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模板17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6 08:37:22    小编:JQ文豪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模板17篇)

小编:JQ文豪

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学会把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写总结时要简明扼要,语言简练,避免冗余和重复。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改正一些不良习惯或错误思维方式。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一

摘要:常州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针对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和本专业的特点,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改善和总结,提出并构建并实施了“面向需求、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三贴近,一深入为主要内容”、“以校内为基础,校外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企业―学生―学校为评价主体”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取得很好的效果。

常州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建立于,通过十多年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常州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构建了“面向需求、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三贴近,一深入为主要内容”、以“校内为基础,校外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企业―学生―学校为评价主体”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面向需求,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定位。

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常州工学院的以“扎根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因此,学生的培养也应该紧密围绕这一宗旨,为地方的经济,社会,生产的需要,培养需要的人才。而实践性强是工业工程专业一个突出的特点,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是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1]。所以,我们将工业工程专业的定位于“面向需求,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

2.以“三贴近,一深入”为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内容。

(1)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实验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运用系统原理,设计出一整套相对较为独立又密切联系,能覆盖各门专业课程与知识领域的、基于模拟生产环境的、多种实验形式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接近生产实际环境、内容等的模拟,加强学生对现代工业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贴近生产实际的生产实习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特点、特别是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构建并实施了“以贴近企业生产系统实际为指导”、“以符合企业实际的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解决了以往生产实习中存在的走马观花、浮于表面、实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设计提出并实施“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设计”新模式。该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内容、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解决了以往课程设计中存在的:内容空而脱离实际,既做不到“承上”,更做不到“启下”;过程松散,难以管理;效果不佳且难以衡量等问题。

(4)深入实际的毕业设计确定了“综合训练,贴近专业,结合工程,鼓励创新”的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思想,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该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地方型普通高等学校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选题和过程严重脱离企业、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纯理论性毕业论文较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普遍薄弱,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和结果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相符等突出问题。

(1)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建成以现代供应链的运作为背景的'基于微型工厂的工业工程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模拟企业的实际现状和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基于微型工厂的现代工业供应链系统的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个相对真实的系统中开展各种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活动基地。

(2)通过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加强校外本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依托学院开办的“常州本土化总裁培训班”等面向本土的多层次和类型的培训班,以及教师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通过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实现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这些校外实习基地,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能够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尽可能多的“贴近”或者“深入”实战。避免学生“学”和“用”之间的断裂,实现“学”和“用”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引入企业,学生特别是毕业生的评价,编制了毕业生定期跟踪回访,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制度,企业专家测评制度,监控反馈制度等,建立了真正的“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介入”的“三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形成“方案―评审―运行―监控―评价―反馈―优化”的螺旋式上升的质量监控形态;实现了评价的“校内-校外的结合”,“企业-学生-学校的结合”,“封闭式、标准化的评价与开放式、个性化的评价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客观性。[2]。

该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从届至2014届,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均为100%,本专业江苏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具有了较强的影响力。在学校委托麦可斯数据有限公司对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本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位于学校第三。自以来,共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9篇;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2篇。

参考文献:。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环境保护高级专门人才,是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地方高等学校,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逐步改革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环境工程高等教育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原有的实践教学己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对我院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和优化。

1.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建立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3.将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模式运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

构建一个完整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从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我们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个基本模块。每一个基本模块都是由若干具有自身特点的单元组成。整个体系是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从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专业知识的拓展,实践能力的提高,逐步完成由理论到实践到能力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基本实验教学。

基本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模块,主要包括基础实验、技术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课等实践教学环节。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这一模块的教学已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但仍存在问题,为此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优化原有实验教学内容,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大量开设验证性实验,缺乏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实验的主要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优化设计,更新、精简传统教学内容,加设计性、综业课程实验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占87.5%。

2.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实验效果。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实验教学用房日趋紧张,学院虽然加大了实验设施的投资力度,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紧张的局面。为此,我们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相似性建设了“多功能实验室”,女“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课程实验安排在一个实验室,既解决了实验室总量紧张的问题,又克服了实验室功能分割、闲置时间长等问题,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解决了实验室用房与教学要求不匹配的难题。

(二)校内实践教学。

1.加强课程设计份量,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提出课程设计任务和技能动手的机会。具体措施是:主要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开设课程设计,使设计思想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如“化工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安排了1至2周的`课程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演练有机结合。

2.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总结和检阅。为了真正发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重点实施了如下改革:

(1)严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学院建立由教授和退休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严格把关,要求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研究或应用价值,并以科研或工程实际为主。

(2)探索“目标”培养模式。近年来,毕业生因去向不同对毕业环节提出了不同要求。为此,在加大毕业设计类论文比例的前提下,尽量安排考研同学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做论文类课题;准备就业的同学尽量安排设计类课题。

(3)探索“多途径”培养方式。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多,但师资总量变化不大,毕业论文期间出现了指导教师短缺、实验室紧张等问题。为了保证毕业生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多途径保障毕业论文顺利开展的方式,如采取与有科研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的研究院(所)、工厂和环保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与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研究或工程项目得到更全面的锻炼。通过采取上述方式,学生提前参与了实际工作,为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4)督促指导教师加强毕业环节过程监控,并进行前期、中期和期末阶段检查,严把答辩关,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水平和质量。

3.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科技平台,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我院环境工程专业是河北省重点学科,依托学科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先后组建了“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可开设开放性实验,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开发;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负责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学校课外科技活动或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创建“教授论坛”,邀请校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就专业最新热点问题和进展作学术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校外实践教学。

近年来,面对实习经费紧张,招生规模扩大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实习方式上动脑筋、想办法,在组织上周密安排^保证了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1.认识实习内容多样化。综合考虑实习时间、经费和条件等因素,安排2周的认识实习,并尽量保证实习内容多样化,如参观重点企业环保设施、实验室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模拟装置;观看污染防治技术的光盘录像、现场调研等。由于实习内容多样化,且考虑到学生步入社会后需具备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生产实习与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结合。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按照学生技术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进程,将生产实习安排在三年级。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将生产实习和“产学研”三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有机结合,建立起学生、学校、实习基地之间的联合培养方式。

3.毕业实习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例如针对污染治理设施实习中,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掌握其工艺过程、设备(构筑物)的功能及设计、操作运行条件、工程的平(立)面布置,了解土建、配电及暖通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找出污染治理设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言传身教,提高其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4.社会实践内容注重突出专业特点。社会实践是学生以社会为课堂,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以人民群众为教师,主动参与进行人格塑造、角色转换、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的实践活动。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方式上采取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形式,在实践内容上主要包括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现状,群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环保产业发展,历届毕业生发展等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深入地了解专业内容,并将所学内容运用于社会实践中。

三、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措施。

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建立完善的基础条件,又要有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作用。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是决定实践教学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开放性实验的设置创造了良好条件。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我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服务的原则,在省内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发的相关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修正,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体系。主要包括编制实践教学管理办法、考核细则、奖惩办法等,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四、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实践证明,我院从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个方位展开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在自主参加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挑战杯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

2.校内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节中,引入工程经济的观点、工程最优化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锻炼,改革成效显着,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被工程类单位接收并成为业务骨干,同时学生良好的综合技能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与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结合率达到100%。

3.校外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其一,我院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结出硕果,目前有12家企业与我院合作建立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有大批学生到实践基地锻炼和实习,通过深入现场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污染处理效果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将理论和工程实际有机结合,完成了理论到实际的跨越。其二,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现状和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要求的重要手段。学院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地点选择上兼顾学生的专业和兴趣,让学生在看、做、体会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强社会责任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总之,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三

现有校内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在所有理论教学完成后,在学生毕业的在最后一年或一学期进行一些校内会计模拟实验或校外实习,在此之前,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程,但学生甚至都没有见过具体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等,对具体的业务账务流程一知半解.毕业前短期内进行一些综合性模拟实验教学,这不遵循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要求相距太远.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建立实验项目库,项目库里有各专业课程对应的章节性单项实验项目或单元实验项目、也有分课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还有专业和学科性的综合性的集成实验项目,这种多层次多梯度的实验项目库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以此项目库为平台,可以开展和专业课程同步的实验教学,也可以进行高层次的综合性集成实验项目,还可以满足毕业实习项目要求,大大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在于项目库这个平台的建立,其建立的成功与否,是否遵循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的高低.项目库是由很多实验项目构成的,它是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项目库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1)围绕理论课程,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围绕理论课程,建立起由章节性单项实验项目、课程性综合实验项目、专业性综合实验项目和学科性综合实验项目四个层次组成的校内模拟实验项目和校外实践项目组成的项目库.(2)体现既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又开拓创新能力的原则.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项目库既要有训练单项会计基本技能的实验项目、又要有培养会计专业技能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还要有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体现了对会计人才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拓.(3)项目丰富多样,具有可选择性原则.无论是何种实验项目,都有多个实验项目资料可供实验教师和学生选择,避免所有学生都进行同一个实验项目.项目的丰富多样性,既便于教师分组实验教学,也便于学生根据教学重点或自身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另外,实验项目库要与时俱进,根据理论知识的最新变化,及时进行更新与升级.(4)既包括校内模拟实验项目,又有校外社会实践项目.校内模拟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校内所学灵活、熟练运用于实际当中.校外社会实践项目可以检验校内教学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促进校内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完善.

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利用项目库资源,将实践教学的具体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这就构成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应用能力发展规律,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四层次”:

2.1校内模拟实验部分。

2.1.1课程章节性单元实验项目该类实验教学一般是伴随着理论教学开展的,目的是加强对理论课程中某个章节重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比如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利用项目库中的实验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同时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然后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的实验,再进行开设和登记会计账簿实验,还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实验,以及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最后进行编制会计报表的实验等,这些单项实验均随同理论课进行,让学生切实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在《统计学》课程中,根据理论课程教学进度分阶段开展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显示、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实验.在《成本会计》课程中,根据理论教学可以开展分配要素费用实验、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实验;再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实验;还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实验.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可以单独分子系统开展系统管理实验、总账系统实验、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实验、供应链管理、工资管理实验、ufo报表管理等实验项目.对《财务管理》课程,可以按教学进度分步进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决策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证券投资决策实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实验、存货决策、财务预算实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在《审计学》课程中,分阶段开展制定审计计划实验;货币资金审计实验以及四大循环审计实验;最后出具审计报告实验.

2.1.2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经过第一阶段课程章节性单元实验项目的教学之后,学生掌握了有关一些单一知识点的基本应用方法后,再开设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某一专业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专业课程性实验项目可以根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在该课程理论教学和配套的章节性实验教学全部完成之后,开设专业课程综合性实验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从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开始,直到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整个会计循环,形成对会计工作流程的初步、整体的认识.开展《会计电算化》实验,将启用的其他子系统与总账系统统一起来,完成一整套电算化处理,这样既进行手工方式处理,又进行电算化处理,使学生会计核算技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2.1.3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专业综合性实验是指将同一专业的多门主干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加以综合运用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将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融通与整合,形成系统、完整、全面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体系.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前两阶段实验教学之后,开设《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审核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和会计报告审计,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工作,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学》等课程.完成了手工方式处理之后,再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财务分析及计算机审计等,并将手工处理与电算化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从多方面扎实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2.1.4学科综合性实验项目现代企业需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不仅要扎实掌握会计专业技能,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学科综合性实验是指将会计专业与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融会贯通组成的集成实验,使学生获得一个有机整合的、彼此关联的方法、技能体系,培养其综合思维与创新能力.《erp沙盘模拟实验项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实验,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实验内容涉及企业战略及目标的制定、财务预算的编制、市场预测、资金需求计划及筹资、物料需求计划与采购、市场营销、新产品的.研发与认证、生产能力规划、固定资产的投资与改造、生产管理、业绩评价与股利分配、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的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的内容,在实验时均要予以综合考虑和平衡规划,为实现企业目标,实验人员必须全力配合,由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想象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该实验项目一般是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结合运用,利用erp管理软件对模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该实验项目通常以分组对抗性的形式进行,增加了该实验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也更加接近企业实际环境,提升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2校外社会实践部分。

该部分包括社会专题实践项目和社会综合实习.社会专题实践项目是指定具体的实践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实践,可以组织会计学专业学生下基层开展专题调查活动,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社会综合实习是深入到企业,进行真实的企业会计工作.

3.1多样化的实验场所。

现在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要进行实验教学,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固定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一定要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因为实验室的有限性,这种传统思想会减少实验教学的开设.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要求转变思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条件,可以根据课程和实验项目特点,随理论课程同步在教室进行,或学生自己在寝室、自习室分散进行,也可以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只有那些需要实验教具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才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

3.2灵活多变的实验教学时间安排。

现有校内模拟实验都是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校集中统一进行.由于受教学时间安排的局限,实验效果也大打折扣.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可根据实验项目特点,可以要求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在课余时间或课堂与理论课同步完成;也可以安排在假期由学生自主完成(如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等形式.这样充分利用了“课外”时间,摆脱了课时的限制,能够极大地提升实验效果.

3.3创新独特的实验教学方式。

现有校内实验教学方法一般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面对面指导,让学生在实验室集中完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消化和吸收知识,甚至由于时间过紧,只知道照着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实验任务,根本来不及消化和吸收,更别说思考了.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要求变革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根据实验项目特点采用独特的适宜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先研究讨论,老师再集中分析答疑;对于实验中个别存在的问题,可个别答疑辅导.答疑辅导方式可以是面对面式、电话答疑、网络在线答疑与辅导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综合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四

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几乎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与环境学科联系非常紧密。针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政府环境保护与规划管理部门、工矿企业、环境工程公司、科学研究等单位从事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围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制定符合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优化、突出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其得到实际专业技术的熏陶、提升专业的认同感、对环境工程有更充分、具体的认识;同时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择业的要求,多途径、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保证学生顺利就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展开:通过确立学生就业去向,搞好专业定位,合理规划课程体系,确立适合各个年级实践技能要求的教学点及教学内容;建立位于学校、社会、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环境工程产学研基地,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建立互动式的教与学关系;企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贯彻和体现;面向就业的毕业实习场所为就业作良好铺垫:学校、院系、教研室、教师间上下一致,良好的办学氛围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以贯彻实施的保证。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向专业能力转化的关键教学环节,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是基于学科专业为平台,以课程实践教学为基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为两翼的构建逻辑体系。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主要教学形态,对学生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发挥着重要角色。因此,开展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美国学者spady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该理念最初针对工程教育领域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但很快被法学类及经管类专业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并已在国内成为指导高校专业层面和课程层面教学改革的重要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层面教改应用中,obe教学理念强调教学出发点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和教材内容是什么,而是课程利益相关者(学生与用人单位)需要什么,课程教学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特定能力(能做什么)而构建。就obe教学理念在课程层面的实践经验而言,教师首先要基于需求调研结果对该门课程可操作化和具体的最终学习成果进行清楚的构建,在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反向设计”原理,将实现最终学习成果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有机导入到课程教学中,围绕课程教学的“教(教什么?如何教?)—学(学什么?如何学?)—用(最终能做什么?)”三个层面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和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根据已有实践经验,obe在课程层面的应用一般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从学生期望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反推到课程内容,通过不断增加课程难度来引导学生达成最终学习成果;(2)聚焦于重要、基础、核心的学习成果,排除或压缩不太必要的课程内容有效协助学生成功学习;(3)分阶段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反馈,激励学生达到最终学习目标。因此,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1)根据课程利益相关者需求确定教学内容;(2)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培养对象的差异性,保护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强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评价。由此可见,基于obe教学理念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解决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1)实践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及班级共性化“车厢式”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矛盾;(2)教学评价方法重总结性评价方法而轻过程性评价方法;(3)教学方法单调等现实问题。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劳资冲突和集体罢工事件,使得劳动关系问题正在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社会敏感问题和热点研究议题。随着劳动法制的完善和劳动者劳动维权意识增强,劳资问题成为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劳动关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近年来劳动力市场新兴职业群体(在9月15日人社部修订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中,劳动关系协调员列入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目录中)。而对劳动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实践教学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予以保障。但因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等限制因素,以及未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劳动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既不系统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因缺乏对大型企业劳动关系岗位职责内容的市场调研和系统梳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教材内容而未设置系统全面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劳动关系实务工作了解不全面不具体,导致毕业后难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同时,现有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就业为取向,未能兼顾少数拔尖学生进一步深造在专业知识纵深学习的需求。

(二)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单调不能对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形成合力。由于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所达到目标要求是较高的,需要掌握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和能力,这就要求该课程实践教学应当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项目,相应地也要求教师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达成培养目标。目前《劳动关系》课程实践项目和教学形式主要是依靠二手资料开展案例教学法,以及针对校内小微型餐饮、零售企业及教育服务机构的劳资关系状况的小型调研活动。而这两种实践教学形式尚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专业素质能力训练和培养的要求。

(三)课程考核方式、评价主体单一不够全面客观。当前该课程在教学评价环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运用总结性评价方法(考试),对于过程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则较少,不能反应出学生学习变化情况。二是无论是个人作业还是团队作业,课程评价主体仍以任课教师“一言堂”为中心,尤其在团队作业中,其他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未纳入进来,造成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团队作业中无论成员贡献价值出现“整齐划一”的成绩,不能对学生差异化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呈现。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固定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未系统构建课程的学习资源平台和沟通渠道,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取得更好学习效果的问题。

通过将成果导向(obe)教学理念引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1)满足学生对课程多元化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应用型人才需求;(2)兼顾课程本身具有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课程特点,作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逻辑起点,采用“反向设计”原理对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构,以学习成果驱动取代传统的以教学内容驱动的教学过程,并根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策略性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采用多元递进式教学评价方式,从课程教学的“教—学—用”三个层面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性改革,制定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和实施。

(1)基于obe理念的“反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以教材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择业方向,选择感兴趣的选题并自由组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实践内容,真正做到了具有差异性的“因材施教”。遵循obe反向设计的原则,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为基本原则,根据劳动关系知识体系特点和六大职能模块能力要求,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应用导向型和研究导向型两大类,分别侧重于满足考研群体和从事劳动关系实务工作群体的学习需求。研究导向型实践教学内容侧重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前沿理论、热点研究方向和教师科研项目为内容。应用导向型实践项目围绕企业劳动关系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计,根据对初、中、高级劳动关系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的系统梳理,企业劳动关系的核心职能模块包括劳动关系合法化管理、劳资冲突管理、劳资合作管理三大领域,梳理出相应职业能力要求:1)执行劳动关系日常行政事务所需的执行能力;2)处理劳动关系六大职能模块专业性事务的管理能力;3)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劳动关系六大职能模块进行制度优化的方案设计能力。将应用导向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六大职能模块,若干实践项目,梳理出对应的理论知识图谱,并将其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中。(2)基于obe理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方法策略obe的核心精神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育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试验符合其要求的最优教学方法组合模式。首先,针对研究导向型实践教学模块采用:1)探究式教学法。以劳动关系理论前沿专题和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式学习和自主学习,为进一步深造学习积累理论知识基础,同时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其次,针对应用导向型实践教学模块采用。2)情境模拟教学法。例如,针对集体谈判实践教学内容,引入模拟集体谈判大赛赛制开展模拟教学,培养学生在劳资集体谈判方面的职业能力。模拟集体谈判大赛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十几所高校联办,各地工会、企业支持的全性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设计、赛事的技术规范要求、大赛的裁判是由工会、行业企业根据劳资集体谈判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确定的。3)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应用导向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六大职能模块,基于企业劳动关系实务流程开发设计不同模块的实践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自行联系的公司企业为个案,让学生在了解企业劳动关系实务工作现状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对该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评估论证其管理风险,并结合已有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方案优化设计,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并获得评价结果。本项目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以上教学方式,但不仅限于以上教学方式,此外还会适当使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讲授式教学法等组合模式。(3)以obe理念为导向的“多元递进式”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有两个要点:1)更关注学生“能做什么?”,即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围绕学生的能力实现来设定评价方式。2)强调学习进步过程的“阶梯递进式”考核标准。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确定出每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是从初级到高级,最终达成顶峰成果。因此,遵循obe理念开展“多元递进式”教学考核改革内容包括:1)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既注重终结性评价手段(理论考试层),也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进步情况的形成性成绩(个人实践任务层),两者相互结合。2)建立多元评价主体的民主评价制度(团队实践任务层)。除了教师评价外,让小组成员其他同学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同时对应用型的实践任务还将外部评价主体作为参考性评价意见,要求小组完成的方案设计报告附上用人单位评价意见,综合三方评价主体按一定百分比作为最终成绩。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有利于避免人为的主观感情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四、结语。

通过借鉴成果导向(obe)教育教学理念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对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用”三个层次的立体式重构,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掘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潜能。(1)基于obe教学理念将劳动关系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按照需求导向原则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的类型化处理,根据劳动关系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过程中解构出的多样化实践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毕业去向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有助于对少数拔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现和重点培养,克服课程教学中大锅饭、无差别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缺陷。(2)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整合,通过以知识(能力)结构出发反向设计,使课程教学内容支撑知识结构,进而使课程学习与知识(能力)结构相呼应,最终使学生达成最终学习成果。(3)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实践教学强调合作式学习,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变为自我竞争,即让学生持续地挑战自己,为达成顶峰成果而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使学习能力较强者变得更强,使学习能力较弱者也得到提升。(4)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为主,改为自主学习、探索研究为主,也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协同发展,教学内容更具“应用型、职业化、专业化”特点。

参考文献: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1).

[3]周春月,刘颖,张洪婷,卢燕飞.基于产出导向obe的阶梯式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1).

[4]张立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经管学科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3).

[5]吴绍艳,郭园园,邓娇娇.基于obe的工作坊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02).

[6]刘娜,张晓萌.优化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01).

[7]詹婧,潘美智.基于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追踪调查的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以北京市某重点高校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7(05).

[8]黄国琴,张邹,陈厚忠.劳动关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及职业能力培养策略[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03).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六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技能的系统工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大高校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都有采用,但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范围程度、时间安排、考核标准等方面均无统一标准,“各自为政”。笔者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加强每个具体实践环节。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多,对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较少;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目前尚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本文试图以会计本科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结合各主干课程的开设目的、内容特点、时间安排、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兴趣及特点等,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同步实训、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习、公司实习、实验室综合实习等)纳入其中,构建一个与主干课程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供参考与进一步探讨。

一、以主干专业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列示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括号内标明了应采用的与该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形式。图中箭头表示各课程间的递进关系,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括号内以斜体字列示的为建议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及对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1.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立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

作为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应开展配套的实践教学——同步实训。同步实训是指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个直观了解,帮助学生及时、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会计学原理”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简单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实训,学生直接接触各类仿真或真实的凭证、账簿及报表,既可以避免理论课的乏味,又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加深对会计的理解。实训资料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直接选用相关的“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教材,分段选取使用。在时间的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角色扮演这种方式。例如,在讲授采购人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时,可以设定采购人员、审批领导、出纳、会计人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经济业务的实质,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令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地学习理论知识、增长实际技能。

2.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规范体系;掌握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该门课程实务性很强,涵盖了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需的主要理论和技能。因此,这门课程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会计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职业敏感性、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相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同步实训内容可以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性强的问题展开设计,包括存货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流转税税务会计处理、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等。比如,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同步实训,可以设计、提供股权转让协议、资产评估报告、产权转让交割单、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等多项相关原始凭证和法定依据,让学生接触、分析、运用这些实务中真实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凭证,培养学生运用原始凭证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处理的能力,贴近实务,增强真实感。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方法,给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同步实训项目开发成可供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及个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开放型实验项目群,并配备多媒体实习指导课件及自动阅卷评分功能,使师生及时检测教学效果。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实训资料基本上是各校自行开发的。在时间安排上应根据进度与课程同步,其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进行整合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较强的`务实性,其每章对应内容均应分析讨论一至两个相关案例。该课程的教学案例比较容易取得,有的教材自身就附有配套案例;也可以自行开发,或选用专门的案例分析教材。案例教学应该与课堂教学同步,成绩可以单独考核,也可以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3)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是在校内进行的以企业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及相关资料为基础,通过编制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教学形式。“中级财务会计”详细地阐述了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课程结束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完成一套模拟实习资料,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模拟实习应该手工与电算化并行,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上市公司为题材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商品流通行业或服务行业均可)。时间应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3.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企业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成本会计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接触各种成本计算单据,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并对不同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应用,使其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重点及特点有个直观了解。该课程相关实训资料多为各院校自行开发,时间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校内模拟实习。“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套工业企业模拟实习资料,以对全套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整演练。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工业企业为例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以下课程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财务管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财务信息的收集、选择、分析的过程,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审计学”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实际运用的过程。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运用国际会计惯例处理复杂会计业务的方法。

“国际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模式、国际会计领域中的一些前沿问题,以及财务报告披露的国际差异和跨国经营活动中的税收问题等内容。

(三)应开展的、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

1.公司实习。

公司实习是指直接让学生到实习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公司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专业性和高度综合性,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熟悉专业操作和工作流程,是其他各种实践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公司实习是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或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应结合报告内容及其在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的表现单独进行考核。

2.实验室综合实习。

实验室综合实习是指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的综合性实习,一般可采用erp模式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日常经营流程。与校内模拟实习相比,从深度上讲,除了基本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如租赁业务、债务重组业务、合并业务等;从广度上讲,不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将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法等多门课程及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实验室综合实习对实践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提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验室综合实习应该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后进行,实习成绩应该单独考核。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实践形式,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采取社会调查、参观等其他形式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

构建科学、成熟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保障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实现,加速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问题,这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讨和深入研究,以期尽早形成科学、权威的结论,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国付.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研究,.12.

[2]张妙弟,江小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3]洪荭,廖联凯.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08.6.

[4]杨敏.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7.

[5]胡克琼,杨侃.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月刊(综合),2007.10.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七

摘要:

为了探讨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目标。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制定构建原则,改革和重组实践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八

摘要: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到系统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且现阶段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企业在招聘所需的会计人才的时候,都会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会计从业能力,也就是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目前相关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正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所以,为了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需要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以从业能力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基于此,结合四方面的会计实践教学现状,论述构建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从业能力;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其实也相当于一个生产型的企业,学生就是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当于产品在市场中得到的认可情况,而这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状况。一般来说,学生的就业情况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从业能力,而会计类的学生所需要的就是更加综合性和具有操作性的从业能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接触到具体的会计实物,也就更加难以了解实际生产经营中的企业业务。所以对学生来说,会计的理论教学课程通常是抽象的、难懂的和乏味的,会计核算的相关资料很难形成一个体系,学生对于课堂中教授的理论知识就更加难以理解。但是实践教学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能够让学生看见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如凭证和账簿等,并亲自参与到相关的工作当中,能够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一、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习基地难落实。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和公司等经营单位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习服务的义务,有些甚至不愿意让学生来实习。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实习的学生通常在公司待的时间不会太长,学生在熟悉了相关业务后就会离开,所以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实习生的到来只是添麻烦,加上有些实习的企业会计资料会涉及到一定的商业机密,这些资料企业领导人员并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其二,会计的工作需要具有连贯性和严密性,无论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整个全局的运行,所以有很多的实习单位并不放心将这些业务和工作交给实习生;其三,因为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需要企业的相关人员带领和引导,这样就会占据公司在岗人员的大量工作时间,甚至会造成工作人员自身工作都不能及时处理。

(二)实习经费较缺乏。

目前,我国在教学经费方面较为紧张,尤其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在学生实习上所花费的经费实在有限,而花费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中的经费就更加稀少。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其待遇也较为优厚,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严重流失,加上近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两者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得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集中实习模式发展越来越困难。

(三)实习资料缺乏操作性。

有些学校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实习基地时,就会建立相关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通过寻找一些相关的会计资料来让学生模拟实习,然而在进行模拟实验前,资料的准备通常过于强调真实性,就会造成某一时期内的企业会计资料出现照搬照抄的情况,缺乏代表性,并且这些资料也没有经过一定的加工、整理和分析,显得极为杂乱。企业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很多的业务都让学生无法下手,加上大量的模拟资料和实际的情况其实相差甚远,有些甚至直接是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而编造出来的企业数据,缺乏客观依据性,这样的模拟实验只会影响会计知识的学习,严重缺乏真实感,大大降低了会计模拟实验的可操作性。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会计课程的设计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岗位能力的要求,所以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保证课程和岗位能力相适应,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从业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的业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物资、工资和企业资金的核算及审核等。所以,在设计会计专业的课程时,应该着重分解其相关的业务,再有针对性地实施实践教学,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相关的会计实际工作流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施相关的操作流程。而教学的内容应该尽量涉及到有关会计业务的方方面面,并适当增加实践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并熟知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

(二)优化实践教学设置。

会计的实践教学应该着重注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以市场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一定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从业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确保学习和工作保持一致性。而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优化实践教学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从业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书本里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该加大对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投入,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相应的会计实验室,并积极与社会上的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最终达到不断优化会计教学的实施和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的目标。

(三)开展工学结合教学。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实施工学结合,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专业设施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有效增强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学校的市场竞争力。而高校要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和企业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的场所和设备,而学校则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高素质人才,两者相互补充,共同进步。校企的合作的主要方式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企业能够依据自身所需来设置相关的课程,进行教学安排,充分发挥其选拔人才的作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机地融合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训练和实践等环节一体化,从而提升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另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还能将财会等专业性的专家讨论会引进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让校内的教职人员和专业能力更强的专家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从而培养良好的从业能力。

三、结论。

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就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教学战略,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现全面教学目标,促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向社会和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卫平.会计电算化培训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16,(7):160.

[2]闫迎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8):180.

[4]李婧.加强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提高学生财务处理能力[j].中外企业家,2015,(3):170.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九

实践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计划的根鉴,当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够确切,具体表现在没有定制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明确,很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且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理论教学的关联性不大,学生很难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学生实习的地点与方向不强,也是实践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应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旅游院校或从事该方面教学的院校应积极与校外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方便学生实习,但是很多学校都依靠老师与学生个人与实训单位取得联系,且不同实训单位条件参差不齐,由此造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习结果各不相同,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程度。

(一)明确旅游实践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的。

能力,让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步入理论的高度,去观察、处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中技毕业生正义信用度,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其次,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对于旅游性这样偏向服务性的产业,需要的并不全是多高深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服务意识至关重要,这是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培养而来的。实践教学还应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处。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

摘要:近几年,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院校开展感恩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独立学院对于感恩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开展多元化的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校园文化,已经引起独立院校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感恩教育;校园文化;独立学院。

一、前言。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隐形因素,以其特色的物质、精神形式以及外部的展现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我国古代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百善孝为先”等古训,感恩是人类生存发展永恒不变的模式。独立学院作为高校的一种创新模式,感恩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一)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营造欠缺。

感恩意识与行为是由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因素促发形成的。独立学院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感恩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因此,独立学院的感恩教育与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校园感恩文化和内涵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从物质、活动、制度、精神等层面进行感恩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成果需要营造浓烈的校园感恩文化氛围。独立学院往往趋于形式主义,简单的下发通知,口头宣扬感恩文化,不注重落实感恩方案,感恩效果。学生在开展感恩活动的时候只是形式化、应付化、简单化,在校园内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感恩氛围。

(二)感恩教育重视度不够。

独立院校更看重的是考研率、就业率等硬项指标,

其高指标就强有力的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感恩教育。独立学院学生的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处在探索中,独立学院在感恩教育反面没有形成德育教育体系,没有专门系统的感恩教育课程。感恩教育也只局限于宣传教育、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教师进行简单指导,流于形式,缺乏时效,学生难以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淡薄。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基本处在“90后”,多数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家长从小娇生惯养,导致集体生活意识欠缺,自我意识较强,过多考虑自我感受。正是这种家庭观念的错位,使得学生过度依赖于家长的帮助,认为这种关爱是理所当然,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寻求家长的帮助,不顾及家长的感受。据了解,很多大学生跟家长沟通的时间和次数很少,很多时候是给家长索要生活费或寻求帮助,才会给家长联系。

(四)感恩师长教诲之意淡薄。

传统教育要尊师敬长,而独立学院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文体活动突出,从自身角度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再加上从小的束缚心理,恶魔化教师形象,导致独立学院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师长的教诲完全不理会。有的大学生甚至见到师长不找招呼,如同陌路人;有的大学生毕业前殴打师长,如同仇人等等现象,无不体现出淡薄的感恩意识。据调查,很多独立学院学生认为,教师过于严厉,不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希望教师过多干涉,由此产生矛盾,造成误解的感恩观。

(五)感恩社会救助之情淡薄。

独立学院学生毕业后相对而言待遇较好,环境舒适的工作,对于一些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奉献社会的工作岗位不感兴趣,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学生依靠生源地贷款、国家助学金以及学院奖学金等完成学业后,不偿还助学贷款,拖欠学校学费等等。一些受过国家资助的学生,不愿谈及曾受到过帮助。有些同学编造实施,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国家助学金,然后挥霍国家救助的资金。当身边的同学受到困难的时候,部分同学逃离的远远的,甚至装作陌路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却肆意挥霍比人的爱心。

(一)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从独立学院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情感教育的德育教育素培养势在必行。独立学院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和途径开展感恩教育,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德育教育。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美德,感恩意识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德育素质。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感恩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感恩教育注重提高德育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良好德育素质有助于人格魅力的培养,学习、生活全面发展;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能力各方面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感恩教育打造和谐校园。

感恩教育从大学生思想角度出发,能够使大学生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学校,养成知恩图报的道德观,进而净化心灵,人为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马克思曾经也说过,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提升学校的和谐氛围,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独立学院塑造感恩教育校园文化,通过多层面的教育与活动,以无形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升华感恩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责任感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等,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加强校园感恩文化建设,发掘感恩教育的措施和办法,才能从有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源头,是精神与物质的综合体现,凝聚了独立学院的历史传统、发展理念、教育风格、办学特点等方面。独立学院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创建感恩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熏陶、激励、辐射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独立学院感恩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幕、校园报刊、展板、横幅、标语、校园网站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步骤,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着力营造感恩教育的浓烈氛围。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二)建立长效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长效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独立学院进行感恩教育必不可少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中,才能持续有效的取得感恩教育成果。独立学院应该根据办学特色、生源特点,时代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感恩教育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做到思想和行动相一致。可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评优体系,形成一种制度,加强重视度,更长期有效的建立感恩教育。

(三)创新教育方式践行感恩活动。

思想教育进课堂已经是独立学院开展感恩教育的方式之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主题班会”等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独立学院对创新教育的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感恩教育从教学创新入手,唤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独立学院加大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开展主题教育方式,如爱国主义、雷锋精神、感动中国等。适当的时机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推广,如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感恩节等特殊节日,开展感恩的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要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合一。

(四)开展专题活动创建感恩品牌影响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主题活动,是独立学院开展感恩文化重要方式之一。感恩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标语征集、晚会、捐赠、公益活动等,宣传效果突出,但持久性相对较差,没有系统的形成感恩活动品牌,学生仅仅是应付了事。独立学院应打造感恩系列品牌活动,扩大感恩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形成干感恩活动的特色,形成帮对志愿服务,长期义务服务,感恩践行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打造感恩品牌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明白感恩的意义,体验施恩的乐趣。

(五)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

感恩教育的开展需要一支感恩意识强,爱岗敬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开导、引导、指导和教育。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工作的第一线工作者,教育者感恩觉悟高,能将这种感恩意识是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施感恩教育者从个人魅力、言行举止和感恩行动出发,实施正面积极的感恩案例,再通过与学生情感沟通和生活体验的交流,渗透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感恩为主,动之以情,从情感角度出发,加强情感沟通,陶冶学生的道德观。

五、结论。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坚强后盾和坚定的基础。所以,身为学生工作者的我们应认真探索学生会的管理之路,认真思考如何让感恩教育科学健康地持续向前发展,以期在今后的独立院校学生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宪民.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12).

[2]李瑶.高校感恩教育探析[j].科教导报,2011,(3).

[3]王彦玲.浅析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意义及策略[j].长安学刊,,(01).

[4]金意.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j].前进论坛,2011,(12).

[5]赵荣梅.加强高校感恩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

[6]康琼,王飚.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一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硬件体系要完备,完备的硬件体系指在校外,学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实行场所,像旅游局、饭店、旅行景区等,从而构建一个长久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到时安排学校学生进行实训,培养良好的操作技能与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当前实习分为鉴础性的认知实习与综合性生产实习,学校选派学生去旅行社进行综合实习,进行导游综合实习等。在校内,构建实训基地也很重要,校内实训基地是构建可以满足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与校内实习的场所。师资力景对学生能力对学生素质与能力有很大影响,学校要组建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师团队,他们既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教授知识的技巧,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效评估教学成果。学校配给的教学物资要充足,设备完整,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管理部门应不断支持实践教学的实行与改革,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且不断加强质量监控,形成有效地教学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二

学好一门课程很多人说实践教学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实践和教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了?在公共管理学里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公共管理学实践教学的相关论文吧!

论文1:提高实践能力公共管理论文。

一、依托教师科研项目的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国家和学校两级单位均设立了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刺激大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活动来提升其能力,但如果其指导教师没有兴趣或动力来指导学生,该创新项目不会达到其预期效果。

为此,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研究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共赢的局面。

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项目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学生与指导教师有更加紧密的交流时间与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学习能力。

2.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

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可行的。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主要职责有三个方面:教书、科研和社会服务。

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每位教师都会具有不同等级的科研项目,而科研项目本身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为此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相结合,有利于确保大学生创新项目处于学科前沿位置。

对于本科生而言,选择指导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作为创新项目,有利于获得指导教师更加专业化的指导。

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项目的管理,可根据其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化的管理,分别是选题、研究阶段和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三个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在不同过程的指导方法和路径会具有差异性,因为不同过程的目标具有差异性。

1.选题阶段——与科研教师项目紧密相关。

对于大学生创新项目而言,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选题是关键。

由于大学生创新项目需要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确定,因而选题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拟定,在教师拟定题目时,一般会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该题目来源于教师某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二是要求该部分内容要具有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

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后供学生进行选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创新项目申报。

2.研究阶段——理论、方法和案例。

由于对公共管理本科生的要求是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具有“顶天立地”的创新实践能力,因而在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是力求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公共管理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将该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需要学习和运用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如数理统计、定性比较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此外,为对上述创新性的理论假说进行验证或解释,需要选取特定的案例,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检验。

该阶段目的是对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其创新项目的研究具有三种元素:理论、方法和案例。

而对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言,理论、方法和案例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三种元素。

通过教师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结合,指导教师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创新项目,这可以大大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效果,并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

3.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

最后,指导教师需要指导本科生进行研究报告撰写并答辩。

一份完美的研究缺少不了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精彩的答辩。

这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来写研究报告,以及如何来进行答辩。

这对于指导教师而言,也是在其科研项目结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创新项目的实践。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旨在通过该训练计划的实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经营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公共事业管理一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创新训练计划依据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工作相关意见展开,训练计划分为国家、省和校三个级别。

本科生个人或团队(最多3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和成果交流等工作。

1.选题阶段。

每年11月份,学校组织教师提出创新项目课题指南,由学生进行组队自由选择题目进行申报,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并由一名教师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

对于学生申报的项目,初步确定为校级项目进行展开研究。

如果能够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指导教师更容易出题,也能使得学生选到其感兴趣的题目。

2.研究阶段。

项目批准立项后实行月报制,即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的进展及时填写记录册,同时完成创新项目管理平台上的过程记录,指导教师定期填写指导意见。

此外,在每年3月份,课题组需要进行开题报告,各单位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推荐校级以上项目,对开题未通过的项目取消立项资格。

以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项目为例,在3~6月份期间指导教师会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指导学生对课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进行课题设计;在7~8月份暑假期间,指导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收集数据进行论证;在9~10月份,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准备中期检查报告;在11月份至寒假期间,学生对项目报告进行撰写,并整理出可发表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计划的设定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计划具有契合性。

3.报告撰写与结题验收。

在项目开展后的次年3月份进行结题答辩。

在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会全程指导学生对报告的撰写,因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报告具有管理学研究的规范性,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模型构建、研究方法、实证检验、结论与讨论等内容。

对于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而言,其均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在上课之余会花很多精力来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因而有助于学生规范性的完成课题,有助于教师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语。

并且也对教师的科研项目产生积极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双赢的局面。

论文2:学分制教学公共管理论文。

1学分制内涵。

学分制是人才教育模式的一种,与导师制、班建制统称三大培养模式。

所谓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和绩点综合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一种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逐渐形成“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位”的教学管理模式。

具体来讲,学分制具备以下本质特征:学生自由选课、强调因材施教、实行目标管理、实施弹性学制。

如此,实施学分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提升教师教学的效果;有利于规范收费制度,缓解贫困生学费难题;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缓解部分学生集中就业压力。

可以说,学分制改革在较大程度上可以突破学年制教学的弊端,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历经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三

实践教学是针对机电类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部分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分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在对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从而达到预期的理想教学成果。

1.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机电类专业的特点。

学校在完成市场调研和人才教育定位的.前提下,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及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实践内容、实践方法以及实践手段为改革重点,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适应能力培养为关键,改进其传统模式实践环节,优化实验流程,从而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专业特色化是当下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首要性原则。

对机电类学科的强化建设,正确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优化专业课程结构,重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从而构建多方位教学平台,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打下良好的改革、发展基础。

(1)建设机电类专业实验室的实践操作平台。

从而制订有效的实验教学计划,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创新性能,同时强化对精品实验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大大提高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2)强化建设校内外学生实习基地。

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课堂外的实习、实。

践活动,才能够有效验证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见,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实践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平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一般电气设备和简单机械加工实践训练,建立电气设备拆装实习基地,用于学生自己动手拆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认知电气设备结构和原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构建规范化的课程设计环节。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以文化理论知识为主,加以实践训练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选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课题探讨、分析,老师可从旁指导。设计制订一套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教学模式,设计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实践创新环节,是对学生理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效的实践考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习好机电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强化并不是轻视理论教学,整个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不存在主体与从属的关系,所以,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要端正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的正确位置以及有效作用。

在针对机电类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把对学生的操作实践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围绕现代机电工程素质,以实践技能训练为教学目标,培养实践工程应用能力,以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环节相结合为发展构建中心,以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整体优化效果并与理论教学形成有机统一的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强化机电类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和专业业务水平。

2.不断对机电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实践,以提升机电专业教学质量。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改课程项目,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专业学科的有效发展,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思想从知识的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加强理论技术知识课程的内容比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以及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通过对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建设的探索,分析得出改革、创新实践教育课程是当下各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人类快速发展的必要性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松平。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科技信息,(5)。

[4]肖忠跃,李和平,罗淑平,等。机电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8)。

电类。

(作者单位山西省霍州煤电职教中心)。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四

实际上,该专业不是社会不需要,而是要求太高。国际贸易业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语言、政治、法律、运输、保险等一系列的问题,它要求从业人员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在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不仅注重学历,更强调求职者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愿意承担培养和训练不具有操作技能的毕业生的任务,在招聘中倾向于录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加之前几年该专业的报考火爆同样也造成了各个学校纷纷开设,导致培养人才过多,最终影响了就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必须加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从我国高校的定位来看,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研究型人才,即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相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是:人才的能力培养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忽视对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对前沿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对于科研开发能力不作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重视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因此,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抓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发现问题,并通过对所发现问题的分析、判断、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立足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能力、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能力、对国际贸易规则的领悟能力和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综合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外贸活动。

加拿大的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其最大特点就是不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出发,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出发点考虑课程开发,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而是围绕着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设置学习课程,制定计划,教学管理,决定教学方法、步骤、内容及考核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较高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cbe实践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阶段:职业分析形成dacum(课程开发developingacurriculum)图表、学习包的开发、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实践教学评价。其中核心是职业分析形成dacum图表,具体做法是:由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从业人员将一个职业目标进行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分析,分别得出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最终形成一张dacum表(罗列出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及说明,教学专家可根据dacum表来确定教学单元或模块,若干个相关单元可组成一门课程,最后按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出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dacum是一种较规范细致的方法,整个过程都力图保证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的实现。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五

及时做好实践教学评价,能规范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评价过程分几个阶段进行,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对实施进度,任务的落实程度进行评价。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也要改变单一的考试制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落实实践任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具体的评价与考核措施包括竞赛制,老师让学生自己选取竞赛题进行答辩,或教师开放考试形式,多选取主观题让学生自由论述。

三、结语。

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的,也需要每一位学生真ih把学习实用知识落到实处,从而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更多专业人才的培养。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六

摘要:独立学院是近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独立学院将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试图对独立学院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对独立学院如何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做出分析。

关键词:独立学院;感恩缺失;感恩教育;重要性;路径选择。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迄今为止全国已有300多所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所占高等教育比重逐渐增大,独立学院在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民办学校学生(含独立学院)对国家政治局势和法律的认识存在偏激倾向,不能客观、全面、冷静地认识和评价社会现象。习惯从个人角度出发,情绪化地面对现实,容易出现偏激认识和行为。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地看待社会,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适应社会,谋求发展。独立学院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独立学院接受教育,没有考上自己的理想学校,难免心理失衡,有自卑情绪,且现在入校的大多是90后学生,大多是以我为中心,性格相对独立。且受社会风气影响,学生对亲情淡漠,冷漠的对待父母,没有责任感,如何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与作用。

感恩教育实际上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

只有让独立学院的学生了解感恩,才能向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延伸责任教育,礼仪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只有这样,责任感,使命感才会内化,学生人格的塑造才能得到完善。

让学生懂得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1、自我意识强烈,社会责任感淡薄,功利化倾向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思想观念领域,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种思想意识在充分肯定了个体价值,给予个体最大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们过分关注自我,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对集体、国家利益漠不关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被唤醒,他们个性张扬、性格独立,不再轻易地接受某种单一的价值判断,转而审视个人利益、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缺乏自立、自强、自尊意识。

独立学院中存在一大批家庭经济条件殷实、社会地位优越的学生,父母溺爱,同时又寄予他们过多、过高的期望,为其倾注太多的物质和精神奉献。这些大学生在这样的一种家庭成长环境下,极易形成自私自利、任性放纵、怪僻、唯我独尊、麻木不仁等不健康心理和人格,以至于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无所适从、沮丧消极、悲观绝望。这样的教育和保姆式监护,使孩子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缺乏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3、奋斗目标不明确。

独立学院大学生原本学习基础较差,为了获得一张跻身社会、保障生存的绿色通行证,他们是带着高考失败的心情走进大学生活的,导致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容易看低自己。或许是被逼的他们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撑,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听课,旷课、迟到、逃课,在缺失目标的情况下,看电影、上网聊天、游戏、交朋友、谈对象,完全放松了自己,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进取心。

4、缺乏理想信念。

部分同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初步的价值观,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有不少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往往“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不考虑利弊、危害,特别是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时,界限不容易把握,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易发生偏差。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组织形式上,就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生活和日常思想教育的质量,包括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手段、适当的教育时机,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感恩文化教育。我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恩义、亲情,强调知恩图报。要在独立学院里通过开展传统经典读书节,教师节,母亲节等活动,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谢老师的教诲以及回报社会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各类讲坛,邀请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学生家长或者有亲身体验的学生等等现身交流,与所有大学生开展更贴近的对话。

3、“言传不如身教”,老师自身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知识水平高,会让学生心生敬佩之情。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德育工作的成效,尤其是学生的感恩教育。老师用高尚的人格去“启迪”学生,胜过任何的语言说教。要全方位地关爱学生,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家庭、交友环境、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及有关障碍等等。学生对老师心存感恩,才会在这位教师面前,敞开智慧之门,接受老师源源不断地传授知识及教育。

四、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负面现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修为。

目前,感恩意识教育中的一大障碍就是社会或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公平或者负面现象。当大学生看到这些现象时,可能会在心中形成一种负面心态。这就必须教育大学生应心怀仁爱,关爱社会,不仅要批评社会负面现象,更重要的是要建设性的推动社会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社会正面典型。要利用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事件来进行对大学生的感恩引导,比如近些年来汶川大地震的爆发,信义兄弟事件等等,都很好地弘扬了全社会的感恩意识。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以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定位,加大对这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单纯的传授知识会更加有效,这批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会对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丽敏.浅谈独立学院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

[2]王青.地方高校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06.

[3]王丽.浅析8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上海师范大学,.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篇十七

摘要: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依托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及详尽的实验教材开展分行业分岗位的校内综合实训,以解决目前学生难找实习单位,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校内实训综合性不强等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学;。

实践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18-0057—02独立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产生以来,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截至6月19日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292所独立学院。以笔者单位所在的天津地区为例,就有1o所独立学院,其中有5所开设了会计学或者财务管理专业,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绝大多数独立学院也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需师资不足因为会计学专业就业面广,专业与岗位容易对接等优势,再加上扩招等原因,使得每年的会计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均较多。而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往往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因此所需教师较多。另外在开展实践教学时,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辅导,而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的运用,因此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从独立学院的师资来看,其自有专任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研究生,虽然很多教师自己考取了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但也缺乏实践经验。而外聘教师大多时间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做实践指导。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性差实践教学应在理论教学之后开展。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头脑灵活,兴趣广泛,善于交际,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不扎实,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学生往往是在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的前提下就马上开展实践教学,给本就不多的辅导实践教学的老师带来较大的困难。另外,实践材料的单一等问题也容易造成学生互相抄袭,依葫芦画瓢,最后虽然也按时完成了实践内容,但效果往往较差。(三)校内会计实践时间短综合性不强独立学院的校内会计实践活动一般包括诸如《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总体学时中分出l0学时左右的依托实训教学平台的实训课程,课内实训时间较短。学生虽然可以自行课下练习,但缺乏教师指导,效果较差。手工会计实训、会计综合大演练等专门的实训课程,虽然学时较为充裕,但实践材料往往是一个中小型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所涉及的实训内容往往只偏重于会计核算岗位,内容较为单一,综合性不强。

(四)校外会计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由于财务工作的保密性等特殊要求,使得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能够接收的学生数量有限,即使接收也不大可能让学生自己真实地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去。从笔者近几年参与学生专业实习答辩的情况来看,学生去企业实习,往往从事的也是诸如整理凭证、查看账簿报表、打杂等工作,真正能够亲身参与企业财务工作的是少之又少。另外,专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但学生数量的庞大使得学校对每位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成了一个难题。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实验环节。

1.课程实验。会计学的核心专业课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首先,应在相应的专业课中包含充足的实验学时。笔者建议的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的比例为二比一。并且实验学时应穿插于理论学时之间。可以借鉴国外某些大学的做法,每周有两节理论课,搭配一节实验课。这样,可以发挥独立学院学生愿意自己动手实践的特点,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会计学原理课程应在讲解完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填制等后,结合相应的教学平台开展计算机模拟实验。同时,在相应的手工实验室开展单项手工实验。另外,还有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这些本身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更应该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

其次,在一门课程的理论部分全部讲完之后,还应利用小学期的时间开展相应的课程设计。比如在学习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可以设计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资料,在资料设计中要尽量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讲述的各类型的业务融入其中,使学生完成从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一系列工作。

通过课程实验,主要使学生掌握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并通过实际操作将其与实际工作相联系。

2.综合实验。在大二,大三,开展erp沙盘模拟实训及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模拟实训使学生了解企业活动流程,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四上学期,学生已经学完绝大部分专业课之后,开展综合实验。学校应着手建立分行业的综合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应包括模拟供应商企业财务室,模拟主要工业生产企业财务室,模拟委托加工企业财务室,模拟商业企业财务室,模拟银行,模拟税务机关,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其中,模拟主要工业生产企业财务室设置出纳一名,成本会计一名,往来会计一名,税务会计一名,内部审计员一名,会计主管一名。其他模拟实验室也根据实验材料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岗位设置。

在实验材料的设计上,要将这几个模拟实验室的业务进行串联,使得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搞清楚企业、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不同的岗位之间进行轮换,使学生不仅掌握工业企业出纳,会计岗位的职业技能,而且能够掌握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所需的会计、审计、税务等各种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从而使得学生在择业时能有更多的选择,适应更多不同的岗位。

为了实现综合实验,需要做比较多的前期准备工作。硬件上包括学校实验室场地、办公桌椅、计算机、财务软件、凭证、账簿、报表、印章等的提供。软件上能综合使用这七个模拟实验室的材料的编写也十分重要。实验材料可按这七个模拟实验室分别进行编写。首先应将每个实验室所需的岗位及岗位职责论述清楚,其次编写每个实验室所涉及到的业务及实验要求。业务至少应包括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个月的连续会计业务,在业务编写时应注意几个实验室之间的业务往来关系。最后还应明确实验的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应包括实习态度是否认真,团队精神如何;业务完成情况如何等。制定考核办法时务必要制定细节标准。比如每位同学的打分应包括其轮换的全部岗位的分数,每个岗位的分数分别由与其共同实习的同学以及指导教师的打分加权取得。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