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实用15篇)
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能够积累成为学习的宝贵财富。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时,我们要注重思考和提炼出关键信息。探索总结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和写作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设计“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的活动方案,累计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提高手机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3、在收集数据、设计方案、交流等活动中,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设计方案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1、利用数的计算、收集和处理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保证良好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象征性”长跑问题。
二、探究活动。
1、确定主题。
2、要设计长跑方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
(2)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途径的主要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路程。
(3)确定每人每天跑的路程,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跑完全程,怎样设计方案?
(4)向大家征集活动主题,确定一个最受欢迎的。
三、知识的运用。
1、分组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设计象征性长跑的方案。
2、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象征性长跑方案,同学们真了不起!
长跑,教学,日常生活,数学好玩,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二
两端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的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绿化的重要性。
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利用线段图理解“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
[教学重点]: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
[教学难点]:掌握用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
1、听唱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比较两组图片的不同,让学生说出植树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的植树问题。
二、探究新知。
(展示题目)。
1、学生画线段图表示,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回答。
3、教师把学生的想法用表格出示如下:
4、引导总结:
5、生:手指线段图。
师:在线段图上,点数和间隔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点数=间隔数+1。
6、师:总长与间距和间隔数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生:总长=间距×间隔数。
7、尝试应用:
三、巩固新知。
四、小结本节内容。
五、教学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三
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常规课有所不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用书》中说道:“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之一,正是教材注重渗透思想方法,关注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应用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1)教材首先通过“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
(2)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此类问题题意,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用图示法、假设法、列方程法等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能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解法的巧妙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在学习中进行尝试、比较、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
4、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经。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
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如:
师:一只鸡。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一只鸡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
师: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出示问题,学习模式。
已知:鸡和兔共有5个头,16只脚。
问题:鸡和兔各有几只?
画图法:
结合教材,生自主用画图法理解完成。
列表法(枚举法):
一一列举出鸡有0到5只及兔有5到0只时的脚数。
文字说明:
1.画图法:先画出5个头和16只脚,然后先给每个头配2只脚,剩下的脚再两只两只地加到每个头上,分配完后,4只脚的是兔,2只脚的是鸡。
2.列表法:假设4只鸡,1只兔,那么共有12只脚,与题目条件不符;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4只脚,也不符合条件;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6只脚,刚好符合题目条件。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
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出示例1)。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四人小组,仿照引例中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画图法:
8个头,26只脚。
兔有()只,鸡有()只。
列表法(枚举法):
兔有()只,鸡有()只。
经过同学们的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的过程,这些方法在对于一些数字简单的题目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数字较大,以上两种方法操作起来就有些难度了,我们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假设与探究。
假设全是鸡。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兔子都用2只前脚捂住耳朵,用2只后脚站了起来,这时每一个头就对应着有2只脚站在地上(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鸡头),此时站在地上的脚的个数是8×2=16只。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结果的16只脚是什么的脚?
生:8表示“假设8个头都是鸡的头”,2表示“每只鸡有2只脚”,16只脚是站在地上的脚。而之前数有26只脚,少了26-16=10只脚,这10只脚是兔子捂耳朵的前脚,而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所以兔子的只数是:10÷2=5只,鸡的个数是:8-5=3只。
师:“10÷2=5”式中的10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生:10表示兔子抬起捂耳朵的前脚,2表示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
10÷2表示兔子的数量。
师板书:假设全是鸡:
脚的总数:8×2=16(只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脚)。
兔子:10÷2=5(只)。
鸡:8-5=3(只)。
师:以上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先算出脚的假设总数,然后对比实际总数,再用少了的脚数除以2(4-2=2)就可以算出兔子的数量了。
假设全是兔。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2:我们是这样想的:鸡都把翅膀撑到地上当“脚”了(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兔头),这时地上的脚的总数是8×4=32只,但实际上只有26只脚,多出来的“脚”32-26=6只,多出来的这6只“脚”实际上是鸡的翅膀来的,每只鸡有2个翅膀,所以鸡的个数有6÷2=3(只),兔的个数有8-3=5(只)。
师板书:假设全是兔:
脚的总数:8×4=32(只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脚)。
鸡:6÷2=3(只)。
兔子:8-3=5(只)。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可以把刚才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假设法”——假设怎么样,然后怎么样。经过这两道题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假设全是鸡,就会先求出兔的只数;假设全是兔,就会先求出鸡的只数。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兴趣盎然。
渗透文化,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回到1500年前。在一间学堂里,一位先生拿着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摇头晃脑地读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几种方法帮帮古代的学生们吗?谁来先翻译一下这个古代数学问题的意思?然后,请各位同学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独立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并进行板书汇报、)。
师:对了,这道题的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板书的两位同学做得更加精彩。
试想:古代的人又是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呢?同学们,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设计意图:渗透古代数学思想,适时适地进行思想教育,创设课堂数学文化氛围。
畅谈收获。
师:今天的课堂学习有趣吗?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1:……。
生2:……。
……。
师:今天,我们通过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了用画图、列表和假设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巩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古时候的解法,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的小结梳理一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预想到了学生理解方面可能会存在偏差,同课室同事谈到往届学生对鸡兔同笼这类问题的解决途径很是模糊。我有意识细琢磨了一下课堂课堂会出现的情况。于是,课堂上先游戏引导,再通过画图、列表法的展示,学生们一下子眼界开阔,思路瞬间明朗化,直到后面的假设法的出现,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都不难理解了。假设法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给学生讲通讲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解决此类问题就足够的。本计划课堂上渗透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四年级学生未接触方程和课堂时间关系,未提及这一方法,希望学生们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拓展更多的解决途经。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四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操行统计表、水彩笔。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师:下面请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两票刚好用4个半格子??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票。请大家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每种节目的票数。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师:一个格子表示几票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3.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生:??的票最多???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票?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师:刚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们对统计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三、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们的统计知识,比如跟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回来,我们可以统计买的什么种类的商品最多;老师在班上要统计哪一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组的表现最优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继续找一找能够用到统计的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描述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可是出2个节目,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节目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出哪2个节目。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2种节目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节目,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出什么节目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么好呢?”这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这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五
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套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学习互动活动;它也是一门艺术,必须融人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2.学生的思维能力。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起始数学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关注他们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四维目标,只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不是每节课设计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分解、细化,生成具有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重点。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创设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当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探索场,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经常创设不同的探索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合作交流。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通常组建研究小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程序应体现所教知识的特点,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显然,教学程序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叶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在大环节的策划上,让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过去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格局,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让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舞台。
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单调、生硬的一面。组织开放性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探索中成长。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要优化课堂导入,重视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快乐的身心交流中学习、成长。设计的评价过程,要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润滑剂”。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六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早上喜欢和牛奶吗?和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我女儿在家也喜欢喝牛奶,每次早晨喝一小杯(出示一小杯)。我早晨每次喝一大杯(出示一小杯)。大杯中的牛奶大约是小杯牛奶的2倍。
出示1大杯和2小杯,问1大杯可以够我和几次?2小杯可以够我女儿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喝,可以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女儿喝,可以喝几次?
指名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说明:刚才想的过程其实就是替换的策略。
揭示课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
思考:你能解决吗?为什么?(使学生联想到都是大杯或者都是小杯比较容易解决;或者告诉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的关系。)。
说说所增加的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明怎样替换,替换之后是什么杯子,总量是多少?
使学生感悟到无论怎样替换之后的果汁总量是不变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
思考,为什么要把1大杯替换成3小杯,或者把3小杯替换成1大杯?(感受替换的依据)。
4、学生列式解决。
指名汇报,注重结合替换的思路,理解算式。
师: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用替换的策略进行解决,是否正确呢?
学生提出检验的方法,并阅读书上的介绍,然后进行检验。
5、小结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6、体现价值。
教师介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还可以请学生说说不用替换的策略,还可以怎样解决。然后进行比较,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策略的价值。
三、完成练习的第1题。
1、在题中用图表示替换的过程,然后解决问题,并检验。
2、汇报交流,将学生的作品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注意体现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有可能出现线段图)。
3、结合图说出算式。
4、这个题目还有不同的替换吗?为什么?使学生认识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四、指导练一练。
1、读题,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
2、练一练与例题相比有难度,因此让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可以用优秀生的思路来提示其他学生。
3、重视图的作用,以图来帮助理解。
五、思考。
1、本课应该以策略的价值体现为主,还是应该以替换的依据为主?感觉难以合理安排。
2、课堂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在替换过程中语言的准确表达。如:用什么替换什么,或者把什么替换成什么。在数学中语言应该是规范、到位的。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纸板,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片(硬卡纸做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
1.情境导入。
2.出示问题,明确要求。(理解重点要求,如整分米数,整块)。
3.学生猜测可选用几分米的地砖。
4.介绍教具,明确活动要求.5.小组活动。
二、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1.展示学生作品,得出结果。
2.教师将不同铺法展示到课件上。
3.明确王叔叔对地砖的要求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揭示课题。
5.巩固练习课本80页做一做。
三、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出示例2,独立思考,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归纳方法,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他们公因数的倍数,他们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四、巩固练习,
总结。
提升。
1.81页做一做,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总结规律。(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那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五、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八
自读:例5教学面积公式的应用。求出学生最熟悉的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小,并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去测量课桌的面积。
做一做,用学生身上的尺子来测量长度,进而求出教室的面积。(反思:知道了这样做,要再深入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细读:例5的编排意图与前面“做一做”的编排意图基本相同。在计算数学书封面面积后,又安排利用计算结果估计桌面面积的活动,一方面体现了上面计算的价值;另一方面提示,可用自己熟悉的物品面积作为“非标准”的面积单位,估计其他面积,从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能力。
“做一做”利用学生自己的“步长”作为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估测教室面积。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公式的含义;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公式的计算;
【教学流程】。
一、面积公式的复习。
1.出示:练习十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如果满铺是这样的如果半铺又是怎样的你会选择铺吗?
2.完成练习第2题。
出示:两个信息,学生提出问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题目。
读题计算。
468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熟悉的数学书封面是500平方厘米,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面积大约有多少?
师:你是怎么估测的呢?
小结:我们可以用尺子量出长和宽计算出桌面面积的大小;但当没有尺子时,可以用已知的数学书封面面积来测量桌面面积。
2.做一做。
如果没有尺子,如何测量我们教室的面积呢?
生预:用课本面积;
生预:用课桌面积;
生预:用身上的尺子。(脚步的“尺子”)。
小结: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
3.目测实物面积和测量计算面积。
黑板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地面方格的面积。
猜测依据测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第7题,面积和周长(练习本上)。
2.第9题,知道周长,如何求面积?
3.第8题,选择。1.全部的面积;2.正方形的面积;3.剩下的面积。
四、拓展题。
练习第10题:面积减去后,面积相等,周长变了。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九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十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图表描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确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直观、简明的确特点,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数学应用的意识。
认识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去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
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小的游戏:
游戏一:考听力(出示幻灯二)请你用语言把你听到的描述一下。
游戏二:考眼力(出示幻灯三)请你用语言把你看到的描述一下。
2、刚才,同学们分别利用听觉和视觉描述了公交车的运动过程,表现得很好。不过,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更简洁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公交车的运动过程,通过预习,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吗?(图表)(出示幻灯四:观察)。
3、这张图表示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时间和速度)。
你是从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点幻灯四:介绍横轴、纵轴和折线)。
4、观察这张图,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怎样的变化。(板书:看图找关系)。
1、学生看图找信息,自由发表,教师适时插问,如“你从哪里看出汽车的速度在上升、在下降或汽车速度不变?线往上画往下画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400表示什么意思?”“横轴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速度最快达到多少?”“为什么图的上面是平的?”“第4分钟时,速度降为0表示什么意思?”等。
(1)、现在谁来比较完整地对着这张图来说一说时间和速度间的变化关系?(请学生回答)。
(2)、大家来看一下老师是怎样用语言来叙述这张图所表示的事件:公共汽车从解放路车站到商场站共行了4分钟,从0分到1分,汽车的速度从0提高到400米/分,1到3分,汽车的速度保持400米/分不变,3到4分,汽车的速度在下降,第4分钟,汽车的速度降到0,汽车在商场站停下。
(3)、让学生观察图表和文字叙述表达的是同一事件,但图表更直观、简明。图表叙述则显得抽象、繁杂。从中感受到用图表来描述的好处——直观、简明。
3、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了解到的信息,完成书本61面的的填空。(点幻灯五:我会填)。
(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___分。
(2)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____米/分。
(3)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
(4)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
(5)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____米/分。
(1)从0到第一分钟,汽车从解放路车站出发,速度从0提高到400米/分,从第1分钟到第2分钟汽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前进,从第二分钟到二分半钟汽车的速度从400米/分下降到0,第3分钟又开始行使,到第4分钟汽车从0又提高到400米/分,第4到第5分钟汽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前进,第5到第6分钟汽车速度减少到0,第6分钟汽车到达商场站,停下来。
(2)、为什么会中途停车?可能是遇到红灯,教师顺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1、提供信息:小明的父母一起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后,小明的母亲独自返回家中。小明的父亲看了一会儿报后回家。下面的两幅图,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父亲的行为,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母亲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出示幻灯七:试一试1)。
在观察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两张图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间的变化关系。(离家的距离和时间的变化关系)。
第一副图,离家的距离变远,再变近,符合小明母亲到读报栏后直接回家的行为。
第二副图,中间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是不变的,这和父亲在中途读报的行为相一致。
2、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3、适当拓展:
(1)、仔细看图,(出示幻灯八:
老师对刚才反映父亲和母亲行为的两副图做了些修改。大家仔细观察,两副图有哪些区别?说明了什么?(父亲回家的线段图坡度放缓了,是因为父亲回家用的时间比母亲长。)。
(2)、大家再看图,现在请同学来分别说说父亲和母亲离家的距离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小结:所以我们在观察图表是一定要认真,仔细。要能看到图表的细微差别。
1、阅读书62面试一试2,独立思考:学校教学楼有四层。五(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出示幻灯九:试一试2)。
集体反馈,说说排除另外两幅图的理由。
为了看起来方便,老师可以给这张图加些辅助线。这样,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楼层的变化。
1、(出示幻灯十一:实践应用):
(1)登山活动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登到山顶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中途休息了几分?
(3)下山用了多少时间?
2、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事件或行为可以用图表来表述?
3、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觉得用图表来描述事情有什么好处?(简洁、直观)生活中有很多用图表描述的情况,只要用你的慧眼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图表的美,数学的美。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十一
1、使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精神。
1、使学生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让学生理解两次比较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正确理解和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课件。
课前谈话:同学们真精神,在这堂课上咱比一比看谁棒!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指出下面每组中的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同学们喜欢吃青菜吗?那咱到农民伯伯的大棚里看一看,(课件出示情景图。)。
(1)仔细默读这段情景。
(2)谁能大声读一遍。
2、你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4、导入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探究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5、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表示题里的数学信息与问题?
6、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开始动手做。
7、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8、做完之后,想一想然后在组内交流:
(1)你是选择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2)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分别以谁为单位“1”的量?
9、全班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讲解分享:大家讲的真好!小精灵也有自己的想法,你们愿意分享吗?我们来仔细的分享一下:
分析与解答分享: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16页的3、4题。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十二
“认识周长”这一课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1、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3、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表象。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情境:在元旦活动中,我们班的相片需要将合影贴上花边,我们来看看怎么贴。
课件演示贴法一(花边贴在相片中间),学生发表意见,贴对了没有?应该怎么贴?根据学生的意见演示贴法二(花边贴边缘但不封闭),学生再踊跃发表意见,学生边在图上指认位置边口述:花边应该贴到起点,才是贴了一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圈演示完全,并指出围着相片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相片一周。(板书:一周)
同时出现上述两种贴法,组织学生辨认:相片的一周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指出不是一周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法。
2、累加长度,明晰相片的周长。
提出问题:把这张相片贴一周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呢?为此老师量了一下这相片的四边的长度,课件依次呈现数据:长20cm,宽10cm。要求学生计算花边的长度,分享计算方法。教师再问:60cm是表示相片哪里的长度?(相片一周的长度),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二、整体理解周长的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
课件呈现实物:树叶、三角板、数学书、时钟。提问:这些物体表面有没有一周?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把四种事物的一周用水彩笔描出来。个别展示,课件重演描绘过程。
2、操作演示,体会“周长”的本质。
提问:要想知道这个三角板的一周有多长,怎么办?(用尺子量)课件出示三角板三边的长度:10cm、14cm、10cm。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到底是10cm还是14cm?学生辨析后计算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师生互动,辨析34cm的意义。
以钟面为例,问学生怎么测量钟面一周的长度,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法一一肯定,引导学生使用软绳和直尺进行测量,并问学生如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
3、辨析并概括概念。
师:刚才我们选研究了什么是一周,这是相片、树叶表面、三角板、数学书封面和钟面的一周。接着我们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相片一周的长度是60cm,三角板一周长度是34cm,钟面一周的长度是xxcm,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每一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板书)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五角星、角、饼形,组织学生辨析。提问: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如果没有?说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补充板书。学生齐读。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1、生活中举例说出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黑板、桌面等)
2、教材p84第3题;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通过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发现第1组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第2组中右图的周长比左图的周长要长。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方法加以肯定。
3、教材p88第9题;下图的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通过辨析总结出周长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不是图形大周长就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十三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课后反思:
本课我把众数放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学习。在认识众数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均数和中位数。在新课的引入中,我利用平均数和中位数制造了认知冲突;在新课的学习中,注重了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数学意义和统计意义的比较;在新课的练习中,强化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十四
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4、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电脑、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
1、出示课件,描述景色:在田野上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许多鹅在嬉戏,河滩上有一些片茂密的树林,有一片草地,草地上羊在吃草,鹅儿在休息,草地上还盛开着一些美丽的野花。在一棵大树上停着许多小鸟,天空中飞来了一些小鸟,春天的田野真美丽!
创设活泼而又鲜明的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
2、仔细观察,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提出数学问题。(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比一比哪一小组所提的问题最多(每一小组请一代表将小组所提的数学问题写在纸板上)。
2、每一小组出示自已的成果,全班讨论交流各组所提的数学问题。根据每一小组的不同成果进行适当的表扬。
3、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4、交流。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图片(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同桌讨论)。
(3)完成书上的填空题。
2、指导第2题。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导第3题。
(1)观察图,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换一个数,说一说。
(3)交流,(利用数字卡片)师出数字卡片,学生说一说。(合理就应鼓励)。
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
8+7=15,你能根据这一道算式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生活情境中走进数学。
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以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任务。(如:对各种动物之和这一类问题学生难以提出,老师就应该进行引导。)。
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内容,及时进行表扬。
学生不仅会提数学问题,还应能尝试去解决问题。
采用独立思考与回答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
此题较为简单,学生能独立完成是的。
先理解题意,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数的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提出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回头看一看,对自已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
目的在于加以巩固。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篇十五
1、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模拟片段教学:说教学程序。
2、说课的“说教学程序”:复习铺垫、新授、巩固、综合运用、拓展延伸、小结等;模拟片段教学的“说教学程序”:一般说“新授”部分。
3、说课主要说“为什么这样教”,模拟片段教学重在“怎样教”。
2、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学课本等。
3、要体现课堂评价的多元;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适时、恰当。
4、要展示板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课堂教学同步(及时);有所选择;字体规范;布局合理。
5、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如:《平行与垂直》《认识几分之一》《连续退位减法》。
6、要注意培养学生数学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的能力;
7、要体现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8、要关注学生方法多样化,体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不同的解法、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述等要能及时板书。
2、空间与图形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
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解决问题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1、如何开头?
2、教学目标要说吗?
3、复习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商的变化规律》。
4、如何小结?
5、要充分利用资源—————没有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