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8篇)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制定和执行计划,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如何合理地设置优先级是制定计划的重要一环。想要了解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计划吗?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示范范文。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一
认真学习县教育局、教研室相关工作的精神,结合学校在新学期的安排,开展教研工作。着眼教师专业发展,以课题研究引领,立足课堂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计划总结学研就活动,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研组。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开展研究,提高的教师的业务素养。不断学习并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的教师的政策水平,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彰显学科特点,扩大学科组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学习型、研究型的和谐教研组。
引导全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同时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尽快成长,增强思品教研组的整体实力。我们将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虚心的师德品格,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力争使我校思品学科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提高。
(一)、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工作。
1.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认真领悟新课程的核心理论,并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2.本学期将指导新教师认真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让他们了解中考思品学科的命题特色,以及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以使他们能够高屋建瓴,更好的驾奴教材。
3.认真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公开课,示范课。并认真做好笔录,以便在校教研活动时间能相互交流,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研组整体水平。
强化、细化考核要求,促进新教师不断进行理论学习,自我反思,勤于总结。使新教师明确知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准备些什么?在理论学习,相互听课,交流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以实现学校提出的“一年合格,两年成熟,三年成为教学骨干”的奋斗目标。
2.加强常规检查和调研活动,本学期将建立思品教研组调研机制。我们将组织老教师,邀请学科分管领导,对新教师进行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课题评议,及时反馈给上课老师,让他们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不断取得点滴进步。
3.重视老教师的传、帮、代和对新教师的指导工作。我们将充分利用老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宝贵资源。请他们对新教师的每一堂课进行具体的指导。把他们的经验以讲座的形式向全组老师的别是新教师做介绍。同时,要求老教师定期开展示范课,以供新教师学习,借鉴。
(三)、推进教研组工作信息化建设,组建教研组资源库。
本学期我们将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年轻教师信息技术强的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组建我组的资源库。把平时自己动手做的或者是在网上下载的有用的课件、练习、文章集中存放在一起,以供全组教师学习、借鉴,以便资源共享。总之,由于我校思品教研组的构成具有年轻化的特征,我们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的`学习,扎实的工作来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我们将在县教研室的关怀下,在学校教导处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我校思品教研组的整体水平,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提升思品学科的生命力。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二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时间计划。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新学校,我们品德教研组工作要把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思品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围绕学校教研工作重点,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组织本组教师不断学习探求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切实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从而把握各年级教材的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
(二)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全体教师能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能开展丰富多彩、寓教育于其中的各种教育活动,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切合该学科的教学方法,设计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思品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围绕学校教研工作开设教研课,并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渗透我校“创绿”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四)重点培养一到两名思品骨干教师,为整体提高我校思品教师队伍的素质起好引领作用。
三、具体措施。
(一)以年级为单位,同年级的思品教师一起学习、解读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交流教学的得与失,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达到整体提高,共同过好教材的目的。
(二)以教研课为龙头,激发思品教师钻研教材,践行新课标理念的热情,为新课程理念下品德教学在学校的全面开展积累实际经验。
(三)提倡教师自学教学刊物,了解教研信息,学习现代教学教研理论,从而丰富自身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素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乐学吴江打造为愿景,以六力并举的快乐校园建设为抓手,以转型为主线,发挥“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能。立足课堂,积极探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途径。立足教师发展,努力变革教研方式,推进“三微”精致教研。以科研为引领,探索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整合的有效策略,深入推进品德学科建设。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立足课堂,寻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最优化。
1、以课标为纲领,加强学习提升。继续做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学习,尤其是要针对课标中重新修订、修改的内容,教师要进行深入学习、仔细体会,把握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性质、基本理念,了解基本的教学方式、评价要求,并努力将课标要求体现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2、以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品德学科以兼课教师为主,教师要向“每节课要质量”,根据学生基础和实际,设定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有效开发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合理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主体性,提高活动参与度。要积极开展多主体、多形式的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保持。
3、以研究为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过程应该同时也是研究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发现、研究、改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首先要研究教材。其次要研究学生。再次要研究教学方法。
4、以建模为抓手,优化教学方式。根据教育局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求,本学期将围绕“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这两个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研究,细化操作流程、优化策略,以期不断完善、更趋合理。
(二)尝试“三微”,追求学科教研精致化。
1、微型课的探索与改进。微型课是教育局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并在第四届a级课评比中进行了全区推广。本学期,我们将将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尝试微型课的探索与研究工作。
2、微教研的尝试与研究。微教研是以微主题、微组织、微片段为基本特征的教研活动,微教研还是一种网络教研方式,本学期,我们借助区教育局云教研平台的建设,将给老师们创设交流、反思、探讨的空间。
3、微课程的建构与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教学观,要求做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要求变学科意识为课程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师自身特长,尝试微课程的建构。
(三)着眼发展,索求学科效益的最大化。
1、推进评价改革,发展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更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品德学科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推广“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制度,让“以学论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大家要认真把好品德学科教学的质量关,按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2、借助课题引领,发展学科。本着科研先导、引领的原则,本学期将继续做好品德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要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定期形成课题,在发展学科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教研组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教育部门、课程标准和《____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建议》的精神,并结合县教师发展中心20____年上半年学科工作行事历,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目标,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学好理论,提高素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不被淘汰,我们全体社会组老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新常规》,深入领会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____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建议》。
2、改善教学,提高质量。在明确课程的性质与特征,突显综合意思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教学时要注意历史、地理或其他人文学科领域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科研,提升水平。
结合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我们本学期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一人一课活动。组员可以通过上课、说课或者试课的方式来完成本学期的教研任务。通过听课——评课或者试课说课的研究方式及时与教师进行讨论、反馈,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社会组会议,全体研读《初中历史与社会新常规》,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成员进行网络培训和县里的培训。
1.组织成员参加县里的论文评比、命题比赛以及县课堂教学评比。
2.开展第一次集体备课和七年级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
1.为期中考试做好命题安排准备。
2.开展第二次集体备课和八年级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
3.组织成员参加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研讨会议。
1.期中考试数据分析。
2.第三次集体备课并开展九年级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复习迎考。
2.撰写期末工作总结。
3.对阅卷工作进行安排。
1、近三年第一次社会思品组师资配备到位,实现无大学生临时代课的稳定局面。
2、年轻教师多:近三年入职的七位,全部在七、八年段。
3、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几乎全部集中在九年级段。
二、本学期工作思路及重点。
1、针对本组师资特点,本学期工作重点排首位的,是青年教师指导与培养。
思路:根据以往师徒结对工作中实施的不足,制定明确的指导意见。
方案:《社会思品组新教师培养方案》。
一)教学。
1、说明手写备课的意义和要求:
(1)意义:如同板书,不可用ppt取代那样,过程即意义。
(2)要求:
教学目标——规范、可操作。
重难点——有理由。
学情分析——真正的分析,由自己认为的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主体、当堂检查、课后作业、板书。要写出:核心问题、小问题、追问、过渡等,(大段材料若已知,可以不写)。
2、师徒结对。
(1)每周与师傅至少谈话一次,并做好记录。(记录便可)。
(2)两周至少请师傅来听课指导一次,课后写一篇教学反思。
(3)听课按学校要求。
二)外出学习与科研。
1、外出学习机会,新教师优先安排。每次学习后,写一篇学习心得。
2、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可结合市论文比赛等),或精品百课等市里的参赛项目。
三)命题。
1、期中考前做一份去年期中卷分析:对每道题进行分析。包括:考察的知识点、能力要求、情感目标。
2、期中考后对所教班级进行分析。包括:成绩数据分析,错题方式分析,错题原因分析,对后续教学的改进等。
以上所有资料,除手写备课本之外,其余以电子稿打印的方式附着在备课本上。
另:学校要求一学期上交参评:教学设计一份,试卷一份,说课稿一份,课件一份,两次开课。结合学期具体时间点进行布置。
2、以课改为抓手,结合市里今年校本课程的推进,利用各年段备课组活动,分别落实《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教研,及校本课程的落实。
思路:今年七、八年级的备课组长一人为新人,一人虽是老教师,但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抓住这一契机,扎实推进课改课堂和落实校本课程。
具体做法:教研员指导,备课组长牵头执行。
研讨实践:
1)有效小组合作的建立。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进。
以上研究可选择一两个,尝试做成课题。
3、九年级工作重点:研究中考改革方向。
思路:九年级老师基本都是老初三,课堂教学的落实和学生的抓紧工作都没问题。但近年进行中考改革,能否抓住命题方向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所以初三重点研究中考改革。
具体做法:
1)本学期第一次大组校本教研,就传达20____年中考试题及改卷的变化,从初三到初一的老师都要思想跟进。
2)紧密跟进市里命题动向。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思品、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青年教师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评优课活动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年秋季,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新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即一个年级由一至两位教师负责执教,便于稳定任课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三
20xx年上半年,我们教研组要以新课改的理念为理论指导,以《永嘉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细则》为具体指导,积极参与县教研室、县教师研修学校教师素养提升活动、学区教研活动等,扎实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县中小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评估细则是永嘉县教师研修学校考核学校校本培训的依据,自然也就是我们教研组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最直接的'标准。在这评估细则中共有7大块类别,其中第5至第7块类别与我们教研组工作密切相关,即a5完成规定任务:
1、组织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2、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
3、学校每年至少组织6次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4、每位教师每年开公开课1次及以上。
5、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0节。
6、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评价研究活动。
7、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教学技能培训或展示活动。
开一次制定计划的专题会议: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学习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区、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本组校本培训活动安排,商讨活动安排的主题、形式;活动安排定时间、定人员。
组长至少提前2天发短信提醒本组成员参加校本活动,并把短信发给学校教研室领导以接受他们的监督。每次活动都做到及时签到、拍照、上传,有序高效完成校本活动。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为组员参与县、学区公开课、讲座献计献策。鼓励组员参加各类评比评选。
根据上级教研活动安排,提前安排组员参与教研活动并及时传达教研活动内容,共享教学资源。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四
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努力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坚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学生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联系实际,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1.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大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组织教师参与倾听专家讲座,通过互动式的交流,进一步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2.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3.认真参加教研室及中心教研组的各类学习、研讨活动,及时开展校内培训。反思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研讨对策。
4.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不断提高老师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二)以实施课程标准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建议,并对其执行情况加强管理,落实到位,做到上足课、上好课。
2.加强思品教学的研究。重视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及社会的联系,联系实际展开实践和探讨。
3.组织教师研读教材,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灵活地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研究的话题,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增删和重构,以学生为主体,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
(三)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1.结合学校工作,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让青年教师继承老教师原有的优秀传统,认真、踏实、负责地对待教学工作。
2.搭建平台,为青年教师创设磨练和展示的机会。
3.围绕学校教研活动安排,进行思品课课堂教学展示。切实做好构建高效课堂工作。
2.组织教研组长及部分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联系教学实践开展研讨。
3.第一次检查思品备课本。
1.组织。
一、二年级的教师进行新课程研究学习。
2.思品集体备课。
1.组织教师参加学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积极研究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2.师徒结对活动听评课。
1.思品集体备课。
2.交流本学期教研心得,撰写教研总结。
3.组织期末测评工作。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五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我校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至六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即一个年级由一至两位教师负责执教,便于稳定任课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三)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根据县局要求,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积极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也可以采取教学沙龙、每月议题讨论等形式加强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14-----2015第一学年度。
湖西小学张艳。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六
1、以《思品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思品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学校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思品与社会》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1)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2)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本学期重点通过继续学习《如何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相关理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四)显特色:
1、继续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寄宿制学生思品课堂实效性》的具体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做好课题研究课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a、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b、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c、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d、社区及社会资源。
在学生离校的休息日中,可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一些小的调查,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局限性,充分的利用可能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会、感受社会。
(1)本学期继续上学期对全校学生开展的《每周历史回顾》活动,克服组内人少的困难,积极投入到学校的活动中,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在学校的生活了解国家大事,用文字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
(2)本学期思品组将在开展“智慧果”杯《史地知识竞赛》活动。
通过高年级史地知识竞赛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史地知识的喜爱,增长他们的大综合知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制定思品大组工作计划。(开学初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根据反馈,及时修改。)。
3、继续进行课题的学习和探讨,完善科研课题。
4、做好开学的备课、上课等常规工作。
1、做好“六个一”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听课工作。
2、做好组内教师基。
本大赛的准备工作。
3、理论学习〈新思品,新教法〉,做好三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
1、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品教研活动--《史地知识竞赛》。
2、做好课题研究教学公开课准备工作。
3、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并做好四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
4、常规考核:备课、上课。
5、做好六年级学生的大综合复习工作。
2、做好期末学生的评价工作。
3、进行五月份教学反思交流。
xx年-3-22。
小学思品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思品课导行艺术举隅的教育论文。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七
本学期我校小学思品、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青年教师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评优课活动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年秋季,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新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即一个年级由一至两位教师负责执教,便于稳定任课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八
以《思品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思品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学校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思品与社会》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练队伍:
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1)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2)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本学期重点通过继续学习《如何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相关理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