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的一种回顾,是我们对过去经历的再思考和升华。怎样在学习中保持动力和兴趣?有关总结的范文,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助益。
遵义会址,国家遵义会议会址的导游词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避柜(原物),其中一个避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遵义会议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
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主楼和跨院之间伸出一船形的楼房。会址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会址大门临街)。
厅后是一座砖彻牌坊,前为“慰庐”,后为“慎笃”。牌坊后是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柏家的内四合院。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二楼(一楼作战室的楼上),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面积27平方米。
跨院是黔北民居四合院风格建筑,坐东向西,由东屋、北屋、南屋、西屋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34平方米。
东屋是跨院的主屋,面阔五间,深四间遵义会议期间,总司令部机要科办公室和科长毛庭芳住室在这里。
北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二屋,小明间与主楼(会址)天井相通。南屋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二屋。遵义会议期间,机要科工作人员住此屋。
西屋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屋。
遵义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主席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贵州遵义会议旧址。
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遵义!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现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二十五路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我知道,大家就是奔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来的,那就话不多说,咱们启程吧!
现在呢我们就在会址的正门,请大家抬头看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毛主席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上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毛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好!现在呢我们即将从大门进去参观。会址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来,请大家跟我一同上楼,这里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请大家往这边走,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呢就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请大家跟我走,请大家看这里,这里就是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一床棕黄色的老式俄国毯。室内一角有一对铁皮公文挑箱。窗下的红漆九屈桌上有铁座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红蓝铅笔等物件。壁上挂竹斗笠、狗版、望远镜以及朱德和康克清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窑洞前的合影,为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所摄。朱德慈祥的面容配以康克清英姿飒爽的风姿,不难想见他们共同度过的艰苦曲折的革命春秋。作战室军委总司令办公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
日记。
》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卓然、彭德怀、杨尚昆,在会址楼下的房间用木板临时搭铺歇宿,现在也按原状陈列。1985年初,在隆重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的日子里,杨尚昆与李伯钊旧地重游来到遵义,杨尚昆无比兴奋地在他当年睡过的门板床铺上坐着照了一张像。当年在军委总司令部工作的作战局长彭雪枫的办公室兼任室以及作战局的参谋人员孔石泉、罗舜初、黄鹄显、总美等的住室,也一一按原貌复原。
遵义会议会址楼房的房间里,留下许多当年红军写下的宣传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等。红军离开遵义后,房主强迫工人将所有的红军标语铲掉,泥水工人怀着热爱红军的深厚感情,机智巧妙地用石灰水将所有的标语覆盖起来。解放后,经过认真清理,多数标语仍清晰可见,重新展现在墙上。跨院紧挨会址主楼的跨院,当年是军委总司令部机要科办公的地方。机要室、译电室、油印室以及机要科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住室。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
各位团友,现在,会址我们已经参观完了,要想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好!请大家随我来!
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quot;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西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三十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会址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进大门,穿过厅,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砖彻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为"慰庐",后为"慎笃"。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是主楼。
遵义会议会址1954年1月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我是你们导游小时,大家也可以叫我时导。话说1934年10月10日这天夜里,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江西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长征初期,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
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红军来到了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即是著名的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
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现。
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国民党二十五路军(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心中的圣地到了!大家请看这门楣。
上的大匾,这是毛泽东于1964年题写的黑漆金匾,上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这也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因而特别珍贵。原来这大门两侧有八间铺子,是当年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的店铺。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
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作战室)、周恩来办公室兼住室、朱德与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等。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壁柜(原物),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
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
作战室在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
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这西头的第一间就是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了。这里的桌椅箱柜以及文房四宝等都是按原状陈列的。墙壁上挂有望远镜和竹斗笠,还有一张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晰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这东头第一间就是朱老总和夫人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了,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这里也都是按原貌陈列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张朱德和康克清在窑洞前的合影也是长征到达陕北后所拍的。朱德忠厚而又慈祥的面容配以康克清的飒爽英姿,不难想见他们共同度过的艰苦曲折的革命春秋。
而总参谋长刘伯承就住这一间了。大家可以慢慢瞻仰这。
些伟人的生活遗迹,但请不要动动它们。
大家请看,这间最大的是军委总司令办公室(即作战室)了,在会议室的正下方,面积有56平方米,由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当时使用过的一些物品。这一幅巨大的地图是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这些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的是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就在这里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现在,会址我们参观完了,要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
遵义会议陈列馆于20xx年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落成。陈列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共有2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和680米长的展线,展出文物及图片资料400余件、文字资料约2万字,分为“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个单元。其中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现在大就跟着现场讲解员慢慢参观吧!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游览贵州!首先,我代表我们贵阳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旅行社组织的“重走长征路”遵义会议会址之行!我是此次遵义之行导游小张,全名:张坤亮,希望大家可以亲切叫我小张.尽量避免叫我导游,因为在景区里,一声导游,几十个人回头,到时候就不知道你叫谁了!现在在我右手边正在努力奋战的,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刘师傅,大家等一下下车的时候,要认一下我们的刘师傅!认准我,大家有饭吃,认准刘师傅,大家可以回得了家!刘师傅的开车经验足,技术好,大家绝对可以放心!
贵州有一座举世瞩目的城市——遵义,遵义因为一次著名的历史性会议而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这就是被誉为“中国革命转折点”的遵义会议,今天我们便是重走长征路、重拾长征精神,一同前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黔北重镇之称的“遵义”,去感受红军长征文化的神韵,去倾听革命圣地转折历史的庄严回音。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红花岗老城子尹路东侧96号,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门楼上的大匾。这块大匾上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色大字是毛泽东的手书。在诸多革命旧址中,能获得毛泽东题写址名殊荣的,遵义会议会址是唯一的一处。1964年遵义会议会址进行大维修时,省、地有关领导检查维修工程,议论到会址维修后,如果能有毛泽东主席的题字,那就更完美了,当即责成有关部门写报告向中央请示。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接到贵州省委办公厅的报告后,立即转呈毛主席。11月一天毛主席愉快地挥毫写下“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大字。遵义会议纪念馆按毛主席手书六字放大,用优质木料精工制成大匾。1964年底,会址大维修工程结束后,这块大匾高悬在会址大门上。
进入会址大门,穿过门厅,迎面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砖砌山水花鸟牌坊,牌坊定额外用彩色碎瓷片镶嵌着“慰庐”二字,背面嵌的是“慎笃”。“庐”,指房舍。“慰庐”据说在封建社会,武官卸去军职,卸甲归田或文官弃职隐居后,在家乡修建一幢既不豪华,但又比一般民居气派的房子,安度晚年。使人进门一见“慰庐”二字,就大致知道这户主人家的身份、地位。1935年1月初,红军渡过乌江即将占领遵义的前夕,柏家闻风而逃,整幢房子变成空楼。红军进城后,设营队看中这里房间宽大、集中,便于警卫,就把司令部机关设在这里。总部首长和前来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部分军团长、政委也住在这幢楼里。
沿着主楼南边的走廊向东,便到了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场。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保留着当年挂在东墙上的壁钟和一张褐色长方卓,桌子四周围着20张木架藤条折叠背靠椅。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这六人是随中央红军长征的。从会议室东门出来,经过一小段走廊,便是中革、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住室,他的夫人康克清当时任总部作战局的政治指导员,也住在这里。室内放置着一张古老木床,上面铺着白布垫单,一床灰色夹被,一条毛毯和一个白布包袱皮的枕头。靠窗边,有一张红漆办公桌,桌上放着铜墨盒和瓷质笔筒,插着红蓝两用铅笔;还有一个外面罩着灰布套的三磅暖小瓶,和一个白色搪瓷缸,朱德和康克清在这里住了十天左右。朱德住室的隔壁是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住室。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由于秦邦宪拱手将指挥大权交给了李德,而李德既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又刚愎自用,作为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实际上已无事可做。长征开始时还被撤掉总参谋长职务,降到红五军团任参谋长。黎平会议后,中央恢复了他总参谋长职务,并兼任军委纵队总司令员。沿着东边的转角楼梯下来,便到了会址大楼的东厢房,这里是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由两间长方形房间组成,中间原有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正中放置两张黑漆方木桌,桌上放着铁座马灯、订书机等办公用品;东窗下有两张三抽桌,桌上放着几部皮包手摇电话机,桌下立着几个电线拐子,西窗下是一对铁皮公文箱,南壁上挂着一幅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二十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图上用红、蓝色三角小旗,标志着遵义会议期间敌我双方态势。
好了,遵义会议会址的轮廓今天就暂且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能从我的表述中感受到过去的那段艰苦残酷战争岁月下,工农红军排除万难转战遵义,并召开历史性的转折会议,从此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定基础,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我是你们导游小冯,大家以后就叫我冯导吧。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进行参观吧。
大家请看这门楣上的大匾,这是毛泽东于1964年题写的黑漆金匾,上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这也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因而特别珍贵。
大家请看这就是着名的红楼。这里原是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住宅。它建于上世纪30年代,整个主楼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是当年遵义最宏伟的建筑。1935年1月,红军来到遵义,并在1月15日,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确认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军事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命运。周恩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刘伯承等人当年就住在这栋楼里。
今天的旅程就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遵义会址,国家遵义会议会址的导游词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避柜(原物),其中一个避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由我陪伴各位参观历史文化名称遵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遵义会议会址。提到贵州提到遵义,或许您并不了解,但若是提到遵义会议,想必不用我多说,您也能略知一二吧!
因为若是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也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所以,遵义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给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也使得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了深渊的纪念意义。
该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中心的子尹路96号,原为国民党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中西合壁的两层建筑,在当时称得上是遵义最好的一栋房子。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遵义会址的门口了,请各位抬头看,在我们头顶上方“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由毛泽东同志所书写,它们显得多么苍劲奋力,形飞神舞。整个建筑总面积为620.18平方米,有雕木走廊环绕,楼顶雕刻花木虫鱼,飞檐翘角,楼台曲折,十分雅致,在这幢楼的后面还有一翠柏环绕的幽静雅致的花园。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间小客厅,就是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遵义,于15日到17日召开著名的遵义会议的会议室,这个房间呈长方形,面积为27平方米。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室内摆设,仍保留了当时的风貌。在这次会议中,大家反思过去,对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指挥的严重错误进行批判。
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军事领导地位,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这次会议是在红军最危急的时刻所召开的,及时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今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摆脱敌人,振奋了士气,以后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到达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
会议在柏辉章的私宅二楼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东壁墙上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橱,西壁是一排玻璃窗,中间放一张赭色长方桌,桌下放一火盆,四周围着一圈木架藤边靠背椅。
会议揭发批评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
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
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西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三十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会址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进大门,穿过厅,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砖彻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为"慰庐",后为"慎笃"。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是主楼。
会址是当年红军总司令部和总部一局的驻地,楼上除陈列有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外。遵义会议会址1954年1月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由我陪伴各位参观历史文化名称遵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遵义会议会址。提到贵州提到遵义,或许您并不了解,但若是提到遵义会议,想必不用我多说,您也能略知一二吧!因为若是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也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所以,遵义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给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也使得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了深渊的纪念意义。该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中心的子尹路96号,原为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中西合壁的两层建筑,在当时称得上是遵义最好的一栋房子。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遵义会址的门口了,请各位抬头看,在我们头顶上方“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由主席同志所书写。这里有雕木走廊环绕,楼顶雕刻花木虫鱼,飞檐翘角,楼台曲折,十分雅致,在这幢楼的后面还有一翠柏环绕的幽静雅致的花园。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间小客厅,就是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遵义,于15日到17日召开著名的遵义会议的会议室,这个房间呈长方形,面积为27平方米。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室内摆设,仍保留了当时的风貌。在这次会议中,大家反思过去,对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指挥的严重错误进行批判。确立了主席、周恩来等人的军事领导地位,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这次会议是在红军最危急的时刻所召开的,及时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各位团友,我们的遵义会议会址一游也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再到历史文化名城,双拥模范城遵义来!谢谢!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遵义!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现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二十五路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我知道,大家就是奔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来的,那就话不多说,咱们启程吧!
现在呢我们就在会址的正门,请大家抬头看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主席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上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好!现在呢我们即将从大门进去参观。会址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
各位团友,现在,会址我们已经参观完了,要想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好!请大家随我来!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政府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遵义会议会址。
导游词。
希望大家喜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到达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会议在柏辉章的私宅二楼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东壁墙上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橱,西壁是一排玻璃窗,中间放一张赭色长方桌,桌下放一火盆,四周围着一圈木架藤边靠背椅。会议揭发批评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quot;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西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三十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会址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进大门,穿过厅,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砖彻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为"慰庐",后为"慎笃"。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是主楼。
遵义会议会址1954年1月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我是你们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只是此张导并非彼张导。我知道,大家就是奔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来的,那就话不多说,我们启程吧!
话说1934年10月10日这天夜里,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江西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主席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红军来到了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即是著名的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
大家请看这门楣上的大匾,这是主席于1964年题写的黑漆金匾,上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这也是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因而特别珍贵。原来这大门两侧有八间铺子,是当年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的店铺。这个大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真是给我们卖了个关子啊!大家要了解这其中故事,就请随我从前面的纪念馆正门进去一探究竟吧!
大家请看!这就是那幢各位曾经如此熟悉而又遥远的房子了。对面是主席的七言律诗《长征》的草书碑刻。这里原是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它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这是一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四周有回廊,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的外层还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是当年遵义城最宏伟的建筑。
大家好,是中国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政策,也使得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了深渊的纪念意义,在这幢楼的后面还有一翠柏环绕的幽静雅致的花园,这个房间呈长方形,在我们头顶上方“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取消了博古,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间小客厅,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遵义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楼台曲折。
确立了。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岗便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对博古,它们显得多么苍劲奋力,可以看到满山青松翠柏。提到贵州提到遵义,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遵义会址的门口了,或许您并不了解,大家反思过去,给中国的革命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但若是提到遵义会议,仍保留了当时的风貌。
陵园西边的“青松堂”里,上面封土.19米、红军坟,宽0,厚0,威震环宇的精神,顶部宽2米见方,头像用紫色花岗石雕凿而成.83米,西北侧是女红军形象.03米,有一座红军卫生员墓。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坟四周以青砂石砌成墓裙,象征着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邓萍墓的右后侧,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安放着几十位无名红军烈士的骨灰盒、“四渡赤水”,背面阴刻楷书《红军坟简介》、“遵义人民迎红军”,塑像墓座上刻有简单的文字说明,是“邓萍烈士之墓”。距会址约1千米。纪念碑的北面小山坡上。
在邓萍墓西面处,高2.7米,内容是“强渡乌江”,碑座上石碑高2,红军烈士陵园因建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邓萍烈士牺牲时的情景,墓的最高处约3米,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娄山关大捷”,使外环的星光装饰和圆环内的汉白玉画像结合成一体、红军女卫生员铜像以及纪念红军长征在遵义牺牲的烈士纪念碑而著名,雄伟磅薄的气派,东南侧为老红军形像,反映红军崇高理想情操。整个纪念碑以环形和伸向天空的造型构成,西南侧是青年红军形象,坟前竖立一块青石墓碑,裙高1,由28块碑连成一体组成的红军英烈墙,永远激励着后代。邓萍墓东边、钟伟剑烈士,阴刻贴金,群众称为红军坟。大圆环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正面阴刻“红军坟”三个红色大字,寓意红军威震四方,20xx年新建了红军长征在贵州牺牲的1338名烈士英名。
1984年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邓萍牺牲时的雕塑、钟伟剑两位烈士的生平事迹。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红军烈士陵园建设红军烈士纪念碑,遵义地委决定,下宽6米见方;圆环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2米。整个碑高30米,是一座表现邓萍中弹倒在张爱萍身上的半身雕塑像,圆环外壁镶着28颗闪光的星。陵园内的“翠柏园”里陈列着邓萍,东北侧是赤卫队员形象。“青松堂”是1991年2月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为陵园题写的遵义红军山又叫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遵义市城区湘江河畔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南麓小龙山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我是你们导游小冯,大家以后就叫我冯导吧。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进行参观吧。
大家请看这门楣上的大匾,这是毛泽东于1964年题写的黑漆金匾,上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这也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因而特别珍贵。
大家请看这就是着名的红楼。这里原是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住宅。它建于上世纪30年代,整个主楼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是当年遵义最宏伟的建筑。1935年1月,红军来到遵义,并在1月15日,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确认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军事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命运。周恩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刘伯承等人当年就住在这栋楼里。
今天的旅程就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遵义会址,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遵义会议会址。
导游词。
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避柜(原物),其中一个避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
日记。
》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从196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壁柜(原物),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20xx年12月,遵义会议会址成功成为国家4a级景区。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红旗路80号。1955年,在遵义会议会址建立了遵义会议纪念馆;1964年,毛泽东为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会址是幢砖木结构、通体用灰砖砌成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原是贵州军阀、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楼房座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一楼有走廊,楼层四面有柱廊,面阔25.75米,进深16.95米,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游览贵州!首先,我代表我们贵阳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旅行社组织的“重走长征路”遵义会议会址之行!我是此次遵义之行导游小张,全名:张坤亮,希望大家可以亲切叫我小张.尽量避免叫我导游,因为在景区里,一声导游,几十个人回头,到时候就不知道你叫谁了!现在在我右手边正在努力奋战的,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刘师傅,大家等一下下车的时候,要认一下我们的刘师傅!认准我,大家有饭吃,认准刘师傅,大家可以回得了家!刘师傅的开车经验足,技术好,大家绝对可以放心!
贵州有一座举世瞩目的城市——遵义,遵义因为一次著名的历史性会议而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这就是被誉为“中国革命转折点”的遵义会议,今天我们便是重走长征路、重拾长征精神,一同前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黔北重镇之称的“遵义”,去感受红军长征文化的神韵,去倾听革命圣地转折历史的庄严回音。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红花岗老城子尹路东侧96号,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门楼上的大匾。这块大匾上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色大字是毛泽东的手书。在诸多革命旧址中,能获得毛泽东题写址名殊荣的,遵义会议会址是唯一的一处。1964年遵义会议会址进行大维修时,省、地有关领导检查维修工程,议论到会址维修后,如果能有毛泽东主席的题字,那就更完美了,当即责成有关部门写报告向中央请示。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接到贵州省委办公厅的报告后,立即转呈毛主席。11月一天毛主席愉快地挥毫写下“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大字。遵义会议纪念馆按毛主席手书六字放大,用优质木料精工制成大匾。1964年底,会址大维修工程结束后,这块大匾高悬在会址大门上。
进入会址大门,穿过门厅,迎面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砖砌山水花鸟牌坊,牌坊定额外用彩色碎瓷片镶嵌着“慰庐”二字,背面嵌的是“慎笃”。“庐”,指房舍。“慰庐”据说在封建社会,武官卸去军职,卸甲归田或文官弃职隐居后,在家乡修建一幢既不豪华,但又比一般民居气派的房子,安度晚年。使人进门一见“慰庐”二字,就大致知道这户主人家的身份、地位。1935年1月初,红军渡过乌江即将占领遵义的前夕,柏家闻风而逃,整幢房子变成空楼。红军进城后,设营队看中这里房间宽大、集中,便于警卫,就把司令部机关设在这里。总部首长和前来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部分军团长、政委也住在这幢楼里。
沿着主楼南边的走廊向东,便到了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场。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保留着当年挂在东墙上的壁钟和一张褐色长方卓,桌子四周围着20张木架藤条折叠背靠椅。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这六人是随中央红军长征的。从会议室东门出来,经过一小段走廊,便是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住室,他的夫人康克清当时任总部作战局的政治指导员,也住在这里。室内放置着一张古老木床,上面铺着白布垫单,一床灰色夹被,一条毛毯和一个白布包袱皮的枕头。靠窗边,有一张红漆办公桌,桌上放着铜墨盒和瓷质笔筒,插着红蓝两用铅笔;还有一个外面罩着灰布套的三磅暖小瓶,和一个白色搪瓷缸,朱德和康克清在这里住了十天左右。朱德住室的隔壁是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住室。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由于秦邦宪拱手将指挥大权交给了李德,而李德既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又刚愎自用,作为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实际上已无事可做。长征开始时还被撤掉总参谋长职务,降到红五军团任参谋长。黎平会议后,中央恢复了他总参谋长职务,并兼任军委纵队总司令员。沿着东边的转角楼梯下来,便到了会址大楼的东厢房,这里是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由两间长方形房间组成,中间原有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正中放置两张黑漆方木桌,桌上放着铁座马灯、订书机等办公用品;东窗下有两张三抽桌,桌上放着几部皮包手摇电话机,桌下立着几个电线拐子,西窗下是一对铁皮公文箱,南壁上挂着一幅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二十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图上用红、蓝色三角小旗,标志着遵义会议期间敌我双方态势。
好了,遵义会议会址的轮廓今天就暂且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能从我的表述中感受到过去的那段艰苦残酷战争岁月下,工农红军排除万难转战遵义,并召开历史性的转折会议,从此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定基础,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多彩贵州,红色遵义!”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遵义参观游览。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南边临贵阳市,北连接着重庆市,西边是四川省,这里自古就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的咽喉。遵义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酒茅台和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同时也是有名的中国长寿之乡、名茶之乡、吉他制造之乡。但是说到遵义大家的脑海里往往想到的是“遵义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天下。
各位游客朋友,“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就请大家听我细细道来。1934年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江西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长征初期,李德、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湘江一役,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可是红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红军会成为“石达开第二”吗?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红军来到了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是著名的遵义会议),纠正了李德、博古等人错误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沿着毛泽东军事路线胜利前进。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各位游客朋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到了,它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当时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二十五路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人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在会址的正门前,请大家抬头看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毛主席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这是毛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好!现在我们从大门进去参观。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梵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的红花岗、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请大家跟我一同上楼,这里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盖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敞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折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看到这里,大家是否依稀看了到革命家们在这里激烈争辩的身影呢。
这次会议在1935年1月15日正式召开,一共进行了三天。会议首先是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进行总结。否定了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以及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各位游客朋友,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请大家往这边走,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卧室,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军委会信、信封、毛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喊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是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的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各位游客朋友,作战室军委总司令办公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有56平方米,由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当时使用过的一些物品。这一幅巨大的地图是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这些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的是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就在这里运筹帷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利的道路上。
各位游客朋友,遵义会议会址我们已经参观完了,要想进一步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史篇,就到离此不远的遵义会议陈列馆,让我们继续感受遵义会议在中国历史上刻下的永恒的印记!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避柜(原物),其中一个避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到达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会议在柏辉章的私宅二楼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东壁墙上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橱,西壁是一排玻璃窗,中间放一张赭色长方桌,桌下放一火盆,四周围着一圈木架藤边靠背椅。会议揭发批评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quot;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西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三十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会址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进大门,穿过厅,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砖彻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为"慰庐",后为"慎笃"。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是主楼。
遵义会议会址1954年1月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红军烈士陵园建立以后,一方面红军的好处深深铭记在群众心中,另一方面有成千上万的人民扶老携幼,自发前往瞻仰,每年陵园接待游客均在25万人次以上。甚至来自省城和首都大专院校工作、实习或参观的学生,也都到这里举行纪念活动,邀请当地健在的老红军讲述当年长征的故事。这些盛况。使整个陵园自然形成了教育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红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的大课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遵义被列入全国二十四个革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继后又被列为全国七十三个中等城市之一。自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建园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杨尚昆、伍修权、薄一波,以及中央一些部、办、委的负责同志来遵视察工作时,都曾前往红军烈士陵园凭吊瞻仰。时任李先念,还在陵园中心亲手栽下了纪念树。其他一些省、市、自治区的人大、政协、顾委参观团,以及全国知名人士等也都登上陵园,瞻仰、缅怀革命先烈。就连不少来遵的外国朋友,也都要去陵园进行参观。
遵义红军山又叫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于凤凰山麓、湘江河畔,占地103亩,陵园与“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纪念体系隔江相对,彼此辉映,不过遵义人都叫红军山。步出会址,路过扬柳街一侧的红军总政治部驻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便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人们尊称为“红军山”。遵义红军山纪念碑位于遵义市小龙山上,陵园正面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时兴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拾级而上,只见满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红砂石墓茔掩映在万绿丛中,里面安葬着红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的骨灰。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里面葬着一位当年为遵义人民治病而惨遭反动派杀害的红军卫生员。
1935年,红军长征到遵义时,驻城郊桑木垭的前哨连有一位不满二十岁的卫生员。他既有一套成熟医术,又有赤胆忠心的医德。恰逢当地流行伤寒病,群众因病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有鉴于此,卫生员在战友们忙于打土豪、给劳苦群众分粮分物时,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走村串巷,给老百姓看病、送药、打针。由于医德好、医术高,经卫生员诊治的病人无不手到病除。这一消息很快风传开去,周围数十里的农民纷纷前往求医、讨药,一时间把他忙得不亦乐乎。
某日傍晚,一名约12岁的小孩哭着跑来哀求,请他到远离驻地十多里的地方为其病重的父母看病。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孩,卫生员感到心里有根弦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不顾数天来的疲劳,冒着小雨、踏着泥泞到达患者家中,连夜给王大爷、王大娘服药、打针,直到天明时患者脱险后才返回驻地。回到驻地后,卫生员却发现营地内已是人去楼空。原来就在他为患者治病的夜里,连队接到命令连夜赶路去别处执行任务了。由于卫生员迟迟未归,连长便写了一张字条托房东转交给他,字条上写道:“小洪,部队要执行紧急任务,不能等你,你回来后,立即向桐梓方向赶来。”见到连长的指示,卫生员立即向连队出发的方向急追而去,没想到临走时却被前来感恩的群众簇拥着,这送鸡蛋,那送米粑,十分难舍。就在这时,敌人闻讯而至,不幸落入敌人手中的卫生员被枪杀于桑木垭场口。老百姓为了报答他生前为民除病的恩情,将其尸体就地安埋在路旁。因不知其籍贯和名字,群众只得称之为“红军坟”。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钟有煌同志证实,卫生员名叫龙思泉,是红军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二营的优秀卫生员。
大家好,是中国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政策,也使得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了深渊的纪念意义,在这幢楼的后面还有一翠柏环绕的幽静雅致的花园,这个房间呈长方形,在我们头顶上方“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取消了博古,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间小客厅,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遵义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楼台曲折。
确立了。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岗便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对博古,它们显得多么苍劲奋力,可以看到满山青松翠柏。提到贵州提到遵义,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遵义会址的门口了,或许您并不了解,大家反思过去,给中国的革命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但若是提到遵义会议,仍保留了当时的风貌。
陵园西边的“青松堂”里,上面封土.19米、红军坟,宽0,厚0,威震环宇的精神,顶部宽2米见方,头像用紫色花岗石雕凿而成.83米,西北侧是女红军形象.03米,有一座红军卫生员墓。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坟四周以青砂石砌成墓裙,象征着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邓萍墓的右后侧,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安放着几十位无名红军烈士的骨灰盒、“四渡赤水”,背面阴刻楷书《红军坟简介》、“遵义人民迎红军”,塑像墓座上刻有简单的文字说明,是“邓萍烈士之墓”。距会址约1千米。纪念碑的北面小山坡上。
在邓萍墓西面处,高2.7米,内容是“强渡乌江”,碑座上石碑高2,红军烈士陵园因建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邓萍烈士牺牲时的情景,墓的最高处约3米,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娄山关大捷”,使外环的星光装饰和圆环内的汉白玉画像结合成一体、红军女卫生员铜像以及纪念红军长征在遵义牺牲的烈士纪念碑而著名,雄伟磅薄的气派,东南侧为老红军形像,反映红军崇高理想情操。整个纪念碑以环形和伸向天空的造型构成,西南侧是青年红军形象,坟前竖立一块青石墓碑,裙高1,由28块碑连成一体组成的红军英烈墙,永远激励着后代。邓萍墓东边、钟伟剑烈士,阴刻贴金,群众称为红军坟。大圆环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正面阴刻“红军坟”三个红色大字,寓意红军威震四方,20xx年新建了红军长征在贵州牺牲的1338名烈士英名。
1984年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邓萍牺牲时的雕塑、钟伟剑两位烈士的生平事迹。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红军烈士陵园建设红军烈士纪念碑,遵义地委决定,下宽6米见方;圆环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2米。整个碑高30米,是一座表现邓萍中弹倒在张爱萍身上的半身雕塑像,圆环外壁镶着28颗闪光的星。陵园内的“翠柏园”里陈列着邓萍,东北侧是赤卫队员形象。“青松堂”是1991年2月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为陵园题写的遵义红军山又叫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遵义市城区湘江河畔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南麓小龙山上!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贵州遵义会议会址。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遵义会址,国家遵义会议会址的导游词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避柜(原物),其中一个避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
日记。
》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荣幸今天由我陪伴各位参观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遵义会议会址。提到贵州提到遵义,或许您并不了解。但是若提到遵义会议,想必你也会略知一二吧!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就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领导,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会址的大门。各位团友请抬头看,那苍劲有力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便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上盖灰瓦,歇山式屋顶,整个建筑分为主楼和跨院两部分。主楼楼房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卷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
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的会议室,这原本为房主的小客厅。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的原貌。洋员灯、挂钟、壁柜、椅子以及火盆都以原有的风貌与各位见面。会场景点虽简陋狭小,然而正是在这里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军事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命运。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居住室,它位于主楼西头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老式木架,粗布垫单、薄棉被、铜墨盒、马灯、笔筒的物件。壁上持手枪、望远镜和竹斗笠以及周恩来长征到陕北后的留影。从这些物件中,我们可以想象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朱德、康克、刘伯承及参谋员的住所都和周恩来的一个样,除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物品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我们不难想象到他们在那艰苦曲折的革命道路上英姿飒爽的风姿以及随时为革命牺牲的精神!
遵义会议陈列馆为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陈列馆由序厅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部分组成,内容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有关热舞和事件为板块,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点线面有机串联起来。同时反映红军在遵义的活动和整个红军长征的概貌。陈列内容有红军长征,进军贵州;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之战三部分。展览线长160米,展出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图表资料236件。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队地位。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革命从此打开了新的局面。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我是你们导游小金,大家也可以叫我金导.
红军长征与中国革命话说1934年10月10日这天夜里,由于中央。
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江西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这次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以及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红军来到了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即是著名的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心中的圣地到了!
大家请看这门楣上的大匾,这是毛泽东于1964年题写的黑漆金匾,上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这也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因而特别珍贵。原来这大门两侧有八间铺子,是当年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的店铺。
大家请看!这就是那幢各位曾经如此熟悉而又遥远的房子了。对面是毛泽。
东的七言律诗《长征》的草书碑刻。这里原是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它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这是一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四周有回廊,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的外层还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是当年遵义城最宏伟的建筑。
的20只木架藤心靠背椅以及长方桌下的火盆,这些都是按原来陈列的原物。
这西头的第一间就是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了。这里的桌椅箱柜以及文房四宝等都是按原状陈列的。墙壁上挂有望远镜和竹斗笠,还有一张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晰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这东头第一间就是朱老总和夫人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了,与周恩来。
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这里也都是按原貌陈列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张朱德和康克清在窑洞前的合影也是长征到达陕北后所拍的。朱德忠厚而又慈祥的面容配以康克清的飒爽英姿,不难想见他们共同度过的艰苦曲折的革命春秋。
而总参谋长刘伯承就住这一间了。大家可以慢慢瞻仰这些伟人的生活。
遗迹,但请不要动动它们。
大家请看,这间最大的是军委总司令办公室(即作战室)了,在会议。
室的正下方,面积有56平方米,由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当时使用过的一些物品。这一幅巨大的地图是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这些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的是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就在这里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卓然、彭德怀、杨尚昆就住在这一间了,床铺是用木板临时搭成的,现在也按原状陈列。1985年初,在隆重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的日子里,杨尚昆与李伯钊故地重游来到遵义,杨尚昆无比兴奋地在他当年睡过的门板床铺上坐着照了一张像呢!现在,会址我们参观完了,要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
遵义会议陈列馆于20xx年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落成。陈列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共有2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和680米长的展线,展出文物及图片资料400余件、文字资料约2万字,分为“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个单元。其中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现在大就跟着现场讲解员慢慢参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