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实用17篇)
在我们取得成绩或遇到挑战后,总结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必要步骤。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平衡?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一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是一篇经典文章。但由于经典往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学生领悟其实质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对我这个尚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第一次讲课时,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两个:1。学会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我在讲课时,先问学生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回答,后来又鉴赏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感受秋的不同。这里,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好的。后来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析课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语后话凉、秋果奇景,每幅图分别对应一个课件。在分析图中景物时,打开一个课件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相应的段落分析一个画面,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沉闷,很多话都是我在自问自答,我心里非常着急,当时只觉得自己问题问得不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不到文章的美。
每幅图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这样的带动下分析完了,课堂感觉生涩、空洞,淡而无味。自己分析这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准备不足。听课老师的评价是导语过长,秋在人们的眼中一种是悲凉萧瑟,一种是生气勃勃,不用向学生提那么多问题。造成生涩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学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边读边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通过声音、文字带来的感受,学生就好去把握了。
此外,课件使用不熟练,出示得不及时,讲完了段落以后才去看课件意义就不大了。再者,问题问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图,“秋雨怎么快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要是问“秋雨的特点”学生就能快速总结出来,还有五幅图不用每个都仔细分析,第一个详细分析,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据评课的意见,我作了一些调整,还在网上找了课堂实录,听了一遍,重新做了课件,增加了一些诗词,如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归来迟”和郁达夫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进入情境。这样我又讲了第二次。这次讲课感觉比第一次强了很多,但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还是我说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达不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第三次讲课我在组内交流后把本节课目标改为: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色和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抓住作者为何选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什么样的,和情的关系是什么。
讲课时,整节课我按精心准备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然而,于博同学在回答清晨静观图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让我猝不及防,我赶紧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他说的这个特征,你们是否同意呢?”最后学生们帮他分析了,那日光更显得秋是“清”的!这是在预设时我是没想到的。在问到秋槐落蕊图中哪里体现了清、静、悲凉时,学生孙博瑜找到了“扫帚的丝纹”,她说,“试想一下,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落叶刚被扫走,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了,会有一种悲凉感呢!”
这时我用感伤的语调吟诵了几句诗歌“无可奈何花落去”“花飞花谢花满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种悲凉的气氛中。本节课学生找到的景色准确,回答到位。我引导学生也能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回答。师生之间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讲课虽然很细,但有的地方挖掘还不够深,如对作者喜欢蓝、白色的牵牛花,而认为红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够,需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的是因为红色不符合作者的感情,所以他不选红色,由此引申到我们在选景的时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征去进行写作这一道理。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二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平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习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三
昨天上完《故都的秋》这门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文档为doc格式。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四
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气氛也还好,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
我是第五个上《故都的秋》,为了与众不同,为了显摆自己,我先想的设计,并尽量想保留这个设计,然后才想着用相关的问题来填这个设计,然后改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认为,备一节课应该是这样的(其实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欢求新求异,就是讨厌跟别人一样,一备课的时候就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先把教材读透,钻研透,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预设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学流程,难易一定要适中。而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些自鸣得意的设计,为了迁就这个设计来设定教学目标。另外,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学情,不能自以为有了很好的领悟,就想硬塞给阅读领悟能力还不足的学生。如果知识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师的展示、填鸭,而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生也难有收获。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五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
这次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教学,整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用深情的语言描绘秋天景色引出本首小诗,并和学生一起写课题,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带领他们再次走入课文。在学生解决了生字和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大问题:孩子们是怎样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们为什么要把这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把课文串起来进行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抓住“踮起”“挂牵”等关键词进行理解感悟,读悟结合,然后再回归全文,配乐朗读,拓展延伸中,我还安排了学生交流赞美老师诗句,最后以指导书写“牵、困”两个生字结束教学。
上完课后,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流程比较清楚,生字教学、说话、朗读、拓展等环节也都具备,学生上课也很积极投入,课堂气氛较好,所以不禁沾沾自喜。但是经过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觉得这堂课的最大失败就是朗读指导不够自然不够深入,有些浮躁、表演的意味。而《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优美感人,如果阅读中只停留在表面、夸张的朗读上,那教学真可谓苍白无力。其实,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朗读,如何在朗读中作到润物细无声的指导。一直是困扰着我的问题。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
在备课时,我反复研读文本,力求找到一个切入点来指导学生学习,根据教参指示,我设计了“孩子们是怎样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们为什么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两个问题,想以这两个问题来整合课文来带动学生阅读。实践下来,这种把文中大意抽象概括出来的问题法,比之前让学生在深情的朗读中,自己感悟要突兀得多。且课文语言易懂,学生能够理解,又何必绕弯子呢?虽然我的设计是精细的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围绕这篇课文的,但是花了这么多精力寻找的切入点,在实际的课堂中,在学生的朗读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学生从中究竟得到了什么?我想,没有这两个问题学生也一样会读得很好。因为我的经验不够,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所以课堂上我带学生绕了个大弯子。放弃了一种智慧,选择了一种才能,放弃和选择什么,有时候直接体现出效率。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教学一定要讲究实效性。
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了解。
在我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自觉性差距较大,好的学生不用老师点拨,自己就能理解课文,并把它读好。而有的学生则是“举步维艰”处处受阻。这次上课时,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将2-5小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朗读汇报时,我也只是做了鼓励性评价,和适当的煽情。许多孩子抑扬顿挫的语气,充满深情地朗读,让课堂增色不少,但这些所谓的“感情朗读”都无疑是个别的好学生给每段诗句贴上的情感标签,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对语言内在含义以及表达方式的体察和训练。如诗句最后一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当我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认真备课的插图时,几个学生竟“哇塞”地叫了起来。本来想用图片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情境中,岂知学生没能对图片有足够的理解到产生共鸣,故朗读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很多学生对于“踮起”、“安静”、“夜深了”…..这些词语的体会并未深入,只是停留在浅浅的朗读层面。其间,我范读和细致引导显得尤其重要,而我却省去了,导致很多的学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如沐春风,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一扇深入阅读的窗口,从扇扇窗口窥视、捕捉到文字里蕴藏的真情实感,获得阅读的愉悦,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燃起深读文本的欲望和冲动。这节课我对学生认知水平不够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他们的朗读能力,所以朗读才显得流于形式。我想以后备课的时候我还得再多备备学生。
三、对教学的设计不够创新。
由于第一次接触诗歌的教学,我备课时就顺着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一路走过来,虽然各个环节、各个流程清楚整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评课时当李老师提出诗歌的教学应该与其它体裁的课文教学有所区别,应体现出诗歌独特的意境美和整体感时,我便豁然开朗:我怎么没想到把它设计得诗情画意点,而只把它当成课文来上呢?的确,我们如果能时时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来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的话,那我们的课堂才会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相信有了创新的意识,我今后一定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
备好一节课需要短期与长期的准备,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要有深度的钻研、创新的理念,还需要储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和语言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课堂里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六
昨天上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七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是一篇经典文章。但由于经典往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学生领悟其实质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对我这个尚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第一次讲课时,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两个:1。学会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我在讲课时,先问学生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回答,后来又鉴赏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感受秋的不同。这里,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好的。后来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析课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语后话凉、秋果奇景,每幅图分别对应一个课件。在分析图中景物时,打开一个课件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相应的段落分析一个画面,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沉闷,很多话都是我在自问自答,我心里非常着急,当时只觉得自己问题问得不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不到文章的美。
每幅图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这样的带动下分析完了,课堂感觉生涩、空洞,淡而无味。自己分析这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准备不足。听课老师的评价是导语过长,秋在人们的眼中一种是悲凉萧瑟,一种是生气勃勃,不用向学生提那么多问题。造成生涩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学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边读边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通过声音、文字带来的感受,学生就好去把握了。
此外,课件使用不熟练,出示得不及时,讲完了段落以后才去看课件意义就不大了。再者,问题问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图,“秋雨怎么快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要是问“秋雨的特点”学生就能快速总结出来,还有五幅图不用每个都仔细分析,第一个详细分析,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据评课的意见,我作了一些调整,还在网上找了课堂实录,听了一遍,重新做了课件,增加了一些诗词,如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归来迟”和郁达夫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进入情境。这样我又讲了第二次。这次讲课感觉比第一次强了很多,但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还是我说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达不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第三次讲课我在组内交流后把本节课目标改为: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色和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抓住作者为何选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什么样的,和情的关系是什么。
讲课时,整节课我按精心准备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然而,于博同学在回答清晨静观图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让我猝不及防,我赶紧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他说的这个特征,你们是否同意呢?”最后学生们帮他分析了,那日光更显得秋是“清”的!这是在预设时我是没想到的。在问到秋槐落蕊图中哪里体现了清、静、悲凉时,学生孙博瑜找到了“扫帚的丝纹”,她说,“试想一下,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落叶刚被扫走,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了,会有一种悲凉感呢!”
这时我用感伤的语调吟诵了几句诗歌“无可奈何花落去”“花飞花谢花满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种悲凉的气氛中。本节课学生找到的景色准确,回答到位。我引导学生也能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回答。师生之间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讲课虽然很细,但有的地方挖掘还不够深,如对作者喜欢蓝、白色的牵牛花,而认为红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够,需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的是因为红色不符合作者的感情,所以他不选红色,由此引申到我们在选景的时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征去进行写作这一道理。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八
《一个苹果》这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这是一篇情感性很浓的课文。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三者达到共鸣。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了一个“情”字。
主要运用了“激情引趣,渲染情感”的阶梯性阅读教学方法。
就是在教学中实现了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情感逐步升华,水到渠成。
二、突出了一个“巧”字。
教学中,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谁该吃这个苹果?”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具体描写深入研究,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由这一问题辐射全篇,体现了巧妙。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副板书:“他渴呀!他应该吃这个苹果,但是……”并围绕这个问题巧妙地贯穿了全文,同时让学生情感逐步地升华,深深地体会了战友间阶级友爱的情感。
三、注重了一个“法”字。
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了边读书、边画、边批注的读书方法;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文的方法等,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四、体现了一个“谐”字。
在教学中,做到了欣赏学生,运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后进学生,如开始的脑筋弯弯绕游戏,对读得慢学生的尊重等,真正地做到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
不足:
尽管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让文本说话做得还不是很好。其中文中对苹果的描写是引导学生理解连长需要也很想吃这个苹果的好机会,我没有抓住,而是突然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文本来体会效果会更好。
2、时代背景的穿插不是很到位。因为这篇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学生对当时的环境可以说一无所知,上课伊始我就把自己掌握得上甘岭资料对学生全盘托出,虽然学生有所震撼,但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能把这些资料放在苹果在战士们手中转了一圈,又回到连长手中,再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是出示效果会更好。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九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说明,文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死”的本能(观点引自《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isbn7-5019-2719-7/g·155)。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这篇文章与《荷塘月色》稍加比较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雅”的。仅从语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笔精雕细刻,是写得比较美的。这从华丽的语汇、精妙的比喻,还有灵活的句式选择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但他所写的景象,及对景象的比喻却都是比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以及后面联想到了南朝热闹的、风流的宫庭浓歌艳赋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透露出一种世俗的气息。这种比较确实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生”与“死”面前,“生”是热闹的、繁华的、实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脱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
《故都的秋》一课已经上完了。这篇课文,从准备,到讲授,到现在的总结我成长了很多。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学生预习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习时候读一下文章。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是要随着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够改正现在出现的问题,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一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二
昨天上完《故都的秋》这门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三
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往往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所能概括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某种特定性和模糊性,是允许读者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难免为各类因素所影响,诸如各类教辅用书的“明确指导”,在对文本的讲解过程中束缚于某种定式。追求“解答”的统一性、规范性。于是经过教师一番“苦口婆心”的讲解之后,学生兴趣全无,原先本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变成了机械地摘录、背诵课堂笔记的简单流程。这样的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兴趣和阅读的信心,审美品位、欣赏水平甚至基本的阅读能力都难于提高。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存在,思考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你的“答案”是否是学生所认同的、愿意接受的,是如何让学生认同并且接收的。基于此,我认为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为核心、纽带和支撑点,把问题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与学生公平地对话。并且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真正达到心灵的沟通。
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准备过程中,我的设计理念就是简化课文,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解读:(1)散文是反映“自我”的镜子,郁达夫在文中是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2)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3)作者在文中所谓的“悲凉”应如何理解,为什么文中秋景都带有如此浓重的“清、静、悲凉”特点。前二者作为课堂学习过程中解读文本的核心,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本,理解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之情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方式;第三题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郁达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的引子。
[课堂再现]。
师:美学家曾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无疑自然、人文风情的描绘是散文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个重要依托,而《敌都的秋》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你读本文的第一感受是怎么样的,你觉得都达夫在文中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呢?(板书:自我;师范读,学生感知全文。)。
生:我觉得应该是细腻的自我。如作者对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的描写,只有细腻的自我,用心细腻地体会,然后细腻地抒写,才能有如此细腻的笔触。
生:是敏感的。依据也是课文的第四段,我觉得只有作者感受到,他才能写出来。
生:作者很“悲”。如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就感到北国的秋“来得悲凉”,作者自己就感觉很悲凉啊。(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同意该生的观点)。
生:我不能同意。如果作者感到“悲”,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去饱尝故都的秋呢?
生:我也不同意,我倒感觉作者对故都的秋是非常依恋的,以至于“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去享受。
生:我觉得有些“悲”。文段中写到“……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适合的”,而且在写到秋雨时。作者所写到“青衣”、一二个“闲人”、“桥头”看上去就很悲凉呀。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否相似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聘,小桥流水人家”?
生:好像是。(周围有学生反对,但都无法言之成理。)。
师:那我们不妨把课文的这几处读一读。
范读第一段及课文秋雨部分。突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然后,就这几处稍作改动,“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天可真凉”,“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味其中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回顾骆宾王的《咏蝉》与课文第五段进行对比。
生:多几个感叹词似乎就有多了几分闲情,感觉作者柔情脉脉,非常细腻、闲适。
生:看来相同的景致,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多少会有不同。郁达夫的“桥头树底的闲人”写要表现的更应该是北京人的闲情,而蝉声要道出的是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师:由此,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三段的色彩,看看这些色彩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故都秋色?
生:“碧绿的天空”、槐树地下缕缕的阳光、牵牛花的蓝、白色就色彩而言都属于冷色,但应该偏中性,不能归入绝对的冷色,而且前二者本来就是秋天的颜色,而作者对于牵牛花颜色的蓝、白二色偏好也很接近于秋的颜色,说明作者喜好的是敌都之秋的“清”和“静”。(教室安静)。
师:很好。从大家的沉默中,我感受到是大家对他的认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的文眼旬。
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郁达夫在文中所展现的“秋花”、“秋树”、“秋声”、“秋雨”、“秋果”其实是中国北方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如果不是作者如此细腻、敏感的体会和描写,甚至不能称其为“景物”,那么课文的秩韵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静,但有人言语“不能改”)。
众生:“故都”和“北平”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体现出的是“故”。
师:那么,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北京是古城,不同于苏州上海杭州,也不同于厦门香港广州,生活不是混混沌沌的,是闲适的,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蓝天,听驯鸽飞声的惬意。
生:作者文中所写的“秋花”之类的,其中还带有很浓的人情味,如民居、扫帚的扫痕、闲人处处都充满生活气息,而且这一份心情似乎是别处没有的。
生:故都,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之中,因为别处没有的不是芦花而是陶然亭。虽然将这些一笔带过,但引起的思古幽情是难免的。当然历史的悠远、深沉也不仅仅积淀在名胜上,毕竟连北京的胡同都都有其独特的“胡同文化”嘛。
众生:对啊。
生:“故”当然包含“古”、“旧”的意思。北京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所在,但在近代曲风风雨雨中,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颓败,这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写照……。
生:故都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眷恋。
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文中的故都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书写,更着重于生活情景中流露出的对故都人文情调的眷恋。
[教后反思]。
1 对问题设计的分析。
任何一篇文章,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具体问题。这些角度可以是文本的矛盾处,可以是文本的反常处,也可以是文本的强调处,还可以是比喻与概念处。同时我认为我们还能从一些普遍性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对于现当代散文而言,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抒写出作者的真性情,这些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核心。而在实际教学中,情感却是最难讲解的,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愿意注重对文本所描写对象、文本语言进行分析,以此带动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会,这样当然能对学生的理解文本、积累语言知识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却可能使学生忽视对作者、对文本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一开始,我提出了“文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以一个普遍性、一般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在心中快速地勾勒出作者的形象。在随后围绕一个“自我”的讨论中,学生在谈心中的作者形象时,不仅谈对作者的理解,涉及到作品是如何表现“自我”的,即文本“情景”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这使学生深入到作者创设的意境。多层次、多角度地谈出自己的理解。而在讨论后一个问题“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时,则能促成学生对文本展开进一步的解读,领悟其中“情境”的“清、静、悲凉”的特色,而这对于理解作者情感亦起到了帮助。
2 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分析。
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其自身的感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本身会问、善问,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学生为创设整体阅读的氛围,引导其明确学习要点,质疑问难之外,学生从自身角度对文本展开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解读更能以自己和学生都适应的方式展开,不墨守陈规,不易为外界因素所束缚,更容易开放地对待文本,便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以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在关键处重锤敲击,制造矛盾,引起争议。在争论当中,发现疑点,引爆出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和深入揣摸文字背后隐藏的内蕴的自我领悟能力。
3 问题教学的效果及本课教学不足的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真的有些出乎意料,虽然有过几次的“静默”,但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的,这样“静化”了课堂,避免了很多无意义的喧哗。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时,能畅所欲言,这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展开了阅读作品、解读作品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是带着一种喜悦完成本文的学习的,并在课后也对郁达夫作品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在一定范围里形成了“部达夫作品热”。同时学生能渐渐学会了自己找解读文本突破口,这在之后篇目的自读学习课程中得到了体现。
当然,在完成课文课堂教学之后,仍有学生抱怨说很不习惯,因为“笔记太少了,怕以后忘了”。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二:(1)课堂教学是围绕几个问题展开的,节奏相对以往加快,可能是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所一下子难于接受,课堂教学仍需要顾忌基础差的后进学生;(2)学生的学法仍需要进行指导,特别是自主学习和笔记摘录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养成课后回顾、整理笔记,自己写旁批的习惯。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
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
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
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
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1、生:味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课前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最大困惑在于不知道它美在何处,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说“不喜欢这篇课文”。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试图通过朗读法与鉴赏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故都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情感,以期深入领会郁达夫散文在艺术上所达到的圆融之境。同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改写四首诗歌启发学生跳出课本,学以致用,并引导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以一颗敏感深情的心与大自然碰撞交流,充分感受万物的生命与情怀,而文学正是感受万物的表达。
1.朗读课文段落,领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如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以声衬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写景等。
2.鉴赏故都秋景图与写作校园秋景图相结合,引导学生以诗意的眼光欣赏自然,以敏感深情的心灵感受自然,以生动的文笔描绘自然。
马致远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勾画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图景,读来顿生一种悲凉,但又暗含无限美感,这就是秋天的味道。今天,让我们跟随现代散文家郁达夫一起再来品尝品尝这种味道,请看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对故都的秋总印象是什么?具体描绘了哪五幅秋景图?
导向预设: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总印象是清,静,悲凉。围绕这个总印象,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观。(借助多媒体依次展示)。
小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图为例赏析,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抒发了怎样的主观感受?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展示要求:组内1人朗读;1人板书;1人解析;其他小组成员评议补充)。
导向预设:找出破屋,驯鸽,日光,蓝朵,青天,秋草,落蕊等自然景物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而准确理解自然景物背后包孕的主观感受却并不容易。于是,老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体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
例如,在写景的顺序上,第一幅图画采用了由高到低的手法,先写“很高很高”的天空之色,次写半空中的飞鸽之声,再写于地上细数“槐树叶底”的日光以及在“破壁腰中”看到的牵牛花朵,最后联想“牵牛花底”的秋草。除此之外,“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声衬静,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静”印象;“青天”和“蓝朵”都属于有意选取的冷色调词汇,除了有视觉上的绘画美之外,也正好符合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清”印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又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将作者与大自然的深情交流状态作了细腻的描写,且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独有的情感体验表现得丝丝入扣,我们细细品来可知郁达夫在此写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普遍孤独感,展现了一种自觉而深沉的生命“悲凉”意识。可见,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无不与作者对生命的微妙感悟密切关联,而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把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合,为读者营造出了无限的审美空间。因此,也可以说课文最核心的写景技巧就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准确揭示出了诗画圆融的艺术境界在王维作品中的体现。其实,《故都的秋》虽是一篇现代散文,但文中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文章主体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图画,也能视为一首首诗歌,教师因此便可借助画面尝试原创诗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点拨古诗,学生齐读新诗)。
故都小院秋晨凉,破壁租屋漏日光。
蓝朵牵牛花色冷,细长疏落草枯黄。
(注:首句第五字“秋”应仄,在此不论)。
北国八月朔风来,落蕊平铺满地槐。
树下庭前一阵扫,空留灰土遣余哀。
(注:“朔风”,在这里取寒风之意)。
北平处处树成林,虫唱无须山上寻。
衰弱蝉鸣为特产,家家户户奏秋音。
三首小诗分别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画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接着再用一首新诗融合五幅图画,题名为《秋在何处》: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
你若要寻秋,你只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将一丝丝日光细数。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皇城人海,在街头的一颗槐树,
你若要赏秋,你只需得一点空闲,踩一地落蕊。
听声音没有,闻气味也无,偏生出些岁暮将来的感触。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请听衰弱的蝉鸣,如泣如诉;请看满树的秋果,八九分成熟。
忽一阵凉风,卷起了尘沙灰土;又一层雨过,引来了悲凉几许?
总的来看,无论是描绘五幅秋景图的一首新诗,还是逐一展示三幅秋景图的旧体诗,其中的诗歌意象都直接来源于课文,诗歌情感也依托于课文,诗歌意境更未超出课文,也就是说课文中本就贮满了浓浓诗意,而上述几首诗歌只不过是对课文的一种形式改写和内蕴还原,是“故都”有画也有诗的一种有效证明和直接呈现。以此观之,这便是郁达夫在散文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诗画圆融的至高境界,也是《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体现出来的一个艺术特色。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诗歌或散文片段的形式描绘一幅恩施高中校园秋景图。(要求: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带着感情写出特点;2.注意写景的顺序和层次,并自觉运用一些课上学到的写景技巧)。
郁达夫。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自然景物秋蝉残鸣主观感受。
秋雨话凉。
秋果奇观。
这堂课在设计上有两个突出亮点。
一是穿插四首原创诗歌将教师的写作特长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文学和教学两两齐美,且教师的下水作品给学生以大胆的示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是合作探究赏秋与学以致用写秋相结合,启发学生对课文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将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的文学观察意识,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
同时,不足之处也有两点。一是课堂环节略有瑕疵,五幅秋景图的命名可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来进行,以期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而不是由教师一次性全部抛出来取代学生的思考。二是省略了文章的议论文字和南北之秋的对比部分,课本解读利用略显浅薄,缺乏厚重感。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四
这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读的地方。
首先是,结构上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特点,而且都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
其次,文眼句统领全篇,为全文奠定浓郁抒情基调的同时,每一幅图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静、悲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通过题目揭示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情景结合的特点导入,通过对作者眷恋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读,为这节课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能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特点和赏析景。
但也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应的特点时,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把握这篇文章就是从秋色、秋味、秋声来体现情景与悲凉。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被跳过去了。
其次,对于“静”这一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清、静学生可以体会到,悲凉有些难,但是文中的静,不仅仅是环境声音的静,还有作者内心赏景的静,从文中的细数和静对可以体会的到,但是在学生体会到这幅图给人的享受和舒适、悠闲与惬意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悠闲与惬意,学生自然能找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欣赏牵牛花,尤其是边喝茶边欣赏晨景,这是一个遗憾啊。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五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2学情分析。
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学生阅读时并无多大理解上的障碍。通过诵读,主要让学生感悟作者围绕中心调动景物的高超技巧,在欣赏品味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借鉴作者多变的描写手法。
3品味语言,体味情景,把握作者是怎样将“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新设计。
一、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创作背景。
从19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写于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三、重点字词。
四、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图议论。
秋雨袭人图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秋果绚烂图。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六、写作特色。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教学活动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上文列出的5个问题,并展示成果。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第一学时新设计。
一、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写于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三、重点字词。
四、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图议论。
秋雨袭人图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秋果绚烂图。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六、写作特色。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教学活动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上文列出的5个问题,并展示成果。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六
一、问题展示:
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中,主要展示的是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这三种类型的计算方法,其中,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得比较快,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后,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错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在除号与除数的同步变化中,学生忘记将除号变成乘号。
2.在除数变成其倒数的时候,学生误将被除数也变成了倒数。
3.计算时约分的没有及时约分,导致答案不准确。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错误现象,通过对比分析,可能有一下原因:
1.教学方法上:例题讲解分量不够;教学语速较快;学困生板演机会不够多;讲得多、板书方面写得少。
2.学生学法上:受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以为每次都是分数要变成倒数,整数不变,从而导致同步变化出现错误;其次,学生听课过程中不善于抓重点,在分数除法中,被除数是不能变的,同步变化指的是除号和除数的变化;最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直接影响了本科的教学效果。
三、解决办法。
1.增加学生板演的机会,
2.课堂上,对于关键性的词语,要求学生齐读,用以加深印象。
3.辅差工作要求学生以同位为单位,进行个别辅导。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00字篇十七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作语言学、文章学的例证来进行教学,真正的文学鉴赏教学虽不排斥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对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和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给学生的情趣、才华、品质和思想造成一种优良的深远的影响。它既要落实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基本目标,又要志在长远,给学生一块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上这一颗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我用了一个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鉴赏。开篇的音乐和我的声情并茂的导读奠定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鉴赏欲望。学生们争先恐后起来,课堂不时碰撞出火花,一些不爱说话学生也抢着发言,气氛相当活跃。教师的真情独白深深的打动了学生,赢得全班热烈的掌声,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整个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我思考着在高中的散文教学中,如何通过美读引导学生鉴赏,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等,探索出高中语文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几点思考如下: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最大的职责应该是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语文活动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让语文的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而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于释放才能的契机。我认为,美读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从而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对美读有过确切的诠释:“美读就是用心地读,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完全沉浸于言语作品时,听读类的输入型语感图式就可以得到开拓与改造”。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美读的示范、感染作用,而只仅仅通过录音材料,或个别朗读较好的学生的表演来点缀。而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教师的美读。在精心挑选的贴近课文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对课文片断的朗读,很快感染了学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营造的氛围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每个个体再独自进行美读,就能初步体验到文章的精微与高妙之美,为后面的探究创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个读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师的读、学生的读,而是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将“品”与“读”结合,将品析景物,揣摩语言与学生的美读结合起来,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我选择了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学生通过个体品读,归纳出那一幅幅北国的秋景图,都是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来描写的,给读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体而形象,能唤起大家丰富的想象。我改变了用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让他们合作探究,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他们通过品读,抓住某些关键词语、句子品析作者笔下的秋,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独特的感受,再让他们自己美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品一品,读一读,在品中推动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品味。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大家争相起来谈看法,谈体会。这里的发言,没有固定的模式,标准的答案,有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每一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就连平时特别胆小说话就脸红的一个女生居然两次主动举手和大家交流,当时确实给我一个惊喜,同学们也都投之以欣赏的目光。教学中这种给老师、给学生的异外惊喜,也是推进学生自我主动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另一位同学对落蕊图的细腻体验以及她感性、动情地对她所喜欢的几个句子的美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形成了这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品读,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见,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不仅能理解作者对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从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由此延伸开来,有所发展、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对作品的独特见解,甚至有不同于文本的声音,尽管有的观点浅显甚至模糊,但它们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是创新精神的萌动。课堂气氛的轻松自如,为大家敞开心扉提供了机会,就是平时对语文不是特感兴趣的几位男生也争取到发言机会,谈到自己对秋的感悟。这种气氛特别容易让人激动,也营造了师生互动、对话的平台,我也即兴谈到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伴随着我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泪,全体同学为我的真情所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形成这节课的第二个高潮。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这一环节事先没有准备,也无法准备,当时我特别感动。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打开感情的闸门让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让真情在我们的课堂恣意流淌,所到之处,必将鲜花盛开,风光无限。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但它体现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种执着,即希望在课堂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教学境界,为此,我一直追求着。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学生匠心独运,别一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当然,所谓“深刻”总是相对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即“跳起来就可摘到桃子”。而所谓“真诚”,意味着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悟和态度,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没有故作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与空洞,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实践证明,当老师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时,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真正做到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这种以诚相待,彼此不断进行各方面、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教学生机勃勃地开展。我相信,学生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一定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正直的期待,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