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大全(大全16篇)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教案中的评估环节要科学准确,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用这些教案范文作为参考,你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一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二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并体会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写成代数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本p56图是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可用两种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法:观察画面,从实际问题出发,桥面高出平均水位12.5米,水面又低于平均水位3分米(0.3米),两段高度的和就是桥面距水面的高度。可得算式:12.5+0.3=12.8(米)。
第二个方法: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得算式:
12.5d(d0.3)=12.8(米)。
比较两个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另外,此题中进行了含有小数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新课的进行。
解法一:(-9)+11=2,2+(-6)=-4。
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解法二:-9+11-6=2-6=-4。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结果是一样的,而解法二中的算式是有理数加减的运算。
议一议:p57议一议。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用以进行有关小数的运算。计算如下:
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注意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的计算过程。
还可以这样计算: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以后,保留各加数的性质符号,去掉括号并把加号省略,而形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简洁的形式。
例1计算(p58例1)。
例2计算:(1)(2)。
解:(1)。
(2)。
三、课堂练习。
1、课本p58随堂练习1、(1),(2),(3)。
2、计算:(1)(2)。
四、课堂小结。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我们知道风是有理数的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去运算。因此,我们可以把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以后,可以将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五、作业设计。
1、p58习题2.71,3。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三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了以上教学环节。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四
教材第117、118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一4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投影。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16-4+2124-(18+3)。
2.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1.出示例1的表格。
(l)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一方法二:+一=+一=+一=一=。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2)请学生列出算式:1--或1-(+)。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1-(+)=--=1-(+)==1。
3.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
5.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五
备注。
1、判断下列分数中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1/83/44/57/259/122/3。
1/68/157/167/3312/159/13。
2、把下面各小数化成分数:
0.010.750.969.8。
2.053.132.223.375。
2、出示例1。
计算1又3/4-.045+3又2/5。
(1)尝试(用两种方法计算)。
(2)投影片反馈。
解法1: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1又3/4-0.45+3又2/5。
=1又3/4-9/20+3又2/5小数化分数。
=1又15/20-9/20+3又8/20通分。
=4又14/20计算。
=4又7/10约分。
1又3/4-0.45+3又2/5。
=1.75-0.45+3.4分数化小数。
=4.7。
(3)讨论比较后教师。
教学过程。
备注。
(4)巩固。
0.38+3.59-1又2/53又7/20-1又9/10+2.415。
3、出示例2。
计算3又5/6+4.25-2又5/8。
(1)审题:确定采用什么方法计算?
(2)试做。
(3)投影反馈。
小数化分数做:
3又5//6+4.25-2又5/8。
=3又5/6+4又1/4-2又5/8。
=3又20/24+4又6/24-2又15/24。
=5又11/24。
(4)讨论后:
(5)巩固练习。
4.2+2又1/6-3.152又2/3-0.75+1又1/2。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情况,先判断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通常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如果分数不能化有限小数的,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这样才能使计算既正确有迅速。
1、判断。
下列过题怎样计算正确又迅速:为什么?(化分数做还是化小数做)。
0.2+1/4-0.39.8-1又5/16+1又7/24。
3/7+0.25-2/312+4.375-6又5/12。
2又4/5+78.02―70又3/85/6―0.42+1又1/4。
2、练一练:
2又1/3-(0.75+7/10)。
3、投影反馈。
学生都能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但在实际计算练习中,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还有部分学生不够,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今后还要多提醒和训练。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六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了以上教学环节。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七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下面是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练习题,请大家认真作答!
1)3+2-3=2)10-4+4=3)5+5-8=4)2+8-9=。
5)10-8+5=6)4+3-3=7)8+2-1=8)2+5-3=。
9)2+4-4=10)9-2+1=11)5-1+1=12)2+6-2=。
13)4-1+2=14)8-2+4=15)1+8-7=16)6-6+7=。
17)1+6-7=18)7-7+4=19)8-8+9=20)6+1-6=。
21)2+6-3=22)1+9-3=23)10-6+3=24)5+3-2=。
25)4+4-1=26)6-5+1=27)2+5-1=28)4-4+1=。
29)6-5+6=30)5-3+5=31)8-8+3=32)9-8+2=。
33)3+5-3=34)5-1+6=35)5-4+5=36)8-5+4=。
41)2+7-1=42)3-1+6=43)9-6+3=44)7-7+7=。
45)4-3+5=46)3+4-5=47)6+2-3=48)6+3-3=。
49)5+5-5=50)8+1-3=51)2+8-2=52)1+1-1=。
53)2+8-5=54)7-3+4=55)10-8+8=56)10-7+5=。
57)4+6-2=58)6+1-3=59)7+1-7=60)4+2-6=。
61)7-2+1=62)1+2-2=63)9-4+2=64)4-2+5=。
65)3+7-4=66)4+5-1=67)6-1+4=68)3+6-6=。
69)5+1-5=70)4-2+2=71)7-6+3=72)3+2-1=。
73)7+3-5=74)3+3-6=75)9-8+7=76)8+1-6=。
77)9-3+3=78)8-8+1=79)6+4-5=80)1+4-5=。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八
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一、知识导向:
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
2、知识形成:
(引例)计算:
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
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
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三、巩固训练:
p46.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
p471、23。
六、每日预题:
文档为doc格式。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九
课件。
一、复习导入: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12+8-1316-4+2116-4+21。
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
导学释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学生汇报: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1内容。
(2)问题1: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的几分之几?书中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3)对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欢哪一种?
(5)列式后比较良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在混合运算中该怎样计算?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
3、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题:
完成118页“做一做”
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
2、拓展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题。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并体会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写成代数和的形式。
课本p56图是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可用两种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法:观察画面,从实际问题出发,桥面高出平均水位12.5米,水面又低于平均水位3分米(0.3米),两段高度的和就是桥面距水面的高度。可得算式:12.5+0.3=12.8(米)。
第二个方法: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得算式:
12.5―(―0.3)=12.8(米)。
比较两个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另外,此题中进行了含有小数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解法一:(-9)+11=2,2+(-6)=-4。
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解法二:-9+11-6=2-6=-4。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结果是一样的,而解法二中的算式是有理数加减的运算。
议一议:p57议一议。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用以进行有关小数的运算。计算如下:
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注意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的计算过程。
还可以这样计算: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1)我们可以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使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化为单一的加法运算。
(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以后,保留各加数的性质符号,去掉括号并把加号省略,而形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简洁的形式。
例1计算(p58例1)。
例2计算:(1)(2)。
解:(1)。
(2)。
1、课本p58随堂练习1、(1),(2),(3)。
2、计算:(1)(2)。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我们知道风是有理数的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去运算。因此,我们可以把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以后,可以将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五、作业设计。
1、p58习题2.71,3。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一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小数进(退)位加减法后的一个提高。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并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小数混合计算的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以前学生就已经接触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了,现在再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本节知识时,我先以复习整数混合运算为铺垫,让学生在复习中奠定基础,同时也无形之中降低了新知的难度。再以书上图片资源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选择不同算法的算式,让他们说说理由及算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从中享受参与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后的满足和喜悦,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发挥。
最后师生一起理解并小结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弄清运算顺序,再认真仔细的计算,在计算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都比较简单,所以教学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主要是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和比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索学习方法的能力。关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也是水到渠成,课堂上注重了对学困生作个别指导。
通过练习的情况来看,本节知识点班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掌握,但部分学生计算不够认真,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出错率仍然很高。还有待于课后多加练习。
文档为doc格式。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语: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看,老师带来两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电脑演示】。
第一组:5+7-310-5+2。
第二组:1245235。
出示,学生回答后。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们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计算掌握得真不错!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师问:这两个算式中还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呢?(生答)。
二、新授。
1、师语言描述:小军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购买文具。期中小军买了两样东西(电脑出示:笔记本的单价和书包的单价)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他算一算:
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齐读】。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生做,师巡视)。
2、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1)生说师板书:
a、分步35=15(元)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你们同意吗?
15+20=35(元)这一步算的是什么?师:回答的真不错!
b、还可以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综合算式:35+20(这位小朋友真聪明把两个分步算式并成了一个综合算式)。
师: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看,这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该怎么算呢?
生答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生答。
师总结:先算乘是因为先要求出3个笔记本的价钱。
3、书写格式指导。
师:同学们,这种算式我们采用递等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35+20。
=15+20。
=35(元)。
边板演边说:从第2行开始等号写在算式的左面,把35的结果写下来,没有算的移下来;算完了吗?再写一个等号和上面对齐,算出结果。
4、同学们再看老师这里的一个算式?板书:20+35也能求出一共的价钱?生答师问:先算什么?为什么?先在等号后写下15,这样行吗?(不行)对不行,要把20先写下来。
5、师:一起来看这两个算式,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对,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我们都是先算乘,再算加。(板书:先乘后加)。
1、你会用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题吗?试试看(会,生列算式)。
2、交流,板书。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什么?(画)为什么?(生算)一人板演。
3、小结:刚才是乘和加的混合运算,现在呢?乘法和减法先算什么呢?
板书:先乘后减。
4、总结: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有乘法加,也有乘减,都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相机板书(乘加,乘减,先乘后加减)。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三
1.出示例1:计算。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1.从里减去,所得的差与相加,和是多少?
2.从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四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1.出示例1:计算。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1.从里减去,所得的差与相加,和是多少?
2.从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六、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五
目标:1、在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及算理。
2、能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式题。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及概括能力。
重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数。
难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数。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三课时。
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
难点: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四课时。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课型:训练课。
教法:设疑激思法。
目标: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五课时。
课型:迁移课。
教法:引导模仿法。
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灵活确定算法、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计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正确率。
难点:计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六课时。
课型:迁移课。
教法:引导模仿法。
目标: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认识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简算方法。
难点:简算方法。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七课时。
课题:整理和复习。
课型:训练课。
教法:设疑激思法。
目标:1、进一步更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八课时。
课题:整理和复习。
课型:训练课。
教法:设疑激思法。
目标:1、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的正确率,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内容:
这一教材分为三小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理解整数加法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4、使学生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关键: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课时安排: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4、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年级数学第九册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包括的内容有:分数加、尊、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想:
在前册已有的基础上重点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最简单的立体图形,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5、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篇十六
1.出示例1:计算。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1.从里减去,所得的差与相加,和是多少?
2.从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