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总结,因为它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前进的基石。总结要具备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特点。这些范文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观点,相信会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启发。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外旅游消费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情势下,我国旅游业开始发展起来,而如何促使旅游业的的快速健康发展,如何做好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旅游景区的管理创新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几点改善意见,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旅游景区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吸引游客进行旅游的根本条件,也是我国通过旅游来进行创收的主要手段。
要想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景区能够有更好的收益,就必须要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
在管理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实践,才能更好的完成旅游景区管理工作。
在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说的管理创新,主要说的是通过组织、控制、指挥以及计划等方面的创新,来对旅游景区进行新的安排和组织,以此,来保证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能够有效的提高旅游景区的实际工作效率。
旅游景区整体运行的是否良好,和旅游景区的实际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旅游景区管理工作者所开展的组织、控制、指挥以及计划等方面工作,对于旅游景区的景点项目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在管理旅游景区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现代科学化管理手段,来更好地建立旅游景区的运行管理以及战略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来更好的促进旅游景区正常运行。
(一)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如果说从空间上对于一个旅游景区进行实际考察,必须要经历从概念信息到具体投入运行阶段。
如果说从时间上对于旅游景区进行考察,则必须要经历市场调查研究以及成本设计和市场开发等多个阶段。
所以,对于旅游景区创新管理来说,必须要使用新的方法和手段,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来建立起层层递进的创新机制。
所说的整体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局部管理创新一定要按照整体管理创新进行,低层次管理创新一定要按照高层次的管理创新。
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旅游景区的经营战略方向,来发挥好旅游景区的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好各个部分的创新优化的同时,必须要遵循从局部到整体以及从上到下的经营管理。
(二)开放性和目的性的原则。
旅游景区在进行创新管理时,一定要遵循开放性原则,旅游景区管理者必须要把工作的思路进行不断拓展和发散,要不断向先进的旅游景点进行学习和模仿,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当地旅游景区的发展。
在未来时间里,各个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会逐渐达成统一,共同进步。
此外,旅游景区的更好发展,是进行旅游景区创新管理的首要目标,也是旅游景区创新管理的重要任务。
旅游景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比如说旅游景区在提高景区的实际利润阶段,以及在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阶段等,对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目标,相应的服务产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旅游景区创新管理时,必须要遵循目的性原则。
(三)稳定性原则和突发性原则。
旅游景区的创新管理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应稳定的创新环境,这对于旅游景区的创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组织体系,减少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各种技术的有效应用,来促使各项工作都能朝着整体发展方向发展,以此促使每个发展阶段都能够实现均衡。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构想和新的方案,这种突破式的创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开展应用创新思维的具体工作,及时的结合信息反馈,来调整好整体的旅游景区管理工作。
(一)创新的管理工作思想。
我们都知道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推动一件事情的正常发展,而一个错误的观念则会阻碍一件事情正常的发展。
所以进行任何创新工作的前提,都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旅游景区的实际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对旅游景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旅游景区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来不断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不仅要考虑到游客的心理,也要考虑到当地政府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来构建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创新管理工作思想,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旅游景区正常发展。
游客来到旅游景区进行游玩,主要就是因为旅游景区的资源多样性以及环境多样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如果说旅游景区缺少了生态的多样性,那么就会降低游客游玩的兴趣。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在满足经济和游客审美的同时,要保证旅游景区的文化统一性和生态多样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旅游景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要保护好旅游景区的环境,就要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控制,来进行可持续发展,避免出现“吃祖上的饭,断子孙的路”的恶性循环出现。
在做好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必须要进行资源的合理优化,保护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开展以下工作进行实际维护。
比如说在旅游旺季的时候,限制游客的数量,为的是不会因为游客太多,而超过了旅游景区的实际承载力。
还可以暂时关闭旅游景点,提供一些复制品给游客,而把真品保护起来。
在游览区和重点文物之间设置相应的缓冲区,以此来有效的减少游客对文物的损坏。
还可以固定好参观游览路线,限定相应的价格等。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旅游景区管理措施,就可以很好的保护好旅游景区的环境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转变传统管理方式。
旅游景区的管理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管理手段的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景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最核心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而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
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管理手段,建立起本旅游景区独特的管理体系,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本景区的发展。
具体来说就要保证好景区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温馨和舒适。
旅游景区中的工作人员对于游客的细心服务,会使得游客产生一种温暖的感动,让游客玩得更加开心。
工作人员善意愉快的眼神交流,会使游客有一种放松的心情,使得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了旅游景区的高品质服务,增加了对旅游景区的好感。
这样不仅保证了游客的忠诚度,而且在游客回去之后,也会很好的宣传旅游景区,这就无形的为旅游景区做了免费宣传,这对于旅游景区获得好的市场形象,以及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的管理创新,不仅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同时对于管理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
要遵循旅游景区管理的原则,在做好景区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景区环境的保护,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来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景区为更多的游客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明新,姚国荣.旅游景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景区资源产权关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07).
[2]夏雨生,谷上礼,王杨.为旅游景区管理与发展培养大专技术人才[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01).
[3]刘志全.论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的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8(13).
[4]肖星,侯佩旭,李亚兵.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03).
[5]王惠静.试论旅游景区管理中的财产侵权类型及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01).
案例1、重庆市武隆天生三桥景区针对这个世界遗产地景区不缺乏游客,却面临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开发难点,由清华同衡设计院承担,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乃至观光电梯,都仔细布局开发,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其成功之处:一是聚焦亮点,突显遗产魅力;二是打造了一台演出,消灭暗点,丰富夜间活动;三是疏导热点,扩大景区容量。
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一是从规划到落地都应十分慎重。在遗产地的开发项目做多了,可能就做错了;不做项目,游客又不来。处理这对矛盾需要开发智慧,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二是开发的景区产品,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为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遗产地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案例2、广东白水寨景区这项目是位于广州近郊的4a级风景区,以落差428.5米的中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著称,备受珠三角市民青睐的生态休闲胜地。其成功之处:一是高水平策划与设计,突出标志景观吸引力;二是应对“蓝海”市场需求,开发多元产品;三是认真调查市场,找准区域市场空隙;四是着力旅游产业的上下整合,让旅行社输送客源。
该项目最早利用了一项关于该景区的游客问卷调查表明的缺乏吃、住等餐饮设施的研究报告,围绕吃住项目开始进行景区开发,具体做法有:一是立足广州市民及大众旅游市场,围绕温泉、吃住进行多元产品打造和组合。二是及时扩大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村民菜地观光与蔬菜采摘,开拓漂流项目。三是联合旅行社,通过“广之旅”的进入合作开发,带动了景区发展。使游客从开发前不到10万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万人,成为一个都市周边市场火爆的休闲观光景区。
摘要:旅游景区的资金管理涵盖范围很广,包括筹资、投资、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管理等很多方面。主要讨论景区的筹资、营业收入和利润管理。
一、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货币收入。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它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门票收入和提供各种服务(如导游服务、观光巴士服务等)所带来的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生产成果的货币表现。及时取得营业收入是补偿耗费、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实现利润、分配利润的必要条件。(1)营业收人的日常管理。一是合理定价,通过合理定价,能够保证企业在提供一定的商品和服务之后,取得合理的营业收入。二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包括做好营业收入预测、决策和预算。三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是指以营业收入为对象,对营业收入的发生、计算、取得、汇总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控制的基本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保证营业收入发生的合法性,即所有的收入都必须有合法的手续、依据和凭证及合法的管理程序和规定;二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完整性,即发生的所有各方面的收入都应一分不漏地收回;三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及时性,即所发生的营业收入应尽快入库。(2)价格管理。价值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转移价值)、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三个部分,用货币形式分别表现为物资耗费支出(即折旧费和材料费)、劳动报酬支出(即工资)、税金和利润。所以,产品的价格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
二、利润管理。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收入扣除全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为亏损),它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性质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值。企业的利润包括三部分: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销售利润又叫营业利润,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剩余的部分;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数额。目前,对于大多旅游景区企业来说,利润大部分来源于销售利润。
1.目标利润管理。
(1)量本利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商品销售额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动规律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做法:首先应在充分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商品销售量(销售额);其次进行边际利润率、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预测分析;最后进行测算。
(2)上加法。上加法就是企业根据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改善集体福利、增加投资分红等需要,匡算企业税后利润,倒算利润总额。
(3)因素综合预测法。就是按利润的组成内容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测算,再综合得到目标利润。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为:在基期利润水平的基础上,考虑计划期商品数量、价格、结构的变动以及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外收支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从而求得目标利润。
(4)利润增长比率法。针对稳定发展的企业,根据上年度达到的利润水平和过去若干年(通常为近两年)利润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和幅度,结合预测期可能发生的变动情况确定预计利润增长率,求得目标利润。
(5)财务比率法。根据利润同有关部门财务指标的比例关系,通过取得相关财务比率来预测未来某一时期的利润。其中常见的比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
2.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企业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章程,对所实现的净利润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利润分配各项目之间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净利润如何在分发给投资者和用于再投资这两方面进行分配。(1)利润分配的原则:依法分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盈亏自负原则。(2)利润分配的顺序。我国参照国际惯例,按交税一提留一分红的基本顺序规范了利润分配程序,并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定。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t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依法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规定的顺序分配。一是依法缴纳所得税。二是支付被没收的财务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三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指超过用所得税前的利润弥补亏损的法定期限后,仍未补足的亏损)。四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的50%时可不再提取。五是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按当年净利润的5%提取,主要用于职工住宅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六是提取任意公积金。股份公司的任意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决议提取和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及调整各年利润分配的波动,通过这种方法对投资者分利加以限制和调节。七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净利润扣除上述项目后,再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普通股分配的利润,若企业当年无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参考文献:
[1]方世敏,曹红春.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忻州师范学院学报[j].2009(2)。
第一条为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保护、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旅游景区,是**行政区域内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空间或地域。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保护、规划、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旅游景区管理坚持注重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营与服务、旅游者活动的指导和相关监督管理。
乡、场、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辖区内旅游景区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土资源、水利、环保、规划、建设、林业、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
第六条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对破坏旅游资源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控告的权利。
第七条旅游区及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八条开发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旅游区,应当经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旅游价值、环境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
第九条旅游区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取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十条在旅游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应当充分论证,合理布局;项目完工后,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禁止在旅游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项目;禁止在旅游景区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旅游景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单位在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前,必须将旅游景区项目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旅游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设施完好和清洁卫生,完善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害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景区风貌;
(三)盲目、重复建设,或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旅游景区项目及配套设施;
(四)在核心旅游景区内建设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与旅游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
第十五条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开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第三章管理与经营。
第十六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旅游景区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三)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制定景区管理制度;
(四)监督管理旅游景区经营者的旅游服务活动;
(五)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接受其投诉;
(六)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第十七条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合法经营,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旅游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国家规定应当具备岗位资格或职业资格的,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景区旅游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负责落实;
(六)负责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对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旅游、公安、安全生产的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在旅游景区从事经营和服务,不得有下列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与旅游者的合同或者约定;
(二)不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服务;
(三)强迫旅游者接受服务;
(四)对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作虚假的、引人误解的宣传;
(五)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
(六)出售假冒伪劣的商品;
(七)侵害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八)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旅游景区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遵守旅游景区安全、卫生等规定。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拒绝、阻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构成违反治安处罚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以暴力、威胁阻碍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使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由其所在的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东郊椰林风景区位于海南文昌东郊半岛上,东邻铜鼓岭旅游区,西连高隆湾旅游区。椰林面积3万多亩,素有“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子半文昌”之誉。独特的旅游资源,曾经使东郊椰林成为具有海滨椰林风光特色的名胜旅游区。,东郊椰林还一举击败其他景区,荣登“国家名片”,与古巴的巴拉德罗海滨共同成为《海滨风光》邮票的主图。
同样是背靠着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又为何也同样没能走出衰败窘境呢?百莱玛度假村是在东郊椰林最早成立的旅游企业,总投资4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开始没有几家景区酒店,这里的游人很多,生意非常好,不久很多商家都看到这里能赚钱,一拥而上,现在这里景区不像景区,村庄不像村庄,就这样败掉了。另外,据媒体报道:“早在1992年1月,文昌市政府就委托天津城乡规划设计院海南分院对东郊椰林进行规划:规划将东郊椰林分为热作田园景区、红树林名胜景区、椰林自然风景区、文化景区4大功能区。但在开发建设时,却出现无序招商引资,规划却‘束之高阁’”。规划没有履行,低层次开发是造成东郊椰林衰败的原因之一。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海南生态学专家毕华教授向记者指出,东郊椰林10公里长的海岸拥有近海珊瑚资源,本来是很好的吸引物,由于政府的管理失灵,把本应统一开发的椰林海岸,分成小块出卖,倒卖土地成风,根本没有人是在认真做景区,此外,对于珊瑚礁的保护不到位,附近居民炸珊瑚烧石灰,对环境的破坏极大,没有了美丽的珊瑚、成片的椰林,最终使东郊椰林失去了吸引力,走向了必然的没落。
摘要:通过对景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问题是由于景区开发不科学、危机管理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及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交流沟通度不够造成的。为了更好地管理景区危机,降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合理开发景区资源,提高对于危机的重视程度,完善应急预案,和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危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景区的健康发展。
由于景区危机具有突发性、危害性、急迫性等特征,从而使得危机的处理必须要科学及时,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危机所带来的损失,维护旅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旅游景区危机不仅包括自然灾害、个人极端组织的破坏活动而且还包括人为对景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破坏行为,从而给景区或者游客造成经济上、身体上的损失,影响旅游景点的正常化开放、运行,甚至危害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更有甚者会危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景区开发不科学。
由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大多数都是自然景色秀丽,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区。旅游景区的选址是一项非常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如果景区选址不合理,就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自然灾害从而危及景区的运行和来景区参观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也阻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但是有些景区却是以经济效率为最终的目的,没有很好地关注生态环境与景区开发之间的管理,对于旅游景区的管理方式也不科学,没有对景区开发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有的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效率,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景区周围的生态环境。
(二)景区危机管理意识不到位。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多条措施来加大力度保护景区文物,对名胜风景进行划区保护,但是由于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强,对于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和惩罚,有的景区只是对破坏者进行简单的口头说明和劝阻,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预防和制止这种破坏行为,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破坏之风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损坏了景区的相关设施,而且也损害了旅行者的形象,这些也是造成我国旅行者在外国旅游景点遭到歧视的一方面因素。
(三)景区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
目前我国很多的景区对于景区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做的还不够到位,纵使有些景区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分散滞留游客,平息游客的紧张情绪。而且有些景区对于应急预案的演练程度不够,从而使得在危机来临时,操作流程不熟悉,延误了危机营救的最佳时刻,由于危机的来临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对于时间和效率的要求程度较高,如果操作过程不熟练,很可能错失解决的最佳时机,从而加大了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四)景区与游客缺乏沟通。
由于很多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从而加大了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联系度,由于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使得景区对游客信息的了解度不够,造成在危机形成后,不能及时地联系到游客,从而更好地让游客避免或者减小危机所带的危害程度。而且由于景区信息的透明度不高,使得游客对于景区信息的了解度不够,当危机来临时,不能及时地与景区取得联系,及时得到救援和帮助,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性阻碍了景区危机的有效管理。
(一)科学开发景区资源。
在对景区进行开发之处,就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对景区周围的自然资源进行勘探调查,确保景区周围不会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比如说泥石流、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而且对于景区的开发要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不要一味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征集不同专家学者的意见,采取科学的评估方式对景区进行勘探、评估,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二)增强危机意识。
景区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于危机管理的重视成度,不断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景区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危机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管理景区的危机事件,加强对于危机事件处理方式方法、技巧的学习。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对于景区内的日常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还能够在日常的管理中发现一些景区内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早防范。
(三)完善应急预案。
由于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具有一定的案例和经验作为基础,所以,相关人员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充分利用原来的救援和解决经验,最好是能够采取不同人员的建议,比如说心理医生、武警官兵、警察、消防队员等,多方面征求建议,使得应急方案的制定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而且还要加大对应急预案的演练程度,从而加快解决事件的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四)提高沟通交流。
为了使得景区和游客之间更好地沟通交流,景区应该加强对于必要的公共信息的服务,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两者之间信息的透明有利于旅游者通过网络、微博、二维码、微信等渠道加强对景区的了解,从而减少危机的发生,也可以加强对景区信息的了解程度。在危机来临时,及时相互联系,从而减小危机带来的损害。
参考文献:
杨智鹏(1993-),男,云南昆明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学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生态旅游。
金刀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华蓥山的西南麓,是首批国家3a级旅游区,以峡谷幽壑、流水飞瀑、深潭湖泊为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金刀峡生态旅游资源对促进金刀峡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了金刀峡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金刀峡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解决金刀峡生态旅游开发的措施。
旨在为金刀峡生。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决策参考和依据。
随着重庆市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而同时对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人们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了。
人们开始前往一些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旅游,并意识到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金刀峡就推出了金刀峡生态旅游,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金刀峡自然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华蓥山西南麓,海拔825米。
相传金刀峡是因峡中有一把金刀,每当夜晚时分,金光闪闪照耀峡谷而得名。
景区是以上亿年的峡谷幽壑景观为主,以岩溶景观为辅,兼有大量地质上称作壶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绝景。
金刀峡地势雄伟,以峡着险、以水见秀、以岩称奇、以洞显幽。
金刀峡全长约6.2千米,分上下两段。
上段由于喀斯特地质作用,地面切割强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沟壑。
石壁如削、两山岈合,垂直高度超过百米。
上有古藤倒挂、下有潺潺流水。
下段由于流水侵蚀力的作用,有洞穴群生,潭潭相连,飞泉瀑布层层叠叠。
堪称全国之最的十里峡谷栈道,让人惊赞不已。
凭栈探幽,感悟那蕴藏于大自然山水之间的天地灵气。
被游客誉为“中国第一险峡”,“金刀归来不看峡”。
金刀峡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
金刀峡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于5月对外开放。
其内共有四十多个景点,主要有惊魂台、藏刀洞、悬天飞瀑、心形潭、一线天等,分局如图1所示。
图1金刀峡风景区示意图。
(一)触目惊心的惊魂台。
离金刀峡入口不远处的惊魂台,长5米,宽3米。
相传在解放战争时期,双枪老太婆派她队下十余人去解救被捕的共产党人,结果失败,被敌人围追至此,弹尽粮绝,他们一行十余人手挽手肩并肩跳下山崖,英勇救义,吓得敌人魂飞魄散,由此得名惊魂台。
站在台上举目远眺,峡谷俊俏的身姿,雄奇的造型呈现在游客眼前。
峰峦神奇,绝妙无比。
弥漫于山腰谷底的云雾,变幻莫测,时而涌若滚滚波涛,时而飘若缕缕游丝。
两边石壁如削,曲曲折折的栈道盘旋而下。
俯视峡谷,深不见底,阵阵凉意由脚底渗入直抵心房,头晕目眩,有摇摇欲坠之感。
(二)鬼斧神工的藏刀洞。
随着蜿蜒的栈道走到谷底,来到了藏刀洞。
四周绿荫环抱,树木茂盛,景色奇丽。
相传这就是大夏国将军张昆获得金刀之处。
藏刀洞是金刀峡景区内最具特色的洞穴之一,洞高50米,长45米,两侧悬崖峭壁。
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仿佛一把金刀高悬洞顶,刀光闪闪,寒气逼人。
靠近洞口,阵阵凉意随风袭来,向里望去,漆黑一片。
随栈道进入洞内,各种声音在耳朵边盘旋,有脚下有流水碰撞的声音,有从石缝中渗出的水滴落的噼啪声,偶尔有动物拍打翅膀发出的声音和游人踩踏栈道发出的唧唧声,让人觉得阴森恐怖。
两侧的石壁里时时会溢出惊奇异石,洞窟及崖壁里藏匿的东西仿佛是一只手臂突然伸出来拽住你,被吓出一身冷汗。
用手电筒环射四周,发现洞内钟乳石造型奇特,传说中的那柄刀鞘也在此,只是金刀早已不在。
(三)银河倒挂的流水飞瀑。
未见其瀑,先闻其声。
穿行在山间小道,声音忽远忽近,如丝如弦,聆听着这美妙的乐谱,用听觉去感悟瀑布的所在。
瀑高约150米,宽2米左右。
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据当地人讲,曾有一远方老道在此修炼多年,后得道成仙,在某个久雨初晴的正午,驾一道彩虹而去,留下此洞。
干旱时节,飞泉如银丝链串飘洒于天地之间,凉风拂过,泉水随风飘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点点滴滴甚似好看。
山雨过后,山洪入峡,泉如潮涌飞演直下,瀑布猛增达十余丈,瀑声震天动地,如百鼓齐鸣,气势磅礴,十分壮观,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绝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碧玉串珠的深潭绝景。
心形潭位于金刀峡出口处的峡段,是金刀峡众多深潭中最出色的一个。
它形如心形,静如明镜,绿如翡翠,它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绿,异常美丽。
直视潭底,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块却清晰可见,在阳光照射下,潭面波光粼粼,潭底碎石也化作了七彩石,随着粼粼碧波摇曳生姿。
(五)独具特色的地缝景观一线天在金刀峡最险要处,宽处不过3米,窄处不足0.5米,峡谷中深达40—50米的绝壁裂缝中有巨石相间,其状遥遥欲坠,令人心惊胆寒。
站在栈道上朝天空望去,感觉世界变得异常狭小拥挤,树木斜向上生长,插入空中,争先恐后般沐浴着阳光,呼吸着空气。
二、金刀峡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区位条件。
金刀峡位于重庆北碚区东北部,地处邻水、合川、渝北的交通要道。
该地距北部城区46公里,至重庆市中心87公里,至重庆国际机场57公里。
交通的发达为旅游者来金刀峡提供了方便。
金刀峡周边有以观光旅游为主的胜天湖风景区和缙云山,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北温泉,以红色旅游为主的华蓥山风景区,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偏岩古镇等发展较早、管理较完善的旅游风景区。
金刀峡生态旅游可与这些风景区联合起来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二)投资条件。
为了吸引各方投资,当地政府采取两年免征、三年减半的扶持策略,并把金刀峡的宣传工作纳入了全区的宣传重点,不但在各大报纸上刊登,网站上进行宣传,而且还在南充到成都公路的沿线设立路灯广告牌。
重庆绿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投资2800万元建设金刀峡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广西春熙置业有限公司将投资1.5亿元建设金刀峡春熙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重庆鑫豪有限责任公司将投资3000万元建设金刀峡农业特色养殖开发项目。
(三)建设施工条件。
在旅游交通方面,北碚区政府在修建了金刀峡旅游专线公路。
此外在位于朝天门广场的旅游客运总站设有每日往返的旅游专线车。
在景区的上口服务中心和下口服务中心都新修了停车场。
在景区内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采用的是人力抬滑竿的方式,以此来缓解游人徒步旅游的疲劳。
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给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并于在上口接待服务区修建了三星级金刀峡宾馆,同时修建了占地100亩的金刀峡综合服务区。
在景区管理方面,实施了景区净化、畅通和绿化工程,并单独在金刀峡镇成立了派出所。
在服务区的烧烤广场上,每周末都要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演出和大型的篝火晚会。
在旅游活动方面,开发商利用金刀峡拥有的风景优美,变化多端的天然地理环境,已多次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金刀峡溪降越野挑战赛。
论文2:浅议江西红色旅游营销战略的浅析。
随着国家倡导的“红色旅游”工程的正式启动,全国各地掀起了“红色旅游”的热潮。
江西作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应把握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这一契机,找准市场定位,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开发特色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塑造江西红色旅游的品牌形象,使红色旅游成为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蓬勃红火的旅游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零门票”公益性经营管理模式。
关键词:经营管理模式;市场化;公益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旅游,成了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同时,旅游业也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趋增长,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
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蓬勃红火的旅游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当前市场的背景下,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
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
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新模式。
一、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仁化县和韶关浈江区境内,总面积达290平方公里,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5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授予4a级旅游区,20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是地学专用名词“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也是国内已发现的580多处丹霞地貌中面积最大、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丹霞山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地貌发育过程、营力作用表现、自然环境和生态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分布区中是最为详尽深入的地区,其科研价值主要表现为丹霞山具有一组重要的标准地层(包括丹霞组和长坝组的丹霞山红色岩系)和典型的块状构造。
同时,丹霞山历史人文积淀也非常丰富。丹霞山是历代文人赋诗题咏、怀古忧今之地,唐韩愈、宋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在此挥毫题诗。现保留至今并有较大影响的寺庙有别传寺和锦石岩石窟寺。从女娲采石补天、舜帝南巡奏乐的传说到隋唐而下的宗教名山、众多的诗文、题记、摩崖石刻以及古山寨和洞穴岩墓群等文化景观无一不显示着丹霞山的深厚文化积淀。
投资4个多亿,曾经名噪一时、号称“中国第一个以热带和海洋”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公园、海口首个国家4a景区——海南热带海洋世界开业4年多后,从去年6月黯然关门休业至今。据记者了解,该公园位于海口市滨海西路,陆海面积共占地838亩,地处海口黄金海岸线。,北京天鸿集团看中了这片地段,向海口市政府提出投资开发建设的议题,当时,海口市没有一个真正有特色的主题公园,为此,海口市政府将热带海洋世界作为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给予大力扶持。
准确的主题定位、良好的位置、政策的支持为何没有留住景区的辉煌?海口市旅游局规划发展科科长文德林谈起此事无奈的说,当时,该项目规划通过政府部门审批,整个项目分两期开发,项目的核心部分在第二期,建水族馆、海底世界、海洋博物馆。在建成第一期工程后,考虑到开发商的实际情况,政府同意其先开业,边营业、边开发,滚动发展。从这就埋下了隐患。开发商建成第一期后,就对外开业,接待游客,因为园内有特色的景点不多,加上第二期项目迟迟未建成使用,这一主题公园失去了其最突出的主题,游客逐渐稀少,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杨哲昆教授分析说,海南是个海洋大省,好些资源都具备人造景点的基础,但要紧紧抓住海洋文化做文章。该项目最有看点的第二期工程迟迟没有竣工,而园内的景点还修了人工湖、观光塔等严重偏离了海洋主题的产品,游客看不到想看的东西,景区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逐渐失去游客。游客也普遍反映:花几十元门票看不到什么有特色的景点,热带海洋世界公园见不到海洋生物,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