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白云观导游词(汇总18篇)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总结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表达准确,可以运用一些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白云观导游词篇一
白云观,位于陕西省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上,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黄河峡谷风貌奇异而闻名遗迹,素有“关西名胜”、“白云胜景”之美称。
白云观创建于16,是由全真教道人李玉凤(后称玉凤真人)主持修建。清乾隆年间扩建。16,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发圣旨并颁赐御制道藏经4726卷,敕建白云观藏经阁,从此,声名大振,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续建补葺,形成今日的格局。白云观总占地8。1万平方米,有庙宇殿堂54处,各类古建筑99处,壁画1900幅,石碑l60块、匾额40余块,还有石狮、古钟、旗杆、浮雕、石刻等珍贵文物。白宏观内现存明、清时期种植古松十余棵,为庙观平添了几分幽静庄严。
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曾两次登上白云观,赏古迹,览名胜,尽领北国风光,感悟传统文化,留下了一代伟人同四方群众共度重阳节的千古佳话。
白云观导游词篇二
白云观,座落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上。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有殿堂庙宇54座,其他大小建筑45处。保存彩色壁画1300余幅、碑碣172块,匾额40余块,还有石狮、古钟、旗杆、浮雕、彩绘、石刻等众多珍贵文物。集道教诸神于一山,融明、清建筑艺术为一体。
1957年5月30日,白云山道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旅游风景名胜区;20,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白云观建筑群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排列在三条平行的轴线上。木牌坊、五龙宫、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真武祖师殿、三宫殿、藏经阁、超然阁、玉皇阁、三清殿、元辰殿、魁星阁为第一轴线,也是白云山建筑群的主轴线,高耸于白云山主峰;真人洞、七圣楼,三圣祠、碧霞宫、东岳殿为第二轴线;乐楼、关帝庙、财神庙为第三轴线。三条轴线上的宫、殿、楼、阁、厅、堂、庑、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典雅神奇。
从榆林到佳县,以前走的是s302省道,80多公里的路开车要走2个小时,现榆林至佳县高速公路已正式开通,仅需4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榆林所有景区、景点均处在公路网的辐射覆盖范围内,12个县区有11个通高速,村村通公路。302省道可至佳县白云山。
白云观导游词篇三
7月19日,由儿子开车,去北京白云观参观。白雲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二里许,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号称“全真天下第一丛林”,始建于唐代。白云观是道教全真第一丛林,也是龙门派祖庭,进入山门,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中路依次有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阁、四御殿及钟鼓楼;三清阁东侧为藏经楼,东路有南极殿、斗姥阁和罗公塔;西路有吕祖殿、八仙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祠堂院等。祠堂院左右室壁上嵌有元代书法家赵孟烦书《道德》、《阴符》两经石刻。后院名云集园,又名小蓬莱,院内以戒台和云集山房为中心,假山错落,周有回廊、云华仙馆、友鹤亭、妙香亭、退居楼等分布其间,该观据说是全国最大的道观,它的建筑风格与寺院全部不一样,里面塑的菩萨也不一样,灵宫殿的四大金刚别巨一格,观里走动的是有胡髯的道士。整座道观绿树成荫,清新幽静,使人流连忘返。
参观了白雲观后,又参观了白塔寺。白塔寺又名妙应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始建于元朝。整座白塔式样与五台山的白塔差不多。
白云观导游词篇四
北京来过几次,这次总算去了白云观,大热天前往,就是想看看明代丘处机塑像,到底是不是无须,也就是为了证实丘处机是否真的自宫。长春真人自宫问题,在陕西游记49——重阳宫里已经详细说过,若是真的自宫,估计是古往今来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其自宫仅是因为性欲强,影响修炼,故一挥神剑,了却无限烦恼,在笔者看来,敬佩不已,亦无限神往!对丘处机这点的敬佩,远大于他对全真教贡献的敬佩,远大于他高龄西行而留下的《长春真人西游记》的敬佩,更远大于他忽悠野蛮人成吉思汗止杀的敬佩!
白云观为元代以来全真教的中心,北方道教最大的道场,直至今日仍是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里面的“老律堂”存有明代“全真七子”塑像,只是堂内庄严肃穆,光线昏暗,根本无法看清塑像面容,无奈之下只能以长焦端拍照,回来在电脑上终于得以一睹真容,丘处机确实是白净无须之人!在白云观如此重要的全真圣地,显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将全真教仅次于王重阳的“第二领袖”去掉胡须,所以丘处机自宫无疑属实!!而另外六人除了一位女性也是无须外,五人皆有胡须。
宗教圣地本不易摄影,虽为求证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心存敬意,望各路神仙谅解!
唉,心情跌宕,文不能尽意,唯借义山《锦瑟》诗抒怀: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白云观导游词篇五
白云观既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白云观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观,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北京白云观的。
导游词。
欢迎查看。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担任大家的导游员带领大家参观。首先欢迎大家来到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观参观游览。它位于佳县城南五公里处的白云山上,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奇异的黄河峡谷风貌而闻名,素有“关西名胜”、“白云胜景”之美称。
说到白云观所在的白云山,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白云山原名对龙岭,这里白云缭绕,双龙蟠曲,加之山脚下黄河奔腾,水流神韵。一日山上来了一个蓬头赤脚道人,自称玉风真人,他在山上结了个草庵,白日采药,晚上打坐诵经。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为百姓医病无不手到病除,当地群众敬之如神,白云观便是在其住持下,得朝廷官员张总兵和地方人士牛登弟资助而修建的。相传修建时正逢盛夏,工匠们头顶烈日,酷热难忍,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片白云,正好将烈日遮住,真人感而灵之,便把对龙岭改名白云山。
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曾两次登上白云山,赏古迹,览名胜,尽领北国风光,感悟传统文化,留下了一代伟人同四方群众共度重阳节的千古佳话。
白云观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前低后高,鳞次栉比,层层上升。建筑可分为两部分:即道路区和宫殿区。道路区从小石牌楼至真武大殿是一条700余级的石阶蹬道,连接木牌楼和四道天门,游人到此需涉攀高之险:宫殿区位于白云山主峰之上,是建筑的分布区。白云山庙观的建筑,既有统一的格调,又富于变化,建筑空间的连接体则更是丰富多变,这些建筑结合了明清两代的营造方法,又明显融人了地方风格,使之更臻完美。
白云观既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白云观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观,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因此,白云观也就能满足各种人的各种要求,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寄托精神的圣地,人们对白云观寄托着某种美好愿望,这也许就是白云观香火鼎盛、历代不衰的原因。一年中,白云观较大的庙会有三次,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师降生之日;四月初八,是白云观修成之日;九月初九,是真武祖师飞身之日。欢迎大家到时来赶我们的庙会,那时真是热闹非凡。
现在就请大家跟我登上白云山,走进白云观。天下名山必赋名门,这座官式形制的大牌坊就是白云观的山门,它的建筑为四柱三门七楼牌楼,三昂七踩半拱,歇山顶。门楣上携刻着明万历皇帝敕谕的“白云山”三个大字,充分显示着它的等级地位及威严神圣。
入山门,过滴翠园,只见涓涓细流不断,据说这洗心泉是专门供朝山的贤士净身的地方,以示洗去凡尘俗土。越小石牌坊,又称为“低头牌坊”,小石牌坊为明代遗迹,清嘉庆年间重修,为二柱单跨石构建筑,上下游人须低头而过,以示虔诚朝山之意。
现在映人我们眼帘的便是360余级的石阶“神路”了,这便是登山之道。这一级一级石磴,采用699块青石依次砌成,从山根直达山顶,愈高愈陡,宛若天梯。
当我们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一座精美俏丽的纯木结构木牌楼便映入眼前了,木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高8.5米,四柱三门三楼,歇山订,正楼单檐。显得脱俗素雅。这座牌坊无依无托,搏击风雨400余年,它特殊的结构和构造,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穿过木牌楼,我们便来到白云观庙观群。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五龙宫,五龙宫为白云观的底层建筑,也是白云观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690年。五龙宫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组成整齐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庄严。五龙宫也称“五龙择圣宫”,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脱胎成仙的宫殿,殿内供奉着赤、黑、白、黄、绿五条龙,象征五龙择圣。越过五龙宫,就是白云观的四道天门,仰望天门一处高过一处,上接云天,如入天宫。
经过一番辛苦,穿过四道天门,我们便来到白云观的中心——真武祖师殿,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俗称正殿。真武祖师殿由前后两殿组成,古建筑专家考证,后殿为明代建筑,建于1620xx年;前殿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进入殿院首先看到一株参天古柏,冠盖如云,一对石狮雄踞院中,威严无比。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内的这些古柏,它们已活了300余年。进入殿门,真武祖师塑像端坐平台,这座铜像高达3米,重5000斤,两边有泥塑十大元帅,选型美观,栩栩如生,神威赫赫,喻以真武祖师出巡之势。真武祖师内的壁画绘于明万历年间,它以极其宏大壮观的场面,描绘了道教诸神拜谒真武祖师的情景。这些壁画大都出自民间画匠之手,其笔法精细,人物生动,颜色明丽,显示了画家们非凡的才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座艺术殿堂,是一座文化宝库,令我们赞叹!
现在我们来到真武祖师殿外的钟鼓楼。钟楼建于1620xx年。钟楼上悬挂的钦钟是1620xx年所铸,重一万斤,这口钟的传奇之处在于此钟比普通大钟多出两耳,传说在这两耳上,对着雹灭、恶风、暴雨敲打,有退云止雹、禁恶风、止暴雨的神奇功效。每当古钟敲响,响彻八方,隔河的山西也能听得见,有白云晨钟之美誉,列为佳县八景之一。
鼓楼与钟楼对应,十字歇山顶,两滴水木构建筑,鼓楼上的特别之处是不挂皮鼓,而挂铜鼓,传说与名宦海瑞有些瓜葛。相传道观中的鼓面原先都是牛皮所制,一日海瑞来到道观朝拜,闻听道人讲:“修炼之土,三餐素食拒不杀生”,海瑞提问:“既不杀生为何用牛皮制鼓?岂不言不副实?”道士听后幡然悔悟,从此道观中所有的鼓面都改用了铜皮。
20xx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白云观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走出正殿,看到三官殿,三官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气势雄伟,里面供奉的为天官、地官和水官。
告别三官殿,我们来到藏经阁,悬山式砖木结构,坐南面北,内立“圣旨”碑,龙首碑额,上刻神宗皇帝给白云观颁发的圣旨,圣旨原件保存完好,现藏于佳县档案馆。藏经阁建于1620xx年,为白云观主要建筑之一,内存有道经4726卷。
过玉皇阁、三清殿,我们来到了元辰殿,这座重檐qian山式仿古建筑建于1992年,面阔7间,面积近500平方米,殿内正中塑斗姆及左铺右弼,四周塑60元辰。斗姆即星斗之母,60元辰乃60甲子,为道教信奉的60位置宿神,每位神明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而得,自己的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大家都可以推断一下自己的本名元辰,然后礼拜求吉祥,顺星。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财神殿,又名三灵侯殿,建于1720xx年,硬山式仿古建筑,殿内供奉了福神、禄神及财神。
游了这么多景点,大家也累了吧,现在我们就去超然阁。当我们驻足在这座方亭时,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之感油然而生,于是烦恼顿消,顿觉天地之大。
休息完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大家自由参观。白云观的羊道会、道教音乐也是非常有名的,有兴趣的朋友就请去欣赏。我的讲解就到这全部结束了,愿我的讲解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派十大丛林之一,全真龙门派的重要祖庭,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所在地。改革开放后,白云观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全体道众积极展示道教风采,弘扬道教文化,活跃首都文化氛围,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努力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金正隆五年(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20xx年),天长观不幸罹于火灾,后重修改名“太极宫”。元初,邱处机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元太祖二十二年(1220xx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明初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都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同时代宗教界、思想界代表人物相比较,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至元初期,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此外,丘处机“一言止杀”的历史更是在文化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宋末元初之际,蒙古骑兵所到之处,轻者大肆劫掠、抓战俘和女人为奴隶,重者屠城,满城人口尽数屠杀。为挽救生民于战火,丘处机带弟子18人历时3年、行程万里,会成吉思汗于大雪山,对成吉思汗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促成成吉思汗下达“止杀令”。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使得中国多少年来的文化、建筑等等诸多方面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白云观发展至清朝,又出现一位为道教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王常月。他最大的贡献,在于让本已衰落的龙门派复兴,可说也是令全真的复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道教离现今时代最近一次的复兴。王常月本人也被誉为“中兴之祖”。
二、爱国守法,注重修持。
白云观管委会非常注重道众政治素养的提高,几年来,努力提高道众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参加“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提升道众修为,树立道教良好社会形象。一是抓学习,坚持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的学习制度,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道教教理教义有关内容,逐步夯实道众思想基础。
二是抓培训,邀请宗教部门领导、公安消防部门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授课,对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等进行培训辅导,不断提高道众学识。三是抓修持,带头恪守清规戒律,认真组织早晚功课,积极参加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玄门讲经活动,由白云观选拔的道友在两次玄门讲经活动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促进道众自我约束,自我向善。
三、服务社会,参与公益慈善活动。
为满足信众的信仰需要,更好的介绍道教慈善群众、和谐社会的思想,组织人员编写、印制善书120余万册,制作光盘20万张,供游人香客参观游览时取阅。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济世利人,在管委会的倡导下,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白云观道医馆为患者免挂号费,为贫困群众免治疗费,为特困人员免全部费用,得到多方赞誉。20xx年9月,白云观两个陈列室开放,一些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供观众免费参观。近年来,管委会与香港青松观联系,组织道众书写道教经典语句,印制挂历、台历,赠送给信众香客,受到普遍欢迎。20xx年,白云观积极配合西城区政府举办“白云杯”太极拳(剑)第二届邀请赛,选派白云观道长示范表演,为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激发尊道贵德、互敬友爱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白云观管委会还带领道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汶川、中国台湾、玉树、舟曲等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总计400多万元。
四、开展对外交流,弘扬传统文化。
白云观秉承“济世利人”之重责,以弘扬道家文化为己任,大力拓展道家文化对外的交流和传播。多次受国外邀请弘道传法,受邀赴港澳台等地进行了交流演出。先后两次参加香港举办的道教文物展,展品包括神像、法服、法物、供器、经书和经板等,对于香港各界群众加深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很大帮助。两岸三地道教宫观联谊会是由北京白云观、中国台湾台北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共同发起的活动,自20xx年以来,在北京、香港、台北成功举办了三次,对加强两岸三地道观文化交流和联谊合作、促进两岸三地和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8年8月,白云观正式成立了“白云观道教经乐团”,先后出版《仙家乐》《白鹤飞》《天尊韵》《玄门日诵早晚课》等光盘。20xx年,乐团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行白云观道教音乐汇报演出。乐团还多次出访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加拿大、美国等地演出。向世界友人展示了道教音乐精华,向世界人民展示道教独特的文化魅力。宣扬彰显了中国道教的优良传统,加强了各国道教文化交流,受到世界各地友人的一致好评。
古老的白云观,如今已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大名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香客游人。每年春节的民俗庙会,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白云观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道教文化与传统习俗的重要窗口。20xx年06月25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xx年被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和谐宫观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先后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和西城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白云观导游词篇六
佳县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毛泽东和蒋介石也光顾过白云观,相传毛泽东在白云观求得“上上签”,而老蒋却是“下下签”。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陕西省佳县白云观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白云山上。这座道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万历三十三年(1620xx年),由白云山著名道士李玉凤真人,榆林总兵张臣,佳县籍县丞牛登第共同组织修建。
明万历四十六年(1620xx年),神宗帝朱钧给白云山道观亲颁圣旨一道,并赐制《道藏》4726卷,从此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不断修葺补建,形成规模宏大,鳞次栉比,古朴典雅,神秘幽静的庙群,是西北地区明代以来最大的古建筑群和道教圣地。
白云观属全真道龙门派,明万历三十六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义、景真云等来白云山白云观阐教,弘清静无为之道德,修明心见性之全真,迄今已历十七代,三百九十余年。
其间风云变幻,世事沧桑,白云山道教活动时盛时衰,最盛时道观共有道士八十余人。“文革”期间,白云观也遭破坏,道教活动被迫停止。改革开放后,一九八二年成立了白云山道教管理小组,道教活动得以恢复,观内现有道士数十名,有两位道长在北京白云观受戒。现在,白云观共有庙宇54座,占地200余亩,存有各代壁画1300余幅,碑碣160余通,匾额99块,供奉以真武大帝为主神的道、佛,释诸神多300位。
几百年来,白云观一直是秦、晋、蒙、宁、甘等省区汉、蒙、回等各族人民物资、文化交流中心及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朝山拜圣、旅游观光者达数百万人次。每年农历正月、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为传统的古文化庙会,会期人潮似海,商贾云集,香火尤盛。
近年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政策的不断落实,去白云山白云观的香客、游客与日俱增,传统道教文化日益弘扬,宗教旅游十分活跃,古观名胜更放民彩。
位于陕西佳县城南的白云山道观建筑群,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目前为止,西北最大的道教圣地。每年的4月1日至4月8日是传统的朝拜节日,四面八方的香客、游客幕名而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登临山顶,远眺黄河宛如飘带,九曲而下!
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上,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白云观是我国知名的宗教活动场所。
蜜碗又名马蹄酥,相传唐朝是为宫廷供品,其入口酥甜,香而不腻。
白云观导游词篇七
陕西佳县白云观是我国省旅游风景名胜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佳县白云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佳县白云观。
导游词。
欢迎参考!
佳县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毛泽东和蒋介石也光顾过白云观,相传毛泽东在白云观求得“上上签”,而老蒋却是“下下签”。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陕西省佳县白云观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白云山上。这座道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万历三十三年(1620xx年),由白云山著名道士李玉凤真人,榆林总兵张臣,佳县籍县丞牛登第共同组织修建。
明万历四十六年(1620xx年),神宗帝朱钧给白云山道观亲颁圣旨一道,并赐制《道藏》4726卷,从此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不断修葺补建,形成规模宏大,鳞次栉比,古朴典雅,神秘幽静的庙群,是西北地区明代以来最大的古建筑群和道教圣地。
白云观属全真道龙门派,明万历三十六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义、景真云等来白云山白云观阐教,弘清静无为之道德,修明心见性之全真,迄今已历十七代,三百九十余年。
其间风云变幻,世事沧桑,白云山道教活动时盛时衰,最盛时道观共有道士八十余人。“文革”期间,白云观也遭破坏,道教活动被迫停止。改革开放后,一九八二年成立了白云山道教管理小组,道教活动得以恢复,观内现有道士数十名,有两位道长在北京白云观受戒。现在,白云观共有庙宇54座,占地200余亩,存有各代壁画1300余幅,碑碣160余通,匾额99块,供奉以真武大帝为主神的道、佛,释诸神多300位。
几百年来,白云观一直是秦、晋、蒙、宁、甘等省区汉、蒙、回等各族人民物资、文化交流中心及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朝山拜圣、旅游观光者达数百万人次。每年农历正月、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为传统的古文化庙会,会期人潮似海,商贾云集,香火尤盛。
近年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政策的不断落实,去白云山白云观的香客、游客与日俱增,传统道教文化日益弘扬,宗教旅游十分活跃,古观名胜更放民彩。
位于陕西佳县城南的白云山道观建筑群,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目前为止,西北最大的道教圣地。每年的4月1日至4月8日是传统的朝拜节日,四面八方的香客、游客幕名而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登临山顶,远眺黄河宛如飘带,九曲而下!
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上,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白云观是我国知名的宗教活动场所。
蜜碗又名马蹄酥,相传唐朝是为宫廷供品,其入口酥甜,香而不腻。
白云观,座落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上。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20xx年),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有殿堂庙宇54座,其他大小建筑45处。保存彩色壁画1300余幅、碑碣172块,匾额40余块,还有石狮、古钟、旗杆、浮雕、彩绘、石刻等众多珍贵文物。集道教诸神于一山,融明、清建筑艺术为一体。
1957年5月30日,白云山道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旅游风景名胜区;20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白云观建筑群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排列在三条平行的轴线上。木牌坊、五龙宫、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真武祖师殿、三宫殿、藏经阁、超然阁、玉皇阁、三清殿、元辰殿、魁星阁为第一轴线,也是白云山建筑群的主轴线,高耸于白云山主峰;真人洞、七圣楼,三圣祠、碧霞宫、东岳殿为第二轴线;乐楼、关帝庙、财神庙为第三轴线。三条轴线上的宫、殿、楼、阁、厅、堂、庑、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典雅神奇。
从榆林到佳县,以前走的是s302省道,80多公里的路开车要走2个小时,现榆林至佳县高速公路已正式开通,仅需4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榆林所有景区、景点均处在公路网的辐射覆盖范围内,12个县区有11个通高速,村村通公路。302省道可至佳县白云山。
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白云山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位于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濒临黄河,婉蜒跌宕,景色壮观。因庙依山而建故得名。这里白云缭绕、松柏苍郁、庙宇林立,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西北、华北等地。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20xx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0xx年)重修并扩建。数百年来,经过不断营建修葺,共建庙宇53座,建筑面积8.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气势壮观。这座古建筑群依山势高低起伏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殿、亭、阁、楼参差错落,星罗棋布。经黄河滩头登白云观,须攀618级台阶。观内底层建筑为五龙宫,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宫北为四道天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分列其上。真武殿是白云观的主要建筑,屋宇崇高,辉煌雄伟。殿前有钟鼓楼。钟楼的钟声,隔黄河的山西境内亦可清晰听到,因而有佳县八景之一的“白云晨钟”之誉。真武殿四周的建筑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真人洞等。
白云观建筑精巧,别具一格,古朴典雅。观内保存有叙述道、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的彩色壁画1590余幅。壁画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系古代陕北民间和明代铁钟、清代铜钟等珍贵文物。
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曾两次登山赏景。并告当时县委领导同志要保护文化遗产。白云观现已成为陕北独特的旅游胜地。据介绍,主席曾在道长陪同进入真武大殿时,顺手抽一签,签中写:四十三签,上吉,日出扶桑。道长见状大喜,忙解签意,主席只淡然一笑。
此后,中央红军并未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过黄河,而是与十倍于己的胡宗南大军转战陕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白云观导游词篇八
三清阁东侧为藏经楼,东路有南极殿、斗姥阁和罗公塔;西路有吕祖殿、八仙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祠堂院等。祠堂院左右室壁上嵌有《道德》、《阴符》两经石刻。后院名云集园,又名小蓬莱,院内以戒台和云集山房为中心,假山错落,周有回廊、云华仙馆、友鹤亭、妙香亭、退居楼等分布其间,绿树成荫,清新幽静,使人流连忘返。
白云观导游词篇九
白云观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号称“全真天下第一丛林”,始建于唐代。道教龙门派祖师丘处机曾住持于此,仙逝后曾藏遗蜕于此。白云观主要建筑分东、中、西三路和后花园。中路为全观主要建筑,依次为三清阁、四御殿、丘祖殿、老律堂、玉皇殿等等。左右配殿,楼阁有藏经阁、朝天楼、客堂、药王殿、救苦殿等。东路和西路有南极殿、钟鼓楼及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等。整个建筑层层叠叠,布局紧凑,松槐葱郁,古碑林立,古观风貌显得清雅幽静。白云观现在是我国道教的中心,其在行政由中国道教协会、白云观、中国道学院三部分组成。白云观现任方丈为谢宗信道长,闽智亭道长为现在中国道协会长。尤为可惜的是,我访问白云观的当天,这两位在道教界德高望重的道长都没有在观里。这次访道白云观没有采访到这两位高道,尤为遗憾!
我在白云观遇到的第一位道长是来自于浙江天台的林道长,林道长今年不到40岁,在白云观常住,是个忠厚朴素的道士。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护殿堂。浙江天台是紫阳真人张伯端的家乡,天台桐柏山是南宗道场,曾经出了很多名道高真。不过,林道长不是在那里出家。我向林道长问起平常主要的修持法门,林道长很谦虚的说他没有什么功夫。后来我向林道长询问了一些观内的情况,就离开了他。我继续向观内游览,路上碰到很多道士。我主动向他们打招呼,礼多人不怪,为了表示尊重,我行的是道家的拱手礼。路上碰到的道士纷纷还礼,还有的道士用佛教的合掌来还礼。和尚拱手,道士合掌,这场面有些滑稽。不过,我还是很感动。
下午四点,时间不早了。我晚上还有事情,必须早些赶回宾馆。就与王道长告辞了。王道长给我留下了电话号码。
一天的访道历程结束了,也画上了圆满句号。
回宾馆的路上,我有些轻松,也有些失落……。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再来白云观……。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
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白云山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位于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濒临黄河,婉蜒跌宕,景色壮观。因庙依山而建故得名。这里白云缭绕、松柏苍郁、庙宇林立,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西北、华北等地。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修并扩建。数百年来,经过不断营建修葺,共建庙宇53座,建筑面积8.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气势壮观。这座古建筑群依山势高低起伏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殿、亭、阁、楼参差错落,星罗棋布。经黄河滩头登白云观,须攀618级台阶。观内底层建筑为五龙宫,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宫北为四道天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分列其上。真武殿是白云观的主要建筑,屋宇崇高,辉煌雄伟。殿前有钟鼓楼。钟楼的钟声,隔黄河的山西境内亦可清晰听到,因而有佳县八景之一的“白云晨钟”之誉。真武殿四周的建筑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真人洞等。
白云观建筑精巧,别具一格,古朴典雅。观内保存有叙述道、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的彩色壁画1590余幅。壁画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系古代陕北民间和明代铁钟、清代铜钟等珍贵文物。
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曾两次登山赏景。并告当时县委领导同志要保护文化遗产。白云观现已成为陕北独特的旅游胜地。据介绍,主席曾在道长陪同进入真武大殿时,顺手抽一签,签中写:四十三签,上吉,日出扶桑。道长见状大喜,忙解签意,主席只淡然一笑。
此后,中央红军并未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过黄河,而是与十倍于己的胡宗南大军转战陕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看过“陕西黄帝陵导游词”的还看了:。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一
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白云山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位于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濒临黄河,婉蜒跌宕,景色壮观。因庙依山而建故得名。这里白云缭绕、松柏苍郁、庙宇林立,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西北、华北等地。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20xx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0xx年)重修并扩建。数百年来,经过不断营建修葺,共建庙宇53座,建筑面积8.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气势壮观。这座古建筑群依山势高低起伏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殿、亭、阁、楼参差错落,星罗棋布。经黄河滩头登白云观,须攀618级台阶。观内底层建筑为五龙宫,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宫北为四道天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分列其上。真武殿是白云观的主要建筑,屋宇崇高,辉煌雄伟。殿前有钟鼓楼。钟楼的钟声,隔黄河的山西境内亦可清晰听到,因而有佳县八景之一的“白云晨钟”之誉。真武殿四周的建筑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真人洞等。
白云观建筑精巧,别具一格,古朴典雅。观内保存有叙述道、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的彩色壁画1590余幅。壁画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系古代陕北民间和明代铁钟、清代铜钟等珍贵文物。
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曾两次登山赏景。并告当时县委领导同志要保护文化遗产。白云观现已成为陕北独特的旅游胜地。据介绍,主席曾在道长陪同进入真武大殿时,顺手抽一签,签中写:四十三签,上吉,日出扶桑。道长见状大喜,忙解签意,主席只淡然一笑。
此后,中央红军并未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过黄河,而是与十倍于己的胡宗南大军转战陕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二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派十大丛林之一,全真龙门派的重要祖庭,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所在地。改革开放后,白云观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全体道众积极展示道教风采,弘扬道教文化,活跃首都文化氛围,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努力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金正隆五年(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20xx年),天长观不幸罹于火灾,后重修改名“太极宫”。元初,邱处机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元太祖二十二年(1220xx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明初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都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同时代宗教界、思想界代表人物相比较,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至元初期,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此外,丘处机“一言止杀”的历史更是在文化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宋末元初之际,蒙古骑兵所到之处,轻者大肆劫掠、抓战俘和女人为奴隶,重者屠城,满城人口尽数屠杀。为挽救生民于战火,丘处机带弟子18人历时3年、行程万里,会成吉思汗于大雪山,对成吉思汗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促成成吉思汗下达“止杀令”。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使得中国多少年来的文化、建筑等等诸多方面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白云观发展至清朝,又出现一位为道教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王常月。他最大的贡献,在于让本已衰落的龙门派复兴,可说也是令全真的复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道教离现今时代最近一次的复兴。王常月本人也被誉为“中兴之祖”。
二、爱国守法,注重修持。
白云观管委会非常注重道众政治素养的提高,几年来,努力提高道众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参加“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提升道众修为,树立道教良好社会形象。一是抓学习,坚持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的学习制度,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道教教理教义有关内容,逐步夯实道众思想基础。
二是抓培训,邀请宗教部门领导、公安消防部门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授课,对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等进行培训辅导,不断提高道众学识。三是抓修持,带头恪守清规戒律,认真组织早晚功课,积极参加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玄门讲经活动,由白云观选拔的道友在两次玄门讲经活动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促进道众自我约束,自我向善。
三、服务社会,参与公益慈善活动。
为满足信众的信仰需要,更好的介绍道教慈善群众、和谐社会的思想,组织人员编写、印制善书120余万册,制作光盘20万张,供游人香客参观游览时取阅。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济世利人,在管委会的倡导下,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白云观道医馆为患者免挂号费,为贫困群众免治疗费,为特困人员免全部费用,得到多方赞誉。20xx年9月,白云观两个陈列室开放,一些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供观众免费参观。近年来,管委会与香港青松观联系,组织道众书写道教经典语句,印制挂历、台历,赠送给信众香客,受到普遍欢迎。20xx年,白云观积极配合西城区政府举办“白云杯”太极拳(剑)第二届邀请赛,选派白云观道长示范表演,为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激发尊道贵德、互敬友爱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白云观管委会还带领道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汶川、中国台湾、玉树、舟曲等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总计400多万元。
四、开展对外交流,弘扬传统文化。
白云观秉承“济世利人”之重责,以弘扬道家文化为己任,大力拓展道家文化对外的交流和传播。多次受国外邀请弘道传法,受邀赴港澳台等地进行了交流演出。先后两次参加香港举办的道教文物展,展品包括神像、法服、法物、供器、经书和经板等,对于香港各界群众加深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很大帮助。两岸三地道教宫观联谊会是由北京白云观、中国台湾台北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共同发起的活动,自20xx年以来,在北京、香港、台北成功举办了三次,对加强两岸三地道观文化交流和联谊合作、促进两岸三地和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8年8月,白云观正式成立了“白云观道教经乐团”,先后出版《仙家乐》《白鹤飞》《天尊韵》《玄门日诵早晚课》等光盘。20xx年,乐团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行白云观道教音乐汇报演出。乐团还多次出访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加拿大、美国等地演出。向世界友人展示了道教音乐精华,向世界人民展示道教独特的文化魅力。宣扬彰显了中国道教的优良传统,加强了各国道教文化交流,受到世界各地友人的一致好评。
古老的白云观,如今已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大名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香客游人。每年春节的民俗庙会,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白云观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道教文化与传统习俗的重要窗口。20xx年06月25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xx年被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和谐宫观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先后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和西城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三
白云观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前低后高,鳞次栉比,层层上升。建筑可分两部分,即道路区和宫殿区:道路为东西走向,从小石牌楼至真武大殿是一条700余级的石阶磴道,它连接木牌楼和四道天门,游人到此需涉攀高之险,宫殿区位于白云山主峰上,是建筑主要分布区。建筑按南北走向的三条平行轴线排列,并高低错落,主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经阁、超然阁等。东北角有文昌楼,西北为圣母祠,西南为玉皇阁;第二轴线位于主轴线东侧下方,由南向北是七圣楼、三圣楼、东岳大殿等;第三轴线位于第二轴线东侧下方,由南向北是关帝庙、财神庙等。由于各组院落分别供奉不同的主,其面积大小不同,空间布局上亦有差别。院落顺序的排列依照各主的位次顺轴线前后而建,体现了道家的主从秩序。屋顶采用多种形制,有重檐、歇山、硬山、悬山、十字歇山、攒顶等多种形式,同时分别覆以高贵的琉璃瓦和普通布瓦,产生主次分明、高低有别的效应。白云山庙观的建筑,既有统一的格调,又富于变化,建筑空间的连接体则更是丰富多变,这些建筑结合了明清两代的营造方法,又明显融人了地方风格,使之更臻完美。
白云观山头院落,松柏掩映,整个环境寂静幽雅,虚幻神奇。近年来,白云观新修养真楼、石牌楼,复修超然阁,新修山门、望云亭、点墨廊、元辰殿、东升桥等建筑,使这座古建筑群更加完善。山借庙而扬名,庙以山而隆盛。白云观现在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
白云观以“北极镇天真武玄大上帝”(俗称“真武祖麻爷”)为主神,配以玉皇大帝,“三清”天尊、天地水三官“五行”老祖、六十元辰星君、东岳大帝、关圣帝君、西天如来、冥府阎君、魁星文昌、送子娘娘、赐福财神等300多位诸神,其中以道教系列神为主,儒、释、道三教交会,既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白云观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观,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因此,白云观也就能满足各种人的各种要求,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寄托精神的圣地,人们对白云观寄托着某种美好愿望,这也许就是白云观香火鼎盛、历代不衰的原因。一年中,白云观较大的庙会有三次,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师降生之日;四月初八,是白云观修成之日;九月初九,是真武祖师飞身之日。欢迎大家到时来赶我们的庙会,那时真是热闹非凡。
白云山原名对龙岭,这里白云缭绕,双龙蟠曲,加之山脚下黄河奔腾,水流神韵。一日山上来了一个蓬头赤脚道人,自称玉风真人,他在山上结了个草庵,白日采药,晚上打坐诵经。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为百姓医病无不手到病除,当地群众敬之如神,白云观便是在其住持下,得朝廷官员张总兵和地方人士牛登弟资助而修建的。相传修建时正逢盛夏,工匠们头顶烈日,酷热难忍,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片白云,正好将烈日遮住,真人感而灵之,便把对龙岭改名白云山。白云观修好后,真人便去云游出走。为纪念这位开山鼻祖,人们把他住过的窑洞叫做“真人洞”,明神宗朱翊钧对真人洞为白云洞。直到今天,洞上仍有一块石匾,上书“大明赖封白云洞”儿个大字。
现在就请跟我登上白云山,走进白云观。
天下名山必赋名门,这座官式形制的大牌坊就是白云观的山门,它的建筑为四柱三门七楼牌楼,三昂七踩半拱,歇山顶。门楣上携刻着明万历皇帝敕谕的“白云山”三个大字,充分显示着它的等级地位及威严神圣。
入山门来到滴翠园,只见涓涓细流不断,据说这洗心泉是专门供朝山的贤士净身的地方,以示洗去凡尘俗土。越过滴翠园,小石牌坊便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小石牌坊为明代遗迹,清嘉庆年间重修。为二柱单跨石构建筑,上下游人须低头而过,故又称为“低头牌坊”,以示虔诚朝山之意。
穿过小石牌楼,映人我们眼帘的便是360余级的石阶,这便是登山之道,俗称“神路”。这一级一级石磴,采用699块青石依次砌成,从山根直达山顶,愈高愈陡,宛若天梯。白云观的初建者,似乎把道观视为天界,这些石阶便是人们“上天”的必经之路,善男信女们只有循着这条“神路”,才能到达仙界,一睹仙颜,拜神问道,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尽管入观之途有多条,近年又修通了直达山顶的公路,但人们大多还是由这条神路上山,以显虔诚。登上神路,立于阶顶,当你环顾四周时,定会产生空灵豁达、心旷神怡之感。
我们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一座精美俏丽的青石牌楼赫然在目,我们驻足在此,俯视黄河,习习清风,阵阵松涛,沁人心脾,解人疲倦,游人至此,则心旷神怡,游兴倍增。
前面又是一座牌楼,这是一座纯木结构的木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高8。5米,四柱三门三楼,正楼单檐,歇山式顶,升龙正吻,琉璃吻兽,蓝色琉璃瓦覆顶,更显得脱俗肃雅,通座牌坊无依无托,搏击风雨400余年,依然如故,它特殊的结构和构造,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穿过木牌楼,我们便步入了白云观庙群。庙观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云观由崇尚道教而建庙成形,同时它又兼容佛教、儒教,形成风格和内容各不相同的宫、殿,楼、阁、祠等,可谓诸神荟萃融为一体,博大精深集于一山。
现在我们来到五龙宫,五龙宫为白云观的底层建筑,也是白云观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690年。五龙宫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组成整齐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庄严。五龙宫也称“五龙择圣宫”,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脱胎成仙的宫殿,殿内供奉着赤、黑、白、黄、绿五条龙,象征五龙择圣。传说,真武修炼成仙,天尊为了试其诚心,便派遣神仙下凡,变成美女,戏弄真武,真武大怒,便挥剑驱赶女子,一直驱至悬崖下,投入江中。这时祖师心中又想,自己修炼多年,现在却要屠杀生灵,岂不前功尽弃,越思越想,后悔不已,便毅然跳下悬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出现了五条巨龙盘舞,将真武捧在太空,从此真武超凡人圣,修成正果。五龙宫正殿两壁及后墙上,有百余幅壁画,讲述“五龙捧圣”及真武武师降生和修炼的故事。
一、黑虎两位灵宫。
二天门为单檐硬山顶带后廊建筑,左右供有开道神方弼,显道神方相,这两位神源于《封神演义》。过了头天门、二天门后,是一所宽敞的庭院,北有白云洞,南为新建的点墨廊。
白云洞原名真人洞,是白云观开山道人李玉凤真人修炼之静室,真人羽化后,佳县人塑其像于内,尊为神,朝夕祭祖。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万历皇帝敕封其为“白云洞”。
点墨廊建于1989年,全国著名人士及书法家来此多有留墨。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白云胜景”,赵朴初题写“道法自然”,高峡题写“天为守静”,吴三大题写“道法天边”,以及张达志、王感烈、胡采等文人墨客题写的40余幅书法作品,亦可称为当代书法宝库。
登上三天门便踏上白云观建筑群的主轴线。三天门建于1606年,中为过洞,两侧为护法天王,即佛教中所说的哼哈二将。
四天门又称朝圣门,同时也是真武大殿的院门,建于1606年,悬山式屋顶,中为走道,两侧是东西南北四方天神塑像。
现在我们便进入了白云观的中心——真武祖师殿,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俗称正殿。真武祖师殿由前后两殿组成,古建筑专家考证,后殿为明代建筑,建于1605年;前殿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游人迸大殿院首先看到的是一株参天古柏,冠盖如云,一对石狮雄踞院中。正殿两厢建有五祖祠、七真祠,祠南是相对而立的钟鼓楼,正殿对面是彩绘乐楼,真武祖师殿处处显示着主殿的威严,整个院落错落有致,古朴幽深。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内的这些古柏,它们已活了300余年,你看它树上长满瘤节。相传真武祖师经36世修炼,终成正果,白日脱凡胎,其肠化为火蛇,其胃变成水龟,在人间兴风作浪,祸及生灵。祖师听说之后,只身下凡,制伏龟蛇。为了防止龟蛇再次危害人间,将其携于身边,这些树瘤便是龟蛇变化而成。
进入殿门,真武祖师塑像端坐平台,这座铜像高达3米,重5000斤,两边有泥塑十大元帅,选型美观,栩栩如生,神威赫赫,喻以真武祖师出巡之势。民间传说,真武祖师乃玉帝分身投入凡胎,修炼三世又42年而成。大殿内悬挂“玉虚宫”金匾,“玉虚宫”三个字苍劲有力,传说为玉凤真人手书。两壁的壁画为明、清所留,描绘了祖师降生和修炼的神话故事。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四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派十大丛林之一,全真龙门派的重要祖庭,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所在地。改革开放后,白云观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全体道众积极展示道教风采,弘扬道教文化,活跃首都文化氛围,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努力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金正隆五年(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天长观不幸罹于火灾,后重修改名“太极宫”。元初,邱处机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明初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都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同时代宗教界、思想界代表人物相比较,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至元初期,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此外,丘处机“一言止杀”的历史更是在文化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宋末元初之际,蒙古骑兵所到之处,轻者大肆劫掠、抓战俘和女人为奴隶,重者屠城,满城人口尽数屠杀。为挽救生民于战火,丘处机带弟子18人历时3年、行程万里,会成吉思汗于大雪山,对成吉思汗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促成成吉思汗下达“止杀令”。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使得中国多少年来的文化、建筑等等诸多方面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白云观发展至清朝,又出现一位为道教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王常月。他最大的贡献,在于让本已衰落的龙门派复兴,可说也是令全真的复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道教离现今时代最近一次的复兴。王常月本人也被誉为“中兴之祖”。
二、爱国守法,注重修持。
白云观管委会非常注重道众政治素养的提高,几年来,努力提高道众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参加“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提升道众修为,树立道教良好社会形象。一是抓学习,坚持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的学习制度,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道教教理教义有关内容,逐步夯实道众思想基础。
二是抓培训,邀请宗教部门领导、公安消防部门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授课,对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等进行培训辅导,不断提高道众学识。三是抓修持,带头恪守清规戒律,认真组织早晚功课,积极参加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玄门讲经活动,由白云观选拔的道友在两次玄门讲经活动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促进道众自我约束,自我向善。
三、服务社会,参与公益慈善活动。
为满足信众的信仰需要,更好的介绍道教慈善群众、和谐社会的思想,组织人员编写、印制善书120余万册,制作光盘20万张,供游人香客参观游览时取阅。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济世利人,在管委会的倡导下,从下半年开始,白云观道医馆为患者免挂号费,为贫困群众免治疗费,为特困人员免全部费用,得到多方赞誉。9月,白云观两个陈列室开放,一些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供观众免费参观。近年来,管委会与香港青松观联系,组织道众书写道教经典语句,印制挂历、台历,赠送给信众香客,受到普遍欢迎。,白云观积极配合西城区政府举办“白云杯”太极拳(剑)第二届邀请赛,选派白云观道长示范表演,为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激发尊道贵德、互敬友爱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白云观管委会还带领道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汶川、台湾、玉树、舟曲等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总计400多万元。
四、开展对外交流,弘扬传统文化。
白云观秉承“济世利人”之重责,以弘扬道家文化为己任,大力拓展道家文化对外的交流和传播。多次受国外邀请弘道传法,受邀赴港澳台等地进行了交流演出。先后两次参加香港举办的道教文物展,展品包括神像、法服、法物、供器、经书和经板等,对于香港各界群众加深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很大帮助。两岸三地道教宫观联谊会是由北京白云观、台湾台北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共同发起的活动,自20以来,在北京、香港、台北成功举办了三次,对加强两岸三地道观文化交流和联谊合作、促进两岸三地和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8年8月,白云观正式成立了“白云观道教经乐团”,先后出版《仙家乐》《白鹤飞》《天尊韵》《玄门日诵早晚课》等光盘。,乐团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行白云观道教音乐汇报演出。乐团还多次出访新加坡、台湾、香港、加拿大、美国等地演出。向世界友人展示了道教音乐精华,向世界人民展示道教独特的文化魅力。宣扬彰显了中国道教的优良传统,加强了各国道教文化交流,受到世界各地友人的一致好评。
古老的白云观,如今已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大名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香客游人。每年春节的民俗庙会,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白云观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道教文化与传统习俗的重要窗口。06月25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被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和谐宫观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先后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和西城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五
白云观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白云山庙观以神为中心,开展各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祭祀活动,以寄托人的精神信仰。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云观。
导游词。
欢迎参考!
白云观,位于陕西省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上,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黄河峡谷风貌奇异而闻名遗迹,素有“关西名胜”、“白云胜景”之美称。
白云观创建于1620xx年,是由全真教道人李玉凤(后称玉凤真人)主持修建。清乾隆年间扩建。1620xx年,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发圣旨并颁赐御制道藏经4726卷,敕建白云观藏经阁,从此,声名大振,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续建补葺,形成今日的格局。白云观总占地8.1万平方米,有庙宇殿堂54处,各类古建筑99处,壁画1900幅,石碑l60块、匾额40余块,还有石狮、古钟、旗杆、浮雕、石刻等珍贵文物。白宏观内现存明、清时期种植古松十余棵,为庙观平添了几分幽静庄严。
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曾两次登上白云观,赏古迹,览名胜,尽领北国风光,感悟传统文化,留下了一代伟人同四方群众共度重阳节的千古佳话。
白云观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前低后高,鳞次栉比,层层上升。建筑可分两部分,即道路区和宫殿区:道路为东西走向,从小石牌楼至真武大殿是一条700余级的石阶磴道,它连接木牌楼和四道天门,游人到此需涉攀高之险,宫殿区位于白云山主峰上,是建筑主要分布区。建筑按南北走向的三条平行轴线排列,并高低错落,主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经阁、超然阁等。东北角有文昌楼,西北为圣母祠,西南为玉皇阁;第二轴线位于主轴线东侧下方,由南向北是七圣楼、三圣楼、东岳大殿等;第三轴线位于第二轴线东侧下方,由南向北是关帝庙、财神庙等。由于各组院落分别供奉不同的主,其面积大小不同,空间布局上亦有差别。院落顺序的排列依照各主的位次顺轴线前后而建,体现了道家的主从秩序。屋顶采用多种形制,有重檐、歇山、硬山、悬山、十字歇山、攒顶等多种形式,同时分别覆以高贵的琉璃瓦和普通布瓦,产生主次分明、高低有别的效应。白云山庙观的建筑,既有统一的格调,又富于变化,建筑空间的连接体则更是丰富多变,这些建筑结合了明清两代的营造方法,又明显融人了地方风格,使之更臻完美。
白云观山头院落,松柏掩映,整个环境寂静幽雅,虚幻神奇。近年来,白云观新修养真楼、石牌楼,复修超然阁,新修山门、望云亭、点墨廊、元辰殿、东升桥等建筑,使这座古建筑群更加完善。山借庙而扬名,庙以山而隆盛。白云观现在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
白云观以“北极镇天真武玄大上帝”(俗称“真武祖麻爷”)为主神,配以玉皇大帝,“三清”天尊、天地水三官“五行”老祖、六十元辰星君、东岳大帝、关圣帝君、西天如来、冥府阎君、魁星文昌、送子娘娘、赐福财神等300多位诸神,其中以道教系列神为主,儒、释、道三教交会,既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白云观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观,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因此,白云观也就能满足各种人的各种要求,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寄托精神的圣地,人们对白云观寄托着某种美好愿望,这也许就是白云观香火鼎盛、历代不衰的原因。一年中,白云观较大的庙会有三次,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师降生之日;四月初八,是白云观修成之日;九月初九,是真武祖师飞身之日。欢迎大家到时来赶我们的庙会,那时真是热闹非凡。
白云山原名对龙岭,这里白云缭绕,双龙蟠曲,加之山脚下黄河奔腾,水流神韵。一日山上来了一个蓬头赤脚道人,自称玉风真人,他在山上结了个草庵,白日采药,晚上打坐诵经。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为百姓医病无不手到病除,当地群众敬之如神,白云观便是在其住持下,得朝廷官员张总兵和地方人士牛登弟资助而修建的。相传修建时正逢盛夏,工匠们头顶烈日,酷热难忍,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片白云,正好将烈日遮住,真人感而灵之,便把对龙岭改名白云山。白云观修好后,真人便去云游出走。为纪念这位开山鼻祖,人们把他住过的窑洞叫做“真人洞”,明神宗朱翊钧对真人洞为白云洞。直到今天,洞上仍有一块石匾,上书“大明赖封白云洞”儿个大字。
现在就请跟我登上白云山,走进白云观。
天下名山必赋名门,这座官式形制的大牌坊就是白云观的山门,它的建筑为四柱三门七楼牌楼,三昂七踩半拱,歇山顶。门楣上携刻着明万历皇帝敕谕的“白云山”三个大字,充分显示着它的等级地位及威严神圣。
入山门来到滴翠园,只见涓涓细流不断,据说这洗心泉是专门供朝山的贤士净身的地方,以示洗去凡尘俗土。越过滴翠园,小石牌坊便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小石牌坊为明代遗迹,清嘉庆年间重修。为二柱单跨石构建筑,上下游人须低头而过,故又称为“低头牌坊”,以示虔诚朝山之意。
穿过小石牌楼,映人我们眼帘的便是360余级的石阶,这便是登山之道,俗称“神路”。这一级一级石磴,采用699块青石依次砌成,从山根直达山顶,愈高愈陡,宛若天梯。白云观的初建者,似乎把道观视为天界,这些石阶便是人们“上天”的必经之路,善男信女们只有循着这条“神路”,才能到达仙界,一睹仙颜,拜神问道,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尽管入观之途有多条,近年又修通了直达山顶的公路,但人们大多还是由这条神路上山,以显虔诚。登上神路,立于阶顶,当你环顾四周时,定会产生空灵豁达、心旷神怡之感。
我们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一座精美俏丽的青石牌楼赫然在目,我们驻足在此,俯视黄河,习习清风,阵阵松涛,沁人心脾,解人疲倦,游人至此,则心旷神怡,游兴倍增。
前面又是一座牌楼,这是一座纯木结构的木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高8.5米,四柱三门三楼,正楼单檐,歇山式顶,升龙正吻,琉璃吻兽,蓝色琉璃瓦覆顶,更显得脱俗肃雅,通座牌坊无依无托,搏击风雨400余年,依然如故,它特殊的结构和构造,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穿过木牌楼,我们便步入了白云观庙群。庙观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云观由崇尚道教而建庙成形,同时它又兼容佛教、儒教,形成风格和内容各不相同的宫、殿,楼、阁、祠等,可谓诸神荟萃融为一体,博大精深集于一山。
现在我们来到五龙宫,五龙宫为白云观的底层建筑,也是白云观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690年。五龙宫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组成整齐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庄严。五龙宫也称“五龙择圣宫”,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脱胎成仙的宫殿,殿内供奉着赤、黑、白、黄、绿五条龙,象征五龙择圣。传说,真武修炼成仙,天尊为了试其诚心,便派遣神仙下凡,变成美女,戏弄真武,真武大怒,便挥剑驱赶女子,一直驱至悬崖下,投入江中。这时祖师心中又想,自己修炼多年,现在却要屠杀生灵,岂不前功尽弃,越思越想,后悔不已,便毅然跳下悬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出现了五条巨龙盘舞,将真武捧在太空,从此真武超凡人圣,修成正果。五龙宫正殿两壁及后墙上,有百余幅壁画,讲述“五龙捧圣”及真武武师降生和修炼的故事。
越过五龙宫,就是白云观的四道天门,仰望天门一处高过一处,上接云天,如人天宫。头天门也称蒙汉庙,是蒙汉两族人民世代民族团结的象征,建于1620xx年,其建筑为硬山顶带前廊建筑,中为通道,两侧为护法神殿。供有正一、黑虎两位灵宫。
二天门为单檐硬山顶带后廊建筑,左右供有开道神方弼,显道神方相,这两位神源于《封神演义》。过了头天门、二天门后,是一所宽敞的庭院,北有白云洞,南为新建的点墨廊。
白云洞原名真人洞,是白云观开山道人李玉凤真人修炼之静室,真人羽化后,佳县人塑其像于内,尊为神,朝夕祭祖。明万历四十六年(1620xx年),万历皇帝敕封其为“白云洞”。
点墨廊建于1989年,全国著名人士及书法家来此多有留墨。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白云胜景”,赵朴初题写“道法自然”,高峡题写“天为守静”,吴三大题写“道法天边”,以及张达志、王感烈、胡采等文人墨客题写的40余幅书法作品,亦可称为当代书法宝库。
登上三天门便踏上白云观建筑群的主轴线。三天门建于1620xx年,中为过洞,两侧为护法天王,即佛教中所说的哼哈二将。
四天门又称朝圣门,同时也是真武大殿的院门,建于1620xx年,悬山式屋顶,中为走道,两侧是东西南北四方天神塑像。
现在我们便进入了白云观的中心——真武祖师殿,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俗称正殿。真武祖师殿由前后两殿组成,古建筑专家考证,后殿为明代建筑,建于1620xx年;前殿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游人迸大殿院首先看到的是一株参天古柏,冠盖如云,一对石狮雄踞院中。正殿两厢建有五祖祠、七真祠,祠南是相对而立的钟鼓楼,正殿对面是彩绘乐楼,真武祖师殿处处显示着主殿的威严,整个院落错落有致,古朴幽深。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内的这些古柏,它们已活了300余年,你看它树上长满瘤节。相传真武祖师经36世修炼,终成正果,白日脱凡胎,其肠化为火蛇,其胃变成水龟,在人间兴风作浪,祸及生灵。祖师听说之后,只身下凡,制伏龟蛇。为了防止龟蛇再次危害人间,将其携于身边,这些树瘤便是龟蛇变化而成。
进入殿门,真武祖师塑像端坐平台,这座铜像高达3米,重5000斤,两边有泥塑十大元帅,选型美观,栩栩如生,神威赫赫,喻以真武祖师出巡之势。民间传说,真武祖师乃玉帝分身投入凡胎,修炼三世又42年而成。大殿内悬挂“玉虚宫”金匾,“玉虚宫”三个字苍劲有力,传说为玉凤真人手书。两壁的壁画为明、清所留,描绘了祖师降生和修炼的神话故事。
真武祖师内的壁画绘于明万历年间,它以极其宏大壮观的场面,描绘了道教诸神拜谒真武祖师的情景。全面共绘星宿、神王、天丁、力士等各类神仙150尊,这些神仙上下交错,分为两层。下层诸神高约1.5米,正好与人的视线持平,上层则有所缩小,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近大远小、主次分明、排序井然之感。画中人物须发舒展,有的凝视前方,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倾听教诲,有的茅塞顿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连环画形式的壁画大都出自民间画匠之手,其笔法精细,人物生动,颜色明丽,显示了画家们非凡的才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座艺术殿堂,是一座文化宝库,令我们赞叹!
真武祖师殿供桌上长年花灯闪烁,白烛长明,香烟缭绕,前来拜神求签的人络绎不绝。
五祖祠,建于明万历年间,单檐悬山式,屋顶为琉璃雕花脊兽。白云观道教属全真道北宗(道教亦有南北之说)即东华帝君王实甫、证阳帝君汉钟离、纯阳帝君吕洞宾、海蟾帝君刘海蟾、重阳帝君王重阳五位百尊全祖师。
这里是七真祠,内供奉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7位高徒,即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正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现在我们来到真武祖师殿外的钟鼓楼。钟楼建于1620xx年。钟楼上悬挂的钦钟是1620xx年所铸,重一万斤,这口钟的传奇之处在于此钟比普通大钟多出两耳,传说在这两耳上,对着雹灭、恶风、暴雨敲打,有退云止雹、禁恶风、止暴雨的神奇功效。每当古钟敲响,响彻八方,隔河的山西也能听得见,有白云晨钟之美誉,列为佳县八景之一。
鼓楼与钟楼对应,十字歇山顶,两滴水木构建筑,鼓楼上的特别之处是不挂皮鼓,而挂铜鼓,传说与名宦海瑞有些瓜葛。相传道观中的鼓面原先都是牛皮所制,一日海瑞来到道观朝拜,闻听道人讲:“修炼之土,三餐素食拒不杀生”,海瑞提问:“既不杀生为何用牛皮制鼓?岂不言不副实?”道士听后幡然悔悟,从此道观中所有的鼓面都改用了铜皮。
乐楼,俗乐戏楼,位于真武大殿正南方,建于明万历年间。194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登上白云观,适逢九月初九庙会,毛主席曾在这里与民众一起观看晋剧《反徐州》,并以“亚洲部”的名义向剧团赠旗一面,书“与时并进”。毛泽东主席还说:“白云观的山不高,庙还不少,烧香的人也不少。”并给当时中共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做了指示:“这些都是文化遗产,都要保护下来,不要毁了,你明天就出个布告,要保护。”此事至今被人们传为佳话。由此可见白云观这颗璀璨的民族瑰宝,保存得如此好与国家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一贯方针政策是分不开的。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白云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白云观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白云观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走出正殿,来到通仙桥。通仙桥为三孔联拱砖质玉带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桥孔内还有放生池。玉带桥的尽头为“三元考校木牌坊”,这里翠柏苍松竞相争辉,真可谓别有洞天。
“三元考校木牌坊”坊棍正面书有“三元考校”四个大宇,取意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以考核人间的功过善恶,校对人死后在阴间应给予的赏罚。
现在我们来到三官殿,三官殿坐落在高出地面一米的平台上,单檐歇山式,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大家看到金字匣额“三官殿”上悬前檐,这是著名书法家吴三大手迹,殿门两侧橱联上书,“天地水三官之灵纲纪造化,上中下三元之气流行古今”。三官殿建于明代,三官又称三元。这里供奉着上元赐福天官,中元赦罪地官,下元解厄水官。其职责为掌管鬼神升迁之事和人间祸福,在三元节下界考校记录人间善恶,对照考校结果,分别予以赐福、赦罪、解厄。对三官的信仰源于古人神天、地、水的自然祟拜。殿内壁画为《三官出巡地狱图》。
告别了三官殿我们来到藏经阁,首先我们看到一座牌楼,牌楼建于1620xx年,悬山式砖木结构,坐南面北,内立“圣旨”碑,龙首碑额,龟跌,上刻神宗皇帝给白云观颁发的圣旨,圣旨原件保存完好,现藏于佳县档案馆。这圣旨碑虽历经风雨,但不失其威严与显赫,展示着白云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藏经阁建于1620xx年,封护檐硬山式,二层走马楼砖木建筑,三昂七踩斗拱,五脊六兽,升龙吻兽雕花琉璃垂脊,琉璃瓦顶,“日月凤凰”琉璃墀头。为白云观主要建筑之一,内存有道经4726卷。
白云观建成后,御马太监叶忠,将白云观的修建始末及玉风真人种种神奇的故事面奏神宗皇帝,朱皇帝是个信奉道教的人,便于1620xx年特降圣旨,亲派叶忠给白云观送来御制道藏4726卷,圣旨既出,迎送圣旨的队伍洁洁荡荡,从京城出发护直至佳县白云观。消息传开,全国各地无不为之震动,从此白云观声名大振,名扬四海,成为道教圣地。传说修建当年,适逢农历九月九日,佳州知州卢杨辉登临阁上,大家正在浏览经卷,观瞻经阁之际,忽见二楼西南梁上,长出一枝一茎三花、光彩夺目、异香扑鼻的灵芝来,众人皆惊叹不已,以为神灵显示,灵芝献瑞之兆,所以藏经阁也叫瑞芝阁。
玉皇阁建于1620xx年,是白云观主要建筑之一。三滴水十宇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四面回廊,阁分上下两层,三层挑檐,楼脊八卦攒顶,飞戟刺空,玉皇阁内供奉着民间信仰的玉皇大帝。传说中的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所以玉皇阁高出群宇,以示玉皇之尊。
现在我们来到文昌楼,文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二层走马楼。文昌本指紫微垣中的六颗星辰,古代视为神座星辰,文昌帝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科举士子的保护神。文昌君两旁的侍从一为天聋,一为地哑,所谓“闻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玉皇阁西侧还有马王庙,对面有圣父圣母词,北面为五老祠。
这是三清殿,位于白云山山巓,是白云观最早的庙宇,扩建于1642年。三清,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道教的三位至尊天神。殿内壁画有明代艺术的绘画风格,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的老子八十一化的故事《太上老君八十一论图说》。
当你站在三清殿前,四周环望,秦晋高原群山起伏,茫茫大河滔滔东去,山上苍松翠柏,殿堂鳞次栉比,白云胜景尽收眼底。三清殿东西两侧有南斗词、北斗祠、玉皇庙等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超然阁,这里可供游人歇脚乘凉。当我们驻足在这座重檐歇山式木构方亭时,风铃声声,清风习习,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之感油然而生,于是烦恼顿消,顿觉天地之大,胸怀无量,豁达超脱。
白云观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举办传统羊道会,据说七月二十一日是白云观魁星神像开光日,届时文人志士、社会名流荟萃一堂,吟诗、放歌、泼墨、对弈,品尝羊道,祭祖魁星,以彰文德、政风,兴文事,出佳作。
羊道是将祭祖祀魁星之后的牲羊羊肉及五脏六腑,羊头、羊眼、羊耳、羊舌等做成汤,一道一道请与会者品尝,故称羊道。羊道会是魁星信仰的延续。古时候多少文人士子为求取功名而拜倒在魁星脚下。今天,艺苑英才则欢聚魁星阁,领略别具陕北特色的羊道饮食文化,品尝白云山羊道美味,抒发胸中诗情,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不亦乐乎。
元辰殿,建于1992年,这是座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面阔7间,面积近500平方米,殿内正中塑斗姆及左铺右弼,四周塑60元辰。斗姆即星斗之母,60元辰乃60甲子,为道教信奉的的位置宿神,每位神名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而得,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游人礼拜和自己生辰相同的本命元辰祈求吉祥,名为顺星。
现在我们来到财神庙,又名三灵侯庙,建于1720xx年,山屋顶,内供福、禄、财三神。
这里是佛殿,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三孔石拱窑,外加硬屋顶,这是全真道教义“三教同源论”在白云山的具体表现。
白云观的建筑数不胜数,以真武祖师大殿为中心,殿,院、厅、阁、楼、台参差错落,星罗棋布。雕刻是这座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刻渗透了建筑的各个角落,雕刻的取材主要有木、石、金、砖、琉璃等多种,手法有剔底起突,雕、立体圆雕等。从磴道两侧的栏杆、花墙、旗杆、门前石到各建筑的御道、台基、柱础,木做的梁、坊、板、门窗、扇雀替、神像、供器等到处都闪烁着雕刻艺术的光辉。
白云观道教音乐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其渊源可溯到明代。1620xx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等,持陕西布政使司帖来白云观教务,把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传到了佳县白云观,白云观道教音乐受宫廷音乐的影响,杂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成分。因而,传人佳县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也具有古朴典雅、庄重肃穆的特色。清代康熙年间,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广集名山道乐,充实白云观道教音乐。因而,白云观道教音乐申的一些曲调又具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道士们吸收佛教、晋剧、唢呐、民歌中的曲调和技巧,融化到道教音乐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佳县白云观道教音乐。白云观道教音乐曾传播四方,誉满全省。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担任大家的导游员带领大家参观。首先欢迎大家来到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观参观游览。它位于佳县城南五公里处的白云山上,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奇异的黄河峡谷风貌而闻名,素有“关西名胜”、“白云胜景”之美称。
说到白云观所在的白云山,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白云山原名对龙岭,这里白云缭绕,双龙蟠曲,加之山脚下黄河奔腾,水流神韵。一日山上来了一个蓬头赤脚道人,自称玉风真人,他在山上结了个草庵,白日采药,晚上打坐诵经。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为百姓医病无不手到病除,当地群众敬之如神,白云观便是在其住持下,得朝廷官员张总兵和地方人士牛登弟资助而修建的。相传修建时正逢盛夏,工匠们头顶烈日,酷热难忍,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片白云,正好将烈日遮住,真人感而灵之,便把对龙岭改名白云山。
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曾两次登上白云山,赏古迹,览名胜,尽领北国风光,感悟传统文化,留下了一代伟人同四方群众共度重阳节的千古佳话。
白云观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前低后高,鳞次栉比,层层上升。建筑可分为两部分:即道路区和宫殿区。道路区从小石牌楼至真武大殿是一条700余级的石阶蹬道,连接木牌楼和四道天门,游人到此需涉攀高之险:宫殿区位于白云山主峰之上,是建筑的分布区。白云山庙观的建筑,既有统一的格调,又富于变化,建筑空间的连接体则更是丰富多变,这些建筑结合了明清两代的营造方法,又明显融人了地方风格,使之更臻完美。
白云观既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白云观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观,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因此,白云观也就能满足各种人的各种要求,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寄托精神的圣地,人们对白云观寄托着某种美好愿望,这也许就是白云观香火鼎盛、历代不衰的原因。一年中,白云观较大的庙会有三次,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师降生之日;四月初八,是白云观修成之日;九月初九,是真武祖师飞身之日。欢迎大家到时来赶我们的庙会,那时真是热闹非凡。
现在就请大家跟我登上白云山,走进白云观。天下名山必赋名门,这座官式形制的大牌坊就是白云观的山门,它的建筑为四柱三门七楼牌楼,三昂七踩半拱,歇山顶。门楣上携刻着明万历皇帝敕谕的“白云山”三个大字,充分显示着它的等级地位及威严神圣。
入山门,过滴翠园,只见涓涓细流不断,据说这洗心泉是专门供朝山的贤士净身的地方,以示洗去凡尘俗土。越小石牌坊,又称为“低头牌坊”,小石牌坊为明代遗迹,清嘉庆年间重修,为二柱单跨石构建筑,上下游人须低头而过,以示虔诚朝山之意。
现在映人我们眼帘的便是360余级的石阶“神路”了,这便是登山之道。这一级一级石磴,采用699块青石依次砌成,从山根直达山顶,愈高愈陡,宛若天梯。
当我们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一座精美俏丽的纯木结构木牌楼便映入眼前了,木牌楼建于明万历年间,高8.5米,四柱三门三楼,歇山订,正楼单檐。显得脱俗素雅。这座牌坊无依无托,搏击风雨400余年,它特殊的结构和构造,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穿过木牌楼,我们便来到白云观庙观群。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五龙宫,五龙宫为白云观的底层建筑,也是白云观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690年。五龙宫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组成整齐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庄严。五龙宫也称“五龙择圣宫”,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脱胎成仙的宫殿,殿内供奉着赤、黑、白、黄、绿五条龙,象征五龙择圣。越过五龙宫,就是白云观的四道天门,仰望天门一处高过一处,上接云天,如入天宫。
经过一番辛苦,穿过四道天门,我们便来到白云观的中心——真武祖师殿,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俗称正殿。真武祖师殿由前后两殿组成,古建筑专家考证,后殿为明代建筑,建于1620xx年;前殿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进入殿院首先看到一株参天古柏,冠盖如云,一对石狮雄踞院中,威严无比。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内的这些古柏,它们已活了300余年。进入殿门,真武祖师塑像端坐平台,这座铜像高达3米,重5000斤,两边有泥塑十大元帅,选型美观,栩栩如生,神威赫赫,喻以真武祖师出巡之势。真武祖师内的壁画绘于明万历年间,它以极其宏大壮观的场面,描绘了道教诸神拜谒真武祖师的情景。这些壁画大都出自民间画匠之手,其笔法精细,人物生动,颜色明丽,显示了画家们非凡的才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座艺术殿堂,是一座文化宝库,令我们赞叹!
现在我们来到真武祖师殿外的钟鼓楼。钟楼建于1620xx年。钟楼上悬挂的钦钟是1620xx年所铸,重一万斤,这口钟的传奇之处在于此钟比普通大钟多出两耳,传说在这两耳上,对着雹灭、恶风、暴雨敲打,有退云止雹、禁恶风、止暴雨的神奇功效。每当古钟敲响,响彻八方,隔河的山西也能听得见,有白云晨钟之美誉,列为佳县八景之一。
鼓楼与钟楼对应,十字歇山顶,两滴水木构建筑,鼓楼上的特别之处是不挂皮鼓,而挂铜鼓,传说与名宦海瑞有些瓜葛。相传道观中的鼓面原先都是牛皮所制,一日海瑞来到道观朝拜,闻听道人讲:“修炼之土,三餐素食拒不杀生”,海瑞提问:“既不杀生为何用牛皮制鼓?岂不言不副实?”道士听后幡然悔悟,从此道观中所有的鼓面都改用了铜皮。
20xx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白云观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走出正殿,看到三官殿,三官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气势雄伟,里面供奉的为天官、地官和水官。
告别三官殿,我们来到藏经阁,悬山式砖木结构,坐南面北,内立“圣旨”碑,龙首碑额,上刻神宗皇帝给白云观颁发的圣旨,圣旨原件保存完好,现藏于佳县档案馆。藏经阁建于1620xx年,为白云观主要建筑之一,内存有道经4726卷。
过玉皇阁、三清殿,我们来到了元辰殿,这座重檐qian山式仿古建筑建于1992年,面阔7间,面积近500平方米,殿内正中塑斗姆及左铺右弼,四周塑60元辰。斗姆即星斗之母,60元辰乃60甲子,为道教信奉的60位置宿神,每位神明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而得,自己的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大家都可以推断一下自己的本名元辰,然后礼拜求吉祥,顺星。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财神殿,又名三灵侯殿,建于1720xx年,硬山式仿古建筑,殿内供奉了福神、禄神及财神。
游了这么多景点,大家也累了吧,现在我们就去超然阁。当我们驻足在这座方亭时,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之感油然而生,于是烦恼顿消,顿觉天地之大。
休息完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大家自由参观。白云观的羊道会、道教音乐也是非常有名的,有兴趣的朋友就请去欣赏。我的讲解就到这全部结束了,愿我的讲解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六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道教界的全国性机构均设立在白云观。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
关于白云观还有个传说:丘处机真人从大漠回来以后,奉敕建立北方道教第一丛林——白云观。过了没多久有一位王姓和尚为压倒白云观,在观的西面建了一座佛刹,起名曰“西风寺”,内中暗藏玄机——卷起西风,让“白云”无影无踪。白云观的道长看在眼里,心里全都了然,这时白云观正在修建的一座石桥要竣工了,老道长便把这桥叫“窝风桥”,西风再厉害,也过不了这桥。后来白云观香火越来越旺,老和尚派人偷偷进观考察,这才得知是一座“窝风桥”在发挥作用。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七
陕西佳县白云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修,并加以扩建,建筑面积8.l万多平方米,大小建筑400余处,殿堂、楼、阁、洞、祠等建筑50多座。观内有叙述道教、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等彩色壁画1590余幅。有碑刻100余块,匾额50余块,还保存有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神宗皇帝给白云山道观颁发的圣旨一道,赠送的《道经》一部和御书的“白云胜景”匾额。
陕西佳县白云观是中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又被称为白云庙,位于陕西省佳县境内的白云山上。传说在最初修建白云山庙观时,山顶上常常有白云缭绕,因而得名。
白云庙创建于明朝末期的公元1606年,建筑面积达8.1万多平方米,是明清时期西北最大的建筑群。它濒临黄河,顺山势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分布着殿、亭、阁、楼台等各种建筑。在白云庙里,现存有许多古代珍贵文物,包括1900多幅彩色壁画以及大量明清时期的雕刻、书法等。
进入道观的第一座建筑是高12米、多层斗拱的木结构牌坊,向上依次有五龙宫,为该道观的底层建筑,包含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屋宇整齐,典雅秀丽,再往上就是该道观主体建筑——真武祖师殿,辉煌雄伟,也是该道观道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白云观导游词篇十八
陕西佳县白云观是我国省旅游风景名胜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佳县白云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佳县白云观。
导游词。
范文,欢迎参考!
陕西佳县白云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20xx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0xx年)重修,并加以扩建,建筑面积8.l万多平方米,大小建筑400余处,殿堂、楼、阁、洞、祠等建筑50多座。观内有叙述道教、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等彩色壁画1590余幅。有碑刻100余块,匾额50余块,还保存有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神宗皇帝给白云山道观颁发的圣旨一道,赠送的《道经》一部和御书的“白云胜景”匾额。
陕西佳县白云观是中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又被称为白云庙,位于陕西省佳县境内的白云山上。传说在最初修建白云山庙观时,山顶上常常有白云缭绕,因而得名。
白云庙创建于明朝末期的公元1620xx年,建筑面积达8.1万多平方米,是明清时期西北最大的建筑群。它濒临黄河,顺山势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分布着殿、亭、阁、楼台等各种建筑。在白云庙里,现存有许多古代珍贵文物,包括1900多幅彩色壁画以及大量明清时期的雕刻、书法等。
进入道观的第一座建筑是高12米、多层斗拱的木结构牌坊,向上依次有五龙宫,为该道观的底层建筑,包含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屋宇整齐,典雅秀丽,再往上就是该道观主体建筑——真武祖师殿,辉煌雄伟,也是该道观道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白云观,座落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上。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20xx年),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有殿堂庙宇54座,其他大小建筑45处。保存彩色壁画1300余幅、碑碣172块,匾额40余块,还有石狮、古钟、旗杆、浮雕、彩绘、石刻等众多珍贵文物。集道教诸神于一山,融明、清建筑艺术为一体。
1957年5月30日,白云山道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旅游风景名胜区;20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白云观建筑群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排列在三条平行的轴线上。木牌坊、五龙宫、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真武祖师殿、三宫殿、藏经阁、超然阁、玉皇阁、三清殿、元辰殿、魁星阁为第一轴线,也是白云山建筑群的主轴线,高耸于白云山主峰;真人洞、七圣楼,三圣祠、碧霞宫、东岳殿为第二轴线;乐楼、关帝庙、财神庙为第三轴线。三条轴线上的宫、殿、楼、阁、厅、堂、庑、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典雅神奇。
从榆林到佳县,以前走的是s302省道,80多公里的路开车要走2个小时,现榆林至佳县高速公路已正式开通,仅需4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榆林所有景区、景点均处在公路网的辐射覆盖范围内,12个县区有11个通高速,村村通公路。302省道可至佳县白云山。
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白云山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位于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濒临黄河,婉蜒跌宕,景色壮观。因庙依山而建故得名。这里白云缭绕、松柏苍郁、庙宇林立,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西北、华北等地。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20xx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0xx年)重修并扩建。数百年来,经过不断营建修葺,共建庙宇53座,建筑面积8.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气势壮观。这座古建筑群依山势高低起伏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殿、亭、阁、楼参差错落,星罗棋布。经黄河滩头登白云观,须攀618级台阶。观内底层建筑为五龙宫,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宫北为四道天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分列其上。真武殿是白云观的主要建筑,屋宇崇高,辉煌雄伟。殿前有钟鼓楼。钟楼的钟声,隔黄河的山西境内亦可清晰听到,因而有佳县八景之一的“白云晨钟”之誉。真武殿四周的建筑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真人洞等。
白云观建筑精巧,别具一格,古朴典雅。观内保存有叙述道、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的彩色壁画1590余幅。壁画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系古代陕北民间和明代铁钟、清代铜钟等珍贵文物。
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曾两次登山赏景。并告当时县委领导同志要保护文化遗产。白云观现已成为陕北独特的旅游胜地。据介绍,主席曾在道长陪同进入真武大殿时,顺手抽一签,签中写:四十三签,上吉,日出扶桑。道长见状大喜,忙解签意,主席只淡然一笑。
此后,中央红军并未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过黄河,而是与十倍于己的胡宗南大军转战陕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