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实用16篇)
笔记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和加深记忆。如何从大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和信息?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提升。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一
导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财政政策对策。就能达到兼顾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两方面的要求,使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东部与中西部统筹发展、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2.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会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区域人口的素质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条件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4. 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分析应重点评价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水平,配套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进行分析。
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区域发展的分析也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分析判断的标准。
在区域发展中,经济发展仍然是核心,因此,对区域发展的分析,也应重点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经济增长的形式以及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优化等问题。
考点例题:
分析判断区域发展应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标准。
a.基础设施
b.经济
c.社会
d.生态环境
e.群众反馈
答案:bcd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二
银行的起源与发展这个知识点大家又有多少理解呢?下面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了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银行的起源与发展,供大家来参考。
商业银行是指能够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多种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
业务发展:铸币的兑换业务 --保管、支付、结算和汇款等业务--贷款业务
一是高利息贷款性质的银行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二是按照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组建股份商业银行。
一是利息水平适当,
二是信用功能扩大,
三是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中央银行是从现代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逐渐演变而成的。
首先,中央银行的产生是集中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其次,中央银行的产生是统一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再次,中央银行的.产生是“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最后,中央银行的产生是对金融业统一管理的需要。
中央银行是从现代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逐渐演变而成的。
答案:正确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三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也就是资金的价格。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间的比率,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
固定:便于计算,承担风险
浮动:不利于计算,但缩减风险
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即为存贷利差。
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基准利率通常是由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再贴现利率。 在我国,为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在我国,贷款基础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的'过程。
下列()对浮动利率的描述是错误的。
a.有利于缩小利率市场波动所造成的风险
b.不便于计算与预测成本和收益
c.对借贷双方都比较合理
d.比较适合短期借贷
答案:d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四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及利率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下面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货币政策,仅供参考。
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主要有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从总量的角度,通过对货币供应总量或信用总量的调节节与控制来影响整个经济,也被称为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传统的利率渠道
(二)信贷渠道
(三)资产价格渠道
(四)汇率渠道--国际贸易渠道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稳定币值
答案:c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五
1、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
b.资本市场:偿还期长、流动性相对较小、风险相对较高。
3、按金融工具发行和流通的阶段划分: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4、按交割时间划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2006年9月成立的期货交易市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5、按交易场所和空间划分:场内交易市场(股票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货币资金融通功能(最主要、最基本)。
1、特点:收益性、流动性(与偿还期限成反比、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正比)、风险性。
2、种类:
a.按期限长短划分:短期金融工具(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长期金融工具(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
b.按融资方式划分:直接融资工具(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商业票据)、间接融资工具(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人寿保险单)。
c.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债权工具(企业债、国债、金融债)、股权工具(股票)、混合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证券投资基金)。
类工具(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
*可转让大额存单既是间接融资工具,又是短期金融工具。
*看涨期权买方的最大损失为期权费,期权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1、特点:低风险、低收益;期限短、流动性高;交易量大、交易频繁。
2、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1984年,无担保条件、在货币政策传导和整个金融市场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回购市场(标的物一般是信用等级高的政府债券)、票据市场(商业票据的性质属于本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于1986年由交通银行首次发行,个人不低于30万,机构投资人不低于1000万,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9个品种,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
2、主要包括:
a.股票市场:
按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a)普通股:经营决策的参与权,公司盈余的分配权,剩余财产索取权,优先认股权。
b)优先股:优先按约定方式领取股息,优先清偿权,限制参与经营决策,优先股股息固定。
b.长期债券市场。
货币当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1、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实行并表监督管理,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
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可以在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品种有:现券交易、融资融券、质押式回购。
包括:
1、证券公司是可以承销发行、自营买卖和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的证券类金融机构。
2、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公司:上海(1990.11.26成立,1990.12.19开业),深圳(1990.12.1成立,1991.7.3营业)。
3、基金管理公司。
1、保险公司。
2、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
3、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1、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组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主管单位为银监会)。
2、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
3、中国期货业协会:2000.12。
4、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5、中国保险业协会:2001.2。
6、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07.9,主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六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其中公共基础为基础科目,其余为专业科目。考生可自行选择任意科目报考。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银行从业资格法律法规考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国人民银行职责范围与银监会监管职责范围
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由中国银监会行使。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也有相应变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货币政策制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国银监会监督对象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其职责主要围绕两者展开。考生需详细了解以免在多选题中发生文字混淆而误选。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措施
中国银监会监管措施: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监管谈话、信息披露监管。考生在学习中需对每项措施的详细监管步骤熟练掌握,以应对在多选题中常出现监管措施分解的情况。
三、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与准会员单位
学习中需严格区分两者的定义。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会员单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银行业协会。清楚两者的概念后再做选择与判断时,思路就会非常清晰。
四、“五大行”成立时间、股份制改革、上市时间的判断
在一些选择题或个别判断题中易出现关于“五大行”成立时间、改制时间、上市时间的试题。考生在学习中需注意总结。例如交通银行是“五大行”中成立最早的,于1908年成立,也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于1987年4月1日组建,并于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国最早海外上市的银行。
五、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范围
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是2007年批准设立的新机构,尤其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范围需重点把握,在往年的单选、多选、判断中都曾出现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考题。
六、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与不同外资银行间业务范围的区别
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包括: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与外国银行分行。其中外商独资银行与中外合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可经营部分或全部的外汇与人民币业务。其他外资银行必须设立具有独立资格的法人银行方可享受国民待遇。
七、中国银监会负责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区别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各自负责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分析并掌握中国银监会负责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与货币经纪公司各自从事的业务,在考题中中国银行业概况部分所占比重尤大。
一、经济环境
银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中的投融资需求和服务性需求。经济环境构成银行运行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银行经营状况。
宏观经济运行
经济结构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二、金融环境
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功能
2.金融市场的种类
3.我国的金融市场
4.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的影响
金融工具
1.基本概念
2.金融工具的种类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七
1、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
a.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b.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
c.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d.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八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精析,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公司贷款,又称企业贷款或对公贷款,是以企事业单位为对象发放的贷款,主要包括 :
1.流动资金贷款。企业经营流动资金需求。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
流动资金贷款按期限可分为临时流动资金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2.固定资产贷款。也称为项目贷款,是为弥补企业固定资产循环中所出现的现金缺口,用于企业新建、扩建、改造、购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
3.并购贷款。银行为境内企事业法人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偿兼并、收购国内其他企事业法人、已建成项目,以及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发放的贷款。
4.房地产贷款。与房产或地产的开发、经营、消费活动有关的贷款。
5.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合同,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
6.贸易融资。分为国内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融资。
7.票据贴现与转贴现。
商业汇票的合法持票人,在商业汇票到期以前为获取票款,由持票人或第三人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后,以背书方式所作的票据转让。
票据转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卖断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间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贷款是指经批准可以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运用。
(一)个人贷款业务
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个人贷款业务的还款方式通常包括等额本息及等额本金两种。
特色还款方式包括:按周还本付息、递增还款法、递减还款法、随心还还款法等。
非存款业务主要指商业银行的借款业务。
一、同业拆借
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进行的无担保资金融通行为。
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是货币市场最重要的基准利率之一。
二、债券回购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重要方式,包括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两种。
债券回购的'风险低于同业拆借
债券回购利率一般低于拆借利率。
债券回购的交易量要远大于同业拆借的交易量。
三、向中央银行借款
只有在通过其他方式难以借到足够的资金时,才会求助于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有再贴现和再贷款两种途径。
四、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我国均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的。
考点例题
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因此其利率低于债券回购。
答案: ×
人民币与外币存款业务类似,分定期活期,个人单位。
“本外币一本通”类的业务,实际上已将人民币账户与外币账户的界限淡化。
目前,我国银行开办的外币存款业务币种主要有9种: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
(一)外汇储蓄存款
个人外汇账户按主体类别区分为境内个人外汇账户和境外个人外汇账户;
按账户性质区分为外汇结算账户、资本项目账户及外汇储蓄账户。
外汇结算账户用于转账汇款等资金清算支付,外汇储蓄账户只能用于外汇存取,不能进行转账。
(二)单位外汇存款
1.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
境内机构原则上只能开立一个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统一采用美元核定。
2.单位资本项目外汇账户。包括贷款(外债及转贷款)专户、还贷专户、发行外币股票专户、b股交易专户等。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九
3、行政强制执行:履行期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2人代为诉讼;。
6、行业自律:对会员每年进行一次例行检查。
7、对金融机构的常规性全面检查至少一年或一年半进行一次;。
8、金融机构必须妥善保管保护客户开户资料及交易信息5年以上;。
9、第三支柱规定的披露频率为每半年一次,有关银行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报告系统及各项口径的一般性概述的定性披露可每年一次。
注:以上内容如与最新法律规定有所出入,以最新法律规定为准。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十
这一时期,银行监管运行上有两个特点:
2.监管运行机制的概念尚未提出,更缺少制度上的安排。
这一时期,监管职权根据不同类型的机构特点分布于不同的内设部门,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初步形成了机构监管的组织架构。
2000年《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发布施行,标志着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准人的监管成为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
2001年上半年,按照“坚持改革,合理分工,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原则,再次调整内设监管机构和监管职责,单独设立银行管理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被监管行类设立监管部门;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继续延续了部门负责的体制。
(四)形成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成立银监会,明确提出了四个监管理念、四大监管目标以及六条良好监管标准,在此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完善监管治理,不断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监管治理有效性,加速银行监管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权威性,监管治理得到完善,银行监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十一
所谓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因素,它包括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等。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经济环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宏观经济运行
1.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指标
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四个,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能够和国际收支平衡.
(1)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gdp,它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中区分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一般以"常住居民"为标准.
常住居民是指居住在本国的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和长期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居民.
(2)充分就业与失业率
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数.
(3)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
衡量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指标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常用的指标有三种: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在衡量通货膨胀时,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出厂产品批发价格的变化幅度.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则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通货紧缩也是货币供求失衡、物价不稳定的一种表现,是物价持续、普遍、明显地下降.
(4)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的"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如运输、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如汇款、捐赠等),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如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借款及企业信贷等.
国际收支的衡量指标有很多,其中贸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进出口额)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进出口总量及其增长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进口和出口的数量与结构直接对国内总供需产生重大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2.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亦称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经济波动的周期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
(二)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对商业银行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从间接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通过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来影响商业银行.从直接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商业银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1.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行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比低的重要原因.
2.消费与投资的比例
从支出角度来看,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投资也称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其中含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净出口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形成的差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私人购买住房的支出,包含在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中,不包含在私人消费之中.
在中国,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投资,而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企业,业务结构是批发业务的结构.
(三)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十二
委托贷款业务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二)代销开放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基金发行规模可以随着投资人申请购买和要求赎回而随时变动,其销售渠道包括基金公司直销、银行及证券公司等机构代销、专业销售经纪公司代销。
银行利用其网点柜台或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销售渠道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产品。银行向基金公司收取基金代销费用。
(三)代理国债买卖。
银行客户(除金融机构外)可以通过银行营业网点购买、兑付、查询凭证式国债、储蓄国债(电子式)以及柜台记账式国债。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十三
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特殊性: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3、职能:
a.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的货币(特点)。
b.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c.贮藏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d.支付手段。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4、信用制度发达程度。
5、汇率: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
6、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如果汇率收盘价始终在触发汇率上限和触发汇率下限区间内波动,则总回报率为:保证投资金额(1+潜在回报率)。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外汇交易中心对外每日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1、原因: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a.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b.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2、影响:
a.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a)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
b)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b.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
a)会引起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
c)降低消费规模。
c.对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a)货币贬值;。
b)导致一国的货币制度走向崩溃。
c)导致经济紊乱。
d)导致政府威信下降。
3、治理对策:
a.紧缩的货币政策:a.减少货币的供应量,b.提高利率。
1、原因:
a.货币供给减少:政策时滞。
b.有效需求不足。
c.供需结果不合理。
d.国际市场的冲击的。
2、影响:
a.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b.减少消费需求。
c.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有利于债权人的资金再分配。
3、治理对策:
a.扩大有效需求。
c.引导公众预期。
货币政策目标:
1、最终目标。
3、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远期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3、再贷款和再贴现: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
a.再贷款: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处置金融风险和有特定目的贷款的需要。
a)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b)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4、汇率政策:
5、利率政策: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和公定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6、窗口指导:限制贷款增减额为主要特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货币政策传统渠道:传统的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
1、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2、以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为核心的利率调控机制。
3、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当利率看涨时,可将浮动利率债务类金融工具转换为固定利率金融工具。
2015年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行调整,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5倍2004年10月开放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允许金融机构下浮存款利率。
汇率的种类:
1、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2、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3、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4、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重要阶段:
3、(2001年以来),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
2、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十四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率,是以一国货币来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最通常使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币的标价方法,又称为应付标价法。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也采用这种标价方法。
1.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2.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3.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4.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货币在国际结算和国际汇兑领域中都可以按不同货币各自的含金量加以对比,从而确定货币比价,即铸币平价。
在当今不规定含金量的纸币制度下,货币购买力的对比是两国汇率决定的基础,即货币购买力平价。
定义: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逐步成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外汇集中计划管理,国家对外贸和外汇实行统一经营,外汇收支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
关于间接标价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
b.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
e.英国和美国都是采用间接标价法
答案:ade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十五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是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 宗旨
为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维护银行业良好信誉,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职业操守。
2. 适用范围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职业操守,并接受所在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本职业操守的监督者有以下几种。
(1)银行业从业人员所在机构:从业人员供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银行业自律组织:全国性银行业自律组织和地方性银行业自律组织。
(3)监督机构: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及
其分支机构。
(4)社会公众。
1.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客户
(1)熟知业务
(2)监管规避
(3)岗位职责
(4)信息保密
(5)利益冲突
(6)内幕交易
(7)了解客户
(8)反洗钱
(9)礼貌服务
(10)公平对待
(11)风险提示
(12)信息披露
(13)授信尽职
(14)协助执行
(15)礼物收、送
(16)娱乐及便利
(17)客户投诉
2.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
(1)尊重同事
(2)团结合作
(3)互相监督
3.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所在机构
(1)忠于职守
(2)争议处理
(3)离职交接
(4)兼职
(5)爱护机构财产
(6)费用报销
(7)电子设备使用
(8)媒体采访
(9)举报违法行为
4.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监管者
(1)接受监督
(2)配合现场检查
(3)配合非现场监管
(4)禁止贿赂及不当便利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行事,品行正直,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勤勉谨慎,对所在机构负有诚实信用义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维护所在机构商业信誉。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守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业人员,公平竞争,禁止商业贿赂。
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考点篇十六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收取服务费或代客买卖差价的理财业务、咨询顾问、基金和债券的代理买卖、代客买卖资金产品、代理收费、托管、支付结算等业务。
中间业务相比于传统业务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1)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银行的自有资金。
(2)不承担或不直接承担市场风险。
(3)以接受客户委托为前提.为客户办理业务。
(4)以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等)、赚取价差的方式获得收益。
(5)种类多、范围广,产生的收入在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支付结算业务是指银行为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采用票据、汇款、托收、信用证、信用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及资金清算提供的服务。
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是手续费收入。
传统的结算方式是指“三票一汇”.即汇票、本票、支票和汇款。
在银行为国际贸易提供的支付结算及带有贸易融资功能的支付结算方式中,通常是采用汇款、信用证和托收。从信用证和托收又派生出许多带有融资功能的服务,如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托收融资、出口票据贴现、进口押汇、提货担保等。近年来,又出现了电子汇兑、网上支付等结算方式。
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受政策性银行的委托,对其自主发放的贷款代理结算,并对其账户资金进行监管的一种中间业务。主要解决政策性银行因服务网点设置的限制而无法办理业务的问题。目前主要代理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业务。
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代理资金结算、代理现金支付、代理专项资金管理、代理贷款项目管理等业务。根据政策性银行的需求,现主要提供代理资金结算业务和代理专项资金管理业务。
代理商业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相互代理的业务。
代理商业银行业务包括:代理结算业务、代理外币清算业务、代理外币现钞业务等。其中主要是代理结算业务,具体包括代理银行汇票业务和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业务等其他结算业务。代理银行汇票业务最具典型性,其又可分为代理签发银行汇票和代理兑付银行汇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