=15
师:你能解释下你列出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汇报时适时的进行引导。
2、根据乘法算式写出图形的不同表示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熟练地帮老师数出了点子图上点子的数量,谢谢你们。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你们还大愿不愿帮老师这个忙吗?老师这里有一个乘法算式,你们能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这个算式吗?(出示:4×7)那就让我们快开始吧。,线段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1)学生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
3、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
(1)独立在点子图上圈画。
(2)全班汇报、展示。
2、课后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全班订正。
3、课后练一练第2题。
组内完成,教师巡视。
(四)回顾整理。
1、家有什么收获?
2、在这节课上的表示怎么样呢?组内相互评价一下吧。
有多少个点子
5+5+5=15
5×3=15或3×5=15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八
1.能在现实情境和平面图上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能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
3.能清楚地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上课前: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成语?谁来说一说?生踊跃发言。
一、先学探究:
老师知道一个成语:四面八方。
你知道四面是哪四面吗?(东、南、西、北)
出示例题的部分图(人民桥、超市、公园、体育场先不出现)
谁来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绘制平面图时,我们通常按照什么规定来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生答,师指。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指的是八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出现超市)提问: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东北面)为什么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
谁还会说一说的?
也就是说,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向。
(出现体育场和人民桥)提问:它们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
指名答。(学生汇报时,先问一问为什么,再出现“东南”、“西北”和“西南”字,如果学生说出如“北东”、“南西”这样的方向,也要先问一问为什么,然后教师纠正:南面和东面的中间也可以说是南东,但按习惯应该说东南,不说南东。)
在学校的周围有那么多的建筑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同桌相互说说它的位置。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2题
在生活中,在陌生的地方,怎样来辨认方向?(看太阳,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看北斗七星,有北斗七星的那一面是北面;看指南针)考一考大家有关指南针的知识:指南针的红色一端指向哪?(北面)白色一端指着哪?(南面)
这就是一个指南针的图,你能将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完整吗?打开书p2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名汇报,集体校对。说说是怎么填的。
介绍一些有关指南针的小知识。
小结: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和辉煌,祖国的未来要靠谁?所以,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开始努力,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2、“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小动物们刚刚参加完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现在要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在书上连一连。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让学生上台指一指。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4题
(出现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排列在一边。)有哪些水果?指名答。
这些水果都是种在水库的四周的,你能根据老师的提醒,帮它们找到各自种植
的地方吗?
师: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樱桃园在水库的东南面;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桃园在水库的北面;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
梨园就种在水库的这个方向,你知道梨园在水库的哪一面吗?
指名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轻松一下,来玩个游戏,你能很快画出棋子跳到什么地方吗?自己画一画。集体交流。
5、动手做
认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
请小朋友们面朝教室的北面站好,并让方向板上的北对着教室的北面。根据老师说的方向,指一指。
师:教室的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平面图中怎样记住这八个方向?实际生活中怎么辨认这八个方向?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九
课本第5—6页“分草莓”及“试一试”、“算一算”、·练一练”练习题.
本节课通过平均分数目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经历的试商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下面的认知基础,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对被除数数目较小的余数的除法,能较快的求出结果,并学会了竖式计算。这节课的重点是:当被除数稍大一些时,如火热借助惩罚口诀进行试商,这个问题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电脑课件,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余数要比除数小。
2、10÷5 16÷5 18÷5 20÷5 22÷5 25÷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完毕,引导学生对以上小题进行分类,并请学
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引导学生按余数的情况分成两类。
有余数的算式:( ) 没有余数的算式( )
二、探索新知
1、探索试商方法
课件出示课本第5页“分草莓”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指名口答。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课本第5页“试一试”。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页“练一练”的第1 ~ 5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
教材第18页的内容及第19页“练一练”的地1题。
1、通过回答与“可爱的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掌握已学过的口诀。
2、能利用口诀正确、熟练的计算。
3、渗透爱护动物的思想。
(一)复习
1、同桌互相背2、3、5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老师说口诀的上半句,学生说口诀的下半句。
(二)基本练习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8页的“连一连”。
(1)说图意。
(2)独立在小试卷上连线。
(3)汇报结果。大屏幕显示。
(4)看者这幅图,你知道什么?
2、多媒体出示含有两只小青蛙的两组题,即教材第18页“比一比”的画面。
老师:青蛙兄弟想过河去捉害虫,河里的每片荷片上都有一道乘法算式,于是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谁先到对岸。
说明:做完一组题就是到了对岸。
男生做左边的一组题。女生做右边的一组题。(学生做,老师巡视)
汇报、订正,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说口诀。
3、出示教材地18页的“算一算”。
老师:现在,我们帮青蛙妈妈算一算:每只青蛙吃9只害虫,3只青蛙共吃几只害虫?
(1)读题
(2)独立做
(3)汇报、订正。全作对的学生,老师可在大屏幕上出示微笑的青蛙妈妈以示鼓励。
4、小青蛙找家。
“有只小青蛙呀,去呀去找家,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发,小青蛙找到了家!”
多媒体随声音出示:
(三)思维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2、3、5的乘法口诀的联系,你有哪些收获?你的表现怎么样?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一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结合具体情景,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思想。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师:教师出示电池,问:“这是什么?”生回答师板书“电池”。
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过电池?
生:玩具车、钟表、遥控器……
生:扔掉了。
生:回收。
师:同学们,废电池的危害很大,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还会污染土壤、污染水……
一颗钮扣大小的废电池,污染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用水量。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补充板书课题:回收废电池)
二、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学校开展环保活动,这是二年级1——3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如下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1)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2)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3)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4)二班比三班少回收多少节?
(5)一班比二班多回收多少节?
(6)三个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
三、估算、计算结合,构建方法
1.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不进位)
师: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都很强,现在老师要看看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本节课我们重点解决加法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计算之前先来估计一下,一班和二班大约一共回收多少节?并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师:估计的`对不对呢,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122+77=
师:怎么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自己尝试算出得数后全班交流。
(1)画数线的方法。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列竖式计算。
师:与估算结果比较一下,计算出的准确结果与估计的结果接近吗?估算能起到帮我们检查计算结果的作用。
2.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位)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一班和三班大约一共回收多少节?
学生说出不同估计方法。
师:我们估计得准不准呢?算一算才知道。
列式:122+149=
学生先尝试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最后全班汇报。
3.比较异同,总结计算方法。
师:比较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1)都是加法;(2)列竖式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是进位加法。
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满十呢?
生: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一……
师:如果用一句话说明怎样进位,你会说吗?
生: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师:结合我们的计算,大家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环保小卫士(课本46页第3题。)
师:同学们,我们应当怎么做呢?让我们现在行动起来吧!回收废电池,争当环保小卫士。做对一道题,就回收到5节废电池,谁收集了20节废电池,就是我们班的环保小卫士。
245+172433+158166+329306+275
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算前先估算,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2.拓展练习
二年级一班、二班、三班都回收了废电池,我们二(5)班想不想回收?我们计划回收多少节?(数不超过200)自己标在课本的统计表上,再根据统计表提出一个和我们二(5)班有关的加法问题并解决。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回收废电池的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大家不但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还知道了废电池的危害。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废电池回收起来。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二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xxx
二次设计
一、课件导入。
小朋友什么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时,怎么判断售货阿姨找的钱是对的呢?
出示p56页挂图。提问学生在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探索新知
1、共同解决“应付多少元?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
指名列式:118+138=256(元)
138+118=256答:应付256元
这位同学算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反馈,用256减去118正好是138,所以是对的。
教师小结:这种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验算,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
2、解决“付给售货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
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新知运用
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7、58页“练一练”1~6题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课堂。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三
《7的乘法口诀》:
教科书第72页的内容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一、自主探索
1、引入
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图
教师:这是同学们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
教师:拼一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1个7是71×7=77×1=7一七得七
教师:拼两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或乘法口诀是什么?
教师继续完成相应板书。
教师:像这样,同学们能根据这7个图案试着编出其他的7的乘法口诀吗?
2、编制口诀
打开课本72页,尝试在书上填写。
3、全班交流
(1)汇报,并上黑板写
(2)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7的乘法口诀。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拼板的块数?相对应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为什么只能计算一道乘法式题?
二、记忆口诀
1、刚才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大家拍手齐读口诀,读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
教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句容易记?为什么?
教师讲述动画片中的情境,让学生寻找7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联想记忆口诀。
教师:看,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也能帮助我们联想到乘法口诀。
2、7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特点?
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
教师:为什么积依次多7?
让学生利用发现再次记忆口诀,之后再进行对口令的游戏。
三、灵活运用
1、看算式说口诀
7×3=7×5=7×6=3×7+7=
7×4=7×7=7×2=7×1=7×7-7=
2、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事物、现象和故事与7有关呢?
(1)算七星瓢虫身上的点。
(2)算诗的字数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本周经典诵读古诗,你们会背吗?学生齐背。
这里有7吗?你们知道诗中一共有多少个字吗?怎么想的?
教师:每句7个字,所以又叫“七言诗”。
教师:加上题目一共有几个字?怎样列式?
(3)编一编
1个矮人1顶帽,7个矮人7顶帽;
1个矮人2件衣,7个矮人件衣;
1个矮人3条裤,7个矮人()条裤;
1个矮人()双鞋,7个矮人()双鞋;
四、课堂总结(略)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四
1.掌握四位数中间和末尾同时有0、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
2.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敢于探索,在小组活动时能主动合作、积极思考的数学素养。
中间有0、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
算盘、课件。
一、先学探究
1.老师说,你们拨。
(1)8个千、2个百、1个十、6个一组成的数是()。
(2)3个千、4个百、2个十组成的数是()。
(3)5个千组成的数是()。
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没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面。
比较第(2)、(3)两题的数,你发现什么特点?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读出下面各数。
309、101、304、905
上面的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中间有0的时候怎么读。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
二、交流共享
出示教材例7.
请同学们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并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的。4个千怎样写?(写0占位)怎样读;6个十怎样写?怎样读?个位上没有怎样读写呢?(板书)
我们合起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老师说,你们拨:3个千、6个十
8个千、2个十
这两个数怎样读。
这个数合起来读作:七千零三。
老师说,你们拨。
5个千、8个一
2个千、3个一
小结: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是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是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用0占位。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如果让你把这三道题目进行分类的话,你准备怎样分?
第1幅图、第3幅图都是中间只有一个0的,我们读一个0.
第2幅图中间有两个0,我们也读一个0.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后师指名回答。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
在做这一道题时先来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
(1)我们读数时都是从最高位开始还是从最低位开始读的?
我们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开始写。四千在千位上写4,那有几个百?没有应该写几?2个十在十位上写2,8个一在个位上写8.
(2)谁来说一说第二幅图中的.数应该怎样写?
六千在千位上写6,几个百?怎么写?(0)几个十怎么写?(0)几个一?(在个位上写9)
(3)一万怎么写?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写数的时候一定要从最高位起,一个数位一个数位去写。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独立完成后,师指名问问是怎样想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说。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后师说: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指名汇报你发现的规律后完成这一题。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1.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哦0,末尾的0不读。
2.写数时,要从最高位想起,千位上是几就写几,百位上是几就写几,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五
1。在活动中发现人的身体上特有的规律。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感受用身体的某部分测量物体的普遍性,养成估测意识。
在活动中发现人的身体上特有的规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技能。
师:淘气有什么发现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教材第88页第一幅图。
生:淘气的妈妈告诉他拳头的一周和脚长差不多。
师:这是真的吗?太有趣了,让我们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测量进行验证吧。
学生合作测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原来真的是这样的。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秘密”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测量一下吧。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在教材第88页表格内。
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测量,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秘密”?
生1:我发现双臂平伸的长度和身高差不多。
生2:我发现一般头长的5倍就等于身高。
生3:我发现腰围是脖子一周长度的2倍。
……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测量、观察思考,发现“秘密”。
师:大家发现的“秘密”还真多啊!现在就读一读教材第89页《我的身体是一把尺子》,读完跟同学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主交流。
师:请借助刚才测量的步长,用步测的方法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然后用卷尺测量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比较的结果。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经历发现身体上秘密的过程,感受估测的价值。】
师:我们身体上有许多“尺子”。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先用我们身上的“尺子”估一估,再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补充、修正,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列式计算。
(考查知识点:乘法;能力要求:会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考查知识点:除法;能力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法计算。)
a类:7×4=28(厘米)
b类:81÷9=9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8页《对称》。
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多媒体,图片、剪刀、彩色纸。
一、看一看,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大自然里的童话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故事内容:在播放录像的过程中我边解说: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蝴蝶和蜻蜓发生了争执,都认为自己最漂亮,一朵小花给它们出主意:让它们一人分一半,组成的图形也许就是最漂亮的。
2、我让学生观察组合成的图形,发现和原来相比,并不漂亮。
3、师:像蝴蝶、蜻蜓那样,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就是对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称。(板书课题:对称)
4、举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对称对象,有的是人们受到这些对称现象的启发设计出的`许多具有对称美的东西。谁愿意来说一说?(红领巾、衣服、裤子、人……)
二、分一分,自主探索
1、过渡: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特地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你们瞧!
(出示:蝴蝶、杯子、青蛙、蜻蜓、钥匙、枫叶、菠萝、桃子图片)
2、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吗?你们想不想来分一分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3、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
4、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对折)刚才,你们通过折一折,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与同学说一说。
5、学生讨论发现,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三、找一找,提高认识
1、师: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有折痕)
2、教师演示,对折一只蝴蝶图形。
3、师:对称的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4、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
四、辨一辨,深化认识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它们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一会儿,它们出来的时候,如果你们认识它,就大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2、师(慢慢地贴上正方形、长方形、一般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图形)
3、师:在这么多老朋友里,有没有我们今天认识的轴对称图形呢?老师也你们准备了这些图形,请大家找一找里面的轴对称图形,折一折它们各自的对称轴,说一说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4、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5、学生汇报结果。
五、剪一剪,实践体验
1、师:刚才有同学问老师,桌子上的彩色纸和剪刀,有什么用呀?现在,我就告诉大家,老师要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师巡视,指导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六、说一说,拓展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这些对称的图形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包括建筑物)是对称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无论是从导入到探索新知,还是欣赏操作活动,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教学以播放录像激趣导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对蜻蜓等对称图形很熟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探究“对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折纸,人人经历剪的过程,发现了只有对折后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折纸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对称”的知识过程中,先让学生试着剪一剪,然后比较、演示,揭示“对称”的秘密,然后又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举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去感悟“两边大小一样”。
巩固应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学生举例说出了很多身边对称的物体,并指出了它们的对称轴,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七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探索小括号的作用及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教材中创设了“过河”的情境,通过需要几只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得到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玩吗?都是怎么去的?你们坐过船吗?有一些小朋友正要乘船出去玩呢!
(出示情境图:书中第17页图。)
教师行为:看看这幅图,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活动: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说完整。
(评析教师通过与学生亲切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读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独立探索
学生活动: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行为:关注学生参与情况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方法。
2.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活动: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比较、借鉴、反思。
3.全班交流
教师行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教师行为:看看这些不同的算式,你想说点什么吗?请与组内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
学生活动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反对,进行辩论。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讨论,给予适当点拨。
(评析教师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确定运算顺序后,产生请小括号来帮忙的内在需要。)
教师行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及读法。
4.探索出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活动:在本子上脱式计算(29+25)÷9。
教师行为:展示一名学生的书写,并请这名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是先算小括号里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先独立想一想,可以相互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评析这一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及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活动:选择一道题,脱式计算。
(四)实践活动
留意身边的、生活中能用到小括号的数学问题,想办法解决它,并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评析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去应用它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我结合“过河”这一情境,培养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本节课教学层次清楚,给学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全班交流以下算式的算法:a.29+25=54(人),54÷9=6(条);b.29+25÷9;c.(29+25)÷9;d.29÷9+25÷9,使学生探索出正确的运算顺序,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以及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八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有趣的图形或物体运动问题。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感受平移、旋转的特征,帮助学生积累平移和旋转的经验。
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资源利用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师: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华容道游戏板
学生: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认识平移)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认识旋转)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活动: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上下)
旋转(转动)
教学活动中,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力、有自己的的动手操作,也有小组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本课真正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新课标准要求“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十九
导语:下面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设计,希望能给各位老师带来帮助。
本册教材共安排五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10. 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难点:1、 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
2、 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4、时、分、秒的认识
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
不落人后。
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二年级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篇二十
学习内容: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学习过程: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
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
(3)学生开始购物。
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 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b、我想买5辆小汽车。
c、应付多少钱?
d、应付20元。
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12÷3=4(元) 4×5=20(元)
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
6、小组相互交流。
7、师生小结。
三、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