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和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交流和分享。总结对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总结范文作为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1、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质问京山大冤案”。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3、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4、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5、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_的歌、看_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6、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7、字数以9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许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8、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优秀作文,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不牵强。
研读考纲是高考的“应考指南”,如果对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范围都稀里糊涂的,复习就会没有明确指向,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重点、难点不分,或是发生抓小放大的情况。
2.用好课本。
包括现代文、古文、作文都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考到已学过课本上的知识点:考题与课本中某篇文章在语言、写法、立意,以及人物性格、主题观点等方面的异同的分析,写作中对课本事例、名言名句的引用等,这都需要考生重视。可以按照散文、科技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古文等不同文体,分别有重点地选取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的内容加以领会,一篇文章花上五到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3.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切入主题的写法。考生在一开头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直接点题;既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4.制造冲突。
作文体裁一般以记叙文为主。写作时,考生在文章开头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写作时,考生如果跳出常规“顺叙”思维,制造矛盾冲突,就可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评卷老师读下去。另外,在文章开头即向读者展现事件的矛盾焦点,利于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和可读性。
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文章开头先写一段场景、情节描写,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氛围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5.善用名言。
文章开头引用一些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吸引读者,突出中心。这种开头法,也是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多数考生都会记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或名言。名言警句式的开头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但是考生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1)对于文字性材料,不仅要看正文,还要附加说明,如解说文字、出处、写作时间等。
(2)对于事实性材料,则要抓信事实性材料的主旨;。
(3)对于理论性材料,就要住关键的词句;。
(4)对于比喻性的材料,就要深入领会其寓意。
(5)对于绘画、摄影作品的一类材料,应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细心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画中有人物,就要认真地辨析人物的年龄、身份。衣着、神态,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若有两个以上的人物,还要注意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注意观察画中的景物、场面。这些往往与人物有密切的关系,暗示主旨。再有画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往往是画家喻示主题的点晴之笔,不可忽视。
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认真地分析材料,认真归纳,概括文章的主题,再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发表针对性议论。
在材料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感情色彩上,区分客观性材料和主观性材料。
a、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的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
例如:孔子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当时影响很大,你对孔子这一思想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这道题中的材料只是摆出一种观点、一种现象,命题人无明显倾向性,因此,考生作文时,应对材料认真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b、有些材料正好相反,本身带有命题人不同程度的主观感情色彩及倾向性。
1、扬长避短,趋熟避生。
每个考生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伺的,唯有扬长避短,方能笑傲考场。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如“珍惜所拥有的——”,这一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议论性抒情散文等多种文体。但是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就应该根据各自的思维特点填空补题,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如果写记叙文,可补填“友谊”“母爱”等;如果写议论文,可补填“青春”“生命”等;如果写议论性抒情散文,可补填“热血”“豪迈”等。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难以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该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应该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如“我深深感受到了——”,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标新立异,洞幽发微。
考场作文,最忌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为消除此弊,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洞幽发微,察人之未察,道人之未道。选词所表现的内容,应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至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考生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一半”。根据花要半开,酒要微醺,拟题为“花开一半”,则将立意上升为一种审美的高度:含蓄可能更美!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如“尝试——”,尝试小偷小摸、谈恋爱,失之于低俗;尝试洗衣、做饭、骑自行车,失之于幼稚;尝试打工、人间真情,失之于普遍。如果立意为尝试人情冷漠,文章则会脱颖而出。
3、力戒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高发的“写作事故”。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的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如“精彩——(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如写作“拥抱。
”,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这样的题目不是不可以写,只是它们涵盖范围过大,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写作起来,可能难度会小一些。
有一种以具体事物人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我好想——”,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文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周国平说:“人生由命运和对待命运的方式决定。相同的命运,方式不同,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命运。”正如营养丰富而又廉价的大豆,煮好的豆子让人肠胃胀气,而当豆子换一种方式,做成美味豆腐,它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方式改变命运,方式成就命运。信哉,不虚言也!
最初,人生之为人,受造化的揉搓捣炼而万代延衍,革故鼎新,存续不断。千百年以来,代代相承,正因为有一群人不放弃寻找最佳的方式。
犹如最初的陶器,被用作水器、米器,卑微不过如此,但经过烈火拉坯,终至成型成器。点点色釉,就使脚下的黄泥焕然而成瓷器,被奉之庙堂,受千万人追捧。仅因方式不同,命运便重新洗牌,让人不禁感慨:方式改变命运。
然而,有多少人囿于平凡惨淡,终此一生?是的,不可否认,改变方式自有它的危险性,如跋山涉水或易坠入更黑暗的深渊,但是,仅因畏惧,我们就该墨守成规吗?纵使寻找最佳方式需要背负百座十字架,需要戴上荆棘冠,但只要心中有光,坚信方式铸就命运,我们就能心怀坚毅,奋力前行,无惧无畏,终至那绚烂辉煌之境。
不论寻找的过程有多么艰辛,也一定不可放弃,就算找到天之涯、海之角,找到生命的终结,也一定要坚信最佳的方式才是生命的金钥匙,是它让陈旧别开生面,让希望蓦然绽放,让未来豁然在眼前。如果有人问:“一滴水可以穿越沙漠吗?”墨守成规者一定哑口无言,然而试着将一滴水化为冰,那么,用冻成冰的水跨越沙漠,如何?最佳的方式,可以改变一滴水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
涨潮时,鱼吃蚂蚁;退潮时,蚂蚁吃鱼。选择退潮时出行的蚂蚁就可以通过抓住最佳的方式从盘中餐变为对手的主宰者,蚂蚁和鱼并无绝对的强大,有的只是思维的强大方式改变命运,方式铸就命运,于斯可见。
破碎的葡萄可以成为甘醇的红酒,轧碎的甘蔗可以酿出玉液琼浆,……唯有改变,才有醍醐灌顶的醒悟;唯有改变,才有天眼乍开的洞见;也唯有改变,才有命运不败的盛放。
哪怕生命是一匹千疮百孔的绸子,有太多的破洞需要缝补,有太多的褴褛需要整葺,只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也可以织出经纬,织出灿烂华章。
母爱。
母亲,一个在生活中极其平凡的角色;母爱,一种人世间最高尚的情感。
有一次,我发高烧,我妈妈把我背起就上医院,等到了医院,妈妈早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妈妈在我心中弱不禁风的形象突然变的高大无比。在我打上点滴,妈妈哄我睡觉时,我钻到妈妈怀里,那时候,我感到母亲的怀抱是那么的温暖,躺在她的怀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和安全。她的怀抱像大海一样,而我只是一只小小的海螺。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我不可能每天都受到宠爱,迎接我的,可能是做错作业而被骂,也可能是做错了事情而被打。尤其是像我这种“淘气包”,天天弄的一身脏,一身泥,当然少不了一顿顿的责骂。比如说,星期三是“无作业日”,我去“疯玩”了一个下午,早上刚换的白衣白裤,回来弄成了“迷彩服”,气得妈妈脸都变形了!我还没发现,妈妈大喊了一声:“站起来”,我们俩个小鬼吓了一跳相互看了一下对方,突然,弟弟把刚喝的米汤喷到了我的身上,接着就是一阵哈哈大笑。我把我的外套脱下来,一看,“这是我的外套吗?是不是穿错了?”,这句话刚脱口,惹得妈妈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当然,还是少不了一顿骂的。
自从我升了高年级,妈妈就再也没有打过我,也很少责骂我,并且要求我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做。刚开始,我觉得挺爽,无拘无束。慢慢地觉得,没有了妈妈的打和骂,总觉得少了什么东西,学习成绩也不如以前了,自信心越来越不足了,我让妈妈严管我,妈妈说:“我不能管你一辈子,你要慢慢的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懂得自立的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在适当的时候,我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牺牲了很多,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每当我想起不管严寒酷暑,妈妈骑着自行车在路口接我回家的情景,心里时常漾起一股温暖!我感受并享受着这种爱,这种爱也必将伴随我的一生。
我感谢母亲,我感谢母爱!我永远爱我的妈妈,我将妈妈的爱永远珍藏心间!
题目是我们整篇文章里第一个跃入评卷老师眼帘的内容,也就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感觉,如果足够吸引人,老师就有读下去的欲望。
比如说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的外观,其次才会了解它的各种性能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如果这个东西的外观不符合你的眼缘,那么这个东西的内在条件再好,你也未必会选择它。
所以,标题尽量做到简洁明了,突出主题,不能出现错别字,更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书写工整。
字迹是否工整,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看到工工整整的一篇文章,即使老师的批卷批的有些烦躁,也会耐心下来继续读下去,但是如果你的文章字迹潦草,全篇各种涂抹,会让老师本来烦躁的心情更加烦心,你的文章直接变成中等文或者下等文,没有人会愿意继续深究你是否文采卓然。
所以对于作文来说,书写非常重要,练得一手好字也是写好作文的头等大事,建议大家平时可以练习字帖,每天只需写一页就好,日积月累你的书写一定会大大进步的。
内容充实,素材新颖。
很多同学的作文都像是流水账一样,废话连篇,用“小学生日记”来形容也不为过,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内容充实、主题明确”这八个字可谓是高考作文最重要的一个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建议大家平时要多积累一些素材,尝试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多练习才能出好文章。
爱无处不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更美好。
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去买饼吃,我来到店门口,等着买饼,在我前面有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用苍老的声音说:“给我称一点饼。”说完,把两元钱放在桌子上,店主切了一大块饼,将近两元钱。递给老奶奶,顺便把老奶奶放到桌子上的钱拿了一元钱给老奶奶。可老奶奶只拿了饼,没拿钱,转身就走了。店主赶紧把那一元钱扔给老奶奶,说:“拿着吧。”说着笑了笑。老奶奶无奈的把那一元钱捡起来,走了。
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就表达了店主对老人的爱心,那么《与爱同行》这本书里的故事就更能表达“孝心、爱心、善心、责任心”了。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作文离题”是所有考生的噩梦。扣题是得分的第一大点。
1.深入理解、准确把握题目的内在含义,由表及里,确保立意构思的准确。有时还要具有发散性思维,引申开来。
作文命题一般都是有深层含义或是思想,才需要同学进行作文。不要看到一物是一物,深入分析命题材料后的含义。
2.注意材料、提示语的作用。材料、提示语对话题一般有两种作用,一是阐释、引导,二是限制作用。
有时作文题目已经明确提示“请从--方面进行阐述”,或使用反问“对于--你有什么看法?”。要注意审题和理解。
3.审题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辨证分析,这样也有助于在文章中体现思考深度。
一方面,要对材料的分析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展开;。
另一方面要尝试用辨证分析的眼光看待,将问题一分为二,有利于发现潜在的、新颖的观点。但具体行文分析时一定要有所侧重和选择。
(新颖的立意,适合作文水平高的同学,作文能力一般的同学还是建议由浅入深)。
可以将理解到的主题逐一列出,斟酌进行选择,不着急动笔,但是要把握好时间。
作文审题是关键一步,如果考官判定离题/跑题,很可能就变成分数较低的四/五等卷了。此外要留心题目的要求,如文体、人称,一旦出错就糟糕了。
起题。
审题之后就是起题,起题也有讲究。
对于文笔不佳或者没有灵感的同学,常常直接“论--”、“谈--”起题。这样的题目只要符合题意,一般不会扣分,但也不会有额外的印象加分。
毕竟阅卷老师一天改成百上千的作文,头晕目眩几近“审文疲劳”。而好的标题能够让人“打起精神”,发现文中的闪光点,高分作文往往就这样出现。
1.标题不要过长,不要用整句。会显得松散混乱、没有主题。
如“--是我的爱好,我认为它好在--”、“人生路上有很多种选择,而我选择--,只因--”
2.标题要符合题目规定。
除了在立意上贴合题意,还要注意审题!有的作文命题中已经限定标题范围、已起题或是半命题作文,不要自己标新立异再起新题!
3.起题三字诀:简、明、准。
标题用短语,有实力的同学可以尝试短句;。
切入点要找准,立意不要太大,太宽泛的主题把握不住反而是自找苦吃。
4.保守的拟题:将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涵义,提炼出来:如“展望未来”、”放手“等。
无论是题目中显性还是隐性的内涵,都可以做作文的标题。这种方式规规矩矩,是保守的拟题方法。
但是,更好的方式是根据作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加入前后缀。如“展望未来,先要立足现在”、”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小编歌词举例,这样记得住吧~)。
5.新颖、创新、优美的标题(“进阶操作”,作文高手专属):
引用化用、修辞等手法起题。如“勿以善小而不为”、“三思而后行”、“--是隐形的翅膀”、“从‘心’开始”等。
根据自身能力,同学们选择保守起题或是亮眼的起题都可以。最关键的还是回归到了理解题意,认真审题。审题环节对了,起题环节即便是照瓢画葫,也不容易直接失分。
构思到表达。
构思。
找准了作文的中心,接下来就要构思写作内容、安排文章的框架结构。构思的环节已经囊括了起题和立意,是作文不可或缺的前期准备。
1.从大到小,再以小见大。
材料作文题包含的内涵往往较大,但是文章立意要在对材料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缩小范围,明确论点。之后又要在这一点上深入,以小见大。
具体来说:。
选择切入点,再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2.文章立意的思想要健康、向上、积极,少一些愤世嫉俗。立意要明确,不要太隐晦。
作文的思想性很重要,看问题不能太尖刻悲观。基调可以,但一定要能体现健康积极,让读者看过有启迪,能够得到“正能量”。
(小编主观来说:阅卷老师也有生活/工作压力,阅卷那么多也会很疲惫。写消极的文字,无论是让人共鸣一起消极或是反之使人不屑一顾,都对于你的作文分数都没有好处。)。
3.结构安排要心中有数、步步为营。
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是常用的稳妥“套路”;是插叙、倒叙或者平铺直叙;在观点的表达上要循序渐进或是直入主题...这些都需要先做安排,打好腹稿。
表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审题立意构思之后,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表达思想,就是作文的主体内容。
1.文章的中心、主题要突出。
议论文要在中心句、观点句清楚交待文脉;记叙文要多在议论句、抒情句点睛,反复点题。
2.表达方式要考虑文体。
议论文要“深”,也即文章的分析阐述要有深度,要注意逐层深入分析,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记叙文要“细”,注意安排细节描写,在叙述中要避免记流水帐,可以适当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以增加行文的波澜。
(特别注意:记叙文不是写网文小说,不要华而不实,修饰太过。
尤其是人名要朴实,古怪、非主流的名字千万不要用!”玛丽苏“、”龙傲天“活在幻想中就好!!!)。
3.语言表达的逻辑严密,也要有文采。
作文有文采,才有高分。但是,作文也要有逻辑,感悟、道理或是事件才说得通。
如何体现文采,就要从用词、修辞、引用等多方面打磨。
(注:不要滥用网络语言!)。
4.材料的运用要注意。
(1)例句、材料的使用一方面不要过于老旧无趣,使读者生厌,这样会失去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不要为了新颖而特地“另辟蹊径",去胡编或是硬套。
(2)一方面要要慎重地区分其正面或反面的色彩,尤其是对于公认的事实材料,绝不能搀杂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另一方面对于时政、民族英雄和历史罪人等材料的引用和评价绝不可因自己的肤浅、片面认识而随意更改甚至是颠倒。
注:如果是出现“正例反用”或“反例正用”的情形,则不仅仅是观点问题,而是思想、原则问题!这样的作文,得分绝对最低档的!
5.要灵活采用合适的表现技巧。
(1)要活用(而不是滥用)反问句、排比句、感叹句等;。
(2)积累名言名句和古诗词等材料,恰当选用能够成为亮点;。
(3)全文要锤炼几句含有深意的语句,升华主题;。
(4)合理安排文章段落。保证行文流畅,同时不要让文章过于冗长。
关键细节与实用技巧。
1、书写工整,拿到卷面分,更拿到印象分;。
2、标题鲜明,不仅要扣题,更要不“土气”;。
5、材料鲜活,这需要平时高质量的积累和阅读;。
6、锤炼语言,要有几句精炼的有内涵的语句升华主题,增加文章的思想深度。(这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一定思辨能力)。
7、时间分配要合理,要有时间观念,要留出充裕作文时间进行充足的思考。(确保至少几分钟的审题时间),同时也要注意时间安排,把握节奏。
8、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按往年标准是1字1分(不重复),扣满5分!有时间的同学要进行检查。
9、一定要满足字数条件,不足者按往年标准,是每50字1分扣的!
时间非常紧迫,无计可施也只能采取下策争取:”铺天盖地法“(多用字符,数行一段)。
很多考生的作文分数都不高,大部分是因为考生不明确作文评分标准。所以考生想要写出高分作文,第一步就是先去网上或是找老师弄清楚作文评分标准。只有这样考生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练习。
其次,考生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要保证不偏题不跑题,这是作文得高分很重要的一点。另外,很多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像是语句不通顺、病句、错别字等等,这些错误在高考中都是会扣作文分数的,应该尽量避免。
考生想要高考作文得高分,文章的中心一定要明确,段落结构也要清晰,写作文体也要符合要求。还有高考作文讲究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提高作文的分数。
其实对分数是有影响的,除去卷面分不说,如果考生的高考作文字体工整,干净利落,判卷老师也不禁会多留意几眼,要知道,成千上万的作文要人工去批阅,这个工作量是多么的大,所以多停留的那几眼就有显得多么的关键。
这就像是一道摆盘精致的美食,要是你相信也会多看几眼吧,说不定就是多瞄得这几眼,你就会花钱把它买下来。判卷老师也一样,说不定就多给你几分。
作文的题目也是你决胜的关键。
历年高考作文的优秀题目,都会在网上疯狂的传阅,在感叹为什么别人能够想出如此艺术的作文题目的同时,也会问自己为什么不能。
其实要想写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是有很多方法的。比如说高考作文给你的考题你在阅读的时候,会围绕一个中心去想题目。
因此以这个中心作为基点向外辐射,相关的词汇都写在一旁,不断的进行拆词组词,加上自己的形容词,既不跑题也不会显得太简单,这样就能写出好的作文题目了。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要知道,就是平常多读优美的短句,然后用精简的词或短语概括,久而久之,就会有很大的进步,作文高分也就不是梦啦。
这个毋庸置疑,最重要。只能靠自己的不断积累,多读书。大家要相信,要想作文高分,多看书是非常有用的,时间一长,不自觉的就会把书中的话加以运用变成了自己的。
因为看书学习的不仅仅是作者的语言,还有就是如何表达。就像人有很多种情绪,哭、笑。但重要的就是你是如何优雅的哭,怎样大方的笑。因此看书对提高高考作文的分数是很有帮助的。这些方法和技巧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
名校·模板绝技。
这种模板是把总分这一常规形式和热点内容有效地统一起来。结构上的常规有助于考生考场正常发挥,内容上让文章贴近热点,具有时代气息。
“总分”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然后分别从若干方面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具体加以阐述。2.先分后总。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热点即近期受关注的话题。考生一般在考前都要注意这方面的素材积累。热点素材以“分”的形式出现,可以采取在文章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等具体形式出现。
优点:操作简易,贴近时代。
模板二:美句片断式。
名校·模板绝技。
这种模板一般是:开头好句好段,中间三个片断,结尾点题深化。
文章开头调动各种表达技巧,让其文采斐然,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开头可以:1.巧用对偶,让文章有整齐美和韵律美;2.妙用比喻,让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3.巧用排比,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有气吞山河之雄伟和水泻千里之壮观。片段可以是历史故事、现实故事、他人故事、自己故事、国外故事、国内故事等,尽量镜头式描述,各有代表性,多角度,有内在联系,不要重复。结尾可以卒章显志、深化议论、回首线索等。
优点:吸引眼球推进观点。
模板三:美段串牵式。
名校·模板绝技。
我们要在极短时间内打动阅卷老师,以期获得更高层次的作文等级,将多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美文统一在一篇文章里不失为一条捷径。这就要求我们将观点辐射、延伸出去,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然后可以采用小段落模式使其独立成段。这样,我们平时积累的美文片段就有了用武之地。但要注意的是辐射、延伸出去的内容虽然各自独立,却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还要注意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一线穿多珠,形散而神聚”是这一模式的要求。
优点:结构醒目化难为易。
模板四:哲理论证式。
名校·模板绝技。
这一模式将哲理和论证过程统一起来,论证过程即为文章的结构模式。论证过程可以采用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思路清晰明了,充满哲理的内容紧紧跟随论证的每一过程,让文章处处展现出思想的光芒。这样的模式可以避免因结构过于传统而受阅卷老师排斥的现象出现,而文章的思辨性又可以让文章在发展等级上占优势。
优点:传统求新突出思辨。
1、注意材料真实与确切。
2、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丰富性:古今中外、历史现实数字。
3、注意叙事简介,概述重要主要情节。
4、注意顺序:时间、空间、说理逻辑层次。
5、切忌以叙代议,一定有议论!
(二)引用论证。
1、要准确、贴切、自然。
2、要精辟。
3、切忌以引代议,一定有议论!结合引和议。
(三)比喻论证。
1、本体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
2、用来比喻的事物使人们所熟知的。
3、一定要有分析。
4、用故事作比喻要概述故事内容。
(四)对比论证:分纵横两类。
1、对比要鲜明。
2、正反对比应有主次。
(五)引申类比: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1、类比论证是同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相比,不同于比喻。
2、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3、要有分析!
二、常用的说理方法。
1、因果分析。
2、意义分析。
3、揭示实质。
4、点面分析:有代表性的论据――概括性一般性结论。
5、假设分析。
6、条件分析:多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
7、正反分析。
议论文写作容易出现的错误。
1审错题,立意错误。
我告诉你,你完了....
多读几遍题目,找找关键词,争取不要审错题。
2中心论点千呼万唤始出来。
简单点,提论点的方式简单直白点。老师看那么多卷子很累的。
3过于追求标新立异。
年轻人,你这种做法很危险啊。
4文体似是而非。
不要考验老师对于文体的认识。千万别写“四不像”的.文体。
5论据太多却缺乏论述。
不要过多描述论据,论据要简洁有力,更多的是要对论据进行论述。要一直提醒自己啊,平时看到论据,要自己概述一下。
6论据不贴切。
其实提问者的第二个例子我觉得有点不贴切。平时多注意积累论据。千万别觉得某一个论据特别好,到哪都想用它。
议论文写作方法:
一、常用论证方法。
(一)事例论证。
1、注意材料真实与确切。
2、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丰富性:古今中外、历史现实数字。
3、注意叙事简介,概述重要主要情节。
4、注意顺序:时间、空间、说理逻辑层次。
5、切忌以叙代议,一定有议论!
(二)引用论证。
1、要准确、贴切、自然。
2、要精辟。
3、切忌以引代议,一定有议论!结合引和议。
(三)比喻论证。
1、本体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
2、用来比喻的事物使人们所熟知的。
3、一定要有分析。
4、用故事作比喻要概述故事内容。
(四)对比论证:分纵横两类。
1、对比要鲜明。
2、正反对比应有主次。
(五)引申类比: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1、类比论证是同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相比,不同于比喻。
2、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3、要有分析!
二、常用的说理方法。
1、因果分析。
2、意义分析。
3、揭示实质。
4、点面分析:有代表性的论据——概括性一般性结论。
5、假设分析。
6、条件分析:多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
7、正反分析。
议论文写作容易出现的错误。
1审错题,立意错误。
我告诉你,你完了....
多读几遍题目,找找关键词,争取不要审错题。
2中心论点千呼万唤始出来。
简单点,提论点的方式简单直白点。老师看那么多卷子很累的。
3过于追求标新立异。
年轻人,你这种做法很危险啊。
4文体似是而非。
不要考验老师对于文体的认识。千万别写“四不像”的文体。
5论据太多却缺乏论述。
不要过多描述论据,论据要简洁有力,更多的是要对论据进行论述。要一直提醒自己啊,平时看到论据,要自己概述一下。
6论据不贴切。
其实提问者的第二个例子我觉得有点不贴切。平时多注意积累论据。千万别觉得某一个论据特别好,到哪都想用它。
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80字左右为宜,否则,会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不简洁。“论题或论点”从材料中“引”出,是一种高层次的紧扣“材料”。
简言之,开头要概述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
2议——分析议论材料。
通过分析议论,可以挖掘材料的内涵,强调论题或论点。这一部分可以弥补引出论点时因过于概括而造成内容上的突兀、断层等方面的不足。
简言之,详细论述中心论点想要表达的内容。
3联——联想议论。
“引”“议”之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演绎社会生活,透视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进行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进行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主体,要求思路开阔,语言概括,重点突出。正反结合。需要注意的是,由“议”到“联”,过渡要自然、贴切。
围绕自己的中心论点提出不少于三个的分论点,并以论据加以分析论证。
4辨——辨析辩证。
这是行文思路严密的补笔。通常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点,文字不宜多,可以用“当然”“固然”等词语来畅通行文。
这可使自己的论证更严谨全面。
5结——给文章下结论。
通常要紧扣“材料”照应开头:开头提论点,结尾提怎么办;开头提论题,结尾作出结论并简要说明怎么办。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拟题技巧:近几年,给材料自拟题作文,成为高、中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可是有许多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题目,因而就写不出成功的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拟好考试作文题呢?除平时多读多练外,掌握一定自拟作文题目的技巧技法,也是很重要的。现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借、仿、拼、抽、代。“借”,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上来。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故乡》,他们前后都有人用。你“借”我也“借”,越“借”越好,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在考场思绪紧张时用此法最好。“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例如:《回忆我的母亲》可仿写成《回忆我的初中生活》,《想和做》可仿写成《学与思》等。“拼”,就是把相关的几个题目中的有效成分,拼凑起来产生一个新的作文题目。有的“拼”意义,有的“拼”词语,有的“拼”用法。如1990年高考作文题有人拟为《花与刺》,而又有人在此基础上“拼”上“联想”二宇,拟为《花与刺的联想》,可谓锦上添花。“抽”,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如1990年高考作文中,就有人从所给材料中抽取了“花”“刺”“姑娘”三个词语而拟成一个极有文采和吸引力的作文题《花。刺。姑娘》。“代”,就是在时间紧,拟不出满意的题目的情况下,可先拟一个代替,待全文写完后再确定,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因灵感触发而突然想出一个好题目。如“谈……”“记……”“介绍……”等。
当然,以上五种方法在考场上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常常是综合运用,那样会拟得更快,拟得更好。
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生体验,人在这个社会上,满分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责任感,除却大的不说,自己对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其次是家庭责任感,再次是社会责任感,并且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责任感是不一样的,并且对于写人文主义这一方面的作文,更多人会更加关注,也会更加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喜爱。
从哲理思辨性去思考。
作文能够写出深度那就是要从感悟和哲理方面去思考,去挖掘,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比如,成功和失败,这在表面上看起来,明显是对立的,大家都偏爱成功而讨厌失败,那么从哲理方面去思考的话,失败也未必就是那么痛苦,失败可以给人经验,让人从经验中再次找到成功的动力,并且失败了还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再大意。如果作文内容能够反弹琵琶,那说不定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才是满分作文炼成法。
结合时代特点。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作文文时需要在平时的时候多关注一些时事,看一些报刊评论等等,这样有利于同学们站在时代角度去思考问题。
同学们一定要注重作文素材的累积。
不同的作文题材需要不同的作文素材,所以,对于情感,道德,科技,自然,还有文化问题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积累一些。积累的多了,作文起来也就有题材了,这是满分作文形成的基础。
忌缺少创新。
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大为降低,内容更加宽泛,而且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小说或短剧,形式非常自由。
正由于话题作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彻底松绑,学生可以极大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是,由于旧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的作文中仍有不少八股味。写记叙文只会一味赞“心灵美”,编造虚假题材;也有写“悲壮美”的,以损害父母身体健康为代价编造所谓“车祸”换来“我追求的品格——坚韧”、“战胜脆弱”的作文得高分者也大有人在。(由于以前作文命题的欠缺,造成虚假、编造的作文已越来越此路不通了。)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作文中写出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极有创意、大胆想象的科幻故事等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尽力追求的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关心未来世界,着眼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想象力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有创新、有特色。
邹寿元提醒,一般来说写作文不要少于40分钟,比较合适的40~50分钟。整张卷的答题时间安排上,有些考生可能古诗文阅读花比较多时间,有些可能是现代文阅读花很多时间。如果考试马上结束,作文还没写完怎么办?“赶紧结束,用结束的话语!”
审题的目的。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即认真分析题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决定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等。
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审题障碍少,难度低,考生不致离题。但也由于话题范围大,于是有的考生掉以轻心,忽略了审题这一关,写出离题之作。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宽广,不等于不要明确的中心。近几年,笔者无论是在高考阅卷中,还是在中考阅卷中,都发现一些跑题作文。可见不能忽视审题立意的训练,不能忽视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的训练。
明确中心,是写好任何文章的前提。
话题作文所确立的中心,必须是话题范围之内的内容。如果所确立的中心不能被话题所包含,那么这篇文章就跑题了。中心明确了,就必须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任何命题方式的作文都需要我们精心选择材料、精心组织材料。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虽然很明显,但也仍有一定的写作上的限制因素。比如,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它既扩大了取材范围,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谓“有关”,含有“重合”,“交叉”乃至“搭界”之意,即有关系的,可以涉及到的等等。
怎样创新立意。
别具一格,创新求异。构思往“独”里想一想,力图吃“独食”,立意要深要新。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话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话题作文有这个要求,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立意的四字诀为: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
为此,要启动开放思维: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想,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话题作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果(会怎么样)、法(怎样才能)的揣摩;对于话题进行情理的联想。尽可能把应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拟题要求:准确、简洁、有新意。
作文占分比极高,考生普遍关心作文如何写好,不要无谓丢分。邹寿元说,审题是第一关,也是解决方向路线问题,尤其重要,“审错题意味着得分低,解决好审题问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他说,拟题有规律和要求,首先要准确,其次要简洁,第三才是有新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是一个好的标题,更能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会有好的印象。”
他强调“扣题意识”,开头、中间和结尾都要扣题,有些考生扣题意识不强,文章跟题意若即若离,容易失分。
他介绍了面对作文题目的“工序”:看到题目,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的意思,然后选角度,确定中心,接着是选材,然后是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所谓的思路就是谋篇布局,要先完成前面的几道工序。
扬长避短,选好文体。
对于文体,话题作文往往没有限制,允许考生在这方面自由选择。但是,对于文体不限制,并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在话题作文中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这是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学生选定了自己擅长的一种文体时,还得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写作。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感受生活敏锐,叙事流畅,写人感人,不妨精选生活中精彩的片断,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学生想象能力强,联想事物精彩,叙事波澜起伏,写人亦真亦幻,不妨选出联想世界中的鲜明形象写成故事、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推理严谨周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热情奔放,不妨写成一篇意象纷纭的诗歌;有的学生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
扣住话题,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扣住话题的要求,缩小写作的范围,就会出现偏题、离题的毛病。因此,无论给出的话题是多么的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紧“包围圈”,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打“歼灭战”,把所选择话题的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以微知著”。比如这道作文题: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只灯泡体积。这个擅长数学的助手左测右量,在纸上列出了一堆烦琐的计算公式。爱迪生见此,拿过灯泡,用水灌满后倒入量杯轻而易举的测出了灯泡的体积。
请以“捷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对此作文题,学生必须在“捷径”这个大范围之内找出许多切合题意的小范围“写作点”,然后选择一个角度立意为文。这就需要运用聚焦思维,将话题聚焦到自己熟悉的,有感受的,占有写作材料的立意角度上。下面的切人角度就是通过扣住话题,缩小范围,化大为小,而来的:
1、方法对头,事半功倍;2、科学的道路上只有艰苦探索,没有捷径可走;3、提高写作水平不能靠捷径;4、成功的大门需要用勤劳的双手推开,不能走捷径;5、成才无捷径-拔苗助长式的补课可休矣。
[例文一]。
李洪田。
让夜晚告别白昼,让人类永远告别黑暗,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心愿。近几年,“月亮伞”高科技的发展,使这美好的愿望正逐步与现实接近。
目前的办法——在太空安上“月亮伞”。所谓月亮伞,就是在离地面1500-5530公里的太空放置的伞状反射镜。这些反射镜一般由成千上万块小镜片构成,小镜片厚度仅约5微米,是强度高、反射率好的凯夫拉尼龙薄膜。整个反射镜呈伞状,直径尽量要大,以便更大限度地反射阳光。并且“月亮伞”要在太空中不断旋转,白天折叠起来,夜晚又要张开,这样才能在白天不会挡住太阳光,夜晚又可反射阳光。这是一项高科技的试验,全世界科学家都在费尽心思研究、实验。在这方面的是俄罗斯。
2月4日,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开始进行实验。“进步”号飞船执行这次任务,所用的“月亮伞”由俄罗斯能源生产公司制造,质量比其他国家的要小一些。他们认为,质量大小决定实验的效果,质量小了,反射镜旋转速度、离心力、持续时间等,都容易掌握和调节。事实正是这样,这把重仅约40公斤,直径却有20米的“月亮伞”,完成了人类第一次“人造月亮”的实验。当时,它在6分钟的时间里,由南向北在欧洲一些地区反射了一道宽约4公里,持续7秒的光带,就如探照灯扫过欧洲夜空,壮观极了。
这次实验的成功,给很多人带来了信心。实验负责人意味深长地说:“虽然是实验,但它的发展已开始了,成功就在不久的将来。”许多人估计,等“人造月亮”使用了,一些地方根本不需照明,既节省能源又不污染环境。事实上,好处不仅如此。在它的照耀下,人们可像白天一样工作,海上救援方便了,夜间抢险容易了;利用它的高命中率调节,可将阳光集中到固定的小范围内,那时候,西伯利亚、北极等地区,真可以“四季如春”了。千年的冰山、雪原,可以融化流进沙漠,灌溉庄稼,我国的茫茫戈壁,可真要变成“绿洲”了。
“人造月亮”前景诱人,但也有诸多人士为此担忧。有人批评,“月亮伞”可能成为未来武器中最可怕的一种,敌对双方均可利用它加强照射,让紫外线大剂量进入敌方区域,使人类和生物受到毁灭性的伤害。生态学家则对其可能带来生物圈失调现象表示担忧。
“月亮伞”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在不久的将来看看它的真面目吧!
(选自《高中新事物作文》广西师大出版社)。
[简评]。
所写的“月亮伞”是一项目前还没有实现的高科技事物,可谓新之又新,甚至许多人还没有听说过,因此文章在出新出彩上就占有了优势。可见,说明文也应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上着力开掘。
二、使说明语言更生动、更形象。
[例文二]。
电脑的自述。
陈敛峰。
我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实验室呱呱落地了。我是电脑(亦叫电子计算机)家族中最早的成员之一,我是第一代的,名字叫enlac。
我刚满3岁时,我的又一个同胞在英国剑桥大学诞生。他名叫eosac,和我一样,也属于第一代,但他已经具备了80年代电脑的各种特点。他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30吨。后来,由于社会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代、第三代相继诞生。人类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巨大的电子管改进成微小的晶体管,并且使用了程序语言,使我们家族中的第二代体重大为减轻,更便于人类使用,很快在许多管理部门安了家,负责编制计划,就连生产部门和事业单位也有了我们家庭第二代的足迹。如第二代的佼佼者f8微型电脑,体重不到半公斤,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都远远超过了我。这也不足为怪,因为科学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目前最普及的是我们家庭的第三代、第四代,也就是集成电路电脑。第五代也已开始面世,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家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里被广泛运用。
我们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智能模拟,也就是让我们具有识别文字和图像、听懂语言、学习和推理等功能。这一发展目标目前已有了重大进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们家族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如50年代的我们,最快运算速度是每秒五六万次,第二代最快运算速度是每秒一二百万次,第三代最快运算速度是每秒几千万次到上亿次,现在正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100亿次的电脑。每秒运算1亿次的我们家族成员1分钟所完成的计算任务,个人用算盘昼夜不停地计算也要。人类用电脑安装成的机器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好处。他也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科学在不断发展,我们也在不断地进步,虽然我们有计算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但毕竟不是人脑,我们永远代替不了人脑,我们得靠人去制造。世界的发展,还是寄托在你们——青少年身上。
(选自《高中新事物作文》)。
[简评]。
是一篇成功介绍电脑业历史发展进程及无限美好前景的科学小品文。文章用拟人自述手法介绍了电脑发展的过程:由重而轻,计算速度越来越快,效率高,使用方便。文章摆脱了陈旧的说明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三、使说明内涵更深刻、更灵动。
[例文三]。
筷子趣谈。
黄丽春。
偶尔想起曾经听人说过,在中国,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博士、嗑瓜子博士。至于吹煤头纸,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前,丰子恺先生曾犀利地调侃国人嗑瓜子之劣迹,说把光阴耗费在“咯嘣”声中,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吗?难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慨自己一见瓜子就害怕。历史写到今天,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已被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唯有筷子,风风雨雨了两千多年,还是经久不衰。“民以食为天”,对于国人,筷子是进食的工具,少不得。
古时称筷子叫“箸”,闽南话至今沿用此音。后来,据说吴人为了避讳“箸”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箸”为筷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是挟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使用功能。
当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时,筷子便与文明一起诞生了。据从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筷子已有600多种,有商朝时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犀头筷等。到唐朝,筷子还曾被人用来象征人的刚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赐给宰相宋璟一双金箸,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其实最为普遍的还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还有现代的塑料筷子。它们既不像金属筷子那么笨重,也不像玉制筷子那么昂贵,做工简便,可以就地取材。相传,有一种叫做“箸竹”的竹子,产于广西平乐府一带,“其小如箸,坚结如象牙,作箸甚佳。”可见国人对筷子还有一定的讲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确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据筷子的寓意来招待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忙把这双筷子收起珍藏。
筷子不但有其象征意义,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呢。人们所说的“筹算”,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用筷子来计算的一种方法。汉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中也曾提到过利用“筹算”来计算体积和容积。总之,“筹”的应用使我国古代的数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筷子的功用是用来吃饭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答西方人问时所说:“中国人从来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选自《知识文库》)。
[简评]。
本来,筷子就是筷子,吃饭的工具而已,有啥好说明的呢?但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就会发现,原来那一日三餐使用的两根筷子,竟然有如此深广的文化内涵——崇尚文明。文章紧扣“趣”字,先引用了一些掌故:丰子恺的调侃,“箸”、“筷”的谐音,唐玄宗“赐箸表直”,国宴中周总理的良苦用心等,无不透着理趣。文尾把国人使用筷子归结为一种理念——崇尚文明,从而把文章说明的思想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底蕴揭示]。
安徽特级教师李绍全老师在《“说明”亦应有“文”》一文中指出:“一般认为,说明文只须强调把说明对象‘说明’,不须强求‘文’。这从说明文的功用来看,是符合要求的。但是有文采的说明文更生动,更精彩,更能达到说明目的。因此,注重说明文的‘文采’是非常必要的。”从以上所述的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只要善于将写作的触角伸向“新”的领地,善于运用一定的文学手段和修辞手法,善于占领认识说明对象的制高点,善于多角度观察透视说明对象,就一定能写出“文质兼美”的说明文。“当然,我这里鼓励大家写有文采的说明文,并不是说写说明文时,不顾文体特点,忽视写作目的,处处‘文’它一通,结果‘文’得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说明文写作应先求通俗、平实,再求有文采,力求锦上添花。”
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针对老师的评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
技巧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小作者言词急切,个性十足,表情达意毫无遮掩,向所有的同龄人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有力的突出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憾。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
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
技巧点拨: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1.重说复点。
一考生在以“个性”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冬的个性》,主体部分出现“我爱冬。冬,是圣洁的象征”、“我爱冬。冬,是一位可敬的严师”、“我爱冬。冬,是孕育春天的摇篮”等段首句。结句又一次作点击:“我爱冬。
我爱冬的圣洁、严厉和无私,我爱她那独有的个性!”“我爱冬”反复出现。读罢,读者如欣赏戛然而止的优美旋律,会沉醉于作者爱冬的深情中。
2.由叙生情。
如果说渗透于叙事中的感情是暗流潜水,那么结尾处的抒情则是由此汇成的巨波大浪。某地中考作文题是“当我面对的时候”,一考生在题中填上“征服”两字,运用寓言形式,用第一人称“我”代替英勇不屈的小蚂蚁,叙写“我”对“可恶的小男孩”种种置“我”于死地的暴行作顽强抗争的过程,作者的爱憎态度暗伏其间。至结尾,蕴蓄的感情终于爆发:“那个小家伙,他愚蠢地以为能征服我这个渺小蚂蚁,他却不知道,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希求是无法用暴力熄灭的火焰!”看,“小家伙”、“愚蠢”等词强烈地表达着“我”对暴虐者的嘲讽之情,用“火焰”设喻,又倾泄着何等强烈的对自由和人生执著追求的感情!这样的由事生情,达到了事、情、理的谐合。
3.由此及彼。
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立意的拓展、升华,须靠“点化”这根魔杖。一考生在以“改变”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耳朵“挑食”》,运用比拟法写耳朵“吃软不吃硬”、“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等三大变化,然后这样结尾:“如果耳朵变得更加会‘挑食’,恐怕真话要销声匿迹了!”原来,作者言在“耳”而意在人,言在耳之“挑食”,而意在批判社会现象——对媚上欺下、独断专行、见钱眼开等不良风气的针砭和对“真话”日见失落的忧虑。这种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笔法,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4.“点”中逆转。
这里用作“点化”的,可以是议论,也可以是叙述,关键要出人意料,急转直下。湖南益阳市曾考全命题作文《感激》,有位考生写了患绝症的舅舅与舅妈之间动人的生活故事,插叙中曾出现舅舅患病前舅妈说过的一段调侃话:“你舅舅就知道贫嘴,一个空话匣子,从没见他写个只言片语,老了连一封可以翻看的情书也没有。”结尾处写到舅舅终于溘然长逝,作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出人意料地“点”出以下内容:“舅舅死后第三天晨报上,我们看见了舅舅的‘情书’,登在‘征婚启事’栏里,用醒目的黑体字:‘吾妻,32岁,我以与她生活过5年的经历作证,她是最好的伙伴,是本人此生遇到的至宝,本想一生一世悉心珍藏,无奈天不遂人意,我将先她而去,谁能替我好好珍惜,我在天堂将感激不尽!’舅妈捧着这封情书,泪水直流。”这是叙述和抒情的双重点化,离奇而不失生活真实,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爱妻而荐妻与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实则正是爱得真切、深沉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起逆向陡转作用的点化技法,新奇而充满魅力,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