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大全(22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有效地实现目标。尽量避免过多的干扰,保持专注和执行力。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计划是不可或缺的,下面是一份关于计划的范文,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一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搞笑,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用心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潜质。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带给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忙学生明白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善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方一些资料: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资料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资料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资料,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务必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资料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一样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明白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好处,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联,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联。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联、户外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忙下,初步学会选取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用心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明白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就应思考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搞笑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二
我校一年级小学生进入一年级学习之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幼儿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1、数与代数:认识20以内的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空间与图形: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统计与概率: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物体的简单分类;象形统计图;简易统计表。
4、实践与综合应用:有趣的拼搭,丰收的果园,愉快的周末。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减一位数;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的相应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并能正确识别;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
(3)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
2、数学思想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况探索一位数加、减的算法。
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况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用分析或计算的方法表达解决总是的过程与结果。(2)能对简单的几休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实际情况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学会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
(3)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经过独立思考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三
为了切实做好开学复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 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实现本学期数学课程教学 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根据《xxx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 求,帮助学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教育教学衔接,保 障春季学期教学时间,确保完成本学期小一数学教学任务、 和教学质量。
1.梳理笔记作业。要梳理线上课程的听课笔记、学生 的 作业情况,尤其是作业中的错题,充分了解学生的线上 学习情况。
2.单元测试。开学要基于教材目标与学生学情,对每 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方式可以是纸笔测试与口头测 试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
3.设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与学 习需求。
根据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一份科学 理的教学计划。如哪些内容要重新让学生体验理解?哪些 内 容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需要查漏补缺?对于学生已经 掌 握的知识点,怎么展开复习?总上所述,安排以下几种 课型:
1.理解体验课。一是体验不深刻,让学生再次体验, 比 如100以内的进步加法和退位减法,需要引导学生摆小 棒,真正让学生体会算理。二是理解不深入,要设计活动 加深理 解。如第五单元,人民币的单复名数之间的互化等。
2.查漏补缺课。有些内容学生错误率较高,有些线上 学 习的局限性,学生接受新知比较难得知识点,这些内容 要查漏补缺。
3.单元整合课。学过的单元,鼓励学生自己去整理, 加深学生对一个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联系。
线上教学,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不同学校、 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学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些学过的 课, 怎么上?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备课来展 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 合前面 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有关联的知识,加深 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学生学得不好,原因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是因为学 习 态度问题,没有在线认真听课;
有些学生接受能力慢, 认真 听了,听不懂;
还有部分听不懂的 学生,就要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线上学习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 约束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 性。另外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以及不利 于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 开展线下 教学的障碍。所以恢复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班 级学习氛围、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学 习状态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同桌互助、比一比, 小组合作等学习 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 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减法、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2课时
教学内容课时
一、减法8课时
二、认识图形3课时
三、认数10课时
我们认识的数1课时
四、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2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六、加法和减法(二)8课时
假日小队1课时
七、统计2课时
八、期末复习4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五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no:1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1、练习十的1t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no2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p5847t)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酸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80+1020+5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六
一(1)班有学生47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
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
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七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1、数一数
2、比一比
3、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
5、分类
6、11—20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数学乐园
10、我们的校园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七、教学进度:应集体生活,将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八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
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六单元“加与减
1 / 5
(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2 / 5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 / 5
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及时进行学习水平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52月12日报道2月13日正式上课 22.20—2.25加与减(一)5
4 / 5
5 / 5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九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一班44人,二班42人。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1、理解并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5、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8、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9、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10、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景,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习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教师应创造性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1、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逛公园(共计8课时)
第二单元下雨了(共计3课时)
第三单元丰收了智慧广场(共计7课时)
第四单元农夫与牧童趣味拼摆(共计3课时)
第五单元绿色行动(共计10课时)
第六单元小小存钱罐(共计3课时)
第七单元大海边智慧广场(共计15课时)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共计5课时)
第九单元我换牙了(共计3课时)
第十单元儿童乐园(共计8课时)
2、教学进度
第1周3、5——3、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p2—5
第2周3、9——3、1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p6—13
第3周3、16——3、2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钟表p14—22
第4周3、23——3、27 100以内数的认识p23—31
第5周3、30——4、3 100以内数的认识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32—36
第6周4、7——4、10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p37—43
第7周4、13——4、17 100以内加减法一p44—51
第8周4、20——4、24 100以内加减法一、单元检测p52—56
第9周4、27——4、30人民币的认识p57—62
第10周5、4——5、8期中检测、100以内加减法二p63—67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
本年级一(5)班共有同学们4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同学们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同学们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同学们,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同学们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同学们数学思维品质,使同学们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 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同学们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同学们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同学们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同学们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同学们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同学们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同学们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同学们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重视以同学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同学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们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同学们的方法。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7.重视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课时安排:
一、 生活中数…………………………………… 8课时
二、 观察与测量………………………………… 6课时
三、 加与减(一)……………………………… 15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 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
五、 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 购物………………………………… 6课时
七、 加与减(三)………………………………… 10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 统计………………………………… 3 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一
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时内容重点、难点
第2周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5周(9月月考、国庆放假)
第10周期中复习及考试分章归纳复习+1套模拟测试
第11周任意角和弧度制
第12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第17周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19周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期末复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二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效益为突破口,认真进行教育活动。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9人,女生20人,男生29人,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目前,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小学生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还有个别孩子未能脱离幼儿园时的习惯,如上课坐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小动作不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班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级中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二. 教材分析
本册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注重幼小衔接,做到平稳过渡。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体系:充分加强整合,体现综合性。
2.教材安排: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体现科学性。
3.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性。
4.教材呈现:富有新意和亲和力,体现导学性。
5.教材设计:注重广泛运用,体现开放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明快活泼、童趣十足;其中匠心独特和理念超前。人教版的实验教材,是构筑在人教多年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经验积蓄的基础上,又在领会和悟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髓中实现了突破。她是小学语文教材坚守与突破、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产物,因而也是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的结晶。她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拼音编排的多样化,将学拼音、学汉字、读韵文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汉语拼音是一个辅助系统,主要功能是在于正音和辅助识字,是学习语文的拐杖。因此,教材很明显地把拼音的重点定在音节,及早地出现完整的音节,强化了读。例如:把y、w提前到与i、u、v同时教学,使学生能尽早进行音节yi、wu、yu拼读。并在学习拼音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了70个最常见的汉字,聆听、诵读了11篇有文化品位的儿歌,体现了学习并巩固汉语拼音、认字、进行初步语言训练的整合,使初入学的儿童既学得快乐有趣,又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避免了单一学习拼音的枯燥乏味,注重儿童兴趣的培养。在学拼音、认汉字、读短文三者综合学习中,都配有彩图,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使得学生容易记忆。
2、识字量增大,写字量减少,识字方法多样化、意蕴化。
以往人教社编写的语文教材,在识字量上都偏低,总识字量才2500个常用字,一年级仅学会常用字450个。由于学生识字量少而影响了阅读教学。而新编的上册课本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下册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250个字。低年级共认识了1800个常用字,要求会写1000个字。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上限要求。减少了识字量,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低年级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个。其共同点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1)看图、象形识字。一般的看图识字,即由图——汉字,而这里的看图识字又增加了象形字,即由图——象形字——楷体字。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规律,隐约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既有形象,又了解了汉字的起源。(2)会意识字。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义。(3)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形声识字及基本字识字,放在“语文园地”里“我的发现”中,如:“歌——哥,丁——灯,底——低,桥——轿”。然后,让学生发现前者用基本字带字(或加偏旁),后者用换偏旁的方法。(4)在语言环境(诗歌、韵文)中识字。如《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享受,而琅琅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而且有利于儿童的记忆。这样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思》等。
3、课文的童趣化和丰富的人文化。
教材的选文。体现着编者的审美品味和价值取向。第一册教材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文,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感觉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如:“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们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这么有趣的课文,孩子能不喜欢吗?孩子喜欢课文。那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的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所供的最宽敞着陆平台。
每篇课文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首先,从儿童的生活开始,第一课就是传统的儿童诗歌《一去二三里》,认识家乡,认识“一-十”的数字;接着是《在家里》、《操场上》和后面的《自选商场》等,来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其次,课文的知识性很强。如:四季变化的知识,绿化的知识,辨别方向是知识,菜园里的知识,阳光、下雨和庄稼的关系等知识。第三,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很丰富。如,爱首都北京,爱五星红旗的教育,爱家乡的教育,爱护小树和小动物的教育,长智慧的教育,礼貌教育,互相合作的教育,爱劳动的教育等。
4、练习的综合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一册的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很有新意,有了新的突破,倾向于综合化。第一,体现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设计出方式、方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语文活动中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设计了“我会写、我会连、我会说、我会读、我会认、我会找、我会填、我会猜”等。“我会”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和自信;变过去的教师要你学,为主动求知。第二,课后问题的设计开放化,开放的问题意味着答案的多元化,孩子们的回答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雪孩子》一课的练习“想一想,孩子还会回来吗?”《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练习“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等。第三,重视语言的积累。一是积累词语、短语、成语、佳句等;二是读书背诵。第四,突出语言交际。在每一个“语文园地”里都设有一项“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多彩。第五,尤其在展示台中设计了我会唱、识字擂台、识字加油站、识字游戏等项目。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语文能力的平台,重点展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不难看出,课后练习和“学习园地”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积累性学习。
三. 学期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 教学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参与班级中的管理工作中来。针对学生的热情度高却容易冷却、“中等生、待进生机会少”、“独生子女劳动意识差”等特点,实行值日小组担任班干部,使值日生盼望值日,使待进生很快尝到成功的甜头。
2.针对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朗读拖腔拉调、没有感情的特点,利用早自修时间和语文课堂,加强朗读训练,尤其是把轻声和重音读正确。
3.优化课堂行为,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
4.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
五.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围绕目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三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有些孩子很粗心,不能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错,因此在这学期的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要多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而且在这学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 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四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学校课程教学部的工作计划以及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现状,从抓学生基础入手,逐步提升课堂效率,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组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讨论,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抓差辅优、分层教学与课堂效率提升相结合,努力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本年级现状分析:
我们备课组的四位老师都是刚刚从五年级毕业班下来的,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语速,教学节奏都是非常快速的,因此我们现阶段必须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来适应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节奏和接受能力。
我们面对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学、好问等特点,在35分钟的课堂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是有难度的,现阶段我们将做好学生逐步从幼儿园的学习过渡到适应小学规范学习。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制度:抓实备课,抓活课堂,抓精练习,抓勤辅导。
(2)一年级将以计算教学的研究为入手,为学生提升计算正确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主要的策略与措施:
1、抓实备课,强调反思:
在以前教案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案中问题设计的修改,力争做到问题设计精简、有效,具有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改变以往老师一问到底,学生有问必答的现象。
课后反思是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及时弥补的最好方法,也是为自己日后的教学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本学期我组教师的课后反思以课堂改进计划为基础,每月一篇详细的案例分析,结合不定时的课后反思,不只强调篇幅,重点以教学实践后的有感而发为主要内容。
2、抓活课堂,提升考核课的研究氛围:
本学期我组将考核课放在单周周二下午第二第三节课,要求全员参与听课评课。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数学”为研究课题,要求教师能认真选取上课内容,能针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认真设计教学方案,课前通过备课组的共同讨论和研究,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提升考核课的质量。
3、抓精练习,提升质量: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将以计算的研究为入手,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
(1)课前天天练,每天在本子上视算或口算10道题。
(2)课后天天练,每天在口算练习本上练习口算。
(3)计算阶段检测。
(4)定期计算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和计算速度,为高年级更复杂的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4、抓勤辅导,全面提高质量: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学初期重视练习写数字,对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利用中午或课后时间进行手把手的教;对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课后通过一对一的练习,加大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在辅导对学生要多鼓励,逐渐使他们感到“我能行”从而达到“我真棒”。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对学习困难学生加以关注和研究。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分层递进。”课外提倡奉献精神,拉差补缺,同时落实“一帮一”结对子帮教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做好常规工作,注重质量监控:
配合课程发展部做好期中、期末练习,备课组能针对自己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讲评,对练习中学生凸显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寻找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扎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促进提高。
6、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开展课外活动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备课组将开展拼搭七巧板的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五
一 、班级概况分析: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 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 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 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 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 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 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 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略)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述
三、教学措施:
1、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
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八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实际,灵活、轻松、愉快地进行复习。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过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复习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复习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为以后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二、班级实际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数学教学,共60人。
这个班的学生中,80%的孩子成绩比较稳定,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10%孩子程度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大约有10%的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在复习的时候需加大力度。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图形、人民币知识。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肯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系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辨认简单的平面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及单位间的简单转换。
五、复习注意事项
1、根据知识的特点,选用相应的复习方式。
2、让学生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的体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每节课明确复习课的目标。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巩固。
4、复习课过程要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到实处。
5、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六、主要复习内容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复习的重点内容是:
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
3、数位表的认识:
4、10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
(二)、100以内加法、减法的复习。
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个别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学期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应作为重点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用计算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对于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图形的复习。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能正确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四)、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的复习。
本单元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由于比较抽象,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还是一个难点。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熟练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准确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复习的主要内容: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能够准确地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进行换算。
3、会购物,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简单为题。
七、复习的措施与策略
(一)复习措施:教师引领系统复习,突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复习可能是一个比较笼统抽象的概念,学生年级小,自制力差,在复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情绪,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由教师引领全体同学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在练习的过中不断提升学生自我主导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策略:
1、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2、复习层次多样化,照顾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查漏补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复习,达到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最大化提升)。
3、加强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指导;灵活运用练习题,提高复习效率。(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层面知识的掌握)。
4、评价多样化,建立学习小组。
(对不同层次学生进不同形式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复习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以结对的形式进行生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以带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十九
本学期任教一年级数学,本班共有学生60人。由于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学习生活,孩子们短时间内还不是很适应,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年幼儿园生活所养成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上课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不听老师指挥;读、写方面的要求等。这些都需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慢慢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水平,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具体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认识钟面及钟面上整时。解决问题: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知识与技能: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解决问题:简单几何体的分类。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与技能:物体的简单分类。象形统计图。简易统计表。解决问题: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用象形图或简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4)实践与综合应用。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愉快的周末(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与过去的第一册教材相比,不仅“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许多变化,而且还大幅度增加了“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两个领域的内容,并加强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认、写20以内的数,读、会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单实际问题。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接近整时的时刻。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的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1.把解决问题寓于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2.安排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3.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4.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5.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6.通过交流算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二十
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生活还不适应,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都没有形成,所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准备课:数一数(1课时)
(二)准备课:比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图形(3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二十一
一年级现平均每班有85左右学生,在大班额条件下,学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原因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7%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2%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5题10%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6题。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表篇二十二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
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时间过短但是善于表现自己,争强好胜、乐于参加老师组织的各种游戏和比赛、模仿性强、生性活泼好动等,这些都是一年级的孩子共有的特性。
任教的四个一年级,男女生的比例基本一致。但是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很期盼上体育课,表现欲强,这是属于每个孩子的特性,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尤为明显。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游戏、小球类等基础项目以便于使得学生在跑、跳、投的基本技术上得到提高,并且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教材队列是水平一的第一个实践教材内容,前面还包括了理论(认真上好体育课、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等),教学中,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涣散的特点,主要配以简单的队列、队行为主。如:原地向左转、右转、后转、原地踏步等。要求在每节课上都能够将这些队列知识慢慢渗透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徒手操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的意识。在学会游戏的同时,更加应该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内容、并且学会相互帮助、积极参加个人和团体的活动、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跑、跳练习。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实际条件,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废弃物品。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如:拍球,滚动,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广播操的教学,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通过走、跑、跳、投、掷等游戏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游戏与基本动作的教学,使学生能适应陌生的环境,并能说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情绪表现。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5、社会适应目标: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2、备课每一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课前课后进行及时的反思。
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设置问题的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4、积极培养体育骨干,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5、加强课堂常规的教育、落实,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6、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在编写教案的时候做到认真、仔细,个别对待,兼顾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