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热门21篇)
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时间、资源、人力等。编写方案时,我们要遵循逻辑和结构的要求,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合理性。请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按照“优服务、严监管、强素质、上水平、争一流”的工作方针,以“优化质量服务,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开展文化场监管为基础,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建设。
加强基础、加强监管、依法行政、精致管理,营造健康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全面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县文广新体局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质量强县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查指导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订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主要包括:领导小组及各股室工作职责;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检查督查及考核评价制度、质量形势分析制度等。
(二)稳健启动,确保开局良好。
召开局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主要内容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就。
的制订及工作重点进行讨论。
(三)指导协调,确保责任落实。
1、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自查。自查的主要内容是:工作计划的制订及进展情况。
2、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考核评价办法,对各责任单位及科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1、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全面深入地抓好惩防体系的深化构建工作,切实增强惩防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先争优”成果,以推行阳光政务为抓手,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依法行政,有效制约行政权力。
2、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强化执法责任。加强法制监督工作,对涉及许可、检查、处罚各个行政执法环节的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执法监督,切实有效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维护合法经营,开展游艺娱乐场所审批工作回头看,强化行政审批廉政建设,继续开展版权宣传活动(法制宣传),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开展网吧、印刷业、电子游戏(艺)场所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十小”行业“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推行规范管理、守法经营示范企业,督促广播电视安全,整治虚假违法广播电视广告,加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各有关责任单位和股室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质量强县工作系列宣传活动,为质量强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2、各相关单位和股室要统一思想,立足大局,深刻认识建设“质量强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促进服务质量和监管质量的全面进步。
3、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应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推进我局“质量强县”建设的各项工作,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升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提高。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县质量工作重点,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质量强县战略。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以党的xx大、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决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要求,全面落实市四次党代会和县十三次党代会做出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新质量管理体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以强化质量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名牌带动和技术标准战略为支撑,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走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质量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有效性,提升我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县,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着力构建富裕襄汾、文化襄汾、法治襄汾、绿色襄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确保建设质量强县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县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以质取胜、追求卓越”成为主流质量文化,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全市领先,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建立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质量工作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科学发展轨道。
(一)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节能环保性能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到20xx年底,全县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本地生产的食品、药品和农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5%以上、100%和90%以上。(工业产品相关工作由县工商和质监局牵头,食品、药品相关工作由县食药监局牵头,农产品相关工作由县农委牵头单位)。
(二)工程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质量监管体系。在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验收等环节严格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实现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交通等重大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xx年底,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筑品质实现有效提升。在建筑用能监管、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新突破。(由县住建局牵头)。
(三)环境质量目标。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改善城乡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促进能源与生态、生活环境协调发展,基本实现生活能源清洁化和优质化,形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绿色能源产业群,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节能减排指标严格落实,城镇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加快低碳型社会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xx年底,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地表水质持续好转,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并达到二级标准,大气优良天数占全年90%以上。区域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节能降耗、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由县环保局牵头)。
不断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落实质量强县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一)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以质取胜”工程,争创“市长质量奖”等省、市质量管理奖项。加强质量体系认证,积极推进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认证工作。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快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律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实施名牌战略,制定我县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等产业品牌培育规划,争创优质品牌。实施标准引领战略,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综合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方式,严把市场准入关,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强化重要产品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产品合格率。提升食品药品、农产品等产品的监督检验和应急技术保障能力,严格实行质量追溯、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制。
(三)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安全生产许可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发放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率、验收交付合格率达全部达到100%。大力推进建设工程开发和应用,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创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大对工程监理、施工现场管理等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和监理单位把质量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旅游业要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形成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游客满意的良好旅游环境。严格按照gb/t24421《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要求,从规范化、标准化和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引导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五)加强环境质量监管。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以环境检测体系为保障,强化环境监管,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实施绿化工程,加强河流、水库、水源等水质保护,加大水、空气、噪声、生态、辐射等环境质量管理力度,严控污染物排放。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管、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完善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强重大污染源控制,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
(六)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办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质量违法活动。建立县乡联动质量投诉(12365)、消费者投诉(12315)机制,提高投诉处理效率,提升投诉办结满意度。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产品打假,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严格落实举报人奖励,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质量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襄汾县质量强县活动领导组(成员名单附后)。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和质监局,负责综合协调、指导监督等日常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质量工作的主导地位,把工作纳入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本行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大力开展质量强县、质量兴企活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有效开展质量强县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1)负责质量强县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对质量强县工作负总责。
(2)负责编制质量强县工作年度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
(3)负责每年组织召开一次质量强县工作会议,对质量强县工作进行研究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2、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1)工商和质监局: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坚持依法行政,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计量检测和质量管理三大体系,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总结推广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引导企业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和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打假治劣、扶优扶强,依法规范各类企业质量行为;加强特种设备监管,不断强化特种设备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力度。围绕规范和繁荣市场抓好质量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有计划地开展对企业法人、营销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使企业依法、守法经营。贯彻工商管理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重点商品市场准入监管,完善商品质量监测制度。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积极开展“守。
合同。
重信用”活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创立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2)县财政局:为质量强县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将质量强县活动专项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时拨付。
(3)发改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负责把质量强县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强对外来投资及技术引进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促进外来投资企业引进高新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扶持骨干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进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企业依靠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配合有关部门组织质量攻关;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协调推进质量工作和名牌战略。
(4)环保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加强环境保护,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标准,抓好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作。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科学有效的环境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环保监测能力和水准。
(5)住建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负责深入贯彻实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勘测、设计、施工、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严把从业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关,推动各类相关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6)农委: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和农业结构,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建立和完善我县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以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积极培育扶持农业优势企业和名牌农产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实行农产品质量监督控制,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等投入品以及贮存等环节的监管。发展标准、优质、高效、安全农业,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无公害消费。把质量工作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始终,提高我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7)文化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推动旅游行业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景区建设升级,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服务水平,争创旅游品牌。
(8)经信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战略思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品的竞争能力。大力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组织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进技术进步;抓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品和工艺设备。开展“质量兴企”工作,保证质量强县总体目标的完成。
(9)食安办、食药监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按有关法律和质量规范要求,依法行使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职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食品药品的全过程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全过程安全监管网络。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做到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督管理,确保餐饮行业食品质量安全。推动餐饮行业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服务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10)交通运输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制定本部门质量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切实落实质量强县工作责任制。“质量强县”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局面,使“质量强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质量强县工作的重大活动、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倡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引导全社会积极投入质量强县建设中来。广泛开展“3·15”、安全月、世界计量日、质量月、世界标准化日、世界环境保护日、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质量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质量强县工作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具有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自主创立品牌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培养专业质量人才,为质量人才发展提供有利平台;强化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岗位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
(五)健全考核体系。建立质量责任考评和奖惩制度,制定和完善质量责任考评办法和考核细则,把质量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并分解到位、落实到岗、具体到人。对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实行问责制度。对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不积极、不主动,行动迟缓甚至消极被动应付的乡镇和部门实行通报批评,对因工作不力、工作效果差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进行处理,保证质量强县工作顺利推进和持续开展。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二
20xx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方案(试行)》(鲁教职字〔20xx〕6号,以下简称《学校考核方案》)《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方案(试行)》(鲁教职字〔20xx〕7号,以下简称《专业(群)考核方案》)正式印发。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xx〕3号)要求,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区域离不开、业界都认可、全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校和专业(群),经研究,决定建立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制度。
(一)按类型教育规律办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开宗明义地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引领者,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按类型教育规律办学,不但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有效推动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补齐人才培养短板,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效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技术创新支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二)面向市场灵活开放办学。从引进行业企业标准、能工巧匠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再到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二级学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支持学校开门办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价值、塑造品牌,将根扎在产业链上,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从产业中汲取丰厚滋养。
(三)内涵发展特色创新办学。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效能为重点评价办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面向区域和行业重点产业找准专业定位,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核心专业能力,在技能大赛、技术创新、教学成果、标准制定、教材课程开发、职教联盟创建等各个领域创新突破、大显身手。
(四)以结果为导向多元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以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及平均薪酬、“双师型”教师比例、师均技术服务到款额等实实在在的业绩,综合利用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企业、行业、第三方、同行、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评价的结果,考核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激励学校坚守立德树人任命,履行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职责,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产业发展需求办学,努力增强各方面的获得感。
《学校考核方案》考核范围为全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含职业技术大学)。考核按自然年度组织实施,根据每年重点任务,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调整。
《专业(群)考核方案》考核范围为我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含职业技术大学、举办专科教育的本科高校)所有专业(群)。综合考虑专业(群)全省布点数和在校生数,以量大面广的专业(群)为主,按照同类专业(群)进行考核,每3年一轮,逐步扩展到所有专业(群)。
《考核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考核方案、考核指标和负面清单3部分。
(一)考核方案。明确总体要求、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和方法、考核程序以及结果运用等具体内容。
(二)考核指标体系。按照现有存量与发展增量相结合、总体数量与人均数量相结合的原则系统设计指标体系,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办学要素,不追求面面俱到,由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组成,按照百分制赋分。特色创新指标为加分项。《学校考核方案》包括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专业(群)考核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特色创新指标为加分项,分值20分。
(三)考核负面清单。从意识形态、规范管理、经费使用、重大事故等方面设定负面清单。《学校考核方案》包含15项负面清单,其中,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事项8项,考核直接确定为较差等次事项7项。《专业(群)考核方案》包括11项负面清单,其中,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事项5项,考核直接确定为较差等次事项6项。
考核步骤主要包含考核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开展自评、组织评价以及确定结果等程序。根据考核赋分情况,确定a+、a、b、c、d五个档次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公布。
考核结果通报学校举办方,作为学校及其领导班子考核重要依据。对确定为a+、a档的学校和专业(群),在经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安排中给予倾斜。对确定为d档的学校和专业(群),约谈学校或予以优化调整。
(一)不仅“能就业”还要“就好业”,高质量就业成关键点。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全省高职院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稳就业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新期待。为此,考核方案将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平均薪酬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评价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指标内容,既要看就业创业率,还要看薪酬水平,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多个维度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二)建设一批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专业,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混合所有制办学是促进校企休戚与共、产教深度融合、激发办学活力的重要形式。全省现有混合所有制办学机构40余家,吸引社会资本近百亿元。为更大范围和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资金、土地、设施、设备、人才、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多个要素,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考核方案将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机构或项目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优化职业教育供给,推动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三)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建设高素质“双师型”队伍。职业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不同,不但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更需要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既要会说,更要会做。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50%以上。为确保尽快实现70%的目标,考核方案将“双师型”教师占比作为考核指标,推动学校建设一支群英荟萃的“双师型”队伍。
(四)“名师出高徒”,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和教学名师。学校发展有活力,专业建设有底蕴,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建设和高精尖的教学名师。既需要有团队的群体效应,又需要有名师的引领效应。全省高职院校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9个、教学名师9人、山东省教学团队235个、山东省教学名师(含青年技能名师)308人。为进一步加强名师队伍建设,考核方案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青创人才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数量以及教学名师(含青年技能名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数量等作为考核指标。
(五)建设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高地,让更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走进校园。鼓励支持学校引进富有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实训、研发,使学校成为各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教授知识、传承技能、研发创新的聚集地。为此,考核方案将学校聘用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数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让会动手的先上,贡献大的多得。着力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顽瘴痼疾,一方面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导向,让作出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激发教师队伍创新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凸显职教特色,不仅评价教师理论水平,更评价教师动手能力、实际贡献以及在生产一线的实践经历。通过考核高水平、高贡献人才收入水平,引导学校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七)夯实“齐鲁工匠”培养主阵地,建设技术技能传承创新策源地。职业院校要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不但举办学历教育,还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20xx年,全省高职院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00万人次以上。面对新经济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技术、组织模式快速变化,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之外,还要聚焦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工艺等应用性研究,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成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创新源、技术源和人才源。为此,考核方案将技术服务、承担的各类培训及专利转化方面到款额以及较上年增幅,单列指标考核,分值更是达到10分。
(八)对标对表世界水平,办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院校。发展好的学校,同样也是开放度高的学校。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瞄准世界前沿,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国际话语权,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院校,在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中彰显自信和担当。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已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9个。为提升开放度,推动学校上水平、上台阶,考核方案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师生国(境)外访学交流量以及开发国际标准或承担国际合作平台等作为考核指标。
(九)学校办得好不好,师生最有发言权。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更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考核方案把师生满意度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该项指标所赋分值为10分,占“发展能力”一级指标分值的1/2,以此引导学校树立“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鲜明导向。
(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特色办学、创新发展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省现有各类高职院校85所(含3所职业技术大学),其中,国家“双高计划”院校15所,省优质高职院校37所。为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特色发展,考核方案在统一设定的评价指标之外,还单独设置了特色创新加分项,分值20分,旨在引导学校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潜力,大胆探索创新,形成鲜明特色,千校千面、各具风貌。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三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为促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今年我局坚持“安全稳定第一职责,科学发展第一要务”的工作思路,以安全保发展,以安全促发展,采取多项举措,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筑牢医疗安全大格局,工作卓有成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督促各中心卫生院制定本片区全年业务学习计划并认真开展;二是邀请县级医院专家每周定期到基层医疗单位业务授课20余次;三是实施全系统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不定期在全区医疗和护理人员随机抽取人员,进行基础知识、核心制度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大比武;四是继续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五是强化低年资医生的岗位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年受益人数600多人次。
为加强领导,及时有效的处置各类医患纠纷,县卫生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及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安全稳定处置小组,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负责医患纠纷预防和协调处理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维护了正常医疗服务秩序,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今年,有效处置医疗纠纷15起。
狠抓医疗基础质量一是组建全县医疗质量质控检查体系,建立了全县基层医疗单位七大质控和实验室室间质控小组,制订医疗质量质控检查方案;二是加强医疗质量质控检查。每年2次组织有关专家对各中心院进行临床方面的七大质控检查和实验室室间质控管理,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三是制订医疗质量巡查实施方案,抽调各医疗机构业务院长、质控主任、护理部主任和相关医疗临床专家组成巡查人员库,兼顾老中青专家相结合,医疗护理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编成若干个小组,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不定期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质量巡查,重点医护核心制度、院内感染和医疗安全事故事先告知等重点和关键环节,强化检查手段,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与各医疗单位签订医疗安全维稳目标责任书,制订了考核细则,实行百分制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资金、评先树优和干部任用相结合,切实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广泛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着力解决医疗服务不方便、医疗质量不放心、医患关系不和谐等问题,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目标。按照“病患至上”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等质量理念,把医疗质量安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紧密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做到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通过狠抓医疗质量,今年我县应急保障任务全面完成,政府指令性医疗保障100%完成,各医疗单位应急反应时间全面提速,医务人员的基本急救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为保证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保障侨乡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四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县质量工作重点,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质量强县战略。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决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要求,全面落实市四次党代会和县十三次党代会做出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新质量管理体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以强化质量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名牌带动和技术标准战略为支撑,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走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质量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有效性,提升我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县,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着力构建富裕襄汾、文化襄汾、法治襄汾、绿色襄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确保建设质量强县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县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以质取胜、追求卓越”成为主流质量文化,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全市领先,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建立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质量工作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科学发展轨道。
(一)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节能环保性能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到20xx年底,全县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本地生产的食品、药品和农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5%以上、100%和90%以上。(工业产品相关工作由县工商和质监局牵头,食品、药品相关工作由县食药监局牵头,农产品相关工作由县农委牵头单位)。
(二)工程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质量监管体系。在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验收等环节严格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实现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交通等重大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xx年底,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筑品质实现有效提升。在建筑用能监管、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新突破。(由县住建局牵头)。
(三)环境质量目标。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改善城乡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促进能源与生态、生活环境协调发展,基本实现生活能源清洁化和优质化,形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绿色能源产业群,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节能减排指标严格落实,城镇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加快低碳型社会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xx年底,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地表水质持续好转,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并达到二级标准,大气优良天数占全年90%以上。区域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节能降耗、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由县环保局牵头)。
不断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落实质量强县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一)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以质取胜”工程,争创“市长质量奖”等省、市质量管理奖项。加强质量体系认证,积极推进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认证工作。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快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律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实施名牌战略,制定我县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等产业品牌培育规划,争创优质品牌。实施标准引领战略,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综合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方式,严把市场准入关,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强化重要产品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产品合格率。提升食品药品、农产品等产品的监督检验和应急技术保障能力,严格实行质量追溯、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制。
(三)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安全生产许可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发放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率、验收交付合格率达全部达到100%。大力推进建设工程开发和应用,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创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大对工程监理、施工现场管理等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和监理单位把质量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旅游业要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形成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游客满意的良好旅游环境。严格按照gb/t24421《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要求,从规范化、标准化和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引导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五)加强环境质量监管。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以环境检测体系为保障,强化环境监管,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实施绿化工程,加强河流、水库、水源等水质保护,加大水、空气、噪声、生态、辐射等环境质量管理力度,严控污染物排放。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管、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完善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强重大污染源控制,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
(六)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办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质量违法活动。建立县乡联动质量投诉(12365)、消费者投诉(12315)机制,提高投诉处理效率,提升投诉办结满意度。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产品打假,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严格落实举报人奖励,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质量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襄汾县质量强县活动领导组(成员名单附后)。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和质监局,负责综合协调、指导监督等日常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质量工作的主导地位,把工作纳入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本行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大力开展质量强县、质量兴企活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有效开展质量强县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1)负责质量强县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对质量强县工作负总责。
(2)负责编制质量强县工作年度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
(3)负责每年组织召开一次质量强县工作会议,对质量强县工作进行研究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2、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1)工商和质监局: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坚持依法行政,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计量检测和质量管理三大体系,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总结推广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引导企业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和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打假治劣、扶优扶强,依法规范各类企业质量行为;加强特种设备监管,不断强化特种设备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力度。围绕规范和繁荣市场抓好质量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有计划地开展对企业法人、营销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使企业依法、守法经营。贯彻工商管理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重点商品市场准入监管,完善商品质量监测制度。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创立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2)县财政局:为质量强县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将质量强县活动专项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时拨付。
(3)发改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负责把质量强县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强对外来投资及技术引进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促进外来投资企业引进高新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扶持骨干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进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企业依靠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配合有关部门组织质量攻关;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协调推进质量工作和名牌战略。
(4)环保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加强环境保护,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标准,抓好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作。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科学有效的环境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环保监测能力和水准。
(5)住建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负责深入贯彻实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勘测、设计、施工、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严把从业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关,推动各类相关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6)农委: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和农业结构,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建立和完善我县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以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积极培育扶持农业优势企业和名牌农产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实行农产品质量监督控制,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等投入品以及贮存等环节的监管。发展标准、优质、高效、安全农业,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无公害消费。把质量工作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始终,提高我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7)文化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推动旅游行业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景区建设升级,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服务水平,争创旅游品牌。
(8)经信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战略思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品的竞争能力。大力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组织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进技术进步;抓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品和工艺设备。开展“质量兴企”工作,保证质量强县总体目标的完成。
(9)食安办、食药监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按有关法律和质量规范要求,依法行使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职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食品药品的全过程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全过程安全监管网络。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做到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督管理,确保餐饮行业食品质量安全。推动餐饮行业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服务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10)交通运输局: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方案,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制定本部门质量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切实落实质量强县工作责任制。“质量强县”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局面,使“质量强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质量强县工作的重大活动、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倡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引导全社会积极投入质量强县建设中来。广泛开展“3·15”、安全月、世界计量日、质量月、世界标准化日、世界环境保护日、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质量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质量强县工作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具有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自主创立品牌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培养专业质量人才,为质量人才发展提供有利平台;强化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岗位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
(五)健全考核体系。建立质量责任考评和奖惩制度,制定和完善质量责任考评办法和考核细则,把质量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并分解到位、落实到岗、具体到人。对在实施“质量强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实行问责制度。对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不积极、不主动,行动迟缓甚至消极被动应付的乡镇和部门实行通报批评,对因工作不力、工作效果差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进行处理,保证质量强县工作顺利推进和持续开展。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五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年)》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县质量工作重点,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质量强县战略。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决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要求,全面落实市四次党代会和县十三次党代会做出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新质量管理体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以强化质量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名牌带动和技术标准战略为支撑,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走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质量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有效性,提升我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县,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着力构建富裕襄汾、文化襄汾、法治襄汾、绿色襄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确保建设质量强县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县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以质取胜、追求卓越”成为主流质量文化,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全市领先,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建立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质量工作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科学发展轨道。
(一)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节能环保性能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到底,全县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本地生产的食品、药品和农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5%以上、100%和90%以上。(工业产品相关工作由县工商和质监局牵头,食品、药品相关工作由县食药监局牵头,农产品相关工作由县农委牵头单位)。
(二)工程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质量监管体系。在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验收等环节严格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实现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交通等重大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底,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筑品质实现有效提升。在建筑用能监管、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新突破。(由县住建局牵头)。
(三)环境质量目标。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改善城乡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促进能源与生态、生活环境协调发展,基本实现生活能源清洁化和优质化,形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绿色能源产业群,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节能减排指标严格落实,城镇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加快低碳型社会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年底,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地表水质持续好转,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并达到二级标准,大气优良天数占全年90%以上。区域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节能降耗、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由县环保局牵头)。
不断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落实质量强县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一)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以质取胜”工程,争创“市长质量奖”等省、市质量管理奖项。加强质量体系认证,积极推进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认证工作。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快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律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实施名牌战略,制定我县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等产业品牌培育规划,争创优质品牌。实施标准引领战略,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综合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方式,严把市场准入关,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强化重要产品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产品合格率。提升食品药品、农产品等产品的监督检验和应急技术保障能力,严格实行质量追溯、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制。
(三)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安全生产许可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发放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率、验收交付合格率达全部达到100%。大力推进建设工程开发和应用,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创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大对工程监理、施工现场管理等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和监理单位把质量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旅游业要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形成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游客满意的良好旅游环境。严格按照gb/t24421《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要求,从规范化、标准化和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引导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五)加强环境质量监管。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以环境检测体系为保障,强化环境监管,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实施绿化工程,加强河流、水库、水源等水质保护,加大水、空气、噪声、生态、辐射等环境质量管理力度,严控污染物排放。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管、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完善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强重大污染源控制,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
(六)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办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质量违法活动。建立县乡联动质量投诉(12365)、消费者投诉(12315)机制,提高投诉处理效率,提升投诉办结满意度。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产品打假,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严格落实举报人奖励,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质量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襄汾县质量强县活动领导组(成员名单附后)。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和质监局,负责综合协调、指导监督等日常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质量工作的主导地位,把工作纳入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本行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大力开展质量强县、质量兴企活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有效开展质量强县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二)明确工作职责。为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职责,制定责任制度如下: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六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公交服务体系,促进公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江苏省“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通知》(苏交运〔20xx〕8号)和《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苏交运〔20xx〕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于20xx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打造人民满意公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群众公交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开展,加快构建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健全公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完善公交线网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努力将连云港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港城特色、群众满意的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力争实现“畅行港城、畅享公交”发展愿景。
(一)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对照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评价细则,督促公交运营企业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出台服务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南,落细落实服务质量监测和评价要求;建立并有效落实首席质量管理官制度,建立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优质服务评选,建立从业人员星级服务评定与挂钩机制,打造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精品,构建质量提升长效机制,推进优质服务水平提升。
(二)规范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选树特色服务品牌。弘扬“雷锋车”精神,规范brt站务员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以“12345工作法”为抓手,做好“我是港城导乘员”客流疏导、乘客咨询、宣传引导等特色服务,将brt站台打造成连云港“城市会客厅”靓丽城市名片;畅通为民服务“连心桥”,加强公交服务热线队伍管理,提高客服人员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标准,培树公交服务热线专属品牌;以公交23路“全国敬老文明线”、与雷锋车同行示范线、示范车、示范岗为引领,按照省交通运输厅《20xx年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工作方案》,培育1-2条“敬老爱老”城市公交线路。
(三)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构建多层次的交通客运体系。积极开展客流调研,全面梳理线路客流情况,充分研判市民出行需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结合客流流时、流向、流量,加密市区线路班次密度,提升乘客出行效率和出行体验;年内新辟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条,brt一号线发车间隔不超过8分钟,其它大客流集中线路高峰发车间隔不超过10分钟,平峰不超过30分钟;进一步优化常规公交与快速公交、城市动车的换乘衔接,完善接驳站点设置、线路走向及发车间隔,构建以城市动车和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旅游公交为亮点的城市公交客运体系,全面提升公交吸引力。
(四)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公交本质安全。强化城市公交企业运营安全责任意识和责任落实,督促企业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企业重点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和运营安全基础保障,推进优质服务标准化,明确岗位操作标准,规范驾驶员作业行为,强化驾站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考核;加强平安公交建设,面向全市招募50名平安志愿者,作为“公交出行体验官”,机制性获取公交出行体验问题建议,协助驾驶员做好安全行车,切实提高群众公交出行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营造平安港城、全民共建的浓厚氛围。
(一)第一阶段,即日起-6月10日:部署启动阶段,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和有关单位要根据“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要求,制定本辖区、本单位“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充分调动本地区相关单位、企业和人员的积极性,扩大影响范围,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二)第二阶段,6月11日-12月15日:组织实施阶段,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和有关单位按照重点任务推进实施本地区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内容着重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市局将适时开展监测。
(三)第三阶段,12月16日-20xx年1月15日:总结提升阶段,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和有关单位及时梳理总结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建议,并于20xx年1月10日前将总结材料报送市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措施,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研究完善政策机制,加大对服务质量提升以及公共交通公益性支出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二)确保取得实效。各单位要将提升年活动与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绿色出行创建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以及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监测相结合,统筹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市局将适时开展督导,并将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年度监测,巩固服务质量长效提升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同步做好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宣传活动,组织公交进社区、进农村,邀请群众对公交服务质量进行评议,倾听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惑,组织公交企业、行业职工,及时报送反映公交暖人故事、公交品质提升、公交变化变迁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宣传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具体政策举措,努力提高活动质量,创新实践,挖掘亮点,培育典型,亮化“苏式公交服务品牌”形象,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公交。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七
蓬莱有2100多年的建城历史,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开放文化、和平文化积淀深厚,其众多的古迹,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对外开放的港口优势、岸线优势及腹地优势,以及德龙铁路的贯通与我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再结合我市提出的打造"人间仙境、和平圣城"的契机,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数量众多、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迹,发展文化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蓬莱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传说蓬莱、瀛洲、方丈是海中的三座仙山,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东寻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之地。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神话传说即源于蓬莱。"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于唐代杜佑的《通典》中。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蓬莱被设立为镇。唐神龙三年(公元720xx年),登州衙门移至蓬莱,蓬莱于是升镇为县。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登州升级为府。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间,蓬莱一直是胶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登州古港唐代即与泉州、扬州、明州(宁波)并成为中国四大古港。蓬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明代监察御史浦镜、刑部尚书陈其学、民族英雄戚继光、清代礼部尚书沙澄、军事将领宋庆等国师有名。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创办于蓬莱的登州文会馆(后改为齐鲁大学)是省内最高的高等学校。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创办于蓬莱的启暗学馆是全国第一所聋校。
古迹遗存。蓬莱众景之胜,首推蓬莱阁。蓬莱阁是我国的名胜古迹,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蓬莱阁是神仙频繁光顾的好地方,风景之胜,建筑之美,传说之奇,更使蓬莱阁声名在外。登阁四望,正北海深处的长山列岛,云遮雾盖,时隐时现,与海市蜃楼交相辉映;西部就是"八百壮士不仕秦"的田横岛,铁马金哥的悲壮一幕早已成为过去,但千秋传诵的壮志豪情似乎还在上空蒸腾。水城,又名备倭城,最早建于宋朝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始称"刀鱼寨"。明朝洪武年(公元1676年),以"刀鱼寨"为基础,又建起了码头和上城墙,形成了现今水城的雏形,到了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696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水城中的小海,是停泊船只的港湾,当年戚继光就是在这里操练水师,抗击倭寇。水城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海军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海上运输和对外交通的重要口岸。早在唐朝,这里就同广州、扬州、胶州并称四大通商口岸,是东渡日本的主要海上通道。蓬莱阁、蓬莱水城、民族英雄戚继光故里等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沟遗址、村里集古城址、村里集墓群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蓬莱还有登州古城遗址等众多的名胜古迹。
2、独特的自然资源。蓬莱市位于胶东半岛北端,濒临渤、黄二海,其。
地势南高北低,属山前冲洪积、丘陵剥蚀平地为主的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15-25m之间,市内的主要地层结构为强风化玄武岩层。总面积1128.5平方公里,总人口44.73万。蓬莱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最高气温28.8℃,年平均日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664㎜,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时,相对湿度65%,年均风速5.2米/秒。蓬莱气候怡人,湿润凉爽,有被国际公认的"3s"条件,即:海洋、沙滩、阳光,无洪水,不受台风影响。蓬莱城北海上常出现海市蜃楼奇特景观,景象纷繁,精彩动人。
3、陆、空、海三方交通十分便利。蓬莱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烟台青岛两个航空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海港使蓬莱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同时,烟台机场新选址与蓬莱非常靠近,随着烟台机场航班密度增加,通过空港赴蓬莱的可达性将进一步提高。规划中的铁路也将为蓬莱创造另一种承载能力强的进入新方式。蓬莱位于胶东半岛的最北端,离大连、韩国等地海域距离最近,蓬莱新港已开通到大连的航线。依托陆、海、空三方交通的配置,完全可以满足日益增加的海内外游客的交通需求。
4、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定位与省发展文化大省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发。
展文化产业有政策和措施保障。
5、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正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
二、发展文化产业主要规划。
蓬莱市文化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份量,在地理位置、交通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有着良好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市"战略、打造"人间仙境,和平圣城"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提出重点发展以下文化产业:
1、文化旅游业。
蓬莱旅游业的发展已被定位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正在成为我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蓬莱旅游业的发展应按照"依托旅游资源,拓展文化内涵,打响城市品牌"的思路,以蓬莱特有的文物古迹、人文风俗、区域文化和八仙文化为核心,带动饮食、住宿、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
(1)巧借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机遇,做好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区域布局规划。在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断推出具有蓬莱特色的旅游产品;开辟各种形式的旅游线路,如:以蓬莱阁、慕湘藏书馆、戚继光故里,以艾山、古城、温泉,以蓬莱阁、海底世界、八仙渡、蓬莱村、田横山、水城等为主的民俗风情旅游和特色旅游,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2)配合旅游黄金周、节假日、双休日,以"胶东屋脊"--艾山、
村里集古城、温泉、南王山谷、黄金海岸、风玲谷等景区为主,积极创建以娱乐、休闲为主的生态旅游和短期旅游市场。
(3)加强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宾馆酒店的建设,力争在近两年内建成一批新的星级酒店。
2、文化饮食业。
蓬莱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食品,蓬莱小面独具地方特色,"八仙宴"中外驰名,蓬莱海鲜全国有名,将它们逐一包装上市,搞全国连锁,并做大做强;同时,将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餐饮业的引进上,争取蓬莱成为各地名吃的集聚地,从餐饮业上作突破,挖掘新的客源,打造一条卫生、纯正的名吃一条街,可以弥补由于季节原因导致的旅游业淡季经营惨淡,收入锐减的问题。
3、文化娱乐业。
休闲娱乐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消费需求。随着我市以及全国范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休闲康体、养心益智、游戏娱乐为特征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休闲娱乐业也随之迅速兴起。茶吧、酒吧、健身房、会馆以及各种俱乐部等新的消费场所不断涌现,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重视人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积极发展休闲娱乐业,不断丰富和活跃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其思路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带动一片。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加强对娱乐业的管理和引导,为文化娱乐业的发展提供舞台。
(1)盘活电影戏剧公司现有资产,广泛吸纳社会和外来资金,组建一个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娱乐公司,建设大型综合性娱乐场所,使之成为蓬莱文化娱乐业的龙头,带动全行业发展;打造名副其实的海滨娱乐广场,通过春、夏、秋、冬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广场文化,引导老百姓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2)以村里集温泉、风玲谷、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农村景区为中心和。
重点,建成一批休闲、娱乐、度假的综合性大型游乐中心,提高文化娱乐和休闲度假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业,带动其它文化场所的发展。
(3)积极探索发展娱乐业的新技术、开拓新的娱乐方式和项目,提高娱。
乐业的文化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与娱乐的结合,在挖掘蓬莱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娱乐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健康向上的新型娱乐项目。
4、文艺演出业。
要突出抓好文艺团体发展、演艺设施建设、演出市场开拓和演艺业与旅游业、餐饮业相结合等重点工作,不断推进文艺演出业的繁荣与发展。在继续抓好现有事业性文艺表演团体改革与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同时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专业文艺演出经营公司来蓬组建文艺表演团,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我市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共同开创我市文艺演出业的新局面。在演艺设施建设方面,尽快引进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档次的文娱演艺设施,力争培育若干家在域内外知名的演艺厅和演艺品牌。演出市场的开拓,一方面要认真研究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丰富文艺表演内容,特别是要与旅游业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旅游的文化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集中力量推名人、创名作、塑名剧,打造一批文艺演出精品项目,不断走向国内国际文艺演出市场。
5、广播影视产业。
对于开发"八仙"题材的各类文化项目,尤其是"八仙"题材的影视剧制作,无论从文化积淀还是创作条件上,蓬莱应该是首屈一指的。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中央及各地方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打造优秀的、民族的、本土化的动漫产品,用先进的、健康的意识形态产品影响教育下一代,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育民族自豪感,抵御外来不健康文化侵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面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动漫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我国年需国产动画片产量26万分钟,而现有年生产量仅有1.5万分钟,市场缺口很大;以我国3.3亿青少年人均年消费200元动漫产品来计算,660亿的市场份额对国内动漫产业从业者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新兴的动漫产业无疑应得到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培养方向即是动漫产业。因此,蓬莱发展动漫产业遇到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期。动漫卡通片《八仙过海》目前正在制作过程中。
另外,蓬莱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浪漫的滨海文化是打造影视城和文化街非常理想的选址。
6、工艺品产业。
蓬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历史,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八仙过海的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在海内外也有较高的声誉,每年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如果能充分开发利用"八仙"这个品牌,《戚继光》(戚家军)品牌,突出特色,进而打造高工艺、高品质、高中价位的精品旅游纪念品,以期做响我市工艺品产业。
7、教育、体育业。
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体育则是全民性活动,集康健、康复、竞技等为一体的产业。要确定教育、体育的产业化意识,真正把教育、体育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来抓,深化体制改革,使其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机制,竞争上岗,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2)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扶持发展民办学校,探索多种办学方式,
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和设备到蓬莱办学。
(3)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经济实体,从事体育健身娱乐方面的各类经营活动。
(4)政府投资兴建少年宫、体育馆,为各类体育竞赛和群众开展健身、健美、康复、娱乐等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和技术指导。
7、健康产业。
蓬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加之蓬莱独。
特深厚的仙境文化基础,是健康产业尤其是老年康复休闲产业独一无二的选择。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世界也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由于社会的进步及教育的普及,老年人的素质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老年人这个群体的需求必将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也使得老年人的消费市场越来越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打造"老年人康复的圣地",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首选。
8、综合类。
随着我市葡萄及葡萄酒业、果品业等的大发展,与其配套的印刷包装业等将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争取将我市的印刷包装业推向一个全新的市场,充分发挥创新才能,积极开发包装装潢的新思路,使其进入一个大发展阶段。同时,伴随着我市其它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会带来会展业的繁荣。
三、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立市,大力发展文化产。
业"的决定,将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年内工作计划、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
2、加强政策扶持、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积极争取国家、
省、市支持外,还应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合作经营、土地置换等方式,引导投资文化产业设施和经营文化产业项目。
3、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对有较大市场潜。
力和开发价值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给予支持。
4、鼓励企业赞助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社。
会办文化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经营企业,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5、创新用人机制,搞好文化产业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单位要建立。
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改革分配机制,定岗定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6、壮大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落实编制、人员、经费,明确工作。
职责,抓紧产业经营方面的人才培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各项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协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
四、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
五、文化产业主要类别。
文化产业项目分类参照表。
文化产业类别主要内容。
a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发行、复制、印刷,包装装璜印刷,知识产权服务等。
b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广播、电视、电影节目制作与发行,电影放映,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运营等。
c文化艺术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群众文化活动、文物及文化保护、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文艺表演场所等。
d网络文化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业务、互联网出版业务、上网营业场所服务、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服务等。
e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旅行社、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室内及其他娱乐活动、风景名胜区管理、公园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其他游览景区管理等。
f其他文化服务文化艺术经纪代理、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贸易经纪及代理、模特服务、个人经纪代理、大型活动文化商务服务、文化产品出租与拍卖服务、票务服务、广告业、大型节会及展览服务、会展中心建设等。
g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1)文化用品生产:乐器制造、玩具制造、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机制纸及纸板制造、手工纸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照相机及器材制造;(2)文化设备生产:印刷专用设备制造、广播电视制备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影机械制造、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3)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工艺美术品制造、摄影扩印服务、其他文化办公用机器制造、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工艺美术、展台等与文化有关的设计服务)等。
h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文具及其他文化用品的批发与零售,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照相器材零售,家用电器批发与零售,首饰、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的批发与零售等。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八
标准件是传统支柱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标准件产业已经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0%以上,拥有标准件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千余家,产品品种14000余种,年产值80多亿元,年出口占全国同行业的10%以上。为有效推进标准件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高标准件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局在标准件块状产业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助推标准件块状产业新一轮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于标准件产业的宏观引领和政策支撑,受县政府委托,县质监局负责调研起草了《县紧固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盐政发〔xxxx〕69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深入分析了紧固件当前现状与面临的形势,确定了加快高端产品发展、提升四大配套生产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四大公共服务平台、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等四大产业调整振兴任务,拟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规划》确定汽车、高铁、核电、风电、石化、航空航天六大高端紧固件产品群为未来几年紧固件产品的重点发展方向,对各产品群的龙头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局提出了《紧固件高端项目及产品目录》、《紧固件先进生产装备目录》,由政府发布并对目录内产品的设备投入按投资额6%给予资金补助。规划出台后,县质监局专门组织企业召开会议,宣传相关政策,并以企业自愿申报的形式在每一产品集群中选择产生1—2家龙头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国家标准件检测中心在新东方紧固件有限公司设立汽车用紧固件研发小组并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技术指导。
围绕推动紧固件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支撑作用,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检验检测平台。截止10月底,检测中心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近0份。在提供传统检测服务的基础上,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组建失效分析团队,面向企业开展失效分析服务,有效带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质量损失。
二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由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嘉兴学院等科研院校共同创建的“浙江省标准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获省科技厅批准,于6月13日举行了启动仪式。平台由中国紧固件专业协会、北京钢铁研究院结构所、中科院金属所、铁道科学研究院、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多家专业机构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为前瞻性课题研究、技术开发方向等提供意见建议和咨询。
三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与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建立“紧固件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全面的国内外标准信息查询服务。目前,网站累计收集国内外标准件相关标准3200余个,标准件相关技术资料1000余份,累计点击率达3.6万次。
四是人员培训服务平台。针对企业需要,先后举办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卓越绩效系列国家标准、汽车紧固件测试研讨会、紧固件检验检测知识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培训企业质量检验、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等各类人员300人次。
以科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综合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标准转化等手段,带动行业内龙头企业率先实现产品转型。紧固件行业内先后通过省级标准化重点项目1项、省质量措施项目1项、采标促技改项目3项,已立项正在研发中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项达15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0项),新申报待批质量赶超项目1项。项目实施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检测中心为主要承担单位,邀请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共同参与,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快速实现技术向标准的转化,第一时间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如省级标准化重点项目的实施,由检测中心牵头,与浙江大学、浙江新东方紧固件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无酸环保拉丝技术,采用交叉排列的辊轮及特制的钢丝轮去除表面氧化层,实现了以机械工艺代替传统酸洗工艺,不仅杜绝了因酸洗引起的产品氢脆质量问题,同时避免了酸洗除锈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企业除锈成本(据测算,每处理1吨钢材可节约18.16元)。省质量措施项目由浙江七丰五金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开发的高速铁路道钉产品质量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并迅速转化成企业标准,产品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投放市场,成功应用于武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京沪高铁等国内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高速铁路道钉的国产化。通过实施技改采标项目,宇星螺帽有限公司、三马标准件有限公司、浙江七丰五金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实现了产品标准赶标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指导浙江新东方紧固件公司申报的省质量赶超项目《焊钉质量赶超核级先进水平》,目前已完成材料选型和模具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该项目的实施将实现核电焊钉国产化,同时提升标准件企业配套核电产业的能力。
打造紧固件区域名牌,是提升紧固件知名度、美誉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县质监局在紧固件行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一是抓好企业名牌产品的培育申报工作。年初,县质监局联合紧固件行业协会确定紧固件行业名牌培育对象名单,对列入名单的企业专门召开会会议督促企业做好相关基础管理工作。名牌申报工作开展后,多次上门指导企业制作申报材料。紧固件行业名牌创建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二是积极培育省级区域名牌将区域名牌。培育创建工作纳入县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县域工业经济实力的若干政策意见》(盐政发〔xxxx〕62号),确定紧固件协会为区域名牌申报主体。对照《浙江省区域名牌评价管理办法》进行自查,锁定薄弱环节,草拟了《县紧固件区域名牌培育创建工作方案》,有针对性的确定主要工作目标及各阶段工作任务。指导、协助行业协会与县经贸、科技等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各项工作。虽因“紧固件”商标未能成功注册而使区域名牌申报工作搁浅,但围绕区域名牌创建而开展的企业名牌创建、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联盟标准推广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技术中心创建、专业服务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在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同时,为明年区域名牌创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以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目的,引导浙江省紧固件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性自律活动。
一是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试点。为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信用,县质监局联合县经贸局、发改局、外经贸局、工商局和人行支行五部门,共同印发了《县工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99号,并确定率先在紧固件行业年产值1000万以上企业中试点。通过对企业标准、计量、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abcd四级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以此作为企业分类监管、推优评优的依据。
二是推广实施《外螺纹紧固件用标准丝》联盟标准。标准丝是紧固件的原料,从钢材到标准丝,中间涉及材料退火、拉拔等工艺,材料改制方式不一,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丝质量标准,因此标准丝质量稳定性较差,并且在发生质量纠纷时难以评判。联盟标准规定了以30mm为分界采取不同加工工艺,明确了标准丝的规格尺寸及硬度要求,对于稳定紧固件产品质量、预防和减少标准丝质量纠纷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已有32家拉丝企业签订实施联盟标准的自律诚信公约,并办理了标准备案手续。
三是指导行会开展“浙江紧固件行业十大品牌企业、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双十”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励紧固件知名品牌企业与行业领军人物,带领企业、行业向更高、更强、更深的领域发展。
我县标准件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从的64.3%上升到了的92.5%,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连续三年技改采标项目的实施,引导企业执行国际或国外先进产品标准,行业内产品采标率达90%以上。标准化重点项目、质量赶超项目的实施,高速铁路道钉、核级焊钉、风电用紧固件等新产品的开发,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紧固件的区域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新增浙江名牌产品1个,嘉兴市名牌产品3个,名牌产品数量及产值率逐年提高。
通过实施《县紧固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引进和开发汽车、高速铁路、航空航天、核电、石化及风电六大产品项目,实现产品多样化,提高高端产品比重,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目前县内标准件规模企业中从当初的8家发展到近40%转产或部分转产高强度标准件。同时,在县质监局技术帮扶下,部分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向高端应用领域进军,如帮助企业开发的高速铁路螺纹道钉已成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京沪高铁项目上业务订单达到近八千万元。浙江七丰五金标准件有限公司和浙江新东方紧固件有限公司获取上海铁路局铁路物资市场采购准入证,并与上海铁路局签订了《物资采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标准件企业有汽配类33家,铁路类10家,风电类5家,核电类1家,石化类7家,航空类1家,其它通用件60余家。高强度产品、汽配件等高附加值产品渐成产业支柱。
标准件产业现有紧固件及其上下游企业1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0多家,产品1万4千多种,去年产量达到85万吨,销售收入近60亿元,出口量约占70%,其中长螺杆产量和出口量列全国首位,螺母出口量占浙江省出口量的67%。1—10月份,规模以上紧固件企业产值达35、2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3%。标准件块状产业已成为以各类高档紧固件为主导产品的标准件生产、销售、包装集聚中心和出口基地。
依托浙江省标准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引进人才、设备、资金,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局技术机构联合紧固件企业积极开展标准件材料热处理技术和装备、无酸环保拉丝技术等多个共性技术项目的研究和攻关,为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大幅提升了标准件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了高端产品比重,推进标准件向高端领域转型升级,紧固件行业企业申报省级新产品20项。
通过“千家企业质量帮扶”、专业人员培训等活动的开展,为企业培养了一批质量管理、检验方面的骨干人员,在规模以上紧固件企业中基本建立起一支质量工作队伍。企业主的质量管理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纷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推行5s现场管理、斥资建立企业实验室内。目前行业内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数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0%以上,9家企业建立了企业标准、计量体系,配备专兼职标准、计量管理人员,5家企业通过了cnas实验室认证,4家企业正在申报cnas实验室认证。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九
首先,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是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崛起的战略需要。我县是传统农业县,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较小、产业集群少且竞争力不够强、经济效益不够好。就三大产业而言,在第一产业中,全县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数量少、优势不明显;在第二产业中,我县工业发展起步晚,基本上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质量技术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发展意识薄弱,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不高;在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领域的'农资、建材、食品、药品等假冒伪劣的问题时有发生,公共服务领域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综上所述,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目前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水平,有数量无质量、有产品无品牌的现象在企业、产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些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切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总量增长转移到质量发展的战略上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没有名牌就没有发展后劲。抓质量、抓名牌,就是抓发展。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是提升我县综合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四新”产业的重要抓手,更是我们变“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的重大契机。我们要充分发挥质量工作作为发展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技术性手段,突破能源、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要素的制约,把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等作为基本要素,不断提升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质量和整体素质,并通过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名牌产品,为紫金产品“走出去”,为我县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质量强县领导小组的具体部署下,我局质量强县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质量兴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质量强县工作任务内容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对各项任务层层分解,在全县旅游和商务系统迅速开展质量强县活动,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推动了质量强县工作全面展开。我局对下达的目标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开展质量强县工作。局领导高度重视质量强县工作,将质量强县作为全局重点工作来抓,我局成立了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戴勇同志任组长,商贸服务中心主任x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质量强县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具体落实。
2、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加快检查力度。包括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市场准入许可机制、商品质量监管机制、行业协会引导机制、商务管理部门服务机制、市场巡查和专项检查机制等,全方位进行商品质量的动态监管。尤其是在我局机构改革后,在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全县旅游商务系统开展质量强县工作事宜,明确了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3、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商贸企业服务质量明显增强。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县商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构筑诚实信用、高效便捷的商业服务体系。在商贸领域树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货真价实,买卖公平,文明礼貌,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使全县商贸企业服务质量上水平、上档次,县商务局在全县商贸企业积极开展窗口单位服务竞赛等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全县商贸企业服务水平。
4、加快进度出台集聚区规划和集聚区建设,在引领全县服务业发展,促进楼宇经济发展。xxxx年前三季度,亿元,同比增长xx.x%,亿元,同比增长xx.x%,能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x.x%的目标任务。
通过上述大量、细致的工作,我们在“质量兴县”工作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到位,宣传声势不够大;二是流通领域索证索票制度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旅游和商务执法队伍建设有等进一步加强。
我局质量强县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下一步我局将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着眼于全县质量强县工作大计,联系实际,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全面提高我县质量总体水平,为加快大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一
为增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考风、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组长:
组员:
语文、数学、3—6年级英语、五年级信息(其中三年级语文、五年级信息为区抽测科目)。
20xx年1月5日。
检测内容的命题与制卷均由区教科中心负责。
均为闭卷笔试。(其中英语有听力测试)。
1、考前准备:由教导处按照区教育科的`安排,布置好抽测科目的考室。(请班主任和黄佳宇老师配合)除三年级语文、五年级信息这两门抽测科目外,其它检测科目的考室为本班教室。要求各考室桌凳排列整齐,地面保持清洁,桌斗内的杂物和纸屑要清除干净,考场内多余的课桌要搬出考场,考场四周墙上不能保留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画。
2、监考要求:
1)请监考老师在考前10分钟到会议室领试卷。考试结束后将试卷送到会议室。
2)监考老师要本着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监考,不得在考场内聊天、看书做其他事情或随意离开考场。
3、其它事项:
1)请各位班主任提前一天通知家长,一二年级同学上午考试结束后由家长接回家,下午不来校,其他学生考试完后回家休息,1月9日全体学生来校参加结业典礼。
2)因为一二年级上午两门考试的结束时间各不相同,因此请班主任老师结束监考后,迅速回到本班教室,组织安排学生,直到第二场考试开始。请刘再晖老师负责一甲班,喻小燕老师负责二乙班。
3)各场考试时间以卷面为准。
4)行政巡视:一楼:x二楼:x三楼:x四楼:x。
5)阅卷时间及安排:20xx年1月6日由各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老师流水阅卷。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二
基本能达到活动的目的,使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突出重视质量问题,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积极性,提高各部门(分厂)工作质量和协调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产品质量及人员素质将进一步提升,员工质量意识能够提高。
20xx年6月1日—20xx年6月30日。
株洲敏锐公司各部门(分厂)。
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安全、设备与6s管理目标。
质检部、制造部。
1、公司“质量·安全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陈林(全面负责和协调本次活动的开展)。
顾问:李自强(指导本次活动的有效运行)。
副组长:高历柱、文春雷、付国庆(负责组织、实施、监督、评选本次活动)。
策划和监督:文毅(负责策划和督促本次活动的开展)。
组员:彭伟中、张乔辉、颜小雁、丁志海、贺铁庚、董麒、贺江英、张中华。
2、公司“质量·安全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策划、制定、实施、监督、评选、总结有关本次活动方案以及相关事宜。各组员负责组织、落实本部门“质量·安全月”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并向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汇报活动情况。
3、各分厂厂长负责组织、督促、日常检查、记录和考核本分厂班组及各位员工的安全、设备、6s管理工作。
4、质检部部长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查、监督、记录和考核。
5、生产副总经理负责提供各分厂和班组的安全、设备、6s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考核和记录。
6、制造部可由生产副总经理在部门内自行组织和策划“质量·安全月”活动,制造部各职能部门和各分厂厂长参与。由于本次活动制造部作为活动的主体单位,对制造部策划的活动方案(含制造部及其各分厂、班组有质量、安全、设备、6s管理等指标落实与数据的量化)获得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审核通过后,公司将一次性的给予制造部活动资金2000元,用于本次活动和今后此项工作的标语、资料、培训、奖励等使用的经费。
1、20xx年5月25日由文毅负责策划“质量·安全月”活动方案(草案),在5月28日前确定活动方案。
2、2公司组织召开主管及以上员工“质量·安全月”活动动员大会,进行“质量·安全月”活动动员和工作安排。
2、3各部门(分厂)需在本部门(分厂)全体员工大会上召开“质量·安全月”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质量·安全月”活动中来。
2、4将“质量·安全月”活动方案在公司内予以张贴公布。
3、活动标语。
在员工中征集,截止日期6月1日,活动标语收集人:按先后顺序报到公司办张中华处,对采纳实施的标语给予30元/条奖励。
1、以“质量·安全月”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并结合“6s”现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为主要内容,普及工作质量和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意识和质量安全技能。培训组织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张乔辉负责。
2、开展排查活动,查质量与安全责任意识,查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查质量与安全保证制度,查标准执行情况,查计量检测保证,查现场质量与安全状况,查设备保养和5s管理现状,治理薄弱环节,提升质量和安全工作水平。(由质检部文春雷和制造部高历柱负责组织实施)。
3、全面开展质量(含产品质量)和安全工作监督与检查,督促和规范全体员工质量和安全工作行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和安全责任意识。坚持“不接收、不制造,不流出”不合格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由各部门(分厂)负责人组织实施,有检查情况文字记录,由质检部文春雷和制造部高历柱负责组织抽查)。
4、广泛发动全体员工围绕提高质量和安全工作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比赛、发明创造、岗位练兵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人力资源部张乔辉负责)。
5、举办“质量安全合理化建议”征文活动,设立一等奖一名,奖励200元,二等奖二名,各奖励100元,三等奖三名,各奖励50元。征文评价的标准要求对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有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有措施、对质量安全的方法有创新等,征文收集人:6月25日前交到公司办张中华处,获奖文章将在全公司进行公布。
6、7月初由活动小组组长组织召开表彰、总结大会。(总经理参加,由公司办和质检部配合)。
1、本次活动主要以各部门、分厂(班组)为单位参与“质量·安全月”活动,活动期间活动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和分厂(班组)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布。
2、各部门和分厂要加强对“质量·安全月”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好本部门(分厂)相应的活动计划,要开展人人参与,加强学习,规范行为,养成习惯,强调执行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各部门和分厂要以“质量·安全月”活动为契机,执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约定,查找自身的不足,促进本部门和分厂全体员工增强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4、各部门和分厂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深入分析,认真整改,重点解决影响工作质量(含产品质量)的基本性、常识性问题,解决员工侥幸心理,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打好一定的基础,并将“质量·安全月”活动中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20xx年6月30日前报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处。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和班组书面材料质量的好坏予以适当加分和奖励。
5、六月份“质量·安全月”活动中,员工的质量、安全、设备和6s现场管理等各项违章、违纪行为仍按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1、活动领导小组将在7月初对各班组进行总结、统计和评比,评出最佳班组1个,给予500元奖励;优秀班组2个给予300元奖励。对于活动评比排名最后一名的班组,给予班组及班组长予以通报批评和公布。获奖班组数据统计必须真实有效,并上报征文一篇。
2、对活动领导小组安排和分配任务的单位或个人如有不参与、不配合、不落实执行和拒绝任务的进行经济处罚200元/人次,如发生整个部门或分厂对“质量·安全月”活动不参与、不执行的进行经济处罚500元/次,主管负责落实责任人,不能落实责任人的由部门(分厂)主管承担,并进行绩效考核。
附件一:班组“质量·安全月”活动考核办法(供参考)。
附件三: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三
今年以来,会昌县统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统计业务工作和县里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过程中。回顾这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了的各个单项统计专业年报。客观地反映了会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条战线所取的各种战绩,为全县创先评优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资料。
2、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前三季度各个统计专业的报表报送工作任务。各个统计专业数据没有出现重大的趋势性和逻辑性出错。市局对会昌的各项统计工作表示满意。
3、积极开展了多个单项统计调查,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乡(镇)抽样调查、劳动力和人口调查、城镇住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企业创新调查、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抽样调查等七个专项党调查。从调查的数字分析结果看,各个单项调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方面,是掌握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反战的全面情况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为我们算准全县经济指标提供了大量核算依据和旁证材料。
4、着重抓了基层统计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凡在统计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必须持有《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这项工作虽然前几年也在做,但效果不明显。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宣传动员,已有47名基层统计人员报名参加了全国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了《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这项工作在全市排第三位,已经提前为会昌县抓到了一个单项先进。通过学习、考试,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的统计基础。
5、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和质量。咨询是统计工作的三大职能之一。要想统计工作处成绩、上水平,必须在统计咨询服务上下功夫。为此,我们专门制定文件,从局长到一般职工,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人,对被上级单位或部门采用的统计信息和专题调研文章,实行重奖制度。这一文件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写作热忱。截止9月底,全局共编写了《会昌统计信息》10期,被有关单位、部门采用的信息63条,专题调研文章三篇。此外,我们还编印了《统计提要》300册,《统计年鉴》200册,每个月编印《会昌经济动态》40册。提高以上工作,尽可能地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提供大众统计服务。
6、深入贯彻《统计法》,提高依法统计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国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统计法》做了大量的修改。为了贯彻落实新《统计法》,我们结合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9月30日在文化广场举行了大型的.《统计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车、宣传单、宣传牌、过街横幅、现场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新《统计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还配合市统计局对会昌县的金龙锡业、红狮水泥、烟草公司、瑞源房地产开发公司、人民银行等30家单位进行了联合统计执法检查。通过这次联合统计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了会昌县基层统计单位的工作方法,明显提高了会昌县依法统计的能力和水平。为了方便广大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法》的有关知识,我局还搜集编印了《依法统计我先行》一书,分送给有关领导和部门统计人员。
1、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会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是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建了县人口普查办公室,成员从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样和县统计局在职干部组成。
2、落实了工作经费。按照《普查条例》规定,普查经费分级负担。人口普查跨度大,历时3年。会昌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经费85万元已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xx年财政预算安排30万元,根据省、市要求,今年人口普查工作经费在原来的30万元基础上再追加20万元。乡(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误工补助。普查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对确保会昌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3、选调精兵强将组建人口普查队伍。人口普查是我国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人口普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专业性很强。选一支高素质的普查队伍是保证人口普查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在组建县、乡二级普查队伍时,严格按照普查方案选调人员的标准要求。县人普办工作人员25人,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样调查中抽调了12人,县统计局、调查队抽调了13人。乡级人普办根据人口规模,安排了工作人员5-8人,目前,已经全部到位。各乡(镇)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也按照《关于切实做好会昌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两员选聘工作的通知》(会府办字[xx]105号)文件要求,全县共选聘普查员1557人,普查指导员共355人,聘请指导员8887人,其中普查指导员兼任普查员112人。在两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045人,占两员总数的54.7%,人员总体素质高于历次人口普查。
的工作。在9月14至26日分三期对会昌县425名业务骨干和普查指导员进行培训。从每期的培训测试成绩看,绝大多数学员成绩优良,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5、加强普查宣传,注重宣传效果。人口普查工作深及千家万户。由于新形势下社会配合程度普遍降低,要搞好这次人口普查工作,宣传发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会昌县在5月7日就召开了全县性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参加对象为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大人口普查宣传的工作力度,必须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配合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会昌县9月30日在县文化广场举办了大型的“会昌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通过出动宣传车、悬挂过街横幅、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取得了很好舆论效果。
1、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局新农村建设点在麻州镇九州村。目前已完成村庄整治工作任务,共拆除空心房26间,平整土地160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300米。
2、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做好美好食品公司注册资本增资工作,共同与有关部门协商,为美好食品公司拓宽厂房、厂区平方米。与厦门客商洽谈油荣林开发和节水灌溉生产项目,已签订意向合同。关于客商竹地板和机械加工项目也在具体的商谈中。
3、创业服务年工作。为配合全县创业服务年活动,我局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对局内6个办公室进行了“三化”(绿化、亮化、美化),对局内布置墙体重新粉刷,电线、电话线、宽带线重新布置,每个办公室购置了常青花木,统一更换办公室窗帘,配置饮水机等;其次,主动与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出台创业服务年的有关文件,规范干部职工工作纪律。以创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全县统计工作的整体分析水平。
总结前三个季度的工作,我局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先进市级相比差距还不小,问题也还不少,我们将在今年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加以完善。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四
继续推行项目监督责任制,项目监督落实到片区到技术人员。局、段、所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股室按职责分工履行工作职责,监督配合职能科室进行项目日常监督工作。监督执法大检查实行统一安排,各股室参与监督。
(二)加强事前监督,严把工程材料送检关和工程建设中途抽检和工程完工检测关。
1、严把工程材料送检关。新开工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由公路段质检室负责,对工程送检的沙、石、水泥配合比进行检测,各片区负责人、技术员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核查,对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清除出场,严禁使用。
2、严把安全生产质量关。新开工公路建设项目乡、村都成立安全生产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三)强化监督手段,切实抓好质量监督工作。
1、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参建单位人员履约的监督管理。
突出对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关键主要人员履约到岗到位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建设单位管理主体责任,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安全生产负责,监理单位对工程负监理责任,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检测结果负责等,确保项目建设管理到位。
2、打造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有新突破。积极开展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创建示范项目,争创1-2个县级品质工程,为我县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建设夯实基础。
3、突出质量监督工作重点。以桥、高边坡、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为监督工作重点,着重督查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主要技术指标等。6月和12月各开展一次全县公路工程综合检查。
4、狠抓质量问题的整改跟踪落实。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落实,特别是对影响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大问题,采取限期整改,经济处罚的方式,切实督促整改到位。
5、严把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关。及时组织相关职能股室对完工项目进行交竣工质量检测评定和质量鉴定,客观公正地出具工程质量检测意见、工程质量鉴定报告,把好交竣工验收质量关。
(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无责任事故发生。
1、全面落实安全监管制度。每月对监督项目进行一次安全生产督查,落实每季安全例会和安全形势分析,全面掌握在建项目安全生产情况,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和打非治违行动为载体,完善重大危险源台帐,并实行动态监管,及时销号。
2、抓牢安全基础工作。督促各项目参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标准化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工作措施,建立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机制,加强安全技术交底,认真记录安全日记和安全巡查记录,督促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举办三类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组织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推行安全风险评估。
3、创建“平安工地”建设。全面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施工安全标准化,实现“平安工地”建设常态化,做到五到位“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工程的本质安全度。
4、开展“打非治违”百日专项行动,突出安全隐患清零。开展“打非治违”百日行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对全县在建交通项目进行全方位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立即下发整治通知,做到项目安全隐患清零。
5、强化重点时段安全监管。结合春运、假节日、汛期、高温和雨雪冰冻天气等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提前做好安全预警工作,有针对性的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五
我乡依照《荥经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制定严格相关措施,把质量强县工作落到实处,实行领导责任制将责任细分细化,尽力做到事事有负责人,人人有负责事,并及时做好资料记录和信息报送工作。
我乡的质量工作总体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有:我乡企业生产模式较单一,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低。企业质量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不高,还没有走上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监管压力仍然很大;另外,目前我乡还没有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乡质量强县各项工作的开展。
质量强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今后我乡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的精神,更有力的行动,在质量强县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六
按照县委县政府目督办关于下达《成都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大邑县专项工作目标》的通知(大目督【20xx】8号)精神,我局对照目标,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落实责任,保证了我局质量强县工作的深入推进。现将我局质量强县阶段性工作和目标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1、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刘东明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张徐平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质量强县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具体落实。
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包括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市场准入许可机制、商品质量监管机制、行业协会引导机制、商务管理部门服务机制、市场巡查和专项检查机制等,全方位进行商品质量的动态监管。
二、抓好质量提升,建立健全质量诚信体系。
1、抓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组织本县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成百超市、九龙超市、红旗连锁、红艳超市、鑫红星超市、家福来电器商场、豪门电器等10余家超市(商场)和江口醇、蜀之源、贵妃等10余家酒类产销企业搞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认真按照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开展质量攻关、质量改进活动经验,我局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开展质量失信惩戒,将严重违反违规企业纳入黑名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诚信体系。
2、开展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活动。今年以来,我局落实相关科室,组织晋原镇主要街道的商场商店、家电商场、粮油专卖店等商贸流通行业开展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活动。为了使各商家明确示范点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我局共出动人员35人次,车次10余次,散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城区和各乡镇主要街道进行了示范点建设的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加强对示范店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商品销售月报制,加强跟踪检查;建立投诉制度,设立投诉电话,对消费者反映的商品质量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3、抓好商品质量专项检查。今年以来,我局共组织开展质量专项检查3次,检查对象主要有城区大型超市(商场)、酒类专卖店和酒类生产企业。检查内容主要有商品质量标准执行情况、食品卫生标准执行情况、名优土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执行情况、国家名白酒零售许可证办理情况、酒类销售随附单使用情况等。
每次检查按20%比例进行抽检,从检查结果反映,各超市(商场)、酒类专卖店、酒类生产企业均能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要求和执行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名白酒零售许可证办理率达80%,酒类销售许可证办理率达98%,酒类随附单使用率达70%,未出现假冒伪劣、过期产品以及三无产品情况。
4、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可溯源体系建设。认真抓好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场监管和市场终端溯源体系建设,在市场销售终端实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截止目前,电子秤正常使用率和市场巡检率分别达90%和95%以上。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私屠乱宰和宰杀病、害、死猪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进一步强化了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净化了生猪屠宰市场的秩序,确保了全县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5、建立健全服务业品牌保护机制。我局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经常性开展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服务业企业商标、域名被恶意抢注等现象。坚持创牌和保牌并举,鼓励服务业企业成立商标、商号和品牌保护自律组织,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协会的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保护和司法维权保护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的保护体系。
总之,我局质量强县工作在上一阶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下一步我局将在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着眼于全县质量强县工作大计,联系实际,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全面提高我县质量总体水平,为加快大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七
为增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考风、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组长:
组员:
语文、数学、3--6年级英语、五年级信息(其中三年级语文、五年级信息为区抽测科目)。
20xx年1月5日。
检测内容的命题与制卷均由区教科中心负责。
均为闭卷笔试。(其中英语有听力测试)。
1、考前准备:由教导处按照区教育科的安排,布置好抽测科目的'考室。(请班主任和黄佳宇老师配合)除三年级语文、五年级信息这两门抽测科目外,其它检测科目的考室为本班教室。要求各考室桌凳排列整齐,地面保持清洁,桌斗内的杂物和纸屑要清除干净,考场内多余的课桌要搬出考场,考场四周墙上不能保留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画。
2、监考要求:
(1)请监考老师在考前10分钟到会议室领试卷。考试结束后将试卷送到会议室。
(2)监考老师要本着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监考,不得在考场内聊天、看书做其他事情或随意离开考场。
3、其它事项:
(1)请各位班主任提前一天通知家长,一二年级同学上午考试结束后由家长接回家,下午不来校,其他学生考试完后回家休息,1月9日全体学生来校参加结业典礼。
(2)因为一二年级上午两门考试的结束时间各不相同,因此请班主任老师结束监考后,迅速回到本班教室,组织安排学生,直到第二场考试开始。请刘再晖老师负责一甲班,喻小燕老师负责二乙班。
(3)各场考试时间以卷面为准。
(4)行政巡视:一楼:z二楼:z三楼:z四楼:z。
(5)阅卷时间及安排:20xx年1月6日由各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老师流水阅卷。
附:班级监考人员。
语文数学。
一甲班。
一乙班。
二甲班。
二乙班。
数学英语语文五年级信息。
三甲班。
三乙班z。
四甲班。
四乙班。
五甲班。
五乙班。
六甲班。
六乙班。
外派教师: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八
xx年一季度,唐海首燕(以下简称“首燕”)继续在产品质量方面推进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依据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实施了必要的控制和管理。现将xx年一季度的质量工作总结如下:
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对xx整个管理体系的维持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一季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1、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见表1。
a、综合良品率为计划:99.80%,实际:99.87%,。
b、产品一次合格率为计划:98.80%,实际:97.20%。
2、xxxx各单位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3、一季度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简要分析:
xxxx一季度质量指标(平均计算):综合良品率为99.87%,一次检验合格率为97.20%,与计划指标99.8%和98.8%相比,综合良品率提高了0.07%,一次检验合格率降低了1.60%,综合良品率完成了质量计划目标,而一次交验合格率未完成质量计划目标。
原因为在制作xxxx时,进行的返修和返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外观(包括焊缝和焊豆,以及制作的表面脏污上面)上。
三、生产过程中各类质量问题处理情况:
1、质量反馈:
一季度质量反馈共发出3份,涉及xxxx套筒框、xxx摆臂等项目。目前,除了xx摆臂之外,已经全部得到解决。
2、整改通知:
一季度整改通知共发出13份,涉及xxxxx产品项目,主要问题为焊缝的质量,产品的外观以及喷漆后的效果,在xx项目中未按照培训要求执行及野蛮操作等要素。整改通知所反馈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3、产品质量问题考核:
1)、由xx小组承制的xxx在加工中出现拉筋歪斜等问题,给后续的工作地来极大的不便,也给公司在客户中的声誉造成影响。根据质量部培训时的要求:
考核xx小组承包款500元整(大写:伍佰元),此款从2月份工资中扣除。
2)、数控下料编程技术员xx,在编程时,将xxx孔位排错,导致该板需要补焊6个孔位,给焊接班组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导致有补焊隐患存在。
考核xx200元(大写:贰佰元整),此款从2月份工资中扣除。
3)、机加工段所加工的xxx,表面毛刺未去除,表面上有未去除的黑皮。此事,质量部已与机加xx一再提出,机加工段还是未改进。
考核机加段负责人xx50元(大写:伍拾元),此款从2月份工资中扣除。
4)、下料工段下料人员,下料时出现下料缺陷,导致唐钢筋板报废。考核30元(大写:叁拾元整)。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3、继续加大对各班组的质量意识教育,特别是产品的外观方面。客户现对产品的外观要求愈来愈高,在这方面,换需加大力度。
以上质量统计分析总结,仅限于质量专业,不当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十九
预计目标:对各部门存在的问题要求关闭完。
完成情况:对内审存在的问题整改完毕。
2.去河北公司质量部学习质量管理和实验室检测仪器操作(4.8-4.12)预计目标:对质量部管理和实验室设备操作的掌握应用和试验结果的准确。
完成情况:100%完成(河北的管理模式,实验室检测仪器的检测要点,检测报告的出具和各种检验表格的应用等)。
3.去甘肃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质检员取证(4.12-4.15)。
4.管理评审和合规性评价(4.17完成)。
5.各部门三级文件的编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管理流程等)。
6.完成产品、原辅料及成品配件的检验管理。
7.联系国家检测中心和防腐蚀技术协会。
预计目标:完成燃气管的抽样和国家型式检验报告的出具完成情况:未完成。
8.部门培训。
9.公司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完成。
第二部分.部门的工作情况。
一.进厂原辅料及成品调货的检验。
1.原料:四月份pe100级原料共进3批,共114吨。分别是4月1日,n300038吨。4月20日n300038吨(其中过渡料10吨)4月28日n300038吨。均检验合格。
2.再生料:共进2批。共76吨。4月1日,一级再生料38吨,经检验判定为二级,最后经评审让步接收。第2批是4月23进厂,一级再生料38吨,检验判定为二级,经评审降级为二级再生料处理。(2批再生料供应商均来自文安县天宇塑料)。
3.成品调货应4月份初调货管材没有形成数量的记录,将在5月份的报告中作以说明。
二.生产过程产品检验方面。
第三部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三体系运行迎接外审,公司需准备的相应资质。
1.卫生许可证。
2.环评(噪声,污水。
3.消防安全验收报告。
4.职业病体检相关资料。
二.办理特征设备许可证,需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已完成,各部门。
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毕,都没有进行评审,建议在5月份中旬以前完成评审。
三.跨部门沟通协调方面:原辅料,调货产品和发货装车不能及时。
通知质量部进行检验,影响工作进程和工作效率。
第四部分:质量部5月份部门工作计划。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二十
内容摘要:强县扩权在我国一些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强县扩权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强县扩权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强县扩权中部地区县域经济。
在我国最早进行强县扩权并卓有成效的是我国的浙江省。早在1992年,为了“在经济上和上海接轨”,浙江对13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扩权,扩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但在当时阻力很大。
强县扩权的实证研究。
8月,浙江省把313项本该属于地级市经济管理的权限“空降”至20个县级行政区头上,绍兴、温岭、慈溪、诸暨、余姚等17个县和杭州、宁波的三个区,涵盖了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扩权事项,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文件里用四个字来表述扩权的总体原则:“能放都放”,即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外,须经市审批或由市管理的,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须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由扩权县直接报省审批,报市备案,对国务院有关部委办文件规定须经市审核、审批的事项,原则上也要放。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采取省、市政府委托、授权、机构延伸、个案处理的办法;二是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办授权或同意。后来,浙江省又把“省直接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到全省的63个县或县级市。
浙江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县财政直接归省财政管辖。同时,县里主要领导均由省直接任命。在财权和人事权方面实际上接近于“省管县”行政体制。“强县扩权”使浙江省各县直接掌握了行政大权和经济大权,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近三年来浙江省一直占据着全国百强县近1/3的席位,拥有着4000多个专业市场、逾5000亿元的年成交额,创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排名全国各省区之首的记录。浙江省武义县在上世纪90年代还戴着“贫困帽”,继首次实现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后,2005年又创下新的高峰,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2亿元,增速为26%,间武义县财政总收入增长了近8倍,武义县迅速发展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县扩权的体制改革。
全国多个省份效仿和学习浙江省的经验和做法,其中包括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和河南省。自206月起,湖北省决定对大冶、汉川、宜都、京山、恩施等20个县市“扩权”,以前市州一级掌握的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即“省管县”。“扩权”涉及20多个政府部门,包括计划、商务、国土、交通、建设、税务等,几乎涵盖了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领域。把多达239项的审批、审核权限,从地市下放给县,实行信息、项目、资金从省直达到县。湖北省扩权强县有力地促进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20个扩权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2亿元,占湖北省县域的43.4%,同比增长1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9l亿元,占湖北省县域的40.5%。县均gdp达74.6亿元,比省县域平均水平高65%,县均地方财政收入达2.05亿元,比省县均高54%,县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出全省县均55.5%。扩权当年,湖北京山县就和浙江客商签订了一个8亿元的投资项目,目前,京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纸箱、纸盒包装机械的生产和出口基地。2005年,湖北省又对10多个县市进行扩权改革,由此推动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新近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3季度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76个县(市、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85.2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7.3%;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59.58亿元,同比增长15.84%;工业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前3季度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4.69亿元,同比增长22.22%,增速高出全省2.6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9.26%;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前3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1961.58元,同比累计增长14.8%,其中江夏、新洲、大冶、夷陵等14个县(市、区)增幅在20%以上。
205月22日,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意见》赋予巩义、固始等5县(市)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扩大了偃师等30个县(市)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到了2005年5月,经过一年的发展,河南省所有扩权的县(市)社会和经济都有所发展,尤其是5个享受省辖市权限的县(市),发展得更快。据统计,年河南省5个省直管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总体上比一般县市要快,省直管县gdp增长按现价计算增长27.9%,略高于一般县市的增长,人均gdp水平也高于一般县市,经济结构二三产业比重也比一般县市高,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比如,非农业人口高于一般县市增长比例;省直管县市财政收入2004年增长37.4%,比一般县市高了大约两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一般县市高了0.1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也比其他县(市)高。
强县扩权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强县扩权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取消地级市。地级市是我国现存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环,即省-市-地级市-县-乡镇。地级市原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希望通过地级市促进我国县域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地级市现已成为县域发展的阻碍,因为市场经济讲究独立自主发展,而地级市对所管辖的县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限制了县域的发展,这被概括为三大“漏斗效应”:一是“财政漏斗”,由于一些地级市本身城区的经济体量较小,靠自身财力不足以每年拿出几个亿的资金维持地级市运转,只能靠行政手段对下“抽血”、对上截留,地级市成了对县的“抽水机”,而且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一些大项目也安排在市区,从而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二是“权力漏斗”,争权和争利益的事情不断在一些地级市和县级市之间发生,在市的全方位领导下,县的自主权受限很多;三是“效率漏斗”,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地级市这一级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已经到了相当泛滥的地步,管理层次过多,审批过多,成本高,效率低下。由于以上原因,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工作,这是对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进行强县扩权改革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积极回应。
随着强县扩权的发展,地级市的许多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下属的县域,“扩权”县市渐渐和地级市平起平坐,地级市逐渐回归为本来意义上的次中心城市,取消地级市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从强县扩权到取消地级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现存的地级市的权力和利益格局,会遇到地级市的巨大阻力。比如,我国城市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在推行强县扩权的过程中就阻力重重,一直没取得成效,其主要原因就是作为既得利益的地级市不愿意放权,对此,我国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大胆革新,将权力逐步下放;另一方面,扩权的县域要尽快地发展起来,给政府以支持,促使政府向县域放权,进而取消地级市。
对我国中部地区来讲,强县扩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中部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等六省目前有县或县级行政管理区499个,人口规模56.8万人,占全国县域人口的30.9%,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9.4亿元,占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22.7%,位列全国第二。
中部地区的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县域经济不像西部那么薄弱,有些县市发展较好,有推行强县扩权的基础,并且湖北、河南等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工作,中部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进强县扩权,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中部崛起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傅白水.强县扩权的浙江经验[j].南风窗,2005(3)。
质量强县工作方案篇二十一
一年来,xx乡,紧紧围绕建设“产业新城,品质崇州”的战略目标,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突出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重点,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质量强县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质量责任落实。
成立了以乡长xx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xx同志为副组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为成员的“xx乡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管理,保障经费,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具体协调承担工作任务;并将质量强市工作纳入我乡目标管理,提出了质量强市乡级工作目标和措施,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工作。做到层层签订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坚持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推进质量强县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学习宣传,科学安排质量建设。
为切实落实质量强市工作,我乡详细制定了《xx乡质量强市工作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质量强市活动精神,截止20xx年12月31日,我乡、村(社区)、企业共组织质量强市相关培训5场次,累计培训人员150余人;积极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质量强市工作。科技下乡进村服务活动,质量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农副产品质量现场宣传咨询活动等载体,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通过广播、横幅、宣传栏等手段广泛宣传,把质量强市工作融入在全乡工农业生产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种养植户和一般百姓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为我乡质量强市工作打下了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三、抓好标准建设,大力开展示范生产。
以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及主要的种植基地、大户为抓手,通过农业标准化示验示范、典型引导、重点扶持及项目实施,开展质量监管、质量提升活动,推进全乡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进程,建立完善农、工产品标准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了规范化的技术操作规程和高产、有机、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逐步完善粮油、水果、蔬菜、茶叶等生产技术规程。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优势,全面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和新技术的推广服务工作。
四、落实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认真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相关工作,狠抓产品质量安全软环境建设,提升全乡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工作,全乡环境质量得到了提高,连续多年来未发生过重大区域性、行业性的质量安全及环境污染事故。
五、明年工作打算。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乡将本着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方针,大力实施名牌、生态、有机、无公害战略,努力促进产业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使质量强市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面提升我乡工业、农业竞争的综合能力,开创质量强市的新局面,促进我乡经济和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