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重点知识点(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高二期末历史考试知识点篇一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汉代。
2.韩非子主张的“法治”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韩非子维护的是君主最高权威,其实质是严刑峻法下的“人治”。
3.“罢黜百家”不是“禁绝百家”,而是“抑黜百家”,其目的在于确立儒学在官方的正统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
4.汉朝的统治思想并非一直是儒家思想,汉初统治思想为道家思想,推行“无为而治”。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学是经过董仲舒改造后形成的新儒学,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
6.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以儒学为主,同时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理学也是一种新儒学,它以儒学为主,同时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一些思想。
7.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但他们仍是传统儒学的继承者,他们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8.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但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9.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为元杂剧的兴起,而不是京剧的兴起。
10.纸是西汉时期发明的,而东汉蔡伦利用树皮、麻头等作原料,改进了造纸术。
11.宋代毕升最早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而不是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已有雕版印刷术。
1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此时的中国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迅速发展,此时的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
13.近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没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1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只是开学习、研究西方之先河。
15.坚持“中体西用”思想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从地主阶级洋务派分化而来的,由学“器物”逐步上升到学“制度”阶段。
16.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i7.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18.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则打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两者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19.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而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20.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个人正确的思想属于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理论范畴。
2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而不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2.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在关注人的问题上有相似之处,但他不属于智者学派。
23.文艺复兴在欧洲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仅仅局限于主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而广大群众更多的是通过宗教改革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
2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25.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描写现实生活。现代主义文学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高二期末历史考试知识点篇二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矛盾: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原因:冗兵,冗官,冗费
3.庆历新政
中心:整顿吏治
结果:失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失败原因)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作用:政府的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取士之法(教育、用人):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局限性: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
四、结果:失败----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失败主要原因)
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高二期末历史考试知识点篇三
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
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