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精选1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0 19:20:12    小编:琉璃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精选12篇)

小编:琉璃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怎样才能写出一篇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总结呢?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写总结的一般结构和内容要点,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借鉴。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一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沿学科,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揭示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生物化学的发展不仅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而且随着学科交义的不断深入,在化工等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适应新的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生物化学逐渐成为化工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课程。早在1993年,全国化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就决定化学工程专业必须开设生物化学课程,教育部“而向21世纪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研究课题组也将生物化学内容列入化工类专业必修课内容之一。

经过近的教学和实践,生物化学为培养具有坚实生物化工理论基础和广博学术视野的交义型化工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教学过程中,广大生物化学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本文结合我校10多年的化工学科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不明确。

我校生物化学而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轻化工程等多个工科专业,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前几次课出勤率都很高,但随着课程的进行,出勤率开始下滑;即使是坚持下来的同学,许多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究其原因,很多同学反映对课程缺乏兴趣。而缺乏兴趣的根本原因是许多同学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首先,化工学科的学生在入学接受专业教育时,大多数教育专题以化工科核心课程为例进行相关前沿介绍,而未涉及或很少涉及生物技术或方法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其次,由于生物化学课程一般在二年级开设,化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是以传统化工知识为主,学生从潜意识上就将该课程列为“异类”。因此不清楚为什么要开设这门“不相关”的课程,不清楚学习的口的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1.2课程内容的专业特色不突出。

生物化学讲授的内容微观、抽象、繁杂,具有一杂、二多、三性的特点口。从物质化学组成的角度,主要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等四大类,每类根据分子大小不同有不同的类别。从生物分子功能的角度,有作为结构成分的,有作为能源的,有参与催化反应的,有作为遗传物质的,有发挥调节作用的,并且不同类别之间又有重叠。从代谢角度看,有物质代谢,有能量代谢,有三大物质代谢,有合成代谢,有分解代谢。遗传物质核酸的信息传递规律更是复杂,不胜其繁。教学信息量大,知识点分散,内在联系少,涉及的理论与技术多,即便是生物学科的学生在有充分的学时保障的情况下,要想完全掌握也绝非易事,而化工科生物化学仅有32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讲完这些内容几乎不可能,再说也没有必要,毕竞化工学科培养口标不同于生物专业,因此对教学内容必须进行优化配置,凸显化工特色。

1.3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普遍感到枯燥、抽象、杂乱、难点多,针对性不强,从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同学对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不够好。如何针对化工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及课程要求,将生物化学的知识有重点地、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使之能自觉在生物化学与化工学科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生物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以上三个问题不是孤立的`,学习口的的明确是学好生物化学的关键。明确了学习口的,才能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主动性。而课程专业特色的凸显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有利的。因此做好化工学科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应从三方而入手。

2.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首先要认真备好、上好课程的第一课一绪论,这对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甚为关键。很多学生认为,绪论部分往往不在考试的范围,因此对绪论部分的学习不够重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一门课程的绪论一般是对课程的总体介绍,包括了研究内容、发展历史、实际应用等,对课程的学习起到了指引、启迪的作用。二是要找到生物化学与所学专业的交汇点、切入点,如糖一章中糖与生物乙醇的关系;脂类中油脂与生物柴油的关系,并可结合地沟油的利用现状分析变废为宝;化工领域的一个关键物质是催化剂,结合酶一章的学习阐述酶在化工生产中的优势,更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生物化学教师应适当了解相关化工专业的课程、专业方向和应用领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原理来解释相关产品生产过程。化工学科学生将来大多要从事化工类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他们往往对相关产品生产的生化原理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引入成功的生物化工案例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三是要使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2.1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

生物化学内容如此庞大,而课程时数又十分有限,因此教学内容必须遵守少而精的原则。工科院校中生物化学课程的建设应该以夯实基础、而向应用为特色,在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整个生物化学从内容上可分为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两大部分。前者主要包括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后者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代谢调节。这些内容相对繁琐,而课堂教学只有32个学时,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将生物化学所有的内容都传授给学生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针对化工学科课程的设置特点以及学生的培养口标,确定重点课堂教学内容。蛋白质、酶、核酸和代谢等既是生物化学的特色内容,也和化工领域关系密切,应作为教学重点。其中蛋白质部分应突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部分应强调其作用机制,代谢部分应以糖代谢的讲述为主,这是联系其他代谢的核心部分。至于核酸部分,可根据各具体情况,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dna重组技术作为选讲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又以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为基础,这种设置在浙江大学得到约60%的同学的认可。

2.2教学策略的运用。

合理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全而、系统地了解生物化学这座大厦,高效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框架式与脉络式的教、学方式可用于生物化学教学实践,即首先要建立起课程的整体知识框架,把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物质组成模块,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大分子;代谢模块;遗传信息表达模块圈。这如同大厦的主体结构,每一模块又可分成若干小模块。

如何将这些相对独立的章节、繁杂的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实现融会贯通,就需要一条主线起到贯穿沟通的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就是生物化学这座大厦里的“钢筋”。生物化学毕竞研究的是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而化工学科学生化学基础又好,因此化学反应式是共通的语言,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将生物分子与代谢途径甚至网络等不同模块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生物分子是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底物或产物,作为生物大分子又有其特殊之处,只有了解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才有助于解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酶则是方程式中的催化剂,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为什么具有催化功能,与常规催化剂比优势在哪里。在动态生物化学部分,我们对代谢的学习其实就是对组成一条条代谢途径的一个个化学反应的解析。细胞与一般的化学反应不同,反应间不是孤立的,往往前一个反应的产物,作为后一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形成了某种物质的代谢途径。而不同的代谢途径间又可通过一个或几个中间物质联系在一起,从而交织形成代谢网络。

当然,上好一门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合适的教材,合理的课程设计,还应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技巧。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都是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二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虽然小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很高, 思维也比较敏捷, 但是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一些课堂之外的东西扰乱注意力。所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学生无法做到从头到尾认真听课, 这就意味着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有一些部分是学生没有听进去的., 这就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而课堂教学总结可以起到一个二次讲解的作用。相对于新知识的讲解, 课堂教学总结要精简一些, 数学老师通常都是将一些主要的知识点概括起来, 推出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精简的总结之语,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框架进行概括, 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查缺补漏, 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漏掉了哪一部分的知识点, 这样就可以及时弥补。除此之外, 课堂教学总结还能对学生在课堂上刚刚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牢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中, 回顾法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课堂教学总结方法, 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好。一般来说, 小学数学老师在新授课、复习课和练习课教学中, 可以采取回顾法进行教学。根据回顾内容的差异性, 回顾法还可以分为知识回顾和探究过程回顾。

1.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是数学课堂教学总结中使用频率较高且效果较好的一种课堂教学总结方法, 对于知识回顾法而言, 其重点就是回顾新授知识点。也就是说, 数学老师通过对新学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以及归纳梳理, 将本节课堂上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以一种更快捷和更简洁的方式给学生再现出来, 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强化记忆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总结中通过对学生发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 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一起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这种发问方式既直接又高效,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总结效果,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 探究过程回顾。

探究过程回顾与知识回顾有一定的差别, 但是在课堂教学总结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探究过程回顾方法运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堂上使用的数学思想、探究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总结中, 数学老师如果采取探究过程回顾法带领学生进行回顾, 一般使用较多的提问方式就是“对于这一公式, 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得到的”“要想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 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等。

例如, 在教学“圆周长”相关内容的时候, 在数学课堂总结中, 数学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得到了圆周长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回顾, 在回顾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中, 猜想法也是数学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总结方法, 这种总结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本届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还能将学生对下节课内容的期待和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从而给学生一个具有持续性的学习内驱力。

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内容的时候, 在课堂教学总结环节, 数学老师可以对学生这样进行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大家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一个大致了解了吧?同学们猜一猜, 我们下节课将会学习什么?”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总结方法, 让小学生认识到学习几何图形不仅要掌握其外形特征, 还要学会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与周长。

拓展法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中数学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总结方法, 目的是在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一般情况下, 数学老师可以引入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 尽可能将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都囊括进行,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小学数学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除了笔者在文中提到的集中总结方法, 还有评价法、游戏法、鼓励法等多种数学课堂教学总结方法, 数学老师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将这些教学方法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1]杨迎春.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 20xx, (06) :202.

[2]谭朝祥, 于光明.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现代阅读, 20xx, (18) :167.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三

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5种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1、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

2、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

4、dna的损伤(突变)及修复。

5、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2、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血红素的合成。

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

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

8、生物转化的类型和意义。

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10、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四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2、选择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8、河流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一、玻片标本。

1、种类:切片、涂片、装片

2、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一、病毒的种类。

1、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靠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疫苗预防疾病。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单元小结

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五

过去我国的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都局限在注重独立的个体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然而如今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都要求要及时的改变这种模式,以探索更适合现代医学模式的生物化学教学方式。生物化学教学是一门医学入门课程,同心理以及社会等医学模式密切相关,只有从源头进行探索才能研制出合适的教学模式。

二、从专业入手,进行多种类的相关知识渗透。

在生物化学的日常学习当中,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变化规律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医学生物化学是基于人体各种活动机能进行研究,也就是针对人类繁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一生的生命现象进行探究,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生命的学科。目前一般的医学学校分设有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和卫生保健等专业,因为其今后的就业方向不同所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进行不同形式的生物化学课的培训。护理专业以培养护士为主要方向,护士是医院中一个横向连接的环节,然而护理学生一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应该在对其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充分了解其知识水平和能力,在易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切忌使用各种专业术语和繁杂的案例,应该重点突出的解释相关内容。

一般情况下对生物化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然而生物中的细胞学遗传学等是学习的基本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应该让学生深入实际去了解患者,包括患者所面临的压力以及不同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等,这些都是最贴近实际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最贴近生活的有烟酒的危害,应从生物化学专业角度告诉学生其对生命功能的破坏;长期使用手机和电脑产生的辐射会对生命功能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等等与生活中常见的情况结合的临床实例能够生动的进行教学,也更便于记忆。

三、从课程体系入手,注重知识的融汇贯通。

生物化学教学是在细胞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讲授的,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因此要首先从全局把握其概念等,还要注重各个小分支,如大分子物质结构特点、性能、代谢途径以及特点等,尤其是基础中的基础应该重点学习。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进场采用分离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思考方式会将学生的思维困住从而不能对一些病症产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思索。例如在两个世纪之前医学当中认为糖尿病患者患病的原因是体内的糖代谢紊乱导致的,然而通过各种临床现象等发现还涉及到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内容。因此发现了胰岛素,使得过去是不治之症的糖尿病有了解决的方法,不过是思维上的一次开放就挽救了无数糖尿病人的生命,可见对知识的融汇贯通是今后医学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在某些临床问题中应该采用聚集的思维来看待问题,过于发散的方式可能很难快速的找到治疗的方法很容易耽误治疗时间。

因此在医学课程体系的设定中要以让学生培养联系的思维方式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的存在是有互相关联性的,如果某一个系统产生了功能性紊乱状况应该用联系的思路从多种系统中寻找引起病症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例如,人体血浆的ph值超过7.45时会发生碱中毒,这个时候物质代谢容易失调从而引起各种生理、生化功能的失调和紊乱,这时生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临床中采用氯化铵来治疗碱中毒的病人,然而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这就要联系神经、激素系统的知识,以及计算血液的缓冲、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与重吸收三者的平衡点来进行治疗。

四、改变方法,让学生体验外界因素对人体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单独的生物体,所以学生自身的感知和体验是最具象化的例子,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学说。因此应该在日常的医学教学模式中让学生了解如果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或者使用胰岛素过量会引起低血糖,这个时候人会产生头晕心悸等状态。以及生活中其他的具体例子都能够让学生实际了解到生物化学教学的实用性。

五、结语。

除了文中列举的方式之外,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该学科的教学,使得医学模式更加的开放更加的科学。只有用开放的思维和包容性的态度面对医学这个学科,才能够使我国在医学上获得更大的飞跃,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理论基础的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国斌、席国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xx年07期.

[2]张燕、李学军、管又飞、宫恩聪、王宪;本科生基础医学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年06期.

[3]刘红林、程牛亮、张悦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年06期.

[4]王艳杰、柳春、赵丹玉、贾连群、冯晓帆、李宝坤;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分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xx年08期.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六

教材设计的是让学生从8包糖果中找出质量不足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找次品的过程,体验“要使称的次数最少,应该把物体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要相差1”这个规律,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我觉得不管是8、9、10…个次品,都离不开3、4、5…个次品的学习,只要学生弄会了如何从3、4、5…个物品中找出次品,其他数字大的物品找次品都会迎刃而解。因而我没有按教材的编排教学,而是首先和孩子们一起体会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次品?接着学习4、5、6…个,这个想法挺好,可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好。因为找次品的规律只有在数字达到8以上,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我和学生一起从3个物品找次品,太占用时间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讨论从4、5、6个物品中找次品,直到快下课才讨论到8个物品,学生已经注意力不集中了,对教学内容也失去了兴趣。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得出要使称的次数最少,应该把物体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要相差1。受前面教学影响,我没有做好点拨,只是让学生浏览了课本,画出来,学生没有深刻的体验到这个规律的优越性。

反思自己的课堂,还太不成熟,今后应对教学内容学会精心取舍,再做一些必要的增减批注,形成自己的个案,让教案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需要。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七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建模立标示范课活动,涉及到了所有的学科。活动期间,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同组教师积极听课、评课,相互取长补短,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为思品课的教研组长,现将本学科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旨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三先三后”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一目的基本达到。

活动中,学校严格按照既定流程严谨安排,即:立标示范教师的确立(采取大组内推荐的选拔办法)――集体备课――讲课――教研评课。这样的流程安排,既能凸显立标教师的授课水平,又凝聚了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能够使授课、听课教师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组共有两位立标教师,陶广宗老师和宫炳森老师。这两位教师都能按照学校要求参与活动,立标教师从备课、讲课、说课、到课后反思都进行了认真充分了准备,可以这样说,两位老师的课,课课精彩,她们所撰写的教学设计、说课材料、课后反思都能体现学校提倡的“三先三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既科学严谨,又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总起来说,两位教师的授课特点鲜明,符合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

第一、两位教师都能做到深入钻研教材,较好地做到了“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把知识点转化为能力点,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掌握各项知识点,培育了学生们的各项能力。

第二、两位教师都较好地贯彻了学校“三先三后”的教学理念,注重导学目标的设计,合作探究的延伸,热点知识的穿插,思维方式的引导,培育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第三、注重了教法的多样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课堂语言简练,严密的逻辑性,有条理的系统性,亲切的教风,使这两节课各具特色,尽显风采。

在本次活动中全组教师能够全程参与,不但积极参加听课活动,而且在集体备课、说课和课后的交流研讨当中,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胆为授课教师献言献策,贡献自己的课堂教学智慧,使每一节课都体现备课组集体的智慧,通过交流使同组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和欠缺,从授课教师的层面来看,我们的课堂还存在以下缺陷:

1、对“三先三后”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还用得不太熟练,课堂还不够民主,小组合作还有待加强。

2、时间有前松后紧现象,学生的思考训练时间不够。

3、在“合作探究”环节应该是最出彩的地方,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还有待改进。

4、对时政热点的探究还有待深入。

以上几点都值得我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认真思考总结。

总之,本次活动反响良好,引发了教师们教学研究的热潮,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虚心学习,勤奋钻研,讨论热烈,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相信在不久后展示交流阶段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八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以学定教”课堂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收获颇多。反思以往自己的教学,总觉得有此“匆忙”,匆忙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匆忙地总结学生的答案,匆忙地引领学生去感悟文本,匆忙地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于匆忙之中,我忽视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学生由浅及深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吗?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本上所有知识熟记于心吗?此刻静下心来一想,我觉得都不是。“孝”是为了“学”,或者说,老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本着“为了学生的学”的原则,才能够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方法,灵活地调节教学内容和进程,使课堂真正回归于学生。

在这几次展示课中,我深刻认识到,“以学定教”要落到实处,要做到“贴着学生教”。

“预习”是实现以学定教方法的第一步。在低年级时,我就教给孩子们预习的方法,当时只是停留在扫清字词障碍,读熟课文,弄清文章讲了一个什么事,这样一个低层面上。而升入高年级后,我对于预习就没再做过相应的指导。在这几次的听课中,我感受到了预习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重点布置预习作业,前几次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大多数只能做到读熟课文,解决不理解字词,自学一类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上。后来,结合其他老师的做法,我开始认预习纸的方式布置预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布置《跳水》一课的'预习时,出示预习内容。

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在不民生词语下写注释。

2、掌握一类字词。

3、这是一个 的故事。(填一个词语,在文中找出填这个词语的依据,并划出相关句子。)

4、提出你的问题。(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天课上,当我检查预习时,我第一次发现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第三个预习题的答案在黑板上列出了长长的一列,每一个回答的同学都为自己的答案找出了充分的依据,这帮孩子们真让人刮目相看。同时,我也认识到,在预习中,老师的引领作用尤其重要。老师必须参透教材之后,预习问题要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触摸到文本的心脏。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以学定教活动中,我总感觉孩子们的问题意识不强,提问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们通常只会题目提问,缺乏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着眼点,开拓他们的思维,把他们眼界放宽。

于是,在预习设计到提出问题时,我注意引领他们从题目入手,从内容上,从文中人物上,从人物的行为等提问,同时提醒他们要注意所提问题的价值,能自己解决的不提,能在文中显示的尽量不提。在这样一步步的引领下,孩子们提问有了一定深度和价值。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显示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自觉能力强了,老师的讲只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以前,在课堂上,我有时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当抛出一个问题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就匆忙地请学生回答,结果收不到良的效果,也得不到满意的答案。

现在我充分地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静待花开,每一朵花都会绽放出自己最美的风姿。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每一位学生都会有收获。

现在,课堂是活跃着一些同学,而有一些同学依然默默充当着背景的角色。如何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如何让他们也能抒发出自己心中的见解,这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九

在开学的第一个周内,学校教导处就通知两个级部,3月份是“效率课堂”活动月,老师们要做好讲课准备,根据课程计划可以提前选课备课。

根据市教研室制定“效率课程评价标准”,各级部组织教师自学标准中的内容,领会市里的课堂精神,在备课中注意有的放矢,不要从网上下载一个教案就拿到课堂中用。要有莱州市的课堂特点。

我们分语数英三大学科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骨干教师先讲第一节,再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依次听讲。每一门学科听课结束就集中评课,教研组内针对教师们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精彩地方和不足地方一一指出,对于需要修改的地方也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教师针对自己的备课谈想法,谈备课和在讲课过程中出现的不一致的地方,导致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几点,怎样在以后的备课、上课中加以注意。

这次听评课活动,小学部的郭校长几乎没有漏过。他对每位教师的授课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肯定了教师们的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在后面的教研活动中,他也积极参与,仔细聆听教研组成员的发言。于校长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小学部指导。更令人感动的是徐发国校长听说小学部组织听评课活动,要了一张听课安排表,也挤出时间来到五年级二班倾听了青年教师程永茂的数学课。

刚合并的学校有好多事务等待解决,但作为学校的一把手竟然能在百忙之中深入课堂中,着实令人感动。这也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

这次讲课真的与以往不同,老师们普遍重视自己在全体教师中的声誉。好多老教师也制作了课件,想了很多吸引学生学习的方法。杨美华老师快50岁了,在课堂上激情饱满,声情并茂,一曲“泉水叮咚”令师生欢欣鼓舞。学生们在课堂上声音响亮,回答问题积极,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看出学生的幸福感很浓烈。李芳主任很关注学生的习性养成,“左手放下边,右手放上边”,不住地提醒一年级的小学生要坐端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正气。这两位教师对待学生真是用心良苦。

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我没有只作为听课的角色,我也将自己安排到听课的行列中。尽管我已经有七年没教英语了,课堂用语忘得已经快差不多了,但是,我勇于挑战自己,和教了多年的、课堂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站到了一起。成绩不重要,享受讲课的过程很令人开心。只可惜忘了让听课老师给我留下一张靓影。

穆伟芳的讲课胆量也增强了,以前那个一听说要听课就想找理由逃脱的人一去不复返了,代之以“数学骨干教师”的名号。

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争取人人都能做到随时有人来随时可以听。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十

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上课,没有激情,还没来得及吃早餐,就马上要赶去上课了,心情超级不爽。不过我还是以我的非常人意志力起床去上课了,怀着郁闷的心情来到了教室。刚刚到的时候以为又无聊的3个小时,但是我听了老师讲了一会儿课之后就觉得,耶,这个老师不错,很有激情哦,我就认真的听老师讲课了,老师越讲越激情,我越听越入迷。那是从前都没有过的,从来都没有这么认真听过课,这个老师讲得太好了,我喜欢这种风格的讲课。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看了几个事迹我也觉得很不错,每个成功的人都是从最辛苦的做起,虽然工资不多但是我们学到的.是经验。这堂课让我知道,虽然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过上幸福的日子,还会让家里人也过上幸福的日子,就像老师说的,她刚刚毕业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没有,每个月拿1200的工资,到现在也还不是一样成功了,有房有车。我想我努力的话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是幸福的,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用多一点点的辛苦,来换多一点点的幸福。

叶辉。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十一

微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教的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后解决问题从时间、空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微课”的组成内容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因此,“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4、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5、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生物化学课堂总结篇十二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记忆包括三个以上的一组知识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知识只受一次干扰,即第一个知识受后面知识的一次干扰,而当中的知识却受前、后知识的两次干扰,这种前、后两头的知识因受干扰少而容易巩固的现象,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心理学关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总是把重点的知识放在授课的前、后两个位置。根据这个理论,一堂课最后做个小结,可以突出重点,而且无知识进行干扰,小结的内容容易巩固,这就发挥了近因效应。

1、尽管课堂小结的作用如此之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对一节课的开头比较重视,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而对课堂小结,则草草了事,甚至干脆忽略。

2、也有一些教师往往将其看做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程式、一段故事情节的延伸,甚至是一句空洞的套话。

3、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课堂小结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中很多教师只是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简单地重复一遍。

状,我认为课堂小结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并且不应千篇一律,采取一种模式,而要根据教师本身的特点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课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目的性原则。课堂小结必须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

2、重点性原则。课堂小结的中心应是重点、难点和关键。

3、针对性原则。课堂小结的内容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4、结构性原则。课堂小结的结构要严谨周密,消除疏漏和误区。

5、灵活性原则。课堂小结的形式要灵活,防止平铺直叙,翻炒冷。

我在教学工作中实践着,总结了如下特点:

(1)归纳总结。对本次课讲授的知识结构、主线进行归纳总结。要尽力突出主题,纲目分明,同时指出容易模糊和误解之处,使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记忆深刻。

(2)拓展延伸。在学生理解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借助于联想,适当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能举一反三,引起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拓创造性思维。

(3)设疑回应。在导入新课时,曾设置疑问;在课程结束时,环绕新课主题解答课初提出的疑问,与导言相呼应。必要时可再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悬念,留到下次课来解答。

(4)画龙点睛。有的课程或章节内容,讲课时需要详细推导,尽情铺陈。在课堂结尾时用二、三句话点明重点、要旨,更显生动有神。犹如画龙先不点晴,而后点之则飞去矣。学生会有所顿觉,从而抓住问题的关键。

初中的思品趣味性比较强,也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

德品质和健康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中思品不是空泛的理论知识,因此同学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习起来兴致比较高。但有时候一节课下来一部分同学就记住了几个图片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当如一支宛转悠扬的乐曲,有扣人心弦的“起调”,有引人入胜的“主旋律”,更要有余音绕梁的“终曲”在思品课堂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到课堂小结的设计,做到“其兴也勃,其收也赢”,因此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就应该有一份优秀的课堂小结。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堂小结的方法:

想想自己有过侵犯别人隐私的行为吗或者有侵犯自己的隐私行为吗?

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在积极讨论,发散思维过程中想到比如,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这就属于保护别人隐私的行为;还有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这个行为属于侵犯了同学的隐私吗?到这里同学们就会有争议,有的人说侵犯了有的说没有侵犯,这就有助于同学们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如联系近期的郧西中彩者,对于中了一千七百多万的大奖,大家都想知道是谁,也肯定有媒体想采访,那么应该怎样保护他的隐私呢?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身边的生活实际,既让同学们有话说,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觉悟。

2、教师的结束语应该精炼有序。诗一般的结束语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让学生带着没敢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走出课堂,它要求精粹而又便于记忆,概括教学内容的要领,形成新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完《男女有别》后,我做了以下小结:

男孩,一个响亮的口号带着青春的洒脱。

女孩,一个甜甜的微笑描绘出世界的颜色。

只因为这世界多了一个男孩,天才会变的那么蓝。

只因为这世界多了一个女孩,春天才会变的这么温暖。

虽然这一框题比较简单,但是这样的结束语让同学感受到男女的不同,也感受到男女的优点与美好,让他们学会取长补短,互相欣赏,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这样也有助于团结。也能引发同学们对男生女生更多的了解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3、让学生作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课堂小结是老师的事,那么有没有尝试过在上完一节课后,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要点和讲授内容思考几分钟,然后指定一名或者几名同学走上讲台,当一回“准老师”作简要的复述。这种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没有秘密长不大》这一课题中,在讲完之后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这也是对这一节课知识点的巩固与提高,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初中生拥有秘密是正常表现,所以不要老是问我的秘密了有的同学说,我回家告诉我爸爸妈妈不要偷看我的秘密,也不要向他人宣漏我的秘密;还有的说,我有自己的秘密,我长大了等等。

虽然同学们的语言比较直白朴素,但他们所说的都是我们这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这样也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使得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4、课堂小结设置悬念,承前启后,余味无穷。在思品教材中有着严密的逻辑系统,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扩展和深化。说书人有“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思品课终时也不妨运用此法,设置悬念,引而不发,以收课虽终而意未尽之效,诱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积极性,引起学生课后的回味和思索,并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回眸传统》这框题的家文化中,同学们积极例举中华的家文化,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家文化,也有我们应该摒弃的家文化,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看的出来中国是比较重视家庭的,很少有不想要孩子的家庭,还有就是重视道德像赡养老人等等,这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国外的家文化是什么样呢,或者同学们了解哪些国外的家文化呢。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拿现在所学的与之后的进行分析,这也是下一节课所要学的内容,也让同学们能够积极探索。

5、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结束时,适当的穿插一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课堂总结}.

曲,既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不觉得政治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学完了《我的父亲母亲》让同学们欣赏并一起合唱《我爱我家》,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让她们的心灵受到了感染,也掌握了教材观点。

6、巩固练习。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进行练习小结,既可以使学生知识得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紧密相连的材料,更能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实现真正的统一,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这些方面就要去老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花费心思了。

课堂小结的形式应该多样,具有多种功能。总之,老师们应该在日常的思品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小结,不要让课堂小结成为狗尾续貂,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课堂小结,从而使整个课堂达到“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之效。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