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教案可以提供学习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这个教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
3、正确对待传统,提高思辨能力,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辩证地看待传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问题研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却越来越淡漠,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这些传统过节方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韩国却把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中韩两国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它与文化传统是不是一回事?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
引子部分: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
“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
三、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完成表格。
1、什么是传统?
2、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你能说说你熟悉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吗?
比较对象含义特点举例。
传统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民族性民族服饰。
生活习俗。
古典诗文。
渐变性和睦共处。
尊老爱幼。
团结奋进。
四、问题探究。
1、读“传统文化”部分,说说后人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细读“文化传统”部分,说说应该如何理解“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明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才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才能在传统的制约与支配下,凝聚成了一个稳定而团结的集体。所以说,传统是财富。然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妨碍进步和发展,因而传统又是包袱。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抛弃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
五、结合写作背景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文章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特点及相互关系,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六、拓展延伸--时事论坛。
1、汉服热。
2、禁播令。
七、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1.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以及作者辩证看待传统的观点.
2.掌握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3.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辩证看待传统.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含义以及如何看待传统.
2.引导学生学习辩证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习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学生课下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大意。
二、导语设计。
请同学们观看ppt。
1.提问:图片一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反映了当下的一种什么热潮?
明确:孩子们在读私塾,反映了当下大中城市兴起的私塾热。
2.提问:图片二所反映的哪一个节日?
明确:七夕情人节。
近几年,国内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兴起了一股私塾热,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新式私塾中去学习儒学经典,唐诗宋词;七夕情人节重新兴起,成为情人们的又一节日。这些反映出人们渴望“回归传统”的心理需求,“回归传统”成为当今社会的又一热门话题。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而科学地回归传统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如何正确科学地看待传统,而且养成辩证思考问题,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好习惯。
三、观点解读。
1.提问:重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什么是传统?(用原文回答)。
明确:传统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2.提问:重读课文“传统文化”部分,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
明确:传统文化的全称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下宽上窄,前襟缠身的高领连衣裙。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很有意思,男子比女子更爱美,他们喜欢涂脂抹粉,服饰讲究飘逸舒适,因此这个时代产生了很多美男子,这些美男子有三大爱好,剃须,抹粉,熏香。《三国志》中记载,有一次曹丕薰香薰得太过分了,连他的坐骑也受不了了,照着他的膝盖就咬了一口。气得曹丕把马给杀了。可见那个时期的美男们对薰香这件事有多热衷了。同学们知道那些那个时代的美男子?如潘安,兰陵王,卫王介等。同学们知道卫王介他是怎么死的吗?卫王介长得极美,美如珠玉。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王介估计缺氧了,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王介”的由来。唐朝时期,妇女穿的多是上襦下裙,意思就是上身穿短衣,下身穿长裙,同学们都知道,唐朝以丰满为美,因此唐朝女人的衣服领口很低,这样便于凸现女性的丰满之美。清装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同学们在《还珠格格》《孝庄皇后》等电视剧中都见过了。那时的男子们还普遍有着女性化的审美,典型的代表之一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了。王羲之走起路来则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有着女性的娇柔和妩媚。
再如生活习俗方面,从古至今,中国人过年都要吃饺子,贴对联。对联可以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以春联为主。同学们都知道那些关于春联的小常识呢?春联最早叫什么?有怎样的传说?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蜮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城。鬼城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当然现代人也把招财娃娃贴在门上,想必是想财源滚滚来了。春联有哪些组成部分呢?.春联,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讨论:同学们还能举出那些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3.提问:重读课文“文化传统”部分,思考什么是文化传统?
明确: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其成员共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如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重视团结统一,勤奋勇敢等,犹太民族经商意识,竞争意识很浓,大和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扩张的本性和武士道精神等。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号骥生。19生。他短暂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领导东北人民抵抗日本人的侵略。1940年2月23日在靖宇县与日伪军激战中阵亡,年仅三十五岁。杨靖宇的头颅与躯体合葬于通化烈士陵园。
4.提问:重读“财富和包袱”部分,思考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明确:传统是财富--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传统文化是祖宗的丰富遗产,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传统是包袱--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起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是社会前进的包袱。
举例:传统是财富--这个例子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我们现在所运用的语言文字都是自古以来继承演变过来的,我们掌握的许多生存本领,如建筑本领,造纸本领,制药本领都是从古人那里学习继承的。前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创造出许多诸如红楼梦,史记,论语,唐诗三百首等优秀文史遗产,供我们当代人学习欣赏。
传统是包袱--如封建社会对待妇女的许多落后做法,论语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将女子与小人化等,三妻四妾,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裹小脚等。裹小脚,由于中国古代的男人喜欢小脚女人,大脚的女人在古代是很难嫁出去的,估计我要在那个时代的话,就得当一辈子的尼姑了。这种做法对女性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摧残。男尊女卑等落后的观念至今影响着中国,只不过程度明显降低罢了。例如选美,往好了说是展现女性的自信和魅力,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评委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美丽的标准都是男性来定。说白了,选美为了什么,还不是满足男人喜欢漂亮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看ppt图,这个人同学们都知道吧?她到底是不是美女?我觉得李宇春很美,她是中国第一个由女人自己选出的美女,她的美不符合男人对于女人妩媚性感的审美标准,而符合女性欣赏帅气阳光的审美需求,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非洲有一个叫尼日尔的母系氏族社会国家,那里的选美选的不是女性,而是男性,选美评委都是女性,我看这样就很好嘛,我们中国也应该都搞一些这样的活动。
同一种传统也可以既是财富也是包袱,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一方面是人注重适度原则,做事讲究分寸,但同时也使人失去创新和挑战的勇气和精神。古代传统私塾教育,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教学和学习经验,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但同时也桎梏了学生的发散和创新思维,单一的语文教学使学生的知识面变得很狭小。
讨论:请同学举例谈谈你对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看法?
5.提问: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呢?
明确: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继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用原文的话来回答就是,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讨论:举例谈谈怎样批判继承中国传统?
四、写作特点。
明确:比喻论证--在倒数第三段中,用服装和文物比喻,说明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这样说理,形象生动,便于读者理解。
类比论证--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事物的特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问:除了精确地运用各种论述方法外,本文还有那些写作特点?
明确:采用小标题形式,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另外,句式整齐,整散结合,生动活泼。传统文化部分倒数第二段第二句话,众多成语连用,主要语句句式整齐,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将论述性很强的话表达的铿锵有力,既给人文化内涵厚重感,又让人觉得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五、小结:
以上我们共同学习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的含义和区别,分析了作者辩证看待传统的观点,探讨了如何辩证对待传统问题,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如何正确科学看待传统,而且养成辩证思考问题,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好习惯。
《论语》。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难点解决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用。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何陋之有?(《陋室铭》)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6、唯利是图(成语)寻找规律和方法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1、吾一日长乎尔2、乎大国之间3、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1、尔何如?尔:代词,你翻译学过的句子,复习“尔”的用法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四)、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复习学过的知识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复习学过的知识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一、复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加点词。1、居则曰:“不吾知也。”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6、何伤乎?7、吾与点也。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二、学生讨论: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三、学生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四、思考并回答:(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五、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4、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附: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以其言不让)。
如或知尔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2008年1月13、14日,我在所任班级上完了《林黛玉进贾府》这篇经典小说。课文具有很特殊的叙事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写出整个贾府的环境;2、介绍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3、描述了王熙凤的出场和宝黛初会。小说最为突出的叙事特点是“人物有限叙事视角”的巧妙运用。
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有限视角叙述”的新知识鉴赏小说,来把握小说主要人物形象;采取多重视角与小说人物形成对话,读出“一千个贾宝玉”“一千个林黛玉”。
本课意在寻找古代小说教学的突破口和最佳切入点,领略小说在“人物有限叙事视角”作用下所展现的奇妙的叙事艺术,同时可以深刻和多元化地把握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借人物的视角观察环境,聆听人物心声,进入小说的审美世界。
二、课例过程描述。
把握叙事视角,倾听人物心声。
--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师:请你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红楼梦》。
师:下面我介绍冯其庸的《读红三要》,并了解一下《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主要讲初稿后三十回的结局)。
一要了解《红楼梦》诞生的时代、社会;二要了解曹雪芹自身的家世绅士;三要重视《红楼梦》的版本,祖本为80回左右的脂评本(包括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等)。
(二)明确视角,理清行踪。
师:请你为林黛玉画一幅进贾府的简明行程图,初步感受人物的悲欢。
师:说说黛玉去了哪几处?见了哪些人?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扬州--金陵贾府。
大门--贾母处(史、王、邢、李--三姐妹--王熙凤)。
--贾赦处--贾政处--贾母处(宝玉)。
(三)品读林黛玉的“看”和“听”
生1:透过林黛玉的眼展示贾府环境。大门建筑宏伟,几个院落显示出富贵豪华的气派,用饭礼仪可以看出贾府的等级森严。(同学跳读相关语句。)。
师:贾府环境还与主人的性格、脾性有关,如贾母喜兴,贾政庄严,贾赦奢靡。
师:林黛玉如何见贾母、三姐妹和凤姐的?
生2:贾母“鬓发如银”,用“迎”“搂”“叫着大哭”来描写她的慈爱。
师:脂砚斋评道:“写尽天下疼女儿之心肠。”并且侍女、黛玉各有不同的哭法,烘托出了贾母的性格。
生3:林黛玉听贾母介绍众女眷。
生4:林黛玉见到贾氏三姐妹。(同学读外貌描写)迎春温柔沉默,探春精明才高,惜春年幼。
师:加上进宫的贵妃元春,合成“原应叹息”的谐音,暗示贵族小姐的命运堪悲。(介绍她们的判词。)。
师:林黛玉怎么看凤姐出场的?可按戏曲中主角登场的程式来解读:“上场--亮相--介绍--表演”。
生5:黛玉先听到有人笑声,结果人人敛声屏气,感到“纳罕”,觉得这人“放诞无礼”。可见黛玉的细心敏感。
生6:然后看到这人的打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是个姿容俏丽的贵妇。(同学齐读凤姐的肖像描写。)又听贾母戏称她为“凤辣子”,众姐妹叫她琏嫂子。
生7:凤姐对着黛玉一翻夸赞,迎合了贾母,又顾及三姐妹的心理感受,实在是一个乖巧机变的当家少奶奶。(同学读凤姐赞黛玉的语言。)。
师:凤姐回王夫人话时,“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等细节,说明了什么?
生8:是侧面描写,同样表现她的机变。
生9:凤姐忽悲忽喜,全是冲着贾母来的。
师:王蒙评:“着一‘忙’字而出性情”
师:说说你是怎么看凤姐的?根据她的个性,试给她取个诨名。诨名或褒或贬都可以。
生10:阿凤天生丽质,也爱黛玉这样的美貌之人;她很有才干,是个精明强干的当家少妇。诨名是:神妃仙子。
其他同学补充褒奖的诨名:八面玲珑、红粉英雄、万绿从中一点红等。
师:凤姐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喜爱凤姐的比例甚至超过宝玉和黛玉,这说明凤姐很有才,这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生11: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很乖巧,处处迎合贾母;另外,她还有种种劣行,如“弄权铁槛寺”“毒设相思局”“迫害尤二姐”等,是个阴险毒辣的女人。绰号是:美女蛇、胭脂虎。
其他同学补充贬斥的诨名:凤辣子(戏谑口吻)、笑里藏刀、烈货、弄权雌凤等。
生12:王熙凤照例不该当家,当家的该是珠大嫂子李纨,因此两人之间有过很大矛盾。
师:是的,王熙凤是个复杂的人物,在贾府有着特殊地位,她是长房儿媳,又是二房的内侄女,最主要的是她管家能干好胜有魄力;当然,她受男人社会的污染有着种种劣行,很刻毒,阿谀贪婪,受到作者的批判。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美”“才”“威”“谀”。
(四)总结黛玉的视角和贾母、王熙凤等人物出场艺术。(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师:上堂课我们随黛玉看到了贾府的具体环境,也见到了贾府的重要人物出场,特别是贾母和王熙凤,一出场就充分展现出鲜明立体的个性。
一般小说,作者仿佛无所不知,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知道了发生的一切事情,我们把这种叙述叫做“全知视角叙述”。
而课文借林黛玉的一双慧眼来叙述,称为“人物有限视角叙述”。我们可以透过“林黛玉的视角”看到贾府的一亭一院,见到人物纷纷亮相,并能感受到黛玉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的微妙感受。下面我们继续从人物视角来品读黛玉的“看”和“听”。
师:《红楼梦》描写宝玉和黛玉,用的是“双峰并峙”法。
第一回:“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今日神瑛侍者意欲下凡……绛珠仙子道:‘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第三回听《红楼梦曲》第三支《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
(二)聚焦宝玉。
师:在家族眼中、丫鬟眼中、世俗眼中的宝玉各是怎样的面貌?
生1:家族眼中的宝玉,王夫人说他是“混世魔王“孽根祸胎”,黛玉母亲说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生2:丫鬟眼中的宝玉,既贪玩又长得帅。
生3:从丫鬟的“笑”可以看出宝玉的随和可亲,他踏着青春的脚步来了,给丫鬟们带来了太多的快乐。
生4:世俗眼中的宝玉,是个不通世务的花花公子,性情乖张的纨绔子弟。
生5:是个花心大萝卜,可谓“绣花枕头一包草”。
(学生读《西江月》二首)。
生6:(读宝玉肖像描写)透过黛玉的多情目,宝玉“转盼多情”“即_视而有情”,他明艳清新,英俊多情,风情万种。
生7:敏感多虑的黛玉“吃一大惊”,好生奇怪,感到“眼熟如此”。
师:可见,不同人眼中的宝玉面目各异:贾府主子对宝玉的看法就像是“空谷传音”,以或溺爱、或批评的口吻从侧面烘托出一个贵公子形象,使得黛玉未见宝玉之前对他有了恶感;世俗对他也持基本否定的态度;然而他又是如此受到丫鬟的喜爱,黛玉顿生一见如故之感。
王蒙认为,曹雪芹对宝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小说中有许多批评的议论,如“下流”“痴呆”“富贵闲人”等,固然不能说作者认为宝玉一无是处,但也不能说反语和寓褒于贬的手法;另一方面,曹雪芹对宝玉的态度是变化的,在宝玉身上,有着更多的“自况”,因而时而责备、忏悔,时而留恋原谅,时而自怨自嗟。
(三)聚焦黛玉。
师:再看黛玉,在宝玉眼中,和众人印象有哪些不同?
生8:(读出黛玉的肖像)在宝玉看来,林妹妹她柔弱娇美,体弱多病,多愁善感,聪慧过人,简直赛西施。
生9:众人眼中,黛玉虽然年幼,但“言谈不俗”,神态自然,有不足之症。
生10:宝玉眼中,丝毫没有留意妹妹的衣着,而且突出人的“有情”。
师:宝黛相会,两人的反应为何有些不同?
生11:跟人物的身份、性格有关,宝玉直爽,于是笑着脱口而出,只当久别重逢;而黛玉拘谨受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师:黛玉进贾府时的敏感多虑还体现在哪些细节中?
生12:从三次让座和辞饭的细节可见一斑,还有回答读什么书时的改口,也表现她的谨慎态度。
师:黛玉雅号为“情情”,既细心多虑,又纤弱多情。在大观园中,她不仅有多疑尖刻的一面,还有对宝玉温柔体贴的一面。因此,看人物不能简单化,尤其是黛玉。
(四)品评宝玉的问字、摔玉。
师:见了黛玉,宝玉一问名字,二问读书,三问美玉,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生13:问名字,因为这是人格、性格的标志。
师:宝玉送给黛玉的字是“颦颦”,有哪“两妙”?
生14:“颦颦”突出了林妹妹的'柔弱多情的美态。
师:另外,古人取字要与名有联系,这“黛”可代画眉之用,所以与“眉尖若蹙”的“颦”字有关。所以有“两妙”。
生15:问读书,是宝玉对林妹妹权利的尊重,与封建传统认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观不同。
师:宝玉问玉、摔玉仅仅是耍赖吗?为何只为“颦儿”而摔呢?
生16:反映宝玉对封建观念的反叛,他认为男女人格是平等的。
生17:太喜欢黛玉了,不想让一块玉成为他们之间的隔阂。
师:王蒙认为,这是瞬间的爱的冲击波所引起的激动、狂喜的表现,坠入情网的少男少女总会说些傻话做出傻事,来引起对方的注意。所以,他宁愿生活更凡俗一点,而有玉无玉的区别阻隔着他与姐妹们的交流和认同,摔玉正是一种叛逆的心理,流露出的是平等的意识。
(五)读者看“宝黛”
师:综合起来,你对宝玉、黛玉怎么评价?可以给人物取雅号,可以展开争论一下:
2、宝玉的雅号有两类:神瑛侍者、多情公子、风华绝代、怡红快绿等;情不情、无事忙、风流情种、混世魔王等。你赞同哪一类,说明理由。
师:(初步交流之后)同学们结合《红楼梦》的阅读,写一篇人物短评,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尽量从多个视角来品评人物。
(六)总结“叙事视角”的小说新知识。
作业:课后尝试利用“人物有限视角”来阅读《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
三、教学反思。
1、本课试图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为达到小说多元解读的目标,必须借助于小说的叙述角度、叙述主体的新知识,所以我着力引进了小说“全知视角叙述”和“人物有限视角叙述”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鉴赏小说的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带来了新的感受和一定的突破。
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例的学习,是要教会学生运用小说叙事视角的知识,掌握这一类古代小说的教学图式。小说叙事视角的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也是一种“策略性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由于考试的功利性,学生对古代小说缺乏足够的兴趣和热情,课上没有预期的兴奋和激赏的氛围,对小说人物也没有多少个性化的见解,因为他们对原著很隔膜,对“宝玉挨打”等情节不了解,对整个情节不熟悉,对人物的把握更缺少整体感。
学生对小说文本缺少审美感知,如黛玉敏感细心的几个细节,如宝玉说“岂不两妙”的含义和摔玉的深层含义基本没感觉,缺少从心理、体验层面形成共鸣共感,进而对人物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评价。
3、对策:
(1)对引导对“宝黛故事”的关键情节精读和细读,并结合阅读原著写故事梗概;也可以组织观看《红楼梦》的电影电视,写作人物评论;进一步可以展开研究性阅读,搜集前贤今人对宝玉黛玉的研究成果作为研读的基础。
(2)通读中国古典名著,接受新的小说理论知识,逐渐养成小说阅读的审美趣味和品读习惯、方法。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间断地渗透古代小说阅读的意识、视野和策略,还要定期开展有关的知识讲座,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兴趣习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化”
中国人见面鞠躬作揖,是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内向;西方人见面握手拥抱,是因为西方人性格外向。外向,所以伸出手去握别人的手;内向,所以伸出手握自己的手。这就正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夹,是内向用力;西方人吃饭用刀叉戳,是向外用力,一向内,一向外。故西方文化的象征物为十字架,中国文化的象征物是太极圈。
文化无疑是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构成的。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
板书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文化遗产有形的。
时代性民族性。
文化传统:“传统”民族精神无形的。
惰性渐变性。
三.提问: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四.讨论你所了解的传统文化。
如:传统习俗: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团圆赏月。
传统建筑:四合院、兵马俑、皇家园林、徽居。
传统思想:儒家思想。
问1:有没有糟粕?有没有现在还残存的?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裹足、宦官、贞节牌坊、三从四德、重男轻女、迷信……。
“三纲”奠定了奴才思想的架构。
等级观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
孔子的训条扼杀了人民的创造性。
问2:有没有精华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呢?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传统节日的淡化、端午节韩国申遗、西方别墅取代传统建筑、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补充汉服(幻灯片)。
汉服的浅斟低唱。
曾经,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峰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千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我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个帝王叫商汤,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热点讨论:于丹和易中天的走红对传统是幸还是不幸?
学生发言。教师指出一点:这种现象说明国人对传统的渴求,他们缺少途径,需要我们提供。但是传统不能只登堂,还要入室,我们不能只认识朱熹的孔子或于丹的孔子。
五。总结。
我们对传统应该如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重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转化为时代精神。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3.糟粕,一定要否定和抛弃。
教学反思: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是什么促使我们对传统的消失,如服饰的灭绝,道德的沦丧,礼仪的混沌等漠然、麻木甚至拍手称快的呢?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思考这个问题并改变这样的现状。对传统的呼唤符合当下学生传统意识的淡薄的现状。对传统应该一分为二的看,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要唤醒他们的尊崇传统的意识。考虑到公开课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一课的时间其实是稍有些紧。所以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还太少,因为讨论交流的问题较多。如果时间充足,我想学生能有更多的思想火花。
学习目标:1、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2、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3、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设想:1、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扫除字音障碍,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课时数:一课时3、教法:引导、点拨,给以适时地帮助。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音乐缓起,播放中国古曲《高山流水》。伴随着音乐询问学生关于这首古曲的相关背景知识。
2、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谈起,回忆前面的父爱,导入今天的手足之情。
板书:人琴俱亡二、落实常规展示预习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2、检查朗读情况,结合朗读正音。读后由学生评议,并在评议中进一步朗读。(主要从音量、语速、节奏、感情等方面评价。)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把不会的词、句圈出来,以备小组合作讨论。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以适时地帮助。共性问题,在全班内交流。3、检查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的落实情况(投影)。4、教师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或翻译课文。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3、探究、交流,教师板书。五、作业布置: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把课文编写成“课本剧”,并且表演。
文档为doc格式。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脉。
能力目标:
掌握综合概括的能力。
提高分析欣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领悟生与死的真谛。
2、体会无私隽永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领悟生与死的真谛。
2、体会无私隽永的母爱。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综合概括的能力。
2、提高分析欣赏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那是毫无预兆的一天,就像平常一样踩着单车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在那个熟悉的转弯处,忽然有一个绚烂的红点似乎正在闪烁而我却没有在意,就在单车使过去的刹那,生命中的痛苦就无限地绵延开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红点就是特地等在那里的,似乎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不偏不倚地等在那里。这是老师对史铁生的那场车祸的描述。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出生,北京人,是我国当代有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他的生命充满了坎坷,在他21岁的时候,也就是当他活得最绚烂满怀理想抱负的时候,他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余生。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但是命运并没有因为对这个年轻人的不公而停止它的残忍,在史铁生活到壮年的时候,患上了肾病,从此他开始化疗。这篇《我与地坛》就是在他患上肾病以后写的,他说:写作就是为了不自杀。是的,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一个精神支柱,也许对他来说写作对他的.作用仅仅是为了不自杀,但是对于我们活在当今的年轻人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可以说史铁生用写作拯救他的生命,而他的作品却在拯救我们的灵魂。所以无怪乎,当代文学界将史铁生看作是当代中国一个精神标志,还说自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那么从这个结论我们足可以看出史铁生的了不起,也可以约略窥见史铁生写作的内容了。
总括:
分析:
地坛的破败沉静(第1、2、3自然段,重点的是第三自然段)。
第1、2自然段。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我与地坛的关系。同学们先来齐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我在好几篇”一二读。(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但是请注意一下,“沧桑”的读音。第一段中所提到的地坛,就是明清时期在北京用于祭祀的祭坛。我们可以从这两段中体会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宿命,他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是前世都已经安排好的,人是无力反抗的只能接受。
第3自然段。
什么是剥蚀生命最有利的手段呢?老师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同学们找出问题的答案。
3个问题:
1、“它”指的是什么?宿命。
2、如果把“四百多年里……玉砌雕栏”中的动词后面的宾语前置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由原来的受动变为主动,没有了宿命的意味,变得直接平白,没有文采,收不到强调命运作用的效果。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第4、5自然段)。
同学们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找出地坛中体现生命律动的景物描写,并大声朗读。这段关于生命律动的描写非常精彩,它用的是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拟人。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自由发言)老师最喜欢的是“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因为露水尚且能够在生命的尽头迸发绚烂的光彩,更何况人呢,难道人连一颗露珠都不如?作者从地坛的景物当中体会到了院子虽然荒落但是并不衰败。
由地坛得到启示(第6、7自然段)。
他悟出了什么样的生命的真谛呢?同学们迅速从第六自然段中找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在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他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已经看破了死亡,那么摆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比死更加难以想明白的事,那就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最后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最后我们从时间是永恒不变的,你即使在最苦难的时候也要活出精彩。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所说到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
第二课时。
提问:
1、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来概括一下史铁生的母亲的特点并找出支撑特点的依据。
善解人意、谨小慎微、宽厚--第2自然段。
坚忍、无私--第3自然段。
2、作者理解母亲吗?(刚开始时不理解,后来理解了)。
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理解母亲了?(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闲暇……活得最苦的母亲。)。
3、理解母亲之后他做了哪些弥补?(他想通过写作来告慰他的母亲,并且为了他的母亲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他真的那么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4、从作者和母亲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什么样的启示。先从原文中找出。(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千万不要和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加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外拓展:
这让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春秋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升华:
史铁生虽然已经感受到这两句话的意味,但是永远都没有办法去弥补孝敬母亲的遗憾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失去它,也不知道你的亲人能陪伴你多久,所以在我们还能珍惜他们的时候,何不用我们的行动去报答身边关心我们的人呢。如果把地坛、母亲、我的关系用一个比喻句来阐明我想我会说母亲是我心中永恒的地坛。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后同学们预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这篇课文比较难,所以同学们要注意预习。好的,下课!
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与地坛----死(必然降临、不必急于求成)。
我与母亲----生(为了母亲、活出精彩)。
母亲是我永恒的地坛。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梁启超及其作品。
2.了解讲演词的特点,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3.掌握议论的基本知识:三要素、基本结构以及论证方法。
4.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品味与领悟、反思与批判。
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特点。
2.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培养学生分专题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政府官员医生作家农民学者。
翻译律师演员教师美容师。
建筑师工人清洁工。
2.《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文体简介及词的音形义(略)。
三、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探究问题。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3.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4作者在文中提出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5、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五、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a)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b)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六、布置作业(略)。
一、内容回顾:明确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研读“文化传统”部分:
1、作者是怎样论述什么是文化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首先还是从“传统”和“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传统”是中心词,“文化”是修饰词,重点应落在传统上。其次采用了作比较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化传统是不可捉摸、难以名说、无所不在的,这是从表现形态上说的。接着从产生过程上来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民族精神。
2、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同一片园地的人们,形成共同心理状态,并且为群体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
3、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一种惰性力量。既能制约人们,又能团结凝聚人们。
4、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稳定性(惰性)和可变性。
5、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
三、研读“财富与包袱”部分:
1、应该如何看待传统?
明确: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2、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才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才能在传统的制约与支配下,凝聚成了一个稳定而团结的集体。所以说,传统是财富。然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妨碍进步和发展,因而传统又是包袱。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弃其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的?
明确:首先,从语言结构分析入手,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分别落脚到“文化”和“传统”上。
接着,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认识入手,对两者作出“定义”式的简单判断;传统文化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然后,又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的角度,阐释了两者的特性:传统文化是具体的,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传统是意识和精神,是一种惰性力量。
最后又以比喻的方式,阐述了两者的两重属性: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五、板书设计:
传统。
第三课时。
一、总结本文主题:
文章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特点及利害关系,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二、辩证分析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举例说明文章是如何进行辩证分析的?
明确:例如,在阐释“文化传统”时,一方面既肯定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评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在阐述“文化传统”时,一方面指出“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作者在阐述“财富与包袱”这一内容时,更是充满辩证分析:例如课文最后三小节,这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的两种倾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接着否定前面的比喻的不当,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三、赏析课文写作技巧:
1、采用小标题形式,新颖别致,令读者一目了然。
2、采用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课文内容,完成板书)。
提出问题:民族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弄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很有必要。
与分析。
问题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
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复杂的。
传统是财富,也是包袱。
结论。
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双重性。
3、语言特色:
(1)、句式整齐,整散结合,生动活泼。
例如:“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这一段话众多成语连用,主要语句句式整齐,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将论述性很强的话表达得铿锵有力,既给人文化内涵厚重的感受,又让人觉得活泼轻松,读起来朗朗上口。
(2)、运用多种修辞,给枯燥的议论文注入了一汪活水,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a、比喻。
例如:如果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
b、拟人。
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
四、开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