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财务总监交接表 财务人员交接表(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财务总监交接表财务人员交接表篇一
财务总监——cfo(chief finance officer)是企业治理结构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没有财务总监的治理结构不是现代意义上完善的治理结构。从这一层面上看,中国构造治理结构也应设立cfo之类的职位。烽火猎头的相关专家认为在创业型企业,由于财务数据的关键性,敏感性和极度不对称性,cfo是绝对的二号人物。而且,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奔上市去的,上市是cfo全权负责的,所以cfo抛头露面的机会,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了解,和对公司整体战略的把握,都要远超其他c级人物。再者,很多时候cfo是董事会直接委派的,有间接地监督ceo和管理团队的.职责,所以cfo地位绝对超然。
当然,从本质上讲,cfo在现代治理结构中的真正含义,不是其名称的改变、官位的授予,而是其职责权限的取得,在管理中作用的真正发挥。所以,如果仅仅改变称谓,而不调整职责、赋予权限,即使设立了cfo岗位,也不能说中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任务已经完成。
新时代财务总监也叫财务总监cfo,意指首席财政官或财务总监,是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一名现代意义上的cfo,必须突破传统财务视野、从战略高度把握财务管理、公司治理、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作手段;必须大量接触国内外前沿性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真正具备全球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相关国际规则。
财务总监交接表财务人员交接表篇二
会计交接是指会计人员调整时,由离职会计将有关工作和各项会计资料交给继任者的过程。会计人员工作离任,都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会计交接的内容
会计交接工作的程序
1、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②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
③整理好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 ④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该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公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薄、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应在移交清册上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盘、磁带等内容。
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应将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
2、移交点收。
移交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本人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向接管人员移交清楚。接管人员应认真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点收。
具体要求是:
①现金要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②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账簿记录一致,有价证券面额与发行价不一致时,按照会计账簿余额交接。
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不得遗漏。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加以说明,由移交人负责。
④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如有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对重要实物要实地盘点,对余额较大的往来账户要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
⑤公章、收据、空白支票、发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须交接清楚。
⑥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交接双方应在电子计算机上对有关数据进行实际操作,确认有关数字正确无误后,方可交接。
会计交接的注意事项
第一、交接表要写清楚。看交接表上的内容与事实是否相符。
第二、发票要看仔细。发票本数与事实相符。企业帐要与银行帐相符。现实和实务往来是否相符。保管帐与实务是否相符。要清点仓库。固定资产也要盘点。 第三、有时间的话,单位往来帐要相核对。个人帐要核对。
总之会计交接一定要注意。否则后果自负。所以不要怕麻烦。涉及会计方方面面一定要核实。前任会计交接后没有责任的。
按照郎溪农村合作银行总行要求,xx支行会计岗位于2011年2月15日办理移交工作,由xxx将经管印章、账簿、报表、档案、重要证照及其他有关物品移交给xx。
一、 账务移交以2011年2月14日日终报表数字为准;
二、 移交当日xxx将国库支付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联网核查系统管理员密码交xx修改。
三、 移交电脑中所有电子文档,及月末、季末各类信贷报表(含贷款矩阵分类表,涉农新、老台帐及外勤收息表等)。
四、 移交材料一式三份,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各一 份;
五、 由于时间仓促,交接工作中难免有不够详尽之处, 对未尽事宜,xxx负责答复。
第 1页 xx支行
2011年2月15日
1.工作交接情况说明
2.财务年报情况说明
3.财务运营情况说明
4.财务工作如何交接
5.财务预算情况说明书
6.财务情况说明怎么写
7.财务情况说明文本
8.财务报告情况说明
财务总监交接表财务人员交接表篇三
1、对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保证公司财务会计活动健康运行,在董事会和总经理领导下,总管公司会计、报表、预算工作。
2、负责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
3、制定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
4、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及时向总经理和董事长汇报工作情况。
6、组织领导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审计监察、存货控制等方面工作,加强公司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7、组织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司合法经营,维护股东权益。
8、参与公司投资行为、重要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决策和方案制定工作,参与重大经济合同或协议的研究、审查,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9、做好财务系统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团队精神。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会计、财务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培训经历:
◆接受过管理学、战略管理、组织变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公司产品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经验:
◆8年以上大型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技能技巧:
◆参与过较大投资项目的分析、论证和决策;
◆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融资及资本运作经验;
◆良好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工作态度:
◆工作细致、严谨,并具有战略前瞻性思维;
◆具有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具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财务总监交接表财务人员交接表篇四
2003年3月22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控股公司运作高层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会议为期两天。
十六大以后国资改革的话题吸引众多眼球,十万亿国资将如何处置,分级行使产权的国资管理机构将如何设置,“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将以何种方式实现,国有控股公司将如何运营等备受各界关注。
新浪财经将为广大网友全程报道本次会议。以下为部分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提问,请交给我们,我们一并交给专家,沟通之后再答复大家。下面请第二个专家演讲张黎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财务总监,原财政部企业司制度处处长。张黎明过去在我们财政部工作过,主要从事中央管理企业的财政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张黎明同志在财政部工作期间,针对外商投资企业财政财务管理薄弱的现状,先后牵头制定了《外商投资企业筹建期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期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办法》等2多项外商投资企业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为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的财政财务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他在企业司制度处工作时,牵头提出了建立政府出资人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设想,研究制定了《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中组部、大企工委、财政部举办的中央直管的180家企业领导培训班上担任主讲。张黎明同志先后在国家级刊物等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下面欢迎张黎明同志给我们大家演讲。
张黎明:我过去在政府做一些工作,从去年3月1号开始已经到企业中去,也是国务院新成立44家企业之一,属于20家控股公司之一,使得我和政府模式和国有控股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叫做国有资产不叫国有资本?资本体现所有者权益,作为资产,特别是国有控股里面的资产,假如是有1%的资产也不能叫做国有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一些概念上的问题,这个国有资产为什么叫国有资产,不叫国有资本,如果是88年国有局成立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资本金制度,你把国有叫做资本不好,我觉得今后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把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因为我们国家93年开始,就建立了资本金制度,那么作为资本金制度才能体现所有者的权益,如果说很多资产负债能把它叫做国有资产吗?银行不能监控吗?它可以监控,这些资产就叫做信贷资产,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提出来的。
那么今天我的题目主要是国有控股公司的资本运作和财务控制问题。那么在资本运作过程中,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如何来进行财务控制?所以实际上我重点是放在国有资本的财务控制,那么这个控制从哪个方面来体现,我主要是讲三点内容,第一点内容政府对公共财务需要不需要统一政策,这是公共财务问题;第二点出资人怎样对财务来进行控制;第三点经营者如何来理财,主要是讲这三个方面。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建发展、保持稳定。这五句话真正有内涵意义的是两句话,叫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说改革开放是从78年开始,那时候目标没有找到,你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改革开放,现在目标找到了,我们必须把改革向纵深的方向改进,把开放向更深的领域去扩展。那么从改革的角度说,经济的改革无非是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改革,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我们必须激活,政府是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调控体系。那么在这里,我引出来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转换激励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政府的改革目标就是转变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政府又是由许许多多部门组成,新的国务院组成是28个部委,它都面临着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改革的要求,那么这里我们回顾一下财政这些年来的改革,它怎样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进行改革,所以我们说这些年财政改革的内容很多,政策也一个一个的出台,但是归纳起来就是这一句话,我把它叫做三分两统一管一监督,就构成了这些年来所有财政改革的内容。
什么叫做三分,三分就是按照国有财务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你到底采取什么样政策?第一在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应该是税利分流,这个政策是从93年开始;那么大家可能回顾起来,这也是一个财权的问题,我们在1978年以前,国家和企业是什么样的分配关系?统收统支,创造的所有利润全部给国家,企业说我们有点财权不行,国家能不能给我们一点财权,国家说可以给一点财权,从78年开始实行企业基金,企业可以留2%,企业说少了,79年实行利润分成,企业说能不能把交给国家的通过什么方式固定下来,所以81年开始利改税,后来企业说45%可不可以固定下来,国家可以;企业说能不能搞承包责任制,86年就进行了承包责任制,虽然进行了这一系列的改革,但是都不能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过去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是忽略投资者的利益分配,过去是企业拿小头,国家拿大头,55%是国家拿,所以企业是交55%的企业税再交调节税,国家拿大头,企业拿小头,那么企业是谁办的?是投资者办的,投资者拿什么?什么东西都没有拿。在旧的方式下不能不关心投资者的利益,所以93年开始必须处理好国家、投资者、企业之间三者利益关系。
那么三者利益关系怎么处理?国家提出拿三分之一可不可以,就出现33的所得税,所以剩下的部门企业投资者可以拿去分享,企业留一点,这就是第一个在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施行税利分流,就是33的所得税。但是现在来看33高不高,企业来说肯定说高,从我过去在政府部门来说不太高,但是现在到企业来说,我说还是有点高。按我们国家本身发展要求来说,说实话还是高一点,肯定要减,减多少我也不好说,就要看企业所得税怎么调整,减到28,减到30还是多少,现在也不好说。就是必须要建立很规范的分税制。分税制改革是从94年开始;第三个分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按资分红,就是确定所有制本身功能的问题,在这个地方我们现在来说按资分红这四个字好说,实际上在94年提出来的并不是那么好提。为什么?第一我们国家资本金制度都不能建立,怎么按资分红,它是一种市场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我们国家才建立资本金制度,才有资产负债表,我们过去资产负债表都没有。那么既然我们经历了资本金制,那么资本它的功能是什么?它能不能分红?所以这里又牵扯到理论问题,什么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叫什么?叫做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资本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不能带来剩余价值,就不能参与分红,不能参与分红,我作为投资者投资,干好活你们都拿走钱,我投资者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资本是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所以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就不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所以由于这个理论,在我们企业改制过程中,曾经有一个城市他的市长在大会上,关于改制的问题,他说我们这个企业要进行改制,改制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们要投资处理多元化,但是在改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投资不能流失,我们企业是1984年干起来的,我们现在净资产已经1000多万了,改制过程中100万不能流失,这是国有资本不能流失,剩余的是劳动者创造的,应该分给劳动者。有的市还发表这个文件。我们说如果资本不能带来剩余价值,不能分红,做为投资者谁也不愿意投,所以我们说资本的功能,作为一种资源它是能增值的。什么是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定义就是这样。如果说不能带来剩余价值,不能增值,它是什么?成本。成本是消耗的,它不是资本,所以我们说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那么带来剩余价值,就应该参与分红,所以我讲这个观点的时候,有很多老同志说马克思主义不是错了吗?我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没错,它是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的角度来解决经济现象,既然政治的角度来解决经济现象,就要造反,造反要有道理,就说资本家投入的是资本,资本是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要把它抢回来,实际上是这样,但是这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是我认为资本是能创造剩余价值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在走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际上就是确认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也就是确认国家和企业这样的分配关系的形成,这就是三分。
第二是两统。第一统叫做统一财会制度。这个政策从93年7月1号开始执行,你们可以看一下我现在写的还是统一财会制度,这是国家政府部门统一的,那么这些统一的财会制度,主要是以93年7月1号开始实行的两则两制,叫做企业财会通则、企业财会制度,企业会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第二是统一税收制度,从94年1月1号执行,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收制度,这里我不再详细讲。
一管是加强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这里面的问题就是引申第二个题目叫做出资人对财务如何控制的问题。我们现在观点说国有企业搞不好,在理论界有个观点就是出资人不到位。其实我不这样认为,我说更关键不是出资人不到位,我作为控股公司办企业,出资人还不知道吗?我是投资人,我是出资人,但是为什么这个企业还搞不好,很重要是在出资人的管理职责不到位。所以国有企业目前来说,对于控股公司所办的企业,搞不好原因不在于出资人不到位,而在于出资人的管理职责不到位,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控股不控制,资产必流失。你投资控股了,但是不控制,还是经营者去折腾,最后把你折腾完你就完蛋了,所以我认为现在很重要不是出资人不到位,而是出资人的管理职责怎么去到位的问题,那么作为一个出资人对企业怎么来进行控制呢?这里就牵扯到出资人对财务流通,出资人对财务的控制,首先应该控制的是财权。为什么?我们讲一讲出资人管理制度,所以我们这里一个制度就是财政部2001年制定了一个叫做财企字325号文件,这个文件当时我们没有把它叫做政府出资人的管理性,我们叫做企业管理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我们为什么以这个面貌出现,大家知道我们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我们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88年的时候叫做基础管理阶段,它的标志是以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成立作为标志进行划分;那么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以后,经过十年做了一系列的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股权评估等等;在98年之后撤销国有资产管理局,把国有资产管理局对资产的管理职能并给财政部,这个阶段叫做国家所有,分工监管阶段。那么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国家所有、分工监管,授权管理,分工监督,就是代表国家行使职责。分工怎么分工?国务院下面有这些部委,财政部就代表国务院来管资产、管财务,企业工委就代表国务院来管人,那么经贸委、计委就代表国务院来管一些事,协调一些经营,这就是协作分工监管阶段。这里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是国有管理体制要进行新的改革的问题。
1.财务总监就职发言
2.财务总监发言稿
3.公司财务总监的任职表态发言
4.财务总监职能
5.财务总监求职的自我评价
6.财务总监必知职责
7.财务总监的职业思考
8.财务总监工作职责
财务总监交接表财务人员交接表篇五
财务分析是财务总监的必要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财务总监的财务分析方法,欢迎参考!
(一)企业的年度审计报告必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2个经办会计师签字,这意味着他们要对审计报告的负责。
(二)审计报告中的每一笔重要的账务都会留下凭证,都会有依据。
所以,阅读、研究审计报告对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一)某个特定财务数据可以操纵,但是整份财务报表一定操纵不了,完整阅读有利于了解某个财务指标,特别营业收入、利润、所有者权益真正变动的理由。
(二)经过与广州那么多的大小会计师事务所打交道,我认为,任何一个聪明的会计师都会在经过粉饰的审计报告的附注中提示的:)没错,会有提示。
所以,为全面了解企业情况,还是花半个小时完整读读企业的审计报告吧。
(一)看了近三年企业的财务数据变动幅度,再去了解财务数据背后变动的因素,有利于较快辨别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
(二)一个成熟企业的财务表现是有连贯性,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也是可以识别的。了解了企业三年的财务变现,有利于预测未来企业的财务表现。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连续看企业三年财务表现吧。
(一)在建工程
财务报表附注的在建工程的标注是含了企业未来发展项目的情况的,了解这个就可以了解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及相关的项目推进进度。有利于预测未来在什么时候,该项目可以投入运营并给企业带来收入。
(二)营业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入
我认为,营业收入均需要经营性现金流入做支撑的,意思就是把货卖给别人了要收回钱。我不能理解企业为追求营业收入规模的暴增而采取的赊销行为。要是企业三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入/营业收入的比率远远低于90%而又找不到其他合理解析,我会觉得这个企业是有问题的。
(三)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一般情况下,我认为,连续3年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是比较难操纵的,是一个比较好的评价盈利质量的指标。
(四)净利润
要操控净利润的招数无非就是:
(一)确认营业收入多点,但是又没有经营性现金流入做支撑;
(二)确认其他的收益多点,例如资产价值重估收益多点;
(三)确认折旧少点。
所以不要仅仅看净利润(确切地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大小,还应该去了解其构成,否则容易给虚增的净利润误入歧途。
(五)市盈率
简单粗暴地说,市盈率的倒数就是股票投资回报率。要是企业盈利有成长性,实质投资回报率还会上升。
2.财务总监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