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下来的智慧和经验,值得写成一篇总结。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选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否生动、言语表达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质量。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语文教育的实效性。语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幽默,念课文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艺术,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性,提高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运用能力。
(1)促进教师对学生高效地传授知识。一名专业的语文教师应当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标准、精练,进而在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上要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还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教育工作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知识的桥梁,所以,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坏对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更好探索。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于课堂中面对黑板、听教师长时间一成不变地进行讲解,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运用灵活的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那么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教师运用好语言的艺术,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探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准确地使用教学语言,轻松幽默地使用教学语言,要使用言语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准确地使用教学语言。学生还处于对社会逐渐认知的阶段,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确、简练,比如教师一定要准确地为学生解疑答惑,不能含糊不清地进行讲解,避免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误解,难以及时地进行理解和疏通。例如,在教学《白杨树》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在讲课的开始,就对这篇课文中的注意事项、发音标准进行标准的示范性导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让读得标准的同学进行示范。然而,有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在课堂时间不停地在讲台上讲解,其实学生都是有疲倦期的,到一定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无法集中,所以教师可以用简练、精确的语言来对学生讲解最精确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2)轻松幽默地使用教学语言。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助手就是幽默,轻松风趣不但是重要的一种语言艺术,更是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轻松风趣的语言艺术,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劲头,有效地激发学生更多的思想和想象,并且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使学生对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和探究心理,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这样,学生们能够在轻松、风趣、幽默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学习和成长。另外,和善性也是轻松风趣的一个典型特点,它能够高效地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促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例如,有一次,有一个学生造句子完全没有标点符号,教师就在讲台上把他的作文一念到底,念得脸红脖子粗,把台下的学生们逗得哈哈大笑,那名同学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轻松幽默的教学,既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还能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老师的关注和用心。
(3)要使用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王力先生是我国伟大的语言学家,他曾说过:汉语的形式之所以美,主要是因为在语言当中包含了抑扬顿挫的美感,同时也有着整齐的美感。这些因素与音乐当中的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汉语当中的美感也是音乐美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汉语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做到绘声绘色、抑扬顿挫,向学生表达出课文当中的感情,使语文教学具有其应有的美感,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不仅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更在我国教育计划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好语言艺术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兼备情感语言和肢体语言,保持语言艺术的精准性和轻松幽默。从语言艺术角度对学生进行施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加强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隋树美。注重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西藏教育,(02)。
[2]唐燕。提高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03)。
摘要:低年级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那就是语言艺术的运用。如果低年级的班主任能够很好地掌握语言艺术的窍门,那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事半功倍,对班集体的影响程度、管理水平都会大大提高。从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来看,笔者认为提高低年级班主任的管理语言艺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低年级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特点入手,分析合理运用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期望对我国的小学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往往充当着教师和班级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如果班主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进行班级管理,就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低年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语言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语言艺术的运用。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的`特点。
要熟练运用语言艺术进行班级管理,首先要对语言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
1.语言要言之有理。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确保每句话都讲道理,通过良好的语言组织技巧,条理清晰地将道理阐述出来,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关注和照顾,确保学生和班主任能够在较为理性的状态下进行沟通交流,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发挥语言艺术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
2.语言要言之有别。
言之有别,即指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教育和管理,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有所侧重地运用语言艺术。此外,低年级的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确立,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性格的深入了解,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3.语言要言之有物。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事实情况开展管理,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说理和教育。
对于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来说,语言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语言艺术。
1.有机地将表扬语言和批评语言相结合。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多给予学生关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低年级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探究陈丽娟(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江苏苏州215636)要注重表扬语言与批评语言的结合。用表扬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行为,用批评的语言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和错误,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不断督促学生进步。
2.要充分重视师生情感的建立。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班级的重要管理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和做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将有声的管理行为与无形的感化行为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3.要充分挖掘管理语言的特色。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管理特点,每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艺术,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成长和进步。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犯错误的学生,此时说服教育就成为首要任务。低年级班主任在进行说服教育时要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巧妙劝说,注重方法技巧,从而激起学生的进步欲望,发挥育人效用。
三、结束语。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多样化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增进师生情感、促进班级管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冯丽娟.专业化角度探索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吴开源.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2(2).
文档为doc格式。
对于小学的班级管理来说,管理语言艺术的应用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艺术,在管理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运用的技巧,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
1.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
首先,在小学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时,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意识到自身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班级建设方面,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更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语言艺术运用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多给学生给予关怀,让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等要进行一定的评价,注意鼓励的作用,用表扬的管理语言艺术来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行为,这种积极的语言艺术的应用可以从情绪上来感染和激励学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最后,是由于小学生年纪都较小,所以自控能力差,并且经常会犯错误,但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尽量用关爱的语言来进行批评教育,同时重视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结合性格选择合适的语言艺术,让学生们在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自尊心不受到打击,更好地树立学习的信心。
2.重视情感的作用。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对情感的运用和把控。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是生硬的灌输纪律的概念和道理,更应该结合情感来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很多时候,宽容这种无声的语言艺术反而比处罚更有效果,无声的批评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进行改正,将有声的语言艺术和无声的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想要做好管理工作离不开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只有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语言艺术,这种良好、有效的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地达到管理的目的,避免做无用功甚至适得其反。比如,面对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在交流中要注意语气的柔和,并且多加鼓励来使他们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面对自卑的学生要多对他们进行积极的肯定,结合积极向上的语言艺术来采取多种鼓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更好地管理班级。4.注重管理语言的'特色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在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中也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特点,通过师生之间良好而平等的关系,以及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来为课堂营造出一种宽松而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完美地完成了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家访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学校对学生家庭所进行的教育访问,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班主任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家庭环境、性格等采取正确的家访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例如。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家庭学校双向沟通的联系模式,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
二、结束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善于应用语言艺术来进行管理,往往会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和高效。班主任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为出发点,不断提升自身管理的语言技术的水平,以便达到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学生学习和管理班级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三得,这种管理质量和效果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值得在班级管理中多加运用。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鲁迅先生在日本不乏很多好的老师,但是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鲁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之处,适当提高声音,促其注意;关键之处,稍作停顿;需熟记的内容,不妨和以声韵,以利记忆。这样,就可以增强感染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经常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不管提问题学生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钻牛角尖瞎想出来的问题要耐心疏导。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学习效果要比在沉闷的环境中学习效果好的多。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二、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运用概念,在运用概念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概念。学生很少懂得物理。
概念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引入某一概念。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来。
引导学生。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节拍“转”。
在我国,曾经有一种提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不给学生在课后留下疑难,让学生在课后提不出问题。实践证明,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及时恰当地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空白的心理,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许多知识前后联系比较大,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知识基础,要使学生经常注意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是怎么样着手解决的。讲课时,要“心中时刻有学生”可以经常提出问题,即采用所谓“问题性讲解”,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思想上去,教学中倡导启发式,坚决反对注入式。把教学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吸收――储存――再现中解放出来,转向教师启发,学生实验探究――转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教师的语言要严密准确。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合乎逻辑。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做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
总之,为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摸不着、看不到的物理过程,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这就是说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得深入浅出,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教师的课堂语言多种多样,教师的语言水平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锤炼而提高。
为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和创造幽默与学生共享.使课堂活动生趣盎然.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是觉得轻松愉快,把课堂变成了美的'享受.
作者:蔡文祥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仁县百德中学,贵州,兴仁,562303刊名:商情・科学教育家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008“”(2)分类号:h1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幽默语言
与普通的语言不同,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一定的使命特征。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为文学作品服务的,文学作品往往会根据作者的思想,构建一个想象中的文学世界。在这个文学情境当中,也许能想象到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出现的,而作者则需要利用一定的英语语言艺术对文学作品里面的情境进行相应的描述。在这种具体的描述过程中,作者利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对主人公的情绪进行描写,有时候还需要对主人公的思想进行渲染,通过一定的语言艺术对主人公进行塑造,并且通过一定的语言艺术承担起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或者是寄托作者的哀思,并且给读者分享自己的欢笑。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描写当中,英语文学的意象性特征是最明显的特征。纵观英语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19世纪当中,说到意象派的代表人物,最有名的意象派大师就要数庞德了。对于意象派来说,意象描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塑造一种意象,进而对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传递,这种思想感情可以是作者的忧思,也可以是作者的喜悦,抑或者是作者的批判。在意象派的诗歌创作当中,意象派诗歌作品主要坚持三个原则:首先是在诗歌创作中的单一的意象原则;其次是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歌的用词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简洁的原则;最后,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需要使诗歌具有音乐感,而不是强烈的韵律感。在这意象派诗歌的三种原则当中,每一个原则都是与语言艺术息息相关的。以庞德的两句诗为例进行分析―――人群中出现的鬼影/正如盛开在潮湿漆黑枝丫上的花。在现实的环境当中,诗人描写的显然是火车站当中人来人往的场景,可是到了诗人那里,这么平淡的场景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树枝上盛开的花朵。诗人通过语言艺术将枯燥的场景描写的异常美丽,给生活赋予意象性特征,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英语文学作品当中,生动性也是英语文学的语言特征。生动性具体是指作者通过用语言艺术进行描写,使所描写的画面塑造出具有生命性的特征,使所表达的思想以及画面具有灵动性,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使所要描写的场景就像真实的一样,让读者通过作者的描述,具有一种在现场的感觉。在生动性方面的描述中,最著名的文学大家就是英国的狄更斯。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就很好地展现了狄更斯语言生动性的一面。如在《雾都孤儿》当中,狄更斯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成功地为读者勾画出了以下几个生动的主人公,在所有的角色塑造当中,最著名的要数有着凄苦悲情色彩的孤儿奥利弗以及心肠善良的梅丽太太,除此之外还有窃贼团伙费金。在《雾都孤儿》的具体描写当中,首先,狄更斯通过对各个角色的穿着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我们就很容易想象出各个角色的身份特点。除此之外,狄更斯还通过对《雾都孤儿》里面各个角色的语言进行描写,使各个角色的形象更加真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主人公,并且通过各个角色的衣着进行描写,可以使读者对当时社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进行展示,能够使读者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貌,并且通过小说中各个角色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对整个社会的基本的思想感情和看法。因此,在英国文学作品当中,作者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方法,使文学作品能够真实地再现作者想要描写的社会环境,能够让读者通过作者的文学作品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除此之外,作者在文学作品当中通过刻画一定的人物,当然作者的刻画可以是衣着方面的描写,也可以是故事人物的语言、情感和心灵的描写,使书中的主人公仿佛就在读者面前,让主人公更加生动形象。最后,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一切语言艺术都是为了传递作者的感情,和作者对社会的看法。
对于读者来说,读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了解作者刻画出的画面或者情感,有时读者还会对文学作品中传递的作者的感情进行揣摩,并感受作者想要说出的话。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作者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达一些观点,而在观点的传递过程当中,作者往往是通过对一定的感情表达来进行的,当然,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不尽相同,可以是一种喜悦的感情,也可以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亦或是一种对岁月看淡后的恬然和哲理。总而言之,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文学作品中,不存在没有感情的枯燥描述,因此,对于英语文学作品来说,情感性是英国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在托马斯格雷的《乡村教堂内的挽歌》当中,这位伟大的伤感主义诗人很自然地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对古代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感,但是诗人所传递的当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而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不满情绪,作者通过作品传递出了诗人自己的感情。提到英语诗歌当中的情感性艺术特征,就不得不提英国诗人济慈,在济慈的《夜莺颂》当中,诗人通过语言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诗歌当中,很显然,诗人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夜莺歌声的赞美,更多的是传递着诗人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的描写当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也许是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因此,诗人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结语。
总之,在英语文学作品当中,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言艺术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艺术可以是一种意象性的特征,也可以是一种生动性的语言特征,抑或者是一种富有感情的语言特征。这些语言特征都是为作者的感情服务的。
课堂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知识的获取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交流完成的.因此,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对象等,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达到以下艺术化的要求.
作者:高志阳作者单位:唐河县桐寨铺中心学校,河南,南阳,473400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8)分类号:g623.2关键词:
目前学校流行的这些阅读指导方法实质是建立在20世纪前半期行为主义理论和目标分类学之上的。这些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分为译码和理解两大分技能,而理解技能又可分解为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等更小的技能。学生阅读能力正是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运用而提高的。早在50年代,就有人对这种根据阅读过程进行行为主义分析得到的阅读技能提出了质疑。60年代以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1][2][3]。
摘要:构建充满趣味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每个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反复思考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浅析如何创设小学语文趣味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生活;实践;合作;主动性;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重要阶段,教师如果使用的教学方法得当,小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兴趣,反之,学生有可能排斥某一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充满趣味的生动课堂。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活跃课堂氛围。
多媒体设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比较单调的文字变成较为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变成比较直观的内容,这些都是便于学生理解的。小学生感性思维占主要地位,他们对感性内容的接触更容易,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可以更到位,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多运用多媒体设备,帮助活跃课堂氛围。如在学习有关季节自然景色的课文时,可以找一些视频图片,让学生自己谈谈感受,谈谈在这个季节出现的特色;在学习自然景观、文物名胜的课文时,播放一些图片或拓展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尽可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堂氛围也就活跃起来了。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更愿意学习语文,将学习语文当作一件乐事而不是一种任务。当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注意力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多媒体激发出来了,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使用,避免教师集中注意力多媒体对而忽略其他情况,要分清主次,适度使用,不能过滥过频。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让生活走进课堂,语文与实践相结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小学生在课本中学的内容大多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生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也可以通过融入生活中学生可以理解的、经常接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在学完拼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主持一段天气预报,用拼音完成播报稿件的写作,提高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学习一些描写名胜古迹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想去的地方,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就在生活中,而不是距离他们遥远的知识。与生活结合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生活就是最好的语文教师,不论说话、做事,都离不开语文,让生活进入语文,学生自然也就明白语文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认定:必须学好语文。
三、采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两种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第一种合作是最常见的合作方式,也是语文课堂中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就是最简单的合作。第二种方式是不常用的方式,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自己合作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把握不住学习重点,容易浪费课堂时间等。但教师更应该注意到,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研究,对他们的成长会更有帮助,对他们能力的培养也会更有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完全放手,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引导他们寻找答案,当然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运用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学生自己的合作学习,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语文的学习是没有确定唯一的答案的,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也恰好与语文的教学思想一致。从这些方面来看,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值得推广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合作中发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势,对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
四、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并行。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如年纪较小的学生,在学习一些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给学生设定游戏场景,将课本中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寓教于乐成为可能;对较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注意向更高年级的教育教学衔接,手把手地教,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的做法应逐渐舍弃,应该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语文的教育也应该更有深度,从单纯的感性教育转变为强化理性教育。
语文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了解更多自己在生活中不曾注意的内容,可以通过语文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搭建其沟通其他学科的桥梁。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年纪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对同一班级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个人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不是渐渐地淡化。五、结束语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起点,语文是一直陪伴他们成长的学科,教师在小学阶段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多样的方式创设充满趣味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廷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4,(2).
[2]王改玲.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教学[j].课外语文,2013,(6).
1.1语言死板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我国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当中,教师并没有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在督促小学生学习并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过于死板和严肃,没有幽默气氛。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判断能力,容易忽视教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而单纯的因恐惧而克制自己的喜好。这种恐惧心理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对学生的成长严重不利[1]。
1.2语言直白导致学生自尊心受挫: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拥有天真好动、不受拘束的特点,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对其进行管理,通常会选择相对直白的命令式语言。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旦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没有正确理解教师的含义就会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这样一来,全班学生都会对该学生留下负面印象,还有的学生会选择不和他做朋友等。这将导致小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2]。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充分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反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自尊心受伤,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摘要:之前很多有教育经验的老师跟我讲过,幼儿园上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兴趣,但这也是最难的。融入幼儿教学行列快半年了,这一点我现在深有体会,激发不了幼儿的课堂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所以创设幼儿兴趣课堂对于幼儿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幼儿的特性出发,抓住幼儿的本性,以幼儿的本性为突破点,顺从他们的本性,激发他们的课堂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理论的来说就是要构建科学、适宜的兴趣课堂,探索全面、多样的兴趣课堂类型,创新自主、开放的兴趣课堂形式。
关键词:兴趣课堂激发幼儿本性教学目的。
一、幼儿教学课堂的现状。
1、幼儿教学课堂遇到的一些问题。
第一类,上课过程中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师经常抱怨班里的孩子上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讲悄悄话、玩东西、不能安静倾听老师或同伴在课堂的回答、乱插话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根本不注意老师在说什么,整个活动孩子的情绪很躁动。如此的课堂活动,教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类,幼儿思维总与老师相反。幼儿对于老师所讲的知识不感兴趣,总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想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类型的问题我们也是非常容易见到。孩子们对于整个课堂没有兴趣可言,有时候实在是迫于老师的威严,在那边无奈听着老师讲课。
第三类,幼儿遇到某一感兴趣的事物而控制不了场面。经常老师会讲到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的情绪就会异常激动,或者完全不再注意老师的言辞动作,而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思想中去。有时候当孩子知道某件事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说出来,让成人知道与他共享欢乐。成人在语言上给予的称赞,使幼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了解到成人对他的关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类,幼儿课堂兴趣不能持久。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会遇到,刚开始一段时间幼儿的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与老师的互动,与其他幼儿的互动也非常积极,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一般十分钟以上就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逐渐对课堂失去兴趣。而后面老师在怎么激发幼儿的兴趣都是非常困难的,即容易兴趣疲劳。
2、产生以上教学问题的原因。
在总结原因之前我们首先要简单的概括下幼儿的本性。
第一、幼儿非常喜欢玩,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是这个年龄阶段的都非常喜欢玩。玩游戏,玩玩具,或者是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们都会非常喜欢。
第二、幼儿喜欢运动,其实对于幼儿来讲,游戏和运动是不分的。
第三、喜欢探索。幼儿阶段是人生真正的开始接触世界,学习社会性的事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非常喜欢问为什么。特别是有些爱动脑筋的幼儿,他们会经常的问为什么,细心的老师也会发现,他们问的问题,还非常有思考性。
第四、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很会模仿,有时候老师课堂上讲的一句话,做的一个动作,幼儿很有可能会在课后模仿出来,有的甚至当场就模仿出来。有些老师则会很生气,其实大可不必,这说明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上课也比较认真,至少思维是跟着老师走的。
第五、很容易犯错误。由于年龄比较小,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判断又不足。很多时候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他们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还只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描绘。
从以上五点在课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就会找出答案。当然原因不完全是在幼儿身上,作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肯定也是有问题的。比如讲课特别枯燥,幼儿上课最重要的是兴趣,没有兴趣上课只会是独角戏。而有些时候内容可能是对于儿童来讲非常感兴趣的,()但是没有办法生动的讲出来,而对于幼儿来讲他们需要的是生动的画面才是最好的教学内容。
在这些原因中有幼儿自身的原因,也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的原因。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改变幼儿的本性特征,所以我们只有顺从幼儿的本性,围绕幼儿的本性,创设幼儿兴趣课堂。
二、如何创设幼儿兴趣课堂。
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日常活动中有些生活、学习等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这些内容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事实表明,让幼儿在游戏和运动中学比单纯的集体教学活动效果要好。
1、在游戏中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教学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第一、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据此,我们可以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快快乐乐地掌握一些生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有的幼儿拖拖拉拉不想吃饼干,有的幼儿会吃得满桌都是饼干屑,我们可以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还能把圆圆的饼干想象成月亮,再一口变成月亮船,三口两口把月亮船吞进肚子里。
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生活活动变得有趣了。
第二、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游戏。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教学活动肯定爱不起来,注意力更集中不起来。但是有位老师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她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案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学习儿歌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类似于变魔术的方法,可以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儿歌中的各种动物角色藏于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这时小朋友就有可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语言活动变得有趣了。
2、在运动中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游戏,顺应这一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收效也很明显。
第二、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单调重复,幼儿的喜爱程度不高,练习效果也就不太好。如果将其改编得更有趣些、多变一些是不是能增加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呢?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技能,在实践中,我有意识地让幼儿开心地掌握这门技能,在反复单调的练习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皮球滚掉喽”等口令。幼儿在欢乐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反复练习了拍皮球。在其它技能学习中,我也延用了这些方法,如幼儿练习跳跃活动时,“跳一下”、“跳许多下”、“累趴下喽(下蹲)”……总之,让幼儿在嘻嘻哈哈中掌握一些运动技能。体育活动变得有趣了。
第二、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教育教学计划,许多活动内容都是让幼儿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让幼儿多多地站起身来、走出教室,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同时也能进行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区角游戏“按大小排序”,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数字的认识,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区角游戏变得有趣了。
在早期阅读中,幼儿很容易对枯燥的认字训练生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更要重视让幼儿在动作体验中积极思维,我设计了“送信员”的.游戏,让幼儿扮演小白鸽,飞跑着把装在信封中的字宝宝,一一送到小朋友的面前,拆封阅读。活动下来,幼儿在看看、玩玩、说说中,不仅使幼儿的情感、兴趣得到了满足,还有效地提高幼儿阅读认知能力。早期阅读变得有趣了。
另外幼儿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刚刚开始对于幼儿来讲可能不知道怎么问问题,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老师问问题,首先老师针对一个问题发问幼儿,当幼儿打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告知幼儿,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回去可以问下爸爸妈妈,问好了明天告诉老师答案。长此以往,幼儿就可以养成发问题的习惯,有了探索欲望,幼儿的兴趣自然也就来了。
三、幼儿兴趣课堂的一些建议。
幼儿兴趣课堂的创设我们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总的来说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环境优化原则。在兴趣课堂中,不仅要营造一个平等的群体氛围,让幼儿之间成为非竞争的、彼此欣赏的学习共同体,还应营造更为开放的物质环境,让幼儿有自我选择学习对象、学习时空、学习伙伴、学习节奏、学习方式的权力,以实现快乐而有效的教育过程。
2.兴趣优先原则。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内在动机引发,要让幼儿学得有趣、学得快乐,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追寻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3.亲近生活原则。教育要回归幼儿的生活,要对来自于幼儿喜欢的、热衷的生活信息加以整理、分析、筛选,挖掘出其中最为贴切、最有价值的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兴趣活动。
4.尊重差异原则。儿童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特点,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适当地调整兴趣课堂的活动内容,让每位幼儿获得更多更适合的学习机会。
5.彰显整合原则。兴趣课堂应该蕴涵多元的整合因素,主要为观念的整合、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资源的整合、教学手段的整合以及幼儿发展的整合。
6.营造互动原则。尽可能让不同的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与幼儿学习互动,从而让幼儿之间、师幼之间、教师之间、家园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类群体的交互中,彼此尊重理解、启发分享、参与合作、指导商量,以体现互助、互补、互进的真正内涵。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学生提问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
当今中学生具有“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会轻信和满足于教师、家长和书本上的意见、结论,他们想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因此,巧设疑问,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信息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然而,从笔者最近对29所初级中学音乐教学所做的调研,以及全市中小学音乐优质课、创新课评比活动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教师不善提问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艺术性的提问,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理应成为每一音乐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
本文试图对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情境进行粗浅的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主旨。
一、创设情境,进行提问。
(一)设计形象性情境进行提问。
如何使抽象的教学变成形象化的、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吸收的教学,是每一教师所关注的话题。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形象的提问情境,也应该是一个提问艺术探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教师的提问不仅仅在于考学生,而是在提问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话中找到师生心灵共振点。譬如,欣赏《摇篮曲》(浙教版中学教材第三册)教学中,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介绍《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催婴儿入睡时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结构简单,节奏摇荡,旋津优美、情意甜蜜,常为女声唱或合唱形式。在这之后,分别播放戈待尔和舒伯特的《摇篮曲》音乐,从外部音响感知人手,这时教师配以适宜的体态语言(轻柔、摇摆作摇篮动作或怀抱小孩入睡动作,脸上露出母亲慈祥特有的甜美笑容),此刻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音乐形象情境的感召下,已深深地体会到《摇篮曲》温馨的意境,以及它所包容着的深深母爱,在《摇篮曲》旋律的陪衬下,教师提问:《摇篮曲》的特点怎样?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填表方式,由学生经过讨论逐步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将学生的思维和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
因为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善于运用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来充分发挥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诱发形象思维。教师利用讲故事、现代媒体和舞蹈等方式能创造一种宽松、讨论式的课堂提问氛围,调[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动学生脑海中贮存的感知表象。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加工处理,正确理解音乐、感知音乐内容。这是值得教师尝试的一种提问方式。
(二)设计问题性情境进行提问。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问题是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也是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深化的阶梯,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提问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这便构成了问题情竟。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喜、而这一关键在于设置的问题必须鲜明生动、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像这类问题性情境的设计方法比较多,如:诱发学生兴趣后设问,激发学生悬念后提问,从已有问题中提出问题,等等,其共性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感知、思索后,寻求问题的答案。以“诱发兴趣后设问”为例,对其分析如下:
诱发兴趣后设问。其理论根据为:学生的思维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吧自己的理解、感觉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从新旧交替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激发点”,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譬如,在学习《下雨真好》这首作品时、教师请学生闭眼听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于把学生融人大自然,脑海中渐渐会浮现出熟悉的雨中情境……。这时教师问道:“你愿意告诉我你在雨书的心情,并让我们知道你雨中26故事吗?”学生会充满兴趣地讲述雨中曾发生过的一件件趣事。接着,教师运用电脑多媒体展示一组极富诗意和生动气息的画面————雨中即景。教师提问:“你能给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起个名字吗?”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不同,其所取的名字也不同。其结果有《雨中小唱》、《童年的而天》、《下雨真有趣》、《雨中情》等等。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实践的崔化剂。
(三)设计竞争情境进行提问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开始在乎周围人的评价,回答问题也存在顾虑。这是学生自尊心加强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头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争时高得多。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抢答、辩论等,从而使竞争情景得以形成。譬如: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李焕之)作品欣赏教学时,完成初步感受分段教学后,为了巩因时至“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分析、教师提出:复听全曲后,以小组讨论、抢答的形式,回答作品四个部分力度、速度、场景是如何变化的?逐段重播音乐,逐段小组抢答。这样,学生的情绪会异常高涨激烈,纷纷争着回答。集体荣誉感会使他们战胜自我,勇于挑战,热烈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设计竞争情境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如集体讨论法、自由辩论法等。因为相同中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心境的教学对象来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只有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运用,才能使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自由的辩论中逐渐完善自己、最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归纳总结,对某一音乐作品或音乐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通过以上几种提问情境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提问情境的设计是在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环境,才能设计出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提问情境,才能使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益。
二、及时评价,激励参与。
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只有两者和谐的结合,才能使提问更具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
为此,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每一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尽量表扬和鼓励,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对于素质较好的同学,由于他们成功率较高,自信心强,教师在给他们提供表现机会的同时,评价更要从严,使他们能有往更高的标准和目标,发奋努力;对于素质较差的同学,也要多给他们感情投入,记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可先把目标定低些让他们优先回答比较简单的、复习性的提问,使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快感。这样照顾到所有的同学,使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不断提高水平,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提问艺术与评价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音牙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__、1。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__、3。
3、浙江青年报20__、3、26。
4、浙江省教委教研室编《浙江省第三届中小学音乐教师说课评比材料》。
5、中学教育20__、3。
6、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1999。
摘要: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的所使用的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技巧既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笔者认为,要当好一位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全面掌握中学化学教学语言的特性,并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关键词:化学语言艺术。
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语言。有了语言人类沟通起来越来越方便,有了语言人类把大千世界描绘的绚丽多彩。课堂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课堂语言的描述、指示和说明来传授知识,强化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化学课堂语言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合理、艺术的运用化学语言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课堂语言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口语、专业语和态势语。
一、口语。
合格的口语表达是做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口语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以表达、交流、讲解、组织教学的专用言语。课堂上的口语,必须突出以下特点:
l.准确胜、严谨性。准确性、严谨性,是课堂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化学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师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如果用词不准确,则表达就不科学,就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错误或产生不应有的疑点。就会误导学生的性格发展趋向,就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用词要能准确地反映所述的化学规律和内容,不能使学生得到模棱两可的印象。叙述内容时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有意识地清除自己语言中的“杂质”,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表示的内容,是一个化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读音的含混或错误会影响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化学专业术语更要读准。如稀有气体元素“氙”读作(xian)不能读成(shan)。
2.引导性。引导性的课堂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先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愿望,教师再启发诱导。比如“化学平衡”这一节,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描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是否相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怎样变化?(2)浓度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3)如果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还会保持不变吗?这样一步步地设问,启发学生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得出绪论。
3.生动性、幽默性。要想使学生在一堂课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是必不可少的。
青春期的中学生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具有好奇和好动的特点,教师经常把课堂内容和社会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配以幽默性的语言,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苯的结构和性质”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明白苯环的结构,就给他们讲凯库勒做梦的故事。
4.感染性。语言本身除了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有传递情感的功能,即要有感染力和煽动性,也要把深蕴于教材之中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如,在讲述我国化学工业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时,就可用赞赏、喜悦的语调;如,在讲述我国率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流行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并完成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时,就应该面带微笑,充满自豪感;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极大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二、专业语。
利用板书来配合老师讲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板书的内容是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切忌板书乱而烦琐,板书一定要体现课堂的中心和关键,以及教学重难点知识。这样就能够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板书,教师在设计板书提纲时所下的功夫越大,就越能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越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板书语言还要具有层次清晰,提纲挈领的条理美;画龙点睛,以少胜多的简洁美,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的规范美。
三、态势语。
所谓的态势语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仪表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达到语言表达的融会贯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面部表情。
即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感情。比如说学生答对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报以微笑,以示赞同。当学生对自己怀疑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坚定的表情。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慈爱和乐观,总会传递给学生,学生感受到的是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情绪。教师的喜怒、哀乐应适时出现,感染学生同喜同忧同乐。
2.眼神。人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这扇窗户就更加通明和真切。教师能够通过这扇窗户洞察学生的心理,及时的发现他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的给予解决。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向学生传递语言不能充分表达的信息。如提问时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他,给其以信任和鼓舞。
3.仪表。仪表语言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外表对他人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点就要求教师着装要合适得体,仪表要端庄大方,而不应浓装艳抹或衣冠不整,让人一看就应该感觉到很浓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渲染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教师的仪表对学生要有榜样示范用。
总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课堂的语言艺术修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海明威在创作|过程中,非常善于通过语言文字的直观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真实的场景。在读者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最开始映入眼帘的是文字,文字的直观性很强,记载了作品的全部内容,因此,文字给读者的震撼力可想而知。直观的文字不管是心理感受还是视觉感染,表达出来的内涵会更加贴切,更加丰富。比如想要表达一个人非常伤心,不仅可以利用“sad”,而且可以采用“unhap-py”,虽然这两个词语的含义相同,但是“unhappy”相对于“sad”而言,不仅可以使人们感染到悲伤的情绪,而且可以使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给读者预留一定的思想空间。比如在《老人与海》中,描写老人桑提亚哥和年轻黑人掰手腕的情境,海明威主要采用了没有加任何标点的长句来描写,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因此每一位读者读后都会产生一种刺激、紧张、恐惧等心理,甚至能体会到掰手腕后的疲惫。这种直观语言可以更加引起读者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当然,语言的直观化并不在于句子的长短,比如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利用短句也同样达到了很好的视觉化效果。在小说中描述到,老人和大马林鱼之间虽然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搏斗已经精疲力竭,但老人仍然一次又一次拉它回来,在整个坚持的过程中描写的简短精练的句子一方面呈现了老人非常疲惫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为读者呈现了一种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情境,增强了读者的心理、视觉感受。又比如在《白象似的群山》中,为了阻止男青年再说话,姑娘居然连用7个“求求你”,这种语言表达相比任何修饰都更加能够体现姑娘此时厌烦、忐忑的心理。
根据语言发展层面分析,口语在书面语发展之前便已经存在,书面语相比口语而言更加具有规范性、规律性、统一性,很多读者读完之后,思想容易被禁锢,慢慢地也会失去阅读兴趣。但是口语的最大特点是直觉性、生动性、活跃性,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出人们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内心思想情感,生命力较强,更加能够刺激人们的大脑语言神经,提高读者的兴奋性。海明威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非常喜欢运用一些日常用语、街头俚语、民间俗语等,这些口语化的语言结构更加单纯,句子简短,节奏也非常鲜明,和美国中西部人民口头语言比较接近,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在《残杀》中,“says,”hesaid,“whatthehell?“”tohellwiththeclock,”thefirstmansaid,that’sabellofareason.海明威利用了很多俚语、俗语。同时,海明威也喜欢采用一些常用的粗话,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描写了麦康伯知道妻子偷情后的一段问话,其中麦康伯脱口而出:“你干的好事,真该死。”这句口语非常准确地描述了男主人公的性格,读者也能够体会此时男主人公非常暴躁、愤怒的心情,感觉非常贴切。这是书面语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海明威不是艺术家,也不是哲学家,通过拜读海明威的作品,并不会感到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切实际的抽象表达,也不会体会到哲学家那样思考生活,而是通过客观描写事物外观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体现,不仅可以把读者和作家的距离拉近,而且可以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真实的视觉感受。海明威常常会利用一些可视化语言仔细描写事物外形,并且提出并不能通过抽象的思辨以及理智客观描摹事物外观,只可以凭借自己的直觉,根据自己的感性思考和体会对事物的声音、颜色、形状进行描摹,然后将其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探索、感悟、思考。比如《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作者以主人公的视角对于自己所观察到的平原、树木、大鸟、含羞草、影子等一些事物进行直观描摹,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广袤无垠的草原,展翅翱翔的大鸟,在阳光下投射的影子,使读者感觉非常真切、直观。又比如《雨中的`猫》中,描写一段下雨的场景,其中描写了海水、雨水、棕榈树、纪念碑、积水等事物,雨水、海水的动静结合,各种事物形成了一幅极为丰富、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图画。物象的清晰度高,语言可视化程度高,因此在简朴的语言环境中才蕴含着丰富的物象,令人回味无穷。
四、语言的含蓄艺术。
海明威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采用可视化、直观、朴实的语言完整表达出描写的内容,至于深层次的情感需要读者自己深入思考、体会,这也是海明威语言艺术魅力独特之处。海明威可以使有限的文字承载丰富的内涵,通过一些简约的物象来传达出自己深厚炽热的情感,将一些复杂的情感通过更加含蓄婉约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海明威在这些可视化语言中含蓄地融合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心境,而且可以为自己预留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感受新的体会。比如《第十个印第安人》中,有一个场景描写了男主人公在知道自己女友已经爱上别人的情况下的伤心情境,文中写了夜间树林里的风声、湖面水声,进而写到早上起了更大的风,湖滨已经被涨潮的湖水无情漫过。最后主人公发现自己心碎了。这个场景的描写后来在电影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为了表达一个失恋者伤心、支离破碎的心情。这个场景没有正面描写主人公的伤心、难过,而是非常含蓄地通过风声、水声等来描写主人公心情的起伏跌宕,悲恸欲绝,表达了作者无尽的语言,使这种伤心欲绝的情绪达到高潮。海明威是现代新文体风格、新语言的创造者,其独树一帜的语言艺术风格令其他作家纷纷折服,对当时美国文学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都造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海明威的语言朴实无华、直观性强、口语化、可视化较强、含蓄精练,是世界语言宝库的一笔重要财富。我国文学家应进一步深入探究海明威小说的语言艺术,推动我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