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专业21篇)
3.通过总结可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复制原文的内容,注意自己的表述方式。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总结经验和心得,共同提升写作水平。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点,感受四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青。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趣引入新课。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让我们来看大屏幕吧。
展示书上的四幅图,最后定四幅齐现。
这四幅画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
2、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四季》。
3、板题:四季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再数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有几句话?抽4个小朋友一人一句。(指导读音)。
(2)、文中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音要给大家提醒一下的。
3、开火车读字音,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余的同学指书)。
(2)、谁来说一说这句话写了什么?(板书:说)。
(3)、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板书:问)。
(4)、文中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谁啊?这个“我”是谁呀?草芽是春天。
课件点击“是”让“是”字闪烁。
谁能用“是”说句话?
(5)、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让我们认识认识。(板书:认)。
(6)、说得真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你们喜欢吗?带着喜欢的感情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吧。
(板书:读)。
a、抽三人一人一行。b、男、女分角色读。c、师生角色读。
2、总结:孩子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的。首先说一说第一句话写了什么,然后问一问不懂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最后,我们读一读,把这句话有感情地读出来。(结合板书)。
3、生两人一组学习二、三、四句话。
4、汇报学习的成果。
(1)、第二、三、四句各写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中看出夏天、秋天、冬天?
四、角色朗读感悟课文。
找同学扮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每句的一、二行有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扮演者读。
五、分组绘画感受美景。
1、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
反四人小组,一人一个季节画一画。
2、生听音乐画画。
3、展示一个组的四季图贴上黑板,请生说一说所画的内容。
4、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鲜嫩的绿叶与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秋天悄悄走近我们,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转眼,美丽的小雪花又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5、孩子们,四季美吗?怎样它才会更美呢?
是的,有了我们保护大自然,四季就会变得更美!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二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课文第二课《四季》。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根据课文内容需提要,将安排两个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二课时。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对美丽的事物有很强吸引力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项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竖弯钩,横折弯钩”两种笔画,认识“口字旁,禾木旁,雨字头,月字旁”四个偏旁。(由于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二类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在第一课时就已经学习过,所以在这一课时主要简单的复习二类字和范写生字“七”)。
第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确立依据:首先,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其次,一年级学生对课文接触较少,由背儿歌变为学习长篇幅课文,孩子需要一个心理的转换过程。一下子识字量和识字难度都增大,不易接受。所以将其设置为重点。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读,分角色读,表演等形式,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确立依据:孩子对生活的事物总是感到好奇,对美丽的事物尤其有极大的吸引力,通过课文,让孩子及时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了解四季的特点,自由谈话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到学习中去。运用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让孩子多动,多表演,把对大自然美的感受放到实际的观察中。同时,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2,学法,采用读思结合法,观察学习法,分角色朗读感知法。本篇课文贴近生活,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做游戏,爱唱歌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做游戏,唱歌等教学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歌曲中体会情感,在朗读录音中初次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身边的小事物说起,引导学生大胆说,认真倾听,仔细想的学习习惯。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以以下几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
复习,可以加深的孩子的印象,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复习旧知识,我将采用小鸭邮递员和青蛙跳伞这两个游戏进行旧知识的巩固,提高孩子复习兴趣、注意力和积极性。
1、教师进行配乐朗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
(1)、发现了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等事物。
(2)、课文讲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3)、每一节讲一个季节。
(4)、课文讲得很有趣。
3、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节。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幅图,学生举手发言:我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2)、教师播放第一节录音,学生边听边跟读,提出自己的疑问。
例:草芽本不会说话,可为什么文中却写草芽对小鸟说呢?
(3)、教师导学:草芽是怎样对小鸟说话的?(我是春天)。
(4)、谁能用“是”说一句话?如:我是小学生。
(5)、拓展学生思维:
1、想一想,草芽还会对小鸟说什么?
2、课文为什么写小草芽而不写其他事物呢?
(6)、学生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小结:这说明了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征。
(7)、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节。
学生自由读,提出疑问。
1、二三四节各写了什么?
2、从哪些事物可以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
(1)、同桌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1、第二三四节各写了夏天、秋天、冬天。
2、夏天青蛙出来了,荷叶长得圆圆的;秋天的稻子成熟了;冬天下雪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
4、将准备好的头饰奖励给表现好的孩子,跟着老师做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5、分组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1、学生认读课后“我会写”的生字,观察字形。
2、学生交流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认识新笔画。
竖弯钩,横折弯钩。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新笔画、生字、学生书空。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老师给大家放一段小小的动画片奖励大家。(配合课文的动画)。
第六环节:课后园地。
回家做完作业后,和爸爸妈妈配合表演并进行分角色朗读。六:说板书设计:
2、四季。
春:草芽—尖尖夏:荷叶—圆圆秋:谷穗—弯弯冬:雪人—顽皮七:说教学反思。
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理解课文,通过课文感悟,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但课文内容较多,第一次走进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感悟其中的思想,时间可能会有点紧张,所以我把生字组词都放在了第一课时,本节课旨在巩固,理解课文上。朗读时的停顿,感情训练可能会时间问题而练的不到位,作为教师,我深感不足。在今后的课文学习中,我会继续巩固训练。
文档为doc格式。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部分的第二课《四季》。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说课。
1、课文内容:
《四季》是鲁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的第二课,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以“春天草芽的尖、夏天的荷叶的圆、秋天谷穗的弯,和冬天雪人的顽皮”来表现四季的特征,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2、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这是关键所在,我们在这堂课上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情感?有了这个主导思想,再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以往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流程,就会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三个纬度设计。我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1个二类生字;规范书写一类字“四”,认识“横折勾、竖弯”两个笔画名称;理解诗歌中“小节”的概念;理解“谷穗”“顽皮”的词义。
能力目标:
朗读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的能力——能看图编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质疑的能力——能在课文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表演的能力——能通过表演,理解词义;
写作的能力——能根据诗歌创编小诗。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以及朗读教学;
难点:在诗歌的学习中培养质疑的习惯,训练写作的能力。
本文是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刚接触的第二篇课文,孩子们对课文的概念、对朗读的方法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朗读起来有可能出现唱读现象;课文的学习不得章法,一味地被动接受新知;初次尝试仿写,对于一部分孩子有一定难度……综合这一系列的学生的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部分教学环节,可以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摘苹果”快乐识字法——多种形式朗读法——分小节训练能力法——分层次指导写作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
留出质疑的空间,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求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开门见山式导入课题,直奔主题,简洁、明快,巧妙,能在最短的时间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因此,我在上课伊始,就面带微笑问大家:“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随着同学们的回答,板书“春夏秋冬”四个字,“春夏秋冬合起来就是叫做——”板书课题:四季接下来指导同学们在田字格里写“四”字,这个“四”是一类字中唯一一个在课文中出现的字,在这个时候指导书写,我认为正合时机,符合“低年级的一堂课要渗透写字教学”这一理念。边写边指导学习“横折勾竖弯”这两个笔画名称,这也是在这篇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笔画。然后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板书2(齐读课题——第2课四季)。
(二)、果园摘果,认读生字:
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因此,我首先安排了这样一个识字环节,过了生字关,就能扫清阅读障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这个识字环节上,我采用的是“果园摘果”的趣味识字法,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使整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齐读完课题后,我接着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正是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果实都成熟了,孩子们,走,老师带着你们到果园去摘苹果吧!”接着出示课件,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树上结了11个红苹果,每个苹果里藏着一个字,让学生先齐读每一个带拼音的生字,检验孩子生字的预习情况,读对了,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孩子们读着、笑着,兴趣昂然,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给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接着,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认读生字,实现了从借助拼音到独立识字的过渡,检验孩子生字的掌握情况,如果发现哪个字孩子们掌握得不好,就停下来单独教。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度过了生字关。我认为这样安排识字环节,比按部就班地一个个认读,效果要好得多。
(三)、动画演示,激发兴趣:
识字关过了后,要转入课文的学习,我安排了“看课文动画片”这一环节,在过渡上我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你们的字认得真好,老师特别高兴,就奖励你们看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好不好?”既使学生对整个课文有一个整体初步的感知,又是对上一步识字成绩的肯定和奖励,还而且奖励的是和教学密切相关的“课文动画”,符合儿童爱看动画片的心理,可谓一举三得。
(四)、自由练读,初步感知:
当孩子读完后,为了检测孩子读的水平,随机指名四人接力读。
(五)、范读课文,认识诗歌:
四名同学读过后,就能掌握班里孩子的朗读水平,发现孩子在朗读时存在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于是,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出了配乐范读的环节——“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副图?几句话?”这样安排,有三方面的意图:其一,悠扬的乐曲,营造了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老师那充满童趣、抑扬顿挫的朗读,能让孩子们从新的起点感受到朗读的奥妙,激发朗读的兴趣;其二,低年级的孩子在每一个环节的安排上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否则,老师在读的时候他无事可做,就会注意力分散,因此,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听,我认为十分必要;其三,为诗歌中“小节”这一概念埋下了伏笔,同时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读后随着学生的回答,讲解小节的概念——。
这篇课文有4副图、4句话,每句话叫一小节。诗歌一般都由小节构成,这是一首诗歌,共有4小节。
(六)、细读品悟,学习课文:
有了上面的铺垫,该转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了。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文章中每一小节主要写的什么?让孩子学会抓重点内容学习课文的方法。随着学生的回答板画: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老师一边画一边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训练:
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
谷穗弯弯——弯弯的谷穗、雪人——顽皮的雪人。
贾志敏老师曾说过,语文课要让她姓语,字词教学是根本。因此,我们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不能偏离这个轨道,一定不能忘本。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学生对四季的喜爱,随机学习四个小节,每小节设计了一个训练点:春天重朗读的指导,读出“尖尖”的感觉;夏天看图编故事,重想象力的培养;秋天留出质疑的空间,让孩子养成问题意识;冬天是表演的舞台,让孩子发挥想像,表演出雪人的顽皮可爱。
这样安排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四小节既浑然一体,又各有侧重。在学习夏天一小节时,我还巧妙地引入了和课文内容密切结合的《小青蛙找家》的课中操,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下面的课堂学习,又为整堂课增色添彩,是整堂课的高潮,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关于难点突破:
(1)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解释“谷穗”: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脱壳后是小米。
解释“弯腰”——庄稼成熟了,沉甸甸的,压弯了腰。
(2)你读懂了什么?——学习谷穗谦虚的品质,感恩教育:感谢谁?(秋天的到来;农民伯伯播种、土地给了他营养)。
学生按照这两条主线去学习,会奠定他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果以后每堂课都安排这样一个质疑环节,那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
关于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中,不同的小节读的方式不同,我采用了“范读、指导个别读、分组赛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培养了孩子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在课文学完之后,我安排了一个配乐背诵全文的环节,这是多种形式朗读后的必然产物,因为——熟读成诵。学生自己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韵味十足地背诵课文,必将成为这堂课的又一个高潮。
(七)、总结全文,美景激趣:
这样安排,既对整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归纳和总结,体现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又是对下一环节的引出。接下来,播放课件“四季美景”,并提出要求:边欣赏边观察每一个季节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认识的喊出它们的名字。
多媒体课件,在适时的时候出现,扩大孩子视野的认知,让它真正地发挥作用,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功效。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培养孩子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当学生看到四季美景图的时候,都十分兴奋,喊出每一幅图中代表物的名字,也在为下一步诗歌创编积累写作素材。
(八)、诗歌创编,能力拓展:
课文学习完之后,我又安排了分层次写作能力的训练:看“四季美景”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以“桃花”为例教给创作方法——启发每个季节都有哪些景物——学生模仿创编小诗——创编诗歌展示。创编儿歌时,我为孩子们设置了三个台阶:
1、图片引导:桃花,他对说:“我是春天。”
2、季节增多:
他说:“我是春天。”
他说:“我是夏天。”
他说:“我是秋天。”
他说:“我是冬天。”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随着学生的即兴说话,我即兴打到课件上,最后连起来读一读,就是一首精彩的诗歌。孩子们会在朗读过程中,享受到创编诗歌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九)、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咱们一一班的小朋友不但是背诗小能手,还是做诗的小高手,来,孩子们,为你们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
作业:精彩二选一。
把创编的小诗发到自己的博客上;
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这项作业让孩子们把四季的美景永远留在了眼中,留在了心里。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课下,我将浏览孩子们的博客,并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对这些作业进行展示或评价,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有更大的提高。
总之,整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没有破坏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永远都有遗憾,但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愿在各位评委和老师的帮助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谢谢大家!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季》。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和学习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孩子们借助直观的图片、形象的板书、肢体动作演一演,让孩子们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兴趣高涨的参与学习。
三、说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
为创设扎实有效的课堂,这一课我安排了两课时,重点说第一课时。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同桌互读、老师范读、学生互评多种方式多次练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能随文正确认识对、说、是等11个生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互评再练读,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喜爱大自然。
学习重点: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
学习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以读代讲: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并在图片美的直观感受下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受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说学习过程。
根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共五个环节:(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32分钟)(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2分钟)(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3分钟)。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四季图片让学生感受,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这样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四季》,我板书课题,生书空。板书四个季节写在规划的四个板块上面。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朗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并提了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分段学习,随文识字。
通读课文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奖励你读一读语文书上对这个季节的描写。多媒体使用超级链接链接该季节进行识字、读文学习。下面以春季为例说一说学习环节。
1、春季。
1)观察图片。
请大家欣赏这幅图片,请善于发现的孩子认真观察后告诉大家,从春天的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草、鸟、天、地)板书画出单线条的草、鸟,请个孩子来说一说草芽什么样的?长的?短的?圆的?尖的?将板书的草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学生,要仔细观察图片。板书以直图画展示主体,经孩子语言修饰后完善主体,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样的板书形式印象深刻。)。
相机说出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
2)读中识字。
(出示ppt)认读的生字用红色来写,以引起学生注意,(生字卡片吸在图画旁)相机讲解生字:对、说、是。分析“对”字的字理。
(设计意图: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认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标中指出:“我国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字理教学”就挖掘了汉字这些固有的趣味因素,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启发诱导,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识字写字。在此环节达到目标1的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随文识字来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3)角色朗读读出对话:1、自己读,2、同桌扮演角色读。
师:注意你现在就变成小草和小鸟了哦,又该怎样读呢?同桌两个试一试。
个别生同桌表演、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草芽与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师:这一组表演的都很棒,可是王老师认为我读的可能比你们再棒一点,要不要听听呢?师范读,生点评,哪比你们读得好。发现拉别人的优点,可以将它学过来,就变成拉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学习,现在请你们也像我一样将自己变成小草,和小鸟对话吧。再请一组同桌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表演,生点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真不错,我好像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了呢,身边有小鸟在飞,还听了小草和它的对话。
(设计意图:老师的范读为学生做出了规范的示范,通过师范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编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荷叶与青蛙的对话、成熟的谷穗和雪人顽皮的样子。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
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有助于学生感情的融入,感受四季的美丽,从而达到本课难点的突破,达成学习目标3。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走进图画领略了四季的风采,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卷呀!想想每个季节除了这些代表,还有什么,比如春天将小草与小鸟的对话换成小花和蝴蝶的对话,请你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仿说。评出“仿编我最棒!”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在大自然的观察所得,搜集有关四季的资料,模仿课文来说秋季的景物。
2、我们用朗读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美读升华、表演强化。活话课文、转换言语、迁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以上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五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一双手》。
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双手》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5课,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主题是读书动笔,由四篇现代文,一首现代诗和两首古代诗歌构成,从内容来看,本单元四篇课文和艾青的现代诗都围绕着“绿”组材;从读书方法的指导来看,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读书动笔,进行圈点批注的习惯;从文体角度来看,其中三篇课文属于散文,一篇说明文。
本课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普通林业工人张迎善一双手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代林业工人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感人形象。本文主题集中,特点鲜明,行文流畅。
二、学情分析。
1、知识现状:本文是第六单元散文的第三篇,学生通过对前两篇的学习,已初步温习了散文的知识;第四单元的14课《小说家谈小说》也初步学习了细节描写在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作用。在本课中进行强调。
2、学生状况:本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但对于写作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应加以具体的方法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多角度细致的描写,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境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这篇文章,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准确细致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一、本课的教学方法:
(一)对话式教学。
课堂上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群体的交流中思维交互碰击,产生新思想的火花。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增强直观感,生动形象。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刚刚学过的《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围绕寓言设计了两个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可以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受宠的象》。
(二)散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1、突破口的切入不准备放过多的时间,只要设置三个恰当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筛选重要的语句并对所需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
2、突破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从而带领学生逐渐地走进寓言所蕴藏的深刻道理中去。至此,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得以完成。
以上散读研读课文,从学习形式看,采取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教师导学点拨的形式,从而体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最高主人”的教学原则;从理解内容看,在整体把握基础上,有目标地、快速准确地筛选重要信息,突破了重点;从学习方法看,在这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句去筛选信息,授之以渔,突破了难点。
设计三个步骤的阅读程序,先初步了解文章的大体轮廓和主要内容,再整体理解具体内容,最后,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寓意。这样环环相扣,思路清楚。
(四)拓展延伸。
读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学到,而不是辩驳。
设计这一环节是进一步强调这一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寓言所蕴藏的道理:不能只看到自己优点,而要不断地发现别人的优点,要真心地赞美别人。
(五)布置作业。
设计分层次的作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其中必做题是以写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巩固本节课乃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选做题是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明确化。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精,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借鉴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文字、符号使教材内容具体化,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六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创设情境,发展语言——浅谈《四季》说课设计。”《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全文用诗歌的形式,拟人的手法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再现了四季的特点。
针对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课件)。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抓住四季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感受、欣赏、创作四季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件)这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课件)课堂上注重语言训练,通过朗读、背诵和说话,实现语感积淀,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生动形象。铺设阶梯,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观察自然,搜集信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总之,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建立亲密、友谊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心灵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
那么,究竟如何有效指导孩子们学习课文呢?我认为(课件)语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求知、学会学习。变“我学会”为“我会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用“读—说—创—赏—画”
(课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领悟课文主要内容,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过渡:为了实现我以上的教学设想,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2)个性朗读。
1、读有示范,激发兴趣。
过渡:在第一环节,我以“读”贯穿始终。(课件2)《语文课程标准》中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提出: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四季》整首诗句式相似,反复出现,有着鲜明的语言特点,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美的韵律。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我加强自身的范读。课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展示冬天雪地里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小雪人。我指着小雪人,亲切地说:“小朋友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你们看,冬姑娘把小雪人带来了。”此时小雪人那顽皮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接着我笑着说:“老师可喜欢他了!让我来读读他的话。”
(课件)于是我便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在我朗读的过程中,我可能发现有的孩子会迫不及待地在底下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调皮的还可能学着雪人神气地挺起小肚子……于是我抓住学生这种强烈的读书欲望放手让他们自由练读这一段。我走到学生中给予适当指导,努力保护他们的各种读书表现,积极引导学生读出雪人的顽皮、可爱。在学生们饶有兴趣的读完后,我又说:“刚才你们个个都把小雪人说的话读了几遍,有的还边读边表演呢!现在让大家来听听你是怎么读的,好吗?”紧接着通过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让孩子们感悟雪人的可爱,充满对小雪人的喜爱和向往。也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
2、读出变化,突出个性。
过渡:“读”能让孩子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语言的优美。但它更是一种学生的个性行为。(课件)因而我趁着学生这片兴趣盎然的读书气氛,再次通过多媒体,把他们带入充满生机的其他三个季节的景色中。(课件)并且提示学生:“这三个季节的景色也很美,你们也想读读吗?”有了前一段的读书体验,此时孩子们更是跃跃欲试。接着我向他们提出了朗读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两遍,然后在小组内读给小伙伴听,还可以下位找和自己读相同段落的同学一起读。在孩子们读书过程中,我鼓励他们相互读,相互评,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合作学习。然后在集体交流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看图,比较草芽、荷叶、稻穗所代表的三个季节景色的不同,应当选择不同的语气来朗读。比如我在指导春天这一节中,我这样引导学生:“小朋友,你们看,春天来了,小草长出尖尖的嫩芽。他多高兴呀!正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鸟呢!谁来读读他的话?”通过指名朗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方式,突出春天万物苏醒,生机盎然的特点。同样,在反复的朗读中,孩子们把荷叶、稻穗的语气和表情学得惟妙惟肖。并且学生在津津乐道的读书声中,已经不知不觉把诗句背诵下来了。这样的读背训练使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积累和扩展丰富的方法。而且课堂上真正做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
1、再现情景,自由练说。
过渡:语文学习落实了“读”,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为了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我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大自然中四季的绚丽多彩的画面。(课件)并且激发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四季美吗?大自然可神奇了。细心的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们,平常你还注意观察过四季的哪些特点?此时在声、乐、图中,唤起了学生对四季的真实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自己的话自由描述四季的其它特点。
2、积累句式,引导创编。
(课件)过渡:当孩子们娓娓道来时,我望着他们说:“你们说得可真好!但小作者更能干,他只用几句话就把四个季节的景色写得这么生动。/soft/我相信你们更能干,也能当个出色的小诗人。(课件)老师也想呢!让我先来试试。”紧接着我给学生示范:(课件)桃花红红,他对小河说:“我是春天。”然后我鼓励学生自己大胆的尝试创编。并且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说,而且要抓住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想像插上了翅膀,一个个“小诗人”就诞生了。有的可能说:(课件)树叶黄黄,他对大雁说:“我就是秋天。”有的说:柳条长长,他对大地说:“我是春天。”……虽然是模仿,但仿中会变,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想象能力,语言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正如“课标”之中所提出的: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三)欣赏画面,丰富积累。
过渡:“在以上一系列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将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词句、儿歌、古诗、图片等展示出来。于是,有的孩子把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一一讲出来;有的把家长教他们读的古诗背了出来;有的甚至将自己外出旅游时的.照片拿出来向别人介绍。这时我也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彩的画面让学生欣赏,(课件)让学生进一步鉴赏大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并且教学生认一些好词佳句,(课件)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
(四)想象绘画、拓展延伸。
过渡:“在多次的语言训练中,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在课堂接近尾声之际,我抓住孩子爱美、爱画的心理,鼓励学生拿笔当画家:“小朋友们一个个真是了不起!都可以成为“小诗人”了!那么我们赶快把自己想象的这么美的画面给留住,用手中的水彩笔画出来吧!
学生个个动手选择一个季节开始做画。在孩子们的笔下,每个季节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极富想象性和创意性。然后鼓励孩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他人介绍。再相互评价,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给每位学生以激励。(课件)。
老师们,综上所述,本课教学我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有效的教法和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地环境中充分地读,自由地说,大胆地创、尽情地画,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张扬个性的课程价值。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七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
一年级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孩子们借助直观的图片、形象的板书、肢体动作演一演,让孩子们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兴趣高涨的参与学习。
为创设扎实有效的课堂,这一课我安排了两课时,重点说第一课时。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同桌互读、老师范读、学生互评多种方式多次练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能随文正确认识对、说、是等11个生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互评再练读,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喜爱大自然。
学习重点: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
学习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以读代讲: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并在图片美的直观感受下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受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共五个环节:(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32分钟)(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2分钟)(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3分钟)。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四季图片让学生感受,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这样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四季》,我板书课题,生书空。板书四个季节写在规划的四个板块上面。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朗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并提了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分段学习,随文识字。
通读课文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奖励你读一读语文书上对这个季节的描写。多媒体使用超级链接链接该季节进行识字、读文学习。下面以春季为例说一说学习环节。
1、春季。
1)观察图片。
请大家欣赏这幅图片,请善于发现的孩子认真观察后告诉大家,从春天的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草、鸟、天、地)板书画出单线条的草、鸟,请个孩子来说一说草芽什么样的?长的?短的?圆的?尖的?将板书的草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学生,要仔细观察图片。板书以直图画展示主体,经孩子语言修饰后完善主体,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样的板书形式印象深刻。)。
相机说出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
2)读中识字。
(出示ppt)认读的生字用红色来写,以引起学生注意,(生字卡片吸在图画旁)相机讲解生字:对、说、是。分析“对”字的字理。
(设计意图: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认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标中指出:“我国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字理教学”就挖掘了汉字这些固有的趣味因素,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启发诱导,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识字写字。在此环节达到目标1的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随文识字来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3)角色朗读读出对话:1、自己读,2、同桌扮演角色读。
师:注意你现在就变成小草和小鸟了哦,又该怎样读呢?同桌两个试一试。
个别生同桌表演、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草芽与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师:这一组表演的都很棒,可是王老师认为我读的可能比你们再棒一点,要不要听听呢?师范读,生点评,哪比你们读得好。发现拉别人的优点,可以将它学过来,就变成拉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学习,现在请你们也像我一样将自己变成小草,和小鸟对话吧。再请一组同桌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表演,生点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真不错,我好像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了呢,身边有小鸟在飞,还听了小草和它的对话。
(设计意图:老师的范读为学生做出了规范的示范,通过师范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编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荷叶与青蛙的对话、成熟的'谷穗和雪人顽皮的样子。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
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有助于学生感情的融入,感受四季的美丽,从而达到本课难点的突破,达成学习目标3。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走进图画领略了四季的风采,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卷呀!想想每个季节除了这些代表,还有什么,比如春天将小草与小鸟的对话换成小花和蝴蝶的对话,请你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仿说。评出“仿编我最棒!”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在大自然的观察所得,搜集有关四季的资料,模仿课文来说秋季的景物。
2、我们用朗读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美读升华、表演强化。活话课文、转换言语、迁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八
本课一开始,我安排学生听读(随机演示)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上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自读,感知内容。
在学生自读前,提出自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三、美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以境促读,境中动情。
本课朗读的重点是有关“春天”的这一节诗,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播放了描绘春天美景的录像,(随机演示)屏幕上花儿争先开放,小草钻出地面,小鸟飞来了,它们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动听的背景音乐,让他们对文中的文字描写有了直观的形象认识,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孩子们边看边自发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赞叹:“春天真美啊!”抓住这个契机,我让学生把自己变成钻出土的小草芽,问学生:“你高兴吗?你想怎么说?想怎么做?”孩子们笑着、跳着、拍着手,欣喜地说:“我是春天!”紧接着,我使用了激扬学生灵动的评价语“开心地说吧!“”跳起来说!“这么多小草芽都钻出来了啊,一起欢呼吧!“这些话语,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的创造性被激发,心灵得以解放,此时,整个教室一片欢腾,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由此可见,只有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才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冲动,进入想说、想表现的状态。在境中动情,以情促读,以读促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2、以演促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我安排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表演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从诗歌中领悟到的内容与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出来。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摇身一变纷纷成了小草芽、小荷叶、谷穗娃娃,雪娃娃,有的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读,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地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这刻,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巳经能够无拘无束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啦!
3、以说促读,说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我在教学该课的最后,安排了创作新的四季小诗这一环节,为此,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如“蜜蜂嗡嗡,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对冰淇淋说,我是夏天”;“红叶飘飘,他对崔老师说,我是秋天”;“雪花飞舞,他对梅花说,我是冬天”。这充满童真的想象,饱含多么独特的情感体验啊,让我欣喜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那颗聪慧而灵动的心。
最后我想用萨特的一句名言,作为这节说课的结尾: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阅读是自由的梦!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九
1、课文内容:
《四季》是鲁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的第二课,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以“春天草芽的尖、夏天的荷叶的圆、秋天谷穗的弯,和冬天雪人的顽皮”来表现四季的特征,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2、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这是关键所在,我们在这堂课上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情感?有了这个主导思想,再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以往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流程,就会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三个纬度设计。我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1个二类生字;规范书写一类字“四”,认识“横折勾、竖弯”两个笔画名称;理解诗歌中“小节”的概念;理解“谷穗”“顽皮”的词义。
能力目标:
朗读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的能力——能看图编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质疑的能力——能在课文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表演的能力——能通过表演,理解词义;
写作的能力——能根据诗歌创编小诗。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以及朗读教学;
难点:在诗歌的学习中培养质疑的习惯,训练写作的能力。
本文是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刚接触的第二篇课文,孩子们对课文的概念、对朗读的方法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朗读起来有可能出现唱读现象;课文的学习不得章法,一味地被动接受新知;初次尝试仿写,对于一部分孩子有一定难度……综合这一系列的学生的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部分教学环节,可以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摘苹果”快乐识字法——多种形式朗读法——分小节训练能力法——分层次指导写作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
留出质疑的空间,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求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开门见山式导入课题,直奔主题,简洁、明快,巧妙,能在最短的时间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因此,我在上课伊始,就面带微笑问大家:“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随着同学们的回答,板书“春夏秋冬”四个字,“春夏秋冬合起来就是叫做——”板书课题:四季接下来指导同学们在田字格里写“四”字,这个“四”是一类字中唯一一个在课文中出现的字,在这个时候指导书写,我认为正合时机,符合“低年级的一堂课要渗透写字教学”这一理念。边写边指导学习“横折勾竖弯”这两个笔画名称,这也是在这篇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笔画。然后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板书2(齐读课题——第2课四季)。
(二)、果园摘果,认读生字:
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因此,我首先安排了这样一个识字环节,过了生字关,就能扫清阅读障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这个识字环节上,我采用的是“果园摘果”的趣味识字法,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使整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齐读完课题后,我接着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正是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果实都成熟了,孩子们,走,老师带着你们到果园去摘苹果吧!”接着出示课件,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树上结了11个红苹果,每个苹果里藏着一个字,让学生先齐读每一个带拼音的生字,检验孩子生字的预习情况,读对了,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孩子们读着、笑着,兴趣昂然,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给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接着,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认读生字,实现了从借助拼音到独立识字的过渡,检验孩子生字的掌握情况,如果发现哪个字孩子们掌握得不好,就停下来单独教。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度过了生字关。我认为这样安排识字环节,比按部就班地一个个认读,效果要好得多。
(三)、动画演示,激发兴趣:
识字关过了后,要转入课文的学习,我安排了“看课文动画片”这一环节,在过渡上我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你们的字认得真好,老师特别高兴,就奖励你们看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好不好?”既使学生对整个课文有一个整体初步的感知,又是对上一步识字成绩的肯定和奖励,还而且奖励的是和教学密切相关的“课文动画”,符合儿童爱看动画片的心理,可谓一举三得。
(四)、自由练读,初步感知:
当孩子读完后,为了检测孩子读的水平,随机指名四人接力读。
(五)、范读课文,认识诗歌:
四名同学读过后,就能掌握班里孩子的朗读水平,发现孩子在朗读时存在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于是,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出了配乐范读的环节——“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副图?几句话?”这样安排,有三方面的意图:其一,悠扬的乐曲,营造了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老师那充满童趣、抑扬顿挫的朗读,能让孩子们从新的起点感受到朗读的奥妙,激发朗读的兴趣;其二,低年级的孩子在每一个环节的安排上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否则,老师在读的时候他无事可做,就会注意力分散,因此,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听,我认为十分必要;其三,为诗歌中“小节”这一概念埋下了伏笔,同时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读后随着学生的回答,讲解小节的概念——。
这篇课文有4副图、4句话,每句话叫一小节。诗歌一般都由小节构成,这是一首诗歌,共有4小节。
(六)、细读品悟,学习课文:
有了上面的铺垫,该转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了。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文章中每一小节主要写的什么?让孩子学会抓重点内容学习课文的方法。随着学生的回答板画: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老师一边画一边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训练:
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
谷穗弯弯——弯弯的谷穗、雪人——顽皮的雪人。
贾志敏老师曾说过,语文课要让她姓语,字词教学是根本。因此,我们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不能偏离这个轨道,一定不能忘本。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学生对四季的喜爱,随机学习四个小节,每小节设计了一个训练点:春天重朗读的指导,读出“尖尖”的感觉;夏天看图编故事,重想象力的培养;秋天留出质疑的空间,让孩子养成问题意识;冬天是表演的舞台,让孩子发挥想像,表演出雪人的顽皮可爱。
这样安排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四小节既浑然一体,又各有侧重。在学习夏天一小节时,我还巧妙地引入了和课文内容密切结合的《小青蛙找家》的课中操,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下面的课堂学习,又为整堂课增色添彩,是整堂课的高潮,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关于难点突破:
(2)你读懂了什么?——学习谷穗谦虚的品质,感恩教育:感谢谁?(秋天的到来;农民伯伯播种、土地给了他营养)。
学生按照这两条主线去学习,会奠定他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果以后每堂课都安排这样一个质疑环节,那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
关于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中,不同的小节读的方式不同,我采用了“范读、指导个别读、分组赛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培养了孩子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在课文学完之后,我安排了一个配乐背诵全文的环节,这是多种形式朗读后的必然产物,因为——熟读成诵。学生自己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韵味十足地背诵课文,必将成为这堂课的又一个高潮。
(七)、总结全文,美景激趣:
这样安排,既对整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归纳和总结,体现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又是对下一环节的引出。接下来,播放课件“四季美景”,并提出要求:边欣赏边观察每一个季节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认识的喊出它们的名字。
多媒体课件,在适时的时候出现,扩大孩子视野的认知,让它真正地发挥作用,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功效。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培养孩子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当学生看到四季美景图的时候,都十分兴奋,喊出每一幅图中代表物的名字,也在为下一步诗歌创编积累写作素材。
(八)、诗歌创编,能力拓展:
课文学习完之后,我又安排了分层次写作能力的训练:看“四季美景”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以“桃花”为例教给创作方法——启发每个季节都有哪些景物——学生模仿创编小诗——创编诗歌展示。创编儿歌时,我为孩子们设置了三个台阶:
1、图片引导:桃花,他对说:“我是春天。”
2、季节增多:
他说:“我是春天。”
他说:“我是夏天。”
他说:“我是秋天。”
他说:“我是冬天。”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随着学生的即兴说话,我即兴打到课件上,最后连起来读一读,就是一首精彩的诗歌。孩子们会在朗读过程中,享受到创编诗歌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九)、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我们一一班的小朋友不但是背诗小能手,还是做诗的小高手,来,孩子们,为你们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
作业:精彩二选一。
把创编的小诗发到自己的博客上;
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这项作业让孩子们把四季的美景永远留在了眼中,留在了心里。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课下,我将浏览孩子们的博客,并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对这些作业进行展示或评价,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有更大的提高。
总之,整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没有破坏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永远都有遗憾,但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愿在各位评委和老师的帮助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根据课文内容需提要,将安排两个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二课时。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对美丽的事物有很强吸引力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项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竖弯钩,横折弯钩”两种笔画,认识“口字旁,禾木旁,雨字头,月字旁”四个偏旁。(由于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二类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在第一课时就已经学习过,所以在这一课时主要简单的复习二类字和范写生字“七”)。
第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确立依据:首先,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其次,一年级学生对课文接触较少,由背儿歌变为学习长篇幅课文,孩子需要一个心理的转换过程。一下子识字量和识字难度都增大,不易接受。所以将其设置为重点。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读,分角色读,表演等形式,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确立依据:孩子对生活的事物总是感到好奇,对美丽的事物尤其有极大的吸引力,通过课文,让孩子及时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了解四季的特点,自由谈话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到学习中去。运用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让孩子多动,多表演,把对大自然美的感受放到实际的观察中。同时,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2,学法,采用读思结合法,观察学习法,分角色朗读感知法。本篇课文贴近生活,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做游戏,爱唱歌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做游戏,唱歌等教学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歌曲中体会情感,在朗读录音中初次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身边的小事物说起,引导学生大胆说,认真倾听,仔细想的学习习惯。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以以下几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
复习,可以加深的孩子的印象,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复习旧知识,我将采用小鸭邮递员和青蛙跳伞这两个游戏进行旧知识的巩固,提高孩子复习兴趣、注意力和积极性。
1、教师进行配乐朗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
(1)、发现了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等事物。
(2)、课文讲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3)、每一节讲一个季节。
(4)、课文讲得很有趣。
3、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节。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幅图,学生举手发言:我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2)、教师播放第一节录音,学生边听边跟读,提出自己的疑问。
例:草芽本不会说话,可为什么文中却写草芽对小鸟说呢?
(3)、教师导学:草芽是怎样对小鸟说话的?(我是春天)。
(4)、谁能用“是”说一句话?如:我是小学生。
(5)、拓展学生思维:
1、想一想,草芽还会对小鸟说什么?
2、课文为什么写小草芽而不写其他事物呢?
(6)、学生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小结:这说明了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征。
(7)、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节。
学生自由读,提出疑问。
1、二三四节各写了什么?
2、从哪些事物可以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
(1)、同桌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1、第二三四节各写了夏天、秋天、冬天。
2、夏天青蛙出来了,荷叶长得圆圆的;秋天的稻子成熟了;冬天下雪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
4、将准备好的头饰奖励给表现好的孩子,跟着老师做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5、分组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1、学生认读课后“我会写”的生字,观察字形。
2、学生交流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认识新笔画。
竖弯钩,横折弯钩。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新笔画、生字、学生书空。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老师给大家放一段小小的动画片奖励大家。(配合课文的动画)。
第六环节:课后园地。
回家做完作业后,和爸爸妈妈配合表演并进行分角色朗读。六:说板书设计:
春:草芽—尖尖夏:荷叶—圆圆秋:谷穗—弯弯冬:雪人—顽皮七:说教学反思。
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理解课文,通过课文感悟,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但课文内容较多,第一次走进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感悟其中的思想,时间可能会有点紧张,所以我把生字组词都放在了第一课时,本节课旨在巩固,理解课文上。朗读时的停顿,感情训练可能会时间问题而练的不到位,作为教师,我深感不足。在今后的课文学习中,我会继续巩固训练。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一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g、k、h》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k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重、难点:
1、kh的发音及书写。
2、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本课时以创设情境,引导观察,自主合作,游戏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围绕这些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由前面认识的6个韵母,8个声母,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3个新声母。
二、引出新授内容。
首先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三位声母宝宝就是藏在图中的gkh(课件出示)。
三、教学g、k、h的读音。
我由“鸽子图”引出“g”,通过范读,讲发音方法,再范读,指名读,让学生正确读出“g”。为了使学生读准音,我编了顺口溜:一只白鸽ggg。为了让学生认准形,我让学生找藏着的g,并让学生说说g还像什么,又编了顺口溜9字拐弯ggg。
“k”和“h”的教学与“g”的教学基本相同,只是在发“k”时,吐出的气还要强一点。
四、教学g、k、h的写法。
1.利用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字形。
2.出示四线三格,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笔顺与格式。
3.学生练习书写。
五、练习声母gkh与aue相拼读。
第一部分和老师一起读。
第二部分老师读声母、韵母,你们读音节。
第三部分自己读。
生:练读。
六、小结。
孩子们,今天你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gkh,学会了它们的读音。记住了它们的写法,你们表现的真不错!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季》。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和学习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孩子们借助直观的图片、形象的板书、肢体动作演一演,让孩子们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兴趣高涨的参与学习。
三、说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
为创设扎实有效的课堂,这一课我安排了两课时,重点说第一课时。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同桌互读、老师范读、学生互评多种方式多次练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能随文正确认识对、说、是等11个生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互评再练读,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喜爱大自然。
学习重点: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
学习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以读代讲: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并在图片美的直观感受下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受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说学习过程。
根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共五个环节:(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32分钟)(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2分钟)(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3分钟)。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四季图片让学生感受,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这样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四季》,我板书课题,生书空。板书四个季节写在规划的四个板块上面。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朗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并提了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分段学习,随文识字。
通读课文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奖励你读一读语文书上对这个季节的描写。多媒体使用超级链接链接该季节进行识字、读文学习。下面以春季为例说一说学习环节。
1、春季。
1)观察图片。
请大家欣赏这幅图片,请善于发现的孩子认真观察后告诉大家,从春天的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草、鸟、天、地)板书画出单线条的草、鸟,请个孩子来说一说草芽什么样的?长的?短的?圆的?尖的?将板书的草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学生,要仔细观察图片。板书以直图画展示主体,经孩子语言修饰后完善主体,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样的板书形式印象深刻。)。
相机说出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
2)读中识字。
(出示ppt)认读的生字用红色来写,以引起学生注意,(生字卡片吸在图画旁)相机讲解生字:对、说、是。分析“对”字的字理。
(设计意图: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认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标中指出:“我国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字理教学”就挖掘了汉字这些固有的趣味因素,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启发诱导,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识字写字。在此环节达到目标1的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随文识字来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3)角色朗读读出对话:1、自己读,2、同桌扮演角色读。
师:注意你现在就变成小草和小鸟了哦,又该怎样读呢?同桌两个试一试。
个别生同桌表演、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草芽与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师:这一组表演的都很棒,可是王老师认为我读的可能比你们再棒一点,要不要听听呢?师范读,生点评,哪比你们读得好。发现拉别人的优点,可以将它学过来,就变成拉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学习,现在请你们也像我一样将自己变成小草,和小鸟对话吧。再请一组同桌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表演,生点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真不错,我好像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了呢,身边有小鸟在飞,还听了小草和它的对话。
(设计意图:老师的范读为学生做出了规范的示范,通过师范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编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荷叶与青蛙的对话、成熟的谷穗和雪人顽皮的样子。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
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有助于学生感情的融入,感受四季的美丽,从而达到本课难点的突破,达成学习目标3。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走进图画领略了四季的风采,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卷呀!想想每个季节除了这些代表,还有什么,比如春天将小草与小鸟的对话换成小花和蝴蝶的对话,请你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仿说。评出“仿编我最棒!”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在大自然的观察所得,搜集有关四季的资料,模仿课文来说秋季的景物。
2、我们用朗读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美读升华、表演强化。活话课文、转换言语、迁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以上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三
《一双手》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5课,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主题是读书动笔,由四篇现代文,一首现代诗和两首古代诗歌构成,从内容来看,本单元四篇课文和艾青的现代诗都围绕着“绿”组材;从读书方法的指导来看,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读书动笔,进行圈点批注的习惯;从文体角度来看,其中三篇课文属于散文,一篇说明文。
本课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普通林业工人张迎善一双手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代林业工人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感人形象。本文主题集中,特点鲜明,行文流畅。
二、学情分析。
1、知识现状:本文是第六单元散文的`第三篇,学生通过对前两篇的学习,已初步温习了散文的知识;第四单元的14课《小说家谈小说》也初步学习了细节描写在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作用。在本课中进行强调。
2、学生状况:本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但对于写作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应加以具体的方法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多角度细致的描写,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境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这篇文章,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准确细致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四
目标任务:。
整体感知(多角度描写);感悟精神。
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导入:
……。
_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
_同学们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我想了解两个简单的信息: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
2、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3、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分?
新课学习:
一、整体感知内容。
(二)、填充句子:文章写了一双__________的手。
1、填充句子(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对写手特征的的句子进行评注。
2、齐读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写手的效果)。
3、评注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色深、大……。
(三)、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征。
1、选一大手的学生到黑板上画自己的手,并标上尺寸。
2、其他学生量自己的手,并记录下尺寸和张迎善的手比比看。
二、品语人物精神。
(一)、从“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的手的外形。
(二)、刚才写了所见的手的丑的外表,那么,造成张迎善手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
1、标划。
2、齐读体会。
(三)、相对于张迎善的手的丑的外形,而了解了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师引导谈谈感想)。
(四)、填充句子,品悟精神:
文章通过描写所见所闻的张凶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了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五)、师引导学生作结: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你能列举相似的例子说说吗?(师引导联系课文一例一结)。
(六)、品读课文。
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通过一双手反映了一位林业工人的高尚的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也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选材、语言、修辞以及对比、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的运用)。
_师作巡视并作好指导,充足时间品注好后,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总结全文(结合课堂学生的掌握情况从内容到写法,从表象到精神)。
_最后让我们用一句饱含深情的话结束这堂课吧:
请同学们续写:
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写一篇短文:妈妈的一双手(也可写令你难忘的一双手)。
板书设计:
一双手。
(所见)丑美(所闻)表明张迎善是一个_____的人。
《一双手》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洪宗礼先生编定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抓住外貌特征记叙人物的方法,初步学会抓住特征写人物的外貌”;《一双手》的阅读重点为:“劳动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窥一斑以见全豹的特写手法”。
备课的首要工作是确立教学目标,即将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为语文教学目标。这与我校的“阅读思维训练”子课题确立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谋而合,它们都强调了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参照这两方面的相关资料,我制定了《一双手》的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分析人物形象,(2)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学习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感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怎样处理阅读教学的任务?新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蒋念祖老师认为:“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知识背景、审美能力等有关,但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了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显然,阅读能力是中枢,思维能力又是核心。
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规律性联系。可以说,人类的一切认识活动,须臾离不得思维。因此,通过这次备课,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也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完成好这一任务,使学生在具体的思维实践中,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借助相关思维材料、运用相关思维方法,解决理解中的问题,并学会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创设台阶,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的思维目的。
阅读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理解活动的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把思维目的进行分解、简化,变成了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美味的果实,让学生在“系列目标”的指引、激励下,在不断的成功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一双手》一文,阅读理解的重点是学习、感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如果我们问学生: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学生的思维可能一下子跟不上。所以,这个问题就得划分成一系列问题:张迎善同志这双手有什么特点?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这一特点?为什么这双手有这样的特点?这双手创造了哪些业绩?最后再思考张迎善及其所代表的林业工人的光辉形象。这样领会窥一斑以见全豹的外貌描写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架设桥梁,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明确了思维目的以后,接下来的任务是获取思维材料、掌握“加工”材料的方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思维材料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提炼这双手的特点不难,因为学生对老甘蔗、松树皮、鼓皮比较熟悉,但学生并不了解小兴安岭的过去和现在,因而要他们感受张迎善等林业工人创造的辉煌业绩,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不容易了。这时,教师就得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思维材料,帮助学生搭起思维的桥梁。提供什么样的思维材料,制作课件呗!我从真实的生活中寻找材料,拍摄了一组生活气息特浓的画面,制成了针对性很强、趣味性很浓的教学课件。不仅为学生思维提供了材料,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贯穿思维方法的训练。
阅读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必须教给他们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来。全面理解课文时,把分析张迎善的形象这个大任务分成几个细小的问题来分别研究(见明确思维目的部分)。综合是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整体融合,感受文中的情感,归纳抓住人物外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而得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整体的认识。
2.比较。比较是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这一特征与另一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过程。俄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把比较能力看作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比较的形式很多,我采用了两种形式:同中求异——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一位老人的手,然后激发学生把它与张迎善的手进行比较:同是一双苍老的手,张迎善的手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在这样的思维中,学生理解“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就轻而易举了。异中求同——迁移训练安排中,我选择了一篇短文——《奶奶的脚》,要求学生比较《一双手》和《奶奶的脚》,找出刻画人物的方法的共同之处,以求学生在这种求同比较中领会分析人物及描写外貌的方法。
3.抽象和概括。抽象是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阅读《一双手》,要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得先对人物形象进行抽象化思维,略去文中“我”的采访等一系列与张迎善性格特征无直接联系的具体细节,择取这双手的大、粗、老、硬、奇的要点揭示张迎善的性格。概括则是把从分析《一双手》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分析同一类型的其他文章中去的思维过程,把抽象出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而这种概括的过程正是体现了阅读教学中“通过迁移训练,强化思维结构并形成思维能力”的规律。
3、归纳和演绎。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说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种转化运用的就是演绎法、归纳法。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到了归纳这个思维过程,侧重让学生概括出适用于同类文章的学法。当然,一味的归纳,学生一定觉得很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我遵循演绎思维的规律,精心设计了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利用课件再现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片断——老人拉车,并鼓励学生拿起笔描绘生活。
四、设置意境,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感。
罗生布拉特认为,阅读活动不仅仅是机械的知觉活动,更是阅读者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忽视非认知因素,就会使阅读思维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油的机器那样,不断减慢运转速度。于漪先生则提倡阅读教学要“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牢牢揪住一个‘情’,铸就一个‘活’字。”再说,新的语文教学观念就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阅读思维训练”的指导意见也同样要求解放学生的思想,激活学生的求知欲,释放学生的潜能。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增强学生的思维情感,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唤起他们的阅读需求,提高他们的思维兴趣,以保证思维活动,高效率的向前发展。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采用“易、趣、活”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强化学生感知课文的真切感;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思维的主动性;以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以蕴涵的哲理,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一双手》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向语文组全体教师开设了组内公开课《一双手》。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是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以及四年级应试的要求来解读文本、训练能力,一堂课下来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受到了全组老师的一致好评。现就这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激趣导入,迅速把学生引入课堂。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所以我在导入这一环节里,设计让学生拿出尺子量自己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把数字报出来,看看谁的手最大、谁的手最小。学生果然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报数。接着我话锋一转,把文中主人公的手的尺寸报了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到底谁的手这么大?为什么这么大?于是顺理成章的就把学生引进了课文的学习。
二、教学板块清晰,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多维训练。这篇课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分了三大板块:1、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2、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3、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这一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另外也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这三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紧扣文本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的整体感知和细读课文部分,注重听、读和说,后面的情感升华部分,注重读和写,这堂课听说读写贯穿始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你看:”的句式交流。(方法:先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概括此手的特征,然后用文中的描写句印证。)。
如: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你看:它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这里既有方法的提示,又有例句的参照,指向性特别明确。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居然还是出现了问题,有一个同学参照例句和方法的提示,完成了一个貌似正确的答案——“这是一双创造绿色的手,你看: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个人……”。我及时抓住这个问题,给予提示,学生马上意识到他找的内容不属于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尽管前面的概括是对的,但所找依据不符合题目要求也是不得分的。再如,在颁奖词的写作中,教师给出示例后指导写法,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紧扣文本提炼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表达能力。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季》。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和学习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
一年级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孩子们借助直观的图片、形象的板书、肢体动作演一演,让孩子们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兴趣高涨的参与学习。
为创设扎实有效的课堂,这一课我安排了两课时,重点说第一课时。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同桌互读、老师范读、学生互评多种方式多次练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能随文正确认识对、说、是等11个生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互评再练读,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喜爱大自然。
学习重点: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
学习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以读代讲: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并在图片美的直观感受下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受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共四个环节: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32分钟)。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2分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3分钟)。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四季图片让学生感受,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这样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四季》,我板书课题,生书空。板书四个季节写在规划的四个板块上面。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朗读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朗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并提了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分段学习,随文识字。
通读课文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奖励你读一读语文书上对这个季节的描写。多媒体使用超级链接链接该季节进行识字、读文学习。下面以春季为例说一说学习环节。
1、春季。
1)观察图片。
请大家欣赏这幅图片,请善于发现的孩子认真观察后告诉大家,从春天的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草、鸟、天、地)板书画出单线条的草、鸟,请个孩子来说一说草芽什么样的?长的?短的?圆的?尖的?将板书的草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学生,要仔细观察图片。板书以直图画展示主体,经孩子语言修饰后完善主体,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样的板书形式印象深刻。)。
相机说出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
2)读中识字。
(出示ppt)认读的生字用红色来写,以引起学生注意,(生字卡片吸在图画旁)相机讲解生字:对、说、是。分析“对”字的字理。
(设计意图: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认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标中指出:“我国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字理教学”就挖掘了汉字这些固有的趣味因素,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启发诱导,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识字写字。在此环节达到目标1的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随文识字来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3)角色朗读读出对话:
1、自己读。
2、同桌扮演角色读。
师:注意你现在就变成小草和小鸟了哦,又该怎样读呢?同桌两个试一试。
个别生同桌表演、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草芽与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师:这一组表演的都很棒,可是王老师认为我读的可能比你们再棒一点,要不要听听呢?师范读,生点评,哪比你们读得好。发现拉别人的优点,可以将它学过来,就变成拉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学习,现在请你们也像我一样将自己变成小草,和小鸟对话吧。再请一组同桌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表演,生点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真不错,我好像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了呢,身边有小鸟在飞,还听了小草和它的对话。
(设计意图:老师的范读为学生做出了规范的'示范,通过师范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编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荷叶与青蛙的对话、成熟的谷穗和雪人顽皮的样子。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悟。
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有助于学生感情的融入,感受四季的美丽,从而达到本课难点的突破,达成学习目标3。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走进图画领略了四季的风采,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卷呀!想想每个季节除了这些代表,还有什么,比如春天将小草与小鸟的对话换成小花和蝴蝶的对话,请你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仿说。评出“仿编我最棒!”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在大自然的观察所得,搜集有关四季的资料,模仿课文来说秋季的景物。
2、我们用朗读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美读升华、表演强化。活话课文、转换言语、迁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以上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六
《热爱生命》课文很长,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教什么、怎么教到关键处?这对执教老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高小粉老师出色地完成了课堂的教学,使我受益匪浅。
一、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体现自读课的特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抓手。整个教学流程从整体到局部,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从初读感知到研读赏析,再到质疑探究,由浅入深,由导到放,先引导学生读懂文本作者的特定指向,再读出学生的个性感受,每个环节都注意教方法、给扶手,如初读感知提供批注的范例,课堂完成后学生谈启示等,让学生上完一课不但读懂课文,读出自已的感悟,还能举一反三自读其它文学作品。
二、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内容挖掘到位,语文味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感染,在语境的动态中学到语文知识文中主人公强烈的生命意识,惊人的顽强意志,非凡的人性和智慧;文中精彩出色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凸现主题的象征意义,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执教者都能关注到并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巧妙落实。
三、板书设计简洁、完整,富于艺术性。
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不少老师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全文性的板书而全文性的`板书是对文本整体思路、内容、写法的把握,有利于训练师生的思维,锤炼师生的语言,帮助师生深入把握文本,从高老师的板书设计中也可窥见她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当然,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上好一堂课,对教师往往是高难度的要求。就本课而言,有一些教学环节还有待商榷。如整体感知要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感知这一板块用时较长,前后有10余位学生进行了感知归纳,内容涉及“困难、命运、自然、饥饿、狼、孤独、死亡”7个方面。在学生感知回答以后,有一个很好的提炼机会,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合并,这样可以将学生发现的点与文章整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奠定基础。遗憾的是教者没有安排这一环节,整体感知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七
(1)《四季》是一年级上册第2组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示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同学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同学观察和想象。
(2)《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三个纬度设计。我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和同学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计划两课时完成。知识与能力: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四季不同的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和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同学的已有知识和心理特点,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识字写字教学与朗读教学。教学难点:通过读书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根据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和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同学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同学与文本的距离,拓展同学的思维空间。
熟读课文法: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同学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同学就能进一步的感受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在对待同学的学习上,我以同学的“学”为教学的动身点,让同学放开手脚,积极参与,大胆求索。本课我指导同学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同学充沛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同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同学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的事物总能激起小朋友们心中的热情,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此,开始上课时,我先带领着同学一同走入美丽的四季。(课件演示)这样的情境创设,能使同学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自身独立去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根据同学现有的知识水平,他们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这样就培养了同学学习的独立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自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评价读等不同形式,激发同学的识字兴趣,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同学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选择自身喜欢的.小节练习朗读,并重点指导第一小节:
通过指名读、同学评价读,老师范读,并渗透读书方法:边读边看课文插图,想象着春天美丽的景色的方法。让同学再练习朗读,读出自身的体会和感受。
(研讨:《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同学读懂了课文,才干与文本进行对话,才干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经过本环节这样多的形式,多层面的指导,同学就读得有声有色了,唱读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同学练习朗读第二小节,通过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同学逐步总结读书方法。
(4)剩下的两个小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小组喜欢的小节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可以齐读、男女生分读、扮演朗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汇报形式。
(积极倡议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同学主体地位,掌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尊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5)回归整体,再次感受四季的美。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仿照课文形式,自身做个小诗人。
他对()说:
我是()。
(充沛发挥同学的聪明才智和他们的发明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中操:
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学习持续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我就让同学通过做课中操,即让同学得到了短暂的休息,也将一些课堂常规的训练融入到儿歌中使同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整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同学,让同学自主的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同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持久坚持,让同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力求做到课堂是同学的舞台,因同学而精彩。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八
在季老师执教的《心声》课中,季老师以谈话导入讲课,调动学生们的兴趣。通过请学生认读字词及相关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之后,季老师从围绕课文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提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文本。从情节入手,分析了文章的四个场景,从而分析人物性格。在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季老师请学生自读课文,找相应的语句,然后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这些语句,季老师对学生的指点很到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们按着季老师的方法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季老师对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反馈点评和补充。
分析人物是为了全面把握文章主旨,通过和学生们一起探讨相关主旨问题,季老师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深入文本。最后,季老师跳出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出京京的渴望心声,又引导学生面对京京的老师说出自己的心声”让学生得到了一次情感教育。
季老师的课是一堂“原生态”的语文课,以常态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研读课文。季老师在课堂中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和延伸。整个教学过程顺畅流通,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师生的互动性强。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十九
总评:
读过《一双手》这篇入选教材的文章,我一下子就被作者细腻的文笔所折服。而在听过徐慧颖老师执教《一双手》之后,我则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闪现出的智慧火花而惊叹――“细微之处起波澜”!这正是徐老师教学艺术之所在。
一、无声之处拨响心灵之弦,让感悟与对话共舞。
《一双手》这篇文章尽管朴实无华,但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透过一双手,体会出林业工人张迎善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凡之中的伟大,并产生敬佩之情实属不易。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文中描写“手”的外形,以及形成这双手的原因几段文字,让学生潜心会文本,借助看、比手的模型这种方式,让学生在静心回想中调动起对鼓皮、干蘑这些事物已有经验的体会,感受张迎善这双手的与众不同,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之中关注数字描写,在圈画、演算中思考,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升华,从而帮助学生将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个看似普通实则不普通的.林业工人――张迎善在学生的心目中立了起来。
二、平实之中孕育情感之音,让爱心与智慧齐飞。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二十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双手》是四年级第四单元的课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特的手的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做了特写。第一处:5——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方面描写,并多次运用比喻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第二处:第17自然,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望。
(二)、学情分析。
1、知识现状:本文是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对手的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教学中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作用应作为重点进行强调。
2、学生状况:本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但对于写作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本课教学中以小练笔的片段描写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上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多角度细致的描写,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境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这篇文章,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准确细致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
对话式教学。
1、课堂上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引发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群体的交流中思维交互碰击,产生对主人公敬佩的情感。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教具等增强直观感,生动形象。
语文一年级说课稿四季篇二十一
《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四幅插图色彩艳丽,是一篇适合朗读且体现新课标合作学习为主的,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教材。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两种笔画,认识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师:小朋友,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贴图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
师:你们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才会有的吗?(学生回答后,相机在图片下面贴上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学生答后板题、生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儿歌。
(一)看四季图画,听配音朗读,感知课文。过渡:这么动听的儿歌,同学们一定很想读一读。
(二)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三)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过渡:要想把儿歌读得动听,我们先要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出示生字卡片)。
(一)带拼音读(跟读、齐读、指名读)。
(二)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三)读词语(齐读)。
(四)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五)全班交流。
过渡: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就能把儿歌读得通顺、流畅了。
1、生再读课文。
2、师:这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分成了4个小节。
春部分:什么是草芽?
为什么说草芽尖尖是春天?
a.通过板画理解草芽是刚才地里长出来的,尖尖的,嫩嫩的。
b.通过读中感悟到草芽尖尖是春天。
2、夏部分:为什么说荷叶圆圆是夏天?
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得出荷花是夏天开的.,圆圆的荷叶只有夏天才有,所以荷叶圆圆是夏天。
3、秋部分:什么是谷穗?
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
为什么说谷穗弯弯是秋天?
a.从录像中观看农田里稻谷丰收的景象。
b.通过实物,观察谷穗的样子,知道谷子成熟了,把枝压弯了。
c.反复朗读,得出谷穗弯弯是秋天。
4、冬部分:
1)、通过每个学生的肢体语言“挺肚子”来理解“一挺”的含义,在读中感悟到雪人因为高兴而挺。
2)、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顽皮”。
(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每个季节有许多东西,如桃花是在春天开的。我把它编成像课文里一样的儿歌。
桃花红红,
他对蜜蜂说:
“我是春天。”
你能像小作者一样也说编编儿歌吗?看谁编得多,编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