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在他少年的时候便离别家乡,进京考取官名。虽然身在他乡,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故园。
待到晚年辞官离朝,八十六岁高龄的贺知章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他走到村口放眼望去,一切都变了模样。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路,路两旁垂柳依依,绿荫遍野,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争奇斗艳。一阵微风吹过一股淡淡清香飘来。
于是,他起身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成为千古名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2、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质疑:
⑴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课件)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
● 引导理解:
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
③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理解“乡音“一词。
鬓毛:头发
衰:白了
● 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
● 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 知道感情朗读诗句一。
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
● 交流并小结:
● 指导感情朗读。
4、感情朗读整首古诗。
5、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四、故事续编。
1、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
2、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贺知章也笑着激动的说:“我呀也是这个村的人,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你们欢迎我回来吗?”孩子们听了,高兴的说:“欢迎您回来,老爷爷去我家做客吧!”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孩子们那么热情,就更加激动了,激动得流着眼泪说:“谢谢你们,家乡真好啊!”(等等)
3、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小结。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句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
教学反思:
古诗《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极品,这首诗中的“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教学中孩子们显得有点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手段,使孩子们感受到“易”“趣”“活”,比如,我以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诗引出贺知章,并且让孩子们知道李白与贺知章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很有名的诗人,以及简单介绍贺知章的一些情况,让孩子们知道贺知章的一些生活经历,从而对贺知章产生一种敬仰和敬佩之情,有了这种情感来学习对于理解诗句很有帮助。其次,在课堂上我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把学生引入古诗描绘的情景中,以其中的儿童身份把学生融入之中,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除此,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使得那种回乡之情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因为学生爱表演,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深入理解古诗的语言之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编故事孩子们编得很好,表演的也很好。但遗憾的是,对于贺知章的那种回乡之情领悟得还不是很深刻。
1、认识诗中的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品读诗句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偶、鬓、衰、客、”等字的意思,会写“鬓、衰”两个字,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作者
2、重点书写:偶师板书偶,边释字形,学生跟着书空右半边;读“偶”。
3、理解题意:偶,偶然的意思,偶书呢,偶然间写下的诗。
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就要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范读,听清生字的读音,听清停顿。
2、自由读:(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读通诗句。
(2)借助词语手册理解新词语的意思,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备提问。
三、再读古诗品味诗情
2、还有两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3、你从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体会出作者什么的感情来了?
贺知章到底是不是客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
重点理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呢
师引读:因为五十多年没有回到故乡了,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啊。带着喜悦的心情读诗。
离开的时候还是小孩子,而回来的时候已经头发都白了,很伤感。带着伤感的心情读。
是啊,又高兴,又伤心,这时候的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家乡的变化,听着家乡话真是悲喜交加啊。板书:悲喜交加。带着这咱复杂的感慨万千的情感读诗。
4、指名朗读整首诗,师生共同点评,评议要点:你觉得他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5、齐读,背诵。
四、拓展:读贺知章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会写“客、何”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班的某某某离开家来富阳读书,离开爸爸妈妈,你想家吗?趁机引入试题:他离开家几天就开始想家了。那么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学生齐读。
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通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①出示词语:偶然、鬓毛、衰老、客人、何处来、乡音
②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
③解释“何处来”(换种说法:哪里来、什么地方来。)
④解释“鬓毛”(图片帮助理解)
3、开火车读词语。
4、分小组朗读诗。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
③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
①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
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读。
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1、配乐诗朗诵。(师范读)
2、学生学习吟诵。
3、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学生自由朗读。
5、指名朗读。
6、同桌朗读。(配乐)
四、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1、出示《回乡偶书》之二
2、学生自由朗读
3、集体朗读
五、快乐写字时间。
1、学习“客”的书写。
2、学习“何”的书写。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6点45分我就来到学校。8点20分活动开始了,家长们陆续来了,每个人都很安静地关注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各个坐得笔挺,声音也非常洪亮,也许归功于家长的到来,可也说明我的孩子们懂事了。今天的感动真不少。
学生二人小组讨论、表演。
师:哪一组来试一试。
“贺知章”与儿童的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把古诗的意境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新课标中讲:“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象,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很多家长都是在上班,可是还抽出时间来参加,真让人感动。家长真挚的建议让我如沐浴春风,家长的表扬让我眉开眼笑,家长的善解人意让我感到欣慰无比。
真的这次活动我觉得搞得很成功,我想家长和我的距离更近了。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
二、初读感知
1、范读《回乡偶书》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何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说说《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7、我会说:
三、朗读感悟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
(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第二句:“无改”读得昂扬一些,“衰”读得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之情。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惊奇。)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
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五、指导写字:音客何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七、设计板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 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教学评析
古诗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瑰宝,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一直是我在积极思索和探求的问题。而今天,高姗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以读为本,以读悟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初读” 这个环节,课上为学生做声情并茂地范读,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读,特别是指导学生划节奏读很有意思。我们说,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流溢着音乐的旋律。高老师这堂课朗读是贯穿始终的,有的孩子已经熟读成诵。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中的情感,但是一遍遍古诗的朗读,就是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情感,那么教学到这里也就成功了。
高老师在教学《回乡偶书》时,把知诗人,解诗意,读诗句为教学主线索,期间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初读理解诗意,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整个课堂扎扎实实。
教学时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古诗之情节与现代的孩子相隔甚远,孩子更没有这样浓郁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终于成为现实时那百感交集之情涌上心头,孩子更是难体会。如何让学生读出真挚的深沉的情感,让古诗丰韵起来?我想高老师如果再在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渲染上多下点功夫,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比如可以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如果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能让学生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试着把“感悟”变为“感动”。那么我们的教学课堂就真正进入了理想的境地。
第一次“以情引读”
生1:离别的酒。生2:友谊的酒。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说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 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内里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到此老师又接着第二次“以情引读”
问道: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上课的老师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和引读,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第三次“以情引读”
教师问道: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经过老师提示,学生不禁惊叹发现: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生答: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生答: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生答: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之,教师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读中悟情”,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二、自主学习,理解诗句。
高老师让学生带着要求,自己读诗,想想诗句的意思。学生带猜带想,相互启发,在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很轻松地理解了全诗的意思。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一些老师还在用教学参考书的诗句解释照搬给孩子,取代了孩子的多元理解和个性解读。不但没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慢慢助长了孩子的惰性思维习惯。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初读古诗理解诗意”环节中,我们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帮互学,借助注解或请教工具书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好记号以备讨论。然后通过反馈,对学生普遍不解的语句进行集中讨论、释疑。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突出课本中释义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想象演说,感悟形象。
古诗精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采用表演的方式可以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高老师教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时,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着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表演中学生情绪迅速提升,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适度的课堂表演使得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不仅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文本语言,也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和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此外,我们教学诗词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诗词时,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问道:通过想象,同学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画面。但是,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就这样,在音乐和王崧舟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王崧舟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保家卫国的高大鲜活纳兰性德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四、立足课本,拓展阅读。
高老师在课的最后,出示另一首《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让学生来学习,这是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又能让学生在进一步地学习中,更深地体会第一首《回乡偶书》的情感。再次,学诗贵在积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贺知章浓浓的爱乡之情。
“拓展阅读”是古诗诵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单凭教授一首诗还不能充分体会诗歌的美妙,这就需要进行拓展阅读,将同一位作者的诗或同一题材的诗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对比中体味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使他们真正体味出诗歌的巨大魅力和灿烂多姿,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学生读完后,教师说道: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这样,从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佳境,随着诗人畅游,享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大好春光。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主体古诗教学,进行拓展阅读,加强积累感悟。
比如孙双金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分别出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和《渭城曲》三首送别诗,让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所掌握的方法自学这三首诗。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弄清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作者李白是用目光送别孟浩然,《别董大》一诗作者高适是用语言送别董大,《渭城曲》是以酒相送,再通过吟诵领悟了诗中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短短三十五分钟,学生便读懂了三首古诗,可见效率是很高的。课末,老师设计了开放式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吟诵有关送别的诗歌,更是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吸收信息的能力。
孙老师“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古诗教学方法是非常我们借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大纲推荐篇目,精读一首,带读几篇,丰富其文化底蕴。尤其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当好引导者、组织者、点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质疑、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建议:
1、关于语言文字的品味。。语文课尤其是教古诗文就是要带动学生这样细细品味语言,我们古典文言的魅力就出来了,学生就会喜欢上民族的语言,就会接受语言承载的思想文化。比如找出意思中相对应的词语(少小老大、离回),换一换词语“笑与请”。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
2、识字与写字问题。
3、教师个人文化底蕴积累问题。
【备课资料】:
贺知章生于公元六五九年,死于公元七四四年,活了八十五岁。直到他三十七岁的时候才考中了进士。后来在长安做秘书监等无足轻重的小官,他一直未受到重视,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常常饮酒作诗,来消除心中的不快。
天宝初年(约742年)八十三岁的贺知章,在外面度过了七十多个寒暑,终于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人老了,头发早已花白了,但因为他多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当他踏上阔别了七十年的故土时,正碰上在村口玩耍的一群小孩,看着眼前这位老人,孩子们当然不认识他了,他们凑成一堆,迎上前去,很有礼貌地笑着向他打问:“老伯伯,您是从哪里来?”听了孩子们的问话,贺知章感慨万分,看着眼前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往事一一映入眼帘,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会写“客、何”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班的某某某离开家来富阳读书,离开爸爸妈妈,你想家吗?趁机引入试题:他离开家几天就开始想家了。那么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学生齐读。
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通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①出示词语:偶然、鬓毛、衰老、客人、何处来、乡音
②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
③解释“何处来”(换种说法:哪里来、什么地方来。)
④解释“鬓毛”(图片帮助理解)
3、开火车读词语。
4、分小组朗读诗。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
③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
①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
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读。
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1、配乐诗朗诵。(师范读)
2、学生学习吟诵。
3、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学生自由朗读。
5、指名朗读。
6、同桌朗读。(配乐)
四、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1、出示《回乡偶书》之二
2、学生自由朗读
3、集体朗读
五、快乐写字时间。
1、学习“客”的书写。
2、学习“何”的书写。
反思: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6点45分我就来到学校。8点20分活动开始了,家长们陆续来了,每个人都很安静地关注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各个坐得笔挺,声音也非常洪亮,也许归功于家长的到来,可也说明我的孩子们懂事了。今天的感动真不少。
课堂让我感动
学生二人小组讨论、表演。
师:哪一组来试一试。
“贺知章”与儿童的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把古诗的意境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新课标中讲:“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象,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家长让我感动
很多家长都是在上班,可是还抽出时间来参加,真让人感动。家长真挚的建议让我如沐浴春风,家长的表扬让我眉开眼笑,家长的善解人意让我感到欣慰无比。
真的这次活动我觉得搞得很成功,我想家长和我的距离更近了。
1、课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周老师知道201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第一幅,谁来?(不错,用得很恰当。)第二幅,还记得吗?(你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第三幅,谁来试试?(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2、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那你们知道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吗?(生:贺知章)
3、师:201班的小朋友果然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4、师:读了课题你知道“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有不同意见吗?)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回到家乡,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
5、师:你真能干!那么诗人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去看一看吧。
二、读诗悟诗
(一)认读生字
1、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师:周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3、师:好了是吗?那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5、师:把掌声送给这列小火车。接下来生字宝宝和他们的朋友在一起了,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6、师:生字宝宝真想请它们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而我们今天学的古诗里正有这个“客”字,你找到了吗?(生: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紧扣“客”字读诗
1、师: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哪里来?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
2、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请你们仔细地读读诗歌,也可以观察一下插图,找找答案吧。(生自读诗歌,观察插图。)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生: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少小、老大变红)
师:你真会读书!从诗句里找到了答案。请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师:还可以从哪些词看出贺知章爷爷不是做客的客人?
(生:乡音无改。。。。。。)
师:“乡音”是什么意思?(家乡话)“鬓毛”呢?(头发,胡须)
师:是啊,周老师也曾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每当过节时都特别想念家乡。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师:贺知章爷爷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的亲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现在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可家乡的一切还和他记忆中的一样吗?(生:不一样了,亲人没了。。。。。。)
师:是呀,如果你是贺知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生:忧伤)
请女孩子忧伤地读读这句诗。男孩子也来试试。
师:原来贺知章不是来做客呀,而是在离开家乡50年后回来了!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如果你是那些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心情问我呢?(开心,快乐)
师:那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无奈)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诗歌吧。
三、拓展升华感悟
(出示诗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配乐朗诵)
四、学写生字
1、师:小朋友们能把诗歌读得这么棒,肯定也能把生字写得很漂亮。请你打开课本117页,仔细观察“音、何、客”这三个字,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生交流)
2、师范写“客”,周老师先带着大家来写“客”字,剩下的两个由你们自己写。
板书:
回乡偶书
客?何来?
想家乡!
贺知章在他少年的时候便离别家乡,进京考取官名。虽然身在他乡,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故园。
待到晚年辞官离朝,八十六岁高龄的贺知章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他走到村口放眼望去,一切都变了模样。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路,路两旁垂柳依依,绿荫遍野,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争奇斗艳。一阵微风吹过一股淡淡清香飘来。
于是,他起身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成为千古名篇!
抬头望着皎洁的月光,又勾起了我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不知家乡的月儿也似这般明亮吗?也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我捋着胡须,喃喃自语道。
第二天早上我毅然决定回家乡去看看。坐在马车上,我归心似箭,心情无比激动。少年时便离家,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日思夜想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带着满怀的期盼,路途的颠簸也变得不再那么难耐了。
终于,经过长途跋涉,马车停了下来。我赶紧走下来,家乡那条清澈的小溪远远地映入眼帘,天空还是那样的湛蓝,树木还是那样苍翠。眼前这绵绵不绝的美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正在我陷入回忆的时候,一声甜甜的童音飘入耳畔:"老伯伯,您从哪里来啊?"我定睛一看,只见两个穿着嫩黄色衣裙的小孩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着我,我弯下腰笑着用家乡的口音对他们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但我以前也是这里的人啊!"他们不解地摸了摸小脑袋异口同声地说:"你也是我们这里的人吗?那我们怎么没有见过你呢?"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汹涌澎湃,十分伤心,一时间不禁老泪纵横。我亲爱的故乡啊!我应该早一点回来看你的!
回到住处,怀着思念伤感的心情,我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放下笔,我干涸的眼眶不由的湿润了。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
二、初读感知
1、范读《回乡偶书》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何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说说《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7、我会说:
三、朗读感悟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
(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第二句:“无改”读得昂扬一些,“衰”读得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之情。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惊奇。)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
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五、指导写字:音客何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七、设计板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 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教学评析
古诗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瑰宝,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一直是我在积极思索和探求的问题。而今天,高姗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以读为本,以读悟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初读” 这个环节,课上为学生做声情并茂地范读,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读,特别是指导学生划节奏读很有意思。我们说,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流溢着音乐的旋律。高老师这堂课朗读是贯穿始终的,有的孩子已经熟读成诵。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中的情感,但是一遍遍古诗的朗读,就是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情感,那么教学到这里也就成功了。
高老师在教学《回乡偶书》时,把知诗人,解诗意,读诗句为教学主线索,期间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初读理解诗意,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整个课堂扎扎实实。
教学时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古诗之情节与现代的孩子相隔甚远,孩子更没有这样浓郁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终于成为现实时那百感交集之情涌上心头,孩子更是难体会。如何让学生读出真挚的深沉的情感,让古诗丰韵起来?我想高老师如果再在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渲染上多下点功夫,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比如可以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如果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能让学生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试着把“感悟”变为“感动”。那么我们的教学课堂就真正进入了理想的境地。
第一次“以情引读”
生1:离别的酒。生2:友谊的酒。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我们说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 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内里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到此老师又接着第二次“以情引读”
问道: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上课的老师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和引读,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第三次“以情引读”
教师问道: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经过老师提示,学生不禁惊叹发现: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生答: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生答: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生答: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之,教师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读中悟情”,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二、自主学习,理解诗句。
高老师让学生带着要求,自己读诗,想想诗句的意思。学生带猜带想,相互启发,在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很轻松地理解了全诗的意思。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一些老师还在用教学参考书的诗句解释照搬给孩子,取代了孩子的多元理解和个性解读。不但没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慢慢助长了孩子的惰性思维习惯。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初读古诗理解诗意”环节中,我们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帮互学,借助注解或请教工具书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好记号以备讨论。然后通过反馈,对学生普遍不解的语句进行集中讨论、释疑。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突出课本中释义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想象演说,感悟形象。
古诗精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采用表演的方式可以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高老师教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时,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着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表演中学生情绪迅速提升,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适度的课堂表演使得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不仅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文本语言,也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和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此外,我们教学诗词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诗词时,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问道:通过想象,同学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画面。但是,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就这样,在音乐和王崧舟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王崧舟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保家卫国的高大鲜活纳兰性德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四、立足课本,拓展阅读。
高老师在课的最后,出示另一首《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让学生来学习,这是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又能让学生在进一步地学习中,更深地体会第一首《回乡偶书》的情感。再次,学诗贵在积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贺知章浓浓的爱乡之情。
“拓展阅读”是古诗诵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单凭教授一首诗还不能充分体会诗歌的美妙,这就需要进行拓展阅读,将同一位作者的诗或同一题材的诗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对比中体味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使他们真正体味出诗歌的巨大魅力和灿烂多姿,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 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学生读完后,教师说道: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这样,从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佳境,随着诗人畅游,享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大好春光。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主体古诗教学,进行拓展阅读,加强积累感悟。
比如孙双金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分别出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和《渭城曲》三首送别诗,让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所掌握的方法自学这三首诗。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弄清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作者李白是用目光送别孟浩然,《别董大》一诗作者高适是用语言送别董大,《渭城曲》是以酒相送,再通过吟诵领悟了诗中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短短三十五分钟,学生便读懂了三首古诗,可见效率是很高的。课末,老师设计了开放式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吟诵有关送别的诗歌,更是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吸收信息的能力。
孙老师“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古诗教学方法是非常我们借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大纲推荐篇目,精读一首,带读几篇,丰富其文化底蕴。尤其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当好引导者、组织者、点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质疑、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建议:
1、关于语言文字的品味。。语文课尤其是教古诗文就是要带动学生这样细细品味语言,我们古典文言的魅力就出来了,学生就会喜欢上民族的语言,就会接受语言承载的思想文化。比如找出意思中相对应的词语(少小老大、离回),换一换词语“笑与请”。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
2、识字与写字问题。
3、教师个人文化底蕴积累问题。
【备课资料】:
贺知章生于公元六五九年,死于公元七四四年,活了八十五岁。直到他三十七岁的时候才考中了进士。后来在长安做秘书监等无足轻重的小官,他一直未受到重视,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常常饮酒作诗,来消除心中的不快。
天宝初年(约742年)八十三岁的贺知章,在外面度过了七十多个寒暑,终于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人老了,头发早已花白了,但因为他多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当他踏上阔别了七十年的故土时,正碰上在村口玩耍的一群小孩,看着眼前这位老人,孩子们当然不认识他了,他们凑成一堆,迎上前去,很有礼貌地笑着向他打问:“老伯伯,您是从哪里来?”听了孩子们的问话,贺知章感慨万分,看着眼前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往事一一映入眼帘,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