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简报(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简报篇一
(朱奇 金鸡山小学 邮政编码:437018)
【摘要】关于诗歌赏析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如何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更是现在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潮流下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诗经二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下面我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展开这一堂我自认为生动有趣的诗歌赏析课。【关键词】 诗经 关雎 蒹葭 赏析 一 简单了解一下诗经
《诗经》(the book of songs)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
就像法国诗人亚瑟·兰波说的所有的古诗都归于希腊诗歌,和谐的生命;我觉得所有的东方古诗都归于诗经,和谐的生命。很显然,我们能从上面获得很多信息,比如“诗经的传承发展和盛行”比如“和谐的生命”比如······由于我现在在授课,那些信息与我讲课内容没多大关系,所以不多赘述。
二 简单了解一下二首《关雎》《蒹葭》
国风·周南·关雎
国风: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周南:泛指洛阳以南到汉江流域一带。国风·秦风·蒹葭
秦风:东汉郑玄笺云,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秦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
唐孔颖达疏云:蒹葭三章章八句至国焉。正义曰:作蒹葭诗者,刺襄公也。人们对《关雎》诗义历来有多种理解。《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鲁诗,韩诗都认为《关雎》讽刺国君内倾于色。
《蒹葭》诗义遭受了同样的待遇,作蒹葭诗者,讽刺襄公未习周之礼法。
我觉得,把诗歌与政治教化扯上关系,是十分短视和愚蠢的做法。当然,这只是我这样觉得。也许,他们是对的,这些诗歌本来就是讽喻诗。但是,我不在乎,我还是觉得那种做法没多大意思。不管《关雎》是不是写君子之志为何?还是在于对美好品德和教化天下的追求。不管《蒹葭》是不是真正的“刺襄公”?这些在这里不重要。它们和我今天讲的内容没关系。因为我暂且是把两首诗当做情诗来看待和解读的。也许,我是错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我是在以这两首诗作为情诗的基础上,才展开下文的。也就是说,我错了也会一错到底。不然,就不会有我下面即将要讲的内容了。三 爱情故事(love story)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可求而不可得 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事,大概这是世间所有的所谓爱情诗的真谛。这个爱情故事可能稍微有点长。
我是一只情意专一的水鸟,我的名字叫雎鸠。在一片绿洲上,我在不停地鸣叫,发出关关的声音,瞧,我的声音悦耳动听吧。那是我在呼喊我心上人的名字呢。娴静美好的姑娘,哦,那正是我的好配偶。
为了追寻我的好配偶,我飞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河畔芦苇长得茂盛,晶莹露珠凝结成霜。原来是清晨哪!我所爱的人啊,你在哪呢?哦,是她吗?我隐约望到她在河的那一边。于是,我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是真有够险阻漫长的,我又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我顺着水势随手捞取一些船两侧的水草上来。善良美好的姑娘啊,我醒着想追求你,睡着也想追求你。纵使我如何思念慕求,也得不到你的心。好吧,我只好日日夜夜继续思念着你了。不然,我还能怎么样呢?悠悠思念的情意你能明白吗?反正我是无数个夜晚翻来覆去都难以入眠。
为了追寻我的好配偶,我又飞到了上次那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爱的人啊,她知道吗?河畔芦苇还是像以前一样茂盛一片,清晨露水还尚未晒干嘞。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我好像望到她就在河对岸呢!那是她吗?我逆流而上去追寻,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沙洲上。
这次,我用力采摘了一些船两边的水草上来。我心爱的人呀,我也会偶尔发发小脾气的。快乐美好的姑娘啊,我怎样才能让你心情欢乐舒畅呢!我还是弹琴鼓瑟来亲近你好了。尽管我知道你还是会无动于衷的。
好吧,这次我是真的生气了。我连根拔起长短不齐的水草。可是,我无邪美好的姑娘啊,你让我的暴力情绪顿时化为乌有。我只好敲击钟鼓换来你的笑颜了。
我那苦苦思念的人啊!我还是来到了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那里一切都没变。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洲上。
我心爱的姑娘啊!为什么你总是那么虚幻,那么飘渺不定。哦,我知道了,原来我在做梦。
四《关雎》《蒹葭》艺术赏析
以下是兰波关于诗歌未来的散文:-----从古希腊到浪漫主义运动,——中世纪,——由许多文人,诗匠。全都是韵文,一种游戏,一代又一代的傻瓜引以为荣的陈词滥调:拉辛是纯洁,有力而伟大的。——若不是有人鼓吹他的韵脚,搅浑他的诗律,这位“神圣的傻瓜”恐怕还像原初的第一位作者一样鲜为人知。批评家!浪漫派?他们很好地证明了歌谣难以变成作品,也就是说成为歌者能够理解并歌唱的思想。因为“我”是另一个。我拉一下琴弓:交响乐在内心颤抖,或从舞台上跃出。
1.《关雎》韵律结构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其中有双声(如雎鸠,参差等),有叠韵(如窈窕,辗转等)有“之”字脚的富韵,加上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附:《关雎》的上古音韵律研究
魏文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zhou。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qiu。
参差荇菜,左右流liu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qiu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bi(非fu)。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zhi(非ce)。
参差荇菜,左右采cai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yi(非you)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a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yao之。
2《蒹葭》韵律结构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这首诗三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的悠扬与和谐美。
简析一下词语多变丰富性。下面的黑点表示·····
很显然,韵律并没成为《诗经》里面每一篇章的累赘。诗句与韵律之间浑然天成。两首诗歌都有韵律,但又从不拘泥于韵律。《诗经》很好地证明了歌谣可以变成作品,并且很容易就变成了作品。
兰波说过,在希腊,诗歌与竖琴是使行动赋于节奏。而此后,音乐和韵律变成了游戏和娱乐。《诗经》二首,毫不费力就使行动赋于节奏,使生命赋予灵动。3《关雎》《蒹葭》内容述评
《论语》记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我一直认为这种平衡度的把握实属不易。关雎写出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时候,《诗经》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缺,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关雎》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
《蒹葭》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嵌,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五《诗经》影响
所有的西方古诗都归于希腊诗歌,和谐的生命;我觉得所有的东方古诗都归于诗经,和谐的生命。《诗经》不是任何流派任何其他诗歌的朋友,它是它们的父亲。这就是诗经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的影响。六:结语
想当诗人,首先需要研究关于他自身的全部知识;寻找其灵魂,并加以审视、体察、探究。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灵魂,就应去耕耘它。我们上诗歌赏析课的目的并非奢求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能成为大诗人,而是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能成为诗人的可能性。参考文献:
【1】【兰波散文诗全集】 王道乾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05-01 【2】【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扬之水,2000 【3】【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程俊英,2001
姓名:朱奇 性别:男 年龄:24 职务:班主任,教师 工作单位: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金鸡山小学
邮政编码:437018 电话:*** 电子邮箱:2439622904@
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简报篇二
如何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反馈教、检查学的有效手段。如果重视讲评的方式、方法,使它发挥应有的功效,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有较大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为活跃课堂气氛开好头。
一、如何解剖、分析试卷: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每次单元测试卷都由我亲自改。作为数学,是完全可以老师指挥,学生改试卷,可我没这么做,主要原因是我自己改完试卷,才知道哪些题型学生没有掌握,计算题失分在哪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掌握方法了没有,一个单元完了,哪些知识点被我疏忽了等。
1、当我改完试卷之后,我会用一张空白试卷做好记载,哪个题需要重点讲解,哪个题需要强化训练。这个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点写到这个题的旁边,哪些题需要略讲,哪些题可以不讲,并作上记号。有的题非常简单,可偏偏有几个孩子不会做,我就把这几个孩子的名字写在这个题的旁边,这样做的目的是讲评试卷时特别留意这几个孩子或者做这类题时,让这几个孩子上讲台做,请其他同学帮助找一找错误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
2、改完试卷之后,统计好成绩,对考得好的、差的、进步的、下降的同学都一一作好记载,记载的目的不只是进行表扬和批评,而是要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分析成功之处,失败之因,学会正确的自我肯定与否定,从而使学生重获自信,激发进取心;对进步大的学生要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对学困生更要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他的合理成分,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二、如何进行试卷讲评:
在讲评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对症下药,讲学生模糊的地方,评学生精彩的地方,在评讲中最忌讳的是老师不顾学生的作答情况,从头到尾一讲到底。这样的讲评能够得到好的效果吗?这与给学生一张正确的试卷答案有何区别呢?显然 1 这样做是不妥的,这样的讲评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浪费了课堂时间!、在试卷讲评前把试卷发放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修正。2、在讲评中,不应“就题讲题”,而应“以题论法”,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一套覆盖面宽的试卷也可能有某些知识的遗漏,在讲评中用联系的方法把遗漏的知识点“牵扯”进去,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在巩固一道习题涉及知识点基础上,应当再联系到整个知识网,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网。比如:“10个一是()”的讲解中,不但让学生知道10个一是
十、10个十是一百、还得让学生知道10里面有几个一?100里面有几个十?20个一是多少?20里有几个十?、讲评一个知识点后,应检测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知道,学生听懂了,未必说得出,说得出未必写得出。在教学中普遍存在“考过的试题学生依然出错”的现象,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不知道怎么写”的现象,这事实上是未真正掌握的原因。如:“24读作:()”一题中,孩子们都知道读作“二十四”,但是他们却写成了 “二四”、“二十4”、“2十四”,这时就要让其他孩子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然后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检测,如:37读作:()
90读作:()100读作:()等。
3、只有在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才能有所收获。判断题中,不能只告诉孩子们对与错,还得说出为什么。这对牢固掌握知识以及知识的运用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66中的两个“6”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知道是错的,可是要孩子们说出理由,他们就觉得无法表达了,这时就需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选择题中,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而不选另外的几个答案呢 ,让他们在交流中有一定的感悟和收获.计算部分,其实不用花很多时间,更没有必要去一个一个对答案,关键是找出学生最容易做错的算式,根据算理说出计算步骤,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如“17-8=()”中,有的学生会用“想加算减”法,有的学生会用破十法,有的学生会用数小棒,有的学生会用画圆圈的方法。4、在试卷讲评中应弄清题意,讲清思路,找准方法.“解决问题”部分,题量较大、分值较大,相对来说讲评的时间较多。看图列式中,首先要让孩子们自己说出图意,然后让他们自己找出求什么,可以用 2 那些方法解决,最后引导他们列出正确的算式,算出答案。文字题的讲评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1)带领学生读题.(2)题中告诉了哪几个数据?(3)问题是求总数还是求部分?(4)怎样列式,算出答案.(5)强调写上单位。
试卷讲评的关键是认真分析学生作答情况,找出症结、突出重点、归纳方法、启迪思维,其目的是达到纠正错误、消除障碍、举一反
三、培养能力。若能认真做好“讲评”工作,学生的知识将会得到深化,能力将会得到提高,教学质量也必将事半功倍。
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简报篇三
上好每一堂语文常态课---旷海云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而老师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完成这些任务呢?是课堂。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上好每一堂常态课。
一、什么是(语文)常态课
(语文)常态课是指在正常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下(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的一种自然、正常状态,不流于形式的课。
二、常态课的重要性
1、是教师学生接触最多的课。
2、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3、常态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才是一名教师水平的真正体现。
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触最多的课,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靠的是教师的一节节生动的常态课,常态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才是一名教师水平的真正体现。
语文教师往往有一个困惑:所听的展示课、观摩课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起来为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常态课与展示课、观摩课有许多不同,展示课、观摩课是对教学理念高瞻远瞩式的引领,往往不是一人一时所准备,常常是专家团队的精心打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多次磨砺后的升华。我们平常的语文课如果按照观摩课的标准上,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即使心有余也是力不足。我认为,与其东施效颦,不如朴实自然地做好自己,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上好常态课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所在。
三、什么样的课堂才算优秀的语文常态课呢?
语文常态好课有正常的节奏,不赶不争,不紧不慢;语文常态好课有正常的温度,不急不躁,不温不火;语文常态好课有正常的追求,在实践中创新,眼望高处,脚踏实地。语文常态好课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学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语文常态好课应有师生间的默契。默契的基础是师生之间彼此了解,了解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课堂上的磨合。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给学生暗示,让他们从教师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中明白课堂指令。当然,默契是双向的,教师也应从学生的表情、眼神中明白他们的思维状态和课堂学习出现的问题。这样,师生间“心有灵犀”、密切配合,便可以打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
2、语文常态好课应是教法与学法的熟练运用。
课堂上常用的教法、学法师生都应熟练,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教师教法熟练,学生学法得当,无形中就增加了课堂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语文常态好课应是知识的有序积累。
知识的积累具有连贯性,对于朝夕相处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知识积累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做到温故而知新;应合理地挖掘、恰当地使用文本,有计划地在课堂上呈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语文常态好课应关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可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影响下逐步形成。语文教师要在每一节课上引导学生专注倾听、深入思考、积极表达……日久天长,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语文常态好课应有扎实的训练。
训练有素方能灵活运用,语文课上应让读书声、讨论声响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让读书更流利、书写更端正、理解更深入、表达更准确,让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让能力在训练中提升。
6、语文常态好课应摒弃无效、低效环节。
去低效,促高效,让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学习目标;摒弃冗长的导入,舍去频繁的“声光电”,甩开无用的拓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为学生真正的成长而存在。
7、充分显示老师的优势。
课堂上教师特长的展示、偶尔的小幽默、课堂突发问题的机智处理,都可以使语文常态课出现精彩的生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怎样上好每一堂常态课
一)、课堂要真实
真实的课堂,要求教师的感情,教学的过程,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获得,提升都要是真真实实,自自然然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不够真实:有的老师公开课上笑容可掬、态度亲切可爱,其实与平时课堂表现完全不一样,笑得学生心里直 发毛。甚至有的时候,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之前就已经把有些应该是课堂上现场生成的东西教给学生了,或者是已经准备了“几颗棋子”。这样的课,表面看起来很“干净”,可是来听课的都是专家或是同行,这样有“准备”的公开课听来是索然无味。课堂的真正精彩就在于学生现场的生成,一些老师都难以预料的精彩现场!二)课堂要扎实,拒绝“随意”课
常态教学不是随意教学,但有些教师在潜意识里往往把“常态”和“随意”画等号,他们把常态课上得很随意:课前不设计吸引学生兴趣的导语,不准备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课前听写、检查背诵,然后讲课文,讲完后要求学生阅读、背诵,如此单调循环。这样的教学,教师既不设置问题,也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课后练习也会一应给出标准答案。如此的常规课既使得教师惰性滋生、创意缺失,也使得学生审美疲劳、灵性尽失。
1、对教学内容胸有成竹
要想有课堂扎实,就必须做到成竹在胸。不仅对新课标的要求了然于胸,而且对要上的那堂课的内容,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底。我觉得,上一堂课,就像写一篇文章,首先要让课堂要讲的内容烂熟于胸,对这堂课要完成的任务烂熟于胸,然后,才能从容地安排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衔接,怎样烘托,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哪儿是学生的难点,哪儿是重点,怎么突破,怎么达成目标。如果上课自己不去熟悉教材内容,把参考书当成圣旨,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脱离自己的设计思路,往往就成了录音机,传声筒,就难以上出扎实的课来。我们看别人的示范课、优质课会发现,他们往往一节课完成了很多任务,学生也能够接受和掌握。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他们能够找到精巧的突破口,从而,以巧破千钧。写文章要讲究 “文眼”,它往往能提纲挈领地领起全文,讲文章也要抓“文眼”,文眼抓得好,往往可以起到一点带面,以少胜多的作用,省去了不少的枝蔓细节的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巴金的《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我抓住全文最后一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中的“这”字入手,让学生自读全文了解“这”指的是什么样的“伟大的奇观”?从而让学生在自读中去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2、对学生的学情心中有数。
成竹在胸,还包括要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老师总抱怨学生上课不配合。其实,是我们没有把握学生的需要,没有了解学生的水平,如果我们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我们的课堂安排更切近于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那么,课堂上学生一定会动起来,教学效果一定会好起来。
3、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文本解读的基础工作
文本是指课本和辅助读本,课堂教学的依托,也是学生学习语言、陶冶情操、进行人文感染的载体。教师要想上好语文常态课,首先要做好文本解读工作。那么,应该如何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读”。
1.初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开始前,学生初步阅读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只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去感知、领悟、体验文本内容、作者的所思所想。初读时,学生在第一时间对文本的解读奠定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学生据此规划课堂听讲的落点,并在教师讲解时不断生成理解与自我理解。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尊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轻易否定他们的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使学生带着这种原初理解,去感悟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呈现的新的意义。
2.细读。即细细地解读文本,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物形象、特点个性,甚至每个细节描写都要详细解读,最重要的是在解读中感悟。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还要熏陶情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会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感悟文本,对初读时形成的原始理解进行修正,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感悟是很微妙的东西,有深有浅,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足,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在文本阅读中,得到的往往是肤浅的感悟。所以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领会、感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也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但要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功夫用得深,学生的感悟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升华,进而获得新的生命体验。
3.创读。即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也就是多元解读文本。“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提出:“文本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教学过程中往往注意了确定的一面,而忽略了不确定的一面。”教师受成人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影响,看问题有时反而不会那么全面。初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思想通常不是很成熟,但不能否定的一点是,学生往往会看到教师忽视的方面。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抓住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进行深层次引导,使他们多角度解读文本,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在文本阅读中创新、发展。
三、课堂要朴实、简单、有效
朴实是老师的教风,要踏实,不要哗众取宠。常态课是朴实的,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不会因过滥、过繁、过度的的雕琢和宣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
一堂好课不在于形式多复杂,也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多庞杂,而是应力求做到朴实简单、高效。
1、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力求简单、高效。
简单不是空无一物,也不是一带而过,而是教学内容要简约,该略讲的略讲,该精讲的精讲,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教学语言要简洁,做到精练、准确、生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能很好地感悟和把握文本,对文本进行解读,上好一堂课。这些关键点是:文章的题目,起统领全文的作用;首尾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中心思想;过渡段,承上启下,对上文进行总结,对下文进行概括;中心句、关键词语,揭示内涵,表明作者意图,流露作者情感。课堂教学不要为多媒体所累。
新课改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候进行文本解读。然而,多媒体教学不是灵丹妙药,不是所有语文课程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很多,如散文、诗歌等,对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有回归到传统的课堂中,才能使学生品读出其中的韵味。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阅读,在阅读中品味语言,通过文字描述展开想象和联想,体味文字间的意境和情味,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多元地解读问题,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进行有效交流。
常态课上师生活跃,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所受的限制也较少,教师与学生配合很自然默契的,课堂上精神放松、情绪正常;不象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上师生的注意力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转移——效果怎么样?这种功利的想法无疑会流露到课堂教学中。一次听一位很有威望的教师讲课,当学生回答问题“出轨”时,他脸红了,动作乱了,后面的教学可想而知;如果这不是公开教学,如果不是讲台下有听课的老师、听课的评委,这种状况绝对不可能出现,也许教师和学生会演绎出更精彩的学习过程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太追求完美,学生太看重自己班级的表现和教师、领导、其他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了,他们怕稍有闪失造成名誉上的损失,因此就极力约束自己,极力保持沉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
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的。常态课师生在自然状态下,教师的应变灵活、适时介入,教师的一点水花,能引发学生的层层涟漪。学生在表达各自思维的交流过程中,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催生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为教师不必担心一旦闪失造成的损失,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活跃、自然,他们能互相启发、大胆质疑、积极发言、有效的交流。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的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形成课程。
3、依学而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好的常态课课堂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
常态课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题目,选择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机智地应变教学中的“意外”,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动的结果,都会给学生带来启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收获。
4、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老师不能够只想着展现自己,特别是公开课。学生是红花,老师是绿叶,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跟学生平等地对话。
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的一个探索、质疑、讨论、创造的平台。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一直处在“热闹、表演和浮华”之中,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虚浮,语文也不再称之为语文了!上课要看学生,让出时间给学生读、谈、质疑问难。要突出学生,淡化自己。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四)、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可以说最简单,谁都会上,但真正要上好却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扎实的语文功底,如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好作品,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还要有扎实的、系统的语文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课堂上还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染力等。这些可以说这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基本条件。
上好一节语文课,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合格的语文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学生都会效仿,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足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重自身形象,言谈举止,力求成为学生楷模。高尚的道德情操,纯洁的品质,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勤奋好学的精神,都能影响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己,处处做学生表率,才会被学生认可,才会产生感染力。
注意展示情感魅力。俗话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表扬、鼓励、信任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积累感悟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用心揣摩,只有积极实践、不断总结,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课本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好每节常态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希望,在我们不断地努力下,让学生和老师自己都感觉到上语文课是一件幸福的事!
2018/8/24
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简报篇四
上好一堂好课因素浅析
时间:10-31 地点:办公室
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胡峰
上好一堂课有哪些因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教师要对每节课都充满激情,这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前提。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如果教师情绪高昂,那么学生也会因感染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必定会营造一种合谐,融洽,轻松的氛围,利于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素。我们的学生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个体。他们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讲话方式,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艺术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亲和力。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感受新知,与之产生共鸣。
三、教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全面把握。这是上好一节课的 决定因素。
教材具有系统性,典型性,现实性与创新性。虽然每一个内容不会交待得很具体明了,但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所以,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对新知有所理解,能够掌握,那么教师要先把教材吃透,深入挖掘其精髓。才能给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利于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接受新知,探索新知。
四、教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这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要在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进行,每一节课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不都是零认知水平,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的人可能已经对要学的新知曾经接触过,感知过,只是没有系统地放到课本中来学。所以,设计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合理,科学地教学环节会让所有的学生对新知的接受水到渠成,不必走太多的弯路。
五、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是上好一节课的直接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自主学习当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教师积极引导,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关注并正确处理课堂中的生成现象,是上好一节课的闪光之处。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客观的固定因素是基础,但课堂中的生成也极其重要,所以,上好一节课也应该关注生成的问题,运用最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简报篇五
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
汇报课,是每一位刚踏进教师行业新手必须过的一关,他对于每一位新老师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关系到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影响和你以后教学的生涯,我在这里,仅根据自己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供大家参考。首先,必须备好课
备学生,备教材,预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而且的决定开头很重要,对于新手,第一次上讲台,而且下面又有很多同行甚至校长和学校的各位领导,紧张是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你的开好头,开头的一些引入的话一定要记清楚,要简练,其实你可以背下来,紧张就那么一两分钟,过去就好了,要是开头紧张了,就打乱了你的思维,这样就不好了,所以我觉得开头很重要。
讲话一定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一定要简练,明了,不要重复啰嗦,不要说多余的话,语速要适中,太快了,学生跟不上,太慢了,进度赶不上,所以语速非常重要。
不要面面俱到,严格的遵守教材的编排,教材上出现的知识点、例题、思考、图形、联系等,尽可能的全部呈现出来。
思路要清晰,程序要完整,师生互动,简练结合,板演等
板述一定要写,而且要整齐,公正、清晰,明了,一般来说最好是分成三部分:最左边的写概念、公式之类的,比较专业理论的东西,中间一般写例题;最右边留一些随便写个什么或者是学生练习的地方。
还有就是最好是提前备好,找一起的其他老师先听一下,给你一些建议,毕竟旁观者清。其实一堂好的成功的汇报课,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学生配合也非常重要,有时候同样一节课,两个班上效果明显不一样,所以,要让学生提前预先,回答问题一定要积极主动。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怎么说呢,一节成功的课,是老师、学生等各个方面促成的,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说起来容易,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