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46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13 00:00:00    小编:矮人爷爷带你学电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46篇)

小编:矮人爷爷带你学电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一

认识上的误区:社区居委会就是多了“社区”两个字

“巧妇”的烦恼:无米之炊怎了得

有的基层领导说,社区建设是好,但关键是一个“钱”字,兴建区、街两级社区服务中心需要钱,完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安置老居委会成员以及落实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资待遇等问题都需要钱,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少、支出大,保运转甚至保工资都非常困难,哪里还有财力物力投入到社区建设?所以,一切只能“从实际出发”,工作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只能以汇报迎接检查,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艰难的适应:“单位人”何以转变为“社会人”

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行政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在单位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中一般前面是办公大楼,后面是生活宿舍区,社区沿用的仍然是“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的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外界几近隔绝,社区资源无法做到社会共享。而大量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的下岗失业人员、居民和农村进城人员虽然有“社会人”的身份,却缺乏社会化的管理,其管理仍旧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另外,许多社区居民总是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对下放到社区的保障和服务职能持不信任态度。

不和谐的音符:“行政化”、“形式化”的现象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实体,应实行社区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自己处理社区内的事情,这也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但在一些地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继续延伸。一是区街政府部门仍然“大包大揽”,对社区各项工作指令性多,指导性小;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纷纷在社区内设置组织机构,对社区派任务、下指标,“费不随事转”、“权不随责走”现象大量存在。另外,一些地方工作中追求形式主义,有的只换“牌子”不换“班子”,工作走过场,应付了事;有的片面强调社区内广场面积的大小、绿化率的高低、硬件设施的好坏,忽视社区建设的实质,不重视社区居民的要求和实际,不注意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强化责任,突破认识性壁垒。中小城市要做好社区建设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领导班子的认识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把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使社区建设工作成为城区政府工作的主题,作为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强化责任来抓认识、抓落实,要建立领导带动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政绩考评机制和责任制度等相应的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区、街道、居委会主要领导要成为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同时,通过抽查和考核相结合,调度和考评相结合的机制,将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的落实、社区管理体制的理顺、新开发区社区居委会的规划和建设等硬性指标以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等社区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对社区建设工作中避“实”就“虚”,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的的责任领导不能评优,不能提拔重用。

多方投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现阶段的社区管理是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其范围包括社区居民以及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整体。社区建设也必然要以这个整体为平台,形成共同参与、多方投入、共驻共建的新机制。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帮助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社区居委会要多动脑子(想办法),多跑步子(找部门),主动加强与驻社区单位的协作,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建设和整合社区资源的新途径。要通过“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法来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争取公安、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到社区设立相关设施,要通过“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方式鼓励社区内外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社区内的资源,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驻社区单位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资源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使社区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

夯实基础,清除体制性障碍。随着改革的深入,由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归的社会职能主要由社区来承担,社区建设成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城市社会整合体制的基础性工程。要想夯实杜区建设这个基础性工程,必须要改革社区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城市社区建设的主体作用。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应当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政府要转变职能,把除涉及全社会的宏观社会事务管理之外的权限逐步交还给社区,充分尊重和落实社区居民依法民主自治的权利。其次,实行责、权、利的统一。政府要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财力下沉”的原则向社区转变职能,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应从下派工作任务到社区,相应地转变为“服务到社区、责任到社区、接受监督评议到社区”。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进社区的工作,要按照权利和义务、劳动与报酬对等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从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和行政性收费中拨付相应的经费给社区。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

霍斯库勒社区党总支现有3个党支部其中:特色支部1个(老年门球队支部),居民支部1个、社区机关支部1个,党员76人(男 人、女 人)。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总支始终围绕“树形象、办实事、做奉献”为主题,立足社区工作岗位,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共驻共建,扶贫济困,集体增收”的特色工作。

一、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社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社区低保服务站。今年,我社区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120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对辖区内的零就业家庭进行摸排,目前,已清查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家庭51户并上报相关部门,县委政府为5户零就业家庭和2户就业困难家庭解决了就业岗位。

二是登记造册“5、7工”人员12名,经社区初审通过并上报县劳动人事部门审批,现已享受退休金。

三是为17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达51万余元,得到了各族群众的好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年初以来,开展以增进邻里团结,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区和谐为主题的社区“邻居节”文化活动,观看人数达500

余人,增进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近邻居之间关系,增强民族团结,促进了我县和谐安宁氛围。另外以“基层组织建设杯”系列活动为载体,在社区举办了第三届老年门球邀请赛,邀请伊犁州老年协会门球队、县78团门球队、军马场门球队、本县一队和二队,共五支老年门球队,约五十多名门球爱好者相聚霍斯库勒社区,本着“友谊第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原则,相互交流、切磋球技,增进友谊,共同提高,以达到科学健身、陶冶情操、延年益寿的目的。在社区居民开展科普知识培训并带领居民设施农业、养殖业、林果业进行现场观摩。通过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二、合理配置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居民致富 年初根据“科技之冬”集体创收工作的安排,我社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农科站选择了一块靠河边的空地,盖了一座棚圈。今年5月份,随着鹅舍的落成,300只鹅苗入住进来。最近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只鹅长成需要100天左右,体重可达3公斤以上,鹅苗的价格是18元每只,300只是5400元,扣除饲料等费用2100元,如今成活的有218只,按照市场价计算,一只成鹅的价格为80元左右,那么218只为16440元,扣出成本还有8940元,因此利润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们计划,首批300只鹅养殖大获丰收后,就创办养鹅合作社,无偿传授管理技术,带动周边群众养鹅,

对于经济困难的养殖户可以通过公司和合作社帮助他们办理短期小额贷款,解决养殖户们的难题。

以上是霍斯库勒社区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亮点,但也存在不足,我社区在今后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还要在此基础上把亮点工作做实,做大,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争创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三

武侯区2009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2009年我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秸秆办的指导下,按照市政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精心组织,全面贯彻落实。5月1日至6月10日、9月1日至30日期间,全区统一开展了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全区上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禁烧期间未出现违规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的现象,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有效防治了大气污染,保障了航空安全。现将我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总结如下:

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召开以后,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府主要领导及时对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做了安排布置并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一是调整了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一体局。二是将全区承担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并与各涉农街道、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涉农街道对目标任务进行再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至村、组、农户,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禁烧工作期间,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涉农区域的各点位进行巡查,区一体局、区环保局分别成立了督查组,对全区禁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四是落实了专项经费。区街两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全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禁烧期间,各涉农街道通过广播、会议、公告、宣传车、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除了到村、社、农户家中宣传外,还深入到社区、企业进行集中宣讲,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焚烧秸秆污染环境、防碍交通安全的危害性。区教育局加强了涉农地区学校的禁烧宣传,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禁烧知识。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使秸秆禁烧的规定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秸秆禁烧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禁烧工作的开展。禁烧期间我区共悬挂横幅50条,张贴发放通告、宣传资料余份,禁烧宣传材料送达农户率达100%,宣传面达100%。

我区地处太平寺机场,紧邻双流机场,是重点禁烧区域。为有效控制杜绝区域内焚烧秸秆行为发生,确保飞机正常起降,我区切实加强了各项禁烧措施的落实。设立了秸秆禁烧公开举报电话,5个涉农街道和27个村分别组建了禁烧巡查队伍,24小时昼夜巡逻,并在重点田块、秸秆集中堆沤点设置专人看守,做到了时间上不留真空,空间上不留死角。为杜绝焚烧垃圾,各街道将门前垃圾纳入五包范围,落实到户。

禁烧期间,区一体局、区环保局组建了3个督查组,对全区禁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禁烧隐患进行疏理,并开展禁烧巡查,实施“黑斑”倒查,对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的行为进行查处;区城管局加强了涉农辖区生活垃圾、垃圾的管理力度;区交通局加强了道路管辖范围内的巡查力度。通过全区上下严防死守,实现了全区露天“不见火光、不见烟雾”的目标。禁烧期间,全区共出动执法车辆3809车次,执法人员9526人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我区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方针,大力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主要采取秸秆机械还田、集中收购集中堆沤处理等技术,从源头有效杜绝了秸秆焚烧行为。小春禁烧期间,共收购农作物秸秆多公斤实施了集中推沤,全区小春秸秆综合利用474亩。小春秸秆除机械还田外,其他综合利用率超过60%。大春我区农田调整了产业结构,未栽种水稻作物。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禁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禁烧期间全区范围内无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现象发生,实现了我区“不见火光、不见烟雾”的目标,为防治大气污染、保障航空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在禁烧巡查中,我们发现个别村、组禁烧工作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部分秸秆堆放在沟边、路边,仍然存在秸秆焚烧隐患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明年禁烧工作。

成都市武侯区统筹委(一体局)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四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完)汇报工作经济发展农村 2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万吨,同比增长20%,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40元,同比增长1 ,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攀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我县的主要作法是:

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农业稳,则天下安。**县作为我市农业大县,全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将多打粮、打好粮,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为已任,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围绕提高粮食产能,走出了一条不单单依靠“政策好”、不完全指望“天帮忙”,更依靠科学发展“人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根本”的路子。通过认真组织实施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三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共筹措农田水利和农业开发资金3236万元,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灌溉面积43万亩的龙头桥灌区骨干工程自2016年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通过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全县已组建农机合作社15个,扶持发展农机大户1000户,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到

万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加大对农民实施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力度,重点推广了水稻大棚育秧机插深施肥、玉米通透性栽培、大豆大垄密植等项技术,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良种覆盖率达到99%。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县筹措资金1200万元对农业基础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予以补贴。在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全县共完成深松整地60万亩,水利工程土方180万立方米,新建水稻育苗大棚32万平方米,农业阳光保险面积100万亩。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亩产由201x年的269公斤提高到20**年347公斤,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争取上级农业政策支持为契机,倾力建设全省现代农业试点,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的根本出路是现代化。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现代装备水平,我们抢抓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工程的难得机遇,成功争取并顺利实施了示范区建设。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大手笔、高起点,打造精品、培育亮点的原则,先行规划、配套建设,举全县之力、集各方资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在标准化农田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村屯绿化、有线电视“村村通”、农村社区建设、农民远程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等18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配套建设。并确定了三位副处级领导定点包扶、驻村办公,19个部门重点帮扶,强力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869万元。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完成组建工作,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

万亩。通村公路、24栋别墅区、村办公楼、幼儿园和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并规划建设了集“湿地观光—现

代农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游和牲畜园区项目。可以说,经过一年来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得到全面提速,农民人均收入得到大幅攀升,在全省12个试点评比中名列前茅。我县力争再通过几年的努力,将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示范区,推动全县现代农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完)

附送: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调查调研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发展状况农村经济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xx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xx镇位于中江县南端,距镇城约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0余人,其中:

农业人口近40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余人。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xx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受地理条

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xx镇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对加快xx镇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镇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

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发展

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以恢复重建为纽带,加大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特别是汶川地震损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恢复重建。三是提高农村灾害预报、处置和自救能力。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投入,创新

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抓紧灾后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重点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三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四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五保户、“三孤”人员供养救助制度,推进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供养水平。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军人的优抚政策,积极做好农村老龄、残疾人事业。五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管理。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保障村民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推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度综合统筹推进,重心从新农村建设点整治转向统筹城乡、扩张城镇、联乡成线、镇村联动建设,为解决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从20**年开始,我县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一批中心村,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整合社会资源,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广泛参与、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通过村庄合并、集约发展的方式,促进农村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民就地居民化。

1、城镇开发建设模式。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以小城镇开发建设为龙头,结合中心小城镇建设,通过移民搬迁方式,站在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把小城镇开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一体规划、一并推进,围绕“怎么迁得出、怎么住得稳、怎么能致富”核心问题,着力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就业结构。如xx县江口镇在小城镇建设中的,把处于深山区的原樟木村整体700多人搬迁到集镇,规划建设了樟木新区社区,辅以蜡芯产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完善相关自治组织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新型社区。

2、农业产业联动模式。按照以社区建设为方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建设方向,通过对土地整合集中,实现了人口向农业园区社区集中,农民在产业集聚区内找到了工作,提高了收入,自发向环境优美的社区聚集。土地向农业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大户集中,人口集中以后加速了土地流转、土地向大户集中,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又促进了村庄整合。如南塘镇黄屋村结合xx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清溪园的开发建设,对黄屋开展整村整治建设,利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农村住房建设,形成产业联动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农民实现了“从一辈子盖几次房到三辈子盖一次房”的梦想。

3、中心村建设模式。以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在完善居住环境,改善房舍、设施、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上,实现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质的、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并通过产业支撑,把农业劳动力变成了一产、二产或三产工人,实现了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理念的根本转变,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转变,群众文化素质修养的根本提高。如xx县江口镇旱塘新村、南塘镇船埠新村、吉埠镇枧田新村,通过开展整村推进整治方式,建设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中心村,形成了人口2000多人的宜居新型农村社区。

4、整体搬迁集中居住模式。结合扶贫开发,通过深山区移民搬迁,让分散在各个自然村的居民统一在规划地集中按新户型建房,整体重新建设具备生活、娱乐、服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辅以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让农民从以前的小农经济中脱离出来,逐步转为一产、二产工人。如南塘镇大都新村,分三年集中建设了120余栋房屋,发展了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种植。江口镇美丽家园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引导农民向圩镇集中居住,转变就业方式。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就近享受周到的公共服务,让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尽快适度集中,住进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房屋,找到稳定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1、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民看病难和上学难等问题,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医疗、教育、公共娱乐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入难题。

2、农村违章建房难控制,村庄合并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起,引发了村庄合并, 形成了村庄合并的新投入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大升级,虽然编制了建设规范,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综合整治工作,但因农民观念影响,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

3、对社区建设认识不足,安置就业难。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简单,面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对究竟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它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创造这些条件等诸多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社区的建设也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农民的安置就业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既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又是深刻的社会变革;既是发展当务之急,又是长期历史任务,必须遵循规律,科学决策,依法办事。

1、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往往在经济基础比较好、基层组织有号召力的农村率先突破。对暂不具备合并条件的农村,也应作出整体规划,逐步向这方面引导。

2、尊重意愿,强化协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然打破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利益格局,必然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比如,土地置换问题、资金筹措问题、建设标准问题,在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统筹利用资金、项目来综合推进。

3、加强服务,搞好管理。新型农村社区要健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队伍,社区建成后,随着人员的增加,公共服务难度也在加大,公共卫生等往往成为反复反弹的问题,要搞好社区党组织、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和各类社区组织建设,科学制定社区管理工作职责,逐步形成一套运行顺畅、行之有效的社区管理新机制。

4、产业支撑,夯实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在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同时,应该考虑和筹划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培植新兴产业问题,有目的地培植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促进加工业、运输业、仓储业的兴旺,从各个方面扩大农民就业渠道,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5、多元投资,调动力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巨额资金,县乡两级财力有限,上级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村民学校、图书室等公益性服务场所建设的以奖代补。

6、土地置换、综合利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充许利用节约出来的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解决主要建设资金。把这个指标转移到产业集聚区和城区用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原地复耕后还给农民,用于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后,用于哪个企业发展,必须吸纳当地群众到企业打工。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六

关于推行武侯社区教育学习卡的实施办法

武侯区社区教育学院作为推进全区终身教育的抓手,整合全区资源,为市民建立“学习银行”,通过“家庭学习欢畅卡”,帮助市民走进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时代:既有学历教育,又有职业培训,还有各类趣味盎然的休闲文化教育。市民参加各类学习获得学分可存入“学分银行”,让家庭和个人在学习型家庭评选、升学优先、以及生活中物品换购等方面得到实惠和鼓励。通过不断完善,在武侯建立多样化、多层次、可及、开放的终身教育系统。

在武侯“三三模式”的基础上,更高效地实现政府统筹,各部门协作,整合教育资源的目标,需要区政府、民政局、劳动局、妇联、团委、教育局、街道、社区、各学校、部分企业的广泛参与。

以武侯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学院下属的“好学堂”、“武侯区家长学校总校”、“武侯国际社区教育交流管理中心”、“各社区分校”、“各社区工作站”为载体,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渠道组织和发动全民参与终身学习,探索出武侯特色的“无障碍入学”制度和“弹性学习”制度,让市民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

4)将学习银行的积分作为各单位社区教育评估考核的指标之一。

1)、武侯社区学院好学堂:学堂有强大师资队伍作保障,推出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的系列精品课程,让好学堂成为0-99岁市民的学习乐园。

2)、武侯家长学校总校: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校需求的课程体系,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形式即各学校组织家长到总校学习和送教到各校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

5)购书积分:鼓励广大市民多读书,读好书。在指定书店购书,可使用家庭学习欢畅卡实现积分。

6)阅读积分:鼓励家庭在节假日走进各大图书馆借阅图书,在指定图书馆使用家庭学习欢畅卡实现积分。

1)、联合妇联和团委,参与全区学习型家庭评比,将学习银行的积分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鼓励家长参与家长学校的学习,努力成为教育者家长,在全区推行“家长证”的颁发工作。将积分作为发证考核的指标之一。同时家长证的获得作为学习型家庭评选的首要条件。

2)、学习银行指定部分学校为学习银行金卡学校。“家庭学习欢畅卡”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即成为学习银行vip客户,家庭中的学龄孩子可凭积分参与金卡学校特设的选拔考试。

3)、联合“红旗超市”等企业实现积分换取购物优惠,联合电影院实现积分换取电影票,联合电信实现积分换取话费等。 4)、武侯社区教育学院寻找赞助商或政府支持,在学院本部成立“学习超市”,实现积分换取图书和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家庭学习欢畅卡”,一个家庭一个账户,一张卡包含的家庭成员不超过5人,需提供身份证号码,以确保一卡一家庭,积分兑换过程中不错用他人学习卡。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七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六型通山”建设目标,以践行群众路线为契机,坚持项目强镇、产业富民,突出抓投资、抓环境、抓作风,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跨越发展、进位赶超进程,取得了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20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截止目前,我镇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完成招商引资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0万元,线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平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二)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预计:力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达到亿元;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3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达到7130元。

(三)经济发展突出亮点与经验: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镇域经济。加大楠竹垦复力度,在源头村、梅田村、下陈村扩建高效楠竹基地4000亩;调整水稻种植品种,在新民村、孟垅村建优质再生稻实验种植基地300亩,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扩建优质稻基地1000亩。二是探索农业新路,寻求发展契机。依托长茂油茶和万山红油茶基地,发展高效油茶基地万亩;依托中雄苗木基地,发展苗木种植基地3210亩;依托新康牧业和拾金畜牧合作社,发展养猪、养牛、养羊专业户15家;依托涌泉中华鲟养殖基地,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依托柏树村玉米示范种植基地,沿肖星线发展玉米种植1800亩,建起高效玉米种植长廊。在高槎坪村建起铁皮石斛实验种植基地目前已经栽植成功,计划扩大规模200亩,并为周边群众提供种苗。在高槎坪村今年新种植蓝莓200亩,并开始筹划建起蓝莓种植研究所,实现产业化发展。在泉塘村建起吊瓜实验种植基地500亩,先已经上市销售。在新民村、毛杨村、晨光村和烽火村建立起小龙虾高效养殖基地,目前已经完成300亩养虾池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养殖大户。烽火村和中通村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蘑菇种植业,今年已完成种植基地40亩,计划每年扩大100亩。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黄沙铺镇农村人口占比重大,农村中总量供给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仍有局限性,发展不平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整个经济发展的缓慢。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科技、文化及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产增收较慢,人民群众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增收渠道不畅,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处于低水平。三是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制约。由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总体上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建设的资金、人力、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楠竹加工、种养殖业的支撑,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少,财政收入低,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一)有利条件:一是竹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万亩,其中楠竹面积万亩,蓄积量800万支左右。二是矿产资源藏量丰富。主要有锑矿、钒矿、大理石矿等。锑矿分布于大幕山以北的徐家山等地,储量(为纯金属量)万吨,品位28%;钒矿分布于大幕山以南的万家,储量为500万吨,属中型矿床;大理石矿村村皆有,品种为墨玉、木纹红、大红、虎皮黄、荷花绿、墨底白等。三、旅游资源丰富。大幕山森林公园、盘龙溪漂流以及一批革命遗址,每年都吸引5万人前来参观旅游。

(二)不利因素:一是税源结构单一,招商引资产业化项目少,大税源和可持续税源较少,财政增长后劲不足;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多数村集体经济基本是空白,而且村与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为民办实事的力量较小;三是个别单位、个别村不稳定的因素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上述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都将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加以改进。

三、20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六型通山”这一目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集镇新区建设、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二)主要目标:农业生产总值完成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完成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5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达到7800元。

(三)重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壮大农业相关产业。以“壮大传统农业、引进新兴产业”为基础步调,建起竹炭生产线、扩大楠竹种植规模、扩建优质稻基地、发展高效油茶基地、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发展家畜家禽养殖专业户、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扩大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和蓝莓基地。多渠道融集资金,创新合作社及联社运行方式。二是扶持工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扶持野荞神酒业、竹福尔公司等特色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步伐。着力推进万家旅游开发及石龙洞开发,推进两个重点项目启动实质性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我镇资源优势,利用各种机会,拓宽招商领域,以情招商、以诚抢商,大打“回归”创业牌,争取黄沙籍在外经商老板回乡投资创业,开发荒山、矿山,开办竹木制品加工企业等。五是着力抓好精准扶贫。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愿意,结合扶贫户实施找准帮扶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致富措施。同时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政策,积极协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争取项目资金,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 (四)关键措施:一是抓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立足自身实际,着力推进具有黄沙特色的产业,形成产业结构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人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二是抓基础建设,打造宜居家园。抢抓幕阜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政策机遇,着力打造绿色、畅通、宜居新黄沙。三是抓民生工程,保障和谐稳定。从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入手,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四是抓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只有优化发展环境,形成综合优势,才能抢占发展先机,吸引更多的重点项目落户黄沙;只有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才能让企业留得住、壮得大、做得强。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八

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于近期对我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及问卷调查,进一步掌握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社区建设提出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78个社区(村),其中纯社区58个,厂矿社区12个,8个行政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28万。

2、退养人员,共有132人。

(二)社区(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社区办公用房情况。全区属社区自有的办公用房24个,租用、借用的办公用房60个;其中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有37个, 90至200平方米的社区有28个,200至300平方米的社区有9个(含游岭村20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0个(含7个村委会),总面积4837平方米,平均办公面积平方米。

2、社区服务和活动用房情况。全区58个纯社区居委会只有23个社区居委会有服务用房,总面积为2536平方米,平均平方米,其中社区自有的服务用房9个,其他服务用房多为租用或借用,大多数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大多数没有体育活动场所,特别是老年健身活动场所,且活动设施不齐,老年人意见较大。

(三)社区党建情况

全区78个社区(村)中,设有社区党委4个,社区党总支14个,社区党支部101个,党员总数为4828人。近年来,我区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区域事务难协调、区域资源难整合、区域统筹难实现等问题,创新实施了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工程,通过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大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党建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党政联手,上下联创,区域联合,居村联建,城乡联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目前,我区遴选了34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5个街道(区域)党工委的“兼职委员”,并担任社区的“编外主任”参与区域事务,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调度会、区域单位每月轮流主持开展一次党建活动,共同研讨公益性事务、共同制定目标性规划、共同协调区域间利益,使辖区不同部门、系统和单位在新的区域党建平台上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四)社区建设经费投入情况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九

乡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亮点

我市共有81个乡、99个镇、12个街道,下辖1795个村、34个居委会。xx年末,乡(村)总人口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5%。近年来,特别是我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各乡镇认真贯彻市委 一个定位 四个打造 五大战略 的总体部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总抓手,不断提高乡镇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县域经济和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优势逐渐显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市各乡镇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或原有产业的基础优势,上项目、兴产业、培税源,初步确立了本地的优势产业和工业主导项目。庐山区近两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乡镇财政收入约占全区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该区乡镇充分发挥了临江临湖临路临市的优势,在经济结构上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分别打好 工业立镇、文化旅游兴镇、商贸活镇 三张牌。修水县立足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仅蚕桑业一项就形成了从制种到销售的一条龙专业化体系。都昌县努力克服工业底子薄、财政实力弱的困难,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鄱湖水产、华意珍珠贝类加工、春天食品等一批创品牌企业、农字号企业、个体民营企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业结构渐趋合理,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市乡镇经济结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粮棉油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渐成雏形。xx年,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 ,养殖业比重上升至。全市初步形成了棉花、油菜生产区域,茶叶、油茶生产区域,蚕桑生产区域,水产养殖区域,蔬菜、花卉苗木生产区域,早熟梨生产区域以及速生工业原料林生产区域等块状经济。修水的古市镇、三都镇还分别被冠以 江南花椒之乡 江南蚕桑第一镇 的美誉,都昌县周溪镇荣获 全国最大珍珠核生产基地 和 中国淡水珍珠之乡 两块金字招牌,庐山区赛阳镇成为我市最大的花卉苗木之乡。随着近年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普遍实施,广大农民务农积极性明显提高。各地的农田抛荒现象少了,农民对土地自觉投入的多了。市财政还每年安排 400万元实施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市委提出的农业产业化 1121 工程得到稳步推进。

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各地通过完善小城镇的规模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流动,使一些集镇规模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加,小城镇在各地交通枢纽、边贸集市得到快速发展。修水县渣津镇短短几年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集镇面积达到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万,成为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商贸重镇。特别是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村庄规划和 三清三改三配套 为切入点,大大提升了集镇、村庄建设品位,全市64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成效明显,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产业村、生态村等示范典型纷纷涌现,一大批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4、支农投入逐年增大,财政增收机制灵活。近年来,国家扩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比重、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都逐年大幅提高。xx年,上级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2个多亿,安排乡村两级转移支付4575万元。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体制逐步得到规范,体制外收费问题基本得到遏制。一些县开始积极探索组织征收新机制,引导乡镇干部从原来的抓税源转变为抓财源工作上来,既缓解了乡镇财政增收压力,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忙于 找 税的负担。修水县自xx年起未对乡镇下达财税任务,而是由税务机关依法据实征收,县财政对乡镇支出实行 六个确保 。庐山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各乡镇基本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建立了支柱财源,同时,按照 属地征收、在地统计,核定基数、超收分成 的原则,支持乡镇做大财政总量。

打工经济渐成规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学习浙江创业经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xx年,全市乡镇外出务工人员约70万人,劳动者报酬40多亿元,也就是说,70万务工农民在经济收入上创造出了一个与当年全市财政收入大致相当的业绩。农民务工收入约占家庭纯收入的52%,成为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修水县农村劳动力33万人,有近20万外出打工,xx年全县劳务总收入达亿元,为我市劳动力务工总量和劳务收入最大县。庐山区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29元,务工收入占其总收入的。

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肯定乡镇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市乡镇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不够高,加之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长期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乡镇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发展思路还不够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文化背景、产业基础、领导观念、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全市乡镇发展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方县乡两级没有很好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错位发展,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一盘棋的格局,而是你上你的、我抓我的,甚至还存在 一个锅争食 大鱼吃小鱼 的现象;有的部门不顾乡镇客观条件和客观经济规律,硬性规定增长项目、指标、比例,不仅影响了乡镇因地制宜、扬优成势,而且因片面追求产值、项目,迫使一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举债建设、重复建设;有的乡镇没有着眼宏观谋划,制定适合本乡镇的发展总体规划,而是急于求成、饥不择食,盲目跟风、朝令夕改;还有的乡镇领导作风不实、玩风较盛,有的不能很快适应经济转轨、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不仅工作找不到着力点,而且主动性较差,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缺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发展实力还不够强。据了解,萍乡市5年来坚持采取 放水养鱼 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乡镇经济,全市财政总收入由5年前亿增至xx年的亿元,年均递增;xx年乡镇财政收入平均达到万元,较上年增长;其中,安源区11个镇(街道)财政收入平均达到4059万元。新余市仅26个乡镇,xx年财政过千万元的就有23个,其中超3千万的5个,预计xx年超亿元的乡镇3个。而我市xx年乡镇财政收入仅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过500万元的乡镇仅16个、过千万元的4个,过5千万元的没有。xx年,全市仅4个镇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乡镇经济总收入与全市gdp总量比较,规模极小,对提升全市经济总量根本产生不了决定性或重大的影响。在不多的财政收入大户乡镇,有的还是依靠临城镇周边的土地出让收入充实财政,有的是依靠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等拉动税收,这样的收入结构很难保证持续增长势头。在不同地区的乡镇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较多的经济实力弱、增长幅度慢的乡镇,相对抵消了发展快、收入高、总量大的乡镇的经济贡献率。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看,全市培育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亿元产值的龙头企业仅10家,超10亿元产值的还没有,很难在一个地方大范围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 3、财源增收后劲堪忧。近年落户我市乡镇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少之又少,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在乡镇没有一家。免征农业税后,大多数依赖农业、收入结构单工商业基础薄弱的乡镇,开始陷入增长乏力、财源不足、收支平衡难度加大的窘境。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低税率从外地 引税 ,有的用财政资金甚至干部工资垫交税款。许多乡镇迫于财税任务的压力,把大部分人员和大部分精力都用在 协 税(买税)上,根本无暇服务 三农 、发展经济。同时,普遍存在的乡镇债务负担问题不容忽视。绝大多数乡镇负债运行,多的负债达上千万乃至几千万元,少则几百万元,严重制约了乡镇财政发展公共事业的能力,甚至影响到基层_的正常运转。

支农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基层科技等涉农服务体系存在缺位、错位的问题,现有科技人员老化,支农服务人员严重缺乏,制约着乡镇 七站八所 在服务农业、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产业化经营中,各地普遍缺乏成熟的中介组织,即专业的流通行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制约了农产品闯市场的 三级跳 。此外,融资难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也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和专业户,无论产品市场前景如何,如果不提供担保或抵押,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

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创业环境有待优化。表现为对业文化培植不够,对创业成功典型宣传不够,对本小利薄的创业者尊重不够,致使创业成功人士没有社会影响,剩余劳动力没有创业冲动,不愿就业甚至打牌为 业 的现象没有舆论批评。有的职能部门对各类创业主体缺乏政策支持,满足于照抄照转上级有关红头文件,而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细化配套政策上,放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一些地方的小城镇建设没有形成聚集效应,不能满足全民创业的需求。全市99个建制镇,人口 2万以下的有43个,2-5万的47个,有的乡镇中心人口仅几千人,没有一个镇被列为全省规模乡镇。这些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都比较狭窄,对周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低,加之小城镇缺乏非农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又不完善,因而对农村劳动力和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比较弱,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

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建议

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事关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我们建议:

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上谋划乡镇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市、县两级都应制订乡镇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目标,下大力气支持和帮助乡镇把经济搞上去。要坚持分类指导,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先发展起来,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增强乡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各县(市、区)要注意充分发挥乡镇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努力走出一条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各乡镇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力戒重复建设,盲目跟风,一哄而起,更不能无序发展,搞低档次开发,低水平运作,而要立足本地实际,选择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要从打造一批专业乡镇、特色乡镇抓起,不断做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并在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培植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市农村经济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

(一)社区概况

乌龙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湘江大桥以北,东与长岭社区毗邻,原由乌龙、三峰、漕溪、江州、桥东五个居委会和棉种农业村合并组成。

(二)经济发展情况

乌龙社区经济分为三种状况:

第一种:原航运公司、人民纸厂、乌龙粮库等改制企业退休、下岗员工,居民收入来源以退休工资为主或以低保或者打零工为生。

第二种:渔业社居民,以打渔为生,无耕地田土,参加小集体社保,退休工资低,相对比较贫困,多数以低保为生。

第三种:移民,由青山、渔业社、小白湖、毛家湖、下坝湖等地方,1998年响应国家号召“平垸行洪”移民过来,无耕地、无田土,除小部分有社保外,以低保或者打零工为生。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社区依托社区办公楼,优化公共办公场所、资源分配,设置了社区议事会会议室暨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市民学校、道德讲堂、农家书屋阅览室、劳保室、党代表工作室、道德示范小区、老年日照中心、民警联络处等场所,并按照相应要求保证资金投入,按需配齐设备。乌龙社区目前已建设成为集办公、服务、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就此有了阵地保障、设施等保障,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大幅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一

一年以来,在思茅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契机,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以进一步提升“和谐文明社区”服务品质为目标,全面开展社区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我社区积极与各方协调,在辖区单位和小区物业的积极配合下,实行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措施,使社区内的环境质量、环境管理水平以及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为明年思茅镇创建卫生镇提供了夯实的基础。

今年,全区工作以围绕“创建文明城区”为中心全面铺开。我社区高度重视,在思茅镇爱卫办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召开社区动员大会。按制度,拟计划,全员定人定岗定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形成全社区齐抓共管整治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现将我社区20xx年创建卫生社区工作总结如下:

目前,我社区清洁工3人,其中保洁员2人,垃圾清运员1人。今年我社区按上级有关要求,除日常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外,每季度还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在春夏及雨水过后蚊虫容易滋生期进行药杀灭蚊,每季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重点对空置地、下水道、公共密集型场所投放除“四害”药物。尤其是在雨季,受到大面积雨水的侵袭,我社区积极利用汛期空挡,大量投放避免滋生蚊蝇的药物,确保将辖区内平房区及人口密集处的蚊蝇滋生地消灭在源头。截止目前为止,我社区投入除“四害”药物进950公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及外来者的城镇卫生管理意识,我们在主要干道设置了多个健康教育专栏和卫生宣传口号牌,并不断地更新专栏内容。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利用宣传单张、横幅等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及健康知识,向居民、企业单位、店铺发放环境卫生要求管理制度,签订相关卫生合约,以提升全体居民的卫生意识。截止目前为止,共制作了2条宣传横幅、3期卫生黑板报、发放健康宣传单20xx余张。

1.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检查、整治,对存在问题加以纠正,改善区内无物业小区长期缺乏专人管理状况。截止今年6月,逐项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小区的路面、围墙、杂物间门破损问题;

②小区化粪池盖板老化,下水道堵塞,明沟、排水沟堵塞等问题;

2.加强对无物业小区的管理和指导。在开展整治活动中,要求区内保洁员做到一日三次普扫,除日常保洁外,社区还积极发动居民群众成立志愿者队伍卫生监督文明劝导队,加强日常卫生巡查工作。同时确立“周末卫生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3.加大清理乱张贴工作的力度。伴随四员整合入社区,辖区清理乱张贴战斗力得以极大地提升。我社区要求市容协管员每日重点巡查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乱张贴,努力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并有效的登记在册,确保将社区乱张贴消灭的张贴源头。

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给社区居民讲授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知识。今年我社区共举办培训班2次,参加听课的居民达100人次。同时,以周末爱国卫生运动为平台,接收更广泛的辖区群众参与到健康教育爱国卫生中,把健康教育、宣传动员作为我社区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来抓,从而促进有效促进我闽都社区内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发展。在今年4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我社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整合辖区有效资源,召辖区单位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爱国卫生精神,利用报刊、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搞好爱国卫生的重要性,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卫生防病和个人卫生保健手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一年来在思茅镇各级领导人的重视下,我社区卫生创建工作在提高我辖区内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素质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收到一定效果,但仍有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区街相关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清洁队伍人员敬业爱岗精神,化被动为主动,完善各岗位人员责任要求,不断检查落实,力保全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有个飞跃。

我们决心,明年一年,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及即将到来的卫生镇创建工作而努力,力求迈上一个新高度。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二

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笔者与有关单位的同志一道,就加强我县社区建设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目前,我县共有57个城市社区(其中城区20个,镇级37个),47个农村社区,434个居民小组。管辖面积最大的是南城街道桐梓社区,平方公里;管辖面积最小的是侣俸镇中兴社区,平方公里。管辖人数(常住人口)最多的是东城街道塔山社区30560人;管辖人数最少的是少云镇长滩社区,338人。我县社区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础,社区管理体系、工作队伍、社会服务基本到位。

(一)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全县社区均成立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组建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成员单位议事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等,形成领导层、决策层、监督层和执行层兼备的组织体系。其中,社区党组织在协调社区单位、开展社区服务中起着核心作用。如巴川街道各社区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采取“一帮一”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二)工作队伍基本建立

全县共有228名社区干部。城市社区配备“五职”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居务助理员、文书、计生专干),镇级社区配备“四职”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文书、计生专干),部分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社区干部中,党员占总数的8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总数的。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补贴为1500元/月,其他干部1200元/月;镇级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补贴为1000元/月,其他干部800元/月。

(三)基本服务逐步到位

全县共建成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55个,为群众提供低保、社保、就业、卫生等服务。多数社区建立了社区警务室、图书室等,部分社区还建立慈善超市、休息室等,如巴川街道正街社区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南城街道桐梓社区为居民提供健身设施。部分社区联系县级部门,开展文化、科技、医疗、法律等知识进社区活动。部分社区建立了帮扶救助、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等志愿者队伍,开展便民服务。

(四)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多

多数城市社区成立了文化活动小分队、健身队等,如东方社区成立“东方艺术团”,南城社区成立“夕阳红艺术团”,经常进社区、进居民楼院演出;利用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东城社区成功兴办了首届社会体育运动会,受到群众欢迎。部分社区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

部体来看,我县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县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较重

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职责主要是居民服务。但目前社承担了太多政府工作,除纠纷调解、扶贫帮困、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外,城市社区还要承担“两河整治”、“拆违”、“三整一改革”等阶段性工作,并应付上级检查、考评等,社区居委会超负荷运行特点明显。此外,一些政府部门把工本职工作交组社区,但权利、经费、人员、指导不到位,导致工作开展难、工作效果差。

(二)办公及服务用房不足

根据市里相关规定,“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面积应不低于500平方米”。目前,全县仅有9个社区达标,大多社区用房面积不足300平方米,如截山社区办公用房仅144平方米,旧县镇金钟社区用房仅20平方米,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县社区用房多是利用社区内单位、企业、居民闲置旧房,建设不规范,条件较差。

(三)干部事多酬少影响积极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管理人口增金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生,而每个社区仅有4至6名干部,干部基本上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社区干部工资水平较低,养老保险每年仅400至600元,他们普遍认为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不对等;由于部分社区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缺乏“造血”能力

社区基本没有“造血”能力,每年仅靠2万元经费开展工作,没有经济实力更好地为民服务。仅有部分条件较好的社区,如正街、东城、龙山等社区,靠自有房屋出租和社区服务组织中介两种方式增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缺少优惠政策支持,社区发展经济的动力不强、支撑不够;二是社区干部的精力主要放在事务性工作上,在兴办实体、发展经济上缺少时间和精力。

(一)多方面为社区“减负”

在社区职责和服务对象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社区已不堪重负,建议充分为社区“减负”。一是政府要理顺和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让社区有更多的精力为居民服务。二是在条件允许下调整社区布局。社区合理规模一般是1000户至3000户,目前袁家、塔山等社区已严重“超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划分社区。三是对管辖范围广、管理人数多的社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配专职干部,或适当增加工作经费让社区聘用工作人员,解决事多人少的问题。四是政府部门将工作交给社区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并安排专业人员指导社区干部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社区阵地建设

采取多元化方式,统筹解决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不足的问题。一是将社区建设纳入新城建设规划,县城开发区新建设社区要根据实际需要留足办公和服务用地。二是采取加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补助和将部分闲置国有房屋调配给社区使用等办法,解决老城区社区用房不足的问题。三是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应按照每100户15平方米的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难以落实的,应提供一定的资金用于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四是采取联办、有偿或无偿等方式,将社区内单位、企业的服务设施纳入社区协调使用。

(三)整合力量共建社区

社区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仅靠社区居委会的力量远远不够。应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共同建设社区。一是探索“合作共建、责任共担”的路子,完善县领导、县级部门联系社区制度,发挥部门优势,为社区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解决社区无法解决的难题。二是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培育和扶持社区社会,充分发挥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三是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设立社区建设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

(四)增强社区“造血”能力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三

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要以_三个代表_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_立警为公,执法为民_为核心,紧紧围绕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和总体任务,通过政治上培养民警,思想上引导民警,工作上激励民警,生活上帮助民警,强化分局全体民警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二,工作原则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三部分.一,政治理论学习

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按照统一制定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作出具体安排,保证学习内容落到实处.一是健全完善支部集中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学习预告,学习通报,学习记录,专题发言,学习检查等制度,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0天.二是坚持每周五下午政治学习制度.各支部要保证学习时间,制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学习内容,搞活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年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0天,每一个党委委员都有一篇以上的学习调研文章.

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用_思想,_理论和_三个代表_重要思想武装民警,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重要方针政策教育.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民警的思想认识和各项工作.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引导民警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通过开展_忠诚_和_警魂_教育,重温_入党誓词_和_入警誓词_,使广大民警树立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理想信念.

第二,职业情操教育.以_执法为民_教育为核心,培养民警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和职业形象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严格执行 _五条禁令_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整肃警容风纪,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深入贯彻《人民警察法》,认清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明确肩负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深入贯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广泛开展警察礼仪教育,使民警在从警动机,形象仪表,工作态度等基本品质方面,确立正确的从业标准和价值取向,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第三,勤政廉政教育.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防范违法违纪案件发生.既要用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鼓舞民警,感动民警,又要用腐败分子的反面事例来警示民警,教育民

警,使民警反思,引导民警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金钱,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

三,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健全机制,落实措施.一是推行队伍状况定期分析机制.及时和全面地掌握民警的思想,工作等情况,特别是针对不良苗头,迅速采取有力措施,防范于未然.二是健全谈话谈心机制,做到民警岗位调整,入党日,取得荣誉,提拔任用,遭受委屈,受到处分,情绪波动行为反常,家庭变故_八必谈_,体现对民警的关爱和尊重.三是建立民警心理健康调适机制.通过接受民警心理需求电话咨询求助,邀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及时消除民警的严重心理问题,引导民警注重心理健康.四是充分依托上级维权组织建立完善维权机制,积极维护民警正当的执法权益,严肃处理侵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一是建立文学创作,书画摄影,文娱体育等兴趣活动小组,并开展有品位,高质量的文学,艺术,体育等活动.二是发挥公安宣传工作的专业优势和重要阵地作用,及时报道公安动态,加强对外联络,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先进典型事迹,不断优化警察形象.三是加强警察文化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图书室,荣誉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营区和办公室内悬挂富有警营文化特征的书画摄影作品,美化工作环境,增添文化气息.第三,发挥群团组织作用.通过进一步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团,工,青,妇等各项组织活动之中.在每年_三八_,_五一_,_五四_,_七一__十一_等重大纪念日期间,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抓党建带团建,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入党工作,做好青年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分局每年要召开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思想政治工作指示精神,总结和安排部署分局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民警队伍状况分析会,并对各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评析,有针对性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每月召开一次政工干部例会,通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分析民警违纪苗头.

二,报告,通报制度.民警和领导干部个人及家庭的重大事项,必须按规定逐级向本单位如实报告,自觉接受单位和干部,群众的监督.各科所队每月要按目标要求向政治处报送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事迹以及民警违法违纪问题要及时总结上报.分局每季度对各单位报送的政工信息情况予以通报.

三,调查研究制度.分局领导和政工干部要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详细掌握民警思想的第一手资料,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撰写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研究文章.

四,关怀和解困制度.落实民警困难情况定期收集上报制度,认真执行分局制定的《民警慰问探望和救助制度》,《民警体检制度》,《民警请,休假及其待遇的规定》等,帮助民警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资料建设制度.要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资料(含文字,图片,音像等)的收集,积累,归挡和管理工作.各单位通过《学习记录簿》,《会议记录簿》以及其它涉及对内外宣传,党建和工青妇工作,民警受奖及违纪等情况的记载,建立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台帐.

六,考核评比制度.年终结合目标管理,对照分局制定的《目标绩效考核办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班子建设,从优待警等13个方面对各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考核.

七,工作责任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分局长负总责,政委为第一责任人,政治处主任负领导责任,政治教导员(分管政工的领导)负直接责任.要把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工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对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问题较多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领导的责任.

第四章 政工领导的职责

一,分局政委的职责

1,依据上级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决定和通知精神,指导分局政工部门拟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贯彻落实方案,保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2,精心策划,严密组织,高标准地组织好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会议,推进各级思想政治工作上台阶.

3,有计划地带领政工部门的干部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努力探索适应民警思想特点的方式方法,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

4,定期听取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及民警队伍思想现状汇报,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总体形势和重点单位,重点人员基本情况,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

5,抓好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训,考核,回答,解决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疑难问题和实际困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6,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全体党员民警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二,分局政治处主任的职责

1,负责分局党委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决议的贯彻落实,全面掌握基层情况,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时向分局党委汇报,积极主动当好参谋.

2,研究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做好检查,考核,评比工作,确保学习任务和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

3,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要求,统筹安排工作,组织对干部的管理考察,保证各项工作内容落到实处.

4,坚持文化育警,组织民警经常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5,负责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汇总和上报工作.

6,抓好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分局各项公安工作取得的成果,树立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三,科所队政治教导员和分管政工领导的职责

1,严格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民警认真开展理论学习,搞好座谈讨论,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

2,搞好民警思想状况分析,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做好后进民警的思想转化工作.3,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注意抓好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4,适时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民警的文化生活.

5,帮助民警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

6,负责本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交党支部讨论.

7,重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资料,做好有关工作和活动的记录.

第一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四

为全面了解掌握牛孔乡鑫盛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摸清该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促进该社区发展途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局里面工作安排,今年4月,我对牛孔乡鑫盛社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置身于他们的生存环境,查找社区居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就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状

鑫盛社区位于牛孔乡政府驻地正北方,两地相距600米,距绿春县城36公里,东接者俄村委会,南邻平掌街村委会,西连龙洞村委会,北邻与模东村委会隔河相望,隶属绿春县牛孔乡,成立于20xx年4月,驻地海报980米,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667毫米,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亩,辖5个居民小组,624户2522人,其中城镇568户2186人,农业44户290人;流动人口12户46人,设5个支部(含个私支部1个),有党员65人(女党员9人)。辖区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商业活动,经营日用百货、五金、建材、农资、服装、副食品、蔬菜、水果、药品、农副产品等。社区内建有一块占地面积25亩,经营面积20亩的牛孔乡集镇新区(牛孔河坝)鑫盛集贸市场,内设交易柜台1580平方米,商铺4700平方米。

二、发展优势

社区目前的发展优势是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实现人流、物流、资金的合理布置,提高辐射和带动作用,拓展地区发展空间,扩张经济总量。通过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是全方面把社区经济活跃起来,促进运输业、饮食业、娱乐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广泛吸纳周边乡镇的农副产品,促进品种质量、品种数量、品种种类,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三是开发一个辐射全乡及周边乡镇的生产、生活用品交易批发市场,加快资金周转。通过中心集贸市场建设,能够引导农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从而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眼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培养出一批农村能人,并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发展劣势

四、发展建议

(一)统筹规划,明确思路。根据鑫盛社区发展现状、资源条件等,认真分析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量体裁衣,重点解决居民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收电视难、学科技难、听广播难、村容村貌差、致富产业培植难等民生问题和增强发展后劲,适度把握好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项目布局,深入分析项目效益,制定鑫盛社区脱贫发展实施方案。

(二)夯实基础,提高素质。一是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社区班子建设。采取从牛孔乡选派得力干部挂钩指导、选聘大学生村官和从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中选任社区干部等办法,充实加强社区班子,为鑫盛社区的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挖掘潜力,广辟社区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要切实加强社区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并努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大力开展针对贫困居民的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各有关部门要关注、倾斜贫困居民小组,加大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促进居民转移增收和提高种养水平增收。

(三)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在项目实施中,在试点项目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饮水安全等其它资金项目,通过项目整合,真正起到 四两拨千斤 的拉动作用。同时,坚持党政机关挂钩帮扶制度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对特困户进行重点帮扶。

(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在帮扶措施上,抛弃那种 撒胡椒面 式的帮扶方式,帮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帮扶资金,循序渐进。集中力量和资金因地制宜,一个点、一个项目、一个时间段的帮扶。比如:帮扶部门可根据自身情况帮助建设一个养殖场或者种植小区等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壮大社区的集体经济,避(baogao.)免社区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的情况。

(五)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居民作为经济发展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监督主体,认真落实居民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参与权,掀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业自己创的热潮,鼓励社区致富能人、外出务工人员及业主到鑫盛社区投资兴业,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植和公共公益事业建设。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五

根据兴委办[20xx]151号关于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的通知安排,按照市委办公室印发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关于综合调研组工作要求,市发改委会同经信委、财政局、农工办、商务局、住建局、交通局、编委办、考核办、_等15个部门,开展综合调研组的调研活动,现将初步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20xx年主要目标预测完成情况

20xx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总体部署,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研究和落实各项关键举措,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社会保持持续进步的良好态势。

预计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9%,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69元,增长,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二产增加值26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26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增长10%,公共财政税收收入亿元,增长,税收占比。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增长,工业投资增长20%,完成年度目标的10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6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增长18%,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5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增长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0%;招商引资额8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96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5元,完成年度目标的,增长。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万亩,完成年度目标的16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比重50%,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培养高技能人才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续保率91%。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面积5000亩,完成年度目标的125%,新增林地面积万亩,夏秋两季秸秆还田面积110万亩,增长10%。

二、20xx年主要目标及主要工作初步安排

(一)20xx年主要目标初步安排。按照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初步安排20xx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可比增长。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可比增长、12%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公共财政税收收入增长。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均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8%,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7%,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专利申请量3200件,其中发明专利320件,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5个。协议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招商引资额1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亿元,增长10%。商标发展指导数68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新增省著名商标3件,新增“个转企”350家。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比重52%,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比重80%以上。新增扶持创业人数1万人,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人,净增城镇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2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续保率85%以上,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扩面1万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面积4000亩,新增林地面积万亩,夏秋两季秸秆还田面积120万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率,二氧化硫排放削减率2%,氨氮排放削减率,氮氧化物排放削减率1%。

(五)加速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按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标准,迁建戴南不锈钢综合物流中心,优化集聚区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助推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万盛仓储等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健全配套功能。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完善园区功能,完善汽贸城规划,建立汽车贸易市场,筹建二手车市场,开工建设汽车智慧新城,引导汽贸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及早启动20xx年千垛菜花旅游节筹备工作,以千垛菜花旅游节、品蟹赏菊旅游季和郑板桥艺术节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强千垛景区、平旺湖项目和李中水上森林景区三位一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前期调研论证。加快旅游新亮点平旺湖项目的策划规划和评审工作,筹备启动前期退渔还湖、“梦岛”建设等工程,启动千垛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力争乌巾荡湿地公园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规划好千垛景区—平旺湖—水上森林水陆游览线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流通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鼓励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鼓励发展设计、研发、检验检测、担保、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升级改造商贸流通业,大力引进新的品牌连锁企业,继续推进现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高行政村覆盖率。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六

基本情况

松鹤村民委员会地处旧城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千米,全村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有松鹤、乐业、三家三个村小组,耕地面积2046亩,其中:水田1120亩,旱地926亩,是典型半山区村。全村总人口4885人,人多耕地少,仅有的926多亩旱地大多是坡耕地,水利条件及田间道路建设极差。 20xx年实现粮食总产1498吨,烤烟150300公斤,蔬菜643040公斤;出栏生猪13552头、牛382头,羊1196只,肉类总产量达 1230吨,;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7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75元。

近年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松鹤村委会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十字 方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发展小城镇、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及教育、文化等事业,因地制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效很大,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低。该村委会属板桥河水库灌区,境内没有像样的水资源可利用,历史以来大部分耕地依靠板桥河水库开闸放水来栽种。

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委会经济总量不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存在收入普通偏低,增收困难的问题。表现得尤突出的是贫富差距极大,相当部分群群众还比较贫困。

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滞后。该村委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及部分蔬菜,除烤烟外,大部分属传统生产方式经营,且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严重滞后,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产业调整困难,群众意识不高。镇、村都积极想方设法,努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困难极大,阻力不小。如今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万寿菊生产,在当地特别是三家、乐业村小组,相当部分群众意识不强,急功近利,未把耕地的科学种管当回事。

第三产业发展慢,品味档次不高。该村委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绶慢,且档次不高,大多属粗放式的经营管理,这与其地处交通要道,集贸中心区,人流物流集中的地位相不相称,第三产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5%。

对策措施及建议

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州委提出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 四村 具体目标,应扎实抓好以下工作,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加大帮扶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仍需从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支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特别是干旱年景,群众生活用水却极为困难,更谈不上生产用水。因此,除完善现有水利设施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家庭水窖,田间水窖的建设上来,争取80%以上农户建有水窖,省效缓解缺水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

抓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积极进行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抓好传统支柱产业烤烟外,应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药材、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走多业并举的路子,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已到了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农民承包土地适度流转于种田大户、种田能手上,特别象靠临矿山的村民小组更应如此,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是相应的合作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提升品味档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当地起步早,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流、物流的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在该村委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应本着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支持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组织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群众增收致富的带领者。同时,要按照发展党员的 十六 字方针,把年轻的、积极性高的、责任心强的、追求进步的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来,为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 文明村 文明户 五好家庭 等多创建活动形式,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久,社会主义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扫除陈规陋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文化,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把该村逐步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七

社区卫生服务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广大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20xx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优良、价格低廉的基本医疗保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刚刚起步,在体制、管理、操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投入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20xx年县财政投入卫生事业总费用为万元。20xx年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支出、院长工资和日常公用支出、从事基本医疗的人员经费、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所需缴费部分以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均未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全县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为万元,其中离退休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费用就达到40万元左右,由此导致卫生院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投入的严重不足已成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包括医疗用房、“新六件”的配备、医务人员费用支出都是社区服务中心的硬伤,服务中心设备陈旧简陋,难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3、人才青黄不接,制约社区服务中心的良性发展。一方面,现有9家服务中心与原来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是同一套人马配备,因为工作环境、待遇等实际问题,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服务中心工作,20xx年全县中心卫生院大专以上学历不到30%。另一方面,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大中专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技术有一定长进后就急着另觅高枝,加上原有一批老医务人员逐渐接近退休年龄,使得服务中心人才和技术力量青黄不接,导致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差,服务模式单一,效率低下,不能取信于群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意义也仅止于一块牌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又好又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确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力军地位。

一是明确方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要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坚持医疗与防保并重,提供社区性、综合性服务,把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避免向医院模式发展。

二是转变职能。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防治中的服务职能。走出原来卫生院只管“卖药治病”的职能模式,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服务站管理一体化和全行业管理。

三是科学配置。目前9个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是按乡镇卫生院设置的,随着其服务职能的发挥和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进一步提高,还要根据乡镇地理位置、原有医疗资源分布、辐射半径的人口、道路交通、就医人流的走向等情况进一步科学合理的配置。要制定建设标准,根据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等情况科学规范地设置医疗和业务科室,合理确定房屋结构与面积,按照基本医疗职能的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满足诊疗需要。

2、充分体现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加大投入。随着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包括中心卫生院医疗用房、设备配置、人才培养等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安排。

二是理顺体制。把服务中心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对医务人员进行三定,按精简高效、因事设岗、因岗聘人、竞聘上岗的原则实行全员聘任,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投入服务,而不是想破脑筋为每月工资来源发愁。

三是落实责任。要把卫生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现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途径。对现有卫技人员分层次、分岗位、分专业、有计划地进行岗位培训。人事部门要通过地方补贴、职称评定聘用等途径,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主动到服务中心工作。同时,卫生主管部门要建立对口支援制度,由二级以上医院与服务中心建立一对一的对口支援关系,不断提高中心医疗服务水平。

二是要确定合理收费标准。按照服务中心医疗等级水平,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农村合作医疗药品应用指导目录,便于医生合理用药。调整农村合作医疗分类报销政策,引导农民到服务中心就诊。实行药品配送制度,服务中心的药房实行全县统一配送,价格统一,质量保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是加强对乡村药店和个体诊所的监管力度。建议卫生、药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取缔无证行医,净化农村医疗市场;加强对乡村药店的监管,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医疗市场的主渠道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就近、低廉、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八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湖南地处内陆,是对外开放相对薄弱地区,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开发开放潜力。作为后发地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安全的相统一。

一、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问题和差距依然明显

近年来,全省深入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坚持“扩规模” 与“转方式”相结合、“促内需”与“扩外需”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放型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比,与中西部兄弟省份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格局比,还存在开放不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质量不优等诸多问题,并且有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危险。

1、总量增长迅速,但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近5年来,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从20xx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88亿美元,年均增长17%;外贸进出口额从亿美元增加到246亿美元,年均增长;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从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年均增长;对外投资连续7年居中部第一。20xx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列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3位,但我省进出口总额仅列全国第21位,中部六省第5位,仅为湖北的65%、安徽的52%、河南的44%、重庆的36%;外贸依存度仅为,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仅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外汇存款余额仅为亿美元,居全国第22位,贷款余额亿美元,居全国第21位。

2、结构有所优化,但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xx年我省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仅15亿美元,而河南、湖北出口额最大的企业分别达到近300亿美元和50亿美元。出口商品中,钢铁、有色等传统粗放型产品占比达到30%,而且主要是资源输出型;加工贸易仅占总量的29%,低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中,来自香港、台湾等亚洲地区的占80%,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仅占9%;第三产业占比仅为2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居全国第18位、中部六省第4位,进出口额仅相当于上海的2%、北京的3%、广东的4%、湖北的1/2。

3、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但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仍然不多。近年来,通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湖南,世界500强企业有131家来湘投资,总数居中部第一,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蓝思科技、富士康、欧姆龙、台达电子等一批战略项目的相继落户,带动了我省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省仍然缺乏像河南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重庆5+6+800笔记本产业集群(5大品牌商、6大代工商、800家零部件厂商)、西安三星电子这样具有带动效应的大产业。20xx年,河南富士康一家企业的进出口就近300亿美元;重庆出口笔记本电脑近6000万台,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有一台重庆造,以电脑等智能终端为主的工业品实现出口450亿美元。三星电子西安高端存储芯片项目第一期70亿美元投资达产后,每月可生产10万片,可形成66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收入。

4、载体平台不断夯实,但承载聚集能力薄弱。我省目前有2家综合保税区,6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13家国家级园区、80家省级及省级以上园区等开放平台,平台数量居中西部前列,但这些平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聚集能力薄弱、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等问题。20xx年我省80个省级以上园区利用外资仅占全省总量的,有40%的园区利用外资为零,13个国家级园区利用外资仅占全省总量的,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80个省级以上园区进出口总额仅占全省总量的45%,有30%左右的园区进出口为零;长沙机场国际旅客居中部第一,但国际航空货运量仅居中部第4。

5、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仍需继续优化。近些年我省以项目服务年等活动为抓手,在改进服务、优化环境和降低营商成本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有些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仍然比较强烈,有待进一步优化。比如行政审批程序仍然繁琐,时限较长。不少审批涉及中央、省、市、县四个行政层级和多个行政部门,形成纵、横两个审批“链”,环节之间不顺畅,上下之间不协调,我省一个外商投资项目走完所有的审批流程最快要120天。一些地方部门对政务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窗口成了“收发室”、“传达室”。权力部门化与利益化的问题亦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和交叉执法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许多中介机构依附于政府部门开展服务创收,加重了企业负担。许多地方政府对前任领导所定的政策措施不兑现。

6、机制体制建设有所完善,但有待进一步理顺。近年来,我省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分管副省长、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省商务厅牵头,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措施,同时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制、重大项目调度制、重大活动协调制、重大任务交办制度、工作督查问责制等工作推进机制。但是,相关机制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比如加强招商引资活动的统筹规划,避免招商活动过多过滥不实的问题;比如内资、外资分头管理,资源分散的问题;比如园区管理、物流管理政出多门、整合不够的问题,等等。

二、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

(一)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一是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增速仍然偏低,全球经济格局“东升西降”更加明显。全球需求结构深刻调整,不少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的沼泽,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经济“企稳回升”态势仍存变数,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日债危机没有根本好转,新兴国家增速下滑,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新一轮工业革命尚缺乏实质性突破。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__以“调结构、促转型”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尤其xx届三中全会后,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突破深层次障碍,在财政、金融、价格、企业、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内消费市场仍面临内需增长动力偏弱和cpi冲高的双重压力。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企业景气状况较低,居民收入增长随之明显放缓。此外,国家在财政、金融、资源价格、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在给湖南带来极大的利好同时,也带来一定冲击。比如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可能对周边地区及中部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国家《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将使湖南钢铁、水泥等行业雪上加霜。

三是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全球范围看,区域竞争与合作仍在深化,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利用外资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新兴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冲击。越南、泰国、印度等其他新兴国家其更低廉的生产成本,对我省承接产业转移造成冲击。而且在国内,中西部省份之间以及沿海省份的竞争越来约激烈。中西部省份为争取企业落户,各出奇招,力度空前。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为促进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争相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鼓励本省资金和产业向省内落后地区转移。

四是湖南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随着“四化两型”、“三量齐升”战略的推进、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和红利,进一步发展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随着明年沪昆高铁的开通,湖南将成为中部最大的高铁枢纽,劳动成本、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要素保障比较优势仍然明显。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受到削弱,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对外贸易面临国际贸易环境严峻以及自身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双重挑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刚刚结束的第114届广交会上,大会成交和客商到会双双下降,我省成交仅与上届基本持平,且三个月以内短单占比达80%左右。此外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缓慢,新兴优势产业太少。目前传统产业中钢铁企业经营困难,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在不断缩小,农产品行业规模没有大的扩张,有色金属缺乏可持续性增长,日用陶瓷大而不强,花炮规模难以扩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动漫、汽车及零部件是近年来我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但是,除装备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外,其他都没有做大做强。

(二)新机遇蕴含新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经历了4次重大机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加入wto、20xx年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加速向我国中西部转移),但是在这些机遇面前,湖南每次基本都是“醒得早、起床迟、出门晚”。以外贸为例,20xx年我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6位,20xx年已退至第21位,先后被江西、广西、重庆、新疆、吉林赶超。江西打造粤港澳后花园、广西打造北部湾经济圈、重庆打造中西部开放高地、新疆打造欧亚桥头堡、吉林打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无不风生水起。

xx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自上而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湘调研期间,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紧紧抓住历史赋予湖南的各种重大机遇,在贯彻落实中央改革要求的前提下,抓住影响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制定和实施立足省情实际、有创新突破、有震撼力的改革措施。一是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考验和试验。制度的完善和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大循环、大发展。二是要抓住中部崛起和长江开放的机遇。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心正向中西部倾斜,继中部崛起战略滞后,20xx年又把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支撑带上升到战略高度,完全有可能在湖南这个“过渡带”、“结合部”开展系列重大政策试点,布局系列重大基拙设施、基础产业项目,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开辟新途径。三是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全球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湖南凭借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基础优势获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更加优良。过去,我省错过了多次改革的重大机遇,面对新一轮的机遇,我们必须起跑快,起跑好,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

三、以改革创新为主线构建湖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本在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要重视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立足现有的各种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拓宽视野,内外联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外交,扩展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促进与东盟和西部沿边地区海陆通道互联互通。推进与上海自贸区的产业对接、功能对接和发展空间对接,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航母”,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为“四化两型”战略的推进、“三量齐升”目标的实现提供新动力。

基本原则:一是实现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以开放获得外部动力,倒逼关键领域的改革。尤其是吸收国际投资中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良性互动。加强区域合作,全面取消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依据经济规律和统一市场规则,建设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确保各类要素资源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良性互动。在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同时,消除对外投资合作的障碍,大力推动产业进湘、资本进湘、技术进湘和商品出省、产能出国、劳动力出境,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空间。四是实现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在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重点举措:

(一)改革境内外投资管理体制

1、大幅度放宽外资准入门槛。做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准备工作,在一般制造业领域,探索进一步取消对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设计、采购等各类地区总部。

2、全面推行民间投资非禁即入原则。除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外,对民间投资放开所有投资领域,公布明晰的准入标准、准入时限,并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扶持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投资市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及垄断行业等,破除操作层面的“玻璃门”、“弹簧门”。

3、扩大开放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整合部门资源,由商务主管部门统筹并归口管理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构建“内外资统一,外资、外贸、外经、外侨、外宣五外联动”的“大招商、大承接”格局。加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

(二)推进投资审批流程再造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十九

教无止境追求无极限

____________ 参加武侯区首届教师技能大赛的感想

成都市棕北中学校罗书泉 史无前例的武侯区初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从校内初赛开始历时三个月,数学科于12月6日落下帷幕,本次技能大赛的项目有6个模块:教学导入技能或教学结束技能(普通话于演讲)、黑板板书设计技能、单元教材分析技能、尺规作图画图技能、命题及分析技能、解题技能等。现在来分享三个月来伴随着参赛教师基本技能大赛而走过的心路历程,回首两个阶段三轮的比赛,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更是一个耐人寻味值得珍藏的美丽过程! 在被老师们戏称为“魔鬼般”大赛的过程中,教师由教学的茫然逐渐走向了清晰。通过教学导入技能或教学结束技能,提醒我留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单元教材分析设计,明晰了教学必须运用先进的理念做支撑;通过课堂板书的竞技,更深深地懂得了一节好课恰恰在于平日教学之功的累积!在身心俱疲的煎熬中,我没有抱怨,而是沉下心来思考学习,与同行们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一次次思维碰撞、一次次交流合作,使我更懂得了“教学相长”的真谛,我虽是这次参赛者中年龄最长,职称最高的,参赛前也有很多顾虑,担心自己如果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颜面扫地,不好同事、不好向领导交代,走进赛场,逐步摆正了自己的心态,抱着学习的心态而来,完善着自己、丰富着自己、也超越了自己,赢得心智与意志的双赢!活到老学到老!

在校内初赛阶段,不仅提升了教师群体的业务能力,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且增强了教师群体与学校整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收获了更高层次的意外之喜——那就是拉近了与老师们之间的情感距离。至今记得,赛后我组的老师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飞进办公室向诉说赛后心得的那份感动,校内赛课期间老师很辛苦,但是我的同行很可爱,更可敬。同时,他们也有更多的潜力等待去挖掘,只要善于给他们提供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就会欣喜地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那颗最闪亮的星!

教师基本技能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至此,一份结果、一个分数、一张奖状,已经远远不能涵盖这次本身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借此机会,我只有把最诚挚的感谢送给教育局、继教中心的领导和教研员,是你们用公开、公平、公正为本次大赛保驾护航,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期三月的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的帷幕已经在12月6日徐徐拉下。这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的同行教师的努力配合下,我始终以一种较高的竞技装态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忙忙碌碌的日日夜夜过去了,当我拾笔构思这份总结时,回顾这近三个月经历的每个日子,下笔的刹那间才突然明白,繁忙给我带来的是充实的生活,忙碌给我留下的是丰厚的积淀,顿悟过后是深层的总结和思考。综观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区教师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次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从某个侧面呈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特征。展示了教师的精神风貌.技能大赛不只是为了给参赛教师分出名次,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推动和引领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这次活动,老师在新课程的旗帜下更加凝聚,对课程的认识更加统一,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上一个层次,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老师的共同心愿.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次活动的收获及启发: 收获

提醒自己人老了了但做事的态度和心态不能老。按照大赛的规则精心准

备,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准备、参赛、反思,希望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保持对课堂教学探究的满腔热情,从九月下旬开始准备到十二月初结束,每一个阶段我都认真参与,积极准备,向我的同行请教,力求把最完美的教学技能奉献给大家。

但是旁边的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把我带回了20年前,没有人在乎你的年龄和阅历,你的势力并没有象岁月留下的皱纹而挂在脸上。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尺规作图和解题技能更考的基本功。

也再次提醒自己一个好的题并不一定要是难题,我自己喜欢出难题,以后出题得改变自己的出发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本次教师技能大赛我自己也有遗憾之处:一是由于平时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各项目的比赛前查阅资料和静心思考不够,没能在备课组内演练,致使自己的表现还没到达巅峰的状态;二是自己是一个参赛选手,很多场合都得回避,选手们精彩的表现都没能一睹为快,失去了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甚为遗憾!

这次教师技能大赛应该是我的“收官之作”,但是教无止境,如果还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奔波,定将课堂当赛场,全力以赴。感谢学校提供这样一次机会,感谢黄玲老师多年来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感谢我的同事给我的宽容。感谢各位评委和参赛选手陪我走完了大赛的全程而留下的美好回忆!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

1、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充分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作用,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通关、物流、融资、退税等服务,提高外贸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对认定的大型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给予税收、通关等方面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可作为出口退税主体,视同a类企业优先办理退税。简化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税收管理,允许其各种服务收费按统一税率征收,或者采取资金统一支付、账册备查的方式征收。允许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海关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视同aa类企业,适应“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

2、创新贸易方式。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争取尽快获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积极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国税部门给予免征不退的税收政策支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环节拓展。

3、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出口规模和行业企业聚集的地区打造出口基地,通过完善基地产业链和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聚集度,增强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加大对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扶持,支持其建设为基地内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研发、公共物流、公共营销、公共交易、公共展示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4、改进通关模式。加快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使我省进出口货物真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海关进一步深化区域通关合作,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作业模式适应范围,加快推广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合作,按照“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要求,推动进出口检验检疫本地化、便利化;对法定检验的我省出口货物,除质量安全风险高的外,原则上由产地检验监管后放行,口岸不再抽检;对法定检验检疫的进口货物,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入境口岸检疫后由我省检验检疫实施检验监管。

5、促进外贸物流发展。大力推动我省“内陆无水港”建设,尽快实现长沙、衡阳、郴州、永州的“无水港”功能,打造我省外贸货物通江达海的高效平台。进一步开通好我省“五定班列”和“五定班轮”,将其打造为我省货物进出口的快捷通道。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优化全省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布局,切实加强我省各类口岸、“内陆无水港”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设。

(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发挥湖南“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巩固港台、发展两角长三角、珠三角,拓展日韩,重点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融入“一路一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1、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借鉴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理念新举措,及时做好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准备工作。完善岳阳城陵矶港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功能,创造条件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在黄花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岳阳城陵矶港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设立省政府驻自贸区日常办事机构或窗口公司,涵盖招商推介、商品展示、研发设计、货物通关等多项功能,并尽早谋划赴沪开展定点招商,对接产业转移,争取上海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制造业和服务外包项目能在湖南落地。积极争取将岳阳城陵矶港列入上海自贸区的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

2、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争取开通长沙-广西-越南、株洲-新疆-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到达北部湾、珠三角水运口岸的铁海联运,增加黄花机场至东盟、中亚、欧洲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建设好我省在越南、老挝、泰国投资的境外工业园,鼓励更多企业赴东盟、中亚建立境外工业园。加强与东盟、中亚各国的产业对接,鼓励我省轨道交通、特变电、茶叶等优势产业积极拓展东盟和中亚市场。在广西、新疆设立湖南东盟、湖南亚欧办事处。将永州打造为我省对接东盟的物流通道,支持东盟与永州互设办事处。

3、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岳阳以城陵矶港为中心的沿长江150公里左右的经济带,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全省大运力工业配置在这一区域,重点发展物流航运业。申请增加岳阳城陵矶和长沙霞凝港口岸对外直航航线,拓展至台湾、日本、韩国等近海集装箱直航业务。在岳阳建立湖南航运交易所,建立集“平台监管、数据处理、政策发布和国际物流动态”于一体的电子口岸,与中国电子口岸尤其是长江流域地方电子口岸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五)加快推进 “走出去”步伐

1、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争取个人境外投资试点。落实“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整合和延伸产业链。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

2、改革投资审批方式。放宽对外投资准入,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将核准范围限定在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两类,进一步简化核准手续。推动事前审批转向改善对外投资信息、法律、融资、保险等服务支撑体系转变。

3、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延长产业链为纽带,引导扶持水电、农业、文化创意、矿产资源、服务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联盟抱团出海“走出去”。鼓励中联、华菱、远大、南车、湘电风能等企业在境外创办产业园。鼓励企业抱团参与国家援外项目招投标,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带动我省设备、技术、服务、劳务输出。

4、加快“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和建设集国内外政府部门、境外园区、境外商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于一体的“走出去”促进平台,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六)推动发展平台向高端、集聚发展

1、加强园区平台的规划和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园区。围绕我省规划的10大优势产业和50个产业集群,对我省目前80个省级及省级以上园区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园区绩效考核机制,突出园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效益和开放型经济指标,对省级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

2、加强功能性平台建设。积极申报岳阳城陵矶和长沙黄花机场综合保税区;申请设立城陵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增加口岸的“保税仓库”功能;争取将长沙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好以新华联为龙头的原油进口平台、城陵矶冻品口岸平台;将金霞保税区打造成集综合保税、进出口商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水陆物流集散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平台。

3、加快会展平台建设。理顺会展业管理体制,构建职能清晰、协调一致、“多位一体”的湖南会展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出科学的会展标准和规范会展评估体系(下基层调研报告),切实加强会展业财政扶持力度。借鉴国外著名展馆的经验,高起点建好长沙新的国际会展中心,彻底解决湖南会展业在硬件设施方面的瓶颈问题,全力申报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

4、打造商协会服务平台。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商会类行业协会平台,发挥其在整合招商资源、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作用;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明确地位,厘清职责,规范管理;建立政府资助重点行业协会发展和购买服务机制,对主导产业行业协会和部分综合性重点行业协会,政府实行长期购买固定性服务。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一

一年来,社区共青团工作在上级团委的关心支持下,在社区团员青年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在20xx年再接再励,把团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本人按照职责分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从我实际工作出发,结合我平时的工作情况,现总结汇报如下:

工作以来,我就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不断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时刻注意自身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推进政治思想提升,作好社会保障卡服务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政治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

1、根据岗位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我是xx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主要负责新开的敬老卡续期服务,今年,在在虹桥街道社区受理中心上级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我根据岗位要求,我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好社会保障卡服务工作,不管高温酷暑还是寒冷的冬天,我不辞辛苦的默默工作在自己的岗位,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今年我们窗口为群众受理社保卡共计xx张、其中0—6岁有xx张、高中及中小学生计xx张、敬老卡xx张、以及居住证受理及续签共计xx张。出色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

2、敬老卡续期服务工作的重心认识

做为xx社区的申城居民,如何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这场盛会,确实是值得我们xx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在社区世博宣传的号召下,我们xx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新开展的敬老卡续期服务工作中,以“微笑、真诚、服务用心”的工作态度展开了“弘扬世博主人翁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开展工作的活动。

用自己的爱心、诚心和耐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耐心仔细地做好每一位发卡对象的工作,牢固树立“小小一张社保卡,连着百姓千万家”的思想,并针对社区群众实际的情况千方百计地让市民少跑一次路、少打一次电话,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化解他们的疑虑,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此,每一项工作我都要求自己监督到位,检查到位,确保把申城老人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2020年工作中,我还深深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就必须做到一切服务从厂广大居民自身出发,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从而赢得申城社区居民的理解和认可;在满足社区居民普遍需求的同时,预先考虑到广大申城老人居民的潜在需求,设计切合广大社区老人居民预期的服务措施,从而为广大居民更好服务作出自己的努力。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多的探索更好为xx老人居民服务的新方法,与其他同事一起更好的开展敬老卡续期服务工作,为申城的繁荣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二

武侯区慢性病防治工作观摩活动汇报材料

9月22日, 卫生局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成都市武侯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工作进行了观摩学习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此活动,并且在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活动中通过实地考察,听取优秀优秀防治工作人员讲座以及同行人员之间的讨论活动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同时联系到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看到了自身在工作方法和理念上的差距与不足;有感于慢病防治现状,最终形成了对于今后工作中所需做出的改进和转变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之后将一一罗列,也算是在参加此次观摩学习活动之后对于组织和领导一次汇报以及对本单位部门季候工作开展的一些初步打算。

初到武侯区,通过讲解员的的讲解,我就充分地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诚然,自建区以来当地政府就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公共卫生工作视为全面工作的重点环节。各级领导部门也给予了当地慢性病防治部门极大的支持,合理的规划组建组建了自上而下联动的防控工作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慢病防控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了该区慢病防治工作,深刻践行了_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精神,切实让人民群众成为公共卫生建设中最大的受益者。

2.理念先进,技术过硬,着眼社区

与此同时该区对于慢病防治与临床医疗的结合工作同样卓有成效,该区同华西医院开展深化区域卫生协作,将预防监控与临床治疗切实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为自身的部门配备了相对充足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大都层次较高,经验丰富,分门别类的负责本区内各项工作。该区还率先引入并推行了发达国家已经施行的“全科医生”制度,从而使了“疾控——社区——医院及科研机构”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体系深入人心。最终该区通过不间断的人员培训,技术引进,部门协作让自己的工作理念,技术设施,防治成效均走在了全国慢病防治的前沿。

工作服务理念让我大开眼界,他们摈弃了以往的单纯依靠防治部门通过单一的普查监控手段,着手自身工作环境,不断地探索、改进从而形成了其特色鲜明的慢病防治工作体系与理念。尤其是慢病防治切实

进入社区,进入家庭这一举措有力保证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引起了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健康和慢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从而形成人人支持慢病工作开展的社会风气的交互循环式防治模式。这一创举值得同行业从业人员学习采纳。尤其是值的我们这些基层的慢病防治部门借鉴学习。

同样深深地刺激了我。在其位谋其政,尽善尽美是一个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的职业素养,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会向武侯区优秀的同行看齐,积极钻研业务,积累经验,借鉴采纳同行业先进的工作经验,争取做到知耻后勇,迎头赶上。

重新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用,人专其能;整理现有的统计档案和调查材料,认真研究,总结出本地区的慢性病在各个层面的分布情况,发病特征,并且针对具有遗传谱系的病情优先进行梳理,争取将工作做细做精;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职业操守培训,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提高业务能力,争取在短期内做到精神风貌和职业素质的有效改观。

对于以往陈旧的工作理念要在工作的不断深入中摈弃,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适当的效法同行业优秀经验,将预防和治疗工作牢牢结合起来;深入社区,并建立固定的社区服务机构;形成定期普查统计,定期体检,定期回访,定期宣传教育,定期针对不同季节时令开展有侧重点的工作的运作模式模式。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勇于创新,不拘泥于

现有认知,争取总结探索出一套具有本单位特色,适应区域慢病防治要求的工作方法,并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之,使其能长久的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对于绿色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着手改进自身工作方法,树立适应时代的新型工作理念的同时也不会忘记此次观摩学习对于我们的警示,我们仍会不间断的关注国内外同行的先进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不断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刻的保持使命感和紧迫感,争取创优争先。

此次观摩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也感慨万千。见贤思齐,知耻后勇。但纸上谈兵,终是空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牢记这次活动给予我们深刻教诲,将工作做到实处,以自身行动为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的慢病防治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三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10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程进度、土地利用、资金筹集、基础设施配套及社区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区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做为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审时度势在全区实施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迅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管理规范的目标,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48个,10561户,其中动工新型农村社区24个,9983户,动工小康住宅点24个,578户。

(一)农村面貌变化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社区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畜分离,把后院从原来的生产区变为生活区,有效地杜绝了畜禽、秸秆进入小区,影响环境卫生的三堆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城乡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民将住上单元房,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群众得到实惠多。几年来,市、区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对近两年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今年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补助,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信用社发放微利、政策性信贷,其它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五和乡为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和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为社区入住农户办理按揭贷款。一些企业集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住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据调查,目前我区农宅82%以上是砖土木结构,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农宅基本是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农民在住宅建设上的重复投入。

(三)拉动投资贡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共10561户,目前已完工852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的。带动了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砖瓦等一系列建材生产消费,促进了家电、运输、通信、建筑、餐饮等行业发展,拉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四)土地节约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多层或小高层为主,按照小区式集中建设,单体面积在9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土地。如金沙乡金厦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入住农户4049户,可节约用地750亩;河东乡中心社区一期规划占地300亩,入住农户630户,可节约土地840亩。据区委农办测算,目前我区农村住宅占地近万亩,户均亩,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全区预计占地不到8万亩,土地节约的空间非常大。

从入户和群众交谈以及在乡镇召开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担忧,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全区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还没有启动,部分乡镇只是依据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搞建设,选址的随意性很大。空间布局辐射人口少,建设规模小,如发放镇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贾家墩、双桥和小路社区,造成入住农户分摊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和运行成本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布局统筹考虑不够。

(二)建设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设手续多,报批困难。如高坝镇十三里社区报批手续达15项之多,收费平均达到170元/㎡,办完所有手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有些社区土地使用不规范,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社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还没有深入研究,群众还存在上水何处来,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区谁来管的顾虑。

(三)基础设施配套缓慢。各乡镇普遍重视住房实体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个别乡镇未将基础设施配套部分计入住宅建设成本,实现完工入住的资金缺口大。如河东乡前期为鼓励农户到中心社区居住,未将供暖、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费用摊入房价,建设资金缺口达600多万元;补助资金、危改资金和其它项目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建成的示范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工,影响了群众入住的满意度。

(四)筹资渠道不宽。新型社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乡镇初步测算,每户建筑面积以80--120㎡计,建房资金需要12--18万元,主要靠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社区,按照目前设计要求,水、电、路、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需2--3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工程质量管理不够规范。部分社区建设前期工作不细,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施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规范性施工不到位;有的乡镇工程招标、质量监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监理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工程监理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检查、旁站监理不到位,资料记载不全,存在质量管理漏洞。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各乡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建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建管队伍,具体负责政策研究、组织协调、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会议制度,凡是区上办理的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减免各种规费。市一级报批的建设手续,由乡镇提供完备资料,对口区级部门协助报批。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 、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照《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邀请国内有资质、有影响的规划单位,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域界线,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的详细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建设位置和规模。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建议城郊和工业园区乡镇发挥土地增值优势,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金色大道沿线条件较好的乡镇,以高层或多层为主;人口分散,经济条件薄弱、有荒滩空地的沿山边缘乡镇根据群众意愿以二层或平顶房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发展。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要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批高效节水种植大户、设施农牧业大户、特色林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发挥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入住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资金短缺是制约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资金。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区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用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部分应优先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三是整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行包装,积极推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五是引导金融资金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多方化解资金难题。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四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xx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2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5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1193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xx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2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麻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0%;全村有17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5人;全村共有党员52人,其中: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

2、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

3、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

4、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五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是当前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必须以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创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措施方法,寓党建工作于为民服务之中,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有形化、常态化、长效化。

社区在社区党总支带领下,本着“服务基层,惠及民生”的工作宗旨,深入辖区居民群众之中,切实贯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工作的落实。以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打造社区“六大”服务民生工作亮点,为构建居民满意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创新模式,打造温暖亮点。社区党总支运用“支部携手志愿者”服务民生的创新模式。通过结对帮扶,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残疾人以及孤寡老人,开展“老党员过生日”、“端午节品粽子”、“中秋节赏月饼”、“重阳节茶话”会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等活动。

凝心聚力,打造民主法治亮点。搞好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的保证。社区党总支本着“正心为本、修身为基,依法治社”的原则,来提高社区民主自治的能力。在双元南村打造法治主题小公园,以及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提升了社区党建水平和服务能力,使党员与党支部关系更加凝聚;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携手共建,打造社区美化亮点。美化社区环境,打造居民舒心、安心、顺心的和谐社区生活环境是社区为民办实事,为民排忧解难的突出表现,为此社区党总支携手辖区物业和志愿者组织,定期不定期组织协助小区物业对小区卫生进行常规性保洁,尽心尽力打造社区美化工程。

警民联防,打造社区“平安”亮点。社区干部与片区民警带领志愿者参加夜巡,当好社区居民平安“守护者”。社区党总支成立了综治联防巡逻队,在社区重点部位主要路口、重点居民住宅区进行查巡,向居民宣传安全技防设施和注意事项。使社区各类案件降低发案率,为积极打造 “平安”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创业,打造就业亮点。社区结合“515”引才计划,开展“515”计划集中宣传月活动,采取与单位联动的方式,搭建引才平台。切实提高“515计划”提高辖区居民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同时向区内用人单位发送“515”人才政策文件,安排专人负责政策的解读工作,动员用人单位多开发高校毕业生岗位,并建立回访制度,通过政府的补贴政策,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并联系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就业方向、就业动态、困难原因,并组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到达95%。千方百计为下岗职工寻找就业岗位,用心打造充分就业社区,现次体现下岗职工无失业人员大部分能再就业的好势头。

丰富载体,打造社区文化亮点。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精神内涵所在,双元路社区立足实际,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振兴社区文化为途径,以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如组织“草根”大舞台居民唱起来、舞起来、嗨起来等活动形式,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和谐。

总之,在2017年社区特色工作中,通过以上“六大”民生服务,打造社区工作亮点,让服务成为社区党建品牌,具体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从而增强社区服务于民的力量,提高服务于民的质量,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民生服务和党建工作得到共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是当前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必须以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创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措施方法,寓党建工作于为民服务之中,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有形化、常态化、长效化。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六

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全民创业上打开乡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发展小城镇应成为我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建议将全市乡镇大致分为城区乡镇、卫星乡镇、区域中心镇、特色乡镇、其它乡镇五类,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全力支持做大做强,以此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广辟投融资渠道,采取多方投资、谁投资谁收益等形式,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并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资本与资源的有效对接,使小城镇成为各地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地、特色项目的承载地、商品流通的集散地、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地。对具有发展工业条件的乡镇,要通过发展打造经济强镇;对没有工业发展基础的乡镇,要借鉴萍乡市和庐山区的做法,积极打造园区经济和 飞地经济 ,培育项目孵化园,与项目落地地区共同搞好扶持、服务,争取 双赢 。

推动全民创业应成为乡镇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和长远之策。要在全市积极培育创业文化,加大各类创业人才和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业的的社会氛围。要制订 引凤返巢 政策,积极鼓励在外人士回乡创业,促成 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 ;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家、工商业主、专业大户二次创业,通过延伸产业链、项目带动战略,发展特色经济;要充分释放科技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创业潜能,借鉴萍乡市的有效做法,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或兼职参与创业;要努力推动村组干部和农民经纪人围绕 农字号 创业,支持各地成立各种形式的产业协会和行业商会。

从改进现行财政运作模式上增添乡镇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针对一些乡镇为完成财税任务采取的 买税 行为,要抓紧建立一套合理的财政增长机制。可推广庐山区 属地征收、在地统计,核定基数、超收分成 的经验,支持乡镇做大财政总量。县级财政要妥善核定乡镇财政的支出项目和总额,确保刚性支出,免除乡镇为财政正常运转而产生的后顾之忧。要科学确定乡镇实际财税收入基数,对完成预算目标的超收部分,绝大多数返还乡镇。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向乡镇政府提供行使职权必需的资金保证。针对乡村普遍存在的债务问题,一方面要防止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禁止乡镇财政为非生产性支出、基建性项目贷款和任何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举债规模;另一方面要逐步化解原有债务负担。建议市财政部门对全市乡村两级债务问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清底数,核实情况,健全账目。

从建立激励机制上提供乡镇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关于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制订乡镇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总体要求,加大对乡镇发展的协调调度。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建立一套科学完备、便于操作的乡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乡镇干部激励奖惩机制。把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纳入县(市、区)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工作考察、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领着一级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建议对全市乡镇经济年度财政收入达到5千万元,或在此基础上连年保持一定比例增幅、重要考核指标荣获红旗(先进)单位的乡镇(街道),其党政主要领导在职级上实行高配、经济上给予重奖;对在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干部调整中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为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真正在全市形成合力推进、携手共创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3

基本情况

松鹤村民委员会地处旧城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千米,全村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有松鹤、乐业、三家三个村小组,耕地面积2046亩,其中:水田1120亩,旱地926亩,是典型半山区村。全村总人口4885人,人多耕地少,仅有的926多亩旱地大多是坡耕地,水利条件及田间道路建设极差。 20xx年实现粮食总产1498吨,烤烟150300公斤,蔬菜643040公斤;出栏生猪13552头、牛382头,羊1196只,肉类总产量达 1230吨,;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7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75元。

近年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松鹤村委会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十字 方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发展小城镇、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及教育、文化等事业,因地制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效很大,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低。该村委会属板桥河水库灌区,境内没有像样的水资源可利用,历史以来大部分耕地依靠板桥河水库开闸放水来栽种。

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委会经济总量不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存在收入普通偏低,增收困难的问题。表现得尤突出的是贫富差距极大,相当部分群群众还比较贫困。

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滞后。该村委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及部分蔬菜,除烤烟外,大部分属传统生产方式经营,且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严重滞后,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产业调整困难,群众意识不高。镇、村都积极想方设法,努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困难极大,阻力不小。如今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万寿菊生产,在当地特别是三家、乐业村小组,相当部分群众意识不强,急功近利,未把耕地的科学种管当回事。

第三产业发展慢,品味档次不高。该村委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绶慢,且档次不高,大多属粗放式的经营管理,这与其地处交通要道,集贸中心区,人流物流集中的地位相不相称,第三产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5%。

对策措施及建议

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州委提出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 四村 具体目标,应扎实抓好以下工作,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加大帮扶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仍需从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支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特别是干旱年景,群众生活用水却极为困难,更谈不上生产用水。因此,除完善现有水利设施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家庭水窖,田间水窖的建设上来,争取80%以上农户建有水窖,省效缓解缺水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

抓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积极进行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抓好传统支柱产业烤烟外,应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药材、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走多业并举的路子,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已到了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农民承包土地适度流转于种田大户、种田能手上,特别象靠临矿山的村民小组更应如此,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是相应的合作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提升品味档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当地起步早,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流、物流的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在该村委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应本着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支持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组织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群众增收致富的带领者。同时,要按照发展党员的 十六 字方针,把年轻的、积极性高的、责任心强的、追求进步的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来,为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 文明村 文明户 五好家庭 等多创建活动形式,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久,社会主义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扫除陈规陋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文化,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把该村逐步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七

2012年社区工作总结

新建社区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全面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责任目标及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对照年初责任书的各项内容逐项落实,现将2012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社区党支部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为目标,积极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社区党建工作融入到社区各项工作之中。社区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党员评星活动,提出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和“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突出解决社区班子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社区班子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解决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为社区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

社区利用黑板报、横幅、新闻媒体、信息平台、社区文体队等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在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中,结合“联社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基层组织建设年” 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效能风暴行动、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创新6+x个性化服务模式,走“一居一品牌、一居一特色”的社区建设路子。重点抓卫生计生、1

民政社保、文体教育、治安法律、养老助残、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重点以“阳光家园服务行动”自主打造社区的特色服务项目。通过实施“阳光家园”服务行动的规范运作,为社区831名老人。 67名残疾人同时社区开展对残疾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心理护理、技能培训、康复健身、老年学校等综合性服务活动1-11月服务老年人1614次,残疾人576次。

以“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为契机,开展效能风暴活动,加强社区工作作风建设。社区按照“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落实整改方案,撰写心得体会。同时为了深化权利透明运行工作,5月份成立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并开展完成“四务公开”工作。

222人,其中流动人口出生4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37人。计划生育率100%.共落实四项手术任务4例。其中一孩节育2例,二孩结扎2例,(其中二女户结扎1例),人流 0 例,引产 0 例。

为流动人口建立了“三卡六服务”,共登记出租房屋284间,流动人297人。社区现有入库吸毒人员56人。并对社区康复、戒毒人员逐一建立了档案,每周一见面,每月进行谈话,每半年做一次小结,年终进行总评,切实做到吸毒人员底子清,情况明。共签订家庭拒绝_承诺卡800余份。每月进行一次禁种铲毒踏查活动上报街道。 三是对3名原“_功”习练人员每月进行见面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等状况,及时与信息员联系沟通,做好监控帮教工作。四是共口头调解矛盾纠纷66起、公交公司与居民楼住户重大矛盾纠纷通过3次调解成功。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20余份。定期为居民宣传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行排查上报有关信息。

发放门诊救助金

元;共发放医疗救助及社区救助共折合人民币.5元 ;慈善协会救助3户困难居民共900元及面粉3袋;为3名孤儿发放中央生活保障补助金元。

为23名首次创业人员办理社保补贴。办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初审手续7家,贷款金额35万元。全年共发布用工信息4个,登记求职失业人员2人, 2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为23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27名农民工建立了就业培训、权益保障台帐。组织16人参加了siyb创业培训,为13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为118人办理了住院审批手续,为12位离退休人员办理养老资格认证手续,并为24人办理了离退休员“健康证明”。10月份共三次为8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家政服务培训,增加就业机会。为无从业经历的老人办理养老保险63人,城镇居民办理养老保险238人,办理城镇养老保险补贴61人。85人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收取医保金元;

五月份完成了省级卫生城市达标复查任务。建立了卫生常态化管理机制,实行分工包片,做到了日产日清,不留死角。一年来共发动干部群众40余次,清运陈旧垃圾150余吨,掩埋垃圾100余平方米,清除死角垃圾8余次,清理城市“牛皮癣”300余处。 出板报4期,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加大“除四害”力度。并在庭院、台门、天井、下水道和绿化带定期喷洒药水2次,投放鼠药40袋。

工会工作基层组建做到工会组织体系健全,有会员花名册,档案。2011年荣获“职工之家”称号,完成权益保障和会费收缴。妇联工作完成小额妇女贴息贷款、贫困母亲信息登记、两癌妇女救治、妇女维权培训。残疾人67人办理二代残疾证建立台账,为22名

32名享受“阳光家园”服务768次,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社区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充实图书440册。完成街道残疾人换届选举工作。

养机构的设立,争取资金,成立爱心慈善超市,建立市场化运作,开展激励帮扶与救助。

新建社区 2012年12月7日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八

今年,按照县的安排,本人选派参加了第九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担任松鹤村主任助理并驻松鹤村委会。自xx年3月1日开始,驻村以来,通过会议、座谈、走访,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了解松鹤村委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认为该村委会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来看是比较好的,但从现实及今后要求发展要更快更好,还需作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一、基本情况

松鹤村民委员会地处旧城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千米,全村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有松鹤、乐业、三家三个村小组,耕地面积xx年实现粮食总产1498吨,烤烟150300公斤,蔬菜643040公斤;出栏生猪13552头、牛382头,羊1196只,肉类总产量达1230吨,;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7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75元。

近年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松鹤村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方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发展小城镇、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及教育、文化等事业,因地制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效很大,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低。该村委会属板桥河水库灌区,境内没有像样的水资源可利用,历史以来大部分耕地依靠板桥河水库开闸放水来栽种。

2、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委会经济总量不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存在收入普通偏低,增收困难的问题。表现得尤突出的是贫富差距极大,相当部分群群众还比较贫困。

3、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滞后。该村委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及部分蔬菜,除烤烟外,大部分属传统生产方式经营,且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严重滞后,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4、产业调整困难,群众意识不高。镇、村都积极想方设法,努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困难极大,阻力不小。如今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万寿菊生产,在当地特别是三家、乐业村小组,相当部分群众意识不强,急功近利,未把耕地的科学种管当回事。

5、第三产业发展慢,品味档次不高。该村委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绶慢,且档次不高,大多属粗放式的经营管理,这与其地处交通要道,集贸中心区,人流物流集中的地位相不相称,第三产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5%。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州委提出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四村”具体目标,应扎实抓好以下工作,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加大帮扶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仍需从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支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特别是干旱年景,群众生活用水却极为困难,更谈不上生产用水。因此,除完善现有水利设施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家庭水窖,田间水窖的建设上来,争取80%以上农户建有水窖,省效缓解缺水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

2、抓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积极进行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抓好传统支柱产业烤烟外,应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药材、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走多业并举的路子,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强科技培训,实现增产增收。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农村适用科技特别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针对不同产业及各个时节,有针对性邀请相关方面的科技人员对群众进行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素质,以科技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实现增产增收,加快发展。

4、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已到了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农民承包土地适度流转于种田大户、种田能手上,特别象靠临矿山的村民小组更应如此,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是相应的合作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5、提升品味档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当地起步早,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流、物流的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在该村委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应本着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支持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6、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组织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群众增收致富的带领者。同时,要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方针,把年轻的、积极性高的、责任心强的、追求进步的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来,为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

7、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文明村”、“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多创建活动形式,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久,社会主义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扫除陈规陋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文化,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把该村逐步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二十九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潮州位于广东省东端,与福建省接壤,濒临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特色明显,港口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城市。潮州市市长汤锡坤近日在接受《潮商》杂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海西经济区的崛起,潮州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我们正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奋力实现潮州发展新跨越。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潮州市采取各种有力有效措施,攻坚克难,落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良好。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居全省各市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外贸进出口亿美元,增长。

当前市里正借助《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推进实施,以产业建设为依托,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港口经济做大做强,加快文化与经济融合,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发展特色经济

潮州是“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产业特色明显,民营经济发达。已形成陶瓷、服装、不锈钢制品、印刷包装、食品、电子机电、塑料制品、水族器材和能源石化等产业体系。陶瓷、婚纱晚礼服、食品等产业集群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潮州特色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链完善,产业专业镇数量占全市建制镇的一半。潮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自主创新能力居全省各市前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数量居均全省第7位。潮州的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已获得国家级区域品牌24个、省级区域品牌14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274项。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发展这些成果,围绕打造“国内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目标,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努力构建技术先进、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支撑有力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为广东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作出贡献。

二、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港口经济

潮州港是华南地区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具有水深不淤、避风条件好、作业时间长等特点,可供建港自然岸线公里,规划可供建设的5000吨泊位45个,万吨泊位42个,4-5万吨泊位5个,10万吨、20万吨以上泊位多个。潮州港陆域广阔平坦,可供开发建设的面积200平方公里,这是我国东南沿海各个港口少有的。目前,潮州港投资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总投资250亿元的大唐潮州电厂、总投资100亿元的华丰石化工业园等一批企业已落户港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交通集团下属企业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0亿元对潮州港实施综合开发。我们将进一步依托潮州港资源优势,围绕打造“广东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目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潮州港对外的集疏运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配套化的原则,大力发展能源、精细化工、生物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临海重化工业带;大力发展仓储物流、港口运输、商贸服务等港口服务业。加强与南方沿海主枢纽港的联系,探索与深圳、广州、厦门、香港、台湾等港口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提升港口的功能和带动辐射能力,使潮州港成为潮州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加快发展文化经济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活力彰显。我们将进一步以潮州文化为支撑,围绕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目标,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全面恢复古城历史风貌,展示古城文化内涵,加快建设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以及名人荟萃等优势,扩大对外宣传推介,激发潮州文化活力,提升潮州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的品牌效应,大力整合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色,提高产业发展素质,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

四、大力推进城市产业发展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潮州是闽粤沿海走廊的重要地区,是广东省的“东大门”。我们要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重点推进厦深(厦门到深圳)高速铁路、汕梅高速公路、潮揭高速公路、闽粤高速公路建设,继续实施一批国道和省道改造工程。进

一步加强潮州港航道、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潮州港集散辐射能力。同时,配合做好潮汕机场建设,支持粤东城际轻轨铁路规划建设。加快建立起对外扩展、内部合理、衔接紧密的立体化、开放_通运输体系,努力缩短与珠三角地区和海西城市的时空距离,为融入珠三角、对接海西经济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推进产业

转移园区建设。潮州市的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总面积公顷,形成“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已竞标成为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获得省的扶持和深圳的支持,并得到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投资,其中径南产业转移园将由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投资建设。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潮州港经济优势,修编完善园区各类详细规划,加快推进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企业,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同时,要继续推进其他产业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发展空间。

推进城市发展环境建设。潮州是“国家园林城市”,境内山青水秀,植被保护完好,空气常年清新,人居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发达。要遵循人文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继续做好“山”、“水”、“城”文章,形成“依山傍水、显山露水”的城市环境特色,塑造潮州城市个性和特色。加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衡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化水平。要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公正的法制环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努力把潮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三十

东xx社区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09名,其中退休党员近70人。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务实创新,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的党建工作有了新特色、新亮点,现汇报如下: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机关党组织、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切实提升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我社区深入开展了成华区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到社区 “双报到”活动。通过结对共建、岗位认领、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等多项工作,各机关党组织、各位机关党员,把社区当家园、把居民群众当亲人、把社区和谐当责任,听民声、知民情、化民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成华区教育局作为我社区的双报到机关党组织,为我社区捐赠一台办公电脑、捐赠价值1万元图书。“双报到”活动的开展对全面推开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夯实基础基础,彰显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我社区老旧院落多,常住居民大多以农转非、拆迁安置为主,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主动缴费、主动履行义务、主动参与院落服务意识不强。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院落退休老党员的作用,支部在部分院落设立党务公开栏,党员骨干积极参与。其具体做法是:在社区离退休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在社区内交一个帮教朋友、管好一片绿地、包一个楼道卫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社区出一个好主意。广大离退休党员充分发挥懂政策、时间多的优势,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帮扶困难家庭、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门安,带头创建文明楼群,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院落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位于二环路东三段14号原泰和楼欲改建为万年医院,部分居民认为建设医院会造成多种污染,由于医院筹建方与居民沟通不畅,出现较大规模较大范围的维权行动。根据xx街道办事处工作安排,应医院筹建方和社区居民要求,社区党支部迅速行动,紧急召集相关院落的党员会议,社区工作人员、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全体出动,利用晚上下班时间进行逐一入户宣传,并组织居民到街道办事处三楼会议室召开专题座谈会,由区级相关部门、相关专家统一为居民群众答疑解惑,最终一一消除误会,项目也得以顺利推进。

2012年10月,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投入资金对我社区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如今新打造的办公楼让前来指导参观的各界领导和前来办事的居民群众眼前一亮。新打造的办公楼按照一厅一盟三室五站进行功能定位,以求进一步规范社区服务项目和流程,实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管理使用效果,不断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如今,一楼宽敞的服务大厅,可以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近年来,东xx社区党支部出色完成了党章规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能够较好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社区中心工作的同时抓好党建工作,同时抓好党建工作促进社区各项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并取得较好成绩。在历年来所组织的各项迎检测评中,我社区均名列前位,社区基层党组织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与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2013年,我们将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继续开拓思路,一如既往认真完成好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工作,做到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提高,争取把我社区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市东北部,距城区55公里,与三面交界。全乡辖8个村1个居委会,共3156户10127人。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8890亩(其中水田5121亩,旱地3769亩)。场镇面积公里,常住人口1400余人。乡机关干部职工25人,其中行政12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色产业情况

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全乡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红苕及各种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生姜、水果、蔬菜等;养殖业主要以生猪、肉羊、肉牛、家禽为主;工副业主要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为主。近年来,我乡依托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其中建有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个--雪洞生姜专业合作社,并以此辐射带动全乡生姜发展,培育出了雪洞、柏杨、石星三个生姜专业村,建生姜良繁基地300亩,20xx年全乡种植生姜3200亩,生猪专业合作社3个,200亩的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其他合作社3个。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较快,其中肉牛养殖场1个,肉羊养殖场2个,家禽养殖场2个。全乡居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种养业为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1)交通状况较差。时至今日,全乡仍有2个村60%的社道未硬化,造成群众行路难,农产品销售难。

(2)公共设施滞后。场镇设施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没有一个公共群众娱乐场所,场镇亮化、绿化较差,仍有3条街道未亮化、绿化。

(3)水利隐患严重。全乡七座小ⅱ型水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隐患,排水渠道不畅、蓄水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没有控制性水利工程,农业抗旱排涝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灾害性极端性天气增多的大环境下,旱涝灾害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2、农村社会发展滞后。我乡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由于经济状况差,导致大量人员外出,其中不乏一些乡土仁人志士和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他们在事业有成后由于看到家乡各方面比较落后也就不愿回乡发展,这就造成我乡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3、农民致富增收困难。我乡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小农模式,一是分散经营,二是生产规模小,三是销售渠道不畅通,信息不灵,同时销售的产品经济价值不高等这些原因就导致了农民增收困难。

四、设想及建议

设想:完善场镇功能配套设施,计划今年投资40万元建一个500平方米的群众娱乐活动场所,计划投资50万元完成场镇深街道的绿化及亮化工程,同时,争取今年完成玉带峡旅游景区的签约工作。

建议:

1、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争取建一座控制性水利工程,增强防洪抗旱的能力,既可改善我乡生态环境,又可保障经济发展。

2、扶持农村发展。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农民返乡创业,再者号召本地各类高校(中职高校)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发展新型农民。

3、帮助农民增收。总体上通过工业发展反哺农业发展的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继续扩大种养殖业发展规模,壮大规模促发展;一方面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同时延长产业链,以农产品为基础,打造产业群,创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关于发展实体经济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区发展实体经济领导小组(2012年7月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区发展实体经济领导小组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这一中心任务,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根据本次会议精神,现将全区实体经济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做强工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制定工业发展目标,拟定工业重点推进计划并组织实施;围绕钢铁、石化、机械装备、新能源、新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招商;协调解决工业项目落地达产、改造升级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润滑油等重点项目建设,保证项目进度。推进****开发区确定的总投资约80亿元的各类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新升机器等13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或竣工;完成了总面积亩13宗土地的挂牌工作,其中412亩已摘牌;引进了总投资约亿元的21个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8个。上半年,全区****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分别实现85亿元、3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项目服务年重点工业项目53个,已开工项目36个,完成投

资亿元,占年计划的40%,其中,先进制造业及新兴工业项目30个,完成投资亿元,分别占工业项目的57%、78%。

二是做实服务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全区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620家,实现了对全区100%行政村的覆盖。跟踪推进列入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7个项目,重点扶持****特色品牌基地等园区(基地),培育发展****、****等19家骨干文化企业。上半年,全区服务业投资预计完成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全区205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完成销售额亿元,同比增长;完成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项目服务年重点建设三产项目128个,已完成投资72亿元,占年计划的,其中,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18个,完成投资亿元;全区接待游客5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分别增长、。

三是做优农业,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围绕确定实施的总投资亿元、四大类73个涉农项目,狠抓工作落实。目前区财政已落实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项目、现代农业生产项目等配套资金万元,对上争取资金万元,总体形象进度达到65%。围绕发展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农业结构调整33721亩,占全年计划的75%;新增土地流转11962 2

亩,占全年计划的119%。围绕农业品牌创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区累计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72个,认证“三品”151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3家,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0余家。加快推进****示范园****湿地、****园等农业综合体的规划建设,全力抓好30个重点农业园区、15个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场和6处林果示范园的建设提升。

经过前期的扎实工作,****实体经济发展进程明显加快,但实体经济发展及项目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已有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实体经济招商和项目储备差距明显、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相关手续办理过于缓慢等。下半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继续优化服务,推进分类实施。有针对性地制定下半年推进方案,对计划年内竣工项目,倒排工期,确保年内竣工达产;对前期准备项目,帮助手续基本完善的落实开工条件,促其尽快建设;对正在完善手续的,与项目业主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服务。二是狠抓要素保障,确保建设后劲。通过内部挖潜、村庄整合和土地整理,提高存量土地使用率;加强与驻区金融机构联系,帮助协调企业融资,缓解项目资金压力;围绕产业发展、旧村改造、功能配套、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积极包装推介。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增强招商实效。突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将熟悉区情和项目运作、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招商一线。四是加强检查督促,做好动态管理。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将定期、不定期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掌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督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抓好项目动态更新,及时将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纳入全区项目服务年重点项目,淘汰无进展的项目,坚定不移地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区争当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一、江苏、山东两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

江苏、山东两省是我国较早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一体化水平高。近年来,两省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创造了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许多新鲜经验。

主要做法概括起来有:

(一)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两省5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深化村民自治,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平台,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着眼于改革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从当地实际出发,科学设置农村社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按照“一村一社区”、“几村一社区”的模式,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尤其在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建设上,各有创造,各具特色。一是注重发挥民间组织力量。

南京市采取“一村一社区”模式,以建制村确定社区范围,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村民委员会,每个社区设立社区公共服务站,为正式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承接政府延伸的公共服务,工作人员采取招聘制,接受社区党组织、社区村民委员会的领导、监督。同时,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各类民间组织,广泛开展各项社区服务。

二是依靠乡镇行政推力。山东省诸城市以乡镇撤并前的原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建立农村社区,实行“几村一社区”的大社区制。

按照邻村共建共享、优化空间布局、便于服务的原则,合理确定社区中心村和服务范围,把服务半径控制在2—3公里,涵盖3—5建制村、1000户—3000户。在中心村普遍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站),在村设立服务代办点,社区服务中心(站)人员主要是乡镇下派干部和原乡镇事业单位人员。

三是发挥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作用。山东省胶州市以单一建制村为基础建立一个社区,依托村“两委”,设立社区服务站,开展社区服务工作。

诸城市的做法有利于资源整合,防止资源浪费,但易于造成村级自治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权力弱化和“空心”化,胶州市的做法发挥了“两委”作用,但容易出现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南京市的做法较好的解决了社区建设过程中坚持民主自治的方向问题,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社会发育不良的地方,推行难度较大。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为全面了解掌握牛孔乡鑫盛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摸清该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促进该社区发展途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局里面工作安排,今年4月,我对牛孔乡鑫盛社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置身于他们的生存环境,查找社区居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就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发展现状

鑫盛社区位于牛孔乡政府驻地正北方,两地相距600米,距绿春县城36公里,东接者俄村委会,南邻平掌街村委会,西连龙洞村委会,北邻与模东村委会隔河相望,隶属绿春县牛孔乡,成立于20xx年4月,驻地海报980米,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667毫米,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亩,辖5个居民小组,624户2522人,其中城镇568户2186人,农业44户290人;流动人口12户46人,设5个支部(含个私支部1个),有党员65人(女党员9人)。辖区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商业活动,经营日用百货、五金、建材、农资、服装、副食品、蔬菜、水果、药品、农副产品等。社区内建有一块占地面积25亩,经营面积20亩的牛孔乡集镇新区(牛孔河坝)鑫盛集贸市场,内设交易柜台1580平方米,商铺4700平方米。

发展优势

社区目前的发展优势是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实现人流、物流、资金的合理布置,提高辐射和带动作用,拓展地区发展空间,扩张经济总量。通过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是全方面把社区经济活跃起来,促进运输业、饮食业、娱乐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广泛吸纳周边乡镇的农副产品,促进品种质量、品种数量、品种种类,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三是开发一个辐射全乡及周边乡镇的生产、生活用品交易批发市场,加快资金周转。通过中心集贸市场建设,能够引导农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从而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眼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培养出一批农村能人,并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劣势

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鑫盛社区经济发展仍然较为落后。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电力、水力等建设缓慢,教育、卫生事业落后较大。二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生产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实施,优良农作物品种无法大范围耕种,农业资源的优化受到制约。三是农民收入结构单一,贫困人口比重偏大。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劳动技能不强及耕地不足等局限,导致收入来源单一,农业发展受限,贫困人口比重大。四是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等、靠、要思想严重。由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群众思想保守,传统意识根深蒂固,整体素质偏低,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五是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党员干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能力不强,不能积极引导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村级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发展建议

统筹规划,明确思路。根据鑫盛社区发展现状、资源条件等,认真分析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量体裁衣,重点解决居民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收电视难、学科技难、听广播难、村容村貌差、致富产业培植难等民生问题和增强发展后劲,适度把握好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项目布局,深入分析项目效益,制定鑫盛社区脱贫发展实施方案。

夯实基础,提高素质。一是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社区班子建设。采取从牛孔乡选派得力干部挂钩指导、选聘大学生村官和从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中选任社区干部等办法,充实加强社区班子,为鑫盛社区的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挖掘潜力,广辟社区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要切实加强社区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并努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大力开展针对贫困居民的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各有关部门要关注、倾斜贫困居民小组,加大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促进居民转移增收和提高种养水平增收。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各成员单位职责:

区发展与改革局负责提供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相关情况;

区建设局(区规划办)负责提供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和房地产发展情况;

区监察局负责对公开比选过程进行监督;

武侯国土分局负责提供我区国土规划情况和土地利用现状;

武侯规划分局负责提供我区用地规划相关情况;

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域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拟定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发展规划、研究运用市场机制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农民新居及新型社区建设;

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推进办主要负责提供人南商务区建设总体规划情况以及重大项目建设有关情况;

旧场镇改造推进办负责编制武侯辖区内旧场镇房屋改造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和完善场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概念性策划及规划设计;

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推进办主要负责提供全区产业发展思路尤其是红牌楼商圈的发展思路及措施建议;

武侯城投公司负责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民“新居工程”建设项目、城市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_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加快推进全县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近日,我们对**县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

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按照“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措施,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实践,集中开展了以建阵地、优环境、促服务、惠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使农村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建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明确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布局。坚持以农村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社区理念引入新农村建设,按照“土地节约利用、居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农村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和人口布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提出了居住向小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社区集中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按照城区改造型、镇区聚集型、多村联建型、园区带动型、整村搬迁型五种模式,对现有自然村进行整合,把全县97个行政村规划为45个农村社区,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突出建设重点,稳步全面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化、高标准建设、统一功能布局,依托原有的农村服务阵地和活动场所,采取争取省市补助、县级财政配套和村组自筹的办法,按照服务用房不少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投资7000多万元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万多平方米。抢抓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机遇,整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等项目,将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捆绑,启动以告别深山区、土坯房、土窑洞、独居户和加快农民向城区、镇区、中心村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四告别”工程,建设大社区,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近三年累计对7061户万农村居住群众进行搬迁改造,建成农民进城(镇)居住小区13个、住宅楼65栋3364套,推动了万人进城、进镇、进中心村社区居住,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根据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管理性服务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广场一队”(即:公共服务站、农业科技生产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村“两委会”办公室、村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多功能室、专业经济组织办公室、幸福互助院、便民利民服务超市,文体活动广场、便民服务队)的建设标准,县人社、民政、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对口支持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安装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娱乐器材132套,配备办公桌椅698套,图书万册,养老互助幸福院床位300多张。所有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务、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养老互助院等机构,部分农村社区(如草碧镇碧水苑联合社区、高崖农民进城社区)还设有物业管理等机构,对各类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服务内容都作了明确,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了基础。

困难和问题

我县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彻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特别是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观念亟待转变。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什么是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如何建农村社区等缺乏基本认识。有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挂几块牌子,对有关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充分,认识上仍有偏差;有的认为资金少、用地难,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农村社区建设当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要、靠”思想严重。加之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区生活成本较原来要高,且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安不下心来,所以对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2、建设资金匮乏,投入严重不足。目前,资金短缺是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县自有财力严重不足,县级财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农村社区建设上级补助资金又比较少,加之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镇村集体经济弱,要想拿出资金发展公益事业很难。大部分镇村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仅靠上级补助和借贷建设,融资难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设、轻配套设施,重社区建设、轻产业发展的倾向。此外,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期较长,资金到位慢,而镇村资金压力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难度。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市场化、多元化投资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也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影响了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3、工作力量紧缺,服务水平不高。首先,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在职的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年富力强的村民不愿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造成社区干部后继乏人。据调查,全县为60个村配备月工资为500元的劳动保障助理员81名,其余37个村各确定了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每月补助300元,担任社区工作人员,且对任职年龄作了规定。大多数村由文书或其他村干部兼任,如文书兼任的每月也最多只能领取1100元或者900元报酬(文书每月报酬600元),其很难做到脱离农业生产全天侯坐班。其次,现任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工作内容仅仅局限于公共服务,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我服务、互助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再次,对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不够。任职前普遍没有接受培训,任职后培训形式化,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方式单一,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业务培训多、为社区村民服务的培训少。

建议及对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顺应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多谋福祉,使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

1、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农村社区建设强大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相关制度体系,明确责任目标,形成“县委正确领导、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密切配合、镇村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机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搞好社区建设的信心,切实克服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把社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进。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引路,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建设,使群众从内心深处认识、认同和接受农村社区,努力营造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良好氛围,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一、基本概况

东坪村地处开县大德镇东南角,东与宝安村相邻,南与九岭村接壤,西与磨梁村相邻,北与双龙村相邻,海拔在600米至1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3486元。该村现有乡道公路公里。现有党员46人,建党支部1个、党总支部1个。

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二是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离镇中心太远,路也尚未修好,多数道路晴通雨阻。四是生产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五是缺少企业支撑,村级集体经济脆弱。

经调查分析认为,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该村属一面坡地形,水源贫乏,限量蓄水。二是该村山高坡陡,道路维修任务重,资金欠缺。三是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粮食、生猪等产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大,附加值低。四是多数村民接受教育少,文化、专业技术知识欠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思想不解放,接受新鲜事物慢,多数外出务工从事重体力活,就业难度大,收入较低,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新农村建设方针,现结合该村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主要对策:一要解放思想,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组织部分骨干力量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眼光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二要加强学习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培训市场需求量大的相关技术,让全村人民都懂得几门实用技术知识,让富余劳动力能走得出,用得上。三要计划在未来几年修建多口饮水池,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四要组织村民筹资投劳,维修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确保道路畅通。五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六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七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全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八要抓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扩建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九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全村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不断健全落实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两委岗位责任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规范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全村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建议: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该村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工程建设给予项目、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味,我近期对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用走访社区文化干部、观看社区文化设施、与社区居民群众交谈的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浓厚社区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居民群众文化素养。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文化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提高文明素养、争做文明居民”、“除陋习,树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读书、健身、歌咏、舞蹈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加居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二是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做到文化上墙,文化入心,文化育人,在继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组织社区居民群众追求崇高道德,弘扬先进文化,树立文明新风,创建文明和谐社区。三是在全社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居民”等活动,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事迹,不断扩大文明创建活动的覆盖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全社区文明程度,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应当怎样建设?社区和上级部门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把社区文化看成是单纯的文娱活动,而没有从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上考虑。检查、指导、考核社区工作时,社区文化建设往往不受重视,处在可有无地位。

2、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社区文化建设没有固定费用,平时开展文化活动所需经费主要是靠街道补助和社区收入补助,存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导致许多文化活动因缺乏经费无法正常有效开展。即使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受经费制约,质量和品位不高,难以获得社区居民群众的满意。

3、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社区没有固定文化活动场所,开展文化活动要租借场所,对开展文化活动带来很大不便。电视机、vcd、音响设备等文化设施设备陈旧单一,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图书室图书数量少,报刊杂志少,且是各个单位捐赠,内容陈旧,针对性差,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

4、社区居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热情不高

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满足于“你演我看”、“你画我看”、“你唱我听”的阶段,真正热心参与文化建设的人不多,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不利影响。

1、提高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扩大社区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群众喜爱的社区文化活动,广泛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充实社区居民群众精神生活,提升社区居民群众文化素养。

2、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适当增加并逐年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社区要广辟渠道,寻找资金途径,广泛吸收活动资金,调动一切力量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以此改善社区文化设施,增加文化活动的次数,吸引社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离不开社区文化干部,选拔任用社区干部时,要充分考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需人才。上级部门要定期对社区文化干部进行培训,提高社区文化干部的文艺素养与组织活动能力。社区要加强文艺团队建设,把既有文艺特长又热心文艺工作的居民群众组织起来,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增强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吸引力。

4、引导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时要多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做到问计于群众,多征求建议,使开展的文化活动既有代表性又有广泛性,深受社区居民群众喜爱。要引导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不仅当观众,还要当演员,对做出成绩或有贡献的人员,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物质奖励,共同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武侯区民宗局2005年工作计划

2005年,武侯区民族宗教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全市民族宗教座谈会和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建成西部一流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突出稳定、发展主题,着重做好基层民族宗教宣传工作,全面推动民族宗教工作进社区,为实现我区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今年全区社区干部换届,大部分都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同志,对民族宗教知识不是很了解,我们将采取举办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会、专家讲座和到民族宗教工作先进社区学习取经等方式,加强对各街道办事处民族宗教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开好少数民族驻蓉办事处联席会,积极探索新时期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方法。

积极总结浆洗街办事处洗面桥横街社区、蜀汉社区建立民族宗教联络点的成功经验,向全区推广,使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区建立民族宗教联络站。

协助有关部门加大“民族用品一条街”的整治力度,完善服务体系。

对二个重点地方突出重点管理。一是联合区公安分局、火南办事处、火南派出所,加强对火车南站彝族同胞聚集地的治安整治,使该区域治安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二是以浆洗街辖区的民族用品一条街为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

对已办清真食品许可证的要督促执行清真食品的规定,对没有办理的要按成都市《清真食品管理规定》进行登记。

对申请少数民族成份更改的,要严格审查,完善报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办结率要达到100%。

一是落实铁佛庵的选址。积极协调铁佛寺由簇桥的铁佛村将向江安河一带选址迁建,使铁佛庵成为江安河边的一个风景点。二是落实铁佛庵的资金筹集。铁佛庵修建需要很大资金,资金的来源需要由铁佛庵自行筹备。要指导铁佛庵加强资金准备。三是对积极进行铁佛庵开放报批。铁佛庵开放需要经过省宗教部门审批,我们要按要求进行资料准备。四是成立铁佛庵筹建小组,专门组织对铁佛庵的修建工作。2005年内做好铁佛庵迁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坚决取缔非法宗教聚会点。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为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县_组织人员深入非公企业、个体业主及相关单位进行了调研。全县非公经济呈现总体持续壮大,实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总量不断壮大。20xx年上半年我县共有私营企业161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金银冶炼及贸易企业107家,煤炭企业78家(煤炭开采40家,煤坪38家),小水电企业25家,烟花爆竹企业40家,建筑安装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5家,个体工商户11648家。上半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6%,实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12%。

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壮大产能,鑫达银业、湖南兴光、西河铅业、永兴招金等企业的白银产量先后跻身全国前10强。集团化发展,雄风铋业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顺利进入上市辅导期。靠大联强,众德集团、兴光引进五矿、中信集团等央企参股,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固废处置能力国内最大、铋碲产量世界第一的目标。打造品牌,全县50余家企业注册了企业产品商标,其中金润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马仰有色金属公司等公司11种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永银 金荣 兴光 雄风 荣鹏 永意 为湖南省名牌产品;鑫达银业、意水集团、恒泰银业白银产品荣获全国用户最喜爱品牌称号。鑫达银业 湘水 牌银器皿和银饰品成功进入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_纪念堂等,成为接待贵宾礼品。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xx年申请专利248项,比上年增加58项,同比增长;专利授权11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项;组织专利实施76项;为企业、发明人检索专利、技术服务52项(次)。取得科技成果8项(含发明专利),其中永兴县华鑫铅锡有限责任公司的《从含铟多金属物料中一步分离富集有价金属新工艺》、永兴县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的《高浓度冶炼废水(含泥废液)资源回收及处理工艺技术》等4项科技成果经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贡献率不断提高。从非公有制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来看,非公企业对促进财政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以20xx年为例,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所上缴的税金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从业人员万人,有效解决了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不优。在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低。20xx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64:,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低,低于全市()个百分比,低于全省()个百分比。在全县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高能耗产业比重过大,战略新兴产业比重低。20xx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其中高耗能工业增加值亿元,占。我县规模企业主要集中在冶炼、采矿、烟花爆竹、电力等传统产业,其中冶炼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产值占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以上,也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由于近几年国际国内发展速度放缓,市场需求下降,行情持续低迷,短期难以快速增长。煤炭和烟花爆竹,其中煤炭属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烟花爆竹属于劳动密集型,二者属高危产业,科技含量低。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不到10%。20xx年上半年,全县四大重点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有色金属产业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同比下降,约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煤炭产业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同比下降,约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约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烟花爆竹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约占规模工业总产值。

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县虽然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核心服务机构,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区和特色产业区建立一批专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虽已有永兴稀贵金属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永兴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永兴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永兴县小额贷款公司、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永兴县怡兴稀贵金属供应链有限公司,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县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规模型发展的形势很不相适应。一是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多数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少,缺乏创新能力和做大做强的竞争意识。二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三是信息不畅,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生产经营,不善于捕捉信息,面窄、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缺乏品牌意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要素瓶颈日益突出。我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准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瓶颈制约。融资渠道不畅。目前全县90%中小企业反映资金匮乏,缺乏获取资金的有效渠道。全县稀贵金属产业整合升级、搬迁入园,煤炭企业和烟花爆竹企业实现技改扩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据测算,我县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正常运转需流动资金50亿元,实际各银行贷款余额仅12亿元,本轮整合升级入园发展需各种项目建设资金达150亿元。煤炭产业和烟花爆竹产业因无资产抵押或投资风险大等因素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企业在办理环评、用地等手续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而且审批程序繁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用地指标紧张,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很大。虽然近三年我县每年从省里批复新增用地均在1500亩以上,但仍难满足实际用地需求。今年省国土资源厅预下达我县计划指标705亩,截止4月已全部用完,目前我县急需上报的重点工业产业项目用地量为5000亩,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严重制约了工业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

竞争意识不强。永兴县回收金、银、钯等稀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除从 三废 中综合回收金、银外,还可综合回收钯、铋、硒、锑、铂、钌、铟、铑、镍等20余种稀贵金属,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和规模优势,稀贵金属中银、铟、铂、钯、硒等金属产量已经超过了全国产量的1/5,其中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铋占全国产量,钯占全国产量,硒占全国产量,碲占全国产量。可大的市场份额可带不来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只能随行就市。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工艺老化,缺乏品牌意识,附加值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和风险能力差,易在竞争中受挫,效益偏低。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调优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县委、县政府要扶持和引导稀贵金属、煤炭、烟花爆竹等企业创新发展理念,拓宽战略眼光,走规模、规范、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坚持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强力推进稀贵金属产业整合,加快煤业公司组建和煤矿技改扩能步伐,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二是加快培植战略新兴产业。要加强对全县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重大工业项目招商力度。加快推进与中侨泰成、中再生、神华集团、中国华电、精细化工园、农产品科技示范园、中航天宇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对接合作与跟踪服务。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商贸、房地产、中介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新型业态,完善经济体系,助推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发展。

创新方式,破解资金、用地、办证等瓶颈制约。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要加大对非公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积极探索融资新渠道,推动融资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县信用担保公司融资平台作用,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鼓励银行放贷,支持企业发展,大力引导企业之间开发互助担保、拆借、仓储质押、信用联合担保等多种融资模式。创新方式,探索集中办理、代办等形式,减少企业在办理环评、安评、国土等手续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财力。积极向省市国土、环保部门汇报,针对永兴大量稀贵金属企业集中搬迁入园,争取更多的工业用地指标,清理已批未建项目,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争取省市环保部门加快永兴入园稀贵金属企业项目审批程序,提高时效,为永兴稀贵金属产业整合升级奠定基础。

创新观念,营造市场服务体系。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帮助非公企业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力支持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中介服务的工作,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协会、个体协会等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建立向非公有制经济发布政策和经济信息的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地方经济总体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科学可持续发展。

培养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将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作为培训基地,由人社部门会同产业行业协会,根据各企业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聘请县内外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各行各业技术人才,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选送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业务骨干到大专院校或沿海地区的先进企业或集团公司跟班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推进我县非公企业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和形式,广泛宣传中小企业对富民强县的重要作用,宣传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形成社会舆论氛围。二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建立有效的涉企收费维权机制。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继续清理与行政许可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在企业用地、办证、财税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取消或降低服务收费的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三是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依法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我委紧紧围绕《县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以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实施政策引导、审查论证、重点突破等方式,全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经济发展,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制《县战备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和不断壮大规模。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2013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亿元;98户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2014年1-9月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2、加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

通过以节能评估审查为着力点,倒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我委严格按照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和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委内工作程序》要求,启动节能审查工作,对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节能审查情况进行了集中排查,对未作节能审查的项目要求补做节能评估。截止目前,共对58个项目进行了节能审查,其中:鹏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钢渣综合利用年产40万吨铸件项目、泽达创意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已进行专家论证审查,另有56个固定资产项目已进行了节能登记表备案。

3、加强项目前期论证

以项目论证为抓手,从源头上促进项目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根据招商项目联动审批工作机制,积极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我委主要从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工艺设备先进性、节能、环评、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证,在项目落户和产业合理布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对梁式起重设备及铁路设备、年产亿米绦纶布料生产线、塑料薄膜包装袋和箱包生产、led照明产品生产、勇强模具、夯福模具等15个项目进行了论证。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合理建议,确保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县产业发展需求。

4、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市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要求,我委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先后完成了《县三产规划发展纲要》、《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县“十二五”商务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从税收等方面对三产项目实行优惠,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保险业金融机构3家,证券业金融机构1家。顺荣公司成功上市金牛公司改制工作加快推进,被评为第七批“中国金融生态县”。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宇航物流、江南国际、模具城、城东汽车市场园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物流项目,在建的现代粮食物流园、振运物流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大浦乡村世界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核心区实现整体对外服务。以产业招商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浙江泽达创意职业学院及创意产业园、影视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发展。

6、加大产业承接力度,以招商选资促转型

以科学推进招商选资为拉动,创新招商思维和方式,围绕重点发展产业,着力引进投资大、产出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大项目,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促进经济发展转变新方式。截止目前,今年累计签约项目共82个,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亿元由浙江泽达创意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泽达创意学院及创意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由铜陵市永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电子信箱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3亿元由杭州宝骐投资有限公司、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亚夏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综合批发市场项目。总投资5-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5亿元由中辰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高压led照明项目、总投资5亿元由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亚夏汽车商城项目、总投资5亿元由四川柯美特建材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20万吨新型pvc建材项目、总投资8亿元由浙江瑞世纪影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影视产业基地项目。

二、存在问题

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

1、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纺织服装产业品牌效应不突出,附加值不高,属劳动密集产业,具有很强产业漂移性;食品加工产业门类分散,精深度不高,缺少领军企业,存在竞争风险;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工方式单一,以粗放型开采为主,不利于资源节约和产业延伸;装备制造产业链不完善,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单一,竞争力有待加强。

2、产业配套条件较弱。县城外向交通条件主要以两条国道和两条省道等公路为主,交通方式单一,高速公路、航道、货运铁路等运输基础条件簿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大规模承接。同时,产业要素配套条件较弱,水、电、气需求难以满足,用地紧缺、用工趋紧影响了大项目落户。一些资源性重大项目因开采技术不够成熟或采矿权利益未达成共识,影响了开工建设,如姚家岭铜矿采矿权问题、钾长石矿非溶性钾矿等。

3、土地瓶颈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受土地指标因素影响,项目用地紧张,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进程受到不同程度制约,对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也造成冲突。同时,我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至今没有获得上级批复,也延缓了下步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发展。

4、受节能减排影响,能源供应紧张。市政府下达我县“十二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3年下降17%,二氧化碳排放较2013年下降18%的责任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压力较大。受此影响,拉闸限电措施,对工业用电量造成一定程度压缩,不利于装备制造耗能较大项目布局和发展。

三、明年工作安排

1、加快载体承载能力建设,培育和壮大产业布局空间。

省政府批复县经济开发区2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早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布局需求,为此,我县正在着手加快经济开发区整合弋江、三里两工业集中区扩区报批工作。不断壮大许镇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做好省级开发区批筹验收工作,形成“二区二园”模式。同时,不断完善园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功能。

2、改善县对外交通条件,构筑皖南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节点。目前,我县列入国家、省交通规划的重要通道项目有在建的京福高铁,拟建的铜南宣高速公路、漳河航道综合整治工程和徐黄高速公路等。同时,市政府也将我县作为民航机场、通用航空机场选址的首选推荐方案。一批重点项目实施为县打造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提供了有利条件。下步拟实施以下项目。高等级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滁黄高速公路、至快速通道、至长江疏港大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复工铜南宣高速公路。铁路方面:争取铜南铁路列入国家铁路“十二五”规划。启动至高铁站轻轨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水运方面:漳河航道整治提级工程列入省、市规划予以调整设计和建设内容。航空方面:通用航空产业园布点我县。开展通用航空机场民用支线机场前期工作。

3、加强规划引导,把节能、环保和资源消耗作为产业承接和布局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依据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对招商项目开展前期论证,加强节能和环保审查,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严格入区项目用地管理。

4、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结合我县产业发展现状和要素条件,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0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5个。初步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兴产业集群。恳请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上给予资金扶持。

5、优化完善政策环境,加快招才引智。积极探索对重点项目、新兴业态及一些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大、长远效益好的服务业载体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发展。积极构造宽松的人才引进环境,研究制定引进高端服务业人才的优惠政策措施和人才引进计划。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今年,按照县的安排,本人选派参加了第九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担任松鹤村主任助理并驻松鹤村委会。自年3月1日开始,驻村以来,通过会议、座谈、走访,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了解松鹤村委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认为该村委会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来看是比较好的,但从现实及今后要求发展要更快更好,还需作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一、基本情况

近年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松鹤村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发展小城镇、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及教育、文化等事业,因地制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效很大,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低。该村委会属板桥河水库灌区,境内没有像样的水资源可利用,历史以来大部分耕地依靠板桥河水库开闸放水来栽种。

2、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委会经济总量不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存在收入普通偏低,增收困难的问题。表现得尤突出的是贫富差距极大,相当部分群群众还比较贫困。

3、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滞后。该村委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及部分蔬菜,除烤烟外,大部分属传统生产方式经营,且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严重滞后,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4、产业调整困难,群众意识不高。镇、村都积极想方设法,努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困难极大,阻力不小。如今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万寿菊生产,在当地特别是三家、乐业村小组,相当部分群众意识不强,急功近利,未把耕地的科学种管当回事。

5、第三产业发展慢,品味档次不高。该村委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绶慢,且档次不高,大多属粗放式的经营管理,这与其地处交通要道,集贸中心区,人流物流集中的地位相不相称,第三产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5%。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州委提出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四村具体目标,应扎实抓好以下工作,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加大帮扶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仍需从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支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特别是干旱年景,群众生活用水却极为困难,更谈不上生产用水。因此,除完善现有水利设施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家庭水窖,田间水窖的建设上来,争取80%以上农户建有水窖,省效缓解缺水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

2、抓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积极进行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抓好传统支柱产业烤烟外,应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药材、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走多业并举的路子,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强科技培训,实现增产增收。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农村适用科技特别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针对不同产业及各个时节,有针对性邀请相关方面的科技人员对群众进行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素质,以科技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实现增产增收,加快发展。

4、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已到了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农民承包土地适度流转于种田大户、种田能手上,特别象靠临矿山的村民小组更应如此,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是相应的合作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5、提升品味档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当地起步早,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流、物流的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在该村委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应本着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支持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6、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组织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群众增收致富的带领者。同时,要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把年轻的、积极性高的、责任心强的、追求进步的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来,为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

7、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文明村、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多创建活动形式,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久,社会主义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扫除陈规陋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文化,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把该村逐步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

——暨武侯区首届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大赛总结和反思

成都市机投中学

武侯区第一届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大赛,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式说课或者课时性的教学设计,开创了教师赛课的新里程。从初赛到决赛,前后历时大概有三个月,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教学导入(或结束)课技能;黑板板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技能;教学简笔画;命题及分析技能;解题技能。全面考察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在这次比赛中,与其说自己是一个参与者,倒不如说是一个学习者更为贴切!作为一名仅仅教书三年的教师,能有幸参加这样的比赛,内心的激动和荣幸是无以言表的,非常感谢学校领导、数学组老师们对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也正是因为如此,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非常大,害怕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预期没有获得大家满意的成绩。当11月12日,参加了本届比赛的预备会后,发现我的“对手”几乎个个都是区上数学拔尖的,从事数学教学已经多年的教师,内心更是没有底,那种彷徨与不安搅扰着我直到真是比赛。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板书设计和教学导入(或结束)课技能。板书设计一直都是我的一个大问题。首先是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累积,让自己无法得心应手,其次,我的书写也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速度慢不说,板书还不漂亮。或许自己的不自信给自己太多消极的心理暗示,第一个环节的比赛就在自己的惴惴不安中结束了。

第二个环节的比赛是单元教材分析技能和教学简笔画。因为第一环节中的失利,让我觉得很对不起我们学校的老师,我去参加比赛几乎就是浪费机会,别人会因为我的发挥而对我们学校的老师形成错误的评价,我的水平并不代表他们的水平??这样的消极情绪不断地影响着我。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自己对比赛的准备。这时,学校的杨主任适时的开导我——“你是最年轻的,别以为去就是奔着拿奖的,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历练??”是啊!我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看成以为参赛者,为何不是一名学习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他们都是每个学校的精英,展现出来的都是学校备课组的精华,,为何自己不换个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呢?我就是来学习的,来历练自己、积累经验的。

我一直很喜欢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是数学教学中,我们总喜欢告诉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只有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自己才能走得更远,懂得更多。学习的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对象,只要你拥有发现的眼睛,虚怀若谷的心,一定能够学到许多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所以,在后面几个环节的比赛中,我除了做好自己参赛的内容以外,更多的是带着一颗学习的心去聆听,去观看,去发现!学习其他老师的巧妙的参赛构思,别具一格的教材解读,直击中考的命题精髓??这些能使我在教师这条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绕路,得到最快的成长。所以这次比赛中,我觉得虽不是成绩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我一定是获得收益最多的那一个。

其一,本次大赛,从六个方面进行比赛,从预备会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题目最多提前五天给你,有的环节还是当场提前十分钟抽题比赛,极大限度地锻炼我们对书本、教材知识的驾驭能力和临场的应变能力。

其二,由于本届比赛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各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和关心。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可是从中收获的幸福也巨大的。当我完成自己赛程的初步设计,找备课组教师探讨时。我发现他们给的都不是花架子式的建议,而是中肯、中用的意见。毫无保留地将他们的经验与我进行交流。哪怕再忙,甚至是下班了,都会留下来帮我一起反复修改。能加入这样一个团队,我是何其有幸啊!

其三,为我们提供了和区上骨干、优秀教师的交流的平台。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一次比赛,我们怎么能听到他们对我们如此中肯的评价和建议,为我们的教育教学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其四,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明白,终身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人生的践行,不管他从教的年限有多长,还是多浅;不管他是资深的骨干教师,还是默默无闻的教师匠,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有用的养分,以便服务于我们的后继教学。

其五,这样的比赛,不仅仅是在能力上给予我们锻炼的机会,更是提供一次教学生涯中的检测。在比赛的同时,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不停的反思、总结,让自己教师这条道路越走越宽阔。

本届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大赛已经于12月6号完美的落下帷幕。这其中有多少区继教中心老师的付出,学校领导的支持,数学备课组的帮助,相信每一个参赛的老师都非常清楚。看似辛苦的是我们,殊不知他们也在不断默默的付出,从比赛内容,比赛安排,赛场联系和布置与评审建议的选取,相信你们的艰辛不会低于我们参赛的教师,非常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质的一次比赛,让我们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完成比赛。同时又让我们每个人都获益良多,衷心希望这样的比赛能够继续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也希望自己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比赛。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在80年代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进入90年代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市场繁荣、购买力旺盛便是明证。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工业却出现了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现象,企业亏损面达1/3左右,每年对亏损企业的补贴高达500亿元以上。何以会出现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与国有工业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反差现象呢?研究其中的规律将有助于改革的深化。

其实,这种反差现象的产生,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其必然性。准确地说,国有工业的效益并不是下降,而是发生了转移,不然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工业效益的转移主要是向原材料和基础产业、向第三产业,以及向个人分配三个方面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可能要持续到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会稳定。

第三是向个人分配转移。由于过去长期实行低工资制,改革以来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使80年代平均工资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此外,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局部实行了工效挂钩,如经营者按承包利润提成,推销员按销售额提成,设计员按设计费提成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分配向个人倾斜。效益向个人分配转移的结果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引导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并使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如民营经济、股份制的发展等。

回顾50年代和60年代,工业经济效益较高的原因恰恰与当前发生的转移相反,那时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把效益集中到工业领域:原材料、农产品、能源交通的价格都压得很低;基础设施、土地、资金的使用成本很低,甚至不收费;职工的工资也很低;从而保证国有工业有较高效益,使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经过30年后,基础产业的瓶颈、第三产业的衰退、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不高日益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当我们向市场经济过渡,要调整经济结构时,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就必然会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并通过利益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说,上述国有工业效益的转移是我国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然而问题在于我国原来建立的国有企业是一个小社会,它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负担,职工对企业的依附性较强,无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均依赖于某个具体企业。在各方效益向国有工业集中时,企业能够承担,甚至引以为优越性。但当效益向其他方面转移时,企业并未能将其过渡的社会责任和负担转给社会。因此越是老企业困难也就越大。此外,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过多,产权也不明确,企业对消化效益转移的积极性也不高。这种状况显然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移企业经营机制带来了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是要从宏观调控上把握工业效益转移的度的界限,有效制止政府部门和社会对企业的摊派;二是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包括建立医疗、待业、养老保险制度和推进住房商品化的改革等;三是要切实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到降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社会服务上,不再介入企业经营和风险,让企业轻装上阵,自主经营,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村服务中心建设现状,督促各乡镇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进一步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更快更好地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改善,提高农村村民自治和村级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开展此次调研活动。自3月1日至4月1日,县委组成调研组,利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现场查看、与不同层次的人员座谈等形式,对全县14个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了一遍。

其中汶上镇建成1处,南站建3处,康驿建成1处,南旺在建1处,刘楼乡在建1处,次丘镇在建2处,寅寺镇2处建,郭楼镇在建1处,郭仓乡建成1处,杨店乡建成3处,白石乡在建1处,军屯在建2处,苑庄镇建成1处、在建一处,义桥乡建成1处。全县已建成10个,在建11个。

其中南站镇已建社区3个——辛店社区服务中心、南村社区服务中心和曹堂社区服务中心。辛店社区服务中心属镇企共建,三层楼,三十余间,分设为民服务大厅、社区室、警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南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原南站老法庭改建,分设为民服务大厅、社区卫生室、社区警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其中为民服务室设立六个服务窗口——窗口、、新农合、土地流转、经管站、窗口。康驿镇专门成立了社区建设指挥部,已建社区服务中心一处——三十里铺社区,为原村委改建一部分、村民共建一部分,三层楼,20余间房,已建成广场,整合了卫生室、。郭仓乡已建社区为任仓社区服务中心,四层,60余间,与镇社区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杨店乡已建社区3处——庙口,王楼,泗汶社区,其中庙口社区为原预付厂自建,共56间,除预留社区办公用房外,其余运作,开展社区服务同时利用局驻村契机,共建同心花园(文化广场)。泗汶社区为四村联建,各村按人口比例分别筹资,以后四村合署办公,原集体办公用户籍拍卖,拟建三层,1386平方,门前设广场。门面商业运作,开展社区服务,部分已建成。已建集中居住楼房3幢,是下步社区整合的一个典型代表。白石乡在建社区为寨子社区,已建成居民楼4幢,门面已开发为各种社区服务项目,并且预留了办公用房,方式是驻地开发与村民集中聚居相结合,是农村社区中心建设的另一个典范。苑庄镇已建成社区为前小秦社区,他们利用上级联社优惠政策,在县联社的支持下,社区拿土地,共建成为集、农资、生活超市、饭店、、卫生院、浴池、警务、广场、阅览室等为一体的政治、文化中心,目前该中心运作良好,辐射周围3公里。义桥乡已建社区服务中心为沈营社区服务中心,四层楼,并以完成集中居住,主要是利用搬迁之际统筹规划,一步建成。汶上镇柳行社区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建社区服务中心情况:刘楼乡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年底前建完。次丘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徐村社区服务中心正在筹备。寅寺镇石楼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寅寺镇社区服务中心在建,11月份建完。郭楼镇马店社区服务中心,年底建完。军屯乡:李集社区服务中心,已启动年底建完;南陶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年底建完.苑庄镇新苑社区服务中心,年底建完。

(一)拓宽投入渠道。一是县乡把财力和争取的项目资金尽量向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上倾斜,将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设立专项经费并逐年加大投入。二是部门资源和小城镇建设、村工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其他支农经费,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对接,形成部门齐抓共建的合力。按照“捆绑发展、集中使用、上下齐攻”的原则,将各级各部门用于农村社区的警务室、卫生室、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站、文化大院、生活超市、农资超市、慈善超市、农家书屋、体育健身设备、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等资金整合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避免多头建设、重复建设、分散建设。

(二)整合各种资源。一是农村自有资源整合。各社区利用社区闲置设施、房屋、土地等资源,采取改建、联建、共建等多种方式改造或改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二是挖掘社区人才、资金潜力,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式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兴办各类服务项目。三是整合各种技术、信息资源。市县包村部门把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民政部门督导各乡镇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服务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从业务上指导各乡镇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_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助乡镇搞好社区服务中心选址规划,等等。

(三)多种方式建设。

1、政府主建即由政府出资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引导群众聚居。一是政府直接投资兴建社区服务中心,义桥乡沈营社区服务中心就是由义桥乡政府投资兴建的。二是把原来一些公共设施或管区等改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南站镇南村社区服务中心就是利用原法庭改建成的。

2、政企联建即政府与乡镇或村办企业联合建设。辛店社区服务中心就是南站镇政府与社区企业高兴内饰装饰公司联建而成的。

3、社区自建即基础比较好的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新型社区,杨店乡泗汶社区就是有社区所覆盖的四个村联合建成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4、社会力量兴建。有些比较有眼光的个体户,认识到社区发展的潜在优势,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我县王楼社区、庙口社区、路楼社区、沙沟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由民间力量建设完成的。王楼是利用原预制厂,在政府的指导下,确定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政府帮助跑手续,整合土地等,私人投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除预留必要的办公场所外,他经营超市、饭店等项目,搞的非常成功。郭仓乡沙沟社区利用本村一个在外经商多年的村民,劝其回家发展社区建设,该老板经过考查,发现投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既方便了群众,自己又有利可图,投资60多万建大型生活超市、慈善超市、农资超市、幼儿园、卫生室、饭店等。杏林社区是由建筑商,自己投资建商品房、超市、服务中心等服务项目。

5、引资共建。苑庄镇前小秦社区服务中心就是利用县供销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共建成功的。

1、乡镇对社区建设工作认识不够。部分乡镇认为社区建设是一村一社区,因此在社区中心建设时没有留出足够的办公用房,而是停留在村级服务场所建设层面上。部分乡镇存在畏难情绪,没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乡镇认为搞社区就是和村并居,或先和村并居再搞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岂不知和村并居需要的不是3年5年的事,而是10年甚至一代人的事。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功后,服务功能完善,自然聚集人气、商气,人慢慢靠拢,反而促进和村并居。

2、社区规划不合理。白石27各村规划了10个社区, 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汶上11个村规划了4个社区,中都街道11个村规划了4个社区, 个村和一个社区;南站54个行政村规划了13个社区, 个村合一个社区;苑庄23个行政村,规划了6个社区,个村和一个社区;杨店25个行政村规划了9个社区,个村和一个社区,覆盖率偏低,服务半径偏小,建设任务太大,不太符合社区建设的目的。

3、社区建设标准偏低。有些乡镇把村委大院当作为民服务大厅,把街上的小买部、小商店、小诊所说成是服务项目,认为这就是社区了。

1、加大投入力度。从的情况看,大多数的3建社区服务中心的乡镇反映乡镇资金缺乏,就包括在建和已建成的也反映这一制约我县社区建设的瓶颈问题,建议上级财政列支一部分,县财政配套一部分,乡镇村自筹一部分。

2、多方式建设,整合各种资源。在现在逐级没有资金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各乡镇社区可以整合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改建、联建、共建。苑庄镇前小秦就是利用县社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共建成功的。杨店乡王楼社区服务中心利用有钱大户搞开发建设。泗汶社区则采取四村联建。南站镇利用原法庭改建,都是比较成功的路子。从目前情况看,采取政府指导,充分发动民间力量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另外,把上级各种扶持政策,包括派驻工作组,卫生、体育、文化等都往社区倾斜,也是一条可以探索的经验。从工作方式上抓好四个整合:一是领导力量整合,成立主要领导为,组织、财政、民政、农业、文化、体育、公安、司法、等涉农较为密切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县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二是部门资源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形成部门齐抓共建的合力,为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各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能,找准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主动配合,主动融入,研究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在实施乡村建设、农村工程建设、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工程、文明村镇建设等项目中,围绕农村社区建设来进行联动。三是农村自有资源整合:利用社区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改造或改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提升农村社区自我服务的功能。四是社会资源整合:挖掘社区人才、资金潜力,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事业,促进农村社区健康发展。

3、建设标准要提高。要想实现社区建设的目的,必须要提高标准,按照上级“一厅九室三市两栏一园一校一场”的要求建设。“一厅”:即综合服务厅,主要职责是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养老、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土地流转、变动等“一站式”服务;“九室”:即办公室、服务室、室、调解室、计生室、警务室、卫生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三市”:即生活超市、农资超市、慈善超市;“两栏”:即社区事务公开栏、科普栏;“一园一校一场”:即幼儿园、居民学校和文化健身广场。有条件的社区根据居民需求,积极发展农机维修、、保险、餐饮洗浴等项目,不断丰富农村社区服务内容。这样才能把社区建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才有吸引力,辐射力。“服务大厅”以不少于100平方米为宜,提倡社区公共服务用房500平方米左右,占地不少于5亩,位置相对集中的一体化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建设以建立中心型社区为主。

4、加强领导,一口上下。我县社区建设缺乏统一领导,有十几个单位部门都在搞社区建设,许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建议设立农村社区建设的专门组织,一口上下,以便整合资源,加快我县社区建设步伐。

5、建立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占农村投入和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部门帮扶为补充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县、乡设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捆绑发展、集中使用、上下齐攻”的原则,切实解决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财政部门牵头,将各级各部门用于农村社区的警务室、卫生室、计生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站、文化大院、生活超市、农资超市、慈善超市、农家书屋、体育健身设备、村级场所、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等资金整合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避免多头建设、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和资源浪费。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式投资农村社区建设,兴办各类服务项目。

6、推进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服务。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以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到农村社区开办生活超市、农资超市、农机维修、邮政通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餐饮洗浴等服务项目,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对开办商业性服务项目的单位和个人,社区提供平台,搞好服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7、做好农村社区规划工作。按照城乡一体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居住社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把农村社区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型乡镇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村庄压煤搬迁、合村并点、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自然村合并等因素,以县为单位,统一编制农村社区规划,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社区村庄布局。

8、合理确定农村社区服务范围。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的原则,将若干村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作为中心村,在中心村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6个村左右。新型乡镇根据规划要求适当增加村庄个数。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相对独立的村,也可实行“一村一社区”模式。但主要以“多村一社区”为主。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篇

武侯区民宗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市民宗局的指导下,区民宗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市宗教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统一思想、立足长远、服务中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维护少数民族利益,为我区民族团结、宗教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以社区为依托,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宗教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大力宣传 “三个离不开”的民族政策,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全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进一步健全干部学习制度,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干部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以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确立了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强了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四管齐下”的工作机制,将感情管理、制度管理、服务管理、法制管理贯穿于少数民族的各项工作的始终,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是突出抓好重点工作,确保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为防止出现反复,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和健全联合执法的工作协调机制;

与他们一道深入联系信教群众,主动接触参加私设聚会点活动的信徒,积极帮助开展宣传、教育和争取的工作,团结引导信徒到开放堂点过宗教生活。

五是将机投桥基督教活动点的情况及时上报市民宗局,市民宗根据市宗教座谈会议精神,同意设立机投桥镇基督教联络点。11月5日,与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一道参加了该联络点的授牌仪式。

目前此项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社区发展优势报告 社区发展政策分析报告(46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