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区中心校推行的大课间活动深得我校师生喜爱,我校已坚持一年有余。今年十月份再赴盘锦学习,回校后,几次对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整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结合我校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做法和遇到的困难,谈几点思考。
思考一: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各层面应如何定位?
分工合作是提高工作效率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会行之有效。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领导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作为体育教师层面主要是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有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信息反馈等。教师是具体操作层面,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一般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负责。主要按学校活动方案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有秩序的活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个层面中教师是关键,只有管理到位才会保证活动质量,才不会使大课间活动制度落空。
思考二: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如何开发?
方案是对工作目标、完成任务的措施、办法和工作步骤等做出先导性部署的书面材料。有了方案才能有条不紊地去组织实施,工作才有针对性。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也首先要有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在大课间活动实施前成立了活动方案研究组,由学校领导、体育老师李刚和班主任组成。一是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形成共识,大课间体育活动不是开展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更好开展的问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设计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展,要保证学生有适宜运动量。二是借鉴各兄校活动的经验。盘锦市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有十五年了,我们通过十月份赴盘锦参观学习,获得了直接经验。又通过网络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做法,获得了间接的经验。三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找准开发的切入点。群体工作一直来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校学生人人会跳绳,人人会踢毽,人人会跳橡皮筋。因此,方案开发围绕以年级为活动单位,一至六年级大循环的思路,确定了跳绳、踢毽、跳皮筋、接力跑、集体舞等大项。
思考三:如何保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
创新是生命力的源泉。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才更会有生命力。大课间应该不同于传统的课间操,其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活动内容几年不更换不补充,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甚至失去兴趣。就如学生广播操,国家已经研发了近10套了,音乐在更换,内容在更换,从原来的成人与学生共做一套操,到后来的成人、中学生、小学生多套操,从口令操,到后来的音乐操,从普通操到后来的主题操,使一代代学生在享受着时代的旋律中操练健身。我们现在推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补充,不断创新,以永保其生命力。否则学生玩多了,玩久了,自然也缺乏新鲜感。因此,大课间开展一段时间后,需要教师及时收集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正面的意见可以得到肯定,并进一步强化,负面的信息可以借鉴,促使我们不断修改,不断调整(往往负面信息更有助于改进)。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音乐选择、评价办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活动质量。
如集体舞的.更新。集体舞是新兴活动项目,我们为了推广教学集体舞,成立了集体舞教学任务组,由音乐教师刘蕾担任组长,集中两周大课间活动和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
创新已有的活动内容。跳绳内容可能丰富为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踢毽子内容可以丰富为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等;接力跑内容也可丰富为传接棒、传接球、跳绳接力、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单跳接力、双跳接力等趣味接游戏;跳橡皮筋活动内容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不同年段创编。今后我们将开展球类活动内容,以安全性较高的方式来开展,如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篮球、排球等。
如可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大课间活动中来。如贴膏药、丢手绢、木头人、踩高跷、大脚板、抽陀螺、滚铁环、划旱船、跳房子等。也可鼓励学生创编新的游戏。这是我们的设想,将在今后的活动中逐步实现。
另外,我校随季节的不同,对大课间设置了不同的内容,非常适合学生的活动。
思考四: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如何确保学生安全的活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学校体育工作要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一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其组织复杂而又严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工作。基本模式一般是先集体做广播操,再分班活动。特别在分班活动中大都涉及学生自由活动,其组织管理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并做到有效的管理。管理者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明确职责,管理到位,切忌开展放羊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大课间管理评价制度,才能保障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安全实施。我校成制定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办法,把评价标准和要求告知每个师生,并组织人员对每次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并把带班老师临场指导和安全管理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学校还应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确保安全使用,以减少和避免校园运动事故的发生。
思考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工作量如何确认?
工作量的不确认往往被认为是额外的。短期内,相信老师会有奉献精神,但长此以往,工作就会被动,管理就会松懈。每天一次的大课间活动,其实就是每个班增加了一节课。谁来管理?我们认为班主任来管理是最合适的。因为班主任对自己班级的情况最熟悉,利于组织指导和安全管理,利于保证活动质量。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期初安排课务时应把大课间活动作为课时量安排给班主任。在明确工作量的同时,也明确了管理和安全职责。为了提高管理质量,应对管理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活动内容的运动技能、练习方法、组织形式、管理要求等。
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去关心、培植,只有让它先动起来,才能好起来、优起来。
我们坚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为此我们将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