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大全10篇)
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教训,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写总结时,我们要用简练明了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总结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一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a、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c、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观看录像,明白原理。
b、观看科普录象,演示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
4.齐读课文。
交流感想。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分组交流。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靠近。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中的3个:藏、卧、旅。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之间的关系。
3、体会李四光的好学好问、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一、揭题、谈话。
1、板书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觉得文章仅仅是在写大石头吗?
3、你了解李四光吗?出示资料简介。
4、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对于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反馈:
老师把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你找对了吗?
先自由朗读。
指名小老师带读,要求读音标准。
齐读。
2、老师把最后一行词语变成了红色,因为它们是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比较特殊。让我们一起读好它们。
3、指明分意义段读课文,思考: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过渡:原来,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是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发生的,这部分内容在课文的第几小节?请你仔细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小节。
2、让学生体会有关句子。抓住“巨石、孤零零、遮得严严实实”
4、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李四光觉得这块石头奇怪呢?
(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
四、学习3-9小节。
1、学生交流李四光的问题,教师归纳: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2、学生自由朗读这些问题,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
指名读,齐读。
3、李四光提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依据呢?(会思考、会观察、会提问)。
2、读了刚才这些问题,你觉得把他们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4、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他会想什么办法解决呢?请你继续读课文。
5、交流:
请教老师:在老师那里得到答案了吗?请你读读老师和他的对话。可以同桌互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问老师,老师也说不上来,那怎么办呢?
请教爸爸:说不清楚。
有关这块巨石的疑惑,老师和父亲都没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那怎么办?
看来就只有自己想了。可谁又知道,童年时无意中的一个疑问一想就想了好多年啊!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生字书写。
藏、卧、旅。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三
《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认真钻研了教学用书,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但是孩子们忽略了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在学生们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它的“大”。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我教育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几段,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解决了第三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反思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注意这一点。还有就是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这篇课文读得不够透彻。只重视了文中重点词句、语言训练点和思想感情的渗透,忽略了这篇文章的结构体系。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到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这块石头的“大”,从而引发了李四光孩提时的疑问。其他段落为第二部分,讲述李四光不断探究问题的答案,终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最后在学完课文之前,结合板书指向课题,石头“大”,来历“怪”,怪不得叫“奇怪的大石头”呢!齐读课题下课。
归段的能力,是三年级重点要培养的,但一次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
教学中我首先明确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石头产生的疑问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上课时先让学生们通读全文,搞清处“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么样解决内心疑惑的?说实话因为是随堂上课,我在上课之前是做好准备的,我想好了上课应该说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我又该怎样回答他们。可是一上课,好多东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样。
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
一.对课本的阅读语言平淡,我基本上用了提问的方法,如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学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轻描淡写地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够深。
二.阅读的针对性不强,课文让学生反复读。但是学生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没有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情感来。我现在想想,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1.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有感情地读。3。因为深入了解了课文,以情景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谓。
三.我本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完成。我在上课时感觉是在设计一个过程,好学生回答的和我的想法一样就可以了,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如果学生偏离我的想法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似的。其实现在想来,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很有关系。
我觉得我们不管课怎么上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站在学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学生上也未尝不可。
《奇怪的石头》这节课教的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长大后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明白了大石头了由来的故事,在让学生们读课文时我反思了自己在3.2上这节课的失误。采用了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的方式,总结主要内容时运用了提示语“李四光小时候______,后来,______,终于明白了_______。”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变得积极起来,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课后有个学生找到我问我为什么这节课这么好玩。这句话能看出这节课的成功。
第二节分析课文,在讲对李四光印象时,同学们却沉默了,一下子课堂陷入了僵局,现在想来可能是没有总结上节课内容的缘故,以至于同学们李四光谈不上什么印象了。看到这个情况后,我把这个问题一步步分析,从爱提问同学们总结出他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从在老师的回答中发现问题总结出他是个爱动脑的孩子,从长大后他不放弃研究能看出他是一个执著追求的孩子。从而总结出中心思想。这节课自己认为不是很好,课堂气氛很低沉。同学们都不积极,以至于心思都不在课本上问题也很少同学能想出来,以后要加强调动兴趣的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两课时。
课件等。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中的3个:藏、卧、旅。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之间的关系。
3、体会李四光的好学好问、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揭题、谈话。
1、板书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觉得文章仅仅是在写大石头吗?
3、你了解李四光吗?出示资料简介。
4、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对于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反馈:
老师把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你找对了吗?
先自由朗读。
指名小老师带读,要求读音标准。
齐读。
2、老师把最后一行词语变成了红色,因为它们是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比较特殊。让我们一起读好它们。
3、指明分意义段读课文,思考: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过渡:原来,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是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发生的,这部分内容在课文的第几小节?请你仔细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小节。
2、让学生体会有关句子。抓住“巨石、孤零零、遮得严严实实”
4、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李四光觉得这块石头奇怪呢?
(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
四、学习3-9小节。
1、学生交流李四光的问题,教师归纳: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2、学生自由朗读这些问题,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
指名读,齐读。
3、李四光提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依据呢?(会思考、会观察、会提问)。
2、读了刚才这些问题,你觉得把他们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4、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他会想什么办法解决呢?请你继续读课文。
5、交流:
请教老师:在老师那里得到答案了吗?请你读读老师和他的对话。可以同桌互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问老师,老师也说不上来,那怎么办呢?
请教爸爸:说不清楚。
有关这块巨石的疑惑,老师和父亲都没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那怎么办?
看来就只有自己想了。可谁又知道,童年时无意中的一个疑问一想就想了好多年啊!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生字书写。
藏、卧、旅。
三、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在教学时,设计的思路比较清楚:围绕“玩中产生疑问——请教老师、爸爸解决——自己想——去国外学习后猜测——回家乡专门考察,终于得出结果”这一线索展开。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1、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时候,我常常只考虑这堂课该怎么上,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说对全文的解读比较片面。所以往往造成课堂上总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够放开。对三年级的本体目标比较明确,但是年段特色不够明显。
2、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我过多地关注的是教材本身的内容。其实不仅要关注这些,更多地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提的问题要集中,抛出去的问题一定要有把手,能让学生获取“信息”,考虑要提升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
通过专家的指点,和各位老师的点评,我不仅对这堂课、这篇课文有了新的认识,而且相信在三年级其他课文的教学中有了新的教学理念。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六
生回答:四六自然段是李四光说的,其他的都是老师说的。)。
3、真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3——7段,来验证一下。请男孩子扮演李四光,女孩子扮演老师。
(二)补:
1、如果要把李四光和老师的话补充得更具体些,可以加上某某说,你会吗?提示语在句子前面,强调的是说话人,其实提示语还可以在句子后面,强调的是人物说话的内容,提示语在句子的中间,既强调了说话人,有强调说话的内容。同学们我们写作时就要灵活使用提示语,(板书:灵活使用提示语)。
2、这很简单是吗?那现在老师把难度加大,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把对话补充得更具体吗?
3、师小结:真好,我们还可以丰富人物的表情、动作,让人物的对话更加具体(板书:丰富人物的动作、神态),大家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以下的对话补充完整吗?请同学们先在课本旁边写写,小组间再交流一下。
(三)读。
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2、有“恐怕”与没有”恐怕“意思一样吗?哪条句子表达准确?
3、是呀,老师也是猜测的,他也没法确定,齐读句子。
老师小时候它就在这里了,那石头有多久了,老师也说不上,齐读句子。
4、再看这一段,读读看,你又有什么发现?(那是老师猜测还是老师肯定的回答)。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5、是呀,对于李四光的问题,老师都根本没法确定,男同学读,女孩子读。
谁能肯定地读读那段话?
7、读了这一组对话,你们觉得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李四光又是个怎么样的人?
小结::透过对话的背后,同学们体会得真深。人物对话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写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板书:表现人物品质)。
(四)写:
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上课前老师跟你们的互动写几句对话吗?
要求:
1、灵活运用提示语。
2、丰富人物的神态、动作让对话更加具体。
3、通过人物对话来体现人物的性格。
1、此文的重点部分是通过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塑造了一个勤于思考、积极提问的少年形象。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读对话的过程中,先理清对话者的身份,渗透冒号和引号的用法,加深对话描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为后面的补、品、练埋下伏笔。
2、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习作时腰写清楚、写具体是重难点,这个对话正是让学生练习补写极好的语言材料。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补写“某某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式把对话写具体,从一开始个别学生用加动作、加表情的方法过渡到大部分学生也能试着描写,这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老师功能,让好的学习经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继而影响整个班级。
3、学生对一份阅读材料的敏感程度,也就是常说的语感的养成,大多是通过对比阅读培养起来的。这里,我推荐学生比较“恐怕、也许、一定、应该”,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读懂了稳重的老师是一种猜测式回答,李四光是一种经验式提问,从而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起人物的印象。
4、此片段教学最后的御用训练,为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生活加枸杞了一道可迁移的桥梁。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一、收集学生初读课文时产生的问题。
1)学生读文时遇到的问题。李四光、地质学家、孤零零、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恐怕、陨石、砸、卧、突兀、甚至、遥运、考察、冰川、长江流域、遗迹、震惊。
2)学生读文时产生的问题。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
2.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3.冰川是怎么形成的,它怎么可以推动大石头旅行呢?
4.李四光还有其它研究成果吗?
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捉迷藏吗?怎样藏才可以让小伙伴找不到你呢?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也经常玩这个游戏。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1.出示词语,检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1.齐读课文。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先读帖,再摹写,最后临贴。)。
1.学习课文后,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
2、巩固本课生字,并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同学们你们喜欢石头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石头。
2.你们见过“奇怪”的大石头吗?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请大家通过读课题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样的大石头?我没有听清,再来一遍?(这样反复引导学生读出对题目的理解)。
1.课文围绕着大石头讲了哪些奇怪之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汇报,(教师用简笔画画一个大石头,)教师在石头周围用词语概括。“巨大的,突兀的.,孤零零的,时间久的,能把人遮得严严实实的”
3.练习用上这些词语或其中的一部分来描述这块石头。
例:这是一块巨大的,突兀的,孤零零的,时间久的,能把人遮得严严实实的大石头。
1.面对这样一块石头,你会想些什么呢?李四光又问了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到7自然段,读完后同桌互相演一演。
2.师生交流,出示李四光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读后讨论。
3.教师小结,并板书:“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4.李四光从老师哪弄清问题了吗?既然老师都不知道,我看就算了吧!(激将学生)。
5.请大家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看看李四光又去问谁了?问题问明白了吗?
6.既然爸爸都不知道,我年就算了吧!不要再追究下去了。(再一次激将学生)从而引出李四光具有“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精神。
1.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一找李四光是怎样把这个迷团解开的。
2.在学生概述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直到他长大后到了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相机出示课件,解释冰川之迷。
教师小结:疑团终于解开了,正是因为李四光研究出了这块石头的来历,从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3.那么李四光还做出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请学生打开书,读课后资料袋的知识。
1.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以“大石头旅行记”为题编一个小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爸爸听。
2.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八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soft/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奇怪的大石头。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九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去认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请同学们翻开书27页,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读了这位地质学家的事迹,你有什么感受?你说。
师:他是蒙古族人,于1919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博士学位。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部部长。正如同学们所谈的,我们被李四光爷爷的巨大成就深深折服。在我们感叹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李四光爷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换句话说,在他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今天,我们一同学习――《奇怪的.大石头》,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四光,了解他、学习他。
1、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25页读一读。在读得过程中,同学们把生字从课文中标出来,用一些好办法争取把字音读准,好现在开始。
2、学习生字:
师:课文中的生字能读准吗?瞧,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请了出来(出示词语),同桌合作认读这些词语,有读不下来的赶快向别人请教。
学生合作认读。
3、谁来读一读难读的自然段(第10小节)谁再来读?你来。这一节中有5个生字,你能读得这么通顺,看来你预习得很认真!
读着读着,谁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时、地、人,以及事情来概括。
(放幻灯片)。
幻灯片: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师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板书:爱提问/爱思考/善观察。
2、李四光是个爱思考的人,关于这块石头,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请大家默读2-8节,边读边找,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你说。还有吗?你来出示3个问题:
师:李四光一共提出了3个问题。谁来读一读这3个问题。你来。多会提问题的孩子啊,我们先来看他的第一个问题。
3、第一个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齐读。这是怎样的一块大石头呢?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出描写石头的句子。出示句子: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1、反馈: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你说,很奇怪,孤零零。理解孤零零,平时我们看到的石头通常是怎么样的?你说。而这块石头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真是奇怪。你说,从巨石看出石头很大。
2、课文还有一处也写出了石头的大,是哪一句?出示句子: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齐读句子。
从哪儿体会到石头的大?你说,严严实实。你说,在石头的另一面也看不清。
引:这样的一块大石头,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却让李四光觉得很奇怪。齐读问题。
3、从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里,让我们感受到小时候的李四光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b你说。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你来。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
师:李四光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跑去问老师。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出示对话。
师: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篇十
: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写:卧、藏、旅、秦。
体会大石头怪在哪里,领会李四光提出的问题联系紧密,步步加深的。
:领会李四光提出的问题联系紧密,步步加深的。
一、揭题。
1、同学们已经读过《奇怪的大石头》,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谁?(板书:李四光)你对李四光有哪些了解?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捉迷藏》。听了这个故事,你对李四光在小溪边研究石头的认真劲给他一个好词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2、我们今天来读读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你们都很想读课文,赶紧读读吧。(学生各自读课文)。
二、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1、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板书:怪疑问探究结论)。
2、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课文的第一至八段。
三、重点研究“怪”和“疑问”
1、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了石头的怪?(板书:独立、庞大、时间久、大人也说不清)。
2、正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开始是如何思考的?
3、后来,李四光先请教谁?再请教谁?他们之间是怎样回答的?(采用不同的.方式读课文)。
4、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觉得李四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真会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步步加深;执著的追求)。
5、我们也来看着这块大石头,学着李四光问问看?(看课件上的大石头)。
6、李四光在解决石头“怪”的时候,请教了老师和父亲,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了解决了疑问,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研究。
7、齐读课文第一段到第八段。
四、指导学生书写。
卧、藏。
旅、考。
同学们马上脱口而出说出了“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学生细细阅读,教师循循善诱。课堂上,我抓紧时间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仔细研究课文内容。问题的提出具有发散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边读边找。我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石头的怪?”就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细细阅读,边读边找,一点一点地找出来了。在检查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边听边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梳理,把学生概括出来的好词语板书出来,巨石的四怪就显而易见了:独立、庞大、时间久、大人也说不清。
书写生字,美观大方。写字时,我鼓励学生课余积极认字。我在教学生写“卧”字时,先让学生看看“卧”的左边是个什么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是“臣”,然后让学生看板书书写“臣”,再书写“卜”。有了写“卧”的基础,我再指导学生写笔画很多的“藏”字,感觉就不难了。在板书生字时,我力求字体美观大方,色彩美丽,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给学生的书写起到榜样的作用,激起学生认真书写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