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与我们学习和工作无关的琐事。如何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下面是一些详细的调查报告示例,供大家了解和分析市场状况。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系统为了达到企业的会计目标而设定的限制条件,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一问题上的研究结果,最后,通过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提出了完善和强化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后,证券市场发展迅速,逐步完善起来,而在证券所上市的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高低是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随着会计信息的不同,使用者决策时所受的影响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必须要求会计信息要有一定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高与低决定着使用者的决策判断是否正确。披露会计信息保证高质量一直是证券市场所达到的目标,所以确定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准确含义,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说非常重要。
会计信息就是企业的会计部门向社会大众公布的一种“产品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这个概念最早是在西方会计文献中出现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下过定义,该委员会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通过审查会计信息,采用各种标准让会计信息成为对大众有用的信息”。换句话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作为一个最基本、最一般的依据,是来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这种特征对会计信息具备什么样的质量标准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它对达到会计目标时的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也就是会计信息在披露时要成为对大众有用的信息,所以,应该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出发,通过上述的分析,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约束,它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另外,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又构成了会计预期目标和实际的目标之间的桥梁,这样的质量标准可以判断什么类型的会计信息才可以作为有用的信息,这个标准的要求首先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到使用会计信息者进行判断或决策。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成分是由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构成的,是在进行会计选择时应该达到的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财务报告的编制框架》中提出了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主要包括四个特征,也就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fasb和iasc构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都对质量的标准做了不同的规定,但是,在各自的约束条件中都具体体现出了成本效益的原则,是指在一项经济活动中进行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具体来说,当会计信息所能提供的收益高于获取这种会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时,这样的会计信息对决策者才是有价值的。
笔者认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应该借鉴上述的方式,将成本效益原则作为会计信息的参考因素。当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比如及时性与可靠性发生冲突之时,最终要以成本效益的原则来进行合适的取舍。
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没有突出会计原则的地位。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没有明显的框架体系,一些会计原则是根据会计信息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但并未将其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这就导致部分的会计原则的地位不明确,很难发挥作用。第二,目前符合国情且可操作性强的会计质量科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1997年之前,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在财务会计的实际操作方面的研究很少,根据会计准则这个基本的依据,应该在实际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实施起来,起到会计信息的应有作用。近几年我国的新兴企业大量增加,新型经济的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会计信息的披露就会出现一定的混乱,最终一定会影响到会计信息体系的质量。第三,会计目标不明确,跟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脱钩。会计目标其实就是企业的财务报告目标,同时会计目标又具有对会计准则的指导作用,并且进一步会指导会计的实际业务的作用。所以,我国务必要建立相关的权威性和详细的规定逐步完善会计信息特征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体系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不断补充会计法规的体系。会计信息质量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会计规范在制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会计法律规范的建设,逐步完善和加强我国的会计规范和信息质量体系,这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才能够得到实际的运用,信息质量也会提高很多。
第二,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的监督体系。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手段,建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体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因为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建立起来,保证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运行正常。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自我约束的制度,企业经营工作者要提高对监督的认识。会计监督体系包括财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机制、内部审计监督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应该做好会计信息的监督。
第三,借鉴国际经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该设置为多层次,第一层是总体质量特征,其实就是有用性;第二层是包含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性的主要质量特征;第三层是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公允性、完整性、前瞻性、重要性等。
参考文献:
[2]姜丽芹.试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13(30):150.
[3]陈丽.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0):82.
[4]和欢.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276.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和环境治理工作的落实都需要对相关企业逐一排查,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关、停、闭、改企业将直接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环境治理过程也是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调整的过程,具体而言主要涉及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2.1《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在《劳动合同法》中都有所规定,但实践中适用法律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2.1.1认识协商在劳动合同变更中的重要性。
2.1.2区分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两条并行线,虽然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都能使劳动关系消灭,但在通知程序和补偿金计算上仍有所区别。劳动合同的解除体现为意定性,无论是双方协商解除,还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单方提出解除都是其主观意思的表达,而劳动合同的终止则是因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使劳动关系归于消灭,其体现为法定性。
在实践层面两者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差别:一是通知程序方面,用人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须提前三十天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以此给予劳动者过渡准备期,而劳动合同的终止时用人单位无此义务;二是补偿金计算上,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用人单位都须支付补偿金,但劳动合同终止支付补偿金是从《劳动合同法》颁布即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而劳动合同解除则是从双方确立劳动关系起计算,因此2008年之前入职的职工,在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下获得的补偿金更多。[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终止的程序简单,而企业往往利用法律条文的`近似和模糊而扩大解释《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5款“提前解散”的情形,扩大劳动合同终止的适用。
对于该条款的准确适用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人单位“提前解散”应指企业主体资格的消灭,即解散的应具商事主体资格,而公司分支机构、分公司、办事处等不是商事主体,其撤销关闭不能适用本条款;第二,应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规衔接,解散决定的做出要符合《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解散事由和程序性规定;第三,因企业的解散属于企业自主经营问题,在劳动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法院不审查解散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仅审查解散的合法性,但对于解散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2.1.3正确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
环境治理退产能裁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了经济性裁员制度,对该制度的适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理解第41条第4款和第40条第3款的关系。该两款在表述上极其相似,第41条第4款为“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而第40条第3款则是“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两者是否存在差别?上述两条款同属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在法律性质上两者并不存在冲突。立法并没有对两者内涵解释,司法实践中企业搬迁、兼并、资产转移等均可视为符合上述情形,但从立法初衷来看,在适用的先后顺序上应当以第41条优先,即只要裁员数量符合经济性裁员制度要求,则应优先适用第41条第4款之规定。
第二,裁员程序应合法。相对于一般性的劳动合同解除,经济性裁员规定了两项特殊的程序,即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和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程序。首先,听取意见的对象可以是工会也可以是职工,实践中部分企业以向工会委员公开裁员方案来逃避向全体职工公开,应当注意听取意见的对象应具有一定的覆盖率和代表性;其次,“听取意见”的含义不明确,“听取意见”是否等于“同意”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工会或职工同意裁员是否是经济性裁员必要前提尚不能确定,但司法实践中鲜见作此要求。再次,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仅是备案,而不须获得许可。
第三,正确适用优先留用制度,平衡企业的经营自由和社会责任。第41条同时规定了优先留用人员,这是法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企业既是经济实体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应当承担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职责,因此对于服务期长,就业难度高的以及承担家庭抚养义务的职工应当优先留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优先留用的前提是“同等条件下”,因此在工龄、年龄、技术水平、再就业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后优先留用,这是对企业经营自由权的保障。
正确理解和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结合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对各情形下劳动关系变动正确定性。
2.2.1企业迁移。
为完成区域产业链建设,形成区域产业体系,部分重点企业由京津地区外迁至河北。企业迁移必然引起工作地点、工作岗位、薪酬等变化,这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若双方不能协商一致则应当适用第40条第3款解除劳动合同。
2.2.2企业破产、责令停产停业或提前解散。
对于高污染的“僵尸”企业,可能适用《破产法》进行破产清算,也可能环保行政部门依法责令停产、撤销或者企业依据公司章程、合伙协议等约定主动解散,上述情形都能引起用人单位主体的消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
2.2.3企业合并、分立。
环境治理产业升级,企业可能通过合并或分立实现转型。企业的合并、分立引起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吸收和分裂,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4条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若没有变动则无需重新签订,由新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这属于劳动合同的继承;若需要变更合同或裁员,则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或劳动合同的解除,人数符合法定要求的,则应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
2.2.4撤销分支机构或转让。
资产缩小生产经营规模环境治理要求相关行业减产,企业可能因此撤销分支机构,转卖部分资产,削减生产经营规模。企业撤销分公司、分厂、分店等分支机构并不是企业主体的消灭,因撤销分支机构而裁员不是劳动合同的终止,而是劳动合同的解除。企业转卖资产按具体转让方式法律定性有所差别,一种是单纯性资产转让,因出售部分资产而裁员,此等同于撤销分支机构,应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另一种是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即将劳动者与转让资产捆绑一起转让,这与企业的合并和分立相当,受让方应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的继承,若受让单位对工作岗位、薪酬待遇等有所调整,则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2.2.5产业升级、转产、改变经营方式环境治理下企业可能改变其经营内容或经营方式,由此可能引起工作岗位、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的变化,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若因此而批量裁员,则属于第41条第3款的情形,应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
3津冀环境治理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环境治理伴随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劳动关系的调整与重构的契机。坚持法治理念,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积极发挥工会、政府的作用,在变革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1以人为本,关注特殊职工的安置。
大型企业尤其是成立时间长、规模大的国有企业,职工人员结构复杂。在制定安置方案时除了要正确适用法律外,还要结合相关人员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部队复员人员、插队人员或外单位调入人员,在依据工龄计算补偿金时应考虑其工龄衔接问题。对于《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的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五类人员,在裁员时将其排除,在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下,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置,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于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应优先考虑适用内退制度,离岗待退,以基本退养费和补充退养费进行安置。
3.2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引入劳资协商制度。
纵观《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无论是劳动合同的变更还是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劳资双方是否能协商一致都是关键。环境治理中的劳动合同批量调整,企业要拿出具有说服力,能够被职工普遍认可的方案,这就要发挥工会作为职工代表组织的作用。首先,利用工会实现职工的知情权,企业可将调整方案报工会,由工会向职工传达并收集反馈意见。其次,引入劳资协商制度,在劳动行政部门的主持下工会作为职工代表与企业进行协商和谈判,通过协商职工在了解企业现状和困难情况下,可能适度放弃部分权益而形成替代性方案,如暂时降低冻结部分工资,征召自愿内退的人员替代裁员,有利于企业与职工达成利益共识共渡难关。最后,要发挥工会宣传作用,积极做好法制政策宣传工作,协助企业做好职工心理疏导,避免发生群体性劳资纠纷。
3.3加强政府监管职能,发挥职能部门的指导性作用。
目前法律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有明确规定的仅是在经济性裁员时有备案程序。备案不等于许可,但无需审批不等于无需审查,劳动行政部门作为管理机构应当监督指导企业裁员,通过备案程序审查经济性裁员的必要性以及安置方案、裁员程序的合法性,并针对存在问题对提供法制政策讲解与指导,将纠纷解决前置,在源头把关最大限度避免群体性劳资纠纷。
3.4利用地方性法规适度放宽法定条件。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规定过于刚性,在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中,可能加大企业安置职工的难度,如不论何种情形下劳动合同变更都必须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前提,又如在亏损情况下或企业。减产限产进行环保改造时,经济补偿金的支出对于企业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在相关法律修订前,可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对原有法律规定进行弹性调整,如在确保不影响职工的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放款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允许企业在严重亏损或生产经营调整等情况下,一定期间一定范围内调整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以促企业渡过难关。对于环境治理的“重灾区”行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可适度调整经济补偿金数额,确定保底年限,如十年,超出部分适度打折,以减轻企业负担。
参考文献。
[1]边丽娜.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和环境治理中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5(7):39.
[2]刘继承,供给侧改革《劳动合同法》要不要跟进,人力资源[j].2016(8):43.
[3]关怀,林嘉.劳动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摘要: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企业首先是考虑利益。由于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长时间的积累下环境问题出现了集中爆发趋势。对于石化工业而言,不仅面临着资源开采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开采必然会对已有环境造成破坏,如何将破坏降到最低,实现发展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是石化工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面向资源和环境的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展望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资源和环境;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展望。
石化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在新时期我国石化行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规模上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某些方面在世界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行业还有提升改进的空间。体现在产品结构与经济效益方面。需要企业继续努力。
1石化行业创新的方向。
(1)清洁油气生产工艺的创新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强,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油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油中重油成分也越来越高。常规工艺已经无法满足清洁油生产技术要求。基于此,新技术工艺重点在于提升油品的性质与重油转换的能力。
(2)催化材料与工艺集成新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集成会带来集成新石化催化技术。如中石化,以新催化材料研发为核心,集成工艺创新,技术创新方面有化学品芳烃,烯烃,绿色选择氧化。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二甲笨在医药,溶剂,农药方面都有广泛用途。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传统生产方法中,催化剂选择的是丝光沸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甲笨高选择性制备。制备出的新材料成功开发了新的`工艺技术。在工艺创新方面,有甲笨选择性歧化与面含歧化组合[1]。
(3)烯烃生产技术作为重要的大宗化学品,传统生产方法主要是催化裂解或者是蒸气裂解,其采用的原料主要是石油。而新的工艺则主要是碳四烯烃转化,合成气转化,甲醇转化等。其中裂解工艺是利用有酸性与独特选择性的分子作为催化剂,将炼厂中富含烯烃的产品选择性转化。
2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的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依赖于国外进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相应上升,供求不平衡性导致了对外依赖程度增大,对于国家安全十分不利。能源缺乏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要解决此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新的资源勘查力度,寻找规模大而质量优的新资源。
另一方面要从传统陆地资源向海洋资源方向发展。除过石油资源外,还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增强能源可替代性。从多个方面入手,减少能源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程度,从而保障国家安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可以考虑到煤化工技术。在煤化工行业已经取得并有一定发展成效的有煤制油,制烯烃,制天然气,煤制二甲醚及二乙醇等。与传统石化行业相比,煤化行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煤化行业要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到技术研发工作中,研发重点在于资源利用的效率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好,清洁绿色无污染其次是替代能源开发与利用,作为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发展与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其自身优势体现在质量好,清洁环保,高能效。我国天然气消费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所占的比例将会持续上升。除过天然气之外,页岩气生产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再者,需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如生物质化工。
生物质能优点体现在容易获取,存在较为普遍,清洁,可以循环利用。生物质能源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在部分国家生物质能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生物质能源经过了数十年发展,开发与利用的技术手段呈现出了多样化特征。但是就总体水平而言,不仅与发达国家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本来的开发水平就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技术商业化与成熟度还不够。国家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支持,政策,制度,资金,立法等,从多个方面来推动生物质能商业化发展。开发生物质能源并将其产业化,对于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有重要的作用[2]。绿化化工发展。石化行业存在高消耗与高排放的同时,技术创新速度也较快,发展潜力巨大。石化行业的发展未来重点在于环保方面,实现绿化石油化工的目标,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二者共同发展。要将污染从源头上消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将成本降下来,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于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事后要开展环境恢复工作,避免传统方式下,只开发不保护,以破坏换发展的方式。
3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面对着环境与资源两方面的挑战,对于石化工业而言,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朝着绿色无污染方面迈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技术作为绿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要从原料多无化方面来考虑,避免能源结构单一。在面对环境与资源问题上,需要多方合作,协同创新,从材料、产品、技术方面入手从而带动行业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谢在库;刘志成;王仰东.面向资源和环境的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展望[j].中国科学:化学,(09).
[2]陈东旭.面向资源和环境的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展望[j].化工管理,(29).
摘要:
信息时代企业竞争压力较大,为了保证企业长期稳固发展,内部管理与控制成为了企业面对挑战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内部控制包括企业信息安全控制,财务信息管理以及企业人员控制等几个方面。会计是财务控制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参与人之一,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稳定与安全。因此,本文首先探究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主要手段与原则,并进一步解读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有着积极互动的关系,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被现代企业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其核心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或者说股东和董事之间的信任关系。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基本理论。
会计信息是指企业所收集的有关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特征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而形成的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是在一定的准则下,真实、公允地反映一个公司经营成果的`资料。会计信息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进行决策,反映企业管理层经营管理责任履行情况,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有力保证,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潜在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有助于吸引资金,维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也有助于完善经理层的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公司治理是合约当事人(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工人、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依据法律和合约规定,对公司经营活动行使各自的权力,从静态上看,公司治理表现为公司决策权力的分配结构,从动态上看,公司治理表现为决策权力分配的调整过程。
会计信息通过其披露机制所提供的透明的信息促进公司治理的效率的提高,同时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改善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也可以避免因忽略会计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后果性,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屡禁不止的情况。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关系。
1.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会计信息系统处于公司治理这一制度环境下并受其影响,不同的公司治理环境下存在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取向,影响到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单从会计信息供应链来看,会计信息是从公司管理当局控制下的专业会计人员开始的,历经董事会、监事会、外部审计师,最终得以向公众披露。就逻辑顺序而言,会计人员提供会计信息,外部审计师提供审计意见,他们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源头。而实际上,若将会计信息供应链置于公司治理这一制度环境中,可以发现,符合一定质量的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当局、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的责任和作用密不可分。因此,公司治理的健全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信息的质量,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环境保证,要重塑会计诚信,就必须依靠公司治理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而不仅仅是依靠会计改革本身。
三、结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管理,会计信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在功能上具有协同一致性。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股权失衡,缺乏有效监管,致使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股权结构提高独立董事地位,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完善会计制度等方式,既利用会计信息来促进公司治理,又通过公司治理来积极引导会计信息,保证会计诚信,最终为企业的快速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主体层面上分析,我国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者的管理理念中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地位,在他们看来,内部控制是抽象而又不切实际的东西,获取经济效益才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本源。经笔者调查,绝大部分企业对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人员的安排、经费的投入等事项没有明确的计划和规划,还有一些企业因为内部控制需要消耗成本而放弃内部控制,以求增加短期效益。此外,作为参加内部控制的主体,企业的员工、管理层、治理层、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内部控制上又没有丰富的经验。
从客观层面上来讲,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对内部控制关键点的把握成为限制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大多都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领导和布局,导致企业内部很多单位职责划分不清、人员冗杂、效率低下,导致内部控制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若想内部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应该在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实施控制程序,而当前很多企业在关键点毫无作为,关键业务流程疏于控制,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在会计处理上,很多企业的会计报表由于会计处理的疏忽而丧失准确性,如果相关的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没能够发现会计处理上的疏忽或者重大错误,那么将会给公众带来很大的损失。贵州茅台曾经多次通过预收账款来调节和安排各期的收入,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并且其中层管理者的年薪经常发生巨大变化,这使得贵州茅台的会计信息质量令人堪忧。在实际的会计处理中,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很多企业都会通过会计核算方法、资产摊销方式、费用的超额抵扣来调节和操控利润,使得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许多企业对会计信息披露持有抵触情绪,在披露的过程中表现出披露信息不准确、披露不充分、披露态度不积极、披露的形式不规范等等问题。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的最基本要求,这也是会计信息披露应该遵守的原则,但是很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为了营造企业盈利的假象或者出于维护企业形象的目的而进行会计信息造假;当前我国很多企业也不能够完整而充分地公开相关法规规定的应该公开项目,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状况、投资项目的收益以及公司利润的形成情况都遮遮掩掩、避重就轻甚至背离.真实,大多数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都会大力宣扬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从而转移投资者和公众视线,掩盖其会计信息存在缺陷的地方。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尚处在强制披露阶段,很多公司将信息披露作为一种不得不承担的义务,在披露的过程中态度不主动、行为不积极,披露的财务信息只是为了敷衍而进行,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考虑到内部控制并不是唯一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为了更好地通过内部控制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引入公司的规模、财务会计核算特点、企业交易的形态以及作业类型作为关键的控制点,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1.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果。就我国的'情况而言,规模越大的公司其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在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上比较健全和正规,并且具有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相对来说比较重。所以,规模大的公司对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比规模小的公司要高得多,所以,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时,应该考虑公司规模的影响。
2.企业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些公司在会计信息处理上会违规操作,提高盈余,弄虚作假,尤其是在企业面临债务契约规定的条件时,会更有倾向通过会计造假来操纵利润、提高盈余,欺瞒债权人和公众。在实际的内部控制中,内部控制人员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来控制债务契约对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3.公司的声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声誉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完成企业的各项交易,并且能够良好地维持交易秩序。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公司连续两年严重亏损,经营业绩严重下滑,那么就应该给予这些公司特殊处理,给投资者和债权人一个提醒。这个时候,被特殊处理的企业为了提高经营业绩,改善企业声誉,显示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会产生操纵会计利润、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所以,对于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应该重点放在这些企业上。
4.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以及内部控制的重点都不尽相同。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那么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就不同,企业的战略和计划也不同,对于企业来说取得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也大相径庭,大众关注在企业的重点和方面也因行业的不同而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的要求也很具有很大差异。
在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一是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企业分配给任何一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资源都要考虑到效益问题,企业应该将有效资源发挥到最大效益的内部控制环节之上,使得内部控制发挥最大效益,这就需要企业找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二是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具有实用价值,企业所选择的控制指标应该能够评价会计信息质量,并反映内部控制效果,使得每一个选择的指标都能达到应有的效用,在具体选择过程中,根据《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覆盖范围,考虑指标的全面性和显著性的同时兼顾指标的现实可获得性和有用性。
参考文献:
[2]赵东方张莉:基于执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之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
所谓“倾销”,是指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倾销幅度”。发达国家输入我国市场的产品往往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尽管其价格可能高于国产产品,但仍会成为一些消费者优先选择的对象,对于按正常价值进口到我国的产品,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发展和提高国产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与之展开竞争,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现有的和未来潜在的巨大吸引力,有些外国厂商为了进入我国市场并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惜采取低于其本国市场价格或低于其在第三国的市场价格等低于正常价值的手段向我国市场倾销产品。这样就会造成我国相关企业缩小或失去国内市场,利润下降,开工不足,工人失业,甚至企业倒闭。
上市公司往往是我国相关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其所在的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市场份额,是外国企业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因而国外产品倾销行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可能受到的损害除了上述所描述的直接损失和后果外,还有以下潜在损害:
上市公司可能出现增长被剥夺,发展潜力受到抑制的侵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进口产品的倾销,上市公司本来具有拓展市场空间、增长产品销售从而使企业增值和发展的潜力。由于倾销的出现,即使上市公司仍能保持住原有的市场份额,表面上并没有坡,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推动了市场份额继续增长的机会。而对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广大股东来说,公司未来增值的潜力和发展的前景,是他们对公司是否报有信心的重要依据。
与倾销产品无直接竞争的产业及其上市公司也可能受到损害。有些产品虽然不直接与倾销产品形成竞争关系。但由于消费者受倾销产品低廉价格的吸引选择了倾销产品,因此就会减少或放弃对其他产品的消费,从而使这些企业遭受“殃及池鱼”之祸。对那些消费倾销有产品――把倾销产品作为原材料或零配件,生产加工制成品的企业来说,可能由于暂时的成本降低和利润增加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决策,盲目的扩大生产。一旦倾销停止,可能由此波及和影响到整个产业乃至整个国内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没有市场,安有利润。
证券投资收益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企业分配给股东的红利,其二是该企业股票在市场上的差价收入。这两种收入均基于企业已获得利润及获利潜力。而有利可获,则基于该企业的产品能以高于其成本的价格销售出去,并且现在和将来能够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
只要有国际经济和贸易往来,市场就是国际化的,生产企业绝不能将国内市场作为唯一市场,将国内同类产品作为唯一的竞争对手;消费者亦不能将某企业在国内同行业占居首位,就将其视为独占鳌头者。因为,进口的同类产品正在或将要挤占更多的国内市场份额。这就是十五大所倡导的要搞跨行业、跨国界大企业集团的意义所在。
对我国众多的上市公司来说,在市场趋于国际化的同时,股东和股本资金的来源也在趋于国际化。要想到国际市场上去筹措资金,其产品现在占有市场份额的`情况和发展的前景肯定是外国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出口产品倾销行为将会导致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产品出口国的投资者对倾销国的上市公司丧失信心,放弃投资选择或出售所持股票,引起股价下跌。对国内投资者来说也是一样。
有些上市公司的产品结构很单一,集中在一个行业的几种产品上,甚至以一、二种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些产品若受到外国产品倾销的压力,其所占市场份额递减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从而严重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倾销产品较好的质量和过低的价格会对上市公司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使国内企业以公平竞争方式开拓市场的努力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没有市场,安有利润?作为以扩张本国产业,占领国际市场为目的的倾销行为,对国内产业和股市的影响是直接的和巨大的,对此上市公司和广大股民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应从理性的法律角度客观地对待倾销问题。
运用反倾销的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打击竞争对手。
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依法在倾销幅度以内征收反倾销的惩罚性关税,以限制或排斥进口产品,保护本国相关产业。
(一)上市公司要依靠财力和其他优势,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收集和分析处理系统。
判断一种商品是否构成倾销,需要掌握确凿详实的国际国内市场资料。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我国《反倾销反补贴条例》的规定,一种商品倾销行为的成立由两方面构成:倾销的存在和实质损害的存在。确定倾销是否存在需要首先确定这种商品的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然后比较二者的差额,前者高于后者的,可确定倾销存在,高出的差额部分,为“倾销幅度”。而实质损害是否存在则要通过调查倾销产品的数量,倾销产品的价格,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倾销产品出口国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和库存等四个方面来确定。
上述一系列数据、标准和事项的判断、需要搜集、调查和分析国内外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上市公司只有依靠有效的情报信息处理系统,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进口产品的倾销行为,从而确定应对之策。
(二)遭到进口产品倾销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企业要联手协作,共御“外敌”
进口产品的倾销,损害的不仅是个别企业的利益,更是国内某一产业的利益。国际惯例和我国法律把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为认定倾销的一项重要标准。国内产业,是指国内相同或类似产品的全部生产者,或者其产量占国内相同或者类似产品全部产量大部分的生产者。依照国际惯例,当支持反倾销调查申请的国内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不足国内该类产品生产总量的25%时,不得提起反倾销调查。因此,遭到进口产品倾销的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之间要共同合作,通过行业协会或组织产业联盟协调行动,这样才能确保反倾销申请获得成功。
(三)反倾销措施对股市的影响。
对一项反倾销申请初步裁定倾销成立了,该产品将被征收临时反倾销或被要求提供保证或担保;最终裁定倾销成立的,将被征收长期(一般为五年)反倾销税。因此,反倾销调查程序的开始,将会成为利好消。
息,使该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上涨。一旦进口产品被裁定倾销成立,无疑会增强股民对该类上市公司的信息,刺激股民的投资欲望,从而带动一个甚至几个板块的股市行情上扬,使股民和上市公司均在反倾销行动中成为受益者。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核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作为企业竞争上风的核心资源的智力资本已逐渐地引进企业的治理战略之中,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关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同样给现代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它天生的活力和创新价值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模式,并且作为治理会计中1个新要素拓展了会计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1、知识经济下,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指以高技术产业为第1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的价值根本不再直接取决于物质资源、货币资本和硬件设备的数目、规模等,而是依靠于人才的聪明积累和创新,从而达到知识的转化和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的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1种潜伏的、wu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企业价值增值的非物质资源。有关智力资本的定义,先从2个智力资本等式来熟悉(智力资本=市场价值-帐面价值,企业=wu形资产智力资本),这能体现智力资本存在及能被界定和价值量化的本质。瑞典第1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是这样定义智力资本的:它是企业所拥有的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做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及跨文化技能等企业的集体知识。著名学者圣特。昂格提出,企业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借以获取逾额收益的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上风的源泉。1般地除知识产权资本外还包括人力资本、市场关系(顾客)资本、组织结构资本3个延伸部分,智力资本正是通过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整合推动企业发展,成为创造和实现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对智力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对于财务资本,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中所占比例更大。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稀缺理论,智力资本应该获得与财务资本共同参与分离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的同等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财务资本投资者总是以风险最小化原则进行投资转换,不断减少承担的风险;而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智力资本的专用性则日渐成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在企业经营治理中,两种资本的所有者间还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方的财务资本投资者控制代理人的最佳契约就是让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的部分剩余控制权。因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就自然地从“财务资本雇佣智力资本”的方式转变为“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合作”的方式。
由此可以说,智力资本即知识和聪明,将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作为智力资本载体的人才取代了资金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将成为发展知识经济不可缺少的最基本因素。美国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网景公司的发展奇迹,充分说明了人的聪明和创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核心作用与价值体现。
2、人力资本是治理会计中崭新的、能动的要素。
治理会计是为企业的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治理决策有用信息需要的会计。由于传统的本钱性经营模式,相应地传统治理会计通常是以本钱预算和控制为工具,夸大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仅运用企业内部已发生的财会数据和事件进行分析、提供决策信息,这种传统的治理会计模式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有效地进步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企业治理决策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治理理念应用于治理会计的理论实践,使治理会计冲破了财务会计信息支持的局限,充分结合和利用了企业内部和外部、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进步了会计信息的治理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作为真正反映企业价值的核心资产,以其活动性和自我增值积累的资本特性,充分发挥了人才或是人力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创造价值的作用。因而对于1个企业来说,有效地治理企业的智力资本更有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有效地治理企业智力资本就要做到对智力资本的有效量化评估。企业的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在通过1系列行为和活动后,转化为以资金形态存在的财务资本,终极体现为企业的利润。这为人才的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不容置疑,也存在被量化评估可行性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操纵中,智力资本中诸如客户关系、企业商誉等细分项目,由于其主观性而难以简单地将其价值划进资产负债表中。传统会计报表模式对资产价值数据化的客观要求,不适合智力资本的价值特性。因而,智力资本的引进将打破传统会计的核算模式。
现代治理会计要求其核算方法重视反映企业价值的创造形式、创造价值的人及相应的过程。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为治理会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为治理会计新要素,智力资本不仅应能够反映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还应反映智力资本的转换形式和应运趋势,所提供的智力资本的治理信息就必须是灵活、多样化的,包括数目与质量信息,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与动态信息,物质化与精神化信息等等(余绪婴,1998)。以智力资本为核心的治理会计是1个复杂的企业信息支持系统,将会对企业的决策、计划、控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3、智力资本的评估。
对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估是从产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1个重要“里程碑”(冯之浚,1998)。以资本为核心的治理会计的目标就是会计模式量化智力资本的价值,在企业治理中,提供智力资本的各种信息,进步智力资本治理质量,考核和评价智力资本的投资效果,以及企业利用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效率。(1)智力资本的评估模型―――导航仪模型(skandia对智力资本量化评估的最早实践是瑞典skandiaafs公司。1991年,该公司以客户、财务、流程、人力因素、更新与发展5方面为重点,对其智力资本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形成了智力资本评估和治理模型(图1),在实践中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智力资本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并通过智力资评价发现现存的题目,促进今后长远的发展。navigator)。
这种用于智力资本评估的导航仪模型是以企业价值增值为导向,设置1系列的指标来考核量化智力资本,揭示智力资本战略的、长远的影响。作为1种真正可行的智力资本量化评估系统,导航仪不仅反映了智力资本的存量,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智力资本的价值转换、增值及其原因,并能实施有效的监测功能。skandianavigator模型的建立是智力资本量化评估研究领域的1个重要里程碑。
(2)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价值逆向推导法。
智力资本在企业中创造的价值终极必然会经历实物(货币)形态来体现,它与财务资本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就形成了更广义的资金循环活动。资金流进智力资本的过程是财务资本转化为智力资本的过程,而智力资本的产出是资金流进企业,从而以财务资本形态存在的过程。1项新技术可以转化成新产品,进而给公司带来收益,顾客满足度、员工素质等因素终极影响到企业收进或本钱,并终极在相关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因此,对智力资本的全面评价应包含财务部分的内容,可借助部分财务指标实现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价。
企业的价值(这里主要是指企业的帐面价值)是由企业的不同工作项目或领域所创造的,这些项目在1定程度上与企业的智力资本存在着复杂的相应的因果关系价值链,其中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有单个的作用,也有共同的作用。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以其价值的货币形式来反映各个项目承载的价值及相应的比重,并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其中的关键性项目以建立与智力资本的对应评估关系,进而可由此逆向推导出智力资本的价值指数及其各部分的价值指数。
具体可以设计为,首先结合关键工作项目(keyworkproject)在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程度给予不同的经验权数或系数标准。关键项目受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直接影响(80%以上影响比例,影响比例的测算是依据当年各关键项目所涉及的职员的层次、数目、工作性质等因素)100%回进具体智力资本中;受间接影响的(35%―80%影响比例),分别以受影响比例回进相应的智力资本,最后计算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的价值指数和总的价值指数。如:某企业的企业价值中的93%与智力资本有1定程度的关联,假定由4个关键工作项目分别按2.6、3.4、1.3、2.0的比例承载这部分企业价值,并按关键工作项目在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程度分别给予1.44、1.0、1.7、2.1的权数(图2),则各关键项目受智力资本影响程度测算如下:
市场关系资本价值指数=2.61.446.02.02.14.4=40.94。
组织结构资本价值指数=2.61.443.5=13.10。
智力资本价值指数=51.1640.9413.10=105.20。
则可以说,相对于该企业帐面财务价值,105.20的智力资本价值指标是相当的。
智力资本的价值指数是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数据信息,可以作为企业战略治理中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不同年度的智力资本的存量变动进行智力资本的流量分析。从资本的循环转化的方向而言包括3个方面:1是智力资本向财务资本转化的价值分析,可评价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及效率;2是财务资本向智力资本转化的价值分析,可评价智力资本的投资绩效和效率;3是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间转化的增减变化分析,可在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资本预警信号。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治理会计是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信息支持,必须能有效为企业提供战略化指导,既要充分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又能及时地指明企业存在的缺点不足,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作为企业治理中新的活跃因素,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信息将进1步增强企业治理会计的“评估”作用和“导航”作用,更加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2]刘岳轻。人力资本评估方法探析[j].财务月刊,2000,(4):27.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治理中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应当十分注重会计系统的环境因素、管理制度的创新及会计信息所具有的内在性质。为此,要对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公司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
一是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治理当中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激励出资人,如何约束经理人员,让其能够尽可能地认真经营,从而实现其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从而增加管理所具有的透明度,实现控制代理成本与防止内部人控制之目的。
二是要完善企业ceo与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ceo与执行董事的报酬怎样才能与公司绩效相匹配,以达到最佳激励效果,这是公司制度建设受到高度瞩目的重要课题。一般人都会觉得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当以会计盈余作为基础,而长期激励则是以市场价值作为基础。因此,会计盈余计量自然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三是提高公司董事会的有效性,以推进其自身股东责任的实现。在公司治理的实务当中,董事会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真正实现对股东负责的目标,保障公司目标的全面实现,董事会成员一定要全力推动企业的全面成功,并努力成为积极参与者与重要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较大程度上需要有效会计信息。
二、公司治理中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公司治理中的管理会计主要有如下作用:一是能够提高董事会的有效性及提高股东责任的履行率在公司治理的实际事务当中董事会成员一定能推动公司的全面成功,从而成为积极参与者与各项重要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类参与在极大程度上依靠有效管理会计信息。二是能够促进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依据企业契约理论,企业系全部利益主体多缔结的契约,因而公司的奋斗目标不应当只是限制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三是有助于对董事会与监事会进行业绩评价。对董事会与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主要是对其自身活动具有有效性的评价,而不是用来判断企业业务决策的有效性,所以这种评估并不是以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的,而是立足于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开展评估。
三、实现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传统意义上的责任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的,具备了以分权管理为前提条件,以责任中心为主要内容,运用会计信息以反映经济责任和建立以激励机制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其主要内容是对企业内部的各责任单位所承担的责任作出控制、考核和评价,包括建立责任中心、制订责任预算、设立追踪系统、开展反馈控制等等。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股东把资本的控制权与决策权均交给了企业董事会,而董事会又把经营管理权交给了下面的经理层,经理层则又将一部分经营管理权交给了分公司或者事业部,这一层层委托的代理关系不仅意味着对权利进行的分割,而且还意味着对经营管理责任进行的分解。为准确评价各个层次经营责任是否得到了合理履行,就一定要对各个层次的经营业绩作出公正而准确的计量。
一是对责任中心进行扩展。扩展之后,责任中心的最高层次不再是各个分公司或者事业部,而是继续向上扩展到了经理层、董事会及股东。责任中心是一个权责利进行有效结合的内部单位,传统意义上的责任中心主要可以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及投资中心,这一分类标准是以各责任中心能够控制的权限为标准的。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等都是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心,而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的可控权利则是各不相同的,绝对不能简单地依据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与投资中心等类型作出分类。之所以把股东单独作为一个责任层次,最重要的是为了约束企业控股股东的行为。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最高权利机关,是一种决策的中心,而经理层则是执行具体进行经营管理的机构,可以说是一个经营中心,对其考核的指标也应需要依据可控性的原则开展设计。
二是责任预算的扩展与报酬计划的落实。责任预算作为是责任考核执行的标准,而报酬计划则是对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责任考核作为责任会计的活的灵魂,应当加强责任考核,一定要预先明确考核的标准与奖惩的标准,所以可以看出责任预算和计划的重要意义。传统意义上的责任会计预算主要是按照公司的全面预算作出分解和编制的。那么,和公司治理适应的责任预算要怎样进行制定呢?为此,一定要确定公司治理的总目标到底是什么。股东至上治理模式主要是以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只考虑为股东利益服务,而共同利益治理模式则是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坚持为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在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理模式之下,因为公司治理的总体目标有所不同,所以责任预算的总体目标也就不尽相同,故而计量的具体指标也会存在差异。
四、结语。
总的来说,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相互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公司内部治理的加强与外部治理的合理化导致了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巨大需求。公司治理中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促使企业财务工作者和研究者不断对管理会计进行完善和创新,而管理会计的持续更新与变化,十分有利于健全完善公司治理,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往复和互相制约的系统。开展公司治理不能仅仅考虑到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那部分信息,还应当着重考虑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相应信息。唯有将以上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会有利于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淑琨.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颜敏.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创新研究[j].经济经纬,2002。
盈余治理是指企业的治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或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会计准则答应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条件,通过会计估计的公道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等方法来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公道避税等目的。适度的盈余治理是一个公司的财务治理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治理当局治理水平的体现,但滥用盈余治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新准则的颁布使得传统的盈余手段受到限制,对利润的操纵行为有制约作用,进步了盈余数据信息质量。
二、新准则对盈余治理的限制。
1.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均匀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本钱,取消了原来存货发出时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规定,使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所有企业确当期存货用度,都以客观的历史本钱反映,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后进先出法在存货发出计价时,是使用最后一次购进的原材料价格计算发出材料本钱。先进先出法则是使用最开始购进的原材料价格来计算发出材料本钱。在两种同时可供选择的计价方法下,当原材料价格下跌时,企业就会采用后进先出法扩至公司的利润;当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改用先进先出法,以此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进步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
2.部分资产的减值预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运用资产减值预备的计提和冲回,达到操纵企业利润的目的,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长期投资减值预备”、“固定资产减值预备”、“在建工程减值预备”和“无形资产减值预备”等,计提后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内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一规定遏制了企业利用减值预备的计提和冲回在各会计期间之间调节盈余的企图。
3.扩大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经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转为侧重实体理论。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衡量标准是基于实质上的“控制”而不再是股权比例。母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应纳进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这一变革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使得合并报表是对企业团体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反映,使企业无法采用以股权比例分离子公司的手段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中剔除来粉饰企业团体整体业绩。
4.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进行合并时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也不形成商誉,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操纵利润。
三、新准则下盈余治理的空间。
1.新准则有条件地引进了公允价值计属性,使企业盈余治理弹性增强。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引进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现阶段我国并不完全具备采用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并且资产评估市场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认显然很难公允。
2.新准则扩大了借款用度资本化的范围,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途径。
一是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原来仅为答应资本化的只有固定资产,而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这就既包括了固定资产,也包括了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原来仅为专门借款,现在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根据规定,假如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答应资本化。
3.资产减值预备制度的局限性给盈余治理提供了机会。
新会计准则体系扩大了减值使用范围。应当计提减值预备的不仅局限于原先的八项资产、存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资产、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均应在会计期末判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计减值预备。
4.新准则为企业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提供可能。
与旧规范债务重组收益计进资本公积不同,新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进当期收益,进进利润表。在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或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债务重组,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宽免,企业都将会获得利润,财务状况可能会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换进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进资产的本钱,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5.无形资产开发用度处理为企业的盈余治理提供了方便。
旧规范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全部计进治理用度,新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进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确以为无形资产。尽管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了定义区分。但是,在实际操纵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较大,很难明确区分研究和开发的阶段,各企业可以利用研发支出用度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的划分操纵利润,达到盈余治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
[2]屈欢,杨世勇.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赢余治理的影响.会计之友.,(6)下.
[3]汪立,李小晗.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治理及其审计要点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1).
[4]郭长慧.从新会计准则看企业盈余治理.河南贸易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7).
[5]李晶波,蒋昌稳.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治理的影响.中国工会财会.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