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一、教学目标:
观察、活动、交流,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1、出示排队买票图,谈话,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数一数有帽子的小男还孩排在第几?无帽子排第几?
2、 排第2是谁? 第5是谁?
3、 游戏:寻找宝物
教师将一个金苹果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1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雪梨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4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钥匙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7个,叫学生寻找
4 、游戏: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将孙悟空及各种妖怪的头饰摆成一行,让学生选。
5 、游戏(买东西)
将各种要买的东西排成一行,选一选你要买什么东西。
(一) 想一想做一做:1—5题。
(二) 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三) 本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教后记:1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2 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和第几说活
3 通过三个游戏使学生巩固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
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
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
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读后,你有什么收获?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
(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8、孩子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二)动手感触:请学生摸一摸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有什么感觉?(教师综合学生回答的特点小结:平平的、滑滑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旧知引入,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实物投影学生画的长方形,并说一说: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找一找把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平面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并根据图形分类。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应用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课件出示交通标志牌。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3)课堂练习卡
1、下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请你连一连。
2、左边的物体可以直接印出右边的哪一个图形?请你圈出来。
3、数一数。
4、把下图中得○涂上红色,△涂上绿色,□涂上蓝色,涂上蓝色。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四、展示学生练习作品
五、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b:其余学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5、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