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短板,进而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来提高自己。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些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总结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和思路。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笔算乘法。
2.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3.一个因数中有0的乘法的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o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必须加上。
4.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o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o。
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计算是基础,基础要打牢:
三年级数学课本系统的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历次竞赛或选拔比赛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练习机里很多计算题,电脑自动批改,家长省心省力。
就资深数学教练陆霞老师的教学经验表明,在二、三年级打下良好运算基础的同学,一方面使得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在高年级竞赛或选拔中往往会有相当大的优势。
2、应用题,重中之重:
从三年级起,数学课本中介绍了大量的数学专题知识,尤其是应用题部分,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数学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数学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3、学习方法很重要:
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日月):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
(山峦):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2、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3、表达朋友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6、有关气象的谚语: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1、列竖式计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除法的验算。
3、一步计算的问题。
4、两步计算的问题。
1、质量单位千克、克数与代数常见的量。
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
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练习: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
(2)口算:36÷360÷268÷290÷3。
(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
(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584÷395÷481÷3。
(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5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1.认数、读数、写数。
整千数:数位与顺序,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非整千数: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按顺序整理数。
练习:
(1)口算:201+4000800030006000201000+100。
(2)写一写:两个千加两个百加一个十是多少?
(3)三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
(4)967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个位上是()。
2.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时的数学思考,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非整千数最接近几千。
练习:
比较大小:3650和2520,7890和8790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1.称一个物体有多重,一般用千克为单位。
2.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物品实际有多重。
3.千克可以用kg表示,又叫公斤。
4.从秤上读出物品的重量。
5.称比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为单位。
6.认识天平。
7.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
练习。
(1)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重()克?
(2)2千克=()克。
(3)9000克=()千克第四单元加和减。
1.口算两位数加、减。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练习。
口算:44+2532+5714+6876642.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练习。
手套的价格是12元,帽子的价格是手套的3倍,你能用线段画出来并算出帽子是多少钱吗?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1.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
2.联系实际问题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包括: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利用线段图)。
求经过时间:
记忆: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经过时间3.两种计时方式的转化。
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相转化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凌晨1时1时。
深夜12时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记忆: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用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时。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就用时刻减去12时。
练习。
(2)用二十四小时计时法表示,:下午2:00,晚上9:00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边与角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把正方形的每一条边都叫做边长。)。
2.探索、理解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物体某个面上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该物体某个面的周长)。
练习。
(1)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求篮球场的周长。
(2)操场长150米,宽70米,小强绕操场跑一周,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第七单元乘法。
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
2.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是0时的乘法计算。3.连乘计算。练习:
(1)200×3152×4261×3224×5(2)124×3×2115×2×4。
(3)一头牛一天吃20千克草,两头牛两天吃多少千克草?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
安排过一次“观察物体”,从物体(玩具、茶壶、汽车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并选择适宜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学习“观察物体”,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用视图表示看到的形状。
1.在知道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础上,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往往是不相同的。
3.进行简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
练习。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
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
1.分数的表示:分子、分母、分数线。
2.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1.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mm”。1厘米=10毫米。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dm”。
千米。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km“,千米也叫作公里。
2.1千米=1000米。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的末尾去掉3个0。
出处 kAOyaNMIJi.COm
例:8千米=8000米9000米=9千米。
吨
1.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2.1吨=1000千克。
3.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4吨=4000千克5000千克=5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3)能熟练完成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
(1)能从实际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算的过程,并逐步学会合理、恰当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4)能熟练完成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除法的含义,并回顾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能口算或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对许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观察、分析过程,探索并掌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3)能利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直接判断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正确性。
(1)能灵活利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至少"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
一、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2、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3、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4、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我们今后还要保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你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华罗庚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我很高兴你们能够喜欢数学课,我希望你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三、坚强的意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们遇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你们能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需要坚强的意志。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奋力拼搏战胜困难,就是意志坚韧的表现。你们具有这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会不灰心丧气;在取得好成绩时,也不骄傲自满,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奋勇前进。这样才取得了好成绩。
四、自信心与勤奋。
数学家张广厚说:“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投机取巧,只有勤奋地学习,持之以恒,才会得到优秀的成绩。”你们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经过反复练习,你们确实取得好成绩了吧!
五﹑能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用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考试前不心浮气躁可以让你高速而有质量的复习。另外,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能让你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四、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五、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量角:
中心对顶点,
0线对一边,
一边读刻度,
内外要分辨.
计量单位间的换算:
大化小,用乘好.
小化大,除不差.
大月、小月的记忆:
七前单月大,
八后双月大.
我是1厘米: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朝着大数笑.
【知识点】:
1、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掌握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感受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能结合具体情景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千克、克、吨的关系及其简单换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千克、克、吨之间关系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换算。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了解它们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克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轻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克的概念,体验它们分别有多重。
4、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5、活动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重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选择正确的重量单位,二是对重量的估计的准确性。
6、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
7、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一个西瓜重2(kg),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g)。
8、通过实际的称量,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学会使用称量工具给物体称重。
第二节1吨有多重(认识吨)。
【知识点】:1、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质量的估计能力.
4、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5、以大象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参照物,让学生感受一吨有多重,从而建立吨的概念.吨用字母表示为“t”.
能分辨出三个重量单位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为物体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
掌握三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第三课:搭配中的学问。
【知识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与策略。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和策略。
4、学生运用摆学具、画搭配线路图、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解决搭配问题。并从中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
5、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6、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的愿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意识。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含义: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2吨=千克。
方法分析:
1吨=1000千克,2吨是2个1吨,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吨=2000千克。
方法归纳:
把较大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小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较小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大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去掉3个0。
生活中吨的应用:
吨的确是个比千克重的多的单位,那么,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例如“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量是50吨,一般一辆货车大约有30—50节车厢,也就是说可以运送200吨左右的货物。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质量是用吨来作单位的。比如: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35吨;空集装箱本身的重量在2吨—5吨;亚洲象平均重3—4吨,非洲象平均五到六吨左右等等。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三、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1.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mm”。1厘米=10毫米。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dm”。
千米。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km“,千米也叫作公里。
2.1千米=1000米。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的末尾去掉3个0。
出处 kAOyaNMIJi.COm
例:8千米=8000米9000米=9千米。
吨
1.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2.1吨=1000千克。
3.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4吨=4000千克5000千克=5吨。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