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政治教师读书心得范例 2 篇
前段时间,经朋友推荐阅读了周文杰、 范彦君主编著 的《人人要读经济学》 ,它以中国文化和经济为背景,用中 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叙述方式,准确地讲述了 经济学的原理。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发现原来课堂上一 些感到很难理解和说清楚的问题竟然可以这样讲。作者用流 畅生动的语言,把经济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古往今来的有趣 故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清晰透彻,妙趣横生。
通过阅读本书,使人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并用一种轻 松的方式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用经 济学观点看待生活的视角。全书共分十二章,涵盖了经济学 的完整框架。前五章为微观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论。价格、供求、消费者、市场失灵和博弈等。后七 篇主要从宏观经济学角度讲述了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股 票市场、宏观调控和国际贸易等等。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 论通过散文式的描写变得生动起来,真正让人感到举重若轻。教初中政治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本中的经济学原 理与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总是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手中 的参考书无法帮助教师向学生解释这种差异的存在。而《人 人要读经济学》这本书就如一本经济学的散文集, “形散而 神不散”。形式虽然“散”但经济学的脉络不散。它对初中 政治教师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直接将一些事例有机与运用到课本知识教学中
而且本书依托我们许多人亲身经历的经济元素、经济现 象来解释枯燥的经济学原理,穿插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中外故 事,十分适合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作为参考资料。而且本书贴 近生活实际,众所周知,需求定律是经济学中最为核心的灵 魂思想,倘若离开了它,我们的经济学似乎也就不存在了。
在认识需求定律时,我们必须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 动这两个概念。需求量是个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它是 由价格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如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价 格下降反而销售量也下降的问题,本书告诉我们这是“吉芬 现象”,吉芬物品的存在应当是有条件的,理论上当在一个 竞争的社会中时,很难会有违反需求定律的吉芬物品存在, 但在实际生活中它的存在并没有违反需求定律。又如对当前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本书也用事例进 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如“国之税收,民邦之本” ,税收是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百姓幸福和国家发展的根本。
那么是否税率越高越好或者越低越好呢 ?本书用拉弗曲线解释了应该征收多少税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税收增 长高于gdp增长并不一定是好事,国家为什么在目前要通过 结构性减税来扶持中小企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学常识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好的 分数,最关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经济学主要原理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在解释经济学现象,来更好地适 应社会生活。其实社会并不需要太多的专家和政治家,而是 高素质的公民。让大家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让大家 通过课本原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知 识,终身受益。所以,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 当我读完《人 人要读经济学》这本书后,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也是一本有益于教学的课外参考书。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
映,
政治教师读书笔记
。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帮 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认真的学习,我们充分 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是 如何将荣辱观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有正确荣辱观的 学生。作为一名德育课程教师,我认为要通过加强德育课程的 建设来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谈自己的四点认识:一、要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当前,因为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些地区和学校形成了片 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 响。德育课程担负着培养“三观”的重要任务,学习了总书
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德育课 程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加强,应该在不同年级旗帜鲜明 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毕业年级的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在提升,但是往往会 出现认识上偏差 ; 他们面临着新的选择与考验,但是往往会 遇到许多的困惑,因此,他们更需要用正确的“三观”进行 引导。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教 师们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关于荣辱观的教育, 我认为,政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 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 “言”和“行”表现出来,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让学生在正确舆 - 论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活动,不能让课堂 形成所谓的“探究” 、“辩论”的氛围,形成“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局面。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将专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 相结合
“三观”教育既要有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主题鲜明的 专题教育课程, 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 “润物细无声” , 读书笔记大全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是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 各种迷信活动”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选择崇高的 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多 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荣辱 观的专题教育活动。只要教育具有针对性、生动性,又是学 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 从而达到良好 的教育效果。的,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
的,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
许多中学生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 爱国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通常只是表现在一种情绪上,而 对“辛勤劳动” 、“团结互助” 、“诚实守信”既在认识上有很 大的误区,又很少落实到行动中。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渗透荣辱观的教育就现得尤为重要,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具 体事件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学生言行的正确评价等教育的渗 透会让思想认识更深刻,对行动的落实会起到积极地作用。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如何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德育课程上得到落实呢 ?举一个小例子: 一位初一年级的学生曾经问我: “您让我们爱国, 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呢 ?”,我利用教材“国家职能”的 相关内容,选择了大量的有一定时效性的材料,说明国家如 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的、感受到的事 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德育课程落实荣辱观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只要以正确的荣辱 观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需求,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德育 课程的实效性就能突显出来。四、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多元的评价标准 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无 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不应该只是试卷的考试分数。
不同的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采用多元的标准来评价德育 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德育课程得到良性的发展。最后,给家长提一点希望:荣辱观的教育需要家长的支 持。曾经一位教师对我说,一位学生对教育他的老师说:你 明年还想签合同吗 ?不想干了你就说话。也许这个案例太典 型,但它却折射出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出我们 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 现一些家长对德育课程表现出不屑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 的学习,影响到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事实证明,家长 的这种做法只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希望家 长在为孩子创造更好物质条件的同时,要加强对孩子思想道 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相关热词搜索:;经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日的合格教师,今日不必须合格。自我仅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有关方针政策,深刻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_、“_”重要思想和“_大”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素质。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我,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所以,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理解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经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忙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四、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为了使自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所以,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灵活。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教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养,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条件,随机应变地、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问题,否则,即使你有高谈阔论的理论也无法成为实际的好教师。
在教学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对教育的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他们都非常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方式方法灵活自如,语言通俗、生动,分析精辟入理,富于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显示出一名政治教师的聪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与此同时,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教育技巧的含义、表现及其培养途径等缺乏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只对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重视,而对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则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给学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灵活和才能,没有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为主体地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则连“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师在目前的观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为是管理学生,维持秩序的一种应急手段。这些误解,往往影响着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觉性,妨碍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育机智,即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技巧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发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
近年来,“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有所变革。如:在初中阶段,原来初二年主要是上“社会发展简史”,而现在是上有关的法律知识,对于这种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对症下药,才会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针对性,就好比射箭没找到靶子,治病没找到病因。只能陷于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有的甚至在朗读教材。如果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迅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妥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二、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理解人生,解决周围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从而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势利导地对其进行教育,更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三、善于随机应变、灵活机智地处置各种突发问题。
对于课堂上突然出现的问题,这是常见的事,不足为奇。但要能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反应,机智果断地给以恰如其分地处理,不仅可以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现出教师在巧妙处理问题的聪明才智,还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政治课教学所独具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该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诱、引导得法。
“欲速则不达”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于求成,而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分层次,以理服人,讲求实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那么,政治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机智技巧,主要应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论知识修养,是教育机智才能赖以培养和提高的坚实基础。
教育机智的才能,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变得耳目聪明、灵活,潜移默化。许多问题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怎么谈得上机智灵活地去教育学生呢而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理论修养水平是教育机智的基础,虽然教师有了“一杯水”,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交给学生“一滴水”,但教师这“一杯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具有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否则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捉襟见肘,教育机智便无从谈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和心理特征,是教育机智才能得以发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教师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尚未定形,处在“断乳期”,他们的心理时起时伏,这就需要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应以课堂教学作铺垫作用,才能有针对性,使教师教学才能得到发挥。再次,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内部动力。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历史车轮的前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等都在于教育。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他才能千方百计地努力去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才能得到不断锻炼和提高。
最后,自己勤奋进取,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探索创新,善于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想自己能在教学上挥洒自如,教学效果良好,给学生有个好的印象。这并非每人均有办法掌握这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才能,在同样起点的条件下,有的教师进步较快,有的停滞不前,关键就在于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胆创新,注意总结,借鉴别人的经验,联系自己实际,才能得到启发,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才能。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与广大教师的教育机智分不开的,而这种才能的培养和发展,则要依靠教师自觉地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和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通过勤奋进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才能登上这座教育艺术之峰。
老师应该注意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教育,品德教育。写一篇师德师风心得能够对自己有许多的帮助,你快来写一篇师德师风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初中政治教师师德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二、教育艺术的核心是师爱
特别是我们这些幼儿园的教师,那就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师爱是一种含有友情、渗透母爱而又高于母爱的情感,只有把孩子当作朋友、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信任他们、理解宽容他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家长的心。现实中我们需要警惕许多教育失败之例也正是在爱的名义下产生的。有许多教师与家长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在“爱”着孩子,但孩子却要努力拒绝或摆脱这种“爱”,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家长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关怀。这种“关怀强迫症”让爱成了负担。而真爱,对孩子来说,是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理智的爱。
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才会觉得生活和工作的美好,才能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教学工作。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那就让我们的爱化作一份动力,好好工作!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我主要就脾气控制上怎么修养自己,谈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如果高声训斥,至少有以下几点害处:一是人在气头上往往容易出言不当,不但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破坏师生感情,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二是破坏教师自己的情绪,影响正常授课。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生气发火,上课时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无法投入热情,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压抑情绪。因此,这时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衡量优秀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朝夕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也会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绪状态。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受到压抑与沉闷。积极的心境来源于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胸怀开阔,兴趣广泛,为人友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
二、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过错。
所谓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能容纳。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改变。一旦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这就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而宽容能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只要我们多一点宽容,我想我们收获的也许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及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我自己怒从心头起时,最好先不要说话,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有时间冷静下来。当然,教师要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同时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面对今天对老师有那么重怨恨的学生,老师的教育就显得多么疮白无力。人人都知道,只有喜欢,才会主动去追求。学生只有喜欢老师,老师的教育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具备像陶先生那样的胸襟和气魄,学习他给我们留下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高尚人格,才能经得起学生和家长的考验,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好教师。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让我们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努力做一个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社会尊重的好教师吧,让我们的学生生活在鼓励、表扬声中,在真诚、友爱的环境中不断被老师、家长、同学认可;让学生在充满爱的课堂中,看到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感受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吧。
三尺讲台,日复一日,似乎平淡,又很平凡,然而崇高的师德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中体现出来。让我们每个教师站稳这三尺讲坛,用今后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命虽短促,但只有美德能将它传承到遥远的后世。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时刻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而师魂的核心是师德,强烈的责任感在鞭策着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因此,我决心把“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让人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小结自己的各项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以及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全校各种集体活动,支持并配合组里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二、德育工作
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在教学工作或生活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
第二,我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第三,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第四,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作为一个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在我的爱心教育下,学生的素质正在提高。
三、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默默从事教学多年来,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高校是我国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任。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
在当代,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修养,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这是没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对社会、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感。能承担如此重任,那么首先教师自己做人的层次要高,要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