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实用20篇)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需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多参考他人的经验和见解,能够丰富自己的总结内容。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山西篇一
是中国的面食大省中国民间素有“南米北面”之说是“北面”的典型代表。这主要与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关——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高粱等。因此面粉就成为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粮。
在众多面食之中,我最喜欢刀削面。刀削面是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它同北京炸酱面、山东伊府面、河南鱼焙面、四川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由于制作迅速,材料简单,风味独特,深受大家的喜爱。刀削面的做法与其他面不同,它不是用刀切,而是用刀削,削出来的面是否好吃,就要看削面的厨师刀功是否够好了。
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住揉好的面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面时,不仅手腕要灵,而且出力要平,只听“嚓、嚓、嚓”几声,面条像密集的短箭一样射入锅中。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
锅内,汤滚面翻,不到两分钟就可以盛出上桌。厨师把煮好的面捞入碗中,浇上香飘四溢的浓汤,撒上香菜和牛肉,白的、红的、绿的,光看一眼,就会让你垂涎欲滴!
褐色的牛肉浓汤、绿色的青菜,衬托着白胖胖的面条……。
再仔细看碗里,这面条中厚边薄,有些像柳叶,又有些像木耳的花边……顾不得再欣赏了,我一阵猛吃起来。放入口中,这刀削面软而不烂,入口外滑内筋,很有劲道,并越嚼越香,口感极佳!转眼间,一大碗面就被我吃得一条不剩。我喝了口汤,汤味鲜美,油而不腻。不一会儿,这碗美味的刀削面便被我吃了个底朝天。
除刀削面外,拉面、刀拨面、擀面。
山西篇二
壬辰之年,十月金秋,会于山西平顺县,共游玩赏景也。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我们一行人从山脚出发,沿着寻觅到崎岖的羊肠小道——向上,攀爬。这的确是一条能够激起人们对它无限向往憧憬与期待的小径,因为你无法想象得到在这条道路上会遇到怎样绮丽诱人的风景,你也无法预测究竟哪一刻你会登上山之巅,俯瞰脚下一切,领略世间万物。
加之它作为古代运粮的栈道,这一艰险的小路,在我内心瞬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圣洁。随着阳光一点一点耀眼起来,我们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可是,每向上攀爬一步所带来的淋漓尽致的畅快感,却是什么都无法换来的!因为你的每一次前进,都会使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带给你不同的视觉冲击。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到了山门。在这里,我伫足,我远眺。我的脚下,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交错相通,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在远处,方山如屏,千峰竞秀,烟雾迷蒙,隐约参错,我又好像面对着一大幅的泼墨山水,阵阵飒爽的秋风不时拂过发梢,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宁静,肃穆,敬仰,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之后,我怀着一种莫名的轻松健步走上了山之巅,这一刻,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如愿以致。这次山西之行,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登山的那一段,而在这一段之中,若说最让我念念不忘的,那一定是山路即将走尽,山巅就在眼前——伫足山门的那一刻。如果将登山的整个过程看作一个人的生命旅程的话,在经历了人生百态之后,在摆脱命运的纠缠之前,一个人的心境往往达到了最淡然宁静的境地,在这一刻,不论回忆往事,还是面对明天,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淡然释怀。而山门那一伫,便是如此。我想,这便是这次山西之行,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了吧。
在宋代的一天,陆游来到绍兴游玩。他翻过了一重重山,涉过了一道道溪水,前面好像没有路了,他拐过一道弯,眼前突然出现了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景象。原来,他来到了山西村。
陆游跳下马,走进了村庄。村里可热闹了,到处都是孩子,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有的在弹弹珠;有的在跳橡皮筋;有的在捉蝴蝶。忙碌的大人发现了陆游的来到,急忙放下手中活儿。陆游的到来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了。东家提来一只新鲜的猪腿;西家献上一盘鲜嫩的白斩鸡;南家拿来几杯腊酒……全村人都希望陆游留下。陆游推辞不了,只好接受。吃好了酒菜,陆游刚想走,又被村里人拦下了。东家说他们家的.草坪最绿;西家说他们家的花儿最红;王家又说他家的空气最清新……村里人都希望陆游能去他们家坐坐。陆游去了东家、西家、王家等。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南宋时期,诗人陆游被罢官,他心情十分低落,于是,他每天晚上都乘着皎洁的月光出去散散心。
有一天,他骑着马在路上奔腾着,一路上山峦重重,水道弯弯,诗人寻寻觅觅,溪流迂回曲折,似乎无路可走,正当他继续前行,突然岀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的情景,诗人发现在桃红柳绿的掩映下有几座小茅屋,原来又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
诗人走进小山村,才知道这里是山西村,陆游的到来,正值丰年,农家人杀鸡宰猪,招待陆游,在那里,陆游还尝到了农家人酿的腊酒,可别笑话那酒浑浊不清,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向往。
陆游诗兴大发,就写下了游山西村。
大诗人陆游,为了帮助老百姓,和皇上说了好几遍,惹了皇上不高兴,把陆游的职给贬了,送回了家乡。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首诗,而且后面两句变成了千古名句。
山西篇三
“人说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首民歌唱出了三晋大地的富饶美丽。珍爱自然,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家园,将使我们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发展前景。
近年来,全社会对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关注,同时我们也更加关注生态文明。我们希望生活在一片蔚蓝的天空下,希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好。我市还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张“绿”色名片。这充分表现出市政府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体现出群众对生态环境和美好家园的不懈追求。
在我的家乡长治,现在更加注重环境软实力的建设,不断开展有关环境开发与保护的项目。以亲民,亲水,亲自然为主题,建设生态绿色环境。还利用灌木、乔木、花卉等植物装点各路沿线的绿化带,形成一路一景、步移景异、时时有花、季季有彩的城市绿地景观,让城市变得更加靓丽多彩。
这些年,大家发现城市里的公园多起来,大家休闲观光有了更多的去处。到现在,我们这里有了湿地公园、老顶山、漳泽水库等林园;有太行公园、八一广场、人民公园等游园;还有园林学位、园林道路,园林小区更是数不胜数。在我家复兴小区,出门就是花花绿绿一片,春华秋实,四季不断,我们宛如生活在一个大花园中。
生态文明的绿色理念正在逐步中深入人心:上下班以步代车,每张纸双面打印,购物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袋……这是城市上班族的绿色生活。做饭用沼气,洗澡用太阳能,爱护山林古树不乱砍滥……这是乡间兴起的绿色风尚。无公害、有机食品走上市场,节能家电畅销,绿色消费蔚然成风。
美丽,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照亮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懂得绿色的价值,越来越把护绿添绿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呼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让我们一起为了祖国更加美丽富饶努力奋斗吧!
山西篇四
一次长达十四天的旅行,一场难忘的记忆。
暑假大驾光临,经常在出差的妈妈决定开私家车带我去出差,其实就是带我出去玩,可爸爸担心我们的安全,非要跟着去,本想跟妈妈过“二人时光”的我便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同意让他做个司机。
一切准备就绪,后备箱早已装的满满,“呦呼,出发!”随着一声欢呼,我们穿越喧闹的城市,略过匆忙的人群,向进发!
来到,每个村子都被绿色拥住,空气十分清新,只有大山、溪流、草木……。
闻,却闻不到浑浊的雾霾;听,却没了那工厂的做工声;看,只有一片无穷尽的绿!
一切归于自然,至于自然,属于自然……。
我们来到了五台山,五台山的某个地方,不像是五台山,因为它没有那些有名景点所具有的喧闹人群,倒是很僻静,这些连绵起伏的山告诉我们:这就是五台山。
踏上路,不是回家路,而是我们要向另一个美景出发,向另一个起点出发!
谁说出游一定要去名胜古迹?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美景,只要你去看,用心去看!
山西篇五
正宗的刀削面我没有吃过,但“临摹版”的对我来说也别有一番滋味。
爷爷有一个老友,善做面食,于是爷爷就从他那儿学会了刀削面,每逢有闲余时间,就做给一家人吃。
对刀削面来说,浇头很重要。若是浇头少了点意思,那面也跟着掉一个档次。我们家常用的浇头是用新鲜小葱切细,浇上一点滚热油,“滋啦”一声,葱香味会在一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你的鼻腔,口水也要伴着声儿流下来。然后加入酱油、煎好的蛋皮、盐,根本无需味精这类的调味品,这浇头就让人神往了。浇头可以做得咸一些,兑了面汤就咸淡适中了。
面团的制作可有一番讲究,水不能加多了,也不能加少了,不然做出来的面要么太硬,要么会糊掉,没了咀嚼的乐趣。
半锅水煮开,倒油,放一点盐,可以让面汤面皮带一点底味。削面皮是一项技术活,刀要快,要准,要稳。爷爷一边不停地削着面,一边调整着面团凸起的角度。被刀刮起的一层面皮在手与锅之间跃出一道弧线,像跳水运动员一样波澜不惊地入水。锅里渐渐躺起了一片片面皮,手里的面团也渐渐小下去。锅一盖,火一焖,不一会白色的面皮成熟,便可入碗了。
当一碗热气氤氲的人间至味上了桌,再浇上金灿灿、绿油油的葱味浇汁,真是要馋哭了的节奏啊。面皮入口,滑,初嚼也平平无奇,但当它咸香的汤汁与面皮的俏皮融合在舌尖时,用家乡话说,就是打了嘴巴子也不松口。此时,奶奶会真的拍一下我鼓大的腮帮子,说一句:“好吃吧!”
现在人吃刀削面喜欢不同的风味,瘦肉丝的、蛤蜊肉的,荤素搭配,却也失掉了面的纯真与自然。我是不喜欢的。
山西篇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家乡的风味小吃,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刀削面。
刀削面风味独特,制作方法别具一格,因此而跻身于“五大西式名品”之列,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刀削面色、香、味、形俱全,是的风味小吃。
刀削面看相好。做好面时,面条又薄又宽,浸在散发着滚滚浓香的鲜美汤汁里,加上几块儿闪着小亮点的红烧五花肉,再将绿油油的小青菜,淡黄的豆腐皮,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间,着食时,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刀削面得名于它有非比寻常的做法——一刀削。搓面团时,必须揉匀、揉软,揉到表面光滑并且平整为止。下锅时,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持着特制的弧形削刀,一刀一刀削进锅中,最后煮好时,盛到碗里,加上熟了的红烧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就大功告成了!
刀削面的味道更好,吃刀削面的时候还挺有意思呢!先找到“头”,用筷子夹起来,从尾部吸一下,真是顺滑顺口呀!吃红烧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时,我喜欢细嚼慢咽,只有这样才能品尝出它的真正香!
记得有一次,因为我吸力过猛,汤溅的满脸都是,使得我狼狈不堪。爸爸、妈妈看见我这样,都捂着肚子笑了起来。从那以后,我给刀削面取了个外号——“削满脸”。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如果你想品尝品尝,我们敞开大门,等你来!
山西篇七
要说起我们家乡的汾酒呀,只要尝过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下面由我来细细介绍。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是由几千年的传统工艺深化而成的好酒。汾酒的传统风格是:酒精清澈透亮,幽雅清香,纯正柔和,回甜口爽,它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汾酒的传说呢。
传说,很早以前,每逢端阳佳节,杏花村照例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花酒会”。有一年,杏花村又在举办“花酒会”。那酒香花香直冲霄汉,惊动了天上的八洞神仙。八仙拨开祥云,见世上竟有这样的胜景,便驾起祥云飘下人间,店主人殷勤接待,把香醇的汾酒端上来。八仙在天上喝过琼浆玉液,也喝过吴刚的桂花酒,但这些都远远不及汾酒的香醇和甘甜。他们边喝边连声赞叹:“杏花汾酒,胜似琼浆!”为了纪念这次盛会,八仙来到街上,每人种下了一棵槐树,从此那条街叫做“八槐街”。
你们来说说,比天上的琼浆玉液还好喝的酒,是不是特别的好喝呀!
听爸爸说汾酒不但味道好,还有一定的医药功效呢。爸爸说少量引饮用汾酒可以舒筋活血,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点还可以抵御寒冷。不过一定要适量饮用,千万不可以喝太多呀,喝太多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会使人神经麻醉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事情,比如打架斗殴、大喊大叫等等有失身份有失尊严的事情,更严重的是过量饮用还可能危及生命,比如酒精中毒、酒后驾车等等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一个具有美丽传说,对人们又有利又有弊的特产——汾酒。
山西篇八
山西饮食,历史悠久,以晋菜为代表的地方风味,给山西及全国人民带来了丰厚的饮食文化。晋菜分为五个风味:太原菜、晋南菜、晋北菜、上党菜、五台菜。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山西的饮食最有名的还是山西面食。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分为五大面食:刀削面、剔尖、刀拨面、擦尖、拉面。
面食的来由非常有趣,文化丰厚,趣味横生。下面介绍几种:
山西莜面栲栳栳典故: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为并州(太原)留守。心情郁闷,有一天,遛弯到寺庙,与老方丈闲聊,两人促膝谈心,老方丈劝导:人生在世,能高能低,什么事都要想开,老方丈得知李渊因心情不爽吃什么都不香,就说,今日我让伙房做顿稀罕饭让你尝尝,吃了之后定会精神焕发,体强力壮。午时将莜面“蜂窝”筒筒端了出来,李渊沾上辣椒吃后,顿觉神清气爽,便问是什么饭。老方丈说是用莜面做的,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其为“莜面窝窝”。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主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中,路过山西静乐县,看到当地生产莜麦,便把制作莜面窝窝的技术传给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的待客饭。后静乐人看见这种窝窝像打水东西的直筒“栳栳”,故将窝窝改称为“莜面栲栳栳”。
馒头的来历。相传,诸葛亮率兵征战,讨伐西域。路过一条河,当地百姓喻为神河,谁入谁死。这时,兵马停留在河边,诸葛亮派人请来当地之人指点,老人说,要想顺利过河,必须拿南蛮子的人头祭奠。这时,诸葛亮的下属说,我们队伍就有南蛮子(北方人称广东人为南蛮子)人,拿他们的头来祭奠不就行了吗?诸葛亮说,他们虽然是俘虏过来的,也是咱们自己队伍的人,不能这样做,诸葛亮灵机一动叫伙夫过来,命伙夫用面做成南蛮子人头形状来祭奠,这样就顺利过河了,最后士兵把祭奠后“蛮头”吃了,觉得很好吃,这样就流传开来。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
山西篇九
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它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等特点,与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
在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的刀削面。可称“面食王中王”。大同刀削面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独特的大同风格,很多外地朋友来到大同,在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一些本地游子,在回到家乡之后,都要先赶去削面店,去吃一碗刀削面,来解日夜思念之情。关于刀削面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他们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老汉的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囔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刀削面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开水锅里,其要诀是:“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平,手端一条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是扁条,弯刀是三棱。”要说吃了刀削面是饱了口福,那么观看刀削面则饱了眼福。
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到了大同,除了要看美景,还要记得来碗刀削面哦!
山西篇十
在太原生活,我没有见过那满是煤渣和化学气体的环境,太原辖区煤矿离市区较远,所以市区环境还算干净,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从晋南地区那些山山水水地方来的同学抱怨说太原干燥,空气脏,一刮风就有土。小时候的环境是好是坏已经没有太多印象,大多时候总是白茫茫像起了雾,往前看不了太远,再看前面就是一片白茫茫,天是发白的蓝,所以也没怎么见过布满繁星的夜空,大体上好不到山清水秀,也坏不到满是尘土煤灰。所以雨后湛蓝的天空和带着草香的空气会让人特别舒心。
山西没有那么多山山水水,黄土高原上的地表,没有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没有那些清澈见底的河流。作为太原市可算惟一的水源景点,汾河流经山西省在太原市河道最宽,由北向南逐渐变细,到后来可以看见河道里长出了草,中间是一条细流,河水不透明,所以到了汾河源头会感叹没有城市的地方会有那么一片山清水秀的所在。家乡有一条不知源头据说流向汾河的不知名的退水渠,永远在泛着黑色的水,在父母的话里,他们小时候,那里是有蝌蚪和小鱼的。
山西人应该是有抱怨的,地位不上不下,没人管没人问,煤炭作为惟一的资源来发展经济,而且还要用来供应其他地方。在全国经济都在上升的大环境下,又没有硬性的环境指标,山西只能严重依赖于煤炭资源,于是不仅是国有开发,许多私人煤矿也运营,更不会愿意拿钱出来搞环保。人们不会像现在这样会担心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上的百姓,农业是很多有煤炭资源地区的主要生产,对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来说,有一个另外的在农闲时候的收入,或许还有在占地时候的补贴,没有人会像宁波什邡去反对。()煤矿里各种事故,一直以来也没什么具体的措施解决,经济还是硬性指标,再多就是处理一些相关领导治标不治本。
开始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全部收归国有,我没有去过煤矿区,不知道那里现在什么情况,柴静文章所描写的应该是几年以前的山西,毕竟近几年我在其他城市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污染,国有上市企业应该会比以前要好很多,因为有了更多的约束审核。新的省委书记走马上任,提出一句口号,“跨越转型,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山西”。今年夏天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发改委在太原开了一个关于跨越转型的峰会,我想在煤炭资源减少,采空区增加的今天,山西对煤炭的依赖也会日渐减少。传言山西被批准成立什么新的经济改革地区,不知是真是假,山西多年来对外的印象不会发生很大改变,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一个新的山西,我想山西的未来是光明的,我爱山西,因为这是我的家。
晚上到汾河,走上桥放眼看去,每座桥造型各异灯光璀璨,汾河两侧滨河东路、西路上双向车流的灯光,还有路边的建筑,这些都倒映在汾河里,泛着粼粼波光,那是太原最美的夜景。
山西篇十一
因为我们家人口比较多,过年的时候都非常热闹腊八节过后,我们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我们老家有一段谚语:“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由于我们是北方人特别喜欢吃饺子除夕的下午,一大家子人就为年夜饭忙活起来了先把面活好再醒上这样的面吃起来才筋道。
妈妈和奶奶动作都非常娴熟,擀面皮、包馅儿、捏得紧紧得,动作连贯如一,包出来的饺子精美、饱满,好似一个工艺品,让人都舍不得吃。我在旁边看得手痒痒,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妈妈才让我动手。我按图索骥,学着妈妈的动作:把馅放在面皮里,把边捏得紧紧的。啊哈!我人生中自己动手包的第一个饺子出炉啦!不过就是外型比较难看,瘪瘪的。我不但没有灰心,一个个做,但还是始终如一。我放弃了,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去吧!我的家乡也有很多美食。过油肉、火锅、定襄蒸肉、五寨猪黑肉炖粉、羊杂烩等等。看着都让人“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
杏花村汾酒是中国古老的历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纯正,味美无穷,;老陈醋甜绵酸香,不仅调味上佳,还可消食、美容、杀菌;沁州黄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贡品;平遥牛肉色、香、味俱全。
每次我都要吃得撑了,才罢休。风情需要慢慢领略,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欣赏美景,品尝美食!
山西篇十二
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走,远去的日子成为镌棵刻的记忆,宛若埋藏地下的烈酒,愈陈愈浓。
遥远的未来成为翅膀的轮廓,在无际的苍穹中寻找一个难以忘却的辉煌。童年若遥远的回音,天真的欢笑和稚气的嬉闹阵阵入耳,童年更是史册深藏的墨迹,留给世人独特的芬芳和秀气。
经过短暂的休憩,人生的航船开始变向驶向远方,汹涌的浪涛惊醒了沉迷安乐的少年,让他。
开始一段无法言说的旅途,也摇醒了一个盛世的时代——十八岁的天空。
怅,然而花的凋谢孕育了春的新生,青春的惆怅更换来了大国的苏醒。望不了戊戌六君子临。
终前那一段惊天动地的豪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青春的壮烈撼动。
了中华五千年的麻木和懦弱,沉默中的爆发竟会如此强烈,青春的不朽和传承顶会铸就东方。
巨人的崛起。也曾深情读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间何。
处不青山。青春的血气方刚和壮志凌云如柳絮飘满人间,将孕育希望的种子播撒中国人的心。
田。再高的山脉终会化为泥土任人踩踏,再深的大海终会裸露岩石一眼平川,青春的执着和。
渗着微醉的感觉蔓延心间。孤雁逆飞时的鸣叫是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歌唱;傲梅冰雪时的挺。
立是没有喝彩没有感动的顽强。在无数艰难和失败面前,步入青春的我们会无法抉择,但不。
管怎样我依然会坚定的迎接他。空有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满身抱负而不流洒施展,怎能成为高。
山上那颗离天最近的石子。我会把血泪洒向每一寸我征服过的土地,纵然不能走向更远,血。
泪也会滋润一方干禾。醉于苦难,让自己的青春之路留下永恒的芬芳,让执着的花开成为沙。
漠中的另一片绿洲。当雏鹰看到蓝天的广阔便振翅飞翔引吭高歌,当细流看到悬崖的峭。
绝便飞流直下气宇轩昂,当幼马看到原野的宽广便仰天长啸奔腾万里。青春的豪迈是人生征。
服苦难的诠释,在充满传奇的航行中,青春在海面的投影,是一抹温柔的夕阳.
山西篇十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参观游览,我是景点导游×××。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我们正前方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让我们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成了五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关于《清明》诗的传说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本我们公司编的《旅游指南》看看。)。
接下来我们看山的另一侧,是公园的园记和杜牧的生平简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简单介绍:
杜牧,陕西人,靠近现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后人为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公元844年开始杜牧在池州做了两年的州官,当时叫刺史,足迹遍布池州美丽的山水。留下诗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诗。杜牧在池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减轻赋税、抓社会治安、造计时器、修建一些颇有影响的建筑等等。但真正和旅游有关的还是保护九华山的寺庙,当时在84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华山可能就是两样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远地记着他,现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关,如杜湖、杜坞大桥等。我们在规划中准备在公园的东侧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过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后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写《建杜公祠记》,现在遗址早废。)。
现在我们向前走,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颗古老的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是樟树,樟树是我们池州市的市树,那你们知道我们池州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吗?是杏花(池州市树市花是3月29日池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项会议通过的)。
大家请随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遗址所在地,这座颇具唐朝风格的建筑就是黄公井院,(指着对联)“红杏花开泉香一井,黄垆酒熟诗醉千秋”,很有气势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9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家再看一下井边“杜刺史行春处”这块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阳题写的。(指着雕像)这是黄公的雕像,旁边一副对联:“幸得仙人传绝技,欣将名酒醉奇葩。”传说当年黄公酿得一手好酒,供不应求,仙人铁拐李路过此处,看到黄公夫妇忠诚勤恳,就暗中点化井水帮助他,后来在酒供不应求时井水都可以当酒卖,黄广润的夫人说:“酒虽好,猪无糟。”
现在我们从后边走,去实地看看酒是怎样酿出来的,酒糟又是什么样的。(手指酒坛)这块空地上的大酒坛,有4米多高,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黄公酒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那个小井样的标志是我们公司的徽标。现在我们可以闻到酒香了,(走进酿酒坊)这位就是黄公的后代黄师傅,这是发酵池,这是煮熟的饭,酿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现在我把工艺流程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将大米隔锅蒸熟,待熟饭冷却至40℃左右放入酒麯等发酵材料,再入发酵池发酵,10天后起池再上锅蒸,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出酒。这黄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尝一下,当年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的,现在请我们现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黄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说一遍,愿意品尝的就动手吧。(杏花女叙说这个典故)在清明这一天,杜牧一人私离刺史府,他久闻黄公酒的名气,于是慕名而来,到了黄公酒垆,当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让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后觉得酒不好,不够香醇,说:“有没有好酒呀”,杏花女说:“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来,就给你喝”然后,杏花女出了一个上联:“白锡壶腰中出咀”,杜牧没对上来非常后悔,当看到杏花女锁门,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黄铜锁腹内生须”,杏花女就给他喝了黄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这幅对联写下来纪念,不过杜牧在题名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题上去,而是用了“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说到:“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其中“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各位游客,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的游览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欢迎下次有机会再来杏花村。
山西篇十四
刘长允。
盘古开天,日出东方。昆仑巍巍,黄河泱泱。大化流行,万类咸章。巨龙腾空,彩凤飞翔。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山顶洞中燃起不灭之火,半坡村里传出歌声嘹亮。爰有人类,即有中华。何为中华?中正而光大之谓也!天本不倾,女娲补天天增彩;地实有洪,大禹治水水向东。三皇五帝事虽渺,尧天舜日犹可征。诸祖争雄无是非,万代子孙宗炎黄。吾先民勤奋,艺植百谷,揉木为耒,结绳为网,以佃以渔,上栋下宇待风雨;吾先民英武,搏击猛兽,服牛乘马,披荆斩棘,跋山涉水,烈风雷雨而弗迷。尤赞我先民之聪慧: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立文字,惊天地而泣鬼神!想我中华五千年灿烂之文明,端赖神奇文字传承之伟功!
诗韵;《离骚》、《九歌》,屈子行吟,后来大赋皆有源。李太白豪放而浪漫,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子美宏伟而奇绝,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苏东坡词亦妙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不让须眉,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文章千古事,韩昌黎著《原道》、《师说》,雄文起八代之衰;得失寸心知,范仲淹赋《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夫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个个如椽通天之手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皆是千古不朽之名著。吾中华灿烂之文化实乃不可尽叙,犹有书法和绘画,亦足以聚天地之灵,而表人间之情耶!
宇宙只分阴阳,万物归类金木水火土,大智弥纶天地之道;八卦鉴往知来,推演全靠天干地支,高妙与鬼神合其德。辰宿列张,星分二十八野,先民人人知天文;观象授时,节有二十四气,历法领先两千年。河图洛书,九九归一,参伍其变,华夏术数通幽冥;商功均输,勾股方程,祖氏圆率,《九章算术》可测天。四季分明,风调雨顺,家盼六畜兴旺,国庆五谷丰登,吾邦从来重农桑;修都江堰,创区田法,贾氏《齐民要术》、光启《农政全书》,汗水换来大有年。山山有宝藏,代代出大匠,烈火熔化金银铜铁锡;铸司母戊鼎,炼绕指精钢,世传吴王金戈越王剑。尧舜即善陶,陶瓷本一源,唐有三彩,宋有青红,景德镇瓷扬天下;如冰且似玉,千峰翠色来,既为日用,又足鉴赏,竟将瓷器代中华。吾族善营造,西周即讲明堂,左盘青龙,右踞白虎,藏风得水宜人居;构琼楼玉宇,建亭榭台阁,雕梁画栋,勾心斗角,庭院深深深几许。岐黄传寿道,《黄帝内经》、《伤寒杂论》、《本草纲目》,药散针砭除魔障;阴阳与虚实,望闻问切,扶正祛邪,温补清泄,中华医术可回春。吾中华儿女最堪骄傲者,乃四大发明,亦予人类四大贡献也!司南永指南,尘沙扑面知所趋;纸香传万国,文明之风吹新花;火药虽烈不为暴,只向天边生彩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华夏探得至道,一个“中”字协万理;神州获有大宝,一个“和”字生万机。人与天合,阳光雨露春常在;人与人合,四海之内皆兄弟;人与己合,淡定从容心安泰。仁者爱人,惟仁可依,仁是大情,故可杀身以成仁;义者宜也,惟义可就,义乃至公,故可舍生以取义。天地间本有正气,我族养之成浩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苏武牧羊,历千辛万苦,凛然持节十九载;天祥忠义,甘血染黄沙,留取丹心照汗青。惜身恋家必爱国,高莫过父母之邦,与国荣辱,苟利国家生死以;爱国必重大一统,最盼遐迩一体,为固金瓯,岂因利害避趋之。乌鸦尚能反哺,教化从来重孝道,事亲在敬,寸草难报三春晖;人非生而知之,唯有师者可解惑,程门立雪,一日之师终生恩。养心莫大于诚,诚信百善出,一诺千金,俯仰无愧,中华做人有标准;察人可观其友,交友贵相知,管仲鲍叔,子期伯牙,高山流水颂友情。天地有大美不言,华夏向往真善美,松柏喻骨,梅兰比质,冰玉拟态,直叫清凉漫世界;夫妇乃人伦之始,爱情为情中之巅,举案齐眉,梁祝化蝶,白蛇传说,竟使山河动颜色!
日月有明暗,国运有盛衰。九州之外尚有九州,一国之外尚有万国。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西风欧雨的吹打,动摇着巍巍的秦宫汉阙。泱泱东方大国,竟置于岌岌可危之地: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风雨如磐,山河破碎: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噫!吾五千年文明大国岂可一蹶不振,巨躯虽弱胆魄在;吾高贵的炎黄子孙哪堪久居人下,飞龙在天待时机。《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睡狮睁眼看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师夷长技以制夷。金田起义,义和团灭洋,从来民心可依仗;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百年奋争序幕开。公车上书,痛陈国是,三千举子同振挽;康梁变法,百日维新,嗣同之血没白流。孙中山立志救国,首倡振兴中华,创同盟会,辛亥革命功勋著;奔走国事三十年,历数十次起义,愈挫愈奋,千年帝制终推倒。五四运动,思想新潮涌,大钊、独秀鼓新说,救国救民,科学民主可作舟;志士仁人,探索千条路,九天之雷接地火,水到渠成,马列主义传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镰刀斧子昭日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皆天降之才,天下归心,一代英杰风云会;要实现大同理想,宗旨为人民服务,志坚可跋山涉水二万五千里,星火燎原,华夏从此纪新元。秋收暴动,南昌八一起义,为有牺牲多壮志;土地革命,建苏维埃政权,敢教日月换新天。国事本艰难,东邻乘机,铁骑踏圣土,钢刀杀同胞,弹丸之国欲灭华夏,世上真有蛇吞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国共再合作,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普天之下同抗战,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外患已除,中国向何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心有向背,历史自抉择,钟山风雨送斜阳;解放战争,伟大的战争,淮海、辽沈、平津决胜负,工农得翻身,人民当主人,雄鸡一唱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考,已断文脉又续起;科教优先,巨龙重插垂天翼;依法治国,行止奖惩皆有序。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万个日日夜夜,天天演绎春天的故事,时时创造人间奇迹,五千年文明积淀瞬间绽放,三百载落伍一朝赶齐,综合国力已不可小觑;改革开放三十年,一座座城市崛起,千千万万个厂房林立,无数俊才走出国门,滚滚外资济我所需,粮棉堆积物质尽有,亿万同胞充满欢歌笑语。妙策一国两制,港澳顺利回归,紫荆莲花簇牡丹,香江濠江映红旗。北京奥运会,精彩绝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东西方文明再次交汇,人类圣火更加明亮。嫦娥飞天美如画,神舟数度访吴刚,惊喜岂止千家泪,斟满桂花荐轩辕。汶川大地震,是天灾,是国殇,军民众志成城,大爱相互扶将,厄难使人心更齐,烈火锻炼脊梁。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辉煌。三十年最大的变化,是国民的精神,是家家户户的富裕安康,是一张张笑脸灿若朝阳。农民造免交农赋鼎,铸就的是万民的心愿,铭刻的是时代的荣光。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靠的是特色之路大道康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发扬,真理的光芒始终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人人盼富强,代代盼富强,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曙光;五岳在欢唱,江河在欢唱,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曙光。可以告慰于皇天后土,可以告慰于列祖列宗,龙凤的传人必将骄傲于天下,神州福地必将为世界所景仰!科学发展观合千古之道,天地人和福禄绵长。东方智慧将灌溉万有,大同世界亦可期可望!当此之世,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感慨万千!一人唱之,万人和之: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山西篇十五
有非常多的名胜古迹,但我觉得最奇特的还是那古朴的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这座寺庙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进入管理区,从谷底远望,悬空寺就像一座精美绝伦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层层叠叠的楼阁,只有十几根颤颤悠悠的细长木柱在下面支撑,而寺院上方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微微向前倾斜,仿佛就要塌下似的,让人无不胆战心惊。真佩服当年建造寺庙的设计师们,是怎样在这样的深山峡谷上修建了一座独特的寺庙来的。
悬空寺的建筑十分奇妙,它是采用凿洞插木的方法构筑而成,整个建筑不用一根钉子,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楼阁间以栈道相连。走在寺庙的栈道上,就像在云上飘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因此,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自己脚重,木板就塌下去了。可是,尽管脚下“吱吱”作响,紧贴岩石峭壁的楼台却岿然不动。听导游说,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那些撑在坚硬岩石里的梁木都要经过精心计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这些木料都是用桐油浸过,不怕虫蛀,也有防腐的作用。因为寺庙紧贴着山地理位置好,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即便有大风也不会对寺庙构成威胁。
参观悬空寺,让我由衷地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寺庙历经了1500多年的风雨,它依然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的奇迹。
专家点评:。
小作者以自己的游览路线为线索,由远及近,细致地描写了悬空寺的全方位景物,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在描写了悬空寺的奇特景观之后,小作者联想到修建悬空寺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为文章增彩不少。
山西篇十六
体坛名人:周晓兰、江铸久、宋力刚、张劲松、叶江川(山西长大)、王涛、郗恩庭it界名人:李彦宏、张亚勤、陈年(vancl凡客诚品ceo)。
其他名人:孔祥熙、阎锡山、程志强、宋月强、景海鹏、陈保国。
著名作家:赵树理、柴勇、石评梅、马烽、李健吾、赵瑜、张平、赵冰玉、郑渊洁、李锐、钟声扬、曹乃谦、笛安(太原五中的)、80后作家王寒星。
张继钢:张继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舞团团长,中国当代著名编导,中国文联第六、第七届全委,中国特殊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现任武警政治部副主任。
张继刚是我国具有国际国内广泛影响的艺术家,其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当代中国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大思大情,大书大说,影响持久,气度宏达。张继刚创作的舞蹈作品360多部,其中大部分作品曾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许多作品被海内外移植上演,共九次获得国际最高奖。分别是国际大奖一次、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一次、好莱坞最佳导演奖一次、国际金奖三次、国际金小丑奖三次。获国内大奖、金奖、一等奖四十多次。被海内外众多学者称为“舞界奇才”。在中国,他的作品演遍了大江南北,几乎每到一处都能欣赏到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题材多样、构思奇巧、风格独特、气象万千,在中国艺术界具有突出的地位,对于当代中国舞蹈影响巨大而深远,被海内外公认为“张继刚现象”。张继刚语录: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选择当中前进。选择在有梦的地方行走。行走就是寻找,行走就是思考,行走就是努力,行走就是奋斗。
《黄土黄》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奖;获第三届全国“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奖。《千手观音》参加了雅典残奥会闭幕式的演出,赢得亿万人的高度赞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一个扭秧歌的人》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提名奖;获得三届全国“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奖。《俺从黄河来》、《英雄》、《兵》、《母亲》、《解放》、《送军鞋》等。
郭兰英:郭兰英,山西平遥人,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在全国走红,她因演出民族歌剧《白毛女》而一举成名,其后不断在演唱界刷新纪录,她演唱的《南泥湾》、《绣金匾》、《翻身道情》、《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上百首经典歌曲在全国广为传唱,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她的演艺精湛,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韵味,演唱水平极高,十分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歌唱特色,为中华民族新歌剧和现代民歌演唱艺术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郭兰英是中国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1929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遥县一个贫苦家庭。她六岁开始学唱山西中路梆子,七岁在山西太原开化寺戏园初次登台。十一岁随戏班到太原市演出,她先后演出过《李三娘挑水》《秦香莲》《天河会》《二度梅》《金水桥》等等一百多部传统戏,扮演角色唱坐俱佳,在戏曲表演方面初露头角,享誉塞外剧坛。
郭凤英:艺名十一生,山西榆次市人。戏剧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分会二、三、四届理事;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三、四届委员。现任山西省戏曲学校名誉校长。1932年从艺,学晋剧小生。
代表剧目:《小宴》、《黄鹤楼》、《小别母》、《土祖庙》、《双罗衫》、《蝴蝶杯》、《智激张仪》、《射戟》、《打金枝》、《打周仁》、《翠屏山》、《双锁山》等数十出戏。荣誉奖项: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三等奖;1955年在戏曲艺术片《打金枝》中饰郭暧,并于1957年获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演员奖;1984年山西省文化厅、省剧协等单位为其举办了舞台生活五十三年纪念演出活动,中央文化部授予奖状;1986年获山西省第三届戏曲教学剧目汇报演出排导《坐窑》三等奖。
山西篇十七
这几天读柴静的《看见》,其中一章“,”说道煤矿开采带来的种种巨变。
柴静家就在,那是汾河边上一做清朝古宅。家乡有清澈的河水,水边芦苇丛从,明黄的水凤仙、累累红珠子的火棘,还有蓝的发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檐下是燕雀在嬉戏,欢笑美好得不真实――确实,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你很难叫他对着焦黄色的天,焦黑的满是煤渣的地,充斥着焦油味儿能见度不到十米的空气,一块一块稠黑泥结成的板状的“河水”,来想象当年的鸟语花香。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庆余年》中写道:不能怪这些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弃自己无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愤怒与被允许愤怒的。村中煤矿的事村长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竞选,选票当分红,一户能领两千五百块,大家伙儿都眉开眼笑。维权?环保?吃饱了撑着吧你!只有个老人,家住煤矿正上方,已经没有水用了。他对着记者哭叫着几乎疯癫,村里人看着都笑了。爱看热闹的国人只有在大难临头时才开始惊慌失措。
破坏轻而易举,而重建需要漫长的努力却不一定能复原。这才几年,对,才几年,原先缤纷的大地像得了色盲症,色彩在退去。老头儿看了柴静一眼,摇头道:“你们这代不行了……”再也看不到汾河水了。地下都被挖空了,指不定哪天一脚踩下地狱。一辆辆运煤车驶过,谁顾得上不远处云冈石窟中大佛微笑的脸上沾满厚厚的乌黑的煤灰?塑佛的砂岩逐渐腐蚀剥落,昔日的蛙声踪迹全无,塌落在尘埃中的青砖上依稀可见当年繁复美丽的砖雕――“十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生存,汾河两岸是连绵不断的山岗”“四千五百年前,晋南兴起的陶寺文化,是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是华夏的根基”。而今,高度文明的我们,却要亲手将她毁掉――整片土地都被黑雾笼罩着,寸草不生。黑风在城市上空呼啸着,那是文明发出的沉重叹息。
“我不想再回了”柴静说。
山西篇十八
晋城市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围绕品格文化、能力文化、行为文化和情感文化,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提升了组工干部的精气神,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创先争优。
品格文化立部。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开展集中学习,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紧跟党的脚步和发展步伐,提升组工干部的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用优良传统熏染职业品格。坚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引进来,走出去”,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秉承优良传统,引导组工干部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用优秀组工干部的事迹激励组工干部。以李林森等一批组工干部为时代榜样,激发组工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能力文化兴部。把加强学习作为提升组工干部本领的基本手段,形成了“周学月讲年考评”的学习制度,搭建了“组工论坛”、“组工干部大讲堂”、干部教育专题讲座“每月一讲”、自主选学“每月一班”、在线学习“每人一卡”等学习的平台,采取研讨交流、轮流讲课、跟班学习等方式,引导组工干部涉猎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等知识,全方位扩展知识眼界和能力素养。与此同时,把基层一线作为提升组工干部能力的平台,深入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
行为文化正部。坚持开展廉政勤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时刻要求组工干部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紧扣改革创新和创先争优的时代主题,开展“零差错、精细作业”比赛、目标任务观摩评比、改革创新项目评选等活动,把先进和优秀作为组工干部的共同追求,组织干部创先争优,比学赶帮。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了岗位责任、限时办结、绩效考评等36项行为规范制度,展现组工干部“可信、可亲、可敬、可靠”的良好形象。
情感文化活部。坚持以人为本,用真情、用真心来关爱组工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氛围,积极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和舞台,激发组工队伍的潜能和创造力。充分发挥部机关党支部、工会、妇联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实施亲情化管理,凝聚组工干部的心气,增进同志间的友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思想情操,丰富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工作几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组工文化氛围。
山西篇十九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粉墙青瓦的建筑呢,就是陆舫,据历史记载最初是一座小桥,由于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来此赏景叙情,到明朝时贵池县令成都人张灿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陆舫”。
相传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经常带着他的官妓程氏到这一带饮酒作诗,程氏能歌善舞,懂诗作词,深得杜牧的喜爱。在唐代,县令、县尉都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不能带家属,杜牧当时四十多岁,许多生活料理都是官妓程氏长期服侍,这样,就成了他的次妾,当时唐代明文规定,所有地方官不能取民间的女子作妻妾,杜牧只好将已怀孕的程氏嫁给了石埭县长林乡乡绅杜筠,生下了杜牧的儿子杜荀鹤,后来人们改称程氏为鹤娘。
现在在我们池州市石台县长林乡和贵池茅坦生活的杜氏的家族便是杜牧的后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古建筑呢是村志馆,大家请看这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村在池阳杜诗物候能为证”,下联是“志存馆内赵客图文足释疑”。这里的“村”指的就是我们的“杏花村”,“池阳”就是贵池的别名,“杜诗”指的就是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物候”指的就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致。“志存馆内”的“志”指的就是“杏花村志”这本书,“赵客”指的就是《杏花村志》的作者郎遂,“图文”指的就是我们《杏花村志》里的图文介绍,《杏花村志》是唯一被收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看,这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古杏花村全景图,另外我们准备把杏花村志共12万多字,全部刻在墙上。虽然杏花村的争论由来以久,其中以山西的汾阳和安徽贵池为最,多数人也认为“酒是山西的好,村是贵池的真”,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史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杏花村在我们贵池。
各位游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焕园,据记载,宋朝末年有位大官郎文韶因不愿入元朝为官,到杏花村隐居,建数间房屋,郎氏家族逐渐成为杏花村望族。到了清代,郎遂为纪念先祖在遗址上复建了焕园,今天我们又重新修建了这座名宅。大家请看这门上的对联“焕珠还异彩,盛世扩名园。”焕园又名“郎遂故居”。郎遂是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康熙时上过太学,从20岁开始起稿撰修《杏花村志》前后共十一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介绍屋内陈设、郎遂的挂像、对联等)。
各位游客,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的游览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欢迎下次有机会再来杏花村。
山西篇二十
山西姑娘没见过小溪青山之类,基本上处处灰头土脸。在外看到一个小湖,里头都是荷花——这东西在世上居然真有?就是这个感觉。孩子心性,打定主意不再回山西。
一
我出生在1976年的山西。
我1993年考大学离开山西,坐了三十多小时火车到湖南,清晨靠窗的帘子一拉,我都惊住了,一个小湖,里头都是荷花——这东西在世上居然真有?就是这个感觉。孩子心性,打定主意不再回山西。
就在这年,中国放开除电煤以外的煤炭价格,我有位朋友未上大学,与父亲一起做生意,当时一吨煤17元钱,此后十年,涨到1000多元钱一吨。煤焦自此大发展,在山西占到gdp的70%,成为最重要支柱产业。
二
20xx年我回山西采访,在孝义县城一下车就喉头一紧。女导演老郝说:“哎,像是小时候在教室里生煤炉子被呛的那一下。”
是,都是硫化氢。
不过更危险的是闻不到的无味气体,那是一种叫苯并芘的强致癌物,超标9倍。在离村口小学50米的山坡上,是一个年产60万吨的焦化厂;对面100米的地方是两个化工厂。不过,即使这么近,也看不清这些巨大的厂房,因为这里的能见度不到十米。
村里各条路上全是煤渣,路边庄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
我们刚进市区,干部们就知道了。看见我们咳嗽,略有尴尬,也咳了两声,说酒店里坐吧。酒店大堂是褐色玻璃,往外看天色不显得那么扎眼,坐在里头,味儿还是一样大。大家左脚搓右脚,找不出个寒暄的话。
干部拿出钱,绿莹莹一厚叠美金:“辛苦了。”
后来知道,之前不少记者是拿污染报道要挟他们,给了钱就走成了个模式。
跟我们一块去的是省环保局的巡视员,老郝叫人家“老头儿”。老头儿给我们说了个笑话,说前两年这城市的市长到深圳出差,一下飞机晕倒了,怎么救都不醒。还是秘书了解情况,召来一辆汽车,冲着市长的脸排了一通尾气,市长悠悠醒了,说:“唉,深圳的空气不够硬啊。”
市政府的人一边听着,干笑。
市长把我们领到会议室,习惯性地说:“向各位汇报。”从历史说到发展,最重要的是谈环保工作的进展。老郝凑着我耳朵说:“他们肺真好,这空气,还一根烟连着一根的。”
讲了好久,市长说:“经过努力,我们去年的二级天数已经达到了一百天。”
我问:“这个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回头来看的话,这个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吗?”
市长说:“这个代价是惨痛的。”
我再问:“是不可避免的吗?”
市长端起杯子喝口水,看着我:“政府对于焦化,始终是冷静的。我们采取措施之后呢,后面的这股劲我们给压住了。”
“压住了?”我问,“压住了还会有三十多个违规项目上来吗?”
“因为当时有个投资的狂热,他们都想做这个事,市场形势特别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态度是坚决的。”
“如果你们态度坚决的话,那么这些违规项目就应该一个都不能上马才对呀?”他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
晚上我跟老郝在宾馆,正准备休息。
有人敲门,是厂子老总的大儿子。手里拎一个布袋子,又沉又胖,带子绕了两圈缠在手上。看我一眼,说:“你能不能出去一下?”
呵呵,我说“你们谈,你们谈”,进了洗手间,把水龙头打开,把门关上。等我洗完澡出来,这哥们走了。
老郝靠床上冲着我笑。
我只好说:“我们山西人太实在了,真不把主持人当回事儿啊,就奔着导演去。”我俩躺在床上猜了好久,一个布袋子里到底能装进去多少钱。
节目没播成。
三
十年后再见我做煤炭生意的那个朋友,他已经把矿倒手卖给了别人,名片换成了北京一家手机动画公司。我问为什么,他说“钱也挣够了”。
我再问,他说:“这行现在名声不好。”
再问,他说:“那矿只能挖50年了。”
再问,他眯眼一笑,伸了两根指头,“其实是20xx年。”
煤炭的开采不会超过千米,挖穿之后就是空洞,如果不花成本回填,空洞上面的岩层、水层都会自然陷落,老头儿说过,“山西现在采空区的面积占到七分之一了,到20xx年,全省地方国有煤矿将有近三分之一的矿井资源枯竭闭坑,乡镇煤矿近一半矿井枯竭。”
做节目时我到了采空区。
我去的叫老窑头村。20世纪90年代当地有句话,“富得狗都能娶到媳妇”。现在村里煤矿由村主任承包,一个煤矿一年可以挣上千万,每年上交村里8万。1300人的村庄,人均年收入不到600元。人们过得比十年前还穷。
村委会主任竞选,两个候选人一夜没睡,雇人骑摩托车发单子。稀薄的粉红色纸,格式都一样,承诺当选的几件实事,最后一行是承诺给多少现金,这格空着,临时用圆珠笔往上写,挨家挨户送,刚出生的小孩儿也算人头。
全村人一夜没睡,门大开着,听见摩托车响就高兴,摩托车经过不带减速的,纸向门环上一插———这人出一千,那个人出一千五、两千……两千五……两千七百五。天亮了。
但第二天唱票的时候,反而两千五的那个赢了。他把现金搬去了,两百多万,放在一个大箱子里,搁在大戏台子上。一打开,底下的人眼都亮了。
现场欢天喜地把钱都分了,乡人大主席团的主席坐在台上看着,对我说:“我管不了。我管,老百姓要打我。”
“反正也不开村民代表大会,煤矿的事只是村长一个人做主,也不给分钱。”老百姓说,他们的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理解,“选谁都行,我们就把这选票当分红。”
只有一个矮个子老人,几乎快要跪下来让我们一定要去他家看看。他扯着我一路爬到山顶,看他家新盖的房子。整面墙斜拉开大缝子,摇摇欲坠,用几根木头撑起来。他家的正下方就是煤矿,水源已经基本没水了,他在檐底下搁只红色塑料桶,接雨水。
村里人看他跳着脚向我哭叫几乎疯癫的样子,都笑了。他们的房子在半山腰,暂时还没事。原村长和书记都在河津买了房子,不住在这儿。
四
我不再想回山西了。
我妈和我妹都来了北京,山西我家不远处是火车站,为了运煤加建的专门站台就在十米开外,列车昼夜不停,轰隆一过,写字台、床都抖一阵子,时间长也习惯了。但盖了没几年的楼,已经出现沉降,一角都斜了。
我怕楼抖出问题,劝我爸:“来吧。”他不肯,家里他还有病人、吃惯的羊汤和油粉饭,一路上打招呼用不着说普通话的熟人。他说:“你们走吧,我叶落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