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17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项目整合进驻,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服务功能。
1、继续推进“两集中、三到位”工作。“两集中、三到位”作为窗口审批服务事项整合进驻、提高窗口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的一大举措, 20xx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今年,政务中心继续把两集中、三到位作为推动窗口整合进驻的重要手段,对两集中、三到位工作再次进行了清理,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建议,并及时向市纪委、监察部门反映,争取他们的支持。
2、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事项进驻中心。今年5月,市交警支队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道路交通违法处理中心整合进驻政务大厅,同时协调涉及事故理赔的保险公司进驻中心,促进了交通事故、交通违法的快速处理,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方便。
3、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对去年提供的代办服务进行认真归纳总结,进一步完善全程代办制度,提出为市级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的新内容;同时加强对代办人员的培训,不断改进代办流程,提高代办质量和数量。
(二)加强窗口人员教育和管理,改善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
1、加强学习教育,强化服务意识。通过组织大厅工作人员到红军山烈士陵园扫墓,参观遵义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主要领导上廉政党课,在大厅党员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等形式,加强窗口人员党性党纪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服务意识。同时对新进人员及时进行岗前培训,使之尽快熟悉中心各项工作纪律,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
2、加强人员进出厅管理。严把窗口人员进口关,在进驻单位更换窗口人员时,严格审核拟进人员身份,确认其是否是单位行政审批工作相关人员、首席代表是否是单位行政审批科室负责人;同时对原有窗口人员、首席代表进行清理,确认其是否是单位行政审批工作相关人员、首席代表是否是单位行政审批科室负责人,特别对授权是否到位进行重点清理,确保单位对首席代表真正授权到位,确保窗口人员能办事、办得成事。
(三)推进大厅规范化和标准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1、细化规范化建设指标,加强考核。在已制定的服务环境、服务流程、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制度的基础上,细化量化标准化建设各项指标,加大对窗口标准化建设的检查考核力度,把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平时大厅巡查和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实现窗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2、加强大厅日常管理。一是加强大厅巡查,及时制止、纠正出现的违纪行为,同时认真做好值班巡查记录;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反馈。对考勤情况每周进行公示,对考勤记录、请假情况、办件质量等项目坚持每周一小计、每月一合计、每季度一总结,及时与进驻单位协调沟通,反馈相关情况。三是认真做好文明示范窗口、优秀窗口、先进工作人员的评比工作,以考核促进管理。四是加强厅容窗貌建设。合理调整窗口布局,规范各种标识标牌,绿化大厅环境,细化窗口物品摆放范围,营造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和谐的服务环境。
(四)加强对分中心和县级政务中心的指导。
一是加大对县级政务中心调研力度,中心主任、副主任多次带队前往各县政务中心调研,了解各县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县级政务中心建设,向当地党委、政府争取对政务中心建设的支持。二是实行领导定点帮扶制度,为了缩小各县政务中心发展的差距,整体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水平提升,中心三个领导对发展靠后的政务中心实行定点帮扶,落实帮扶责任。三是进一步强化分中心建设。市政务中心不断加强对分中心的指导,督促已授牌的分中心进一步提高、未授牌的加强整改完善。督促各分中心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效能建设核心制度。
(五)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1、认真安排部署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为了认真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切实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政务中心超前思考,提前谋划,及时拟定并印发了遵义市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在要点中将网上公开、网上咨询、网上政民互动等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要求各级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开展网上即时咨询服务等。同时结合今年工作要点制定了政务公开考核细则,细则对各县(区、市)和市直行政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要达到的标准进行了细化和量化。
2、加强工作安排,切实推进试点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xx〕99号)精神,遵义市确定汇川区作为全省两家试点县之一。中心领导高度关注试点工作,多次与汇川区政府领导交流,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并实地调研汇川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意见。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作好相关准备工作,为下一步的全面推开打好基础。
3、加强网上审批系统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推进网上公开。一是配合市监察局推进市、县、乡三级审批系统联网建设,积极参与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功能,实现系统功能扩展和数据上下对接,把行政审批权力的运行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实现网上审批、在线监察、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审批环境。二是进一步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网站建设,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做到网上公开的信息内容准确、及时更新,提供的服务有效便捷。
(六) 牵头筹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按照“政府主管、管办分离、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行业监管、行政监察”的总体要求,牵头筹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国土资源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项目和服务纳入交易中心,实行统一运作,集中办公,切实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行为发生。交易中心已于5月15日正式挂牌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两集中、三到位”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窗口授权、派驻人员未达到要求;中心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对窗口管理未能实现真正的制度化管理,部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政务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不够及时、规范、具体,政务公开工作需加大力度;对县级政务中心和分中心的指导力度不够,个别县区市领导对中心建设重视不够,政务中心发展不平衡。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一是继续推进“两集中、三到位”工作,不断加大项目整合进驻工作力度,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完善政务大厅服务功能;二是进一步抓好政务服务大厅的标准化建设, 加强大厅管理,严格执行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三是加强办事大厅环境建设,改善办事环境,合理调整窗口布局,规范、完善便民服务设施,营造一个整洁、有序、优美、舒适的办事大厅。四是积极探索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便民服务事项纳入中心办理,引入与行政审批项目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办事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加强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编制完善政务公开目录,并在政府网站上公布目录,同时通过其他多种方式进行公布,使全社会广泛知晓。尤其要加强对汇川区的指导,确保按时完成试点工作。二是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强化公开重点,努力推进政府及部门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继续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等,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努力完善政务公开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探索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完善效能评价体系,加强督促检查及责任追究。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管办的精心指导和各窗口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县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优化政务环境为目标,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为原则,以提高办事效率和便民服务为宗旨,全面提高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地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举措、提高行政效能、提升中心窗口形象,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点总结如下:
一、行政审批服务情况及成效
(一)行政审批服务业务办件量及办结率有效提升。截至11月30日止,县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咨询1535件,申请11871件,受理11866件,办结11690件,办结率98.52%(其中当月办结率98.07%),平均日结率61.41%;月均办结1063件,月均办结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87件;投资受理5860万元,同意投资5860万元。
(二)实现高效、快捷办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目标。进驻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对外承诺办理时限由法定20.77个工作日压缩为13.12个工作日,20xx年1-11月份,县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受理时间0.33天,承诺件平均办结时间3.93 个工作日,承诺提速36.83%;实际办理提速74.67%。
(三)对外宣传报道工作成效明显。今年以来,政务服务中心规范、高效、快捷、阳光、廉洁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被柳城电视台、柳州晚报、柳州日报柳城专栏等媒体作为经验和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四)得到社会各界和办事群众广泛认可。从今年6-11月份,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评价率达64.44%,满意度99.96%,回访群众58人次,无不满意及投诉现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大力推进硬件标准化建设
继去年我县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后,县政管办高度重视政务服务中心硬件建设,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今年共投入经费2万元,为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配备了25套政务服务评价仪,更新了1台电子触摸屏,进一步加强了监督,方便了群众,提高了行政透明度,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目前我县已基本上实现了政务服务中心审批项目、审批流程、办事制度、服务模式、场地建设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占地面积 400多平方米,内设15个工作窗口,3个综合窗口,进驻事项197项,一个收费窗口,一个投诉窗口,一个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2个办事群众休息区。服务大厅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功能完备,配置了休息座椅、书写文具、饮水器具、复印设备、液晶彩电、大厅工作窗口分布示意图等多项便民服务设施,有电子监控设备、电子评价仪、电子触摸屏查询设备、银行等,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
(二)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政务中心规范化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在坚持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的同时,针对中心日常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完善了《柳城县政务服务中心流动“服务示范窗口”评比办法》、《办件管理办法》、《窗口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首席代表管理暂行办法》、《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窗口服务过错责任追究制》等30项制度,强调了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纪律,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职责,规范了窗口的办事程序及工作人员行为,完善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
2、推进规范化管理。一是加强巡查管理。今年下半年,我办下文明确了各股室负责人及股室职责,同时将督查股调整到大厅办公,加强对中心大厅的管理。督查股采取视频巡查和每2次不定时到各窗口巡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做好记录,实施对窗口工作人员有效监督,确保政务服务中心真正建立起依法、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严格考勤管理。对窗口工作人员日常考勤实行每日上下班指纹考勤,挂牌上岗,每月统计一次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勤情况,并将月考勤情况作为月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在月度考核通报中进行单列,促使窗口工作人员增强遵规守纪意识,进一步规范窗口管理。三是坚持考核管理。从11月份开始,认真组织实施窗口月考评工作,严格落实了每月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的月度考核和通报工作,并将考核数据汇总存档,为年终考核和年终“服务示范窗口”、“服务标兵”评比工作准备了充分的考核依据。
3、使用“三套管理系统”及政务服务评价仪,强化效能监管
县政务服务中心使用“三套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安装了政务服务评价仪,有效地强化了效能监管和服务监督。一是考勤管理系统,实行指纹认证考勤,进一步强化了内部管理,规范了工作人员的上下班行为,树立良好的政务服务形象;二是安装区、市、县三级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对各窗口工作人员现场行政审批行为实行全程视频监控,有效督促工作人员改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三是统一使用自治区政务服务及电子监察通用系统,政管办可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各窗口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程监控,密切掌握办件流向、状态。政管办技术人员利用该系统的超时预警功能对在办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实时监督,有效防止超时办件的发生;四是在每个工作窗口安装政务服务评价仪,让群众对各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审批服务行为。
(三)深入推进镇、村政务服务网络建设
今年下半年,我县全面落实《柳州市建立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试点工作方案》(柳政务办字〔20xx〕2号)文件精神,把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予以强力推进。一是积极开展调研,共投入人力16人次,5次深入乡镇、村委(社区)开展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专题调研工作,通过基层群众代表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我县乡镇、村级的办公场地、服务项目等进行摸底调查,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模式、服务方式、人员管理等进行初步探讨。二是根据本县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并印发《柳城县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试点工作方案》(柳城政办〔20xx〕93号),明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建设标准、进度安排等具体事项,确保各项标准化建设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三是成立了柳城县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区军雄同志亲自担任工作组组长,为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四是细化工作,“菜单式”推进。采取操作性强的“菜单式”工作推进模式,将试点乡镇近一个月内要落实和完成的工作,详细地列出菜单,要求试点乡镇“定人、定时、定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至10月31日,我县两个试点乡镇及一个试点村委都顺利完成了试点建设任务。今年11月10日,我县马山乡政务服务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县乡镇级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运行。
据统计,两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近一个月以来,共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228 件,办结率100% ,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为促进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心从教育工作入手,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一系列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和业务技能培训,做到与时俱进,力促作风转变。一是组织政管办管理人员参加区、市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政策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今年以来,我办共开展政务服务业务培训5期,其中邀请柳州市政管办领导到我县授课1期;组织全体窗口工作人员参加自治区政务服务信息化培训4期,学习覆盖率达到100%。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x年,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打服务牌、走创新路、全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基层网点建设工作,严格管理,规范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业务办件量实现“双突破、一提升”
今年1月1日至 11月20日,县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咨询480件,申请22110件,同比增加10632件;受理220xx件,同比增加10525件;办结21776件,同比增加10414件;当月办结率98.63%,平均日结率72.01%;月均办结1980件,月均办结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47件。进驻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对外承诺办理时限由法定20.6个工作日压缩为11.74个工作日,承诺件平均受理时间0.43天,承诺件平均办结时间4.04个工作日,承诺提速43.01%;实际办理提速74.21%。服务评价率达98.91%,满意率99.99%,连续 16个月保持零超时件,投诉件为零。
今年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量实现“双突破、一提升”。“双突破”:一是今年3月份我县月办件量首次突破20xx件,二是今年全年办件量突破20xx0件大关,办件量再创历史新高。至20xx年10月,中心办件量已达20xx7件,预计至今年12月31日,业务办件量将达25000件,同比增长89.60%;“一提升”是指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量在全区的排名较去年有了较大提升,去年我县办件量在全区的排名为42-47名,今年1-10月份的排名均在35-37之间,办件量排名提升了7至10名。
二、全面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
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柳城政办〔20xx〕5号)文件要求, 积极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开展第二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法律依据的调整,按照“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一律调整、能下放的一律下放”的原则,及时清理取消、精简调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杜绝了自行设定、变相设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行为,做好对区、市下放的项目的衔接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目录,压缩审批时间,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经全面清理,共审定全县39个行政机关(含区、市驻县单位)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483项,清理结果已于3月16日经柳城县第xx届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外公布,为我县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1、以“三项制度”为保障促进审批规范有序。中心严格实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大厅管理、网络管理等规章制度,从审批服务的程序到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2、以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促进审批规范有序。一是实行日巡查制度。中心督查股每天不少于2次不定时到各窗口巡视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做好记录,录入当月考评,年度考核档案。二是强化电子监控。在中心安装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设置了4个视频监控点,对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进行全面视频监控。实行网上效能监督,所有入驻中心项目一律通过行政审批系统受理、办理,窗口工作状态、审批效率、服务质量等均通过网上系统自动进行统计和评价,使政务服务监督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保证了行政审批的阳光运行。三是强化群众监督。每个窗口均配备了政务服务评价仪,办事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现场评定。全年评价率为98.91%,满意度达99.99%。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未发生一例有效投诉。四是以严格的考核推动审批规范有序。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严格落实了每月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的月度考核和通报工作,并将考核数据汇总存档,为年终考核和年终“服务示范窗口”、“服务标兵”评比工作准备了充分的考核依据。年度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以专项督查为手段促进审批规范有序。今年9月16-22日,我县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政管办、政府督查室、法制办、绩效办等部门配合,对全县行政审批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一次专项督查,主要检查各有关部门是否将清理后列入我县《行政许可项目目录》、《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是否存在“两头受理”及“体外循环”现象,是否存在收费不规范等现象。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限时整改。通过专项督查,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的行政审批工作。
四、加强自身建设,激发和调动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能力
1.抓好政治、业务学习。一是组织政管办管理人员参加区、市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政策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今年以来,我办共开展政务服务业务培训4期,学习覆盖率达到100%,特别是今年邀请了市政管办的领导亲自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为我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认真抓好 “服务示范窗口”和“服务标兵”评比活动。今年共表彰20xx年度“服务示范窗口”5个,“服务标兵”8个。通过创先争优评比活动,提高窗口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3.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年内组织各窗口工作人员开展2次气排球比赛,组队参加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十周年气排球赛,派出队员代表柳州市参加全区民政系统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了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活跃了工作氛围,健康身心,使窗口工作人员感受到中心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为中心建设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创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五、开展项目并联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中心在规范运行的同时,积极探索项目并联审批模式,开通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初步形成“一门受理,协同相关,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机制,抓好投资建设项目前置审批联审会和建设过程相关手续办理协调会。今年我县政务服务中心与县招商局共同组织了县工业区管委会、发改、国土、建设、环保、经贸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了2次项目并联审批会,相关部门参会人员就柳州市金鹏动力机械有限公司10个项目选址、用地面积、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会审。会审后,我办积极督促中心相关窗口部门加强配合,按照“对各审批环节之间存在法定因果关系的,实行串联;对各审批环节之间无法定因果关系的,实行并联”的原则,开展“一窗式”并联审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审批环节的同步审批,尽量减少和压缩前置审批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六、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今年以来,我县初步理顺了“一服务两公开”工作管理体制,明确由县政管办负责抓好全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管办在工作中切实负起责任,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抓出初步成效,努力打造“阳光政府”。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县政管办专门成立政务公开股,负责对全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县各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以此促动各单位重视和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今年6月16日,我办组织举办一期大规模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共68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邀请柳州市政管办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县讲课,使我县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操作规程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促进业务水平提升。四是中心在大厅设置了触摸屏系统,将中心基本情况、职责、各类政策法规、各窗口办事指南、服务项目等事项全部录入,并将该系统与审批系统连接,增加了办件查询等功能,实现了信息的综合利用,为群众搭建了便利、快捷的信息平台。严格推行“窗口式”办公,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通过办事指南、触摸屏、电话和现场咨询等,使办事群众对办事内容和办理流程一目了然,明白办事、公正办事、便捷办事,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和乱收费行为,树立了廉洁型政府的新形象。五是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带动了“两馆”建设。投入专项资金8万元,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和档案馆3个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的软硬件建设,添加了查询电脑、档案柜等硬件设备,完善查询中心各项工作制度。年内还完成了全县67个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文件材料的接收工作。目前我县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已向群众提供查询电脑、触摸屏、纸质文件资料等多种方式查阅信息。六是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通过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各有关部门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自行更新本部门公开信息,提高信息公开的准确、全面、有效及时。七是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全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建设,为我县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奠定基础。
七、延伸服务体系,夯实服务基础
为推动政务服务向纵深发展,我县在加强县政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努力延伸政务服务体系。今年我县在大埔、太平、凤山、东泉4个乡镇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至10月底已全面完成4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并对外运行。同时,我县政管办还成功举办了太平、凤山两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扩大了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影响力。至目前,含去年建成的2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我县已覆盖了全县50%的乡镇政务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服务基础,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感受到了便民、惠民、高效、快捷的服务。截止11月20日,全县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3309件,办结13309件,办结率100%;其中今年4个新成立的中心受理1686件,办结1686件,办结率100%。
八、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今年来,县政管办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宣传报道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做好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二是通过每月编制《政务服务中心情况通报》,向县领导、各窗口单位领导通报各窗口的及工作人员的考勤、纪律、业务等情况,今年在《通报》中增加信息平台板块,加大对政务服务中心各阶段工作的宣传报道;三是积极向市政管办、两办信息股投稿,及时反映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四是通过柳城电视台宣传和报道中心的有关工作,全面宣传政务服务工作的政策和职能,让社会各界关注、理解和支持政务服务工作,努力为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九、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县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心将“服务示范窗口”和“服务标兵”评比活动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创建活动来促进各项工作,从大厅卫生、大厅环境、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人员工作作风、中心管理等方面入手,围绕“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目标,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提醒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努力打造“零距离”贴心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今年以来,中心各窗口开展预约服务30余人次,延时服务200余人次、上门服务3人次,为群众办结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1776件,服务满意率达100%,无超时件和投诉件,中心的做法也获得了县文明委的肯定,通过了县文明单位验收组的评估验收。
十、强化“一服务两公开”应用系统建设
配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展政务服务专网及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建设工作,目前政务服务专网的光纤已接入政务服务中心机房内,政府信息统一平台的后台运行工作已基本工作完成,正在调试当中。
20xx年,我县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场地限制,县政务服务中心在拓展服务功能上难度较大;二是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两公开”工作纳入政管办职责后存在问题和困难较多,如没有人员编制和专项办公经费,各行政机关对推进“两公开”工作重视不够,未能主动向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提供政府信息公开资料,给“两公开”的推进工作带来很多阻碍。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整改,积极探索新的项目审批和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完善“两公开”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为全县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政务环境。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市委、市政府:
20xx年,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以对标赶超为手段,按照争创“两个一流”目标,对内以标准化实施细化管理,对外以改革创新释放活力,进一步巩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全省领先位置。市中心全年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8万件,比上年增加43.9%,日均办理4300余件,其中即办件81万件,占75%,集中收取税费逾90亿元;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17万条,其中重点信息12.84万条,占41.2%,涉及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重点领域信息8.22万条。全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76例。省中心领导充分肯定市中心工作,认为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内发展氛围最浓,改革力度最大,创新意识最强,体系建设最全,班子配备最优,已成为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集大成者。并表示要省市一心,把滁州中心作为全省的品牌,推向全国。
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作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规定动作做足做到位,自选动作有效有特色”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建设一流服务平台、提供一流政务服务、开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通过开展作风整顿行动、优质服务提升行动、改革成果巩固行动、审批项目集中清理行动、基层政务服务提升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作用,把中心建设成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晴雨表,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台,支持群众参政议政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头堡”,实现活动与工作两结合,两促进。
活动过程中,中心积极面向企业,面向群众,面向窗口,窗口面向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发现问题倒逼改革,以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先后召开企业与群众代表座谈会、窗口负责人座谈会,在服务大厅现场开展“误您一分钟,求您一良策”活动,随机征集办事人员意见,并在窗口开展“金点子”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共征求意见建议400余条,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出共性意见建议146条,归入“四库”并进行分解,明确各窗口、科室落实整改任务。
对于意见建议,中心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先后4次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和作风整治专题会议,现场播放窗口探访及处理情况的视频资料,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防止效能疲劳,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作风意识、服务意识和创优意识,明确设置窗口服务“五条红线”(即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不得违规使用计算机,不得对服务对象使用文明忌语,不得与服务对象争吵,不得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和礼品),推行双屏服务,其中一块屏幕对内,另一块屏幕对外,让行政服务过程全面公开。在房产、国税、地税等较大窗口单独设置导询台或咨询导办岗,受理办事咨询,初审申报材料,解答法规政策,为群众提供服务导引。深入开展“马上办”作风建设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到科室、窗口,并深入推进落实,以“马上办”活动,打造高效服务品牌、亲切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品牌、创新服务品牌、标准化服务品牌等六大服务品牌。
同时中心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建成一个150平米的车棚,解决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日晒雨淋问题。为办事群众提供茶水及纸杯,解决群众喝水困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成空调增容改造,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协调公安交警部门,解决出租车和群众办事车辆停车难问题。
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3月14日,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滁州、淮南督导组第一组长朱成林视察中心,对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给予充分肯定;省电视台《共产党人》栏目予以报道。
二、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抓简政放权,无缝对接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0xx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陆续取消省级审批项目49项,向市县两级下放了32个审批项目。为做好衔接落实工作,中心会同市法制办、市编办印发了《关于做好衔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对照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主动与省直部门对接,拿出衔接落实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对承接的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政府于6月5日印发《关于衔接落实省人民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滁政秘〔20xx〕83号),取消49项中,我市没有对应的28项,其余21项全部取消;下放32项中,市级承接办理25个,市县两级共同承接办理7个;对应调整1项;转变管理方式1项。目前,全部承接落实到位。在承接的基础上,我市也同步推进项目清理下放,已有21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下放县区级办理。其中市教育《利用互联网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网站和非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下放县级办理,工商部门将公司登记下放两区办理。
(二)抓对标赶超,促进窗口建设全面提质。
1、落实“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内审批快”。围绕面向企业群众办理的项目全进中心、项目办理的环节全进中心、承接下放的项目全进中心等原则,突出涉企、涉建、涉及民生等重点项目,并参照外地项目进驻情况,制定了项目进中心方案,并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经市政府办协调,与相关部门一一对接。一年来,市直13个部门新增29个项目进中心办理,增设司法局窗口和基建联合测绘服务岗3个窗口。
2、开展对标赶超提升行动。各窗口在去年对标赶超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升标杆,主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建立联系密切沟通,瞄准业界最优窗口、最好经验,再学习,再提升,再赶超。先后有气象、质监、民政等20多个窗口赴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学习,5个窗口重新修定了对标赶超目标,27个窗口在对标赶超过程中新出台改革创新举措95条。5月,中心将各窗口对标、赶超及创新举措汇总并展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倒逼窗口认识改革紧迫性、重要性,加快落实赶超、创新举措,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建委窗口全部40个审批服务项目办事平均承诺时限由11.7个工作日压缩至4.95个工作日,压缩率58%。平均审批环节由原来的7.9个压缩至5.4个,压缩率31%。房产窗口设置总服务台,接受办事群众咨询,新增测绘受理岗,成立测绘成果审核办公室,实行“一张图”管理;环保窗口成立市环保局项目帮办领导小组和环保技术服务小组,实行环评工作联系单制度;安监窗口将两项审批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并将县安监窗口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药监窗口将食品生产许可项目的承诺时限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减为30个工作日,食品委托生产备案事项等三项审批项目由原来的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由5个工作日调整为3个工作日;消防窗口进一步整合窗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台帐管理,形成完善的日常工作体制。
(三)抓运行管理,提高联合审批服务效率。
1、提高涉企涉建两个平台服务效率。今年以来,紧抓六轮流程再造创新成果,印制了第六轮流程再造资料汇编,不断固化流程再造成果,实现审批服务效率的再提升。同时重点加强涉企涉建两大领域七大联合审批平台规范运行。在企业注册“一表通”上,以工商企业注册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简化手续,实施注册资金认缴制,强化出入口及节点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申报资料在各办件窗口间的传递效率。在基建联合审批平台管理上,修订基建收费“一表制”,取消2项收费,降低7项收费标准,结构性取消12项收费。20xx年全年,通过企业注册“一表通”平台,登记注册公司1332户,注册资金63亿元,均实现即办。通过基建联合审批平台,联合图审1413项,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办理施工许可证192件,452.66万平方米,基建“一表制”集中统一收取建设规费15919.61万元;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受理355项,一次性验收合格通过273项,一次性验收合格率77%;土地房产登记办理房产登记10.58万件。规划阶段联合审批35项,办结35项。
2、试行工程建设联合测绘。8月底,中心联合市国土局、房产局、规划局联合出台《滁州市建设工程联合测绘实施办法》,实行工程测绘服务市场化。联合测绘实施后,国土、房产、规划等部门破除部门壁垒,相互开放测绘业务,不再只认可本部门下属的测绘机构的测绘成果,只要是合法的测绘成果均一视同仁,促进测绘市场有序竞争。
3、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今年8月由中心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并实施《滁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暂行办法》(滁政务〔20xx〕67号),依托中心多部门集约式办理的联合审批平台,将政府投资项目,包括项目建议书(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制适用于政府核准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以及备案制适用于企业其他投资项目的审批全部纳入联合办理范畴。新的运行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由市发改委牵头实行发改委窗口一窗受理,申报材料窗口间内部流转,各部门同步审查,审批结果统一送达,变部门间体外循环为窗口间体内循环,变各部门多头办理为窗口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材料,减少了办理时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阶段企业不用再逐个部门的“跑门路”,在服务中心即可“一站式”办结,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四)抓流程再造,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
8月份,我市启动了以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第七轮流程再造活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中有关中介服务。一是清理并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编制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对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中介服务成果不得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二是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对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物价部门对其收费进行审核,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分别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项目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收费标准。本轮再造活动已经过法制办和物价局审查,共有26个部门和单位梳理上报131个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项目。相关工作已基本结束,待提交相关会议研究。
(五)抓服务拓展,推进服务向基层及园区延伸。
1、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同时,市效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务(为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的意见》(滁效办〔20xx〕14号),两个文件重点对乡、村两级服务中心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置、面积标识、软硬件配备、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工作纪律等进行规范。11月初,中心和市效能办对各县、市、区“两个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从现场督查情况看,各县、市、区政府对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把基层为民服务中心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建章立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逐步理顺,总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作为,细化规范,强化督查,对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力度不断增强。全市1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或正在改建为民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大厅平均面积160㎡,常驻工作人员平均9名,进驻项目平均30余项,计生、低保、涉农补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均进驻乡镇中心大厅办理。全市1188村(社区)全部建成为民服务代理点,其中279个村(社区)在代理点基础上通过大厅升级改造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均面积60平方米,代办事项平均23项,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不断完善。
2、全面优化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绿色通道”建设。一方面帮助筹建“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行政审批“二号章”管理制度。经多方努力,该中心于9月份正式运行,市国土局和市规划局等项目通过与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签订协议委托办理,市环保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商务局通过授权协议将园区项目审批权授权窗口办理。另一方面,对于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暂不具备审批条件的服务项目,由中心协调相关窗口启动“绿色通道”,实行全程帮办代办。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所有承诺时限由工作日改为日历天,不再区分节假日和工作日,确保所有项目最快、最便捷办完。
(六)抓标准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中心与市质监局联合印发了《滁州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滁政务〔20xx〕62号),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年多来,中心上下全员全程参与,共同修定标准文本,共同推进标准实施,建成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具有滁州特色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突出高标准和实用性,逐一梳理窗口审批服务项目,逐一梳理每个审批项目的服务依据和流程,逐一梳理项目办理的环节和时限,逐一梳理项目收费和标准,突出滁州行政审批改革成果,并特别单独编制了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从评议形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规范,并将客户满意情况与投诉改进情况上升为与服务提供同等重要地位,更加强调了“群众满意是检验政务服务成效第一标准”的理念。在标准贯彻落实中,一日一巡查,一周一通报,确保任一岗位、任何人员都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标准,每一办件、每次服务执行标准,以亲民利民为民的规范窗口形象展示中心标准化建设风貌。今年10月,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综合评分96.5分(全省最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水平。
八个县(市、区)中心,凤阳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已先期通过验收,明光作为第二批服务标准试点单位,今年6月以96分高分通过验收。琅琊中心并入市中心同时接受省专家组评估验收。今年12月,受省政务服务中心委托,市中心会同市质监局组成考核组,对天长、来安、定远、全椒、南谯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察看现场、查阅资料、随机调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方式,进行评估打分。从评估情况来看,各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阶段性完成,五个县(市、区)中心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天长、全椒、定远、南谯等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工作力度大,水平高,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我市超额完成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县级中心60%通过验收的任务,得到省中心高度肯定。
三、突出重点信息公开,以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拓展公开渠道,建立完善多项公开机制。
1、建立政策解读机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3号)精神,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6号),要求各部门提请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或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重要政策文件等,均应及时在市政府的网站进行解读;各部门自行出台重要文件,也要通过部门网站等载体进行科学解读,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改革举措。政策解读机制保障了群众对政府发布的重点信息既想看又能看得懂。今年以来,我市共发布解读文件16件,尤其是民生类政策解读,为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提供了便利。
2、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8月,我市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过新闻发布做好我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4号),根据文件,我市从20xx年第三季度起,市政务公开办会同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房管局、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物价局、市国土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招标局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要求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召开了“市环境质量状况”、“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等5场新闻发布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通过新闻发布会“晒”出来,让群众听得懂,同时也“看”得到。
3、充分利用其它公开渠道。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上,我市还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公开栏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等渠道作用,及时公开各类信息。此外,还多次在滁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就我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与公众在线互动。
(二)突出公开重点,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划定公开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xx〕1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全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7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滁州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5号),明确了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即重点围绕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5个方面(共19项具体工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明确公开主体与职责。根据划定的重点领域信息内容与关联性,确定了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药监局、市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或责任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一是要分解任务,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和时间进度安排;二是要细化公开内容,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要求,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规范;三是要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四是要加强社会反映评估和舆情引导工作,确保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五是要加强培训,加大信息公开队伍建设。
3、信息公开成效明显。今年,我市共发布重点信息8.22万条,部分领域信息公开迈向“深水区”。一是在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上,市直87家全部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8个县(市、区)也同步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二是在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上。市政务公开办与市编办、市法制办、市监察局联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过去清理的基础上,结合承接省下放的项目,再次全面梳理审核本级行政职权并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面向社会公布。三是在强化权力运行办事结果的公开上,要求各单位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办理的过程、结果全面公开,进一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四是在公共资源监管、公共服务信息上继续发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得到常态化公开。
4、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今年,市政务公开办以《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为契机,依托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代办点,建立了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场所;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网站,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和村(社区)村务公开有机衔接。多个县市区“阳光村务”等信息查阅平台已投入使用,公开的政策法规、党务村务、劳动用工、民意信箱等内容,让村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突出便捷高效,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一)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根据省政务公开办、省经济信息中心《关于实施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通知》(皖政务办秘〔20xx〕4号)文件要求,我市政务公开办于今年8月初,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页面、栏目、功能和架构进行了改版和升级,现已基本完成了网站改版升级工作。改版后的网站上线运行,政务公开办时时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新网站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权限下放,市县管理权相对分离。市及8个县(市、区)分别拥有自己政府信息公开网。不仅降低了数据量,保障网站高效运行,也方便了群众获取信息。二是内容与功能更加丰富。新增了通知公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栏目和政务微博、新闻发布会等链接,提升了检索、查询、信息发布与审核等功能,更加方便群众浏览、查询。三是访问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市政务公开办此次对网站的数据库、防火墙等硬件进行升级,不仅提升新版网站的访问速度,还保障了网站的安全运行。
(二)稳步推进三级联动试点建设工作。
今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我中心成为安徽省政务服务业务及电子监察三级联动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中心多次赴外地实地考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开拓思路,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确定了试点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外网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系统、市县联动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智慧政务大厅系统、政务公开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九大系统平台,推动行政审批上下、左右、内外互联互通,促进审批服务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实现行政审批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监管全程化。中心已初步形成建设方案,根据上级要求,将与行政权力运行“一库四平台”建设同步实施。
(三)优化知情评议,强化中心作风建设。
建成综合评议体系,突出短信反馈评议、评价器评议等电子评议手段,中心专人负责对窗口评价器及短信评议平台进行监测,形成检查通报常态机制,每季度针对窗口评价器、短信反馈评议以及窗口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存在问题要求相关窗口限期整改。今年共接受评价器评议71136次,其中非常满意70565次,满意563次,一般7次,无不满意评价,好评率达99.2%。同时短信平台共发送短信9213条,接收反馈信息4720条,其中满意4672条,基本满意48条,无不满意,满意率达98.9%。
五、办好一会一刊,突出宣传滁州。
(一)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
7月31日,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明光召开。省直有关部门、16个市及广德、宿松两个省直管县的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同志齐聚明光,通过实地调研明光中心、观看标准化工作宣传片、观看礼仪展示等方式,交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研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此次会议,是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全省排头兵的地位。
(二)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内刊的编发工作。
《政务服务》内刊是全国政务服务系统中唯一工作交流刊物,创刊于20xx年6月,由省中心主办,滁州中心承办。今年已出刊四期,在行业内引起较好反响,省内外同行对杂志给予高度肯定,纷纷来信投稿。武汉、厦门等中心还来电积极要求订阅杂志,计划将杂志分发给其所辖县、市、区,交流学习。
以工作为支撑,以杂志为媒介,今年有30多批全国各地政务服务中心来滁考察交流,扩大了滁州市的影响力。
六、关于20xx年工作安排。
在20xx年,中心将以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对标赶超全面见效年”的定位,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化为核心,积极实施“六大行动”,助推争创“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巩固“全省一流政务公开办公室”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项工作水平。
1、基层服务整体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努力实现市县“改革同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一流”;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提质,按照项目进驻参考目录,实现项目进驻,人员进驻,管理集中,办事方便,杜绝“一站式服务”变成“多一站式服务”;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及便民代理点办公有场地,岗位有人员,在岗有事做,服务真心办。并着力推进市县乡村审批服务系统联网,逐步做到村(居)民网点提交资料,市县乡分级联办。
2、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动。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好“一库四平台”(行政权力项目库,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工作,参照省级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结合省市县三级试点及我市审批平台建设实际,做好方案设计及认证,适时启动项目招标程序,力争行政权力运行、监察“一库四平台”系统建设破冰启动。
3、联合审批拓展行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0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三证合一”登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服〔20xx〕25号)文件精神,试行在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中不减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审批权限、不改变原有证照管理方式、不改变原有证号编码规则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的“一表通”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与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先期实现一证三号,适时启动一证一号,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缩短办件时限,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便捷高效。
4、对标赶超深化行动。对标赶超活动自20xx年启动以来,一大批窗口通过对标先进,学习赶超,已达到或超过原先设定的目标,成为省内同行中的领先者,甚至在全国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20xx年是中心对标赶超活动的全面见效年,中心将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深化对标赶超,已完成的目标要重新修订,未完成的目标要加快进度,多走出去,多实地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动态及改革创新举措,逐步实现业内领先。对于不能在省内领先的部门窗口,将在评先评优中“一票否决”,以硬考核促进快提升。同时,依托《政务服务》内刊及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既要工作实,也要出名声。
5、政务服务标准巩固提升行动。今年,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高分通过省级评估,这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要坚持“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标必究”原则,进一步加大标准实施情况督促检查,结合改革进展及对标赶超成效及时修定“提供标准”,完善督查点评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保障标准实施,促进标准化建设水平、管理水平、运行水平再提升,确保标准化工作成为政务服务工作的不竭动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国家级验收,提升滁州中心在全国政务服务系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奋力实现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
6、政务公开提质行动。按照“抓基层,夯基础,强规范,促公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抓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拓展政务公开工作内容与标准,充分发挥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整体水平。二是夯实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办事公开,落实权力清单制度,通过公开制约权力行使全过程。三是强化制度规范,提升公开质量。认真落实新闻发布会制度、重要政策解读制度,制定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及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使政务公开有规可依,违规必究,逐步提升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五
20xx年,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政务中心的指导下,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为“四区”建设服好务。现将区政务服务中心20xx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全面完成“两集中、两到位”工作
一是完成部门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全区21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设立行政审批科,由行政审批科代表本部门集中办理法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完成部门审批权向一个内设科室集中。其中行政审批科单设的部门3个,挂靠其它科室的部门18个。二是完成行政审批科成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锦江区根据各部门设立行政审批科的情况,3个单设行政审批科的和4个审批业务量较大的,审批科成建制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8个后台办公室,后台办公人员23人;增挂牌子的也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和专业骨干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各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科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政务服务中心共有25个职能部门进驻,设立了43个服务窗口。三是完成各职能部门将行政审批权向办事窗口授权到位。全区504项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有494项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办理,集中率达98%。各部门在办事窗口设立首席代表,将行政审批权限充分授权给窗口首席代表,并于今年年初签订书面授权书,全面实现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四是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杜绝办事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今年1-10月,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316994件,其中现场办结298702件,现场办结率为94.23%。
二、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
锦江区以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一是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2550㎡,大厅宽敞、明亮、整洁,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办公电脑等办公物品整齐统一,摆放有序;服务大厅窗口分布、楼层分布等指示牌清晰准确,配套服务设施设置合理,齐备,中心积极营造规范、舒适的办公环境,使群众到中心办事一目了然,方便办事。二是调整窗口布局。结合推进并联审批要求,将企业登记类的办事项目所涉部门分区域相对集中,便于服务对象咨询和审批内部流转,促进服务效率提高。三是中心严格规范各窗口的收费,统一由入驻中心的银行收取,向社会公布服务事项的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等不规范行为,避免发生窗口乱收费的现象。
三、深化并联审批,减免新办企业注册登记费
锦江区深化并联审批,按照“统一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集中回复”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办企业注册并联审批,并于今年3月20日起,免收新办企业注册登记相关费用,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费、营业执照副本工本费、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组织机构代码证工本费。受理新办企业注册申请后,区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窗口督促工商、税务、质监实施并联审批,于2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证照,核定相关费用。申请企业取件时,并联审批窗口将“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一并发放给企业,企业无需交纳注册登记相关费用。截至10月底,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注册新办企业873户,共计减免企业注册登记费73万余元。
四、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
为切实加强我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比选)活动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比选)行为,锦江区下发了《贯彻<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有形建筑市场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锦监发〔20xx〕35号),要求自20xx年1月1日起,我区所有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或比选活动,必须进入成都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进行。
五、严格使用统一的行政审批业务办理和电子监察系统
按照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要求,锦江区推行使用省、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业务办理和电子监察系统。一是按照统一确定的原则、分类、标准和名称,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事项清理。二是对清理保留的504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积极做好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规范工作,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基础数据,包括: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审批条件、数量、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申请材料等22个要素,完成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办理环节的规范和优化工作,并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省、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和标准统一。三是严格使用省、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业务办理系统,做到超前防范、动态监管和硬性约束相结合,促进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按法定程序办事,有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自市级行政审批业务办理系统运行至今,无一件因窗口办理超时而产生的超时件。
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本着切实方便群众,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建立了政务服务网站,为办事群众提供网上在线咨询、相关表格下载,即时将当天各窗口接办件数量和各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在网上进行滚动公示,做到办事事项、办事流程、事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一目了然。
六、加强窗口队伍建设
一是为确保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政务服务形象,对进入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严格把关,锦江区建立“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选派职能部门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到“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二是积极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宣传教育,诸如:审批应用系统使用培训、普通话培训、服务礼仪培训等,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政务服务理念,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以提升政务服务窗口整体服务质量。三是实施月度优质服务窗口和年度优秀窗口的评选,树立典型,充分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中心设立了监察投诉台、投诉举报箱等投诉设施,公开行政效能及投资软环境投诉电话,畅通政务服务投诉渠道,在服务第一线直接听取办事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纠纷、解决矛盾。今年,没有发生一起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明察暗访而引起的通报。
七、创新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
锦江区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代办点规范化建设工作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相结合,构建覆盖全区、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网络。按照社区服务“网格化”的原则,结合街道、社区的地域和人口特点,在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采取“一站一居”或“一站多居”方式,建立了28个“公共服务站”,设立统一规范的服务窗口,作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向居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和平台。并通过统一的笔试和综合考核,建立了一只具备较高素质的300余人的社区公共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为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推进“民生类”审批服务事项进社区。我区对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类”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公共服务站应承担的审批和服务事项。目前,公共服务站共承担了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再生育审批、《一孩生育服务证》办理等14个部门的6大类,49项“民生类”审批服务事项。
三是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对审批权限在区一级的“民生类”审批和服务事项,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充分授权给“公共服务站”办理,并在全区范围内启用了街道办事处“审批专用章”。对暂不能委托授权的审批服务事项(或审批权在省、市),将原来的“社区→街道办事处→区级职能部门”三级工作流程优化缩减为“公共服务站→区级职能部门”二级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了办理时间。另外,公共服务站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严格落实“上门服务”、“全程代办”,“主动服务”等工作要求,变群众跑路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政务服务。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六
一、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认真贯彻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工作总体部署,在放权上抓落实,在服务上抓创新,在作风上抓整顿,在宣传上抓典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xx年,中心入驻部门及服务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502584件,办结通过487610件,其中即办件112635件,高新区、天府新区以及19个区(市)县政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6434126件,办结通过15519613件,公众评价满意率99.99%,现场办结率和按时办结率均为100%,无超时办结现象,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均为100%目标。
(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落实简政放权。
1.清理规范基层办事指南,汇编行政审批相关文件。印发《关于清理规范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区(市)县在本行政区域内先行清理,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事项的数量、名称、办事指南“三统一”。邀请有关专家对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和汇总,编印《行政审批法律法规制度汇编》,共收纳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省、市各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53个。
2.推进涉审服务事项和行权事项入驻。一是完成对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等6家与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相关的涉审服务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状况等情况的统计调查,为下一步制定入驻方案做好准备。二是对市本级199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取消该类型的全部事项,并将此类事项调整后的其他行权事项纳入成都市政务审批服务平台进行办理。
3.做好审批事项取消、调整、承接、下放的衔接落实工作。截止12月31日,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共梳理调整市本级各部门单位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12项。其中,新增33个事项,取消42个事项,下放19个事项,冻结10个事项,合并调整4个事项,部分调整4个事项。
4.推进公共服务事项入驻中心。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成都市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成办函[20xx]76号)相关工作部署,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事项进驻中心大厅办理。
(二)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1.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制定推进网上审批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事项的网上审批。召开中心各部门窗口网上审批操作培训会和部门窗口推进网上审批专题会,狠抓落实。20xx年,市本级42个部门单位的927个审批服务事项中,40个部门单位的740个事项纳入网上审批统计,已有40个部门单位的541个事项开通网上审批,开通率73.11%。
2.推进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一是优化审批系统。总结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及资源共享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优化流程,完成系统最终验收。二是开展联合勘验。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合勘验实施方案》,由中心协调组织各审批部门统一进行现场勘验。
3.探索政务服务“一窗式”模式。20xx年,中心先后在餐饮网吧、市场准入、外籍人士来蓉等领域试点推进“一窗式”服务。一是在青羊区试点开展餐饮网吧“一窗式”服务,实行综合窗口“统一接件、内部流转、全程代办”的多部门并联审批模式。二是拟定企业市场准入“一窗式”全流程图,将前置及后置事项、税务发票等纳入办理流程。三是成立外籍人士来蓉“一窗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梳理办理流程。
(三)完善政务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
1.开展“局长进大厅”工作。先后下发《关于印发〈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局长进大厅”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活动主体,规范活动流程,完善考核机制,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局长进大厅”工作扎实开展。
2.设立“新型人才服务中心”,筹备“家在成都服务中心”。一是对与专家人才工作生活相关的67个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制作办事指南。二是明确专人担任主办员、协办员,为专家人才提供全程代办、协调督办等服务。三是以“成都服务”app为依托,打造成都人才服务平台。四是梳理与外国人来华工作、生活相关的服务事项,汇编成中英文对照的《外籍人士在蓉办事指南》,并开发“家在成都”互联网站、手机app。
3.打造政务新媒体服务统一平台。一是开发“成都服务”手机app并正式上线,整合多个部门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二是开发“新媒体运用政务服务信息接入管理平台”,实现多个新媒体平台的诉求信息统一处理、网上办理。三是结合“局长进大厅”活动,邀请相关单位开展微访谈活动。
(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审批行为。
1.完善电子监察制度。一是加强对各级政务大厅的视频监控和审批过程监督,专人负责通过视频监控对窗口人员的行为进行不间断巡查。二是加强检查报告问责力度,对发现到的问题进行问责和整改。三是将政务新媒体平台诉求办理情况纳入电子监察。
2.建立督查报告处理反馈机制。中心聘请政务服务监督员14名,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形成督查报告。中心设专人负责协调监督员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督办整改。20xx年,政务服务监督员对全市政务服务情况走访了164人次,共形成察访政务服务情况报告30篇,提出意见建议109条。同时,根据市政府政务中心安排,对8个市级部门的办事指南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
3.围绕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作风建设。一是进一步建设党员干部队伍。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组织开展各类学习102次,先后四次组织全市政务系统289名党员干部赴延安、井冈山、韶山开展党性教育学习培训;印制并发放汇编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主要精神的“口袋书”2万余份;开展政务系统“美丽成都 党员示范行动”。二是狠抓党风廉政,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格局。中心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约谈及交心谈心,分别签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承诺书》、“一岗双责”责任书,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开展走基层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困难。
(五)深化宣传,扩大全市政务服务对外影响。
一是充分利用《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省级媒体,加强了亮点工作的宣传。二是充分利用《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等市级媒体阵地,加强了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的典型宣传。三是充分利用《政务服务简报》、《成都政务之声》、政务中心网站等系统内宣传阵地,加强了政务服务的全方位宣传。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争取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尽快转型升级,实现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一是落实简政放权措施。严格对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做好下放事项的承接办理,取消、调整事项的及时清理。二是加快公共服务事项和涉审服务事项入驻。三是全面清理市级各部门相关的省市县联审事项和许可限额事项。
(二)继续推进“市民中心”建设。
立足于我市“一城双核、双核共兴”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把政务服务软硬环境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切实抓好推进。在需求调研基础上,深化新“市民中心”建设前期准备,进一步推进功能整合,深化“一站式”建设,丰富“一窗式”设计,做好入驻事项特别是服务事项的增量工作。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
一是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并进行“成都服务”app、微站的二次开发,优化线上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建设城市服务接入管理平台,继续推进“家在成都”项目进展。三是开发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运行平台,建设集服务、管理、监察、决策于一体的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四是与重点项目服务室等机构合作,实现诉求共享与多渠道受理,完善“新媒体运用政务服务信息接入管理平台”功能,开通“成都服务”直播平台。
(四)加强对简阳市政务中心的指导工作。
一是完成成都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在简阳市政务中心的部署工作。二是指导简阳市政务中心开通“简阳服务”新媒体账号。三是指导简阳市选择2—3个乡镇便民中心开展标准化建设,并作为示范在简阳市逐步推广。同时,指导简阳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二号章。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七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一流服务中心、打造一流服务窗口”为目标,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审批效能。从扩大规模、完善设施、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满足需求入手,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改造和高层次提升,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的作用更加明显,优化发展环境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办结各类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312915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收到锦旗108余面,表扬信35封,中心建设的相关经验多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扬。下面,将中心领导班子一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二)围绕服务热线,创新服务品牌。为切实方便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加强企业家服务热线暨“1890”社会服务网络建设,建成了集咨询、求助、投诉、建议为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了24小时电话与网络双轨运行服务机制,平均每天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种事项260余件,最多时达830件,回访满意率99%以上,以“拨就灵、一拨就灵(谐音)”享誉港城,目前已成为企业的“救急线”、群众的“贴心线”、中外游客的“百事通”。
第一,做好企业的“救急线”,建立了由24小时问题受理电话、企业问题交办卡、工业运行联席会三部分组成的企业问题快速应对机制。去年,热线协调解决了乐岛公园暑期临时停电设备无法运行、哈电置业公司管网配套、欧登多机械公司退税、水产养殖公司排水管堵塞、工商年检搭车收费加重企业负担等问题400多件,为企业解答政策性咨询5000多件。召开北部工业区、山海关临港工业区企业、房地产企业沙龙座谈会3次,到工业园区现场办公4次,协调解决北部工业区香海粮油等多家企业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第二,当好群众的“贴心线”,建立了与水电气暖、城管、环保、物价、工商等部门的联动机制。针对群众的求助事项,热线除通过联办单形式向参加行评的93个单位交办外,还通过1700多家涉及群众生活的餐饮、婚庆、家政、布艺等加盟企业为群众提供服务,全年热线为群众投诉事项发放联办单1097件,推荐服务企业2300余次,解答各类咨询6万余件。第三,成为中外游客的“百事通”,热线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创办每周一期、每期2万份的《便民周刊》,宣传热线形象、功能,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储备信息资源、提供帮助。此外,热线利用广告牌、公示牌、信息亭等多种形式扩大热线影响,全年共为游客提供车次、路线、景区、购物、住宿等信息1.2万条,办理中外游客餐饮投诉、交通投诉、汽车救援等服务320多次。
(三)围绕服务延伸,促群众满意。根据县乡中心建设实际情况,以规范县区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县乡(分)中心建设,延伸服务链条。目前,已建成了8个县区级中心、77个乡(镇)级中心,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县乡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决定》,《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强化了业务对接与培训,基本完成了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1+6”的建设模式(市中心加六个分中心),稳步推进六个分中心的建设,房产分中心运行顺利,劳动保障分中心已挂牌成立,正在逐步推进出入境、车管、商检和海关分中心建设。
(四)围绕窗口管理,创新监察手段。为切实解决行政审批中的违规违纪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我市借鉴福州、泉州等地先进经验,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以解决三类问题为重点强力打造电子监察平台。第一,以预设行政法律文书为重点,升级中心业务管理系统,解决行政许可法律文书不规范、程序不合法、厅外办理、体外循环等问题,规范窗口行政许可行为。第二,以中心迁址改造为契机,投资近200万元,在厅内安装了168个监控摄像头,升级音频、视频监控系统,解决办件不录入、收件无回执、不一次告知,企业和群众投诉后调查取证难等问题,升级
业务监督管理水平。第三,以首办一门受理集中录入为手段,完善项目并联审批。
机制,解决信息不共享、整体提速难等问题,加快项目开工审批速度。实现了对行政审批事项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等各个环节的双重监控,发挥了实时监控、即时录入、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功能,杜绝了监察盲点,使行政许可项目审批全过程“看得见、管得住”。全年共纠正空岗、着装不整、办事效率低等违规行为106人次,查处首问责任人16名。
(五)围绕服务质量,实施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形象、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按绩效考核结果分档次奖励
窗口工作人员,提高窗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为群众服务的热情,营造各窗口及工作人员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量化责任、又增强窗口间、工作人员间凝聚力的氛围。此外,我们坚持和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更加注重鼓励窗口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鼓励窗口深入分析本部门业务重点和敏感问题;更加注重加大对个别窗口“两头办理”、“体外循环”和违规收费等行为的处置力度;更加注重社会评价,加大社会评价分值比例,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围绕服务形象,实施责任管理。为保证制度落实,我们积极探索问责追究办法,制发了《窗口人员问责办法》,针对窗口服务人员可能出现的33种不良行政行为,制定了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离岗培训、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辞退8种问责方式,使对干部不良作风的处理有了明确依据。另外,我们又尝试探索了更为有效的过错责任管理模式。第一,公开曝光。每月制发一期《督察通报》,曝光违规违纪问题。第二,末位淘汰。绩效考核成绩连续两次在第四档的工作人员退回原单位。第三,推行“一票否决”。对违反河北省纪委等四部门《关于狠刹不良风气的规定》的“十个严禁”和我中心“六条禁令”的行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第四,行政告诫。对违规违纪问题,视情节制发《行政告诫通知书》,通知本人和单位。
(七)围绕关键环节,实现工作创新。在建设项目审批中,根据秦政20xx61号文件规定,我们取消了区级初审,市、区部门共同参加联合审查,减少了审批层次,形成了“扁平式”审批。将与市直部门进厅的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密切相关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大厅,打造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流水线(目前已引进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建工险、车牌代办、报社、公证处、热费咨询、刻章、商务中心、驾驶员体检、照相等机构)。在《河北省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示意图》框架内不断创新,提高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能。土地出让前,集中踏勘提前介入,解决由于规划部门掌握现场情况不够造成的规划设计条件难以落实问题。土地出让后,联合指导一次告知,解决由于项目单位了解审批流程不够造成的申报材料无法同步受理问题;设计联审时,设计单位参与交流,解决由于对技术规范理解不同造成的联审补正意见难以一次落实到位问题。对需要两个以上部门通过现场验收进行前置审批的企业,由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相关窗口进行联合指导和联合验收。在装修前的联合指导中,相关窗口详细讲解验收标准,提醒企业在装修改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了由于装修改造不符合标准造成的浪费;在装修后的联合验收中,相关窗口现场出具书面验收意见,联合验收结束后立即对合格的企业发放批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八)围绕综治目标,营造安全环境。在市综治委的指导下,建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曹海波同志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机制,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调整充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增加公安局窗口首席、中心派出所所长、消防窗口工作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处理厅内发生的治安事件,解决厅内的矛盾和纠纷。根据中心窗口多是执法岗位、日常业务繁忙的特点,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法律、政策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执法能力。督察处、业务处侧重工作人员检查,中心派出所和物业保安侧重厅内流动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设立投诉监督台、投诉电话,同时开展网上投诉,化解各类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群众和职工停车困难、不安全等实际问题,扩建了自行车棚,增加了监控系统,划定了自行车、机动车停放区域并安排物业人员指导停车,基本解决了车辆停放安全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20xx年,中心无社会治安案件,无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无交通事故,无失火、失盗、失泄密案件发生。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子成员通过中心组学习、参加市委组织部学习讲座、参加党校学习以及自学等多种方式,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xx大、新党章以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加强了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政治思想素质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班子工作思路清晰,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都能够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工作激情,对分管工作都认真负责,没有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都能够做到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从未因局部利益影响全市工作大局的问题出现。能够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都能够认真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沟通、调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在干部任用、重大项目开支、工作部署等重大问题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无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综合素质。根据市“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以党支部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在周三、五下午4:30后组织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工作人员熟知办事程序、规章制度、时限要求;以楼层为单位集中收看了牛玉儒、孔繁森等榜样的宣传教育片,使工作人员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以流水作业线为单位,根据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验收以及程序衔接的需要,组织部分窗口首席代表集中讲解本窗口的许可和服务事项,使同一流水线的工作人员相互掌握流程衔接的必要条件,促进流水作业线工作效率的提高;制发了《关于集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各支部配发了《礼乐人生》、《公务员礼仪手册》等学习教材,坚持每月评选10个窗口为文明服务示范岗和10名同志为文明服务之星,并在一楼光荣榜集中展示。
(三)加强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促进行政审批效能的提高,中心努力探索具有我市特点的服务窗口运行管理模式,在规范、巩固、提高上下工夫。一是公开承诺,促质量提高。中心自筹资金6万元,在厅内安装了40块承诺公示牌,对410项常办事项的内容、时限、收费进行了集中公开,让群众关心的事情一目了然。同时,我们还利用中心网站、《便民周刊》对进厅所有事项的内容、依据、标准、程序、时限、收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为了跟踪和评定践诺情况,我们组织开展了一事一评议活动,引导办事群众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并邀请1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评议活动。通过公开承诺、认真践诺、民主评诺促进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二是优化流程,促效率提升。中心明确提出“简单事项即办、一般事项当天办、复杂事项限时三天办结”,要求各窗口及派驻单位对所属事项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缩短时限。同时,集中精力开展了建设项目流程再造工作,重新制订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流程》、《工业、旅游项目审批流程》和《政府投资的社会公益项目审批流程》,完善了建设项目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机制。三是完善制度,促规范管理。我们相继修订完善了《超时默许制度》、《缺席默认制度》、《首问(办)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岗位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一站式服务制度》、《ab岗工作制度》、《办事公开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修订了《进驻单位民主评议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了制度管理的“三条线”:即以《进驻单位民主评议考核办法》、《进驻单位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形成的规范进驻单位事项入驻、授权与否的“预警线”;以《公务员、事业单位进驻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形象、服务效能的“警戒线”;以审批运行制度和行为规范制度形成的行政审批行为的“防火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服务水平、服务手段等方面,离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服务对象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团结奋斗,以一流的姿态,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业绩,打造务实、创新、高效、廉洁政务服务中心,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让投资者满意,不辜负上级领导和群众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八
xx年,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政务中心的指导下,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为“四区”建设服好务。现将区政务服务中心20xx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全面完成“两集中、两到位”工作
一是完成部门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全区21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设立行政审批科,由行政审批科代表本部门集中办理法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完成部门审批权向一个内设科室集中。其中行政审批科单设的部门3个,挂靠其它科室的部门18个。二是完成行政审批科成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锦江区根据各部门设立行政审批科的情况,3个单设行政审批科的和4个审批业务量较大的,审批科成建制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8个后台办公室,后台办公人员23人;增挂牌子的也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和专业骨干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各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科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政务服务中心共有25个职能部门进驻,设立了43个服务窗口。三是完成各职能部门将行政审批权向办事窗口授权到位。全区504项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有494项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办理,集中率达98%。各部门在办事窗口设立首席代表,将行政审批权限充分授权给窗口首席代表,并于今年年初签订书面授权书,全面实现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四是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杜绝办事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今年1-10月,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及政务服务事项316994件,其中现场办结298702件,现场办结率为94.23%。
二、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
锦江区以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一是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2550㎡,大厅宽敞、明亮、整洁,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办公电脑等办公物品整齐统一,摆放有序;服务大厅窗口分布、楼层分布等指示牌清晰准确,配套服务设施设置合理,齐备,中心积极营造规范、舒适的办公环境,使群众到中心办事一目了然,方便办事。二是调整窗口布局。结合推进并联审批要求,将企业登记类的办事项目所涉部门分区域相对集中,便于服务对象咨询和审批内部流转,促进服务效率提高。三是中心严格规范各窗口的收费,统一由入驻中心的银行收取,向社会公布服务事项的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等不规范行为,避免发生窗口乱收费的现象。
三、深化并联审批,减免新办企业注册登记费
锦江区深化并联审批,按照“统一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集中回复”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办企业注册并联审批,并于今年3月20日起,免收新办企业注册登记相关费用,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费、营业执照副本工本费、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组织机构代码证工本费。受理新办企业注册申请后,区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窗口督促工商、税务、质监实施并联审批,于2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证照,核定相关费用。申请企业取件时,并联审批窗口将“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一并发放给企业,企业无需交纳注册登记相关费用。截至10月底,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注册新办企业873户,共计减免企业注册登记费73万余元。
四、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
为切实加强我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比选)活动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比选)行为,锦江区下发了《贯彻<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有形建筑市场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锦监发〔20xx〕35号),要求自20xx年1月1日起,我区所有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或比选活动,必须进入成都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进行。
五、严格使用统一的行政审批业务办理和电子监察系统
按照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要求,锦江区推行使用省、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业务办理和电子监察系统。一是按照统一确定的原则、分类、标准和名称,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事项清理。二是对清理保留的504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积极做好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规范工作,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基础数据,包括: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审批条件、数量、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申请材料等22个要素,完成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办理环节的规范和优化工作,并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省、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和标准统一。三是严格使用省、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业务办理系统,做到超前防范、动态监管和硬性约束相结合,促进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按法定程序办事,有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自市级行政审批业务办理系统运行至今,无一件因窗口办理超时而产生的超时件。
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本着切实方便群众,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建立了政务服务网站,为办事群众提供网上在线咨询、相关表格下载,即时将当天各窗口接办件数量和各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在网上进行滚动公示,做到办事事项、办事流程、事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一目了然。
六、加强窗口队伍建设
一是为确保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政务服务形象,对进入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严格把关,锦江区建立“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选派职能部门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到“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二是积极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宣传教育,诸如:审批应用系统使用培训、普通话培训、服务礼仪培训等,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政务服务理念,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以提升政务服务窗口整体服务质量。三是实施月度优质服务窗口和年度优秀窗口的评选,树立典型,充分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中心设立了监察投诉台、投诉举报箱等投诉设施,公开行政效能及投资软环境投诉电话,畅通政务服务投诉渠道,在服务第一线直接听取办事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纠纷、解决矛盾。今年,没有发生一起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明察暗访而引起的通报。
七、创新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
锦江区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代办点规范化建设工作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相结合,构建覆盖全区、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网络。按照社区服务“网格化”的原则,结合街道、社区的地域和人口特点,在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采取“一站一居”或“一站多居”方式,建立了28个“公共服务站”,设立统一规范的服务窗口,作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向居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和平台。并通过统一的笔试和综合考核,建立了一只具备较高素质的300余人的社区公共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为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推进“民生类”审批服务事项进社区。我区对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类”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公共服务站应承担的审批和服务事项。目前,公共服务站共承担了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再生育审批、《一孩生育服务证》办理等14个部门的6大类,49项“民生类”审批服务事项。
三是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对审批权限在区一级的“民生类”审批和服务事项,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充分授权给“公共服务站”办理,并在全区范围内启用了街道办事处“审批专用章”。对暂不能委托授权的审批服务事项(或审批权在省、市),将原来的“社区→街道办事处→区级职能部门”三级工作流程优化缩减为“公共服务站→区级职能部门”二级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了办理时间。另外,公共服务站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严格落实“上门服务”、“全程代办”,“主动服务”等工作要求,变群众跑路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政务服务。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九
20xx年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带领和安排下,黄石市政务服务中心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建设和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20xx年中心职能目标共有5项,均超额完成任务。
1.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到80%以上,按期办结率达到100%(重点目标)。实际完成:承诺件194551件,承诺件提前办结179482 件,按期办结率为 100% ,提前办结率为92.3% ,完成目标值 115%。
2.办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8.5%以上。实际完成:中心全年共收件276128件,办结276034件,其中即办件81483件,承诺件194551件 ,群众满意率99.97%,占目标值的101.5% ,超额完成1.5% 。
3.为市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联审协调、代办服务,重点落实不少于12 家工业项目的联审协调代办服务。实际完成:
4.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论探索调研课题3 个。完成《关于我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调研课题1个,并于11月9日上报市政府研究室。完成《浅析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及改进措施》调研课题1个,在市委党校20xx年秋季学期主体班调研报告选中刊发。完成《立足五勤 遵规守纪》调研报告1个,分别在《黄石日报》理论版和《黄石改革与发展》党的建设栏目刊发。
5.加强现场监管,确保自查自纠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违反纪律规范行为件数高于暗访及媒体曝光件数的20%。实际完成:自查自纠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违反纪律规范行为54件,暗访及媒体曝光件数为4件,自查自纠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违反纪律规范行为的件数是暗访及媒体曝光件数的13.5倍。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模式,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集中项目、精简流程,将行政审批改革向纵深推进。对照全省地市州级行政审批项目清单,对全市进驻政务服务窗口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地毯式”清理,共涉及42个部门,其中垂管部门5个,直管单位37个。制作“承诺件流程图”、“即办件流程图”2个样本,合计有66项规范了项目编号和名称,共有11项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承诺件进一步缩短时限累计54个工作日。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改革,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地税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一码”,统一使用18位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彻底免去了多部门并联审批。大力推行窗口部门领导接待日制度,窗口部门审批领导到中心窗口现场办公、现场签批,做到“审批办件不出中心”。从九月份开始,每月开展一次“窗口单位领导接待日”活动,接待日之前在媒体公告,告之服务对象,先后接待咨询和办事群众20xx多人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800多件,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公开各环节审批行为、办件人(科室)和联系电话,方便行政相对人咨询事项,查询办件进展,确保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积极推行政务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进入中心的所有政务审批项目(事项)及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对审批过程、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服务收费等全方位的自动监管,有效规范了审批行为。开展了“荒唐证明大反思、着力破解办证难”活动,着力解决了一些职能部门审批权明放暗不放、前台“作秀”、信息共享不到位,以及窗口工作人员纪律松弛、作风拖沓等问题,通过开展大反思活动,破解了多年来行政部门未解决的办证难问题45个,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二)创新实施联审联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项目联审联办工作机制,根据重大项目联审协调会工作实际,制定了联审协调会固化模式机制、联审协调代办五步受理法,全面落实了联审协调会会后跟进规范化、会议召开程序化、会前准备标准化等工作。进一步更新完善了《黄石市工业项目联合审批流程示意图》,收集、整理四阶段审批事项的资料清单,充实完善了四阶段样表和《项目联合审批代办服务工作台账》、《黄石市新开工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基本程序及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对工业项目建设联合审批流程进行了再梳理、再完善,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重点项目施工许可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的意见》,对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缩短项目建设审批时限。对涉及工业、重点投资项目的17家窗口审批事项进行深度清理,共梳理登记284项审批事项(含小项);对涉及联审的中介服务机构原有资料进行了摸排更新,新增44家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形成了中介服务机构调研报告。通过审批流程清理,工业建设项目联审涉及的中心16家审批部门、38个审批事项、18个中介服务事项,承诺办理时限由串联审批模式下的701个工作日压缩到41—57个工作日。进一步修订完善《黄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协同审批系统文件》,协调、跟进联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网络联审办事大厅建设。在全市“双千”活动中,针对我市企业的现状,开展了“盘存量、激增量、破解办证难”活动,切实解决了因房产证未办理而导致资产闲置、融资困难等一大批企业和市民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此次活动开展受到了市长的充分肯定。全年先后协调代办日丰、万达、盐田港等重大项目27个,组织召开项目联审协调会22次,现场踏勘26次,办理企业优惠证28个,督办落实优惠减免费用14.76万元。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
20xx年,县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扎实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服务宗旨,秉承“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理念,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批效率,搭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有利推进“两化互动”和“三个富顺”建设。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主要工作
(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 抓清理,编制项目清单
一是完成行政权力清单目录编制。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州)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和〈县(市、区)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的通知》(川府发〔20xx〕80号)要求,我县以省政府编制的《县(市、区)行政许可项目目录》为基础,结合富顺县政府机构设置情况,编制确定了《富顺县县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我县县级行政许可项目,共有182项,3月11日,由县人民政府向社会进行公布。9月28日,我县以省政府编制的《县(市、区)行政权力指导清单》为基础,结合富顺县政府机构设置情况,形成了县级行政权力清单,由县人民政府法制办进行公布,包括富顺县行政处罚事项5490项;行政征收事项59项;行政强制事项235项;行政确认事项69项;行政裁决事项5项;行政给付事项31项;行政检查事项224项;行政奖励事项49项;其它行政权力事项427项。20xx年,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36项,对小微企业免征20项,对非盈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免征7项;承接行政审批事项8项、下放28项、保留182项、取消22项。
二是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县政务中心与县编办协调配合,已完成县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建议取消参保人员逐级转院审批等9项县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将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审批等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
三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和前置中介服务事项。按《富顺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做好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事项及其前置条件(含前置中介服务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富政发[20xx]19号)要求,与县中介办一起,采取与部门面对面的方式,对各部门目前正在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前置条件(含前置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前置条件一律取消。经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前置条件38项,初步核定县级部门保留行政审批项目前置条件191项(其中,前置中介服务事项98项)。经请示市政务服务中心,待上级明确统一部署后,编制目录向社会公布。
四是全面实行目录管理。严格落实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作出的实行“五个一律”要求,今后,对依法清理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政府内部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事项,将编制并公布项目清单,实行常态化管理。
2.抓承接,确保项目落实
一是及时对下放项目进行梳理,整理出我县承接的项目清单;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等载体宣传承接项目的信息,引导公众到县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承接事项;三是督促各部门与上级放权部门联系,掌握审批项目信息,再造审批流程,确保项目及时、规范办理;四是要求各审批部门将承接项目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和办理,指导各部门窗口将承接项目受理条件、应交材料、审批流程等信息录入全省统一的行政审批通用软件,使承接项目的受理办理情况全部纳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接受省、市、县监督。
3.抓服务,规范项目运行
一是“两集中、两到位”取得新进展。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政务服务质量,10月,代县政府起草,以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富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进驻富顺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和行政许可项目有关管理事项的通知》(富府办函[20xx]33号),要求各部门所有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到行政审批股(室),行政审批股(室)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以及面向企业、个人的公共服务事项,除保密和场地限制外,均按要求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开规范办理。部门与窗口首席代表签订《富顺县行政审批授权书》,充分授权窗口首席代表,使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一般性审批事项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理,使现场办结率提高,“体外循环”现象得到明显改观。目前,共有35个单位和部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20xx年,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230303件,平均办结时间0.5个工作日,办理提速97.83%,提前办结率100%,按时办结率100%,现场办结率100%。
二是实现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审批。为全面做好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审批工作,努力营造规范、高效、廉洁的投资氛围,促进项目审批工作提速增效,加快改善我县投资环境,按照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三级纵向联动审批工作要求,政务中心牵头对民政、住建、工商、交通、林业、文广新等12个县级部门所涉及的34个联动审批大项和19个小项及时完成了基础信息录入工作。7月,完成省县和省市县联审事项的配置工作,连通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审批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窗口前移、工作重心下沉,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审批。
三是力推“三证合一”制度改革。9月,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积极配合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地税局、县国税局和县公安局等部门强力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截止目前,我县已办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1100个。
四是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深入实施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承担的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50%以上。认真落实审批时限预警制,督促各部门窗口及时办理预警事项。为重大项目、特殊事项建立“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将审批服务事项的申请条件、应交材料、办事流程、审批时限及收费情况等统一标准印制成办事指南,放在窗口供办事群众取阅,并将审批流程图、申请表册、示范文本在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布,提供电子文档下载服务。20xx年,已为41个投资项目办理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的减免手续,并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积极配合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30个项目代办相关手续。其中,11个项目全程代办完了所有手续。
五是创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充分运用好网上政务服务大厅这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继续全面推行网上申报、预审,努力实现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能通过电子政务大厅咨询、申报、预审、查询,简单事项在网上直接办理。截至目前,今年3月底开始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网上年检,已年检了400件;国、地税共有1554户纳税人在网上进行了申报。
六是进一步规范镇乡便民服务。5月,与县委组织部、共青团富顺县委两个单位联合起草了《富顺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升级达标建设实施方案》。7月,由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为有升级达标任务的镇乡、村(社区)统一制作标识、标牌,8月,组织全县26个镇乡便民服务中心的分管领导和常务副主任在富世镇召开镇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升级达标建设现场会。同时,联合效能监察室适时督查相关镇乡、村(社区)升级达标建设进展情况。20xx年,基本完成17个试点镇乡便民服务中心,79个村(社)便民服务室的升级达标建设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的12个镇乡便民服务中心,2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市的验收。出台了《富顺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办理(代办),并自觉接受省、市、县对镇乡便民服务中心的适时视频监控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拓展服务方式,继续开展逢场天送便民服务下乡、送政务服务到困难群众身边、集中办公服务等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截至目前,乡镇便民服务事项累计咨询3574件,办结114817件,特色服务39182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村(社区)便民服务咨询事项101479件,受理102205件,办结102205件。
(二)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1.完善监督机制,抓好政务服务大厅的日常管理
一是细化完善《政务服务大厅相关管理制度补充规定》,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补充规定对中心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出勤、请销假、上班纪律、着装等方面做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对违规情形较多、整体表现差的单位或个人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并提醒警示。强化视频监控、电子监察网络的作用,加大行政效能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提高监督实效。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严肃处理,截至目前,已处理各种违纪违规32人次,并对2个镇乡便民服务中心和2个入驻窗口进行全县通报,确保政务服务大厅常态运行。
二是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树立政务人形象。为激励先进提升服务水平,政务服务中心在今年2月,评选出20xx年度政务服务示范窗口6个、优秀小组2个、优秀小组长1名。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踏实的工作受到群众好评,20xx年,收到办事群众感谢信18封、匾1块、锦旗1面。
2.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提升网络信息管理水平
一是更换硬件设施,改善办公条件。今年,政务大厅窗口及中心办公区更换了陈旧电脑55台,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为给办事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办事环境,中心更换了电梯;添置完善更新了消防设施,确保办公大楼安全。
二是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成立行权股,落实专人对行政审批软件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内的所有行政职权事项运行进行实时监督、预警纠错、督查督办、统计分析和考核评估;开通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值守,及时回复网上咨询,处理群众投诉和意见建议。今年5月以来,回复处理群众投诉和意见建议11人次,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在线咨询32人次。每月及时通报行政权力部门办件情况,对办件量为零的行权部门加强了督查指导。7月以来,对于行政权力运行数量偏少的情况,政务中心书面向县监察局和县政府办进行了汇报;对12个镇乡的17个故障摄像头以及政务大厅的个别故障摄像头进行了维护。
(三)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
1.抓好制度和交易平台建设,规范交易行为
上墙张贴招投标项目工作流程、招投标工作人员“十不准”等制度。二是严格履行项目报批备案制度,每个交易项目经过发改、监察、建设、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三是所有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信息、中标公告一律公开发布,提高了投标参与度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的评判和监督。四是交易场所面积扩大到近1000㎡,设有大小开标厅2个、评标室2个、等候区1个和监控室1个。配备电子显示屏、投影仪、音频视频监控器、电子监控系统和电子屏蔽系统等设备,并及时升级更新,确保了交易平台有序高效运转。五是充分利用网上政务大厅等载体及时宣传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动态,每月编发一期《月报》,全面、准确、及时的向外公布全县的公共交易资源项目情况,全方位的反映全县公共资源项目招标情况。
20xx年,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56宗。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类招投标预算总金额63747.54万元,实际成交金额50247.37万元,节约13500.18万元,节约率21.18%。各类产权出让总金额52813.95万元,其中项目流拍金额为31930万元,实际成交金额20883.95万元,增值213.25万元;增长率1.02%。
2.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高效完成政府采购任务
县政府采购中心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全方位拓展政府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在组织实施采购项目中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确保采购依法合规进行。一是同业主单位签订委托协议和告知函,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依法审核资格、技术、商务条件,防止采购人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杜绝采购人和供应商的事前腐败;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财政和采购单位监督下,严格按照评审专家组成比例和抽取程序,在省市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四是采购程序严格按照四川省政府采购的文件范本及模式进行,防范围标串标;五是注重验收工作,强化结果导向,必要时邀请县质监部门、专家等组成验收小组验收,防范供应商供货不符合采购要求,预防事后腐败;六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采购人员十不准等规章制度。七是细化措施,责任到人。按照采购类别把项目落实到专人负责,科学制定出每个项目挂网公示和组织实施采购的时间安排顺序表,特事特办快速编制采购文件,按政府信息公开审核程序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发布公告。八是快速、高效地推进我县政府投资工程等各类项目采购。20xx年,政府采购中心共计采购项目203宗,采购预算金额15986.09万元,实际成交金额12417.28万元,节约资金3569.9万元,资金节约率22.33%。其中,20xx年,采购服务项目共计48宗,采购预算金额1878.86万元,实际成交金额1469.6万元,节约资金309.26万元,资金节约率18.39%
3.惠民帮扶稳步推进,应急救助持续进行
惠民帮扶中心组织惠民帮扶相关单位开展了惠民帮扶进社区、镇乡活动,宣传了惠民帮扶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发放了1000余份宣传单,精准帮扶40人,落实帮扶资金2.5万元;应急救难救助困难群众35人,救助资金6万余元。全县各帮扶中心、站共接待群众83.1万人次,帮扶人数达79.3万人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1.05亿元。
4.加强中介清理,规范中介行为
一是清理规范涉批中介服务机构。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提供评估估价、工程监理、房屋拆迁、代办产权、交易、勘察、设计、测绘、检验、检测、公证、会计等中介机构纳入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征询平台,定期向社会公示。二是健全完善中介监管机制。为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中介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及时完善了中介服务市场监管和全流程管理机制。20xx年,中介服务办理32862件,实现收入3935.91万元,办结率100%。
(四)大力营造廉洁政务氛围,增强服务合力
1.抓党建提效能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两个责任”贯彻落实,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和每月末中心党支部学习,组织了支部生活会12次,不断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更新充实党建力量。召开了支部换届选举,发展了1名新党员,充实了中心党员队伍力量。
2.抓好帮扶工作
截至目前,中心领导带队先后到对口帮扶的和西湖社区和彭庙镇柏林村开展了2次“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4次三联三服务活动和3次“送温暖”活动,先后为26户困难党员(群众)、5名刑满释放人员送去慰问金共计9800元。利用六一儿童节,慰问彭庙镇九年制学校、白桂九年制学校、柏林村小的计生女孩和结对帮扶学生,送去慰问金共计4800元。为彭庙镇柏林村计生“三结合”户技术培训2次,送去帮扶资金6100元。10月,通过对彭庙镇新房村走访、调研,制定了五年帮扶规划和精准扶贫实施方案。11月,精准扶贫10户困难群众,送去5000元现金和20xx元的棉被。
3.其他工作。积极开展政务大楼搬迁前期调研、论证、选址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一是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的清理从上到下的清理标准不统一,缺乏相对专业的工作经验和上级的指导。二是行政审批行为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尽管县上一直以来是按照省市要求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加之部门职能整合不到位以及涉及利益调整等因素,减缓了行政审批改革进程。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未能开展。
(二)行权监管效果不理想。由于中心职能所限,无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导致全县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情况仍然不理想,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持续加大督查力度。
(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升级达标建设进展不一。因场地受限,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升级达标建设工作进度迟缓。
(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不够完善。招标人的主体意识、投标人的诚信意识、招标代理机构的职业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资质挂靠、围标串标、肢解、转包等问题时有发生;监管职责不清,管办不分。
(五)政府采购市场调研少,信息把握不够全面,电子化采购进程缓慢。中心电子化采购仅停留在发布采购信息和公告上,还未开展网上报名和网上招标,电子化采购水平较低。
(六)惠民帮扶阵地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资源筹措、帮扶方式、帮扶格局比较局限。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做好政务中心大楼搬迁准备工作。
(二)继续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进一步抓好流程再造,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审批行为。
(三)积极开展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优化投资软环境。
(四)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网上服务。
(五)加大对行政审批软件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内的所有行政职权事项运行的实时监督、预警纠错、督查督办力度。
(六)继续加强督导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的规范化运行。
(七)继续加大对社会中介服务行为的监管力度。
(八)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推行管理新机制、拓展交易业务、规范进场项目、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整体合力,稳步推进电子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平台建设工作。
(九)继续督促乡镇加强所属惠民帮扶阵地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
(十)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竭力完成帮扶户的脱贫任务。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一
一、工作情况
20xx年,市政府政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认真贯彻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市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工作总体部署,在放权上抓落实,在服务上抓创新,在作风上抓整顿,在宣传上抓典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xx年,中心累计受理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44.6万件,其中即办件11.33万件,承诺件33.27万件,即办事项办结率保持100%,承诺件平均提前办结率58.13%。
(一)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推进审批事项承接、取消、下放和整合,确保按要求落实到位。20xx年,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有关要求,本着“该承接的承接、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的原则,积极调整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做好事项减、转、放工作。本年度,中心指导40多个窗口部门及时对接省上,承接下放事项5项、取消82项、下放审批和服务事项46项;金牛区等11个区(市)县中心将100多项针对自然人的审批和服务事项下放到街道便民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工作中,中心主动衔接做好承接事项的办事指南,做好取消事项的对外公示,做好下放事项的督促落实,做好后续服务的监督检查,确保办理事项“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
2.统一规范入驻区(市)县中心事项,确保市域范围工作标准化。一是引导区(市)县中心从服务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系统规范,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审批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如武侯区、天府新区采取的符合iso9001标准的服务体系。二是按照深入规范全市政务服务体系三年规划工作思路,组织对区(市)县中心办理事项的合法性、准确性进行专项审查,对成华、高新等10多个区(市)县中心的8295项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优化和流程再造,解决问题76个,优化清理25个。三是统一部署推进市和区(市)县两级全程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将以形式要件审查为主、程序简单的事项纳入全程网上审批之列,进一步规范了网上办理工作。本年度,市和区(市)县中心两级共开通网上审批事项232项。20xx年,区(市)县政务中心推进标准化工作成效明显,成都高新区、彭州市、大邑县等政务中心荣获了“四川省县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四川省政务服务工作创新先进集体”、“成都市劳动模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3.规范民生领域证明材料,确保清单之外无证明。按照国务院20xx年5月6日、5月12日会议精神,积极向市政府汇报,推动在全市范围内联动清理奇葩证明,印发了《成都市清理规范民生领域证明材料工作实施方案》,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生领域证明材料集中清理,依法规范了办事要素,取消了不合法、不合理、额外要求提供的各种证明、佐证材料。本年度,共清理各类证明材料6000余项,处理相关投诉901条,对790余项统一开展了合法性审查、对290余项开展了合理性审查,集中规范审批前置条件、中介服务、证明材料,统一归并为1018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办证难、办事难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方式转变
1.助推“三证合一”,促进我市商事制度改革。20xx年,针对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需求,中心积极推动窗口部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及时出台《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开“三证合一”登记方式改革,将原由工商、质监、税务3个部门分别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1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将登记数据同步交换至四川省信息共享平台及成都市信用网。同时,进一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放宽企业注册登记条件,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一照多址”、“企业集群注册”等措施,努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在了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前列。20xx年,全市市场主体总数和注册资本总额突破“100万户”和“20xx0亿元”大关,分别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和第2位。
2.推进“一窗式”服务,促进多范围、多领域事项审批方式改革。20xx年,针对新常态下阻碍我市创新的“堵点”、影响创业的“痛点”,市和区(市)县两级中心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经验,大力推进“一窗式”模式。一是中心启动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及资源共享运行系统,专设窗口,专人管理,专项优化线上线下服务,建立起“统一接件、一表填报、信息共享、同步审批”的工作流程,实现了信息实时采集、申请材料和审批结果网上共享,将27个部门的7个办理阶段优化为5个,减少申报材料16项,缩短办理时限14个工作日,实现了审批网上留痕、全过程实时监控。二是彭州、新津、龙泉、金牛等12个区(市)县中心围绕政务中心整体、局部及至复杂事项领域,探索建立了多种“一窗式”服务模式,如武侯、双流、新津的行政审批局,彭州的“一窗一章”模式,金牛的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等,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的深入发展。三是市级分中心积极探索“一窗式”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和事项下沉,呈现出多点布局、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如市房产分中心20xx年9月1日实施“一窗式”模式后,明确由市房管局一个窗口对外,将税务受理和审核置于后台,办理时间由8天缩短为4天,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3.推进“b2g、r2g”,促进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的多向互动。20xx年,中心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形势,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多方式互动,初步形成“线下收集、线上分解、线上办理、线上督查、线上查询”的良性运行机制。部分区(市)县中心还量身定制,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b2g、r2g”新模式。一是中心以深化服务为重点,增设了b2g服务窗口,加强了市级政务服务“一窗式”app模式研究,形成了“统一规划建设、充分集成渠道、突出办事功能”的整体思路,找到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新方法、新措施,推动了新型政企、政民关系的发展,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中心从理顺服务沟道入手,进一步整合“成都服务”微博、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搭建起“三合一”服务平台,构建起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微博(微信)集群体系。本年度,“成都服务”微博、支付宝粉丝和微信听众总人数超过124万,“成都服务”共受理网民诉求42916条,区(市)县政务微博(微信)共受理诉求41770条。三是郫县、新津、双流等区(市)县中心积极探索,将“一窗式”、“一键通”融入工作园区服务、融入重点镇服务、融入美丽新村建设,为区域政务服务模式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区域公共服务网上服务模式定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市房产分中心开通的“蓉e房产”、市公安办证分中心的“成都公安微户政”等。
(三)多措并举,推进政务服务软硬环境建设
1.围绕服务场所,积极推进市民中心建设。20xx年,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双核、双核共兴”战略,立足前沿定位,主动思考,积极争取将市民中心列入全市重要民生项目,切实加强了建设前期需要调研和方案论证工作。期间,对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12个政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调研,组织42个窗口部门、6个市级分中心和7个市级相关部门,深入研究了入驻“市民中心”所需的功能、面积、条件等,完成了市民中心需求汇总、项目建议报告、规划选址建议等诸多环节工作,目前市民中心已完成选址定点。本年度,武侯、成华、金牛等区(市)县中心也大力推进硬件环境建设,纷纷建成并迁入新政务中心对外开展服务。
2.围绕重大项目,积极推进绿色通道建设。20xx年,中心针对895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重点项目服务机制,主动发现问题,分解落实问题,督促解决问题,坚持做好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和全程代办服务,先后为中铁产业园项目、四川大剧院项目、川大华西第二医院项目等136个建设项目提供了免费代办、协调协同、跟踪服务,协调代办招商引资项目111个。新都、郫县等区(市)县中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800多个区(市)县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企业服务月”、“重点镇招商引资服务”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创新服务,有力助推了中心工作。
3.围绕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作风建设。将窗口建设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局长进大厅”活动、窗口素质提升活动以及电子监察监督相结合,坚持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有效改善了工作作风。一是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制定了《市政府政务中心“庸懒散浮拖”及“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实施方案》,针对企业关注、群众关切,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态度生硬等问题,坚决克服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20xx年,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先后开展专项督查20多次,整改问题70多个。二是加强“局长进大厅”活动。将其作为走基层、改作风、解难题的重要平台,进一步细化了活动目标,量化了日常评估,提升了办理实效。本年度,市级部门主要或分管负责同志共1179人次先后到中心窗口值守,其中,“一把手”进大厅值守60余人次,接待办事群众18467人次,受理现场咨询及问题反映10311件次。三是加强窗口素质提升活动。开展了审批制度改革、依法行政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加强了服务规范和礼仪等方面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素养。四是加强电子监察和现场监督检查。建立成都市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组织政务服务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强化了电子监察系统的日常监督;组织开展常态性的工作检查,加强了过程管控,促进了行政审批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
(四)深化宣传,扩大全市政务服务对外影响
20xx年,中心高度重视全市政务服务系统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省、市媒体和内部信息渠道,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省级媒体,加强了亮点工作的宣传。全年共策划8期,重点对成都全面优化改革审批事项、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一窗式”服务模式、清理民生领域证明材料等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二是充分利用《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深夜快递》、《今晚800》)等市级媒体阵地,加强了四级政服务服务体系的典型宣传。本年度,共策划专题宣传报道47期,集中报道了167个亮点作法和措施。三是充分利用《政务服务简报》、《成都政务之声》、政务中心网站等系统内宣传阵地,加强了政务服务的全方位宣传。全年共编辑、印发《政务服务简报》48期、专刊41期,编辑、印发《成都政务之声》12期,有效扩大了对外影响,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和舆论氛围。20xx年,市政府政务中心和郫县政务中心在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中荣获“百优”称号,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
二、工作思路
20xx年,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三位一体”政务服务载体(实体大厅、网上大厅和掌上大厅)建设,推进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争取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尽快转型升级,实现各项工作再一个新台阶。
(一)继续推进市民中心建设。立足于我市“一城双核、双核共兴”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把政务服务软硬环境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切实抓好推进。一是在硬环境建设上,结合新市民中心建设,在需求调研基础上,深化建设前期准备,包括新中心立项开工、建筑设计等方面工作,为新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打好基础。二是在软环境建设上,结合打造超级版“政务超市”,进一步推进功能整合,深化“一站式”建设,丰富“一窗式”设计,扩大“多点式”布局,并做好入驻事项特别是服务事项的增量工作,力争实现办理事项应有尽有、服务功能(包括咨询、代办、办理等)相对齐全、沟通渠道同步运行,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充分体验到方便快捷。
(二)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立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服务的要求,按照“分步建设、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移动政务服务网络建设,深化政务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市级移动政务服务(包括pc版和app版)的统一规划,深化“一窗式”市级移动政务服务网建设,尽量减少部门各自为政、独立运行给群众办事带来的浪费和不便,争取实现“一张网”联动,一个app功能尽有。二是充分集成政务服务渠道(包括信函、电话、短信、电子邮件、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努力推动“八位一体”同步运行、线上线下同时开展,让不同服务渠道各尽其用,让不同使用者各得其所,促进互动提速,扩大对外影响,逐步提升政务服务品牌效应。三是整合窗口部门专属业务系统的接口,争取形成统一的政务服务接口,并能够统一向第三方平台及市民提供服务。
(三)继续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建设。立足于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心将以“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改“四风”、转作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务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服务群众能力建设,大力推行规范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工作激情,营造优质服务氛围。二是加强窗口长效监管机制,健全群众投诉处理的调查反馈机制,进一步抓好问题整改,抓好学习和工作落实,努力推进政务服务窗口建设。
(四)继续推进跨区域政务服务合作。立足于我市构建西部“菱形经济圈”的统一构想,积极推进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西部区域城市之间政务服务协同与合作,并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打造区域政务服务合作平台,密切区域政务服务交流,探索跨区域业务办理工作,为西部“菱形经济圈”内城市之间在资本、人才和生产要素等方面的自由流动提供最优政务服务,助推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的整体开放度、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二
xx年,县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省、市行政效能建设暨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目标,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继续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在全省市州中“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简、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目标和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要求,努力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切实解决审批服务事项较多、程序复杂、时限较长,办事效率不够高等问题,20xx年,工作稳步推进,实现机关效能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为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和对外窗口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就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狠抓内部管理,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新形象
今年1月,中心顺利搬迁到县政务服务综合办公楼办公,办公区域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两倍,县就业局、医保局和社保局整体入驻,县地税局办税大厅、交管服务大厅同时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仅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就增加了50余人。为进一步抓好新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中心从制度建设入手,内强管理,外树形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一是由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富顺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大楼使用和管理办法(试行)》、《富顺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政务中心的管理地位及对各入驻单位的管理要求,为政务中心对综合办公大楼的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了政务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及各入驻单位分析讨论政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加以改进;三是强化对政务服务大厅的管理,研究制定了《富顺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考核办法》、《富顺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富顺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办法》,做到奖惩有度、有章可循;四是为加强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了中心管理人员值班制度,采取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值班的形式,定时巡查大厅,及时纠正窗口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解决大厅运行中的突发事件,维护政务服务大厅的正常秩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了政务中心整体搬迁后的规范、有序运行,基本达到了搬迁后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打造了政务服务新环境、新形象。
(二)以治庸问责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1、大力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一清理三减少”行动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全省市州中实现“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简、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目标,中心与县监察局、县法制办、县发改局(物价局)和县编办协调配合,本着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的原则,指导全县46个部门和单位对本单位的审批服务事项逐一清理。通过集中审核和清理,全县审批服务事项由原399项减少、调整为238项。其中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原来264项减少为76项。原有的40件承诺办结事项调整为即时办结事项,承诺件减少比例为20%。在238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中,承诺事项的总法定时限为5204个工作日,承诺办理时限为1674个工作日,承诺时限压缩到了法定时限的32%。取消土地证工本费等收费项目一共12项。截至10月底,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6230件,办结16230件,按时办结率达100%,现场办结率达99.8%,承诺提速54.73%,办理提速97.37 %,群众评议满意率100%。
2、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
审批服务事项“一清理三减少”工作结束后,县政府对全县保留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公告,并对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和办理进一步提出要求,要求凡是县政府确定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和单位,本部门、本单位保留的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和办理职能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股室,行政审批股室按要求成建制集中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县级各部门、各单位与本单位窗口首席代表签订《四川省行政审批授权书》,授予行政审批股室负责人(或者是政务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四项权力,一是审批决定权、二是审核上报权、三是组织协调权、四是印章使用权。通过授权到位,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办理到位,严格禁止“两头受理、体外循环”。
目前,共有41个部门和单位派驻的80余人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县地税局、县医保局、县社保局、县就业局、县房屋登记中心、县交管所等原办事大厅全部进驻中心,涉及立项、基本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水土保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涉税业务、工商登记、卫生管理、银行服务等项目,全部都能在政务服务大厅受理和办理。
3、以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坚持和完善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制度,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服务;二是要求各窗口工作人员坚持电子政务大厅网上值守,提供网上咨询、预约、预审等服务。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定期登陆电子政务大厅,及时解答咨询、处理投诉,截至10月底,接受网上咨询45件,处理并回复网上投诉13件;三是指导并协助晨光科技园区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延伸政务服务职能;四是制定富顺县投资项目领办服务暂行办法。由政务服务中心确定专人作为领办服务人员,在投资项目报批过程中,根据项目业主单位的意愿,提供“一对一”全过程审批指导和引领,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办理从立项到开工的所有审批管理手续。截止10月底,受项目业主委托,完成代办项目1件;五是着力推行并联审批制度,在认真贯彻《四川省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手册(试行方案)》的同时,按照“统一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公开透明、限时办结”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富顺县并联审批操作程序》,截止10月底,并联审批办结24件。
(三)以试点工作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内涵建设
今年,我县被确定为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18个省级试点县之一,中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动政务服务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1、充分运用“一清理三减少”行动的成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行政权力清理。试点工作之初,中心按照行政权力清理的要求,对涉及政务服务的几类行政权力进行了清理,编制了政务服务目录。之后又按照“一清理三减少”的高标准、严要求对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重新清理和调整,同时对乡镇便民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清理出的项目由县政府进行了公告。公告后,中心及时将调整、保留的项目在行政审批业务软件中进行了更新,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在试点工作新建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网站上进行集中展示。公众可通过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网实时查询业务办理的情况,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
2、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延伸,实现政务服务窗口前移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内涵,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电子政务平台延伸到乡镇。5月底,全县2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便民服务业务通用软件、2个村和4个社区的便民服务代办点也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与电子政务平台联通,实现了省、市、县对镇乡便民服务中心的实时监控和对便民服务事项受理办理情况的电子监察,政务服务窗口前移。
3、以平台搭建促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一是与县监察局协调配合,加大考核力度。为进一步巩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成果,县政务中心与县监察局协调配合,加大对乡镇人民政府巡查考核力度,并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与“治庸问责”行动挂钩。通过督促整改,原个别没有落实场地的乡镇落实了场地,部分落实场地后没有及时启用的乡镇在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后正式启用,全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阵地”建设基本完成,形象普遍有了较大改观。二是加强培训,提升服务能力。乡镇便民服务业务通用软件安装到位后,中心于5月专门举办了便民服务业务通用软件操作和使用培训会,全县2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70余人参加了培训。之后,中心共组织人员先后三次到乡镇指导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正确使用软件,并进行视频监控设备和网络的维护;三是建章立制,规范运行。中心会同县监察局研究制定了《富顺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由县政府办公室印发执行。《办法》明确了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责和定位,对便民服务中心的事项办理和人员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下一步便民服务中心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10月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咨询事项66806件,受理事项77171件,办结76619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9.5%。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咨询事项94334件,代办事项84719件,接待和处理投诉77件。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从目前的办事效率、办事流程来看,个别部门“两集中、两到位”仍未真正落到实处,对窗口授权程度不高,办事群众在中心窗口、局办公地“两头跑”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并联审批工作尚有差距。行政服务职能交叉,部门强调各自的办事程序,并联审批工作推进较难。
三是个别部门不严格按要求选派窗口工作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行政审批队伍整体服务能力有一定影响,给中心管理加大了难度。
四是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少,专业人才匮乏,难以保证工作质量。此次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而县级部门、乡镇和村(社区)缺乏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给中心的工作指导加大了难度;另一方面,目前使用的四川省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系统与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系统不能完全对接,也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效果。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三
今年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区直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中心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优化窗口服务
坚持优质服务,以群众满意为先,引领全体窗口工作人员积极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争当优秀服务标兵;持续推行“五个一”服务,营造温馨亲切的服务环境,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你好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解渴、一个满意答复”。我中心共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咨询、引导等各类服务400余人次,满意率达100%。
加强政务公开
20xx年,相山区全面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升级工作。各单位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发布政府信息,答复公众询问,积极回应公众关切,提升政府信息的公开实效,着重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5类19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截至目前,全区纳入《条例》规定公开政府信息的31家区直单位部门、11个镇(办)已初步完整目录整改工作,累计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0000余条。
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
按照省、市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的要求,相山区在全区12个镇(办)、开发区成立为民服务中心,在各镇(办)、开发区为民服务中心及所属的96个村(社区)成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区、镇(办)、村(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了自上而下的三级业务指导关系,形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每年通过各服务中心和工作站约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类代理事项4000余件。
建设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下半年,政务服务中心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建设我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全区96个社区(村)统一专用网络、统一硬件设施、统一业务技术、统一管理维护,建立上下对接、互联互通、分级授权、信息共享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9-10月,相山区共举办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培训班12期,培训民政、人社、计生、司法等四类业务工作人员258人;为各社区(村)采购并发放针式和彩色打印机290台、高拍仪194台、电脑2台以及制作各类电子印章130余枚;初步实现网络化、规范化管理,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收集和“一点受理、一站办结”的处理机制,实现各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联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存在问题
对照年度目标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我中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中心的窗口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服务方式和窗口内外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政务公开工作协调、督查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站建设不够完善,各单位主动公开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二是存在公开机制上规范不明、衔接不畅的现象。三是个别部门信息公开存在不及时,不主动,不全面的现象。第三,有些老旧镇街道、村(社区),早期建设没有规划设计大厅,不能有效整合,一站式服务得不到有效发挥,第四,财政没有专项经费预算,工作开展受到限制。针对以上问题,中心本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力争做到即知即改、逐步整改。
三、工作思路
一是全力做好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推动我区政务服务工作,协调、督促全区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加强监督考核,有效促进我区政务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二是全面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日常监督管理,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对重点领域的行政权力实行全面公开、动态公开、结果公开。突出抓好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咨询热线等载体的作用,增强政府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效。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督促全区各单位认真开展好政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是进一步做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及时做好指导、协调、沟通、监督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督查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多种途径的督促检查,加强工作督查和群众监督。重点解决全程办事代理制中的“办理不及时”、“规避监督”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硬、软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公环境和配套设施,充实相关软件及台帐,做好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同时,将继续完善规章制度,继续规范日常工作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四是做好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坚持“整合、互联、协调、创新、智能”的理念,按照“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工作融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整体效能作用,全面提升我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水平和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社会服务。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四
20xx年,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打服务牌、走创新路、全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基层网点建设工作,严格管理,规范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业务办件量实现“双突破、一提升”
今年1月1日至 11月20日,县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咨询480件,申请22110件,同比增加10632件;受理220xx件,同比增加10525件;办结21776件,同比增加10414件;当月办结率98.63%,平均日结率72.01%;月均办结1980件,月均办结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47件。进驻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对外承诺办理时限由法定20.6个工作日压缩为11.74个工作日,承诺件平均受理时间0.43天,承诺件平均办结时间4.04个工作日,承诺提速43.01%;实际办理提速74.21%。服务评价率达98.91%,满意率99.99%,连续 16个月保持零超时件,投诉件为零。
今年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量实现“双突破、一提升”。“双突破”:一是今年3月份我县月办件量首次突破20xx件,二是今年全年办件量突破20xx0件大关,办件量再创历史新高。至20xx年10月,中心办件量已达20xx7件,预计至今年12月31日,业务办件量将达25000件,同比增长89.60%;“一提升”是指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量在全区的排名较去年有了较大提升,去年我县办件量在全区的排名为42-47名,今年1-10月份的排名均在35-37之间,办件量排名提升了7至10名。
二、全面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
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柳城政办〔20xx〕5号)文件要求, 积极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开展第二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法律依据的调整,按照“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一律调整、能下放的一律下放”的原则,及时清理取消、精简调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杜绝了自行设定、变相设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行为,做好对区、市下放的项目的衔接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目录,压缩审批时间,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经全面清理,共审定全县39个行政机关(含区、市驻县单位)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483项,清理结果已于3月16日经柳城县第xx届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外公布,为我县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1、以“三项制度”为保障促进审批规范有序。中心严格实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大厅管理、网络管理等规章制度,从审批服务的程序到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2、以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促进审批规范有序。一是实行日巡查制度。中心督查股每天不少于2次不定时到各窗口巡视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做好记录,录入当月考评,年度考核档案。二是强化电子监控。在中心安装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设置了4个视频监控点,对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进行全面视频监控。实行网上效能监督,所有入驻中心项目一律通过行政审批系统受理、办理,窗口工作状态、审批效率、服务质量等均通过网上系统自动进行统计和评价,使政务服务监督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保证了行政审批的阳光运行。三是强化群众监督。每个窗口均配备了政务服务评价仪,办事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现场评定。全年评价率为98.91%,满意度达99.99%。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未发生一例有效投诉。四是以严格的考核推动审批规范有序。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严格落实了每月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的月度考核和通报工作,并将考核数据汇总存档,为年终考核和年终“服务示范窗口”、“服务标兵”评比工作准备了充分的考核依据。年度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以专项督查为手段促进审批规范有序。今年9月16-22日,我县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政管办、政府督查室、法制办、绩效办等部门配合,对全县行政审批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一次专项督查,主要检查各有关部门是否将清理后列入我县《行政许可项目目录》、《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是否存在“两头受理”及“体外循环”现象,是否存在收费不规范等现象。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限时整改。通过专项督查,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的行政审批工作。
四、加强自身建设,激发和调动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能力
1.抓好政治、业务学习。一是组织政管办管理人员参加区、市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政策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今年以来,我办共开展政务服务业务培训4期,学习覆盖率达到100%,特别是今年邀请了市政管办的领导亲自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为我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认真抓好 “服务示范窗口”和“服务标兵”评比活动。今年共表彰20xx年度“服务示范窗口”5个,“服务标兵”8个。通过创先争优评比活动,提高窗口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3.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年内组织各窗口工作人员开展2次气排球比赛,组队参加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十周年气排球赛,派出队员代表柳州市参加全区民政系统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了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活跃了工作氛围,健康身心,使窗口工作人员感受到中心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为中心建设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创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五、开展项目并联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中心在规范运行的同时,积极探索项目并联审批模式,开通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初步形成“一门受理,协同相关,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机制,抓好投资建设项目前置审批联审会和建设过程相关手续办理协调会。今年我县政务服务中心与县招商局共同组织了县工业区管委会、发改、国土、建设、环保、经贸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了2次项目并联审批会,相关部门参会人员就柳州市金鹏动力机械有限公司10个项目选址、用地面积、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会审。会审后,我办积极督促中心相关窗口部门加强配合,按照“对各审批环节之间存在法定因果关系的,实行串联;对各审批环节之间无法定因果关系的,实行并联”的原则,开展“一窗式”并联审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审批环节的同步审批,尽量减少和压缩前置审批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六、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今年以来,我县初步理顺了“一服务两公开”工作管理体制,明确由县政管办负责抓好全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管办在工作中切实负起责任,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抓出初步成效,努力打造“阳光政府”。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县政管办专门成立政务公开股,负责对全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县各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以此促动各单位重视和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今年6月16日,我办组织举办一期大规模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共68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邀请柳州市政管办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县讲课,使我县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操作规程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促进业务水平提升。四是中心在大厅设置了触摸屏系统,将中心基本情况、职责、各类政策法规、各窗口办事指南、服务项目等事项全部录入,并将该系统与审批系统连接,增加了办件查询等功能,实现了信息的综合利用,为群众搭建了便利、快捷的信息平台。严格推行“窗口式”办公,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通过办事指南、触摸屏、电话和现场咨询等,使办事群众对办事内容和办理流程一目了然,明白办事、公正办事、便捷办事,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和乱收费行为,树立了廉洁型政府的新形象。五是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带动了“两馆”建设。投入专项资金8万元,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和档案馆3个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的软硬件建设,添加了查询电脑、档案柜等硬件设备,完善查询中心各项工作制度。年内还完成了全县67个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文件材料的接收工作。目前我县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已向群众提供查询电脑、触摸屏、纸质文件资料等多种方式查阅信息。六是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通过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各有关部门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自行更新本部门公开信息,提高信息公开的准确、全面、有效及时。七是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全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建设,为我县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奠定基础。
七、延伸服务体系,夯实服务基础
为推动政务服务向纵深发展,我县在加强县政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努力延伸政务服务体系。今年我县在大埔、太平、凤山、东泉4个乡镇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至10月底已全面完成4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并对外运行。同时,我县政管办还成功举办了太平、凤山两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扩大了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影响力。至目前,含去年建成的2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我县已覆盖了全县50%的乡镇政务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服务基础,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感受到了便民、惠民、高效、快捷的服务。截止11月20日,全县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3309件,办结13309件,办结率100%;其中今年4个新成立的中心受理1686件,办结1686件,办结率100%。
八、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今年来,县政管办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宣传报道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做好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二是通过每月编制《政务服务中心情况通报》,向县领导、各窗口单位领导通报各窗口的及工作人员的考勤、纪律、业务等情况,今年在《通报》中增加信息平台板块,加大对政务服务中心各阶段工作的宣传报道;三是积极向市政管办、两办信息股投稿,及时反映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四是通过柳城电视台宣传和报道中心的有关工作,全面宣传政务服务工作的政策和职能,让社会各界关注、理解和支持政务服务工作,努力为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九、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县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心将“服务示范窗口”和“服务标兵”评比活动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创建活动来促进各项工作,从大厅卫生、大厅环境、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人员工作作风、中心管理等方面入手,围绕“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目标,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提醒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努力打造“零距离”贴心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今年以来,中心各窗口开展预约服务30余人次,延时服务200余人次、上门服务3人次,为群众办结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1776件,服务满意率达100%,无超时件和投诉件,中心的做法也获得了县文明委的肯定,通过了县文明单位验收组的评估验收。
十、强化“一服务两公开”应用系统建设
配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展政务服务专网及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建设工作,目前政务服务专网的光纤已接入政务服务中心机房内,政府信息统一平台的后台运行工作已基本工作完成,正在调试当中。
十一、着力推进场地标准化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场标准化建设,完善和拓展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我县拟在城东新区内新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该项目已经县委会讨论通过,列入我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工作组20xx年重点项目。县政管办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按高标准、高起点将大楼的建设规模、设计要求等报相关部门进行规划设计。
十二、党建工作抓出成效
在县政府办支部的指导下,我中心积极抓好党建工作,探索出一条抓政务建设促进党建工作的路子,目前已有3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本年度已确定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1名,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20xx年,我县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场地限制,县政务服务中心在拓展服务功能上难度较大;二是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两公开”工作纳入政管办职责后存在问题和困难较多,如没有人员编制和专项办公经费,各行政机关对推进“两公开”工作重视不够,未能主动向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提供政府信息公开资料,给“两公开”的推进工作带来很多阻碍。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整改,积极探索新的项目审批和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完善“两公开”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为全县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政务环境。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五
一年来,政务服务中心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普洱市经济合作办公室和行政审批便民中心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开拓创新、强化服务、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政务服务中心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商引资工作
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政策,积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共引进项目11项,计划总投资16963万元,实际到位6186.9万元。1、东兴五金建材电器经营部计划投资108万元,实际到位108万元;2、东方民族民俗文化传播中心计划投资250万元,实际到位250万元;3、永兴橡胶计划投资1500万元,实际到位1406万元;4、翁嘎科土沉香种植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到位46万元;5、翁嘎科英腊茶厂计划投资305万元,实际到位205万元;6、××自忠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实际到位1660万元;7、云南力所乡矿业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际到位120万元;8、老地古林场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际到位11.9万元;9、云天矿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7500万元,实际到位520万元;10、源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200万元,实际到位400万元;11、鑫海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际到位1460万元。
二、政务服务中心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破解招商引资难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效果,领会和掌握它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政务服务中心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活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实地进一步对我县的投资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等进行了调研。目前我县的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并与投资商达成种植2万亩连片竹林的意向。这将是我县农民发展增收的一条新路子。
三、政务服务中心以节会为契机,做好招商引资宣传
今年以来,第xx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九届普洱茶节暨第二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的召开,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组织中心干部职工参加两个节会。为利用好节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展示形象、宣传推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把参加节会作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及时成立筹备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以政务服务中心为招商引资小组参加两次节会。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参会期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具体、扎实。为全方位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优势、投资环境,我县共准备了500余份宣传册、制作了9分钟的宣传片;节会其间,多媒体影像不间断滚动播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展示了我县县情、基础设施、投资优势及重点招商项目,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前来咨询。节会期间共发放《××县招商引资项目册》500余份,有力地宣传和推介了××。节会是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进出口贸易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招商洽谈相结合的重大盛会。
四、认真贯彻执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
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贯彻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和《××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监察局关于印发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贯彻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会议成立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以中心主任为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副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负责督促落实政务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重大决策听证”、“重大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政务中心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启动。同时,明确了职责分工,严格资料报送、政务信息查询等工作纪律。通过召开会议动员学习、传达精神等方式,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中心干部职工对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并下发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印发××县政务服务中心贯彻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县政务服务中心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
五、挂钩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在做好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主要工作的同时,政务服务中心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和物资,为挂钩点解决了水泥管十根,改善雨季部分公路中的积水排不出去的困难;为8组购置会议室凳子50个、解决群众开会时还要自己带凳子的问题,为5组的老党员岩生购买化肥等,以上几项折合人民币6千多元;单位派出慰问组到扶贫挂钩点勐卡镇马散村小学、新农村挂钩点勐卡镇莫窝村小学进行慰问,并带去了慰问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4000元。
六、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政务服务中心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我县茶产业企业的新变革。政务服务中心应岳宋乡党委政府的邀请参加乡茶产业座谈会,与其它部门领导和乡茶产业代表对茶产业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座谈。并提出建立岳宋乡茶叶协会,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以改变茶产业的现状,以协会为整体、变被动为主动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将为我县的茶产业对外招商提供优越的前提条件。
七、存在问题及困难
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对招商引资工作了解的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少正确的看待和评价招商引资成果;二是外地优惠政策多,投资优势强,吸引了许多大企业的投资目光,相比较来说,××比较大的企业进不来。三是工作经费困难,交通工具老化不实用,难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八、xx年的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继续优化投资环境,以产业招商和引进大企业为重点,注重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的信心,为实现我县科学发展、经济“提速”和谐发展而努力。
(二)工作要点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招商方法、方式,破解招商引资难题。
2、高度重视投资,以引进项目为中心,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把发展落实到项目上,以服务企业为重点。
3、配合做好南康河二级电站建设的协调工作。
4、强化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5、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大力提高招商队伍的业务能力。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六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加强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将门户网站打造成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拓展网站互动功能,通过主任信箱、即时咨询等方式,接受公众建言献策和情况反映,征集公众意见建议。截止11月25日,共回复市民来信131件。完善网站服务功能,及时调整和更新网上服务事项,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得便利的在线服务。截止11月25日,市政府政务中心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913条。
(二)完善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丰富“成都市政务微博服务群众办事大厅”功能,通过新浪和腾讯2个平台上运行的“成都服务”政务微博,为市民群众提供办事咨询、问题投诉、建言献策、信息咨询等服务。同时建立信息编审、运行管理、应急值班、督查督办等制度,确保网民反映的问题诉求快速响应、有效解决。目前,已建立了市、区(市)县和市级部门、街道(乡镇)和区(市)县部门、村(社区)的四级政务微博集群体系,3200余个政务微博一网覆盖、互联互通,可直接面向成都市民以及关心成都发展的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政务服务。截至11月26日,“成都服务”微信听众6147个,合计超过100万。共受理网民问题诉求1万多条,按时办结率达90%以上;主动发布微博信息18500余条、微信信息814条,条均阅读7千余次。
(三)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规范,依法妥善做好相关工作。在大厅设立信息公开查询点,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正确指导和协助群众查询政府公开信息以及办理公开申请和意见投诉。截止11月25日,共收到公开依申请1件。
(四)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集中清理入驻市政府政务中心797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事项要素,并邀请专业人士对清理完成的审批事项前置条件和申请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事项清理予以清理,进一步减少优化办事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并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申请材料的动态管理制度。
在事项清理的基础上,从群众或企业办事角度,按照“清单管理”模式,推出“办理流程清单”,将原来以部门为基础的单一、分散的办事指南,整合为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为基础的集中、统一完成的办理流程清单,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易懂的办事流程清单。现已编制《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办理流程清单》、《内资公司(公司分公司)设立登记办理流程清单》,并通过新闻媒体和中心门户网站对外公开,方便办事群众查询和监督。
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拓展工作领域,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促进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创新载体、完善制度,实现政务公开的规范化、标准化。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渠道,切实提高政务公开的社会效益。
(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市政府政务中心门户网站建设。做好网站公众留言答复、信息发布等工作,实现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规范工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建立信息公开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信息公开。
(三)延伸“成都服务”服务功能。将根据政务服务发展需要,加快与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政务大厅两个平台的资源共享,向市民群众提供审批服务信息的告知提醒,强化事项办理的跟踪督促,精选推送我市惠民政策、文化交通、生活服务等方面的资讯。
县政务服务中心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七
20xx年,行政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市委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通行政服务最后一公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199406件,其中即办件169893件,承诺件29513件,即办事项办结率保持100%,承诺件平均提前办结率99.9%。今年上半年,李省长视察行政服务中心,对中心在强化便民服务、创新项目审批服务方面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江苏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报也对中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做法进行了专门报道。中心连续第七年在盐城政务服务系统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获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党建、强基工程和五好班子建设工作奖”、“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奖”、“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工作奖”、“服务发展创新创优工作奖”。
一、简政放权,全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加减结合,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做好加法,不断扩大便民服务内容。做到“两个进场”,涉民事项全进场。水、电、气、电视、电话、网络、市民卡等便民事项全部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19家公共服务机构涵盖环评、注册代理、房屋评估、税务事务等多方面服务内容,真正做到企业、群众只要进中心,就能办成所有事。行政审批全进场。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35个行政审批部门全部进驻中心;将涉及便民服务和项目审批的47个部门148个服务流程全部在大丰门户网站上公示,服务内容、咨询电话、服务流程、办理时限、可容缺材料、收费标准实行“六公开”。真正做到了审批部门100%进驻,审批内容100%公示。做好减法,实现应减尽减、应合尽合。按照“减、转、放”工作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将国家、省、市下放的,涉及我市的9批次114个事项,逐条对接到位,依法取消事项20项,合并事项5项,同时探索行政审批目录清单、收费清单管理模式,对206个收费项目进行逐一核查,取消收费3个,压降收费9个,形成了新的收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
2、优化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对审批的前置条件进行再梳理。对无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共取消各类前置条件25项。对审批中涉及到的国土、住建、消防等审批难点和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前置条件进一步压降。二是对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流程进行再优化,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对相关环节进行并联和优化。比如,以前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大陆通行证三个证需要填写三张表格,交三套材料,现在“三证合一”,只需要填一张表格、一套资料,而且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机扫描填写,大大方便了办件群众。
3、强化授权,推动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动部门科室整建制进驻。工商、公安等涉及行政审批的科室整建制进驻中心,做到审批不出窗口。推行就地审批。住建、消防等部门的窗口负责人定期到窗口开展就地即时会办审批,授权到位率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18%,使得窗口真正能办事、能办成事。
二、创新服务,努力开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
1、联合服务促进审批提速。出台相关工作办法。按照“三少一短”,即章盖得最少、收费最少、申报材料最少和审批流程最短的要求,制订了《项目办理“一次答复、二次办结”制度》、《大丰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快速通道(brt)审批暂行办法》、《联合审批、勘察、验收和年检工作暂行办法》、《关于推行证照办理全程服务制的实施办法》,使得窗口服务更加规范高效。“联合服务直通车”开到家门口。真正做到了企业困难在哪里,中心服务就送到哪里,同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走访项目现场的办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年,共组织相关窗口上门联合服务242次。比如,为投资2500万美金的西团环球橡胶履带项目联合服务两次,一次解决了产业准入问题,使企业第一时间立项成功;第二次是在企业进行环境评价的同时,召集工商、商务、环保等部门联合会办,采取分段注册的办法,让企业边进行环评,边领取营业执照,避免环评周期长影响企业注册情况的发生。国土、住建、发改、环保等窗口更是在多次的项目挂牌方案联合服务的过程中,摸索形成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前期会签意见》,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联合会审将解决问题的办法送到企业手上。出台《关于对市级建设工程项目实行并联审批的意见(试行)》,坚持每月都深入到各经济主体一次,重点了解项目审批进度、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问题进行整理,通过组织多部门联合会审协调,帮助解决难题,目前共召开会审协调会22次,联合会审亿元以上项目51个,容缺审批42次,协调解决了上海农场旧房改造等30多个问题。
2、成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窗。在一楼大厅设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窗,为全市所有重大项目提供“专窗受理、专有时限、专属流程”的“三专”式vip服务,重大项目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车式踏勘、一站式审批。盐城思达德民力阀门120xx吨阀门及配件制造项目、江苏康源印刷材料年产高科技印刷材料印版800万平方米项目等51个项目进入系统运行,平均审批时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缩短10%。同时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对两区工业项目实行“零收费”,共发放免缴证37本,减免相关费用175.68万元。
3、全面推行容缺预审。出台了容缺预审工作办法,明确了11个部门15个事项和61个可容缺材料,并扩展了可容缺的面,不仅实现业主与审批窗口之间实行容缺,同时上下道审批窗口间也实行容缺预审,有效减少了业主在审批中的等待时间。
三、多措并举,合力加强行政服务平台建设
1、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的实施意见》,镇级便民中心实行了“8+x”服务模式,村级便民服务站达到“十个一”要求,截至目前,全市12个镇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绝大多数村建成便民服务站,有效为群众开展服务。大中镇恒北村等便民服务站的建设水平得到了盐城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走在盐城前列。
2、促进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充分利用项目服务brt系统,在项目服务的终端逐步安装到每一个乡镇和区园的便民服务中心基础上,筛选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先行安装试用,让项目代理员和企业业主在办公室就可以申报、下载表格、了解审批进展,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证照。年底港区、开发区、大中镇的移动审批终端将全部配备到位,项目代理员可以直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项目网上报批。
3、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对进驻中心的中介服务窗口强化考核监督,组织业务科室对中介机构的资质、经营范围进行的审查,对外公示服务流程、收费标准以及其它相同性质中介机构名称,由群众自主选择,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办法来压降创业成本。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将年终考核最后一名清理出行政服务中心,取消其在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的资格。
四、创新创优,奋力形成服务发展新合力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一个原则、两项重点、三大活动”的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实施方案,形成了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这个总原则。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开展活动,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做到“真学、真听、真改”;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深入深刻、动真碰硬”;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用心、用力、用情”。抓住“一带多”工作模式和“问题限时销号”制度两个重点。“一带多”工作模式指一个班子成员带领一个科室、一个支部、一批窗口开展活动,通过领导带头、党员示范、严格考核,确保活动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制定“问题限时销号”制度,是指将查摆出的19个问题建立台账,向全体工作人员、办件群众公开,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销号一项,接受检验一项,确保解决问题件件有回声。通过“三大活动”来检验各阶段工作成效。通过“国税杯”践行群众路线、提升服务效能知识竞赛,来检查学习教育环节的情况。通过“访百家、走一线”活动检验查摆问题环节的工作。分类别召开民营企业业主座谈会、三制保护企业座谈会、项目代理员座谈会等不同类型座谈会7个,印制了1000多份征求意见函,使得“四风”问题找得更准,整改方案更贴近群众需求。通过“学先进、优服务”活动来检验建章立制环节的工作。先后分几批带领窗口负责人到上海自贸区办证大厅、浦东市民中心、淮安行政服务中心、浙江富阳行政服务中心等先进地区学习经验找差距;组织所有窗口工作人员参与“大丰好党员”评选,通过身边事来激励身边人,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确保将“两方案一计划一清单”落到实处。中心的做法得到了盐城市委督导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在省、市两级简报上宣传。
2、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坚持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涉及重大活动安排、人事任免和财务预算等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同时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对4个党支部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多名年轻同志被充实到新一届基层党组织班子中,并新发展党员2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丰富中心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载体,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项规定、盐城和大丰市十项规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组织党员参观大丰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和“悔恨的泪”警示教育展,举办“510”专题廉政讲座,提升了党员的廉政意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中心工会、团委、妇委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了“国土杯”项目审批现场摄影作品展,参加了港区工间操运动会、“东方一号印象城杯”最美广场舞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活跃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氛围,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6人获评全市“十佳服务标兵”、“五一巾帼标兵”。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坚持每日一巡查、每周一点评、每月一考核、每季一总结,每季度开展一次“红旗窗口”和“服务标兵”评比,严格依据《考核细则》,结合日常巡查情况对窗口和工作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形成人人向上、个个争先的良性竞争氛围。行风监督体系不断完善。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群众意见箱、对外公布了投诉电话、向办件群众发放服务对象评议表,主动接受群众全方位的监督评议,全年共接受群众评议1300多人次,群众满意率为99.9%。
4、擦亮“温馨365、贴心24”服务品牌。抓住今年被国标委确定为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这个契机,全力做好标准的持续改进工作,积极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真正做到“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服务全天候有人跟、需求全方位有人应、困难全覆盖有人帮”,把“温馨365、贴心24”服务品牌做成了服务大丰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领导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中心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网上审批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创新服务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切实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