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市唯一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总人口29万,其中贫困人口10.8万。虽然经过多年扶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15年以来,我们在省、市扶贫办的支持下,在财政、金融部门的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大力协作下,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入户工作,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力度,促进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一、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2015年来,在省、市扶贫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抢抓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机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积极探索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的新机制、新办法,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效益。截止目前,通过乡镇、村申报,扶贫部门审核,全县已入库小额信贷扶贫项目52个,下达扶贫小额贷款计划1231.91万元,其中县扶贫领导小组下文确认贴息贷款金额340.91万元,实际兑现贴息资金9.735万元,另有104.5万元的贴息贷款已初审通过,近期将行文确认。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收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扶持3342户1.17万人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7万亩,发展畜禽养殖10.2万头(只),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其中贫困农民人均增收180元。
(二)壮大了龙头企业经营实力。经过调查,在全县现有农业公司中择优筛选了13家具有市场潜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我县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已给13家企业下达了680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计划,其中已落实贷款390万元。马良八斗食品有限公司是近年新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扶持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两年内,我们给该公司下达了140万元的贷款贴息计划,其中去年下达贴息贷款计划40万元,已兑付贴息资金2万元,通过扶持,该公司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70万元,获利110万元,可带动周边4个贫困村1500户农户脱贫致富,年转化当地劳力200余人。
(三)拓展了农民致富渠道。为进一步解决我县贫困村农民致富发展难的问题,我们在贴息发放面上进一步放宽,适当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及旅游发展项目给予扶持贷款贴息扶持。去年,我们对**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发放贷款40万元,贴息2万元,对保康发展旅游业项目发放贷款42.5万元,贴息2.025万元。通过对以上两个项目的扶持,帮助贫困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上靠技能就业脱贫的道路,帮助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养业、餐饮、住宿、运输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农户增收渠道。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程序,防范风险,调动银行放贷积极性。由于近几年各金融机构普遍收缩了营业网点,强化了风险防范,原来县农行设在乡镇的营业所已全部撤销,农村的金融服务主要依靠信用社来开展,并且放贷十分谨慎。为此,几年以来,我们在、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就如何开展扶贫信贷工作进行了反复研究,以县政府文件出台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办法》,并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联合下发了《**扶贫贴息贷款操作实施意见》,对扶贫贷款的资金筹措、发放范围、贴息期限及贴息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了有关工作的运行规则。同时,充分考虑金融机构的合理关切,支持信用社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所有扶贫贷款项目先由我办审查后推荐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是否放贷。要求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协助信用社加强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督,规定所有贴息资金必须在还本付息后方可兑付,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我们还把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单位由过去信用社一家扩大到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和邮政储蓄四家,鼓励适度竞争,较好地调动了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贴息利率和贴息资金总额,由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具体负责审定贴息对象和贷款额度。贴息期限到期后,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将贴息资金发放给借款人。并专门印制了《扶贫贴息贷款申报审批表》、《贴息资金发放登记表》、《贴息资金领取通知书》,以此监控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专门在《今日保康》报上开办专栏,刊登扶贫贷款的有关政策,并印制扶贫政策知识问答小册子5000份,发到重点村的农户,扩大宣传覆盖面,有力促进了我县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瞄准目标,突出重点,培育脱贫主导产业。坚持做到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一是集中扶持整村推进重点村。几年来,共向一、二、三批重点村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32.71万元,有力支持了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建设。后坪镇后坪村是一个高山贫困村,整村推进中,通过发放小额贷款资金20.86万元,全村累计发展柴胡400亩、畜禽养殖700头(只),42户147名贫困人口已顺利实现脱贫。二是着力扶持壮大全县的骨干产业。在贴息资金投向上,尽量与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相衔接,79%的贴息贷款都投向了烟、茶、菜、桑、畜、菌六大产业,累计支持农户发展烟叶1.4万亩、茶叶4600亩、桑叶1300亩、反季菜8300亩、袋料食用菌17.8万袋,壮大了县域主导产业的规模块头。
对这些企业因势利导,拿出一部分贴息贷款支持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到贫困村建立原料基地,以此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通过向保康荆山锦有机茶公司投放贴息贷款180万元,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公司已建成茶叶基地1.5万亩,带动2000多个农户通过种茶实现脱贫。通过给保康大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投放贴息贷款6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在十字冲等四个贫困村种植蔬菜基地1000亩,产品远销广州、南昌、福州、武汉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该公司带动基地4000户16000余菜农增加收入900万元,人平增收可突破1000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贷款门槛高。由于贫困户难以取得“信用证”,所以难以贷到款,其它农户虽然有“信用证”,但授信额度都较低,大额的贷款又难以提供有效抵押或担保,所以贷款难的问题仍难以破解。
二是贷款利率高。信用社平均利率月息都在9.3‰以上,虽然我们给予了贴息扶持,但农户的利息负担仍然较重。
乡有关部门为此花费了不少的费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农户的贷款模式。通过扶持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在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原料基地来帮带贫困户。
二是加大对整村推进村农户的扶持力度。合同乡镇政府、财政所、信用社抓好重点村农户的授信工作,提高授信额度,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发展村级主导产业。
三是加强扶贫贴息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做好农户贷款后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促使各贷款农户、龙头企业用好贷款,及时还款,促进贷款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建议
一是建议省、市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在县一级建立扶贫小额信贷的担保基金,为贫困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二是建议安排扶贫小额信贷的专项工作经费。
**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5年7月5日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各种非政府部门多年的实践表明,小额信贷已经逐步发展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扶贫手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和接受。爱德基金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小额信贷扶贫的实践和探索,相继在云南、广西、宁夏、甘肃、山西、江苏、贵州等省(区)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有小额信贷客户6354人,还款率为99%。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重视在村级建立和培育农民的自治组织;根据农户经营活动的需要提供充分的技术培训和支持;根据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人情,鼓励和帮助农户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培育社区文化;积极引导村级贷款管理组织转变为经济联合体,强化和丰富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小额信贷虽然不是扶贫的万能药,但它却有着与其它扶贫手段不同的独特之处,与正规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小额信贷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扶贫小额信贷服务具有非营利性,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社区能力建设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政府应该对扶贫小额信贷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对从事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机构给予相应的补贴。要重视小额信贷机构的效益与成本、及其持续性问题,但不能过分地强调利息必须覆盖成本,将扶贫小额信贷简单市场化,这容易滋生欺诈,不利于扶贫小额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1. 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回顾
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所有申请贷款的农户不是同期(轮)拿到贷款,下一轮的农户只有在上一轮的农户生意成功并还款之后才能拿到贷款,所以要求同一个村的所有申请贷款的农户在放贷前必须共同讨论制定出按每3个农户一组拿到贷款的先后次序和时间。贷款主要用于养羊或养牛,本金始终在项目村循环使用,县项目办公室与农户签定贷款协议,贷款周期8个月,不记利息,上一农户将牲口养了一段时间之后负责移交一头相当于贷款金额的牲口给下一个农户。所有农户签订贷款合同后,村里所有贷款农户根据市场价格情况决定购羊或牛的时间,并协调兽医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到集市上把牛羊购回,同时完成牲口的防疫接种工作。随后,这种简单的小额贷款形式也逐渐地在其它省的项目区开展。
在总结前面的项目经验基础上,1998年爱德基金会开始实施贵州普定县第二期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在此项目中小额信贷活动的预算比以前增加许多,仅贷款本金就达24.6万元。小额信贷活动的目的和对象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向农户提供信贷机会,提高贫困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希望籍此推动项目区的机构建设,提高项目区的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贷款对象为妇女。放款前,妇女自愿组成5-7人的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然后5-7个小组组成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全体妇女选举产生该基金会的主任、会计、出纳兼文书。然后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基本规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和家政管理等。贷款额度不变,每轮都为600元。同一小组的成员不能在同一轮获得贷款,而是在上一轮组员还完贷款之后,其余的组员才能获得贷款;小组长和其她基金会领导不能首先拿到贷款。贷款周期12个月,年利息7.2%,其中2%归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所有;村妇女发展基金会负责村一级贷款的财务管理;在妇女发展基金会能力提高以及其它条件成熟后,贷款本金交由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管理,在村里循环使用。
24846600元,还款率为99%。
2. 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一些基本特点
从贷款额度、周期、利率、还款方式、贷款对象等因素看,爱德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多种多样。由于各项目区及其农民生产经营条件的不同,因此,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也必须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总的来看,爱德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是下表中几个主要因素的不同组合(见爱德小额信贷模式参数表),名称也各不相同,有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村中心、村大组、村农民技术协会等。
表:爱德小额信贷模式参数表 贷款对象 最底贷款额 最高贷款额
妇女 无 600元
2000元
12
20
尽管模式各不相同,但是基本目标一致,从而避免了过分迷失于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细节中。爱德小额信贷项目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小额信贷扶贫活动的开展,为贫困农户提供方便的信贷服务,增加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通过目标群体积极参与项目管理过程,加强贫困社区的机构建设,培育贫困社区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其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因此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又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管委会成员往往只是小额信贷工作人员进村工作的向导而已。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除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模式操作规程培训外,为了保证贷款农户生意的成功,还根据农户经营活动的需要提供充分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如果缺乏对农户的技术帮助,很容易导致生意失败,不但不利于贷款回收,还给增加了农户额外的经济负担。在中国很多类似的项目中都没有或很少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大多只是给农户讲解一些小额信贷的基本操作规定和要求,这样的事例在基层单位或部门对村帮扶活动中出现较多,如某某部门为了帮助某某村的农户脱贫,想方设法拿出资金为每一个农户买了一头猪,但由于中途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一年下来,大部分农户的猪不是死了,就是没有长多少,算账后还赔了本。
再就是在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中,除了协助农户正常开展必要的贷款管理活动,如每半月或每月的例会外,还积极鼓励和帮助贷款的客户,特别是妇女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比如根据当地的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组织妇女唱歌、跳舞、说迷糊、唱花儿、玩扑克、象棋、扭秧歌、打歌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此外,借助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为妇女发展基金会或村中心培训技术骨干人员、市场信息员等,积极引导农民将妇女发展基金会或村中心等贷款管理转变成一定形式的经济联合体,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使妇女发展基金会或村中心不仅仅为农户简单地提供信贷服务,还提供信息、产品销售以及其它的简单地技术服务。目前,项目区共有6个小额信贷村中心转变成了村农民协会。
3. 扶贫小额信贷对社区经济与能力建设的影响
多年的实践表明,小额信贷扶贫为世界消除贫困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在爱德基金会最近九年的扶贫工作中,笔者认为扶贫小额信贷活动对减少贫困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首先,提高了当地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这一点是小额信贷活动赖以存在的前提。根据农户经营活动利润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农户贷款之后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一定的利润,每轮利润率大多在20-30%之间,少数从事小商业买卖的客户每轮利润可达50%以上(假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为零)。农户经济收入增加后,相当一部份农户除了相应地增加肉禽类食品消费,大部分积累用在了扩大经营活动规模上,如对牲口圈舍进行改造、增加牲口的数量、增加对经营活动的科技投入。有些农户用获得的利润将家庭的房屋进行修缮、增加对子女教育、衣物等的投入。妇女由于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钱,能比以前多买一些自用的衣物和日用品。
由于扶贫小额信贷要求在村里建立农民的贷款管理组织,这为加强农村的机构建设,培育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民主决策机制提供了机会,为增强其发展能力提供了条件。农户通过接受各种管理和技术培训,参与村级组织的决策管理和信息分享过程,既增加了管理决策和信息的透明度,又提高了村级组织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使个体农户的想法和行为逐渐转变成了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农户以集体形式有组织地走入市场,不但增强了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信息交流,贫困农民的自信心增强了。从信息的内容方面看,以前农户聚在一起,交流的东西大多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庭琐事,而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促使她们不断去交流和获取与自己经营活动有关的生产和市场信息。从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看也较以前有所不同,以前交流的形式大多是邻里之间拉家常,现在除技术培训和例会外,还有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同时,农民由于要经营自己的生意,必须购买必要的生产资料,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促使他们必须走入市场了解市场上的有关信息。
积极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传统的文化习俗得到保留和发扬,减少了农村社区一些颓废落后的恶习,如赌博、酗酒等。由于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社区的邻里关系比以前融洽,吵架的现象少了。在某些项目区,由贷款妇女组成的秧歌队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队不但从边远的农村到县城参加比赛,甚至还义务为某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演出,这些在当地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由于扶贫小额信贷的对象大部份是贫困妇女,这使妇女在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和推动社区经济发展方面贡献率不断增加,妇女在家庭和社区内的角色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部分妇女由以前灶台前后转,听从丈夫或公婆使唤的普通家庭妇女,变成了家里不可忽视的家庭收入的创造者,由不起眼的普通妇女变成了为社区带来商机创造财富的重要力量,一些妇女也因此当上了某些社区农民组织的领导。这为推动农村妇女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户生产技能的不断提高和生意规模的扩大,有些农户开始进行联户经营,有的甚至整个村的贷款农户自愿组成各种农民协会,形成经济联合体,如养鸡的农户组成养鸡协会,养猪的农户组成养猪协会,这为今后村级组织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农村贫困社区农民的产业化经营,培育贫困农村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当地农村市场的发育,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建议
扶贫小额信贷与正规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小额信贷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扶贫小额信贷有其固有的使命,即扶助穷人、减少贫困,扶贫小额信贷服务具有非营利性,政府应该从加快国家脱贫进程,消除贫困、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考虑,对扶贫小额信贷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非营利民间团体参与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对从事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机构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不仅能更好地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扶贫效率,降低扶贫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